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穿着奇装异服的人走在路上。

他就是藤原惺窝。

他穿着衣袖宽松的古代中国服,加上当时又开始从事“学者”此一奇妙的自由职业,人们认为天下无人与之可比,故此几乎人人都认识他。

“惺窝先生走过去了。”

难民们到处交头接耳议论。

这里是伏见的街市。丘陵上高耸着秀吉修建的壮丽城池。城墙上,德川军的旗帜密密麻麻,迎风飘扬。

“何时开战?”

惺窝捉住一个手推车满载家产的逃难百姓问道。

“哎哟,何时呢?听说今天早晨奉行大人亲率十万大军,从大坂开拔了。还有小道消息说,枚方一带大军人山人海。伏见城(德川军)今天早晨紧闭所有城门,就是证明。这是准备死守城池呀。”

“你是在逃命啊?”

惺窝拖着手杖走了起来。

“废话。先生不也是吗?”

“是的。能说会道的人也惜命。然而,逃至何处,才能抵达没有战争的土地?”

惺窝自言自语。他想经由藤森神社北侧东去,便改变了路线。这一带丰臣家小旗本的宅邸居多。秀赖去了大坂,这些宅邸几乎也都空下了。

看不见人影。

空荡荡的宅邸,一棵棵树上传来了蝉鸣。太阳西倾,没有一丝风,热得令人都厌倦活下去了。

(已经习惯逃难了。)

惺窝少年时代过得风雅。

前已述及,他是公卿之子,父亲是参议冷泉为纯。一家从京都流寓播州三木郡细川村,定居下来。

少年时代,惺窝家的豪宅遭到附近三木城主别所长治攻打,父亲为纯、惺窝的胞兄为胜一同死于保卫战。母亲和乳母等都自杀了。

惺窝年龄幼小,却是个壮怀激烈的少年。他穿越战火跑到姬路。恰好织田家的司令官、羽柴筑前守秀吉驻扎此地。惺窝要求拜会。

“我是参议冷泉为纯之子,请为我父兄报仇!”

他以傲慢的态度拜托。当时秀吉处于行军途中。为平定播州,秀吉正在与当地豪族谈判,希望通过外交手段尽量获得更多的归顺者。

“不可能马上报仇。”

秀吉回答。此言令幼小的惺窝深有感触,他觉得不能依赖秀吉。

于是他逃出播州,入京都皈依佛门,专攻学问。中途还俗,留发蓄须,穿上道袍,自称“儒学家”。

探究伦理和政治哲学的儒学家,后及德川时代,多得成群结队,但此时可谓仅有惺窝一人。

惺窝在丰臣时代是赫赫名士。他与大名交往广泛,盛情聘请他去讲学的有德川家康、石田三成、木下胜俊、细川忠兴、板仓胜重、赤松政村等大名。就连小早川秀秋也多次想聘请惺窝讲学。由此可以推测,惺窝的名望不同凡响。

然而,也有例外。

此人就是秀吉。秀吉继承了信长的趣味,爱好茶道、绘画、建筑等艺术,可谓艺术的保护者。秀吉是“安土桃山时代”这绚烂艺术时代的主宰者,但他对学问却兴味索然。

因此,求学心盛的大名们以接待师长之礼聘请惺窝讲学,秀吉却一次也没聘请过。

“这般世道,尽早结束为好。”

惺窝暗中对朝鲜学者说出这样的话,自有道理。

蝉鸣依然满树。

右侧是藤森。

左侧宅邸街区坍败的院墙,遥遥延伸到前方藤堂高虎宅邸的森林中。

(哎哟!)

惺窝停住了脚步。

前方出现二十来个全副武装的武士,簇拥一个骑马的人前进,那人显然是个大名。但不知何故,没有披甲戴盔,只是一身便装。

(讨厌。)

惺窝暗思。出于幼少时代的阴暗回忆与自己的世界观,惺窝厌恶披甲戴盔的形象。他想赶快躲开,却又无适当的岔道。

队伍渐渐走过来了。

这时,马上的大名说道:

“这不是惺窝先生吗?”

他连忙翻身下马。

“啊,是若狭少将呀。”

惺窝停下脚步。

“真碰巧。”

名曰若狭少将的大名,赶忙将缰绳扔给了马夫,朝惺窝走来。


人称“若狭少将”者,是秀吉遗孀北政所的娘家侄子。

即金吾中纳言小早川秀秋的胞兄。

(虽说是哥俩,做人的品味却判若云泥。)

世间这么议论。

由于人品风采差别太大,甚至有些小道消息说,二人很可能不是出自同一娘胎。

秀吉有名侧室松之丸殿,曾是若狭守护官、大名武田元明之妻。武田家灭亡后,她进了丰臣家的后宫。当时松之丸殿对秀吉说道:“其实,妾与前夫生有一子。”秀吉悯之,便将这孩子送给北政所的娘家木下家(杉原家),当亲生儿子抚养。

若是这样的话,若狭少将木下胜俊继承的是若狭名门武田的血统。但这只是传言。

归根结柢,北政所生在下级武士之家,若狭少将作为她的侄子,贵族风貌过于鲜明,从而生出了臆说。

若狭少将还是一名诗人。

他擅作和歌,与细川幽斋并列,是当代屈指可数的才子。若狭少将似乎很早就有这样的憧憬:与其过着充满权谋术数的大名生活,不如逃进风雅的世界。

史实上,木下胜俊于关原大战后,隐遁京都,削发为僧,号“长啸子”,到八十一岁归西之前,一直享受着风月生活。

此时,后来的歌人“木下长啸子”才刚过三十岁。

“何故来到此地?”

不消说,惺窝感到不可思议。

秀吉死后,木下胜俊以丰臣家伏见城的城主代理身分滞留伏见。作为眼前右侧高耸伏见城的法定长官,理应住在城里。

(难道不想死守城池了吗?)

这是惺窝的疑问。

此间情况实在蹊跷。若狭少将木下胜俊是城主代理。同时,家康的谱代大名、老臣鸟居彦右卫门任守将,率兵守备。比喻说来,可以这样理解:木下胜俊为法定长官,彦右卫门任守备队长。毫无疑问,家康东去之际,认为若狭少将是自己人,因为他是北政所的侄子。

若狭少将回望家臣们,说道:

“我要在这里和惺窝先生交谈。你们去喂马喝水休息吧!”

说完,他凑近惺窝身旁,用袖子扫去路边石块的积尘,为惺窝准备出座位。

“能否请先生略听管见?”

言讫,向惺窝躬身作礼。

惺窝坐到石头上。若狭少将坐在对面另一块石头上,突然说道:

“我是从城里逃来此处的。”

针对此事,若狭少将想聆听惺窝的点评。

“武士作战前弃城而走,不是好事。三成举兵以来,我夜不成眠,受尽懊恼。最终决定选择这条胆怯之路。现世和后世对此举的评说,想必会沸沸扬扬吧。先生有何高见?”

“嗐。”

惺窝一言不发,一直沉默着。

歌人若狭少将耐不住惺窝的缄默,自己讲了起来。

听来自有其理。

“若狭少将想叛变吧?”

鸟居派的官兵频繁议论这个流言。过激者甚至主张决战前先用若狭少将的首级祭祀军神。

“因我是丰臣家的同族。”

遭到那样的怀疑,也可以理解。这个过于聪明而富教养的人,有一大弱点,连敌方的立场也能够理解。

“同时,我还相当于秀赖公的表兄弟。”

此话正确。秀赖是淀殿的亲生儿子,对秀吉的正室北政所而言,是形式上的儿子。若狭少将既然是北政所的侄子,他与秀赖就是表兄弟关系,只是血缘并不相联。

“人人都怀疑我,也有其理。但我决不会站到三成一边。”

这是理所当然。目前三成奔走建立的“西军”诸将,如岛津、毛利、长曾我部等,不是旁系大名,就是与淀殿近密,换言之都属于秀吉侧室一方。

秀吉正室方面的大名加藤清正和福岛正则,都随了德川。要想脱离闺阀党派,若狭少将就必须倒向德川一方。

“正因如此,我曾准备与鸟居彦右卫门并肩作战。”

若狭少将说的“正因如此”,带有非同一般的影响力。若西军获胜,丰臣家的主流将由“淀殿党”占据,与北政所有血缘关系的人,或恐连聊以喘气的一块地方也得不到。

“于是,我要战斗。”少将说道。

“然而,”

少将又说道。

“我所属的德川一方倘若获胜,秀赖公的结局将会如何?即使不被杀害,也无法继续保住目前身分。说来,这是消灭丰臣家的大战。”

若狭少将口若悬河。

“作为丰臣家的同族,我不能加入德川一方。”

对若狭少将来说,还有一件不容乐观的事。那就是不知胞弟小早川秀秋出于何种本意,率大军加入西军。为攻打伏见城,他任大将,前来指挥。

“因此,伏见城里,”少将说道,“开始强烈怀疑我。似乎认定我会与弟弟秀秋里应外合,发动叛乱。若是这样,人命危在旦夕。我下定决心,与其被当作叛徒处置,不如逃走。现在我刚逃出城,来到这里。”

“少将做了一件无所畏惧的事啊!”

言讫,惺窝终于笑了。

“在东军和西军中,少将恐怕是最勇敢的大名。”

“此话怎讲?”

无疑,这意外的话语令年轻的少将感到惊异。

“哎呀,这是我由衷钦佩之感。”

惺窝赶着眼前的蚊子,这样说道。

“看来少将要舍弃大名官职了。即使不做这种打算,结果也不得不舍弃之。东军和西军任何一方获胜,都不会委任不战自逃的少将为大名。”

“哼。”

这位青年来到人世不久,就因秀吉的成功,坐上了贵族位置。他似乎没有将后果预想得如此严重。少将的地位不像其他大名那样是靠自己奋斗得来,因此他的思谋显得有些青嫩。

“正是。”

这位六万二千石的大名,现在想返回自己的居城若狭小滨去。

(这个青年为自己未来的命运而惊骇。)

惺窝从少将的神色里敏感读出了这种感觉,但他故作不知:

“少将做任何事都有非凡的心理准备。”

继而高声夸奖:

“太合施恩栽培的人也好,跑到内府一边的人也罢,全日本所有大名,无不被加封的欲望驱动,正眼神惊怒多变地热衷于保全自己地位。此刻,少将干净利落地舍弃了城池与地位。这种高洁风度令我佩服。”

惺窝说道。

“还有,后世也许将少将视为战乱中典型的胆小武士。连这种评说也不害怕,舍弃城池官位,这种潇洒的觉悟是其他人学不来的。视少将为诸大名中最有勇气之人,原因就在于此。”

“是啊。”

年轻的少将笑了起来。自己的立场与行动若用一个主题贯穿起来,可以这样评定。

之所以如此,一是由于不劳而获的地位令少将可以轻松舍弃;二是出于他的天性和人品不适合活在政治和军事的烦杂之中。这样一来,碰巧惺窝于路旁明示的未来形象,显得非常甜美。因为这青年先天具备了嗜好吟咏隐遁和歌的潜质。

若狭少将轻松说道:

“我不回若狭了。从今开始,我想生活在类似京都鸭川那样的河边。”

“那可真不错啊!”

惺窝本来就恨透了因大名们强烈欲望而衍生的战乱,就算只见一人能从这好战的阿修罗场逃脱,惺窝也觉得好。

“惺窝先生。”

若狭少将神情自然,但目光非常严肃地问道:

“这场战争,哪方能够胜出?”

“家康能胜出。”

惺窝当即断定。根据之一,西军并不统一。自古以来,没有纷乱势力胜出的先例。

“而在少将面前,恕在下冒昧,”

惺窝又说道:

“在下感到,丰臣的天下再持续下去,就令人厌恶了。这是黎民百姓都有的真实感受。太合在朝鲜发动无用的战争,导致民力疲弊。加之,太合在各地修建巨城,耗尽民脂民膏。如此帝王必亡。”

“如此说来,先生翘盼家康之世到来吧?”

“却也并非如此。”

惺窝流露出极其虚无的神情。

“但家康多少还想倾听圣贤之道。若说稍有期待,就在这一点上。虽然如此,在下对家康不抱过多期待。家康就是那样的人,他肯定是政权的颠覆者。——在下目前最盼望的,”

惺窝沉默片刻,接着说道:

“就是逃出日本。”

连若狭少将木下胜俊都知道,想去朝鲜或明朝,是惺窝的夙愿。

惺窝说完最后一句,二人就各分东西了。此后,胜俊去了京都,在北政所宅邸北侧结一茅庵,过起舍弃尘世的生活。

惺窝去了京都北郊大原的乡村,借一农舍暂时栖身,等待战乱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