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用彤

汤用彤
  • 姓名:汤用彤
  • 别名:字锡予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甘肃渭源县
  • 出生日期:1893年6月21日
  • 逝世日期:1964年5月2日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汤用彤(1893年6月21日—1964年5月2日),字锡予,祖籍湖北黄梅,生于甘肃渭源县。著名哲学家、佛教史学家和研究印度宗教、哲学的专家。1911年进入北京顺天学校学习,次年考入清华学校,1916年毕业后留校,出任国文教师并任《清华周刊》总编辑。1917年考取官费留美,因治眼疾未能成行。1918年赴美留学,先入汉姆林(Hamline)大学,主修哲学。1920年转入哈佛大学研究院,仍主修哲学,并与陈寅恪同时师从Lanman教授学习梵文、巴利文,还接受了美国思想家、哈佛教授白璧德的新人文主义。1922年毕业,获哈佛大学哲学硕士学位。旋即归国,任东南大学(中央大学前身)哲学系教授、系主任,并兼任支那内学院巴利文导师。其间还参加了 《学衡》 杂志的编务,积极为该杂志撰稿,成为 《学衡》 派的重要成员。1926年夏至1927年夏转任南开大学哲学系教授,随后返南京,任中央大学哲学系教授、系主任。1930年出任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自1934年起任哲学系主任。1937年抗战开始,随北大转往后方,任西南联大哲学系主任兼北大文科研究所所长。1946年随北大复迁,任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1947年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评议员,兼任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北京办事处主任。同年,赴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讲学。1949年2月,出任北京大学校务委员会主席。1951年后一直担任北京大学副校长,并曾任中国科学院历史考古专门委员、《哲学研究》、《历史研究》编委。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历任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三届政协常委,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汤用彤在北大执教30余年,教学内容包括中国佛教史、魏晋玄学、印度哲学、大陆理性主义、英国经验主义、哲学概论等。他不仅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学术骨干,而且与胡适等老一辈学者一起为北大的学科及学风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汤用彤是现代中国学术史上少数几位能会通中西、接通华梵、熔铸古今的国学大师之一。由于他精通内外经典,又接受过严格的外国哲学、语言和治学方法训练,而且又有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对人类古代文明能持 “同情” 而又客观的研究态度,他的一些学术著作如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印度哲学史略》、《魏晋玄学论稿》、《隋唐佛教史稿》在出版几十年后仍然是国际学术界公认的权威性经典著作,这使他在国内国外均享有崇高的学术地位。他一生抱定 “昌明国粹、融化新知” 的为学宗旨。他的 《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一书初版于1938年,不仅对当时的日本学术界形成巨大冲击,而且被认为极大地增强了抗战时期的民族自信心,为民族文化的建设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他认为: 通过对民族文化自身发展、演变的历史及中外文化交流史的客观研究,从中总结规律,展示经验和教训,以解决中西文化相遇后,中国文化如何发展的重大问题。他得出的结论既是对全盘西化的批判,也是对国粹派的否定。他认为外来文化输入中国后,其结果是双方的。一方面,本土文化吸收外来成分,因而有所变化、发展: 另一方面,外来文化必须适应本土原来文化才能在本土文化中扎根并发生持久影响。汤用彤强调,在冲突、调和、融会的文化交流中,外来文化决不至于完全改变本土文化的根本特性和方向。他本着 “文化之研究乃真理之讨论” 的治学态度,精考事实,探本求源,平情立言,其结论宏通平正,对今人的文化研究、讨论和中国文化的建设都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启发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