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

桥梁

建宁府

松溪县

惠政桥宋绍兴五年,邑人李时安,李自南建,名平政。后圯于水。十六年,僧圆端募缘重建。淳熙十三年又圯于水。邑士刘无言鬻田倡建,迭石为六址,高五丈许,而梁其上,并覆以亭,凡三十二间。淳祐间,邑人李援之修,徐清叟改今名,后复圯。国朝永乐七年,邑士徐文锡重修。正统六年,主簿马平、王伟命僧会普载、僧妙能、耆老严孔章募众重建。报恩桥洪武三十四年,邑人范文正建。永泰桥旧关口渡也。宋嘉定间,县令何宗稷建,后坏于水。国朝永乐十三年,里人胡仲达募众重建,寻圮。正统二年,义民夙士达捐资重建,而里人李子渊及僧祖方助成之。(上三桥在县治东。)西山桥在县治西。元至正三年,道土谢德山建,后圯。国朝永乐十二年,邑人夙均亮募众重建。南门桥在县南。洪武三年知县常钦祖建,后坏于水。永乐十三年,邑人艾仲完募众移建上流,后复坏于水。正统三年,义民夙希达重建。通济桥旧名故县桥,古县渡也。宋庆元二年县令林俊卿建,后圮于水。国朝洪武十八年,龙泉沈仲善、杨象募众累石布木重建。永乐五年毁。正统九年,教谕张湜、巡检闻尹捐俸倡,邑人潘祖述、僧会吉祥等,募众复建,长五十六丈,上覆以屋,改今名。张湜为记。陂塘桥洪武三年邑人范文正建。构亭九楹于其上。水口桥景泰五年僧永敬募众重建,上覆以亭。中峰桥洪武九年僧有铭建,后毁。永乐十五年僧志清重建。师姑桥洪武八年里人夏二建。新坑桥洪武八年里人叶彦百建。独石桥洪武二十九年僧本祥募众建。山头桥洪武三十二年知县钦恭建1。化成桥洪武三十一年僧有铭建。华墩桥永乐九年邑人艾完募众建。景泰七年僧永敬重修。(上十桥俱在县东皈伏里。)官桥元至正十三年,僧净斋建。国朝永乐八年邑人张旺四重建。庵溪桥洪武二年僧肃翁建,寻毁。永乐十七年,邑人张琅募众重建。东梨桥洪武二十六年建,后圮。永乐十七年邑人张琅募众重建。桐源桥洪武二十一年邑人连子忠建。钱园桥成化十八年僧善庆募众重建。杉溪桥宋邑人李思建,中丞吴执中为记。建炎间灾,邑人吴岩夫重建。岩夫,中丞之子也。(上六桥在县西杉溪里。)乐平桥元至正三年里人叶士荣建。国朝永乐四年,里人刘和募众重建。凌清桥元至正十八年,里人张为恭募众建,后圮。国朝永乐七年,里人张义募众重建。乘驷桥又名峡桥,宋建炎间建,后圮。绍兴末,里人黄明重建,复圮。至隆兴间,复倾家资万缗成之。又为洪水所圮。国朝宣德三年,县丞蒋继成劝义民夙希达捐资累石重建。越四年又圮。正统元年复建,上覆以屋。黄元公为记。范山桥洪武中建,后为洪水所坏。洪熙元年义民夙希达重建。魏屯桥正统六年义民夙希达重建。后宅桥旧在县南二里许,后圮于水。正统六年,义民夙希达移建今所。龙津桥正统八年,僧吉祥建。窑场桥“”一作“窑”。登云桥(上二桥俱元至正间邑人范文正建。)通驷桥元至正九年邑人叶彦祥建。国朝永乐十一年,其孙昭募众重建。黄淡桥元至正十七年,邑人范文正、道人薛居洲建。大洋桥元至正十七年,道士谢德山重建。国朝永乐八年,邑人夙均亮重修。镇平桥永乐八年,道士吕仲章募众建。漆桥元至正十八年,邑人张必恭募众建。国朝洪武八年,里人黄正甫重修。茭阳桥正统十三年。里人魏道顺、刘希杰、魏宗育建。德政桥元至正元年,邑人叶德盛、李定光建。国朝洪武五年,僧永寿募众重修。万石桥元至治二年,邑人叶德盛建,后圮。国朝永乐九年,其孙廷坚重修。会春桥洪武五年僧永寿募众重建。聚宝桥宋咸淳间刘能定建。国朝永乐六年,其孙和募众重建,十三年,耆老刘东复修。(上一十九桥俱在县南东关里。)化龙桥大仙桥南山桥(上三桥俱洪武间僧本祥募众建。)渡头桥洪武十二年,里人蔡贵三募众建。李墩桥洪武十二年,邑人程游父募众建。龙首桥洪武十二年,邑人严文胜建。峡口桥正统八年,里人程文立建。(上七桥在永宁里。)船坑桥元至正五年僧有通建,后圮于水。国朝永乐九年,道士魏觉成重建。峰尾桥洪武二十一年,邑人范希德募众建。横山桥洪武二十五年,邑人叶进山募众建。通宵桥元至正三年,邑人龚德用募众建。一席桥元至正二十一年,邑人范惟正、道土薛居洲建。石桥元至正十七年,邑人范惟正、道土薛居洲建。(上六桥在庆元里。)宦门桥杉坑桥(上二桥俱洪武间邑人孔鹿募众建。)高仓桥永乐五年,邑人孔牛募众建。高路桥永乐六年,邑人孔师姑募众建。(上四桥在永和里。)东门桥正统五年,邑人游绍、僧普定建。下保桥元至正六年,邑人吴谷叶建,后圮于水。国朝正统二年,邑人游绍、僧普定重建。溪东桥元至正三年,巡检毛明善建,后毁。国朝正统元年,邑人严海、僧元因募众建。铁骢桥元至正间建,后为洪水所圮。国朝永乐十年,里人谢荣重建。衢口桥洪武十一年,邑人巡检徐勋建。詹源桥元至正间建。国朝宣德五年,僧正因重修。后村桥洪武十九年,邑人严均田畴建。黄冢桥洪武三十年,道士正觉建,后圮于水。永乐十九年,邑人李仁甫募众重建。正统元年,僧正因复建。西山桥永乐九年,李思敬募众建。正统十二年,邑人游绍、李善殷重修。(上九桥在豪田里。以上二十六桥俱县北。)新兴渡在县东皈伏里。按郡志旧有济美桥,宋淳熙间建,为水所坏。今复为渡。龙津渡在县西杉溪里夙屯。溪乾渡在济美庙前。水南渡(上二渡在县南东关里。)

崇安县

继贤桥在县南待贤坊。宋时建,旧名“昼锦”,因中丞翁彦国、枢密刘珙2居桥东,故名。又名忠旌,又名青云。初在宣化坊之左,后圮于水。县令赵彦绳议复之,功未半而坏。嘉定间,县令赵必愿移建今所,改今名。元至正十三年毁于兵3。越十年,达鲁花赤道奴等重建。至大二年又圮于水。至正三年,县尹吴世重复修建。国朝永乐中又毁。成化十七年,邑民范勋等白于佥事高崧,谈俊,檄同知李明、知县徐衍规划重新。广福桥在县北一里许。初名德星、后改名济川、又改名慈济。宋端平间县令章端子建,后圮。景定间县令刘汉溥4重建,改今名。元泰定二年,县尹彭好古悉撤而新之,后复圮。国朝成化十八年,邑民暨煜捐白金一千两、范勋捐白金二百两为倡,白于按察司佥事高崧、谈俊,檄同知李明、知县余衍重建。望星桥邑人彭慈建。水尾桥客岭桥营岭桥(上三桥俱元时建。)祝公桥程溪桥邑人丁用贞重建。(以上八桥俱在四隅里。)冠带桥清晖桥大保桥古楼桥里人穆伯衡重建。取履桥(上五桥在上梅里。)昼锦桥观象桥旁有观泉亭。(上二桥俱知县曹端重建。)黄石桥宋徐清叟书匾,僧达源重建。(上三桥在从籍里,俱宋时建。)清沟桥知县曹端建。拱辰桥僧玉山修。双桥里人许产恭5建。交溪桥里人钱日新重修。红桥会仙桥朱文公书扁。(上五桥俱宋时建。)玉虹桥石鼓溪桥忠文桥旧名舍人,里人刘恒重建,改今名。野耕桥西济桥月溪桥菀水桥(上二桥俱宋胡寅书匾。)回澜桥宋蔡抗书匾。(上一十四桥在外五夫里。以上二十二桥俱县东。)永济桥宋时建。独坑桥中和桥旧名存心。(上二桥俱邑人暨孟舟重建。)黄伯路口桥彭九歧桥(上二桥俱元时建。)黄隆桥(以上大桥俱在县西黄伯里。)徐公桥宋时建。蓝涧桥又县西南将村里亦有蓝涧桥,知县曹端建。长谷泷桥平水庙前桥三姑桥南原桥井水桥店尾桥双溪桥小通仙桥李田桥南阳桥江师桥茅岭桥范墩桥(上十四桥俱元时建。)梯云桥通仙桥梅溪桥赤石浮桥存心桥邑人王季贤重建。(上二十桥在会仙里。)双峡桥宋刘子翚为记。上蓝桥亦名花桥。虎鼻桥(上三桥在建平里。以上二十四桥俱县南。)新丰桥黎口桥(上二桥俱宋时建。)客苦桥(上三桥在石臼里。)通济桥又名大王桥,知县曹端建。黄石桥又名陈公桥,道士俞觉善建。南埂桥升仙桥陈公西桥南安桥(上四桥俱宋时建。)第一桥第二桥上虹桥钓月桥坑口桥风门凹桥南岭桥铺头桥又县西南将村里亦有铺头桥,元时建。小浆桥杜畲桥横山桥禾岭桥举富桥彭畲桥栈头桥李桥南山桥村尾桥飞桥狮岭桥栈下桥羊栈桥窑前桥又县西南将村里亦有窑前桥,元时建。冢前桥登云桥双溪桥路口桥翠田桥黄溪桥为政桥元至大间,溪流瀑溢,驿路诸溪桥及渡俱漂荡断绝,里人魏文遂随山刈榛,别开一径,自为政桥以达大路,捷于驿路五里。猪子岩桥(上三十一桥俱元时建。)下麦坑桥邑人吴汝清重建。继祖桥旧名惠政,俗呼第三渡。宋赵必愿之祖汝愚帅闽日,尝匾曰“里仁”。后必愿来为宰,道出此桥,改今名。里仁桥俗呼第四渡。太平西桥俗呼第一渡。知县林均瑞建。第五渡桥宋县令陆珪建,里人张牖迁今所。巨济桥俗呼第二渡。干溪桥(上四十四桥在石雄里。已上四十七桥俱县北。)潺溪桥里人程伯衡重建。忠孝桥宋时建。牛皮滩桥(上三桥在下梅里。)芦山桥元时建。旧名云山。知县曾端重建。黄亭桥宋时建。虹桥知县曹端建,又县南会仙里亦有虹桥,元时建。太平桥杨田桥知县曹端建。(上五桥在丰阳里。已上八桥俱县东南。)乘驷桥里人吕支山建。后溪桥马鞍山桥元时建。(上三桥在将村里。)望仙桥在长平里。里人张伯畴募众建。福庆桥里人蔡八建。德博桥里人游伯林募众建。(上二桥在节和里。已上六桥俱县西南。)虎溪桥旧名霄历,僧与梅建,邑人王景明重建。浴冰桥僧宗乙建,僧立明重建。扣冰桥宋和冰禅师建,建炎间赐额。七星桥里人吴仕恭建。(上四桥在吴屯里。)跃龙桥驷归桥(上二桥俱宋时建。)塔下桥下廊桥(上二桥俱里人陈子纯重建。已上四桥在大浑里。)双旌桥宋中丞翁彦国还家,而桥适成。因名。魁星桥仙洲桥湘灵桥观澜桥泰原桥步仙桥谷城黄铢书匾。(上七桥俱宋时建。)湖塘桥邑人吴汝舟建。(上八桥在内五夫里。已上一十六桥俱县东北。)平川桥旧名溪南,后改今名。朱文公书匾。升天桥杜青碧书匾。阇利桥(上三桥在县西北周村里。)赤石渡旧有浮桥,圮于水。梅溪渡旧有桥,圮于水。石鼓渡(上三渡俱在县南会仙里。)

政和县

星溪桥在县治前。宋建,名县前桥。元至正七年邑人范同重建,改名德政,后圮于水。国朝永乐十五年,知县傅王润命耆老申伯任等募众重建,改今名。正统十二年,毁于寇。景泰四年,知县顾让命耆老林文锐、僧无碍等募众重建。天顺二年复毁。知县王鉴命耆老张惟信等募众重建。英祐桥即旧西门渡也。成化十九年,邑人训导吴宪募众建,教谕石辉为记。通津桥旧名步瀛桥。正统五年知县江显建。(上三桥俱县治西。)附凤桥旧名考口,在县治南。宋时建。国朝景泰五年,僧伯庄募众重建。黄岭坑桥魏屯桥宋绍兴间僧铭庵建,后圮于水。国朝永乐十一年,主簿石彦章募众重建。筹坑桥牛犊桥南溪屯洋桥党远口桥(上七桥俱在县东政和南里。)西山桥东林桥和安桥宋乾道间建,邵知柔为记。后废为渡,名西津渡。平景桥成化十三年里人吴景宗等建。石牌界桥(上五桥在县西长城里。)林屯桥茶岭口桥苦竹洲桥下宅桥虎啸岭根桥观定桥旧名都护。天顺间,邑人张惟信、僧普赞等重建。斧銎源口桥斧銎桥驻节桥包源桥下坑桥(上二桥俱宋时建。)刚武桥浆口桥赤岩坑桥(上十四桥在东衢里。)关隶镇前桥三字桥李溪桥牛迹洋桥下源桥苦竹衡前桥东平庙前桥盖竹溪桥丰寿桥北坑桥下桥浆口转水桥后门村桥溪边村头桥横坑桥苦竹源佛堂前桥茶溪桥犁垟口桥柘垟桥(上一十九桥在政和西里。已上三十三桥俱县南。)鸡木岭桥石门桥(上二桥在县西南高宅里。)风口桥东峰桥旧名步云桥。景泰五年,僧宗实募众重建。万岁桥池坑桥(上四桥在感化上里。)长岭根桥延福桥资福桥庆元界新桥桃源冈上桥官峡口桥花光桥(上七桥在感化下里。已上十一桥俱县东北。)山表花桥后田桥常口桥界溪桥浆山口桥官山桥新溪桥范源桥梅屯桥新村桥(上十桥俱在县西北东平里。)瀛口渡在东衢里。官陂渡在高宅里。(上二渡俱县西。)

寿宁县

东和桥在县治东。天顺元年,邑人叶伯铭、韦荣进、陈伯铭、叶斯拱建。西城桥在县治西。正统十三年邑人吴永忠等建。阜民桥在县治南。天顺二年县丞李真、主簿史立正建。硃涧桥在县治西南。天顺八年知县沈能建。小托桥漈头桥七星桥(上三桥在县西。)三澄桥在县南。天顺七年邑人叶留芳等建。大安桥后段桥天顺七年,县丞李贞建。(上二桥在县北。上六桥俱在坊隅。)犀溪福寿桥新桥翁坑桥东溪桥(上四桥在福安里一都。)新丰龙就桥在福安里二都。(已上五桥俱县东。)平津桥洋尾桥南溪桥南源桥许屯桥柯洋长春桥(上六桥在县西政和里八都。)鱼溪花岭迎仙桥阳边吕中桥溪南普济桥(上三桥在福安里三都。)东坑桥三岛坑桥(上二桥在福安里四都。已上五桥俱县东南。)双干桥周墩桥可涧桥板尾桥花销桥禾溪澄明桥红桥(上七桥在县西南政和里七都。)横渡桥通济桥凤竹普济桥(上三桥在政和里九都。)飞虹桥天顺七年义民黄普要建。群阳桥天顺七年,里人黄彦荣、黄思聪等建。尤溪桥天顺七年义民黄普焕建。托溪荣济桥天顺七年,义民黄普要、吴廷俊建。永宁桥成化十二年知县郭清建。(上五桥在政和里十都。)小东桥在政和里十一都。官田局下桥官口局上桥立茂桥(上三桥在政和里十二都。上一十二桥俱县西北。)

泉州府

晋江县

迎春桥在府治东,行春门外。肃清桥在府治西肃清门外。通淮桥在通淮坊内。镇南桥在通远坊。通选桥在胭脂巷。花桥在镇南桥之南。通籴桥其他俗号水沟,旧在城外,米船悉泊于此。宋绍定间始为桥。元至正间,监郡偰世玉拓翼成,围桥于城内。顺济桥在德济门外。宋嘉定四年,郡守邹应龙始建石桥,长一百五十一丈。元至元间,僧弘济重修。国朝成化七年,知府徐源复修,又疏桥东小圃,引潮入城濠以通舟楫。车桥在德济门外。商贾往外番者率取水于此。(上七桥俱府治南。)泉山桥在清源门外。板仓桥在市舶库右。(上二桥俱府治北。)放生桥甘棠桥在临漳门。通津桥在通津巷口。石笋桥在临漳门外。宋皇祐元年,郡守陆广为浮桥,名履坦。嘉祐间,郡守卢革重修,改名济民。元丰初,通判谢仲规复修,改名通济。绍兴间,僧文绘始作石桥。庆元中,僧了性又造二小桥相续之,以达于临漳门。国朝宣德中,大桥石梁断其二,里人张实父子及同知谢琛、道士、愍默相继修补。成化间,运判张庸又修二小石桥之坏建6。(上四桥俱府治西南)。凤屿盘光桥在三十八都。旧为石路,潮至则不可行。宋宝祐中,僧道间募缘建桥,计一百六十间,长四百余丈,广一丈五尺。仁风桥在三十九都仁风门。五代周显德中建。(上二桥俱府城东。)巨济南桥在江北通济亭西。景泰七年里人王叔济、林健建。酾水为八道,长一十二丈,阔八尺。古陵桥在三都。宋绍圣三年建,长二十九等。陈坑桥在十一都。宋淳熙元年里人陈公亮建,酾水为百四十道,并甃石路八千余丈。普利大通桥宋绍兴十二年,郡人江常捐金命僧智资营建,凡一百八十间,长三百丈。悲济桥宋皇祐中僧法超建,凡一百三十间,长八十丈。元祐中,邑人许荣又于桥南为小桥,并甃旁浦石路,以达于桥。通济桥在石湖。宋元祐中侍禁傅旋倡建。登瀛桥又名回龙,宋僧道询建。(上四桥在十九都。)玉栏桥跨海港十余丈。绍熙中僧惠仁重修。泔江桥地滨海,名蚶下。宋元符间,僧怀应甃石为路二十里许,中为巨桥三。曰前埭,曰林湾,曰高港,悉覆以亭。(上二桥在二十二都。)龙尾桥在二十三、四都。宋宝庆三年,僧圆光建,并甃石路百余丈。清凤桥俗名塘头,宋僧道询建。应龙桥宋端拱中建。(上十二桥在二十五都。)应台桥宋淳祐二年建。莲花桥宋咸淳中建。(上二桥在二十六都。)官汶桥成化四年,里人庄壬彻、林崇等重建。适南桥俗名七男。宋绍兴中司户王元建,元大德大年僧法助重建。吴店桥宋淳祐八年,蔡常卿甃石路百十有七丈,建桥凡四十间。(上三桥在二十七都。)陈翁桥宋建隆三年建,酾水为三十五道。元大德二年僧法助重修。结砖福利桥元大德五年僧法助建。(上二桥在二十九都。)大桥小桥(上二桥在三十二都,俱宋太平兴国中建。清濛桥在三十四都,宋淳化中建。行辇桥元至正中僧法助建,凡六百二十间。国朝洪武中坏,知府金孟浩命里人黄胜生募缘,徙入田中累石建之。上保桥宋淳熙中建。下保桥即乌洲洋中石桥。宋淳熙中建,元大德七年僧法助重修。御亭头桥元至正二十三年僧法助建。(上四桥在三十五都。已上二十六桥俱府城南。)长溪桥宋绍兴中建,长一十六丈。淳祐六年,閤门蒲开宗重建,并砌桥东路二十里。谷口桥五代周显德三年建。龙津桥旧名濠溪,宋绍兴中建。长二十七丈,上覆以亭。嘉定六年,尚书杨炳重建,改今名。淳祐三年,蒲开宗重修。(上三桥在四十一都。又四十三都亦有龙津桥,元僧道嵩建。)仙溪桥在四十二、三都。元僧道嵩建。济龙桥宋淳熙十四年建。安济桥宋乾道八年僧了性建。应龙桥宋嘉定五年里人吴谦光建。康溪桥宋庆元二年,僧绍杰建,又构屋一十三间于其上。豪溪桥宋大观三年,僧宗爽建。(上五桥在四十五、六都。)金溪桥旧名卢溪,宋乾道八年僧继办等建。万金桥宋淳熙四年建。淳祐九年,里人洪政重建。龙潭桥宋淳熙八年,里人彭映、僧自昕等建,又构屋十有五间于其上。桥之下有龙潭,故名。龙济桥宋雍熙二年建。永安桥林田桥(俱宋端拱二年建。上六桥在四十七都。已上一十五桥俱府城北。)吟啸桥唐僧日映架木为梁。伪闽刺史王延彬、余廷英继修之。宋咸平间,邑人王养及僧行珍始建石桥,长十有五丈,以唐欧阳詹尝游憩啸咏于此,故名。苏埭桥宋绍兴二十四年,僧守徽建,凡大桥四,计二十三间,又于田塍径路泥淖难行之处造小桥一百一十四间7,长二千三百余丈8。(上二桥在二十九都。)乘驷桥在三十七都。旧名普济,宋宝庆间里人高晔建,酾水为七十八道,更今名,仍建庵于其侧。(上三桥俱府城东南。)梅溪桥宋绍兴十六年,邑人苏展建,酾水为十八道,长五十余丈。建隆桥宋绍兴十六年建。湖柄桥宋元符中建。南北为水门,各二十余间,仍构亭于两岸,南曰喜雨北曰扳龙。(上三桥在一、二都。)甆市桥在二都。宋里人苏展建。安平桥在石井镇。宋绍兴八年,僧祖派始议为石桥,镇人黄濩及僧智渊各施钱万缗为之倡,未成而二人俱卒,郡守赵令衿因而成之,酾水为三百六十二道,长八百余丈。东洋桥宋绍兴二十二年郡守赵令衿建,酾水为二百四十二道,长八百六十五步,令衿有铭。(上二桥在八都。)玉京桥在三十三都。宋嘉定四年里人黄玄华建。棠阴桥在三十四都。宋嘉定十二年郡守真德秀建。(已上八桥俱府城西南。)万安桥在府城东北三十八都,亦名洛阳。宋庆历初,郡人陈宠甃石作沉桥。皇祐五年,僧宗已及郡人王实、卢锡倡为石桥未就,会蔡襄守郡踵而成之,酾水为四十七道,长三百六十余丈,广丈有五尺。绍兴以来,郡守张思诚、张坚、颜师鲁、刘伟叔9、胡器相继修之。桥之旧址低下,潮至辄没其梁。宣德中,知府冯祯10、通判朱旭命僧正淳累石增高三尺有奇。景泰四年,三水道石梁俱断,知府刘靖、同知谢琛重修。宋蔡若水诗:“石架长桥跨海成,论功直得万安名。”偃月桥在府城西北三十九都。五代唐天成三年建。东山渡在府城南三十五都。又名东山津。设舟以济往来。石井义渡在府城西南八都。宋尚书杨柄捐俸造舟以济往来,因号义渡。

南安县

云津桥在县学之东。宋嘉定十七年,邑令王彦广建,并疏其下以通流水。新桥(上二桥在三都。)九皋桥在三十都。(已上三桥俱县东。)金鸡桥在一都,一名通济。宋宣和中,邑人江常将葬母,造浮桥以济。嘉定间,僧守净始建石桥。后水决其半,僧惠魁修之。国朝永乐元年火,里人造小舟以济涉,号金溪渡。成化十年,知府徐源复建,桥上覆以亭。十八年亭为风雨所坏,知府陈勉重建。小溪桥在十九都。宣德十年,邑人黄乾明建。成化间,乾明从子永质重修,初建亭于其上。横翔桥在二十都。旧名秋芦。大坑桥在二十二都。又名大迂。驷马桥11宋嘉泰四年,僧广德建。通郭桥大德十年,僧道询建。国朝成化五年,里人李尚德、尚器建亭于桥左。(上二桥在三十都。)双桥在三十一都。一在林坑口,一在道王浦。宋绍圣间,僧智从重建,并砌石路。北平桥宋淳熙十二年,刘用行建。旧名太平,后改今名。又县西南三十四都亦有北平桥,宋淳熙中里人翁辅重建。上陂桥俗呼蜈蚣桥,宋开禧中,僧行传建。(上二桥在三十三都。)善利桥在三十四都。宋绍圣中里人陈公研建。元大德中里人许居仁重修。(已上二十一桥俱县西,)严浦桥在二都,宋初建。嘉熙二年僧宗祐重建。镇安桥在三十九都。宋淳熙九年里人杨春卿建,旧名安平,后改今名。淳熙祐12三年重修。又三十六都亦有镇安桥,国朝洪武中僧智宗建。鳌背桥在四十都。成化间知县陈廷忠重建,并构亭三间。镇西桥在四十二都,又名龙湾。龙弯桥在四十五都。洪武二十年里人李孔明建,后圮于水。成化九年,邑人黄元良重修。(上六桥俱县南。)化龙桥在七都。宋淳熙间里人黄懋建。桥左有潭13,世传龙潜其中,故名。板桥在八都。旧名龙津。宋淳祐三年,里人王克谐架木为桥,故名。十二年,僧自诉重建。梯云桥在九都。又名登云。宋僧明愍建。元大德五年,僧法助重修。活溪桥在十四都,又名新桥。卢溪桥在十八都。元大德六年僧法助建。(上四桥俱县北。)永安桥在十二都。宋绍兴中,里人黄懋并僧道机建。从龙桥在十六都。宋治平初,僧不睦14架木为梁。元祐中,僧普足徙于其西五十步为石桥。绍兴、淳熙中,欧阳瑜、张伯懿相继修建,而高大之。元大德中,僧法助重修。(上二桥在县西北。已上二十七桥俱存。)仙人桥在延福寺后。长平桥在九都。维岳桥在十九都。又名岳麓。小石桥在二十二都。元大德十年,僧法助建。弥寿桥在二十二都。宋端平间,僧道询建,长六十余丈,上覆以屋三十八间。元大德初,僧法助重修。平板桥在二十四都。珠渊桥在二十五都。宋庆元中里人陈公必建,旧名徐亭。广福桥在三十六都。(上八桥俱县西。)澳内小桥在十一都。元大德七年僧法助建。平济桥一名广济。通济桥宋淳熙初里人蔡楫建。(上二桥在三十七都。)溪南桥在三十九都。(上四桥俱县南。)张陂桥在四都。宋嘉熙二年里人张真建。瑞龙桥在五都。宋淳祐元年僧明敏建。竹溪桥在七都。宋嘉定三年,里人刘罕建。元至正中,僧法助重修。永济桥宋绍兴中僧自根建。龙跃桥宋嘉定中重建。潘坑桥元大德五年,僧法助建。(上三桥在十一都。)惠泽桥在十五都。安济桥又名中济。三公桥(上二桥在十七都。)观光桥在十八都。宋宝庆元年里人黄以宁建,旧名朝安。象头桥在十九都。元至正中,僧法助建。龙济桥宋开禧三年僧守净15建。后吕小桥元大德七年僧法助建。(上二桥在二十都。已上十三桥俱县北。)大盈桥又名大通,在县西南三十六都。宋嘉熙中里人王弁建。绍定二年重修。马变桥在四都。青云桥在九都。仁安桥在十七都。濯缨桥在二十一都。宋淳祐十年,僧自新募缘重修。(上四桥俱县西北。已上三十桥俱废。)黄龙渡在县治南半里。湾下渡在二十一都。白叶渡在二十一都。罗水渡杨客渡(上二渡在三十一都。已上四渡俱县西。)黄石渡在县南二都。水中有石蟠结,复有一石叠于其上,高丈许,状如虾蟆。相传此石有黄点,能随水上下,故名。里人造舟于此,以济行者。澳头渡在十一都。便口渡在九十都。(上二渡俱县北。)郑山渡在县西北十九都。

同安县

太师桥在县城东朝天门外。宋建隆初留从效建,因以其官名。张赞明为记。乾道、治平中,邑人徐溢泊其孙继祖重修。西安桥在县城西厚德门外。宋元祐八年,邑人许宜并僧宗定建,酾水为十八道,长百余丈,构二亭于上,以休行者。嘉定九年,许巨川重修。铜鱼桥在县城南铜鱼门外。跨南溪,溪有石似鱼而铜色,故名。宋乾道中,邑令雷光胄修之。国朝成化元年圮;八年,府推官柯汉、知县张逊重修。三桥宏济桥在十五都。宋建隆初,叶记17甃石为路,遇港辄为桥。乾道、淳熙中,僧宗寿、慈震相继修之。石步桥在民安里。(上三桥俱县东。)沙溪异石桥在安仁里。宋建炎三年,里人方义收畚土砌址得异石,因斫而用之,故名。饮亭桥在新塘铺之南。成化十一年,知县张逊重修。达川桥在归德里。初架木为桥,宋绍圣三年僧智礼易之以石。(上三桥俱县西。)通济桥在县东南民安里。宋建元18中建,元泰定三年重建。高三丈五尺,广二丈,长一千八百九十步19。苎溪桥在仁德里。宋大观中邑人徐诚建,后圮,乾道间,诚之孙应中暨道士法昌重修。邓子实20诗:“日照松梢宿雨乾,西风剪剪作轻寒;青林缺处云山好,更过桥西仔细看。”石狮桥宋嘉定二年21许巨川建。太平桥宋嘉定十年里人许日新建。(上二桥在从顺里。已上三桥俱县西南。)黄岊渡桥在县东南同禾里。宋元符中建。凡一百五十二间,上覆以亭。淳熙中,又增六十间。今废。

德化县

龙津桥一名李公,一名黄济。宋熙宁中,邑令李嵩架木为桥,嘉定间始易石址,寻毁。嘉泰间,县令叶彦炎重建,改今名。彭溪桥正统八年,里人范宗旺募众建。英溪桥正统八年,里人刘宗发募众建。(上二桥在小尤中团,已上三桥俱县西。)承恩桥宣德六年,里人凌光显等重建。长安桥税务大使凌英捐资重建。(上二桥在杨梅上团。)佐溪桥在善均里。永安桥在下涌团。(上四桥俱县北。)水尾桥在县东北东西团。正统三年里人蒋晖训建。南山桥济川桥西桥(上三桥在新化里。)梁桥孙公桥(上二桥在东西团。)观光桥在汤泉上团。(已上六桥俱县西北。)化龙桥在县东。宋庆元六年县令叶益命僧了性募缘建。嘉定六年,县令李端谊重修。今废。

永春县

龙津桥在十四都。旧名东渡。宋嘉定间建。国朝洪武二十七年,僧定机重修。郑洋坑桥在十五都。元至正九年里人刘丁仕重建。(上二桥俱县东。)石井桥宋绍兴二年,里人陈有仁建。下桥元至正二年里人林进建。(上二桥俱县东。)山石桥在五都。元至正三年里人林永秀建。壶口桥在八都。宋绍兴二年建,长一十七丈。国朝洪武十九年吴孔绍重建。白纹坑桥在九十都。洪武元年里人陈十观建。步云桥在十一都。元至正二十一年里人陈添顺建。龟龙桥在二十都。宋绍兴二年僧法师募众建,长二十有九丈。柱坝桥在二十三都。洪武五年里人郑仕建。昼锦桥在三十五都。宋绍兴十五年建。淳熙十四年,邑人林灏重建。(上九桥俱县西。)连芳桥在四都。宋绍兴二年,里人苏谧等建。兰田桥在二十二都。宋绍兴六年范天成建。(上二桥俱县北。)登瀛桥在县东北十九都。宋淳熙十六年,邑人黄继之、郑谊建,长一十五丈。化龙桥在八都。一名观澜。宋绍兴二年,里人林胜奇建。又二十都亦有化龙桥,宋绍熙三年重建。乘驷桥在二十一、二都。宋绍熙三年苏正美建。白叶桥在二十二都。宋淳熙二年里人苏得成建。岭兜桥在二十三都。洪武二年,里人郭得人建。(上五桥俱县西北。已上一十九桥俱存。)通仙桥宋绍兴十五年邑人林廷彦建。元至正二年重建。登瀛桥宋绍兴十八年建。(上二桥在县东十五都。)丁字桥在二、三都。元至正二年里人黄细观建。漳溪桥宋淳祐中建。高蹇桥宋绍兴二年,邑人陈知柔、萧公荫建。龙济桥宋淳熙中僧月海建。(上三桥在六、七都。)芳桂桥在九都。宋绍兴三年建。黄龙桥在九十都。宋绍兴二十年僧智海重建。永安桥宋绍兴五年县尉余安重建。建德桥元至正四年僧比丘建。(上二桥在二十都。)源溪桥宋淳熙五年里人林均德建。梯云桥宋绍兴五年萧源与建。(上二桥在二十一、二都。)云津桥宋嘉定十一年建。镇春桥宋绍兴三年里人陈知柔建。庆云桥宋绍兴三年里人何泰建。(上三桥在二十五都。已上一十三桥俱县西。)永镇桥宋建隆间僧普足建。长安桥元至元二年里人吴仲兴建。长溪桥元至正二年里人吴兴仁建。(上三桥在十三都。)云龙桥在十四都。宋绍兴中县令林聘建。淳熙中,县令陈宏规重修。(已上四桥俱县南。)桃源桥在十八都。宋淳祐元年建。金龟桥在十九都。宋绍兴十年建。元至正三年庄大观重建。剧头桥元泰定二年里人欧以贤建。隆兴桥宋绍兴三年里人何志必建。(上二桥在二十一、二都。)化鳞桥在一十五都。宋绍兴十一年重修。(已上五桥俱县北。)崎兜桥元至正七年里人郑良建。大横桥元至正八年里人林六观建。(上二桥在二、三都。)攀龙桥在二十三都。宋绍定四年里人郑子泰建。(已上二桥俱县西南。)万安桥元泰定二年里人陈敬建。叶洋桥元至元十三年,里人黄厚仁建22。横口桥元至正十五年僧云海建。杨美桥洪武二十三年,里人萧桂23建。(上四桥在二、三都。)登龙桥宋绍兴间邑人王胄建。亚魁桥宋绍兴二年僧自云建。(上二桥在二十一、二都。上六桥俱县西北。已上三十三桥俱废。)

安溪县

大禹桥在县东长泰里。建口桥在常乐县,正统六年,邑人巡检李森建,并构屋二十三间于其上。大澳桥上任下任桥石圳单板桥(上三桥在崇善里。)源头24埔头桥牛岭桥(上二桥在龙兴里。)马迹桥盆口桥卓舍后桥东山桥下坑桥(上五桥在感化里。已上一十一桥俱县北。)茫洲桥25东园桥溪口拱桥仙人跳桥汤头拱桥(上五桥在崇善里。)大岭桥在□□里。(已上六桥俱县西北,自大禹桥至此,先后圮坏,邑人巡检李森陆续修建。)黄塘桥俗呼坂桥,里人吴昱重建。龙津桥宋庆元间建,长六十八丈,广二丈四尺,上覆以屋,凡四十三间。元季圯。国朝天顺五年,邑人巡检李森重建。西港桥在永安里。宋淳熙九年僧性全建。(上二桥在县东。)谷口桥又名佛口。双济桥(上二桥在清源里,俱宋僧普足建。)西洋桥又名宦石26,在依仁里。凤池桥宋开禧三年邑令杨承祖建。嘉定六年县令陈宓重修。(上四桥俱县西。)埔桥在县西南永永里。(已上七桥俱废。)吴浦渡27在溪北五里。薛坂渡在淡南五里。又名仙苑渡。大洋渡在崇信里28。又名横撞渡。(上三渡俱县西)。建口渡在常乐里。亦名仙澳渡。下林渡其水发源于来苏里升山(上二渡俱县东北。)

惠安县

琼田延寿桥在一都。宋时建,凡一百二十九间,长一里许。元至正间里人曾大通等重建。大柘海径石桥在二十四都。元至正二十六年僧法助建。獭屈屿桥29在二十五都。宋开禧间,僧道询身率其徒拿舟运石建桥七百七十间,直渡海门,凡五里许,潮平则没,半落则可通人行。浮梁桥在二十六都。酾水为五道,长十余丈。尤江桥在二十七都。宋端拱间建。绍兴二年重修。通济桥在二十八都。宋庆元间里民黄氏建。(上六桥俱县东。)龙津桥宋时建,俗名南岭桥。陈公桥在二都。宋绍兴八年邑令彭元达建。得仙桥在二十六都。宋里民黄氏建。(上三桥俱县南。)跃津桥宋崇宁中里人谢文德建30。嘉定初,其从子宜中重修。巨济桥宋时建。(上二桥在三都。)菱溪永济桥在三、四都。宋治平二年邑令张盖建,后圮。绍兴三十二年,郡守赵令衿重建,民为立生祠于其左。今废。丰乐桥在七都。又名仁寿,俗呼蔡头桥。有亭曰丰乐,庵曰仁寿。张店桥在十一都。宋治平间建。青龙桥在三十四都。宋宝祐中僧道询建。国朝天顺六年僧惠昭重修。(上六桥俱县北。)马山桥在县东南二十二都。元至元十九年僧法助建。谷口桥在县西南十七都。宋绍兴二十一年建。国朝宣德元年里人何贵重建。川桥在县东北三十四都。旧为渡,当邑要冲,涉之者众多,有覆溺之患。成化二十一年,知县张桓建,桥凡五十余丈,民甚便焉。晋江蔡清为记。

漳州府

龙溪县

庆丰桥在府城县治之北。旧名瑞丰,宋嘉定间毁,郡守郑昉重建,因其旧址增而高之,改今名。朝天门桥在朝天门外。东河头桥教场前桥在东隅。圳股桥在东厢。(上四桥,俱府城东。)安丰门桥在安丰门外。西桥(上二桥在府城西隅。)名第桥唐元和间建,以周匡物登进土第名。龙骇瀛桥宋淳熙四年,有龙奋其下,故名。登仙桥(上三桥在府城南隅。)河道头桥通津桥旧名曰临清。宋之淳祐间,郡守黄朴改今名。薛公桥在通津门外。宋绍熙间始作浮桥。嘉定间,郡守薛扬祖乃累石为址而梁之,长二十六丈。然桥西地势稍下,每洪潦暴至,辄趋桥西,而其田皆沮洳矣。五年,郡守赵汝谠31既浚沙板为港,复建干桥一十七间于桥南,以杀水势。又为小桥二十四间于干桥之南,以便行人。其西南一带,旧有土堤障水,以朝郡城,潦至辄坏。绍兴元年,尚书颜师鲁守泉,贻书寓公陈宏规累石为堤以障之。淳祐三年,师鲁孙侍郎颐仲复修筑之,视旧差壮。国朝天顺五年,堤决于水,知府童信重修。成化十年,桥二间及石门坏于洪水。十一年,知府张璝重修,复建楼石门之上,匾曰镇海。栅尾桥旧军旗造船置栅于此,因名。佘史君桥其地旧有余史君家。(上八桥俱府城南。)丙申桥唐元和十一年建。宋淳熙三年重建。其创建、重建之年,俱值丙申,因名。洗马潭桥四石人桥(上三桥俱府城北。)开元前桥在府城西北开元寺前。西港桥洪武六年建,上覆以亭。流冈桥凡四百六十余间,长二百五十余丈。(上二桥在二十六都。)东港桥洪武九年建,上有亭。拱成桥留佩洋桥通仙桥通源驿东桥(上五桥在二十七都。)虎渡桥界二十七、二十八二都之间,即柳营江桥也。相传造桥时有虎渡江,又古谚云:“虎渡通人行,渐渐出公卿。”郡人因以名桥。宋绍兴中,郡守赵伯逿始造浮桥。嘉定七年,郡守庄夏累石为址,凡一十有五,架梁而覆以屋,匾曰通济。嘉熙元年火,郡守李绍捐私钱五十万,又规划得钱万缗以助役。越四年,桥成,长二百丈,址高十丈,酾水一十五道,东西各有亭。郡守黄朴为记淳祐,元年毁于兵。国朝洪武三十一年,知府钱古训仍其旧址,以木为梁,构亭其上。正统四年复火毁。六年,知府甘英奏请重建。十一年,分巡佥事陈祚檄经历曾复董其役,明年告成。天顺五年,亭为飓风所坏,寻修复之。成化十年,复为飓风所坏,二十二年知府刘瀚重修。沧江桥在一、二、三都。(已上九桥俱府城东。)横溪桥南平西桥白蒙径头桥(上二桥在二十一都。)太平桥在二十三、四都。(已上四桥俱府城西。)亿连桥洪武间建,成化十五年同知蒋浚重修。官田桥成化十五年坏于水。十八年里人曾于清等修。南溪前桥(上三桥在六、七都。)月溪桥在九都。路通镇海,潮汐往来,商贾贸易皆萃于此。木绵市南桥在十二、三都。景泰七年,知府谢骞重修。(已上五桥俱府城南。)松州太平桥功德桥(上二桥在二十三、四都。)浦南桥在二十六都。元至正三年建。(已上三桥俱府城北。)七星桥在府城东南四、五都。汤坑桥下有温泉。和溪西桥(上二桥在府城西南二十一都。)西渡在府城二十一都。洋西渡在府城南十一都。松洲渡在府城北二十三、四都。西浦渡在二十七都。浮宫渡在四、五都。绿石渡在一、二、三都。(上三渡俱府城东南)。鳌岛渡在二十二都。芗江渡蓬莱渡(上二渡在二十三、四都。)浦头渡在□□□都32。(已上四渡俱府城东北。)

漳浦县

东溪桥在县东门外。宋庆元四年,郡守傅伯成建。元至正三年,道土温珤累石重建,长三十丈。五凤桥在南门外。宋淳祐间累石为址,跨以石梁,长三十丈。又建干桥一百四十间,长二百丈。国朝洪武三十四年圮于水,主簿程石宗重修。长脚桥元大德二年僧碧潭建。吴港桥宋淳祐二年乡人郭宽建。酾水为一十五道,长八丈九尺。(上二桥在县东七都。)永济桥在县西门外。宋淳祐二年僧一行建,长八丈九尺。鹿溪桥在县南。旧为鱼腹渡。宋庆元四年郡守傅伯成建。累石为址,上跨石梁,酾水三十六道,长五十丈,后圮于水。国朝洪武七年,知县焦惟敬命僧汝缘重建。(上二桥俱在八都。)新亭桥在县北七都。元至正间僧伯江建。(已上七桥俱存。)南诏桥在三都。云霄桥在六都。盘陀桥在八都。(上三桥俱县南。)度仙桥在县东南十都。蔡坑桥茭蓼桥(上二桥在县西八都。)三古桥黄林桥横章桥龙山庄桥虎坑桥(上五桥在县北二十八都。已上七桥俱宋庆元四年郡守傅伯成建。通上一十一桥俱废。)

龙岩县

龙津桥在县治南。旧名通阛。初以木为之。宋乾道间,县令李宗四命道人曹法进募众伐石创建。淳熙十五年,县令张能尉、詹利正增修,并构亭二十五间,改名登龙。至正元年火。二年,达鲁花赤捏古柏徙建于县街清高山下,改今名。十四年圮于水。二十七年,县尹朱键重建。虎渡桥在县治西门外。洪武十九年县丞周尚文重建,并构亭二十七间于其上。宣德五年,邑人同知王源捐资倡里人张存吉、林宗鲁等累石为址,架木为梁,覆之以屋三十五间。正统九年,坏于水。时源致仕归,又捐金六百余两,斫石重修,仍覆以屋。东桥在县治东,东宫下。旧在东门外,徙建于此。叠石为址,覆之以屋,今坏。

长泰县

南津桥在县治南一里许,界人和、钦化二里之间。宋嘉泰三年,县令吕炎以县之水西流,创石桥于此障之。王子信诗:“西水障成东水去,南津移得北津来。”

南靖县

德仙桥在县治东。永乐元年邑人蒋宗美建。正统六年典史周鼎重建,并作亭其上。十三年寇毁。景泰三年县丞王伟重建,易以石梁。育济桥在县南清宁里。元至正十七年,僧瑞岩建。汤坑桥在县北永丰里。元至元间建。国朝景泰五年,知府谢骞重修。永济桥在县治南。元至正间,僧天岩建。石址木梁,长三十一丈,其上构屋,为间如其长之数。今废。

漳平县

通济桥在县西居仁里。伐石为梁,长十丈。前村桥景泰元年,龙岩县医官陈哲捐资募众重建。西城桥成化六年重建。(上二桥在聚贤里。)花桥天顺二年重建,上覆以亭。龟湖桥永乐间,里人卢彦和暨曾氏捐资募众伐石甃其两岸,跨木为梁,构亭九间于其上。石马桥泰平桥(上四桥在和睦里。(已上六桥俱县北。)龙江渡在县前。今官为造舟,岁役民操之,以济行者。内有龙井,因名。盐场溪口渡在县西丁坂社。成化十七年,龙溪义民翁实捐资造舟,并构亭东岸,岁入田租以给操舟者。罗溪渡南洋渡在县北九房社。岸东有亭。(上二渡今俱为官渡。)

汀州府

长汀县

济川桥在丽春门外,俗呼水东桥。宋庆元间,郡守赵伯槜33始以石易木,后圮。淳祐间,郡守卢同父重建。元末复圮。国朝洪武间重建,寻坏于水。永乐九年,知府宋忠、指挥韦庸捐俸募众重建。十四年复坏于水。明年,忠又捐俸倡郡人丘人福等重建。后又圮。成化十七年,知府黄埕、知县谢珪复捐俸为倡,命义民胡文海等重建。宋郡守陈轩诗:“十万人家溪两岸,绿杨烟锁济川桥。”惠政桥五代时名建州桥。宋初重建,改名惠民。绍兴间坏于水。郡守张昌捐俸重建,郡人因呼张公桥。嘉泰间,郡守赵彦34迭石为四址。淳祐间又坏于水,县令叶一新募众重建。国初洪武间复圮。永乐十三年,知府宋忠,知县姚讷各捐俸倡郡人丘人福等重建。南阜桥宋庆元间郡守陈晔创建,未及就,后晔弟映来守□35踵而成之,匾曰棠棣桥。嘉定间,圮于水,郡守傅康捐俸重建,更今名,莆田陈宓书匾。淳祐间又圮于水。寻复建,今废。(上三桥在鄞河坊。)有年桥在永康坊。宋绍兴间建,后圮于水。乾道间郡守谢知几更造浮桥,匾曰太平采虹之桥。淳熙间,郡守赵不搜36复作舆架而屋之。嘉定间,郡守邹非熊重建,改名太平。国朝成化十二年,知府徐瓒重修。兴云桥宋宝祐间重建。通远桥今废。(上二桥在崇善坊。)金沙桥在左厢登俊坊。久废。旁有庵。清江桥在青岩里。景春初,闽人胡汝澜兄弟建,凡四址,架梁而覆以屋。成化十七年圮于水,汝澜之子宽,姪珠、孙女海募众重建。新桥在归阳里。宋郡守赵崇模建,久废。(已上九桥俱县东。)七里镇桥成化十五年,知府戴禧、通判李祺规划,命义官余理董建。南拔桥久废。(上二桥在县西朱紫坊。)画眉桥在鄞河坊白叶岭下。永乐十五年,知府宋忠倡郡民丘人福等建,架木为梁而屋之。镇南桥在罗坊。俗名上渡桥。宋庆元间,郡守赵伯桧建;后圮于水。黄蜂桥在□□里37。成化十一年,通判李祺、知县吴潜规划创建,石址木梁而构亭其上。普济桥俗呼横板桥。宋淳熙间圮于水。郡人钟慧常捐资更造石桥,县令刘通政为记。广渡桥宋淳祐间重建,郡守卢同父书匾。宝祐中又圮。(上二桥在青泰里。)南安桥旧为游绳渡。宋淳熙间始建桥,后毁,今复为渡。普通桥旧名石壁桥。今废。(上二桥在古贵里。已上七桥俱县南。)攀桂桥在攀桂坊。亦名盛春。先毁于火,永乐十一年,知府宋忠募众重建。而屋其上。十四年梁于水。景泰六年,知府俞僴复建。

宁化县

双虹桥在县治西。宋绍定间,寇毁。淳祐间重建,寻圮于水,县令林公王复建,后又圮。国朝永乐间,阴阳训术伍渊源同耆老吴羊等重建。寿宁桥正统十三年毁于寇。天顺六年,知县梁昂倡,致仕官伍志亨等募建。万寿桥38旧名阜通,宋元丰间县令江渊建。政和间毁。嘉熙间,县令刘焕重建,易今名,以桥下为祝圣放生池故也。宝祐间又毁,县令林公王倡众复建。国朝永乐间,知府宋忠规书□捐俸修复。(上二桥在县治南。)龙门桥在县东,旧名龙津。久圮。成化七年,知县郑瑄令耆民伊彦忠等募众重建,为石址十又一,架梁而屋其上。东渡39在县东兴善里。留口渡水势屈曲,舟至此必经宿,故名。禾口渡(上二渡在县西龙上下里。)马家渡在兴善里。昔有马姓者造舟以济渡,故名。石马渡在龙下里溪。有石如马,因名。(上二渡俱县北。)程步冈渡在县西北龙下里。

上杭县

浮桥在镇东街之东。成化十年,佥事余谅檄同知程熙等规划创建,寻坏于水。十二年,谅复檄通判李祺重建,计用舟三十又二,贯以铁索。驷马桥在县治西。旧名通驷。以木为之,屡坏于水。宋庆元间,累石为址,而屋其上,改今名。后亦圮。国朝永乐九年,邑人周永定等捐资重建。成化十年,巡抚都御史张瑄檄同知程熙、知县萧宏规划重修。训导张祯为记。东街桥在县城东。成化五年,邑人林节捐资砌之以石。将军桥叠石为址,上覆以屋。郑坑桥架木为梁而屋之。(上二桥在县东北白砂里。)语口渡在在城里。黄狖渡蓝家渡(上二渡在胜运里。已上三渡俱县东。)南塔渡张滩渡水南渡(上三渡在在城里。)南蛇渡在来苏里。(已上四渡俱县南。)梅溪渡在在城里40。回龙渡在平安里。(上二渡俱县北。)水西渡在县东北在城里。溪水自北西流。故名。

武平县

东安桥在县治东二十步。太平桥在丰顺平里。宋宝祐间重建,改名登云。国朝天顺四年甃石重建。万安桥在□□里。金鸡桥在县东高吴保。(上三桥俱县东。)望仙桥通济桥在千户所城外。成化十年重修。(上二桥俱县西。)青云桥旧名迎恩。天顺五年重建,而屋其上。三岭桥化龙桥元至正间坏于水。国朝景泰四年重建。赖坊桥九龙桥洪武间圮于水。南安桥在□□里。洪武二十年毁于寇。(上六桥俱县南。)万方桥永乐十四年圮于洪水。正统十二年重修。双湖桥洪武二年建,累石为址,而架屋其上。(上二桥俱县北。)

清流县

龙津桥在县治东。旧以舟渡。宋淳熙间,县令吴松始议为桥,功未及半,以寇疫辍。绍熙间,县令曾造捐俸倡率,仅足石墩,嘉泰间,县令吴补之始构亭其上。桥东西为二阁,东曰快倚,西曰凌云,桥旁创庵曰济川。绍定间寇毁。端平间,县令王元瑞重建。元至正间,赣州寇毁。国朝洪武二年,知县朱仲恭复建。宣德间灾。正统七年,主簿徐友谅请于朝,募邑民伍祐等累石为墩八,构亭三十有一间覆之。其总率经划则参政宋彰也。凤翔桥在县治西。旧名魁星。宋淳祐间,县令林奕重建,改名祝圣。后圮于水,宝祐间县令林应龙修复之。元至正六年毁于连城寇。国朝洪武二十九年,知县宋忠重建,并构亭二十又九间,改今名。永乐十三年灾。成化十二年,耆民黄得兴、雷宣、巫祐昌等重建,仅成石墩,分巡佥事周谟规措成之,并构亭三十间。十七年,山水冲激坏其二墩,亭圮,殆半知县凌寀捐俸募众,葺而新之。南门浮桥凡用船十有三,贯以铁索,立桩于两岸系之。成化十七年,水冲坏大半,寻募众重新。三港桥在坊郭里。宋庆元中,僧妙金建。(上二桥俱县南。)北门浮桥其制与南门浮桥同。嵩溪桥在永得里。宋宝祐间,县令林应龙重建。国朝洪武初坏于水,知县朱仲恭重修。成化九年悉圮于水,十六年参议黄澄、副使刘柯命知县凌寀累石为墩而梁之。白石桥清口桥(上二桥在坊郭里。已上四桥俱县北。)溪口桥在仓盈里。通仙桥在梦溪里。(上二桥俱县东。)武陵桥在梦溪里。香坪桥在北团里。(上二桥俱县东南。)

连城县

龙爪桥在县治东在城里。元至正三年,邑民沈得庆建。后圮于水。国朝永乐五年,僧惟禄等募众重建。昼锦桥在县治西。宋县令董与几41建。后圮于水。国朝洪武二十三年,知县冯志良命邑民林茂轻募众重建。文川桥在县治南。旧名清溪。宋绍兴间,县令刘国瑞重建,改名擢桂。后圮于水,县令黄荦重建,洪迈为记。寻毁。嘉定间,荦之从子垺来为令,复建,又毁于寇。元至正间,照磨韦周卿重建,改今名。国朝成化十二年毁。县丞吴琬率民叠石为址,梁而屋之。通济桥在县治南在城里。宋庆元间,县令鄞康成建。黄公桥在县治北在城里。元至正正年,邑人黄天祐建。龙坑桥永乐二年,里人叶张兴募众建。溪边桥洪武六年,里人陈轻二募众建。永丰桥元至正二十年,里民陈辛六叠石为址而梁之,复构亭七间于其上。(上三桥俱在县东□田里42。)常丰桥宋淳熙间,县令常建。国朝洪武七年,知县刘雍重建。惠济桥43洪武五年,里人陈均实建。(上二桥在南顺里。)永龙桥44在河源里。洪武二十年,僧惠广建,石址木梁。上构亭十有一间。(已上三桥俱县南。)林公桥永乐四年,里人林茂轻捐资创建,并构亭五间复其上。李公桥洪武三年,里人李得旻募众建。徐公桥宋邑人徐二八捐资创建,郡守卢同父书其匾曰徐长者桥。国朝洪武二十年毁。二十八年,徐氏之孙仲礼重建,改其匾曰徐公桥。永乐三年,为洪水所坏。今其子孙为舟以济行人,邑人号徐公渡。(上三桥俱在县北北安里。)冯口渡在河源里。杨家渡在表席里。(上二渡俱县南。)

归化县

济川桥在县治东二百步。永乐间圮于水。成化八年,佥事周谟发公帑余资,命耆老吴荣宝45督工重建,上覆以屋一十七间,教谕赵智为记。惠利桥在县治南广济街。永乐二十二年建。成化十八年,县丞罗素、主簿祝龄倡众重建。白沙桥成化九年,知县郭润、教谕赵智各捐俸倡众重建。太平桥宣德八年,清流县募众重建。(上二桥在归上里。)清平桥永乐间,清流、将乐二县募众重建。龙湖桥成化八年,知县郭润募众重建。(上二桥在兴善里。已上四桥俱县东。)晏公桥在县西归上里新兴辅。洪武间圮于水。成化十七年,县丞罗素、主簿祝龄倡众重建。夏阳桥在县东北中和里。成化十七年,邑人少监萧忠捐资重建。南阳桥在县西北归上里叶舍坑。成化三年,里人叶长清募众重建。岩前渡在县东归下里。

永定县

古溪桥在县西南溪南里。潮州民江碧淋等募众修建,而屋其上。深度桥在县东北太平里。成化三年,邑民蓝惟时募众建。古田渡在县治东通明门外。锦丰渡在县西。司前渡在县南兴化巡检司前。(上二渡俱在溪南里。)丰稔渡在县北胜运里丰稔寺前。罗滩渡在县西南溪南里。

校注

1嘉靖《建宁府志 津梁》及康熙《松溪县志 地理》均作“县令常钦祖建”。

2嘉靖《建宁府志 津梁》作“刘拱”。

3嘉庆《崇安县志 津梁》作“屏南桥”。并云“元至元间毁于兵”。本志作“至正十三年”,误。

4嘉靖《建宁府志 津梁》作“刘汉传”。

5嘉靖《建宁府志 津梁》作“许彦恭”。

6“建”字疑“者”之误。

7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百四十间”。

8万历《泉州府志 规制》、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及民国《晋江县志 规制》均作“长二千四百余丈”。

9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刘炜叔”。

10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冯”。

11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驷通桥”。

12“熙”字疑衍,“淳熙佑”应为“淳祐”之误。

13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桥右有潭”。

14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僧不睡”

15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僧守静”。

16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徐益”。

17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叶祝”。

18宋无此年号。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庆历间”

19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长一百八十九丈”。

20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郑子实”。

21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嘉熙二年”。

22乾隆《永春州志 建置》作“华阳桥”,“元至正间民黄原建”。

23乾隆《永春州志 建置》作“萧桂发”。

24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源口”。

25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芒洲桥”。

26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旧名官厅石桥”。

27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吴埔渡”。

28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在新溪里”。

29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獭窟屿桥”。

30乾隆《泉州府志 桥渡》作“谢文龙”。

31乾隆《漳州府志 规制》作“赵汝”。

32乾隆《漳州府志 规制》作“在城东南三里许。通厦门、海仓、石美、澳头、海澄及附近诸处”。

33乾隆《长汀县志 城池》作“赵伯桧”。

34乾隆《长汀县志 城池》作“赵彦绣”。

35疑缺“郡”字。

36乾隆《长汀县志 城池》作“赵不”。

37乾隆《长汀县志 城池》作“在宣城里”;乾隆《长汀县志 城池》作“在宣成里”。

38按康熙《宁化县志 土地 津梁》无“万寿桥”,只载“寿宁桥旧名‘阜通’。元丰间知县事江渊建。嘉熙间。知县事刘焕又建,易名‘万宝’,元祐间毁。知县事林公建,又圮。永乐间,郡守宋忠建,正统十三年寇,又毁。天顺六年,知县梁昂及郎中伍志亨建,易以今名。”据此则“万寿”、“寿宁”只是一桥,本志分作两桥,未知孰是。

39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及《宁化县志 土地》均作“东山渡”。

40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作“在县北梅溪寨”。

41民国《连城县志 水利》作“董兴儿”。

42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及民国《连城县志 水利》均载“在姚坊”。

43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作“惠政桥”。

44乾隆《汀州府志 城池》作“永隆桥”。

45民国《明溪县志 建置》作“吴荣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