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池 县署 行署 坛庙 祠碑 属莅 邮传 坊市 坊表 街巷 市镇 陂圳 桥渡 亭塔 教场 关隘 寺观 恤政)(校注:此目录与下文条目略有不同。以下各卷亦有。) 

城   池

明成化十四年,始创县治。弘治二年,监生赖高奏请筑城。适岁饥,不果。五年,知府吴文度具禀巡按吴一贯奏行:凡县无城者,悉令筑之。知县陈悦又具申未报。后,巡按陆完暨藩、臬诸公,按郡知府吴文度,仍力陈利害以请。于是,筑城之议始决。参议王琳、佥事王寅,相继临县,相度地势,询谋佥同,俱有成命。委知县陈悦、典史朱麟、医官张以璇等分督之,推官徐楷催督之,而里人进士赖先为之左右。七年九月,肇工方殷,而徐楷罢、陈悦故,巡道周鹏复为总督。乃命长汀主簿吴俊摄县以监其事。九年,知县宋澄莅任。适朝廷轸念边方弗靖,简命御史金泽抚镇是邦,首询及此。遂令有司稽查工料,趁时修筑。随荐旧分巡佥事伍希闵,再奉敕整扎上杭,殚心经划。十年,而工始讫。城之基址,周以石板,甃以陶砖。周围七百七十六丈六尺六寸,基广二丈有奇,面广三之一。南临田,高二丈九尺有奇;北倚山,高杀于南十之一。内外马道,广一丈五尺。壕二丈余,深半之。为门四:东曰“太平”,西曰“迎恩”,南曰“兴化”,北曰“得胜”。各建敌楼,周围窝铺十六所。弘治十七年,知县陈济,因北门不通衢路,岑旷可虞,用砖砌塞。嘉靖三十七年,知县许文献,于三城门檐复增铁门三。所用横闩二根,仍加直闩于下。三十八年二月,北门前砌单薄,再用三和土填之,祀真武其中。北楼雄峙,匾曰“北门锁钥”。三月,因北城下无河,钉苗竹钉,阔一丈,长二百九十九丈七尺,以防攀越。

迎恩城楼【丙戌年毁。国朝知县赵廷标重建,高不及旧楼数尺。】

南门城外濠池,共一百四十五丈,递年纳租银壹两四钱伍分正。【因承平既久,赁濠池者,或堆土成田,或堆土架屋。顺治间,乡绅江奋龙、熊铨元等捐资复浚濠池。】

东门城外官地、店肆,间岁出租,银贰两。【四城内外马道,旧制未详广狭。知县许文献重修,志载“一丈五尺”。隆庆三年,东城内居民廖林凤,自将父置屋侧地四尺送官输租。时知县陈翡申详本道袁批:“廖林凤岁纳租银二钱五分,付入濠池,少助修城之用。”令记善簿,赐匾“崇让”。今东城内马道现存一丈一尺,纳租四尺,共一丈五尺。】

论曰:王公设险,必建城池,所以重地利也。永定城池建于龙冈,城垣、楼铺,半挂山巅。公署、民居,森列平麓。塞北门而险要有防,凿南池而冲突可御,固已安如泰山矣。然语曰:“不惟其地惟其人,则长城可倚。”不又在明恩义以固人心乎?

县   署

按旧《志》:“县治在布政司西。”知县王环因地形未胜,欲申改,不果。正德元年,里老张智等,呈署县典史叶珵,申巡按饶榶、巡道陶怿,会议邑人。员外郎赖先为之亟劝,二公允焉。遂拓旧布政司为县衙。据今四至:东,上抵民居,下抵漳南道;西,上抵儒学,下抵龙门;南抵前大街;北抵后大街。【万历三年《志》。】县之制,中为尹厅,治堂五楹,邃三丈,广倍之。左二楹,为待客所。右三楹,为典史厅。堂之后则为尹衙:左为簿衙旧有主簿,右为尉衙。堂之前则为戒石亭,两旁则为吏舍。又前则为仪门,门附余地,左为狱,右为铺。又前为谯楼、冲道,东为旌善亭,西为申明亭。至万历乙酉年,知县姜子贞建议重修,请于府道,征纲银贰百余两,以助其费。不足者,捐俸缩资。首修正厅,次营川堂,又次,公帑葺东、西仓;建迎宾馆于仪门之外,匾曰“亲贤”;移囹圄于西,缭以高垣。造仪伏库,修赞政厅、东西吏廨。“申明”、“旌善”,一如旧制。大门谯楼,岿然大观。内构斋居,崇以宏敞,翼以迥廊。经营之力,视昔为劳。至万历四十一年,知县龙应亮,改典史厅于东畔,以吏舍三所为之。丁巳年,知县吴殿邦于尉衙旧址建听松楼附于尹衙。旧典史厅仍匾曰“赞政厅”,每朔望,典史赞治于此。西二间,今为仓房、贮谷所。谨录规制,以备参考。

正堂  在仪门内。三间。旧匾曰“琴堂”,曰“忠爱”。今曰“敬畏”。

川堂  在正堂后。三间。

库藏  在川堂左,仪仗亭后。

龙亭仪仗库  在正堂左。

知县衙  在县治北,川堂之后。正厅五间,东书房三间,两廊房六间,后屋四间。

听松楼  在后衙右。

典史衙  在县治东,旧吏舍地。前后三堂,左为士地祠。知县龙应亮、典史吴光祖改建,刘自清修。

戒石亭  甬道中。

仪门  一座五间。

东西卷房  共十间

寅宾馆  在仪门外东上,知县姜子贞建。旧曰“亲贤”,今曰“寅宾”。

土地祠  在寅宾馆内东。

狱房  旧在仪门外东下。内外两所。万历间,知县姜子贞改一所于西边,内厅三间,缭以高垣,为重狱。其一所今为羁候所。

鼓楼  跨大门,高二层,广五间。

旌善亭 在鼓楼门之左。

申明亭 在鼓楼门之右。

阴阳学 旧在县治后第三街,深二十五丈,阔一十丈。左右至民居,前至街,后至山麓。缭以高垣,廨舍未造。旧基废,今改建县大门东,旌善亭上。

医学 旧在县治后第三街,深二十五丈,阔一十丈。东西至民居,前至街,后至山麓。缭以高垣,廨舍未造。旧基废。今改建县大门西,申明亭上。

吏廨 旧设于县治东西。东三所,列于东卷房之后,今改为典史衙;西五所,列西卷房之后。

总铺  在大门外西一间,申明亭之上。

际留仓 在县治内。东西共四廒。岁丰籴谷储备,岁凶出谷赈济。其价常平五分。东仓旧废。国朝康熙十年,知县潘翊清于西仓上隙地,捐俸增建四廒,共成六廒

预备仓

行   署 【附】

旧《志》:“布政司在县治东。”正德元年,拓其地为县衙,迁布政司于射圃,迁射圃于学右】即今新巷】。嘉靖十九年,改布政司为察院行台,迁布政司于县治东卧龙山下【即旧山川坛】。

察院 【沿革见前】

察院行台  在县治西北。南抵县后横街,东西俱抵民居,北抵大水圳。

正堂  【三间,抱厦如之,左右翼以插廒。堂前东西耳房六间。】

川堂  【在正堂后。】

后堂  【在川堂后,左右翼以插廒。堂北左为厨房,右为厢房。】

仪门  【三间。】

大门  【三间,左右官房二间,门外大坪,东西房各一间。】

布政司【沿革见前】北至庙墙为界,东至吴宅墙为界,西至大水圳为界,南至大坪为界。

布政分司  在县治东卧龙山下。

正堂 【三间,东西耳房六间。】

川堂 

后堂 

仪门 【三间。】

大门 【三间,临街左右官房各一间。以上俱废,基址犹存。】

漳南道  在县治东

正堂  【三间,抱厦如之,左右插廒一间。】

川堂  【三间,在正堂后。】

左右廻廊  【左廊后厨房三间,右廊后卧房三间。】

浴房

左右旁房  【各三间。】

仪门

大门  【三间。临街砖屏一扇。嘉靖十三年,知县毛凤拆卸。大门外左右空地,各为官房三间。】

公馆

丰稔公馆  原在胜运里巡检司旁,今废。

武溪公馆  在丰田里武溪,佥事侯廷训建。

接敬公馆  在溪南里六图,县西四十里。

大溪公馆  在金丰里,后迁丰田缘岭,名半庵公馆。其大溪旧基存。

论曰:昔公刘陟巘降原之后,遂建言言之堂、语语之室,凡以宣政教、沛恩泽也。邑之中,曰“田心”,旧建县治,左为藩司,又左为道署;右为儒学,又右为府馆。正德间,典史叶珵,再移县治。至万历间,知县姜子贞重建鼎新之。琴堂以出治也,宴寝以怡神也,仓库以储贰也。君子居之以向明,小人依之以孔迩。体国勤民之心,当必有悠然而兴者矣。至于上官按部时,外有候馆,内有树宫。今之行署,即古之树宫也,并详于此。

坛  壝  【编坛夫二名】

社稷坛  

风云雷雨山川坛  以上二坛,旧在县东卧龙山麓,知县王环建。嘉靖十九年,改为布政分司,坛移太平门外。嘉靖三十七年,大水冲去。知县许文献,筑于铁坑,尤为形胜。

乡里坛  一在榕树冈,一在印星台。

乡社坛  五里各设一所,岁时致祭。

邑厉坛  在县西二里,周缭以垣,一门,设土座二间。成化十六年,知县王环建。嘉靖十年,知县毛凤重修。每年三月清明,七月望日、十月朔日致祭。以城隍主之。

义勇祠  附在城西厉坛前。今之“义勇”,即《楚辞》所谓“国殇”也。附于厉坛,岁凡三祭,所以报捐躯死义者也。

论曰:坛壝之设,皆古先王为民之意也。民赖土谷以生,故合祀社稷,以祈年也。祀风云雷雨,以其能长育百谷也。厉,非有功于民,祀之者何?子产曰:“匹夫匹妇强死,其魂魄犹能凭依于人,以为淫厉。”又曰:“鬼有所归,乃不为厉。”夫殇,伤也;厉,沴也,不可以无归。祀之,所以为之归也。诗曰:“岂弟君子,百神尔主”。其此之谓欤!

庙    祀

城隍庙  在县治东。正堂三间。左右耳廊,共六间。前饮福厅三间。外大门临大街。成化十五年,知县王环建。嘉靖间知县毛凤、唐灿、许文献,万历间知县何守城、姜子贞,相继重修。国朝顺治十七年,知县岳钟淑重修。

关帝庙  在东北卧龙山麓,旧社学地。万历乙未年,知县张正蒙创建。侍郎卢惟贞有记。大厅三间。门厅三间。廊西建土地祠。门外坊表题曰“万代瞻仰”。一在高陂,巡检郭天福建。

东岳庙  在县治西王侯祠左。东南抵民居,北抵后圳。三间,东西二廊。顺治十一年,知县沈在湄重修。

五显庙  三。一在县治万寿寺廊西,邑耆丘万球建;一在溪南里黄竹隔;一在龙安寨。

三元庙  一在县治万寿寺西;一在高陂,巡检郭天福建。

邹公庙  在溪南金砂村。

七姑庙  二。一在县治龙冈西麓,举人周行先倡建; 一在溪南里折滩。

麻公庙  在虎冈(校注:原文为“光”,误,校改为“冈”)村。

论曰:考之祀典,明初祀天地于大祀殿。城隍得与太岁、风云雷雨、岳渎山川列坛受享,故郡邑必祀城隍。凡守、宰奉简书至,先与城隍誓之,阴阳固殊,其致功于民一也。永无淫祀,自城隍外,惟汉寿亭、唐睢阳二庙。按,宋开宝三年诏,祀前代忠臣、烈士,汉得二人,壮缪与焉。文丞相过睢阳庙,有“枯木寒鸦,仔细思量”之句。二公之祀,自昔为烈。永人椒浆之献,四时弗绝。则祀二庙者,所以明君臣之义自无所逃,邪正之分间不容发,匪独崇报宜然,亦读书考古之一助也。群庙散见,各以其地志之。

文昌祠  在儒学前,大街之南,晏湖之上。天启元年,知县钱养民、举人赖维岳、生员吴赞、卢日就等募建。署县事霍蒙拯捐俸,创置祀田,立额于祠曰“己巳中夏,代庖兹土”。登文昌阁而谒焉,询之守者,曰:“祀事缺典。”适有欲归田于庙者,心甚嘉之,因偿其价,置其田以充祀典,随记祝文于左,以俟后之君子恢而大之。祝曰:“魁映斗光,镇紫薇旁。启我哲士,行显名扬。佑及于民,螽斯呈祥。人有心田,种善为良。庙有福田,明德荐香。如牲如醴,以莫不将。忝斯文长,为多士倡。晏池龙跃,榜麓凤翔。亿万斯年,永卜其昌”。国朝辛卯年,巡道赵映乘建社学于祠东,表其坊曰“国人矜式”。湖面周以石栏,共十三架。【知县沈在湄有记。】甲午,漳寇猖獗,师旅云集,往来将卒,驻扎祠内。以故门屏楹栋,坏失过半。庚子冬,本府同知卢裕砺署县事,躬诣行香,捐俸修葺,率生员黄甲殿、沈缵绪、卢风从、赖飞鹏、吴利见、熊卜瑞、阙月卿、赖飞凤、吴云芝、熊卜伟、阙魁、熊昭胤、萧澧有等捐资重修。

王侯祠  原系纪功亭,在县之东岳庙右。知县王环建。亭碑颂抚、按、藩、臬功绩。后,里民赖恒、张以璇等,以王侯经营草昧,亦碑颂之,且立抚、按、藩、臬诸公木主,及塑王侯之像,各捐资买田,以供岁祀。至嘉靖十八年,知县唐灿,因岁久亭与木主俱废,独侯之像存焉,故改扁(校注:“扁”同“匾”。下同。)曰“王侯祠”。三十八年,知县许文献重修,复立诸公木主,遇祀则列于前,以并享之。祀毕,藏主于城隍庙,以像专王侯故也。

旧《志》:成化二十年,里民赖恒、张以璇、赖宗辉、卢景象、简銮、赖伯凤、林廷瑞、张清、谢璘、吴璟等【各出银二两】,张宗宝、郑烨、廖世兴、范林受、张盛【各出银一两】,朱仕富、徐真【各出银五钱】,共成贰拾陆两,买溪南里民廖永清田壹处【坐落大圳,东至黄宅田、南至官路、西至林宅田、北至郑宅田为界】,大小贰丘,禾税壹拾伍秤【载秋粮正耗米叁斗】入于记功亭【即今王侯祠】奉祀巡抚福建右佥都御史高公明、巡按福建监察御史戴公用、福建按察司副使刘公城、福建布政司右参议陈公渤、福建按察司佥事陈公轾、汀州府永定县知县王公环,诸公岁时香烛、祀事、粮米,割入纪功亭,田与奉祀人承耕。

成化二十年,里民简惟广出银三两,陈庆、林祥各出银二两,卢宗善、吴克恭、邹文瑶、简宏、吴顺、简明、张以玑、邓显、张玉、林永昌、谢永宁、林琼各出银一两,共成壹拾玖两,买溪南里民郑绅田【税壹拾秤】大小贰丘,屋场一所【坐落大洲庵前,东至大路、西至石畔、南至本宅田为界】,载秋粮正耗米贰斗,充入纪功亭【用粮米割入本亭】。又简惟广舍鱼塘大小二口,该价白银七两【坐落太平里,地名“塘下西间”】,原税五秤,载租米壹(校注:原文为“乙”,校改为“斗”。),造册割入本亭以充祀用。【按,前所买祀田,至明季,因循传鬻于庠生郑绍之之手,田去而祀亦废矣。通邑绅衿,感王侯开造功高,祀典缺如,久以为憾。于顺治十六年,邑人熊兴麟、卢乾亭、郑士凤、吴祖馨、张鼎、萧熙桢、郑士鸿等,募禁山银三十四两,赎回绍之前田,禾税六十六桶,载租米叁斗。内分四十二桶复充为王侯祀田,春秋致祭;又于是日,祀北山真武祖寿。仍二十四桶,佥择一人,看守北山树木,朔望鸣锣巡缉,工食至今,祀典复兴,山木畅茂。熊兴麟有《禁北山文》。】

许侯祠  在东岳庙右,为知县许文献立。

危侯祠  在东岳庙右,为知县危言立。二祠俱在王公祠后,生员吴赞等建立祀田。

附记(校注:此二字为校者所添):万历四十一年,生员吴赞、耆民廖同文等共十八人,捐资银叁拾壹两,举人赖维岳、赖朝选各出银壹两,共成叁拾叁两。内用价银壹拾肆两,议赎漳南道衙前翁安左店一间,黄汝隆右店壹间。左右二间,招民开坐,岁纳纹租银叁两陆钱,春秋二祭,两则收租。又用价银壹拾玖两,买民郑永宝古镇窑窟里田,税玖秤,载粮米玖升,郑朝明佃耕,岁收税谷贰拾柒桶,除纳粮差外,递年春秋,买办猪羊祭品,以申崇德报功之意。

何公祠  在东城外,为知县何守成立。

何侯祠  在县治西,旧平西驿地,为知县何檀立。

戴德祠  在县治旧平西驿,为署县事本府同知熊茂松立。今改“武惠祠”。

闵公祠  在文昌祠东旧社学地,为知县闵一寉立。

吴公祠  在西郊外。知县吴殿邦原立书院两大厅,兴文课士。通邑感之,立祠于书院之前。邑人张尧中联曰:“双鶒溪头,看青畴鼓舞忘机,恍惚当年渤海;三鳣堂下,闻白昼弦歌送韵,分明此日庚桑。”国朝康熙甲辰,阖邑重修。

林公祠  在迎恩桥北,祀署县事本府照磨林逢春。

伍公祠  在迎恩桥北,祀知县伍耀孙。

赵公祠  在迎恩桥北,祀署县事上杭县知县赵硕来。

国 朝

赵公祠  三。一在文昌祠右,一在东门城外,一在丰稔渡头。祀知县赵廷标。

孟徐功德书院  在县治西旧平西驿地。祀本府知府孟熊臣、推官徐开远。因甲辰年水荒大饥,发谷赈济,永定之士民赖之。有碑文,熊兴麟撰。

卢公书院  二。一在文昌祠东,一在西郊。为本府同知署县事卢裕砺立。

申公书院  在孟公祠后。祀署县事宁化县丞申传芳。

郭乐二师祠  在学宫土地祠左。为教谕郭万完、训导乐维清立。

丞相文天祥驻节碑。

知县王环政绩碑 

署县事本府同知黄震昌政绩碑 

知县何守成政绩碑 

知县危言政绩碑  

知县吴殿邦去思碑 

署县事林逢春去思碑

知县升临江府同知伍耀孙去思碑  

教谕周桐去思碑

训导王尚宾去思碑 

典史陆衷赤去思碑 

代捕三层司项旭阳去思碑。

国 朝

汀路总兵高守贵平寇碑 

分巡漳南道卫绍芳平寇碑

本府知府孟熊臣赈济碑  

本府推官徐开远赈济碑 

院司道府严禁积蠹碑 

知县岳钟淑政绩碑 

本府同知署县事卢裕砺详革三害碑  

知县潘翊清禁革碑

教谕郭万完去思碑  

训导乐维清训士碑 。 

论曰:祠以崇祀典,碑以勒功勋,古志也。永定土瘠民劳,易于见休。自开治以来,或以过化立,或以治行功德立,或以兴利除弊立。祠有十五,碑逾二十,不啻潮阳之颂昌黎、晋人之望岘山也。后有以某绩祠于某地,某功勒于某石者,其视此与。

属  莅

兴化巡检司  明洪武五年间,设在溪南里古镇。正统间,乡官范金以太平里虎冈寇盗出没,无以防于东,奏徙兴化乡巡司于虎冈,改名太平巡检司。天顺间,寇发于南,有司请复设司于古镇,仍名兴化巡检司。成化十五年间,县迁司于丰稔寺之右。嘉靖三十七年,迁司于上杭峰头。因万历年间,设兵于河头隘,筑城堡,设通判一员、百户一员坐镇。复迁司于丰稔寺。凡五迁焉。旧署滨河,洪水泛圯。国朝康熙十年,巡检刘杰迁于高阜,买地鼎建,署廨聿新。

太平巡检司  即正统间徙兴化乡于虎冈者,景泰末,徒于高陂。成化十五年开县,仍于高陂建司,未有廨舍。嘉靖十八年,知县唐灿买民卢金稳屋地为之。

三层岭巡检司  在金丰里天德甲。成化十四年,都宪高明,因广东饶平、大靖、小靖地方盗贼数起,奏设巡司防守。该司所辖三大山:一曰岐岭,一曰苦竹,一曰条河。盗常据为巢穴。旧司已废,今巡司暂寓于大溪公馆。议者谓大溪非制,仍欲复于旧司云。

以上三司巡检各一员,吏各一名,弓兵各三十名。【载《旧制》。】

论曰:亲民之吏莫如守令,而属莅尤与小民密迩。故国家设官分职,必于邑之乡里立巡司焉,所以分庶务而兼缉御也。永之三司,设于险要,均有社稷生民之寄。程子曰:“一命之士,苟留心于济人,于人必有所济。”居是官者,其亦思无忝厥职哉。

邮  传

平西驿  原设于上杭县东小扳池边。嘉靖十九年,佥事侯廷训迁于本县,改府馆为之。本县编米三千八百零八石四斗,又武平县编米四百九十一石六斗。十年通共米四千三百石。旧规马米五年一编,每石先编米五斗,编户自纳。嘉靖四十三年,奉漳南道黎申请明文:即编米一石,追银三两八钱,给官当。至万历三年,奉军门刘察院孙明文:十年一编,遇编每米一石,追银三两七钱,解府转给官当。路通汀、赣、漳、泉、潮、惠,甚为冲要。西至上杭,一站一百二十里,夫价一钱二分。东至适中驿,一站一百二十里,夫价一钱二分。南至大埔,一站八十里,夫价八分。视他驿为重。【按,旧驿馆废,其地基四至,分为祠宇民居。北至周宅为界,南至街为界,东至巷街为界,西至廖宅为界。内周君盛小屋一所,又郑育英一间,又廖景运小店一间,又阳汝奇小店一间,又戴德祠二堂,又孟公祠二堂,又岳公祠一堂,又罗元盛一间,又赖养振房地一栋,又何公祠一堂,又何公祠左陈茂青二间,其租俱入学公用。】

铺 舍

市西铺  县西门外。

德化铺  县西北溪南里金砂村。

接敬铺  旧在金丰里,为大溪铺。后迁溪南里接敬。

信感铺  县西北胜运里丰稔公馆。

溪口铺  旧在金丰里,为新村铺。后迁丰田里溪口。

青坑铺  旧在金丰里莒溪,为月流铺。后迁太平里青坑。【以上六铺俱本县徭编。】

白沙铺

箭滩铺  在县东二十里。

罗滩铺  在县东三十里。

湖雷铺  在县东四十里。

龙窟铺  在县东五十里。【以上五铺俱上杭县徭编。】

【按,嘉靖间巡道侯廷训,以永定初开,改路置驿道于永定,连设九铺。如白沙、箭滩、罗滩、湖雷、龙窟属上杭编徭。沂而上之,如半岭、龙潭、上寨、傅坑属龙岩编徭。在二县,则以更换途次,互有相接。其实,则铺递徭轻,而驿夫烦苦。旧《志》马米,尚有武平协济一项。不知何年,而驿站之银不复可稽。知县岳钟淑详立膳夫三十名,每里岁出膳银捌钱,权供答应。至用夫既多,又不免派之里排,盖自改路以来,而永之官民俱受累矣。举人孔煌猷为之记。】

坊  市

承流坊  县治左。

宣化坊  县治右。

儒林坊  学宫西。

迎恩坊  县西。【以上四坊,弘治间废。】

七贵坊  城隍庙左。为邑人廖堂兄弟立,旧废。

总镇中州坊  漳南道右。为邑人廖堂兄弟立。今改为鄞汀名邑。

锦衣坊  南街。为邑人指挥廖鹏立,旧废。

科第节义坊  所载多有废者。明万历以后,科第多人俱未立坊。

进士坊  漳南道左。为邑人赖先立。

登云坊  南街。为邑人赖守方、赖守正立。

登庸坊  漳南道后。为邑人孔廷训立。

亚魁坊  县治左。为邑人廖凯立。

五马坊  泮池前。为邑人赖先立。

文魁坊  学宫左。为邑人赖先立。嘉靖间废。

进士坊  平西驿右。为邑人张僖立。

地官坊  迎恩门内。为邑人吴世瑛祖湘立。

风宪坊  城隍左。万历四十七年,为邑人沈玉璋、沈孟化立。玉璋系嘉靖中恩贡,授宁海县主簿,以子孟化贵,累赠中宪大夫。坊表”父子风宪”。

旌节坊  在学宫右。为邑人阙应祯母郑氏立。

孝义坊  县后左。为邑人刘荣立。

孝子坊  学宫西新巷口。为孝子郑懋官立。

世勋坊  在龙冈。为邑人孔庭训立。

论曰:赐坊所以表尊显也。其有硕德丰功卓荦名世者,固赫赫在睹闻间。至于积行之士高谊闳深,不二之妇苦节永矢,原未尝亟亟求名,而司风厉之权者,必为请坊志表。入其里则,式而敬之,缁衣有怀。士大夫与匹夫妇无二视也,斯又微尚之所存欤!

街  巷

【按,明崇祯九年,郡守唐世涵下令街坊,扼要处各设栅门,启闭以时,比屋安枕。】

大街在县治前,横阔二丈。东至太平门,西达迎恩门,前通杭陂水圳,后抵新街三条广陌。南门亚魁坊直抵兴化门,阔一丈五尺。皆知县王环经划。成化十八年,甃砌以石,平夷如砥。万历间,以儒学射圃辟为新巷,上通察院行署,下通西街。天启间,以儒学前大坪创建文昌祠,西辟为青云路,上通西街,下通晏湖。

市  镇

县前市  南门市  东门市  西门市  湖雷墟  武溪墟  溪口墟  双口墟  永龙墟  

大排墟  大院墟  丰稔墟  下洋墟  古竹墟  深溪镇  仙师镇  折滩镇  

论曰:永之市镇,居积不时。农纳其获,女效其织,非有商贾奇赢(校注:原文为“嬴”,疑误,校改为“赢”。)、列牙分埠之地也。故价不待平,市无私敛,交易而退。其犹神农氏之风欤!

水  利(校注:此条目与卷首目录名称不同。)

晏湖  在儒学前,周围约百余丈。陂水经流,清漪可爱。为学宫之明堂,邑中之胜概。

【按,万历三年旧《志》:晏湖,原周琼地。佥事林克贤,买置为儒学泮池。又因郑维纲屋横亘于中,知县刘文绍以学东隙地易之。至隆庆元年,通学议泮池不宜立之学外,遂凿内池。而晏湖岁纳租银壹两,今为文昌祠春秋之祀。】

杭陂  在县西北,陂水入城,通于四圳,流出城外,灌溉田塘,屡被水冲。知县岳钟淑,捐俸重修。甲辰,大水冲废。知县洪天开、邑粮户捐资砌筑。有记,见《祠翰》。

蔡家陂  在溪南里龙磜。昔有姓蔡者,率众修筑,功归于蔡,故名。灌溉之利,有上、中、下三则。乡官郑厚、监生郑迥率民佥呈,知县唐灿亲诣踏勘,申请漳南道钱、水利道曾、本府知府马批允,雇工于水源上高数尺凿石通水,利遂均焉。

大陂  在胜运里乾田界。洪武间,乡民率众筑堰,灌田甚广。后山树木,属于本陂修筑。

石陂  旧有圳,年久湮塞。嘉靖十八年,乡民具呈到县,申请重修,灌溉田亩三千余秤。

白叶陂  在县溪南里五图地方。

石坑陂  在湖雷。溉田三千秤,圳水环绕,乡民赖之。

落阳陂  在奥杳高桥头,贡生吴蒙筑。

大洋陂  在武溪。

温  泉 【附】

大洲汤  在县东隔溪,泉池中可浴。

箭滩汤  在溪南里。源出小涧,不涸,可浴。

下洋汤  在金丰里。自石壁流出,四时不竭,可浴。

李田汤  在胜运汤湖。热可熟物,旁有冷泉,可以浣濯。

论曰:自秦以后,井田废而沟洫随之。尚赖有民社之责者,因山泽之势而兴灌溉之源,则郑国在前,白渠在后,亦万世之利也。永邑八陂,由于人力潴蓄众流,散润禾黍。分疆刊石,使有定分。公私同用,食政攸资。然时雨稍降辄即溃圮,圩岸失防,尝苦荒暵。非明哲君子,孰令水漱其际,民食其德也哉?

桥  渡

雄镇桥  在东关。正德二年,邑人锦衣卫指挥廖鹏肇建,旧名曰“卧龙”。嘉靖十三年,奔流冲断桥墩,知县毛凤属里民吴璘、陈惟盛等重修,自西岸为间凡三十有二,漳南道储询易名“飞虹”。每岁编桥夫一名,以供洒扫。【邑人孔庭训《记》。】嘉靖三十七年,大水冲坏石墩,知县许文献重修,仍曰“飞虹”。嘉靖四十五年,大水冲坏两墩,知县龙尧达重修,更名“跃龙”。至万历二年,大水冲坏五墩,知县何守成重修。【邑人张僖《记》。】其旧编桥夫一名革。万历四十三年六月,大水冲坏石桥,知县吴殿邦重修,更名“永定桥”。崇祯甲申年二月,流贼烧毁桥店。六月,大水冲去桥墩。至国朝康熙十年,知县潘翊清属民郑福麟、顾华明、张即举、王森启,捐资募众重修。【邑人熊兴麟《记》。】

迎恩桥  在城西。嘉靖十三年,知县毛凤募众用木肇建。四十一年,遭兵燹。隆庆二年,知县陈翡募工,以石拱砌。国朝康熙三年,大水漂废。十年,知县潘翊清捐俸重建。

小东桥  在雄镇桥东,路通金丰里。

古溪桥  在溪南里,路通折滩。潮州乡民江碧琳等募众修葺,架亭跨于其上。

箭滩桥  在溪南里箭滩村。正德三年,邑耆吴璇捐资创建。续因水冲,邑耆吴璘重修。

湖雷桥  在丰田里湖雷村。正德八年,邑耆吴常镇捐资创建。

大源桥  在溪南里。

深渡桥  在太平里高陂,路通龙岩。春夏潦水泛涨,行者艰涉。成化十三年,乡民简惟时、吴克恭、卢宗善募财凿石拱砌。嘉靖三十七年,大水冲废,乡人以枋为之。国朝康熙甲辰又废。巡检郭天福修之,乡人呼为“郭公桥”。

白沙桥  在胜运里白沙炉。

古田渡  在县东门外,原徭编渡夫一名。后造卧龙桥,改编罗滩渡。

罗滩渡  在罗滩乡。原徭编夫一名,岁工食银一两二钱。后增八钱,共银二两。康熙十四年裁减一两,实给银一两。邑人封君沈九山,捐田税七秤,增给渡夫。

鸭麻潭渡  在罗陂(校注:原文“坡”,校改为“陂”。)岭下。旧志载:“增生阙明轩捐田税叁拾桶。”后因明季渡毁。康熙丙子年,有阙明轩孙生员阙戴恩恢复祖渡,增置渡税玖拾桶给渡夫工食,载渡民米柒斗五升。

丰稔渡  胜运里丰稔公馆前,北达上杭。徭编渡夫一名,旧志载:“工食银二两四钱。”后增一两,共三两四钱。顺治十四年,裁减一两七钱,实给银一两七钱。胜运里民赖佩珰,又募众买田五十八秤五分,凑添渡夫工食,竖碑渡头。

葛傅渡  在溪南里长远隔口,路通抚民馆。

锦丰渡  在溪南里,路通潮州府。

清江渡  在溪南里武艺坪,路通潮州府。

新罗渡  在太平里,路通龙岩。徭编渡夫一名,旧《志》载:“工食银一两八钱。”顺治十四年,奉裁九钱,实给银九钱。

下洋渡  在金丰里。福广山僧慧光,募置田税六十九桶,为渡夫工食。

高陂渡  在深渡桥之下。生员卢承璋捐资立。

新寨渡  在溪南里。原编渡夫一名,工食银二两四钱。康熙十四年,裁一两二钱,实给银一两二钱。康熙十二年,里民张晋珩,自建福德渡亭一间,施大洲塅上田税五十桶,为永远桥渡之资。佃人张乾一、张生亮耕。载本县:民米二斗,系渡夫完纳。

南山渡  在县治南。徭编渡夫一名。旧志载:“工食银二两四钱。”后增一两,共三两四钱。顺治十四年,裁减一两七钱,实给银一两七钱。

下坑渡  在县治南。

古镇渡  在溪南黄泥坑口。旧志:“下坑古镇二渡,原无编徭。”康熙十二年,里民张晋珩施大洲塅上田税三十桶,为下坑、古镇二渡并南山渡永远成梁之费。佃人张元旭耕。载本县:秋粮一斗三升,渡夫完纳。

论曰:凡水有畔岸之处,小则架略彴,大则驱木石,厥名为桥。至长河巨浸之间,非方舟弗济也,厥名为渡。桥渡既设,行李之往来便焉。永虽僻地,然改路以来,皇华之使,出途之旅,踵相接也。今皆建置完善,贵者无渐帷之虞,贱者无揭履之苦矣。(校注:原文为“厉”,同“履”。)夫除道成梁,饬于夏令。舆梁徒杠,训于子舆。入其邑者,于焉观政云。

纪功亭  更名王侯祠。

鸣岐亭  在县西鸣岐岭顶。

分水亭  在分水凹。

接官亭  旧在县西,成化十五年,知县王环造。嘉靖三十七年,知县许文献申改大洲庵为东接官亭,拓迎恩桥空地造西接官亭。今废。

少憩亭  在迎恩桥北【邑人卢贯有记】。今废。

凤麓亭  邑人熊国昌建。崇祯甲申重九,知县伍耀孙登北楼,见孝义吴阶泰增补松木,募工灌溉,举酒慰劳于此。赠以诗云:“百年谁与辟蓬蒿,羡尔栽培独自劳。矫矫苍鳞应有待,樵人须共惜龙毛。”

文山亭  在缘岭。宋丞相故垒,乡人筑亭志之。

吴公亭  在溪南杨梅凹,为知县吴殿邦建。

去思亭  在迎恩桥北。

访孝亭  在大埠岭。邑令周齐同举人林钟桂访孝子郑懋官庐墓处。乡人建之。

文  塔  在县南十里黄泥坑口。万历年间,知县许堂建,生员吴赞、张尧中、赖登瀛督其事。

论曰:考《传》,(校注:指《宋史 文天祥传》。)至元十四年,天祥移漳州,出江西,丞相之驻节于缘岭。盖此时也,寒鸦泣垒,霜雁吟屯,山川草木,犹舍凄怨,后人遂建亭其地。永之有亭,实始于此。后或以攀辕建,或以访孝立,累累相继矣。至合尖云际,植笏峰头,久以文笔坤申议改,未果。夫亭可随地而设,惟塔贵合乎天星,任卓笔之责者,是在来兹哉。

教  场

教场  初在县城内卧龙山麓。深三十丈,阔十九丈。正德十五年,知县邢瑄迁于东郊。万历二年,洪水冲去。知县何守成、典史李钥,鼎建讲武台一所。从旁建厅三间,缭以垣。大门一间,匾曰“威远”。康熙甲辰年,水冲教场,演武门、亭俱废。

关  隘

兴化寨  在县溪南里。先在胜运里丰稔寺,今移峰头。

太平寨  在县东北太平里。

三层岭寨  在县东南金丰里。

箭竹隘  成化二十三年,漳南道伍希闵,因邻界广东小靖地方盗贼出没,奏议委武平所官兵守御。寻,以废革。至万历丙辰,诏郡县选将才。通邑举贡生卢宝之子卢五昌【名日昭】,委守箭竹隘口,防御有方。天启戊辰,加衔参将,昭不受,谢事养亲,而隘守久无人矣。今设塘房于此。

折滩隘  在县西溪南里。

大埠隘  在县西溪南里。

河头隘  在县南溪南四图。万历四年,筑城堡。【邑人孔煌猷有记。】

锦丰窑隘  在溪南里,路接广东界。

缘岭崠隘  在县东丰田里,路接漳州界。

水槽凹隘  在县西北胜运里。

蔡坑隘  在县西北胜运里。

金溪岭隘

古竹隘  漳广相连,伏戎渊薮。国朝知县岳钟淑详请,特设驻防把总一员,统兵镇之。【详见《图说》。】

论曰:建圉以险,守险以人。凡地之扼吭拊背,中逵四达,则设关隘以防之。至名隶尺籍,职司守望,则农隙以司马法教焉。故守险之人即所教之人,而所教之人即守险之用也。永邑关隘披图可考,惟是教场,旧在东郊。今虽淹圯,旧址尚存,犹可以为坐作进退之区。夫以简阅精严之旅,而又据一夫当关之势,则永真固于金汤矣。

万寿寺  在县治东。成化二十年,知县王环督龙寿寺僧以崇募缘建之,匾曰“祝圣道场”。国朝顺治七年,知县赵廷标督楚僧大梆,募缘重修正殿,增塑罗汉十八尊,改三门为大厅,匾曰“天子万年”。东西旧建两斋:东斋下为文像堂【生员戴锦重修】,又下为灵岳堂;西斋下为子孙堂,又下为五显堂【邑人丘万球建】。正殿之后为观音堂,僧大梆重修。堂后为静室,僧含白建。

普陀岩  在县东。康熙九年,知县潘翊清买民地鼎建。

金谷寺  在溪南里金砂村。元中统年间僧寂尚建。康熙十年重修。

龙寿寺  在溪南里古镇【旧《志》载】。废。

丰稔寺  在胜运里。旧《志》:“奉例折卖。”万历年,复置重修。甲辰年水废。僧居尚存。

庆清寺  在丰田里。元德佑年,僧了通建。

龙归寺  在太平里。元至顺间,僧友因建。明天顺间,里民简宗孝、卢惟益等募众重修。

北山寺  在太平里,元至正间,僧普贵建。

大院寺  在溪南里。

梅山寺  在丰田里赤迳乡。

西霖寺  在金丰里大溪乡。

西霖宫  在金丰里奥杳村。

真武宫  二。一在县治北门;一在县治西井右,举人周行先建。

仙师宫  在溪南里。

通济宫  在胜运里。

镇龙宫  在太平里大塘凹。

仙马宫  在太平里洪源村。

神  宫  在丰田里湖雷村。

夫人宫  在金丰古竹村。

将军庵  在溪南里龙安寨长远隔。中祀观音大士,傍祀赵将军。恤灾悍患,常显灵异。康熙三十六年,内署县事连城县知县赵良生,同典史王士奇,捐俸倡募重建。

石圳庵  在县东石圳潭上。其下为放生潭,游鱼充牣。知县洪天开构亭于上。【邑人徐泰来有记。】

三层岭福广庵  在金丰永定大埔界。顺治己丑年,僧慧光建。

梅山庵  在太平里,元中统间建。

福广庵  在溪南里,离锦丰窑十里。邑耆吴璇建。

大悲阁  在县治西山。知县伍耀孙建。国朝知县岳钟淑重修。前堂原为老姆阁,生员丘与长捐资建。因瓦桷颓废,康熙三十二年,内典史王士奇捐俸倡募鼎新。

广嗣阁  在丰田里武溪大路。崇祯年间,邑人卢日昭建。中祀大士,乡人求嗣多灵验,故名。左有三教堂,养生鱼于潭,架亭于上,为“呼鳞台”。【有记,有诗。】

观音阁  在丰田里武溪鲤潭上。僧大智募建。

论曰:绀园之建,实为国家恢宏象教、祝厘讲约之地。故通都大邑之中,其为日月天宫、琉璃地道者,甍相接也。《永志》旧存八寺十三庵,散置乡落,虽不敢称为化城宝地,要皆苾蒭者之所居。至行宫飞阁,亦悉载之,以备方外之志云。

恤  典

(校注:此条目卷首目录为“恤政”。)

预备仓  一在县治内,一在丰田里庆清寺侧。仓废基存。

【按,预备仓,嘉靖十九年,巡道侯廷训檄各县建立。迨万历年间,屡命出帑籴谷。凡士民之以义劝者,表其宅里,赐之旌奖,载在成书,可考也。故县治有官仓,各乡则为义仓。凡法以罪当赎者,令民照价输谷,而官计其入,不复受金。入官赃罚,则尽以为籴本,别置一廒。每岁,秋则增价籴之,春则减价粜之。且谷积三岁则腐,虫鼠风雨坏之。故有以陈易新之法,或以时粜籴如古,常平其数,贮之库藏。官府承代,则以交盘。此可以平市中腾涌之价,销垄断遏籴之私,法至善也。后之惠民者,仿而行之,何患乎旱灾也哉?】

养济院  在县东一里山麓间。周围四十丈,外门缭以垣。内厅一间。左畔住房一列七间,右畔一列六间。嘉靖三十七年,知县许文献重修。

漏泽园  无告之民,有院以养之,有祭以祀之。若无义塚,则其无所归矣。万历三年,知县何守成创建于山川坛侧山麓间,周围数里

论曰:养济、漏泽,为无告之民养生送死而设也。昔先王之于民也,鳏寡孤独,首先仁政。而京观之制,收鲸鲵以封之。夫鲸鲵且封,况民乎?今养济有院,而漏泽为民居矣。择地施泽,宁无待欤?

营建卷之三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