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

鲁迅
  • 姓名:鲁迅
  • 原名:周树人
  • 性别:
  • 朝代:近代
  • 出生地:绍兴县(今绍兴市区东昌坊口)人
  • 出生日期:1881
  • 逝世日期:1936
  • 民族族群:
  • 主要作品: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字豫才,鲁迅是其1918年为《新青年》写稿时开始使用的笔名,绍兴县(今绍兴市区东昌坊口)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出身于没落的封建家庭,幼年受过诗书经传的教育,稍长又喜杂览,读了许多野史杂记。因经常随母探望在农村的外祖母,故熟悉农村社会,了解农民的痛苦生活和勤劳朴素的品质。十三岁时,祖父因科场案下狱,父亲又长期患病,家境“坠入困境”,经常出入当铺与药店中,深受侮蔑与歧视,切身感到社会的冷酷与势利,形成最初的反封建意识。1898年到南京求学,初就读于江南水师学堂,后转入江南矿务铁路学堂,接触西方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自然科学知识,受进化论思想影响。1902年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弘文学院学日语,后到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学医。爱好拜伦、海涅、普希金、裴多菲等人诗作,从此弃医从文,藉以改变国民精神。此间还加入革命团体“光复会”,站在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一边,与康有为等改良派展开大论战,发表了《文化偏至论》、《摩罗诗力说》等极富战斗精神的论文。1909年回国,先后在杭州、绍兴任教,授课之余辑录唐以前亡佚的小说(后结集为《古小说钩沉》) 。1911年任绍兴师范学校校长,出于强烈的反封建愿望,在故乡积极参加宣传活动。后到南京临时政府和北京政府教育部任部员、佥事等职,同时在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兼教。 “五四”运动前后,参加改组后的《新青年》编委会,站在反帝反封建的最前列。1918年5月用鲁迅笔名发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深刻揭露了封建社会人吃人的制度,为新文艺奠定了基石,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伟大旗手。至1916年止,还陆续发表了二十多篇小说和不少杂感、散文、散文诗,并先后结为《呐喊》、 《坟》、 《热风》、 《彷徨》、 《野草》、《朝花夕拾》、《华盖集》、《华盖集续编》等专集出版。其中,1921年发表的中篇小说《阿Q正传》,是其代表作之一,也是现代文学史上一座丰碑。他的小说多取材于病态的现实社会,旨在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冷峻之中包含着热切,富有深刻的思想意义和动人的艺术力量,展示了辛亥革命和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广阔的生活画面。1926年8月因支持女师大学生运动,受北洋政府的通缉,南下到厦门大学任教。次年初,在大革命胜利形势的鼓舞下,至广州中山大学任教。 “四一二”反革命改变后,因要求学校当局营救该校被捕学生而无结果,愤而辞去该校一切职务。 “五四”运动以来,开始接触马克思主义,彻底放弃了进化论思想,确立了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1927年10月起,定居上海,参加“左联”的领导工作,成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左翼文艺运动的主将。还先后参加中国自由运动大同盟、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和反帝反战同盟,积极投入反法西斯暴政的各种社会活动和革命文艺运动,介绍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粉碎反动派的“文化围剿”,成为中国文化革命的伟人。此期写作除《故事新编》中的一部分短篇历史小说外,主要是杂文。分别结集为《而已集》、《三闲集》、《二心集》、《南腔北调集》、 《伪自由书》、《准风月谈》、《花边文学》、《且介亭杂文集》、《且介亭杂文二集》等。这些作品以不拘一格的形式、纯熟多样的手法、简炼生动的语言,从社会各个方面写出了复杂的斗争及阶级力量的变化,形象而典型地表现了从“五四”到抗战前的整个历史进程,是社会思想和社会生活的艺术记录,同时也表达了作者自己已逐步成为工人阶级代言人的全部思想历程。此外,在支持和指导进步文学社团,关怀和培养青年作者,译介世界进步文学及绘画、木刻作品,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学遗产等方面,均作出了巨大贡献。1936年10月19日病逝于上海。他一生以文艺为战斗武器,著译近一千万字。现有1938年版、1958年版和1981年版《鲁迅全集》20卷,以及《鲁迅通讯集》和《鲁迅日记》各2卷行世。


附: (1) 鲁迅故居——在今绍兴城东昌坊口19号周家新台门内。鲁迅从诞生(1881年)后至外出求学(1899年)一直生活于此。 1910—1912年, 回乡任教,也居于此。1918年,鲁迅家随同新台门内的周氏族人一起将新台门整座房屋连同屋后的百草园卖与东邻富户。房屋易主后,新台门改建,但鲁迅故居的主要部分幸存。临街的两扇黑油石库门,是鲁迅家出入的大门。进石库门,穿过一间平房,即鲁迅家当年的居处。前面一进已非原貌。西侧楼上是鲁迅的卧室兼书房,后面一进二间楼房,今室内存放器具多为原物。东首楼上小堂前,是吃饭、会客之处。后半间是鲁迅母亲房间。西首楼上的前半间是鲁迅祖母的卧室,后半间作过道。出过道一个天井往北是平房,为鲁迅家的灶间,房屋系当年原样。灶间之北三间平屋,为周家存放杂物之处。周家新台门约建于10—1813年间,是周家聚族而居的地方。解放后,几经修缮,恢复旧貌。


(2) 百草园——在鲁迅故居后园,原是周家与附近住户共有的菜园,后荒芜,是鲁迅少年时代常去玩耍的地方。百草园连同周家房产易主后,大部分园地还保持原样。鲁迅作品中描写的“短短的泥墙”仍然留存如故。


(3) 周家老台门——在今绍兴城东昌坊口9号。坐北朝南,砖木结构,与三味书屋隔河相望。老台门是鲁迅的祖宅,相传称覆盆桥周家,建于清代。后周氏家族多支分住三个台门,但婚丧大事皆在老台门办理。太平天国时期,曾以此作为慕王谭绍光的行宫。今为绍兴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鲁迅图书馆所在地。


(4) 土谷祠——即土地庙,旧以祭祀土地神,鲁迅名作《孔乙己》中提到的“土谷祠”,似指此。在今绍兴城塔子桥南堍,坐东朝西,北临东咸欢河,祠前是跨街台亭,斜对面是长庆寺。旧时常为乞丐和无业游民的栖身之处。祠中塑像已毁,庙房改作他用,现今祠门为1981年重修。


(5) 咸亨酒店——在鲁迅故居斜对面,原为清末绍兴城内的普通酒店,由周氏本家会资开设。因生意不好,仅二年即行关闭。由于鲁迅名作《孔乙己》是以它作背景的,故酒店也就驰名中外。1981年重新开设此店,店堂的格局和酒食菜肴,均仿《孔乙己》中的描述,因而顾客盈门,为到绍兴的中外游客所向往。


(6) 长庆寺——在今绍兴城新建南路塔子桥南端。坐西朝东,建于唐代。原名竹园寺,五代时改称广济院,北宋大中年间又名长庆寺,为绍兴寺名刹之一。寺门临街,与土谷祠隔街相望。鲁迅一岁时,曾拜主持和尚龙祖为师,取法名长根。因而鲁迅幼时也常到寺里游玩。他在《我的第一个师父》一文中对此即有叙述。


(7)绍兴府中学堂鲁迅工作室——在今绍兴城胜利路绍兴第一中学内。1910年7月鲁迅应邀回乡,在此(即绍兴府中学堂,一中前身)任监学(即教务长)兼博物教员。他的寝室和工作室在一所砖木结构三开间楼房东首楼上。鲁迅的《会稽郡故书杂集》和《南方草物状》等书即在此完成。


(8) 朝北台门——在今绍兴县孙端乡安桥头村,鲁迅外婆家宅。坐南朝北,砖木结构,三开间二进平房。鲁迅外婆家姓鲁,早年曾迁居绍兴城内昌安街,后又移住皇甫庄旗杆台门。1893年底鲁家开始分居,鲁迅的大舅父迁往小皋埠,小舅父与外祖母仍回安桥头。鲁迅十三岁避难时寄住在此。安桥头临曹娥江,有镇塘殿,可登临观潮,为当地一胜景。鲁迅曾作《镇塘殿前观潮》一文。他也曾住皇甫庄后范溇旗杆台门,村内河流纵横,村东贺家池边昔时有戏台,鲁迅常和村里小朋友在此看戏,《社戏》一文源出于此。


(9) 绍兴鲁迅纪念馆——即鲁迅生平事迹陈列馆。在今鲁迅故居东侧,是一座钢筋混凝土新建筑,坐北朝南,建于1973年。门楣上方镶嵌“绍兴鲁迅纪念馆”七个金字,为郭沫若手书。鲁迅的一生有三分之一以上的时间在绍兴度过,他在故乡的生活经历对其思想发展有很大的影响,是他重要的创作源泉。陈列大厅内,以鲁迅的思想发展为线索,陈列了他在各个时期的照片、珍贵手迹和实物、美术作品及各种版本的鲁迅著译和大量展品,既扼要地介绍鲁迅战斗的一生,又突出表现了他青少年时代的活动事迹,富有绍兴地方特色。整个陈列展览,不仅为鲁迅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文物史料,也是对人民群众进行爱国主义、国际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的极好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