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王世贞      

【题解】

本篇是王世贞所写的一篇史论,文章就历史上蔺相如完璧归赵一事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蔺相如所以能完成此壮举,有其深层次的原因,即秦国其时还不想与赵国彻底决裂。作者在文中将此称为“天”,指的就是大环境、大气候。

【原文】

蔺相如之完璧[1],人皆称之,予未敢以为信也。

夫秦以十五城之空名,诈赵而胁其璧。是时言取璧者情也,非欲以窥赵也。赵得其情则弗予,不得其情则予;得其情而畏之则予,得其情而弗畏之则弗予。此两言决耳,奈之何既畏而复挑其怒也!

且夫秦欲璧,赵弗予璧,两无所曲直也。入璧而秦弗予城,曲在秦。秦出城而璧归,曲在赵。欲使曲在秦,则莫如弃璧,畏弃璧,则莫如弗予。夫秦王既按图以予城,又设九宾[2],斋而受璧,其势不得不予城。璧入而城弗予,相如则前请曰:“臣固知大王之弗予城也。夫璧非赵璧乎?而十五城秦宝也。今使大王以璧故而亡其十五城,十五城之子弟,皆厚怨大王以弃我如草芥也。大王弗予城而绐赵璧[3],以一璧故而失信于天下,臣请就死于国,以明大王之失信。”秦王未必不返璧也。今奈何使舍人怀而逃之,而归直于秦?是时秦意未欲与赵绝耳。令秦王怒,而僇相如于市[4],武安君十万众压邯郸[5],而责璧与信,一胜而相如族,再胜而璧终入秦矣。

吾故曰:“蔺相如之获全于璧也,天也。”若其劲渑池[6],柔廉颇[7],则愈出而愈妙于用。所以能完赵者,天固曲全之哉!

【注释】

[1]蔺相如:战国时期赵国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

[2]九宾:指设傧相九人接待来使的隆重礼仪。

[3]绐(dài):欺诈。

[4]僇(lù):通“戮”。

[5]武安君:即秦国名将白起,封武安君。

[6]劲渑(miǎn)池:秦昭王与赵惠王会盟于渑池,秦王请赵王鼓瑟,以侮辱赵王。蔺相如请秦王击缶,秦王不肯,蔺相如就以刺杀相威胁。秦王无奈,只得勉强敲了一下缶。

[7]廉颇:廉颇是赵国大将,与蔺相如不和。蔺相如处处回避与廉颇发生冲突,为的是赵国的安定稳固。后有人将此情况告诉廉颇,廉颇惭愧不已,负荆请罪。

【翻译】

蔺相如保全了和氏璧,人们都称赞他,我却不敢苟同。

秦用十五座城的空名,欺骗赵国并且威胁它交出和氏璧。这时候,说秦国意在求取和氏璧确是实情啊,它并不是想以此来窥视赵国。赵国如果了解秦国的真正用意就可以不给,不了解秦国的真正用意就给;知道了秦国的真正用意而惧怕它就给,不知道秦国的真正用意而不惧怕它就不给它。这只要两句话就解决了,为什么既然惧怕它却又要挑起它的怒气呢?

况且秦国想要得到这块璧,赵国不给它璧,双方都没有什么曲直是非。和氏璧到了秦国而秦国不给城,那就是秦国理亏;秦国让出城而和氏璧却被送回了赵国,那就是赵国理亏了。要想秦国理亏,就不如放弃和氏璧;如果怕失去了和氏璧,就不如不给。那秦王既然已经按照地图给了城,又设了九宾的大礼,斋戒后才来接受和氏璧,那情势看来是不会不给城了。如果接受了和氏璧却不给城,相如就可以上前请求说:“我本来就知道大王是不会给城的。和氏璧不是赵国的璧么?而那十五座城也是秦国所珍惜的啊。现在如果大王因为和氏璧的缘故放弃了这十五座城,那十五座城里的子民,就都会深深埋怨大王抛弃他们就像抛弃草芥一样。大王也可以不给城而骗走璧,为了一块璧而失信于天下;那么我也请求死在秦国,以向天下昭示大王的不讲信用。”这样,秦王未必就不退还和氏璧啊。而当时为什么要派随从怀揣着璧逃回赵国,使人们认为是秦国占理呢?这个时候,秦国只是还不想与赵国断绝关系罢了。如果秦王发怒,在市集上杀掉相如,派武安君带领十万大军逼近邯郸,责问和氏璧的下落和赵国为何失信,那么,秦国一次获胜就可以使相如灭族,两次获胜就使得和氏璧最终还是归入了秦国。

我因此说:“蔺相如能使和氏璧得到保全,是天意啊!”至于他在渑池会上的强硬坚决,对廉颇的忍让团结,那是他处事应变的方式变得愈加的多样而且运用得愈加的巧妙了。因此赵国能够得以保全,是上天在偏袒它呀!

【解读】

此篇对蔺相如完璧归赵一事发表议论,其篇法、段法、句法都斩截爽朗,绝无闲话。其议论结构严密,逻辑分明,反问之句发人深思,无愧大家手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