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帝天监元年(魏景明三年)四月,即皇帝位于南郊。礼毕,备法驾即建康宫,临太极前殿。大赦。改齐中兴二年为天监元年。封齐帝为巴陵王,齐宣德皇后为齐文帝妃,齐后王氏为巴陵王妃。是日,诏封文武功臣新除车骑将军夏侯详等十五人为公侯,以弟中扩军宏为扬州刺史,封临川郡王,南徐州刺史秀为安城郡王。丁卯,加领军将军王茂为镇军将军。以中书监王亮为尚书令,相国左长史王莹为中书监,吏部尚书沈约为尚书仆射,长兼侍中范云为吏部尚书。诏凡后宫乐府,西解暴室,诸如此例,一皆放遣。若衰老不能自存,官给廪食。又诏依周汉旧典,有罪入赎,详为条格,以时奏闻。辛未,以新除谢沐县公萧宝义为巴陵王,奉齐祀。复南兰陵武进县,依前代之科。改南东海为兰陵郡。土断南徐州诸侨郡县。甲戌,诏断远近上庆礼。

闰月壬寅,诏以宪纲日弛,渐以为俗。今端右可以风闻奏事,依元熙旧制。

五月乙亥,夜,盗入南、北掖,烧神虎门、总章观,害卫尉卿张弘策。戊子,以领军将军王茂迁江州刺史。

八月戊戌,置建康三官。丁未,诏中书监王莹等八人参定律令。

是月,诏尚书曹郎依昔奏事。林邑、千陀利各遣使贡方物。

十一月甲子,立皇子统为皇太子。

十二月丙申,以国于祭酒张稷为护军将军。辛亥,免。

是岁大旱,米斗五千,人多饿死。

二年(魏景明四年)正月甲寅,诏:“朕自藩部,常躬讯录,求理得情,洪细必尽。末运弛纲,斯政又阙。朕属当期运,君临兆亿,虽复斋居宣室,留心听断,而九牧遐荒,无因听览。可申敕诸州,月一临讯,博询择善,务在确实。”乙卯,以尚书仆射沈约为尚书左仆射;吏部尚书范云为右仆射,鄱阳王恢为南徐州刺史,代安成王秀,右卫将军柳庆远为中领军。丙辰,尚书令王亮免。

四月癸卯,尚书删定郎蔡法度上梁律二十卷、令三十卷、科四十卷。

五月丁巳,尚书右仆射范云卒。壬申,断诸郡县献奉二宫。惟诸州及会稽,职惟岳牧,许荐任土,若非地产,亦不得贡。甲午,以中书监王莹为尚书右仆射。

是夏多疠疫。以新除光禄大夫谢朏为司徒,尚书令。

七月,扶南、龟兹、中天竺各遣使献方物。

十月,皇子纲生,降都下死罪以下囚。

魏扬州刺史任城王澄命统军党法宗、傅竖眼、王神念分兵寇东关、大岘、淮陵、九山,拔关要、颍川、大砚三城,白塔、牵城、清溪皆溃。徐州刺史司马明素将兵救九山,徐州长史潘伯邻救淮陵,宁朔将军王燮保焦城。党法宗等进拔焦城,破淮陵。

十一月乙亥,尚书左仆射沈约以母忧去职。壬午,魏党法宗等擒司马明素,斩伯邻。

魏徐州刺史王监取角城。

三年(魏正始元年)正月戊申,扬州刺史临川王宏进号中军将军。癸丑,以尚书右仆射王莹为尚书左仆射,太子詹事柳惔为尚书右仆射。

五月丁巳,以扶南国王陈如阇耶跋摩为安南将军。癸未,大赦。

七月丁未,湘州刺史杨公则为中护军。

九月,北天竺遣使献方物。

十一月甲子,诏除赎罪科。

魏元嵩为徐州刺史转扬州。

四年(魏正始二年)正月癸卯朔,诏曰:“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若有才同甘、颜,勿限年次。”置五经博士各一人,广开馆宇。南徐州刺史鄱阳王恢迁,中护军柳庆远迁。有司奏吴令唐佣铸盘龙火炉、翔凤砚盖,诏禁锢终身。丙午,省凤凰衔书伎。戊申,停宫人观郊禋。辛亥,祀南郊,大赦。

二月壬午,遣卫尉卿杨公则率宿卫兵塞洛口。戊戌,以前郢州刺史曹景宗为中护军。

是月,立建兴苑于秣陵建兴里。

六月庚戌,初立孔子庙。

十月丙午,北伐,以扬州刺史临川王宏都督江北诸军事,尚书右仆射柳惔为副。以兴师费用,王公以下各上国租及田谷,助军费。

十一月辛未,以都官尚书张稷为领军将军。

十二月,司徒、尚书令谢朏以所生母忧,去职。

是岁大穰,米斛三十。

五年(魏正始三年)正月丁卯朔,诏:“凡诸郡国旧族邦内无在朝位者,选官搜括,使郡有一人。”乙亥,以前司徒谢朏为中书监、司徒。南徐州刺史建安王伟改丹阳尹,以豫章王综代之。丁丑,左仆射王莹为护军将军。甲申,立皇于纲为晋安郡王。(按:皇子封不备书,以简文帝承嗣,故书。)

四月甲寅,初立诏狱。诏建康县置三官(监正平),与廷尉、三官分掌狱事,号建康为南狱,廷尉为北狱。

五月辛未,太子左卫率张惠绍克魏宿预城。乙亥,临川王宏前军克梁城。

是月,置集雅馆以招远学。

六月庚子,青、冀二州刺史桓和克朐山城。

七月乙丑,邓至国遣使献方物。己丑,遣将军角念将兵屯蒙山,招纳兖州之民,降者甚众。时将军萧及屯固城,桓和屯孤山。壬寅,魏统军樊鲁大破桓和于孤山。

八月,别将元恒拔固城,统军毕祖朽击念,走之。己酉,将军薛怀恭与魏邢峦战于睢口,败绩,怀恭筑城。

九月癸酉,魏邢峦与将军杨大眼合攻,拔清南之城,斩怀恭,张惠绍弃宿豫。己丑夜,临川王宏之师溃于洛口。

十一月乙丑,以师出淹时,大赦。

十二月癸卯,司徒谢朏卒。

六年(魏正始四年)正月辛酉朔,诏四方士民,陈言刑政。己卯,诏:“祝史请祷,不得为朕祈福。”

四月癸卯,以右卫将军曹景宗为领军将军。己酉,以江州刺史王茂为尚书右仆射。丁巳,扬州刺史临川王宏为骠骑将军,以建安王伟代之。

右光禄大夫沈约代王莹为尚书左仆射。

八月戊于,大赦。戊戌,京师大水,涛入御道。

九月丁亥,改阅武堂为德阳堂,听讼堂为仪贤堂。丙戌,以左卫将军吕僧珍代吕义之为南兖州刺史。

闰月乙丑,临川王宏为司徒、尚书左仆射,沈约为尚书令、吏部尚书,袁昂兼尚书右仆射。甲申,以右光禄大夫夏侯详为左仆射。魏元昞(即元寿兴)为徐州刺史。

七年(魏永平元年)正月乙酉朔,诏:“今声训所渐,夷夏同风,宜大启庠敩,博延胄子,务彼十伦,弘此三德,使陶钧远被,微言载表。”戊戌,作神龙、仁虎阙于端门、大司马门外壬子,以卫尉萧景代曹景宗兼领军将军。二月乙卯,新作国门于越城南。庚午,诏于州郡县置州望、郡宗、乡豪各一人,专掌搜荐。乙亥,以南兖州刺史吕僧珍代萧景为领军将军。丙子,以中护军长沙王渊业为南兖州刺史,柳庆远自雍州刺史为护军将军。

五月己亥,诏复置宗正、太仆、大匠、鸿胪,又增太府、大舟,为十二卿。癸卯,始兴王憺自荆州刺史为护军将军。

六月辛酉,复建、修二陵,周回五里内居民。改陵监为陵令。

八月丁巳,赦大辟以下未结正者。

九月丁亥,诏曰:“薮泽山林,毓材所出。斧斤之用,比屋所资。而顷世相承,并加封固,岂所谓与民同利,惠兹黔首?凡公家诸屯戍见封者,可悉开常禁。”壬子,置童子奉车郎。

十月丙寅,以吴兴太守张稷为尚书左仆射。丙子,魏阳关主许敬珍以城内附。诏大举伐魏。以始兴王憺为平北将军,率众入清;车骑将军王茂率众向宿豫。丁丑,魏镇东参军成景俊杀宿豫戍主严仲贤,以城来降。

十一月庚寅,魏遣安东将军杨椿将兵四万攻宿豫。

八年(魏永平二年)正月辛巳,车驾祀南郊,大赦,内外文武各赐劳一年。

四月戊申,护军将军始兴王憺迁,临川王宏代建安王伟为扬州刺史。丙子,丹阳尹王莹迁。

五月壬午,诏:“有能通一经、始末无倦者,策实之后,可量加叙录。虽复牛监羊肆,寒品后门,并随才试吏,勿有遗漏。”

十月乙巳,长沙王渊业自南兖州刺史为护军将军,始兴王憺以镇北将军代之。

魏以卢昶为徐州刺吏。

九年(魏永平三年)正月乙丑,右光禄大夫王莹代沈约为尚书令,建安王伟领护军将军,南兖州刺史始兴王憺迁,以太常卿王亮为中书监。丙子,晋安王纲为南兖州刺史。庚寅,作缘淮塘,北岸起石头迄东冶,南岸起后渚篱门迄于三桥。

三月己丑,车驾幸国子学,亲临讲肄,赐国子监祭酒以下帛各有差。诏:“皇太子及王侯之子年在从师者,可令入学。”于阗献方物。

四月丁巳,革选五部令史用寒流。林邑国献白猴一。

五月己亥,诏:“自今台阁省府州郡镇戍应有职僚之所,时共集议,各陈损益,具以奏闻。”中书监王亮卒。

六月癸酉,护军建安王伟迁。

十二月癸未,车驾幸国子学,策试胄子,赐训授之司各有差。

十年(魏永平四年)正月辛丑,车驾祀南郊,大赦,居局治事赐劳二年。癸卯,尚书左仆射张稷为青、冀二州刺史,鄱阳王恢自郢州刺史为护军将军。甲辰,南康王绩代豫章王综为南徐州刺史。辛酉,车驾祀明堂。

三月,盗杀东莞、琅邪二郡太守邓晰,以朐山引魏徐州刺史卢昶,遣振远将军马仙琕讨之。

五月,马仙琕围朐山。丁丑,领军吕僧珍卒。己卯,以国子祭酒张充为尚书左仆射,太子詹事柳庆远为领军将军。

七月丙辰,诏:“昔公卿面陈,载在前史,令仆陛奏,列代明文,晋氏陵替,虚诞为风,自此相因,其失弥远。三槐八坐,应有务之百官,宜有所论,可入陈启,庶藉周爰,少匡寡薄。”

九月,马仙琕大破魏军,克复朐山城。

十二月,魏徐州刺史卢昶以朐山失利,免。

是岁,初作宫城门三重楼及开二道。宕昌国献方物。

十一年(魏延昌元年)正月壬辰,诏:“刑法悼耄,罪不收孥。礼著明文,史彰前事。自今逋谪之家及罪应质作,若午有老小,可停将送。”司空、扬州刺史、临川王宏进位太尉。骠骑将军王茂为司空。

三月丁巳,曲赦扬、徐二州。筑西静坛于钟山。庚申,高丽献方物。

四月,诏:“去岁朐山大殄丑类,宜为京观,用旌武功;但伐罪吊民,皇王盛轨,掩骼埋胔,仁者用心。其下青州,悉使收藏。”百济、扶南、林邑献方物。

十一月乙未,以吴郡太守袁昂为尚书右仆射。己酉,降太尉、扬州刺史、临川王宏为骠骑将军。癸丑,齐宣德太妃王氏葬崇安陵,谥曰安后。

十二月己未,护军将军鄱阳王恢迁。

魏李彦为徐州刺史。

十二年(魏延昌二年)正月辛卯,车驾祀南郊,赦大辟以下。

二月,以兼尚书右仆射袁昂为尚书右仆射。郁州民夜袭州城,杀青、冀二州刺史张稷降魏,北兖州刺史康绚遣司马霍奉伯讨平之。新作太极殿。

三月辛卯,王珍国自湘州刺史为护军将军。

四月,都下大水。

六月癸巳,新作太庙。

九月戊午,临川王宏为司空。

十月丁亥,诏:“明堂地居卑湿,可量就埤起,以尽诚敬。”

是年夏,魏徐州大霖雨,川渎溢,刺史李彦疏通,得无淹溃之害。晋安王纲自南兖州入为丹阳尹,吴平侯景为南兖州刺史。

十三年(魏延吕三年)正月壬戌,丹阳尹、晋安王纲迁。

二月丁亥,车驾亲耕籍田,大赦,孝悌力田赐爵一级。

四月辛卯,林邑献方物。

五月辛亥,以通直散骑常侍韦叡为中护军。

六月己亥,以南兖州刺史萧景为领军将军。

七月乙亥,立皇子绎为湘东郡王。

八月癸卯,扶南、于阗献方物。

是岁,作浮山堰。魏杨钧为徐州刺史。

十四年(魏延昌四年)正月乙巳朔,皇太子冠,大赦。赐为父后者爵一级,王公以下班赉各有差。停远近上庆礼。辛亥,车驾祀南郊。诏:“班下远近,博采英异。又前以墨刑代重辟者,除其条。”

二月庚寅,芮芮来聘。辛丑,中护军韦叡迁。

九月癸丑,长沙王渊业为护军将军。狼牙修国献方物。

十月,浮山堰坏。

是年,魏以司徒左长史杨钧为徐州刺史。

十五年(魏熙平元年)正月己巳,诏:“可申下四方,政有不便于民者,所在具条以闻长吏劝课,躬履堤防,勿有不修,致妨农事,关市之赋,或有未允,外时参量,优减旧格。”

四月丁未,以豫章王综兼护军。高丽献方物。

五月癸未,扬州刺史临川王宏为中书监,刺史如故。

六月丙申,改作小庙毕。庚子,尚书令王莹为左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尚书右仆射袁昂为左仆射,吏部尚书王暕为右仆射。

八月,芮芮来聘,河南(即吐谷浑)献方物。

十月戊午,丹阳尹长沙王渊业迁。

十一月丁卯,兼护军豫章王综迁。壬午,以雍州刺史韦叡为护军将军。

是年,魏以安丰王延明为徐州刺史。

十六年(魏熙平二年)正月辛未,车驾亲祀南郊,诏:“朕昧旦勤劳,亟移星纪。升中就阳,禋敬克展。务承天休,布兹和泽。尤贫之家,勿收今年三调。其无田业者,所在量宜赋给。若民有产子,即依格优蠲。”

二月庚戌,豫章王综为南徐州刺史。南康王绩自南徐州领石头戍事。

三月丙子,河南王献方物,敕太医不得以生类为药。公家织官,纹锦饰并断仙人鸟兽之形。

四月甲子,初去宗庙牲。

十月,宗庙荐馐,始用蔬果。

是年,起至敬殿、景阳台,置七庙坐,每月再设净馔。

十七年(魏神龟元年)正月丁巳朔,诏曰:“今开元发岁,品物维新,思俾黔黎,各安旧所。将使郡无旷土,邑靡流民,鸡犬相闻,桑柘交畛。凡天下之民,有流移他境,在天监十七年正月一日以前,可开恩半岁,悉听还本,蠲课三年。其流寓过远者,量加程日。若有不乐还者,使著土籍为民,准旧课输。若流移之后,本乡无居宅者,村司三老及余亲属,占请村内官地官宅,令相容受,使恋本者还有所托。凡坐为市埭诸职割盗衰减应被封籍者,其田宅车牛,是民生之具,不得悉以没入,皆优量分留,使得自止。其商贾富室,亦不得互相兼并。遁叛之身,罪无轻重,并许首出,还复民伍。若有拘限,自还本役。并为条格,咸使闻之。”

二月甲辰,大赦。乙卯,领石头戍事南康王绩为南兖州刺史。

五月戊寅,扬州刺史临川王宏免。己卯,千陀利国献方物。以领军将军萧景为安右将军,监扬州。辛巳,以临川王宏为中书监。

六月,以益州刺史鄱阳王恢为领军将军。中军将军、中书监临川王宏以本号行司徒。

八月壬寅,诏兵驺奴婢,男年登六十,女年登五十者,免为平民。

十月乙亥,以行司徒临川王宏为中书监、司徒。

是年,晋安王纲复为丹阳尹。魏以萧宝寅为都督徐、南兖二州军事、车骑将军、徐州刺史。

十八年(魏神龟二年)正月甲申,始兴王憺自荆州刺史为领军将军,尚书左仆射袁昂为尚书令,尚书右仆射王暕为左仆射,太子詹事徐勉为右仆射。辛卯,车驾祀南郊。

四月丁巳,大赦。帝于无碍殿受佛戒。

魏以萧宝寅为徐州刺史。

普通元年(魏正光元年)正月乙亥朔,大赦,改元。己卯,以司徒临川王宏为扬州刺史,监扬州萧景迁郢州刺史。尚书左仆射王暕以母忧去职。金紫光禄大夫王份为尚书右仆射。庚子,扶南、高丽献方物。

二月丙戌,滑国献方物。

四月甲午,河南王献方物。

六月丁未,护军将军韦叡迁。

七月己卯,江、淮、海并溢。

十月辛亥,以长沙王渊业为护军将军。辛酉,丹阳尹晋安王纲迁。

二年(魏正光二年)正月甲戌,晋安王纲自新除益州刺史为南徐州刺史,代豫章王综。辛巳,车驾祀南郊。诏:“凡民有单老孤稚不能自存,主者郡县咸皆收养,赡给衣食,以终其身。于京师置孤独园。尤穷之家,勿收租赋。”戊子,大赦。

二月辛丑,车驾祀明堂。

三月庚寅,大雪,平地三尺。

四月乙卯,改作南北郊。丙辰,诏:“平秩东作,义不在南。可于震方,简求沃野。具兹千亩,庶允旧章。”

五月癸卯,琬炎殿火,延烧后宫屋三千余间。丁巳,诏停贺瑞。

七月丁酉,假大匠卿裴邃节,北讨。

十一月,百济、新罗献方物。

魏徐州刺史萧宝寅迁尚书左仆射。

三年(魏正光三年)正月庚子,以尚书令袁昂为中书监,吴郡太守王暕为尚书左仆射,代王份。庚戌,京师地震。

五月癸巳,赦,并班下四方,民所疾苦,咸即以闻,公卿百僚各上封事,连率郡国举贤良、方正之士。

八月辛酉,作二郊及籍田并毕,班赐工匠各有差。甲子,婆利、白题国献方物。

十一月辛丑,以太子詹事萧渊藻代始兴王憺为领军将军。

魏北海王颢为徐州刺史。

四年(魏正光四年)正月辛卯,车驾祀南郊,应诸穷疾,咸加赈恤,并班下四方,时理狱讼。丙午,车驾祀明堂。

二月乙亥,躬耕籍田。诏:“可班下远近,广辟良畴,公私畎亩,务尽地利。若欲附农而粮种有乏,亦加贷恤,每使优遍。孝悌力田,赐爵一级,预耕之司,刻日劳酒。”

三月壬寅,豫章王综为南兖州刺史,代南康王绩。

十月庚午,以中书监,中卫将军袁昂为尚书令,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己卯,护军将军昌义之卒。

十一月甲辰,尚书左仆射王晾卒。魏徐州刺史北海王颢以御史劾,削夺官爵。

十二月戊午,始铸铁钱。狼牙修国献方物。

五年(魏正光五年)正月,太府卿夏侯直为中护军。

三月甲戌,分扬州、江州置东扬州。

六月,曲阿水灾。庚子,以员外散骑常侍元树为平北将军,率众北伐。戊于,以会稽太守武陵王纪为东扬州刺史。

八月庚寅,徐州刺史成景俊克魏童栈城。

九月戊申,成景俊又克睢陵城。

十月壬寅,太守曹世宗破魏曲阳城。

魏元法僧为徐州刺史。

六年(魏孝昌元年)正月辛亥,车驾祀南郊。庚申,魏徐州刺史元法僧以彭城内附。上使散骑常侍朱异使于法僧,以宣城太守元略为,大都督。己巳,诏:侍中、领军将军西昌侯渊藻,率众前驱,南兖州刺史豫章王综率诸军继进。甲戌,以元法僧为司空。

是月,魏安乐王鉴击元略于彭城南,略大败,走入城。法僧出击,鉴大败之。将军王希聃拔魏南阳平。

二月庚辰,南徐州刺史庐陵王续还朝。

三月己酉,行幸白下城,履行六军顿所。乙丑,豫章王综权顿彭城,总督众军,并摄徐州府事。乙巳,上召元法僧及元略还建康。法僧驱吏民万余人南渡。

五月己酉,筑宿豫堰。壬子,遣中护军夏侯亶北伐。

六月庚辰,豫章王综奔魏,魏入彭城,乘胜追击,复取诸城,至宿豫而还。

八月丙子,以散骑常侍曹仲宗兼领军。

十月壬戌,大赦。

十二月戊于,行南徐州事邵陵王纶有罪,免官削爵。壬辰,京师地震。

魏东道大行台、徐州大都督、安丰王延明复为徐州刺史。州频经师旅,延明招携新故,人悉安业,百姓咸附。

七年(魏孝昌二年)正月辛丑,赦殊死以下。丁卯,滑国献方物。

二月甲戌,北伐众军解严。河南王献方物。

三月乙卯,高丽献方物。

四月乙酉,太尉临川王宏卒。南州津改置校尉,增加俸秩。诏在位群臣,各举所知,凡是清吏,咸使荐闻。州年举二人;大郡一人。孔休源授宣惠将军,监扬州事。

六月,林邑献方物。

七月,上复遣元树等自北道攻黎浆,夏侯亶等自南道攻寿阳。

十月辛未,丹阳尹湘东王绎迁荆州刺史。

十一月庚辰,大赦。戊辰,加尚书令袁昂中书监。辛巳,魏扬州刺史李宪以寿阳降。

大通元年(魏孝昌三年)正月乙丑,以尚书左仆射徐勉为尚书仆射。诏:“百官俸禄,自今可长给现钱,依时即出,勿令逋缓。”初,帝创同泰寺,至是,开大通门以对寺之南门,反语以协同泰。自是晨夕讲义,多出此门。辛未,车驾祀南郊,诏:“凡因事去土,流移他境者,并听复宅业,蠲役五年。尤贫之家勿收三调。”

二月,成景俊攻魏彭城。魏以荆州刺史崔孝芬为徐州行台以御之,景俊还。

三月辛未,幸同泰寺舍身。甲戌,还官,大赦,改元。以左卫将军萧渊藻为中护军。林邑、师子国献方物。

五月丙寅,成景俊克临潼、竹邑。

十一月丁卯,以中护军萧渊藻为北讨都督。戊辰,尚书令袁昂为中书监。高丽献方物。

魏杨昱为徐州刺史。

二年(魏三月改永安)正月庚申,卫尉卿萧昂为中领军。乙酉,芮芮来聘。

是月,筑寒山堰。

四月,魏大乱,其北海王元颢等来奔。

六月丁亥,魏临淮王或求还本国,许之。

十月丁亥,以魏北海王颢为魏主,遣东宫直阁将军陈庆之卫送还北。

中大通元年(魏永安二年)正月辛酉,车驾祀南郊,大赦。辛巳,车驾祀明堂。

二月甲申,丹阳尹武陵王纪迁。辛丑,芮芮来聘。

三月庚辰,中护军萧渊藻迁。

四月癸未,南康王绩为护军将军。

五月戊辰,陈庆之克魏大梁。乙亥,元颢入洛阳。

六月壬午,大赦。

闰月己未,护军将军南康王绩卒。己卯,魏尔朱荣杀元颢,复据洛阳。陈庆之遁还建康,以为右将军。魏安丰王延明来奔。

九月辛巳,朱雀航华表灾。以安北将军羊侃为青、冀二州刺史。癸巳,车驾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因舍身,公卿以下钱一亿万来赎。

十月己酉,车驾还宫,大赦,改元。

十一月丙戌,加袁昂中书监,中护军萧渊藻为护军将军,中领军萧昂为领军将军。辛亥,以陈庆之为北兖州刺史。

十二月丁巳,盘盘国献方物。

是年,魏前冀州刺史元孚为徐州刺史。

二年(魏永安三年、建明元年)正月戊寅,以晋王纲为扬州刺史,南徐州刺史庐陵王续迁雍州。

六月丁巳,遣魏汝南王元悦还北为魏主。庚申,林邑献方物。壬申,扶南献方物。

八月庚戌,车驾幸德阳堂,设丝竹会,祖送元悦。

十二月,魏王悦改元更兴,闻尔朱兆已入洛,自知不及事,遂南还。是年,斛斯椿为徐州刺史,转东徐州,建州刺史尔朱仲远为徐州刺史,兼尚书左仆射,三徐州大行台。

三年(魏建明二年、普泰元年)正月辛巳,车驾祀南郊,大赦。

二月辛丑,车驾祀明堂。

四月乙巳,皇太子统卒。

六月丁未,以前太子詹事萧渊猷为中护军。尚书仆射徐勉加特进右光禄大夫。癸丑,立昭明太子子,南徐州刺史华容公欢为豫章王。

七月乙亥,立晋安王纲为皇太子。大赦,赐为父后者及出处忠孝文武清勤,并赐爵一级。庚寅,诏:“凡宗室有服属者,并可赐沐食乡亭侯。”壬辰,以吏部尚书何敬容为尚书右仆射。

九月庚午,以太子詹事萧渊藻为南兖州刺史。戊寅,狼牙修国献方物。

十月己酉,行幸同泰寺,升法坐,为四部众说大般涅经义,讫于乙卯。

是月,魏徐州刺史尔朱仲远反。

十一月乙未,行幸同泰寺,升法坐,为四部众说摩诃般若波罗密经义,讫于十二月辛丑。

是年,杜德为徐州刺史。尔朱仲远进督东道诸军,改兖州。

四年(魏普泰二年、永熙元年、中兴二年)正月丙寅朔,南平王伟进位大司马,司空元法僧进太尉,尚书令袁昂进司空。戊辰,丹阳尹邵陵王纶为扬州刺史,太子右卫率薛法护为平北将军,卫送元悦入洛。

二月壬寅,新除太尉元法僧还洛,云麾将军羊侃为兖州刺史。庚戌,新除扬州刺史邵陵王纶免为庶人。壬子,武陵王纪自江州为扬州刺史,领军将军萧昂迁江州。

三月庚午,侍中、领国子博士萧子显上表置制旨孝经助教一人,生十人,专通帝所释孝经义。

四月,盘盘国献方物。

九月乙巳,以南平王世子恪为领军将军,司空袁昂领尚书令。

十一月己酉,高丽献方物。

魏徐州刺史尔朱仲远复进督东道诸军,改兖州。

闰月,徐州刺史杜德降高欢,元祜为徐州刺史。

五年(魏永熙二年)正月辛卯,车驾祀南郊,大赦。戊申,京师地震。辛亥,车驾祀明堂。癸丑,河南国献方物。

二月癸未,行幸同泰寺,设四部大会,升法坐,发金字摩诃般若经题,讫于己丑。

三月丙辰,大司马南平王伟卒。

四月癸酉,以御史中丞臧盾兼领军。

是月,魏华山王鸷除开府徐州刺史,天平二年三月还京。

五月戊子,京邑大水,御道通船。

是月,青、冀二州刺史徐子彦侵魏圉城。

六月丁卯,魏建义城主兰宝杀东徐州刺史崔祥,以下邳降。

七月辛卯,改下邳为武州。

八月甲子,波斯国献方物。甲申,中护军萧渊猷卒。

九月己亥,以临贺王正德为中护军。甲寅,盘盘国献方物。

十月庚申,以尚书右仆射何敬容为左仆射,吏部尚书谢举为右仆射。

十一月癸巳,魏以殷州刺史邸珍为徐州大都督、东道行台、仆射,以讨下邳。

六年(魏永熙三年、东魏天平元年)二月癸未,车驾耕籍田,大赦。

三月甲辰,百济献方物。

四月,魏高欢使邸珍夺徐州刺史华山王鸷管钥。

十月丁卯,以信武将军元庆和为镇北将军、魏王,率众北伐。

是月,东魏徐州刺史邸珍卒。

大同元年(东魏天平二年)正月戊申朔,改元,大赦。

二月辛巳,车驾祀明堂。丁亥,车驾耕籍田。辛丑,高丽,丹丹献方物。

三月辛未,滑国王、安乐陆丹王献方物。

四月庚子,波斯献方物。

元庆和攻东魏城父,丞相欢遣侯景率三万人趣彭城。

是年五月,东魏徐州刺史任延敬破仁州刺史黄道始于北济阴。

二年(魏大统二年、东魏天平三年)正月甲辰,以兼领军臧盾为中领军。

是月,为文帝作皇基寺,南津校尉孟少卿诬曲阿弘氏买湘州巨材为劫而杀之,没其材,以为寺。

二月己亥,车驾耕籍田。

三月庚申,诏求言举才。戊申,丹阳陶弘景卒。时士大夫竞谈玄理,不及武事。将没,为诗曰:“夷甫任散诞,平叔坐论空,岂悟昭阳殿,遂作单于宫!”

四月乙未,以骠骑大将军、开府元法僧为太尉,尚书右丞江子四上封事,极言政治得失。

五月癸卯,诏:“江子四封事,尚书可时加检括,于民有蠹患者,便即勒停,宜速详启,勿致淹缓。”乙巳,以魏前梁州刺史元罗为青、冀二州刺史。

六月丁亥,改南郊、明堂、陵庙等令视散骑侍郎。

七月,遣魏降将贺拔胜等归国。

十一月辛亥,都下地震。

十二月壬申,东魏请通和,诏许之。

是年,东魏以元轨为徐州刺史。

三年(东魏天平四年)正月辛丑,车驾祀南郊,大赦。是夜,朱雀门灾。

二月丁亥,车驾耕籍田。己丑,尚书左仆射何敬容迁,以护军将军萧渊藻代之。以庐陵王续为护军将军。

四月丁卯,河东王誉为南徐州刺史。

五月丙申.以前扬州刺史武陵王纪为扬州刺史。

七月癸卯,魏遣使来聘。

是月,青州雪害苗稼。(按:梁青州在清江苏海州境,故录之。)

八月辛卯,车驾幸阿育王寺,赦。

九月,南兖州大饥。

闰月甲子,扬州刺史武陵王纪改益州。

十月丙辰,京师地震。

是岁饥。

四年(东魏元象元年)正月庚辰,以宣城王大器为扬州刺史。

二月己亥,车驾耕籍田。

三月戊寅,河南国献方物。癸未,芮芮来聘。

五月甲戌,东魏遣使来聘。

七月己未,以南琅邪、彭城二郡太守岳阳王詧为东扬州刺史。癸亥,大赦。戊辰,使兼散骑常侍刘义聘东魏。

八月甲辰,诏:“南兖、北徐、西徐、东徐,青、冀、南北青、武、仁、潼、雎等十二州饥馑,曲赦逋租宿债,勿收本年三调。”

九月,阅武于乐游苑。

十二月丁亥,兼国子助教皇侃上所撰《礼记义疏》。

是年,东魏以陆子彰为徐州刺吏。

五年(东魏兴和元年)正月乙卯,中权将军丹阳尹何敬容即本号为尚书令,吏部尚书张缵为尚书仆射。丁巳,御史中丞、参礼仪事贺琛奏:“今南北二郊籍田往还并宜御辇,不复乘辂。二郊请用素辇,籍田用常辇,皆以侍中陪乘,停大将军及太仆。”诏付尚书博议施行。改素辇名大同辇。昭祀宗庙乘玉辇。辛未,车驾祀南郊。

三月己未,诏:“凡是政事不便于民者,州郡县即时皆言,勿得欺隐。如使怨讼,当境任失。而今而后,以为永准。”

七月己卯,湘东王绎自荆州刺史代庐陵王续为护军将军。

八月乙酉,扶南王遣使献生犀及方物。

十一月乙亥,东魏使散骑常侍王元景来聘。

十二月癸未,以吴郡太守谢举为中书监,新除中书令鄱阳王范为中领军。

东魏以房谟为徐州刺史。

六年(东魏兴和二年)正月庚戌朔,曲赦徐、兖州。

四月癸未,诏晋、宋、齐三代诸陵,有职司者勤加守护。

五月戊寅,前青、冀二州刺史元罗为右光禄大夫。己卯,河南王献马及方物。求释迦像并经十四条。诏付像制旨涅槃般若并金光明讲疏。

七月丁丑,东魏使兼散骑常侍李象等来聘。

八月戊午,赦。诏:“自今尚书中有疑事,前干朝堂参议,然后奏闻,不得习常。其军机要切,前须咨审,自依旧典。”盘盘国遣匣献方物。

九月,移安州置定远郡,受北徐州都督。戊辰,司空袁昂卒。

十一月己卯,曲赦京邑。

东魏以崔棱为徐州刺史,给广宗部曲三百,清河部曲千人。

七年(东魏兴和三年)正月辛巳,车驾祀南郊,赦其有流移及失桑梓者,各还田宅,蠲课五年。辛丑,车驾祀明堂。

二月辛巳,车驾耕籍田。乙卯,京师地震。丁巳,中领军鄱阳王范迁。

三月乙亥,宕昌,高丽、百济、滑国入贡。

四月戊申,东魏来聘。

五月癸巳,以侍中南康王会理兼领军。遣兼散骑常侍明少遐等聘于东魏。

九月皮寅,芮芮来聘。

十一月丙子,诏停在所役使女丁。丁丑,诏;“凡厥諐耗逋负,起今七年十一月九日昧爽以前,在民间无问多少,言上尚书督所未入者,皆赦除之。”又诏:“凡是田桑废宅没入者,公创之外,悉以分给贫民,皆使量其所能以受田分。如闻顷者,豪家富室,多占取公田,贵价征税,以与贫民,伤时害政,为蠹已甚。自今公田悉不能假与豪家;已假者特听不追。其若富室给贫民种粮共营作者,不在禁例。”

十二月壬寅,诏:“州牧多非良才,守宰虎而传翼.至于民间诸求万端,或供厨帐,或供厩库,或遣使命,或待宾客,皆无自费,取给于民。又复多遣游军,称为遏防,好盗不止,暴掠繁多,或求供设,或责脚步。又行劫纵,更相枉逼,良人命尽,富室财殚。此为怨酷,非止一事。亦频禁断,犹自未已。外司明加听采,随事举奏。又复公私传、屯、邸、冶,爰至僧尼,当其地界,止应依限守视,乃至广加封固,越界分断水陆采捕及以樵苏,遂致细民措手无所。凡自今有越界禁断者,禁断之身,皆以军法从事。若是公家创内,止不得辄自立屯,与公竞作以收私利。百姓樵采以供烟爨者,悉不得禁,及以采捕,亦勿诃伺。若不遵承,皆以死罪结正。”魏遣使来聘。丙辰,于宫城西立士林馆,延集学者。

八年(东魏兴和四年)二月,江州刺史湘东王绎以兵擒安成据郡乱人刘敬躬,送京师,斩于建康市。

四月戊寅,东魏使兼散骑常侍李绘来聘。

十二月,东魏遣兼散骑常侍杨斐来聘。

是月,西江督护高要太守陈霸先以破卢子略等功,授直门将军。

九年(东魏武定元年)正月丙申,地震。

三月,以太子詹事谢举为尚书仆射。

十二月壬戌,领军将军臧盾卒,以河东王誉为领军将军。

十年(东魏武定二年)正月甲午,上幸兰陵,谒建宁陵。使太子入守京城。辛丑,谒修陵。壬寅,诏:“朕自违桑梓,五十余载。始获展敬园陵,但增感恸。故乡老少,接踵远至,宜有以慰其心。并可锡位一阶,并加颁赉。所经县邑,无出今年租赋。监所贫民,蠲复二年。普赉内外从官军主左右钱米各有差。”丁未,南徐州刺史临川王正义进号安东将军。

己酉,幸京口城北固楼,改名北顾。庚戌,幸回宾亭,宴帝乡父老及所经近县奉迎候者数千人,各赉钱二千。

四月己卯,车驾至自兰陵。

五月丁酉,尚书令何敬容免。

九月已丑,诏曰:“今兹远近,雨泽调适,其获已及,冀必万箱,宜使百姓因斯安乐。凡天下罪无轻重,已发觉未发觉,讨捕未擒者,皆赦宥之。侵割耗散官物,无问多少,亦悉原除。其有因饥逐食,离乡去土,悉听复业,蠲课五年。”

十一月大雪,平地三尺。

东魏慕容绍宗自行台为徐州刺史,讨平反人刘乌黑。

十一年(东魏武定三年)三月庚辰,诏:“远近分置,内外条流,四方所立屯、传、邸、冶、市埭、桁渡、津税、田园,新旧守宰,游军戌逻,有不便于民者,尚书州郡各速条上,当随言除省,以舒民患。”

十月乙未,诏:“有罪者,复听入赎。”东魏遣中书舍人尉瑾来聘。

十二月,散骑常侍贺琛启陈四事:“其一,以为今北边稽服,正是生聚教训之时,而户口减落,关外弥甚。郡不堪州之控总,县不堪郡之哀削,更相呼扰,惟事征敛,民不堪命,各务流移。东境户口空虚,皆由使命烦数,每有一使所属,骚扰惊困,守宰则拱手听其渔猎。虽年降复业之诏,屡下蠲赋之思,民不得反其居。其二,以为今天下所以贪残,皆由风俗侈靡。诚宜严为禁制,导以节俭,足正雕流之弊。其三,以为百司莫不奏事,但斗筲之人,既得伏奏惟戾,便欲诡兢求进,以深刻为能,以绳逐为务。长弊增奸,实由于此。诚愿责其公平之效,黜其谗慝之心,则上安下谧,无侥幸之患。其四,以为今天下无事,而犹日不暇给,宜省事息费,事省则民养,费息则财聚。凡京师治、署、邱、肆及国容、戎备,有所宜除,除之,有所宜减,减之,兴造有非急者,征求有可缓者,皆宜停省。”启奏,上大怒,召主书于前,口授敕书以责琛。琛但谢过而已,不敢复言。

中大同元年(东魏武定四年)三月乙巳,大赦。庚戌,法驾出同泰寺大会,停寺省,讲金字三慧经,仍施身。

四月丙戌,皇太子以下奏赎。仍于同泰寺解设法大会。大赦,改元。是夜,同泰寺灾。

七月辛酉,以武昌王为东扬州刺史。丙寅,诏可通用足陌钱。

八月丁亥,武昌王卒。临川王正义自南徐州刺史代之。邵陵王纶为南徐州刺史。甲午,渴盘陀国献方物。

太清元年(东魏武定五年)正月辛酉,车驾祀南郊,大赦。甲子,祀明堂。

二月壬午,纳东魏司徒侯景降,以为大将军,封河南王,大行台,承制如邓禹故事。丁亥,车驾耕籍田。

三月庚子,幸同泰寺,舍身如大通故事。丁亥,车驾还宫,大赦,改元。

八月乙丑,伐东魏,遣兖州刺史南康王会理分督诸将;寻追会理还,以浈阳侯渊明为都督。戊子,武州刺史萧弄璋攻东魏碛泉、吕梁二戍,拔之。

九月癸卯,萧渊明军于寒山,去彭城十八里,断流立堰,再旬成。东魏徐州刺史王则固彭城。

十一月,东魏大将军高澄使大都督高岳救彭城,以金门郡公潘乐为副。乙酉,东魏以慕容绍宗为东南道行台,与高岳,潘乐偕行。侯景闻绍宗来。有惧色。绍宗率众十万据橐驼岘。羊侃劝浈阳侯渊明乘其远来击之,不从,旦日,又劝出战,不从,侃乃率所领出屯堰上。丙午,绍宗至城下,引步骑万人攻潼州刺史郭凤营,矢下如雨。渊明醉不能起,命诸将救之,皆不敢出。北兖州刺史胡贵孙独率麾下与东魏战,斩首二百级。谯州刺史赵伯超不敢战,遁还。梁兵大败,锁阳侯渊明及胡贵孙皆为所虏,失亡士卒数万人。羊侃结阵徐还。郭风退保潼州,慕容绍宗进围之。

是年,东魏以高归彦为徐州刺史。

二年(东魏武定六年)正月己亥,侯景之军溃于涡阳,渡淮入寿阳,据之。乙卯,以侯景为南豫州牧。辛丑,以尚书仆射谢举为尚书令,守吏部尚书王克为尚书仆射。

三月己未,中卫将军开府仪同三司萧渊藻为南徐州刺史,代邵陵王纶。戊寅,护军将军河东王誉迁湘州。

五月辛丑,前湘州刺史张缵为领军将军。

八月乙未,右卫将军朱异为中领军。戊戌,侯景举兵反。甲辰,以邵陵王纶都督诸军讨景。

十月戊申,以新除光禄大夫临贺王正德都督诸军,屯丹阳郡。己酉,侯景自横江济于采石。是日,始命戒严。太子停中书省,指挥军事,命临贺王正德屯朱雀门,宁国公大临屯新亭,大府卿韦黯屯六门,缮修宫城。景至慈湖,建康大骇。赦东西冶、尚方钱署及建康系囚。以扬州刺史宣城王大器都督城内诸军事,羊侃为军师将军副之。南浦侯推守东府,西丰公大春守石头,轻车长史谢禧、始兴太守元贞守白下,韦黯与右卫将军柳津等分守宫城诸门及朝堂。庚戌,侯景至板桥。辛亥,侯景至朱雀桁南,太子以正德守宣阳门,东宫学士庾信守朱雀门。信率众开桁,始除一舶,见景军皆著铁面,信弃军走。南塘游军沈子睦,正德之党,复闭桁度景。正德率众于张侯桥迎景入宜阳门。西丰公大春弃石头,奔京口,谢禧贞弃白下走,津主彭文粲等以石头城降景。景遣其仪同三司于子悦守之。壬于,侯景攻台城,羊侃御之,景据公车府,正德据左卫府,景党宋子仙据东宫,范桃棒据同泰寺。

十一月戊午,侯景以正德称帝于仪贤堂,改元正平。以景为丞相,妻以女。辛酉,景克东府城,杀南浦侯推。壬戌,上幸大司马门,众心粗安。乙亥,江子一等开承明门出战,死之。景军乏食,乃纵士卒掠夺民米及金帛子女。是后,米一升至七八万钱,人相食,饥死者什五六。己巳,邵陵王纶率西丰公大春等步骑三万自京口西上。庚辰旦,营于蒋山。景分兵三道攻纶,纶与战,破之。引军下爱敬寺。景陈兵于覆舟山北。乙酉,纶进军玄武湖侧。会日暮,景引军退,南安侯骏率数十骑挑之,景回军与战,赵伯超见骏急,不赴,乃率军走。众军因乱遂败,纶走京口。丙戌晚,鄱阳王范遣世子嗣、与西豫州刺史裴之高、建安太守赵凤举各将兵入援,军于蔡洲,范以之高督江右援军事。景悉驱南岸居民于水北,焚其庐舍,大江以西,扫地俱尽。景以北徐州刺史封山侯正表为南兖州刺史,封南郡王。正表乃于欧阳立栅,以断援军。

十二月,南兖州刺史鄱阳王会理使广陵令刘询率步骑千人夜袭正表,大破之,归就会理,与之入援。癸巳,侍中、都官尚书羊侃卒,城中益惧。己酉。侯景引玄武湖水灌台城。阙前御道,并为洪波。衡州刺史韦粲入援至南洲,司州刺史柳仲礼至横江,裴之高自张公洲遣船渡仲礼。丙辰夜,韦粲、柳仲礼及宣猛将军李孝钦、前司州刺史羊鸦仁、南陵太守陈文彻,合军屯新林,推柳仲礼为大都督。

是年正月,北徐州刺史萧正表据州降东魏,东魏徐州高归彦遣长史刘士荣赴之。

三年(东魏武定七年)正月丁巳朔,柳仲礼自新亭移营大桁。会大雾,韦粲军迷失道,比及青塘,夜已过半,立栅未合,侯景望见之,亟帅锐卒攻粲。粲使军主郑逸逆击之,命刘叔胤以舟师截其后,叔胤不敢进,逸遂败。景乘胜入粲营,左右牵粲避贼,粲不动。叱子弟力战,遂与子尼及三弟助,警、构,从弟昂皆战死。亲戚死者数百人。仲礼方食,投箸被甲,与其麾下百骑驰往救之,斩首数百级,沉淮水死者千余人。仲礼矟将及景,而将支伯仁自后斫仲礼中肩,马陷于淖,贼聚矟刺之,骑将郭山石救之,得免。仲礼被重疮,会稽人惠珔吮疮断血,得不死。自是景不敢复济南岸,仲礼气索,亦不敢复言战。邵陵王纶复收散卒,与东扬州刺史临城公大连、新淦公大成等自东道并至。庚申,列营于桁南,亦推仲礼为大都督。庚申,中领军朱异卒。朝野以侯景之祸共尤朱异,惭愤发疾,卒。上痛惜,特赠尚书右仆射。甲子,湘东世子方等及王僧辩军至。己巳,太子迁居永福省,高州刺史李迁仕、天门太守樊文皎将援兵万余人至城下。援军募人能入城送启者,鄱阳世子嗣左右李朗请先受鞭,诈为得罪,叛投贼,因得入城,城中方知援兵四集,举城鼓噪。上以朗为直阁将军,赐金遣之。朗缘钟山之麓,昼伏宵行,积日乃达。癸未,鄱阳世子嗣、永安侯确、庄铁、羊鸦仁、柳仲礼、李迁仕、樊文皎将兵渡淮,攻东府前栅,焚之,侯景退。众军营于青溪之东,迁仕,文皎帅锐卒五千独进深入,所向披靡。至菰首桥东,景将宋子仙伏兵击之,文皎战死,迁仕遁还。柳仲礼神情傲狠,陵蔑诸将。邵陵王纶每日执鞭至门,亦移时弗见,由是与纶深相仇怨。大连又与永安侯确有隙,诸军互相猜阻,莫有战心。援军初至,建康士民扶老携幼以候之。才过淮,即纵兵剽掠。士民失望,贼中有谋应官军者,闻之亦止。(见《资治通鉴》、《梁书》、《南史》。又《资治通鉴》于侯景事,累引《典略》,《太清纪》,是二书,北宋时尚存。),

二月己丑,临贺王记室顾野王起兵讨侯景。来至。侯景众饥,抄掠无所获;东城有米,可支一年,援军断其路。王伟曰:“今伪求和以缓其势,因求和之际,运东城米入石头,援军必不得动,伺其懈怠击之。”景从之,遣其将任约、于子悦至城下,拜表求和。太子固请于上,遂报许之。景求宣城王大器出送,然后济江。中领军傅岐固争,乃以石城公大款为侍中,出质于景。又敕诸军不得复进,诏以景为大丞相、都督江西四州诸军事,豫州牧、河南王如故。己亥,设坛于西华门外,遣仆射王克等与任约、于子悦、王伟登坛共盟。太子詹事柳津出西华门,景出栅,遥相对,更杀牲歃血为盟。而景长围不解,要求稍广,了无去志。庚子,前南兖州刺史南康王会理,前青、冀二州刺史湘潭侯退,西昌侯世子或合众三万,至于马印洲,景虑其自白下而上,启云:“请北军聚还南岸,不尔,妨臣济江。”太子即勒会理自白下城移军江潭苑。辛丑,以邵陵王纶为司空,鄱阳王范为征北将军,柳仲礼侍中、尚书右仆射。癸卯,大赦。辛亥,侯景运东府米入石头,既毕,王伟说景大功垂成,岂可弃去!景遂上启。陈帝十失。

三月丙辰朔,上览启惭怒。立坛于太极殿前,告天地,以景违盟,举烽鼓噪。初,闭城之日,男女十余万,擐甲者二万余人;被围既久,人多身肿气急,死者什八九,乘城者不满四千人,率皆羸喘,横尸满路,不可掩埋。上问策于津,对曰:“陛下有邵陵,臣有仲礼,不忠不孝,贼何由平!”戊午,南康王会理与羊鸦仁、赵伯超等进营于东府城北,约夜度军。既而鸦仁等晓犹未至,景众觉之,营未立,景使宋子仙击之,赵伯超望风退走,会理等兵大败。景决石阙前水,百道攻城,昼夜不息。邵陵世子坚屯太阳门,终日蒲饮,不恤吏士,其书佐董勋、白昙朗恨之。丁卯,夜向晓,勋、昙朗于城西北楼引景众登城,永安侯确力战,不能却,乃排闼入启上云,“城已陷。”上安卧不动曰:“自我得之,自我失之,亦复何恨。”因谓确曰:“汝速去,勿以二宫为念。”因使慰劳在外诸军。侯景入见于太极东堂,典仪引就三公榻。复至永福省见太子,侍卫皆惊散,惟中庶子徐摛等侍侧,摛谓景曰:“侯王当以礼见!”景乃拜。景退谓其厢公王僧贵曰:“今见萧公,使人自慑,吾不可以再见之。”于是悉撒两宫侍卫,纵兵掠乘舆、服御,宫人皆尽。收朝士、王侯送永福省,使王伟守武德殿,于子悦屯太极东堂。自加大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建康士民,逃难四出。己巳,侯景遣石城公大款以诏命解外援军。柳仲礼召诸将议之,邵陵王纶曰:“今日之命,委之将军。”仲礼熟视不对。裴之高、王僧辩曰;“将军拥众百万,致宫阙沦没,正当悉力决战,何所多言!”仲礼竟无一言,诸军乃随方各散。南兖州刺史南康王会理、东扬州刺史临城公大连、湘东世子方等,鄱阳世子嗣、北兖州刺史定襄侯祗、青、冀二州刺史湘潭侯退,吴郡太守袁君正,晋陵太守陆经等各还本镇。邵陵王纶奔会稽。仲礼及弟敬礼、羊鸦仁、王僧辩、赵伯超并开营降。庚午,诏征镇牧守可复本任。景留柳敬礼、羊鸦仁,而遣柳仲礼归司州,王僧辩归竟陵。降正德为侍中、大司马,百官皆复旧职。正德见上,拜且泣。上曰:“啜其泣矣,何嗟及矣!”秦郡、阳平皆降于景,景改阳平为北沧州,秦郡为西兖州。东徐州刺史湛海珍、北青州刺史王奉伯均以地降于东魏。青州刺史明少遐、山阳太守萧邺弃城走,东魏皆据其地。侯景以仪同三司萧邕为南徐州刺史,代西昌侯渊藻镇京口。又遣其将攻晋陵,陆经以郡降之。侯景以前临江太守董绍先为江北行台,使赍上手敕,召南兖州刺史南康王会理。会理素懦,即以城授之。绍先悉收广陵文武部曲、铠仗、金帛,遣会理单马还建康。湘潭侯退与北兖州刺史定襄侯祗出奔东魏。侯景以萧弄璋为北兖州刺史,州民发兵拒之,景遣直阁将军羊海将兵助之,海以其众降东魏,东魏遂据淮阴。壬午,新除中领军傅岐卒。癸未,侯景遣于子悦等东略吴郡。太守袁君正载米及牛酒郊迎,子悦执君正。

四月己丑,京师地震。丙申,地又震。己酉,上以所求不供,忧愤成疾。

五月丙辰,上殂于净居殿,年八十六。侯景秘不发丧,迁殡于昭阳殿,迎太子于永福省,使如常入朝。辛巳,发高祖丧,升梓宫于太极殿。皇太子即皇帝位,大赦,侯景出屯朝堂,分兵守卫。壬午,诏北人在南为奴婢者皆免之,所免万计,景或更加超擢,冀收其力。高祖之末,建康士民服食,器用,争尚豪华,粮无半年之储,常资四方委输。自景作乱,道路断绝,数月之间,人至相食,犹不免饿死,存者百无一二。甲申,侯景遣中军侯子鉴入吴郡,以厢公苏单于为吴郡太守。

六月丙戌,以南康嗣王会理为司空。丁亥,立宣城王大器为皇太子。壬辰,立皇太子大心等为王。

上甲侯韶自建康出奔江陵,称受高祖密诏征兵,以湘东王绎为侍中、假黄钺,大都督中外诸军事、司徒、承制。丙午,吴盗陆缉等起兵袭吴郡,杀苏单于,推文成侯宁为主。癸丑,侯景杀正德及永安侯确。景以仪同三司郭元建为尚书仆射、北道行台、总江北诸军事,镇新秦。

七月丁卯,陆缉等竞为暴掠,吴人不附。宋子仙自钱塘还军击之。壬戌,陆缉弃城奔海盐,宋子仙复据吴郡。戊辰,以吴郡置吴州,以安陆王大春为刺史。庚午,以司空、南康嗣王会理兼尚书令。南海王大临为扬州刺史,新兴王大壮为南徐州刺史。

八月甲午,侯景以宋子仙为司徒、郭子建为尚书左仆射,仍诏自今开府仪同三司,不须更加将军。癸卯,南徐州刺史西昌侯渊藻卒。

十一月乙卯,葬武皇帝于修陵,庙号高祖。

简文帝大宝元年(东魏武定八年,即北齐文宣帝高洋天保元年)正月辛亥朔,大赦,改元。丙寅,前江都令祖皓起义,袭广陵,斩侯景南兖州刺史董绍先。侯景自帅水步军击皓。

二月癸未,侯景攻陷广陵,祖皓等并见害。丙戌,省吴州,如先为郡。诏:“吴,会肃清,济,兖澄谧。朝廷达官,斋内左右,并可解严。”乙巳,以尚书仆射王克为左仆射。

四月丙午,太宗幸西州。

五月自春迄夏,大饥,人相食,京师尤甚。丁巳,侯景以侯子鉴为南兖州刺史。己巳,文成侯宁进攻吴郡,行吴郡事,侯子荣逆击,杀之。

六月辛巳,以南郡王大连行扬州事。

八月乙亥,侯景自进位相国,封二十郡为汉王。

十月乙未,侯景自加宇宙大将军。

立皇子大钧等为王。

十一月,齐东徐州刺史辛术镇下邳。侯景征租入建康,术率众渡淮断之,烧其谷百万石,遂围阳平,景行台郭元建引兵救之。壬戌,术略三千余家还下邳。

二年(北齐天保二年)二月,侯景以王克为太师,宋子仙为太保,元罗为太傅,郭元建为太尉,张化仁(或云即支化仁)为司徒,任约为司空,王伟为尚书左仆射,索超世为右仆射。

北兖州刺史萧邕谋降魏,侯景杀之。

闰月,侯景率众西上,携太子大器从军为质,留王伟居守,自石头至新林舳相接。

六月辛酉,侯景奔归,自濡须为豫州刺史苟朗所破。

七月丁亥,侯景还至建康。戊午,侯景遣卫卿彭隽等串兵入殿,废帝为晋安王,幽于永福省,悉撤内外侍卫,使突骑左右守之,墙垣悉布枳棘。庚申,侯景称诏迎豫章王栋。杀太子大器、寻阳王大心等及王侯在建康者二十余人。壬戌,侯景以栋僭位,大赦,改元天正。郭元建闻之,自秦郡驰归,谓景曰:“吾挟天子以令诸侯,犹惧不济,无故废之,乃所以自危!”乙丑,侯景又使杀南海王大临于吴郡、高唐王大壮于京口。丙寅,侯景以刘神茂为司空。

十月壬寅夜,侯景使王伟等弑帝于永福省。

十一月己丑,侯景于南郊称帝,国号汉,改元太始,废故豫章王栋为淮阴王。

是年,齐以赵彦深为东南道大行台、尚书、徐州刺史。

元帝承圣元年(北齐天保三年)正月,湘东王命大都督、尚书令王僧辩等东击侯景。

三月丁丑,王僧辩败侯景将侯子鉴于姑孰。子鉴收散卒,走还建康,据东府。庚辰,王僧辩督诸军至张公洲(即蔡洲)。辛巳,乘潮入淮,进至禅灵寺前。景召石头津主张宾,使引淮中舣及海艟,以石缒之,塞淮口,缘淮作城,自石头至于朱雀街,十余里,楼堞相接。僧辩问计于陈霸先,霸先曰:“今围石头,须渡北岸,诸将若不能当锋,霸先请先往立栅。”壬午,胨霸先于石头西落星山筑栅,众军次连入城,直出石头西北。景恐西州路绝,自帅侯子鉴等于石头东北筑五城以遏大路。使王伟守台城。乙酉,侯景杀湘东世子方诸等及刘神茂。丁亥,王僧辩进军招提寺北,侯景阵于西州之西。陈霸先乃命诸将分虚置兵。景冲将军王僧志阵,僧志小却,霸先遣将军徐度将弩手二千横截其后,景兵乃却。霸先与王琳、杜龛等以铁骑乘之,僧辩以大兵继进,景兵败退,据其栅。景将卢晖略守石头城,开北门降,僧辩入据之。景与霸先殊死战,景帅百余骑,弃矟执刀,左右冲阵,阵不动,众遂大溃,诸军逐北至西明门。景至阙下,不敢入台,以皮囊盛其江东所生二子,挂之鞍后,与房世贵等百余骑东走,欲就谢答仁于吴。侯子鉴、王伟奔朱方(即京口)。僧辩命裴之横、杜龛屯杜姥宅,杜崱入据台城。僧辩不戢军士,剽掠居民。男女裸露,自石头至于东城,号泣满道。是夜,军士遗火,焚太极殿及东西堂,宝器、羽仪、辇辂无遗。戊子,王僧辩命侯填等率精甲五千追景。王克、元罗等帅台内旧臣迎僧辩于道,僧辩迎太宗梓宫升朝堂,帅百官哭踊如礼。己丑,追谥太宗曰简文帝,庙号太宗。僧辩等上表劝进,且迎都建业。庚寅,南兖州刺史郭元建,秦郡戍主郭正买,阳平戍主鲁伯和,行南徐州郭子仲,并据城降。豫章王栋及二弟桥,穆出于密室,逢杜崱于道,为去其锁。辛卯,豫章王欢等遇将军朱买臣,呼之就船共饮,未竟,沈之于水。王僧辩遣陈霸先向广陵受郭元建降,又遣使者往安慰之。会侯子鉴至广陵,谓元建等曰:“不若投北,可得还乡。”遂皆降齐。霸先至欧阳,齐行台辛术已据广陵。僧辩命罗州刺史徐嗣徽镇朱方(即京口)。壬辰,侯景至晋陵,得田迁击刘神茂余兵,因驱略居民,东趋吴郡。

四月,齐大都督潘乐与郭元建将兵攻阳平,拔之。王僧辩启陈霸先镇京口。己酉,侯填追及侯景于松江,景犹有船二百艘,众数千人,填擒彭隽,田迁、房世贵等,斩隽。景与腹心数十人单舸走,推堕二子于水,将入海,填遣副将焦生度追之。羊鹛欲图之,景下海欲向蒙山。己丑,葬简文帝于庄陵。己卯,侯景昼寝,鹛语海师:“此中何处有蒙山,但听我处分。”遂直向京口,至胡豆洲,景觉,大惊,走船中,以佩刀抉船底,鵾以矟刺杀之。索超世在别船,谢葳蕤以景命召而执之。南徐州刺史徐嗣徽斩超世,以盐纳景腹中,送其尸于建康。僧辩传首江陵。

五月庚午,湘东王遣侍中丰城侯泰谒山陵,修复庙社。庚辰,以南平王恪为扬州刺史。甲申,以王僧辩为司徒、镇卫将军,封长宁公。陈霸先为征虏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封长城县公。

七月,广陵侨人朱盛等谋袭杀齐刺史温仲邕,求援于陈霸先。霸先济江,僧辩命武州刺史杜勋等助之。会盛等谋泄,霸先因进军围广陵。

九月甲戌,司空南平王恪卒。甲申,以王僧辩为扬州刺史。齐主使告王僧辩、陈霸先曰:“请释广陵之围,必归广陵、历阳两城。”霸先引兵还京口,江北之民从霸先济江者万余口,湘东王以霸先为征北大将军、开府。

十月,南徐州刺史王琳长史陆纳据长沙举兵。

十一月庚子,湘东王即皇帝位(以前称太清六年)。

侯景之乱,长江以北州郡入魏,自巴陵至建康,以长江为限。诏征司徒王僧辩、右卫将军杜崱、平北将军裴之横讨陆纳。

二年(北齐天保四年)正月,王僧辩发建康,承制使陈霸先代镇扬州。

八月乙未,长沙平。诏诸军各还所镇。庚子,下诏将还建康,领军将军胡僧祐等谏,黄门侍郎周弘正、尚书右仆射王褒曰:“今百姓未见舆驾入建康,谓是列国诸王;愿陛下从四海之望。”又议于后堂。武昌太守朱买臣言:“建康旧都,山陵所在;荆镇边疆,非王者之宅。愿陛下勿疑,以致后悔。”上以建康凋残,江陵全盛,意亦安之,卒从僧祐等议。

九月壬午,齐主使郭元建治水军二万余人于合肥,将袭建康,纳湘潭侯退,陈霸先闻之,白上;上遣王僧辩镇姑孰以御之。

十月己酉,王僧辩至姑孰,遣婺州刺史侯填、吴郡太守张彪等筑垒东关,以待齐师。

闰月丁丑,南豫州刺史侯填与郭元建战于东关,齐师大败。湘潭侯退复归于邺,王僧辩还建康。

十二月,齐宿预民东方白额以城降,江西州郡皆起兵应之。

三年(北齐天保五年)正月,陈霸先自丹徒济江,围齐广陵,泰州刺史严超达自齐郡进围泾州,南豫州刺史侯填、吴郡太守张彪皆出石梁,为之声援。辛丑,陈霸先使晋陵太守杜僧明帅三千人助东方白额。

三月甲辰,以司徒王僧辩为太尉。丁未,齐王球攻宿预,杜僧明出击,大破之,球归彭城。癸酉,以陈霸先为司空。

六月,齐冀州刺史段韶将兵讨东方白额于宿预,广陵、泾州皆来告急。韶留仪同三司敬显等围宿预,自引兵倍道趋泾州,进击严超达,破之,回趋广陵,陈霸先解围之。杜僧明还丹徒,侯填、张彪还秦郡。吴明彻围海西,镇将中山郎基固守,围之十旬,不克而还,齐段韶使辨士说东方白额开门请盟,因执而斩之。

九月乙巳,魏遣柱国于谨等来侵。辛未,帝命主书李膺至建康,征王僧辩为大都督、荆州刺史,命陈霸先徙镇扬州。僧辩遣豫州刺史侯填帅程灵洗等为前军,兖州刺史杜僧明帅吴明彻等为后军。

十月丙子,征王僧辩等军。

十一月辛卯,魏军大攻,胡僧祐中流矢卒。江陵城陷于西魏。

是月,太尉扬州刺史王僧辩、司空扬州刺史陈霸先奉迎江州刺史晋安王方智为太宰,承制,还师京。

十二月辛未,帝为魏人所杀。

绍泰元年(北齐天保六年)二月癸丑,晋安王至自寻阳,入居朝堂,即梁王位,时年十三。以太尉王僧辩为中书监、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加陈霸先征西大将军,湘州刺史萧循为太尉,广州刺史萧勃为司徒。

三月,齐遣其上党王高涣送浈阳侯渊明来主梁嗣,至东关,遣吴兴太守裴之横与战,败绩丙戌,齐克东关,斩之横。太尉王僧辩出屯姑孰。

七月辛丑,王僧辩纳浈阳侯渊明,自采石济江。齐侍中裴英起卫送渊明,与僧辩会于江宁。癸卯,渊明入建康。丙午,渊明即位,改元天成,以晋安王为皇太子,王授僧辩太子太傅,扬州牧,余官如故。壬子,齐主以梁国称藩,诏凡梁民,悉遣南还。

九月壬寅,陈霸先举兵袭王僧辩。以弟子著作郎昙朗镇京口,知留府事,使徐度、侯安都率水军趋石头。甲辰,安都至石头城北,弃舟登岸。石头北接冈阜,不甚危峻。安都被甲带长刀,军人捧之,投于女垣内,众随而入,进及僧辩卧室,霸先兵亦自南门入。僧辩方视事,外白有兵,俄而兵自内出。僧辩遽走,遇子颜,与俱出阁,帅左右数十人苦战于听事前。力不敌,走登南门楼,俱下就执。是夜,霸先缢杀僧辩父子。前青州刺史程灵洗帅所领,力战于石头西门,军败,霸先遣使招谕,久之乃降。霸先深义之,以为兰陵太守,使助防京口。乙巳,霸先为檄布告中外,列僧辩罪状。丙午,浈阳侯渊明逊位,出就邸。

十月己酉,晋安王即皇帝位,大赦,改元,中外文武赐位一等。以浈阳侯渊明为司徒,封建安公。告齐云:“僧辩阴图篡逆,故诛之,仍请称臣于齐,永为藩国。”齐遣行台司马恭与梁人盟于历阳。壬子,加陈霸先尚书令、都督中外诸军事、车骑将军、扬、南徐二州刺史。癸丑,以宜丰侯循为太保,建安公渊明为太傅,曲江侯勃为太尉,王琳为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戊午,尊帝所生夏贵妃为皇太后,立妃王氏为皇后。吴兴太守杜龛据郡拒陈霸先,义兴太守韦载以郡应之。吴郡太守王僧智,亦据城拒守。陈霸先兄子茜还长城,收兵才数百人,杜龛遣其将杜泰将精兵五千奄至。泰昼夜苦攻,数旬,不克而退。霸先使周文育攻义兴,义兴属县卒皆霸先旧兵,善用弩,韦载收得数十人,使射文育军,每发辄毙一人,文育军稍却。载因于城外据水立栅,相持数旬。杜龛遣其从弟北叟将兵拒战,北叟败,归于义兴。辛未,霸先闻文育军不利,自表东讨,留高州刺史侯安都、石州刺史杜陵宿卫台省。甲戌,陈霸先军至义兴。丙子,拔其水栅。谯、秦二州刺史徐嗣徽以州入于齐。嗣徽密结南豫州任约,将兵五千袭建康。是日,袭据石头,游骑至阙下。侯安都闭门,示之以弱,及夕,嗣徽收兵还石头。安都夜为战备,将旦,嗣徽等又至,安都帅甲士开东、西掖门出战,大破之,嗣徽等奔还石头。陈霸先遣韦载族弟拥赍书谕载。丁丑,载及杜北叟皆降,霸先厚抚之,卷甲还建康,使周文育讨杜龛,救长城。将军黄他攻王僧智于吴郡,不克,霸先使宁远将军裴忌助之。忌选所部精兵轻行倍道,自钱塘直趋吴郡,夜,至城下,鼓噪薄之。僧智奔吴兴。忌入据吴郡,因以忌为太守。

十一月己卯,齐遣兵五千渡江据姑孰,以应徐嗣徽、任约。陈霸先使合州刺史徐度立栅于冶城。庚寅,齐又遣安州刺史崔子崇、楚州刺史刘士荣、淮州刺史刘达摩将兵万人于胡墅渡米三万石,马千匹入石头。霸先问计于韦载,载曰:“今可急于淮南(秦淮之南),因侯景故垒筑城,以通东道转输,分兵绝齐之粮道,则齐将之首,旬自可致。”霸先从之。癸未,使侯安都夜袭胡墅,烧齐船千余艘,仁威将军周铁虎断齐运输,擒其北徐刺史张领州,仍遣韦载于大航筑侯景故垒,杜棱守之。齐人于仓门,水南立二栅,与梁兵相拒。甲辰,徐嗣徽等攻冶城栅。陈霸先将精甲自西明门出击之,嗣徽等大败。留柳达摩等守城,自往采石迎齐援。

十二月癸丑,侯安都袭秦郡,破徐嗣徽栅,收其家,得琵琶及鹰,遣使送之日:“昨至弟处得此,谨以相还。”嗣徽大惧。丙辰,陈霸先对冶城立航,悉渡众军,攻水南二栅。柳达摩等渡淮置阵,霸先督兵疾战,纵火烧栅,齐兵大败,争舟相济,溺死者以千数,尽收其船舰。是日,嗣徽、任约引齐兵万余人还据石头,霸先遣兵诣江宁,据要险。嗣徽等水步不敢进,顿江宁浦口。霸先遣侯安都将水军袭破之,嗣徽等单舸脱走。己未,霸先四面攻石城,城中无水,井水值绢一匹。庚申,柳达摩遣使请和于霸先,且求质子。时建康虚弱,粮运不继,朝臣皆欲与齐和,请以霸先从子昙朗为质。霸先曰:“今在位诸贤欲息肩于齐,若违众议,谓孤爱昙朗,不恤国家,今决遣昙朗,弃之寇庭。齐人无信,谓我微弱,必当背盟。齐寇若来,诸君须为孤力斗也!”乃与昙朗及永嘉王庄、丹阳尹王冲之子珉为质,与齐人盟于城外,将士恣其南北。辛酉,霸先陈兵石头南门,送齐人归北,徐嗣徽、任约皆奔齐。收齐马仗船米,不可胜计。齐主诛柳达摩。壬戌,齐和州长史乌丸远自南州奔还历阳。江宁令陈嗣,黄门侍郎曹朗据姑孰,霸先命侯安都等讨平之。

太平元年(北齐天保七年)正月戊寅,大赦,其与徐嗣徽、任约协契同谋,一无所问。追赠简文皇帝诸子。以故永安侯确子后为邵陵王,奉携王后。

二月癸丑,以中卫将军临川王大款即本号开府,中护军桂阳王大成为护军将军。癸亥,徐嗣徽、任约袭采石,执戍主明州刺史张怀钧,送于齐。

三月壬午,班下州郡,并杂用古今钱。戊戌,齐遣大将萧轨等合兵十万,出栅口,向梁山。司空陈霸先军主黄鼓逆击,破之。

四月丁巳,陈霸先如梁山,巡抚诸军。

五月,齐人召建安公渊明,诈许退师,陈霸先具舟送之。癸未,渊明疽卒。甲申,齐兵发芜湖。庚寅,齐兵入丹阳县。丙申,至秣陵县。陈霸先遣周文育屯方山,徐度屯马牧,杜稜屯大航南以御之。辛丑,齐人跨淮立桥栅渡兵,夜至方山,徐嗣徽等列栅于青墩,至于七矶,断周文育归路。文育鼓噪而发,嗣徽等不能制;至旦,反攻嗣徽。嗣徽骁将鲍砰独以小舰殿军,文育乘单舴艋与战,跳入舰中,斩砰,仍率其舰而还。嗣徽众大骇,因留船芜湖,自丹阳步上。陈霸先追侯安都、徐度皆还。癸卯,齐兵自方山进及倪塘,游骑至台,建康震骇,帝总禁兵出顿长乐寺,内外綦严。陈霸先拒嗣徽于白城,适与周文育会。文育上马先进,杀伤数百人。侯安都与嗣徽等战于耕坛南,安都帅十二骑突其阵,破之,生擒齐仪同三司乞伏无劳。霸先潜撤精骑三千配沈泰渡江,袭齐行台赵彦深于瓜步,获舰百余艘,粟万斛。

六月甲辰,齐兵潜至钟山,侯安都与齐将王敬宝战于龙尾,军主张纂战死。丁未,齐师至幕府山,陈霸先遣别将钱明将水军出江乘,邀击齐人粮运,尽获其船米。齐军乏食,杀驴马食之。庚戌,齐师逾钟山,霸先与众军分顿乐游苑东及覆舟山北。壬子,齐师至玄武湖西北,将据北郊坛,众军自覆舟山东移屯坛北,与齐师相对。会连日大雨,平地水丈余,齐师昼夜坐立泥中,足指皆烂,悬以鬲爨,而台中及湖沟北路燥,梁军每得番易。四方壅隔,粮运不至,建康户口流散,征求无所。甲寅,少霁,霸先将战,调市人得麦饭,分给军士,士皆饥疲。会陈茜馈米三千斛、鸭千头,霸先命炊米煮鸭,人人以荷叶裹饭,婫以鸭肉数脔。乙卯,未明,蓐食,比晓,霸先帅麾下出幕府山。及战,侯安都坠马,萧摩诃单骑大呼,直冲齐师,齐师披靡,安都乃免。霸先与吴明彻、沈泰等众军首尾齐举,纵兵大战。安都自白下引兵横出其后,齐师大溃,斩获数千人,相蹂践而死者不可胜计,生擒徐嗣徽及弟嗣宗,斩之以徇,追奔至于临沂。其江乘、摄山、钟山等军相次克捷,虏萧轨、东方老、王敬宝等将帅凡四十六人。其军得至江者,缚荻筏以济,中江而溺,流尸至京口,翳水弥岸;惟任约、王僧愔得免。丁巳,众军出南州,烧齐舟舰。乙未,解严。军士以赏俘买酒,一人才得一醉。戊午,大赦。庚申,斩齐将萧轨等,齐人闻之,亦杀陈昙朗。辛酉,解严。

七月丙子,司空陈霸先进位司徒,加中书监,余如故。丁亥,改侯填为司空。

八月己酉,太保都阳王循卒。

九月壬寅,改元,大赦,饥难流离勒归本土。进新除司徒陈霸先为丞相、录尚书事、镇卫大将军、扬州牧,封义兴郡公。中权将军王冲即本号开府仪同三司。吏部尚书王通为尚书右仆射。丁巳,以郢州刺史徐度为领军将军。

十一月乙卯,起云龙、神虎门。

十二月壬申,进太尉萧勃为太保。甲午,以前寿昌令刘敷为汝阴王,前镇西法曹行参军萧纨为巴陵王,奉宋、齐二代后。

是年,齐寿阳道行台左丞杨裴为徐州刺史,带东南道行台左丞,乾明元年,征拜廷尉卿。

二年(北齐天保八年)正月壬寅,诏求鲁国孔氏族为奉圣侯,并缮庙堂,供备祀典。又诸州各置中正,依旧放举。不得辄承单状序官,皆须中正押上,然后量授。其选中正,每求耆德该悉,以他官领之。以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王琳为司空,诏宗室在朝开国承家者,今犹称世子,可听袭本爵。以尚书右仆射王通为左仆射。

四月己卯,铸四柱钱,一准二十。壬辰,改四柱钱一准十。丙申,复闭细钱。

八月,陈霸先加黄钺,领太傅,殊礼。

九月辛丑,陈霸先为相国,总百揆,封十郡为陈公,备九锡。

十月戊辰,陈霸先进陈王。辛未,陈霸先以诏称帝,禅位,废梁帝为江阴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