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东南之形势,在海不在陆,天下奸宄之萌生,由陆而之海。以山清致海晏,功在此而效适得于彼也。然穷壑绝岛之区,教化难及则氛祲易生。晋邑阻山襟海,米□□资台地,舟楫倚为生涯。风波万里,商贾鳞集。所以思患预防者,备哨船,严汛口,险隘之处,分兵戍守,联络侦巡,制甚善也。要之,稽查必明,良善乃不诬为奸民,防缉必力,枭寇庶不脱于漏网。是在振饬澄清,祛弊于法中,防微于意外,斯波涛无惊而海疆永靖矣。志海防。

嘉祐三年,知福州守蔡襄,奏请沿海地方教习舟船以备海道。疏略:福、兴、泉、漳沿海四郡,其巡检下兵士多不习舟船,缓急不足使令。今除已行逐处修葺舠鱼船,各取现管数目编籍外,其兵级常切教习舟船,谙会水势,以备差使。

元丰一年,拨禁军一百人,增防小兜水寨,巡徼晋、南、惠、同四县沿海地。后撤回禁军,改招土军,增额十人。淳祐间增至三百一十人。府志:按寨建于熙宁间,时又有石湖井,皆防海水寨。

靖康三年,辅臣李纲奏立沿海水军战舰。疏略:臣契勘广南福建路,近年多有海寇,官司不能讨捕。帅司无战舰、水军,坐视猖撅,濒海之民罹其荼毒。船舶既多,愚民嗜利喜乱,从之者众,致成大患。伏望下逐船,帅司置战舰、集水军,常切教阅,习于风涛之险,以水夫驾舟,以官军施放弓弩、火药,虽贼櫂飘忽,可以追逐掩击。

绍兴六年,设水军一百五十人,隶泉漳都巡检使管辖。乾道间,增至三百九十人。

绍兴二十六年,福州将郑广将水军来属殿前右翼军。详见兵制。

绍兴三十年,令安抚司籍募土豪水手,漳、泉、福、兴积募到船三百六十只,水手万四千人。仍于滨海巡检下土兵内取七分识水势人,每月一次同土豪水手船出近海港口,教阅三五日,复回本处。

乾道二年,令括诸司船,分甲、乙、丙,更番品搭。本州晋江、南安、惠安、同安四县,计船二十一只。甲番十只,乙番九只,丙番二只。递年轮次,牒下属县拘集,以备安抚司起拨。

乾道八年,增设水军,置水澳寨,分兵守之。水澳寨,元改名永宁。详见兵制。

淳熙十三年,城南置宝林寨,城东置法石寨,各分兵守之。详见兵制。

嘉定十一年,增法石兵至二百人。围头立宝盖寨,移宝林兵百二十人戍之。见兵制。真德秀《申枢密院措置沿海事宜状》:泉之为州,控临大海,实闽陬要会之地。国家南渡之初,盗贼屡作,上勤忧顾,置兵立戍,所以为海道不虞之备者,至详且密。开禧军兴之后,卒戍生还者鲜,舟楫荡不复存。于是武备空虚,军政废坏,有识之士所共寒心。近者温明群盗,窥见单弱,辄萌侵轶之志,仰赖圣朝威德广被,亟遂肃清。尚幸目前之警粗平,因循苟简,不复少加经理,安知其无后日之患?某不揆迂愚,窃思所以为久安之计者。近选委本州观察推官李方子、知晋江县徐叔用,同左翼军副将邱童等,遍行海滨,密察情形。今据逐官申,窃见沿海列戍,要在控扼得所,布置得宜,士卒精练,器械齐整,舟楫便利而又习熟风涛,然后缓急可用。今来左翼水军三寨:曰宝林、曰法石、曰永宁。本州沿海四寨,其紧要者二:在晋江曰石湖,在惠安曰小兜。虽已得控扼之数,然宝林去城甚近,距海殊远,其势稍缓,而乃有新旧两寨。至围头去州一百二十余里,正阚大海,南北洋舟船往来必泊之地,旁有支港可以达石井,其势甚要,而前此未尝措置,此控扼之未尽得其所也。宝林所屯水军三百,其数为多,法石虽有一百二十余人,然正为防海冲要之地,其数尚少。永宁步军之数倍于水军,诚为倒置,此布置之未尽得其宜也。诸塞军兵,杂以老弱。法石军器,总于大军,遇事关请,未免稽迟。大军战舰,仅可足用,自余诸寨,船只俱无,徒有舟师之名,初无其实。至于营房倒塌,器械阙少,亡具尤甚,若不及今逐一整备,临时必至误事。今条具合行措置事件下项须至申闻者。又《请修治海军政状》:贼船南遁,未尽就擒;风涛瞬息,往来无时。某作〔一〕守本州,自捕贼首赵希却等之后,具申朝廷。蒙发下度牒一十五道,应副本州修整战船,创立围头宝盖及修葺法石、永宁二寨,添屯水军,增置石湖、小兜水军名额,以至储蓄军粮,葺理器甲,色色俱备。每岁举行水教及立诸寨巡海界分。今再至,见逐项事多废弛,军船坏烂而不修,军额死亡而不补,营房颓堕,器甲损失。自统制齐敏到官,方稍缮治,尚未能就绪。及至贼船侵轶郡境,仓猝私雇民船应副大军之用,故料罗之战,虽有勇将精卒,竟以船小不能成全功。及晋江、同安民船稍集,而贼徒亟遁,事已无及。今贼徒深入广南,正当泊〔二〕回之时,必有遭其剽劫者,岂不亏失国课?又福、兴、泉三郡,全仰广米以赡军民。贼船在海,米船不至,军民便已乏食,粜价翔贵,公私病之。其为利害,固已不细,况其在海。每劫客船,小则焚之,大即取而为已之船。其人或与斗,敌则杀之;懦弱不堪用,则纵放之,或沉之水中。而掳其强壮能使船者为已之用,稍忤其意,辄加杀害。故被掳之人,只得为出死力。其始出海不过三两船,俄即添作二三十只;始不过三五十人,俄即添为数百以至千人。今诸贼在海,人船巳多,若不及早殄除,则日增月益,其害未有穷已。某见与统制齐敏商议,整促水军及添创大船,葺理诸寨,务在先备,使贼不敢犯。

淳祐三年,安抚司措置沿海诸州民船,时本州括责晋江船五十七只,纠首船二十只,南安、惠安,同安三县,船额皆有定数。分为十番,自甲至癸,每岁更番调一十三只,四县品搭起拨。其修船、犒赏,随县措置。以州将一员押至福州,交安抚将官管辖,赴沿海屯戍,事已乃还。

洪武初,禁民不得私出海。

洪武五年,命造海舟防倭。

洪武二十年,命江夏侯周德兴入福建,抽三丁之一为沿海戍兵防倭,移置卫所当要害处。时泉设卫一:曰永宁。守御所五:曰福全、曰崇武、曰中左、曰金门、曰高浦。又设巡检司一十九,是年设浯屿水寨。详见兵制。

洪武二十一年,命汤和行视闽粤濒海地,筑城增兵,置永宁指挥使及祟武、福全、金门、高浦千户所。

洪武二十三年,令滨海卫所每百户及巡检司皆置船二,巡海上盗贼。

洪武二十五年,卫所军与诸郡互调。

永乐四年,命丰城侯李彬等沿海捕倭,招岛人、蜑户、贾竖、渔丁为兵。

嘉靖二十六年。都御史朱纨、副使柯乔以海澳耆民充捕盗。都指挥黎秀议:日本倭先年内犯,朝廷屡下备倭之诏,及委重臣以督海防,是以海防乂安。今承平日久,军民趋利忘害,而各处轻生之徒,攘臂向前,私通贸易。向尝缉绝,今复启衅。若不预行究治,恐祸患日深,卒难禁制也。既而复上议曰:近署安边馆事,谂知违禁通番大船之详。其船皆造于外岛而泊于内澳,或开驾以通番,或转售于贼党。而嵩屿、渐尾、长屿、海沧、石马、许林、白石等澳,乃海贼之渊薮也。近欲行禁治,恐澳甲势要,抗拒不服,反速其祸。乞行府县巡捕官,亲诣各澳,密行擒治。船只应烧毁者烧毁,应留用者留用,使顽民知警,而通番之风少息矣。议上,秀遂大为漳泉耆民捕盗怨谤,致劾免官。后十余年,倭患大炽,沿海数千里,生灵靡不荼毒。

嘉靖三十七年,都御史王询请分福建水军,福、兴为一路,泉、漳为一路,各领以参将。泉、漳参将驻诏安,自南日山至浯屿、铜山、元钟等处,皆听节制。

嘉靖三十九年,都御史唐顺之请严福建沿海通倭之禁。《筹海图编》倭寇拥众而来,动以千万计,非能自至也,由福建内地奸人接济之也。济以米水,然后敢久延;济以货物,然后敢贸易;济以向导,然后敢深入。所以稽察之者,其在沿海寨司之官乎?稽察之说有二:其一曰,稽其船式。盖国朝明禁寸板不得下海,法固严矣,然滨海之民以海为生,采捕鱼虾有不得禁者,则易以混焉。要之,双桅尖底,始可通番,各官司于采捕之船,定以平底单桅,别以记号。违者毁之,照例问拟,则船有定式,而接济无所施矣。其二曰,稽其装载。盖有船虽小,亦分载出海。合之以通番者。各官司严加盘诘,如果是采捕之船,则计其合带米水之外,有无违禁器物乎?其回也,鱼虾之外,有无贩载番货乎?有之即照例问拟,则载有定限,接济无所容矣。此须海道官严行,设如某寨责成某官,某地责成某哨,某处定以某号,某澳东以某甲,如此而谓通番之不可禁,吾未之信也。

嘉靖四十一年,总兵俞大猷请修沿海墩台以备了望。俞大猷《条议山海事宜揭》:一曰,修墩台以备了望。盖寇盗之来,先见则众心不骇,预待则谋画有定。国初倭奴为害,故于沿海去处,各置水寨守备,仍于沿海高阜,设立墩台以为了望之所,保民除害之规,一何详且尽哉!今者海寇之患不灭倭奴,沿海墩台堕废,了望无人,故寇得以乘间窃发,掩吾民之不备。宜访其旧而复之,则贼船未至之先,村民已知所儆戒:欲趋避则得其方,欲捍御则得从容合勇以乘势也。

嘉靖四十三年,巡抚谭纶请复五寨旧地,各以武职一人领之。疏略:五寨守扼外洋,法甚周密,宜复旧制:以烽火门、南日、浯屿三■〈舟宗〉为正兵;铜山,小埕二■〈舟宗〉为游兵。寨设把总,分汛地,明斥堠,严会哨。改三路参将为守备。分新募浙兵为二班,各九千人,春秋番上。各县民壮皆补用精悍,每府领以武职一人。兵备使者,以时阅视,皆从之。

隆庆四年,添设浯、铜游兵。详见兵制。

万历二十五年,添设浙营兵戍泉。详见兵制。

万历二十五年,添设澎湖游兵。嘉隆间,海寇曾一本、林凤巢穴于此。万历二十年,倭有侵鸡笼、淡水之耗,议者谓澎湖密迩,不宜坐失。乃设官兵,先据险戍之。其初设一游、四哨,后以孤岛寡援,增设一游总哨,旋裁去兵额、船额。见《兵制》。

国朝

顺治十八年,迁沿海居民,以垣为界,三十里以外悉墟其地。

康熙十八年,命沿海二三十里量地险要,各筑小寨防守,限以界墙。时耿逆之乱,迁民悉复故土。及康亲王平定闽疆,疏称迁界累民,听其自便。至是,督抚上请,遂再迁焉。

康熙四十二年,覆准沿海各营,洋面有岛有屿,宜另为派定船只,以将备带领,常川驻守。其余各汛,以千把游巡。又是年覆准各处商船,出东洋者,必由定海镇所辖要汛挂号。往噶喇吧、吕宋等处,船出洋必由澎湖、南澳所辖之要汛挂号。其或由浙入闽,由闽入浙者,则必经定海、黄岩、温州、闽安、海坛、厦门、澎湖、南澳各协镇所辖要汛挂号。

康熙四十六年,覆准闽省渔船,准与商船一体往来。欲出海洋者,将十船编为一甲,取具连环保结:一船有犯,余船尽坐。桅之双单,并从其便。嗣后造船,责成船主取澳甲户、族里长、邻右保绪:倘有作奸,事发,与船户同罪。

康熙四十八年,覆准闽、粤、江、浙四省,每年轮委总兵官,亲领官兵,自二月初一日出洋,在所属本汛洋面,周遍巡查,至九月底撤回。遇有失事、获贼,照例分别题参议叙。

康熙五十年,覆准浙、闽捕鱼船只,不许越省行走。令沿海一带水师营管辖,取州县官保结,送沿海一带提镇副将,令其约束。

康熙五十三年,覆准水师提标五营,每营额设战船一十四只。船傍添刻“海国万年清”五字,分五营,每营以一字为号,自一号依次编至十四号止。并各镇协营一例取字,依次编号,刊刻船傍。又是年覆准各省海洋商、渔船只,分别书写字样。其各标营船巡哨,刊刻某营第几号;哨船照舵工水手例,各给与腰牌,刊明姓名、年貌、籍贯。如船无字号,人有可疑,即行严孥究治。

康熙五十五年,覆准福建水师提标五营,澎湖水师二营,台湾水师三营。派拨兵船,各书本营旗帜。每月会哨一次,彼此交旗为验。

康熙五十六年,覆准海坛、金门二镇,各分疆界为南北总巡,每岁提标拨船十只,将六只归于巡哨南洋总兵官调度,四只归于巡哨北洋总兵官调度。其台、澎二协副将,金门、海坛总兵官,均于二月初一日起,至九月底止,期满撤回。又是年覆准台湾米粮应着落台湾镇道,将内地一体严加查禁,不许私运出洋偷卖。至漳、泉、厦门地方,米少价贵,该督抚即酌定应需米谷数目,行文台湾镇道量拨。米谷,验给照文,护送兵船逐汛严加押送,饬地方官亲看发卖,并将原照申送督抚销案。

康熙五十八年,覆准凡往台湾之船,必令到厦门,出入盘查,一体护送。由澎而台,从台而归者,亦令一体护送。由澎到厦,出入盘查,方许放行。又往台之人,必由地方官给照。单身游民无照偷渡者,严行禁止。如有违犯,分别兵民治罪。不许地方官滥给照票,如有哨船偷带者,将给管专辖各官,分别议处。

附载:明曹学佺《海防志》:闽有海防以御倭也。国初设卫、所,沿海地方自福宁至清漳南北浙粤之界,为卫凡五,为所凡十有四。仍于要害之处,立墩台、斥堠,守以军,余督以弁职,传报警息。凡以防倭于陆,又于外洋设立寨、游。寨之初设有三:烽火,南日、浯屿。续增小埕、铜山为五。寨领以把总,用武科会举及世勋高等题请升授。以都指挥体统行事,谓之“钦依”。游之初设亦有三:海坛、元钟、浯铜。续增湄洲、嵛山为五。领以把总,由抚院差委或指挥,及听用材官谓之名色。凡以防倭于海,时值春秋二汛,驾楼船备岛警,总镇大帅亦视师海上,按期驻节,经制周矣。南澳一游,间于闽粤,亦以钦依总之。顷题海坛、元钟改授钦总,以重事权,且移浯屿一寨专守石湖,固泉门户,寻以浯铜系漳要区,亦须体例题改。复设台山、礵山、湄洲、五虎、鸿江、澎湖等游,甚至料罗、东涌、大小甘山亦设远哨,实欲其缓急攸资,互为应援。瀚海无波则画方以守,弋船下漱则合力以攻,毋泥区区汛地间也。《闽书》:成弘以前,山寇多而海寇少;正嘉以来,山寇少而海寇多。国初州县仍宋、元旧,山林深阻,菁棘蒙密,奸宄时窃发,至乎蔓不可图。今其地芟夷之后,悉置县司,即欲啸聚,靡所藏寄,此山寇多少所由异也。国初太祖严通番禁,寸板不许下海。江夏侯经略海上,城寨方新,士伍骁健,又孰有寇?嘉靖之初,都御史朱纨以禁海仰药死,副使柯乔亦坐诛。海上市易,未易辄禁绝。至乎季年,倭从浙直入,犯闽中,大乱数岁。于今闽人生息益众,非仰通番,无所给衣食。又闽地陋山多,渠渎高陡,雨水不久蓄。岁开口而望吴越东广之粟船,海乌能禁哉?倭故蹂躏吾民乎,来亦有时。今其所行劫海上,率吾内地之民假其面目,借其名号,杀越于货,了无畏恐,此海贼多少所由异也。方此之时,山寇少矣,当事者脊脊忧海上倭,要以前所言海外之倭有时,内地之倭无日也。宁国沈有容,旧为浯屿把总,海滨之民皆知其生业出入,贸迁何业,所藏货物当往何番市。剧奸,捕治之;其次可用为耳目,力使者藉为兵。彼习知冲犂抵拒之法,见刀刃而不惧,望旗帜,听金鼓、铙炮,色不怖。而又为之利器械,坚船具。有容为把总数年,泉中绝海寇。嗟乎!事固在人哉!戴翀霄议闽中事体,与浙直不同,惟在抚之得宜而已。盖寸板不许下海之禁,若行浙直,则海滨之民有鱼盐之利可以聊生,而海洋即为之肃清。若福建漳泉等处,多山少田,平日仰给全赖广潮之米。海禁严急,惠潮商舶不通,米价即贵矣,民何以存活乎?愚闻漳泉人运货至省城,海行者每百斤脚价银不过三分,陆行者慎增二十倍,觅利甚难。其地所产鱼盐,比浙又贱,盖肩挑度岭,无从发卖故也。故漳泉贷赀通番,愈遏愈炽。为倭向导者,官府系其家属,不敢生还,岁岁入寇,是外寇之来,皆由内寇纠引之也。如愚见,莫若因其势而利导之。督抚海道衙门令漳泉有船只者,官为编号,富者与之保结,许其出洋装载货物,纳税自卖。其回也,南则许贩惠潮之米,北则许贩福宁温台之米,但不许至外国及载番货。今也海禁太严,见船在海,有兵器、火器者,不问是否番货,即捕治之。米谷鱼盐之类,一切厉禁,据其迹虽似犯法,论其情,海船往来,非带兵器、火器,无以防海寇之劫夺,不有可原者乎?明乎此,则民情得伸而乱源可塞矣。虽然,亦未也。将欲抚之,必先威之。练兵足食,使在我之威足以制贼,则民有所惮而听吾抚治。抚治而不从者,然后兵以剿之。是故能攻而后能抚,知抚而不知攻者,吾末见其能抚也。《筹海图编》:八闽多山少田,又无水港,民本艰食,自非肩挑步担越山度岭,则虽斗石之储亦不可得。福、兴、泉、漳四郡,皆滨于海、海船运米,可以仰给。在南则资于广,而惠潮之米为多;在北则资于浙,而温州之米为多。元钟所专造运船,贩米至福行粜,利常三倍。每至辄几十艘,或百艘,或二三百艘,福民便之,广浙之人亦大利焉。兵兴,山岭戒严,担负既难,而募调之费又众,大户所积莫肯轻粜,海运又厉禁焉,民食、兵饷,如之何而不匮也?故经略福建之策,莫先于处糗粮。糗粮若缺,则五澳之兵虽设,譬之衣冠之人,外貌可观而五内腐裂,四肢痿痺,未有不丧亡者,盖不待倭攻之而后地方为难保也。今日足食之计有二:其一,须申明祖宗之意,止禁双桅船只私通番货以启边衅。所谓寸板不许下海者,乃下大洋入倭境也,非绝民采捕于内海,贩粜于邻省也。严其保甲,令民沿海运粜,则广浙有无相通,而福民不患于无食矣。其二,官府提编银两输解督抚,春夏给为兵粮。时价方贵,有银无米,兵甚苦之。不如令有司以银秋籴贱米,则米数多;春而随兵所至,就以为饷。官与兵,不两利乎?兵饷既备,民食亦充,军门以别省善战之师三五千人调至于福,大振威克,岂惟倭寇不能为福建患,将使福民之勾引接济与倭为党者,永永其不敢矣。蒋德璟《策海》上:高皇帝既定天下,独以东南海警为忧,命汤信国公行登莱浙直,周江夏侯行闽,视要害地筑城,置卫所巡司,按籍抽丁,戍之陆。复置水寨,选军教习战船,防之水。水寨亦统以指挥,曰把总。无事往来会哨,有事则协力出剿,与卫所表里。自福宁沿海至泉漳可二千里,凡为卫所二十有五,巡司四十有五,而五水寨则福宁州烽火,福州小埕、兴化、南日、泉浯屿、漳铜山,北与浙之金盘,南与粤之拓林,声势联络。巳复于烽火则翼以礵山、台山二游,于小埕翼以海坛、五虎二游,于南日翼以湄州游,于浯屿、铜山翼以浯铜、澎湖、元钟三游,各设副总兵、参、游统之,而受成于督府。制既日增,防亦益密矣。何哉?滨海一二逋逃,聚党衡行,遂不可抗制乎?今郑芝龙抚矣,李魁奇诛矣,芝龙复招叶郁降矣,独钟斌乍抚乍飚矣,而皆在泉地,故泉尤为难。比且长驱三百艘,径薄省会,焚福宁、沙埕诸处,转掠松江、湄州,如入无人之境。彼寨游安在哉?说者谓烽火、南日徙入南澳,湄州撤入平海,浯屿移入厦门,复移石湖为非策。而诸将不惟不曾御,亦不能哨,无能侦贼艘所在者,按律重则失机,轻则守备不设,被贼入境虏掠,及邻近卫所不即发兵策应者皆戍。窃以为汛地诸将当问也。当事者动曰:无将、无兵、无饷、无舟。若失事不问而听其为河上之旋抽,虽千百将犹无将也。国初有卫所军无别兵,有指挥千、百户无别将,即寨游出汛亦军也。弘治中选民壮,隆庆中募客兵,万历中复添募兵,近又编乡兵,与军而四矣。古之为民者四,今之为兵者四,民愈穷,兵愈虚。若不就卫所之额军与现在之兵一番综汰、一番训练,而听其为纸上之雀鼠,虽百万兵犹无兵也。然则虽有饷实无饷,即造舟亦非舟也。何则?以无将故无兵,以无赏罚故无将,虽有舟其谁用之?适以斋贼而已。而况所遣造舟之人,又即以舟为奇货哉!故明于高祖皇帝设水陆官军之意与其法,而后海事可为也。《策海》下:夫责将是矣。而嘉靖末,以胡梅林、唐荆川之督抚,俞、戚、汤、卢、刘之将,加以川、湖狼土之雄,与王直、徐海辈角于海,犹胜负半也。至于用说客,用内间,而后可图,然已谲矣。令诸将益非曩对,且贼日益,奈何曰今贼亦非曩对也?曩挟倭,今皆潢池赤子耳。谁不有父母妻手坟庐,其驱而贼,非得已也。彼未尝不欲抚,而特不信我之抚;我未尝不可抚,而特无能以剿为抚,故抚亦不成。何也?彼之不信抚者惩魁奇也。使受抚皆如袁进,释甲久矣。而我犹必以剿为抚者,我既无以示之信,又不能以剿示之畏,则虽复再飞扬,再焚劫,千罪万罪归于博一官而止。诸人见为民之无以自庇也,而为贼之可以得官,则日趋而之贼。一贼就抚,一贼旋生。此刘诚意之所以策方谷珍,而海上事不可为矣。然则议剿乎?曰剿非三省会兵不可。然天下方以全力注辽,辽急而闽差缓。无已,则有五焉。愚以为宜先散其胁从。正统中,汀邓伯孙之变,尚书金濂揭榜立赏格,能相擒杀来降者,与斩敌同赏。悬金列级,信如四时。而许反正者,给牌听归勿问。于是降者相继,可法也。梅林许徐法居沈家庄也,既间其书记叶麻,复间其党陈东,俾相斗。其图王直也,与其亲信王滶,叶宗满辈连妆卧。盖贼之姬侍左右,无不在圈套中,百计而诱之来,来而健将勍兵周罗密匝,非空拳试也。可法也。戚将军《新书》于练兵法无不破的,而俞武襄《剑经》先教棍法,以用棍如习四书,刀斧枪钯狼铣诸艺,如各习一经。其言曰:练兵必先练胆,练胆必先教艺。艺精则胆雄,胆雄则兵强。且练兵必先练一人始,其一人已精,以教十无难也。可法也。闽兵、闽船昔称长技,故贼深忌之。沿海一带,如长乐之松下;福清之南盘、后营、沙场、澳口;莆田之崎头石壁、吉了、莆禧三港口;晋江之石湖、深沪、祥芝、福全、围头、东石、石碅;惠安之崇武,南安之石井、营前、莲河;同安之澳头、刘五店、官澳、神前、列屿、金门、水头;海澄之砧尾、赤石、林尾、双屿、长屿、海沧、月港、斗米;漳浦之镇海、赤湖、陆鳌、铜山、云霄;诏安之南诏、梅岭、元钟,各澳之人,皆多骁杰,胜浙兵远甚。嘉靖末,议令各县于每澳选五十人,其人须二十五以下,乖觉勇健,力挽三百觔,可管十人者。每名给银五钱,令自备籐牌、刀枪,日给工食四分。而选指挥千、百户,各须二三人,先发教师教以技艺,次教营阵,务令各知其中深意。卒然遇警,贼少则率此以应,贼多则令三百人,每人自募其亲邻十人,给安家银三钱,工食三分,听此一人为甲长,管束之,开示之,须臾之间,皆就纪律,无不一当十者随取随足,欲聚欲散,机权在我。在贫民,既藉以糊口,不复从贼,且自顾其身家。而指挥千、百户,皆本土与相习,又顾世职,与白丁名色不同。可法也。第其费安归乎?议者以为选之卫所额军及州县机快而足,不足方选各澳补之。彼既各有月粮工食,而汰其老羸各客兵之虚冒者,不忧乏饷也。且澳兵即近日之乡兵也。乡兵既壮,则客兵亦可渐汰矣。又各水寨额设福、哨、冬、鸟、快五号,计四十余舟,大者每只工造及槓梖器械之费须三百三十金。嘉靖末,武襄用之。贼多则五寨夹攻,少则各寨自为剿杀,海贼无敢正视。且曰海贼所以难与者,惧其一闻官兵出洋,逃遁也;若专泊澳分,脆兵所畏,正强兵之所喜耳。使水陆兵船,诚有虎豹在山之势,何忧于贼,何靠于以贼攻贼?又何必抚,亦何必不抚乎?五者皆海事已试之效也。乃其要又不在将而在吏。如伍文定守吉安,谭纶守台州,金燕令桐乡,张佳九令铜梁,任环以同知,陶鲁以县丞,皆能出奇制胜,贤于将帅,不可多得。而第团保甲,严接济,先抚字,使家潜户伏者不复起于高城深池之内,则固处处可行矣。而院道复励必为之志,行必伸之令,运必胜之略,以临之于上,庶有济乎!夫王文成,岂异人任哉?国朝王命岳《靖海疏略》:逆贼原无长略,不过纠合亡命,偷生海岛,众嚣而不整,兵虽多而不当用,且南方气力脆薄,交锋片刻,胆力不支,辄思反北,无持久力战之强。但贼习海既久,以舟楫为室家,视巨浪如安澜,海战实其所长。而我师皆北人,不惯水性;与贼翱翔于巨浸洪涛之中,似非万全之计。方今上策,惟有把截隘港,禁绝接济,信赏必罚,申严号令,轻徭薄赋,与民休息,使民不为贼,贼不得资,迟之又久,必有系丑而献阙下者。又疏:日者海寇倔强,岛上每潜结土贼以作外援,布置奸宄以图内应。故城外之贼,凡有二种:其一则姓名已著,窜伏山海之交以为三窟,号召党类,联络乡里。听联络者输饷谷,不听联络者遭劫掠。其一则父子兄弟,拨置一二人入海从逆,拨置一二人入衙作蠹,而本人乃在乡村,或借乡总名色,或借社首名色,驱遣里民,一呼百诺;日入城市而人不敢问,夜归乡闾则哨党聚掠。比者郡城而外,大乡劫中乡,中乡劫小乡,日日见告,此曹实为戎首。乡民被掠而讼之官,缓则衙蠹牵其线索,急则海上为其归巢。诸如此类,皆与海贼遥相响答,臂指相连。但零星草寇原易芟除,若苟安养癰,必致滋蔓。臣愚以为宜勅督抚提督,但有土贼处所,即宜探其巢穴,立刻扑灭。其阳为民而阴为贼者,即宜访确,立置重典。土寇既除,则海寇之党孤,城以外无肘腋之患矣。至于投诚之众,实繁有徒,皆量加职衔,授以室庐,置之郡邑,与民杂处。此曹既受朝廷厚恩,未必遽怀反侧。然而处置失宜,虽初无异志,得无有因利乘便而变其初心者乎?夫以本地投诚之人安顿本地,其平日党羽有限之投诚同在城中者,有不跟投诚依然哨聚城外者,虽行藏各别,而声息常通,彼此往来,莫能察识。又身在城郭,难于防备,种类众多,一呼而集。郡中虚实,平昔毕知,加以鹰存未化之根,虎耐久馁之肠,海寇多勾引之奸,磁铁有相通之气,一旦叵测,可为寒心。即以泉州而论,去岁八月间镇江失守,报至闽省,数日之内,投诚之众,语意眼色大异平日。臣时在城中,一夜常数惊。幸江南捷音至,人心乃定。倘捷音稍迟,臣恐泉州之祸,不在海上而在萧墙之内也。臣愚以为朝廷既开浩荡之恩,待以不死,加以职衔,亦宜商量处置之方,使变无由生,非徒以安戢地方,亦以全始终之恩于若曹也。施琅《海疆底定疏》:臣以为展禁开海,固以恤民裕课,尤须审弊立规,以垂永久。如今贩洋贸易船只,无分大小,络绎而发,只数繁多,资本有限,饷税无几,不惟取厌外域,轻慢我大国之风,且藉公行私多载,人民深有可虑。如近者臣在省会议,据中军参将张旺报称:船户刘仕明赶缯船一只,给关票出口往吕宋经纪,其船甚小,所载货无多,附搭人数共一百三十三名。臣据报时即行查,而该船已开去矣。一船如此,余概可知。时内地人民,奸徒贫乏不少,弗为设法立规,节次搭载而往,恐内地渐见日稀。夫以台湾难民,尚荷皇上德意,移入内地安插。今内地之人反听其相引而之外国乎?非善固邦本之法。窃观外国所来进贡之船,人数来往有限,岂肯遗留一人在我中土。更考历代以来,备防外国,甚为严密。今虽与其贸易,亦须有制,不可过纵。以臣愚见,此飘洋贸易一项,当行之督抚提。各将通省之内,凡可与贩外国各港门,每港门议定上大洋船只数,听官民之有根脚身家不至生奸者,或一人自造一船,数人合造一船,听四方客商货物附搭,庶人数少而赀本多,饷税有徵,稽查尤易。至于外国见我制度有方,行法缜密,自生畏服而遏机端。其欲赴南北各省贸易并采捕鱼船,亦行督抚提,作何设法,画定互察牵制良规,以杜泛逸海外滋奸,则民可以遂其生,国可以佐其用,祸患无自而萌,疆圉永以宁谧,诚为图治长久之至计。故安不忘危,利当思害,苟视为已安已治,无事防范,窃恐前此海疆之患,复见不远。矧兼水师船只,刻限三年小修,五年大修,自征剿及渡载投诚伪官兵眷口、难民之后,多属朽坏搁泊,少当于用。穷弁不能拮据整葺,请修犹迟时日。而沿海新造贸捕之船,皆轻快牢固,炮械全备,倍于水师战舰。倘或奸徒窃发,藉其舟楫,攘其赀本,恐至蔓延。盖天下东南之形势,在海而不在陆。陆地之为患也有形,易于消弭,海外之藏奸也莫测,当思杜渐。更以台湾澎湖新辟,远隔汪洋,设有藏机叵测,生心突犯,虽有镇营官兵汛守,间或阻截,往来声息难通,为患抑又不可言矣。

县界所属海口上至乌屿,与惠安县分界;下至鸡母屿,与同安县分界。

陆汛澳口

法石 内港小口,距县东南十五里。上至新车汛十里,下界鹧鸪寨三里。《方舆纪要》:宋置寨于此。真德秀状:防海要冲之地。

鹧鸪 内港小口,船只稀少。上至法石汛三里,下至浔美汛三里。

浔美 内港小口,船只稀少。上至鹧鸪寨三里,下至后渚塘五里。

后渚 内港小口,船只往来甚少。上至浔美汛,下至乌屿澳。

乌屿 内港小口。上与惠安臭涂分界,下至桥南。屿在海中。《方舆纪要》:四围潮水环绕,民居辐辏,有石桥以通往来。

陈埭 间有船只出入。合南浦诸水为斗门,通归于海。

水汛澳口

蚶江 在县东南,内海正口,船只出入之处。《方舆纪要》:“民居稠密。番舶所经边海之地,佛堂、蚶江,亦肘腋之虞也。”

日湖 内海小口。上与蚶江接连,在县南。通志:“浅水可泊舟”。明万历间,移浯屿水寨于此。

古浮 外港次要海口。上至日湖,下至祥芝。

祥芝 外港。在县东。《闽书》:东抵外洋大海,南至永宁卫,与崇武所相对。明初徙石湖巡司于此。《方舆纪要》:明参将王麟破贼严山老于此。

五堡 外港要口。上至祥芝,下至东埔。水程二里内系内洋,二里外系外洋。

东埔 外港要口。上至五堡,下至东店。水程二里内系内洋,二里外系外洋。

东店 外港要口。上至东埔,下至厝上。水程一里内系内洋,一里外系外洋。

厝上 外港要口。上至东店,下至沙堤塘。水程三里内系内洋。

沙堤 外港要口。上至厝上塘十里,下至寨下塘。水程三里内系内洋,三里外系外洋。

寨下 外港要口。上至沙堤,下至永宁。水程五里内系内洋,五里外系外洋。

永宁 外港要口。距县东南五十里。水程五里内系内洋,五里外系外洋。《闽书》:东滨大海,北界祥芝及浯屿寨,南连深沪、福全,为泉襟裾。

梅林 外港要口。上至永宁,下至鲁东澳六里。水程五里内系内洋,五里外系外洋。

鲁东 外港要口。上至梅林塘十里,下至深沪十里。水程六里内系内洋,六里外系外洋。

深沪 外港要口。在县东南七十五里。《闽书》:东滨大海,北永宁卫,南福全所,西邻浔美,通南日,接铜山。由深沪至永宁卫为佛堂澳,海寇出入必经之地,元置巡司于此。

乌浔 外港要口。在县东南九十里。水程五里内系内洋,五里外系外洋。《闽书》:南临大海,东接深沪,西连福全,有圳上澳,在深沪福全间。

大小溜 外港要口。上至乌浔塘八里,下至围头汛七里。

围头 外港要口。在县东南,距城一百三十里。与金门之料罗洋面对峙。真德秀状:正瞰大海,南北洋舟船往来必泊之地。《闽书》:东南瞰海,南连■〈氵丙〉洲。宋嘉定十一年,置宝盖寨,元,寨废。明洪武二十年,徙陈岩巡司于此,改今名。

内港次要澳口

石菌 内港偏僻海口。舟船时常往来。上至■〈氵丙〉洲塘三十里,下至东石汛四十三里。

东石 内港小口。上至石菌汛四十三里,下至鸿江澳,在白沙、安海之间。亦沿海要地。

鸿江 内港次要偏僻海口。上至东石十里,下至白沙。

附近寻常澳口

福全 在县东南。近时居民依山为业,并无舟船出入。又《海防考》:福全西南接深沪,与围头、峯上诸处并为番舶停泊避风之门户,哨守最要。《闽书》:福全汛有大留、圳上二澳,要冲也。明置守御千户所于此。

■〈氵丙〉洲 界海边。民以山场为业,无船只出入。

白沙 偏僻,沿海边。居民依山,不业海。上至■〈氵丙〉洲四十里,连晋、南三邑;于大百屿交界处,竖碑为记。

风信

海船利在风。风起灭顺逆,一军安危系焉。信期多在夏秋之间,西北风倏起。或日早白暮赤,天边有断虹,散霞如破帆、鲎尾。西北黑云骤生,昏夜星辰闪动,海水骤变,水面多秽及海蛇浮游于上,蝼蛄放洋,乌■〈魚脊〉波弄,必有飓风将至,须急收垵澳。兵船在海遇晚,须先酌量收泊之处,以防夜半风起。追贼亦然,审风信为进止,当局者不可不知也。明戚继光《风涛歌》:日晕则雨,月晕则风;何方有阙,何方有风。日没脂红,无雨风骤。返照没前,胭脂没后,星光闪烁,必定风作。海沙云起,谓之风潮。名曰飓风,大雨相交。单起单止,双起双消,早晚风和,明日更多。暴风日暮,夜起必毒。风急云起,愈急必雨。雨最难晴,仍防暴生。春易传报,早生晚耗。一日南风,一日北到。南风防尾,北风防头。南吹愈急,北即不专。云若车形,大主风声。云下四野,如雾如烟,名日风花,主有风天。云若鳞次,不雨风颠。雨阵西北,风如泼墨;起作眉梁,风雨先扬。雨急易霁,天晴无妨。水生靛青,主有风行。海燕成群,风雨便临;白肚风作,乌肚雨淋。海猪乱起,风不可已,逍遥夜叫,风雨即至:一声风,二声雨,三声、四声断风雨。虾笼得纬,必主风水。蛇蟠芦上,水高若干;头垂立至,头高稍延。月尽无雨,来朔风雨;廿五、六若无雨,初三、四莫行船。春有廿四番花信风,梅花风打头,楝花风打尾。正月忌七八,北风必定发。二月忌初二,三月忌清明,五月忌雪至。正月落雪起,箕至百廿日,期内必难已。欲知彭祖忌,六月十二日,前后三四宵,必不爽此朝。七八三日南,必有北风还。九九当前后,三四日内难。十月忌初五。三四之后前,冬至风不爽。腊月廿四间,月临箕毕翼轸四宿,风起最准。又海船出洋推算风信,名为飓期,按期多验,统载于后。

正月初九日,玉皇飓。此日有飓风,各飓皆验;若无,则各飓亦多有不验者。十三日,关帝飓。廿九日。乌狗飓。

二月初二日。白须飓。

三月初三日,上帝飓。十五日,真人飓。廿三日。妈祖飓。真人飓多风,妈祖飓多雨。

四月初八日。佛子飓。

五月初五日,屈原飓。十三日。关帝飓。

六月十二日,彭祖飓。十八日,彭祖婆飓。廿四日。洗蒸笼飓。以上三日,皆系大飓旬,虽内港,亦宜避。

七月十五日。鬼飓。

八月初一日,灶君飓。初三日,是日龙神大会,有飓。十五日。魁星飓。

九月十六日,张良飓。十九日。观音飓。

十月初十日,水仙王飓。廿六日。翁爹飓。

十一月廿七日。普庵飓。

十二月廿九日。火盆飓。自廿四日至年终,每遇大风,名送年风。

潮候

万历府志:晋江潮汐,出入经行之大者,曰洛阳江,自县东北乌屿而入,潮至坝头而止,即留公陂,俗呼陈三坝。曰安海港,自县东南东石而入。曰晋江,自县东石头而入,潮达黄龙溪而上。其余北自乌屿,南属之东石,中间若福全所、永宁卫、龟湖、浔美诸处,各有支海穿达,能荡涤氛瘴,通行舟楫,利运鱼盐。其沿晋江而旁入小港者,则有下辇港,自东山而入,以至青濛;有店头港,自石笋东下洲而入,以至浦头;曰新亭港,自石皮西石闸而入,以至广教坑鼓雷塘。又其余则细仄支流,有不可胜纪者矣。旧志载,晋江潮候:初一、十六辰戌中,初二、十七已亥初;初三、十八己亥中;初四、十九己亥末;初五、二十子午初;初六、二十一子午末;初七、二十二丑未初;初八、二十三丑未中;初九、二十四丑未末,初十、二十五寅申初;十一、二十六寅申中;十二、二十七卯酉初;十三、二十八卯酉中;十四、二十九卯酉末;十五、三十日辰戌初。盖以潮平时为候也。洛阳、安海诸港澳,缓海潮三刻,浯江、笋江又缓三刻,此诸潮先后大略也。居民以指掌布十二时,复以“长半满汐半竭”六字顺推亦准;但潮有小大,而候因之有迟速,尚当按刻为正云。

〔校注〕

〔一〕“作”,《真文忠公文集》作“昨”。是。

〔二〕“泊”。《真文忠公文集》作“舶”。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