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书》卷一一四《释老志》略云:

世祖时,道士寇谦之,字辅真,南雍州刺史赞之弟。自云寇恂之十三世孙。早好仙道,有绝俗之心。少修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无效。幽诚上达,有仙人成公兴,不知何许人,至谦之从母家佣赁。谦之尝觐其姨,见兴形貌甚强,力作不倦,请回赁兴代己使役。乃将还,令其开舍南辣田。谦之树下坐算,兴垦发致勤,时来看算。谦之谓曰:“汝但力作,何为看此?”二三日后复来看之,如此不已。后谦之算七曜,有所不了,惘然自失。兴谓谦之曰:“先生何为不怿?”谦之曰:“我学算累年,而近算周髀不合,以此自愧。且非汝所知,何劳问也。”兴曰:“先生试随兴语布之。”俄然便决。谦之叹伏,不测兴之深浅,请师事之。兴固辞不肯,但求为谦之弟子。未几,谓谦之曰:“先生有意学道,岂能与兴隐遁?”谦之欣然从之。兴乃令谦之洁斋三日,共入华山。令谦之居一石室,自出采药,还与谦之食药,不复饥。乃将谦之入嵩山。谦之守志嵩岳,精专不懈,以神瑞二年十月乙卯,忽遇大神,称太上老君。谓谦之曰:“往辛亥年,嵩岳镇灵集仙宫主,表天曹,称自天师张陵去世以来,地上旷诚,修善之人,无所师授。嵩岳道士上谷寇谦之,立身直理,行合自然,才任轨范,首处师位,吾故来观汝,授汝天师之位,赐汝云中音诵新科之诫二十卷。号曰‘并进’。”言:“吾此经诫,自天地开辟以来,不传于世,今运数应出。汝宣吾新科,清整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大道清虚,岂有斯事。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泰常八年十月戊戌,有牧土上师李谱文来临嵩岳,作诰曰:“地上生民,末劫垂及,其中行教甚难。但令男女立坛宇,朝夕礼拜,若家有严君,功及上世。其中能修身炼药,学长生之术,即为真君种民。”药别授方,销练金丹、云英、八石、玉浆之法,皆有决要。上师李君手笔有数篇,其余皆正真书曹赵道覆所书。古文鸟迹,篆隶杂体,辞义约辩,婉而成章。大自与世礼相准。始光初,奉其书而献之。世祖乃令谦之止于张曜之所,供其食物。时朝野闻之,若存若亡,未全信也。崔浩独异其言,因师事之,受其法术。于是上疏,赞明其事,曰:“臣闻圣王受命,则有大应,而河图、洛书,皆寄言于虫兽之文。未若今日人神接对,手笔灿然,辞旨深妙,自古无比。昔汉高虽复英圣,四皓犹或耻之,不为屈节。今清德隐仙,不召自至。斯诚陛下侔踪轩黄,应天之符也,岂可以世俗常谈,而忽上灵之命。臣窃惧之。”世祖欣然,乃使谒者奉玉帛牲牢,祭嵩岳,迎致其余弟子在山中者。于是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宣布天下,道业大行。

同书卷四二《寇赞传》云:

寇赞字奉国,上谷人,因难徙冯翊万年。父修之字延期,弟谦之。

《高僧传》(海山仙馆本,下同)卷一二《宋伪魏平城释玄高传》云:

释玄高姓魏,冯翊万年人也。母寇氏,本信外道。

时崔浩、寇天师并先得宠于焘,恐晃纂承之日,夺其威柄,乃谮云:“太子前事,实有谋心。但结高公道术,故令先帝降梦。如比物论,事迹稍形,若不诛除,以为巨害。”焘遂纳之。至伪太平五年九月十五日,就祸,卒于平城之东隅。

《芒洛冢墓遗文》卷三编后《魏寇臻墓志铭》云:

寇臻字仙胜,春秋甫履从心,寝疾,薨于路寝。上谷昌平人,汉相威侯之裔,侍中荣十世之胤,荣之子孙前魏因官遂寓冯翊,公皇魏秦州刺史冯翊哀公之孙,南雍州使君河南宣穆公之少子。

元和姓纂》卷九“去声五十候”条云:

寇上谷昌平,恂,后汉执金吾雍奴侯,曾孙荣,荣孙孟,魏冯翊太守,徙家冯翊。

《魏书》卷九一《殷绍传》略云:

殷绍,长乐人。好阴阳术数,达九章、七曜。世祖时为算生博士。太安四年夏,上四序堪舆,表曰:“臣以姚氏之世,行学伊川,时遇游遁大儒成公兴,从求九章要术。兴字广明,自云胶东人也。山居隐迹,希在人间。兴时将臣南到阳翟九崖岩沙门释昙影间。兴即北还,臣独留住,依止影所,求请九章。影复将臣向长广东山见道人法穆。法穆时共影为臣开述九章数家杂要,披释章次,意况大旨。又演隐审五藏六府心髓血脉,商功大算端部,变化玄象,土圭、周髀。练精锐思,蕴习四年,从穆所闻,粗皆仿佛。穆等仁矜,特垂忧闵,复以先师和公所注黄帝四序经文三十六卷,合有三百二十四章,专说天地阴阳之本。以甲寅之年,日维鹑火,月吕林钟,景气郁盛,感物怀归,奉辞影等。自尔至今,四十五载。又史迁、郝振,中古大儒,亦各撰注,配会大小,序述阴阳,依如本经,犹有所阙。依先撰录奏,谨以上闻。”其四序堪舆遂大行于世。

《高僧传》卷六义解晋长安《释昙影传》云:

释昙影,或云北人,不知何许郡县。后入关中,姚兴大加礼接,及什至长安,影往从之,助什译经,后山栖隐处,守节尘外。以晋义熙中卒,春秋七十矣。

同书卷五义解晋蒲坂《释法和传》云:

释法和,荥阳人也。少与安公同学,因石氏之乱,率徒入蜀,闻襄阳陷没,自蜀入关,住阳平寺。

同书卷四义解晋剡白山《于法开传》云:

于法开,不知何许人。事兰公为弟子,祖述耆婆,妙通医法。或问:“法师高明刚简,何以医术经怀。”答曰:“明六度以除四魔之病,调九候以疗风寒之疾,不亦可乎。”

《世说新语·下》“术解”类“郗愔信道甚精勤”条云:

郗愔信道甚精勤,常患腹内恶,诸医不可疗。闻于法开有名,往迎之。既来,便脉云:“君侯所患,正是精进太过所致耳。”合一剂汤与之。一服,即大下,去数段许纸如拳大,剖看,乃先所服符也(刘注云,《晋书》曰:法开善医术,尝行,莫投主人,妻产而儿积日不堕。法开曰:此易治耳。杀一肥羊,食十余脔而针之。须臾儿下,羊膋裹儿出,其精妙如此)。

《高僧传》晋敦煌《于道邃传》云:

于道邃,敦煌人。年十六出家,事兰公为弟子。学业高明,内外该览,善方药,美书札。

同书卷一〇《神异·上》晋洛阳《耆域传》云:

耆域者,天竺人也。晋惠之末,至于洛阳。时衡阳太守南阳滕永文在洛,寄住满水寺。得病,两脚挛屈,不能起行。域往看之,因取净水一杯,杨柳一枝,便以杨枝拂水,举手向永文而咒,如此者三。因以手搦永文膝令起,即起行步如故。洛阳兵乱,辞还天竺。既还西域,不知所终。

同书卷二译经中晋寿春石涧寺《卑摩罗叉传》略云:

先在龟兹,弘阐律藏。四方学者,竞往师之,鸠摩罗什时亦预焉。又欲使毗尼胜品,复洽东国,冒险东渡。以伪秦弘始八年达自关中,什以师礼敬待。及罗什弃世,叉乃出游关左,逗于寿春,止石涧寺,律徒云聚,盛阐毗尼。顷之,南适江陵,于新(本书卷一三《慧猷传》“新”作“辛”)寺夏坐,开讲十诵。律藏大弘,叉之力也。

同书卷一三明律宋江陵《释慧猷传》略云:

少出家,止江陵辛(本书卷二《卑摩罗叉传》“辛”作“新”)寺,时有西国律师卑摩罗叉,来适江陵,大弘律藏,猷从之受业,沉思积时,乃大明十诵,讲说相续,陕西律师莫不宗之。

同书同卷宋吴闲居寺《释僧业传》略云:

游长安,从什公受业,见新出十诵,遂专功此部。值关中多难,避地京师。吴国张邵请还姑苏,为造闲居寺。业训诱无辍,三吴学士,辐凑肩联。业弟子慧先,袭业风轨,亦数当讲说。

同书同卷宋京师长乐寺《释慧询传》略云:

经游长安,受学什公,尤善十诵、僧祇。宋永初中,还止广陵,大开律席。元嘉中至京师,止道场寺。寺僧慧观,亦精于十诵。乃令更振他寺。于是移止长乐寺。

同书同卷宋京师庄严寺《释僧璩传》略云:

出家为僧业弟子,尤明十诵。宋孝武敕出京师为僧正,少帝准从受五戒,豫章王子尚崇为法友,袁粲、张敷并一遇倾盖。

同书同卷彭城郡《释道俨传》略云:

善于毗尼,精研四部,融会众家。又以律部东传,梵汉异音,文颇左右,恐后人咨访无所,乃会其旨归,名曰决正四部毗尼论。后游于彭城,弘通律藏。时栖元寺又有释慧曜者,亦善十诵。

《高僧传》卷六义解晋庐山《释慧远传》略云:

见前三清谈误国附“格论”第二十二条。

开元占经》卷一“天地名体天地浑宗”条略云:

梁武帝云,四大海之外,有金刚山,一名铁围山,金刚山北又有黑山,日月循山而转,周回四十面,一昼一夜,围绕环匝。

隋书》卷一九《天文志·上》云:

逮梁武帝于长春殿讲义,别拟天体,全同周髀之文,盖立新义,以排浑天之论而已。

《晋书》卷一一《天文志·上》云:

古言天者有三家。一曰盖天,二曰宣夜,三曰浑天。汉灵帝时,蔡邕于朔方上书,言“宣夜之学,绝无师法。周髀术数俱存,考验天状,多所违失。惟浑天近得其情,今史官候台所用铜仪则其法也”。蔡邕所谓周髀者,即盖天之说也。

汉书》卷二一下《律历志》云:

中营室十四度,惊蛰(今曰雨水,于夏为正月,商为二月,周为三月)。终于奎四度。降娄,初奎五度,雨水(今曰惊蛰)。

后汉书》卷一三《律历志·下》云:

二十四气

冬至,小寒,立春,雨水,惊蛰。

论曰:太初历到章帝元和,旋复疏阔,征能术者课校诸历,定朔稽元,追汉四十五年庚辰之岁,追朔一日,乃与天合,以为四分历元。加六百五元一纪,上得庚申。

北史》卷八九《艺术传·信都芳传》略云:

信都芳,河间人也。少明算术。安丰王延明聚浑天、欹器、地动、铜乌、漏刻、候风诸巧事,并令芳算之。又著乐书、遁甲经、四术周髀宗。其序曰:“汉成帝时,学者问盖天。”扬雄曰:‘盖哉,未几也。’问浑天,曰:‘落下闳为之,鲜于妄人度之,耿中丞象之,几乎,莫之息矣。’(见《法言重黎》篇)此言盖差而浑密也。盖器测影而造,用之日久,不同于祖,故云‘未几也’。浑器量天而作,乾坤大象,隐见难变,故云‘几乎’。是时,太史令尹咸穷研晷盖,易古周法,雄乃见之,以为难也。自昔周公定影王城,至汉朝,盖器一改焉。浑天覆观,以灵宪为文;盖天仰观,以周髀为法。覆仰虽殊,大归是一。古之人制者,所表天效玄象。芳以浑算精微,术机万首,故约本为之省要,凡述二篇,合六法,名四术周髀宗。”

《魏书》卷三五《崔浩传》云:

浩又上五寅元历。

道藏太平部(外字一)《太平经钞甲部》卷一略云:

昔之天地与今天地,有始有终,同无异矣。初善后恶,中间兴衰,一成一败,阳九百六,六九乃周,周则大坏,天地混齑,人物糜溃,惟积善者免之,长为“种民”,君圣师明,教化不死,积练成圣,故号“种民”,“种民”圣贤长生之类也。

后圣帝君撰《长生之方》,宝经符图,三古妙法,垂谟立典,施之种民。不能行者,非种民也。凡大小甲申之至也,除凶民,度善人,善人为种民,凶民为混齑,大道神人,更遣真仙上士,出经行化,委曲导之,劝上励下,从者为“种民”,不从者沉没,沉没成混齑。

弘明集》卷八《辨惑论·序》云:

闽薮留“种民”之秽。

同书同卷同论“合气释罪三逆”条注云:

至甲子,诏冥醮录男女媟合,尊卑无别,吴陆修静复勤行此。

同书同卷同论“畏鬼带符妖汝之极一”条云:

至于使六甲神而跪拜圊厕(如郭景纯亦云仙流,登圊度厄,竟不免灾)。

同书同卷“解厨纂门不仁之极三”条注云:

又道姑,道南冠,女官,道父,道母,神君,“种民”,此是合气之后赠物名也。

同书卷九“周甄鸾笑道士合气三十五”条云:

真人内朝律云,真人日礼,男女至朔望日先斋三日,入私房诣师立功德,阴阳并进日夜六时,此诸猥杂,不可闻说。

《魏书》卷二四《崔玄伯传》(参《北史》卷二一《崔宏传》)略云:

尤善草隶行押之书,为世摹楷。玄伯祖悦与范阳卢谌,并以博艺著名。谌法钟繇,悦法卫瓘,而俱习索靖之草,皆尽其妙。谌传子偃,偃传子邈,悦传子潜,潜传玄伯,世不替业。故魏初重崔卢之书。又玄伯之行押特尽精巧,而不见遗迹。子浩。

同书同卷同传附简传(参《北史》卷二一《崔宏传附简传》)略云:

次子简,一名览,好学,少以善书知名。

同书卷三五《崔浩传》(参《北史》卷二一《崔玄伯传附浩传》)略云:

太祖以其工书,常置左右。浩既工书,人多托写急就章,从少至老,初无惮劳,所书盖以百数。浩书体势及其先人,而妙巧不如也。世宝其迹,多裁割缀连,以为模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