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君子和《道德经》   作者:

春秋末年,约当公元前6世纪中后期,我国出了个伟大的哲学家——老子。他留下了一部只有5000多字的著作,里面说了许多非常深刻的道理。

春秋及其以后的战国时代,(公元前475—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社会剧烈动荡的时代。差不多同一时期,古希腊出了许多伟大的哲学家;印度有释迦牟尼创立了佛教;我国则是所谓诸子蜂起,百家争鸣。其中影响较大者有儒、墨、道、法,还有阴阳家、名家、纵横家、农家等许多学派。汉武帝“独尊儒术”以后,这些学派都逐渐销声匿迹了,只有老子和他倡导的学派,像影子一样伴随着儒家。假若天下太平,儒家学说就兴盛;社会不太平,道家思想就流行。士人如果做了官,春风得意,就讲儒家的治国平天下;丢了官,身处逆境,就谈老子,以排解胸中的忧闷。所以,至少从汉代以后,知识分子既读儒家经典,也研究老子及道家学说,老子书的注本可说是汗牛充栋。近代以来,老子的书被译成世界各种文字。这些年据说每年都有新的译本问世。老子的学说已成为各国人民的共同思想财富。

关于老子这个人,司马迁作《史记》时已经有了不同的说法。一般认为,老子姓李名耳,字聃,史称老聃,老子是后人对他的尊称,就像孔子孔丘的尊称一样。他是楚国苦县人(今河南鹿邑县),做过周王朝的柱下史,是宫廷中的一个小官。后来看到周王朝日益衰败,就离开了宫廷。他比孔子大几十岁,是孔子的前辈。据说孔子曾向他请教过礼制方面的问题。他沉默寡言,专心修养,隐姓埋名,不求人知。所以司马迁称他是“隐君子”。后人弄不清他是谁,当与这种生活态度有关。

据《史记·老子列传》,老子离开宫廷,到了一处关口,守关的长官对他说:“先生您就要隐居了,请把您的学问写下来,不要让它失传。”于是老子写了上下两篇,总共5000来字。后人把一篇叫“道经”,一篇叫“德经”,统称《道德经》,或者干脆以著者为书名,称作《老子》。现在通行的《老子》版本,“道经”在前,“德经”在后。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出土了西汉初期的帛书,其中《老子》一书“德经”在前,“道经”在后,和战国时韩非所见的《老子》顺序相同。现在《老子》通行本的篇章顺序,显然是后人的编排。

《老子》的内容,主要是老聃的思想。春秋战国时代的著作,往往是一个学派的思想总汇,《老子》一书也汇进了战国时期的一些思想。有人根据这些内容,把《老子》成书的时间定在战国时期,是不对的。

根据当代学者们的研究,《老子》书中一些反对仁义、反对法令的内容,可能出现较晚,但《老子》中的哲学思想,比如天道自然、无为无不为等著名命题;事物普遍存在着对立、对立面又互相转化的思想;以及小国寡民等政治思想,一般认为是老子本人的、或者是接近老子本人的思想的。因为在先秦的《庄子》、《荀子》、《韩非子》以及《吕氏春秋》等文献中,对老子及其思想的描述,大体就是这些内容。

即使那些晚出的思想,也和老子的思想密切相关,是老子思想的延伸和发展。正是由于老子崇尚质朴,反对文饰,人们才会进一步推想到他也反对仁义礼制、政策法令这些形式。为了叙述方便,本章所说的老子思想,是《老子》这本书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