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本神篇第八

马云。此篇推本五脏之神。故名篇。简案、篇首有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语。故命篇。

 乱 史音 、音闷。简案、懑闷并通。道藏本及马、张、志作恍。误。

天之罪与人之过乎 志与下句。简案、根据志意。与、平声。

天之在我者(止)生者也 张云。人禀天地之气以生。天地者。阴阳之道也。自太极而生两仪。

则清阳为天。浊阴为地。自两仪而生万物。则干知大始。坤作成物。故易曰。天地之大德曰生。宝命全角论曰。

人生于地。悬命于天。然则阳先阴后。阳施阴受。肇生之德本乎天。成形之气本乎地。故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德流气薄而生者。言理赋形全。而生成之道斯备矣。

故生之来谓之精 张云。所谓精者。天之一。地之六也。天以一生水。地以六成之。而为五行之最先。故万物初生。其来皆水。如果核未实。犹水也。胎卵未成。犹水也。即凡人之有生。以及昆虫草木。

无不皆然。易曰。男女构精。万物化生。此之谓也。志云。决气篇曰。常先身生是谓精。盖未成形。而先受天一之精。故所生之来谓之精。简案、此以下止于谓之智。见子华子

两精相搏谓之神 张云。两精者。阴阳之精也。搏、交结也。易曰。天数五。地数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周子曰。二五之精。妙合而凝。是皆两精相搏之谓。

凡万物生成之道。莫不阴阳交而后神明见。故人之生也。必合阴阳之气。构父母之精。两精相搏。形神乃成。

所谓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也。又决气篇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志云。平人绝谷篇曰。

神者水谷之精气也。盖本于先天所生之精。后天水谷之精。而生此神。故曰。两精相搏谓之神。真邪章曰。真者所受于天。与谷气并而充身者也。简案、两精之解。张义似长矣。马云。相搏之搏音博。礼儒行、鸷虫攫搏不程勇者。亦读为博。此恐非也。博、子华子作薄。乃易所谓雷风相薄之薄。二字古通用。见通雅

随神往来者谓之魂 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 张云。精对神而言。则神为阳而精为阴。魄对魂而言。则魂为阳而魄为阴。故魂则随神而往来。魄则并精而出入。愚按、精、神、魂、魄。虽有阴阳之别。而阴阳之中。复有阴阳之别焉。如神之与魂皆阳也。何谓魂随神而往来。盖神之为德。如光明爽朗。聪慧灵通之类皆是也。魂之为言。如梦寐恍惚。变幻游行之境皆是也。神藏于心。故心静则神清。魂随于神。故神昏则魂荡。

此则神魂之义。可想象而悟矣。精之与魄。皆阴也。何谓魄并精而出入。盖精之为物。重浊有质。形体因之而成也。魄之为用。能动能作。痛痒由之而觉也。精生于气。故气聚则精盈。魄并于精。故形强则魄壮。此则精魄之状。亦可默会而知也。然则神为阳中之阳。而魂则阳中之阴也。精为阴中之阴。而魄则阴中之阳者乎。虽然。此特其阴阳之别耳。至若魂魄真境。犹有显然可鞫者。则在梦寐之际。如梦有作为而身不应者。乃魂魄之动静。动在魂而静在魄也。梦能变化而寤不能者。乃阴阳之离合。离从虚而合从实也。

此虽皆魂魄之证。而实即死生之几。苟能致心如太虚。而必清必静。则梦觉死生之关。知必有洞达者矣。诸家得理之论。再附于下。以详其义。唐孔氏曰。人之生也。始变化为形。形之灵曰魄。魄内自有阳气。气之神曰魂。魂魄神灵之名。初生时。耳目心识。手足运动。此魄之灵也。及其精神性识。渐有知觉。此则气之神也。

乐祁曰。心之精爽。是谓魂魄。魄属形体。魂属精神。精又是魄。魄是精之神。神又是魂。魂是气之神。邵子曰。气形盛则魂魄盛。气形衰则魂魄亦从而衰。魂随气而变。魄随形而化。故形存则魄存。形化则魄散。朱子曰。魂神而魄灵。魂阳而魄阴。魂动而魄静。生则魂载于魄。而魄检其魂。死则魂游散而归于天。魄沦坠而归于地。运用动作底是魂。不运用动作底是魄。魄盛则耳目聪明。能记忆。老人目昏耳聩。记事不得者。魄衰也。

又曰。人生则魂魄相交。死则各相离去。月之黑晕是魄。其光是魂。魂是魄之光焰。魄是魂之根柢。火是魂镜。

其魄灯有光焰。物来便烧。镜虽照见。却在里面。火日外景。金水内景。火日是魂。金水是魄。阴主藏受。故魄能记忆在内。阳主运用。故魂能发用出来。二物本不相离。精聚则魄聚。气聚则魂聚。是为人物之体。至于精竭魄降。则气散魂游而无知矣。

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马云。其所谓心意、志思、智虑。举不外于一心焉耳。故凡所以任物者谓之心。素问灵兰秘典论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则万物之机。孰非吾心之所任者乎。简案、白虎通云。心之为言任也。任于思也。

心有所忆谓之意 张云。忆、思忆也。谓一念之生。心有所响而未定者曰意。李云。心已起而未有定属者意也。简案、礼大学疏。总包万虑谓之心。为情所意念谓之意。又礼运注。意、心所无虑也。

意之所存谓之志 甲乙意下之字作有。张云。意之所存。谓意已决。而卓有所立者曰志。李云。

意已决而确然不变者志也。

因志而存变谓之思 张云。因志而存变。谓意志虽定。而复有反复计度者曰思。

因思而远慕谓之虑 张云。深志远慕。必生忧疑。故曰虑。简案、子华子。远慕作有所顾。荀子礼论。礼之中焉能思索。谓之能虑。说文。虑、谋思也。大学朱注。处事精详也。

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张云。疑虑既生。而处得其善者曰智。按此数者。各有所主之脏。今皆生之于心。此正诸脏为之相使。而心则为之主宰耳。简案、子华子处物。作有所决择。

长生久视 老子五十九章云。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怵惕 史云。悚惧也。张云。怵、恐也。惕、惊也。简案、书。 命。怵惕惟厉。孔注。言常悚惧惟危。

流淫而不止 甲乙止、作正。张云。流淫谓流泄淫溢。如下文所云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时自下者是也。

竭绝而失生 张云。悲则气消。悲哀太甚则胞络绝。故至失生。竭者绝之渐。绝则尽绝无余矣。

神惮散而不藏 张云。喜发于心。乐散在外。暴喜伤阳。故神气惮散而不藏。惮、惊惕也。简案、诗。云汉。我心惮暑。笺。惮、犹畏也。国语周语。惮其牺也。注。惮、惧也。文选西京赋。惊 。惮蛟蛇。薛综注。惊、惮、谓皆使骇怖也。

迷惑而不治 张云。怒则气逆。甚者心乱。故至昏迷皇惑而不治。不治、乱也。

荡惮而不收 甲乙注云。不、收、太素作失守。张云。恐惧则神志惊散。故荡惮而不收。上文言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与此稍同。但彼云不藏者。神不能持而流荡也。此云不收者。神为恐惧而散失也。所当详辨。

心怵惕(止)死于冬 张云。此下言情志所伤之病。而死各有时也。心藏神。神伤则心怯。故恐惧自失。 者筋肉结聚之处。心虚则脾弱。故破 脱肉。毛悴者。皮毛憔悴也。下文准此。色夭者心之色。赤欲如白裹朱。不欲如赭也。火衰畏水。故死于冬。

脾愁忧(止)死于春 张云。忧本肺之志。而亦伤脾者。母子气通也。忧则脾气不舒。不舒则不能营运。故 闷而乱。四肢皆禀气于胃。而不得至经。必因于脾。乃得禀也。故脾伤则四肢不举。脾色之夭者。

黄欲如罗裹雄黄。不欲如黄土也。土衰畏木。故死于春。

肝悲哀(止)死于秋 甲乙作狂妄。其精不守。令人阴缩而筋挛。张云。肝藏魂。悲哀过甚则伤魂。魂伤则为狂为妄而不精明。精明失则邪妄不正。其人当阴缩筋挛。两胁骨不举者。皆肝经之败也。肝色之夭者。青欲如苍壁之泽。不欲如蓝也。木衰畏金。故死于秋。李云。悲哀亦肺之志。而伤肝者。金伐木也。

肺喜乐(止)死于夏 甲乙作意不存其人。简案、其人接下句似是。张云。喜本心之志。而亦伤肺者。暴喜伤阳。火邪乘金也。肺藏魄。魄伤则神乱而为狂。意不存人者。旁若无人也。五脏之伤。无不毛悴。

而此独云皮革焦者。以皮毛为肺之合。而更甚于他也。肺色之夭者。白欲如鹅羽。不欲如盐也。金衰畏火。故死于夏。

肾盛怒(止)死于季夏 张云。怒本肝之志。而亦伤肾者。肝肾为子母。其气相通也。肾藏志。志伤则意失。而善忘其前言也。腰脊不可俯仰屈伸者。腰为肾之府也。肾色之夭者。黑欲如重漆色。不欲如地苍也。水衰畏土。故死于季夏。

恐惧而不解(止)精时自下 张云。此亦言心肾之受伤也。盖盛怒虽云伤肾。而恐惧则肾脏之本。

志恐则气下而陷。故能伤精。肾主骨。故精伤则骨 。痿者阳之痿。厥者阳之衰。命门不守。则精时自下。是虽肾脏受伤之为病。然邪气脏腑病形篇曰。愁忧恐惧则伤心。上文曰。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义与此通。

李云。此亦肾伤也。特伤于本脏之志。为异于前耳。闭藏失职。则不因交感。精自下。志云。上节论伤肾脏之志。此论伤肾脏之精。盖魂、魄、智、意、本于心肾精神之所生。故首言怵惕思虑者则伤神。末言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神生于精。而精归于神也。

是故五脏(止)不可以治之也 张云。此承篇首之问而言。凡用针者。必当察病者之形态。以酌其可刺不可刺也。设或五脏精神已损。必不可妄用针矣。故邪气脏腑病形篇曰。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而调以甘药也。根结篇曰。形气不足。病气不足。此阴阳气俱不足也。不可刺之。

肝藏血 张云。宣明五气篇曰。肝藏魂。五脏生成篇曰。人卧则血归于肝。调经论曰。肝藏血。血有余则怒。不足则恐。

脾藏营(止)经溲不利 张云。营出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为血。故曰。脾藏营。营舍意。

即脾藏意也。脾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以脾主四肢。而脾为五脏之原也。太阴脉入腹络胃。故脾实则腹胀。

经溲不利。调经论曰。形有余则腹胀。经溲不利。经、当作泾。简案、甲乙。经、作泾。厥论亦作泾。

心藏脉 张云。宣明五气篇曰。心主脉。调经论曰。心藏神。神有余则笑不休。神不足则悲。

肺藏气(止)胸盈仰息 张云。喘喝者。气促声粗也。胸盈。胀满也。仰息。仰面而喘也。宣明五气篇曰。肺藏魄。调经论曰。气有余则喘咳上气。不足则息利少气。甲乙。盈、作凭。注云。九墟作盈。

肾藏精(止)实则胀 张云。九针论曰。肾藏精志也。调经论曰。肾藏志。志有余则腹胀、飧泄。

不足则厥。

五脏不安(止)调之也 张云。前章言情志损伤、此分五脏虚实。故凡五脏有不安者。必审其病形虚实。情志所属。乃可随其脏以调之。此总结前章而言其治方也。

卷二

终始篇第九

马云。终始本古经篇名。而伯乃述之。故前根结篇有云。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此又曰。毕于终始。故知其为古经篇名也。按首无起句。当同前篇。俱为岐伯言也。

毕于终始 张云。终始本篇名。详载阴阳针刺之道。今散类各章。志云。终始者始于五脏。次于经脉。

终于六气。盖五脏内生六络。六经外合六气。盖五脏又本于六气之所生。故曰人生于地。悬命于天。简案、终始。其义未详。姑仍马张。

阳受气于四末(止)可令和 马云。阳在外。受气于四肢。阴在内。受气于五脏。故因其气之来而迎之者。泻之法也。因其气之往而随之者。补之法也。知迎随为补泻。则阴阳诸经之气可和调矣。

和气之方 论语。雍也。集解引孔注云。方、道也。

无道行私 张云。不明至道。而强不知以为知。即无道行私也。伐人长命。殃必及之。天道不爽。当知所畏。

谨奉天道(止)经脉为纪 张云。天道阴阳。有十二辰次为之纪。人身血气。有十二经脉为之纪。

循环无端。终而复始。故曰终始。

持其脉口人迎 张云。脉口在手。太阴脉也。可候五脏之阴。人迎在颈。阳明脉也。可候六腑之阳。人之血气经脉。所以应天地阴阳之盛衰者。毕露于此。故曰天道毕矣。

应四时也 张云。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简案出禁服篇)应四时也。上谓人迎。下谓脉口。相应往来。即如下编所谓俱往俱来。若引绳大小齐等也。简案、马以上为寸口。以下为尺。恐非。

不结动也 张云。结涩则不足。动疾则有余。皆非平脉也。

本末之寒温之相守司也 甲乙作本末相遇。寒温相守司。似是。禁服篇曰。察其本末之寒温。以验其脏腑之病。张云。脏气为本。肌体为末。表里寒温司守。不致相失。故必外之形肉。内之血气。皆相称者。

谓之平人。志。本末之寒温之两之字下句。注云。本末者。有本标之出入。寒温者。应寒暑之往来。各相守司也。简案、志注。义未明晰。

少气者(止)不称尺寸 张云。少气者。元气虚也。兼阴阳而言。故上之人迎。下之脉口。必皆衰少无力。而两手之尺寸。亦不相称也。简案、尺寸。诸家为寸关尺之尺寸。然内经无此义。今言不称尺寸者。

其脉短少。不称常时之尺寸。

可将以甘药 不可饮以至剂 张云。但可将以甘药。甘药之谓。最有深意。盖欲补虚羸。非甘纯不可也。至剂。刚毒之剂也。正气衰者不可攻。故不宜用也。志云。甘药者调胃之药。谓三阴三阳之气。本于中焦胃腑所生。宣补其生气之原。道之流行。故不可饮以至剂。谓甘味太过。反留中也。简案、以至剂为至甘之剂。殆乖经旨。

弗灸 张云。以火能伤阴也。志云。谓阴阳之气不足于外。非经脉之陷下也。

人迎一盛(止)病在手阳明 张云。人迎。足阳明脉也。一盛二盛。谓大于气口一倍二倍也。阳明主表。而行气于三阳。故人迎一盛。病在足经之少阳。若大一倍而加以躁动。则为阳中之阳。而上在手经之少阳矣。凡二盛三盛。病皆在足。而躁则皆在手也。下仿此。简案、禁服篇曰。人迎大一倍于寸口。病在足少阳。以下文例同。故张以一盛为一倍也。马志以人迎气口。为左右寸口而释之。此王叔和以降之说。非古之义。

不可从。

人迎四盛(止)为外格 张云。人迎盛至四倍。且大且数者。乃六阳偏盛之极。盈溢于腑。格拒六阴。是为外格。按、下文曰。溢阴为内关。内关不通。死不治。则此外格者。亦死无疑。简案、禁服篇云。

溢阳为外格。死不治。志云。阳可盛而阴不可盛也。故溢阳不曰死。盖不考耳。

脉口一盛(止)在手太阴 张云。脉口。手太阴脉也。太阴主里。而行气于三阴。故脉口一盛。

病在足经之厥阴。若加以躁。则为阴中之阳。而上在手厥阴心主矣。凡二盛三盛皆在足。而躁则皆在手也。志本厥阴之下。更多厥阴二字。误。

脉口四盛(止)死不治 张云。脉口四盛。且大且数者。乃六阴偏盛。盈溢于脏。表里隔绝。是为内关。主死不治。

命曰关格 张云。人迎主阳。脉口主阴。若俱盛至四倍以上。则各盛其盛。阴阳不交。故曰关格。

可与言死期也。马云。后世医籍。皆以饮食不下为关格。视此节大义。可深惭云。(关格义详于素问识六节藏象论当互阅)

人迎一盛泻足少阳(止)上气和乃止 张云。人迎主腑。故其一盛。病在胆经。肝胆相为表里。阳实而阴虚。故当泻足少阳之腑。补足厥阴之脏也。泻者二。补者一。泻倍于补也。疏取之者。欲其从容。

不宜急也。上气。言气之至也。气至而和。谷气至矣。故可止针。下仿此。马云。必切其脉而验其病之退否。

疏而取穴于胆肝二经之上。盖彼此之穴相间之谓疏也。候至气和乃止针。由此推之。则一盛而躁。病在手少阳。

当泻手少阳三焦经。而补手厥阴心包络经矣。志云。疏、当作躁。谓一盛而躁。二盛而躁。当取手之阴阳也。

简案、据马志。上气之上。接上句。且志改疏作躁。并不允。

太阳主胃 甲乙。阳、作阴。马云。太阳作阳明。张云。太言太阴。阳言阳明。脾与胃为表里。

故曰太阳主胃。简案、甲乙为是。此盖该上文足阳明日二取之而言。张云。上文人迎之治。治三阳也。皆日二泻一补。气口之治。治三阴也。皆日二补一泻。盖以三阳主表。病在表者。宜泻倍于补也。三阴在里。病在里者。宜补倍于泻也。皆以脏气为重。惟恐其或伤耳。又如厥阴少阳。肝胆木脏也。东方多实。故可日二取之。

太阴阳明。脾与胃也。脾胃大富于谷气。故可日二取之。惟少阴太阳。则二日一取之。盖肾与膀胱。为天一之脏。真阴之原。故宜保重如此。圣人之顾根本。岂惟针刺为然哉。

三倍以上(止)为他病矣 甲乙。三、作四。张云。俱盛三倍以上。即四盛也。阴阳俱溢。即溢阴溢阳也。不开。即外关内格也。如此者。血气闭塞无所行。五盛真阴伤于内。刺之已不可。灸之则愈亡其阴。而变生他病。必至不能治也。志云。若不以针开之。则血脉闭塞。气无所行。流溢于中。

则内伤五脏矣。夫盛则泻之。虚则补之。陷下则灸之。此阴阳之气。偏盛不和。非陷下也。故灸之则生他病矣。

凡刺之道(止)血气不行 志云。谓阴阳之气偏盛。刺之和调则止矣。然又当补阴泻阳。补阴者。

补五脏之衰阴。泻阳者。导六气之外出。六节脏象论曰。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顺气篇曰。五者音也。音主长夏。是补其藏阴。则心、肺、脾、藏之气和。而音声益彰矣。肝开窍于目。肾开窍于耳。肝肾之气盛。则耳目聪明矣。甲乙。音气、作音声。

适虽言故 马云。苟坚如其初。则适才虽言病去复旧。其病未去也。张云。脉坚如旧者。虽欲文饰其故。而病实未除也。简案、据下文言。快而推之。故乃病去而复其故之谓。马注为是。

夫如其故 甲乙。夫、作大。是。

痛虽不随针 甲乙。痛、作病。下同。针下有减字。下文同。马云。虽不随针而即去。然亦必以渐而衰矣。

十二经脉之所生病 马云。欲通十二经脉之所生病。及虚实补泻。必明于本经经脉第十篇而后可。

可得传于终始矣 张云。终始、本篇名。即本末之谓。

故阴阳不相移(止)取之其经 张云。移、移易也。倾、相伤也。或阴或阳。无所改易。不相移也。

虚者自虚。实者自实。不相倾也。此则无所从生。而各病其病。但求其经而取之。

邪辟妄合 辟、甲乙作 。马志作 。张云。邪辟妄合等六句。详言病变也。凡此者皆须用针。治以三刺之法。则诸病可去也。

沉浮异处 四时不得 马云。脉气浮沉。似所处各异。

志云。浮沉异处者。阴阳之气与经脉不相合也。四时不得者。不得其升降浮沉也。

故一刺(止)谷气至也 张云。初刺之在于浅近。故可出阳分之邪。再刺之在于深远。故可出阴分之邪。三刺之在候谷气。谷气者。元气也。止、出针也。盖邪气来也紧而疾。谷气来也徐而和。必邪气去而后谷气至。故已补而实则虚者坚。已泻而虚则坚者软。是以知谷气之至也。马云。此节大意。见前官针篇。

阴盛而阳虚(止)和之 张云。此以脉口、人迎、言阴阳也。脉口盛者。阴经盛而阳经虚也。当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人迎盛者。阳经盛而阴经虚也。当先补其阴。后泻其阳而和之。何也。以治病者。

皆宜先顾正气。后治邪气。盖攻实无难。伐虚当畏。于此节之义。可见用针用药。其道皆然。

三脉动于足大趾之间 马云。阳明动于大趾次趾之间。凡厉兑、陷谷、冲阳、解溪、皆在足跗上也。厥阴动于大趾次趾之间。正以大敦、行间、太冲、中封、在足跗内也。少阴则动于足心。其穴涌泉。乃足跗之下也。

其动也 甲乙作三脉动于大指者八字。

阳明止少阴在下 楼氏纲目曰。阳明在上。冲阳脉也。厥阴在中。太冲脉也。少阴在下。太溪脉也。

马云。阳明则在手足之上。厥阴则在于二经之中。少阴则在于足之下耳。

膺 中膺(止)取之上 马云。此言凡取穴者。必当各中其所也。胸之两旁谓之膺。故膺内有 。

如胃经气户、库房、屋翳、膺窗。肾经 中、神藏、灵墟、神封、之类。凡刺膺 者。当中其膺可也。背内有。如督脉经诸穴。居脊之中。膀胱经诸穴。居脊之四行之类。凡刺背 者。当中其背与肩膊可也。凡按分肉虚。虚则取之耳。张云。凡肩膊之虚软而痛者。病有阴经阳经之异。阴经在膺。故治阴病者。

当取膺 而必中其膺。阳经在背。故治阳病者。当取背 而必中其背。病在手经故取之上。上者手也。如手太阴之中府、云门。手厥阴之天池。皆膺 也。手少阳之肩 、天 。手太阳之天宗、曲垣、肩外 。皆背 也。

咸主肩膊虚痛等病。简案、二家所取义各异。未审孰是。然张添痛字释之。似于原文未允当。但马以肩膊二字接上句。以上字接次节重字上。非。

重舌刺舌柱 以铍针也 张云。舌下生小舌。谓之重舌。舌柱即舌下之节如柱者也。当用第五针曰铍针者刺之。九针论曰。铍针主大痈脓两热争者。官针篇曰。病为大脓者。取以铍针。简案、刺出恶血也。

手屈(止)守筋 张云。屈而不伸者。筋之拘挛也。故治当守筋。不可误求于骨。伸而不屈者。

骨之废弛也。故治当守骨。不可误求于筋也。

补须一方实(止)无使邪气得入 张云。补、当作刺。刺法虽多。其要惟二。则补泻而已。一者因其方实。故当深取之。勿按其 。欲以出其邪气。此泻法也。一者因其方虚。故当浅刺之。以养其血脉。疾按其穴。以拒其邪气。此补法也。马云。方、犹俗云才方也。

邪气来也(止)徐而和 马云。邪气之来。其针下必紧而疾。谷气之来。其针下必徐而和。可得而验也。

刺诸痛者 其脉皆实 甲乙者下有深刺之诸痛者六字。张云。此言痛而可刺者。脉必皆实者也。然则脉虚者。其不宜刺可知矣。

从腰以上(止)足太阴阳明皆主之 张云。此近取之法也。腰以上者。天之气也。故当取肺与大肠二经。盖肺经自胸行手。大肠经自手上头也。腰以下者。地之气也。故当取脾胃二经。盖脾经自足入腹。胃经自头下足也。病之在阴在阳。各察其所主而刺之。

病在上者(止)取之  张云。此远取之法也。有病在上而脉通于下者。当取于下。病在下而脉通于上者。当取于上。故在头者取之足。在腰者取之 。盖疏其源而流自通。故诸经皆有井、荥、俞、原、经、合之辨。

春气在毛(止)以春夏之齐 甲乙。毛、上有毫字。马云。齐、剂同。素问有刺齐论。张云。

此言病气之中人。随时气而为深浅也。春夏阳气在上。故取毫毛皮肤。则浅其针。秋冬阳气在下。故取分肉筋骨。则深其针。是以时为齐也。按、四时刺逆从论曰。春气在经脉。夏气在孙络。长夏气在肌肉。秋气在皮肤。

冬气在骨髓。中与本篇若异者何也。盖本篇言病邪之应时令。有表有里。四时刺逆从论。言人气之合天地。有升有降。义本不同。非矛盾也。肥人肉浓。浅之则不及。故宜秋冬之齐。瘦人肉薄。深之则太过。故宜春夏之齐。志云。齐者与时一之也。简案、志注非是。七十难与本篇之义合。

病痛者阴也(止)深刺之 张云。凡病痛者。多由寒邪滞逆于经。及深居筋骨之间。凝聚不散。

故病痛者为阴也。按之不得者。隐藏深处也。是为阴邪。故刺亦宜深。然则痛在浮浅者。由属阳邪可知也。但诸痛属阴者多耳。

病在上者阳也(止)浅刺之 张云。阳主升。故在上者为阳。阴主降。故在下者为阴。痒者散动于肤腠故为阳。凡病在阳者。皆宜浅刺之。其在下者。自当深刺无疑也。志云。此论表里上下之阴阳。夫表为阳。里为阴。身半以上为阳。身半以下为阴。病在阳者名曰风。故痒者阳也。病在皮肤之表阳也。病在阴者名曰痹。痹者痛也。故病痛者阴也。以手按之不得者。留痹之在内也。此言表里之为阴阳也。

简案、四十八难曰。痒者为虚。痛者为实。义似相戾。

病先起阴者(止)治其阴 张云。此以经络部位言阴阳也。病之在阴在阳。起有先后。先者病之本。

后者病之标。治必先其本。即上文所谓先刺其病所从生之义。

热厥 寒厥 马云。素问明有厥论。本经寒热病篇。亦有刺寒热厥法。

二阴一阳(止)一刺阳也 张云。二刺阴。一刺阳者。谓补其阴经二次。泻其阳经一次。则阴气盛而阳邪退。故可以治热厥。其二阳一阴者。亦犹是也。故可以治寒厥。

久病者(止)刺道毕矣 张云。久远之疾。其气必深。针不深。则隐伏之病不能及。留不久。则固结之邪不得散也。一刺未尽。故当间日复刺之。再刺未尽。故再间日而又刺之。必至病除而后已。然当先察其在经在络。在经者直刺其经。在络者缪刺其络。是谓调其左右。去其血脉也。志云。病久者邪气入深。邪与正争。则气留于阴。间日而后出于阳。是以间日复刺之者。俟气至而取之也。

凡刺之法(止)聚气可布 甲乙。躁厥者。注云。一作疾字。张云。病少气而形肉未脱。其脉躁急。其病躁而厥逆者。气虚于内。邪实于经也。当缪刺之。左病取右。右病取左。所刺在络。其用轻浅。则精气之散者可收。邪气之聚者可散也。简案、躁厥、作躁疾是。

深居静处(止)气至乃休 马云。此言用针者。当预养其神以行针也。凡用针者。虽占病者之神气往来。然必先自养其神气。故深居静处。闭户塞牖。魂魄、神意、精气、皆会于一。令志已在针。方浅而留之。或微而浮之。以移病者之神。候其真气已至。而乃止针也。

男内女外(止)是谓得气 张云。既刺之后。尤当戒慎。男子忌内。女子忌外。忌外者坚拒勿出。

忌内者谨守勿内。则邪气必去。正气必复。是谓得气。道藏本释音云。难经作男外女内。简案、七十八难云。

男外女内。乃言针法。与本篇之义自别。

出行来者 甲乙出、作步。

凡此十二禁者 简案、马张连男内女外为十二禁。然凡刺之禁有后节则必不然。甲乙无此十二三字。盖古经之脱文也。

介按、凡十二禁者。如风雨晦明之四时。人之气血。凝滞不调。共计四禁也。大饱则气虚。五禁也。新饱则气盛。六禁也。大醉则气乱。七禁也。大怒则气逆。八禁也。大渴则液少。九禁也。大劳则气乏。十禁也。

大惊则气散。十一禁也。人神所在之处。恐伤其生气。十二禁也。夫所谓人神所在之处。以四时言之。则春在左胁。秋在右胁。冬在腰。夏在脐。此四者系是肝肺肾脾所司之时也。故亦须禁之。

淫  道藏本、甲乙、作淫泺。张云。淫 荡散也。(淫泺详于素问识骨空论)

脱其五味 志云。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针刺之道。贵在得神致气。犯此禁者。则脱其五味所生之神气。是谓失气也。

绝皮乃绝汗 太阳之脉以下。文与素问诊要经终论同。今特举其异同。不复诠释。诊要经终无绝皮二字。作绝汗乃出。

不行 诊要经终。作不仁。

卷二

经脉第十

马云。凡内经全书之经络。皆自此而推之耳。

禁脉 马云。按当作禁服。本经第四十八禁服篇云。凡刺之理。经脉为始。营其所行。知其度量。内刺五脏。外刺六腑。则此篇数语。乃出于禁服篇也。张志同。

营其所行 张云。言经络之营行也。简案、营与制对言。疑非营行之义。营、度也。见玉篇

当以此释之。

先成精 张云。精者人之水也。万物之生。其初皆水。故易曰。天一生水。道家曰。水是三戈之母。精为元气之根。本神篇曰。故生之来谓之精。决气篇曰。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故人始生。先成精也。

精成而脑髓生 张云。精藏于肾。肾通于脑。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诸髓皆属于脑。故精成而后脑髓生。

骨为干 张云。犹木之有干。土之有石。故能立其身。

脉为营 马云。犹将之营。史记云。以师兵为营卫。张云。脉络经营一身。故血气周流不息。

筋为刚 张云。筋力刚劲。故能约束骨骼。动作强健。

肉为墙 张云。肉象墙垣。故能蓄藏血气。志云。肉生于土。犹城墙之外卫也。

谷入于胃 脉道以通 张云。前言成形始于精。此言养形在于谷。如营卫生会篇曰。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五脏六腑皆以受气。其清者为营。浊者为卫。故脉道通。血气行。此经脉之谓。

明经脉之道。则可以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施治疗矣。

筋脉之始生 筋、诸本作经。当改。

起于中焦 马云。起、发也。中焦者中脘也。在脐上四寸。杨 针灸集书云。起者兴也。发也。简案、铜人注。高承德云。中焦乃脐中也。此说甚异。张云。愚按此十二经者。即营气也。营行脉中。而序必始于肺经者。以脉气流经。经气归于肺。肺朝百脉。以行阴阳。而五脏六腑皆以受气。故十二经以肺经为首。循序相传。尽于足厥阴肝经。而又传于肺。终而复始。是为一周。

下络大肠 马云。络、犹兜也。如今人横线为络而兜物也。张云。络、联系也。当任脉水分穴之分。肺脉络于大肠。以肺与大肠为表里也。按、十二经相通。各有表里。凡在本经者皆曰属。以此通彼者皆曰络。故在手太阴。则曰属肺络大肠。在手阳明。则曰属大肠络肺。彼此互更。皆以本经为主也。下文十二经皆仿此。

还循胃口 张云。还、复也。循、巡绕也。自大肠而上复循胃口。滑氏十四经发挥云。胃口。胃上下口也。胃上口。在脐上五寸上脘穴。下口。在脐上二寸下脘穴之分也。铜人注云。胃口谓胃之上口。贲门之位也。

上膈属肺 滑氏云。属、会也。膈者隔也。凡人心下有膈膜。与脊胁周回相着。所以遮隔浊气。

不使上熏于心肺也。张云。属者所部之谓。

从肺系横出腋下 滑氏云。肺系谓喉咙也。喉以候气。下接于肺。肩下胁上际曰腋。自肺脏循肺系出而横行。循胸博第四行之中府云门。以出腋下。

 内 滑氏云。膊下对腋处为 。肩肘之间也。张云。膊之内侧。上至腋。下至肘。嫩软白肉曰。天府侠白之次也。 、儒软二音。又奴刀、奴到二切。简案、 、广韵臂节。那到切。

行少阴心主之前 张云。少阴心经也。心主。手厥阴经也。手之三阴。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也。

下肘中循臂内 上骨下廉入寸口 铜人注云。肘中。尺泽穴分也。上骨。谓臂之上骨也。经渠穴在此寸口中。(甲乙经渠在寸口陷者中)杨 云。肘、臂节也。 尽处为肘。臂者。要旨论云。肘下为臂。

上骨者。谓臂之上骨也。廉者。边也。滑氏云。肘以下为臂。廉、隅也。边也。手掌后高骨旁动脉为关。关前动脉为寸口。楼氏纲目云。 下掌上名曰臂。臂有二骨。今太阴脉循臂上骨之下廉也。张云。膊臂之交曰肘中。

穴名尺泽。肘以下为臂内。内、侧也。行孔最、列缺、经渠、之次骨掌后高骨也。下廉。骨下侧也。寸口。关前动脉也。即太渊穴处。简案、据张注。上字上声。非也。寸口通寸关尺而言。诸注以寸部释之。失古义矣。

上鱼循鱼际 滑氏云。掌骨之前。大指本节之后。其肥肉隆起处。统谓之鱼。鱼际则其间之穴名也。

大指之端 滑氏云。出大指之端。至少商穴而终也。端、杪也。张云。端、指尖也。

其支者(止)出其端 铜人注云。针经曰。支而横者为络。此手太阴之络。别走阳明者也。穴名列缺。张云。支者如木之有枝。此以正经之外。而复有旁通之络也。臂掌之交曰腕。此本经别络。从腕后上侧列缺穴。直出次指之端。交商阳穴而接乎手阳明经也。

黄帝曰 肺 手太阴也 诸本无此八字。原文本于类经。宜删去。

是动 张云。动、言变也。变则变常而为病也。如阴阳应象大论曰。在变动为握、为哕、之类。

即此之谓。

膨膨 铜人注云。谓气不宣畅也。马云。俗云膨 。胀论曰。肺胀者。虚满而喘咳。

缺盆中痛 张云。缺盆虽十二经之道路。而肺为尤近。故肺病则痛。

瞀 铜人注云。太素注曰。瞀、低目也。马云。交两手而掣瞀。张云。木痛不仁也。志云。目垂貌。简案、玉篇。目不明貌。又楚辞九章。中闷瞀之 。注。烦乱也。诸注俱误。

臂厥 铜人注云。肘前曰臂。气逆曰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 马云。是皆肺经所生之病耳。按、难经二十二难。以是动为气。所生为血。即动生二字。分为气血。乃难经之臆说耳。张云。按二十二难云云。若乎近理。然细察本篇之义。凡在五脏。则各言脏所生病、凡在六腑。则或言气、或言血、或脉、或筋、或骨、或津液。其所生病。本各有所主。非以血气二字。统言十二经者也。难经之言。似非经旨。志云。是动者病因于外。所生者病因于内。凡病有因于外者。

有因于内者。有因于外而及于内者。有因于内而及于外者。有外内之兼病者。本篇统论脏腑经气。故曰肺。手太阴之脉。曰是动。曰所生。治病者。当随其所见之证。以别外内之因。又不必先为是动。后及所生。而病证之毕具也。简案、马以此一句为结文。张则按下节为解。杨 则肺下为句。盖是动所生。其义不明晰。亦未知孰是。

喘渴 甲乙铜人作喘喝。张云。渴、当作喝。声粗急也。

 臂内前廉痛厥掌中热 张。厥一字句。马志。痛下句。铜人无厥字。

风寒汗出中风 张云。肺主皮毛。而风寒在表。故汗出中风。简案、气盛有余。谓肺脏气盛而有余。非外感邪气之盛也。而云风寒汗出中风。则似肺脏气盛而有余者。必病风寒汗出中风。此必理之所无。或恐六字衍文。诸家顺文诠释。未曾有疑及者何。

小便数而欠 铜人注云。数、频也。欠、少也。言小便频而少也。马云。小便频数而发之为欠。

母病及肾。简案、欠、呵欠也。宣明五气篇云。肾为欠。马注为是。

溺色变 甲乙注云。一作卒遗失无变。马云。邪及子。张云。金衰则水涸。故溺色变而黄赤。志云。气虚而不化也。

盛则泻之(止)以经取之 张云。盛泻虚补。虽以针言。药亦然也。热则疾之。气至速也。寒则留之。气至迟也。陷下则灸之。阳气内衰。脉不起也。不盛不虚。以病有不因血气之虚实。而惟逆于经者。则当随经所在。或饮药、或刺灸、以取之也。下文诸经之治。义与此同。

盛者(止)小于人迎也 张云。寸口主阴。肺为大肠之脏。手太阴经也。故肺气盛者。寸口大三倍于人迎。虚则反少也。人迎者。足阳明之动脉。在结喉旁一寸五分。乃三阳脉气所至也。阴阳别篇曰。三阳在头。三阴在手者。其义即此。下同。简案、何梦瑶医编云。人迎脉。恒大于两手寸脉数倍。从无寸口反大于人迎者。今验之此言。殆信矣。

起于大指次指之端 端下。甲乙有外侧二字。铜人作内侧。误。张云。即食指之端也。穴名商阳。

循指上廉 张云。上廉。上侧也。凡经脉阳行于外。阴行于内。后诸经皆同。循指上廉。二间三间也。

合谷 张云。穴名。两骨。即大指次指后歧骨间也。俗名虎口。

两筋之中 张云。腕中上侧。两筋陷中。阳溪穴也。

循臂上廉入肘外廉 滑氏云。自阳溪而上循臂上廉之偏历、温溜、下廉。上廉、三里。入肘外廉之曲池。

上 外前廉 上甲乙铜人有循字。张云。行肘 五里臂 也。

 骨 杨 云。 、肩前也。肩端两骨间为 骨。张云。肩端骨罅为 骨。以上肩 巨骨也。 、隅同。

柱骨之会上 铜人注云。气腑论注曰。柱骨之会。乃天鼎穴也。在颈缺盆上直扶突气舍后。同身寸之半寸是也。杨 云。要旨曰。脾上际会处为三柱骨。此经自肩 穴。上出柱骨之上。张云。肩背之上。颈项之根。为天柱骨。六阳皆会于督脉之大椎。是为会上。简案、气腑论。手阳明脉气所发。柱骨之会各一。又气穴论。大椎上两旁各一柱骨会上。乃大椎两旁。必有本经之穴。其名今无考。铜人注为天鼎。非也。

下入缺盆 杨 云。经曰。胸两旁高处为膺。膺上横骨为巨骨。巨骨上为缺盆。志云。缺盆在结喉两旁之高骨。形圆而踝。如缺盆然。

属大肠 滑氏云。当天枢之分会。属于大肠。

上颈贯颊 甲乙作直上至颈贯颊六字。滑氏云。头茎为颈。耳以下曲处为颊。自缺盆上行于颈。

循天鼎、扶突、上贯于颊。

入下齿中 发挥。齿下补缝字。杨 云。口内前小者为齿。大者为牙。滑氏云。既入下齿缝中。

复出夹两口吻。相交于人中之分。

人中 张云。即督脉之水沟穴。由人中而左右互交上挟鼻孔者。自禾 以交于迎香穴也。简案、老子释略云。鼻为天门。口为地户。天地之间。人中是也。

大肠手阳明也 诸本无此六字。当删。下并同。

颈肿 颈、甲乙作颊。铜人作 。注云。 谓准之秀骨也。并非。

是主津液所生病者 张云。大肠与肺为表里。肺主气。而津液由于气化。故凡大肠之或泄或秘。

皆津液所生之病。而主在大肠也。志云。大肠传导水谷。变化精微。故主所生津液。病则津液竭而火热盛。故为目黄、口干、 衄、喉痹、诸证。

 衄 铜人注云。王 曰。鼻中水出曰 。血出曰衄。

寒栗不复 张云。不易温也。铜人注云。栗、战也。

起于鼻之交 中 甲乙铜人及十四经发挥。并无之字。当是衍文。滑氏云。 、鼻茎也。(案出说文)鼻山根为 。足阳明起于鼻两旁迎香穴。由是而上。左右相交于 中。铜人注云。两目之间。鼻凹深处谓之 中。张云。交 。其脉左右互交也。简案、张注非是。

旁纳太阳之脉 纳、甲乙千金铜人发挥马志并作约。铜人注云。足太阳起于目 。(案睛明穴)而阳明旁行约之。张云。纳、入也。简案、纳作约为是。太阳甲乙作大肠。

下循鼻外 滑氏云。历承泣、四白、巨 。

入上齿中 入上。甲乙马志作上入。

挟口环唇 马云。环出挟口两吻地仓。环绕唇下。

下交承浆 铜人注云。承浆。穴名也。在颐前唇下宛宛中。滑氏云。下左右相交于承浆之分也。

简案、刘熙释名云。口下曰承浆。承水浆也。(承水浆也今本作浆水也三字据太平御览引改)

颐 滑氏云。腮下为颔。颔中为颐。

大迎 铜人注云。在曲颔前。同身寸之一寸二分陷者中。

颊车 铜人注云。谓颊之牙车也。在耳下曲颊之端陷中。释名云。颐、养也。动于下。止于上。上下咀物以养人也。辅车。其骨强。所辅持口也。或曰牙车。牙所载也。或曰颔车。颔、含也。口含物之车也。或曰颊车。亦所以载物也。或曰 车。 鼠之食积于颊。人食似之。故取名也。凡系于车。皆取在下载上物也。

上耳前 张云。下关也。

客主人 铜人注云。在耳前起骨开口有空虚。简案、客主人诸书属足少阳经。特外台为本经穴。似是。

循发际至额颅 滑氏云。循发际行悬厘颔厌之分。经头维会于额颅之神庭。囟前为发际。发际前为额颅。

其支者 发挥集书。支下有别字。汪云。此乃正经。何以反属支脉。

下人迎循喉咙 铜人注云。人迎在结喉两旁大脉动应手是也。滑氏云。循喉咙、历水突、气舍、入缺盆。简案、忧恚无言篇云。咽喉者。水谷之道也。喉咙者。气之所上下者也。

缺盆 张云。本经穴也。甲乙云。在肩上横骨陷者中。

属胃络脾 张云。胃与脾为表里也。此支自缺盆入内下膈。当上脘中脘之分。属胃络脾。

下乳内廉 张云。从缺盆、下行、气户、等穴。(案指库房屋翳膺窗)以至乳中。乳中。根也。

下挟脐 马云。不容、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下挟脐。历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诸穴。而入气冲中。

气街 铜人发挥。街、作冲。铜人注云。在股下挟两旁。相去同身寸之四寸鼠鼷上。或云在毛际两旁鼠鼷上。乃三焦之道路。故云气冲。或曰在归来下。同身寸之一寸。汪云。卫气篇云。胸气有街。腹气有街。

头气有街。胫气有街。

街、犹路也。

胃口 张云。胃之下口。当下脘之分。难经谓之幽门者是也。

循腹里 张云。过足少阴肓 之外。此即上文支者之脉。由胃下行。而与直者复合于气街之中也。

以下髀关(止)入中指内间 滑氏云。抵、至也。股外为髀。髀前膝上起肉处为伏兔。伏兔后交文为髀关。挟膝解中为膑。胫骨为 。跗、足面也。既相合气冲中。乃下髀关、抵伏兔、历阴市、梁丘。下入膝膑中。经犊鼻、下循 、外廉之三里、巨虚上廉、条口、巨虚下廉、丰隆、解溪。下足跗之冲阳、陷谷。

入中指外间之内庭。至厉兑而终也。滑马内间、作外间。非。

下廉三寸 廉、甲乙铜人发挥作膝。滑氏云。此支自膝下三寸。循三里穴之外。别行而下。入中指外间。与前之内庭厉兑合也。马云。自膝下三寸。循三里穴之外别下历上廉、条口、下廉、丰隆、解溪、冲阳、陷谷。以至内庭、厉兑而合也。张云。廉、上廉也。下廉三寸即丰隆穴。是为阳明别络。故下入中指外间。

简案、马以上廉等六穴。为支别所属者。误。

入大指间出其端 滑氏云。此支自跗上冲阳穴。别行入大指间。斜出足厥阴行间穴之外。循大指下出其端。以交于足太阴。汪云。至厉兑穴而终。以交于足太阴经。昂按、凡交经授受。皆属支脉。经别篇又云。上通于心。循咽退场门上额 。还系目系。

洒洒振寒 洒、甲乙作 。铜人作 。脉解篇云。阳明所谓洒洒振寒者。阳明者午也。五月盛阳之阴也。阳盛而阴气加之。故洒洒然振寒也。简案、马引疟论。阳明虚则寒栗鼓颔。恐非。

善呻善欠 甲乙铜人。伸、作呷。铜人注云。伸谓伸努筋骨也。张云。胃之郁也。志云。善呻者阳气郁而欲伸出之。数欠者阳欲引而上也。

颜黑 铜人注云。颜、额也。张云。黑、水色也。土病则水无所畏。故黑色反见于颜面。

病至(止)弃衣而走 阳明脉解篇云。阳明主肉。其脉血气盛。邪客之则热。热甚则恶火。又云。

阳明厥则喘而惋。惋则恶人。又云。胃者土也。故闻木音而惊者。土恶木也。又云。四肢者诸阳之本也。阳盛则四肢实。实则能登高也。又云。热盛于身。故弃衣欲走也。脉解篇云。所谓甚则厥。恶人与火。闻木音则惕然而惊者。阳气与阴气相薄。水火相恶。故惕然而惊也。所谓欲独闭户牖而处者。阴阳相薄也。阳尽而阴盛。

故欲闭户牖而居。

贲响 张云。肠胃雷鸣也。简案、寿夭刚柔篇。怫忾贲响。义同。

 厥 张云。 、足胫也。阳明之脉。自膝膑下胫骨外廉。故为胫 厥逆。 、音干。

是主血所生病者 张云。中焦受谷。变化而赤为血。故阳明为多气多血之经。而主血所生病者。

志云。本经曰。谷入于胃。脉道以通。血气乃行。平脉篇曰。水入于经。而血乃成。胃为水谷之海。主生此营血。故是主血所生病者。

狂疟温淫汗出 甲乙。疟、作 。张云。阳明热胜则狂。风胜则疟。温气淫 则汗出。

唇胗 志云。胗、疹同。唇疡也。简案、志注。本于说文。甲乙。胗、作紧。

大腹水肿 张云。胃在中焦。土病则不能制水也。

身以前皆热 铜人注云。腹为阴。背为阳。足阳明行身之阴。其气盛。故身以前皆热。其气不足。

故身以前皆寒栗。

消谷善饥 志云。阳明气盛于外。则身以前皆热。盛于内则有余于胃。而消谷善饥。溺色黄。

起于大趾之端 滑氏云。起大趾之端隐白穴。受足阳明之交也。

循指内侧白肉际 张云。行大部、太白、等穴。

核骨 核、发挥作 。滑氏云。俗云孤拐骨是也。楼氏云。核骨在足大趾本节后。约二寸。内踝骨前约三寸。如枣核。横于足内侧。赤白肉际者是也。窦大师指为孤拐骨者非是也。张云。核骨即大趾本节后内侧圆骨也。滑氏言为孤拐骨者。非。盖孤拐即名踝骨。古有击踝之说。即今北人所谓打孤拐也。

上内踝前廉 滑氏云。过核骨后历太白、公孙、商丘、上内踝前廉之三阴交也。足跟后两旁起骨为踝骨。张云。滑氏以足跟骨为踝者。亦非。盖彼曰跟踵。非踝也。

 内 铜人注云。 、谓胫之鱼腹也。滑氏云。 、腓肠也。由三阴交上 内。循 骨后之漏谷。

上行二寸。交出足厥阴经之前。至地机阴陵泉。张云。 、足肚也。亦名腓肠。本经与 通用。音篆。盖 、本音 。玉篇以足跟为 。简案、 、说文。腓肠也。

上膝股内前廉入腹属脾 滑氏云。髀内为股。脐上下为腹。自阴陵、泉上循膝股内前廉之血海、箕门。迤逦入腹。经冲门、府舍。会中极、关元。复循腹结、大横。会下脘。历腹哀。过日月、期门、之分。循本经之里。下至中脘、下脘之际。以属脾络胃也。

上膈(止)散舌下 滑氏云。咽所以咽物者。居喉之前。舌本。舌根也。由腹哀、上膈。循食窦、天溪、胸乡、周荣。由周荣外曲折向下。至大包上行。行人迎之里。挟咽连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止)注心下 张云。足太阴经外行者。由腹之四行上府舍、腹结、等穴。散于胸中。而止于大包。其内行而支者。自胃脘别上膈。注心中。而接乎手少阴经也。

食则呕(止)快然如衰 脉解篇曰。太阴所谓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故呕也。所谓病胀者。太阴子也。十一月万物之气皆藏于中。故曰病胀。所谓上走心为噫者。阴盛而上走于阳明。阳明络属心。故曰上走心为噫也。所谓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者。十一月阴气下衰。而阳气且出。故曰得后与气。则快然如衰也。如衰。

甲乙作而衰。简案、而如古通。李云。后、大便也。气、转矢气也。

身体皆重 铜人注云。以脾主肉。故胀病则身体重。

舌本痛 马云。上舌本强。而此则甚。

体不能动摇 马云。即上文重而甚。

烦心心下急痛 甲乙。痛作寒疟二字。马云。脉注心中。

溏瘕泄水闭黄胆 马云。溏、脾气不实。瘕泄、难经五十七难。有大瘕泄。水闭、六元正纪大论。

有甚则水闭跗肿。言水蓄于内。而大小便皆闭也。黄胆。素问平人气象论。本经论疾诊尺篇。皆有黄胆。张云。

脾寒则为溏泻。脾滞则为症瘕。脾病不能制水。则为泄。为水闭、黄胆。不能卧。李云。溏者水泄也。瘕者痢疾也。水闭者上病不能治水也。水闭则湿热壅而为疸。为不卧。

不能卧 甲乙。卧、作食。食下有唇青二字。铜人注云。甲乙经作好卧不能食肉。唇青强立。与今本异。

强立 诸家不释。简案、盖谓勉强而起立。则股膝内肿。甲乙肿下有痛字。

足大趾不用 张云。脾脉起于足拇以上。膝股内廉。故为肿、为厥、为大趾不用诸病。

起于心中 杨 云。经曰。心在肺下。又云心状如莲花未开。在膈上附第五椎也。简案、据杨注。

心中直指心脏而言。

心系 道藏本脱系字。滑氏云。心系有二。一则上与肺相通。而入肺两大叶间。一则由肺叶而下。

曲折向后。并脊膂细络相连。贯脊髓与肾相通。正当七节之间。盖五脏系皆通于心。而心通五脏系也。手少阴经起于心。循任脉之外属心系。下膈。当脐上二寸之分。络小肠。张云。其系有五。上系连肺。肺下系心。心下三系连脾、肝、肾。故心通五脏之气而为之主也。

目系 杨 云。要旨论曰。目内连深处为目系。此经已络小肠。从心系支而横出。循任脉之外。上挟咽系。而行至于目系也。

其直者(止)出腋下 滑氏云。直者复从心系直上至肺脏之分。出循腋下抵极泉也。穴在臂内、腋下、筋间、动脉。张云。手少阴经。行于外者始此。

下循 内后廉(止)下肘内 甲乙作肘中内廉。滑氏云。自极泉下循 内后廉。行太阴心主两经之后。历青灵穴。下肘内廉。抵少海。

循臂内(止)出其端 滑氏云。腕下踝为兑骨。自少海而下循臂内后廉。历灵道、通里。至掌后锐骨之端。经阴 、神门。入掌内廉。至少府。循小指端之少冲。而终以交于手太阳也。心为君主之官。示尊于它脏。故其交经授受。不假于支别云。

嗌干(止)臂厥 张云。本经支者从心系上挟咽。故为嗌干心痛。心火炎则心液耗。故渴而欲饮。

手少阴循臂内后廉。出小指之端。故为臂厥。

目黄胁痛(止)掌中热痛 张云。少阴之脉。系目系。故目黄。出腋下。故胁痛。循 臂内入掌内后廉。故为热痛诸病。甲乙。胁下有满字。

起于小指之端(止)出踝中 滑氏云。臂骨尽处为腕。腕下兑骨为踝。本经起小指端少泽穴。由是循手之外侧之前谷、后溪、上腕、出踝中。历腕骨、阳谷、养老穴也。

直上循臂骨下廉(止)交肩上 滑氏云。脊两旁为膂。膂上两角为肩解。肩解下成片骨为肩胛。(一名膊)自养老穴直上循臂骨。下廉支、正穴。出肘内侧两骨之间。历小海穴上循 外后廉。行手阳明少阳之外。

上肩循肩贞、 俞、天宗、乘风、曲垣、肩外俞、肩中俞、诸穴。乃上会大椎。因左右相交于两肩之上。张云。

循臂骨下廉、阳谷等穴。出肘内侧两骨尖陷中小海穴也。此处捺之。应于小指之上。简案、两筋甲乙、千金、铜人等。作两骨。滑氏从之。今捺之而 麻。应于小指之上者触筋也。其穴则在肘骨臂骨之间。知是作骨为是。

入缺盆(止)属小肠 甲乙。缺盆下有向腋下三字。铜人同。张云。自缺盆由胸下行。入膻中络心。

心与小肠为表里也。自缺盆之下。循咽下膈抵胃下行。当脐上二寸之分。属小肠。此本经之行于内者。

其支者(止)入耳中 滑氏云。目外角为锐 。支者别从缺盆。循颈之天窗、天容、上颊、抵颧 。

上至目锐 。过瞳子 。却入耳中。循听宫而终也。

其支者(止)斜络于颧 发挥。无斜络于颧四字。盖根据金兰循经文集书同。张云。目下为 。目内角为内 。颧即颧骨。下颧 穴。手太阳自此交目内 、而接乎足太阳经也。简案、刺禁论。王注。手太阳脉。

自颧而斜行至目内 。发挥无四字者。盖系于脱文。

颔肿 铜人注云。颔、谓颊下也。张云。本经之脉。循咽下膈。其支者循颈上颊。故为是病。

是主液所生病者 张云。小肠主泌别清浊。病则水谷不分。而流衍无制。是主液所生病也。志云。

小肠为受盛之官。化水谷之精微。故主液。

起于目内 上额交巅 滑氏云。目大角为内 。发际前为额。脑上为巅。巅、顶也。足太阳起目内、睛明穴。上额循攒竹。过神庭。历曲差、五处、承光、通天。自通天斜行左右。相交于巅上之百会也。

铜人注云。内 。谓目之大 也。

介按、目内 外一分宛宛中。是睛明穴也。上行眉。眉头陷中。即攒竹穴也。再上行发际间。侠督脉之神庭穴。旁开一寸五分。正头取之。是曲差穴也。后行五分。旁开一寸五分。五处穴也。从此后行一寸五分。

承光穴也。由承光后行一寸五分。侠督脉之百会穴。旁开一寸五分。即通天穴也。

其支者从巅至耳上角 滑氏云。抵耳上角。过率谷、浮白、窍阴穴。所以散养于经脉也。张云。

由百会旁行至耳上角。过足少阳之曲鬓、率谷、天冲、浮白、窍阴、完骨。故此六穴者。皆为足太阳少阳之会。

介按、从悬厘后行耳前。入发际曲隅陷中鼓颔有空。即曲鬓穴也。后行耳上。入发际寸半陷者宛宛中。

嚼牙取之。

即率谷穴也。从此后行耳后三分许。入发际二寸。天冲穴也。下行耳后。入发际一寸。浮白穴也。由此下行耳后。高上枕骨下摇动有穴。窍阴穴也。从窍阴行耳后。入发际四分。即完骨穴也。

其直者从颠入络脑 铜人注云。顶为中顶。前曰囟顶。后曰脑顶。左右曰角。滑氏云。脑、头髓也。

颈上为脑。脑后为项。此直行者。由通天穴后循络却、玉枕。入络脑。

还出别下项(止)抵腰中 张云。自脑复出别下项。由天柱、而下会于督脉之大椎、陶道。却循肩内分作四行而下。此节言内两行者。夹脊两旁各相去一寸半。自大杼、行风门、及脏腑诸 。而抵腰中等穴也。中行椎骨曰脊。臀骨上曰腰。

入循膂络肾属膀胱 张云。自腰中入膂络、肾前属膀胱。肾与膀胱为表里也。夹脊两旁之肉曰膂。

从腰中下挟脊贯臀入 中 甲乙。铜人挟脊。作会于后阴四字。发挥集书。无挟脊二字。马云。从腰中循腰髋下挟脊。历上 、次 、中 、下 、会阳。下贯臀。至承扶、殷门、浮 、委阳、入 中之委中穴。滑氏云。臀。尻也。挟腰髋骨两旁为机。机后为臀。腓肠上膝后曲处为 。

介按、从腰踝骨下一寸。侠脊两旁。第一空陷中。即上 穴也。第二空陷中。次 穴也。第三空陷中。

中穴也。第四空陷中。下 穴也。从下 行阴尾、尻骨两旁五分许。即会阳穴也。又自尻臀下阴股上约纹中。

即承扶穴也。从殷门外循。斜上一寸。屈膝而得之。即浮 穴也。从浮 下行。仍在承扶下六寸。屈伸取之。

委阳穴也。从委阳下行 中。约纹动脉陷中。伏卧取之。即委中穴也。以上诸穴。皆属足太阳膀胱经。

其支者(止)挟脊内 胛、甲乙注云。一作髋。缪刺论王注。铜人发挥作胂。滑氏云。膂肉曰胂。夹脊肉也。其支者为挟脊。两旁第三行相去各三寸之诸穴。自天柱而下。从 内左右。别行下贯胂膂。历附分、魄户、膏肓、神堂、 、膈关、魂门、阳纲、意舍、胃仓、肓门、志室、胞肓、秩边。下历尻臀。过髀枢也。

介按、膀胱经穴。自大杼别脉。其支者从肩膊内循。行第二椎下附项内廉两旁。相去脊中各三寸半。正坐取之。即是附分穴。由附分至秩边穴。共计十四穴。左右历次而下。共二十八穴。

过髀枢(止)合 中 甲乙、铜人。髀外下无从字。滑氏云。股外为髀。捷骨之下为髀枢。循髀外后廉髀枢之里。本经、承扶、之外一寸五分之间。而下与前之入 中者相合。

以下贯 内(止)至小指外侧 马云。 、 同。滑氏云。 、腓肠也。下行循合阳穴。下贯 内。

历承筋、承山、飞阳、跗阳。出外踝后之昆仑、仆参、申脉、金门。循京骨、束骨、通谷。至小指外侧端之至阴穴。以交于足少阴也。杨 云。 骨之下为立骨。左右各有内外踝骨者共四。踝骨之后。各有京骨者。左右共二。张云。小指本节后。大骨曰京骨。

髀不可以曲 甲乙无髀字。似是。张以髀为髀枢。未知是否。

踝厥 张云。足太阳脉出外踝之后。筋结于外踝也。

是主筋所生病者 张云。周身筋脉。惟足太阳为多为巨。其下者结于踵、结于 、结于 、结于臀。

其上者挟腰脊、络肩项。上头为目上纲。下结于 。故凡为挛、为弛、为反张载眼之类。皆足太阳之水亏。而主筋所生病者。汪云。主筋。义未详。按、太阳病多痉急如上症。皆风伤筋也。

痔疟狂癫疾 张云。脉入肛故为痔。经属表故为疟。邪入于阳。故为狂癫疾。马云。刺疟篇有太阳之疟。癫狂篇二十二有刺太阳经者。

项痛 甲乙。项下有颈间二字。

邪走足心 甲乙、铜人、发挥。走、作趣。马、作趋。滑氏云。趣、向也。足少阴起小趾之下。斜向足心之涌泉穴。在足心陷中屈足卷指宛宛中。马云。邪、斜同。

出于然谷之下(止)出 内廉 脉经、千金。谷、作骨。滑氏云。由涌泉转出足内踝然谷穴。下循内踝后太溪穴。别入踝中之太钟、照海、水泉。乃折自太钟之外。上循内踝。行厥阴、太阴之后。经复溜、交信、过三阴。交上 内。循筑宾。出 内廉。抵阴谷也。

介按足少阴肾经之涌泉穴。在足心陷中。伸腿屈足卷指宛宛中。从涌泉上行足内踝前。起大骨陷中。即然谷穴也。又行足内踝后五分跟骨上动脉陷中。太溪穴也。足跟后跟中。大骨上两筋间。太钟穴也。再从太钟行太溪下一寸。内踝下。水泉穴也。足内踝下四分前后。有筋。上有踝骨。下有软骨之中陷中。照海穴也。从照海行足内踝后。除踝上二寸许。前旁骨陷中。即复溜穴也。从此斜外上行复溜穴之后。二寸许。后旁筋。即交信穴也。再斜外上行过三阴交穴。上腿肚中。即筑宾穴也。再上行膝下。内辅骨后。大筋下。小筋上。按之应手。屈膝得之。即阴谷也。

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滑氏云。出阴谷。上股内后廉。贯脊会脊之长强穴。还出于前。循横骨、大赫、气穴、四满、中注、肓俞。当肓俞之所。脐之左右属肾。下脐下。过关元、中极、而络膀胱也。

其直者(止)挟舌本 甲乙注一本云。从横骨中挟脐循复里。上行而入肺。滑氏云。其直行者从肓俞属肾处。上行循商曲、石关、阴都、通谷诸穴。贯肝上。循幽门、上膈。历步廊。入肺中。循神封、灵墟、神藏。或中俞腑。而上循喉咙。并人迎。挟舌本而终也。张云。按足少阴一经。考之本篇及经别、经筋等篇。皆言由脊里上注心肺。而散于胸中。惟骨空论曰。冲脉者。起于气街。

并少阴之经。侠脐上行至胸中而散。故甲乙经于俞府、 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等穴。皆云足少阴脉气所发。幽门、通谷、阴都、石关、商曲、肓俞、中注、四满、气穴、大赫、横骨十一穴。皆云冲脉足少阴之会。

故滑氏之注如此。实本于甲乙、铜人诸书。而甲乙等书。实本之骨空论也。

介按、从横骨上行一寸。中行旁开五分。即大赫穴也。再上行一寸。中行旁开五分。气穴穴也。再上行一寸。中行旁开五分。四满穴也。再上行一寸。中行旁开五分。中注穴也。再上行一寸。直脐旁去五分。肓俞穴也。再上行二寸。中行旁开五分。商曲穴也。再上行一寸。中行旁开五分。石关穴也。再上行一寸。中行旁开五分。阴都穴也。再上行一寸。陷中。中行旁开五分。通谷穴也。再上行一寸。陷中。中行旁开五分。幽门穴也。再上行一寸、陷中。中行旁开二寸。仰而取之。步廊穴也。再上行一寸六分。中行旁开二寸。神封穴也。

再上行一寸六分。灵墟穴也。再上一寸六分。神藏穴也。再上行一寸六分。 中穴也。从 中上行巨骨。下侠任脉之璇玑。中行旁开二寸。陷中。仰而取之。即俞府穴也。

其支者(止)注胸中 滑氏云。两乳间为胸中。支者自神藏。别出绕心。注胸之膻中。以交于手厥阴也。

病饥不欲食 马云。盖虚火盛则饥。而不欲食者。脾气弱也。张云。肾虽阴脏。元阳所居。水中有火。为脾胃之母。阴动则阳衰。阳衰则脾困。故病虽饥。而不欲食。

面如漆柴 甲乙、铜人。作面黑如炭色。铜人注云。一作地色。素问曰。所谓面黑如地者。和气内夺。故变于色也。(案出脉解篇)发挥。作地色。本之也。马云。漆则肾之色黑者。形于外而如漆柴。则肾主骨者瘦矣。张云。水色黑。阴邪色见于面。故如漆。肾藏精。精衰则枯。故如柴。杨玄操二十四难注云。漆柴者。恒山苗也。其草色黄黑无润泽。故以为喻。简案、据杨说漆即蜀漆。然本草中无所考。

咳唾则有血 马云。脉入肺中则为咳。而唾中有血。则肾主有损。

喝喝而喘 甲乙注。一作喉鸣。铜人亦作喉鸣而喘。

坐而欲起 马云。阴虚不能宁静。

  马云。水亏肝弱。张云。目之明在瞳子。瞳子者。骨之精也。肾气内夺。则目 如无所见。

故凡目多昏黑者。必真水亏于肾也。

心如悬若饥状 张云。心肾不交。则精神离散。故心如悬。阴虚则内喂。故常若饥状。

善恐 马云。阴阳应象大论曰。肾在志为恐。张云。肾气怯。故惕惕如人将捕之。甲乙无气不足以下十四字。

黄胆肠  马云。五疸有女劳疸。通评虚实论、大奇论。皆有肠 。张云。阴虚阳实。故为黄胆。

肾开窍于二阴。故为肠 。

痿厥嗜卧 铜人注云。人冒暑热之毒舍于肾。肾乃水脏也。水不胜火。则骨与髓虚。故足不任身。

而痿厥生焉。痿则无力。故嗜卧也。马云。脉有骨痿。义见痿论。张云。嗜卧者。多阴少阳。精神匮也。逆调论曰。肾者水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

灸则强食生肉(止)重履而步 灸则以下十六字。甲乙移足下热而痛下。马云。如灸者则当勉强进食。必生长其肉。又宽缓其带。散披其发。扶大杖。着重履。以缓步之。盖不太劳动。以肾气之衰弱也。

余经不言此法。而唯肾经详言者。以肾经属水。为身之本。而病患多犯其戒。故独言之详。张云。生肉浓味也。

味浓所以补精。志云。生、当作牲。周礼云。始养之谓。畜将用之谓牲。又牛羊豕曰三牲。夫羊为火畜。牛为土畜。豕为水畜。其性躁善奔。强食牲肉。以助肾气上升。而与火土之相合也。缓带者。取其伸舒也。夫肾脏之精。奉心神化赤而为血。发乃血之余也。披发者。使神气之下交也。大杖重履者。运筋骨之气也。夫阴阳之气。有厥于臂者。有厥于 者。有厥于踝者。有厥于骨者。此章论少阴之气厥逆于下。而曰强食牲肉。曰缓带披发。盖少阴为阴阳生气之原也。简案、重、诸家无解。当读如字。

心包络 甲乙、铜人无此三字。发挥。络一字无。张云。心主者。心之所主也。心本手少阴。而复有手厥阴者。心包络之经也。如邪客篇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之包络。包络者。

心主之脉也。其脉之出入屈折。行之疾徐。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故曰。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续医说孙、景思医论云。或谓心包络乃胸中之脂膜。或又谓之裹心之肉。皆非也。乃裹心之黄脂膜。包于心外。似脂非脂。似肉非肉。外则有细筋膜如系。与心肺相连者。此则是心包络也。余谓诸兽之内景。大概亦与人相同。

观其心形。亦略可见矣。

介按、唐容川云。心之上面。周遭有夹膜裹之。即包络也。包络上连肺系。由肺系连及于胸内之四面。

皆是油膜。

又下为网油膜。所谓膜者。皆三焦也。三焦与包络相通。其迹如此。故包络之脉。下膈历三焦也。

出属心包络(止)历络三  张云。心包络。包心之膜络也。包络为心主之外卫。三 为脏腑之外卫。故为表里而相络。诸经皆无历字。独此有之。盖指上中下而言。上即膻中。中即中脘。下即脐下。故任脉之阴交穴。为三 募也。

其支者(止)肘中 滑氏云。胁上际为腋。自属心包。上循胸出胁下腋三寸天池穴。上行抵腋下。

下循 内之天泉穴。以介乎太阴、少阴两经之中间。入肘中之曲泽也。

下臂(止)出其端 滑氏云。由肘中下臂、行臂两筋之间。循 门、间使、内关、大陵。入掌中劳宫穴。循中指出其端之中冲云。

介按、行臂两筋之间。即是曲泽穴。由此下行掌后。去腕五寸。即 门穴也。再下行掌后。去腕三寸。

两筋间陷中。即间使穴也。从此下行掌后。去腕二寸。两筋间。内关穴也。再下行掌后。骨下横纹中。两筋间陷中。大陵穴也。由此下行掌中央动脉。屈无名指取之。即劳宫穴也。从劳宫下行手中指之端。去爪甲角。如韭叶许陷中。即中冲穴也。

其支者(止)出其端 滑氏云。小指次指无名指也。自小指逆数之。则为次指。云支别者。自掌中劳宫穴别行。循小指次指出其端。而交于手少阳也。

心中  铜人作澹澹。注。席延赏云。淡淡、水摇也。张云。 、音淡。动而不宁貌。

面赤目黄 张云。心之华在面。目者心之使。故病则面赤目黄。

喜笑不休 马云。心在声为笑。

是主脉所生病者 甲乙注。脉、一作心包络。铜人作心包脉。志云。心主血。而包络代君行令。故主脉。

起于小指次指之端(止)上贯肘 两指。发挥作次指。滑氏云。臂骨尽处为腕。 尽处为肘。手少阳起小指次指端关冲穴。上出次指之间。历液门、中渚。循手表腕之阳池。出臂外两骨之间。循外关、支沟、会宗、三阳络、四渎。乃上贯肘抵天井穴。介按、从关上行。手小指次指歧骨间陷中。握拳取之。即液门穴也。

由此上行一寸。陷中。是中渚穴也。由四指本节直上行。手表腕上陷中。即阳池穴也。再上行手腕后二寸。两骨间陷中。是外关穴也。由此上行一寸。两骨间陷中。即支沟穴也。从此外开一寸。即会宗穴也。由此内斜上行一寸。臂上大交脉。三阳络穴也。再上行肘前五寸。外廉陷中。四渎穴也。从四渎斜外上行。肘外大骨尖后。

肘上一寸两筋又骨罅中。屈肘拱胸取之。即天井穴也。

循 外(止)循属三焦 下循字。甲乙、铜人作偏。张云。上贯肘之天井。循 外行手太阳之前。

手阳明之后。历清冷渊、消烁、 会。上肩 。过足少阳之肩井。自天 而交。出足少阳之后也。其内行者。

入缺盆。复由足阳明之外。下布膻中。散络心包。相为表里。乃自上焦下膈。循中焦下行。并足太阳之正。入络膀胱。以约下焦。故足太阳经委阳穴。为三焦下辅 也。

其支者(止)至  张云。其支行于外者。自膻中上行出缺盆。循天 、上项。会于督脉之大椎、天牖。系耳后之翳风、 脉、颅息。出耳上角之角孙。过足少阳之悬厘、颔厌。下行耳颊至 。会于手太阳颧之分。 、音拙。目下也。

其支者(止)至目锐  出走耳前。以下十一字。发挥无。张云。此支从耳后翳。风入耳中。过手太阳之听宫。出走耳前之耳门。过足少阳之客主人。交颊。循和 。上丝竹空。

至目锐 。会于瞳子 穴。手少阳经止于此。而接乎足少阳经也。

浑浑  马云。浑浑然。 然。甚觉不听也。张云。不明貌。简案、明堂灸经。作 恽恽。

孙子兵势篇。浑浑沌沌。形圆而不可败。即混沌也。

是主气所生病者 张云。三焦为水渎之腑。水必由于气也。

汗出 张云。三焦出气。以温肌肉。充皮肤。故为汗出。其他诸病。皆本经之脉所及。

起于目锐 上抵头角 下耳后 滑氏云。足少阳经起目锐 之瞳子 。于是循听会、客主人。

上抵头角。循颔厌。下悬颅、悬厘。由悬厘外循耳上发际。至曲鬓、率谷。由率谷外折下耳后。循天冲、浮白、窍阴、完骨。又自完骨外折。上过角孙。循本神。过曲差、下至阳白。会睛明。复从睛明上行。循临泣、目窗、正营、承灵、脑空、风池云。滑又云。此经头部。自瞳子 至风池。凡二十穴。作三折向外而行。始瞳子 。

至完骨。是一折。又自完骨。外折上至阳白。会晴明。是一折。又自晴明上行。循临泣、风池。是一折。汪机续注云。若根据内经直行。则少阳头部二十穴。无从安顿。若根据伯仁三折。则穴可安。似又戾于经旨。此愚所未解也。俟明者正焉。

介按、去目锐 五分。是童子 穴也。由此下外斜行耳前。起骨上面下一寸耳珠下。动脉宛宛中。开口有空侧。张口取之。即听会穴也。从此上直行一寸。开口有空。侧卧张口取之。即客主人穴也。由此上内斜行两太阳曲角上廉。即颔厌穴也。由此后行耳前。曲角上两太阳之中。即悬颅穴也。从此后行耳前。曲角上两太阳下廉。即悬厘穴也。由此后行耳前。入发际曲隅陷中。鼓颔有空。即曲鬓穴也。从此后行耳上。入发际寸半。陷者宛宛中。嚼牙取之。即率谷穴也。由此后行耳后三分许。入发际二寸。即天冲穴也。由此下行耳后。入发际一寸。即浮白穴也。从此下行耳后。高上枕骨下。摇动有空。即窍阴穴也。由此行耳后。入发际四分。即完骨穴也。从完骨折上行。神庭旁三寸。直耳上。入发际四分。即本神穴也。从此行眉上一寸。直瞳子。即阳白穴也。再上直行。入发际五分陷中。正睛取之。即临泣穴也。由此后行一寸。即目窗穴也。再后行一寸。即正营穴也。再后行一寸五分。即承灵穴也。由此后行一寸五分。即脑空穴也。从脑空穴下行耳后。下发际陷中。大筋外廉。按之引于耳中。即风池穴也。

循颈(止)入缺盆 滑氏云。自风池循颈过天牖穴。行手少阳之前。下至肩上。循肩井。却左右相交。

出手少阳之后。过大椎、大杼、秉风。当秉风前入缺盆之外。

其支者(止)至目锐 后 滑氏云。其支者从耳后颞 、间。过翳风之分。入耳中过听宫、出走耳前。

复自听会、至目锐 、瞳子 之分也。简案、此十八字与前三焦经文重。恐此剩文。

其支者(止)属胆 甲乙加字上注云。一本云别兑 。上迎手少阳于 。滑氏云。其支者别自目外瞳子而下大迎。合手少阳于 。当颧 穴之分。下临颊车。下颈循本经之前。与前之入缺盆者相合。下胸中天池之外。贯膈即期门之所络肝下至日月之分。属于胆也。

循胁里(止)入髀厌中 滑氏云。胁、 也。腋下为胁。曲骨之分为毛际。毛际两旁动脉中为气冲。捷骨之下为髀厌。即髀枢也。自属胆处循胁内章门之里。出气冲。绕毛际。遂横入髀厌中之环跳也。

其直者(止)出膝外廉 滑氏云。胁骨之下为季胁。此直者从缺盆、直下腋。循胸历、渊腋、辄筋、日月穴。过季胁。循京门、带脉、五枢、维道、居 。由居 、入上 、中 、长强。而下与前之入髀厌者相合。

乃下循髀、外行太阳、阳明之间。历中渎、阳关。出膝外廉。抵阳陵泉也。张云。髀阳、髀之外侧也。

下外辅骨之前(止)入小指次指之间 滑氏云。 外为辅骨。外踝以上为绝、骨。足面为跗。自阳陵泉。

下外辅骨。前历阳交、外丘、光明。直下抵绝骨之端。循阳辅、悬钟。而下出外踝之前。至丘墟。循足面之临泣地、五会、侠溪。乃上入小指次指之间。至窍阴而终也。张云。辅骨、膝下两旁高骨也。外踝上骨际曰绝骨。

绝骨之端。阳辅穴也。铜人注云。辅骨谓辅佐 骨之骨。左 之外。简案、辅骨取义于车辅。铜人注。非也。

(辅字义详于素问识骨空论)滑氏足跗为句。张上字下为句。今考文例不宜云。从跗上而上于指间。且下文有别跗上语。张句为是。

其支者(止)出三毛 滑氏云。足大趾本节后为歧骨。大趾爪甲后为三毛。其支者自足跗上临泣穴。别行入大趾。循歧骨内出大趾端。还贯入爪甲。出三毛。交于足厥阴也。张云。足大趾次趾本节后骨缝为歧骨。

大趾爪甲后二节间为三毛。

口苦善太息 张云。胆病则液泄。故口苦。胆郁则不舒。故善太息。铜人注。素问云。口苦者。病名胆痹也。

心胁痛 马云。脉循胁里出气街。

面微有尘 铜人注云。谓面如微尘。有触冒尘土之色也。张云。足少阳之别散于面。胆木为病。燥金胜之。故面微有尘。体无膏泽。

足外反热是为阳厥 张云。本经循髀阳。出膝外廉。下出外踝之前。故足外反热。木病从火。故为阳厥。

是主骨所生病者 张云。胆味苦。苦走骨。故胆主骨所生病。又骨为干。其质刚。胆为中正之官。

其气亦刚。胆病则失其刚。故病及于骨。凡惊伤胆者。骨必软。即其明证。汪云。骨病未详。按、全元起云。

少阳者肝之表。肝主筋。筋会于骨。是少阳之经气所荣故云。简案、素问热论。少阳主胆。甲乙、太素、全元起、病源、并作骨。汪所引乃出热论新校正。

头痛颔痛 甲乙作头面颔痛。铜人作头痛角颔痛。

马刀侠瘿 瘫疽篇。侠瘿作挟缨。详于彼注。

汗出振寒疟 张云。少阳居三阳之中。半表半里者也。故阳胜则汗出。风胜则振寒为疟。

胸胁肋脾(止)外踝前 汪云。皆经脉所过。按少阳行身侧。故本篇多用外字。

诸节皆痛 志云。少阳主骨。故诸节皆痛也。

丛毛之际 千金、铜人、发挥。丛、作聚。滑氏云。足大趾爪甲后为三毛。三毛后横文为聚毛。足厥阴起于大趾聚毛之大敦穴。张云。肝为足厥阴经也。起于足大趾。去爪甲横纹后丛毛际大敦穴。丛毛即上文所谓三毛也。简案、今从张注。

上循足跗上廉去内踝一寸 滑氏云。循足跗上廉。历行间、太冲。抵内踝一寸之中封也。

上踝八寸(止)上 内廉 滑氏云。自中封、上踝过三阴。交历蠡沟、中都。复上一寸交出太阴之后上、内廉。至膝关、曲泉。

循股阴(止)属肝络胆 过、甲乙作环。铜人、发挥同。滑氏云。脾内为股。脐下为小腹。由曲泉上行。

循股内之阴包、五里、阴廉。遂当冲门腑舍之分。入阴mao中。左右相交。环绕阴器。抵小腹而上会曲骨、中极关元。复循章门。至期门之所。挟胃属肝下日月之分。络于胆也。张云。入阴mao中之急脉。遂左右相交。环绕阴器。而会于任脉之曲骨。简案、急脉穴。在阴髦中。阴上两旁相去同身寸之二寸半。见气腑论。王注。乃本经穴。发挥漏之。

上贯膈(止)会于巅 甲乙注。一云其支者从小腹与太阴少阳。结于腰踝夹脊下第三第四骨孔中。滑氏云。

目内连。深处为目系。颃颡咽颡也。自期门上贯膈。行食窦之外。大包之里。散布胁肋。上云门、渊腋、之间。

人迎之外。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行大迎、地仓、四白、阳白、之外。连目系上出额。行临泣之里。与督脉相会于巅顶之百会也。志云。颃颡、 上窍也。循喉咙之后。上入颃颡。连目系。是颃颡在会厌之上。上 与鼻相通之窍是也。故曰颃颡不开。则洞涕不收。分气失也。分气者。口鼻两分之气。简案、颃颡、得志聪注而始明矣。义更详于忧恚无言篇注。

其支者(止)环唇内 滑氏云。前此连目系上出额。此支从目系下行任脉之外。本经之里。下颊裹交环于口唇之内。

其支者(止)注肺 滑氏云。此交经之支。从期门属肝处别贯膈。行食窦之外。本经之里。上注肺中。下行至中焦。挟中脘之分。以交于手太阴也。张云。尽十二经之一周。终而复始也。

腰痛 马云。肝与肾通。则膂筋之脉通于肝。张云。足厥阴支别者。与太阴少阳之脉。同结于腰踝下中、下 、之间。故为腰痛。刺腰痛篇曰。厥阴之脉。令人腰痛。腰中如张弓弩弦。

丈夫 疝 妇人少腹肿 张云。足厥阴气逆则为睾肿卒疝。妇人少腹肿。即疝病也。汪云。脉抵少腹。

妇人亦有疝。但不名疝而名瘕。

面尘脱色 马云。胆病面有微尘。肝为之里。主病同。

胸满(止)闭癃 张云。本经上行者。挟胃贯膈。下行者。过阴器抵小腹。故为此诸病。志云。肝气厥逆。不能行散谷精。故胸满呕逆也。肝主疏泄。肝气虚则飧泄、遗溺。实则闭癃、狐疝。随经脉昼夜出入之疝也。铜人注云。狐夜不得尿。日出方得。人之所病。与狐同候。故曰狐疝。简案、铜人注。本于四时刺逆从论。杨上善注非是。遗溺、甲乙作遗精。

手太阴气绝 此下六节。与难经二十四难文。皆大同小异。滑注云。肺者气之本。其华在毛。其充在皮。肺绝则皮毛焦而津液去。皮节伤。以诸液皆会于节也。王文洁云。津液者。赖肺气运用而滋皮节毛者也。

难经。爪枯作皮枯。甲乙作皮毛焦则津液去。津液去则皮节着。皮节着则爪枯毛折。

手少阴气绝 滑注云。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心绝则脉不通。血不流。

色泽去也。甲乙。髦、作发。说文。髦、发也。释名云。髦、冒也。覆冒头颈也。

足太阴气绝 甲乙。肌、肉、作口唇。唇、舌、作口唇。无舌萎二字。难经同。滑注云。脾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脾绝则肉满唇反也。肉满谓肌肉不滑泽而紧急 也。张云。萎、音威。色蔫枯也。

足少阴气绝 难经。濡、作温。下同。不能着下有骨字。甲乙亦有骨字。垢作枯。杨注云。肾主内荣骨髓。故云伏行而温骨髓也。却、结缩也。谓齿龈之肉结缩。

而齿渐长而枯燥也。滑注云。肾其荣在发。其充在骨。

足厥阴气绝 筋绝、难经作筋缩。甲乙作筋弛。据下文卵缩。难经似是。阴气、难经作阴器。诸注并从之。素问诊要经终论。王注引本篇亦作阴器。知今本误耳。滑注云。肝者筋之合。其华在爪。其充在筋。筋者聚于阴器。而络于舌本。肝绝则筋缩引卵与舌也。王充论衡云。甲乙病者。生死之期。当在庚申。

五阴气俱绝(止)一日半死矣 张云。五脏之精。皆上注于目。故五阴气绝。则目转而运。志先死矣。

盖志藏于肾。阴之神也。真阴已竭。死在周日间耳。今有病剧而忽尔目无所见者。正阴气竭绝之候。

六阳气绝(止)旦死 绝汗乃出下。甲乙有大如贯珠。转出不流。则气先死矣。十三字。旦死下有此十二经之败也七字。张云。汗本阴精。固于阳气。阳气绝则阴阳相离。而腠理不闭。脱汗乃出。其死在顷刻间也。

黄帝曰 诸本无此三字。唯张本有。当删。

足太阴 甲乙阴下有脉字。张云。足太阴当作手太阴经。脉深而直行。故手足十二经脉。皆伏行分肉之间。不可得见。其有见者。惟手太阴一经。过于手外踝之上。因其骨露皮浅。故不能隐。下文云。经脉者常不可见也。其虚实也。以气口知之。正谓此耳。此外诸脉。凡浮露于外而可见者。皆络脉也。分肉、言肉中之分理也。马云。脾经之脉。过于外踝之上。与胃脉相通。无所隐焉故耳。简案、今从张注。

六经络(止)上合肘中 张云。此举手络之最大者。以明视络之法也。手足各有六经。而手六经之络。

则惟阳明少阳之络为最大。手阳明之络名偏历。在腕后三寸上侧间。别走太阴。手少阳之络名外关。在臂表腕后二寸两筋间。

斜行向内。历阳明、太阴。别走厥阴二络之下行者。阳明出合谷之次。分络于大食二指。少阳出阳池之次。散络于中名小三指。故起于五指间。其上行者。总合于肘中内廉、厥阴、曲泽、之次。凡人手背之露筋者。皆显然可察。俗谓之青筋。此本非筋非脉。即蓄血之大络也。凡浮络之在外者。皆可推此而知耳。

饮酒者(止)经脉大盛 甲乙。盛下有也字。张云。卫气者。水谷之悍气也。其气 疾滑利。不入于经。

酒亦水谷之悍气。其 疾之性亦然。故饮酒者必随卫气。先达皮肤。先充络脉。络脉先盛。则卫气已平。而后营气满。经脉乃盛矣。平、犹潮平也。即盛满之谓。愚按、脉有经络。经在内。络在外。气有营卫。营在内。

卫在外。今饮酒者。其气自内达外。似宜先经而后络。兹乃先络而后经者何也。盖营气者。犹源泉之混混。循行地中。周流不息者也。故曰营行脉中。卫气者。犹雨雾之郁蒸。透彻上下。遍及万物者也。故曰卫行脉外。

是以雨雾之出于地。必先入百川而后归河海。卫气之出胃。必先充络脉而后达诸经。故经水篇以十二经分发十二水。然则经即大地之江河。络犹原野之百川也。此经络营卫之辨。

脉之卒然(止)脉之动也 志云。假邪以分别经脉。与络脉各别。如十二经脉之卒然盛者。皆邪气居于脉中也。本末者。谓十二经脉之有本标也。如留于脉而不动则热。不留于脉则脉不坚。而外陷于肤空矣。此十二经脉之流行出入。不与络脉大络之众同也。是以知何脉之动也。简案、马张以邪气为酒邪之气。不允。

气口 张云。气口者。手太阴肺经也。肺朝百脉。气口为脉之大会。凡十二经脉。深不可见。而其虚实。惟于气口可知之。因其无所隐也。若其他浮露在外而可见者。皆络脉而非经也。

诸络脉(止)皆见于外 张云。大节、大关节也。绝道、间道也。凡经脉所行。必由溪谷、大节之间。

络脉所行。乃不经大节。而于经脉不到之处。出入联系。以为流通之用。然络有大小。大者曰大络。小者曰孙络。大络犹木之干。行有出入。孙络犹木之枝。散于肤腠。故其会皆见于外。志云。绝道者。别道也。

故诸刺络脉者(止)发为痹也 张云。凡刺络脉者。必刺其结上。此以血之所聚。其结粗突倍常。是为结上。即当刺处也。若血聚已甚。虽无结络。亦必急取之。以去其邪血。否则发为痹痛之病。今西北之俗。

但遇风寒痛痹等疾。即以绳带紧束上臂。令手肘青筋胀突。乃用磁锋于肘中曲泽穴。次合络结上。砭取其血。

谓之放寒。即此节之遗法。勿谓其无所据也。

凡诊络脉(止)少气也 手鱼之下。甲乙有际字。留久痹、作久留痹。张云。诊、视也。此诊络脉之色。

可以察病。而手鱼之络。尤为显浅易见也。寒则气血凝涩。凝涩则青黑。故青则寒且痛。热则气血淖泽。淖泽则黄赤。故赤则有热。手鱼者。大指本节间之丰肉也。鱼虽手太阴之部。而胃气至于手太阴。故可以候胃气。

五色之病。惟黑为甚。其暴黑者。以痹之留久而致也。其赤黑青色不常者。寒热气之往来也。其青而短者。青为阴胜。短为阳不足。故为少气也。简案、汉艺文志师古注云。诊、视验。谓视其脉及色候也。

其小而短者(止)急坐之也 楼马志。小、作青。张云。

视其络脉之小而短者。气少故也。不可刺之。虚甚而泻其气。重虚必致昏闷。甚则运仆暴脱。不能出言。急扶坐之。使得气转。以渐而苏。若偃卧则气滞。恐致不救也。简案、此即后世所谓针晕也。金针赋云。其或晕针者。神气虚也。以针补之。以袖掩之。口鼻气回。热汤与之。略停少顷。根据前再施。诸注不及之者何。

手太阳之别(止)散入于鱼际 马云。此下十二节。详言十二络穴。而此先以肺经言之也。夫不曰络而曰别者。以此穴由本经而别走邻经也。手太阴肺经之别穴。名曰列缺。(去腕侧上一寸半)起于腕上分肉之间。

并本经太阴之经。入手阳明大肠经。以直入掌中。而散入于鱼际。张云。人或有寸关尺三部脉不见。自列缺至阳溪见者。俗谓之反关脉。此经脉虚而络脉满。千金翼谓阳脉逆。反大于气口三倍者是也。

其病甚(止)别走阳明也 甚、诸本作实。根据下节文例。当改作实。甲乙。锐下有骨字。半寸作一寸。

马云。KT 、 同。去腕半寸。当作寸半。张云。掌后高骨为手锐骨。欠KT 、张口伸腰也。通俗文曰。体倦则伸。志倦则KT 也。治此者取列缺。谓实可泻之。虚可补之。后诸经皆准此。半寸当作寸半。此太阴之络。

别走阳明。而阳明之络曰偏历。亦入太阴。以其相为表里。故互为注络以相通也。他经皆然。简案、正、脉本音注。KT 、音去。开口也。藏经音义引桂苑珠丛云。引气而张口曰欠KT 。

手少阴之别(止)属目系 马云。去腕一寸半。其半字衍。观下掌后一寸可见。此言心经之络穴也。

通里穴为络。去腕一寸。别而上行。循本经入于心中。系舌本。属目系。

支膈 马云。膈间若有所支而不畅也。

手心主之别(止)络心系 马云。此言心包络经之络穴也。

夫手厥阴心包络经。而谓之手心主者。以其代心经以行事也。(本经邪客篇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诸邪之在心者皆在心之包络包络者心主之脉也皆如手少阴心主之脉行也)其别名曰内关。去手腕上兼二寸之两筋间。循本经以上。系于心包络。如心系间邪气盛而实。则心必痛。简案、张本心系下句。据前后文例。张注为是。

头强 甲乙作烦心。张云。此经系心包络心系。又出耳后。合少阳、完骨之下。故邪实则心痛。虚则头强不利也。志云。此不曰别走少阳。或简脱也。

手太阳之别(止)络肩  马云。此言小肠经之络穴也。支正、上手腕外廉五寸。内注于手少阴心经。以心于小肠为表里也。

节弛肘废 甲乙。节、作筋。张云。脉络壅滞。而节弛肘废。志云。手太阳小肠主液。实则津液留滞。

不能淖泽与骨。是以节弛肘废。

疣 马云。海篇释为赘。盖赘留之类。张云。疣、音尤。赘也。瘤也。简案、 、与瘤自别。巢源疣目候云。疣目者。人手足边忽生如豆。粗强于肉。楼氏纲目云。疣、俗称鸡眼子。藏经音义。 、疣同。埤苍云。皮上结也。庄子云。附赘悬疣。或作HT 。今俗谓之侯。志云。即 痤之类。误也。

如指痂疥 马云。小者为指间痂疥之类。张同。简案、此谓疣之多生。如指间痂疥之状。马张以为痂疥。误也。

手阳明之别(止)合于宗脉 马云。此言大肠经之络穴也。偏历、去手腕后三寸。别走入于手太阴肺经。

其支别者。上循臂之温溜、下廉、上廉、三里、曲池。以乘肩 。上曲颊。入上齿缝中。又其支别者。入耳合于宗脉。(玩各节皆腑合于脏脏合于腑则此宗脉宜是肺经之大脉犹言大气为宗气也本经口问篇有云目者宗脉之所聚)张云。

按本经筋脉皆无入耳上目之文。惟此别络有之。宗脉者。脉聚于耳目之间者也。偏齿之偏。马本作遍。志同。

简案、此盖谓本经偏止于曲颊之处。而非言遍循上下齿也。马本恐非。

龋聋 甲乙作龋齿耳聋。说文。龋、齿蠹也。

痹隔 马云。为内痹。为隔塞不便。志云。痹闭阻隔也。

取之所别也 尚 云。谓遍齿入耳之别络。非偏历也。十二络皆同。

手少阳之别(止)合心主 马云。此言三焦经之络穴也。外关去手腕外廉二寸。外绕于臂。注于胸中。以合手厥阴心主之脉。以三焦与心包络为表里也。

足太阳之别(止)别走少阴 马云。此言膀胱经之络穴也。飞扬去足外踝上七寸。别走少阴肾经。以膀胱与肾为表里也。

 窒 甲乙作窒鼻。张云。 、鼻塞也。此经起于目内 。络脑行头背。故其为病如此。

足少阳之别(止)下络足跗 马云。此言胆经之络穴也。光明穴去外踝上五寸。别走足厥阴肝经。以胆与肝为表里也。下络足之跗面。即侠溪、地五会、临泣等处也。

足阳明之别(止)下络喉嗌 马云。此言胃经之经穴也。丰隆去外踝上八寸。别走足太阴脾经。以胃与脾为表里也。循胫骨外廉之上下巨虚等穴。上至头项而络之。以合于诸经之气。盖胃为五脏六腑之大海也。其头项之下。则络于喉嗌。张云。喉嗌、缺盆。为诸经之孔道。故合诸经之气。下络喉嗌。

瘁喑 马云。瘁、当作猝。张云。瘁、悴同。病乏也。志作卒痛。简案、马注是。

足太阴之别(止)入络肠胃 马云。此言脾经之络穴也。公孙去足大趾本节后一寸。别走足阳明胃经。以脾与胃为表里也。其别者。入络于肠胃之中。

足少阴之别止外贯腰脊 马云。此言肾经之络穴也。大钟穴当内踝后绕跟处。别走足太阳膀胱经。

以肾与膀胱为表里也。又其别者。并本经脉气之行。以上走于手厥阴心包络经之下。而外则贯于腰脊间。

足厥阴之别(止)结于茎 循胫、甲乙作循经。马云。此言肝经之络穴也。蠡沟去内踝上五寸陷中。

别走足少阳胆经。以肝与胆为表里也。经于足胫。以上于睾丸。(阴丸俗云阴子)结于茎垂。(见邪客篇有茎垂)

挺长 志云。茎、阴jing。乃前之宗筋。挺、即阴jing也。简案、此注似未允。经筋篇云。足厥阴伤于寒。则阴缩入。伤于热。则纵挺不收。(治法详见医学纲目)盖此指睾丸而言。

任脉之别(止)取之所别也 志云。按任脉起于中极之下。以上毛际。循腹里。上关元。至咽喉。

上颐循面入目。所谓尾翳者。即鸠尾之上。盖任脉之别络。出于下极并经而上。复下于鸠尾。以散于腹络。气实则肠皮急。虚则痒搔。当取之所别络也。简案、甲乙云。鸠尾、一名尾翳。一名 KT 。在臆前蔽骨下五分。

任脉之别。由此考之。尾翳即蔽骨。犹 KT 即蔽骨。而又为鸠尾。一名也。张改屏翳为会阴穴。非也。

督脉之别(止)入贯膂 马云。此言督脉经之有络穴也。长强(脊 骨端)挟膂上项。散于头上。下则当于肩脾之左右。其别者。则走于足太阳膀胱经。以入贯于膂筋之间。

高摇之 甲乙注云。高以下九字九墟无。张云。头重高摇之谓。力弱不胜而颤掉也。

脾之大络(止)百节尽皆纵 张云。脾之大络。名大包。在渊腋下三寸。布胸胁。出九肋间。总统阴阳诸络。由脾灌溉五脏者也。故其为病如此。

此脉若罗络之血者 皆取之脾之大络脉也 马云。此脉若罗纹之络。其络中必有血。皆当取此穴以治之耳。张云。罗络之血者。言此大络。包罗诸络之血。故皆取脾之大络以去之。大络即大包也。简案、据马注罗字下句为是。

凡此十五络(止)络脉异所别也 张云。十二经共十二络。而外有任督之络。及脾之大络。是为十五络也。凡人之十二经脉。伏行分肉之间。深不可见。其脉之浮而可见者。皆络脉也。然又必邪气盛者。脉乃壅盛。

故实则必见。正气虚者。脉乃陷下。而视之不见矣。故当求上下诸穴。以相印证而察之。何也。盖以人经有肥瘦长短之不同。络脉亦异其所别。故不可执一而求也。愚按、本篇足太阴之别。脉曰公孙。而复有脾之大络。

脉曰大包。足阳明之别。名曰丰隆。而平人气象论。复有胃之大络。名曰虚里。然则诸经之络唯一。而脾胃之络各二。盖以脾胃为脏腑之本。而十二经皆以受气者也。马云。按此篇以督之长强。任之尾翳。为十五络。难经以阳跷、阴跷之络为十五络。殊不知督脉所以统诸阳。任脉所以统诸阴。还以灵枢为的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