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宅寺沙门法云撰

授记品第六

此品中为四人授当果之记仍为品目也。若谈受记则义在菩萨。若语授记则义关如来。是则受是取义授是与义也。但记有二种一者能记二者所记。能记即是如来言教正是记体。所记即是菩萨未来佛果及国土名号亦名为记。此是从他得名也。但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中本有四品即为四段。今此下一品是第四段为中根人授记。前又解言四段中例开为两。今就此授记中有二者。第一正为此四大弟子授记。第二品末一偈即复许为下根之徒说同归之义也。

正授记中自有三段。第一先的为大迦叶授记。第二即更为三声闻授记。第三通为五百弟子授记也。

尔时大目健连此下第二更为三声闻授记正由已请。是故别为一段。就中自二第一目连等三声闻请记。第二如来为三人各授记即作三阶也。

我诸弟子威德具足此下有一行半第三通为五百弟子授记。

我及汝等此一行是品中第二段即许为下根人说也。

化城喻品第七

明因中第三广说开三显一中自有三段。即化三根人为三段。自此下竟学无学人记品有三品经。是第三明宿世因缘说开三显一之理化下根人。但上根人中根人中各自有四段。今此化下根人。若准上例应有四段。以义相从只有三义。正有宿世因缘说有授记有领解无有述成。虽有三义只有二段。何以知之。领解入授记中文句既浑直分为二段。第一此化城品正明宿世因缘说化下根人。第二余二品为下根人授记。大意正言。我昔日已曾于大通智胜佛所于时在十六王子数已为汝覆讲说法华今者复为汝说云何三闻不解。是故下经文言我在十六数曾亦为汝说以是本因缘今说法华经。但下根执之徒闻此往因缘相与解悟。就此品中大判为两段。第一从长行初尽偈先明佛智能见往古久远之事。第二从佛告诸比丘下长行初尽偈正明宿世因缘说也。又就此两段之中各有二重。皆有长行与偈为二重。今就前长行明佛智能见古往久远之事中自有三阶。第一先叙出往之事。即是大通智胜佛。第二从诸比丘彼佛灭度以来以下用三千大千世界作墨为往古久远作譬也。第三言我以如来知见力故观彼久远犹若今日正明如来能见久远之事也。

而说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颂。上长行中有三。今此七行偈亦分为三。初一偈颂第一也。第二如人以力磨三千大千土以下有四行颂上第二久远之譬也。第三如来无碍智知彼佛灭度以下有两行偈。颂上第三正明如来智能见往事。

佛告诸比丘自此下讫品是第二正明宿世因缘说亦有两重者。即是长行与偈为二。就长行之中自有二阶。第一从此下竟住于禅定八万四千劫先明昔日结缘之因由也。第二从是时十六菩萨沙弥知佛入室寂然禅定以下竟长行正明结缘。又就此两阶之中各自有二。结缘之因由中有二者。第一从此以下竟十方诸梵请转法轮以来先明昔日结缘之远由。第二从大通佛受诸梵王请竟入禅定以来明昔日结缘之近由。又就结缘之因由两阶之中各有四阶。今就第一结缘远由有四阶者。第一先明大通智胜佛行道得佛。第二明十六王子请转法轮。第三明大通智胜佛得佛之后神通感动之相。第四明十方诸梵请转法轮。又就此四别之中各自有三异。第一明大通智胜佛行道得佛中有三异者。第一先明大通智胜佛行道佛道难得之相。第二从尔时忉利诸天以下此明大通智胜佛未得佛中间诸天常设供养。第三从诸比丘大通智胜佛过十小劫以下此正明大通智胜佛得佛道。此三异合是远缘。四阶之中第一明大通智胜佛行道得佛也。

其佛未出家时此下是第二十六王子请转法轮。就中亦有三重者。第一先明王子为请故来至佛所。第二到已头面礼足以下明既至佛所设三业供养。第三尔时十六王子偈赞佛已劝请世尊转于法轮以下正明王子请佛说法。此三重合是远因由中第二阶明王子请佛说法也。

佛告诸比丘此下是第三明大通智胜佛得佛之后神通感动之相。就中亦有三重。第一明佛神通动地。第二从其国中间幽冥之处下明光明普照之相。第三又其国界下明佛光动二相至处远至天宫也。

尔时东方此下是第四明十方诸梵请佛转法轮。就中亦有三者。第一先明东方东南方二方诸梵请转小乘法轮。第二从南方乃至下方有七方诸梵请佛转大乘法轮。第三明上方一方诸梵并请转大小二乘法轮。就第一明东方东南方诸梵请中有二。第一先明东方诸梵请。第二东南方诸梵请也。但就一方诸梵中凡有七义。第一先明彼佛光明照相与惊怪。第二明共议此光明所以。第三明诸梵众中有聪明者仍大判光明之意。第四明诸梵等寻光至佛所。第五明诸梵既至佛所故三业致敬。第六正明请佛转法轮。第七明大通智胜佛默然为许之。东南方诸梵七义亦尔。又诸比丘南方此下是第二明七方诸梵请转大乘法轮。亦有二。第一先具明南方诸梵七义。第二西南方以下总据六方帖同南方也。尔时上方此下是第三明上方诸梵并请转大小二乘法轮。唯有六义阙无第七如来默然许之。何以故。尔时已亦请竟佛仍受请说法是故无有默然许之。但第六请说法中两偈前偈请小乘。后偈请大乘法轮也。此四阶之中各有三重合是结缘之远由也。

尔时大通智胜如来受十方诸梵天王此下是第二明昔日结缘之近由。就中亦有四阶。第一先明大通智胜佛受诸梵请二乘转法轮。第二明十六王子。于时请佛说法华。第三明大通智胜佛受王子请说法华。第四明大通智胜佛说法华之后仍入禅定避坐作覆讲之由。若不入禅定那得覆讲。又就此四阶之中各有三重。第一受十方诸梵请说二乘法轮中有三重者。第一一往受请。第二即时三转下列出二乘法轮之相。第三从佛于天人大众之中说是法时此下时众有感悟之相也。就第二列出二乘法轮中初出四谛后出十二因缘。此二法轮各有二列四谛。二者初总明三转十二行所谓示劝证也。第二所谓是苦以下别出四谛也。第二列十二因缘二者。初及广说十二因缘下明顺说。第二无明灭故下明逆说也。

尔时十六王子皆以童子出家此下是第二明王子于时请佛说法华。就中亦有三重者。第一先明十六王子为请故出家。第二从俱白佛言下正请佛说法华。第三言尔时转轮圣王下明王眷属亦出家也。

尔时彼佛受沙弥请此下是第三明大通智胜佛受王子请说法华。亦有三重者。第一正明大通智胜佛受王子请说法华。第二从说此经已下明时众有感悟不同。第三重言佛说是经于八千劫未曾休废明于时说法说法经劫数也。

说此经已此下是近因由中第四阶。明如来于时既说法华竟仍入定。只缘佛入定王子覆讲亦有三重者。第一言说此经已即入静室此先明入定之相。第二言住于禅定此正明在定。第三言八万四千劫此明佛在定时经劫数。从品初来至此是长行中第一先明昔日结缘之因由竟。

是时十六菩萨知佛入室自此下竟长行是第二正明结缘。就此中自有二者。第一是法说第二是譬说。就第一法说中自有三阶。第一正明昔日结缘。仍道第三今日相值说法华。第二明结缘之后今日相值之前。结括释迦如来始终教化大意。又就此三阶之中各自有四重。第一正明昔日结缘中有四者。第一是时十六菩萨沙弥知佛入室寂然禅定。先明王子得覆讲之意。只由大通智胜佛入室经八万四千劫。于时法座不可令空故。故第二从各升法座以下正明覆讲。第三一一皆度以下明昔日覆讲时听众受悟多少。第四明大通智胜佛过八万四千劫从禅定出赞叹王子也。

佛告诸比丘下第二结括始终教化大意。亦有四者。第一从佛告诸比丘是十六菩萨常乐说是妙法华经以下正明昔日结缘之后今日相值前中间常相值遇。第二诸比丘我今语汝以下明昔日覆讲十六王子已现成种觉。第三从尔时所化下会通古今。第四从我灭度后以下此明今日相值而不解者未来世中会得相值。此则明一日结缘历劫不朽之义。

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此下是第三阶明今日相值。就此中亦应有四重。文只有三略无第三重。亦可是传者误虽无今日义出。何以知之。下譬中有故在今。玄出四重者。第一从诸比丘竟深入禅定先明众生大乘机发。第二为说法华。第三明以大乘拟宜不得此即是今义出者。第四为说小乘。今先明大乘机发言诸比丘若如来自知涅槃时到者如来说法华时去涅槃经教不赊。大乘机发仍说法华故言涅槃时到。又解言正大乘机发时如来三乘化功将断故言涅槃时到。众又清净者正明大乘机发。若使昔日五浊障大乘机者则不清净。大乘机发五浊不复为障是名清净。信解坚固者昔亦有信不成。使今日大乘机发有大乘之信。今日大乘机发则有大乘之解。解则慧有信有慧有定相资之力。是故大乘机发。了达空法者明昔日无相之法故言了达空法也。便集诸菩萨此下是第二正说大乘。即是说法华。便集诸菩萨者即是。尔时世尊四众团绕之义世间无有二乘而得灭度者即是开方便门。唯一佛乘得灭者即是示真实相也。此下应有第三用大乘拟宜化众生不得。今者玄出应下譬有。下即作懈退譬作本也。比丘当知如来方便之力此下是第四明如来用三乘化得众生。就此第四用小乘化得众生中自有四文。第一言如来方便之力深入众生之性先明三乘拟宜。第二言知其志乐小法深著五欲此明如来见小乘机。为是等故说于涅槃此是第三正为众生说三乘教。第四言是人若闻则便信受此明三乘人受行。问者言。火宅中明大乘化不得然后三乘化得。尔后大乘机发。机发之时为说大乘。今者何故无大乘机为说大经。然后大乘化不得小乘化得耶。解释者言。此意为古今因缘相对。故尔我昔日是十六王子时已知汝有大乘机。即为覆讲说大乘。汝于时已得大乘解为因缘今日大乘机发。时我即为说大乘经汝不可不信也。火宅中作次第者如来出世之始本欲为说大乘经。但于时无有大乘机。我用大乘拟宜化既不得。不可令此众生永沦长苦。是故如来用三乘教化取众生。后大乘机发时方说大乘经也。

下譬说中还依本次第。大乘化不得三乘化得。然后大乘机发为说大乘。今者就上法说三段各有四阶。若取若舍若合若离。持作五种法说。上则拟穷子火宅方便品。下则为五种譬作本。五种譬者。一将导譬二懈退譬三设化城譬四知止息譬五将至宝所譬也。法说三段中第二结括释迦如来始终教化大意有四阶。今皆舍而不取。第三今日相值中有四阶。今者皆取。第一正明昔日结因缘中有四阶。有取有舍。不取第一阶明得覆讲之意。亦不取第四阶大通智胜佛从禅定起赞叹王子也。唯取第二言各升法座正覆讲。又取第三阶言一一皆度。于时听覆讲得利益深广者。何以知然。覆讲之主即是道师义。于时得利益。深广即是所将人众义故合此二阶以为一段。上即拟穷子领解中第一父子相失段。远拟火宅中第一宅主总譬。亦远拟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明释迦帖同诸佛作化主同化五浊众生。下为第一将导譬作本也。第三明今日相值中有四阶皆取者。第一言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众又清净下明大乘机。上则拟穷子领解九譬中第七父见子志大譬。亦远拟火宅中第五长者见子免难譬。亦远拟方便品中第五舍利弗当知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无量千万亿明时众大乘机发。下则为第四知止息譬作本。第二便集诸菩萨为说。是经上则拟穷子领解中第八付家业譬。亦远拟火宅中第八长者赐大车譬。亦远拟方便品中第八言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即是说法华。下则第五为灭化城将至宝所譬作本。第三言用大乘化不得互出者。上则拟穷子领解中第三唤子不得譬。亦远拟火宅中第三长者救子不得譬。亦远拟方便品中第三我始坐道场佛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之义。下则为第三懈退譬作本。第四言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明以三乘化得众生。上则拟穷子领解中第四唤子得譬及第五教作人譬。亦远拟火宅中第四长者用三车救子得义。亦远拟方便品中第四寻念过去佛所行方便力佛用三乘化众生之义。下则为第三设化城譬作本也。是则拟上法说与譬说十段中唯拟第一第三第四及第五第八五段义。不拟余五段义也。

譬如五百由旬自此下是第二譬说。此譬说中亦有三段。第一开譬。第二合譬。第三举外譬帖结也。就开譬中自有五譬即譬上五种法说本。第一明将导譬。第二懈退譬。第三设化城譬。第四知止息譬。第五将至宝所譬也。

第一将导譬者此为上正明昔日结缘中两阶作譬。与火宅第一宅主总譬相应。上火宅中本有六义。今此譬中以义相从可有四义。略无一门及五百人也。譬如五百由旬者是则依俙似火宅义。欲界如一百色界如二百无色界如三百。七地所断三界余习如四百。八地以上至金刚心所断无明住地烦恼如五百也。险难恶道旷绝无人怖畏之处是则宅中有火义。是皆生死之地故言险难恶道。现见生死之中众生余蕴不可秖无。今何故言无人。解释者言。所以言无人者但生死之中逆流去者盖不足言。非不有一两人能逆流者。此不可言以字詺故言无人也。若有多众以下此即是三十子义。即譬上第三阶。言一一皆度下明听众得利益者。有一导师此是长者义。即譬上第二覆讲之主。知众生闻法得解折伏烦恼即是知通义。既失正解更起烦恼即是塞义。于时令众勿没生死远求佛果。即是将导众人欲过此难也。

所将人众此下是第二懈退譬。即譬上今日相值中第三互出者大乘拟宜无大乘机。若言中路者五百之中正应断非想一半烦恼。然理实无此。夫论退有两种。一者已涉半路方复退还。二者结契已定方生悔心。今者据后谈义正明于时时众发意欲超越五百由旬。渡两种生死之意。仍失正解无求佛之心。即是退义也。此下皆是理中作语也。就中有二。初一句正明退。第二而白导师言以下释三种因缘故退。一疲极二怖畏三路远。导师多诸方便此下是第三设化城譬。即譬上比丘当知如来方便深入众生之性因三乘化得众生。上譬本中有四今亦譬上四也。第一先明导师用化城拟宜。第二明导师见时人有乐化城之志。第三为设化城。第四明疲极之众即入化城也。今言导师多诸方便此即是上第一用三乘拟宜之义也。而作是念此等可愍下是第二见有乐化城之意。则是上见小乘机之义也。云何舍大珍宝此是无大机而欲退。即是有小乘机之意也。

作是念已此下是第三正为设化城。此中自有两段。第一先思惟作化城此是譬本所无说。尽智无生智此二智本出三界外。即是过三百由旬之义也。告众人言此下是第二正为设化城。此中有四句。出上譬本。是广则与火宅中相类也。初言汝等勿怖随汝所欲皆当与汝。此即是保与不虚。下合譬言我今为汝保任此事终不虚句也。莫得退还此是第二。即是勤精进句言汝等于此火宅宜速出来也。今此大城此下是第三。即是示三乘处上言如此羊鹿牛车今在门外可以游戏句也。若人是城中此下是第四即是上赞叹三乘。上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汝若不取后必忧悔也。合譬言汝等当知此三乘法皆是圣所称叹句也。是时疲极之众此下是第四疲极之众入化城即是上诸人受行。此中自有四义。于上譬本则广只与穷子及火宅中相应。初则是外凡夫修行。即是心各勇锐义。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是也。次则明内凡夫修行即是互相推排句。从我等今者下是也。次则明入见谛思惟治道即是竞共驰走义。从于是众人前此五字是也。次明得无学果即是诤出之义。从入化城下是也。自然因尽即是生已度想也。自然果亡即是生安稳想也。

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此下是第四知止息譬譬上大乘机发。言诸比丘如来自知涅槃时到下是亦远是方便品中我见佛子等。大乘机发之义也。

即灭化城此下是第五明将至宝所譬。上便集诸菩萨为说大乘法华。此中言宝处在近即是显实之义。即是上唯一佛乘得灭度耳。亦远是方便品中但说无上道义也。向者大城我所化作者即是上法说中世间无有二乘句明开权之义。亦远是方便品中正直舍方便句也。

诸比丘如来亦复如是此下是第二合譬段。此中亦具合上五譬但隐没兼复阙略也。上第一譬中有四义。今此中正合导师一义。复得兼合三义。导师者即是合上导师也。生死烦恼即合上怖畏之处也。险难长远即合上五百由旬火宅也。又言应去应度即是合上若有多众三十子义也。

若众生但闻一佛乘者此下合上第二懈退譬也。

佛知是心怯弱下劣此下合第三设化城譬。先合第二无大有小。次合第一拟宜次合第三设化城。此中唯合若入是城句也。若众生住于二地。此一句上则合第四受行中生已渡想等二句为二地。下则合第四知止息譬。正由得尽无生二智故则大乘机发也。如来尔时此下即合上第五灭化城将至宝所譬。具合开权显实句先合显实。但是如来方便下合开权也。

如彼导师此下是大段第三举外譬帖合。唯帖四譬略不帖第二。今言如彼导师即帖合第一。为止息故下即帖合第三也。既知止息已此即帖合第四也。而告之言此下即帖合第五也。

而说偈言此有四十九行半偈。是第二重颂也。上长行本有二。一者结缘之因由。二者正结缘也。今四十九行半亦分为二。初有二十二行半颂上因也。第二是诸沙弥等知佛禅未出下有二十七行颂上正结缘也。

但上结缘之因由中本有近远两由。今二十二行半亦分为二种。十二行颂远由。第二无量慧世尊以下有十行半颂近由也。前远由中本有四段。第一明行道得佛。第二明王子请说法。第三明得佛后感动之相。第四明诸梵请说法。今十二行亦颂此。四行颂第一。次第有彼佛十六王子有两行半颂第二。次为觉悟群生有半行颂第三。次有东方诸世界有五行颂第四也。但上第一中本有三。今四行中初一行即颂第一佛道难得也。次诸天神龙王下两行即颂第二诸天供养也。次过十小劫已下一行颂第三正得佛道也。彼佛十六子此下有两行半颂第二王子请说法。上本有三。初有一行颂上第一为请故来至佛所也。次头面礼佛足一句颂上第二致敬也。次而请转法轮下有一行一句即颂上第三正请也。为觉悟群生此下半行颂上第三明感动之相。上本有三。今此半行唯颂第一地动。不颂第二放光及第三二相至处也。东方诸世界此下五行颂上第四十方诸梵请转法轮。上本有三段。第一东方东南方二诸梵请转小乘法轮。第二南方乃至下方七方诸梵请转大乘法轮。第三上方一方诸梵请转大小二乘法轮。今此五行通颂上三段。文句浑杂不可分也。

无量慧世尊此下十行半颂上第二近因由。上亦有四段。第一受请说二乘法。第二王子请说大乘法。第三为说法华。第四入定。今此十六行半中初五行颂第一。次有两行颂第二。次有两行半颂第三。次有一行颂第四。但上四段各有三。今五行颂第一。上第一中有三段。今初半行颂第一受请也。为宣种种法下一行半颂第二转法轮之相也。次宣畅是法时下三行颂第三感悟也。时十六王子此下两行颂第二王子请。上有三。今初半行颂第一为请故出家也。后一行半颂第二正请略不颂第三眷属出家也。佛知童子心此下两行半颂第三受请说法华。上有三段今唯颂第一。而有两行半者。先有四行明如来先说三乘法。上言大通智胜受请之后过二万乃说法华。是则未说法华之前应先说三乘次说是法华经如恒河沙偈此半行正颂上第一受请说法华也。彼佛说经已此下一行颂第四入定本有三。今彼佛说经已静室此七字颂第一。入禅定一心一处坐此七字颂第二。八万四千劫五字颂第三也。

是诸沙弥等此下有二十七行颂上第二正结缘。上长行中本有二。一者法说二者譬说。今二十七行中初有八行颂第一法说。次譬如险恶道下有十九行颂第二譬说也。上法说中本有三。第一明昔日结缘第二明结括释迦始终教化大意。第三明今日相值。今八行中初三行颂第一昔日结缘。次有四行颂第二结括大意。次一行颂第三今日相值也。但上第一昔日结缘中本有四。今前三行之中初半行颂第一阶得覆述之意。次为无量亿众下一行半颂第二正结缘。次一一沙弥等下有一行颂第三感悟不同。不颂第四大通智胜佛叹王子所说也。彼佛灭度后此下四行颂第二结括大意。上有四段。初一行颂第一常相值也。次是十六沙弥一行颂第二十六王子已成佛也。次尔时闻法者一行超颂第四未来复得相值也。次我在十六数下一行追颂第三会通古今也。次以是本因缘此一行颂第三今日相值。上本有四段。第一明大乘机发。第二明说法华。第三义出以大乘拟宜不得。第四明以小乘化得也。今唯颂第二便集诸菩萨明说法华也。

譬如险恶道此下十九行颂譬说也。上本有三段。今此亦有三。初有十一行半颂开譬。次我亦复如是下有六行半颂合譬。次诸佛之导师下一行颂外譬帖合结也。上开譬中有五。今十一行半亦分为五。第一三行颂第一。众人皆疲倦一行颂第二。次导师作是念下五行颂第三。次导师知息已一句颂第四。次集众而告言下两行一句颂第五。第一譬有四义。今虽具足颂四义不次第。第一行颂第二怖畏处。次半颂第三若有多众也。次半行追颂第一五百由旬也。次一行即颂第四导师也。众人皆疲倦此一行颂懈退譬也。本有二。初正明退第二释退意。今者亦有二。初一句颂第一。次三句颂第二也。导师作是念此下五行颂设化城譬。上有四。今不颂第一也。初一行仍颂第二也。次三行颂第三也。次一行颂第四也。上第三段中本有二。第一思惟作化城。第二正设化城。今三行中两行颂第一。次一行颂第二也。导师知息已此一句颂第四譬。集众而告言此下两行一句颂第五譬也。我亦复如是此下六行半颂合譬。初半行颂合第一也。次一行颂合第二也。次一行颂合第三也。次半行颂合第四也。次三行半颂合第五譬也。诸佛之导师此下一行是第三颂帖合结。此中举内合帖结。初一句即帖合第一导师。次一句即帖合化城。次一句即帖合止息也。次一句即帖合至宝所也。唯不合懈退也。

五百弟子授记品第八

宿世因缘说开三显一化下根人有三品经。即分为两段。第一上段化城一品正明宿世因缘化下根人。自此下有两品。是第二为下根人授记。此下根人所以不先领解者解在人后不敢自定。是故如来知其得解仍为授记。但自授记中自含有领解之义。此品亦有富楼那授记。有千二百人授记。亦有五百人授记。亦有总为诸声闻授记。何故记上题五百弟子。解释者言。五百人得授记名号眷属多少悉皆是同复能领解。余者不尔。是故言五百弟子授记品也。此下两品即为二段。前品明无学人授记。第二品明学无学人授记。

就此品中自有二。第一先明富楼那蒙授记之事。第二明诸声闻人蒙授记之事。就富楼那事中自有二。第一先明经家叙富楼那得解之相。第二从佛告诸比丘以下正明如来述记富楼那。又就经家叙富楼那得解中有二。第一叙其得解所由。第二正叙其得解之相。

第一经家叙富楼那得解所由中有四阶。一者叙解上法说开三显一。第二言又闻授诸大弟子记此明解上譬说开三显一化中根人。第三言复闻宿世因缘之事亲自解上化城中宿世因缘之说。第四言复闻诸佛有大自在神通之力。此叙其闻上化城品初明如来有神通道眼能见久远之事也。

得未曾有此下是第二正叙其得解之相亦有四阶。第一先叙得解故内心欢喜。第二从即从座起以下经家叙得解故外形恭敬。第三从而作是念以下经家叙富楼那得解故念佛功德。第四言唯佛世尊能知我等深心本愿。此明经家叙富楼那得解故默感如来。深心本愿者是十六王子时一切智愿也。

尔时佛告诸比丘此下是第二正明如来述记富楼那自有二段。即是长行与偈为二也。就长行中自有二。第一记富楼那行因之相。第二过无量阿僧祇劫下记其得果也。第一记其行因相者明富楼那于五佛所护持法藏即成五段。一者先明于释迦所护持法藏。富楼那于时现在众中何故言汝见不。佛意只言汝等但见其形不见其行。故言见不也。第二言汝等勿谓以下明富楼那于过去九十亿佛所能护持法藏。此中意皆发迹也。第三言于诸七佛所护持法藏。第四言于贤劫中诸佛所护持法藏。第五言于未来无量诸佛所护持法藏如此流例皆是行因之义也。

过无量阿僧祇劫此下是第二记其得果也。

而说偈言下第二正明佛记富楼那中自有二。长行与偈。今是第二偈颂凡有二十一行半偈。解有二种。一解云分为二。初有十四行颂第一记其行因。后有七行半颂第二记得果也。复有一解分为三段。第一先有七行偈不颂上长行。义出泛明诸菩萨示现作声闻影响如来。第二有七行颂上长行中第一行因。第三有七行半颂长行中第二记其得果。

今此富楼那此下有七行是第二颂上第一述其行因。但上因之中本有于五佛所护持法藏。今此七行唯得颂二佛所护持法藏。初有五行颂上第二于过去九十亿佛所护持法藏。未来亦供养此下两行颂上第五未来诸佛所护持法藏也。

供养诸如来此下有七行半。是偈中之第三。颂上长行中第二正记富楼那得果。

尔时千二百阿罗汉此下品中第二明诸声闻授记事。就此中自有二段。第一为诸声闻授记第二尔时五百罗汉于佛前以下明得记人领解也。就正授记中自有二。第一别为授记。第二一行半偈总为诸声闻授记。就第一别授记中有二。即是长行与偈为两。就长行中自有二。第一先为千二百人授记。第二其五百阿罗汉以下为五百人授记也。就初段中有二。一者是千二百人请记。二者言佛知此等下正记千二百人。就请记中有二。一者经家叙。第二正明请记。但千二百人中正举憍陈如为端也。其五百罗汉是第二为五百罗汉授记。

而说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颂凡有九行半偈。初有六行偈颂千二百人得记。

其五百比丘次第当作佛下有三行半偈颂五百人得记。

迦叶汝已知此一行半偈是第二总为诸声闻授记。

虽是偈由是长行类也。

尔时五百阿罗汉于佛前得授记者明诸声闻授记事中有二。一者正为诸声闻授记。此下是第二明声闻得授记者有五百人领解。就此领解中自有二。即是长行与偈为二也。就长行中自有二。第一略领解。第二广领解。又就此广略两段之中各自有二。略领解中有二者。第一法说。第二今乃知之如无智者以下譬说也。第二广领解亦有二者。即是开譬合譬为两段。就开譬中文取只有五譬义。取应有六阙无第六。今者玄出。何以知之。下合譬中有偈颂中亦有故也。第一詺为系宝珠譬。第二不自觉知譬。第三行他国譬。第四相值譬。第五示宝珠譬。第六得珠欢喜譬。是则文中所无者。第一系宝珠譬者此即领上化城中将导譬。亦远领穷子中父子相失譬。亦领火宅中第一宅主总譬。方便品中今我亦如是下明释迦同诸佛化众生也。第二詺为不自觉知譬者此即领上化城中懈退譬。亦领穷子中唤子不得譬。亦远领火宅中长者救子不得譬。亦远领方便品中如来用大乘化众生不得义也。第三名为行他国譬者。此则领上化城中为设化城譬。亦领穷子中唤子得譬亦教作人譬。亦远领火宅中长者用三车救子得譬。亦远领方便品寻念过去佛下明如来用三乘化得众生也。第四詺为相值譬者。此则领化城中知止息譬远领穷子中见子志大譬火宅中见子免难譬。亦远领方便品我见佛子等志求佛道者下明见众生有大乘机。第五詺为示宝珠譬者。此领上化城中灭化城将至宝所譬。远领穷子中付家业譬。亦远领火宅中长者赐诸子大车譬。亦远领方便品中于诸菩萨中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说法华经。此中应有第六欢喜譬者。不领化城中则超领穷子火宅及方便品欢喜义也。但化城品中将导譬有四义。今此第一系宝珠亦有四义譬。若有人者则是下根人自譬。则是上譬说中若有多众下明三十子义。至亲友家即是上五百由旬及一宅也。醉酒而卧即是上怖畏之义。是时亲友以下即是领导师义也。内合十六王子。昔日覆讲则是亲友。于时听众即是有入于生死。覆讲之处即家也。醉酒而卧者烦恼自惛醉而卧。有人解言。即来亲友家言亲友与其酒。亲友是十六王子。云何言子与众生烦恼。诸佛圣人不为众生作烦恼因缘。故知入余处饮酒来至亲友家。下言其家甚大富具设诸肴膳。自有人一日恒设[麩-夫+并]果只自无有酒也。官事当行者非是初行内合于时十六王子覆讲缘既尽更为余方便法。故言官事行也。宝珠系其衣里十六王子于时覆讲为众生说大乘。今于时众生相与得解大乘。大乘之理最贵故言无价。此大乘解可珍可重如宝。其理必圆如珠为因之义。不亡名为系。既是外凡不亡坏故言衣里也。其人醉卧都不觉知。此是第二不自觉知譬。此则领懈退譬。内合昔日十六王子既为说大乘得行大乘解王子便往余方。众生遂失大乘解自从失解来都不觉言我有大乘解不知此则无大乘机也。起已游行此下是第三行他国譬。内合众生既无大乘根机唯有小机。从小乘教修行求因觅果。此则领上设化城譬。上譬中本有四重。一者用化城拟宜。二者有堪闻化城之机。三者正为设化城。此三阶今者都不领。唯领第四诸人受行。上受行中自有四阶。今者亦具领四阶。一者言起已游行此则领上是时疲极之众心大欢喜。明外凡夫修行即是心各勇锐闻法信受。二者言到于他国此则领上言我等今者免斯恶道即是内凡夫修行。信道五根立故言他国。三者为衣食故勤力。此则领上于是众人前见谛思惟治道即是竞共驰走。四者言若少有所得便以为足。此则领上入化城生已度想明无学果即诤出火宅义也。于后亲友会遇见之此是第四相值譬。此则领上知止息譬言尔时导师知此人众既得止息。下明大乘机发也。而作是言咄哉丈夫此下是第五示宝珠譬。此则领化城中即灭化城将至宝所譬。亦远领火宅方便品今行大乘因取大乘果。故名贸易所须也。此下应有第六欢喜。文中阙者今且悬出对下合譬也。

佛亦如是此下是第二合譬也。从此下竟令发一切智心以来合上第一系珠譬。为菩萨时即合亲友教化我等令发一切智心即合以无价宝珠系其衣里也。而寻废忘不知不觉此则合上第二不自觉知也。既得阿罗汉道此下合第三行他国譬。但上譬中本有四阶。今唯合第四阶言若少所得便以为足句也。一切智愿犹在不失此合上第四相值譬。上言会遇见之也。今者世尊觉悟我等此下合第五示宝珠譬。我今乃知实是菩萨以下悬合第六欢喜上所无者。

而说偈言此下十二行半是第二颂上长行。长行中本有二。一者略领解。二者广领解。今十二行半偈亦分为二。初两行半颂略领解。后十行颂广领解也。上略领解中自有二。一者法说二者譬说。初两行颂法说。半行颂譬说。譬如贫穷人此下十行偈颂上第二广领解。上广领解中有开譬合譬为两段。今六行颂开譬。四行颂合譬。上开譬中有五。今六行中具颂六义。初一行三句颂第一譬。时卧不觉知此一句即颂第二譬。是人既已起此下两偈颂第三行他国譬。与珠之亲友半行颂第四相值譬。苦切责之已半偈颂第五示宝珠譬。贫人见此珠一行义颂第六欢喜譬。上长行所无也。

我等亦如是此下四行颂合譬。略不颂合第四譬。初一偈颂合第一系宝珠譬。我等无智故半行颂合第二譬。得少涅槃分半行颂合第三譬。今佛觉悟我一偈颂合第五譬。我今从佛闻一偈颂合第六欢喜譬。

授学无学人记品第九

此品受记之中第二为学无学人授记仍为品目也。就此品中自有二段。第一请记。第二佛授记。就请记中自有二。第一阿难罗睺罗二人请记。第二明二千人请授记。

佛告阿难汝于来世自此下第二正授记。就授记中亦有二。第一先为阿难罗睺罗受记。第二为二千人受记。就第一中自有二。初为阿难受记。第二为罗睺罗受记。就阿难受记中自有五阶。第一正为受记。第二从尔时会中有新发意者见阿难得记心生疑念。第三从尔时世尊知诸菩萨心之所念下明往因缘释大众疑念。第四阿难面于佛前此下明阿难因闻往昔因缘仍得宿命智。第五说偈赞叹如来也。

佛告罗睺罗此下次为罗睺罗受记。自有长行与偈为二也。

尔时世尊见学无学人其意柔软。此是第二为二千学无学人受记。就此受记中自有二。第一正为受记。第二学无学人得受记已欢喜叹佛。

法师品第十

此品明受持读诵解说书写五种法师之德故言法师品也。十二品经开三显一以明因义自有四段。第一略说开三显一动执生疑。第二怀疑故致请。第三广明开三显一断疑生信。三段已竟自此以下有四品经。是第四名别流通因义。前又解言。第一第二各开为二。第三第四各开为三。就此第四段中三段者。第一法师品见宝塔品此二品经明受持此经者勋深流通者报重。则明勋深报重。命觅通经之人。第二持品时众既闻勋深报重则能通经者受命通也。第三安乐行品摄退堕之人。何者但时众有小行菩萨亦欲信习流通。见持品末明诸大菩萨于此恶世通经。有摈黜之过身命之危。则言我等既未及大士何能于此恶世流通此经相与退没。为此义故有第三安乐行品。明四种安乐之行摄退堕之人。若欲于恶世中流通经者当修四安乐行。则免危得安离苦得乐。又就此三段中第三各开为二。中间第二受命中文有五别。第一命觅通经人中有二者。即两品为二。第一法师品明释迦自觅通经之人。第二见宝塔品明多宝如来助释迦命觅通经人。又就释迦自命觅通经人中有二。第一从初竟我今获大利偈已来据勋深报重正命觅通经人。第二从药王今告汝下讫品举通经轨则命觅通经人也。

又就第一据勋深报重命觅通经人中有二阶。第一据通经弟子以明勋报。第二若复有人受持读诵以下据师以明勋报也。所以知前者为弟子后者为师者此经詺受持读诵等以为五种法师。故前者未能读诵等。只闻经随喜而已故为弟子。后者自能受持等故作师名也。此二阶中各有二。就弟子明勋报有二者。第一就现在世明弟子。第二据佛灭后明弟子。此二阶中例皆有二。就现在世明弟子中自有二者。第一从品初竟一念随喜者先明现世弟子勋相。第二言我皆与受菩提记此明共得报重也。

佛告药王又如来灭后此下是第二明佛灭后弟子。就中例有二者。第一先出佛灭后弟子勋相。第二言我亦与受菩提记正明报重也。

若有人受持读诵此下是第二据师明勋报。就此有二者。即是长行与偈为二。且就长行中自有二段。第一据别门明师。第二药王若有恶人下据总门明师。所以言别者。一段文中具三义。故一者佛在世师佛灭度后师异。二者上下品师。三者两师各辨勋报也。所以言总者亦具三义反取即得。又就别明师中有二。第一明佛现在世五种法师。第二据佛灭后明法师。就现在世明师中有二。第一明佛现在下品法师。第二明现在世上品。所以名作上下品法师者。读诵少者为下品。读诵多者为上品也。就现在明下品法师中有二阶。第一正出下品法师勋相。第二从若有人问何等众生下明下品法师得报重也。

何况尽能读诵者此下是现在世法师中之第二明上品法师亦有二阶。第一总况出上品法师勋深报重。上云只能受一句一偈者。是下品法师也。今尽能受持读诵者即是上品法师。第二言药王当知是人自舍清净业报此则别明上品法师勋深也。

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窃为一人。此下是第二明佛灭度后法师。就中亦有二。第一佛灭度后下品法师。第二亦况出上品。就下品法师中自有二阶。第一正出下品法师相。第二言当知是人则如来使下明勋深也。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此是第二言明佛灭后上品法师。此中应有勋报而无至偈颂中方有也。

药王若有恶人下长行中明法师自有二。此下是第二据总门明法师。就中自有二。第一明逆之者得罪。第二明从之者得福也。就第一阶中复有二。初正明逆之者得罪。第二其有读诵以下明法师勋相也。今者第一见受持读诵者不可轻毁。所以谤罪重于佛者正由谤此人。故今法华不通遂断三宝之种故所以罪重也。虽谤如来不能令三宝永断故言罪轻。只取一边不论福田厚薄也。其有读诵下是第二法师勋相。为如来肩所荷担者此人为如来所重。故言荷担。不言如来身荷担也。

其所至方此下是第二明从之者得福。亦有二。有正有释即是报深也。

而说偈言据师勋报中自有二。第一是长行。此下是第二偈颂。有十五行偈自分为二段。第一有两行偈义出不颂长行直漫奖劝时众受持此经。第二若有能受持此下有十三行偈正颂上长行。但上长行中本有二。一者据别门明师。二者据总门明师。今就此十三偈亦分为二。初有七行颂上第一据别门明师。第二余有六行偈颂上据总门明师。上别门明师中复有二。一者明现在师。二者佛灭后之师。就七行中亦分为二。前有四行颂现在师。后三行颂灭度后师。就现在世师中本有二种。一者下品二者上品。今就四偈中初一偈颂下品法师。后三行颂上品法师。但上明下品法师中自有二阶。一者正出下品法师勋相。二者报重。今一偈中上半颂正出下品法师勋相。下半颂报重也。诸有能受持此下三行颂上现在中上品法师。上本有二阶。一者总况出上品法师勋深。二者别明上品法师勋深。今就此三行中亦复有二。初半偈正颂法师勋深。上言何况尽能受持者也。下余两半颂上别明勋深。吾灭后恶世此下三行颂上第二明佛灭后法师。此中有二种。一者是下品二者是上品。今就三行亦分为二小不次第。初有两行先颂况出上品。上言何况于大众中广为人说。上又阙无勋报今偈中有。此两偈亦有二阶。初半偈颂正况出上品法师。第二从当合掌礼敬下有一行半。义颂报深。长行所无者。若能于后世此下一偈倒颂下品法师。上本又有二阶。一者下品师相。二者明勋相。此一行亦有二。初半偈颂第一下半颂第二。

若于一劫中此下六行偈是第二颂上第二据总门明师。中本有二。一者言逆之者则得罪。二者言从之者则获福。今此六行亦分为二。初有两行颂第一逆之者得罪。第二从有人求佛道有四行颂上第二从之者得福也。

药王今告汝自此下品中第二段。上来举勋报。命觅通经之人此下是第二段举通经轨则。命取通经之人就此中亦有两段。即长行与偈为二也。就长行之中自有三段。第一从药王今告汝以下竟当知是为增上慢者先赞叹此经。第二从善男子善女人如来灭后欲为众说云何应说以下正明通经轨则。第三从药王我余国遣化人下竟长行奖劝通经之人。

就第一叹经中有五重。第一先明格量。第二就人叹。第三就处叹。第四据因为叹。第五据果为叹也。以众经格量乎此经此经为第一者。若明称会物机为第一者。则五时经教皆是称会物机。今不论此处。只言会前开后詺为第一。会前者谈三乘无异路语万善明同归。开后者明万善皆成佛寿命长远。此则开涅槃前路作常住之由渐。然则前后两望二义双明。下即出言已说今说当说。已说者昔来三乘等教。当说者即指涅槃为当说。今说者即是法华有如此义。故称第一也。药王当知如来灭后此下是第二据人为叹。明此经在人则人尊。慈悲覆护如衣覆也。如来位心同归之理此人意无。二无之中故云共宿也。药王在在处处此下是第三据处为叹。明此经在处则处重。药王多有人在家出家此下是第四就因为叹。其有众生求佛道者此下是第五就果为叹。只就此第五自有五重。第一法说叹。第二譬如有人下譬说叹。第三菩萨亦复如是之下合譬叹。第四所以者何下释叹。第五若有菩萨下诫劝时众叹也。二乘教如燥土。说无量义经于时直明万善成佛如湿土。若说法华教决定无有三一时得佛果譬泥也。药王此经开方便门者开三乘是方便。示真实相者示同归之理。是法华经藏者此经明因谈妙果。在此中故言藏也。深者金刚方穷其底故言深也。不可破坏故言固。其理杳然故言幽。行因久到故言远也。得之者少故言无人能到也。

若有善男子女人此下是第二正明通经之轨则。就中有三段者。第一先假说问通经之轨。第二入如来室下次第列出通经之轨三种章门。第三别释也。今明第二。此中则以法为通经之轨。下总通经中以药王等诸菩萨则以人为通经之轨。下单举人不无有法。此中单举法不无其人。人法互举。欲令两义双显。如来室者此下第三次第解释通经之轨三种章门也。

药王我于余国此下是第三奖劝通经之人就中有五段。第一明如来遣化人为通经之人集听法众。第二方亦遣四部众听其说法通经。第三明若于山林旷野无人民处我亦遣天龙八部听其所说。第四言此人若在殊方异立令通经之人时复得见我身。第五言此人若通经之时有忘失章句者我以神通道力令其不忘。

而说偈言举通经轨。命觅通经人。中本自有二。即是长行与偈为二。此下是第二偈颂凡有十八行半偈自分为二。第一有一偈先总劝此则不颂上长行。如人渴须水此下十七行半是第二正颂上长行。但上长行本有三。一者叹经。二者正出通经之轨。三者奖劝使通经。今此十七行半偈亦为三段。初四行颂第一。次四行半颂第二。下余有九行颂第三。上第一叹经中有五种叹。今此四行唯颂第五据果为叹。上自有五重。今此四行中初一行半颂第二譬说。后二行半颂第五诫劝时众。余三重略不颂也。若人说此经此下四行半是第二。即颂第二正出通经轨则。上长行中本有三段。今者不颂第一假问出通经之经法。唯颂后两段。初一行半颂通经之法三种章门。次余有三行颂第三解释。若我灭度后此下九偈颂上第三段。上本有五阶。今亦颂尽但小不次第。初一行半偈颂第二。第二从引导诸众生下有一行半追颂第一第三。从若说法之人下有一行半超颂第四。第四从若忘失章句又有一行半仍颂第五。第五从若人在空闲有三行追颂上第三。

见宝塔品第十一

命觅通经中有两段。第一是法师品明释迦自命通经之人。此品是第二明多宝助命觅通经之人。由多宝如来赞叹释迦言谁能于此广此经。因此得助释迦。此两段各开为二。前释迦自命中有二者。一者举勋报命通经人。第二举通经轨则已命觅通经之人。此二已竟今此品助命觅通经人。中有二段者。即是长行与偈为二。长行中自有二十段。第一经家叙宝塔之相。第二塔中出声赞叹释迦。第三大众起疑。第四大乐说咨问佛。第五佛答宝塔来竟。第六大乐说愿见多宝如来。第七佛答应先集分身诸佛。第八大乐说复欲见分身诸佛。第九释迦放光照诸佛。第十分身诸佛共议欲来。第十一释迦三过变土。第十二分身诸佛来相问于释迦。第十三释迦在空开塔。第十四明大众见多宝佛之相。第十五明大众散华供养。第十六多宝分座与释迦。第十七释迦就座。第十八大众愿在虚空。第十九佛神力接大众在空。第二十正唱慕觅通经人也。初品以来是第一经家叙宝塔之相。从尔时宝塔中出大音声下是第二赞叹释迦。从尔时四众下是第三明时众既见宝塔相与生疑。尔时有菩萨名大乐说下是第四明大乐说既知时众有疑即咨问如来。从尔时佛告大乐说以下是第五明如来答大乐说述宝塔来意。下偈正颂此也。从是时大乐说下第六明大乐说仍发愿欲见多宝如来。从佛告大乐说下第七答大乐说。言汝若欲见多宝如来者应先集十方分身诸佛。下偈中亦颂。此中从大乐说白佛言下第八明大乐说既开佛道欲集分身诸佛仍发愿欲见分身诸佛。从尔时放白毫一光此下是第九明释迦如来放光照十方分身诸佛如来。于时直放光无有言语。但是经家语而已。所以放光集诸分身佛者。此品为欲显发愿通经。告言十方诸佛尚为法来尊重此法。汝等云何不流通此法。且自十方佛在一处欲表明同归之义。又解释第四疑。疑久灭度佛云何得来。今云应不实应显灭不实灭也。尔时十方诸佛各告众菩萨言下。第十明十方诸佛既被光明所照与诸菩萨共议欲来。时娑婆世界即变清净此下是第十一明释迦如来三过变土欲容诸分身佛。于时只是如来神力变土是故经家述之。所以三变者表明破三乘执心也。则其土转广二乘之狭意也。下偈中亦颂此也。是时诸佛皆遣待者此下是第十二明诸佛既集遣使相问于释迦。尔时牟尼佛见所分身佛悉已来集。此下是第十三明释迦如来既得相问欲开宝塔即起在空开塔。即时一切众会此下是第十四经家叙大众既见多宝如来之相。尔时四众等见过去此下是第十五明大众既见多宝如来散华供养说如是言。有人解言于时时众有语但经文略不载。多意谓不尔。此只取上多宝如来赞叹释迦之言也。尔时多宝如来于宝塔中分半座此下是第十六明多宝分座释迦坐。即时是释迦牟尼佛此下是第十七明释迦就坐。所以言多宝佛与释迦共者灭度佛既坐此意表释迦不生而现生。释迦与多宝并坐者。此明双树灭非实灭。尔时大众见二如来此下是第十八明大众既见二如来在空仍复愿在于空。即时释迦以神力此下是第十九明如来即以神力接大众在空。以大音声下竟长行是第二十段正唱慕觅通经之人。下偈亦颂此也。

而说偈言一品中有二段即是长行与偈为两。自此下有四十八行偈是第二偈颂。长行本有二十段今唯颂四段。三行半颂第五。三行颂第七。五行半颂第十一。三十六行颂第二十段也。今初有三行半颂上第五。上第五言佛答大乐说明多宝来意又我分身此下有三行颂长行中第七。第七明佛答大乐说言汝若欲见多宝如来今应集诸分身诸佛也。为坐诸佛此下有五行半偈颂长行中第十一。上第十一言时娑婆即变清净明释迦欲容诸分身佛故三过变相。但上是经家述如来神力。今此五行半还是经家说偈也。告诸大众我灭度后此下余有三十六行偈颂长行中第二十。上言以大音声普告大众正命通经之人。就三十六行中自有六段。第一言告诸大众有一行半正颂上长行。第二从其多宝佛有三行略劝时众发愿通经。第三从其有能护此经法者有四行偈。则言若能弘通此经者则是供养如来。第四从诸善男子各谛思惟有十八行广寄诸难奖劝弘经。第五从我为佛道下有三行半释迦自举昔日弘经以劝时众。第六从此经难持若暂持者尽品有六行举果报劝时众弘经也。

持品第十二

此品明五种人受持弘经故言持品也。四品明别流通有三段。上来两品是第一命觅通经人。此品第二明通经者受命通经。有五种人发誓通经以为五段。第一先明药王菩萨及大乐说。颁类有二。一者诸大菩萨自誓通经。第二明众中声闻得记者有五百人自誓通经。第三明学无学人得受记者自誓通经。无学人已断三界果。云何得在净土通经。解言。无学净秽两土实无有生。但为弘经故回相似无漏业寄在三界内生。若论此报实非三界果报。第四段从尔时佛姨母以下明尼众自誓通经。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此下竟品是第五明八十万亿诸大菩萨发誓愿弘通经也。虽有五种以类相推应有三段。第一明大行菩萨秽土流通。第二中间三人明声闻人于净土流通。第三最后一人净秽二土悉皆流通此经也。

安乐品第十三

此品中明弘经菩萨具四种行。则能离危得安远苦得乐。是故出经者仍为品目也。前解言。第四段别流通开三显一之义有四品经而判为三段。第一法师品及见宝塔两品经先明通经者勋深受持者报命觅通经之人。第二持品一品则明会福乐善之徒相与佛前发誓受命通经。皆言不爱身命惜无上道。但上持品未通经之时有毁谤之咎身命之忧。是则下品菩萨本欲发誓通经。既见恶世多难便起退转之心罢通经之意。是故此品是第三如来则用安乐行故接下品退堕之人。则言若能具此四行者天魔不能忤。则于恶世中亡身济物没命度人。是则下品之人因此起弘经之心。更起渡人之意也。前又解言此三段前一后一各有二。中间自有五别。今此中有二者。第一文殊问第二如来答也。今且就问中自有二阶。第一先赞上能通经者。第二从世尊以下正作问也。

佛告以下是品之第二明如来答。就中自有四段。第一唱四行之数。第二此一者安住下出四行体。第三我灭度后下一行半总劝修此四行。第四临品末二十一行半通明四行得果安乐相也。

释四安乐义凡有四阶。第一正出体。第二明智慧功德为行。第三明自行外化为行。第四明其四行之位。第一正出体。四安乐者第一以智慧为体第二以说法为体第三以离过为体第四以慈悲心为行体。第二明智慧功德往判者。第二同是智慧欲智在说故。第二亦是智慧。第三第四同是功德故智慧门中离出说法。功德门中离出慈悲故有四行也。第三自行外化判者第一第三是自行。第四同是外化凡通经之法。不过自行外化。所以有此四行者自行外化各分为二。自行分为二者有两义。故一者第一是照假实二空之解。此是智门第三明离过此是断门所以自行须明二也。第二义者智慧语其照境。自是行善取其离过边。即是止善既有止行之别故分为二。外化所以分为二者。若语慈悲则谈其本若语其说法则论其末。若使但有知说法无有慈悲者是则如无记语。若使但有慈悲无有说法者是则与乐拔苦之行终不能成。故以外化须明此二也。第四明判此四行位始则四念之初未至世第一法也。何意判位。但在此处者。解释者言此之四行本为接外凡夫菩萨不得过深也。今当安住四法此是第一总唱数也。

一者安住此下是第二出四安乐行体相即成四段。又就此四行之中文句不同。但解前两行之中各有三段解。后两行之中各有二文也。今且明初行中有三者。第一从此下竟二十三偈以来正解初行体相。第二若有比丘有四行半偈明得果安乐之相也。第三文殊师利是菩萨有一行一句结此初行也。今且就第一正解初体相中行自有二。第一是长行。第二是偈颂也。今且就长行中自有两段。第一有一行许文。先据行作两章门。次明后恶世中能流通此经义。文殊师利云何菩萨下第二正释两章门。不释能流通义也。两章门者行体章门方便章门也。安住菩萨行处是行体章门。此行然解假名实法空为体。今假实二空为解。心所缘之境故言行处也。亲近处是第二章门即是而二空解方便道。次能为众生说是经者。正明始行菩萨佛灭度后于恶世中流通此经。时要须解心安住假实二空及方便道。怨亲平等善恶齐劝者。则能天魔外道不能伤害离危得安离苦得乐也。

文殊师利云何菩萨以下是第二正释两章门。先解二空解行处章门。后解两家亲近处章门也。今且就解行处之中自有三段。第一总章门。第二别释两行。第三总结也。今言云何菩萨行处此是第一总章门也。若菩萨此下是第二别解。今就此中自有二。一者先解假名空行处。第二解法空行处也。今解假名空行处有二种。一解云。菩萨住忍辱地柔和善顺此一句明得假名空故口无四过也。而不卒暴第二句得假名空。故身无三不善业也。心亦不惊。第三句明得假名空故意无三不善业也。此三句皆就用以明假名空相。若以此文检假空实自难见。故以下法空行处得知。前是假空也。下明法空行处言又复于法。故知前是假名空也。下偈颂中广颂法空。后复言亦复不见是男是女。故知是假名空也。又解三句解假名空行处。此则就人表假名空相。初句据外恶来时我不起恶也。后句据善境来时我心不惊也。何以知之。闻圣人说无我空之时我心不惊。中间而无卒暴句正据我内心也。若不得假空者则不如此也。又复于法无所行此下三句明法空行处。此句明解法有智。不作实心行境也。而观诸法如实相第二句明解法空智也。亦不行亦不分别是第三句则明得法空之时无有分别彼此之义。昔日未得法空之时作意言我只能行彼不能行此有彼此分别之意。今日既得法空。唯一相无相无彼此之殊也。是名菩萨摩诃萨行处。是第三总结二行处也。

从云何名亲近处此下是第二则解两家亲近处。此中有二。第一云何名亲近处提章门。第二正释。中自有二。第一先解释假名空亲近处。第二解释法空亲近处。此则是两家方便道也。今日就解假名空亲近处中自有三段。第一先明所不亲近处。第二明所亲近处。第三总结也。若论方便体者以实法过假名未得真观以来正是方便体。今者且就外缘作方便故如此说也。就解所不亲近处中自有八种。第一先明离力势缘也。菩萨摩诃萨不亲近国王下是第二明离邪见缘。从不亲近诸外道下是也。第三明离恶业缘。从亦不亲近下是也。第四明离小乘缘。从又不亲近求声闻下是也。第五明离爱染之缘。文殊下是也。第六明离无志之缘。五种不男是也。第七明离讥呵之缘。从不独入下是也。第八明离散乱之缘。从乐畜年少下是也。常好坐禅此下是第二正明所亲近处也。文殊下是第三总结也。

复次此下是第二明法空亲近处亦有三。第一先明所亲近处。第二正明能亲近体。第三总结也。所亲近处者即是二谛境也。能亲近者是能观之智也。明所亲近中有二。第一明真谛第二但以因缘故有下明俗谛也。就此明真谛之中自有三。第一观一切法空如实相一句正明真谛理。第二从不颠倒以下六句明心行处灭。第三一切言语道断下十一句明言语道断也。但以因缘故有下二句是第二明俗谛也。从常乐观如是法相者是法空中第二明能观智也。是名近处是第三结也。

而说偈言此下是第二偈颂。但上长行中本有二。第一先据行作两章门。次明于后恶世中能流通此经。第二正释两章门。不释能流通义也。今此二十三行偈亦分为二。初有一行半偈颂第一举行作两章门。常离国王以下二十一行半颂第二正解释也。第一段有二先作两章门。次明能流通此经。今倒颂一行先颂第二明能流通。次半行追颂第一两章门也。上第二释中先明行处。后明亲近处为二。今此偈中不得依上直判为三段。第一有十三行半先颂假名空亲近处。次有两行半追颂两行处。第三有五行半颂法空亲近处也。上释二亲近处有二。初提章门今不颂之。唯颂第二正释。但假名空亲近处中本有三。第一先明所不亲近处。第二正明所亲近处。第三总结。今不颂第二所亲近处。十三行半偈中初十二行半颂第一所不亲近一行颂第三总结也。但上所不亲近处有八种。今此十二行半唯得通颂之不可分也。是则名为此一行颂总结也。但本论近处。此中何故举行处结耶。解释言。此举行处近处故前行也。此二处者此近处是第二。前行处是第一。故道二也。

又复不行此下两行半是第二段则颂上两行处。上本有三。一者提章门。二者正释。第三总结。今不颂第一唯颂后两段。初两行颂正解。次半行颂结也。但上先解假名空行处。次法空行处也。此二行则倒颂。初一行先颂法空行处也。次一行追颂假名空行处也。是则名为此半行颂上第三结也。

一切诸法下此五行半第三颂上法空亲近处。上本有三。第一明所亲近处。第二明能亲近。第三结也。今此五行半直分六段。第一有一行半先略颂上第一所亲近处也。第二颠倒分别诸法有无下有一行则举非形是。上长行所无。则明此人不能作法空亲近观也。第三在于闲处下有半行正颂上第二能亲近处。即是上常乐观如是法相也。第四安住不动下半行则广颂所亲近处也。第五者观一切法皆无所有下有一行三句。倒颂上法空行处也。第六有一句则上第三法空亲近处结句也。

若有比丘但解初行中有三段。此下有四行半。是第二明得果安乐之相。就中自有二。第一一行半明离危苦。第二菩萨有时入于静室下三行明得安乐也。

文殊师利是名菩萨下一行一句是第三结初行也。

第二安乐行正以说法为体。然说法本是口业今者正取动口善心为此行体也。前解言初两行中各有二段。今此第二行中有三者。第一先总劝人修此安乐行。第二若口宣说下十一行半偈正明行体相。第三最后我灭度后下五行偈则明得果安乐相也。

从又文殊师利如来灭下是第一总劝人。末世通经应住安乐行也。

若口宣说以下竟十一行半偈是第二段正解释此行体。今就此第二中自有二。第一是长行第二是偈颂。今且就长行之中自有二将欲明此行体。是故第一先明离恶。第二诸有听者以下正明此行体相。但下第三行亦明离恶。今此中复明离恶与下何殊耶。解释者言。凡有三意初意言。此中所以明离恶者。夫说法必清净化物没命度人。是故将明清净说法先明离诸过恶也。第二意此中先明离恶后正明说法。下第三行发初正明离恶也第三意言下偈颂之中则先颂说法后颂离恶。是故验知正以说法为体也。今且明离恶之中有三段。若口宣说下两句明说法时节。第二不乐说人以下正明离恶。第三善修如是安乐心故一句结句也。就第二离恶中凡离六种。一者言不乐说人此明不说出经人过也。二者言及经典过者此明不谛经文辞句也。三者离言彼通经是此通经之非从亦不轻慢下是也。四者从不说他人好恶长短可言不说他人之短。何故言不说他人之长耶。解释者本言。此中道长者本欲为显其短也。五者从于声闻人下则明不说小乘之过。此中但明不称小乘之名也。若有乐小乘者亦可慢称有名也。六者言亦不生怨嫌之心也。

诸有听者下此是第二正明此行体相。此中自有二。一者明默来听者不逆其意也。二者从有所难问下明有咨问不逆其意也。

而说偈言此下是第二凡有十一行半偈。今判为两段。初有六行半先颂上长行中第二正明行体。次有五行倒颂上第一离恶也。但上长行第二之中本有二。初明默听后明问难。今此六行半宜分为三段。第一有两行半先明说法之方此是上长行所无也。第二若有比丘及比丘尼下有两行则颂上第一默来者听也。第三若有难问下有两行即颂上第二难问者除懒堕意。此下有五行则颂上第一离恶然上本有三有今此五行之中不颂第一与第三。唯颂第二上第二中本有六。今正宜分为二。初有两行半先明离懈怠之恶也。次衣服卧具下有两行半则明离贪欲希望之恶也。我灭度后此下有五行是第三段则明得果安乐之相自有二。初三行明离危苦义也第二智者如是下有两行正明所得安乐相也。

法华义记卷第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