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名 | 作者 | 简介 |
---|---|---|
康熙宁晋县志 | 佚名 | (清)万任修、张坦纂。宁晋,唐天宝元年(742年)始置县,属赵州。明、清属真定府赵州。《宁晋县志》于明嘉靖年间,创修于县人蔡叆,志较简略,年久版毁,至清康熙朝县志失修已120余年。清康熙十六年(1677年)万任赴宁晋县任后,未二载,随召集同僚及地方绅士,议修县志,并捐俸开设志局于县学,“备纸笔,供饮馔,旁搜博稽,商榷互订,如是者三月而书成。”本志10卷,分封域、建置、赋役、名贤、人物、艺文等6志,志下又分细目。卷前载有明嘉靖志旧序及新序,并详列修志人姓名。志首凡例,为万任自订。各志之首,皆有小序,卷末又有附论,俱由万任亲撰。 |
康熙石门县志 | 佚名 | 十二卷。清邝世培主修。祝文彦纂,杜森纂修。邝世培曾为石门县知县。《石门县志》康熙十五年(1676)刻本。全书十二卷,分为:卷一二纪疆,为目十,有县表、沿革、星野、城濠、封域、山川、河梁、赋役、物产、古迹。卷三纪制,为目八,有公署、邮舍、仓廒、坛壝、庙祀、寺观、坊表、坟墓。卷四为纪官,为目八,有官制、县职、师儒、驿官、阴阳僧道官、驻防、名宦崇祀、循良。卷五纪士,为目十,有荐辟、进士、 乡举、岁贡、 胄监、戚畹、貤封、任子、武职、椽吏。卷六纪献,为目九,有乡贤、崇祀、政事、文学、高行、篇谊、才艺、列女、乡饮。卷七至十纪文,为目五,有记、序、杂文诗赋。卷十一纪闻,为目三,有灾祥、风俗、遗事。卷十二纪闻,为目四,有仙、释、方伎、丛谈。石门为越之御儿地,亦称语儿。五代时始为崇德县,历宋元明三朝。至清,康熙元年,始称石门。自宋淳祐始有《语溪志》,明正、隆、万三朝,有《崇德县志》,此篇为石门第一志。现有清康熙十二年(1673)修,十六年(1677)续修刻本。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增刻本。 |
山海经释义 | 王崇庆 | 《山海经释义》·十八卷、《图》·二卷(通行本),明王崇庆撰。崇庆有《周易议卦》,已著录。是书全载郭璞注。崇庆间有论说,词皆肤浅。其图亦书肆俗工所臆作,不为典据。 |
康熙日照县志 | 佚名 | 十二卷。清杨士雄修,丁时纂。杨士雄,浙江义乌人,监生出身,康熙三年(1664)任日照县知县。丁时,邑人,进士出身。康熙十一年(1672),杨士雄奉修邑志之檄,开局修志,经多方购求,得明万历年间知县杜一岸旧志二册,聘邑中进士丁时总其事,以旧志为蓝本,更采《水经注》、《山海经》、《通志》和《郡志》,历时两月新志成。《日照县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全书十二卷,分为:卷一图考、沿革、分野、祥异、疆域、形胜、山川,卷二风俗、时序、城池、墩台、武备,卷三乡里、户口、地亩、钱粮、盐法、土产,卷四职官、公署,卷五仓廒、坊表、街厢、市集、镇店、铺舍、古迹、邑景、丘墓,卷六学校、典礼、征辟、进士、举人,卷七岁贡、恩选、恩例、太学生、武举、武弁、吏椽,卷八坛祠、寺观、名宦、宦迹、貤封、乡贤,卷九人物、儒林、忠义、孝子,卷十一至卷十二政事、文苑。此志不举纲要,仅列细目,细目繁冗复杂,然而取材谨严不苟,每条之下,多注明所引原书及所取史料,不失为善本。其尚有康熙五十四年(1715)成永健增刻本。 |
康熙济宁州志 | 佚名 | 十卷。清廖有恒修,杨通睿等纂。廖有恒,字柴坡,四川谢洪人,举人出身。康熙九年(1670)任济宁州知州。考济宁州志,创修于明弘治辛亥。万历己酉,济宁道副使王国桢以该过于简略,决定予以增修。康熙十一年(1672),省檄纂修邑乘。知州廖有恒遂设局纂辑。网罗佚闻,参阅旧志,历二月而成此志。《济宁州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共十卷,分为六门。卷一至卷二疆域志,卷三田赋志,卷四秩官志,卷五学校志,卷六至卷七人物志,卷八至卷十艺文志。兹篇同旧志比,新增者十之有五。其文字叙述,极其严谨。每门之前有序,皆精辟之语。各门中,以秩官志为最佳。所载州之职官,不仅列当时名称,且考证昔日之沿革变易,实别具见识。惟作为一州之志,门类过简。一些有关州之特色之处,也被删削。正旧志之误处亦不多。所载明故实皆直录于旧志,不加分辨。兹篇虽为可读之书,然难称上乘之作。 |
顺治河南通志 | 佚名 | 河南地方志。清贾汉复等修,沈荃纂。五十卷。汉复字膠侯, 号静庵,山西曲沃人。明季为淮安副将。入清隶汉军正蓝旗。累官兵部尚书,陕西、河南巡抚。荃字贞蕤,号绎堂,江苏华亭(今上海松江)人。顺治进士。累官翰林院编修,詹事府詹事。卒谥文恪。著有《充斋集》。河南旧有三志。是志以明嘉靖志为本,补其缺略,订其纰谬,续以清代事迹,于顺治十七年(1654)刻印成书。约一百三十万字。冠有贾汉复等十九人序。分图考(含河南郡县图、省城图、河图二十六幅)、建置沿革、星野(附星宿图四幅)、疆域、山川、风俗、城池、河防(附封内河图)、封建、户口、田赋、物产、职官、公署、学校、选举、古迹等三十目。沿革以朝代、郡国所设州县为顺序,列自唐虞,止于清初。复分叙八府所属州县沿革。祥异附于星野,主记历代自然灾害,兵革大事。山川目记述全省山岭河泉、渡口桥梁等数以千计。河防目承袭旧志,并绘制河防图,主述黄河历代迁徙,间录历代修河奏巯,为治黄史料。是志为清初门目体志书之代表作,康熙间曾以是志体例为本通饬各地修志,对后世方志影响甚大。有顺治十七年刻本。 |
康熙蓬莱县志 | 佚名 | 八卷。清高岗修,蔡永华纂。高岗字仑侯,北平人 (今北京市),顺治十六年 (1659)进士,康熙六年 (1667)任蓬莱县知县。蔡永华,邑人,曾任河东、陕西等处都转盐运使。考蓬莱县,其原无旧志,此志为创修。高岗掌蓬莱第五年,时天下郡邑,皆奉敕修志。高岗于是请邑中耆旧总其事。正好蔡永华闲居邑中,因与其商议,始设馆创修,旁搜掌故。历一月而成。《蓬莱县志》康熙十二年 (1673)刻本。全书八卷,分二十七目,为: 卷一星野,废置、疆域、山川、城池、公署、学校、祀典、武备;卷二户口、赋役、起运、隅社、物产、风俗;卷三职官;卷四辟举,科贡;卷五武科、封荫、人物、节烈;卷六流寓、仙释、古迹、寺观;卷七至卷八艺文。此志门类纷繁,内容贫乏,且分门多重复,未能详征博采。 |
康熙天长县志 | 佚名 | 四卷。清江映鲲修,张振先等纂。江映鲲,字南溟,四川阆中人,举人,康熙元年 (1662)来知天长县事。张振先,邑人,贡生。天长县志,一修于明嘉靖二十九(1550)县令邵时敏,再修于万历四十六年 (1618)县令田所赋,三修于崇祯六年 (1633) 罗万象。迄清康熙十一年 (1672),诏各省府州县,急修县志,并传檄以《河南通志》为式。时知县江映鲲乃延张振先等主其事,设局纂辑,越一载而志成。其目为图考、建置沿革、星野、疆域、山川、风俗、城池、河防、封建、户口、田赋、物产、职官、公署、学校、选举、祠祀、陵墓、古迹、帝王、名宦、人物、孝义、列女、流寓、隐逸、仙释、方技、艺文、杂辨。天长旧志,为六十类,此则改为三十,其取材仍多旧文。此志体例亦具粗备,叙事过于简略,志中所载多有齐东野语。惟田赋志,所载尚详。有清康熙十二年 (1673)刻本、民国抄本、1960年影印本。 |
顺治云中郡志 | 佚名 | 十四卷。清胡文烨等纂修。胡文烨,字德辉,山西永济县人,出身贡生,顺治七年(1650)从昌平知州升大同知府,九年(1652)又升为平阳巡道。按《云中郡志》云中郡为大同府之古名,来源始于秦,其地处边陲,秦汉以来,屡为胡人侵略。明洪武七年(1374)改元大同路为大同府后,充实武备,严紧边防,遂安然无事。自升府以后,领有四州七县。其志旧有明正德十年张钦修本,又有万历间知府汪承爵续修。顺治初年,胡文烨久购得明守汪承爵所纂《大同府志》,首尾三册,与郡之学博子衿辈,斤斤参稽,通牒报可,遂辑其事而纂修,志成于顺治九年(1652)。全书十四卷,分为:卷一至卷二方舆志:沿革、疆域、星野、山川、风景、形胜、古迹、风俗、封建、巡幸诸类隶之;卷三建置志:城池、公署、坊表、学校、仓驿、桥梁、祀典、陵墓诸类隶之;卷四食货志:赋税、丁役、物产诸类隶之;卷五秩官志:总督、巡抚、巡按、饷司、监司、守令、幕僚、教职、协将、都司、守备诸类隶之;卷六名宦志:忠烈、功业诸类隶之;卷七武备志:兵籍、饷籍、守御、征讨、边警、抚款、关塞、边堡、烽堠诸类隶之;卷八至卷十一人物志:征辟、甲第、乡举、里选、忠义、孝友、卓行、事功、文学,贞节诸类隶之;卷十二外志:侨寓、仙释、逆变、灾祥诸类隶之;卷十三至卷十四艺文志:碑记、题咏、跋诸类隶之。该志系据汪承爵本补辑而成。全编体例尚简洁,文笔雅驯。 |
康熙南宫县志 | 佚名 | 十二卷。清胡胤铨纂修。胡胤铨,字逊斋,湖北孝感人,顺治举人,曾任南宫县知县。康熙十年(1671)胡胤铨任南宫县令后,“搜故家之藏,集鸿儒之秘,审定风谣,综核佚事”,纂辑成志书一部,于康熙十二年刊行。此志目录依次为封域、营建、赋役、礼仪、事异、官师表、选举表、赐命表、循良传、人物传、列女传、艺文编。其封域志将紫徽、龙岗、飞凤岗诸丘陵皆称之为山,并谓紫徽、龙岗皆太行山余脉,此为揣度之说,缺乏证据。赋役志所记明洪武至万历年间诸事皆抄之于旧志,而清以来事则抄之于《赋役全书》。艺文编所收历代邑人所撰诗文中,很多是修志者本人撰写的,而且有本县人为歌颂胡胤铨任县令后的一些政绩而撰写的诗文,欠妥当。此志尚有雍正五年 (1727)增补本。 |
重修淮南中十场志 | 佚名 | 清杨大经撰。十卷。分图经、建置、星野、风俗、食货、灾害、疆域、古迹、鹾官、选举、公署、赋役、学校、武备、壇庙、循良、人物及艺文十八门。有康熙十二年(1673)汪兆璋木刻本四册流传。中国国家图书馆有藏本。 |
康熙延绥镇志 | 谭吉璁 | 军事地理著作。清谭吉璁纂修。六卷。吉璁字舟石,号筑岩,浙江嘉兴人。监生,官延安府同知、登州知府。著有《肃松录》等。延绥,军镇名,明九边之一。旧有万历志,是志乃续前志而修,于康熙十二年(1673)成书。约二十八万字。冠有三幅地图。正文分天文、地理、建置、祠祀、兵、食、官师、人物、选举、纪事、艺文十一门。含岁时、沿革、河套、山川、水利、兵制、烽火、屯田、户口、物产、碑、文等七十九目。颇重军事地理,详载延绥城高、长及墩台数目。载三十六堡,皆详地理位置。山川目记山、岩、峰三十余座,并详考黄河等诸水源委。兵志详载明、清以来各堡守兵人数及马政军器等。食志记其屯田亩数、夏税秋粮、官兵俸饷等。纪事志载周至清历代政事兵事及灾害情况,其中对李自成、张献忠起义有详细记载,颇具史料价值。是志对研究该地历史、地理、政治、经济等方面皆有参考价值,而对研究古代军事地理尤为重要。有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光绪十七年(1891)增补本。 |
康熙滋阳县志 | 佚名 | 四卷。清李溁修,仲弘道等纂。李溁字禹门,直隶真定府高邑人,出身举人,康熙十年(1671)任滋阳县知县。仲弘道字开一,浙江桐乡人,曾任峄县知县。按滋阳即古兖州,从前无志,明嘉靖四十四年知县李之茂始创修,较草率不备,历两月告竣。旧志除赋役、职官外,事俱湮没。李溁掌滋阳后,锐意修志,延其友仲弘道为主纂。仲弘道在其《纪略》中云:“我友禹门李侯莅滋邑之明年修举邑乘时,余因浪游至兖,得与戳力其间。”始于康熙十年秋,成于十一年(1672)春,历时五月。《滋阳县志》康熙十一年刻本。全书四卷,分土地、人民、政事、文献四大部。卷一土地部: 沿革、地亩、寺观、分野、山川、桥梁、疆域、古迹、形胜、衙署、城池、祠庙,卷二人民部: 户口、物产、灾祥、社集、选举、赋役、貤封、建国、坊表、风俗、坟墓,卷三政事部: 职制、武卫、盐政、秩祀、秩官、宦绩、钱粮、驿递、学校、恤典、礼乐、仓储,卷四文献部: 人物 (圣贤、乡贤、节义、贞烈、隐逸、先儒、忠孝、武胄、流寓、仙释)、艺文 (赋、赞、诗、策略、碑铭、奏疏、记传、祭文)。此志体例为邑志中所罕见,每门之前,冠以小序,略述其内容,使读者易于明了。其虽简略,较之嘉靖旧志完备,其中以赋役、风俗、钱粮、古迹较为精审。 |
康熙新昌县志 | 佚名 | 浙江省绍兴市地方志,清康熙《新昌县志》。共十八卷,约18万字。知县刘作梁、邑人吕曾柟修纂。康熙辛亥(1671)成书。刊本存浙江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南京大学图书馆有抄本及光绪重刊本。康熙志以《万历县志》为底本,调整纲目,加以补充,但仓促成书,错讹较多。 |
康熙颜神镇志 | 叶先登 | 清叶先登修,张联翼纂,清顺治十八年(1661)修, 康熙九年(1670)刻本。五卷。卷一星野舆图,山川古迹;卷二城市关梁、风俗物产;卷三建置祠祀、灾祥兵燹;卷四职官升代、地方人才;卷五纶言褒锡、著咏遗文。颜神镇,明及清初属益都县辖。清雍正十二年(1734)升颜神镇为博山县。该书编次简明条理,记叙详略得体。卷二部分,记该地矿产开采、陶瓷制造、风俗习尚及城乡物品交流等内容尤具地方特色。 |
康熙德州志 | 佚名 | 十卷。清金祖彭修,程先贞纂。金祖彭字大年,江苏吴县(今苏州)人,康熙初年以恩荫任德州知州。程先贞字正夫,州人,工部员外郎。著有《德州文搜》、《德州诗搜》等。德州志,创修于明万历四年(1576)知州唐文华,此志为二修。金祖彭在其序中曰:“旧志迄今已九十余年,典故多漏缺,其间贤才蔚起,节烈之挺生,科名之踵武,皆泯而无征。况鼎革以后,凡兵屯、地亩、力役之制,一切更新,乌可弗记。”金祖彭掌德州,正逢朝廷有纂修方志之命,乃搜罗故实,重修州志,唯此书之成,除依据万历唐文华旧志外,还取林于程先贞的志草十篇。程先贞殁后,金祖彭奉敕修志,即以旧志为典则,以程先贞志草为资材,历时近半年,新志成。《德州志》康熙十二年(1673)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一封域志;卷二建置志;卷三赋役志;卷四学政志;卷五祀典志;卷六兵卫志;卷七秩官志;卷八人物志;卷九选举志;卷十纪事志。此志取材新颖别致,内容丰富,其卷末创置纪事志,详细记载明代州事和李自成部将在德州境内的活动情况,可供研究明清史参考。然美中不足的是,该志详古略今。 |
康熙灵石县志 | 佚名 | 四卷 : 清侯荣圭,纂修。荣圭字东阳。河南济源人。顺治举人。康熙时知灵石县,康熙十一年(1672)时,荣圭因万历志体例,续修万历二十九年(1601)以后事,不久成书并付梓,记事止十一年。门目同万历志,四万五千字。卷首县城、县治图也同万历志。疆域称邑人“多以石田为生”,所获无几。“且北当神京孔路,南为秦豫咽喉,凡仕宦出入,差役往来,势若络绎,供应之间,较他邑苦甚。”风俗作者抨击当时奢侈之风“不论绅耆士庶,服不绮仞者愧;筵不登异味者耻。所费不经日就空虚,瘠薄之区,以堪此败坏哉!”祥异记崇祯四年(1631)王家印、六年八大王、张献忠、老回回,顺治元年(1644)侯和尚等农民起义军事。艺文内容多仍旧志,有康熙十一年刻本。北图藏。灵石县档案馆、省图有胶卷。 |
康熙盐山县志 | 佚名 | 十二卷。朱鸾鷟修,钱国寿纂。朱鸾鷟,字翔千,泰兴人,贡生,康熙五年(1666)盐山县知县。钱国寿,字子彭,大兴人,举人,康熙七年任盐山县教谕。盐山有志,始于明嘉靖十二年(1533),为知县时尚所修,至隆庆六年(1572),知县李萼又续修之。其后百余年未再修。朱鸾鷟任知县后,聘教谕钱国寿重新纂辑,成此书。康熙十一年(1671)刻本不分志别,只列门,盐山明志久已亡失,乡邦文化实赖此志以传,此其功。然此志标目太繁,失之琐碎。其叙事过略,考核亦未精,如山川下所记,有些非实有。职官下则有传无表,且多有不详任期不书朝代者。尚有康熙十二年(1673)黄贞麟续修刻本刊行。 |
康熙邵武府续志 | 汪丽日 | 十卷,(清)汪丽日修,吴迪化纂。丽日,六安州(今安徽六安)人,康熙三年(1664)由拔贡任邵武府知府,在任九年。迪化,邵武县(今福建邵武)人,举人。邵武有志,自宋上官氏《和平志》创始于前;元陈士元《武阳志》踵事于后;沿及有明成化中冯孜、成化末刘元、弘治末夏英、嘉靖中邢址,万历末韩国藩等相继修葺。是志系万历志之续志,修成于康熙九年,续万历四十五年(1617)之后至修是志时邵武府史事。其体例因万历志分十纲为:舆地志、建置志、赋役志、官师志、戍备志、秩礼志、选举志、人物志、艺文志、杂事志。子目少于万历志,为四十九目,又七目附。正文前列序,续志纲目,《邵武续志檄》,凡例。全书约十万余字。是志校正不细,官师志中“国朝知府”内容有重复。有康熙刻本。 |
乾隆海丰县志 | 佚名 | 十卷首一卷。清于卜熊修,史本纂。于卜熊,江南金坛 (今江苏金坛县)人,举人,乾隆十一年 (1746)任知县。于卜熊莅任,以《海丰县志》康熙十一年 (1672)、二十五年 (1686)屡经修辑,又已六十年,字迹漫漶,不可辩识,雍正九年分置陆丰后,海丰未有立志,都里人士专属海丰者未有专记,旧所纪载舆图关隘,多已不合。公余之暇,就其所未隶者,按旧本,少为增删而成。《海丰县志》 乾隆十六年(1750)刻本。全书十卷首一卷,分为:舆图、都里、建制、经政、皇言、学校、秩官、选举、人物、列女、名宦、寓贤、词翰、邑事、赋役、兵防、杂志、外志十六门,卷未附补编一卷。此志将旧志二十一类,并为十八类,合为十卷。前后编次略异,如旧分舆图为一类,山川、沿革各分一类,现舆图为总,纪山川、沿革即分属舆图内。又记明代循吏冯渠、周一敬。又收录叶梦熊《冯侯遗爱记》、陈子壮《周侯去思碑》。宋文天祥屯兵于此被执,其地有表忠祠,方献之为之记,具载词翰志中。该志尚有同治一年 (1866) 补刻本和民国十九年(1930) 铅印雍正本。 |
康熙绛州志 | 佚名 | 四卷, 清刘显第修,陶用曙纂。显第,字泽远。辽东东宁卫(今辽宁辽阳)人。贡生。康熙二年(1663)任。宏才多干,百废俱兴,严禁火耗,减轻百姓负担,优礼士绅,政绩甚多。用曙,生员。正文七门六十二目十一附目。图四幅。起修于康熙八年,成于九年并刻印。记事止于同年。星野门论星象不必与地域区分强行联系。坊乡目中有后述,记本地民无世业,人口凋敝,户不盈甲,甲不盈里,是绛州难以雄邑称也。水利目中记兰村西北山上有间歇泉,定时涌出。职官门先置官秩目,序历代设官变化。田赋目记知县刘氏代民捐马工和粮食银两,并有作者小记,论赋役宜轻不宜重,宜公平不宜有诡。人物门乡贤目特详,记韩云、韩霖兄弟。由于乾隆《绛州志》中删去韩霖事,所以此志所载尤足珍重。霖之著述目录详见光绪和民国年所修之志。艺文门中记霖五言绝句八首,为各志所无。还有马中锡《一间轩赋》,为其《东田集》中所无,注文云系马氏为都御史时所作。有康熙九年刻本。北图、南京地理所、中科院图藏。 |
康熙咸宁县志 | 黄家鼎 | 清黄家鼎修,陈大经、杨生芝纂。八卷。是志系咸宁知县黄家鼎奉陕西巡抚贾汉复 “徵志之檄”以备“通志采摭”而编纂的,先草成两卷。后又延请邑士陈大经、杨生芝更为修纂,编为八卷。是志修于康熙七年(1668年),同年刻印。卷首列星野图、疆域古迹图、会城图、县署图、庙学图、隋都图、唐三内图等。正文分星舆、建置、田赋、官礼、选举、人物、古迹、杂志、艺文九门,分设九十九目。其中星舆列分野、疆域、形胜、山川、桥渡、渠堰、井泉、景致、水利、风俗、物产十一目。建置列城池、沿革、县署、学校、贡院、书院、社学、坛壝、庙祠、行署、杂署、驿递、仓厂、铺舍、坊第、市镇、兵防、建封十八目。田赋列田亩、粮石、户口、起运、存留、屯田、盐引、学田八目。官礼列官师、名宦、公仪、祀典、乐器、乐考六目。选举列荐辟、进士、举人、贡士、例贡、恩貤、荫叙、吏典、武科九目。人物列乡贤、忠节、武勋、孝义、乡耆、隐逸、寓贤、技术、节烈九目。古迹列城阙、宫殿、苑囿、池亭、名胜、陵墓、寺观、石刻九目。杂志列祥异、仙释、异闻、正讹四目。艺文列诏、玺书、策、制、敕、书、议、奏、封事、疏、诗、赋、策、表、颂、序、碑、记、论、说、铭、题、传、墓志、著述等二十六目。内容丰富,类目详备。记事始于周,止于康熙六年。有康熙七年刻本。 |
顺治封丘县志 | 李嵩阳 | 顺治封丘县志九卷清顺治十九年刊本由清余缙修,李嵩阳纂。按封丘三面濒黄河,土疏易溃,顺治七年九年溃决相继,顺治封丘县志记河患甚详。按顺治封丘县志系增续万历乙亥知县胡以祚修县志,顺治封丘县志体例悉本《胡志》,分封域、建置、民土、学校、职官、选举、人物、艺文八门。《胡志》与嘉靖辛丑朱缙修县志,顺治封丘县志凡例称其书:“文词典赡,体裁峻整,未易增损一字。”故顺治封丘县志俱录旧志原文,凡增续者加一“按”字,以晰分新旧界限。顺治封丘县志书后,又附康熙三十六年知县耿宏祚修《续志》五卷,续顺治十六年后之事。 |
康熙随州志 | 刘霦 | 《[康熙]随州志》四卷,清刘霦修,清何藩等纂。 清康熙六年(1667)刻本。 |
顺治太原府志 | 佚名 | 四卷。无名氏撰。清顺治十一年(1654)本。全书九类,分为:城池、公署、学校、职官、名宦、选举、人物、诗文、灾祥。此书实为承续关廷访万历刊本而作,承袭旧志书的体例和章法。记事始于万历三十八年(1610),止于清顺治九年(1652)。在职官类下,载有顺治十一年(1654)事,如“王显祚,直隶曲周县人,举人,顺治十一年任。”由此可见此志所续,如其刊刻时间,应为顺治十一年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