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訏

徐訏
  • 姓名:徐訏
  • 别名:号伯訏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浙江慈溪人
  • 出生日期:1908年11月11日
  • 逝世日期:1980年10月5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徐訏[xū](1908年11月11日-1980年10月5日),香港作家。号伯訏。笔名有徐于、东方既白、任子楚等。男。浙江慈溪人。5岁即被送到学校住宿,备尝孤独的滋味。1931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后又转入心理系肄业。在大学期间开始诗歌创作。1933年开始写散文和小说,最早投稿《东方杂志》并予发表的是收在《阿拉伯海女神》中的几个短篇。大学毕业后由北京到上海,开始创作生涯,作品以散文为主。在此期间,他投稿到《论语》杂志,得到主编林语堂的赏识,从此成为知己。1934年,林语堂创办《人间世》半月刊,徐訏受聘任编辑,1935年又任《宇宙风》半月刊编辑,此外还任《天地人》半月刊及《西风》月刊主编。1936年秋,徐訏赴法在巴黎大学研究哲学,成名作《鬼恋》就是在这时写的,发表在1937年1月及2月号的《宇宙风》上。留学翌年,抗战爆发,学业未竟,回到上海,直至珍珠港事件爆发。在此期间,为了生活,他卖稿给《西风》杂志和《中美日报》。《吉普赛的诱惑》、《荒谬的英法海峡》、《精神病患者的悲歌》等抗战时期风靡大后方的小说,都是在这时写成的。1942年后,他辗转到重庆,写下长达50余万言的小说《风萧萧》,这本书一纸风行,成为1943年最畅销的书,当时重庆有人把1943年称为“徐訏年”。1942、1943年,徐訏在国立中央大学师范学院国文系任教授。1944年,被《扫荡报》聘为驻美特派员。他一面为报纸写稿,一面还写了许多诗,这些诗部分收在《轮回》和《鞭痕集》等诗集里。1946年由美国回到上海,1950年在香港定居。50年代曾创办《幽默》,专登杂文小品,还先后创办创垦出版社、《笔端》半月刊、《七艺》月刊,并编《新民报》副刊。在港期间除专心从事创作外,一直在各大学教书。1960年应林语堂之邀前往新加坡南洋大学任教,1966年开始在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浸会书院教书,1970年后任浸会书院中文系主任、文学院院长,多次出席国际笔会及汉学会议。1975年与他人发起成立香港英文笔会并任会长。徐訏一生著作等身,被称为全才作家。他博古通今,周游世界,对哲学、心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美学等均有精深的研究。1980年在香港病逝时留下近两千万言的遗著。30年来,特别是50年代至60年代初,是徐訏创作的丰收期。这时的作品主要有长篇小说《江湖行》、《彼岸》、《时与光》,短篇小说《鸟语》、《期待曲》、《私奔》、《痴心井》、《后门》,杂文《三边文学》(《门边文学》、《场边文学》、《街边文学》),文艺评论《在文艺思想与文化政策中》,散文集《思与感》等。台湾中正书局于60年代出了《徐訏全集》18卷。徐訏的作品,无论小说、诗歌、散文、戏剧、文艺批评,都有相当高的素质,是海外作家中较突出的一位。他的小说给人印象最深的是其中所呈露的浪漫主义情调,小说的环境往往充满浓厚的异国风情和强烈的地方色彩,像画幅般展示在读者眼前。《荒谬的英法海峡》中浪漫的爱情故事就是发生在梦中的英法海峡某地,这是一个极富幻想色彩的乌托邦。另外,性格特殊的人物在徐訏小说中比比皆是,《鬼恋》中的“女鬼”,《精神病患者的悲歌》中的精神病患者白蒂,《鸟语》中的白痴芸芊,他们不平凡的命运和奇异的遭遇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他们特殊的外形和精神面貌给人的印象也是深刻难忘的。小说的故事情节则经常是荒诞的,不现实的,但却深深地吸引人。徐訏的散文处处闪烁着幽默的光辉,透露出睿智的哲理思想,语言流丽、晶莹、澄澈,富于魅力。他的诗歌则既有散文的自由美,又有格律的音乐美,和谐活泼,错落有致,由于深受象征派的影响,他还善于渲染一种浓厚的诗意气氛以传达出游丝般难以捕捉的情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