(从尼律初至尼律竟。合有三万七千二百言)

西太原寺沙门 怀素 撰

●次明尼律。

戒本六文。先定同戒最初有无。旧解云。大僧与尼。男女位别。何得因此制彼。又复望尼漏过未起。如何逆制。谓二众犯同。皆别有初。所以知者如尼初戒。与僧同犯。下开亦言最初不犯。故知别初。如斯解时。可同犯戒。应更别出起过之人。呵责制戒。但大僧中。已明起过。若更出者。不异于前。为离繁文。略而不出。直列戒本。余二律中。告尼众言二部持者。此谓告知同别共学不学。非是由此制彼名共。以是义故。各别有初。此释不然。违于理教。故今正解。但同犯戒。无别最初。以僧与尼俱是具戒。形虽有殊。禁持义一。但使大僧犯讫。因即制尼。尼后犯者即是第二。岂有结局比丘。不通尼众。待后别犯。更立最初。故五分第十一云。佛为比丘制初戒已。波罗问云。是戒我当云何持。为应作一部僧持。二部僧持。佛言应作二部僧持。从今是戒应如是说。即立戒本。自下同戒。问答皆然。又十八云。诸比丘尼见优波离。嗔骂言。坐此比丘恒问世尊。此戒应作二部僧持。一部僧持。佛便令作二部僧持。由此使我多受困苦。十诵四十六。尔时佛不在比丘尼僧前结同戒。在比丘僧前结同戒已。语诸比丘。汝等向比丘尼僧说。诸比丘遣跋提比丘往语云。诸善女。佛结同戒。我及汝等应共受持。是中有长老比丘尼。皆言善好。偷兰难陀比丘尼。暗嗑不受。是中有比丘尼。少欲知足。乃至白佛。佛种种呵责已。乃至言。若比丘尼暗嗑向比丘者。波逸提。僧祇三十六。爱道白佛言。世尊已为诸比丘。制四堕重法。我等得广闻不。佛言得。瞿昙弥。若信心善女人。欲得五事利益者。当尽受持此毗尼等。次第为说。以此义推。明无初也。尔者岂可一切同戒。皆因比丘先犯。而无一戒因尼制僧。解但列同戒者。悉是比丘先犯。比丘犯已。因即制尼。所以知者。以同戒云。世尊在某处。以此因缘。集比丘僧。为尼制戒者。还是比丘犯制之处。若此同戒别有初者。即应别举缘起呵制。如何但云以此因缘。尔者如何灭年受戒。与外道食戒。及长钵等戒。尼中别举缘起。解此等犯虽是同。以缘异故。故尼戒中别举缘起。又解。此等诸戒并尼先犯。虽尼先犯。不得因此制僧。以尼行法皆依僧故。必无因卑有制尊义。故多论第九云。若二部同戒。必于大僧中结后。令大比丘告尼。以女人贱。当从大僧受故。若独结尼戒。就二部中也。故此等戒。僧后别犯。以缘异故。而有最初。尔者既因比丘先犯。以制尼者。然尼漏过未生。如何逆制。解比丘与尼戒体无别。但僧犯竟。即与尼同。非要更须对尼起漏。若以人别必未生者。如须提起漏。非开余人。何得因此遂禁余者。尔者若准此义。尼则无初。如何尼初戒云最初不犯。解此言初者。非是尼犯最初。以对比丘立制云初不犯。今将此制。宣示尼众。还是从比丘初犯。名为最初。不是以尼别犯有初。名为最初。若以此文。即谓尼有初者。如何尼中不举犯人缘起。既无人缘。明因僧制。

次解六文。于中开二。一总二别。总中四门。第一五犯聚。第二七犯聚。第三方便。第四持犯。

先解五犯。五门分别。第一位列五犯。第二立五所以。第三解通犯名。第四释别夷等。第五彰犯次第。初门大僧四戒。尼八戒。为初犯。僧十三僧残。尼十七为。第二犯。僧三十舍堕九十单提。合百二十。尼三十舍堕一百七十八单提。合二百八。为第三犯。僧四提舍尼八。为第四犯。僧百众学及七灭。尼但众学。为第五犯。问何故具位戒多。广立五犯。沙弥戒少。唯局吉罗。解比丘行满。力分堪行。防过使周。广立五犯。沙弥不满。力分未堪。且就化宜。犯唯一品。又解。比丘五犯。托缘以兴。沙弥不然。何以来难。尔者沙弥无犯缘。制罪唯一品。如何诸戒下一一并结𠎝。解祇为无犯缘。制罪唯一品。道分修义同。诸戒齐结罪。若不尔者。具不何殊。次立五者。但佛制戒。准俗而立。俗有五刑。故施五犯。又以药有五。故立有五犯。又解。但为众生轮回五道。世尊哀怜。为制戒律。欲使断因不受苦报。故母经第七云。云何名犯。能使众生轮回三有。名为犯义。又可世尊善知法相。随化机宜。立此五耳。次解名义。然下律文名五种犯。违禁起非。名之为犯。又名五种制。以须禁防。称之为制。亦名五犯聚。一犯含多。名为犯聚。然有诸师。弃此正文。取祇篇名释者。不顺正理。既取篇名。即释篇云。轻重相形。故名篇。或云偏跛故名篇。又云。流类均等。相似义者。说有五阶。故曰五篇。谓其三齐。故是均等。一名齐。二体齐。三究竟齐。如初篇四戒。但名波罗夷。轻重义等。后都畅思。有此相似。录为初篇。余非类者。理不得同。如是展转。乃至第五。类亦同尔。故名为篇。此但略引。不能繁破。古师序列。疏向一纸。斯则枉释异名。费多言从。用兹传授。不益学人。但知篇者编也。编此法义。成其一聚。此即章品异名。岂劳广释。次解夷等名者。梵曰波罗夷。此无名译。既无正目相当。且从义解。故多论第二云。波罗夷者。名堕不如处。如二人共斗。一胜一负。比丘受戒。欲出生死。与四魔共斗。若犯此戒。则堕负处。名堕不如。十诵亦然。彼文是罪极恶深重。作是罪者。即堕不如。不名比丘非沙门等。或名他胜处。以犯戒故。魔必得胜。故俱舍十五云。破苾刍体。害沙门性。坏灭堕落。立他胜名。或从喻故。名曰死人。故上文言。譬如有死尸。大海不容受。又云。譬如断人头不可复起。又曰无余。故下文云。遮波罗夷者。是名无余故遮。但无余有二。一自行无余。以坏根本。无比丘用故。二众法无余。以同死尸。二僧不摄故。望此二行。更无余分。故曰无余。又名为弃。若犯此戒。内法不收。弃之于外。故名为弃。为此文言弃之于岸上。又戒经云。是四弃法。此弃即是边之异名。又母经第七云。波罗夷者。为他刀梢所伤。绝灭命根。名波罗夷。佛法中波罗夷者。与烦恼共诤。为恶所害。名波罗夷。又复波罗夷者。为三十七住道法所弃。为四沙门果所弃。为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一切善法所弃者。名波罗夷。又波罗夷者。如人犯罪。施其死罚。更无生路。犯波罗夷。永无忏悔之路。于比丘法中。更不可修。名波罗夷。如人欲到彼岸。愚痴中道为他所诳。而失彼岸。于佛教中。为烦恼所诳。失涅槃彼岸。是名为堕。僧残者。犯此罪已。垢缠行者。非全净用。故名为残。有残之罪。假僧除殄。故曰僧残。奈邪第三云(秦言语众决断)。又多论第三云。僧伽婆尸沙者(秦言僧残)。是罪属僧。僧中有残。因众除灭。又云。四事无残。此虽犯有浅因僧灭故。故曰僧残。母经第七云。僧残者。残有少在不灭。名为僧残。又复残者。如人为他所斫。残有咽喉。名之为残。如二人共入阵斗。一为他所害命绝。二为他所害。少在不断。若得好医良药。可得除着。若无者不可差也。犯僧残者。亦复如是。有少可忏悔之理。若得清净大众。为如法说忏悔除罪之法。此罪可除。若无清净大众。不可除灭。是名僧残。然残诸义。亦通下犯。此以对初。故彰总称。多论第三。问曰。四篇皆是有残。何以独此戒言有残。答曰。四篇虽是有残。不一切尽因僧灭。十三事。一切因僧灭。又犯此戒行。波利婆沙亦在僧中。摩那埵亦在僧中。出罪亦在僧中。余戒不尔。故名僧残。波逸提(此名为堕)罪有此能。即是功能为义。十云。波逸提者。烧煮䨱障。若不悔过。是障碍道。母经第七云。所犯罪微。故名波逸提。又复非断灭善根罪。枝条罪。名波逸提。又复如被斫者。少伤其皮。不至损命波逸提罪。亦复如是。此罪伤善处。少名波逸提。此且约别为义。理亦通余。提舍尼者。多论第九云。此戒体无罪名。一人边一悔过。若其从义。名为可呵。即是责过为义。故文言我犯可呵法。以若持戒顺教。即合赞叹。今既犯戒招𠎝。事须呵责。亦可谢过为义。文言我今向大德悔过。以所造恶。谢在于往。今追生厌。故云悔过。母经第七云。犯即忏悔。数犯数悔。故名波罗提舍尼。又复忘误作。非故心作。故名也。僧祇二十一云。向人发露不䨱藏。突吉罗者。见云。突者是恶。吉罗者作。谓恶作也。又言式又迦罗尼者。即是劝学名也。问毗尼者。戒行为宗。何故乃言波罗夷耶。答行通于五。不能自分。举彼所防。以别能治。故言波罗夷等。即是五犯解义。咸就所防。若言式叉者。义则有两。上四同前所防。第五劝学受称。次明先后。推寻大圣本制之兴。随犯即禁。轻重事乱。又准多论。先结吉罗。后制余戒。今此次第何所禀承。解重者先明。轻者后说。次第法然。不违道理。又此次第。并佛自施。如略说中。仪则已尔。故优波离佛涅槃后。一依圣教。集为次第。欲使僧尼观过兴厌。先识粗𠎝。后知微过。善修对治。离过行成。有克道益。故所以尔。

次七犯聚。六门分别。第一位列七聚。第二立七之意。第三解通聚名。第四释别夷等。第五偷兰先后。第六入五犯不。初门四八为第一聚。十三十七为第二聚。一切偷兰为第三聚。舍堕及诸提为第四聚。四八提舍为第五聚。恶作第六。恶说第七。次立七者。古旧释云。若约三聚。总明业相。亦得名为一不善聚。但为制戒本心。为欲备防违失。若其就体。总为一聚。此则轻重通含。何由可识。以斯义故。不得立一。若其就具往分。不过身口。身犯名恶作。口犯名恶说。此亦体含轻重。相又未分。故不从具立于二聚。若其从境别制尘沙。文则广而颇寻。行乃博而难立。故圣兴制。事唯是要。进不就广。恐令起退。止不住略。恐难解知。是以逐义离广。出于五聚。五所不摄。还复二位。以五配二。故有七聚。罪相差分。粗以可识。问据圣本制。随犯即禁。分何为五。而言逐义离广。岂可先有一法。分为五也。故知不尔。答逐义离广者。以身口所造。有五义边。即置前五。不同向五轻微相者。当位立二。即成七聚。何必要须先有今分方明离广。今解不然。盖是如来善知法相。随化机宜。立此七聚。既云古昔常法无别。所以既许身语所造。有五义边。即置前五。如何不许有七义边。真立七聚。次释名义。所言聚者。罪种虽多。名类贯摄。集在一处。称之为聚。偷兰一罪。虽无别文。或可聚在大教之中。或可聚在一名之下。次释夷等别名。同五犯者。如上已明。不同者今解。偷兰遮者。昔解云。偷兰名丑恶。故下文云。汝莫破僧。甚大丑恶。以出佛身血。或与佛竟化。相鄙之甚。故曰丑恶。今解。名大障道。故善见云。偷兰名大遮者。言障善道。后堕恶道。又母经第七云。于粗恶罪边生。故名偷兰遮。又欲起大事不成。名为偷兰遮。言恶作者。作恶故恶。由作得恶。俱名恶作。如反抄衣等。作恶故恶。持佛像等。由作得恶。言恶说者。说恶故恶。由说得恶。并名恶说。如说自𠎝等。说恶故恶。如为持仗人说法等。由说得恶。此七并就所防罪解。若不举彼所防能防。不可为七。问彼前第五犯体。此六七收。如何劝学名局。前不及后。答为成七聚。身语别分。论劝学名。彼此无别。次偷兰先后者。问兰之一罪。或在第三。或在第五。其义何也。答戒与威仪。以分七者。偷兰位次。合在第三。以过粗重。戒门所摄。为此下文。若以破戒故遮。谓夷等上三。为以威仪故遮。谓提等下四。若以均离往分。须在第五。以体杂故。不在均前。过复是粗。须居杂首。既是均下杂初。位当第五。又解。兰聚不定。须就果因。即是作因故三。为果故五。为辨成他成故尔。

次入不入。二门分别。第一约七聚明。第二定默妄罪。初门七聚。位约为三。上之四聚即为四犯。偷兰一聚一向不入。六七二聚有入不入。门所以偷兰一向不入。六七二聚有入不入。解凡入五犯。须具二义。一并体均。二齐究竟。然以兰含轻重。非是体均。又通果因。非齐究竟。以斯义故。一向不入。吉罪之中虽通因果。简取究竟。并即体均。是以六七有入不入。尔者吉罪简究竟。以体均故入。偷兰义亦然。同吉应有入。解兰设究竟。体亦不均。约此不同。束成三位。大众忏兰。如破僧逆兰。及佛灭后东西二洲一切破主。然此逆兰。是可忏罪。故十诵第五十。波离问。破僧犯何罪。佛言犯偷兰。又问破僧罪云何悔。佛言偷兰遮悔。其出血偷兰。是波罗夷下。不成罪摄。亦是可忏。又此律但言四事不可治。不言兼二逆。尔者如何言提婆达多此应灭摈。解此以逆故摈。不以兰故摈。如外道故煞父母。亦言灭摈。岂亦犯兰。以此故知。无不可忏偷兰。问兰既可忏。所以难谤犯残。解如谤黄门。破内外道。亦得犯残。岂有兰罪。故知但为举事谤。驱摈处齐。结以残罪。不为偷兰。又以兰故谤成残者。岂有所谤名轻。能谤罪重。二少众忏兰。如破僧助伴。及坏羯磨僧兰。三一人忏兰。如五百比丘兰。及人皮石钵。食生肉血。剃三处毛。裸形见佛等。非直果兰。有此三位。因兰亦尔。十诵五十九。波离问佛。偷兰遮云何忏悔除灭。佛言。有四种偷兰。从波罗夷生重偷兰。一切僧前悔过除灭。从波罗夷生轻偷兰。应出界外。四比丘众悔过除灭。残边重兰。同此从僧。残生轻兰。一比丘悔灭。伽论亦尔。由此不同一向不入。尔者究竟吉罗。有其二种。如沙弥四重灭摈。大僧责心。此亦不均同兰。何以有入。解本立五犯。对于具戒。沙弥灭摈。简而不论。然依此文。但四人为大众。故文言。不白大众者。四人若过。类知二三人。即是小众。对其三境忏悔仪则。如下灭诤自言中明。

次定默者。但僧说戒。不问广略。默妄吉罗。吉净提罪。若二三人。唯提无吉。以皆自言称清净故。一人心念。虽复口言。以𨷂所对。还是吉罗。问未知默罪。为是究竟。为是方便。一解是究竟。所以尔者。无心作默。不欲发言。今遂本期。岂非究竟。若以默故。即是方便。和众默时。应非究竟。和僧在众默。合众得僧残。问净默亦然。如何是方便。是则前二是因。第三是果。览前二因成后一果。犹如违谏结业之类。又解。案其实义。非是究竟。所以尔者。凡结业门。皆据身语。如何约心不了。而成究竟。然此默妄意造语业。为造不了。方便所收。故俱舍云。语业者或默然。如布洒他时。若不以此成业门。定不息余词。难为永轨丸。又以列在小妄方便位中。尔者默妄隐在心。不得成究竟。大妄身现相应。当是方便。答妄为现身相。故得成究竟。默隐无别相。所以是方便。默是方便不入五。犯提是究竟。故入五中。次解方便义。言方便者。虽复之造前境。未畅本思。或复境缘互差。不成究竟。如斯等例。是曰方便。方便不同。有其二种。一者进趣方便。二者不成方便。然古旧师立三方便。第一先立远方便。亦名远资成。所以合不立者。良以远中。但有资义。体事既殊。故今不立。又准了论。但于进趣之中。分为近远。本更不假余别体事。以此故今除远立余。言进趣者。心规前事。发动身语。造境求成。名为进趣。但心该于克漫。作业通于自他。俱能资果。称云方便。定此有无。三位料简。第一叙异说。第二显过非。第三立正义。初昔义。一解。亦有亦无。如违谏等。有法隔绝。不待心息。故言三兰。如煞盗等。本无法隔。故要心息得罪。进趣中无。第二解。进趣之中。一向无罪。以文言不成者兰。不言未成者兰。假使步步增其不善。而无步步兰吉之名。又如向佛。步步有顺理之福。今假作过。步步有违理。亦无兰吉。尔者如何白二羯磨舍者三兰。解此是第三息处。故言三罪。犹如门外三即。非具有三。

次过非有五。一立义违理无因过。教防身语。通及果因。因既言无。果应非有。但以见佛。果无名。因增步步福。违教果有称。宁无因业名。汝以因类其因。令因不立称。我以果类其果。令果无犯名。然罪果类福果。罪有福非有。罪因类福因。亦罪有福非有。第二要假心息事止过。若言毗尼者。因缘以求。即心为因。前事为缘。心因及缘。俱一不息。如何不息因缘之业。而得有罪。尔者若以不息即无罪者。且如违谏至四。心若息。息故得偷兰。四竟结夷𠎝。明心不是息。心既不息。如何有罪。果既许然。因岂假息。又如独行未至村兰。此有将至之心。明知未至不息。又五分第一云。比丘作书。字字偷兰。岂可作书字字皆有止心。第三二因差平相成过。凡论不善。有其二位。一者违理。二者违教。违理因果俱无名种。违教因果俱有名种。若言但增不善。而无兰吉名者。岂将违理之因成违教果。计理不然。名平成过。又违理业。略教所收。违教果名。广教中摄。如何略教中因。乃成广教中果。又此违理。性罪可然。若犯遮戒。如何违理。第四滥开圣意引证过。以八事成重。但积势成。体既不览。明不藉因。尔者若不览体。即不藉因。如何要须前七未忏。既言未忏。必假相成。又若不览。兰须别忏。如何文中隐其悔语。第五乖诸律论正文过。文如下引。

次立正义。三门分别。第一显有因罪。第二定罪重轻。第三因罪览不。

初门。定因罪者。进趣之中。定有其罪。故下文云。比丘厌报。投崖不死。白佛。佛言。方便欲自煞偷兰。又云。时有比丘。去浣衣处不远。见有晒贵价衣。即忆识而去。念言还时当取。便疑。乃至佛言。方便求五钱。未离本处偷兰。又谏文言。白二羯磨舍者三兰。明知前二进趣中结。若望𨷂果。三皆不成。又言白未竟吉罗。岂非是罪。又如了论。夷有十六部。后二方便。并是进起。以收。又多论第三云。欲取五钱已上。始从发足。步步轻兰。乃至选择取三已还轻兰。四钱重兰。又僧祇第七云。屏处一人三谏不止。三越毗尼。众多人中三谏不止。三越毗尼。至僧中初谏时。说未竟越毗尼罪。说竟偷兰遮。第二谏亦尔。第三谏说未竟偷兰。说竟僧残。僧残罪起。以屏处谏。多人中谏。及僧中谏。诸越毗尼罪。诸偷兰遮罪。一切尽合成一僧伽婆尸沙。若中间止者。随所止处治罪。以此故知。并有其罪。

次重轻者。依此宗文。一切诸犯。无问重轻。但使起心。皆获吉罪。故文言。或念犯罪。或发心犯。若发进趣已去。初二犯兰。下五获吉。此通相说。然别明者。如调部云。有勇健人出家。有异破戒比丘。谤言彼某村中多有财物。可共往取。即答言可尔。彼去不远。此作是念。我信乐出家。不应作如是恶事。乃至答言不往。疑白佛。佛言无犯。先然可彼突吉罗。问此之然可已发语业讨是偷兰。如何言吉。答此且发言然可作事。犹未造境。故吉非兰。故见论第九云。何谓方便突吉罗。答如偷人觅伴。及刀斧钁。随其方便。是名方便吉罗。若发身语已去。即获偷兰。故多论第三云。执刀欲煞人。发足步步轻兰。乃至未伤人已还轻兰。若刀着人。不问深浅。命未断已还重兰。又五分第一云。比丘作念。我当煞彼人。发心时吉。作方便时兰。死者夷。尔者媒初受语。何以非兰。触女二俱有衣。不应得吉。设谏拒违。作白未竟。计亦是兰。何以云吉。解媒初受时。未动身语。如先许可吉罗之类。又解。此据本心。直欲受语。若作究竟意者。即合得兰。故多论第八云。若打比丘波逸提。举拟欲打便止。突吉罗。以打不满故。此戒本意不规打。直欲掌拟。令其恼怖。但拟波逸提。如本竟欲女人上出精。若遂意忆僧残。若不精出。直摩提便止。偷兰遮。若本心直规摩提乐意。僧残。以此例余。成皆如是。摩触义同。不劳更释。违谏约法。未过分齐。白竟始兰。未竟故吉。又以法隔。因去果悬。白既未终。所以吉罗。又复名中。是违僧谏。白既未满。宁容结兰。亦如然可吉罗之类。对白既尔。余法准知。

次览不者。夫论果法。必览因成。如八事成重。要假前七未忏。后成重说。不言别忏偷兰。又如白竟得偷兰时。不言更忏白前吉罪。乃至谏说成夷因兰。不见别忏。又五分第三云。第三羯磨未竟舍者。三吉三兰悔过。第三羯磨竟。舍不舍皆僧残。文结残竟。不言更忏兰吉。明知览前兰吉。以成僧残。又第八利吒违谏云。第三唱未竟。亦应作六突吉罗悔过。第三羯磨竟。若舍若不舍。波逸提。又僧祇三十六。尼违谏结云。一切越毗尼。一切偷兰遮。成二十重罪。名波罗夷。又此文直言作者夷。不言作者得夷及兰。又不见说忏根本已。后令别除方便罪文。以此证知。定览成果。尔者准依俱舍等文。加行根本后起三业。感报各殊。如何览加行。以成根本。又婆沙三十五云。谓染净法。皆加行时势用增上。非究竟时。解若望违理。业体各别。不可览此以成于彼。然论违教结业异彼。故览加行以成根本。又若加行不览成者。是则犯夷。不入恶道。以论根本业。不入恶道。来生人中。感等流果。但知违理违教。一向相反。如律男想断女命夷。俱舍不成根本。以此校量。故知全异。

次解不成方便。文言成者夷。不成者兰。又云。方便欲取而不取偷兰。然此不成方便。有其七种。谓𨷂缘。境强。缘差。境差。想心。疑心。善心息。释此七种。三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出体。第三诸门分别。

初门言𨷂缘者。造境成犯。本由比丘病舍等生。事不究竟。然𨷂缘非偷兰。兰由𨷂缘而生。故曰𨷂缘。释余准此。言境强者。本心造境。希望事成。今以境强煞不谐遂。言缘差者。造境成犯。本由具缘。缘或𮓪违。事不究竟。言境差者。克欲害怨。异境未替。迷非谓是。谬畅本思。言想疑者。念怨之造。犯藉了心。迷谓想疑。不成究竟。言善心息者。怀毒造境。希望事成。今起善心。恶息非重。

次出体者。谓随𨷂等。显事决了。即是体性。言𨷂缘者。若遇病舍。即非比丘。不成戒本犯戒之人。故多论第三云。若二人相刺一时死。无犯戒罪。以受戒誓。毕一形故。又五分。比丘自煞偷兰。设是比丘。须除狂等。十诵第六十云。比丘以煞心打人。是人未死须。比丘若狂若反戒。得偷兰遮。次境强者。谓本期境。不可毁坏。或入甚深禅定。或能反害于我。如出佛身血。伏害打力子等。次缘差者。如欲作事。或逢异人。恐有发觉。不成煞等。或可弓刀断折。事不遂心。乖本要期。是缘差也。次境差者。如境想中非人人想。非人疑是。解此境差。三门分别。第一叙旧。第二辩非。第三显是。

初叙旧三门。一定境差多少。二本期定境方便。三定异境有无。初门定多少者。然含四境。一人境。二非人境。三畜生。四非情杌木。此之四境。俱有差义。先约人趣。谓以𨷂缘境强缘差心息。各对不疑疑说。即成其八。断命不疑疑后二。即成五对十句。二趣各尔。杌应有八。谓除二强。四境通论总成三十八。此三十八皆能差张故。故曰境差。定义既竟。次解相别。先辩人中五对十句。上五者。一异境不强而煞。二异境𨷂缘。三异境境强。四异境缘差。五异境善心息。此非人人想离为五。下五者。六异境疑善心息。七异境疑缘差。八异境疑强。九受境疑𨷂缘。十异境疑不强而煞。此非人疑离为五。故成此十受境。初十非。此方便摄中。八方便收。本境十句。并境差摄。第一句欲煞张。王来替处。缘于王人恒作张想。煞王命断得夷。由异境差故。煞张心息。故曰境差方便。问但作张心。无害王意。何以得重。答张王非煞缘。人是煞缘。当煞王时。虽无王心。而作人想。缘具故夷。问煞王得夷。为以张方便成。为别有方便耶。解有二种。一解。以取张方便成。类盗说者。不然。又解。人趣虽同。者有别故。宁得览彼成此。两境既别。起心亦异。故知害王别有方便。谓与王境。交对已来。虽无王心。而作人想。往煞王命。断时尚得损王究竟重夷。岂况王命未断。宁不别有方便。以成重罪。不类于盗同是一主。故用过五方便成五重罪。若别主同盗。自余九句。类说可知。次非人境五对十句。数法同上。但单𨷂上五。非人境上。一向无罪。以无心当非人故。不同张王人趣是同。故下文言。男想煞女。佛言夷。双𨷂下五。非人境有罪。以疑故。本境十句。还在第四第三。畜生十句。一同非人。第四杌木八句。异境无罪。非生数故。本境方便。亦第四收。

第二定本境方便者。此本境上三十八兰悉第四中摄。即境想四五(二句是)。第三定异境有无轻重。第一犯不犯分别。二十有罪。二趣上五。杌境中八。是说无罪。以其二趣无心。杌非煞境。不同人中虽张王别。莫不是人。故前五有犯。第二犯中。究竟方便分别。人趣初十此是究竟。中八余十并是方便。第三方便中。重轻分别。人趣入重。谓是兰故。余十是轻。谓是吉故。二趣第十。此二吉重。余八则轻。所以可知。问二趣第十吉罗者。何以文言非人疑兰。答此望本期之境故兰。即上本坏三十八等是。此谓疑从二境结罪。第四方便相摄。人中初十。此二非方便收。余之十八以位言之。𨷂缘境强缘差心息。位各有四。四四十六。四方便摄。二趣两疑。疑心以收。问三趣第十句俱疑。乃有究竟方便耶。答人中望本期故。说以为疑。煞缘具故。是以得夷。余二望本期犹豫故说疑。即以𨷂心故但得是方便。是故人言自有疑不成。疑即人中第十是。

次辩非者。问克心趣本境。如何结异罪异境。若结罪异境。即本境境差义不成。是漫非克故。又异境若结罪。本境非是克。今由立克心异境定无犯。许是克心异焉有罪。又若无简别心。可结异趣罪。无心简别异境。克定无𠎝。本定境差。岂论异罪。又对异想疑。既立𨷂等。本境亦然。何以不出。以本想疑之后。亦有𨷂等生故。又缘非畜作本想疑。如何疑心结罪。想心不结。若以无心。当非畜上五。许无罪。今亦无心。当非畜下五。如何犯。若以疑心。缘二结者。是则非畜应是本期。若许非畜非是本期。如何缘异得起进趣。又本害张。王来替处。缘王即许别有方便。而言两境既别。起心亦异。今亦非畜替本张处。异作本想。与王不殊。如何不许心异结罪。若以张王同人结者。是则王外无别差𠎝。以王非张即许别结。非畜亦然。何以无犯。又两境别起心异者。如何于一克中。有二进趣。进趣既二。定是漫心。又对异境。别起方便。何关本境境差之事。又十诵第二云。若比丘为人作坑。人死者夷。非畜死兰。若为非人作坑。非人死者兰。人畜死吉。若为畜生作坑。畜生死者提。人非死吉。若比丘不定为一事作。诸有来者。皆令堕死。人死者夷。非人死兰。畜生死提。都无死者偷兰吉罪。准此克心异皆无罪。

次显是者。境差谓在进趣位中。被异差本。直据本境无处。齐曰境差。约心谬缘。合分为二。一者单𨷂境。谓非人人想。二者双𨷂境心。谓非人疑。又此单双二𨷂各含四境。总成八句。亦不违文。或可心虽谬缘。心非境故。约境不同。随境为四。此境四者。谓天非人畜生杌木。旧以天同非人。隐而不说。若同非人即不立者。本煞非人。天来替处。以同非故应不成差。若许成差。如何不说。准依此理。故立天差。于此差位。谓除同趣。同趣齐犯。不得论差。如欲煞张。王来替处。为有缘人心故重。不以张王别故差。为此境想。但言非人作人想疑。不言王作张想疑。如淫约道。是道皆犯。不以趣别立有境差。煞等亦然。是人皆重。岂以张王不同。许有差义。又古旧诸师。共许张王非煞缘。既许此义。如何立差。即将张人方便。成王究竟。于张人边。无别有罪。为此文言。男想断女命夷。不言男边别有方便。盗诳亦尔。又如五及过五。俱重无差。亦将过五方便成五重罪。对此差别。应为四句。一境差非罪差。如王替张是。二罪差非境差。如想疑方便是。三亦境差亦罪差。如非畜等异境是。四俱不差。如人作人想是。尔者既立同趣无差。如教害张。所断王命。能教重不。答以非本期。能教不重。尔者此则成差。如何不立。解夫境差者。据心谬妄。缘异作本。名为境差。教人造业。不约心谬。但为能教无心。王死不犯。所作人想。故获重𠎝。此为显示能教所教。有心无心。成重非重。不欲辩立境差之义。问下文欲盗他衣。错得己衣。佛言偷兰。岂非是差。解错得己衣。理实无罪。但为不得他衣。故结偷兰。又解。本立同趣无差。谓约张王等物。然己物无罪。义同无主。既是无主。得名为差。问异境替本境。缘异起想疑。想疑想疑既谬缘。于异有犯不。答于彼异境。无心欲害。心缘不具。并悉无𠎝。所以然者。为克害怨。异境来替。异替本处。即是境差。不可对差之后。初心谬缘。于此谬缘心中。得结异罪。若此差位。结异罪者。何殊非畜之上。复辩二形等难。上来解释非是故情。直为旧义背理违文。既失旨归。触途成妨。事不获已。有期立破。次想差者。人非人想。一切转想者是。疑心者。对境生疑。为人非人。缘于两境。疑心煞者是。善心息者。先起心息恶心。进趣作事。今善心生。止事不作。即善心是能息。恶心是所息。能所合彰。故曰善心息。

次诸门有十。第一望境对不。第二对不同异。第三克漫想别。第四错误有异。第五心息不息。第六作事不作。第七本异通不。第八对缘辩𨷂。第九约戒通塞。第十诸部同异。

初门若身对前境。诸自作业。傥遇缘不成。具七方便。或教人现前。亦同此说。若设坑倚发。身不对境。及诸教人不现前等。但五方便。谓无于疑。于疑二者。缘此谓彼。既不对境。故无想疑。是则想疑唯自对起。余五通对不。然约诸戒犯。通对不者。如煞盗等。通对不对。妄语作书置地。是设置方便。如淫漏失违谏等戒。并无不现及设方便。余可类知。

次同异门。想疑二种。不对中无。不对既无。岂论同异。余五既通对不。须明同异。五中𨷂缘境差。想同无别。境虽对不。𨷂差一种。不以境有对不。遂令𨷂差有异。余三对不大位是同。然于设置之中。有少差别。设置中强。要须得通越度。又如提婆达多。教人害佛。二人念害不前者。亦是不对中强缘差。必须火坑。得两善心。要废煞具方成。

次克漫门。于前对不门中。各通克漫二心。是则两克七五不同。如其大漫对不俱四。言克七者。于人境中虽罪不差。望境有差。局张为法。故于对中克欲害张。望余人余趣作境差想疑。克对张境。多少既尔。余咸类然。广说无量。次约趣辩。即是克漫相对。谓克简余趣。漫通人境。以克简余。得作境差想疑。此境差等。狭于前位。人趣既尔。余咸类然。次对非情。准同前说。俱境差等。更狭于前。不对五中。宽狭准说。言二漫俱四者。谓无境差想疑。以心宽该。情无限局。随境优劣。皆是本期。假使临事平缘。非境差等。

次错误门。凡言错设。皆是舛谬之心。随事总释。相则难分。以名克定。事则有异。谓若二境历然。无心害彼。事成有舛。名之为错。若其一境易脱。缘彼谓此。有心成犯。称之为误。既知错误差别。对七辩者。然七方便并无有错。对境成事。错犹无𠎝。况方便位而得有错。或可错者。异虽无𠎝。而于本境即是境差。是故错中说有境差。论其误者。谓境差想疑。比三心想迷谬。名之为误。境差一种。缘彼谓此。想疑二者。缘此谓彼。余四钱事了心。皆非误摄。亦可七中来成三位。想疑二种。误而非错。境差一种亦错亦误。余四方便非错非误。

次心息不门。凡论心者有其二种。二者煞心。二缘人心。此七位三。𨷂缘境差。二俱不息。以于进趣位中。病舍异起。是则进趣被拥。不成重果。岂不二心。俱不被息。境强缘差善心息三。但止煞心。人想不息。然遇强差二缘。须止煞心。若无止心。更求方便。犹是进趣。未成强差。其善心息必须止心。心若不止。还属犯门。想疑二种。二心俱息。转心当异境。本境无害心。然望本境。即是俱息。或可缘异欲害。俱息人心煞心。缘异有不。言息煞心。疑心犹豫不了人非。以心两缘。亦俱不息。

次事作不门。七中位二。𨷂缘想疑。义通作事。以𨷂缘少。通缘想疑。𨷂别二望。结方便时。未必待事成。余四望本期。一向事不成。境差望本虽不作事。然于异中。事通作不。若异作本想。一向得事成。若异作本疑。事有作不作。逼境制不得。是事即通作。远境容豫生。是事必须止。以对异疑。不起止心。即当是漫。岂关于克不对中五。一成四不成。异境义通。准同前说。问文言不成者兰。为当局准不作事。为通七俱不成。答今将不成之名。望七说者。即是名狭体宽。与七无异。但是望罪不成。非望于事。旧云唯摄不作事者。是义不然。

次本异通不门。七中位三。想疑属本。境差唯异。余四方便义通本异。问𨷂等不通异可异。不结罪。既许异境生。如何得无犯。解不以𨷂等通异生故。即于异境。别更结罪。为拥进趣本由境差。对差之后方有𨷂等。𨷂等既起在于差位。故是差收。非𨷂等摄。犹如𨷂后得有境强缘差心息。然是𨷂收。非强等摄。余皆类同。先想疑后。亦有𨷂等。仍想疑收。非𨷂等摄。境差亦尔。

次对缘辩𨷂门。然戒众多。不可具载。且寄煞戒。显相论之。煞戒成犯。总具八缘。所谓通三别五。今以能𨷂七种。𨷂彼成犯缘者。谓𨷂缘𨷂通缘。通缘三中。但𨷂初三。所以不𨷂第二缘者。以教一兴。终乎法灭。故第二缘不论有𨷂。此一𨷂通。余六𨷂别。境差𨷂于境。想疑𨷂第二。境强缘差善心息三。同𨷂煞心加行断命。既𨷂煞心。加行便止。加行既止。断命事隔。故境强等。通𨷂三缘。旧释煞心方便二缘不𨷂。以若𨷂心及方便。方便不起。则令无方便罪。今谓不然。别皆𨷂尽。以此七种起在进趣位中。拥彼进趣。不成重果。若不𨷂心及方便者。即应恒时是进趣位。既拥进趣。始成方便。明知此二亦须有𨷂。又此二种不论𨷂者。如何得有不成之罪。又若煞心不得𨷂者。如何乃云强等余三。止煞心人想而不息。

次通塞门。淫酒无想疑。设有亦究竟。以过失多。但五方便。受戒但四。疑得提𠎝。谓心不犯。复无境差。亦可据有转处。闇中灯火不明。得立差义。谓心不犯者。谓是本迷。若其转想亦成犯限。如此解时则便具六。然诸戒中。犯对非情者。皆无境强。如畜长离衣掘坏等戒。若其逼令说净。不许离等。皆是缘差。何关强事。如古旧师共许杌木无强。类对非情。其义亦尔。余𨷂等三。理通诸戒。问方便境想宽狭如何。答境想具因果故宽。方便但因故狭。亦可除淫酒戒。余戒下四因中方便则宽。境想便狭。以余因中。但三方便。

次诸部同异门。僧祗。性恶谓从境制。辟无想疑。但五方便。故第五六。谓是黄门。而是女僧残。疑准亦然。若论遮戒。即从心降。谓心境相应重。不相应轻。则有想疑。具七方便。故第十四云。挽生草枯草想。得越毗尼罪。疑准亦然。五分。无疑不问遮性。疑皆究竟。以疑恒有缘本之心。故使从境。制其正罪。故第二云。女疑僧残。第六云。生草疑虫水疑皆提。想心不定。性戒即有。遮戒便无。故第二云。女男想黄门想。触兰。第八云。非时时想提。十诵。或七或五。若其先有方便进趣之心。并从境制。无有想疑。故第五十八云。人作非人想煞。及人中生疑皆夷。第三又云。女人所男想黄门想二根想。触僧残。又第十云。生中干想及疑皆提。若其先无方便进趣之心。不从境制。便有想疑。故第五十云。若不知有异想。误煞父母未受戒者。应受。已受者不应灭摈。疑亦同类。即是具七。

次持犯义。八门分别。第一释名。第二次第。第三成就。第四渐顿。第五宽狭。第六通塞。第七持犯增微。第八结位总别。

初门释名者。持犯相望。各有二种。且持中二者。一者止持。二者作持。言止持者。奉戒之徒。禁防身语。不造诸恶。目之为止。止而无违。顺本受体。令戒光洁。因之为持。持由止成。故曰止持。言作持者。奉顺圣教。作法作事。对事作法。称之为作。释持如前。持由作成。故曰作持。然犯亦二。一者作犯。二者止犯。言作犯者。不能守行。违教起非。广造诸恶。称之为作。作而有违。不顺受体。令戒毁坏。名之为犯。犯由作成。故曰作犯。言止犯者。不能准教。䇿进身语。习成行解。名之为止。释犯如前。犯由止成。故曰止犯。问所以持犯相对明者。释良以二犯。顺情恒造不善恶因。相仍不得解脱。今欲舍恶行善。令戒皎然。故崇二持。以希出离。由此义故。对犯明持。

第二门次第者。问对犯明持。后先无定。何故须以持先犯后。答但由入法之人。有久有近。创入情殷。专精在先。久参事慢。悔犯居后。如说相云。一切不得犯淫盗等。即是先持。若作者非沙门等。即是后犯。又所以持中先止后作。犯内先作后止。解凡起行人。皆先离恶。若不作断一切恶心。是则离苦不能究竟。为欲离苦究竟。故先明止。恶既离已。次明修善。若不化修一切善心。是则得乐不能满足。为欲得乐满足。故次明作。然二化中先作后止者。对翻二持次第故尔。亦可作犯过粗。理宜先禁。止犯罪细。故次后明。欲使僧尼粗细俱离。离过趣修。克成道益。对犯翻持。粗细亦尔。此据持犯相望。以明先后。若取成持义边。竟无先后。

第三门成就者。若约制教成就。唯在身语。谓离煞生淫盗摩触打搏突等。是身止持。如应来者来。收摄卧具。然灯火等。是身作持。如离妄语粗恶欲身。毁呰两舌。是语止持。如受衣钵。处分说净。作知净语。是语作持。身语二犯。翻说应知。意成身语。不须别明。尔者意成身语。无持犯者。如何止心不学。得止犯罪。答兼止身语。故说止犯。若但起心。不名止犯。问若真起心不说犯者。如何文言或念犯罪。或发心犯。及云汝以何心六犯中由身心等。偈云当审观其意。答此心助成身语。而非独意。独意之中。无有持犯。故实论云。但意不犯。又六犯中云。由身口不由心。若约进修三业明者。是则意中亦有持犯。或能修慈不起煞等。是身止持。翻为作犯。或能礼拜策进檀等。是身作持。翻为止犯。或能慎护不作妄等。是语止持。翻为作犯。或叹三宝。读诵经等。是语作持。翻为止犯。恒修正念不起三耶。是意止持。翻为作犯。能观不净对除离恶。是意作持。翻为止犯。

第四门渐顿者。若对制教明渐顿者。止之四行。唯渐非顿。且如止煞对境修慈。不得更修余戒对治。作持随事次第渐成。不可一时顿修余行。二持既尔。两犯亦然。但可一时顿得诸戒。不可一时尽犯诸戒。由如是义。故俱是渐。若望端拱无恶来污。二百五十恒清净者。此之二持。即有顿义。然是端拱而非修行。二犯不先属己。即无此义。旧以端拱中有止持。判此为顿。故云二作唯渐非顿。二止通含渐顿。此不应理。不繁须破。然约进修。谓唯止犯。释此止犯。三门分别。一定犯名。二明分齐。三释渐顿。然定名者。止犯有两。一者不学。二者无知。言不学者。受戒结劝。文云。汝应学问诵经。既劝云汝应学问诵经。明知不学成犯。又云日三时入和上等房。请经问义。又制五岁比丘诵戒羯磨使利。不者如法治。又应当学名。理该余犯。言无知者。文云不一心两耳听法。以无知故。又云可呵痴故。又云汝是贼汝痴无所知。此犹约戒别明。下有愚痴五犯五种制。五犯聚亦如是。古师不能究斯文义。遂释云无知义解。不见文证者。其疏略也。

次分齐者。论其学问。理通一切。该于始终。及以愚智。望诸教行。恒须修学。但作止心即结。不学。其无知者。结约愚智位别。若智慧比丘五岁方结。以满五岁。是其知位。不须依止。堪为轨范。五岁翻前。故不结也。若止学心。虽未满五。计其道理亦结无知。其愚痴比丘。尽形依止。假缘不了。不结无知。此谓学而未知。圣不制犯。若止不学。亦结无知。此无知罪。忏得除灭。纵使不了相续。圣不制犯。犯不相续。故可悔除。

次渐顿者。旧云不学止犯。义含渐顿。无知止犯。唯渐非顿。不学顿者。本受要期誓修诸善。还得尔所戒善。以防不学。今若息心总止不学。违本要期。宁不随境。顿犯一切不学之罪。言渐犯者。起心偏学。望不学者犯。岂非是渐。故使不学义含渐顿。问元受令学。不学成犯。受言得果不得应犯。答学据自分。不学故犯。得果力分未堪。是故非犯。无知渐者。要是对境缘别不了。方结无知。然一心中不可备缘。咸使不了。今随不了。以结无知。明知渐犯。今解渐顿。其位大同。论其结罪。即不同旧。然不学约心。无知从境。若缘三藏教门。总止不学。其不学罪。亦总结一。若缘教门随别起心。其不学罪亦随止结。不同古旧诸师。于一一境缘不了处亦结不学。然不学罪非缘境生。如何一一境中。皆结不学之罪。又此止心。非缘普境。缘既不能普周。如何悬犯诸罪。惰人不学。行是处中。岂同根本律仪。遍缘而发。又复后缘境时无心止学。既无止心。如何结罪。但可获以无知。不得论其不学。故上文云。若犯罪应如法治。更重增无知罪。以此故知。缘不了处。但结无知。不结不学。不学无知。位既不同。如何至后无知缘中。方始结前不学之罪。又解。由前不学。后结无知。无知本由不学而生。故无知外。无不学罪。如遇宿触等缘。未食无过。后食成犯。无别宿触等罪。以此类之。无知亦尔。但可直结无知。不得更论不学。又解。此不学无知。体同名异。由不学故即无知。由无知故即不学。体既不殊。犯宁有异。是故今解合为一𠎝。虽有此义。且依前明。

第五门宽狭者。若对制教明者。以止持宽。作持狭。止通五犯。以之为宽。作局下四。故所以狭。又就下四。设有作中不遍诸戒。而亦是狭。于第二犯。但在二房。余之十一。一向是止。亦可望其止法止事。是则止持通。于十三。作局初房中半有主房。令余犯多少。准此应知。若尼作持。虽通初犯。第四聚中即无作义。又就有作之中。亦是其狭。以初唯一。第二有两。余犯例然。可以思准。唯不摄耳听戒。及尼受等十八戒。专作不通止。以外诸戒咸悉是止。对事二持。既止宽作狭。两犯翻持。义亦作宽止狭。问所以制教称为对事。解以直止法。不说为犯。要假作房畜长等。是以称为对事。若对进修辩者。作持即宽。通三藏故。止犯翻作持。故亦是宽。进修无止持。是故止持狭。作犯翻止持。故亦是狭。

第六门通塞者。于一行中。有余三行。说之为通。无则称塞。释此通塞。可为四门。一一心成行门。二通望止作门。三自业相成门。四教人通不门。此之四门。局约制教以说。以进修中。唯是作持止犯。既知是塞。不须通在余门。若通一一门说。义成繁杂。又与制教事监故须除去。初门一心四行俱塞。以持望犯。善恶相违。持犯当分各有止作。此望一切单持犯戒。如离煞等即无作义。如摄耳听等。复无止义。二犯翻持。反说亦尔。故约一心。四并不通。问如止煞等。必修慈等。若欲禅诵。先舍怠𠎝。此则止中有作。作中有止。如何乃称四行俱塞。答此之止作更相有者。但约对除义说。不就克成行论。止中有作。举作成止。即作是对除离。作是果行离。作中有止。举止成作。即止是对除离。作是果行离。举宗往摄。止作恒殊。故克成行。四俱是塞。

次通望止作门。若其一业通望两境。是则二持自通两犯亦尔。此约一切双持犯成。且二持通者。如处分说净。称之为作。以作法故。造房畜长无罪。反却作犯。可非止持。此则体一名别。二犯翻持。反说亦尔。望不处分。称之为止。身业造房。即是其作。此亦体一名别。岂非止中有作。作中有止。

次约自业前后相成者。于一行中。即有余三。且如前煞未成谓成。修离染行。修此行时。前煞方就。即是作犯。与止持心俱。或畜长覆藏。事经明相。即是止犯。与止持心俱。或受日出界九月离衣。即是作持与止持心俱。既于止中。有余三行。余三互通。义准应尔。如古旧解云。如煞烧埋等。是作犯通。如畜长衣钵离衣等。名止犯通二。持通者。如德衣月五利无罪。而于两犯心中得有作止。二持离衣九月及杖囊等。岂非并通次教人门。如教人煞盗。为己造。房遣人为。己持欲至僧先安煞具。拟欲害生后。起善心遣人废具。作此四事。却入止心。正在止心。四俱成就。前煞盗事。成即是作。犯造房止。犯说欲作持废具止持。然于止心既成。此四入余三心。其类亦尔。

第七门增微者。先明二持。若望有心护戒。顺教无违。俱名持戒。不分上下。但以人行。心殊非无差别。释此差别。可为三门。一者约人。二者约行。三者约心。言约人者。具戒满足。持行为增。不具𨷂减。说之为微。又就具中。圣凡位别。于圣位中。学无学异。但无学人。持行坚固。胜余学人。说为增也。诸有学人。行未究竟。虽护律仪。以为微也。于圣学中。三果差别。持行不同。增微亦异。然凡诸位。持行亦然。差别增微。准义应释。

次对行者。若约五犯。轻重相形。止离重过。故何以增作离细罪。故所以微又。可止防粗过易成。故微作离细罪难成。故增斯以止持局。在初犯作通下四。故作此说。若约下四止持义边。是则止作。增微不殊。又尼作持。通于初犯。望尼止作。亦无优劣。

次约心者。元受之心。既有九品。明持戒心。亦复如是。如本专精。皎然无缺。宁碎身首。不犯诸戒。及为怨逼。能禁心等。如此止持。岂非上品。或有防护。虽不犯非。但惧恶名。事不获已。内实无有清净之心。为病开等。说为微也。余戒类然。咸有上下。作持阶降。准此应知。又依俱舍十八。戒有四种。一怖畏戒。谓怖不活恶。名治罚。恶趣畏故。受护尸罗。二希望戒。谓贪诸有胜位多财。恭敬称誉。受持净戒。三顺觉支戒。谓求解脱。及正见等。四清净戒。谓无漏戒。彼能永离业惑垢故。又实论第一云。戒品清净者。佛弟子众持戒无暇。乃至小罪深坏畏惧。又佛弟子不为福报。生天人等。亦不怖畏。堕地狱等。而勤持戒。但乐善法。故名清净。

次明二犯。若望有心成犯。于教𮓪违。俱名破戒。不分上下。约人行心。殊非无差别。释此差别。还可为三。第一约人。第二约行。第三约心。言约人者。具戒犯增。以有夷等。沙弥即微以唯吉。故又就具中无学误犯。以之为轻。凡夫及学人故。犯说之为重。故下文云。若凡夫人学人。故犯戒无著人不。故犯。戒又就。故中圣轻凡重。又圣学人望。欲界。惑断具差别轻重。应知然凡诸位罪。又重轻阶降。不同准义。可解问学人。故犯戒有恶道报不。答曰无也以犯戒后。寻生悔心抑伏恶业。不受苦报。设有余残。应可受者。寄在圣身。人天中受。且如忍位之中。尚得三恶。非择灭况。复圣人得有恶道。

次约行者。轻重相形。反前持说。谓作犯过粗。以之为增止犯罪。细说之为微亦可此望。初犯若约下四。还则止作增微。不殊又不对。尼明义亦应尔。然通止作犯有。故者以之为重。若不故犯。说以为轻重。非故者。不作故违圣教之心。非不高下。着衣等。犯而是轻。故上文云。以不故作。故犯突吉罗。无非威仪。若故作者。复有非威仪罪。又就故中通诸犯。内违性即重犯遮。即轻又遮。性中通成。不成成者。即重不成者。轻又就成中。感报优劣。增微不等。可为四句。一犯重报轻谓。二房媒嫁律禁情过数故。成重体非尤害。感报即轻。二犯轻报重谓有比丘。嗔心打骂。罗汉及佛。律就上忆稀。故犯提体。是尤害感报即重。此之二句。以理言之。结戒法异。轻制重名。重制轻名。得罪福异。因果相当。三俱重如。初四夷无根谤等四俱。轻如畜长足等。此之二句。结戒法不异得罪法。得罪法不异结戒法。

次约心者持戒之心。既有九品。犯戒之意。宁容一准。或有犯戒。因心增上。苦恼有情。以为庆快。如斯犯者。岂非上品。或有犯戒。愧心殷重。事不获已。为他逼犯。如此等。违判为微也。然优婆塞经。第七因定五逆轻重。次云有物重意轻。有物轻意重。有物重意重。有物轻意轻。言物重意轻者。如无恶心。煞于父母。物轻意重者。如以恶心。煞于畜生。物重意重者。以极恶心。煞所生母。物轻意轻者。如以轻心煞于畜生。如是恶业。有方便重根本成。已轻有根本重方便成。已轻有成。已重方便根本。轻有方便根本重成。已轻有方便成。已重根本轻有根本成。已重方便轻。有方便根本成。已重有方便根本成。已轻物是一种。以心力故得轻重。果此八句中。勒成四位。初之三。句。二轻一重。第二三句二重一轻。第三一句。三时俱重。第四一句三时俱轻。次以有心无心。准小妄久相对明者。亦可为八。且约初犯四。夷以说初三时俱有。心诸方便根本成已。四皆犯重。第二以二时有心。一时无心作三句。初前二有心成已无。心亦四俱重。次根本无心。余二有心初戒重余。三兰次方便无心。余二有心。四俱成重。第三一时有心二时无心。作三句第一句。初戒重余三轻。第二句四俱犯重。第三句初重余轻。第四三时无心。为一句此之一句。四俱不犯。

第八门结位者。于中有两。第一总定。第二别明。总定有三。第一述正。第二序异。第三辩非。言述正者。教从事分。虽无定限要而言之。莫过制听言制教者。要作不作。作者制修。止使获罪。如受说所应作事不作者。制离作则结誉如淫盗等。不应作事言听教者。若作不作此之作不圣。俱顺可如房长等。所应开事。此之制听。听摄教斯尽。便是大期遮。开恒以轨。又此制听且就开遮义。立若从所诠之事。应名止作。二教虽有斯理且依前明。又此听言。且对制立以约所开。作不俱顺若据有结罪。还是其制。故制戒宗。制教所摄。虽有斯理。亦依前明。又此制听两教各诠。止作二事制教作持。如受说等。止持如盗煞等。违禁起非翻为二犯。即当诸师制。教中事通学不学。听教作持。如房衣等。体量等如许顺教。作止持谓是非法体等。与道相违。制不听作。问此不得作。与制止同。即应制收如何听摄。答望不得作理虽可然。为与所开体同。故在听收非制违。禁同前翻。为二犯。即当诸师听教中事。唯是可学。然佛施设。诸教及事。咸是所学。要学方知。若不䇿修。缘而不了。随不了处。结以无知。又所缘处。但结无知无不学𠐨。已如前辨。

次序异者。古意解云。止持约两教者。一局取不可学。如人非人相等。是上制教中要不作者是(此不作者如淫触等)二听门谓唯可学。即上听中。若作不作。谓房衣尺量等(别定中指过量境想)。作持对两教者。谓制中可学事。如受说安恣受持衣钵等。听中结净德衣。诸长离衣等。复有古师立制教事。二种云。一不可学事。如人作非人相等是。二者可学如衣钵体量等。是因有问云何。故非衣钵量事。名为可学。答此事一者。可以缘教生解识衣钵。如非二者。事中可以造修。故言可学。

次辨非者。初师立不可学事。为据何义。为以人非人相等述。故不可学。为以淫触等事。不可作。故不可学。若尔何失二俱有过。云何若以述。为不可学。是则处分等。想亦然。如何处分等。想名为可学。若以淫触等。事不可作。为不可学。是则过量亦然。如何过量。是可学事。次立人非人想等。为不可学者。即不应云。制教中事。通学不学。次问答中。云可以造修。故言可学者。即此非衣钵量。如何造修。又云可以缘教生。解识衣钵。如非者淫等。亦然何以不名可学。又所证作止。摄事斯尽。有何不周离此二外。更立可学不可学事。若既宗学不学。即须直依此明如何。复就作止。分位解释。又可学。不可学事。还是作止二持。此作止持。俱是所学。既俱所学。不学并犯。如何缘止。不了不结。不学无知。缘作不了便结。不学无知。故知斯义拥。而未通进修学人。应所思审。又过量境想。便与煞等。不殊既与煞同。如何偏结。又如止中淫等。缘知重轻及境是。不自非进修。无由得了。既假进修方知。如何言是不可学事。又若淫等是不可学。如何律言舍学事。又俱舍等久不应言。若犯学处非苾刍等。

次别亦作三门。第一序昔所说。第二昔意相违。第三申今正述。初门。昔解位例有二。止持作犯。对二以明作持止犯。唯对可学。以辨先对。止持中明。有无轻重作两个九句。初可学作九句者。上品一句。中下各四上品者识事识犯是。中品四者。多用二识作头初识。事疑罪二。识事不不识罪。三识罪疑事。四识罪不识事是。下品四者。多用二不识。作头初不识。事疑罪。二不识事不识罪。三疑事罪。四疑事不识罪是。上品一句事罪俱识。无不学罪。中品四句。由不学故。于事于罪。有疑不识等生。故制四个不学。下品四句。八不学罪。若对无知罪中。下二品上各加。倍说可知。问此中。有二十四吉罗。云何称为止持。答以不犯根本。故名止持。但以上品俱识清净。无犯故称为上品止持。中品有八罪。不如上。故称为中品。止持下品有十六吉罗。不如上中。故称为下品止持。次对不可学明止持。九句者有二例。谓罪事。事有三种。一识事。二疑事。三不识事。罪三同前也。九句者。先以罪中三对。识事作三句。一识事识罪。二识事疑罪。三识事不识罪。次以罪三对。疑事作三句。次以罪三。对不识事。作三句此。下二三句。准前数可知。此三三句中。各下二句。句别有不学无知二罪。合有十二吉罪。此亦望不犯根本。故称为止持。但以事是不可学。故虽疑不识。圣不制罪。罪是可学。故若疑不识。悉法制罪。次对可学事。明作犯九句者。如初九说后对不可学事。明九句者。如后九句。说但以犯根本罪。故犹于可学。若疑不识法。结罪如上唯除不可学事。虽疑不识。一向不犯可知。次辨作持九句者。若从对事对法。以辨实亦应作。两个九句。但明差别。阶降不异。故合一九句。此唯对可学。以明如止持中对可学。明九句即是唯此中。顺圣教作前事为异。次论止犯。或九或八。九句者。对可学事上品四句。多用二不识。作头有四。僧残十六个吉罗。可知中品四句。多用二识作头有四。僧残八个吉罗。易知下品。唯一句谓识事识犯。而不乞处分作房者。是可知此以多罗为上品。故言八者对教行。不学明止犯如。次亦前九句。除下品一句。前八句是广说。可知。此总通为亦九一八句。

次相违者。然此昔义辨非如前。旧人序已将非应理。次即辨非后。便显是此二相。求僻不能述破。但知昔义事罪识等。普约进修。非开制教破者。不究斯旨。谓依境想久立遂约境。于广辨其非此为不了。他宗立意。破不相当。虚名显是。据斯一节。自道三师所立中。繁杂矛盾。又立进修止犯名有二云。一者不学下久。遣诵羯磨。各言不诵因制五夏。诵戒羯磨。若不如法治。二者无知。故下久云。先诵今者悉忘制言如法治立。既引此结。亦合然如何弃。所引久别。约境想人法然。此境想人法缘心。谬妄并不由学。岂合招傥。但以法意义。𮓪于正教。遂发学之者。滞理忘思。寻之者迷文守句。余今为鉴前失。欲徴复非。故更察义详文。定教释事。

次述正者。然教及事。各别不同。一一行门。足自显了。显了即制持犯之行。义理既然。何须句定。以句来定。良谓不然又解若必要须定。为句者如前。宗义诸教及事咸是。所学并进修者。斯则通望进修。总为一九。此之九句。如昔止持。对可学事为九者。是又解欲令教事。差别显然。为句数者。但为二九。初九对二。教中止持。作犯合明。此不望法。佛法假作。成持止便犯故。此止持作犯有三。一制教止持。二听教止持。三复于听中。取别体止持。此之三位。同是止持作犯。又以同缘。一事生心故不分。二合为一九。所言九者。上品一句中下各四上品。一者谓识事识罪。中品四者。谓以二识作头。初有二句。事上识罪。上疑不识。次有二句。罪上识事。上疑不识。下品四者。谓以不识。及疑更互。为头初有二句。事上不识。罪上疑不识。次有二句。事上疑罪。上疑不识。此以上品。事罪但识。不结无知。次品四无知。下品八无知。次九对二散中。作持止犯。事法合明。此作持止。犯位亦有三。一制教作持。二听教作持。三复于听中摄。同体止持。以此止持。作持摄故。三同是作持止犯。又亦缘事不殊。宁分为二。九数如前。不繁再述。进修八句中是作持止犯。亦总摄说。不须别明。或可要须。别为八者。谓对进修教行。作其八句。此之八句。翻前品数。谓上品四句。八无知。次品四句。四无知。此以犯门。故论约罪。多为上品。小为次品。旧人更加作持一句。谓识法识犯。足成九者。不然位举止犯。宁加作持。又此作持。又此作持识法。识于犯诸句中。以合有说。作斯二九一八。义何不周。须更离分。以成多九。又作句法。皆不须以缘事。三心历罪三作。但以事罪更互作之。所以尔者。以境相缘事心。及人法缘罪。心。此全不关不学无知事。斯则教事头能无劳重览。犯持有据岂是假再思。上来总释义说。

次随别释。先解初文。初文复二。一总。二别。总中十门。分别。第一起由三毒。第二身语成犯。第三自作教人。第四犯境宽狭。第五克漫不同。第六错误有异。第七谏不谏别。第八持犯方轨。第九二部同异。第十下众任运。

初门起由三毒者。前之四戒如比丘中说。后四戒者。摩触八事。爱染同淫。故三起贪成覆随。二戒类同大妄。起由三事。成亦通三。斯等辩相随事可解。

次身语门。位分为三。淫盗煞触局身。妄诸覆随唯语。虽同延之语。语有别相。如妄发言。成业覆藏。语止结身随举自止。语业藉他语表八事。一戒身语合犯。

次自作教人门。亦为三位。初一下四此之五戒。自作成重教人但轻。次煞盗二戒。自作教他彼此俱犯。次妄语一戒。自作五重教人不定。如前已明。

次犯境者。初戒境通四趣。余七犯局人成。又就人中。淫触八事局界覆藏。唯女余之四戒。义通男女。随举力异。准文可知。又就女男之中。道俗分别七八局道。余通道俗。又就道中具非具者。亦七八唯具。余六通二。

次克漫者前之四戒。同比丘说。谓若同趣一切皆犯若约异趣即除淫戒。余之三戒大漫随犯。克各相应。差互轻罪。后之四戒局唯是克。以取染心。知人识罪。违谏拒僧。缦岂得犯。又解触八。亦有漫义。以同男子。并有染心。

次错误者。前四位三同比丘说。若论后四。并须了心。错误谬妄。并不成犯。又解触八。容有误犯之义。以俱男子并有染心。七八不然。故唯了犯。

次谏不者。前七条然。无有倚傍。作则是违。不须设谏第八一戒倚傍有滥。故须误谏。开示是非。此设谏者。是违僧制。除不谏者。是违佛制。

次持犯者。覆藏一戒具二持犯。言二犯者。见他重罪。止不发覆。名为止犯。明相出持。罪成究竟。名为作犯。此是体一。名别言二持者见罪。发覆名为作持。以作法故。明相出时无其作犯。翻却作犯。岂非止持。此亦体同名别。若论别体持者。守戒自清。一向不覆。是名止持。若见有罪。作法发露。是名作持。余之七戒并是止持作犯。

次同异者。初之四戒僧尼同犯。而此四中下。三无异淫之一。戒境界翔。例又复犯境。亦有宽狭。尼唯局男僧通。二作又尼。唯局他境僧通自他。后之四。戒尼为深防并得夷罪。僧犯不然。故分二位。前三轻重。后一有无摩触差别。有四不同。八事之中。僧犯三罪。捉手得残语期容有粗语。僧残捉衣获兰。余容小罪覆藏者。尼重僧轻。随举尼有僧无。所以可解。

次任运者。初一下四。无有教人。得同犯义。故无任运余之三戒。教人为已有同犯义。故有任运。

次随别释。先明初戒 总申制等。如前文中分二。第一漏生坏略相亦如前。第二告言下制广补略。文中有三。第一举宗标制。第二集十句。下制利功德。第三欲说戒下正明立戒。前二如上。第三文二。初明戒本说之仪则。次若比丘尼下广释其相。然前戒本但有五句。一显犯人。二作淫等者正显淫事。三乃至共畜生者。出犯境界。四结。五摈。问所兰无共同等四句。旧解云。祇五二律悉具足有。同于大僧。此律文略。十律尼戒本同者。文不别列。故知亦有共同等四也。其比丘舍戒为成去时。无障故尔。尼中舍者。恐在俗中污犯故尔。如十律说无重出家。故彼文第四十。尔时诸妇女。为舅姑所苦恼。故出家作尼。尔时为和上阇梨。共活尼所苦恼。故还作白衣居士讥嫌白佛。佛言。若比丘尼一反戒。不复听出家受具。又第五十问颇有比丘尼。舍戒更与受戒不犯耶。佛言。有若比丘尼舍戒。已转根作男子。与受戒不犯。伽论亦尔。今解此共同等文。局比丘者。以尼无缘戒本不列。如比丘四戒之中。淫有䟦阇为缘。牒入戒本。余三无缘本中非有。僧既尚然。尼岂须责。又解计此共等。理通尼有。但以共等。本因䟦阇厌道不舍行。非有此四句。今尼为无。舍戒。故此文无。又解。此䟦阇缘起在唱二部。持后为此局。僧尼戒非有。次下广释。科同于上。就尼犯中。文分为二。初至如上成犯之相。二若比丘尼下轻重相。前文复二。初解戒本五句。文相可解。二有二处下重明戒本。二三两句。于中文二。初列犯家境界。第二比丘尼有淫心下对境成犯。前文复二。初总举三趣。二复有下举趣各三。各三合九。此之九者。是犯重境。次对境成犯。文中有三。第一自心起犯有四。百三十二句。第二若比丘尼下怨逼己境。作二百一十六句。前文有二。一对觉境。二对不觉。觉境通计。总有其九。先约人男。于己三处。各加隔等四句。即成十二。一境。既尔。下八亦然是故通明。合一百八句。次不觉境。有三谓睡眠新死少分坏。一一皆有一百八句。通前觉境。合成四百三十二句。次怨逼亦二。先造觉境。觉境还九。先约人男。于己三处。各有乐等。六句文中。阙少计。理合具此。则三六成十八句。一一复加隔等四句。是则合成七十二句。一境既尔。下八亦然。是则合成六百四十八句。次不觉境。境还有三。一一同前。有尔许句。通前觉境。总成二千五百九十二句。次逼己境文中。但云为贼所捉。于三处行淫。且约人三不须余境人。三逼己三处为九。于上加乐等六。又加隔等四。故成二百一十六句。次轻重文二。一自作。二教他教他三别可知。问所以覆藏犯夷。教他兰罪。答制有深防限分。故有轻重。余相可解。次三同戒。五分一一举问佛。皆遣作二部僧持。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五本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五末

次摩触戒 女姓爱多。不能自制。身受摩触。必为重事。又以人轻易陵。义难自固。恐坏梵行。故须重遮。次其缘有十。一人男。二人男想。三二俱无衣。四作无衣想。五前境有染。六知前有染。七自有染心。八兴方便九掖已上膝已上。腕已后身分。甄去轻境。染微不重或尼以轻。触男重境。或男以轻。触尼重境。皆成夷罪。不必二俱重境。十觉触便犯。次下释文犯相等可知。戒本八句。一人。二明尼有染心。三所触境亦有染心。四从掖下出身分齐。五若提下明其摩业。六是比丘尼下违教结罪。七不共住摈治。八是身相触者制名。对僧摩触。有四不同。一比丘触女。不惧陵逼。不问前女死活俱犯。尼取陵逼。简死取治。二比丘触女。不惧陵逼。无问大小。触着便犯。尼触不然。要大非小。三比丘触女。俱须自染。尼惧陵逼。亦假前染。四比丘触女不问境之重轻。是以文言。若捉手若捉发。尼惧陵逼要须重境。若是轻境。落八事中。次明辩相。略不释七八二句。余者具解。下三戒类然。问定身分齐。捉掖已下夷。明知已上即兰。何故八事中捉手乃至腕兰。解前就身中明分齐。故须掖下膝上。捉手据枝分齐。是以腕前兰腕后夷。五分十一云。发际已下膝已上肘已后。其文显矣。释摩业中。先列章。次解释。男子下解结罪句。于中文三。初二俱无衣夷。二若男作男想下。互则情微。得偷兰罪。三男作男想下俱则转微。但获吉罗。其间是非废五多少。一同比丘。准前可解。次轻重文五。一约当起。二明异趣。三若与女人下形报以辩。四若男子下境心有无。五境想五句。

次八事成重戒 前戒得其重境。生染不轻。深防中制。一触成重。此戒虽亦染心所为。但以境轻。生患不重。要假八事资过尤甚。染情转深。故得夷罪。别缘具十。一人男子。二男子想。三前境有染。四知前有染。五自有染心。六犯前七事未忏。七作至第八便犯。或一男犯八。或八男犯八。或一时犯八。或八年犯八。但使满八。皆览成夷。若八度捉手。虽犯八兰。以事一故。不犯夷罪。戒本七句。一人。二内有染心。三犯境亦染。四正作八事。五结。六摈。七制名。释中可解。然解结罪中有三。一当趣。观此文时。夷罪并览兰成。以来成果。假七未忏。及得夷讫。不言更悔。二异趣。三形报。不犯中八事别开。问下文入屏处犯提。何以此开不犯。若下无所为讥嫌故提。此为福缘。故开不犯。

次覆比丘尼重罪戒 制意同比丘。但为知他犯重。故相容隐。合犯滋剧。自坏污僧。深防中制。故与夷罪别缘具六。一是大尼。除下二众。二犯重罪。除去残等。三知犯重。除去不知。四作覆藏心。除入护心不犯。故开文云。若说有命难梵行难不犯。五不发露。甄去作结。若发露者。要对未知者作。若彼已知。俱有情过。如有犯者。不合对忏。凡发露者。须得犯人名字。及罪名种。若不尔者。不成发露。既发露不成。亦不成覆。若受发露者。不须更发露。便有无穷之过。如尼违谏。大众咸知。若作隐心。并成覆藏。若无隐心。覆不成覆。若彼犯人已发露竟。余覆不成。以无本故。六明相出犯。满戒七句。一人。二知他犯重。三不发露。不自发露者。不对一人。不语众人者。谓二三人。不自大众者。谓不向僧发露。四若于异时下自言引䨱。五结。六摈。七制名。释中初句可知。知者下解第二句。僧者下解第三句。然僧名是不满戒本中文。大众者是解满足戒本中文。休道者下解第四句。此中五句。平牒前二戒本解释。寻之可知。彼比丘尼下解结罪句。文中有三。一覆他罪。他罪有重轻。故文阶二。二自覆。僧尼自覆罪有。重轻者。为深防限分不同。故所以尔。三余众。略无境想。

次随须被举比丘违尼僧三谏戒 制意有二。一不听随顺者。比丘见坏。不堪在道。大僧作法举弃众外。僧既举已。尼须绝敬。而辄随顺。恼众不轻。又若许随。长。彼邪见。永不改𠎝忏悔从善。此则自坏损他。制之不许。二须谏意者。此比丘尼倚傍亲教。是以文言。此是我兄。今不供养。更待何时。又以佛遣恭敬大僧。有斯滥相。须僧设谏。谏言佛开亲及许敬者。谓是正见清净比丘。有法益尼。故须虔奉。而此比丘耶心成就。虽复是亲。不堪恭敬。今僧令彼识是知非。故须设谏开晓如此。问僧尼平随。何以乃有谏不谏别。答为约倚傍有无。故有谏不别。又问何以尼随二众。罪有提吉。答尼是问类。结罪同僧。第三得捉。前二犯吉。比丘与尼非是同类。故随三举并得吉罗。三结罪意如前。别缘具六。一是被举比丘。二知是被举僧未为解。三随顺。四尼僧设谏。五拒而不从。六三羯磨竟。文相如前。戒本八句。一谏所为人。二谏所为事。此中准广释。文有五句。一僧举如法。二不顺从。三不忏悔。四僧未为解。五而顺从者。正是随顺谏所为事。三屏谏。四拒谏。五僧谏。六违僧结罪。七不共住。八制名。释相可解。

●次明十七僧残。

先总料简。七门分别。一身语。二自作教人。三遮性。四持犯。五谏不谏别。六二部同异。七下众任运。

初门身语位三。一独受二戒。唯身业。犯。二者九戒。一向语业。于中劝受一戒。语作结违。八谏要藉语止成犯。三有六戒。通该二业。于中位四。度贼一戒。自身假他语犯。谓秉法竟。和上始残。次解举一戒。若秉法者其唯语犯。自余众僧同度贼女。次二谤戒。语正身兼。次言媒二戒。身语正犯。

次自作教人。位约为四。劝受一戒唯教人业。次二谤戒彼此同犯。次言媒二戒自作正犯。教人有同不同。次余十二。日重教轻。

次遮性者。唯媒是遮。余并是性。

次持犯者。度贼女解举。具二持犯。谓不皇臣是止犯。度与受戒是作犯。体一名别。度若白王大臣是作持。与受戒时。无其作犯。翻却作犯。岂非止持此亦体一名别。论其别体二持者。一向不度是止持。度即白王大臣是作持。解举类知。余十五戒。唯止持作犯。亦可此之二戒。据别体边。是则作犯止持。通十七戒。

次谏不者。前九无滥。下八有滥。为此故有谏不谏别。此之设谏。即是违僧制罪。余不谏者。是违佛制。

次同异者。于中同犯有七。谓媒嫁二谤。前四违谏。然前三戒一切皆等。四违谏戒。能秉人异。谓各自违当众谏故。自余十戒并是有无不同。或可轻重不同。如自习近住戒云。比丘随所犯。谓犯覆罪。自余九戒比丘并吉。良以为之义稀。又复讥过不重故尔。

次任运者。即上教人五中。除劝受一。余之四戒。得有教人为己作义。故有任运。劝受一戒。唯约自作。言了成罪。故无任运。

次随文解。九初犯中。前三同戒略出戒本。后六不同。一一别释。

言人戒 所以制者。一以出家之人。恒须济物。今辄告他。深违道法。二以女性闇讷。不闲进不。外涉言人。丑累佛法。别缘具四。一诣断事官所。二言白衣居士。三指陈曲直。四处断决了。戒本文三。随开中五。一为他言佛开对事。二时彼尼下妄陈其事。三诸断事官下断人错判。四尔时诸比丘下圣决是非。前施与尼。事已决定。后取前施定属之物。转更与人。即是非施。五尔时下王奉佛制。治断事官。以女闇讷。败损如此。满戒五句。一人。二诣官言。三居士下所言境界。四若尽下出言时节。五是比丘尼下结罪。以女少智。须别条示。故言犯初法应舍。释中前三别解。后二合明。五分十一云。若比丘尼为人轻陵。应语其父母。若无父母应语其亲族。若无亲族。应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若比丘比丘尼有势力。不受护者。吉罗。语时应。云。彼轻陵我。为我呵谏。不应言之。若诣官言人。一往返一僧残。

次度贼女戒 凡胜福田。理宜清显。生他信心。表敬之甚。而此女人行盗至死。辄度出家。污辱尼众。别缘具六。一是贼女罪应死者。二知是。三不问王及大臣。四度与受具。五作和上。六羯磨竟。满戒五句。一人。二知是贼女。三多人所知。四不问王臣。五结罪。释中具明。和上主故残。余非主故兰。文言三羯磨竟。谓是比丘羯磨。非是本法。诸度人戒。咸准此释。比丘度稀故吉。或可即此度女故吉。

次界外解举戒 彼尼坏见。不堪居众。若不治举。无以息耶。今既举已未肯从顺。不蒙僧命。私心辄解。此则党援恶人。轻篾僧众。过状不轻。故制残罪。故五分云。彼比丘尼既得解摈。倍更憍慢。不敬众僧。别缘具六。一前尼为僧作三举治。二不顺从未忏悔。三不白僧。四无因缘。缘如开说。五辄为解。六三羯磨竟。戒本五句。一人。二知是为僧所举尼。此中有四。一僧举如法。二不顺从。三未忏悔。四未为解。三为受故下不白僧。四出界解。五结罪。释中具明。此中但预羯磨者皆残。以不牒名。无有简别。不同度贼女有牒名别罪便阶降。

次四独戒 女人志弱。恐成陵逼。要假伴援。方能离过。是故宿处村内水中及以道路。皆不得独。独度河水。别缘具四。一是河水。二独度。若前尼疾疾入水。不待后伴偷兰。出彼双脚上岸僧残。后尼独入偷兰。上彼岸时。前尼为伴。不犯僧残。若俱入俱出。乘车畜等无度水威仪者不犯。三无因缘。若为命梵二难。及伴命终。为贼将去等不犯。四出彼岸独入村。别缘亦四。一是俗人村。不问界内及伽蓝中。独入皆犯。二独入三无因缘。除二难等如前。四越界便犯。若至村入村门。不待后伴。双脚入村犯。若村中先有尼者不犯。以前尼为伴故。若入城门亦尔。若直遇者越界结犯。无村十里独宿三缘。一须申手外。若村内寺中无门。同林别床。要申手内不犯。出即犯。若本相近。因眠远者不犯。二无因缘。谓二难事。及伴大小便。乐静作业等不犯。三随胁转侧。一一僧残。独行三缘。一在道行。二无因缘。二难等如前。三离伴见闻处犯。戒本三。一犯。二列四独。三结罪。释中初句可知。次下两句合解。既释四独。文还为四。独度水中。先教不犯法。文中水者河水。独不能度。不论阔狭深浅。界内村中但使脱脚褰衣。异陆行仪则。皆是其犯。不同五分水要广十肘。深半体僧残。次明犯法。先明犯残。文中入水令伴不及残者。谓不待伴乘便直过。若论入者。是兰非残。次。明偷兰。兰有此岸彼岸犯不犯法。如文可知。以非全度。故结偷兰。次独入村。先教不犯。次明其犯。犯中文三。谓残兰吉。文各二句可知。然一鼓声者。如上同行无村道处十里。多论第五云。凡言鼓声所及处。是一拘屡舍。律师云。此是定义。次独宿先蓝中不犯犯。次村中不犯犯。次独行不犯犯。亦可知。不犯中具开四独。然文有五。上二可知。三若二尼共宿下。开蓝内宿。四与二尼下开独行。五若一尼下开村中宿。

次受漏心男子食戒 女性多染。恒须离缘。今不离缘。纵情故受。因受被陵。事难自固。损败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六。一是人男子。二男子想。三染心与衣食。四知染心与。五自亦生染。六领受入手犯。满戒五句。一人。二尼有染。三前境有染。四从彼下所受食等。五结罪。释中具解。若比丘尼下解第五句。于中文四。一当趣重轻。二天子下异趣。三染心女下形报。四明境想四句。

次劝受染心男子衣食戒 制意有三。初不听劝者。前已患深。世尊制断。今故相击。劝受染食。此则令他得罪。自亦招𠎝。人我俱损。故所以制。二同犯意者。知他染恶心故劝。又以言中谤佛不遵圣教。情过不轻。故使同犯。三离二戒意。前是身犯。此是语业。又前得衣食。此令不得。又谤佛不谤殊。故分两戒。别缘具五。一人男子。二染心与衣食。三知彼染与。四发言劝受。五言彰了犯。戒本三句。一人。二劝他。三结罪。释中初一别解。下二合明。

次八谏戒 前四同前。直列戒本。余不同者。一一别解。

先明习近住违僧三谏戒 制意有三。一不听习近住者。佛为女人。志难自固。制有伴援。令得防𠎝。今乃曲构私情。染心共住。互相覆藏。心不改悔。是则丑累。佛法生患不轻。故须禁防。使行成立。二须谏意者。倚傍圣教。制二为伴。何得众僧遣我别住。即是违于教。不了制意。须僧设谏开示是非。三结罪意如前。别缘具六。一是染心习近住。二尼众劝使别住。三倚傍不肯。四僧如法谏。五拒而不从。六三羯磨竟。文相如前。戒本六句亦尔。然所为事中文有四句。释中具明。

次谤僧劝习近住违僧三谏戒 制意有四。一不听劝者。彼以染心共住。互相覆罪。僧见无益。谏令别住。令此秽尼谤僧劝彼。情过不轻。故须圣制。次须谏意者。凡事交杂。相则难分。迹涉爱憎。致招言谤。故须众僧如法设谏。彰己内无恚心。意欲令彼离罪。次结罪意。有三种过。一劝他为恶。二非理谤僧。三固执拒劝。以此过深。故制同犯。次离二戒意者。前戒谏自习近住。此戒谏谤僧劝习近住。又以谏辞不同。故为二戒。别缘具六。一前尼习近住。二尼僧谏使别住。三谤僧劝习近住。四尼僧如法设谏。五拒而不从。六三羯磨竟。余相可解。不能具言。

次嗔心舍三宝违谏戒 制意有三。初不听舍者。本归三宝。所以出家。今以嗔心。辄便弃舍。此舍真宗。投于耶法。自坠义深。所以弗许。次须谏意者。但以女人见近。不能及远。闻出家名同。谓梵行亦等。迷心归趣。可愍之甚。须僧设谏。令识正耶。次结罪竟如上。别缘具六。一因事生嗔。二发言弃舍。三背此向彼。四尼僧如法设谏。五拒而不从。六三羯磨竟。文相可解。

次发起四诤谤僧违谏戒 制意亦三。一不听发起谏谤僧者。凡诤乖理。令众不和。僧已决断。如法除灭。而此女人见不及远。妄引比类。发起谤僧。此则过损不轻。故所以制。次须谏意者。彼自不能条持诤事。还谓众僧违法决断。相则交杂。似有爱憎。故须众僧自理谏彼。次结罪意如前。别缘有六。一已起诤事。二僧如法灭。三谤僧发起。四尼僧如法设谏。五拒而不从。六三羯磨竟。余相可解。

●次明卅舍堕。

准上僧中。亦须先总四门分别。但以前之二门明义不异。故今直对单提门答。今者且约显相言之。有三十八戒。滥故须定。此中内外分二。内资有十一。同戒有十。谓一背过别非残不受药须虫水。不同有一。食䔉。此等假食成犯。食已则无可舍。故在单提。不入舍内。次外财有二十七。同戒有七。谓脱脚看覆真实净施白色三衣高床兜罗浴衣。不同有二十。水扇生谷同床同被作衣过五日过五日不着僧伽梨着他衣纺绩取衣不为受贮跨衣(十)畜女严具持不着祇支及七涂身(二十)此等造作招讥。故并有罪。然无用𠎝。不入舍堕。

次正辩三十。总作十门。第一定能犯人。第二配属身语。第三自作教他。第四遮性差别。第五持犯方轨。第六二问之意。第七重犯不重。第八舍忏仪则。第九二部同异。第十下众任运。

初门人位有三。谓一人众多及僧。若论一人。遍违不惑。其众多者。谓是多人同心共作。若据此为众多。一切同犯。若望由我作故。令彼成犯。为众多者。唯取同活。于中七戒不共犯。谓离衣过受乞钵二夺七日药病衣。余悉同犯。僧位之中。四方僧令是不犯。其现前僧。若据四人已上同共作者。是则诸戒一切同犯。所以如上明。或可但除病衣。以是别物。

次身语位二。谓四互用及病衣。此五身犯。余通身语。于中分三。初有一戒。谓离衣宿。身语止作业共身犯。第二七戒。谓六通时摄非时物。语止共身犯。第三余十八戒。语作共身犯。谓急施衣离为二戒。故有十八。于中复三。初乞缕一戒。一向假他身犯。第二受宝二夺。若论自作。是身业犯。若也使人自语。假他身犯。第三十四领受戒。不同有三。互乞苏油重衣轻衣。同有十一。谓非亲乞衣过知足受衣居士一二居士王臣送宝货宝贩卖乞钵劝织过前受急施衣回僧物。并悉自身语作业。假他身业犯。

次自作教人者。若泛教人不为己者。于己无润。并得吉罗。若也教他为己作者。有四戒得同犯。谓同戒有三。谓受宝夺衣乞缕使织师织衣。不同有一。谓贸衣已还夺。余者即无。然约位判乞缕一戒。专使人犯。受宝二夺。事通两位。余悉自作犯舍。

次遮性者。四互回僧五戒性恶。余悉是遮。

次持犯者。此中有七戒。具二持犯。谓六过及离衣。其六过戒。若不说净。名为止犯。而畜过限。即是作犯。此之二犯。体一名别。而不得有名体各别。其二持者具含两义。若其畜则说净。名为作持。以作此法。过限不犯。反却作犯。岂非止持。此亦同犯。体一名别。若其一向不畜。得名止持。畜则说净。是名作持。此之二持。名体各别。离衣义同。不能繁述。自余诸戒并止持作犯。亦可此之七戒据别体边。是则作犯止持。通三十一戒。

次二问之意。如上已明。

次重犯者。此诸戒中。全无重犯。一有四个一。谓一离。一作乞缕。一违开时摄非时物。一违要病衣是。二夺无重夺。四互无重互。六过无重过。十五领受无重领受。前十四中。更如受宝。此中三戒异。余者并同。

次舍忏者。既无绵蓐舍咸对境及令无坏。余义大同。不能具述。

次同异者。有十八戒。二众同犯。余十二戒束成三位。病衣一戒有无不同。长钵犯同缘异。自余十戒尼重僧轻。

次任运者。六过中除药。余五及四教人。合有九戒。容有任运犯义。余戒皆无。

次下别解十八同戒。直别戒本。余不同者。一一别明。

先辩互乞苏油戒 凡物资身。索须限定。得已弃。更求异物。令人志性无恒。长贪恼境。招讥不轻。故结其罪。别缘具六。一是非亲里居士。二为己故索。三已索得苏。四不用还主。五更求异物。六得物入手犯。戒本三句。解释可知。

次互用说戒堂直戒 自下有四互戒。释义皆同。施主舍物。情期已定。理随施心。不得差互。今依余用。乖本施心。招讥长贪。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施现前僧说戒堂直。除四方僧堂直。二知是堂直。三受得属己。四转作余用犯。戒本三句。一人。二知檀越施异。三回用结罪。释中初句可知。二三合解。合中文三。一明互相。元作堂直。回作衣用入舍。若其本施作衣。回作堂者。不合入舍。文举互义。故须并列。次释僧物。僧物三句。此是第三定属现前僧物。不同前回僧物入己。取不定属僧者。亦可三物回并入舍。次结罪可知。

次食元乞虽标安隐。然得还拟供众。或檀越本心施。回皆入舍。

次别人房 次众僧房 旧云堂者不然。观文无有堂字。但言乞欲造屋亦可堂之与屋。名别义同。

次长钵戒 制意同前。别缘具五。一先有受持钵。二更得钵如法。三不说净。四无因缘。五过一宿犯。问所以尼畜长钵。不同比丘开十日者。答古旧释云。一尼是少利。既得一钵。宜即受持。及以说净。何须开十。布施人须二。既是有伴。即作净法。何须开日。觅人作法。大僧多利。开于十日。欲使筹量布施人须二。复不制有伴。喜独修道。不故开十日觅人说净。是以不同。若尔尼有二义不开十日者。尼畜长衣。亦有二义。何故与僧同开十日。答是钵一用。理无多畜。未成无过。成虽制犯。然为有伴。得即说净。故不开十。比丘无伴。故开十日。论其长衣。资具用处。实未成已来。亦有长过撩理簪缝。不可即成。以斯义故。同开十日。问即说净竟。然始作衣。义亦无妨。何以要须同开十日。答初缘开时。对一不说净尼。故开十日得待成须。一开已后盖通三品。故齐十日。又更一义。尼多共活。长衣同生。不得说净。以共用故。为须觅人。齐开十日。钵虽同生。亦得说净。即是有伴。故唯当日。以无共受用故。今解不然。未必以同生得向说净。即令当日成犯。但以女人于器多贪。喜为贮畜。为欲伏彼贪心。故不开十。又解。开不重开。以开十六枚器。不许更畜多钵。若其畜之。经宿即犯。僧既不开十六枚器。若限一宿。教急难恒。又解。长钵尼众先犯。不得因尼。制僧比丘。后寄缘兴开。亦不至尼戒。尔者长衣何以同开十日。答长衣缘同。开禁齐一。钵为缘异。许制不同。戒本三句。及释可知。五分听畜七种粗钵。一以盛余饮。二以盛香。三以盛药。四以盛残食。五以除唾。六以除粪扫。七以除小便。

次过畜十六枚器。女人志劣。修道事难。若不缘充。无由起行。故于应供器外。更复开听。法余杂事。一十六枚。计缘已充。应须进业。而更多畜。妨道故制。别缘具四。一先有十六枚器。二更得器。三不说净。四经宿犯。戒本三句。释相可知。十六枚者。二釜谓大及小。二瓶谓水瓶洗瓶。四盖谓二釜二瓶各有其盖。四瓫二大二小。四杓亦二大二小。此等开听。余者净施。五分云。器物者资生器物。唯听畜盛苏油蜜香药酱酢各一瓶。又听畜釜枪拘各一。及一小瓫。盛米食。过是者尼萨耆。

次先许病衣后违戒 凡身多秽。女更倍增。每月[泳-永+(盈-又+ㄆ)]流。身衣被污。若不遮障。无已进修。先许与他。理应相济。今乃爽言。令他致恼。既乖法或式。立制防之。别缘具五。一是病衣简余用物。二先许他。三前来取。四无因缘。谓破戒等被举二难缘。五不与他犯。戒本三句。释中并余衣轻重。合明可知。

次时摄非时施戒 凡施虽多。且约为二。物既局限。分须合仪。苟有可贪。不遵圣教。将非时物。作时法受。此则长恶不轻。故须圣制。此施元本是时。时分已过。至非时分。合作非时法摄。而于非时分中。作时法摄。故得此物。合入舍堕。若不尔者。损非时僧。计合成重。岂得逸提。五分十二云。诸比丘尼非时衣作时衣受。诸客比丘尼。便不能得衣。十诵分为两戒。非时衣受作时衣。主尼过时衣受作非时衣。客尼犯。别缘具四。一是安居施物。二入非时分。三作时法分。四作法分竟犯。戒本三句。及释可知。

次贸衣已后强夺戒 凡物贸易。事已决判。怀嗔强夺。不应道仪。此则公相触恼。增长斗诤。情过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六。一共相贸易。二决价已定。三嗔心强夺。四自作教人。五无因缘。谓无借着及举等缘。六得入手犯。戒本三句。一人。二共易说。三后嗔恚下夺之结罪。解释。开贸易者。为同法人无讥。得离驰求之恼。夺有现不现故。文中结罪。两句差别。余相可解。

次乞重衣戒 出家理应标心累外。至于取受。须合轨仪。何期不能守道。广纵贪情。辄索重衣。亲非并损。由斯过故。立制防之。问此与前非亲里乞衣戒何别。答三义不同。一前戒直乞犯。自恣请不犯。此就自恣请中过分索犯。二前戒乞得一条犯。此十六条已上犯。三前戒除亲。此戒亲非亲犯。有斯三异。故分两戒。别缘具五。一居士自恣请。二乞重衣。三过分索十六条已上。四为己。五得入手犯。起犯文二。一非亲。二亲里。各自恣请。过分索犯。戒本三句。释中云。十六条者。谓四叠张别四条成。故云十六也。余相可知。

次乞轻衣戒 制意具缘并同前戒。唯以轻衣为异。不能繁述。

●次明一百七十八单波逸提。先总料简。五门分别。第一自作教他。第二遮性差别。第三持犯方轨。第四二部同异。第五下众任运。

初门自作教人。位分为四。第一有二戒。唯教人业。谓教谓咒术及以世俗伎术捉白衣。第二有十一戒。自作教人。彼此同犯。谓掘坏牵二虫恐大藏煞谤捉宝第十一。第三有十一戒。自作正犯。谓同戒有五。屏露二敷卧具高脚床兜罗绵过量浴衣。不同有六。谓五涂身戒及安居中牵他出房。戒若教人于己有润。是则同犯。与自作无殊。若泛教人于己无润。但获吉罗。则不同犯。是则两位合有二十二戒。有同犯义。第四位余一百五十四。自作犯提。教人但吉。

次遮性者。有三十六戒性恶。如僧有三十戒是性。妄毁两粗异嫌强牵用讥。驱谏恐煞领疑露起说随。摈拒毁同欲悔听打博谤。此中除吉讥教授师戒。余二十九。不同有七。谓洗净过分。胡胶。相拍。夏中牵他出房。习延居士子。违僧三谏。骂比丘骂尼众。诸余等戒。并是遮收。

次持犯者。位可为三。第一有二十三戒。具二持犯。于中同戒有十。谓说粗别背残宿不受食前食后辄取净衣露藏粗罪僧事与欲非时入村。不同有十二。取辄有十一。束为五对一只。如俗家辄坐及吉一对。二辄宿及去一对。三日暮日没开蓝门一对。四着他衣及破㿈一对。五突入僧寺及问义一对。一只者。夜入聚落。又三时游行少分取夏中及畜众。此二十三戒。并悉止法不作。名为止犯。作事有违。名为作犯。此体一名别。论其二持。具含两义。所以可解。第二有十九戒。唯作持止犯。一是同戒。谓不摄耳。余十八是不同戒。约受有五。谓取衣不与受具一。不与二岁学戒二。不说六法名字三。式叉学戒已不与受四。作本法已经宿往大僧中五。违八不可过法。有五。谓不请。不听。不恣。不依安居不礼。又对余事有八。不二岁随和上。不与他灭净。不结安居。被摈不去。不以二法摄受弟子。不看同活尼病。安居竟不去。不送淫女过五六由旬外。此等作则是持。止便犯故。第三余一百三十六戒。止则是持。作则是犯。

次同异者。亦分三位。一有三戒。有无不同。谓洗净过分。胡胶。经宿往大僧中受戒。二有四戒。犯同缘异。谓外道食戒。俗衣。背请。减年童女受戒。自余诸戒尼重僧轻。此且位言。如剃毛事虽是同。而罪名异。又如覆藏宽狭毁呰两舌。及与男子同宿独露处坐。境界翻倒。如斯等类。思而可知。

次任运者。谓于前二十四戒教人犯中。局取掘坏等一十一戒一向同犯者。及高床。兜罗绵。过量浴衣。安居中牵他出房。合十五戒。有任运义。除二咒术屏露二敷及五涂身合九。虽复教人。得有犯义。然无任运。以即对故。

次下解有六十九同戒。直列戒本。余不同者。次第解释。

先明第七十食䔉戒 䔉非香洁。食秽道门。进修之人。理宜永断。今贪美味。食此熏辛。损道招讥。故须圣制。别缘具三。一者䔉甄去余辛。二无病缘。三食结罪。犯缘可知。戒本三句。释中生熟杂等并提。僧祇三十八云。䔉者种䔉山䔉。如是比一切䔉不听食。熟生重者烧作灰并不听。若身有疮听涂。涂已当在屏处。疮差净洗已听入众。五分十二。诸比丘尼。中前中后啖生熟䔉。若空啖若合食啖。房舍臭处。诸居士讥嫌。即立制之。生䔉提。熟䔉吉。

次剃三处毛。次下四戒。过损并同。咸长欲原。齐违圣道。但以背俗之人。情希出离。理应断于欲想。永绝爱心。且三处毛。别缘具三。一是三处毛。二除病及势力执。三随力结罪。文相可解。比丘直据妨道。以结偷兰。

次洗净过分戒 具缘有四。一以水净。二有染心。谓因作此。以畅欲事。三无因缘。谓有病去虫不犯。四过限犯。僧祇第四十云。洗法者得齐一指节。不得令过。若过洗以歇欲心者。偷兰遮。是名洗法。伽论第六云。若比丘不说大小便。不得礼拜。不得坐卧僧卧具上。除无水处。若为非人呵嗔。水神所嗔。或服药。

次用胡胶作男形戒 别缘具四。一是胡胶腊及余饭麨等。二作男形。三除病。四内便犯。僧祇第四十云。胡胶形者。各胡胶作。各铜铅锡白腊。各互各腊蜜。如是比作身生。以歇欲心者。偷兰遮。是名胡胶形。五分。比丘尼作男根内女根中。波逸提。若内内波逸提。出不净偷罗遮。

次相拍戒 五分。若以手拍。手拍波逸提。出不净偷罗遮。

次供给无病比丘水扇戒 墨服虽同。僧尼形别。来往容仪。须离讥过。今忽供给大僧水扇。丑累不轻。故须圣制。僧祇三十八。若比丘尼持水瓶。不持扇者越。持扇不持瓶。亦越。二俱持者提。二不持者无罪。是罪一比丘一比丘尼。若众多比丘无罪。若众中有父母者。扇扇无罪。

次乞生谷等戒 出家但应善修乞食。今乃乞生谷等。相招讥丑。纷动妨修。故须圣制。或从亲里乞。或从出家人乞。或为他。他为己。或不乞而得。不犯。别缘具四。一非亲里家。二生谷麦等。三为己。四随乞结犯。

次好生草上大小便 一切草木。人及非人俱以为依。共同受用。今乃于上大小便利。招讥处深。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是好生草。二众人聚处。三无病等缘。四在上活之便犯。问众学戒中已有此制。未知此制与彼何殊。昔解云。众学戒中。应须除此一戒。今解不然。此中谓是生茄蒌草。须是多人聚处。故获提罪。众学类翻前。但结吉也。

次不看墙外弃不净戒 凡所为作皆须审谛。说弃便利。而不看人。由辄云秽。损污他人。情过不轻。故须圣制。三缘成犯。一是便利。二不外看。三弃即犯。

次观看伎乐戒 出家之人。应须静念救。系心守道。方合轨仪。今观伎乐。妨废正修。招讥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种种戏笑。二方便往观。三无诸难缘。四往见便犯。见论十六。下至猕猴孔雀共戏。往看得波夜提。若寺中作伎。往看不犯。余相可知。

次共男子入屏处共语戒第八十 男女既殊。理无参涉。辄入屏处。容生染秽。余义如上。别缘具五。一人男子。义通道俗。五分。入屏处戒。入露处戒。遣伴耳语戒。对比丘立三。复对白衣外道立三。部成六戒。以此故知。通道及俗。余屏等戒皆同此释。二离见闻屏处。三无第三人。四无因缘。病及力势二难等不犯。五立语便犯。此无染心立语故提。若有染心。落前八事。若直立不语者吉。比丘吉者。直为招讥。下有比丘犯者。释皆同此。

次共男子入屏障处戒 问此与前戒有差别。答前戒离见闻屏。假语方犯。此覆障屏。不假语犯。有此不同。故分二戒。五缘成犯。一人男子。二覆障处。三无第三人。四无重病二难缘等。五入便犯。立位吉者。以不行故。若坐即犯。共坐逸提。

次遣伴远者与男子屏处立耳语戒 此亦离见闻屏。唯以遣伴远吉耳语为异。五缘成犯。一人男子。二离见闻屏。三遣伴远去。谓离伴见闻处。四无难等缘。及伴举摈等。五立耳语便犯。

次入白衣家坐已不辞主人去戒 出家乃是方外之宾。来往经过。事须应法。今坐他家。去不辞别。迹同贼仪。岂成客礼。由此损失主人床座。事恼弗轻。故须圣制。五缘成犯。一白衣舍。二语主人在好床上坐。三去不辞别。四无因缘。五出门便犯。

次辄坐他床戒 床既有主。坐须咨问。不问辄坐。殊所不应。具缘有五。一是白衣舍。二是好床。三语主。四无因缘。五坐便犯。

次白衣家辄宿戒 不问主人辄宿他舍。迹同贼相。所以不许。五缘成犯。一白衣舍。二不语主。三敷卧具四无因缘。五随转犯。

次共男子入闇室戒 前屏是覆障处。有光明故。无第三人犯。有则不犯。此是闇室。绝无光明。虽是昼日。生患处深。纵有多人。亦是其犯。余相是同。以此为别。四缘成犯。一人男子。二闇室无窗牖光明。三无因缘。四入即犯。

次不审谛受师语戒 凡受师言。必须审谛。明忆记持。依言奉命。如何谬承师语。轻心错传。过是难容。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师如法教。二受不审谛。三传言遣偷。四言词了了。

次嗔心咒咀戒 出家之人。宜发善愿。自度度人。彼我俱益。今乃咒堕三恶。令舍佛法。垢障处深。故所以制。三缘成犯。一有嗔心。二咒咀。三言耳犯。释中教称南无佛者。引佛为证。佛大慈悲。知他心智。我若欺汝。便同诳佛。事若不虚。愿知我意。

次因事嗔心椎𮌎啼哭。出家理应虚心进道。纵逢恼境。须以法裁。今不忍事。啼哭椎𮌎。此乖道仪。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因有诤事不善修持。二嗔心。三无因缘。四随椎泪堕。多论第四。五众尽不得啼哭。乃至父母丧正亡。一切不听。四众吉罗。尼得提罪。

次无衣同床卧戒第九十 二人同床。容生染习。自坏心行。妨废修道。四缘成犯。一同床。二露身。三无因缘。除病及难。四随卧犯。

次同被蓐戒 共同被蓐。染习更增。损道招讥。故复须制。

次语业恼他戒 出家理应犹如水乳。和合相得。不爽物情。今不和穆。公相触恼。彼此废修。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知比丘尼先住后至。二作故恼意。三在前诵经问义。四言词了了。

次不看同活尼病戒 病人共恼。事须瞻视。若不供承。令病增剧。又同活义重。尚𡩼悲心。咒复余人能生慈愍。三缘成犯。一是同活尼。二无因缘。谓自病二难等。三不看便犯。

次安居中牵他出房戒 先许在房安居已定。又是夏中。不合移动。此比丘尼轻人慢法。纵嗔驱。恼重故制。别缘具五。一是僧房分得属己。二先许彼住。三嗔心牵出。四无因缘。谓破戒及举摈等。五出户便犯。问大僧前戒驱获提𠎝。所以此中但得吉罗。答前春冬房。有共用义。驱出恼重。僧尼并提。此房属己。彼便无分。恼微故吉。与尼不同。尔者亦尼义同。何以偏重。旧解云。僧有二义。一无房分。二不犯独。恼徴故轻。尼则有独可犯。致恼还俗。故得提罪。今解不然。不以居有独故驱出即重。呵中但云恼彼还俗。不言驱出。为犯独罪。但以夏中比丘知法。驱出义稀。但获吉罪。尼多迷法。喜生嫉妒。驱出义数。故得提𠎝。

次三时无事游行戒 进道之人。理息缘务。无事游散。妨废正修。又断生命。自丧资缘。招讥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三。一春夏冬三时游行。二无因缘。除为三宝病尼受日难等不犯。三随越界。

次受请安居意竟不去戒 本请供养。期在夏中。今以限过久近不去。非直增长贪求。亦乃无惭太甚。恼物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受请安居。二随前后安居日满。三无因缘。谓病无伴二难等。四不去经宿。理圣明相为分齐。文中略无。

次边境怖处游行戒 边方回险。盗贼所依。尼辄游行。恐成污损。是故斯处。制绝游行。今者故违。结以提罪。别缘具三。一边界恐畏难处。二无请等缘。三行越界犯。

境内恐怖受游行戒 制具同前。

次习近居士子违僧三谏戒 制意有三。初不听习近者。男女形殊。理无参涉。共相习近。恐成大损。次须谏意者。以佛开畜。净施檀越。若见俗人。善言慰喻。由执此故。不肯别住。虑恐因斯便生爱染。须僧设谏。开示是非。欲使识是遵修。知非弃舍。次结罪意可知。问前与女人习近。违谏罪重。此与男子习近。何以翻轻。答前为有染同类为如。此为无染异类故稀。作有稀如不同。罪亦轻重不等。别缘具六。一与居士子习近住。二如法比丘尼谏令别住。三倚傍不舍。四如法僧谏。五拒而不从。六三羯磨意竟。释文如上可知。

次观王宫园林浴池戒第一百 王宫绮丽。事等诸天。今辄往观。废修正业。又恐染着俗事。自坏心行。损道招讥。制之不许。别缘具四。一王宫浴池。二作观意往。三无因缘。四见即犯。

次渠河水中露身浴戒 女人形鄙。事须遮障。今故露身。招讥损道。四缘成犯。一渠河水。二露身洗浴。三无因缘。四洗身遍犯。

次过量浴衣戒 释同其前。唯名浴衣为异。又用无限。

次时中缝僧伽梨过五日戒 为他作衣。理应早了。情贪利养。久近不成。又损衣财。令彼致恼。情过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与他作衣。二是时中。三僧伽梨。四无因缘。五过五日。理取明相。为结分齐。文中求僧伽梨者。是衣主尼。六难事起者。是作衣尼。六难者。母云。一父母。二兄弟姊妹。三六亲。四国王大臣。五盗贼。六恶兽。

次过五日不看僧伽梨戒 三衣虽可俱为道服。然大衣价高。营求颇办。久不看捡。事容损坏。阙资身用。故须圣制。三缘成犯。一是大衣。除去余者。二举处不坚牢。三过五日不看。理结分齐。亦取明相。十律。五夜不看五衣提。

与僧衣作留难戒 修道立行。理须益损物。见他施时宜应助赞。今反悭惜他物。令不施僧。彼此俱损。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施主许施。二知他许施。三劝不听施。四依言受劝息心便犯。

次辄着他衣戒 辄着他衣。迹同贼相。被他诽谤。清白不分。又令前人谓失生恼。情过是重。故须圣制。别缘具三。一是他衣。二不问主。三着便犯。

次与白衣外道衣戒 制意同前。僧祇三十八云。自手与俗人外道沙门衣。波夜提。别缘具四。一是非亲白衣外道。二是沙门衣。三持授与彼。四彼领即犯。问所以不开置地与者。以沙门衣异。纵开置地遣人。亦招讥损。是以不开。不同其食以相无异。是以开听使人置地。

次众僧如法分衣遮令不分戒 众僧和合。欲分施衣。理应详遵。许无乖别。今为弟子。遮僧分衣。恼众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僧得施物。二返欲分摄。三众集和合。四恐弟子不得。遮不听分。五不分便犯。开文中非时分者。谓尼众未集时。有沙弥尼时。

次遮僧不得出功德衣戒 众僧和合。出功德衣。理应详遵。共同作法。今贪五利。遮令不出。恼众情深。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先受德衣。二时中作法。三为利故遮。四不出便犯。开言非时者。谓过五月。计出衣单白。但有三非。今言五者。文中乘列。亦可非出妄情。纵五非妨。

次遮僧欲出功德衣戒第一百一十 释义同前。但前戒现遮故起犯。文言。众僧如法出衣。又结罪中望法不成结。或僧不出犯。此戒是当遮故起犯。文言。时诸比丘尼僧。欲出迦絺那衣。及结罪中。取言了为分齐。然有释言。此语业遮。故了了犯。若是当遮者。何有五非。前戒身遮。谓身在申手外故。不言了了。此解不然。若以当遮无五非故。即言是语业者。前戒是身业遮。身在申手外。如何有五非。进退既然。前解为正。

次不与他灭诤戒 自有解慧。堪能殄诤。彼复来求意。竟不为灭。令诤增炽。般恼还俗。败损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是四诤事。二诤人求请除灭。三有德堪殄。四无因缘。谓前人有举摈及二难等不犯。五不为灭。开文若言不行者。不行我言教。

次与白衣外道食戒 释同大僧。此是犯同缘异戒。为与白衣上。亦犯提罪。

次与白衣作使戒 出家理应栖心物外。今与白衣作使。特乖修道之义。又令白衣轻慢僧众。过损不轻。是以圣制。别缘具四。一是白衣。二非法作使。三无因缘。谓父母及信乐人病势力持等。非作犯。

次自纺绩戒 纺绩劳务。下人所为。出家作之。特亏道望。别缘具四。一是十种衣缕等。二自纺绩。三无因缘。谓须索綖强力所执。四随引手犯。

次着俗人衣辄坐卧他床戒 进修之人。每应清洁。爱染之所。恒须绝心。辄着妇人严具。卧在常居之所。生过不轻。是以圣制。五缘成犯。一是白衣舍。二着妇人严具。三是夫妻常居止床。四无因缘。除病二难。五随坐卧。

次经宿不辞主人辄去戒 前昼日不辞。此经宿去不辞。释义同前。

次自诵咒术戒 进道之人。宜守正法。今辄舍弃。谓杂咒术。此则增长生死。患累道门。过损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三。一世间咒术。二无因缘。三言章了。

次教人诵戒 释义同前。但为自他业殊。故分两戒又复前自诵中四事不犯。一治病。二学书。三折伏外道。四护身。教人诵中全无是开。

次度任身妇女戒 出家尼众理应清显。永绝讥嫌。生长信敬。今知任身度令受具。后产丑累。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是任身。二知。三为受具。四作和上。五三羯磨竟。余非根本。但获轻𠎝。

次度乳儿妇女戒第一百二十 余义同前。唯以乳儿为异。五分二十九。有一比丘尼。产一男儿。不知云何。白佛。佛言。听白二差一尼伴之。时二尼捉儿生疑。佛言无犯。二尼共儿眠亦无犯。若离怀抱。应与比丘令出家。若不欲令出家。应与亲养令成长。

次度减年童女戒 释义同大僧。唯以童女有二岁学戒为异。缘文有三。一起过。二呵责。三告诸比丘下明受戒法。于中复三。初度沙弥尼法。二自今已去下与式叉学戒法。三彼二岁下年满受具。戒本及释。文相可解。僧祇应问。汝何时生。若不知者。应看生板。若无者当问父母亲里。若复不知。当问何王时大丰时大俭时。若复不知者。不可相形。若乐人家女。年小而形大。当相其手足骨节。

次不与二岁学戒羯磨戒 不与学戒。既迷戒相。广兴诸过。行无由立。既亏匠训之功。不成相利之道。违教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六。一是十八已上童女。二不与学戒羯磨。三年满二十四为受具。五作和上。六三羯磨竟。文言彼非十八者。谓不满十八。及已上者不与学戒。便即受具。为净身故。制二岁学戒。故智论十六。问比丘尼法中。何以有二岁学戒。答佛在世时。有一长者妇。不学怀任。出家受戒。至后身大转现。诸长者讥嫌。因此制有二岁学戒。

次不说六法名字戒 现不示名。犹不识相。坏行违教。如前无异。别缘具七。一是十八童女。二与学戒羯磨。三不说六法。四年满二十。五为受具。六作和上。七三羯磨竟。戒本三句。一人。二不与六法。三年满下结犯。释第二句中。此六法者。谓前四方便。后二根本。是所学法。前四根本犯须灭摈。非所学法。又此六法学须尽形。临逼受具。下须二岁。二岁未满。犯此六事。缺其学法。更与二岁。若其六外犯者。但是缺行。不𨷂学法。不须更与。纵满二岁。未得受戒。有缺学者。亦须更与二年以犯缺学。不合受戒。若尔行覆藏竟。犯应坏法。答覆随日治。不是尽形。故曰满不坏前法。论其学法。是其尽形。犯即坏法。故须更与。

次度诸遮童女戒 僧众要须胜人崇集。先显佛法利益世间。今此女人诸根不具。辄度出家。污辱尼众丑累不轻。故所以制。别缘具五。一诸根不具。二知不具。三为受具。四作和上。五羯磨竟起。文三。一起过。二呵责。三告诸下广明受法。于中复三。初受戒方法。二族姓女下说相法。三汝已受具足下总结劝持。初文有三。明尼中本法仪轨。二时诸比丘尼下诸大僧中受具方法。广释其相。具在下文。

次度少年曾嫁妇女戒 十二曾嫁。已经事人。斯堪能持戒。故佛听许。年不满者。志未成立。既不离过。制不听度。别缘具五。一年减十二妇女。二知减十二。三为受具。四作和上。五羯磨竟。余相同前。然母经第八云。若女人十岁。已有夫主者。度令出家。受沙弥尼戒满二年。后得与受式叉摩尼戒。须满二岁。后得受具足戒。是名二岁相应法。

次度曾嫁百遮妇女戒 释制意等同前。此中亦应具明。四戒且略。出初后中二义同。亦可前制二十减年不得。今为曾嫁。开减年受竟。谓余遮亦同曾嫁。为此故有初后两戒。中间两戒起过。由能授人。非关所为。故不得有乘因起过。岂得言道。已曾嫁故。不须学戒。不示六法名字。

次度淫女戒 耽欲女人虽非正障。度受具已。为人嗤哭。此还丑累不轻。要须深藏远送。故违招讥。圣制提罪。别缘具五。一是淫女。二知是。三为受具戒竟。四是和上。五不深藏远送。

次不以二法摄受弟子戒 凡具二法相摄养者。始成师训。相利之道。其二法者。济给衣食。免其形苦。诲以教法。开晓心神。今亏二法。形心不安。致令弟子不能进行。此则患累事深。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是清净尼甄。去破戒举摈等不犯。二恒随和上除离去不犯。三和上有法及衣食。四无因缘。或以此故。致有二难。五不以二法摄受。即便是犯。

次不二岁随和上戒 新受戒人未有闲晓。每应咨禀。以成己益。辄离师去不蒙训导。𨷂于进修。故须圣制。别缘具六。一是和上。二清净有德堪能摄受。三师不听去。四未满六夏依。五分理须如是。今言二岁者。文误故尔。五无因缘。谓由此住有二难生。六离去便犯。

次不乞畜众度人戒第一百三十 人不自知。非分自处。须僧筹量有德无德。今僧不听。辄度起过。事多轻损。故制提罪。别缘具四。一增不听。二为受具。三作和上。四羯磨竟。自下三戒不约羯磨竟。结罪者略也。缘中文三。一无德度人不知教授起过。二时诸下呵三告诸比丘尼下制乞畜。众遣僧筹量有德者听。无德者制。问无德乞者。谓羯磨成不。古旧释云。无德度人。别可有罪。作法成就。若尔无德教授亦应成就。解云。教师无德。全无教授尼义。故不成差。无德和上令前得戒。故所以成。此解不然。定法成不。如上明说。

次未满十二夏度人戒 年夏小者。行德未圆。志既不立。岂成师训。要须年夏满足。解行具备。堪能摄受。故所以听。别缘具四。一夏未满。二为受具。三作和上。四羯磨竟。男女受戒。学无学异。两众和上亦有差别故。十诵。诸尼欲共诸比丘等。便言汝等五岁。不依止他十岁畜弟子。我等亦尔。有何差别。诸比丘白佛。佛言。从今已去。尼满六岁不依止他。满十二岁。得畜众。

次无德度人戒 自行不立。何能济人。彼我俱损。故所以制。别缘具四。一无德。二为受具。三作和上。四羯磨竟。此戒即是简愚取智。次前戒简小取大。不以二事摄受。简无行取有行。尼为过损多。故并获提𠎝。僧即损徴但犯小罪。

次不听度人谤僧戒 不量无德。非理谤僧。恼众自伤。故所以制。别缘具四。一实无德。二僧不听。三非理谤。四言了犯。问所以不谏者。答自知无德。非分谤僧。无有傍倚。故不须谏。

次父母夫主不听辄度人戒 既有所属。不合出家辄与受具。为他牵捉。此则丑累僧徒。不得清显。情过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四。一有所属。二为受具。三作和上。四羯磨竟。

次度与童相敬爱喜嗔戒 直尔耽欲。尚秽道门。况与男子相爱。而能进业。又以喜瞋自恼恼彼。过损不轻。故须合制。别缘具五。一是耽欲喜嗔者。二知是。三为受具。四作和上。五羯磨竟。

次不与学戒 尼受具足戒学戒满足。专心希具。及贪供养。不为时受。此则不成师训摄受之方。过状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学戒清净满二岁。二僧衣缘具。三是和上。四无因缘。五不为受。

次取他衣不为受具戒 前制和上。此是依止师。先取他衣。许为受具。今不为受违要故提。别缘具五。一学戒清净满二年。二取衣许为和上。三僧衣缘备。四无因缘须不为受。

次多度弟子戒 凡度弟子。须知教授之方。既不教授。随缘坏行故作限约年度。一人纵贪。故违圣制提罪。别缘具五。一曾前度人。二未满十二月。三更度人。四作和上。五三羯磨竟。文中不约羯磨竟结罪者略无也。

次作本法竟经宿往大僧中受具足戒 即日往者善心相续。经宿方诣。事多留难。故制不听。经宿诣僧。违即恼彼。圣制提罪。别缘具四。一曾作本法竟。二不即日往。三无因缘。四不往经宿获提。理约明相。文无者略。五分。明相出和上提。余师吉。母经第七云。若比丘尼比丘尼。僧中受具足竟。即昼日大僧中受具足。不应夜来。

次教授日不往听戒第一百三十 备德之人慈心诲导。理应听受。咨禀未闻。今乃慢法。轻人不听教诫。自失法益。故制提罪。别缘具四。一僧所差。二正教授三无因缘。四不往听。

次不半月请教授戒 尼须教授意如前。今以慢法轻人。不遵敬教既违元受之心。故制提罪。别缘具四一二部僧满下至五人。二请教授时。谓十四十五十六。僧说戒时。三无因缘。四不差往犯。戒本三句。一人。二立法。三若不下违教结罪。其释相中。此及自恣不解结罪句。但解前二。释初可知。解第二立法句中。文分为二。第一满和无病广教授法。第二若比丘僧病已下减别多病。问讯法前文有四。第一尼众差往。第二彼当法大僧中下请教授法。第三彼既属授下问取不克期往法。第四若比丘尼闻下迎送供养法。初文有三。一举圣制。故言世尊有如是教等。第二而彼下制差之缘。第三佛言下正制作法。差往此中复二。初尔差法。次明正差。正差复二。一羯磨差使。二口为差伴。次第二请教授法。文中亦三。一别请词。次闻属授。三简所属之人。余文可知。母经第七云。若十五日比丘尼。就大僧中。受戒僧集时。即乞教诫。更不须后时来乞。

次不诣大僧自恣戒 制意如前。又以受戒。既由比丘。忏悔除𠎝。亦须仰藉。故仗大僧垂慈诲示。令行无违。业累消灭。别缘具四。一安居竟。二两众俱满和合无病。三无因缘。四不差往犯。戒本三句。一人。二立法三结罪。释中初句可知。第二法文二。初广自恣法。二灭减别多病。问讯法前中文三。初明差法。文中复三。如前戒说。第二往至下对。僧自恣法。大僧总须尽集不容乖别。初列威仪。二正自恣。止恣五句。一举尼众安居竟。正是自恣时。第二又举大僧安竟。所以须举二部僧者。以尼要对二部恣故。三比丘尼僧下正明纵宣己过请举见闻疑罪。四大德下仰求尊众垂慈诲示。第五我若见下彰己识过诲除以成皎洁之行第三彼即下辨尼当部自恣时节。若不疲倦。同日无过。自恣之法。一同大僧。法式仪轨。具在下文。其恣五德。还须差向往大僧中者。以此或承僧命。举尼罪故。问教授何以开属一人自恣要须对众自说解教诫。真欲请说。法师不假。对众开听。属授自恣。同此举罪。不备自非。对众陈修。见闻无由得具。次问讯可知。若僧不满。及多病者。尼僧须作一部恣法。

次不依大僧安居戒 制意如前。又以安居。正时须依明德。随有疑滞。咨决造修。今乃不依大僧。失于法利。抱暗自俱。故制提罪。别缘具四。一在无比丘处。二作不依意。三无因缘。四结安竟犯。五分十二。虽依比丘众。而无教诫者吉罗。若安居中比丘众移去死亡罢道。若为强力所制。为若病皆不犯。

次突入大僧寺戒 僧寺尊居。不可轻尔。往来入出。须有咨量。不白入者。容生染患。喜相触恼。故所以制。别缘具四。一有比丘伽蓝。二不白。三无因缘。四入门犯。

次骂比丘戒 大僧上尊。是其师位。理应祇奉。不失敬仪。如何反以恶言呵骂。慢法轻人。违敬故制。别缘具四。一大比丘。二以恶言呵骂。三在间内。四言词了。上尊骂下恼徴故轻。

次骂尼众戒 夫众僧者。尊贵可重。先显佛法。利益无边。今乃因诤起嗔。轻骂大众。自坏恼僧。故制提罪。别缘具五。一是尼众除别人不犯此戒。二因诤嗔忿。三恶言敬骂。四在闻内。五言了犯然。尼骂别尼。及众俱犯提罪。若其骂僧。别人失敬师仪提罪。若骂僧众异众义稀。获轻。若尔大僧同众。应结重𠎝。何以骂众。亦得告骂罪。答大僧敬众稀故吉罗。女人少智骂数故重。

次不白众僧使男子破痈戒 男女形殊。恒须远离。辄破身㿈。恐生染习。此则败损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身有疮㿈。二使男子。三无染心。若有染心不犯此戒。四不白大众及余人。五随下手刀一一提罪。

次背请戒 制意具缘。同大僧说。然古旧释云。尼背请足食。合制一戒。大僧离制此。谓离合不同大僧。异多同少者。少者咸有病开。异多有三。一背请有施衣开之食即无。二背请无余法开足食即有。三背请要背正请受正请犯。非正不犯。足食足竟。正非正俱犯。有斯别状。故分二戒。尼同多异少。异少者。背请有施衣开足。食便无据。是应离。同多有三。一并有病缘开。二俱无余法开。三俱食正方犯。同多故合。问罪以尼无余法。解女人不食九日。命终堪耐。饥苦故无余开。丈夫不食。七日命尽。不堪饥苦。故开余法。今解不然。尼以开不重开。故无法余。如比丘足已更食。正非正俱犯。若不开作余法。教急难恒。论尼足竟。更食五正始犯。不正不犯。已开食不正说。何须更开余法。作此解者。非关七日不死不开。又解尼有余法。如见大僧不起云。大德。我不作余食。法食既不作法。开使不起不犯。故知作者须起。不起即犯。又五分。足食劝足。并是同戒。王至尼法中直列。戒本以此。故知其义即通。文对大僧。设法仪轨。论其义旨。亦须该尼。不得见戒不同。即言余法亦隔。又尼二戒合者。直为俱贪。正犯不劳。更以余义解释。戒本三句。一人。二举缘。先受请者。背请缘。次若足食已犯足缘三后食下双结两罪。又戒本广释。并论两罪。缘起之中。直论背请。亦可缘中受节食者。背请方诣。居士家食。即是足食。不犯中有。五句。初三五句开背。二四两句开足。

次家悭生嫉妒戒 师得供养。弥应助喜。友以如心。轻言于汝。此则坚惜他心。

次家悭生嫉妒戒 物轻慢于师。垢障处深。故制提罪。别缘具四。一施主好心供养于师。二内生嫉妒。三发言汝。四言彰了了。

次以香涂身戒第一百五十 出家理应弃舍。饰好观身。不净是其所应。反以香涂。令身光洁。耽着放逸。患深故制。别缘具三。一是香泽。二无病。三随涂结犯。

次胡麻泽涂身 如前。

次使比丘尼涂身戒 次下教人。总有五戒。一戒落后。次第有四。若就教人业同。应云一戒。戒云。若比丘尼使女人涂身。波逸提。或就自作戒中。合制亦得。戒云。若比丘尼以香涂身。自涂教女人涂提。或就所用物殊。应立二戒。一香涂身。二泽涂。并通自作教人。如掘地坏生。义亦同足。今随境别。乃立多戒。

次使式叉涂身 次使沙弥尼涂身 次使白衣女涂身 次着贮跨衣出家威仪。众生物善。以衣贮跨。反增恶习。既非道仪。故制提罪。

次畜着妇女严身。具畜俗严。具多生染习障道之源。故须圣制。

次着草屣擎盖戒 出家入道谦己为怀舍。俗趣求须除慠逸。今着革屣持盖而行。长慢招讥。制之不许。别缘具四。一着革屣持盖。二在道行除寺内。三无因缘除病强力二难不犯。四随越界犯。

次乘乘戒 出家理应。修慈济物。今辄乘乘苦恼。前境动越威仪招讥损道。由斯过故制。与提𠎝。僧祇第三十九云。若者老羸病。若乐人不能行。得载㹀牛车。及雌马雌驰。若病不觉雌雄。无罪。比丘反说。得越毗尼罪。

次不着僧祇支戒一百六十 女身不覆丑相外彰。又生他染。招致讥过。四缘成犯。一有僧祇支。二不着。三无因缘。四入村犯。

次夜入出白衣家不白主人戒 夜暮入出。多有奸非。迹同贼师。清浊难了。此二戒合制。缘中。彰入而还出。戒本制入。广解及开双明。入出入出具五缘。一夜分。二白衣舍。三无三宝请唤等缘。四不语主人。五入门犯。问此与非时戒有何差别。答以纵属来不犯。非时为不语。主人即犯。夜入若不属来犯。非时罪语舍主。故不犯。夜入若属授来及语舍主。二过俱无。若不属来。复不语舍主。并犯两罪。以此故知。二罪缘别。出具五缘。一夜分。二先在白衣家。三无三宝二难等缘。四不语主人。五出门便犯。

次向暮开僧伽蓝门戒 暮辄开门。喜增奸盗。入出无节。岂护众仪。别缘具五。一向暮。二蓝门已开。三不属授。四无因缘。五开出便犯。

次日没开僧伽蓝门戒 前戒日犹未没。故称向暮。此戒要日没后开。有此差别。释义同前。唯以日没为异。

次不安居戒 圣制安居。为防嚣动。今还游散。岂得无事。又是正时。妨修道业。招致讥丑。故制提𠎝。别缘具三。一是后安居日。二不结。三过后安日。问居结安居有其前后。所以违前。获吉过后犯提。答虽不结前。犹可结后。以有后结。但犯吉罗。若不结后。更无结法。情过是重。故得逸提。尔者破前犹得结后。可获吉罗。破后更无结法。应得提罪。如何两破并获吉罗。前后不安。罪有轻重。解结有时。限违有重轻。破无分齐。一种吉罪。

次度大小。便常漏人戒法 众理应清洁。先显带病入道。不应僧仪。别缘具五。一病。二知。三为受具。四作和上。五三羯磨竟。自下度人戒缘皆同此。

次度二形人戒 身有两形。不堪进道。既不得戒。制以提𠎝。

次度二道合人戒 次度负债病人比。此亦招讥不轻。二戒合制。

次诵咒为活命戒 前戒为弃舍正典。不为活命。此为活命。以此为异。别缘具四。一世俗咒术。二诵习为活命。三无因缘。四言词了。

次以世俗伎术教授自衣戒一百七十 前戒诵习咒术。为自活命。此以阴阳吉凶教授白衣。又前自诵戒。亦为活病等四种事。开此教授。白衣全无此开。别缘具三。一阴阳吉凶等事。二教授白衣。三言词了了。缘中先教。不应谓向日月等。次又言已下教其所应。戒本三句。一人。二教授白衣。三结罪。释中初句可知。第二句中文分为四。初举缘中教不应作文。故日伎术者如上说。二若欲说下列如来塔等。不应向之。举是显反。非前第一三。又言今日下举前教授中应作之文。四应语言下举是显非。反前所应。次彼比丘尼下解结罪句。

次被摈不去戒 行不自立。损及自他。既被摈治。理祗僧命。而故不去违法。恼僧情过不轻。制以提罪。余六羯磨。治人在寺。不遣离处。故无不去之罪。唯此摈法。遣出本处。故违不去。制与提罪。别缘具四。一被摈活。二不下意求解。三无因缘。四作意不去。或可须经明相。文无者略。

次辄问大僧义戒 僧是上尊。理难轻触。凡有问决。要先咨白。不启辄问。慢法轻人。又失敬仪。制以提罪别缘具五。一是大僧。二先不求听。三非常听问之次或亲友或彼从此受等。四问义除戏笑等。五言彰了了。不犯中。若彼从此受者。谓此常从比丘受法。若二人俱从受法以是同习故。若彼问此答者。谓同习人彼此问答。若六诵者。谓同诵部卷。此等并辄罪。

次身业恼戒 释义同前。口恼唯以身为别。

次在僧寺造塔戒 僧尼位别。居止亦殊。交杂往来手相触恼。又令容僧不知。致敬乖礼。以此情过。故制提𠎝。别缘具四。一有比丘伽蓝。二知有。三造尼塔。四随用博等一一提𠎝。遮义永故。不待竟犯。

次百岁尼不礼新受戒 比丘戒僧是上尊由敬得戒。今不设礼特𮓪受心。别缘具四。一是比丘。二知是。三无病。四不起迎礼。祇云。尼入僧寺。应头面着地。一一礼。一切比丘足。若老病不堪者。应随力多少礼。不遍者得总礼。应言我尼某甲。头面礼一切僧足僧至尼寺。尼敬亦然。五分。尼见比丘。不起不礼不请。坐者皆提。

次摇身趍行戒 威仪容止。事须合法。内自肃清。外生物善。今乃摇身趍行。相同鄙染。损坏不轻。故须圣制。

次作妇女庄严香涂身戒 出家进行。须绝耶心。忽作妇女庄严。香涂身者。此失宗敬之心。招讥损道。污辱不经。故制提罪。

次使外道女涂摩身戒 释义如前。

●次八提舍尼。

初戒乞苏者。离俗进修。须异凡品。苏是上味。乞增贪求。内𨷂贞廉。外𮓪信意。为过不轻。故须圣制。别缘具五。一从他乞苏。二自为己。三者无病。四受得。五咽咽成犯。下七义同。事别为异。戒本四句。一人。二除病。三乞苏而食。四结罪。释相可解。

上四比丘吉者。苏等资微。稀故吉罪。下四提者。丈夫喜乞。故获提𠎝。若望尼说。前数后讳。并得可呵。

●次众学戒法。

与僧同。为离繁文。不能重举。尼七灭诤。摄在提中。不合重明。故亦不举。上来尼众止持竟。

四分律开宗记卷第五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