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白羽

宫白羽
  • 姓名:宫白羽
  • 原名:竹心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山东东阿人
  • 出生日期:1899
  • 逝世日期:1966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宫白羽(1899~1966),现代小说家。原名竹心,学名万选,曾用笔名杏呆、宫槑等,而以笔名白羽通行于世。山东东阿人。父名宫文彩,字协臣,曾在清末北洋军中任中校,辗转于东北、华北各地。宫白羽生于马厂,长于东北,于前清宣统元年(1909)随家移居天津,宣统三年(1911)又迁北京。1918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同年其父病故,家道中落,宫白羽被迫辍学。为谋生计,先后做过小贩、书记员、小学教师、邮员、税吏、报社校对、编辑等。1928年复迁回天津,先后做过报社校对、记者、编辑及机关职员,有时身兼数职,“一个人干三个人的活”(宫白羽自述语),否则难以养家活口。1937年尝至霸县任语文教师,至年底返津。当时天津已沦陷于日寇,维生尤艰,遂开始写武侠小说,并创办正华小学、正华出版部。抗战胜利后,宫白羽起初十分兴奋,以极大热情重新投入报纸工作。但很快使其失望,加之家庭经济情况依旧不佳,只好继续写作武侠小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宫白羽曾出席全国第一次文代会,先后任天津市文学工作者协会(作家协会前身)常务理事、天津市文联委员、天津《新津画报》社社长、天津人民出版社特约编辑、天津市文史馆馆员等。


宫白羽以家贫之故,从20岁左右即开始业余写作,以微薄稿酬贴补家用。1921年结识鲁迅周作人,并时相通信及往还,获益匪浅,以致影响其一生。他起初20年所写大量新文学作品,与鲁迅的教诲及影响有极大关系。1935年以后,宫白羽转向了武侠小说的写作,其主要原因在于家贫之故。他曾在自传体小说《话柄》自序中说:“凡是人总要吃饭,而我也是个人。”“一个人所已经做或正在做的事,未必就是他愿意做的事,这就是环境。环境与饭碗联合起来,逼迫我写了些无聊文字。”所谓“无聊文字”,即包括武侠小说在内,可见其志不在此。然而出于宫白羽所料,他竟以武侠小说名世,并被誉为北派武侠小说四大名家(其他三家为郑证因还珠楼主〔李寿民〕、王度庐)之一。总计宫白羽所著武侠小说20余部,上千万言,其代表作有《十二金钱镖》、《血涤寒光剑》、《武林争雄记》、《联镖记》、《偷拳》等;其他作品数量3倍于武侠小说,主要有自传体小说《心迹》、《话柄》,短篇小说集《片羽》,小品文集《灯下闲话》,专论《三国话本》。此外尚有研究甲骨文和金文的专著《甲金证史诠言》及翻译作品。


宫白羽的武侠小说,在三四十年代十分风行,学术界也给予很高的评价。如叶冷(郭云岫)在《白羽及其书》中说,其武侠小说“的故事外形尽旧,而作者的态度、思想、文学技术,都是清新的、健全的”。近些年来,其部分武侠小说又出新版,评论也较多。如张赣生在《中国武侠小说的形成与演变》中认为,宫白羽的武侠小说“体现着大大超出武侠小说本身的一种艺术魅力”,“强化了武侠小说的思想深度,开创了现代武侠小说这种新类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