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卷第四

宋四明东湖沙门 志盘 谨撰

明古杭云栖后学 袾宏 重订

(道场外设大黑牌。上刻字云。六道群生。受荐亡灵。并序立於此。又作小牌。上刻下堂并随筵共十四位。今以一牌为式云。四空四禅。六欲诸天。日月星天。天曹圣众。余仿此。并作十六字。此小牌列於大牌前 奉迎净道安设於小牌前)。

(法师大众施主就东面侧立)。

(表白设几案就西面立。振铃白言)。

咨尔六凡。同然一会。孰分彼此。何间亲怨。以繇资法力之提持。故得体施怀之平等。将趋盛席。必习真仪。所谓净相对之根尘。以至禀无作之归戒。当繇正辙。可蹈大方。宜端列於后先。咸竦闻於诫饬。

(法师想六道。及亡灵等。次第斑列於净道之上。犹如云海)。

(表白振铃宣偈咒。为六道清净三业)。

维尔群灵俱集会  将亲三宝作归依  身仪俱已获庄严  或曰未能清口意  载假如来方便道  为除三业众愆尤  祇於当念了真空  六用一时俱寂静

我今奉为法界六道一切群生。普令清净六根三业。佛有真言。谨当宣诵。

唵 萨网婆缚 萨婆达磨 萨网婆缚 述摩含

(网。缚。并亡可切。述。输律切)。

(诵咒三徧毕。动铙钹。)。

(法师想六道群生。三业六根。各获清净。无有染碍法师施主为六道代上香)。

(表白振铃宣偈。为六道然香致敬)。

维尔群灵无始劫  飘零六道未知归  幸哉今夕以何缘  罄法界中蒙普度  此际将亲三宝众  先须虔爇一炉香  以兹清供寓真诚  愿赐慈悲为纳受

我今奉为法界六道一切群生然香达信。佛有真言。谨当宣诵。

唵什筏栗多(上)末你(平)阿钵罗句咤(竹驾切)苏(上)破(上)(二合)啰(上)尼(上)毗迦知(上)虎[合*牛](呼今切)(二合)

(诵咒三徧毕。动钹。)。

(法师想香云海普熏三宝圣贤之前。为六道群生通达信心。无不周徧表白振铃宣偈。为六道奉请三宝)。

维尔群灵咸在列  肃清三业莹无尘  从兹欲入大乘门  是必先投三宝境  夙世已修须发习  今身初学可为因  将行胜法作归依  故此最初勤奉请

至心归命请。尽虚空。徧法界。十方常住佛陀耶。(众和)并诸眷属(法师大众施主。率六道群生同时作礼。下并例此)。  至心归命请。尽虚空。徧法界。十方常住达磨耶。(众和)并诸眷属。  至心归命请。尽虚空。徧法界。十方常住僧伽耶。(众和)并诸眷属(表白白言)。

我今奉为法界六道一切群生召请三宝。佛有真言。讲当宣诵。

南无三满多 母陀南 唵乌佐钵啰谛 贺多谛 萨缚怛多孽多 俱舍冒地 唵娑哩野 没哩 布罗迦也 萨诃

(诵咒三徧。动钹)。

(法师想三宝圣贤云集座筵。证明作法。六道群生翘跪合掌。乞受归戒。是时法师设一高座。面外而坐)。

(表白同大众两旁而坐。施主诸人於大众两旁之后)。

(法师趺坐。为六道说法起信)。

法界六道一切群灵。当知此时所以得至法会者。繇今施主为能开建普度大斋之故也。然而问津此道。须发信心。心未能信。於道何有。言信心者。如四明法师之言曰。信一切法唯心本具。全心发生。此即指事理二造为所信也。生无别理。并繇本具。信此事造繇理具也。具无别具。皆是缘生。信此理具即事造也。则知世间相常。缘起理一。既已了知事理不二。更复当知色心互融。是以法法周徧。念念具足。十方三世不杂剎那。诸佛众生皆名法界。是为圆信互具互造之义也。既能信一切法心具心造。又复当知实无能造所造。能具所具。以即心是法。即法是心。能造所造。能具所具。皆悉当处唯是一心。皆悉当处唯是一色。唯心唯色。对待斯亡。妙观照之。无非三谛。若其然者。当处皆空。一空一切空。全体即假。一假一切假。二边叵得。一中一切中。一心三观。照不纵横。三谛一境。体非并别。惟斯妙理。谁不具之。三世诸佛已证此。一切众生正迷此。虽终日迷。而终日不离乎此也。诚能信此三谛之理。圣凡体一。便可信今日法施之会。正以一体三宝为归依处。从初发心。至於究竟。皆此日信心之所成就也。愿六道含灵。深信此言。永为依据。

(法师即席为六道说法。归依一体三宝)。

法界六道含灵。已能圆发大心。得决定信。今当为汝仰依圣教。委释一体三宝之相。俾知圣凡同具。次当正示观心三宝之法。俾知修性互融。言三宝者。如天台圣师之言曰。佛未出世。但有轮王十善之化而已。自大圣初成正觉。首为提谓长者开授三归。使之翻邪归正。为入圣之根本者也。此三归者。通发一切戒品。及诸出世善法。故不同十善之旧法也。言归依者。归以反还为义。反邪师而还事正师。此归於佛也。反邪法而还修正法。此归於法也。反九十五种外道。而还从於三乘正行之侣者。此归於僧也。依以凭为义。凭心灵觉。得出三界。是依於佛也。凭佛所说法。得出三界。是依於法也。凭三乘之侣。得出三界。是依於僧也。言三宝者。此佛法僧可尊可重。故名宝也。而有事有理。事者。住持三宝也。理者。一体三宝也。言住持者。佛在世时。树王得道为佛宝。说四谛法为法宝。度五比丘为僧宝。佛灭度后。范金合土。纸素丹青为佛宝。黄卷赤牍。三藏圣教为法宝。剃发染衣。绍隆佛化为僧宝。此三住世不绝。故曰住持三宝。然一切像即是真身。经典所在是佛舍利。今时凡僧。亦能荷负正法。为世福田。是亦所归之处也。言一体者。以实相慧觉了诸法。非空非有。亦空亦有。双亡双照。三智圆觉。名为佛宝。所觉法性之理。三谛具足。名为法宝。如此觉慧。与理事和合。名为僧宝。如上依於教法。委释一体三宝之相。以为汝辈六道一切群灵开发妙解。今更为汝依於行法。以正示观心三宝之法。故天台四明二师之言曰。谛观一念之心。即空即假即中。即是三宝。如汝六道群灵现前一念。本具三谛。在迷不觉。是为法宝。能觉三谛之智。是为佛宝。谛智相合。是为僧宝。谛理是性。余二是修。汝辈本具性中三法。虽迷不觉。理本谛当。名为法宝。全性起修。成三谛智。则能觉悟。名为佛宝。此智与性。相应和合。名为僧宝。更细推之。三九开合。恐繁不举。如是归依三宝。一切道法任运而生。上至等觉。尚须归依。何况地向以下。二乘圣人尚须归依。何况六道凡夫。我今为此专为汝等奉行归依。俾宿世善根之人繇此成熟。都未发心之人於此投种。当知汝辈本具一体三宝。是能感之因。诸佛已证一体三宝。是能应之缘。惟其感应之道不忒。是以授受之义方成。我今将唱归依。惟汝辈六道群灵。肃清三业。翘跪座前。一念勤求。听我言说。

我弟子某甲。从於今身。直至佛身。

归依佛 归依法 归依僧(现前大众。斋主。与六道群灵。随法师教。同音三唱法师白言)

上来授汝三归已竟。更加三结。令法圆满。

我弟子某甲。

归依佛竟 归依法竟 归依僧竟(如前三唱)

从今以往。称佛为师。唯愿三宝哀怜摄受。

(如前三唱 众和南无十方常住佛法僧法师为六道行大乘忏法。白言)。

汝等六道一切群灵。已能归依三宝。为佛弟子。当更进求菩萨大乘戒法。永为成佛之本。但以汝辈无始而来。经历诸趣。罪业重积。能为遮障。今为汝辈依大乘门。行忏悔法。俾身心光洁。方堪纳戒。言忏悔者。如天台圣师之言。要须知忏悔名。知忏悔处。知忏悔法。知忏悔位。忏悔名者。梵语忏摩。此云悔过。若般诚三宝。悔过首罪。是为知忏悔名也。忏悔处者。普贤观经云。若欲忏悔者。端坐念实相。我心自空。罪福无主。依此观心。知罪实相。是忏悔处也。忏悔法者。有事有理。理者正观。事者助道。正观者。即观法性。法性者。诸法实相也。助道者。身旋礼。口读诵。心策观。正助合行。是忏悔法也。忏悔位者。其义最长。汝辈六道群灵。若造五逆十恶诸恶律仪。念念作恶。亲近恶侣者。是为地狱业因。当得地狱趣报。受极重苦。旷劫莫脱。若有深着五欲。不义取财。利己枉人。痴呆无知者。是为畜生业因。当得畜生趣报。更相残害。无能止息。若有悭贪不施。邪见谄曲。破斋犯戒。不信因果者。是为饿鬼业因。当得饿鬼趣报。常时饥渴。无繇一饱。若有薄修福业。常怀胜他。我慢陵人。多好争讼。是为修罗业因。当得修罗趣报。一日三时。苦具自至。此辈应须忏悔。灭除业障。若失慎守纲常。竖持五戒。是为人业因。当得人趣报。然人中有八苦。而复多造种种不善。死堕恶道。如是等罪。应须忏悔。灭除业障。至於行十善道。修世禅定。是为天业因。当得天趣报。然天中有五衰。耽着欲乐而不修行。福尽还堕。甚有直从上界入地狱者。应须忏悔。灭除业障。此外更有六道往来。受中阴身。随业迁转者。更有值遇恶缘。不尽天年。遂至横亡者。更有强暴之鬼。伺人之便。兴祸求食。或复加害。如是等类。皆应共行忏悔。灭除业障。是为识忏悔位也。如上且就六凡以论。今明圣位当忏悔者。藏通二教。三乘圣人。虽有析色体色入空之殊。界内界外巧拙之异。然同除四住。同证偏空。但离断常中。未闻佛性中。是故应须忏悔。灭除业障。别教虽臻十向。尚修中。未能证中。虽历十地。犹证中。未免后障。乃至等觉。尚或未得无学。是故应须忏悔。灭除业障。即如圆教十住。至於等觉。法身智断犹未究尽。喻同十四夜月。是故亦须忏悔。灭除业障。从无间业。上至圆教等觉。位位皆有三障。烦恼头数。结业流类。苦报等差。该互凡圣。故五十校计经云。齐至等觉。皆令忏悔。正此义也。夫二死已亡。三惑永断。唯佛一人。自余圣贤。尚须忏悔。况六道乎。我今奉为六道一切群灵。依大乘经忏悔之法。对三宝前。发露忏悔。行忏悔者。身心清净。念念之中。得见普贤菩萨。及十方佛。宜各至心。随我所说  我某甲。至心忏悔。

一切业障海  皆从妄想生  若欲忏悔者  端坐念实相  众罪如霜露  慧日能消除  是故宜至心  忏悔六情根

(法师三唱。大众同音。率六道三和法师劝六道群灵发菩提心)。

汝辈六道群灵。无始至今中间。於先佛世时。得逢知识。教令发心。求菩提道者。固亦多矣。但以宿世烦恼障厚。愿行力微。志不决定。稍值恶缘。随即退失。或生未闻佛法之处。随顺世间种种恶法。何繇能发菩提之心。今兹何幸。得逢施主开建普度大斋胜会。已依大乘行忏悔法。便当於此猛发菩提大心。然菩提心当云何发。何名菩提。如天台圣师之言曰。佛菩提心者。从大悲起。佛正行中。此心为先。欲求佛道。先以大悲熏心。乃至得果之后。欲行化他者。亦必以此大悲为之本也。言菩提者。如光明玄义言。梵语菩提。此翻为道。菩提有三。一曰真性菩提。此以理为道也。二曰实智菩提。此以智慧为道也。三曰方便菩提。此以逗机会理为道也。於是观於不思议境。依无作四谛。立四弘誓。起大悲心。依苦谛。誓度无边之众生。依集谛。誓断无尽之烦恼。此两誓愿。下化众生也。起大慈心。依道谛。誓学无量法门。依灭谛。誓成无上佛道。此两誓愿。上求佛果也。我今奉为六道群灵。依此妙义。发四弘誓。宜各至心。随我所说。

我某甲。至心发愿。

众生无边誓愿度  烦恼无尽誓愿断  法门无量誓愿学  佛道无上誓愿成

(法师三唱。大众同音。率六道三和)。

(法师为六道说戒)。

汝辈六道群灵。已能依大乘门忏悔发愿。今当至心进求戒法。夫大乘三聚无作妙戒者。度生死海之巨筏。起重恶病之良医。证涅盘道之要门。入诸佛位之正轨也。诸佛出兴。志在敷化。数化之方曰戒定慧。然圆人所修。一成一切成。是故学戒即学定慧。一心中学。学无不徧矣。言戒者。禁止之义也。言戒相者。大乘三聚戒。名出地持。曰摄律仪者。无恶不断也。曰摄善法者。无善不修也。曰摄众生者。无有情不度也。今当更为汝辈。克论所发戒体以为禀受。故天台圣师之言曰。戒体者。不起而已。起则性无作假色。谓此戒体不起则已。起则全性。而性修交成。心有无作假色。假色者。性必假色法以为表见也。无作一发。任运止恶。任运行善。不俟再作。故云无作。自非退菩提心。更学邪法。起上恶心。造十重业。未来他世。虽在三恶道。终不失戒。若於后更受菩萨戒时。不名新得。名为开示莹净。盖谓重为开示其已闻之义。莹净其已得之体而已。至矣哉。戒法之胜有如此者。我今奉为汝辈六道。奉行羯磨。宜各至心谛听作法。法界六道一切群灵。

诸佛子谛听。汝等今於我所。求受一切菩萨学处。一切菩萨净戒。所谓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此诸学处。此诸净戒。过去一切菩萨。已受。已学。已解。已行。已成。未来一切菩萨。当受。当学。当解。当行。当成。现在一切菩萨。今受。今学。今解。今行。今成。当来作佛。汝等从今身至佛身。於其中间不得犯。能持否。

(法师三说。大众率六道三和能持。法师想六道群灵。各勤三业。禀受净戒。即感一种善法流入身心。是为所发无作善业之色。此色微妙。天眼可见)。

此是初番羯磨已成。十方世界妙善戒法。繇心业力。悉皆震动。

诸佛子谛听。汝等今於我所。授一切菩萨学处(云云)。(同前至)能持否。

此是第二番羯磨已成。十方世界妙善戒法。於虚空中。如云如盖。覆汝顶上。

诸佛子谛听。汝等今於我所。授一切菩萨学处(云云)。(同前至)能持否。

此是第三番羯磨已成。十方世界妙善戒法。从汝顶门。流入身心。充满正报。永为佛种。

上来已为汝辈六道诸佛子众三宣羯磨。传授戒法。作法既成。是为得戒。

(法师为六道说十重戒。以为持护用心之法)。

汝辈六道诸佛子众。既依凭三宝。发无作戒。亲闻羯磨。结成善业。宜应自此坚固护持。於一切处勿令有犯不为患难退转其心。不为尘境惑乱其志。宁有戒死。不无戒生。纵其乘急戒缓。以三涂身得值弥勒。闻法度世。何如持戒清净。解第一义。以人天身而与龙华最初之会。又何如具诸戒行。三心圆发。以此土身而升安养上品之位。然则轮回永谢。圣果可阶。莫不繇於此日禀戒护持之力。也今当为汝宣扬梵网经心地品。十重波罗夷。以彰持犯之相。切须善学。敬心奉持。

第一杀戒。佛言。佛子。若自杀。教人杀。方便杀。赞叹杀。见作随喜。乃至咒杀。杀因。杀缘。杀法。杀业。乃至一切有命者。不得故杀。是菩萨应起常住慈悲心。孝顺心。方便救护一切众生。而反自恣心快意杀生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二盗戒。若佛子。自盗。教人盗。方便盗。咒盗。盗因。盗缘。盗法。盗业。乃至鬼神有主劫贼物。一切财物。一针一草。不得故盗。而菩萨应生佛性孝顺心。慈悲心。常助一切人生福生乐。而反更盗人财物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三淫戒。若佛子。自淫。教人淫。乃至一切女人不得故淫。淫因。淫缘。淫法。淫业。乃至畜生女。诸天鬼神女。及非道行淫。而菩萨应生孝顺心。救护一切众生。净法与人。而反更起一切人淫。不择畜生。乃至母女姊妹。六亲行淫。无慈悲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四妄语戒。若佛子。自妄语。教人妄语。方便妄语。妄语因。妄语缘。妄语法。妄语业。乃至不见言见。见言不见。身心妄语。而菩萨常生正语正见。亦生一切众生正语正见。而反更起一切众生邪语邪见邪业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五酤酒戒。若佛子。自酤酒。教人酤酒。酤酒因。酤酒缘。酤酒法。酤酒业。一切酒不得酤。是酒起罪因缘。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明达之慧。而反更生一切众生颠倒之心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六说四众过戒。若佛子。口自说出家在家菩萨。比丘比丘尼罪过。教人说罪过。罪过因。罪过缘。罪过法。罪过业。而菩萨闻外道恶人。及二乘恶人。说佛法中非法非律。常生慈心。教化是恶人辈。令生大乘善信。而菩萨反更自说佛法中罪过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七自赞毁他戒。若佛子。自赞毁他。亦教人自赞毁他。毁他因。毁他缘。毁他法。毁他业。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人好事。令他人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八悭惜加毁戒。若佛子。自悭。教人悭。悭因。悭缘。悭法。悭业。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瞋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许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九瞋心不受悔戒。若佛子。自瞋。教人瞋。瞋因。瞋缘。瞋法。瞋业。而菩萨应生一切众生善根无诤之事。常生慈悲心。孝顺心。而反更於一切众生中。乃至於非众生中。以恶口骂辱。加以手打。及以刀杖。意犹不息。前人求悔。善言忏谢。犹瞋不解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第十谤三宝戒。若佛子。自谤三宝。教人谤三宝。谤因。谤缘。谤法。谤业。而菩萨见外道。及以恶人。一言谤佛音声。如三百矛刺心。况口自谤。不生信心。孝顺心。而反更助恶人邪见人谤者。是菩萨波罗夷罪。

上来特为汝辈开示十重戒相。应当奉持。若能如是用心。是为善行菩萨之道。愿行具足。圣品可登。故此奉勉。切须敬谨(法师下座撒席。大众施主并起。两边侧立)。

(法师上香。归就众立念佛。表白为。六道。念佛。求加。白言)。

六道一切群灵。既获净戒。当须敬礼大乘。常住三宝。一切圣贤。始可前进。参陪坐席。我今奉为称唱三宝洪名。冀承威力。用为加被。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阿弥陀佛  南无弥勒佛  南无大乘妙法莲华经  南无大方广佛华严经  南无大乘金光明经  南无文殊师利菩萨  南无普贤菩萨  南无观世音菩萨

(以上各位三称。大众率六道同音念佛)。

(表白右边立。执炉偈赞三宝。至每位作礼。以手炉揖引六道)。

容颜甚奇妙  光明照十方  我适曾供养  今复还亲近  圣主天中王  迦陵频伽声  哀悯众生者  我等今敬礼

至心归命礼。见坐道场。十方法界。(众和)一切诸佛。  至心归命礼。见坐道场。十方法界。(众和)一切尊法。  至心归命礼。见坐道场。十方法界。(众和)诸菩萨僧。  至心归命礼。见坐道场。十方法界。诸缘觉僧。  至心归命礼。见坐道场。十方法界。诸声闻僧。  至心归命礼。见坐道场。十方法界。诸祖师僧。  至心归命礼。见坐道场。十方法界。五神通仙。  至心归命礼。见坐道场。十方法界。护法诸天。  至心归命礼。见坐道场。十方法界。诸大神王。  至心归命礼。见坐道场。十方法界。十大士众。

(法师於每作礼时。想六道佛子各有无央数众一时作礼。奉迎六道佛子入道场内)。

(表白振铃诵登坛咒。白言)。

既禀律仪。斯为佛子。爰即六凡之质。获依三宝之光。一处倾诚。俱时作礼。大欣此遇。满慰兹怀。将肃入於道场。更密承於法力。

我佛如来有登坛真言。谨当宣诵。

唵(一) 弭(绵婢切)补攞钵头摩暮伽(上)(二) 跛(比没切)啰縒(锁)啰(三) 跛(同上)啰弭舍睹(四) 矩噜噜(五) 莎缚诃

(诵咒三徧毕。动钹。大众迎至道场。周回行道毕)。

(表白振铃献座。白言)。

芥子纳须弥之山。毫端现宝王之剎。是为不思议事。何关有取着心。兹维曹度之扬。莫匪妙严之境。不拨万象。岂外十虚。维大众之善来。藉良缘而俱会。尊卑有序。遐迩无遗。曲躬伛偻而趋。依位从容而坐。一念寂默。百虑销亡。请俟移时。当行修供。

我佛如来有相应坐位真言。谨当宣诵。

唵旖暮伽(上)(一) 钵头摩逊娜[(上/矢)*(入/米)](二) 驮啰驮啰[牛*尼](三) 漫拏[(上/矢)*(入/米)][合*牛]

(诵咒三徧毕。动钹)。

(法师想六道佛子。无量眷属。亲承法力。各得受座)。

(法师领施主大众暂出道场。进药石。仍令一诚恪人看守)。

法界圣凡水陆胜会修斋仪轨卷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