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紫阳真人张平叔撰 北宗龙门后裔闵一得

七返九还金液大丹者,七以火数,九乃金数,以火炼金,返本还元,谓之金丹。

(七以火数——火喻身中之神。九乃金数——金喻身中之气。以火炼金——神返身中,气自还也。返本还元——神返本性,气还元命,神气混一,性命交融。此节破题,以属明白之至,下文逐一承明,更为缕晰。)

以身心分上下两弦,以神气别冬夏二至,以形神契坎离二卦。

(此三节标明丹法纲领。)

以东魂之木,西魄之金,南神之火,北精之水,中意之上,是之攒簇五行。

(此节标出作丹之药材。)

以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是之和合四象。

(此节教人用功,收聚药材。)

以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勤部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气朝元。以精化之气,以气化之神,以神化之虚,故名曰三花聚顶。以魂在肝而不从眼漏,魄在肺而不从鼻漏、神在心而不从口漏,精在肾而不从耳漏,意在脾而不从四肢孔窍漏,故曰无漏。

(此上四节,皆言购聚药材,务使充足而勿漏之法。)

精神魂魄意,相与混融,化之一气,不可见闻,亦名无状,故曰虚无。炼精者,炼元精,非淫泆之精。

(淫泆所感之精,是漏精,非元精。)

炼气者,炼元气,非口鼻呼吸之气。

(口鼻呼吸之气,是漏气,非元气。)

炼神者,炼元神、非心意念虑之神。

(心意念虑之神,是漏神,非元神。)

故此气神精者,与天地同其根,与万物同其体,得之则生,失之则死。

(止念久则神不漏而还元,惩忿久则气不漏而还元,窒欲久则精不漏而还元,乃为元精、元气、元神。)

以阳火炼之则化成阳气,以阴符养之则化成yin精,故曰见之不可用、用之不可见。

(平昔窒欲能久则真水自升,平昔惩忿能久,则真火自降。此二节烹炼药材使之混融之法。)

身者心之宅,心者身之主;心之猖狂如龙,身之狞恶如虎。身中有一点真阳之气,心中有一点真阴之精,故曰二物。

(窒欲久而真水升,焰出先天之气。惩忿久而真火降,流出太极之精。此节标出所以点药成丹之妙品。)

心属乾,身属坤,故曰乾坤鼎器,阳气属离,yin精属坎,故曰乌兔药物。抱一守中,炼元养素,故曰采先天混元之炁。

(到得身心混合,自然神凝于虚,即是采取丹头之法)。

朝屯暮蒙,昼午夜子,故曰行周天之火候。

(念不起则火不炎。意不散则火不冷,故必以清静自然为运用之法。)

木液旺在卯,金精旺在酉,故当沐浴。

(息念以养火,真气自薰蒸。)

震男饮西酒,兑女攀北花,巽风吹起六阳,坤土藏蓄七数,故当抽添。

(性静则情逸,心动则神疲,为学日损、为道日益矣:以上六节皆示以火候调匀之法度。)

夫采药之初,动乾坤之槖龠,取坎离之刀圭。

(谁为动之,如何动法,何处动手?是不可以知知之也。惟求之谷神自知。准能取之,如何取法,何从着手,此不可以力争也,当使象罔也。)

初时如云满千山,次则如月涵万水,自然如龟蛇之交合、马牛之步骤。龙争魂,虎争魄,乌战精,兔战神,恍惚之中见真铅,杳冥之内有真汞,以黄婆媒合,守在中宫。铅见火则飞,汞见火则走,遂以无之油和之,复以无名璞镇之。铅归坤宫,汞归乾位,真土混合,含光默默。火数盛则燥,水铢多则滥。火之燥,水之滥,不可以不调匀,故有斤两法度。

(火之燥——咎由念起。水之滥——咎由意散。此节畅言以火炼金时要妙,皆属譬喻,非真景也。只是过来人追叙初时有此光景,其实尔时只是念不起、意不散,自然神凝气聚。置我于无,即是调匀,断不可泥象执文、论斤较两,自取坏事)。

修炼至此,泥丸风生,绛宫月明,丹田火炽,谷海波澄;夹脊如车轮,四肢如山石,毛窍如浴之方起,骨脉如睡之正酣,精神如夫妇之欢合,魂魄如母子之留恋。此乃真境界,非譬喻也。

(此节言其效验有如此。并无作用。)

以法度炼之,则聚而不散,以斤两炼之,则结而愈坚。魂藏魄灭,精结神凝,一意冲和,肌肤爽透。随日随时,渐凝渐聚,无质生质,结成圣胎。

(法度,载在下文,学者寻流而知源,只在无功功里施功。斤两载在《悟真》,学者舍妄以健真,只是有用用中无用,此节复申明调匀之总诀。)

夫一年有十二月,一月三十日,一日百刻,一月总计三千刻,十月总计三万刻。行往坐卧,绵绵若存,胎气既凝,婴儿显相,玄珠成象,太乙含真。

(行住坐卧,绵绵若存——此八字是法度。婴儿显相——无相之相。玄珠成象——无象之象。太乙含真——囫囫囵囵。)

三万刻之中可以夺天上三万年之数,何也?一刻之功夫,自有一年之节候,所以三万刻可以夺三万年之数也。

(此乃自然法度,不可以私智推求。)

故一年十二月,总有三万六千之数,虽愚昧小人行之,立脐圣域。

(此是真实语,苟得其养,无物不长。)

奈何百姓日用而不知?元精丧也,元气竭也,元神离也。

(日用——二字点眼,苟失其养,无物不消。)

是以三万刻,刻刻要调和,如有一刻差违,则药材消耗,火候亏缺,故曰“毫发差殊不作丹”。

(刻刻要调和——只是念不起意不散是也。意一散则药即消,念一起则药即耗,犯此病者,皆由平昔惩忿窒欲功夫未足之故。)

是宜刻刻用事,用之不劳,真气凝结,元神广大。

(刻刻用事——只是行住坐卧绵绵若存。动而专一则意自不散,静里翕机则念不起,所谓“绵绵若存,用之不勤”是也。惫不散,故气得凝结,翕不起,故神能广大。)

内则一年炼三万刻之丹,外则夺三万年之数;大则一日结一万三千五百息之胎,小则十二时行八万四千里之气。故曰夺天地一点之阳,采日月二轮之气,行真水于铅炉,运真火于汞鼎。

(真水铅炉——由戒得定,神气充足。真火汞鼎——由定生慧,神智圆明。)

以铅见汞,名曰华池;以汞入铅,名曰神水。

(以铅见汞——身入心中。以汞入铅——心宅身内。)

不可执以无为,不可行于有作,不可泥于存想,不可着于持守,不可枯坐灰心,不可盲修瞎炼。

(执以无为——自有入无,形于有作——无中生有。泥于存想——总在窍外,即存而忘乃入窍中。着于持守——即出窍矣!因持而安,自在窍中。其身未宅神室者曰枯坐灰心,其人未知运用者曰盲修瞎炼,是皆有损无益,断断不可。)

惟恐不识药材出处,又恐不知火候法度,须要知夫身中一窍,名曰玄牝。

(上文第五节至第十节已指明药材出处,第十一节至此节指示法度甚详。然究竟于何处得手,须译下文。)

此窍者,非心非肾,非口非鼻,非脾非胃,非谷道,非膀胱,非丹田,非泥丸。能知此一窍,则冬至在此矣!药物在此矣!火候亦在此矣!沐浴亦在此矣!结丹亦在此矣!脱体亦在此矣!夫此一窍,亦无边旁,更无内外,乃神气之根,虚无之谷,在身中求之,不可求于他也。此之一窍,不可以私意揣度,是必心传口授。苟或不尔,皆妄之矣。

(揣度——即是念头。夫大道教人忘念,乌可私意揣度?然既戒揣度,又戒他求,谓必心传口授者,显示学者以必由心得也。在上智之人天怀素定者,读之自可顿入。中智之士功需渐进者,尚恐觅趋径而无由。吾今仰体张祖婆心,普为学人身中指一入窍正路:厥惟止念一法。夫欲止念,先须惩忿窒欲,芟除种种杂念,只留正念。正念虽留,却不许有依附傍念潜滋暗长。俄而,此念顿息,后未念起,正是万虑消忘绝妙好时。得师一句,便能心受矣。然人果能于前念已断,后未念续之际,当下猛然一觉,不啻心传尽堪自得,夫亦何待夫口授焉?要当下觉得,切勿自惊。弗自惊者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身中药材亦资之深,而所谓法度者亦取诸左右逢其源矣!上文所谓冬至药物火候等等尽在于此者,信也。若以私意揣度之,不几南辕而北辙哉!乌乎可?)

今作金丹四百字,包含造化之根基,贯穿阴阳之骨髓,使炼丹之士,寻流而知源,舍妄以从真,不至乎忘本逐未也。

(寻流知源——寻文知义。舍妄以从真——因假悟真。性命为本,神气为未。此节教读者不可泥文执象,下文复申明虚无实际。)

夫金丹于无中生有,养就婴儿,岂可泥文执象而溺于旁蹊曲径?然金丹之生于无,又不可为顽空。当知此空,乃是真空,无中不无,乃真虚无。

(人当万虑消亡之候当下得之,自能心领神会,有不可思议之妙。)

今因马自然去,讲此数语,汝其味之。

(因马自然去——五字又是一个炼丹总侍口诀。汝——指海南白子也。)

紫阳张伯端序。

 [ 呜呼!此序何为而作也,昔者紫阳张祖,大丹既成,欲永其道于世;尚恐泄机,复遭天谴。乃著《悟真》一篇,假譬喻以为言。盖欲学者因假悟真,不啻心传口授。不虞其言铅汞过多,形神未显。读者不谅其心,而泥其文,反致溺于曲径旁蹊。而旁门杂出之徒,每引其言以为证,甚至贻厥元孙海南白子,误会其旨,亦三炼而三倾,翻欲骂倒其书,重致慨于先师之不复作也。维时张祖悯世人之不谅,复著《金丹四百字》,托言因马自然去,以寄示海南。犹恐其见铅汞而目逃,复明以自序如此。白子始得以二八两之药、结三百日之胎。亦复悯念世人,悟真者寡,泥象者多,暇日复自录其师传《修仙辩惑论》一篇,锓木以传于世。并不敢隐我张祖运心不普之过。

夫道家丹经,如《悟真篇》者亦美矣!白子天纵之资,读之而未得其窍,尚误会而难成。苟不得此四百字及此序言,几无以补救于后。今之人,德慧不及白子,窃恐其读此而仍无着手处也。(一得)故于辛卯之秋,将余门人阳林子签呈其笺释彭注《金丹四百字》一册,刊示同门,今年正月,敬检我北宗朱云阳真人所注《悟真篇阐幽》一书,重刊行世,阐明张祖正指之所在。兹复审译此序,逐节笺注。而于玄牝一节,即将己所阅历课程略为指引如上。所望世之愚不肖如(一得)者,即仿此课程以进功,其贤智如白子者,仍读本文而得诀,由是而进按《悟真篇阐幽》一书以为法度之准程,不亦无碍乎?

白子顿之宗也,(一得)渐之徒也,顿与渐取径虽殊,及其至之一也。张祖所谓“虽愚昧小人行之,立跻圣域”,诚实语也。愿与普天下后世学人循序进修,同跻圣域,永无负我张祖此序,以补救《悟真篇》之慈旨可也。

道光十五年二月吉北宗后裔闵一得谨注并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