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东道九

衢州

衢州安信郡今理安信县春秋为越西郡之地呉洎晋为东阳之墟按舆地志云后汉献帝初平三年分太末立新安县晋太康元年以农有新安改名为信安地土所属与婺州同唐武徳四年平李子通析婺州之西境仍于信安县置衢州州西有三衢山因以为名七年陷辅公祏因废至垂拱二年又分婺州之信安隆邱县置衢州取武徳废州为名天寳元年改为信安郡乾元元年复为衢州又割常山入信州

元领县六 今五

信安 江山 龙逰 常山 开化【新置】盈川【一县旧废】州境

东西一百二十二里 南北二百五里

四至八到

东北至东京二千七百一十五里 西北至西京三千一百三十五里 西北至长安三千九百里 东至婺州一百九十里 南至处州三百五十里 西至饶州九百九十二里 东南至处州三百六十三里 西南至建州一千一百里 西北至饶州二百一十九里 东北至睦州二百一十九里

唐开元户二万七千一百皇朝户主客一万九千八百五十九

风俗

与婺州同

人物无

土产

白纻布 大麻布 纱 扇 簟【号生子簟】

信安县旧三十乡今三十五乡汉太末县地后汉献帝初平三年分太末置新安县晋武太康元年以农有新安县遂改此为信安县唐垂拱中因立郡于此唐末钱镠割据为西安 石室山一名石桥山一名空石山晋中朝野有王质者常入山伐木至石室见有童子数四弹琴而歌质因放斧柯而听之童子以一物与质状如枣核含之不复饥遂得少停俄顷童子语曰汝来已久何不速去质应声而起柯已烂尽 泉岭山在县南二百里汉朱买臣云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即今信安县之北界也

江山县西八十里旧十七乡本信安县之南川唐武徳四年分信安置须江县因南有须江为名八年又废永昌元年又置钱镠改为江山 骑石山山下有石如人骑马郡国志云如人而无头昔有神巫以印指马头马头即落则此山也 江郎山山上有五色石日照炫燿又郡国志云山上有三峯峯上各有一巨石高数十丈岁渐长昔有江家在山下居兄弟三人神化于此故有三石峯在焉又有湛满者亦居山下其子仕洛遭永嘉之乱不得归满乃使祝宗言于三石之灵能致其子靡爱斯牲旬日中湛子出洛水边见三少年使闭眼入车栏中但闻去如疾风俄顷间从空堕恍然不知所以良久乃觉是家园中也

龙游县东七十五里旧二十六乡今二十七乡春秋姑蔑之地越伐吴王孙弥庸观之见姑蔑之旗杜注云今东阳太末县秦汉为太末县地晋立龙邱县按舆地志云今龙邱乃春秋东阳太末县也一云菇末县东有龙邱因以为名隋废唐武徳四年置縠州及白石太末二县八年废縠州及白石太末二县入信安县贞观八年分金华信安二县置龙邱县来属婺州垂拱二年属衢州钱镠改为龙游 龙邱山东阳记云上有九石晴明逺望尽如芙蓉有龙长隠其处因名龙邱山岩际有石岩如窻窗中有石床生龙须草柽柏望之五采呼为新妇岩齐书曰太末徐伯珍宅南九里有髙山班固谓之九岩山 武安故城唐武徳八年以县来属婺州垂拱二年衢州按信安记云证圣二年割常山须江饶州之弋阳三县置武安县以地有武安山因以为名今按此邑已废故城至今犹存焉

常山县东九十六里旧二十乡今一十一乡唐咸亨五年分信安县县西界于常山北至常山县属婺州垂拱二年改属衢州乾元元年属信州寻又还衢州 三衢山东阳记云山上有石周回三百步 五亩桥縠江舆地志云其水波瀬交错状似罗縠之文因以为名废盈川县在县南五十五里唐如意元年分龙邱县西梧山玉东等乡置按县西有刑溪土人陈留异恶溪有刑名改曰盈川因为盈川县葢取盈满之义至元和七年正月又废此县以其地并入信安龙邱二县

开化县东八十里今八乡本常山县地钱镠割据之时析常山八乡置开化县

婺州

婺州东阳郡今理金华县禹贡扬州之域春秋及战国时为越之西界秦属防稽郡汉初属荆吴二国后吴王濞诛复置会稽属扬州其地亦属焉今州界得汉会稽郡之乌伤太末二县地郑缉之东阳记云此境为会稽西部尝置都尉理于此呉宝鼎元年始分会稽置东阳郡属扬州晋宋齐皆因之不改梁武帝又置金华郡于此陈永定三年于郡置晋州寻又改信安县为信安郡隋开皇九年平陈省东阳郡理却为长山等九县以为吴州十三年又于此郡旧处复置婺州葢取其地于天文婺女之分以为州名焉炀帝初废州为东阳郡唐武徳四年平李子通置婺州为领华州长山二县七年废网州义乌来属八年废丽州为永康衢州信安县竝来属又废谷州入信安长山入金华县贞观八年复分置龙邱县咸亨五年置兰溪常山二县垂拱二年分龙邱信安常山三县置衢州又置东阳县天授二年又置武义县天宝元年改婺州为东阳郡乾元元年复为婺州晋天福四年升为武胜军节度皇朝因之

元领县七

金华 东阳 义乌 兰溪 永康 武康 浦阳州境

东西二百四十一里 南北二百六十里

四至八到

西北至东京二千六百二十里 西北至西京三千三百五里 西北至长安三千八百九十五里 东至越州四百八十里 南至处州二百八十八里西至衢州一百九十二里 北至睦州一百八十里东南至台州六百十二里 西南至处州松阳县

界一百五十里 西北至睦州陆路一百六十里水路一百八十里 西南至越州三百九十里

唐开元户一万四千三百皇朝户主三万三千九百八十二客六十四

风俗

郡国志云扬州东境婺州正得东越之地汉时其地属会稽郡呉为东阳郡民俗轻躁少信行好淫祀人物

杨琰字机平乌伤人为零陵太守盛石灰于草上马尾鼓灰败贼 骆统字公绪乌伤人随陆逊破蜀骆宾王义乌人 唐徐安贞兰陵县人

土产

绵 絁 绢

金华县旧四十五乡今二十四乡本汉乌伤县地后汉初平三年分乌伤置长山县属会稽郡呉寳鼎元年置东阳郡理乌伤吴录地理志云属东阳郡名山畧记云有长山在东北县因之为名随改长山为金华按金华即长山别名今为金华县焉长山在县南二十里一名金华山即黄初平初起遇道士敎以仙方处吴录地理志云常山仙人采药处谓之长山山南有春草岩折竹岩岩间不生蔓草尽出龙须不中为席但以其穰为灯炷抱朴子云左元放言此山可以合神丹免五兵洪水之患又按舆地志云金华山连亘三百余里 毕岭舆地志云东阳毕岭之下有钱岭往往人于此岭下获大钱今俗谓之钱岭 铜山在县南三十里东阳记云山下有泉水色鲜白号为铜泉又按异苑曰吴时有军士五百人破洞得一铜釜将欲破之水从中暴发遂成湖以溺人 龙邱山亦当此邑界在衢州 石甑按东阳记云混山顶上有一孤石可髙三十丈其形如甑人谓之石甑 溪水郡国志云金华县因山为名城南临溪水髙阜上有楼名曰元畅楼宋沈约吟咏于此处赤松涧赤松子逰金华山以火自烧而化故山上有赤松之祠防自山而出故曰赤松涧 徐公湖郡国志云在长山上周回四百八十六步昔山下居人徐公登山至湖逢见二人共博自称赤松子安期先生酌湖中水为酒饮徐公醉及醒不见二人而宿莽攒聚其上徐公方追悔山因名焉今有徐公宅基在此山下有灵岩寺即梁文士刘峻字孝标弃官居此湖东山之上孝标撰类苑一百二十卷也

东阳县东一百五十里元三十五乡本乌伤县地汉书地理志属会稽郡垂拱二年因东阳旧郡之号分乌伤县地以置县焉东阳江一源南自永康县界流入至金华县合成一水谓之东阳江

义乌县东北一百一十五里旧二十九乡今二十六乡异苑云东阳顔乌以淳孝着闻羣乌助衔土块为坟乌口皆伤一境以为至孝所致因以县名乌伤唐武徳四年于此置网州分乌伤立华州县七年州县并废仍改乌伤为义乌县 云黄山在县南三十五里山多态赤豹 歌山郡国志云东阳歌山山下水通临海昔有人乗船从下望见女子于山下汲水登峰而歌姿态端美船人挑之神怒因坠三大石塞水源遂不通舟船山侧有名步庙临流虚搆髙数丈长四十丈可容百人坐兰溪县西北五十五里元二十四乡本金华之地焉唐咸亨五年八月分金华西界至东阳县东阳记云龙邱山下有兰溪因以为名 兰阴山在县西五里一名横山临截三江 风子山在县西六十里葛洪丹灶基址九峯山在县南六十里下有唐中书侍郎徐安贞读

书岩

永康县东南一百九十里旧三十五乡今二十四乡本乌伤县之地东阳记云赤乌八年分乌伤之上浦置为永康县属会稽郡隋平陈废之唐武徳八年又置 石公山在县西十里有孤石望如人坐其傍又有如石人状是新妇着花履焉或名新妇岩 石城山在县南一十四里吴录云永康有石城山山海经云三天子都在闽西海北郭璞注云在新安歙县东又引张氏土地记云东阳永康县南四里有石城山上有小石城云黄帝曾逰此山即三天子都也 金胜山在县东五十里郡国志云昔有人于此拾得金胜因名之山有赵炳祠炳善方术庙今无蚊虫异苑曰孙权时永康人入山遇大烹之不烂即此山

武义县舆地志云吴赤乌八年分乌伤永康县置隋废唐天授二年分永康西境又置 大家山在县西二十里大家起云新妇山即雨因以为 新妇山改作大家山也山上有小石扶立如妇人因名之

浦阳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元一十四乡唐天寳十三年析义乌北鄙置浦阳县寻又析兰溪界二乡杭州富阳县二里属焉 蒲阳江在县西三十里县取此山为名

太平寰宇记卷九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