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  江  府  一

       南朝  宋

刘谦之

刘谦之,简之弟。好学。撰晋纪二十卷。位广州剌史、大中大夫。

(南史本传、丹徒县志)

       齐

檀超  檀道鸾

檀超,字悦祖,高平金乡人也。祖嶷之,字宏宗,宋南琅邪太守。父道彪,字万寿,位正员郎。

超少好文学,放诞任气。解褐州西曹。萧惠开为别驾,超便抗礼。惠开自以地位居前,稍相陵辱,而超举动啸傲,不以地势推之。惠开欣然,更为刎颈之交。后位国子博士,兼左丞。高帝赏爱之,为司徒右长史。建元二年,初置史官,以超与骠骑记室江淹掌史职。上表立条例,开元纪号,不取宋年,封爵各详本传,无假年表。又制著十志,多为左仆射王俭所不同。史功未就,徙交州,于路见杀。江淹撰成之,犹不备也。

超叔父道銮,字万安,位国子博士、永嘉太守。亦有文,撰晋阳秋二十卷。

(南史文学传、丹徒县志)

萧煜

萧煜,字宣昭。高帝第五子。母罗氏以罪诛,煜年四岁,思慕不异成人,每恸辄吐血。学书无纸笔,常以指画空中及画掌学字,遂工篆法。少时又无棋局,乃破荻为片,纵横以为棋局,指点形势,遂至名品。好文章,作短句,诗学谢灵运。善射,为当时独绝,尝于华林校射,六箭五破一皮,获赐钱五万。仕至侍中护军将军。

(武进阳湖县志)

       梁

萧文琰

萧文琰,南兰陵人。竟陵王子良尝夜集学士,刻烛题诗,一寸四韵。文琰曰:如此何难!乃与吴兴邱令楷、济阳江湛、余姚虞义共打钵,响灭诗成,皆可观览。

(武进阳湖合志录卢志稿)

萧  统

萧统,字德施。武帝长子也。生而聪睿,三岁受孝经论语,五岁遍读五经,悉能讽诵。引纳才学之士,讨论篇籍,继以文章著述。东宫有书几三万卷,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或有。性仁孝,母丁贵嫔疾,衣不解带。及薨,水浆不入口,哭辄痛绝,腰带十围,减削过半。卒,年三十一。谥昭明。撰有文籍二十卷、典诰十卷、文章英华二十卷、文选三十卷传于世。

(丹阳县志)

何逊  何

何逊,字仲言。八岁能赋诗,弱冠州举秀才,南乡范云见其对策,大相称赏,因结忘年交,谓所亲曰:顷观文人,质则过儒,丽则伤俗;其能含清浊,中今古,见之何生矣 !沈约尝谓逊曰:吾每读卿诗,一日三复,犹不能已。其为名流所称如此。

天监中,兼水部郎,南平王引为宾客,掌记室事。卒于仁威庐陵王记室。东海王僧儒集其文为八卷。

初,逊文章与刘孝绰并见重,时谓之何、刘。世祖著论论之云:诗多而能者沈约,少而能者谢眺、何逊。

逊从叔,字彦夷,亦以才著闻。宦游不达,作拍张赋以喻意。位至台郎。博学有思理,更详注论语、孝经。

(丹徒县志)

王僧孺

王僧孺,曾祖雅,晋左光禄大夫、仪同三司。祖准之,宋司徒左长史。父延年,员外常侍。

僧孺年五岁,初读孝经,问授者:此书何所述?曰:论忠、孝二事。僧孺曰:若尔,愿常读之。七岁能读十万言,及长,笃爱籍。家贫,佣书以养母,写毕,讽诵亦了。

仕齐为太学博士,尚书仆射王晏深相赏好。晏为丹阳尹,召补功曹,使撰东宫新记。司徒竟陵王子良开西邸,招文学,僧孺以善辞藻,游焉。

天监初,除临川王后军记室,待诏文德省。出为南海太守,视事二岁,声绩有闻。诏征,将还,郡中道俗六百人诣阙请留。不许。至,除中书侍郎,领著作,复直文德省。撰起居注,中表簿,迁尚书左丞,俄兼御史中丞,顷之即真。

武帝制春景明志诗五百字,敕沈约以下辞人同作,帝以僧孺为工。历少府卿,尚书吏部郎,参大选,请谒不行。普通二年,卒。

僧孺好坟籍,聚书至万余卷,卒多异本,与沈约、任昉家书埒。少笃志精力,于书无所不睹。其文丽逸,多用新事,人所未见者,时重其富博。

(丹徒县志)

臧盾  臧厥

臧盾,字宣卿。高祖焘,宋左光禄大夫。祖潭之,左民尚书。父未甄,江夏太守。

盾幼从征士琅邪诸葛璩受五经,璩学徒常有数十百人,盾处其间,无所狎比。璩曰:此生王佐才也。为尚书中兵郎,入兼中书通事舍人。

盾有孝性,尝随父宿直廷尉府,母刘氏在宅,夜暴亡,盾左手中指忽痛,不得寝。及旦,宅信果报凶问,其感通如此。服末终,父卒,居丧五年,不出庐户,形骸枯悴,家人不识。武帝累敕抑譬。后累迁御史中丞。性公强,甚称职。

大同二年,为中领军。管天下兵要,监局事多,盾为人敏赡,有风力,长于拨繁,职事甚理。卒,谥曰忠。

弟厥,字献卿,亦以干局称。为晋安太守。郡居山海,常结聚逋逃,前二千石讨捕不能止。厥下车宣化,凶党皆襁负而出,自是居人复业。前后再兼中书通事舍人,卒于兼司农卿。

厥前后居职,所掌之局大事及兰台廷尉所不能决者,悉以付厥。辨断精明,咸得其理。

子操,尚书三公郎。

(丹徒县志)

萧  洽

萧洽,字宏称。惠基子。七岁,诵楚辞。及长,好学,善属文。为南徐州治中。清身率职,馈遗无所受,妻、子不免饥寒。累迁临海太守,为政清平,不尚威猛,民俗便之。还拜司徒左长史。

洽少有才思,尝制同泰、大爱敬二寺刹铭,其文甚美。又撰当涂堰碑,辞亦赡丽。有文集二十卷。

(武进阳湖合志)

萧  琛

萧琛,字彦瑜。惠开从子。明悟有才辨。尝着虎皮靴,策桃枝杖,直造王俭坐,俭与语,大悦,辟用之。

迁尚书左丞。齐明帝用法严峻,杖尚书郎,琛密启止之。累迁吴兴太守。郡有项羽祠,土人名为愤王,甚有灵验,遂于郡厅事安施神座,前后二千石多避舍。琛至,历阶闻室中喑哑声,叱之曰:生不能与汉祖争中原,死据此何也 ?撤去之。后频莅大郡,不事赀产。历尚书、侍中,帝每呼为宗老。尝预御筵,帝取枣掷琛,琛亦以栗掷帝,帝色动,琛曰:陛下投臣以赤心,臣敢不报以战栗!帝悦。

琛尝言少壮三好:音律、书、酒。年长以来,二事俱废,惟书不衰。卒,谥曰平子。所撰汉书文府、齐梁拾遗,并诸文集数十万言。

(武进阳湖合志)

刘  勰

刘勰,字彦和。祖灵真,宋司空秀之弟也。父尚,越骑校尉。勰早孤,笃志好学。家贫,不婚娶,依沙门僧祐居,遂博通经论,因区别部类,录而序之。定林寺经藏,勰所定也。

天监初,兼东宫通事舍人。迁兵部校尉,兼舍人如故,深被昭明太子爱接。

初,勰撰文心雕龙五十篇,论古今文体,未为时流所称。勰欲取定于沈约,无由自达,乃负书候约于车前,状若货鬻者。约取读,大重之,谓深得文理,常陈几案。

勰为文,长于佛理,都下寺塔及名僧碑志,必请勰制文。敕与慧震沙门于定林寺撰经证。功毕,遂求出家,先燔发自誓。敕许之。乃变服,改名慧地云。

(丹徒县志)

萧  几

萧几,字德玄,南兰陵人。曲江公遥欣子。十岁,能属文。早孤,有弟九人,并幼,恩爱笃睦,闻于朝廷。性温和,与物无竞。清贫自立,好学,善草、隶书。湘州刺史杨公则每谓人曰:康公此子,可谓桓灵宝重出。及公则殁,几为之诔,时年十五。沈约见而奇之,谓其舅蔡撙曰:昨见贤甥杨平南诔文,不减希夷。

仕终新安太守。

(武进阳湖县志)

萧子范

萧子范,字景则,南兰陵人。齐豫章王嶷子。有孝性,居丧以毁闻。服阕,累迁大司马南平王从事中郎。王爱文学士,子范偏被恩遇,常曰:此宗室奇才也。使制干字文,其辞甚美。府中文笔皆使具草。

后为临贺王正德长史。历官十余年,不出蕃府,而诸弟并登显列,意不能平。为到府笺曰:上蕃首僚,于兹再忝,河南雌伏,自此重叨。老少异时,盛衰殊日,虽佩恩庞,还羞年鬓。少与弟子显、子云才名略相比,而宦途有优劣。每读汉书杜缓传云:六弟五人至大官,唯中弟钦官不至,而最知名。常吟讽之,以况己也。

后为秘书监。简文即位,召为光禄大夫,以逼贼不拜。其年葬简皇后,使制哀册,文理哀切。帝谓武林侯萧咨曰:此段庄陵万事零落,唯哀册尚有典刑。敕赉米千石。元帝追赠金紫光禄大夫,谥曰文。

子滂、确。简文在东宫时,与邵陵王数诸萧文士,滂、确并预焉。

(武进阳湖县志)

萧子显  萧恺

萧子显,字景阳,南兰陵人。子范弟。身长八尺,状貌甚丽。好学,工属文。尝著鸿序赋,尚书令沈约见之,曰:可谓明道之高致,盖幽通之流也。

梁武帝雅爱子显才,又嘉其容止吐纳,每御筵侍坐,偏顾访焉。尝从容曰:我造通史成,众史可废。子显对曰:仲尼灒易道,黜八索;述职方,除九丘。圣制符同,复在兹日。时以为名对。

迁吏部尚书。子显风神洒落,雍容闲雅,简通宾客,不畏鬼神。性爱山水,为伐社文以见志。饮酒数斗,恃才傲物。及掌选,见九流宾客,不与交言,但举扇一捞而已。简文在东宫时,尝引与促宴。子显起更衣,简文谓坐客曰:尝闻异人间出,今日始见,知是萧尚书。其见重如此。

子序、恺,并知名。中庶子谢嘏出守,简文召时才赋诗,同用十五剧韵。恺诗先就,其辞又美。简文与湘东王令曰:王筠本自旧手,后进有萧恺可称,信为才子。

(武进阳湖县志)

萧孝俨

萧孝俨,字希庄。射策甲科,除秘书郎、太子舍人。从武帝幸华林园,于座献相风乌、华光殿、景阳山等颂,文甚美。

(武进阳湖县志)

萧  立

萧立,南兰陵人。年十七,射策甲科。廷尉评,再迁殿中侍御史,文学政事,为台阁领袖。独孤及序其文,比之贾、马云。

(武进阳湖县志)

徐  勉

徐勉,字脩仁。祖长宗,宋武帝霸府行参军。父融,南昌相。

勉幼孤贫,早励清节。年六岁,属霖雨,家人祈霁,率尔为文,见称耆宿。年十八,召为国子生,便下帷专学,精力无怠,祭酒王俭每称有宰辅之量。射策甲科,起家王国侍郎,补太学博士,累迁领军长史。

天监三年,除给事黄门侍郎、尚书吏部郎,参掌大选。迁侍中。时师方侵魏,候驿填委。勉参掌军书,劬劳夙夜,动经数旬,乃一还家。群犬惊吠,勉叹曰:吾忧国忘家,乃至于此。若吾亡后,亦是传中一事。

六年,除给事中、五兵尚书,迁吏部尚书。勉居选官,彝伦有叙。既闲尺牍,兼善辞令,虽文案填积,坐客充满,应对如流,手不停笔。又该综百氏,皆避其讳。尝与门人夜集,客有虞暠求詹事五官。勉正色答云:今夕止可谈风月,不宜及公事。故时人咸服其无私。

后为左卫将军,领太子中庶子,侍东宫。昭明太子尚幼,敕知宫事,太子礼之甚重。后为太子詹事。又选尚书右仆射,詹事如故。时人间丧事多不遵礼,朝终夕殡,相尚以速。勉上疏,请宜悉依古三日大敛。诏可其奏。

又除尚书仆射、中卫将军。勉以旧恩,继升重位,尽心奉上,知无不为。爰自小选迄于此职,常参掌衡石,甚得士心。禁省中事,未尝漏泄,每有表奏,辄焚稿草。博通经史,多识前载。朝仪国典,婚冠吉凶,勉皆预图议。

初,勉受诏撰五礼,普通六年功毕,表上之。诏有司案以遵行。寻加中书令。

勉虽居显职,不营产业,家无蓄积,奉禄分赡亲族之贫乏者。

中大通中,以疾自陈,移授特进、右光禄大夫、侍中、中卫将军,置佐史,秩如故。增亲信四十人。及卒,帝闻而流涕。即日车驾临殡,赠右光禄大夫、开府仪同三司。皇太子亦举哀朝堂。谥简肃公。大同三年,故佐史尚书左丞刘览等诣阙陈勉行状,请刊石纪德,即降诏许立碑于墓。

(丹徒县志)

徐  摛

徐摛,字士秀,一字士绩。祖凭道,宋海陵太守。父超之,梁天监初位员外散骑常侍。

摛幼好学,及长,遍览经史。属文好为新变,不拘旧体。晋安王纲出戍石头,以搞为侍读。王入为皇太子,转家令,兼管记,寻带领直。

摛文体既别,春坊尽学之,宫体之号,自斯而始。帝闻之,怒,召摛,将加诮责。及见,应对明敏,辞义可观,乃意释。因问五经大义,次问历代史及百家杂说,末论释教。摛商较纵横,应答如响,帝甚加叹异,更被亲狎,宠遇日隆。领军朱异不悦,承间白帝曰:摛年老,又爱泉石,意在一郡自养。帝谓摛欲之,乃召摛曰:新安大好山水,任昉等并经为之,卿为我临此郡。中大通三年,遂出为新安太守。至郡,为政清静,教人礼义,劝课农桑,期月,风俗便改。秩满,为中庶子。除太子左卫率。

及侯景攻陷台城,时简文居永福省,贼众奔入,侍卫走散,莫有存者。摛独侍立不动,徐谓景曰:侯公当以礼见,何得如此?凶威遂折,侯景乃拜。由是常惮摘。简文嗣位,进授左卫将军,固辞不拜。简文被闭,摘不获朝谒,因感气疾而卒,年七十八。赠侍中、太子詹事,谥贞子。

长子陵,最知名。

(丹徒县志)

徐  悱

徐悱,字敬业。勉第二子。幼聪敏,能属文。起家著作佐郎,转太子舍人,掌书记之任。累迁洗马、中舍人,犹管书记。出入宫坊者历稔,以足疾出为湘东王友,迁晋安内史。

(丹徒县志)

徐君蒨

徐君蒨,字怀简。幼聪朗好学,尤长丁部书,问无不对。善弦歌。为湘东王镇西咨议参军。君蒨文冠一府,特有轻艳之才,新声巧变,人多诵习。竟卒于官。

(丹徒县志)

     陈

萧  允

萧允,字叔佐。少知名。风神凝远,通达有识鉴。始仕梁为太子洗马。侯景陷台城,百僚奔散,允独整衣冠坐宫坊,景军敬焉,弗之逼。寻居京口。百姓惧贼波骇,允独不行。人问其故,曰:死生定分,岂可逃而免乎 ?闭门静处,卒免于难。

陈宣帝即位,允为光禄卿。性敦重,未尝以荣利干怀。鄱阳王镇会稽,允为长史。经延陵季子庙,设苹藻之荐,托异代之交,为诗以叙意,辞理清典。后主尝以允问蔡征,征曰:清虚玄远,殆不可测;至于文章,可得而言。因诵允诗以对。后主嗟赏久之。

 隋师济江,允迁关右。时南士至长安者,例授官,允辞疾不就。文帝义之,厚赐帛。卒,年八十四。

(武进阳湖县志)

徐  陵

徐陵,字孝穆。母臧氏,尝梦五色云化为凤,集左肩上,已而诞陵。年数岁,家人携以候沙门释宝志,宝志摩其顶曰:天上石麒麟也。八岁属文,十三通庄、老义。及长,博涉史籍,从横有口辩。父摛为晋安王咨议,王又引陵参宁蛮府军事。王立为皇太子,东宫置学士,陵充其选。

梁简文在东宫,撰长春殿义记,使为序。又令于少傅府述己所制庄子义。

太清二年,兼通直散骑常侍,使魏。侯景入寇,陵父摛先在围城之内,陵不奉家信,便蔬食布衣,若居哀恤。会齐受魏禅,梁元帝承制于江陵,复通使于齐,拘留不遣。及魏平江陵,齐送贞阳侯明为梁嗣,乃遣陵随还。太尉王僧辩初拒境不纳,明复往致书,皆陵词也。及明入,僧辩得陵,大喜,以为尚书吏部郎,兼掌诏诰。

陈受禅,加散骑常侍。天嘉四年,为五兵尚书,领大著作。六年,除散骑常侍、御史中丞。时安成王顼为司空,以帝弟之尊,权倾朝野。直兵鲍僧睿假王威风,抑塞词讼,大臣莫敢言,陵乃奏弹之。文帝见陵服章严肃,若不可犯,为敛容正坐。陵进读奏状,时安成王殿上侍立,仰视文帝,流汗失色,陵遣殿中郎引王下殿。自是朝廷肃然。

迁吏部尚书,领大著作。陵以梁末以来,选授多失其所,于是提举纲维,综核名实。时有冒进求官,驰竞不已者,乃为书宣示之,众咸服焉。

及宣帝入辅,谋黜异志者,引陵预其议。废帝即位,封建昌侯。太建中,为尚书左仆射。朝议北侵,帝命举元帅,众议在淳于量。陵独曰:不然。吴明彻家在淮左,悉彼风俗,将略人才,当今无过者。于是争论数日不能决。都官尚书裴忌曰:臣同徐仆射。陵应声曰:非但明彻良将,忌即良副也。是日,诏明彻为大都督,令忌监军事,遂克淮南数十州地。

七年,领国子祭酒。十三年,为中书监,领太子詹事。以年老,累表求致仕。宣帝亦优之,诏将作为造大斋,令陵就第摄事。后主即位,迁左光禄大夫、太子少傅。至德元年,卒。

陵器局深远,容止可观,性又清简,无所营树,俸禄与亲族共之。太建中,食建昌户,户送米至水次,亲戚有贫匮者,皆召令取焉,数日便尽,陵家寻致乏绝。府僚怪问其故,陵云:我有车牛衣裳可卖,余家有可卖不 ?其周给如此。

目有青睛,时人以为聪慧之相。自陈创业,文檄军书及受禅诏策,皆陵所制,为一代文宗。亦不以矜物,未尝诋诃作者。其于后进,接引无倦。其文颇变旧体,缉裁巧密,多有新意。每一文出,好事者已传写成诵,遂传于周、齐,家有其本。

有四子:俭、份、仪、僔。

俭一名报,幼而修立,勤学有志操。汝南周宏直重其为人,妻之以女。梁元帝召为尚书金部郎中。常侍宴赋诗,元帝叹赏之,曰:徐氏之子,复有文矣。魏平江陵,还建邺,累迁中书侍郎。

太建初,广州刺史欧阳纥举兵反,宣帝令俭持节喻旨。纥见俭,盛列仗卫,言辞不恭。俭曰:吕嘉之事,诚当已远,将军独不见周迪、陈宝应乎?纥默然不答。惧俭沮众,不许入城,置俭于孤园寺。纥常出见俭,俭谓曰:将军业已举事,俭须还报天子。俭之性命,虽在将军,将军成败,不在于俭。幸不见留。纥于是遣俭。从间道驰还。宣帝乃命章昭达讨纥,以俭监昭达军。纥平,为兼中书通事舍人。

后主立,累迁寻阳内史。为政严明,盗贼静息。迁散骑常侍,袭封建昌侯。入为御史中丞。俭公平无所阿附,尚书令江总望重一时,为俭所劾,后主深委任焉。正明二年,卒。

份,少有父风。为海盐令,有政绩。入为太子洗马。性孝弟,先陵卒。

仪少聪警,仕陈位尚书殿中郎。陈亡,隐于钱唐赭山。隋炀帝召为学士,寻除著作佐郎。大业四年卒。

(丹徒县志)

     北魏

萧  慨

萧慨,父退,封湘潭侯。与从兄祗俱入东魏。慨深沈有体表,好学能文,善草、隶书,南士中称为长者。历著作佐郎,待诏文林馆。卒于司徒从事中郎。

(武进阳湖县志)

     北周

萧  伪

萧捞,字智遐。性温裕,有仪表。封永丰县侯。累迁巴西、梓潼二郡守。武陵王纪称尊号,以沩为益州刺史,守成都。周大将军尉迟迥来攻,捞降。武成中,明帝令诸文儒于麟趾殿校定经史,仍撰世谱,伪预焉。三年,出为上州刺史。政以礼让为本。尝元日悉放狱囚,听三日,然后来归。诸囚荷恩,依限并至。秩满,部人李漆等三百余人上表乞留,诏虽不许,甚嘉美之。

入朝,属置露门学。武帝以伪为文学博士。历官少傅。卒,谥曰襄。

伪善草、隶书,算数、医方,咸亦留意,所著诗赋杂文数万言。

子济字德成,少仁厚,颇好属文。

圆肃字明恭,武陵王纪子,风度淹雅,敏而好学。纪称尊号,封宜都王,除侍中,副萧伪守成都,俱降于周。拜咸阳郡守,有政绩。改授太子少傅。作少傅箴,太子见而悦之,致书劳问。隋开皇初,以贝州刺史卒。

(武进阳湖县志)

     隋

萧大圜

萧大圜,字仁显。简文帝第二十子。幼聪敏,四岁能诵三都赋及孝经、论语。侯景之乱,大圜获免,至江陵,元帝甚悦之,赐越衫胡带。帝性忌刻,大圜闭门不妄交,恒读易、书、诗、礼。元帝尝从问五经要义数十条,大圜辞约旨明,应答无滞。帝甚叹美曰:昔河间好学,临淄好文,尔既兼之。然有东平好善,更高前载。

元帝降魏,大圜先使周,留焉,文帝以客礼待之。开麟趾殿,招集学士,大圜得预。梁武帝集四十卷、简文集九十卷,各止一本,大圜入麟趾方得见之,乃手写二集,一年并毕。

周军拔晋州,或问大圜师遂克否,对曰:高欢昔以晋州肇基伪迹,今本既拔矣,能无亡乎?所谓君以此始,亦必以终。居数月,齐氏果灭,闻者以为知言。隋开皇初,拜内史侍郎。卒于西河郡守。

(武进阳湖县志)

萧  该

萧该,梁鄱阳王恢孙。荆州平,与何妥同至长安。开皇初,赐爵山阴县公,拜国子博士。诏与妥正定经史。该性笃学,通诗、书、春秋礼记,撰汉书及文选音义,并为当时所贵。及卒,门人起坟树碣焉。

时萧眘亦有俊才,住青杨巷,与何妥齐名。妥住白杨头,时人为之语曰:世有两俊,白杨何妥,青杨萧眘。

(武进阳湖县志)

鲍  宏

鲍宏,字润身。父机,以才学知名。仕梁,位治书侍御史。

宏七岁而孤,为兄泉之所爱育。年十二,能属文,尝和湘东王绎诗,绎嗟赏不已,引为中记室。屡迁通直散骑侍郎。江陵平,归于周。明帝甚礼之,引为麟趾殿学士。累迁遂伯下大夫,与杜子晖聘陈,谋伐齐,遂出兵渡江以侵齐。及定山东,除少御正,赐爵平遥县伯,加仪同。

文帝作相,奉使山南。会王谦举兵于蜀,路次潼州,为谦将达溪惹所执,逼送成都,竟不屈节。谦败,驰传入京,文帝嘉之,赐以金带。及受禅,加开府,进爵为公。转利、邛二州剌史。后授均州刺史,以目疾免。卒于家。

(丹徒县志)

     唐

萧德言

萧德言,字文行。引子。明左氏春秋。甫冠,为岳阳王宾客。陈亡,徙关中。诡浮屠服,亡归江南。隋仁寿中,授校书郎。

贞观时,历著作郎、弘文馆学士。与虞世南等奉诏裒次经史百氏帝王所以兴衰者上之,帝爱其书博而要,曰:使我稽古临事不惑者,公等力也!晚节学愈苦,每开经,辄祓濯束带危坐。妻子谏沮之,德言曰:对先圣言,何敢惮劳 ?诏授晋王经,乞休,不许。封武阳县侯,进秘书少监。久乃得谢。

高宗立,拜银青光禄大夫,全给其禄,遣通事舍人即家致问。乘舆至肃章门引见,礼遇隆重。年九十九,卒,赠太常卿,谥曰博。

(武进阳湖县志)

马怀素

马怀素,字惟白。客江都,师事李善,贫无资,昼樵,夜辄然以读书,遂博通经史。擢进士第,又中文学优赡科,补郿尉。积劳,迁左台监察御史。魏元忠为张易之构谪岭表,太仆崔贞慎祖道,易之怒,使人上急变,告贞慎等与元忠谋反。武后诏怀素按之,使者促迫,怀素执不从,曰:贞慎饯流人,当得罪;以为谋反,则非。后意解,贞慎等乃免。宰相李迥秀藉易之势,敛赇骩法,怀素劾罢之。转礼部员外郎。以十道使黜陟江西,处决平恕。迁考功,核取实才,权贵谒请,不能阿挠。擢中书舍人内供奉,为修文馆直学士。

开元初,为户部侍郎,封常山县公,兼昭文馆学士。笃学,手未尝废卷。谦恭慎畏,推为长者。玄宗诏与褚无量同为侍读,更日番入。既叩閤,肩舆以进,或行在远,听乘马。宫中每宴见,帝自送迎以师臣礼。有诏句校秘书。是时文籍盈漫,皆炱朽蟑断,签幐纷舛,怀素建白:愿下紫微、黄门,召宿学巨儒,就校缪缺。又言:自齐以前旧籍,王俭七志已详。请采近书篇目及前志遗著者,续俭志,以藏秘府。诏可。即拜怀素秘书监。会卒,帝举哀洛阳南城门,赠润州刺史,谥曰文,给舆还乡里,丧事官办。

(丹徒县志)

蔡希周  蔡希寂

蔡希周,曲阿人。与弟希寂同登开元十二年进士,并有诗才。希周官至监察御史,希寂渭南尉。

(重修丹阳县志)

储光羲

储光羲,丹阳人。尝与曲阿丁仙芝同入太学。开元十四年,登进士第。又诏入中书试文章,一时之秀如崔国辅、綦毋潜、常建、王昌龄,皆出其下。独与王维递相唱和,世称储、王。天宝中,拜监察御史。坐受禄山官贬,后赦归。所著有正论十五卷,诗集七十卷,九经外义疏若干卷。顾况撰序其集,殷璠汇次其诗。卒,葬庄成东村。

(金坛县志)

丁仙芝

丁仙芝,曲阿人。开元进士。官余杭尉。长于诗,为盛唐名家。祀乡贤。

(重修丹阳县志)

萧颖士

萧颖士,字茂挺。梁鄱阳王七世孙。四岁属文,十岁补太学生。观书一览即成诵。开元二十三年,举进士第一。天宝初,补秘书正字。时裴耀卿、席豫、张均、宋遥、韦述皆先进,甚器重之,由是名播天下。执业者甚众,号萧夫子。因事劾免。旋召为集贤校理。宰相李林甫欲见之,不诣。

尝依春秋义类编年,起汉初,迄隋末,为传百篇。书魏高贵乡公崩曰司马昭弑帝,书陈受禅曰陈霸先反,余类是。倭人入朝,言国人愿得萧夫子为师,中书舍人张渐等谏不可而止。尝作伐樱桃赋,以诋李林甫。

史官韦述荐颖士自代,召诣史馆待制。颖士以林甫威福自擅,遂不屈免官,往来鄠、杜间。林甫死,调河南府参军事。安禄山宠恣,即托疾入少华山。走诸镇,陈守御计。永王璘召之,不往。与宰相崔圆书,计盗当起东南。未几,刘展果反。客死汝南,年五十二。门人谥曰文元先生。

子存,字伯诚,亮直有父风。能文辞,与梁肃、颜真卿友善。韩愈少为存所知,及存卒,愈为恤其孤女。

(重修丹阳县志)

包  融

包融,润州人(隋改丹徒为延陵县)。开元间,仕历大理司直。与参军殷遥、孟浩然交厚。工为诗。二子佶、何,纵声雅逸,齐名当时,号三包。有诗一卷行世。终集贤院学士。诗与贺知章、张旭、刘音虚皆有隽名,号吴中四杰。

(唐才子传、丹徒县志)

陶  翰

陶翰,字敏夫,润州人。开元中,为礼部员外郎。以冰壶赋得名。殷璠云:历代词人,诗、笔双美者鲜矣,今陶生实为兼之。既多兴义,复备风骨,三百年以前方可论其体裁。开元十八年,进士及第。次年,中博学宏词。与郑昉同时。为诗词笔双美,大为当时所称。今有集相传。

(唐诗记事、丹徒县志)

包佶  包何

包佶,字幼贞。天宝六年举进士,累迁秘书监。刘晏治财,奏为汴东两税使。及晏罢,以佶为诸道盐铁等使。未几,迁刑部侍郎、太常少卿,拜谏议大夫、御史中丞,居官谨确,所在有声。

佶天才赡逸,气宇清深,心醉古经,神和大雅,诗家老斫轮也。与刘长卿、窦叔向诸公皆莫逆交爱。晚岁沾风庳之疾,辞宠乐高,不及荣利。卒,封丹阳郡公。有诗集行世。佶以国子祭酒,知礼部贡举。

弟何,字幼嗣,天宝七年举进士,为起居舍人。兄弟齐名,世称二包。工诗,时延陵储光羲、曲阿丁仙芝、蔡隐邱、蔡希周、希寂、谈藏、丹徒右拾遗孙处玄、都主簿冯挺、武进尉申堂构,皆有诗名。殷璠汇次其诗为丹阳集。

(唐才子传、丹徒县志)

皇甫冉  皇甫曾

皇甫冉,字茂政,丹阳人。十岁便能属文,与弟曾同登天宝十五载进士,对策第一,授无锡尉。历右金吾卫兵曹参军、右补阙。以病乞归。卒,祀乡贤。

曾字孝常,大历中与冉俱以能诗名,人比之张氏景阳、孟阳。历官监察御史,左迁舒州司马、阳翟令。

(丹阳县志)

蔡隐邱  张潮  张翚  周瑀  谈戭

蔡隐邱,进士第,尉氏主簿。张潮,大历处士。张翚,开元进士,官校书郎。周瑀,吏部掌选。谈戭,长洲尉。皆盛唐诗人。

(丹阳县志)

殷  璠

殷璠,尝选丹阳集行世。

(丹阳县志)

刘太真

刘太真,与兄大冲自宣城移居丹阳。善属文。师事萧颖士。同登天宝末进士。由中书舍人转工部、刑部侍郎。贞元四年,重九赐宴曲江,帝自为诗,命朝臣应制用清字韵。明日,于延英门上之,上自考定,以太真及李纾为上等。后坐事贬信州刺史,卒。

(丹阳县志)

刘眘虚

刘眘虚,京口人。工诗。为夏县令。与王昌龄、孟浩然相倡和。今世所传诗仅十四首,然空灵秀异,独出冠时,陶翰、祖咏辈皆不及也。性笃于交游,浩然既没,犹贻诗江滔,求其遗文传之。

渔洋诗话云:音虚字挺卿,其诗超远幽琼,在王、孟、王昌龄、常建、祖咏伯仲之间。考其人盖深于经术,不但词华也。李华三贤论曰:刘兄弟以学著称,述易、书、诗、春秋、礼乐为五说,条贯源流,备古今之变。尚书刘公每有胜理,必诣与谈,终日忘返。殷宜清有识,尚恨言理少对,未与刘面,常想见其人。高适达夫,落落有奇节,皆重刘者也。

(嘉庆志录唐诗小传、丹徒县志)

殷  遥

殷遥,丹阳人。天宝间,尝仕为忠王府仓曹参军。与王维结交,同慕禅寂,志趣高疏,多云岫之想。而苦家贫,死不能葬。一女才十岁,日哀号于亲爱,怜之者赗赠,埋骨石楼山中。工诗,词彩不群,而多警句,杜甫尝称许之。有诗行于世。王维、储光羲,皆有哭殷遥诗。

(辛文房唐才子传、丹徒县志)

权德舆

权德舆,字载之。其先天水略阳人,父皋居丹徒,后徙丹阳,家练湖上。德舆七岁居父丧,哭踊如成人。未冠,以文学称。杜佑、裴胄等交辟之。德宗闻其材,召为太常博士,改左补阙。

关东、淮、浙大水,德舆建言宜择群臣明识通方者,持节劳徕,问民所疾苦,蠲其租入。从之。裴延龄判度支,德舆疏斥其奸,不报。累迁中书舍人,独直两省。上书请循旧例,分曹相检。帝曰:非不如卿之劳,但择如卿者未得耳。知礼部贡举,拜侍郎,凡三岁,所得士相继为公卿。

宪宗元和初,历兵部侍郎。由太常卿拜礼部尚书、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王锷由河中入朝,求兼宰相,德舆奏宰相非可序进,帝乃止。帝尝问政之宽猛孰先,对曰:列圣皆尚仁厚。时帝颇事苛急,故对以此。

德舆善辨论,开陈古今本末,以觉悟人主。为辅相宽和,不务察察名。久之,以检校吏部尚书留守东都。进扶风郡公,出为山南西道节度使。后二年,以病乞还,卒于道,年六十。赠尚书左仆射,谥曰文。

德舆四岁能赋诗,积思经术,无不贯综。自始学至老,未尝一日去书。为文雅正赡缛,当时公卿侯王功德卓异者,铭记多出其手。虽动止无外饰,而醖藉风流,自然可慕。贞元、元和间,为搢绅羽仪。

子璩。

(重修丹阳县志)

许  浑

许浑,字用晦,丹阳人。太和六年进士。历当涂、太平二县令,旋擢监察御史,出为睦州、郢州刺史。卒,祀乡贤。浑别墅在北陵丁卯桥,有丁卯集传世。

(重修丹阳县志)

汤  筼

汤筼,天才明敏。时李巢在湖南,郑续镇广南,俱以书奏辟。晚佐江西钟傅,书檄阗委,未尝有倦色。傅女适江夏杜洪子,时已暮,遣人走乞障车文,筼命小吏四人各执纸笔,立马而待,四本立成。天祐中,避难临川卒。

(重修丹阳县志)

※本卷萧煜等十几位齐、梁皇族及其后裔应为常州府人,原稿编者误入镇江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