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部,地理类,都会郡县之属,山西通志>

钦定四库全书

山西通志卷十六

关隘【八】

保德州

天桥峡东北三十五里河曲县界黄河经峡西流上广十二丈五尺中广七丈下广八丈五尺共长九十丈冬月积氷成桥名天桥有渡 倒回谷在州东北三十五里沟上有桥金贞佑三年僧法利建 天桥在倒回谷口石峯寛平直抵河心望之若可一跃而过实濶七八丈 旧志河至天桥子南流又曰黄河岸狭可桥盖河东石岸寛平直出距西岸石山裁七丈有奇纳大河於中不见其溢 金正大时元苏布特入保德忠孝军总领完顔禅华善【名彛字良佐】战於倒回谷口大败之 明弘治初总督文贵欲立桥疏上不报正德十四年都御史张贵奉命营度不可遂止天桥子墩东四十里明万历间知州韩朝贡移铁匠舖於天桥墩前 天桥河东岸石上有漕濶三丈余深浅不等乃古人疏凿通漕地也 河西崖壁书皇子安王府掾史布萨翰之与济赛丹官人和卓同奉上命特遣水运大木前至长安上至积石州东有一地名打罗【缺】下彻天桥子访【缺】此二河道水石险恶自古以来未尝敢行所以部率诸官集【缺】拜祭【缺】乘驾【缺】於此皆赖天神所护我国家洪福之所致也故书於此以示後岁在乙亥至元十二年六月十八题嘉隆纪闻嘉靖十一年六月御史徐汝珪陈边务

言宜漕石州保德之粟自河而上以达延绥 明崇祯三年七月御史黄道直请发银易米一由保德州河道一由洛宜陆道往陕西赈饥

国朝康熙三十年冬命郎中囊吉理布泰等督运大同府大有仓米往赈陕西三十一年三月运米十三万石有奇舟四十有八繇湖滩河起至潼关止往返凡五浃月 嘉靖间套寇入边河曲守备王世臣及千总李虎遇之於氷桥峡战没

水寨东北十五里黄河中岿然中流似三门砥柱上有水寨寺有渡 寨在河北石家山南高二十八丈周二十八丈 元天历元年诏晋寜冀寜两路代州之雁门崞县之阳武保德州之寨底天桥白羊灵石之隂地关岚州之大涧皮库石州之坞堡口皆穿堑垒石为固调丁壮守之寨底即水心寨也 宋时麟府屯重兵皆河东输馈虽地里甚迩而限河津之阻土人利于河东民罕至则刍粟增价咸平中上尝访使边者言河裁濶数十步乃诏河东转运使郑文宝于府州定羌军经度置浮桥人以为便会李继迁围麟州令乘传晨夜赴之围解

花园碛【对鸦儿滩】花园寨在州西御道墕下 州北花园子墩西南二十八里西至韩家川河畔四十里踰河由府谷大堡村至永兴堡一百二十里至窟笼墕一百里兴县界

韩家川碛黄河至天桥峡业有自西而南之势花圜碛又少屈而北而复南至韩家川则西流全折而南流矣【对郝家角】黄草滩碛【对黄草滩】灰吊碛 神山碛【对小木山】西至冯家川踰河由府谷小木山至神木县一百六十里三石头浪【对马真村】主眉碛【近裴家川口】

黄河渡 下园渡州西一里明正德前设官船四水手五十名後以延绥兵由唐家会渡废之万历十四年延绥兵改由此渡复设官船五今渡改东沟 东沟渡州城下 故城渡州西二十里 花园子渡州西二十五里 柴家窊渡州西三十里 柴家窊墩西南三十八里西北至柴家窊河畔三十里踰河由府谷熟芝坪至镇羌堡八十里 韩家川渡州西五十里 神山渡州西六十里 神山墩西南六十八里冯家川渡州西南九十里 桑园渡州西五十里

对石支坪 水寨渡州东北十五里又东北至铁匠舖河畔十五里 天桥子渡州东三十里

黄河北一里自天桥子入州境西流经城下至韩家川折而南至後会村入兴县界共袤一百四十里 踰河府谷六堡【孤山 木瓜园 清水营黄甫川 镇羌 永兴】 金志有大堡津汝谷津 明巡抚宋统殷恢复府谷诗序保德府谷一河相望虽分疆域而安危共之属以逆氓负固久稽天诛予竣役平汾直抵保德数月不下之贼八日而复漫书之以记岁月时庚午仲秋二十六日也

石梯山东北二十里山上墩堡在石梯中有一夫当关千人却走之势扼而守之骑不得西下石梯滩州东北二十里石梯山下万历二十六年水冲成河【一名杨家滩】石梯子墩西三十里

黑石崖栈西南七十里中有石洞 山半石径上耸苍崖下临黄河长二十里逶迤屈盘行旅前後不克见明万历三十八年知州胡柟设义勇於林遮峪令巡缉焉又与禅师崖栈州西南六十里胥关孔道

深沟水南三十里流至柴家窊入黄河兴县往来要道最为崎岖保德称十里九沟深沟尤险 保德志唐为岢岚地乃合河县合河关北地也

苍水山东南一百二十里岢岚州界东南至科举村八十里岢岚州界至苍水山一百一十里地杂岢岚州界 明知州胡柟请设义勇官

後桥川李堂题安西楼诗云俯视禹门深峡水遥看修辨後桥川诗注俗云後河川欧阳文忠集作後桥川

鹿径沟施闰章诗赤豹横眠鹿径沟

陈家寨东十里 秦峁寨东二十里 花园寨西南二十里 庙沟寨东南五十里 新畦寨东南五十里铲铲崚寨西南五十里 丛林沟寨东六十里

禅房寨南八十里 王家寨东南六十里

河曲县

河曲县长城河口舖东北接老牛湾常乐墩河曲界首长城胥沿黄河墩胥列垣内南有五舖又南为虎儿战墩东直桦林子堡又南为咽喉墩又南为天峯一墩二墩东直楼子营堡又南为蒿堡二墩三墩又南为拒虎墩东直罗圈堡又南为万斛浴墩黄河势迤西又南为镇河一墩二墩四墩五墩又南为靖狐一墩二墩又南为守河一墩东直灰沟营又南为三墩五墩黄河势复迤东又南为堑河墩西直垣上守河八墩又南为平泉墩西直垣上守河九墩又南为杨家寨墩西直垣上守河十墩东直唐家会堡又南为白沟营墩又南为显寨墩西直垣上横墙墩以长城势将尽有横墙入黄河漘故名之也又南为却狐墩山西长城界止共为垣二百五十五里黄河又南直五花营堡又南直得马水堡又南直杨免堡又南直石梯隘口口东枕高冈西临黄河全晋长城势盖始于此越河则陕西延绥清水营石梯隘口东南十五里为河曲县

桦林堡北一百一十里堡北距关河口明成化间建防守一军二百隶偏关援兵营 嘉靖二十四年总督翁万达疏自西黄沙桦林子起至唐家会止为垣六里有奇堑再倍之增敌台四舖屋十二品窖六千六百四十九暗门一水口四

楼子营北九十里明宣德间建周四百六十步设守备一员军六百 弘治十五年都御史史琳言楼子营去偏头关七十余里宜储饷以备客兵请城之诏可秦边纪黄甫川一河之隔岢岚之楼子营也

罗圈堡北八十里明弘治间建 北六十里有杨家寨旧调镇西卫守御今革在老牛湾南即常乐墩河口墩也 北八十里又有集义城今废

灰沟营西北七十里即河保营明宣德间建周五百五十步东西二门成化间都御史李侃置恒美仓设守备一军八百冬月氷合调偏老等军万余谓之御冻後改参将统军三千罢御冻军 王越御寇方略疏灰沟营与清水营相离四十里偏头关与延绥止隔一河本关除游兵之外尚有堪战军马四千於内选出一千听候河西传报声息警急船只一便一同渡河协助战守大同游兵亦选三千在大同左右卫或朔州操守相隔延绥止是四程一闻偏头关灰沟营传报挨次而进足可应援事缓即回本处操守用省边备延绥经久之策无出于此

杨家寨西北七十里明初调镇西卫兵守之後裁唐家会堡西北六十里明正统间建周一百三十步设操守一军二百後益七十有四 秦边纪黄甫川之岢岚堡东南至灰沟营唐家会渡河直达偏头关弘治十四年火筛自七里沟入至唐家会

五花城堡西北五十里土城周五百步 明五花营黄河东岸横桥墩山西镇界止

河会营北四十三里即潞泽营明设守备一军五百万历间总督萧大亨议逓年氷合繇潞泽营始调客兵二千驻守十一月集二月罢 万自约记魏中丞公会制台王公在河曲营城上下荒度得要地为今河会堡自河会至河曲营城三十里南至石梯隘口三十里河会迤北二里为下营又西北十五里为康家会北地平坦无险涉河抵黄甫川仅三十里河开则险在水河冻则镇守标兵及东西二路偏老马站诸营士卒共防范焉始事万历丙申之三月逾年秋告成城垣周围二百八十步内建营房六百间

得马水堡西北四十里旧设巡检司後裁土城周一里高一丈二尺 得马水县西北四十里相传尉迟敬德得马於此水西流入黄河 得马水关巡检司旧隶保德州省志关在保德州东北一百里 元太捕寨在得马水沟三面陡絶东面一径长二十丈广裁二尺

五门楼寨西北三十五里险峻可守

杨免堡西北十八里今废 明成化九年火筛至杨免堡十九年春正月又至杨免堡

石梯隘口西北十五里东枕高冈西临黄河南北二门上建楼边墙盖始於此东南至县城路尤险 边墙自石梯隘起至老营丫角墩长二百四十里惟船湾斩贼沟娘娘庙石城舖天险壁立 秦边纪延绥东路长边尽於清水营之紫城寨以及黄河堧踰河则山西

火山西五里山逼黄河岩石胥赤 宋志太平兴国七年建火山军领偏头雄勇董家横谷桔槹护水六砦庆历初置下镇砦嘉佑六年废偏头砦熙宁元年废桔槹砦 元丰九域志火山军领砦一下镇

天桥峡 保德州界【详保德】

黄河在县城西五里东北自古东胜州界历废武州西北二百五十里南流入县境西流八十里至平泉村复南流至天桥子九十里入保德州界 金兴定四年隩州残破徙治黄河滩许父寨 河滩 峪滩东北二十五里黄河洲中广八十九亩 五门滩西北三十里黄河洲中广二顷三十亩 棘铁滩西北七十里周九十亩 韮菜滩西北七十里周一顷二十亩 王铁滩西北八十里周一顷三十亩 榆树滩北八十里周一顷二十亩 太子滩娘娘滩西北九十里黄河中周五顷 渡口 九梁津北一百里宋庆历间置榷场路通西夏【今废】 唐家会津西北六十里 隂湾渡西北四十里 杨免渡西北二十里芽子坡渡西五里通陕西清水营黄甫川

巡检司村巡检司东北三十五里

河曲营明嘉靖二十二年总督翟鹏疏镇河堡自老营界三百九十余里凿堑者十之九为垣者十之一高濶以一丈二尺堑深濶以二丈为式

石城舖北九十里 沙泉舖南六十里 双墩西七十里 鲁家口西北七十五里 牛角尖北九十里吴峪口北八十里 辛家坪北八十里 斩贼沟西北五十里

解州

横岭南三十里芮城界分云岭中条之脊也两山夹路直岔岭少东为荻子谷又东为五龙谷在州南五

里谷口西上十五里为横岭即中条山脊其自北而下者为弓长沟又东为堡子谷又东十里为大虎谷谷中有将军堡堡後有凤凰觜觜西过连云栈至横岭岭有杨关寨寨有胆矾窟 後秦永和二年二月建威将军河北太守薛帛据解县晋建武将军沈林子自襄邑堡驰袭之帛弃军奔河东林子收其兵粮

石门路通陕州大阳津渡 胆矾窟东南为白径岭双石壁立左右参天路不容轨名石门又东十五里为分云岭 秦破晋师於石门 梁朱友珪时河中节度使朱友谦附於晋友珪遣招讨使韩勍将康怀英等兵五万击之晋王出泽潞救友谦遇怀英於解县大破之追至白径岭夜秉炬击之怀英又败梁兵乃解去晋王会友谦於猗氏友谦醉寝晋王帐中晋王视之顾左右曰冀王虽甚贵然恨其臂短耳

胆矾窟【杨关寨後胆矾窟在横岭东北此窟在横岭东】路通河南灵宝浢津渡盐池巡检司东南二十里蚕房村东南今移中村长乐巡检司东北十里盐池北姚家庄明洪武八年置今移中村

安邑县

虞坂二郎谷东五里南北孔道石崖险峻车不容轨今名青石槽 明御史张士隆修道 後魏薛凤贤据安邑都督宗正珍孙守虞坂不得进是虞坂崖势袤曲南北胥可守险故长孙彦杨侃不繇虞坂繇平陆县东北夏县东南之石锥壁以慑安邑东诸村乃克平之

车辋谷分云岭东两山夹路可作虞坂之间道

鸣条冈北三十里东西势若游龙 黄河距县百余里而近河之里中条山中条之里盐池互为高低北则姚暹渠洓水环绕於後渠之表为鸣条罔洓之表为峨嵋坡而稷山之稷神山万泉之介山亦距县百余里而近 书序汤伐桀升自陑遂战於鸣条之野中条山一名陑山

圣惠镇巡检司南五里明洪武四年置

西姚巡检司南二十里官隶解州

北相堡 小李村堡 陶村堡 霍赵堡

夏县

温峪堡东一百里温峪里温泉山有矿洞 明嘉靖时一道士寓此识其为银矿尝私炼焉後邻壤羣不逞竞取而河南卢氏诸县矿徒多来劫杀四十一年河东守巡道佥大汉民兵药箭手以御之四十四年又移平阳府同知驻夏县万历十四年亡命角脑尚登等纠二千余人越渡黄河盗砂官兵迎战贼缚指挥李材伤军数十余人後调兵驱之始解散嗣後增设平阳卫军八百名冬季守黄河诸渡竝矿山岁以为常二十五年太监张忠驻夏县采矿三十三年砂尽封洞而盗贼时发防兵复扰村堡乃以省祭官统药箭手代之 温泉山一名牛首山陶宏景古今录夏孔甲八年九月岁次甲辰采牛首山之铁以铸剑

虞坂山南十五里土人名三桥坂

将军岭【一名古石碑】东南三十里云谷山之北一峰也陟岭见黄河盐池上有洞泉水瀦而复流 云谷山东南三十里数峰竦峻盘踞数十里中有大谷

牛家凹西三十里西张庄安邑舖道地瘠壤旷明万历元年知县陈世宝建堡城广十丈袤六十丈更名喜安庄

胡张镇堡驻防兵弁

曹张镇堡金镇一曹张

稷王山西七十里接稷山界

水头镇堡 裴介镇堡 尉郭镇

平陆县

大阳渡南二里五朝志河北有关官唐志陕州陕县有大阳故关即茅津一曰陕津贞观十一年造浮梁春秋僖五年晋献公假道於虞八月围下阳即古岩城在大阳渡北岸十二月晋灭虢其渡河盖繇此汉兴平二年献帝走陕北渡河失辎重步行唯皇后贵人从至大阳止人家屋中献帝记初议者欲令帝浮河东下太尉杨彪曰臣弘农人从此东有三十六滩非万乘所当从也刘艾曰臣前为陕令知其危险有师犹有倾覆况今无师太尉谋是也乃止及当北渡使李乐具船帝步行趋河岸岸高不得下董承等谋欲以马羁相续以系帝腰时中宫仆伏德扶中宫一手持十匹绢乃取德绢连续为辇行军校尉尚宏多力令宏居前负帝乃得下登船 晋怀帝遣平北将军曹武次大阳讨刘元海不克 石勒率轻骑二万会刘粲於大阳大败晋监军裴邈於渑池 东晋义熙十三年二月冠军将军檀道济建武将军沈林子自陕北渡河拔襄邑堡 魏建义二年尔朱荣与元颢相持於河上颢令都督安丰王延明缘河据守荣未有舟船不得即渡议欲还北更图後举黄门郎杨侃高道穆等固执以为不可属马渚诸杨云有小船数艘求为乡导荣乃令都督尔朱兆等夜济登岸击擒颢子领军将军冠受延明逃散兆与贺拔胜等自马渚西夜渡数百骑 魏大统三年七月破陕州高千走渡河贺拔胜追擒之於是宜阳邵郡皆来归附 金贞佑二年宣差都提控从坦言绦解二州村落之民皆持盐布易米今大阳等渡乃不许粟麦过河愿罢其禁官税十三则公私皆济矣从之

茅津渡东二十里傅岩前明洪武三年设巡检司先为沙涧渡後更名沙涧茅津渡 春秋文公三年秦伐晋济河焚舟取王官及郊晋人不出遂自茅津济封殽尸而还【刘昭注左传曰秦伐晋遂自茅津渡预曰在县西南有茅亭即茅城水经注陕城北对茅城一名茅亭茅戎邑也公羊曰晋败之大阳者也津亦取名焉】西魏太师贺拔胜攻弘农下河北擒郡守孙晏遂破东魏军於沙苑茅津堡东二十里茅津镇西黄河北岸设游击署

驻防

白浪渡东一百八十里黄河岸北自城东上永泉十八盘椅子石三峯寺交口处皆河厓也明洪武四年设巡检司

国朝顺治十三年裁 宋建炎初武义大夫翟进守渑池界金人犯白浪隘将渡河进破之 金人长驱渡河渑池人张玘御之白浪口金人不得渡 茅津白浪旧设官吏弓兵余仅设水手

洪阳渡西四十里葛赵村

黄河南三里自河津龙门至蒲州南至於潼关折而东至芮城逾平陆东至於砥柱又东过垣曲下孟津金贞佑四年十月元攻潼关己巳沿河惟存通报小舟余皆焚之 兴定元年五月丙午立河北求仕官渡河之法会经总兵者自枢密院余验据听渡九月癸卯立沿河氷墙鹿角五年八月壬子朔谕枢密院河北艰食民欲南来者日益多速令渡之十月辛卯诏石壕店沔池永宁县各屯兵千人

三门山东五十里黄河中 纲目质实山有三门禹凿以通南曰鬼门中曰神门北曰人门故谓之三门集津 金陕州胡城镇二三门集津 兴定元年六月乙丑设潼关副使及三门集津提举官 金南迁後置提举三门集津南北岸官 砥柱峯在三门东迤南黄河中高数仞石形如柱禹贡东至於砥柱即此阏流上激六峰下阻十九滩 金贞佑四年元兵

过陕州自关以西皆列营栅亘数十里尚书左丞胥鼎虑进薄京畿遂以河东南路怀孟诸兵合万五千由河中入援又遣遥授河中府判官布色萨固珠领军趋陕西幷力御之且虑北兵扼河移檄绦县吉州孟州经略司相与会兵以为夹攻之势已而北兵果由三门集津北渡还至平阳鼎遣军拒战不利乃去

盐坂东北七十里中条山今名青石槽 车辋谷东为二郎谷又东为虞坂在安邑东郭村南明御史张士隆修道可通盐车虞坂东为巫咸顶 崔铣张御史治路记河东盐行四方公私皆利之运司东南二十里曰青石槽道狭而险如永巷然长七里徒者负者亦艰行自槽之南如陕州中有曰张店曰茅津者凡六十里有土坂高二十丈沟深则半之两崖对立而中隘正德八年秋张御史取河津稷山工百三十人芮城安邑夫六百名凿石槽深一丈有奇濶倍之石槽平行旅说之已又取平陆夫七百人治张店茅津宏隘刋峻既月张店茅津又平佣者杀其直负者余其力马行可驰车可竝两行旅大说之又曰御史初询於王运使宣平陆申知县纶又询於衆谋协而举民故安均力明禁毋敢买逸民故偕因势而治之不与险争功故速成太史氏曰张御史者安阳张士隆字仲修 喻时诗路从缺屿连如断人在回崖去若来

颠軨东北七十里虞坂南 通典平陆有颠軨坂 水经注傅岩东北十余里即颠軨坂也春秋左传所谓入自颠軨者也有东西絶涧左右幽空竆深地壑中则筑以成道指南北之路谓之軨桥 今軨桥西南悬絶中央有两道 王翰诗颠軨一入亡唇齿 张店堡东六十里虞城之外郭也南扼颠軨北控盐坂有险可恃旧为南北孔道今堞颓民尠堡内道成潦涧 今平垣营驻防

金鸡堡南二里店头镇西有古城遗址延袤七里城内西北隅积石如丘城在崇冈之上丹壁屹立南临大河北望中条土人名金鸡堡一名十二连城盖春秋时岩城也 下阳城西南二里中条山麓东面即金鸡堡 刘昭注大阳有下阳城虢邑左传僖公二年虞晋所灭县东北三十里 竹书纪年晋献公十有九年献公会虞师伐虢灭下阳虢公丑奔魏 水经注陕东城即虢邑之上阳也虢仲之所都为南虢三虢此其一焉 下阳与上阳相望繇下阳至上阳必繇大阳渡渡河犹襄樊之夹汉江也遗址袤七里势据崇冈上有关圣思乡庙 将军城北三十里西祁村有周仓庙

洪池镇西北四十里虞公奔共池即此

张谷镇西十五里 常乐镇西二十里 茅津镇堡东二十里 葛赵镇西四十里 张店堡东六十里八政堡东二十里

芮城县

陌底渡土人名王村曲里渡即古浢津渡也东南四十里王村曲通河南灵宝县明洪武四年设巡检司九年徙南七里又置批验所後裁 宋建都开封中条山北漕刑仓按行驿路繇此故芮城令邵伯温筑待济亭於河干以憩宾旅 浢泉源出东北山麓即仪家沟水土人名连搭沟水经注弘农郡城北河水有浢津之名说者咸云汉武微行栢谷遇辱窦门又感其妻深识之馈既返玉阶厚赏赉焉赐以河津令其鬻渡今窦津者是也故潘岳西征赋酬匹妇其已泰何厥夫之谬官袁豹之徒竝以为然按河之南畔夹侧水濆有侧谓之浢津河北县有浢水浢津其水南入於河河水故有浢津之名不从门始 穆天子传天子自窴軨乃次於浢水之阳丁亥入干南郑 五朝志芮城有关官是隋以前尝置关於浢津也 汉建安中杜畿为河东太守河东人卫固使兵数千人絶陕津畿至不得渡曹公遣夏侯惇讨之未至荀彧谓畿曰宜须大兵畿曰吾单车直往出其不意遂诡道从郖津渡 魏正平二年八月冠军将军封礼率骑二千从浢津南渡赴弘农

黄河自蒲州南下至潼关折而东流经县境七十里入平陆界 陌底渡上六十里至永乐渡下六十里至茅津渡

横岭即直岔岭也县东北六十里中条山巅路通解州南北孔道而去村聚远明万历四十年建关王庙於岭上 直岔岭在甘枣山东自横岭以南为山之阳跨芮城平陆自横岭以北为山之隂跨解州安邑夏县闻喜 邵璿治中条山路记中条直岔岭四十里为赴郡省道南二十里属芮北二十里属解径皆缘崖临谿高深数百丈北尤逼仄石磊砢轧羸马蹄予命僧宗睿合南北四十里之窄者坍者者□者悉举而剗凿之

乔头堡 陌底堡 坑南堡 朱吕堡

绦州

柏壁城西南二十里 秦王堡在柏壁 樊村堡西南二十里 元魏置柏壁镇至太武废镇置正平郡兼治东雍州於西南柏壁 北齐斛律光尝屯兵於此後周明帝改绦州徙闻喜县龙头城复徙柏壁建

德中徙稷山之玉壁隋开皇初自玉壁始徙今治元陈瓛柏壁记绦附郭邑曰正平地多崇冈峻岭西南迤逦二十里有巨坂尤高峻古柏壁关也上有秦王堡深沟巨壑絶崖陡险南北断壁截然千仞中有旧途相去百步余下而复上其巅实古关门遗址广仅一轨历岁月久远霖雨所倾颓山水所灌涤望其途如线骑不可竝车不可旋服牛舆马倘失蹶毙矣州人山北道亷访使李思敬正平尹闵道经营之旬日险隘为坦途 後周武成中齐将斛律敦侵汾绦郑国公达奚武以万骑御之敦退武筑柏壁城留开府权严薛羽生守之 唐武德二年刘武周将宋金刚进逼绦州复陷龙门关中大震高祖欲弃大河以东谨守关西秦王世民曰太原王业所基国之根本河东殷实京邑所资愿假臣精兵三万必平武周克复汾晋乃引兵自龙门渡河屯柏壁与金刚相持金刚屡败食尽北走秦王追及大败之 通典大唐武德初刘武周据太原使其将宋金刚屯於河东太宗往征之谓诸将曰金刚悬军千里深入吾地精兵骑将皆在於此武周自据太原专倚金刚以为扞蔽金刚虽衆内实空虚抢掠为资意在速战我坚营蓄鋭以挫其锋分兵汾隰冲其心腹彼粮尽计穷自当遁走当待此机未宜速战於是遣刘宏基等絶其粮道其衆遂馁金刚乃遁

武平关西三十里北齐屯兵以防周 周村堡西三十里 周村墩 周村桥 唐志西有武平故关 通典姚襄城洪洞晋州武平关三关竝今绦郡正平县界

家雀关通典有高齐故武平关在今县西三十里故家雀关在县南七里竝是镇处

泉掌堡西北三十里即古长秋镇也 北齐围周宜阳韦孝寛曰宜阳一城之地未能损益然两国争之劳师数载彼多君子宁乏谋猷若弃崤东来图汾地我之疆界必见侵扰今宜於长秋速筑城以杜贼志是岁齐人果解宜阳围

狄庄墩东十里 杨庄堡东南二十里 曲村堡南二十里 兰村堡南三十里 樊村堡西南二十里三林墩西十里 古交墩西二十里 平原堡北十里 义泉墩北二十里 苏村堡北三十里

闻喜县

留庄隘东南七十里中条山南通垣曲县北接绦县冷峪口土人名刘庄野东西二山之间溪水北来相传有汉高祖祖坟对面断壁千仞清湍横流 唐以张濬为河东行营兵马招讨制置使京兆尹孙揆为昭义节度使副之韩建为供军使以朱全忠李匡威赫连铎竝为招讨使枢密使骆全諲为行营都监以汴甲三千为帐下发五十二军邠宁鄜夏杂虏合五万讨太原先是汴华邠岐兵絶河会平阳汴将朱崇节巳戍潞濬虑汴人遂据有之乃令揆分兵趋潞以中人韩归范持节护送至军会太原将李存孝方攻潞揆至长子为存孝所擒汴人亦弃城去濬次隂地关诸军壁平阳存孝击之皆大北委仗械去濬敛衆夜遁比明军失大半存孝进掠晋绦慈隰其锋甚盛濬间道出王屋奔河清桴而济麾下略尽全諲仰药死建遁去 张濬出王屋道即留庄隘道也

横岭东南九十里山脊横亘下有三泉源出白石下土人名曰白石河接垣曲界 闻喜东南横岭乃小横岭也 刘庄野舖南接垣曲县梨树舖 横岭皆设巡检司

秦涧南五十里涧之上为秦王岭樵者时得铜箭镞相传秦王屯兵於此下有广涧数派相传为三跳处刘武周传尉迟敬德还浍州秦王邀战破之於美良川 胜水沟在杜家庄高三丈水自汤寨山至此瀑流而下入三跳涧今按在柏樊底水出崖间附草而下滴潭如有铃声 马跑泉近秦王涧相传秦王马跑地出泉 霍州亦有马跑泉皆太宗经战地 张藻梁秉钧墓碑辛巳入美良境又会天风暴寒氷合黄流而羣师平渡遂得神前口处要地因入陕右

兰德镇东北五十里路接曲沃隘口舖 兰德镇堡兰德舖

横水岭东四十五里接绦县界设左哨

栗村镇堡在东北路通稷山

上东镇堡 下东镇堡 宋店镇堡 小郭店镇堡裴社镇堡

河津县

龙门西北二十五里两山壁立中通河流形如门阙东西濶八十步一名禹门西与韩城梁山竝峙 禹门渡在禹门关元魏唐竝置关 禹门渡巡检司在龙门山下神前村西 太平寰宇记禹治水至龙门巡绕至山龙门山即龙门关极险魏大统七年置戍唐志龙门有龙关关有龙门仓开元二年置 元王思诚河津总图记禹门渡在县西北二十五里即古龙门关也按辛氏三秦记河津名龙门河出龙门口其广不及八十步舟楫往来一移刻而可济凡河之流无有便於此者 明一统志禹门渡在河津县西北三十里唐有龙门关置於此【正义龙门在同州韩城县北五十里禹凿广八十步 知县吴宝林龙门铁索记购铁募工续鐶成索癸未索成计长七十余寻计鐶一千四百三十有奇每鐶重二十两总计铁二千二百斤濒河之东崖凿石成穴穴树柏椿凡二十有四以铁索横絙椿上须臾数十舟手攀鈎挽索蚁附而上】魏孝武西迁周太祖令大都督薛崇礼据龙门引参军薛端西行崇礼寻失守遂降东魏东魏遣行台薛循义都督乙干贵率衆数千西渡据杨氏壁端与宗亲及家僮等先在壁中循义乃令其兵逼端等东渡方欲济河会日暮端与宗室及家僮等叛之循义遣骑追端且战且驰遂入石城栅得免栅中先有百家端与并力固守贵等数来慰喻知端无降意遂拔还河东东魏又遣其将贺兰懿南汾州刺史薛琰达守杨氏壁端率其属并招喻村民第多设奇兵以临之懿等疑有大军便即东遁争船溺死者数千人端收其器械复还杨氏壁周太祖遣南汾州刺史苏景恕镇之徵端赴阙 周太祖狩於龙门帐下杨忠独当一猛虎左挟其腰右拔其舌太祖壮之北俗谓猛虎为掩于因以字之 齐神武入关关右行台薛循义自龙门济河招下西魏北华州刺史薛崇礼 周天和五年齐将斛律明月率大衆於汾北筑城西至龙门六年齐王宪率衆二万出自龙门齐将蔡新王王康德以宪兵至潜军宵遁宪乃西归仍掘移汾水水南堡壁复入於齐齐人谓略不及远遂弛边备宪乃渡河攻其伏龙等四城二日尽拔又进攻张壁克之获其军实平其城垒明月时在华谷弗能救也 周天和六年齐将斛律明月寇边於汾北筑城自华谷至於龙门 斛律光将兵度玉壁至龙门周有移书别须筹议诏吏部尚书冯子琮乘传赴军与周将韦孝寛面相要结龙门等五城因此内附 唐高祖大业中拜山西河东慰抚大使击龙门贼母端儿射七十发皆中贼败去而敛其尸以筑京观尽得其箭於其尸 隋大业十三年八月癸巳唐高祖次龙门突厥来助隋骁骑大将军屈突通守河东絶津梁壬寅冯翊贼孙华土门贼白元度皆具舟以来逆九月戊午以少牢祀河乃济甲子次长春宫

黄河正义按河在冀州西故云西河禹门发源河水小积石山浮河东北下霹雳胜北而南行至於龙门皆雍州域也 黄河渡口县西一十里为黄河东岸 禹门渡在禹门县西二十五里 陶家营渡在平阳卫屯陶家营县西南三十里 双营渡在平阳卫屯双营县西南三十五里 夹甸渡在夹甸营故屯县西南五十里 新庄渡在曹家庄西县西南五十里 修福渡南八里 黄村渡东南二十八里以上诸渡即韩信以木罂渡河地也明太祖兵亦尝由胡卢滩入关中 王思诚总图黄河渡县西十里水经注横溪水东南经夏阳县故城北故少梁也

其水东南流於河昔韩信之袭魏王豹也以木罂自此渡 史记汉二年六月魏王豹絶河津反汉与楚约和汉王使郦生说豹不下八月以韩信为左丞相撃魏魏王盛兵蒲坂塞临晋信乃益为疑兵陈船欲渡临晋而伏兵从夏阳以木罂瓶渡军袭安邑魏王豹惊引兵迎信信遂掳豹定魏为河东郡【史记正义按韩信诈陈列船艘於临晋即此从夏阳木押罂瓶渡军袭安邑临晋同州东朝邑界夏阳在同州北渭城界安邑故城在绦州夏县东北十五里 史记索隐刘氏云夏阳旧无船豹不备之而防临晋耳今安邑被袭故豹遂降也 史记淮隂侯传从夏阳以木罂瓶渡军服?曰以木押缚罂瓶以渡是也古文简不言缚耳吴志孙静传策诈令军中促具罂瓶数百口分军夜投查渎亦此法也其状图於喻龙德兵衡谓之瓮筏通典木罂用木缚瓮为筏受二石力胜一人瓮间濶五寸以绳勾聨编枪於其上形长勿方前置拔头】

【後置矟左右置棹】後秦皇初三年慕容永为慕容垂所灭其所署河东太守柳恭等各阻兵自守姚兴遣晋王绪讨之恭等依河拒守绪不得济镇东将军汾隂薛强先据杨氏壁引绪从龙门济河遂入蒲坂恭势屈请降 唐公李渊至龙门汾隂薛大鼎请勿攻河东自龙门直济河据永丰仓河东县户曹任环曰环在冯翊积年请谕之义师自梁山济河指韩城逼合阳萧曹文吏必望尘请服孙华之徒皆当远迎然後鼓行而进直据永丰关中自定矣渊至汾隂以书招孙华华来见环又说下韩城遂留诸将图河东自引军而西朝邑法曹靳孝谟以蒲津中潬二城降华隂令李孝常以永丰仓降 唐武德二年秦王世民自龙门渡河屯柏壁 唐中和二年李克用自隂地趋晋会河中三年使弟克修领彀骑五百渡河克用自夏阳济留薛阿檀扼津口次同州壁乾坑败贼於梁田坡明崇祯十七年正月李自成繇韩城煤航渡河入

犯平阳

胡卢滩西南二十里汾水经此入河 汾河县南八里东自稷山界西来南流至荣河汾隂祠下入於河明隆庆四年东徙至胡卢滩 远亭里胡卢滩堡明崇祯三年建 胡卢滩渡浮桥

国朝康熙十一年知县马光远建 今胡卢滩没於河而汾水黄河交会自属关隘要地

西磑口入乡宁路在县北三十五里有镇磑堡永安堡河南武备寨南十里唐建 张家崖下堡西南二十五里明崇祯五年建

薛戍堡在小亭村东所以控黄河岸也金皇统间筑村寺有守御官题名

南午芹堡 北午芹堡 通化村堡 卫村堡

稷山县

玉壁关城在县西南一十二里西魏王思政筑遗趾屹然後为玉壁渡 玉壁渡西南十二里汾水之隂元魏置关後为渡南有荆平渡西南有杨村渡薛村渡东南有苑曲渡费村渡崔村渡 汾河玉壁渡县西南八里今废 通典後周勲州故城在今县西南十二里即玉壁城为周氏重镇齐神武再攻围皆不克通考玉壁乃西魏大统八年王思政所筑齐神武攻围不克至十二年韦孝寛守之齐神武又攻围六旬不克 魏大统八年十月齐神武侵汾绦围玉壁周太祖出军蒲坂将撃之军至皂荚齐神武退周太祖度汾追之遂遁去 王思政镇弘农以玉壁地在险要请筑城即自营度移镇之迁幷州刺史仍镇玉壁文帝大统八年东魏昼夜来攻守御有备卒不能克复镇弘农周太祖命举代已者乃进所部都督韦孝寛时论称其为能知人 东魏兴和三年十月甲寅齐献武王围宝炬玉壁十一月壬午班师 韦孝寛大统八年转晋州刺史寻移镇玉壁兼摄南汾州事先是山胡负险屡为刼盗孝寛示以威信州境肃然十二年齐神武倾山东之衆志图西入以玉壁冲要先命攻之连营数十里至於城下乃於城南起土山欲乘之以入当其山处城上先有两高楼孝寛更缚木接之令极高峻多积战具以御之齐神武使谓城中曰纵尔缚楼至天我会穿城取尔遂於城南凿地道又於城北起土山攻具昼夜不息孝寛复掘长堑要其地道仍饬战士屯堑城外每穿至堑战士即擒杀之又於堑外积柴贮火敌人有伏地道内者便下柴火以皮鞴吹之吹气一冲咸即灼烂城外又造攻车车之所及莫不摧毁虽有排楯莫能抗孝寛乃缝布为缦随其所向则张设之布既悬於空中其车竟不能坏城外又缚松於竿灌油加火规以烧布并欲焚楼孝寛复作长鈎利其锋刃火竿来以鈎遥割之松麻俱落外又於城四面穿地作二十一道分为四路於其中各施梁柱以油灌柱放火柱折城并坏孝寛又随坏处竪木栅以扞之城外尽其攻撃之术咸拒破之神武苦战六旬伤及病死者十四五智力俱困因而发疾其夜遁去废帝二年孝寛移雍州刺史恭帝二年周文帝北巡命还镇玉壁周明帝保定初以孝寛立勲玉壁遂於玉壁置勲州仍授勲州刺史齐人遣使至玉壁求通互市许之武帝建德五年东伐齐过幸玉壁观御敌之所深叹羡之移时乃去孝寛请为前驱帝以玉壁要冲非孝寛无以镇之不许孝寛镇玉壁前十二年後十八年 玉壁城中无水汲於汾齐神武移汾一夕而毕无水而城仍不下是水道尚存也 齐神武攻周玉壁士卒死者甚衆神武恚愤疾发周文下令曰高欢鼠子亲犯玉壁剑弩一发元凶自毙神武闻之勉坐以安士衆悉引诸贵子使斛律金唱敕勒歌神武自和之 武定四年八月齐献武王自邺帅衆西伐文襄王会於晋州九月围玉壁以挑之十一月班师文襄王如晋阳 西魏废帝元年以大将军达奚武出镇玉壁武乃量地形胜立乐昌胡营新城三防齐将高苟子以千骑攻新城武邀撃之悉虏其衆 西魏大都督杨忠与怡峰解玉壁围 隋为高梁县後徙汾北故城址尚存 唐武德二年裴寂与刘武周战度索原寂败略阳郡公道宗年十七从秦王讨贼王登玉壁城以望谓道宗曰贼怙衆欲战尔计谓何对曰武周席胜锋未可当正宜以计摧之且乌合之衆惮持久若坚壁以顿其鋭须食尽气老可不战擒也王曰而意与我合既而贼粮匮夜引去追战灭之

华峪城西北二十里北齐右丞相斛律光筑今为华峪镇 斛律光寨在县西北二十里峪口村屯 黄华峪在紫金山仙掌峰间 北齐武平元年冬右丞相幷州刺史斛律光率步骑五万於玉壁筑华谷龙门二城与周宇文宪拓跋显敬相持宪等不敢动光乃进围定阳仍筑南汾城置州以逼之万余户竝来降附 周天和五年冬齐将斛律明月寇边於汾北筑城自华谷至於龙门六年正月诏柱国齐公宪率师御之三月己酉宪自龙门渡河斛律明月退保华谷宪攻拔其新筑五城出周建德五年赵王招率兵出稽胡与大军犄角敕韦孝寛为行军总管围守华谷以应接之

平陇城西五里斛律光筑今为平陇镇 武平二年斛律光率衆筑平陇卫壁统戎等镇戍十有三所周柱国普屯威韦孝寛等步骑万余来逼平陇与光战於汾水之北光大破之俘斩千计 齐武平二年左丞相段韶出晋州道到定陇筑威敌平寇二城而还高欢城在县西五里齐神武攻玉壁时所筑即平陇镇也 韦孝寛守汾南玉壁斛律光守汾北平陇可称强对

吴城堡西十里 下廸堡西二十里胥明嘉靖二十二年知县于藁设高厚完固可以备盗

管村堡东十里 大杜堡东北二十里 小河镇南十五里 华峪镇西北二十里 翟店镇南三十里绦县

横岭关南五十里中条山东南通垣曲县设巡检司汉永初五年羌入寇河东至河内百姓相惊多奔南度河使北军中候朱宠将五营士屯孟津诏魏郡赵国常山中山缮作坞堠六百一十六所【志於要道以概其余】元初元年春遣兵屯河内通谷冲要三十三所皆作坞壁设鸣鼓 魏肃宗时南绦贼陈双炽等聚衆自号建始王与大都督长孙稚宗正珍孙等相持不下诏裴良为解汾州慰劳使 元至正十八年曹濮贼分道踰太行焚上党掠晋冀陷云中雁门代郡烽火数千里复大掠南且还察罕特穆尔先遣兵伏南山阻隘而自勒重兵屯闻喜绦阳贼果走南山纵伏兵横撃之贼皆弃辎重走山谷其得南还者无几乃分兵屯泽州塞碗子城屯上党塞吾儿谷屯幷州塞井陉口以杜太行诸道贼屡至撃却之河东悉定诏便宜行阃外事 横岭关巡检隶垣曲 冷口峪南十五里峪中四时常寒路通闻喜留庄隘 沙峪口东三十里壁峰峭絶 陈村峪东南十五里峪在太行中条两山间路通垣曲县界带溪水发源於此 李罕之夜袭潞州入之自称留後攻沁州执刺史守将送欵於汴朱全忠命丁会援之与李嗣昭战含口不利 葛从周取泽州嗣昭与会战含山执其将一人斩首三千级遂取泽州 唐大顺元年潼关防御使韩建以兵属张濬伐晋濬败建自含山遁归 朱全忠兵欲西以河中节度使王珂晋之壻也恐为患乃顾张存敬侯言以大绳与之曰为我持此缚珂来存敬等兵出含山破晋绦二州遣何絪以兵守之絶晋援存敬围河中珂告急於晋晋以絪故不得前珂卒降全忠 龎籍司马池碑先是运两池盐率繇蒲坂乱窦津截大阳经砥柱之险路迂且恶至道中有建白开含山道自闻喜抵垣曲比前运减费什六七陕人无贤愚皆推服其功府君未冠独曰盐利通流诸夏前之议运者未知此道之便而利人与有而不知知而不为谓前无仁智者乎殆有巨害於其间耳衆皆少之而不然其说其夏山水溃出运车暨人牛漂流者不可胜计道遂废衆始服焉

河王峪东三十里 续鲁峪东五十里路通沁水县界两崖陡峻素称险隘

大交镇东四十里 横水镇西二十里 郑柴 南柳吉峪胥去县二十里 范村寨东十五里筑堡

南樊寨东三十里周二十余亩 郇王寨东二十五里郇王村东

垣曲县

横岭关西八十里 县东南界中条山之要隘也 横山绦县南四十里东南跨垣曲县界名大横岭山亳清河源此

风山西六十里为横岭关入口地山多风上建玉皇关帝二庙 转山西七十里遥连横岭山势曲折回转水经注清水出清廉山之西岭世亦谓清营山其

水东南流出峡峡左有城盖古关防也清水历其南魏肃宗时平绦蜀反丹谷清廉二路险涩不通以

河内太守源子恭为当郡别将俄而建兴蜀复反相与连势进子恭为持节散骑常侍假平北将军征建兴都督仍兼尚书行台与正平都督长孙稚合势进讨大破之正平贼帅范明远与贼帅刘牙奴竝面缚请降 元致和元年九月以汴梁行知枢密院事伊苏岱尔将兵行视太行诸关西撃河中潼关军以摺叠弩分给守关军士 明崇祯七年八月北山贼伏转山要口劫银鞘蒲州营都司薛敏忠剿之斩三十七级西路始通【唐李建中开垣曲山路成诗凿开青石壁填贮白云坑】

行台关金志关一行台

瞽塚山北五十里【一名鸣条山】相传瞽瞍葬此墓址尚存诸冯山北五十里相传舜生此 历山在诸冯山後巅平广土人名舜王坪相传舜耕此上有石碌数百下有舜井 瞽塚山翼城沁水阳城垣曲四县交界地也 明崇祯五年十二月流贼紫金梁老蝎子块数十万衆自阳城来掠瞽塚刘村墱坂陈王二十余村堡省祭周得英守北山隘口为贼所执不屈死 六年四月贼数万屯一塚村守东道叶廷桂剿之斩四十级贼惊走 八年三月贼千余自绦县破马村堡平阳参将虎大威急追至瞽塚村斩一百七十级贼二郎神混天猴二百余潜伏山谷请降大威行至翼城设计尽斩之 九年十月贼五百人盘踞瞽塚山阳城石凤台抚之 十三年饥民数千自阳城聚瞽塚山蒲州营游撃柳如金驱之

国朝顺治十年土贼千余屯瞽塚山平阳协镇平之十一年三月陕西许二王世魁据瞽塚山为巢梅大人驻兵瞽塚镇搜山斩百余级余贼皆降 瞽塚渠北四十里

黄河济民渡县南观下窝以防河禁渡 南三十里黄河北南对渑池

马蹄窝明崇祯六年十一月流贼数十万自济源至垣曲倏马蹄窝黄河氷合成桥遂舍垣曲南渡月余始毕

五虎涧西南五十里明嘉靖时置千总一员以防矿徒崇祯八年十二月河南流贼闻五虎涧黄河氷合

成桥大队自河南府趋北知县段自宏偕潞泽营防河参将和应诏驻河干督兵严守积薪焚桥昼夜不少懈贼知有备西走

上敌原东北三十里宋绍兴十年秋七月岳飞使梁兴渡河会太行忠义两河豪杰大败金人于垣曲即此

轵关在济源县西两山相夹势颇险阻战国时置狐岭关 邵原关胥在济源县西

峪村堡 瞽塚村上下二堡在北 东滩村堡 臯落镇堡 上涧堡 崖底村堡 河西堡 王茅镇堡在西 青廉村堡 岭後堡 白马神头堡 迎驾寨在县西迎驾山 六郎寨在县西南近黄河吉州

乌仁关西六十里下临黄河明洪武六年置巡检司明一统志关在州西七十里

平渡关西北一百二十里下临黄河明洪武六年置巡检司

壶口西七十里【详大宁】顔师古注壶口山在河东 黄光炜壶口赋上寛中狭自高而下峻如建瓶驶如奔马洪波急溅惊涛怒泻听之若雷霆之鸣望之若虹霓之射两岸环山河底维石气常隂沍寒早燠迟每至仲冬之交河氷先结既坚且厚人畜重任往来无阻孟门山在黄河中流峰壁峭絶

姚襄城西五十二里 通典故姚襄城在县西即姚襄所筑西临黄河控带龙门孟门之险周齐交争之处齐武平二年斛律光筑平陇诸戍还复令率步骑

五万出平阳道攻姚襄白亭城戍皆克之获其城主仪同大都督等九人捕虏数千人二年二月周遣将攻边右丞相斛律光先率军御之左丞相段韶亦请行五月到复秦城周人於姚襄城南更起城镇东接定阳又作深堑断絶行道韶密抽壮士从北袭之又使人潜渡河告姚襄城中令内外相应度者千有余人周人始觉於是合战大破之获其仪同若干显宝等诸将咸欲攻其新城韶曰此城一面阻河三面地险不可攻就令得之一城地耳不如更作一城塞其要道破服秦幷力以图定阳计之长者将士咸以为然六月徙围定阳其城主开府仪同杨范固守不下韶登山望城势乃纵兵急攻之七月屠其外城时韶病在军中以子城未克谓兰陵王长恭曰此城三面重涧险阻竝无走路唯虑东南一处耳贼若突围必从此出但简精兵专守自是成擒长恭乃令壮士千余人设伏於东南涧其夜果如所策贼遂出城伏兵撃之大溃范等面缚尽获其衆 周天和五年齐人於姚襄筑伏龙等五城以处戍卒骠骑大将军刘雄从齐公宪攻之五城皆拔宪复遣雄与柱国宇文盛於齐长城以西连营防御齐将段孝先等率衆围盛营外先有长堑大将军韩欢与孝先交战不利雄身负排率所部二十余人据堑力战孝先乃止 天和五年齐王宪北攻姚襄城陷之时汾州又见围日久粮援路絶宪遣柱国宇文盛运粟以馈之宪自入两乳谷袭克齐柏社城进军姚襄齐人婴城固守宪使柱国谭公会筑石殿城以为汾州之援齐平原王段孝先兰陵王高长恭引兵大至宪命将士阵而待之大将军韩欢为齐人所乘遂以奔退宪身自督战齐衆稍却会日暮乃各收军 天和六年齐将段孝先攻汾州刺史杨敷突围出为孝先所擒 冢宰宇文护令中外府水曹参军郭荣於汾州观形势时汾州与姚襄镇相去悬远荣以为二城孤迫势不相救请於州镇之间更筑一城以相控摄护从之俄而齐将段孝先攻陷姚襄汾州二城惟荣所立者独能自守

石梯城州西南百里龙门上口垒石为之东北高据峻岭西南俯临黄河悬崖絶壁百丈有余非梯莫上【一名倚梯城】

牛心寨西六十里临黄河 金杨贞筑桥治吉州址微存

云台郊东五十里 魏五城山胡冯宜都等聚衆於此即云台山也 百里候魏都督高防败於此 魏肃宗时汾州吐京羣胡薛羽等作逆以中散大夫裴良兼尚书左丞为西北道行台值别将李德龙为羽所破良入汾州与刺史汝隂王景和及德龙率兵数千凭城自守并力攻逼诏遣行台裴延儁大都督章武王融都督宗正珍孙等赴援时有五城郡山胡冯宜都贺悦回成等以妖妄惑衆假称尊号服素衣持白伞白幡率诸逆衆於云台郊抗拒王师融等与战败绩贼乘势围城良率将士出战大破之於阵斩回成复诱导诸贼令斩送宜都首又山胡刘蠡升自云圣术人惑之咸相影附旬日之间逆徒还振德龙议欲拔城良不许德龙等乃止景和卒以良为辅国将军汾州刺史行台如故都督高防来援复败於百里候先是官粟贷民未及收聚仍值寇乱城民大饥贼知仓库空虚攻围日甚死者十三四良以饥窘因与城人奔赴西河汾州之治西河自良始也 正光末汾州吐京羣胡薛悉公马牒腾竝自立为王聚党作逆衆至数万诏闻喜裴庆孙为募人别将招率乡豪得战士数千人以讨之胡屡来逆战庆孙身先士卒每摧其锋遂深入至云台郊诸贼更相连结大战郊西自旦至夕庆孙身自突阵贼王阙郭康儿衆大溃明署州事知乡宁县李节亨以西城外地势最高防御为难於西城建敌楼五座明季吉城失守敌楼半倾

秦王岭关 马头关元致和元年九月秦王岭马头二关穿堑垒石

南山沟寨北六十里四面胥石崖垒级以登一人扼吭万夫莫上刀箭炮石胥不能坏

竭石崖寨 曹花平寨 楼儿山寨险同南山沟寨赵家堡 白杨堡 榻村堡胥土山削筑成堡 桃源镇 大度镇 三垢镇

乡宁县

龙尾碛西一百里黄河中冬结氷桥路通陕西韩城县明洪武四年置巡检司後废

香炉崖西一百里

黄河隘口 香炉崖南至师家滩二十里 师家滩南至石鼻崖五里 石鼻崖南至李家集二十里 李家集南至船窝镇三里 船窝镇南至高石崖五里高石崖南至桥子沟二里 桥子沟南至乾柴坡

二里 乾柴坡南至河津界禹门三十里

禹门西一百里

万岁堡西南八十里东北据高岭西南瞰黄河絶壁百余丈旧建堡今剥落

双柏朴峪在县西南有滴水崖文中子洞通稷山县界齐天保十年二月晋州刺史斛律光率骑一万讨

周开府曹回公斩之柏谷城主仪同薛禹生弃城奔遁遂取文侯镇立戍置栅而还 齐武平二年二月周师来寇遣左丞相段韶右丞相斛律光太尉兰陵王长恭往三月暮行达西境有柏谷城者敌之絶险石城千仞诸将莫敢攻围韶曰汾北河东势为国家之有若不去柏谷事同痼疾计彼援兵会在南道今断其要道救不能来且城势虽高其中甚狭火弩射之一旦可尽诸将称善遂鸣鼓而攻之城溃获仪同薛敬礼大斩首虏仍城华谷置戍而还

官水峪东一百三十五里

三官峪东四十五里

马壁峪在东南

上马台西南八十里河津县界

金刚岭东北临汾吉州界近秦王山

营里镇东十里 官水镇东九十里 西坡镇西南七十里 船窝镇黄河岸西一百里

隰州

石口则州北七十里繇东北行六十里为横水桥万山之水胥滙於此又行水石间至石口则关东北道石峡达大麦郊以达灵石东道石峡达康城以达汾西石口一名乌门关元致和元年九月乌门关穿堑

垒石 赵成侯时秦攻魏赵救之石阿正义盖在石隰等州界也 康城镇州北一百一十里 大麦郊镇州北一百八十里 回龙镇 西曲镇胥州北二百里 温泉故县州北二百里唐置元废东南十五里为唐废县高唐山以南南温泉也隶隰州高唐山以北北温泉也隶孝义 唐武德三年刘宏基由隰州趋灵石会秦王师 王崇古严防山西内郡疏万一突入太原则徐沟以南即可直上太行侵扰冀南灵石以西即可南越霍山或繇兴岚宁乡直入石隰亦可径出汾西

仵城镇州南六十里西北东川河西南隰州河东北蒲县河东南大宁河西滙於镇东桥下 仵城堡 後魏仵城郡址 金为仵城镇兴定五年升县 故仵城蒲县西北六十三里吉州北六十里後魏置仵城郡及县

紫金寨东七十里紫金山上

义泉镇南四十里 均庄北四十里 石口子北七十里 张家川堡东九十里 蒿城镇北七十里 水头镇堡北九十里 罗真镇堡西五十里 辛庄镇东北一百里 紫荆寨东七十里紫荆山【幷有石窰】 南孤山堡在州东但头里 谙真堡在州东

蒲县

黑龙关东南六十里南北依山中通线径为平阳府要路旧建土城辟东西二门设巡检司明崇祯时设防御把总一员兵一百五十名

国朝顺治初裁巡检西二十里为化乐镇东十里为张村岔东南二十里为临汾县分水舖

恶野岭东八十里

分水岭东北八十里

义社东南九十里

乔家湾东北丛山中

化乐镇东四十里 张村镇东六十里 乔家湾镇东七十里通临襄洪赵 薛关镇西二十里 古驿镇西三十五里通隰永大 白家庄在南 □峪镇北七十里通隰州汾西

大宁县

马鬬关西七十五里临黄河对宜川境唐置关明洪武二年设舟渡通榆林延绥诸路後舟渡废旧设巡检司今裁 昕河西北流至马鬭关南入於河 镇关山在县西南七十五里凭临马鬬关 唐志西有马鬬关渡

壶口在马鬭关南二十五里孟门之上禹贡既载壶口即此 龙门飞桥在壶口石峡上元末於石岸凿孔树桩繋铁絙布木板为桥以渡兵今废

浮图结在县城後北寨之巅北齐河清四年筑据险以守隋开皇六年移县治於此大业中废元右丞时权筑北寨院使李子厚又北倚寨之两腋南临昕水接筑邑城弯环合抱其形类一人在坐两袖拱揖故大宁邑治独异它邑 南寨县南一里时权据守

阜城寨西十里 安阜镇西石城村东 道教寨西二十里 罩篱寨西五十里 仞梯寨西五十里 小冯寨东五里 南堡寨南三十里 东堡寨南三十里 凤落寨南四十里 高山寨在孔山巅

永和县

永和关西七十里黄河界渡河即延安府延川县延绥【一作水】关明洪武六年置巡检司万历时水贼窃发设永和关营兵崇祯时西贼贺金龙翻山洞据延绥关隔河近对永和关复益兵 永和关镇 五朝志永和有关官 唐志西北有永和关 金关一永和明志石楼县西北九十里 宋韩绦安抚秦晋将取罗兀城令河东发兵二万趋神堂新路知太原府吕公弼曰寇必设伏以待我永和关虽回远可安行无患乃由永和既而新路援兵果遇伏诏褒之 永和关渡船一号

兴德关西六十里临黄河有渡路通延安府

铁罗关西南七十里有渡路通延安府宜川县 铁罗关渡船一号

永宁关西北一十五里黄河岸路通陕西绥德州明一统志永宁关在石楼县志亦不载 宋志元佑七年以慈州之上平永宁两关俯逼西界以州为次边此明一统志所本也

老牛滩黄河中近兴德关

双山东南二十五里高九十四丈逓高七里厚八十五丈亘三里盘踞七里经过一十五里两峰对峙上有神庙路最险隘 双山寨东二十里天生双壁如城中通一道峰巅石罅玲珑自陕西至平阳由此

楼山寨南六十里有石城明季筑

大寨岭西三十里西至永和关西北至下吴底村捕狐岭东南七十里分隶永和大宁有捕狐寨

桑壁镇东五十里 岔口镇北四十里 刘台镇北四十里 乌门里北二十里 南楼里南七十里 前乙度西七十里 後乙度北七十里

山西通志卷十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