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四

西太原寺沙门法藏述

草堂沙门宗密录之注于论文之下。

(二辩染净相资亦云染净互熏相生不断即显上总中能生一切法义也四○一举数总标)。

复次有四种法熏习义故染法净法起不断绝。

(由此染净相资故得起不断绝也○二徴列别名)。

云何为四。

(徴也)。

一者净法名为真如。

(此是生灭门中真如以三义故故云净法一约体本来净故二约体相以内熏故令反染成始净故梁摄论云能成立者谓真如十种功德所成立者谓十种新生正行也三约用熏故应机成净缘)。

二者一切染因名为无明。

(六染及九相皆因无明而有)。

三者妄心名为业识。

(妄心者通事识及业识今据其本故但言业识)。

四者妄境界所谓六尘。

(事识所缘之境也此三皆是染法由此染法自性差别仗托因缘故具说三种净法对染虽成熏义然其体用竟未曾别故但明一种△三广释染净熏习之义二一总二○一喻)。

熏习义者如世间衣服实无于香若人以香而熏习故则有香气。

(喻也下合有二○二合)。

此亦如是真如净法实无于染但以无明而熏习故则有染相。

(一染熏净也显真无相随熏现相又显妄法无体故但云相又当相自无反流之用故云相不云用也此约随流生灭门说此释经中如来藏为恶习所熏等)。

无明染法实无净业但以真如而熏习故则有净用。

(二净熏染也此是生灭门中本觉真如故有熏义真如门中则无此义由此本觉内熏不觉令成厌求反流顺真故云用也此释经中由有如来藏故能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也涅槃经云阐提之人未来佛性力故还生善根彼言佛性力者即此本觉内熏之力耳良以一识含此一义更互相熏遍生染净故也此中佛者是觉性者是本故名佛性为本觉也△二别一一染一○一问)。

云何熏习起染法不断。

(泛论熏习各二种一习熏谓熏心体成染净等二资熏谓现行心境及诸惑相资等二一答二○一略)。

所谓以依真如法故有于无明。

(举能熏所熏之法体也亦可此中但举能熏无明然必依真如故约本举也)。

以有无明染法因故即熏习真如。

(根本无明熏习义也)。

以熏习故则有妄心。

(依无明熏动真如有业识心也)。

以有妄心即熏习无明不了真如法故不觉念起现妄境界。

(以此妄心还资熏无明增其不了令其转成转识及现识)。

以有妄境界染法缘故即熏习妄心令其念着造种种业受于一切身心等苦。

(以此境界还熏动心海起诸识浪缘念彼境即起事识也上六粗中初二名念中二名著后二名同此也谓依惑造业依业受报二广○即明前三种从后向前次第说也文三○一明境界熏妄心)。

此妄境界熏习义则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念熏习。

(由境界力增长事识中智相相续相法执分别念也)。

二者增长取熏习。

(增长事识中执取相计名字相谓人我见爱烦恼也○二明妄心熏无明)。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业识根本熏习能受阿罗汉辟支佛一切菩萨生灭苦故。

(以此业识能资熏住地无明迷于无相能起转相现相等相续令彼三乘人虽出三界离事识分段粗苦犹受𥠖耶变易行苦然此细苦无始来有但为拣细异粗故约已离粗苦时相显处说)。

二者增长分别事识熏习能受凡夫业系苦故。

(以事识能资熏起时无明起见爱粗惑发动身口造种种业受凡夫分段苦故○三明无明熏真如)。

无明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根本熏习以能成就业识义故。

(谓根本不觉熏动真如成业等诸识但今举初故云业识)。

二者所起见爱熏习以能成就分别事识义故。

(谓枝未不觉熏习心体成分别事识上文云此识依见爱烦恼增长义故但未从本生故云所起也△二净二○一问)。

云何熏习起净法不断。

(△二答二一略二○一正明熏习)。

所谓以有真如法故能熏习无明以熏习因缘力故则令妄心厌生死苦乐求涅槃以此妄心有厌求因缘故即熏习真如。

(先明真如内熏无明令成净业后即此净用反熏真如增其势力前即本熏后即新熏也△二辩其功能二○一因)。

自信己性。

(十信位中信也下即三贤位中修)。

知心妄动无前境界。

(解也)。

修远离法。

(依解成行谓寻伺等观唯识无尘等行也)。

以如实知无前境界故。

(初地见道证唯识理异前比观故云如实也下明十地修道位中广修万行以显真如云)。

种种方便起随顺行不取。

(所取无相)。

不念。

(能念不生)。

乃至久远熏习力故。

(三祇熏故二果)。

无明则灭。

(根本)。

以无明灭故心无有起。

(妄心尽也)。

以无起故境界随灭。

(妄境灭也此上皆灭惑也即翻前三种染下明证理成德云)。

以因。

(无明)。

缘。

(妄境界)。

俱灭故心相。

(染心)。

皆尽名得涅槃。

(此并灭故心体转依名得涅槃)。

成自然业。

(起不思议业用△二广二○一明妄心熏习)。

妄心熏习义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分别事识熏习。

(即上意识)。

依诸凡夫二乘人等厌生死苦随力所能以渐趣向无上道故。

(以此识不知诸尘唯是识故执心外实有境界凡夫二乘虽有发心趣向解脱而犹计有生死可厌涅槃可欣不了唯心道理由此作意力故久后还得菩提)。

二者意熏习。

(若就本而言名为业识通而论之即前五种意)。

谓诸菩萨发心勇猛速趣涅槃故。

(以诸菩萨知一切法唯是识量舍彼事识外计分别既了唯心趣理速疾异前渐悟故云乃至速趣涅槃也问此中妄心既并熏习真如起反流行意熏既属梨耶如何能各自发心修行答前凡夫二乘不觉梨耶但依分别事识资持力故而发心修行以不达本故向大菩提疏而且远故云渐也此菩萨既了梨耶本识即依此识资持力故方得发心修行以了本故向大菩提亲而且近故云速也此约所依相资辩熏非各自发心等此如下文证发心中说也△二显真如熏习三○一标数)。

真如熏习义有二种。

(二徴列)。

云何为二一者自体相熏习。

(内熏)。

二者用熏习。

(外缘△三辩相二一别释二一体相二一正显)。

自体相熏习者从无始世来具无漏法备有不思议业。

(不空本觉名无漏法此法𡨋熏众生非物能了故云不思议此中业者是𡨋熏作用)。

作境界之性。

(非直熏彼妄心令其厌求成能观智亦乃与其观智作所观境界)。

依此二义恒常熏习以有力故能令众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

(显熏功能谓此心境二法亦可此体相二法𡨋熏众生有力故令起厌求等行)。

自信己身有真如法发心修行。

(依熏起修行相△二释疑二○一问)。

问曰若如是义者一切众生悉有真如等皆熏习云何有信无信。

(初约现在信心有无)。

无量前后差别。

(后约未来信心前后内熏既齐何得如是)。

皆应一时自知有真如法勤修方便等入涅槃。

(结成难也此则执别疑通难△二答二○一约染惑成缘明起有厚薄)。

答曰真如本一。

(通体明内熏不无)。

而有无量无边无明从本已来自性差别。

(根本无明住地本来自性差别随人厚薄)。

厚。

(不信)。

薄。

(有信)。

不同故。

(前后亦尔非彼内熏使之然也)。

过恒河沙等上。

(枝未是根本上)。

烦恼依无明起差别。

(是从无明所起迷诸法门事中无知所知障中粗分摄)。

我见爱染烦恼。

(是无明所起四住烦恼烦恼障摄)。

依无明起差别如是一切烦恼依于无明所起前后无量差别唯如来能知故。

(双结前二种烦恼皆依根本无明所起由是义故前后非一差别无量前后难知故唯佛了△二约净法赖缘成前后差异二○一立理)。

又诸佛法有因有缘因缘具足乃得成办。

(若独内因不假外缘可如所贵然今外假用熏及内正因方得成办故致前后不可一时故上开二熏习不云一也△二正释二一明因缘互阙之失二一显因缘之失二○一喻说)。

如木中火性是火正因若无人知不假方便能自烧木无有是处。

(○二法合)。

众生。

(木也)。

亦尔虽有正因熏习之力。

(火性)。

若不遇诸佛菩萨善知识等。

(若无人知等)。

以之为缘能自断烦恼。

(能自烧木)。

入涅槃者则无是处。

(○二明阙因不成)。

若虽有外缘之力而内净法未有熏习力者亦不能究竟厌生死苦乐求涅槃。

(谓无明厚重之流虽本觉内熏然未有力故虽遇善友外缘之力亦不能令其得道○二明性用相应之得)。

若因缘具足者所谓自有熏习之力又为诸佛菩萨等慈悲愿护故。

(具因缘也下明熏益云)。

能起厌苦之心信有涅槃修习善根。

(自分也下明胜进云)。

以修善根成熟故则值诸佛菩萨示。

(示义)。

教。

(教行)。

利喜。

(既得义利具解行故成喜)。

乃能进趣向涅槃道。

(△二用大二○一指事总标)。

用熏习者即是众生外缘之力。

(○二约缘别显三○一标)。

如是外缘有无量义略说二种。

(二徴列)。

云何为二一者差别缘。

(为于凡小事识熏习而作于缘谓现形不同故云也亦可与差别机为缘故也谓三贤已上乃至诸佛能作此缘应众生也)。

二者平等缘。

(为诸菩萨业识熏习而作于缘谓唯现佛身平等无二故云也亦可与平等心机为缘故也谓初地已上乃至诸佛要依同体智力能作此缘△三释二一差别缘二一总二○一明感用因)。

差别缘者此人。

(机欲之人)。

依于诸佛菩萨等。

(出外缘体)。

从初发意始求道时。

(明能感缘机修行时)。

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

(正明行者之心感用器也谓见其身形念其功德也△二正明用相二一正明差别之用二○一开总成别)。

或为眷属父母诸亲。

(一慈爱以摄生)。

或为给使。

(二居卑以利物)。

或为知友。

(三同类以劝发)。

或为冤家。

(四怖之以入道)。

或起四摄。

(五以四摄法摄之二摄别成总)。

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

(二辩用之益)。

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

(△二别二一就根熟不熟开近远二缘)。

此缘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近缘速得度故二者远缘久远得度故。

(○二就前近远各开为二)。

是近远二缘分别复有二种云何为二一者增长行缘。

(谓方便行即自分也)。

二者受道缘。

(谓依前力便正观相应即胜进也亦可初即四摄利他行后即三空自利行△二平等缘二○一明能作缘者平等)。

平等缘者一切诸佛菩萨皆愿度脱一切众生。

(平等心也)。

自然熏习常恒不舍。

(常用应机)。

以同体智力故。

(释成常用)。

随应见闻而现作业。

(显其用相二明对机显平等)。

所谓众生依于三昧乃得平等见诸佛故。

(谓十住已去依三昧力悉见诸佛身量平等无有彼此分齐之相二合明三一标)。

此体用熏习分别复有二种。

(二徴)。

云何为二。

(三释依论二唱)。

一者未相应谓凡夫二乘初发意菩萨等。

(约位举人)。

以意意识熏习依信力故而能修行。

(明其行劣凡小意识熏菩萨五意熏并未契真如故下正明未相应云)。

未得无分别心与体相应故。

(无正体智故未与法身体相应)。

未得自在业修行与用相应故。

(无证真后得智故未与应化身用相应也)。

二者已相应谓法身菩萨。

(显位)。

得无分别心。

(如理智与体相应也)。

与诸佛智用相应。

(以有如量智故得然也下约行胜翻前劣云)。

唯依法力。

(证真如而修行非如前位但有信力)。

自然修行。

(八地已去无功用行)。

熏习真如灭无明故。

(妄灭行成四明染净尽不尽义二一明染法违真无始有终)。

复次染法从无始已来熏习不断乃至得佛后则有断。

(二明净法顺理有始无终)。

净法熏习则无有断尽于未来。

(一正显)。

此义云何以真如法常熏习故妄心则灭法身显现起用熏习故无有断。

(二释成也以真熏妄灭净用无尽故二辩所示之义即明前法有显义功能问何故真如门中不辩所示义生灭门中具辩所示三大义耶答以真如门中即示大乘体能所不分诠旨不别故不别辩生灭门中染净不一法义有殊故具说三上立义分中真如门内云即示生灭门中云能示释义在此也文二△一释体相二大二○一总标二大名)。

复次真如自体。

(体大)。

相。

(相大)。

者。

(二别释二大义一一体)。

一切凡夫声闻缘觉菩萨诸佛无有增减。

(人虽就位以分优劣真体随人未曾增减)。

非前际生。

(常也凡位为前)。

非后际灭。

(恒也佛位为后)。

毕竟常恒。

(三句皆显不增减所以△二相二一正明性德二一明德相三○一总)。

从本已来自性满足一切功德。

(○二别)。

所谓自体有大智慧光明义故。

(一本觉智明)。

遍照法界义故。

(二本觉显照诸法)。

真实识知义故。

(三显照之时无倒)。

自性清净心义故。

(四性离惑染)。

常乐我净义故。

(五性德圆备)。

清凉不变自在义故。

(六性德无迁○三结)。

具足如是过于恒沙不离。

(性德尘沙不离真体)。

不断。

(无始相续)。

不异。

(与体同味)。

不思议。

(即不异而有恒河之义故)。

佛法。

(唯佛穷达故亦可是所觉法故)。

乃至满足无有所少义故。

(若此真体无性德者如来证此不应具德既证性已万德圆备即验真如本具也○二显立名)。

名为如来藏。

(隐时能出生如来)。

亦名如来法身。

(显时万德依止△二问答重辩二○一执体疑相难)。

问曰上说真如其体平等离一切相云何复说体有如是种种功德。

(△二相不违体答二○一明虽差别而不二)。

答曰虽实有此诸功德义而无差别之相等同一味唯一真如。

(实德虽多同一如味)。

此义云何。

(多德何以唯一下释云)。

以无分别。

(非能分别)。

离分别相。

(非所分别)。

是故无二。

(无能所故△二明虽不二而差别二○一略)。

复以何义得说差别。

(既其不二何以说别)。

以依业识生灭相示。

(以依生灭识相恒沙染法反此表示真如净德恒沙差别且举染本故但云业识△二广二○一问对染表示之相)。

此云何示。

(○二举彼染法一一对显)。

以一切法本来唯心实无于念。

(举所迷理)。

而有妄心不觉起念见诸境界故说无明。

(依真起妄谓细粗染心本末不觉也将欲释净先举其染对以显之下诸句例然云何显耶者下云)。

心性不起即是大智慧光明义故。

(既起念即是不觉无明故不起即是本觉智明)。

若心起见则有不见之相。

(妄见不周)。

心性离见即是遍照法界义故。

(真照圆明)。

若心有动非真识知。

(反之即显真如无动)。

无有自性。

(明妄染无体反之即显自性净心)。

非常非乐非我非净。

(明妄四倒反之即显真如四德)。

热恼。

(诸惑烧心是极热恼故说真如是清凉也)。

衰变。

(妄染迁改反显真如不衰变也)。

则不自在。

(业果系缚故则显真如自在上云清凉不变自在义故)。

乃至具有过恒沙等妄染之义对此义故心性无动则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相义示现一。

(翻对故染净皆过恒沙)。

若心有起更见前法可念者则有所少。

(妄心外念求之不足)。

如是净法无量功德即是一心更无所念是故满足。

(净德性满无假外求)。

名为法身如来之藏。

(结名△二别解用大二一总明二一对果举因三○一举本正行)。

复次真如用者所谓诸佛如来本在因地发大慈悲修诸波罗蜜摄化众生。

(○二举本大愿)。

立大誓愿尽欲度脱等众生界。

(广大心也)。

亦不限劫数尽于未来。

(长时心也○三举悲智大方便)。

以取一切众生如己身故。

(悲深)。

而亦不取众生相。

(智深也兼上亦则不颠倒心亦可释前长时所以)。

此以何义。

(举悲智深所以也)。

谓如实知一切众生及与己身真如平等无别异故。

(依真如门答显深也○二牒因显果)。

以有如是大方便智。

(一牒前因)。

除灭无明见本法身。

(二自利果三正显用即利他果于中三)。

自然而有不思议业种种之用。

(一明业用甚深非待作意如摄论云如摩尼天鼓无思成自事等)。

即与真如等遍一切处。

(二显用广大称理之用故)。

又亦无有用相可得。

(三用而常寂也于中此正显也次徴云)。

何以故。

(佛具三身何以乃云无有用相)。

谓诸佛如来唯是法身智相之身第一义谛无有世谛境界离于施作。

(若废机感论如来唯是妙理本智更无应化世谛生灭等相但随缘起用用则无用如波即水故用恒寂也涅槃经云吾今此身即是法身等梁摄论云唯如如及如如智独存名为法身)。

但随众生见闻得益故说为用。

(虽真理妙智本来常湛而随机感益用无边即寂而常用△二别释三○一标)。

此用有二种。

(○二徴)。

云何为二。

(△二释二○一正显用相二○一直显其用二○一应身)。

一者依分别事识凡夫二乘心所见者。

(凡夫二乘不知唯识计有外尘即是分别事识义今见佛身亦谓心外顺彼事识分别计度故说依分别事识见也亦可此人虽觉六识不知彼七八识故但云依事识也)。

名为应身。

(依此粗识分别但见应化粗相不见报身细相○下释见粗所以云)。

以不知转识现故见从外来。

(迷于唯心)。

取色分齐不能𥁞知故。

(不达即色是心无有分齐问佛身何故唯众生识耶答众生真心与诸佛体平等无二○但众生迷自真理起于妄念是时真如但现染相不显其用○以彼本觉内熏妄心故有厌求有厌求故其用即现○厌求劣故用相即粗厌求渐增用亦渐细如是渐渐乃至心源无明既𥁞厌求都息始觉同本用还归体平等平等无二无别未至心源已还用于识中随根显现故云识中现也问若据此义用从真起何故说言转识现耶答转识即是梨耶中转相依此转相方起现识现诸境界此识即是真妄和合若随流生死即妄有功能妄虽有功离真不立若反流出廛真有功能真虽有功离妄不显故就缘起和合识中说其用耳问若据此义乃是众生自心中真如之用云何说言佛报化耶答众生真心即诸佛体更无差别故华严经云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又不增不减经云法身即是众生众生即是法身法身与众生义一而名异既从法身起报化用何得不是众生真心耶问义若然者众生心佛还自教化众生何故说言佛悲愿力答即此真心是佛悲愿谓无缘大悲及自体无障碍化用等即性起大用也问众生既无不有心何不早起化用令灭无明答未有厌求故问既先有本觉何不早熏令起厌求答无明厚薄不同因缘互阙不等此如上说问若真心即是佛者何故下文云从诸波罗蜜等因生答此约本觉随染义说然其始觉觉至心源平等一际有何差别上来约终教说若约始教说者即以诸佛悲智为增上缘众生机感种了为因缘故托佛本质上自心变影像故云在自识中现也余如瑜伽唯识等论说也△二报身三○一约识举人)。

二者依于业识谓诸菩萨从初发意乃至菩萨究竟地心所见者名为报身。

(十解已去菩萨能解唯识无外诸尘顺业识义以见佛身故○二明所见报相初正报后依报)。

身有无量色。

(身无分齐故)。

色有无量相相有无量好。

(依身有相相亦无边依相有好好亦无𥁞然相以表德令人敬德以念佛好为严身令人爱乐欲亲近也)。

所住依果亦有无量种种庄严。

(能依无边故所依土亦复无边颇胝迦等殊胜之宝常放光明无碍校饰故)。

随所示现即无有边不可穷𥁞离分齐相。

(异前化身分齐之色由此菩萨知分齐即无分齐故一一色相皆遍法界互用无碍自在难思故也)。

随其所应常能住持不毁不失。

(随其业行所应感者即皆常住非三灾等之所坏也○三结果由因以释名)。

如是功德皆因诸波罗蜜等无漏行熏及不思议熏之所成就具足无量乐相故说为报。

(如是依正二报无障碍不思议事皆因十度深行之熏及本觉不思议熏二因所成乐相圆备故名报身△二重牒分别二○一应身)。

又为凡夫所见者是其粗色随于六道各见不同种种异类非受乐相故说为应。

(简凡异小如三恶道皆见佛如黑象脚等三尺之身又如提谓等以人天位见佛为树神及天神身等准此即六道众生并见佛不同也皆非出世相故非乐也如二乘人等见佛为出世是阿罗汉等圣人身○二报身)。

复次初发意菩萨等所见者以深信真如法故少分而见。

(十解菩萨等依比观门见真如理是相似觉故云少分异前十信故复云深异后真证故但云信)。

知彼色相庄严等事无来无去离于分齐。

(以见真如异于凡小是故得知色相等事性无分别)。

唯依心现不离真如。

(释无分别所以也摄论中地上见报身者彼据证之相应成就处说今此地前菩萨少分见者以知色境界但是现识不离真如即无分齐故得少分见也既非全见故不相违但以异前凡小心外取境见应化故故约唯心少分明见)。

然此菩萨犹自分别以未入法身位故。

(简异地上)。

若得净心所见微妙其用转胜乃至菩萨地尽见之究竟。

(显于地上所见用相过于地前故云转胜渐渐微细至金刚后心业相都尽用即归体故云见之究竟以穷其源故)。

若离业识则无见相。

(要依业识乃有转相及现相故也)。

以诸佛法身无有彼此色相迭相见故。

(若离业识等无明即唯是真如故佛无有彼此分别之见△二问答除疑二○一问)。

问曰若诸佛法身离于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

(△二答二○一释法身能现)。

答曰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于色。

(总也下别)。

所谓从本已来色心不二。

(谓彼所现报化之色不异法身真心如波与水本来无二)。

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

(明色即心显前不二以色即心故遂令色相都尽故就其本但云智身智谓本觉心智也)。

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遍一切处。

(明心即色显前不二如水遍在波中○二释所现之色)。

所现之色无有分齐随心能示十方世界无量菩萨无量报身无量庄严各各差别皆无分齐而不相妨此非心识分别能知以真如自在用义故。

(以彼真心无碍周遍所现之色亦复圆融自在无碍故云所现之色乃至不相妨碍于中无量菩萨者亦是报身作用也亦可即是感报身大用之机缘皆能顿赴以一一根皆遍法界然互不相妨此真如之用非妄识能知△二会相入实显动静不异三○一标)。

复次显示从生灭门即入真如门所谓推求五阴色。

(色阴)。

之与心。

(四阴△二释二○一观色)。

六尘境界毕竟无念。

(先观色法也境从心起毕竟无体离心之外无可念相)。

以心无形相十方求之终不可得。

(非直心外无别六尘就心内求色等形质亦不可得前则所缘无相此则能缘无相△二观心二○一喻)。

如人迷故谓东为西方实不转。

(○二法)。

众生亦尔无明迷故谓心为念心实不动。

(推求动念已灭未生皆不可得中无可住无可住故则无有起故知心性实不动也○之结)。

若能观察知心无念即得随顺。

(方便观也)。

入真如门故。

(正观也△二对治邪执二○一就本总标)。

对治邪执者一切邪执皆依我见若离于我则无邪执。

(△二别明治障二一对治离三○一标数)。

是我见有二种。

(○二徴列)。

云何为二一者人我见。

(计有总相主宰此是佛法内初学大乘人迷教妄执非是外道等所起也)。

二者法我见。

(计一切法各有体性即二乘所起也△三辩相二一人三○一标)。

人我见者依诸凡夫说有五种。

(○二徴)。

云何为五。

(此五何别者初一约果余四通因果余如科文问此等既并于真如法上计云何说为人我执耶答此有二释一云此是初学凡夫有人我者作此执故云人我执也二云由如来藏中有二义○一是本觉义即当是人于上妄计故云人执二是理实义当所观之法今据初义故说人执△三释二一二于空谬执二一妄执事空以为法体三○一举起执缘)。

一者闻修多罗说如来法身毕竟寂寞犹如虚空。

(○二正明执相)。

以不知为破着故即谓虚空是如来性。

(以众生执佛色身之碍相故说法身如虚空迷说意故执同太虚△三辩对治相二一虚空妄非真三○一立)。

云何对治明虚空相是其妄法。

(一立情有)。

体无不实。

(二立理无○二释)。

以对色故有是可见相令心生灭。

(一释情有也遍计情中相待而有妄念所缘故非法身)。

以一切色法本来是心实无外色若无色者则无虚空之相。

(二释理无也本以待色为空今既唯心无色何得更有于空○三结)。

所谓一切境界唯心妄起故有。

(一结情有也)。

若心离于妄动则一切境界灭唯一真心无所不遍。

(二结理无也辩法同喻以周遍如空故取虚空为喻○二法身真非妄)。

此谓如来广大性智究竟之义非如虚空相故。

(简法异喻谓是如来本觉性智岂同太虚虚妄法也△二妄执法体唯是空无三○一执缘)。

二者闻修多罗说世间诸法毕竟体空乃至涅槃真如之法亦毕竟空本来自空离一切相。

(大品云乃至涅槃如幻如梦若当有法胜涅槃者我说亦复如幻如梦○二执相)。

以不知为破着故即谓真如涅槃之性唯是其空。

(不知为破情计有故即执性德是无○二对治)。

云何对治明真如法身自体不空具足无量性功德故。

(△二三于有倒智三○一执性德同色心三○一执缘)。

三者闻修多罗说如来之藏无有增减体备一切功德之法。

(○二执相)。

以不解故即谓如来之藏有色心法自相差别。

(三对治)。

云何对治以唯依真如义说故。

(二之不二也)。

因生灭染义示现说差别故。

(不二之二也如上文云以依业识生灭相示等△二执法性本有染三○一执缘)。

四者闻修多罗说一切世间生死染法皆依如来藏而有一切诸法不离真如。

(○二执相)。

以不解故谓如来藏自体具有一切世间生死等法。

(以不解随缘之义则谓自性有染△三对治二○一夺破)。

云何对治以如来藏从本已来唯有过恒沙等诸净功德不离不断不异真如义故。

(明净德妙有)。

以过恒沙等烦恼染法唯是妄有性自本无。

(明妄染理无)。

从无始世来未曾与如来藏相应故。

(明妄不入真也○二纵破)。

若如来藏体有妄法而使证会永息妄者无有是处。

(△三执染净有始终三○一执缘)。

五者。

(教执治等各二法谓生死涅槃)。

闻修多罗说依如来藏故有生死依如来藏故得涅槃。

(○二执相)。

以不解故谓众生有始以见始故复谓如来所得涅槃有其终𥁞还作众生。

(闻依真有妄便谓真先妄后故起有始见也如外道立从𡨋初生觉等既众生有始依真故证得涅槃者还作众生成有始之义也如外道立众生终𥁞还归于𡨋名为涅槃从𡨋起觉更作众生此亦如是△三对治二○一明法体离始则显生死无初)。

云何对治以如来藏无前际故无明之相亦无有始若说三界外更有众生始起者即是外道经说。

(如仁王经云我说一界外别有一众生界者是外道大有经中说非七佛说也○二明法体离终则显涅槃无𥁞)。

又如来藏无有后际诸佛所得涅槃与之相应则无后际故。

(△二法三○一执缘)。

法我见者依二乘钝根故如来但为说人无我。

(○二执相)。

以说不究竟见有五阴生灭之法怖畏生死妄取涅槃。

(○三对治)。

云何对治以五阴法自性不生则无有灭本来涅槃故。

(△二究竟离二一约法明治二○一约法总显)。

复次究竟离妄执者当知染法净法皆悉相待无有自相可说。

(中论云若法因待成是法还成待今即无因待亦无所成法等准释可知相待无相待法体本尔非由悟后方使其然故下云○二举广类求)。

是故一切法从本已来非色非心非智非识。

(显上非心也)。

非有非无。

(显上非色也)。

毕竟不可说相。

(△二会释伏疑三○一正会伏疑)。

而有言说者。

(疑云圣者了知诸法离性不可说相云何乃有种种言说故牒外难云有言说者下释云)。

当知如来善巧方便假以言说引导众生。

(正会伏疑也假言巧引意不在言○二辩定圣意)。

其旨趣者皆为离念归于真如。

(○三反以释成)。

以念一切法令心生灭不入实智故。

(△三分别发趣道相二○一标意释名)。

分别发趣道相者谓一切诸佛所证之道。

(举所趣之觉道)。

一切菩萨发心修行趣向义故。

(显能趣之因行欲明菩萨发心趣向佛所证道种类不同故云分别发趣道相△二开章释相二○一标数)。

略说发心有三种。

(○二徴列)。

云何为三一者信成就发心。

(十信行满入十住位中初发心住也)。

二者解行发心。

(十行位中能解法空顺行十度行成纯熟发回向心入十迥向位也)。

三者证发心。

(初地已上乃至十地也前二是相似发心后一是真实发心△三辩相三○一信成就发心三○一明信心成就之行二○一问)。

信成就发心者依何等人。

(一问能修行人)。

修何等行。

(二问所修之行)。

得信成就堪能发心。

(三问行成堪发○二答前信满故进后信未成故退二一正答前问二一答三问三○一答能修行人)。

所谓依不定聚众生。

(分别三聚乃有多门今此文中直明菩萨十住已上决定不退名正定聚未入十信不信因果名邪定聚此二中问十信位人欲求大果而心未决或进或退本业经中十信菩萨如空中毛名不定聚今依此人明其修行也○二答所修行)。

有熏习善根力故信业果报能起十善。

(谓有闻熏及本觉内熏之力并依前世诸善根力故能信业果故舍恶从善修福德分也)。

厌生死苦欲求无上菩提。

(成菩提分及解说分善也上皆辩行因)。

得值诸佛亲承供养修行信心。

(明修行缘也谓约此因缘修十种信心行○三答行成堪发)。

经一万劫信心成就故。

(一明行成)。

诸佛菩萨教令发心或以大悲故能自发心或因正法欲灭以护法因缘故能自发心。

(二约胜缘正明发心谓发十住初心也胜缘虽多略举三种于中初一他力后二自力亦可同下二心谓顺教故得直心护法故得深心余同此也○二结成位)。

如是信心成就得发心者。

(此下有二)。

入正定聚毕竟不退。

(一显于下无失谓入十住初发心住位不堕凡小之地)。

名住如来种中正因相应。

(二明于上有得也谓住习种性位行顺内熏之因故云正因又此位已去定当得果故云正因以更不退失故二举劣显胜胜者如前进劣者如此退文二○一明劣相二○一内因力微)。

若有众生。

(此下有二)。

善根微少久远已来烦恼深厚。

(一惑重也)。

虽值于佛亦得供养。

(二德薄也于中三)。

然起人天种子。

(一倒求)。

或起二乘种子。

(二异求)。

设有求大乘者根则不定若进若退。

(二犹豫大乘○二外缘力劣)。

或有供养诸佛。

(此下有二)。

未经一万劫。

(一行时未满也)。

于中遇缘亦有发心。

(二遇缘不胜也于中有四)。

所谓见佛色相而发其心。

(一以色见佛)。

或因供养众僧而发其心。

(二住相供僧)。

或因二乘之人教令发心。

(三随劣教发心)。

或学他发心。

(四学他迹此等并非菩萨悲智之心故欲退失○二结成退失)。

如是等发心悉皆不定遇恶。

(因缘)。

或便退失堕二乘地。

大乘起信论䟽卷第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