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科反花天泡杨梅门

疮疡全书 【 宋?窦汉卿】

天泡

此疮之发,不拘老幼,皆由受酷暑热毒之气,蒸入肌肉,初生一疱,渐至遍体漫烂无休,合家相染。此证须要净汤淋洗,切勿以秽气触之。内服清肌燥湿汤,外用泥金刮毒膏。

杨梅

一名广东疮,一名霉疮,皆脏腑之积毒,脾家之湿热。其起也有三因,男子与生疳疮妇人交,熏其毒气而生;或体虚气弱,偶遇生疮之人,秽气入于肠胃而生;或先患疮之人,在于客厕,去后,其毒气尚浮于客厕之中,不知偶犯,其毒气熏入孔中,渐至脏腑。或在头顶中,或在肋下,或粪门边先起,有雄有雌:雄者大如白果,遍身生五六十或百枚,分颗不成片;雌者小如豆瓣,遍身连片,脓汁淋漓,深能累人。婴儿患此者,皆父母胎中之毒也。宜用汗药,宜用服药,宜用搽药。不可服丸剂,恐内藏轻粉易愈故也。但轻粉乃水银升者,腐肠烂骨,害不旋踵。

薛氏医案 【 明?薛己】

反花 【 疮有胬肉凸出者是】

翻花疮者,由疮疡溃后,肝火血燥生风所致。或疮口胬肉突出如菌,大小不同;或出如蛇头,长短不一。治法当滋肝补气,外涂藜芦膏,胬肉自入。须候元气渐复,脓毒将尽,涂之有效。不然,虽入而复溃。若误用刀针蚀药灸火,其热益甚,或出血不止,必致寒热呕吐等证。须大补脾胃为善。

天泡

脉浮发热或拘急者,发散表邪。脉沉发热便秘者,解表攻里。发热小便赤濇者,分利消毒。

属元气不足,邪气所乘,亦有传染而患,受证在肝肾二经,故多在下体发起。有先筋骨痛而后患者,有先患而后痛者。初起脉浮数,邪在脾肺经也,先用荆防败毒散解散之。脉弦数,邪在肝胆经也,先用龙胆泻肝汤清解之。脉沉数,邪在脏腑也,先用内疏黄连汤通导之,后用换肌消毒散为主,愈后再无筋骨疼痛之患。若疮凸赤作痛,热毒炽盛也;疮微作痛,毒将杀也。疮色白而不结痂,阳气虚也;色赤而不结痂,阴血虚也。瘙痒,脉虚浮,气不能相荣也;搔痒,脉浮数,血不能相荣也。臀背间或颈间作痒,膀胱阴虚也。阴器间或股内痒,肝经血虚也。阴囊作痒重坠,肝经阴虚湿热也。小便频数,短少色赤,肝经阴虚也。小便频数,色白短少,脾肺气虚也。面目瘙痒或变赤,外邪相搏也。眉间痒或毛落,肝胆血燥也。饮食少思,口渴饮汤,胃气虚也。饮食难化,大便不实,脾气虚也。侵晨或夜间泄泻,脾肾虚也。若治失其法,有蚀伤眼目,腐烂玉jing,拳挛肢体者,但用九味芦荟丸以清肝火,六味丸以生肾水,蠲痹解毒饮以养血祛邪,亦有可愈者。若误用轻粉等剂,反为难治。

杨梅

湿胜者宜先导湿,表实者宜先解表,里实者宜先疏内,表里俱实者解表攻里。表虚者补气,里虚者补血,表里俱虚者补气血。

证治准绳 【 明?王肯堂】

天泡

天泡疮,即丹毒之类而有者,由天行少阳相少为病,故名天泡。为火热客于皮肤间,外不得泄,热怫血液,结而成泡,如碗豆疮,根赤头白,或头亦赤,随处而起。若自里达于外,发在春夏,三焦俱热,则服通圣散。若止从头项两手起者,此上焦热也,则服凉膈散。若从身半以下起者,则服黄连解毒和四物汤。若发于秋冬,则宜升麻、葛根、犀角,或加蘗、芩一二味;外敷如马齿苋、吴蓝、赤小豆,苎根之类,皆解毒消肿,可用于初起之时。或蚶壳或龟甲、水龙骨,各煅存性,则收湿生肌,可用于浸淫之后。

杨梅

或问广疮何如?曰:此肝肾二经湿热,或色欲太过,肾经虚损,感邪秽之气而成:或因下疳畜毒,缠绵不已而作。  一名翻花疮,肉反于外,状如蜡色,有如绵花,故又名绵花疮,此则邪毒盛。细小者名广豆,或如赤根脓窠,此则邪毒浅。凡患此证,先宜食毒物以发之,后服通圣散之类,须用土茯苓对停服;毒势既杀,八珍十全大补汤之类以补气血。必守禁忌,方获全愈。大忌房劳,如犯之,服药不效。虑后结毒,一忌酸酢,酸敛邪毒,后结广癣;一忌白肠,能发郁火,以致缠绵不已;一忌轻粉及冷水,致后筋骨疼痛,结成风块,或一二年或数年方发,其状坚硬,肉色平淡,或痛或痒,多结于骨节头面喉鼻之间,经络交会之处,已破则脓水淋漓,甚可畏也。轻则发广癣,亦名千层癣,多生手心足底,重迭不已。又有余毒,亦名气毒,筋骨疼痛,来去不定,亦名湿毒,筋骨痛酸,乍作乍止,宜随其浅深治之。先服消风败毒,后服补剂。疮势盛及结毒深者,必用熏药;后服通圣散以泄火毒;后服八珍汤大补汤之类。弱者不宜熏,恐不能胜火气也。

外科正宗 【 明?陈实功】

翻花

翻花者,乃头大而蒂小,小者如豆,大者若菌,无苦无疼,揩之每流鲜血,久亦虚人。以唾津调冰蛳散,遍擦正面,上用软油纸包裹;根蒂细处,用绵连纸扎紧,十日后,其患自落,换珍珠散掺之收口。又有根蒂不小,如鳖棋子样,难扎,以前药搽上,用面糊绵纸封上二重,用心勿动,亦以十日乃落,掺珍珠散。

天泡

天泡者,乃心火妄动,脾湿随之,有身体上下之不同,寒热天气之微异。上体者,风热多于湿热,宜凉血散风。下体者,湿热多于风热,宜渗湿为先。外用胡粉散、石珍珠散搽之自愈。此不早治,变为顽风紫癜,则难痊矣。

杨梅疮总论

夫杨梅疮者,以其形似杨梅,又名时疮,因时气乖变,邪气凑袭;又名绵花疮,以其绵绵难绝。有此三者之称,总由湿热邪火之化,但气化传染者轻,精化欲染者重。故气化乃脾肺受毒,其患先从上部见之,皮肤作痒,筋骨不疼,其形小而且干;精化乃肝肾受毒,其患先从下部见之,筋骨多疼,小便濇淋,其形大而且硬。如气化者,毒在皮肤,未经入里,宜服万灵丹,洗浴发汗,解散皮肤之毒。精化者,毒在骨髓,未透肌肤,宜服九龙丹,通利大小二便,以泻骨中之毒。甚者二服皆可。行散之后,体实者升麻解毒汤,体弱者归灵内托散。服至筋骨不疼,疮根淡白,内毒已解,方用点药。轻者半年,重者一载,始能得愈。如患者不遵此法,欲其速愈,妄用熏条擦药哈吸等法,往往致成后患者多矣。

看法

初起,无头痛,筋骨不作痛,小水无濇淋,疮干细者,轻。已生,头面稀少,口角无疮,项下胷背虽多,谷道尚无者,可治。初生,疮发下疳,次生鱼口,复作筋骨疼痛,疮发非祥;疮生红紫坚硬,手足多生,形如汤泼泡生,害非轻浅。

治法

初起先从濇淋,次传筋骨作疼,后发其疮,亦宜攻利。若外无疳疮,内无筋骨作痛,时气所感者,微散之。疮从交媾不洁,乃生下疳,小水濇滞不通,当行导利。上部作痒,疮多,消风清热;下部作疼痒甚,泻湿为先。红紫盛疮高,凉血解毒,淡白毒轻疮薄,攻捕兼行。手足皮肤枯槁,鹅掌风,生柏叶、二矾煎汤熏洗即好。头发眉毛脱,油风何须说,神应养真丹,早服稀疏脱。点点杨花癣,片片癞风疮,宜服换肌丸,效应如同扫。

景岳全书 【 明?张介宾】

天泡

天泡疮,形如水泡,皮薄而泽,或生头面,或生遍身,乃太阴阳明风热所致,故见于皮毛肌肉之间,宜清血凉血,热解则愈。如兼表邪而发热脉数者,宜荆防败毒散。如火盛者,或加芩、连、连翘、金银花、元参之属。如焮肿疼痛脉数便结者,此表里俱实也,宜防风通圣散双解之。如外多毒水,以金黄散敷之,无有不愈。

杨梅

杨梅疮一证,以其肿突红烂,状如杨梅,故尔名之。其在西北人,则名为天泡疮,东南人又谓之广东疮。凡毒轻而小者,状类茱萸,故名茱萸疮。毒甚而大者,泛烂可畏,形如绵花,故名绵花疮。大都此证必由淫毒传染而生,盖此淫秽之毒,由精泄之后,气从精道,乘虚直透命门,以灌冲脉,所以外而皮毛,内而骨髓,凡冲脉所到之处,则无处不到,此其为害最深最恶。设初起时去毒不净,或治失其宜,而随至败烂陨命者,盖不少矣。或至二三十年之后,犹然发为疯毒,或致烂头,或致烂鼻,或四肢幽隐之处臭烂不可收拾,或遗毒儿女致患终身,其恶如此!静而思之,则有见此恶道,而不为寒心知避者,其愚亦甚矣。故凡治之之法,最当知切要,不可不慎也。亦有不因淫毒传染,偶中湿热而患者,此不过在皮毛肌肉之间,清去湿热,自当全愈,无足虑也。

今人每遭此毒,或畏人知,或畏毒甚,而大用攻击峻利等药,多致邪毒未除,而元气先败,或成痨瘵,或即殒命,或愈久愈甚,以致败坏不能收敛,皆元气先败之故也,余见之多矣。故凡被此病者,切不可惊慌,亦不可专肆攻击,但按法渐解其毒,务使元气毫无损伤,则正能胜邪,虽毒无害。若正不胜邪,则微毒亦能杀人。此其要也,不可不察。

广疮治法:凡其初起而元阳未伤,毒亦未甚,宜速用清利,使从小便利去其毒,惟换肌消毒散为第一;其次则五加皮饮亦妙。或兼火邪者,宜秘仙方余粮汤。或禀气多弱者,宜茯苓膏。凡此诸药,或十日,或半月,甚者一月,无不见效。

凡生疮毒者,宜服槐花蕊至二三升,则毒从小便泄去,可免终身之患,真神方也。

此疮初起时,多有先下疳,次便毒而后疮出,是为一套。若便毒势甚肿痛,热秘而元气素强者,即宜用会脓散或牡蛎散,先去其毒之大势,而后用前方诸药,亦要着也。

此疮久而不愈,或元气素弱,或因克伐致虚,但见有正不胜邪之势,则当酌其轻重,或以纯补元气为主。凡脾肾阴阳气血,皆宜随证用方,但使气血得复,则虽毒无害。最忌见不真而执两端,则终归无益,亦是要着。

饮食宜否,有谓宜忌口者,有谓不宜忌口者而任其发透,总之亦有其要。盖疮毒初染,毒本未甚,此时只宜清利,使毒渐消为善。若食发物,则愈发愈多而毒愈甚矣,此则宜忌之时也。若疮毒已久,元气已弱,脓汁既多,血气既耗,斯时也,非以药食滋补,则日见消败,何以收效?此则不宜忌者也。宜忌不宜忌,亦宜补不宜补之法耳。使不知辨,安能无误?

疮生头面,或遍身不便处,欲其速愈,但用点药,则二三日可以脱落,亦神妙者也,但此惟治标之法耳。

疮毒久畜,发为风毒,亦名杨梅痈漏,或蚀筋,或附骨,溃烂不收,最为恶候。近来治法,惟五宝丹为最效;及徐东皋杨梅痈漏方,或秘传水银膏,宜择用之。

结毒

结毒者,熏火收遏疮毒而沉于骨髓也。又有未经熏擦,见苗未久,服药不多,内毒未尽,便用点药收敛,郁遏毒气者,亦能致之。发则先从筋骨疼痛,日后渐渐肿起,发无空处,随便可生。发在关节中,则损筋伤骨,纵愈曲直不便;发于口鼻,则崩梁缺唇,虽痊破形更相。发于咽喉者,更变声音;发于手足者,妨于行走。苦楚一生,毒遗数代。情关一错,祸起百端。初起筋骨疼痛,服金蟾脱甲酒,发汗自愈。虚弱者芎归二朮汤,头疼欲破者天麻饼子,并吹鼻碧云散。年余流串筋骨不愈者,五宝散。虚弱者,溃烂疼痛不敛者,十全大补汤同土茯苓煎服。初起筋骨痛甚者,雷火针法。已溃腐烂者,解毒紫金膏,依法施治。年远毒盛者,元武丹兼外擦灵药。年代浅近者只在百日,自然可愈,毋得再熏,为祸害人也。治法俱照杨梅疮证。


清肌燥湿汤  治天泡疮。

苍朮  白朮  升麻  甘草  泽泻  木通  生地  白芍  苦参  黄蘗  知母  黄芩  茯苓  枳壳  连翘  小柴胡  水二钟,姜三片,枣二枚,煎服。

泥金刮毒膏  治前证。

韭地蚯蚓粪三钱  元明粉二钱  滑石末一钱

右研细末,新汲水调匀,鹅毛润患上三两日,然后再用茶洗净,将槟榔、天花粉、黄连、黄蘗末各一钱,面粉四钱和匀,干掺自愈。

汗药  治杨梅疮。

升麻  白芷  甘草  苍朮  当归  穿山甲  赤芍  羌活  独活  防风  荆芥  柴胡  麻黄  连翘  木通  薄桂  桔梗  金银花  水酒各一钟,煎八分,乘热服之,以衣覆身出汗为妙。

煎药  治前证。

人参  白朮  防风  连翘  金银花各一钱  木瓜二钱  白藓皮一钱半  皂荚子  薏苡仁  当归  川芎  白芍  熟地各八分  升麻  甘草各三分  用冷饭团四两,水六碗,煎至四碗,滤去滓,每药一剂,用汁二碗,煎八分。在上食后,在下食前,遍身不拘时服。忌茄子糟物牛肉茶叶。服四十剂,方无后患。巅顶加藁本。

熏洗方  夏天一日一洗,冬天两日一洗。

防风  芍药  山栀  苦参  薄荷  金银藤  苍朮  黄蘗  地榆  黄芩  连翘  蕲艾  地骨皮  花粉  豨莶草各三钱  铅一斤  紫苏一把  水二斗,煎数沸,去渣,倾在浴盆内,将板一片,放在盆上,坐之,上下周围,以席遮护,无风处拭干,后搽点药。

点药

珍珠一钱  麝香二分  杏仁去皮  轻粉各五钱

右四味,各另研和匀,用雄猪胆汁调匀,搽入肌肉,不见药为效。如有水出,再挹再搽。

行药  服药久不愈。

白殭蚕三钱  全蝎七枚,焙  当归  白芷  穿山甲炮,各二钱  大黄焙,四钱

右为末,五更空心蜜汤调下,作丸酒下亦可。利行数次,薄粥补之。或次日,或隔一日,如前服,则湿热虫毒自消。

点药 【 《景岳全书》,下同。】   治绵花疮。

杏仁取霜  真轻粉  二味等分为末,敷于疮上,二三日,即痂脱落。

武定侯方  治前证。

雄黄一钱半  杏仁去皮,三十粒  轻粉一钱

右同细末,用雄猪胆汁调敷之,二三日即愈。百发百中,天下第一方也。

藜芦膏  治一切疮疽努肉突出,不问大小长短

藜芦  一味为末,以生猪脂和研如膏,涂患处,周日易之。

臙脂散  治反花疮。

臙脂  贝母  胡粉各一分  硼砂  没药各半分

右研细,先以温浆水洗拭,后敷药。

甘草涂敷方  治反花疮。

甘草半生半炒  矾石  人中白  密陀僧各半两

右为细末,以童子小便半盏,以火熬用竹篦搅成膏,取涂疮上,日五次。

恶实根涂敷方  治反花疮,并诸疮积年不瘥者。

恶实根研末,四两  猪脂二两

右调和胡涂疮上,日三四次。

换肌消毒散  治时疮不拘初起溃烂。

土茯苓五钱  当归酒洗  白芷  皂角刺  薏苡仁各一钱  白藓皮  木瓜不犯铁器  木通  金银花各七分  炙甘草五分

右,水煎服。

蠲痹消毒散  治时疮肢节拘挛。

姜黄  土茯苓  独活各五钱  白朮  当归各一钱五分  赤芍药一钱  白芷五分

右,水煎服。

蠲毒换肌散  治杨梅疮。

冷饭团白色者,木槌打碎,四两

右以长流水四大碗,入砂锅内煎至三碗,入后药:黄(艹舌)蒌连仁切,一个  黄芪用盐水炒,三钱  白芍药  当归各一钱半  木瓜  白芷  风藤  白藓皮  贝母  天花粉  穿山甲  皂角刺  甘草节各一钱  汉防己七分  金银花三钱  鳖虱胡麻炒研,二钱  猪胰子切碎,一两

右,再煎至一大碗,通口顿服,胃弱者分为二服,日三服。

杨梅疮丸药

白花蛇四寸,酥炙  露蜂房一枚,煅  全蝎四枚,酒浸蜜炙,去足螫  蜈蚣二条,煅  龟板一两,酥炙  雄黄  飞丹各一钱  槐花米  雨前茶各五钱  孩儿茶  辰砂各五分,为衣  麝香三分,同炒为衣

右用黄米饭为丸,日进二三服,好酒送下,七日后疮即光矣。

发霉疮毒方

雄羊肉一斤,水八碗煮熟,入后药再煮  川芎  大黄  蝉蜕  麻黄  威灵仙各一两,虚者少用。  共五味,入羊肉内,煎至一大碗,空心服。其羊肉任意食之,盖被取汗,天明洗浴。只用一贴,立效。

围药方

丁香  檀香  沉香  乳香各五钱  麝香一钱  桑霜二两  赤石脂三两  碱水调围。

广疮膏  亦治结毒。

黄连  黄蜡各三钱  木鳖去売  蕲艾各二钱  韶粉  白蜡各一钱半  雄黄一钱  龙骨五分  冰片一分  炉甘石五钱  香油煎膏。原方有樟脑三钱,恐作痛,故去之。

熏法  治杨梅疮毒,流注四肢,或遍身结成大疮,久不能愈者,用此法熏之极妙,能收轻粉毒。

好蕲艾叶一斤,挼熟  雄黄  黄丹各一两  松香四两  苍朮半斤,米泔制过

右四味为末,入艾拌匀,用黄纸做成药筒五寸长,以火烧着一头,将烟熏疮口,待筒烧过一半,去筒,用水银膏贴之;次日又洗又熏之,半月有效。如重,二十日有效。

洗药方

石菖蒲  荆芥  防风  羌活  独活  金银藤  地骨皮  何首乌  甘草

右,日日煎汤洗之。

水银膏  亦治臁疮。

无名异  水银  银朱  黄丹  百草霜各等分

右研极细和匀,用桐油调成膏,油纸摊作隔纸膏贴之。其油纸先用黄连、黄蘗煎汤刷数遍,然后摊贴。

消风散叶心仰方,下同。治久年杨梅漏毒疮。

川连  黄蘗  黄芩  防风  荆芥  栀子  连翘  赤芍  白芍  川芎  陈皮  牛膝  甘草  蒺藜  京子  木瓜  苦参  元参  羌活  独活  生地  大黄  用水煎服。实者服七八贴,虚者少服,再服对金丸收功。

对金丸  治久年漏毒杨梅疮。

上好轻粉不拘多少,用黄连一钱,黄蘗、黄芩各二钱,三味以水煎浓汁,滤去渣,入轻粉于汁内,浸一宿,次日去汁晒干为细末,四钱  雄黄  乳香生  朱砂  没药生  白芷晒干  公丁香各二钱半  归须晒干  净槐花晒干  净金银花各一两  十味共为末,米糊为丸如菉豆大,每日早晚空心服十丸,俱用土茯苓煎汤送下。服至六七日内,牙齿肉疼痛时,其丸莫服,停止三五日,俟痛止后,每日仍服二次收功。其丸虽小,力量最大,切不可多服,谨慎谨慎!小儿只可服二三丸。

黄蜡膏  治年久毒漏,杨梅痈疽,里外臁痛,身上烂者。

川黄连  黄蘗  荆芥  白芷  紫草  苦参  郁金各一钱  大枫子九个

右作一贴,用麻油一盏,猪油一片如铜钱大,将药入油内同煎,煎至药渣黑色,用椶一片,滤去渣再煎,先放松香二钱镕化,后入黄蜡五钱、白蜡五钱镕化,取起将碗盛着,再入后末药。

末药方

轻粉一钱  枯矾五分  儿茶八分  自然铜炼过酢淬七次,用六分  鳖壳烧灰,二钱  五味共研末,入前黄蜡膏内。

搽杨梅疮方

乌枣肉烧灰,一两  胆矾七分  轻粉二钱  用猪胆汁调搽。

又方  搽杨梅顽疮久不愈者。

升过铅粉一钱  真轻粉二钱  杏仁七个  三仙丹一分

右将铅粉、轻粉、三仙丹共为细末,后擂杏仁极烂似糍样,更将草药仙草叶擂烂作饼子,贴此药于疮上,六七日取下即愈。先将苦荠菜煎水洗去皮,方用此药搽于疮上。

神异膏  治痈疽疮毒甚效,此疮疡中第一药也。

露蜂房儿少者  杏仁去皮尖双仁,各一两  蛇蜕盐水洗焙  元参各半两  黄芪三钱  男子发洗,如鸡子一团  黄丹十二两  麻油二斤  先以杏仁、元参、黄芪入油煎至将黑色,方人蜂房、蛇蜕、乱发再煎至黑,滤去渣,徐徐下黄丹,慢火煎,以柳枝不住手搅,滴水捻,软硬得中,即成膏矣。

防风通圣散  治一切风热积毒,疮肿发热,便秘表里俱实者。

芍药炒  芒硝  滑石煅川芎  当归酒拌  桔梗  石膏煅  荆芥  麻黄各四分半  薄荷  大黄煅  山栀炒  白朮炒  连翘  甘草炙  防风  黄芩炒,各五分  作一剂,水二钟,煎八分服。

大连翘饮  治斑疹丹毒瘙痒,或作痛,及大人小儿风邪热毒焮痛,或作痒,小便濇。

连翘  瞿麦  荆芥  木通  芍药  当归酒拌  蝉蜕  甘草  防风  柴胡  滑石煅  山栀炒  黄芩各一钱  作一剂,水一钟半,煎七分。如小儿宜为细末,每服一二钱,滚汤调下。

冰蛳散 【 《正宗》,下同。】   治翻花疮。

大田螺五枚,去壳,线穿晒干  白砒一钱二分,面裹煨熟  冰片一分  硇砂二分  用晒干螺肉切片同煨熟,白砒研为细末加片脑再研,密收。

珍珠散  治前证。

青缸花五分  珍珠一钱,入豆腐内煮数滚研细  真轻粉一两

右三味共研千转,细如飞面,密收。

解毒泻心汤  治心经火旺,酷暑时临,致生天泡,发及遍身者。

黄连  防风  荆芥  山栀  黄芩  牛蒡子  滑石  元参  知母  石膏各一钱  甘草  木通各五分  水二钟,灯心二十根,煎八分,食远服。

清脾甘露饮  治脾经湿热郁遏,乃生天泡,下体多而疼痛者。

白朮  赤茯苓  山栀  茵陈  麦门冬  生地  黄芩  枳壳  苍朮  泽泻  连翘  甘草  元明粉各等分

右,水二钟,竹叶灯心各二十件,煎八分,食前服。

胡粉散  治天泡红肿发热,急胀疼痛,用针挑破,掺此药。

杭粉一两  轻粉  石膏煅  蛤粉各二钱  共研极细,挹干患上,用此掺之,或用丝瓜叶捣汁调搽亦好。如冬月无此,用染布青缸汁调搽。

石珍散  治天泡日久作烂,疼痛不已,脓水淋漓者。

石膏煅  轻粉各一两  青黛  黄蘗末各三钱

右共研极细,甘草汤洗净,以此药掺之,其疼即止。

加味遗粮丸  治杨梅初起,筋骨疼痛,及已成数月,延绵不已;并杨梅风毒,误服轻粉,瘫痪骨疼,不能动履。

川芎  当归  防风  薏苡仁  木瓜  金银花  木通  白藓皮  茅山苍朮  威灵仙各一钱  甘草五分  皂荚子五个,切片微炒  仙遗粮二两  疮久气虚者加人参。水二碗,煎八分,量病上下,食前后服。腿脚之下,加牛膝一钱。病浅者一月可退,病深者百日可痊。忌牛肉烧酒海腥煎炒。此疮发时,多先起于下疳,若以此方预服之,可以止其不发梅疮也。

解毒天浆散  治杨梅疮,不问新久,遍身溃烂,及筋骨作疼者。

天花粉二钱  防风  防己  皂角针  白藓皮  连翘  川芎  当归  风藤  木瓜  金银花  蝉蜕  薏苡仁各一钱  甘草五分  土茯苓二两  下部加牛膝。水二钟,煎八分,临服入酒一杯,量病上下服之。

升麻解毒汤  治杨梅疮筋骨疼痛,久而不愈;及治远年近日,流注结毒,皮肉破烂,咽喉损破者,并宜服之。

川升麻  新鲜皂角针各四钱  上白土茯苓一斤

右,项以上加白芷、咽内加桔梗、胷腹加白芍、肩背加羌活、下部加牛膝各一钱,用水八碗,煎至四碗,作四次一日服尽。每次顿热,加麻油三茶匙和匀,量病上下,食前后服之。疮甚者不过十服。

归灵汤  治杨梅疮不问新久,但元气虚弱者。

川芎  当归  白芍  熟地  薏苡仁  木瓜  防己  天花粉  金银花  白藓皮  人参  白朮各一钱  甘草五分  威灵仙六分  下部加牛膝五分。水三钟,煎二钟,二次量上下食前后服之;渣再煎八分服。

防风必效散  治杨梅疮湿热太盛,疮高稠密,元气素实者。

防风  防己  荆芥  白藓皮  连翘  槐花  苍朮  皂角针  风藤  木通  白芷  天花粉  木瓜  金银花  翻白草各一钱  甘草五分  土茯苓四两  初起加大黄三钱。水三碗,煎二碗,二次服;渣再煎一碗。服后,饮酒一大杯,即静睡一时许,更妙。

翠云散  治杨梅疮,已服内药,根脚不红,疮势已退者。

铜绿  胆矾各五钱  轻粉  石膏煅,各一两  共研极细,磁罐收贮,湿疮干掺、干疮公猪胆汁调涂,三日点三次,其疮自干而愈。

鹅黄散  治杨梅疮溃烂成片,脓秽多而疼甚者。

石膏煅轻粉  黄蘗炒

右各等分,为极细末,干掺烂上,即可生疤。再烂再掺,毒尽乃愈。此解毒止痛收干之效药也。

单方

反花恶疮:胡粉、胭脂各一两为末,盐汤洗净敷之,日五次。 【 《圣惠》,下同。】

反花疮毒,初生恶肉如米粒,破之血出,肉随生反出于外:鹁鸽屎三两,炒黄为末,温浆水洗后敷之。

反花恶疮,肉出恶饭粒,根深脓溃:柳枝叶三斤,水五升,煎汁二升,熬如饧,日三涂之。

反花恶疮:鲫鱼一个去肠,以羯羊屎填满烧存性,先以米泔洗过搽之。

反花恶疮,内生恶肉如饭粒,破之血出,随生反出于外:鼠尾草根切同猪脂捣敷。 【 《总录》,下同。】

又方:苍耳叶捣汁服三合,并涂之,日二上。

又方:藜芦末猪汁和敷,日三五上。

又方:鸡肠草研汁拂之,或为末,猪脂调擦极效。 【 《医林正宗》】

又方:马齿苋一斤,烧研,猪脂和敷。

天泡湿疮:龙葵苗叶捣敷之。

又方:天泡,草铃儿捣敷之,亦可为末,油调敷。 【 《杂兴方》】

天泡热疮:蓝叶捣敷之。 【 《圣惠》】

天泡湿疮:花粉、滑石等分为末,水调搽之。 【 《普济方》,下同。】

又方:无名异末,井华水调服之。

又方:野菊花根、枣木,煎汤洗之。 【 《集成》】

又方:黄药子末搽之。 【 《集简方》,下同。】

又方:生百合捣搽,一二日即安。

又方:丝瓜汁调辰粉频搽之。

又方:荷花贴之。 【 《简便方》】

又方:莲蓬壳烧存性研末,井泥调涂,神效。 【 《海上方》】

杨梅毒疮:用铜绿酢煮研末,烧酒调搽,极痛出水,次日即干;或加白矾等分研掺。 【 《简便方》】

又方:黑铅、广锡各二钱半结砂,蜈蚣二条为末,纸卷作捻,油浸一夜,点灯日照疮二次,七日见效。 【 《集元方》】

杨梅毒疮:水银、黑铅各一钱结砂,黄丹一钱,乳香、没药各五分为末,以纸卷作小捻,染油点灯,日照疮三次,七日见效。

又方:用水银、黑铅结砂,银朱各二钱,白花蛇一钱为末,作纸捻七条,头日用三条,自后日用一条,香油点灯放被内熏之,勿透风。头上有疮,连头盖之。

又方:水银一钱二分,黑铅、白锡各八分共结砂,黄丹四分,朱砂六分为末,分作十二纸捻,以香油浸灯盏内,点于小桶中,以被围病人坐之,以鼻细细吸咽,三日后,口吐出恶物为效。

杨梅疮癣:汞粉、大枫子肉等分为末涂之,即愈。 【 《卫生》,下同。】

又方:用轻粉二钱,杏仁四十二个去皮,洗疮拭干搽之,不过三日即愈;干则以鹅胆汁调。

杨梅毒疮:用轻粉一钱,雄黄、丹砂各二钱半,槐花炒、龟板炙各一两为末,糊丸梧子大,每服一钱,冷茶下,日二服,七日愈。 【 《统旨》】

又方:用轻粉、胡桃仁、槐花炒研、红枣肉各二钱,捣丸,分作三服,初日鸡汤下,二日酒下,三日茶下。三日服尽,五日疮干,七日痂落。 【 《经验方》】

又方:用豮猪肾一对,去膜批开,各掺轻粉一钱,扎定,麻油二两,煨熟顿食。若口肿牙疼,仍服金银花药。

又方:用大鸡卵一枚,去黄留白,入轻粉一钱,搅匀,纸糊,饭上蒸熟食。

杨梅毒疮:银朱、官香等分为末,以纸卷作捻,点灯置桶中,以鼻吸烟,一日一作,七日愈。

又方:银朱二钱,孩儿茶、龙挂香、皂角子各一钱为末,如上法用。

又方:银朱、轻粉各一钱,黄蜡、清油各一两,化开和水,以油纸摊贴,疮痂自脱也。

杨梅毒疮:酢调胆矾末敷之。痛甚者,加乳香、没药。出恶水,一二上即干。

杨梅毒疮:用冷饭团四两,皂角子七个,水煎代茶饮。浅者二七,深者四七,见效。 【 《杂兴方》,下同。】

又方:冷饭团一两,五加皮、皂角子、苦参各三钱,金银花一钱,好酒煎,日一服。

杨梅癣疮:水萍煎汁,浸洗半日,数日一作。 【 《集简方》,下同。】

杨梅毒疮,乃阳明积热所生:槐花四两略炒,入酒二盏,煎十余沸,热服。胃虚寒者勿用。

椰子瓤:主治杨梅疮,筋骨痛,烧存性,临时炒热,以滚酒泡服二三钱,暖覆取汗,其痛即止,神验。 【 时珍】

杨梅疮烂:古墙上螺蛳壳、辰砂等分,片脑少许为末,擦之。

杨梅恶疮:马鞭草煎汤,先熏后洗,气到便爽,痛肿随减。

又方:大枫子烧存性,和麻油、轻粉研涂,仍以壳煎汤洗之。 【 《卫生方》】

杨梅天泡:天花粉、芎藭各四两,槐花一两为末,米糊丸梧子大,每空心淡姜汤下七八十丸。 【 《简便方》】

杨梅诸疮:水银一两,朱砂、雄黄各二钱半,白矾、绿矾各二两半,研匀罐盛,灯盏盖定,盐泥固济,文武火炼,升罐口扫收。每以三钱,入乳香、没药各五分,洒太乙膏上贴之,绝效。名五宝霜。

又方:粉霜一味搽之。 【 《集简方》】

又方:龙挂香、孩儿茶、皂角子各一钱,银朱二钱为末,纸卷作捻,点灯置桶中,以鼻吸烟,一日三次,三日止,内服解毒药,疮即干。 【 《集简方》】

杨梅疮,不拘新久轻重皆效,名金蟾脱甲酒。用好酒五斤,大虾蟆一个浸酒内,封瓶口,煮香二枝取起,待次日随量之大小,以醉为度。冬夏盖暖,出汗为效。存酒次日只服量之一半,酒尽疮愈。又治杨梅结毒,筋骨疼痛,诸药不效者,更妙。服七日后,不许见风为要。忌口及房事,百日绝根矣。

医案

《薛己医案》曰:判官张承恩内股患痈将愈,翻出一肉如菌,余曰:此属肝经风热血燥,当清肝热,养肝血。彼谓不然,乃内用降火,外用追蚀,蚀而复翻,翻而复蚀,其肉益大,元气益虚,始信余言。遂内用栀子清肝散,外用藜芦膏而痊。

一上舍素膏粱善怒,耳下结一核,从溃而疮口翻张如菌,焮连头痛,或胷胁作胀,或内热寒热,或用清热消毒之药,年余未瘥;余用补中益气汤、六味地黄丸而寻愈。

一男子背疮敛如豆许,翻出肉寸余,用消蚀割系法,屡去屡大,此肝经血虚风热,余用加味逍遥散三十余剂,涂藜芦膏而消,又用八珍散倍用参、芪、归、朮而敛。

一妇人素善怒,臂患痈,疮口出肉,长二寸许,此肝脾郁怒,气血虚而风内动,用加味逍遥散,涂藜芦膏而愈。后因怒患处胀闷,遍身汗出如雨,此肝经风热,风能散气故耳,仍用前散并八珍汤而愈。

一男子项患肿,痰涎涌甚,用散坚行气等剂,肿硬愈甚,喘气发热,自汗盗汗,体倦食少。余曰:此属足三阴亏损,当滋化源。不信,及追蚀患处开翻六寸许,嵾岩色赤,日出鲜血,三月余矣,肝脉弦洪紧实,余用大补汤加麦门、五味五十余剂,诸证渐愈,血止三四。复因怒饮食顿少,其血涌出,此肝伤不能藏,脾伤不能摄也,用补中益气汤为主,加五味、麦门,其血顿止;再以六味丸加五味子常服,疮口敛至寸许,遂不用药且不守禁而殁。

一小儿患天泡疮,焮痛发热,脉浮数,挑去毒水,以黄蘗、滑石末敷之,更饮荆防败毒散二剂而愈。

一男子焮痛发热,服祛风清热药,愈炽,诊其脉沉实,乃邪在内也,用防风通圣散一剂顿愈,又以荆防败毒散二剂而安。夫此证虽属风热,当审其表里治之,方无悞矣。

毛阁老孙,年十余岁,背侧患水泡数颗,发热脉数,此肺胃经风热所致,名曰天泡疮,遂以荆防败毒散加芩、连服之,外去毒水,以金黄散敷之,又四剂而愈。

杨文魁腹患此,延及腰背焮痛,饮冷,脉数按之愈大,乃表里俱实也,以防风通圣散一剂,更敷前散,势减大半;再以荆防败毒散二剂而愈。

一男子患杨梅疮后,两腿一臂,各溃二寸许一穴,脓水淋漓,少食无睡,久而不愈,以八珍汤加茯神、炒酸枣仁服,每日以蒜捣烂涂患处灸,良久,随贴膏药,数日少可;却用豆豉饼灸,更服十全大补汤而愈。凡有肿硬或作痛,亦用蒜灸及敷冲和膏,内服补药并效。

一男子玉jing患杨梅疮肿痛,先以导水丸、龙胆泻肝汤各四服,少愈;再以小柴胡汤加黄蘗、苍朮五十余剂而平。

一男子玉jing肿溃,小便赤色,肝脉弦数,以小柴胡汤加木通、青皮、龙胆草四剂,又以龙胆泻肝汤数剂而痊。

一童子玉jing患之,延及小腹数枚,作痛发热,以小柴胡汤吞芦荟丸,更贴神异膏,月余而安。

一男子遍身皆患,左手脉浮而数,以荆防败毒散治之,表证乃退;以仙方活命饮六剂,疮渐愈;兼饮萆薢汤,月余而愈。

一妇人焮痛,便秘作渴,脉沉实,以内疏黄连汤二剂,里证已退;以龙胆泻肝汤数剂,疮毒顿退;间服萆薢汤,月余而愈。

一男子患之发寒热,便秘作渴,两手脉实,以防风通圣散治之而退,以荆防败毒散兼龙胆泻肝汤而痊。

一男子愈后腿肿一块,久而溃烂不敛,以蒜捣烂敷患处,用艾隔蒜灸之,更贴神异膏,及服黑丸子,并托里药,两月而愈。

一妇人燃轻粉药于被中熏之,致遍身皮塌,脓水淋漓,不能起居,以滑石、黄蘗、菉豆粉末等分铺席上,令可卧;更饮金银花散,月余而痊。

一男子愈后,但背肿一块甚硬,肉色不变,年余方溃出水,三载不愈,气血俱虚,饮食少思,以六君子汤加当归、藿香三十余剂少愈,更饮萆薢汤两月余而愈。

一男子患之,势炽,兼脾胃气血皆虚,亦服前药而瘥。

一妇人患之皆愈,唯两腿两臁,各烂一块如掌,兼筋挛骨痛,三载不愈,诸药不应,日晡热甚,饮食少思,以萆薢汤兼逍遥散,倍用茯苓、白朮,数剂热止食进;贴神异膏,更服八珍汤加牛膝、杜仲、木瓜三十余剂而痊。

一儒者患前证,色焮赤作痛,大便秘而不实,服祛风败毒等药,舌痛口干,脉浮而数,此邪气去而阴虚所致,用六味丸料加山栀、当归四剂,脉证顿退;又用八珍汤加山栀、丹皮,疮色渐白;后用四君加归、芪而愈。

一患者服攻毒等药,患处凸而色赤作痛,肢体倦怠,恶寒发热,脉浮而虚,此元气伤而邪气实也,用补中益气汤二剂而痊。

一儒者患之,误服祛风消毒之药,致伤元气,因劳役过度,内热口干,齿龈肿痛,右关脉洪数而虚,此脾胃受伤而火动,用清胃散之类而愈。

进士刘华甫患之数月,用轻粉、朱砂等药,头面臂臀各结一块二寸许,溃而形气消弱,寒热口干,舌燥唇裂,小便淋漓,痰涎上涌,饮食少思,此脾胃伤诸脏弱而虚火动也。用六君子二十余剂,又用补中益气加山茱萸山药麦门五味服之,胃气复而诸证愈;唯小便未清,涎未止,用加减八味丸而痊。

一儒者患之,头面瘙痒,或成粒,或成片,或出水,脾肺脉俱洪数,比风邪所伤,先用荆防败毒散加萆薢、钩藤钩,数剂渐愈。但口干内热,用四物加山栀、钩藤钩、金银花、甘草节而愈。后遍身瘙痒,内热口干,佐以六味丸而痊。

《外科正宗》曰:一男子患杨梅疮两月余,自服败毒凉剂不应,筋骨疼痛,表里寒凉杂投,以致毒沉难出,必以辛热发之。用万灵丹,葱酒煎服,洗浴盖之,先出冷汗如雨,次出热汗,疼痛减其大半;以归灵汤服至月余,疮势始定;以萆薢汤兼补中益气汤,又两月余而始痊愈。

一女人,丈夫生疮所袭,筋骨至疼,遇晚寒甚,以人参败毒散四剂,其寒乃退,疼尚不止;又以万灵丹发汗二次,方出点如豆大,头面及背肉无余隙,此毒之盛也,以防风通圣散二剂,通利大小便;去硝黄加皂角针、金银花又十余剂,其疮渐大,小者如钱,大者若杯,气秽作烂,起坐不堪,外以石珍散掺烂上结疤,又烂又掺;内服加味遗粮汤,两月余疮始渐干,轻者收敛而脱,重者又半年,方得痊愈。

一庠生患杨梅疮月余,乃求速愈。予曰:此患非他恙所比,若速愈必遗毒于后日,辞不敢治。更医,医曰:半月全愈,后亦无患。因喜不胜。用水银、胆矾等药,搽擦手足二心,半月内,其疮果愈。随后骨疼,诸药不应;半年后,内毒方出作烂,痛不堪言,遍腿相串,并无一空。又二年,腿脚曲而不直,竟成痼疾终身,又兼耳聋全不能听。

一妓者患杨梅疮,欲其速愈,以照药熏之,三日后,吐鲜血数盆亦死,此求速愈自取危亡者也。

一男子患杨梅疮,熏药之后,六年患结毒,两腿骨痛,半年始肿,以雷火针于肿小者一处、肿大者三处针之,七日后作脓腐溃,内服仙遗粮汤,两月余其疼渐止,肿亦渐消。又两月,方得腐尽肌生,更服十全大补汤,三月而敛。

一男子玉jing结毒半年,yang物已损七八,遇方士以熏药照之,患上流血不止,人似鬼形。予曰:毒发已伤元气,再加熏火一逼,血得热而妄行,故去盆许。血乃有限之物也,恐其难保。先以四物汤兼黄连解毒汤合而服之,六剂其血乃止;更以八珍汤加麦冬、五味子、黄蘗、知母十余服,元气乃定;外以甘草汤浴洗患上,以银粉散搽之。如此月余,气血渐醒,红肉渐生,yang物复长大半,仍用前汤加土茯苓二两煎服,此不舍其根本,共约有四月之久,其疾乃愈。

一男子患结毒,头痛欲破,至夜尤甚,苦楚不睡,自以解毒药治之,俱不相应。诊之寸关脉细数而无力,此虚阳之火上攻,以补中益气汤加茯苓一两,服至三剂,其疼渐止;又十余剂,其疾全安而不再发。

一男子患结毒,自膝以下,腐烂无空,伏枕半年,内以芎归二朮汤,外以甘草、白芷、归尾、葱白煎洗,三日一度,以解毒紫金膏搽之,如此三月余,渐渐而安。唯足不能步履,以史国公药酒加土茯苓一斤浸煮,又服半年,其足方能步履;又一料,行步居然如旧。

一妇人患结毒,头疼手腕俱痛,诊之脉滑而弦,此痰毒相益之病也,以天麻饼子服之,半月头痛痊安;又以二陈兼四物汤加红花、升麻、黄芩,服至月余而愈。

一男子患结毒,头额腐烂,外搽解毒紫金膏,内以萆薢汤,两月余而敛。又一人小腿患之年余,仍以前药而愈。

一妇人患结毒,咽间损坏半年,汤药难下,几死,服结毒紫金丹,外吹结毒灵药,一月内,其疾痊安。又一女人手膊头背肿痛,六七年不溃,诸药不应,仍服前药而安。

一男子患结毒,咽喉腐烂,予以遗粮汤内服,外用解毒生肌药治之。彼以为缓,仍用熏药照之,口烂,大便纯去黑血,及遍身浮肿,饮食不进,肌破,三月而死。

《景岳全书》曰:余尝治一少年,因偶触秽毒,遽患下疳,始溃gui头,敷治不效,随从马口延入尿管,以渐而深,直至肛门,逐节肿痛,形如鱼骨,每过夜则脓结马口,胀不得出,润而通之,则先脓后尿,敷洗皆不能及,甚为危惧。余尝遇一山叟,敷得槐花蕊方,因以治之,不十日而茎根渐愈,半月后即自内达外,退至马口而全愈。疳愈后,即见些微广疮,复与五加皮饮十余剂而全愈。向彼敷方者曰:此方善治淫疮热毒,悉从小便泻去,所以能治此疮。但服此者,可免终身疮毒后患。然犹有解毒奇验,则在疮发之时,但见通身忽有云片红斑,数日而没者,即皆疮毒应发之处。疮毒已解,而疮形犹见,是其验也。余初未之信,及此人疮发之时,疮固不多,而通身红斑果见,凡两日而没,余始知药之有奇,一至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