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绂

王绂
  • 姓名:王绂
  • 别名:字孟端
  • 性别:
  • 朝代:明代
  • 出生地:江苏无锡人
  • 出生日期:1362
  • 逝世日期:1416年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王绂[fú] (公元1362—1416年),字孟端,号石友生、九龙山人。江苏无锡人。


王绂从小聪明好学,十岁能写诗,十五岁考中秀才。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被征召到南京供职,不久就牵连在一个案件中,被发配到山西朔州(大同)卫所去充当戍边的军卒。这时他才十九岁,在烽火烟墩的荒凉寂寞里,度过了二十年受压迫、欺侮的岁月。由于他案情较轻,可以携带妻子,受到一些“优待”,直到朱元璋死后,他才以干儿子顶替他的名义而自己回到南方。但已无家可归,只得借居邻家,犹余悸未消,曾写诗感叹道:“征衣漠漠带风沙,暂时归来重可嗟。在审每忧难作客,到家谁信却无家。解装羞贳邻翁酒,借榻多分野衲茶。堪笑此身沦落久,梦中犹自谪天涯。”


不久,他隐居在无锡九龙山(今惠山),所以自号九龙山人,以教书为生。这当中,他曾随侍驸马某使四川,又曾去杭州、扬州游览。永乐元年(公元1403年)他四十二岁时,以善书法被推荐到文渊阁任职,来到南京。九年后,他五十一岁时,升为中书舍人,才是个七品小官。此后又两次随从明成祖朱棣到北京,作《北京八景图》,算是他政治上得意之时。但好景不长,五十五岁时便病故于北京寓所。


王绂青年遭挫折,性情孤高。他画山水竹石非常有名,但不肯随便为人作画,虽送他金钱财帛也不肯画一笔,而与知己者,往往主动送画上门。有一段“金陵月夜闻箫声”的轶事,颇为后人津津乐道。传说他在南京时,有一天晚上在月下漫步,忽然听到悠扬的箫声隔墙传来,颇为动听。他以为吹箫者必定是个风雅君子,就高兴地画了一幅竹石图,第二天一早就登门拜访。哪知道其人乃是一个市侩巨商。商人见画大喜,取出一床昂贵的红毛毯送给他,请其再画一幅凑成一对。王绂听后十分生气说道:“我因为听了箫声,所以画幅竹子送你做箫材,不想你是一个庸俗不堪之人,实在不配要我的画。”说着,一把夺过画来撕掉了。


王绂为人正直,不怕权贵,不轻交友,人有善必称,有恶必斥。有人说他太过分,他回答:“箭在弦上不得不发。”退朝回家,他往往穿上道士的黄冠野服,焚香煮茶,吟诗作画,怡然自得。


王绂在艺术上的成就,除诗外,绘画最佳,工山水、墨竹,有时也画人物、观音、花鸟、虫、马。王绂的山水画,继承了元四家的传统,风格比较多样。他吸取吴镇的水墨淋漓,王蒙的层峦迭嶂,倪瓒的古木茅亭,清秀疏朗,择善而从,不拘一格。又由于他经历丰富,跋涉万里,北经江淮,浮黄河,逾太行山,出雁门,过五台山,至山西大同,饱经塞上风霜;后又溯长江西上登庐山渡三峡,经重庆,至成都。名山大川,熟览于胸中。奇峰怪石,古木修林,惊涛骇浪,风帆出没,水色天光……一一见之于笔下而有真实感。他喜爱画长卷,如《江山万里卷》、《湖山书屋卷》、《江山鱼乐图卷》、《林泉道古卷》、《潇湘秋色卷》等最长的达四丈以上,所描绘的景色极为丰富多样,正是他有实际的生活体验搜集了大量的素材,才能创作出来的。他的画得到历代画家的赞赏,如李日华说:“每一展阅如江行一番。”文徵明说:“耕渔出没,村舍远近,云烟变灭,种种臻妙,非累月构思不可成。”沈石田说他“繁中置简,静里生奇。山水辏聚,树石纵横,自始至末,屡阅屡胜”。又说“情致交错,气脉贯通,若长江一泻,愧拙手必不能造及”。


王绂的《北京八景图》,艺术地再现了明初北京的风光,其中包括:金台夕照,太液清波,琼岛春云,玉泉垂虹,居庸迭翠,蓟门烟树,芦沟晓月,西山霁雪八幅,摄取了真景的精华,加以艺术的创造,保留各地的鲜明特点,辅助景物则从构图需要加以剪裁布置。全图墨色浓重,层次深远,气息淳厚,极能表现山河雄伟的气象。


王绂的墨竹比山水名声大,有“国朝第一”之誉。墨竹本是文人画的产物,北宋的文同苏轼,就以墨竹名闻天下。元代亦有墨竹专家李衎,此外,赵孟頫、倪瓒、吴镇、柯九思等也兼擅此道,多借以怡情养性,各有面目。从现存作品看,王绂的墨竹有四种不同风格:一种是以竹配鹤,工整细致,森森玉立;一种是枝叶繁茂,浓淡分明,层次井然;一种是纯用浓墨;又一种则寥寥淡笔。有的突出形态逼真,有的显出情趣横溢。他自称“林野散逸之气,出自家意思”。对他的墨竹,后人多有美言。如董其昌赞他的《万竹深秋墨竹卷》“一展卷而含烟喷雾,拔石进天,飒飒然真不翅蛟龙起而风云集也”。李日华说他画竹“蓄雨含云,舞风弄日,秀姿妍态,又其偏长”。王绂画竹弟子甚多,最有名的是夏㫤(仲昭),后来成为名满中外的画竹大家。


流传为王绂所撰写的《书画传习录》,反映了王绂的绘画见解。其中最值得注意的是关于“不似之似”的理论。他认为,那种“或寥寥数笔,自矜高简;或重床迭屋,一味颟顸,动曰不求形似”的绘画,是不足取的。他理解苏轼所说的“不求形似”,是指的“不似之似”。就是说,对于客观对象,画家不应当象刻舟求剑那样,死板地模仿,而应当“神游象外,意到圜中”,领悟其“神”,发挥己“意”,主观和客观相统一,这样的作品,必然有所取舍,既不完全似对象之形,却又十分似对象之神,也就是“神似”或“不似之似”。这一理论被齐白石发展为“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成为中国绘画美学的重要原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