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三立

陈三立
  • 姓名:陈三立
  • 别名:字伯严
  • 性别:
  • 朝代:清代
  • 出生地:江西义宁(今修水)人
  • 出生日期:1853年10月23日
  • 逝世日期:1937年9月14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陈三立,字伯严,一字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人。1853年(清咸丰三年)生。1882年在参加乡试时被陈宝琛从落第卷中选拔中举。1886年中进士,任吏部主事。其父陈宝箴,历官浙江按察使、湖北按察使等职,戊戌变法时任湖南巡抚,是旧官僚中推行“新政”较积极的一个。在办时务学堂、算学馆、《湘报》、南学会和罗致谭嗣同梁启超黄遵宪等“新党”的过程中,陈三立曾尽过一些力量。因此,赢得一定的社会声誉,与谭嗣同、徐仁铸、陶菊存等被合称为“维新四公子”。但在当时,陈三立就不喜欢梁启超等津津乐道的“民权”说,认为它会带来“后灾余患”。变法失败,陈三立被加上“招引奸邪”的罪名,和他父亲一起革职。于是回到江西南昌,筑室西山。一年后。迁居南京。1900年义和团运动发生,八国联军入侵,陈三立曾动员张之泂、刘坤一等勤王互保,“投间抵隙,题外作文,度外举事”。


“凭栏一片风云气,来作神州袖手人”。1900年以后,清政府开复了陈三立的原职,但他不肯出来任事,专力于诗、古文辞的写作。1904年起,与罢职官僚李有菜共同创办江西铁路公司,兴建南浔铁路,先后任协理、总理、名誉总理等职。1908年,与汤寿潜等共同发起组织中国商办铁路公司。同年,鼓吹“提倡佛教,当视凡百事业为尤急",和沈曾植等倡立祗垣精舍,捐金给佛教居士杨仁山,计划选送人员赴印度学习大乘佛教。1909年,陈三立以诗稿交给郑孝胥,请他删定。晚清诗坛,有所谓“同光体”,属于这一流派的诗人不专宗盛唐,而以模仿宋诗为主。陈三立是其重要代表。“我诵涪翁诗,奥莹出妩媚”!”他的诗模仿唐代的韩愈孟郊和宋代江西诗派的鼻祖黄庭坚,以生涩硬拗的风格写枯寂萧瑟的感伤情怀。表达上,要求隐晦深微,像橄榄似的耐于咀嚼;用词上,则避熟恶俗,“语必惊人,字忌习见”。对于陈三立的诗,郑孝胥大为捧场,说是:“源虽出于鲁直,而莽苍排戛之意态,非可列之西江社里。”当时,革命派中也有人誉之为“吏部诗名满海内”。辛亥革命后,陈三立迁居上海,曾列名于孔教会和张謇发起的中华民国联合会。他和沈曾植、梁鼎芬朱祖谋等遗老组织超社、逸社,经常在作品中指责革命,倾吐对清王朝的留恋之情,因此,受到以柳亚子为代表的南社诗人的抨击。


1915年,陈三立迁还南京。1923年至1924年一度住在杭州,此后住在南京或庐山,长期过着隐逸生活。1932年,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在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情况下,他忧愤时事,日夜不安,曾于梦中大呼杀敌。同年,国民党政府邀他参加“国难会议”,不赴。1933年迁居北平,时已年过八十岁,白发盈头,在见到年轻时的座师、同为遗老的陈宝琛时,却仍然坚持行三跪九叩礼。其后,郑孝胥、罗振玉曾拉他到伪满洲国去当汉奸,被拒绝。1937年卢沟桥事变发生,北平、天津相继沦陷,日本侵略者再次派人拉他,多方游说,他都不理睬;侦探每天在门前窥伺,气得他让仆人拿着扫帚驱赶。同年9月14日,尿闭症复发,陈三立拒不服药,绝食5日死。 生前著有《散原精舍诗集》、《散原精舍文集》。 子衡恪为著名画家;寅恪为著名历史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