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三之上

高丽沙门谛观录

南天竺沙门蒙润集注

清比丘性权汇补辅宏记

清三宝弟子钱[、/(、*、)]庵较订

天台嫡裔比丘谛闲编科参梓

△二化法四教分二。初总标。

自下明化法四教。

【□注】妙玄十(廿八)云。问。四教名义出何经。答。长阿含行品。佛在负弥城北。尸舍婆林。说四大教者。从佛闻。从和合众闻。从多比丘闻。从一比丘闻。是名四大教。(文)释签(三十一)云。但同有四。非即藏等。亦一往语耳。然教定体。与今不同。(文)妙玄十(廿九)云。月灯三昧经第六。明四种修多罗。谓诸行。诃责。烦恼。清净。私释会之。诸行。是因缘生法。即三藏义也。诃责。是体知过罪。即通教义也。烦恼者。若无烦恼。即无智慧。即别教义也。清净者。既举一净当名。任运有常乐我等。即圆教也。然则四教。在小乘中。有名无义。在大乘中。有义无名。是故今家。影傍经论。立此藏通别圆。则名义备矣。

【■记】此释自下化法四教。妙玄问中。总问四教名义。出自何经。若名若义。应有所凭。不然。则出臆见耶。故先总问。答中举长阿含示四教之名者。谓从四圣人边闻。即佛。菩萨。声闻。缘觉。四圣边闻。故名四大教也。释签下。拣名同体异可解。次妙玄举月灯示四教之义者。月灯三昧经云。复有四种修多罗。一。诸行修多罗不可思议。二。诃责有为修多罗不可思议。三。烦恼修多罗不可思议。四。清净修多罗不可思议。私释会者。

【■补】章安言。以己意解释月灯四名。会对今家四教。故曰释会。诸行是因缘者。谓诸行乃二十五有也。即一念无明心为因。善恶业行为缘。因缘和合。所生六道。正因缘法。此即藏意者。

【■记】以藏诠生灭。明正因缘生法也。既诸行是因缘生法。则缘聚有生。缘散有灭。故是三藏义也。通教体法即空。谓诃责。

【■补】是体知过罪者。过罪。即苦集二谛。集。为能报因。是过。苦。为所感果。是罪。既是体达自他过罪。当体无生。如幻如化。是通义也。别教。乃是无量观慧。以破无量见思烦恼。有一切智。破无量尘沙烦恼。有道种智。破无量无明烦恼。有一切种智。故无烦恼。即无智慧。是别义也。

【■记】圆教。四德性备。三身体圆。举一即三。言三即一。如举一常德。必具乐我净三。盖法身。必具般若解脱故也。光明记曰。法身配常我。解脱配乐。般若配净。又涅盘疏云。法身配常乐。般若配我。解脱配净。又涅盘四。法身配常。般若配乐。解脱配净我。而经举一清净。任运具常乐我等。是圆义也。是故下。正明天台四教之所由立。名义俱备。如四教义引证。有总有别。别证四教者。如引我心论云。应学修多罗。毗尼。阿毗昙。是佛世时三藏之教。故成论云。我今正欲论三藏中实义是也。证通者。净名为迦旃延解说五义。二百比丘心得解脱。大品经三慧品。明萨婆若智。三乘同得。中论诸法实相。三人共入是也。证别者。净名明以无所受。而受诸受。乃至未具佛法。亦不灭受而取证也。无量义经。明佛说般若华严海空。菩萨历劫修行。即是别文。涅盘明五行。正别教意。智论云。结使有二种。一者。共二乘断。二者。不共二乘断。不共断者。不共般若断於别惑是也。证圆者。华严云。为说圆满修多罗。净名云。诸佛解脱。当於众生心行中求。大品云。欲以一切种智。知一切法。当学般若。法华。多宝叹言。释迦如来。乃以平等大慧。为大众说。涅盘云。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般涅盘。智论云。三智一心中得。如是寻经讨论。四教义文。处处有之。是为别证四教也。总证者。今家影傍经论。立四教名义。如涅盘。明四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四种之说。以化前缘。是也。又四种转四谛法轮。亦是四教意也。又法华明三草二木。禀泽不同。譬方便说。即三教也。一地所生。一雨所润。譬说最实事。即圆教也。又中论。因缘所生法一偈。通佛四说。如是等四说。随机化物。即四教之异名也。

【■备】释签云。但同有四。非即藏等者。但同是四教名。非藏等义。故曰一往语耳。定体与今不同者。以阿含。但真为体。故非引用正意。今家影傍经论句。出四教义。即指总别二证文。辨讹曰。今人谓。今家立四教名。是傍影阿含。月灯。二经而立。此但见文中所引。不见文中所判耳。今家立名。是依大经四种四谛。生生等四句。法华三草二木等文。及中论因缘所生法等偈以立耳。如此。则名义俱备矣。又妙玄复引地论云。一念心具四家释。谓谛家。般若家。舍烦恼家。苦清净家。私释云。约苦谛为初门。修道品令苦清净。即藏意。舍烦恼家者。无相体达为舍。如色是空。以空舍无相而论道品。即通意。般若家者。般若智照诸法明了。恒沙法门皆悉通达。而修道品。即别义。谛家者。谛。即实相理。即圆教约实相修道品也。记中以阿含四大教。分贴佛菩萨声缘说。存以备考。或以梵语毕勒支底迦。此云各各独行。故以贴一比丘名。

△二别列四。初藏教三。初列三藏名三。初标列。

第一三藏教者。一。修多罗藏。四阿含等经。二。阿毗昙藏。俱舍婆沙等论。三。毗尼藏。五部律。

【□注】四教义一初云。此教明因缘生灭四圣谛理。正教小乘。傍教菩萨(文)。

【■记】此明三藏诠被。三藏。以析法观。观因缘生法。皆由惑业所招。终归磨灭。於是修道。证取寂灭。此理为教所诠。正教二乘。断惑证理。傍教菩萨。留惑度生也。四教义问。佛於三藏初开三乘。大乘最胜。何不以大乘为正。小乘为傍耶。答。鹿苑初转法轮。拘邻五人见谛成道。八万诸天得法眼净。但有小乘得道。未有大乘。故以小乘为正也。又大论云。佛於阿含中。虽为弥勒受记。亦不说种种菩萨行。故以大乘为傍也。

【■备】辨讹曰。三藏。皆佛自说。俱舍。婆沙。后人所造。五部律。后人所分。似不应引。然出八教大意。以后人所造。不离佛说。故举此以略为准的也。

【□注】修多罗。此云法本。出世善法言教之本也。又翻契经。契理契机也。契理合於二谛。契机符彼三根。观经疏初云。经者训法训常。(文)凡圣之所轨则。曰法。魔外不能改坏。曰常。此释训。经者。由也。经由圣人金口。故言经也。此释义。

【■记】法本者。据玄文。世界悉檀说。为教本。为人对治二悉檀。为行本。第一义悉檀。为义本。教本者。金口所说。一言为本。派出无量言教。若人不解。菩萨则以佛教为本。造论通经。令人得道也。行本者。示人无诤法。如教起行。修行入清凉池也。义本者。一句诠无量义。无量句诠一义也。今虽曰言教之本。其实亦含行义二本。以行义不离言教故也。又教本。即闻慧。行本。即修慧。义本。即思慧。故三种为法门之本也。今依四教义曰。修多罗。翻法本。谓出世善法言教之本也。又翻契经者。谓修多罗。共有五译。一翻经。二翻论。三翻法本。四翻线。五翻善语教。智者定曰。且据一名以为正翻。此方儒道之书。皆称为经。遂借彼席经。以目圣教。则双含二义。俱顺两方。借义助名。更加契字。谓契机契理也。摭华曰。契理合於二谛。契机符彼三根。二谛实俗偏真也。观经疏下。释法常二义。如妙玄曰。天魔外道。不能改坏。名教常。真正不杂。无能逾过。名行常。湛然不动。决无异趣。名理常。又训法者。法可轨。行可轨。理可执也。经由下正释经义。教中明有三由。谓教由。行由。理由。教由者。一切经论疏记。皆由圣人金口故也。行由者。一切契理行。相似行。信行。法行等。亦由金口故也。理由者。一切世间。出世间义等。亦由金口故也。今是教由。净名玄云。悉檀致教。由如来心口。故言经也。

【□注】阿含。如前。阿毗昙。翻无比法。圣人智慧分别法义。不可比故。

【■记】阿含如初卷别列五时中解。无比法者。分别功德论曰。八智十慧。无漏正见。越三界碍。无与等也。

【□注】俱舍。翻藏。即包含摄持之义。婆沙。翻广说。亦名五百说。

【■记】俱舍论云。由彼对法论中胜义。入此摄故。此得藏名。或此依彼。从彼引生。是彼所藏。亦名为藏。包含摄持者。摄论云。何名为藏。由能摄故。谓摄一切所应知义。无令分散也。翻译名义云。毗婆沙。此云广解。总有三义。谓广说。胜说。异说也。毗尼。此翻为灭。佛说作。无作戒。能灭身口之恶故。即八十诵律也。(文)南山云。毗尼。翻灭。从功能为名。非正译也。正翻为律。律。法也。从教为名。断割轻重。开遮持犯。非法不定(文)。

【■记】毗尼翻灭者。如母论云。灭诸恶法。名毗尼。华严玄曰。灭有三义。一。灭业非。即断杀盗淫妄。乃以不犯为毗尼。及灭诤为毗尼也。二。灭烦恼。谓烦恼是发业之本。今为调伏贪等令尽。故世尊制增戒学也。三。得灭果。即无为果。戒经云。戒净有智慧。便得第一道。即持戒之因果也。今明持戒力用为灭者。谓作戒。即戒相。无作戒。即戒体。如三业恭谨。翘勤礼拜。发言求乞。依戒精持。故名曰作。戒体若发。任运灭恶行善。然所发善业。惟天眼能见。不同戒相之有作。故曰无作。能灭身口七支之恶。即戒之力用也。优波离尊者。一夏八十度。升座诵出。故曰八十诵律。南山。指道宣律师。翻律者。刊定记曰。若敌对翻。正称为律。尔雅言。律。法也。故律有二意。一者。诠量轻重。二者。遮制。南山言。断割重轻。即诠量轻重义。开遮持犯。即遮制义。

【■补】断。即处断。割。即分割。乃剖决义。如前人犯律。师审其犯缘。前为剖决重轻。犯不犯等。重轻者。五篇戒中前二篇重。后三为轻。开遮者。五篇戒中唯一制者。多分属遮。有二制。三制。多制者。乃如来善应物机。随宜不定。性罪但遮无开。或原情故开。如路行踏杀生草等。无损害心。故不犯。或遇难故开。如命难梵行难等。或是作法故开。如长衣说净得畜。结净地开内煮内宿等。但作法开处多。原情开处少也。持犯者。有作止不同。五篇戒相多属止。则止持作犯。一百羯磨多属作。则作持止犯。毗尼一法。如世典型。故云非法不定。

【■备】五篇。即僧残突吉罗等。二制者。即一制后。复再制也。

【□注】五部律。如来灭后。上座大迦叶等五百圣人。於毕钵罗窟内。命优婆离结集。名上座部。大众婆尸迦等。一千凡圣。窟外结集。名大众部。此二通称僧祇。即根本也。迦叶。阿难。末田地。商那和修。优波鞠多五师。体权通道。故不分教。后鞠多有五弟子。各执一见。遂分律藏为五部焉。

【■记】准禅书。佛以正法眼藏付迦叶。迦叶付阿难。阿难付商那和修。而为末田底迦言。昔佛记曰。佛灭后。五百年中。汝於罽宾国敷宣大法。则末田地。商那和修。应皆是阿难弟子也。商那和修付优波鞠多。鞠多已前传法者。皆具禅法律三藏。自后律教别行。横分五部。传法者。唯传禅门及经论。则知迦叶等五师。但体权行道。而不分律也。妙乐云。佛灭度后一百年间。诸祖持法。所化众生不相是非。但为一部大毗尼藏。即八十诵。一百年后。鞠多有五弟子。各执一见不融。遂分律藏为五。如析金杖不失金用也。然五部之分。佛在世时。罗云洗钵失手。[打-丁+暴]为五片。佛言。表我灭后。初五百年。诸恶比丘。分毗尼藏为五部也。[打-丁+暴]音朴。击也。

【■备】辨讹曰。命优波离命字。应改推字。此二通称僧祇。乃后人和融之语。因如来经中。偏美僧祇故。又曰。既分上座大众二部。则不可云不分教矣。私谓此二通称。分而犹合也。若五部则不可合矣。

【■记】疏云。五部律。佛灭后百余年。育王设会。上座他[鞥-合+(白-日+田)]罗。立义摩诃僧祇。大众不同。分为二部。后上座更生二部。谓雪山萨婆多。雪山绝后。萨婆多更集僧祇生三部。谓弥沙塞。昙无德。迦叶遗。就萨婆多僧祇为五部。昔如来预见互相是非。大集经。亦预指五部。宗轮论。则广明分部以为二十也。翻译名义曰。昙无德。亦名昙摩鞠多。翻法密隐覆。即密义。又翻法藏。大集曰。我涅盘后诸弟子等受持如来十二部经。书写读诵颠倒宣说以倒说故。隐覆法藏人名昙摩鞠多。法名四分。萨婆多。翻一切有。计三世有实。三性悉得受戒。大集曰。而复读诵。书写外典。受有三世。及以内外。破坏外道。善能论议。说一切性悉得受戒。凡所问难。悉能答对。人名萨婆多。法名十诵。迦叶遗。翻重空观。大集云。说无有我。及以受者。转诸烦恼。犹如死尸。人名迦叶遗。法名解脱。此有戒本。相同五分。弥沙塞。翻不着有无观。大集云。不作地水火风有相。空虚识无相。人名弥沙塞。法名五分。婆粗富罗。翻犊子。古仙染犊生子故。自后种性皆名犊子。此部计我。非是即蕴。亦不离蕴。而有实我。律本不来。大集云。皆说有我。不说空相。犹如小儿。摩诃僧祗。此翻大众。大集云。广博徧览五部经书。名摩诃僧祗。此有律本。首疏云。总别六部。僧祇是总。前五是别。此僧祇部众。行解虚通。不生偏执。徧顺五见。以通行故。故知是总。遗教三昧经云。佛在世时。众僧唯着死人杂衣。因罗云分卫空还。佛知其宿因。使众僧分律为五部。服色亦五种。令其各随一部中行。遂制仪则。各举所长。名其服色。昙无屈多迦部。通达理味。开导利益。表法殊胜。着赤色衣。非南方正赤。萨婆多部。博达聪敏。导以法化。应着皂衣。非北方正黑。迦叶遗部。精勤猛勇。快摄众生。着木兰色衣。弥沙塞部。思入玄微。究畅幽密。着青色衣。非东方正青。摩诃僧祇部。勤学众经。宣讲真义。以处本居中。着黄色衣。非中央正色。尔后便得大食。斯以五色坏衣。彰五部相。已上示三藏能诠也。

【■补】四分。一比丘法。二比丘尼法。三受戒法。四灭诤法。五分者。四分同上。更加僧法一分。法数云。转烦恼如死尸者。谓转弃妄惑如死尸也。

【■记】图示三藏所诠也。若克性论诠。则经诠三学。律兼戒定。论唯慧学。今据正诠。四教义云。阿含定藏。多明修行法也。毗尼戒藏。正明因事制戒。防止身口恶法也。阿毗昙慧藏。分别无漏慧法。不可比也。此三的属小乘。故法华云贪着小乘。三藏学者。问。如次对当。义理可然。而名乖诠次。答。说时非行时。起教之次。阿含为先。修行之初。木叉为首。又云八正道。以正见正思惟为先。正语等六皆名正。如人行法。眼前瞻路。后发足也。南山云。身口所发。事在戒防。三毒勃兴。要由心使。故今先以戒捉。次以定缚。后以慧杀。理次然乎。通言学者。所以疏神达思。怡情治性。圣人之上务。学犹饰也。器不饰。则无以为美观。人不学。则无以有懿德。乃至云修学三法之用。得证五分之果。

【■补】婆娑云。修多罗。亦分别戒慧。毗尼。亦分别心慧。毗昙。亦分别心戒。从多分说也。

【□注】四教义云。然此三法。通名藏者。以皆各含一切文理也。

【■记】此释三法名藏。然是略引文耳。今具记之。四教义云。三法通名藏者。以含藏为义。但解者不同耳。有言文能含理。名藏。有言理能含文。名藏。今曰三法之名。各是一句。三名各含一切文理。名藏也。

【□注】又经通五人说。妙乐一(二十五)云。佛及声闻。天仙化人。下四印定。即名佛说(文)。

【■记】此示经通五人说。如观经疏云。题称佛说。简异四人弟子。诸仙。诸天。化人。说也。钞云。若四人说。如来印之亦得称经。言印有二。若小乘经。以三法印印之。若大乘经。以实相印印之。源洪师言。三法。空无相无作也。

【□注】律唯佛制。降佛已还不许措辞。如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记】律藏胜故。唯佛自说。礼乐等者。此言孟予述孔子论天下之势。以明先王之制。诸侯不得变礼乐。专征伐也。子思曰。非天子。不议礼。不制度。不考文。则须具圣人之德。据天子之位。方可作礼乐。以况降佛已还。不得制律也。

【□注】论通佛世灭后。文句九(三)引出矅经云。佛在波罗奈。最初为五人说契经修多罗藏。佛在罗阅祇。最初为那须提说毗尼藏。佛在毗舍离猕猴池。最初为跋耆子说阿毗昙藏。(文)妙乐九(十一)云。故知别有阿毗昙藏。是佛自说。五百罗汉结集。名相续解脱经。后广集法相。乃名为论(文)。

【■记】经云。佛在波罗奈。告五比丘。此苦原本。本所未闻。本所未见。广说此法。为契经藏。佛在罗阅祇。时迦兰陀子名须陈那。最初犯律。故说戒藏。佛在毗舍离。见跋耆子本末因缘。告诸比丘。诸无五畏恚恨之心者。便不堕恶趣。亦复不入地狱中。广说如阿毗昙。妙乐下。证成。又文句云相续解脱经者。是佛自说。故且名经。当佛灭后。阿难所结集者。名修多罗。又云五百集者。初名解脱。后广集法相。乃名为论。

【□注】今此三藏。皆是佛说。若云佛说名经。弟子所作名论。一往语耳。

此结今释余。初句结今三藏。是佛所说。次一行释余所判。谓一往言之。如止观一上(十八)有造论缘起。须者往检。佛说名经。弟子所作名论。再往言之。佛及弟子。俱说经。俱说论也。

△二拣取。

此之三藏。名通大小。今小乘三藏也。

【□注】通论小衍俱有三藏。今则别指小乘。不可以通难别。故下即引经论。以证别意。

【■备】辨讹曰。仪文内於婆沙中。婆沙二字。当曰毗昙。以迦旃延子所造。旧译名八揵度论。新译名发智阿毗昙论。婆沙乃五百罗汉所造。以解发智论者也。不读衍经非大菩萨。是大论责语。以小乘无十八不共法。而迦旃延用十力。四无所畏。大悲。三念处。为十八不共。所以被责。大论意谓。小乘虽无。然不妨用大乘名而释。如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小乘不妨以大乘名相而解。十八不共。例然。

△三引证。

大智度论云。迦旃延子。自以聪明利根。於婆沙中明三藏义。不读衍经。非大菩萨。又法华云。贪着小乘。三藏学者。依此等文。故大师称小乘为三藏教。

【□注】大智度论。释大品经。龙树造。罗什译。九倍略之。百卷成文。亦名释论。智论。大论。

【■记】论序曰。论之略本十万偈。三分除二得百卷。以秦人好简。故裁略之。若备释。将千余卷也。又云。论之初品。三十四卷解释一品。是全论。其本二品下。法师略之。取其足以开释文意。不复备其广释。得此百卷。若尽出之。将十倍也。从能释。名释论。从所释。名智论。复从所释经。名大论。

【□注】迦旃延子。此云文饰。善赞咏故。大论云。佛灭后百年有迦旃延婆罗门。(文)非佛世之迦旃延也。

【■记】文饰者。赞咏文辞。善能修饰也。大论下。指证。二卷文云。佛灭后百年。阿阇迦王作大会。诸大法师论议异故。有别部名字。从是已来。展转至姓迦旃延婆罗门道人。智慧利根。尽读三藏等文。

【■备】迦旃延。婆罗门姓。

【□注】聪明利根。大论云。迦旃延子辈。是生死人。不读不诵摩诃衍经。非大菩萨。不知诸法实相。自以利根智慧。於佛法中作诸论议(文)。

【■记】所作论议。即发智经。八犍度。如婆沙论云。彼迦旃延有利智。三明六通。具八解脱。五百佛所。愿於释迦遗法中。造阿毗昙。於世尊处处教化之中。而立犍度。是彼亦乘愿来作论也。

【■备】犍度。翻法聚。以诸法门。各从其类。分为八聚。见三藏法数。

【□注】则知天台以小乘为三藏。本乎经论。昔静法苑师毁之於前。清凉观师赞之於后。苑师谓。法华云。贪着小乘。三藏学者。乃以小乘为能别之言。明知三藏不唯属小。天台此名滥涉大乘。特违至教(指法华为至教)。

【□注】清凉华严疏云。此师立义。理致圆备。但三藏名。义似少滥。以后三教。亦有三故。所以尔者。良以智论之中。多名小乘。为三藏教。成实论中。亦自说云。我今欲说三藏中实义。故有据。初对旧医戒定慧故。立此三事。条然不同。异后三教。通教。意融三故。别教。依一法性而显三故。圆教。三一无碍故。所以不名小乘教者。此教亦有大乘六度菩萨。三十四心断结。成真佛故(文)。

【■记】二师皆贤首宗徒。苑师下。出毁。苑师乃法藏上首。谓经中小乘三藏。乃对大乘三藏以成能别。天台立三藏教名。其过有四。一。滥涉大乘失。以大乘亦有三藏。应名三藏教故。二。大无三藏失。以彼不名三藏故。三。特违至教失。经云。不得亲近小乘。三藏学者。有小乘言明。拣异大乘三藏故。四。有不定失。以小乘诸部。有不立三故。如经量部。但立经律二藏故。又有立五藏。於成实三外。立杂藏。及菩萨藏故。今集注中。但指其第一第二之过也。此毁文。华严疏钞具引。清凉以苑公解。不合经旨。另出疏钞。今注但指其所出二过也。指法华为至教句。乃玉师点释。以佛所说。皆名至教也。清凉此师立义下。出赞。疏钞中文有四节。以通五难。谓上四失之外。尚有第五。云何不立小乘难。言四节者。一。出三藏名之所据。即良以下等文。以通违至教失。及滥涉大乘失。谓大小乘论同立此名。故滥涉之失不在於己。若难言。智论内小乘名。随自宗语。三藏之称。随他宗语。非共名也。今释曰。智论是随他名。成论小乘云何亦名三藏。岂随他宗耶。即由上义。不违至教。以罗什译经。多依智论。小乘三藏。为欲成文。二言双举。小乘之过。不在三藏。但责其小心耳。故诃小乘。不责所诠三藏。以上钞文。今注有据二字。乃玉师所加。成实论亦说三藏者。盖成实论。诃梨跋摩自记曰。诸比丘。异论种种。佛皆听故。我今欲说三藏中实义。是三藏名之所据也。华严钞又云。初对旧医下。二明立三藏所以。四教之初。敌对旧医之三。故须特立三藏。三又迢然不同。故无滥涉大乘。所以偏从立号。亦犹五尘皆色。而色独得总名。故三藏虽通标总名。便为小乘别教。言旧医者。即涅盘新医旧医之喻。旧医喻外道。外道戒定慧者各有二。一邪。二正。外邪戒。谓狗牛等。正戒谓。十善。旧定邪者。九十五种所说鬼神法。或能知吉凶现神变相也。正者。即四禅。四无量。四无色。发五通也。外慧邪者。因身边见心。发诸邪智。拨无因果等也。正者。即因身边见。发诸世智。说有因果诸善法也。今佛说三藏教。所明戒定慧。即是新医从远方来。晓八种术。如来所说戒者。即五种得戒。发一切律仪。无作有作。五部毗尼也。定者。即依八背舍。八九次第定等。发六神通也。慧者。即生灭四谛。破身边见。六十二见。发真无漏。成十一智三无漏根也。此戒定慧。外道尚不闻名。况有其分。故言初对旧医等。三事迢然不同者。谓上对旧医。下对通别圆教。由不同故。立三藏名。即由此义。诸部多名三藏。从多立名。非不定失。通教意融三下。第三明后三不名三藏所以。即正通大无三藏失。谓大乘虽有三藏。各有融拂等义。故不立名。非无其体。言通教融三者。融至空寂故。法句经云。戒相如虚空。持者为迷倒。若学诸三昧。是动非坐禅。心随境界流。云何名为定。无智无得。方名真智。般若无知。如智双寂等。皆意融三也。言别教依一法性而显三者。以一法性统之。不得迢然有别。一一法门不离法性。故论云。知法性离五欲过。随顺修尸波罗密。知法性无有乱想。随顺修禅波罗密。知法性本有智慧光明。无痴暗故。随顺修般若波罗密。言圆教三一无障碍者。即三而一。即一而三。非唯一体统之。一学之中摄三皆尽。一行尚具一切。何况三耶。所以不名下。四明不名小乘之所以。通第五难。难云。何以不名小乘。强立三藏。招而多失。故今通云。以有大乘。不得名小。三藏教中。亦有菩萨。谓是大乘。自大乘中望之。皆称三藏小乘也。成真佛者。大乘说此断惑成佛。是八相化身。小乘以为实成。故属小教。故涅盘中詺执此实。以为二乘曲见。以上都依疏钞文。条然。华严疏作迢然。

【■备】八种术。指苦空等四枯四荣。五种得戒。一善来得。二见谛得。三三皈得。四八敬得。五羯磨得。十一智等。见法界初门。六度。三十四心。六卷释。

【□注】释签十(七)云。三藏通大小。何故但属小。今明如法华云。贪着小乘。三藏学者。又大论中处处以三藏对衍。而辨大小。故准此文。以三藏为小。若通论者。小衍二门。俱有三藏。但是通途。非别意也。若唯通途。如何消通。法华大论。具如四教本中广明(文)。

【■记】论以三藏对衍。如前仪文引迦旃延子。不读衍经等。

【■备】四教义云。通别圆皆说戒定慧。岂非三藏教。答。通说无生戒定慧。一相无相。不同藏教别相异也。又一得不失。从胜受名也。别说恒河沙佛法。异前生灭。圆约真如实相。异藏偏浅。故不成也。

【□注】然论别意有三。一。小乘三藏部别故。二。小乘三藏隔异故。三。小乘三藏破旧医故。

【■记】小乘三藏别意有三者。一。如上明四阿含等经。是修多罗藏俱舍等论。是阿毗昙藏等。部帙迢然别也。二。如上明经诠定学等。三事不同。是为三藏隔异也。三。如新医戒定慧。对破旧医戒定慧也。

【□注】苑师谓。法华以小乘为能别之言。且法华大论皆罗什译。论中既以小乘名三藏教。故至译经二言双举。为成偈文。即别义也。

【■记】此专解苑公能别之难。清凉钞中亦言。为欲成文双举。盖法华大论。皆罗什译。论译在先。经翻在后。论以小乘名三藏教。经意岂得不然。而乃谓之能别耶。故至法华以小乘三藏二言双举者。为成四字偈故。即是经别义。非以二言双举。对大乘三藏成能别也。

【■备】辨讹曰。即别义三字稍泥。私谓。小乘别义。当如上三意判。

【□注】又大论云。佛在世时。无三藏名。法华何云三藏学者。须知三藏之名。起於结集法藏者。故大论云。摩诃迦叶。将诸比丘。在耆阇崛山中集三藏。文殊尸利。弥勒诸大菩萨。亦将阿难集摩诃衍。三藏是声闻法。摩诃衍是大乘法。复次佛在世时。无三藏名。但有持修多罗比丘。持毗尼比丘。持摩多罗比丘(文)。

【■记】此更引大论判决。论谓。佛世无三藏名。则说法华时。尚无其名。经中云何有三藏言耶。须知三藏名。起於结集也。故大论下引证。出嘱累品。三藏是声闻法。摩诃衍是大乘法。此两句。是述阿难意。以彼上文言。又阿难知众生志业大小。故不於声闻人说摩诃衍。说则错乱。无所成办。佛法皆是一种一味。所谓苦尽解脱门。此解脱味有二种。一。但自为身。二。兼为一切众生。虽俱求一解脱门。而有自利利人之异。故有大小二乘之别。为是二种人故。佛口所说。以文字语言。分为二种。三藏是声闻法。摩诃衍是大乘法也。复次下。亦嘱累品文。意显虽无三藏之名。而有三藏之义。经家以义定名。故集小乘名三藏教。

【■补】摩多罗无翻。约义。应指论言。

【□注】是则结集经家既立三藏之名。故译经者作此译耳。故法华云三藏学者。

【■备】此结经文相承有本。意以说经时。尚无三藏之名。不当泥经中小乘三藏。为能别之言也。

△二教所被机二。初总标三乘根性。

此有三乘根性。

【□注】此是总标三乘。声闻四谛教。苦为初门。支佛因缘教。集为初门。菩萨六度教。道为初门。又三人亦通谛缘度三。文句七(二十一)。

【■记】此释当教有三乘根性。初一句断文。次行半明三人各有入道初门。谓声闻小乘。苦谛为初。观四谛入道。发真无漏。缘觉中乘。集谛为初。观十二因缘发真无漏。菩萨大乘。慈悲宏誓。道谛为初。修行六度。化众生成佛果也。未明互通三乘。文句曰。三人通观十二缘。二乘生灭十二缘。菩萨无生十二缘。又通论四谛。二乘有量四谛。菩萨无量四谛。又六度亦通三人。大品发趣品言。阿罗汉支佛。因六波罗密至彼岸。玄文亦载。

【■备】皆合小衍而论通也。

【□注】四念处一(二)云。所言三者。其义有八。谓教理智断。行位因果。理三者。声闻理在正使外。缘觉理在习气外。菩萨理在正习外。教三者。声闻禀四谛教。缘觉禀十二因缘。菩萨禀六度。智三者。声闻总相智。缘觉别相智。菩萨总别相智。断三者。声闻断正。缘觉断习。菩萨断正习。行三者。声闻为自修戒定慧。缘觉为自修乐独善寂。菩萨为众生修六度。位三者。声闻住学无学。缘觉住无学。菩萨三僧祇登道场。因三者。声闻带果行因。缘觉望果行因。菩萨伏惑行因。果三者。声闻断正。如烧木为炭。缘觉断习。如烧木为灰。菩萨正习尽。如烧木无炭灰也(文)。

【■记】此证三乘根性也。初总标三乘八义不同。理三者。声闻须断尽见思。契真空理。缘觉当兼其习气。证真空理。菩萨树王下。顿除正习。证真空理。在正使等外者。谓真空之理。为见思所覆。断见思方显。故在惑外也。教三者。声闻依生灭四谛轮。知断证修。缘觉依十二缘起门。逆顺观察。菩萨依六度门。三祇百劫。自利利人也。智三者。声闻观诸果。总作苦谛观。观诸烦恼及业。总作集谛观。故以现在总相一门。析色成空。缘觉虽观苦七支。集五支。以自行故。别观三世。别开苦集。故言别相智。以别相一门。析色成空。菩萨为化他故。通依四门。故通以总别相智。於四门析色成空也。断三者。声闻断正。如器中除秽物。缘觉断习。如除器中秽气。菩萨若见。若思。若见思习。则以三十四心顿断也。行三者。声闻自求涅盘。勤修三学。缘觉乐独善寂。自求解脱。菩萨愍念无量众生。故勤修六度万行也。位三者。声闻三果四向。正在研真断妄。名有学。四果罗汉。真穷妄尽。名无学。缘觉唯一远离。名住无学。菩萨三祇百劫登道场也。因三者。声闻初果见道后修道。名带果行因。缘觉不立分果。故望果行因。菩萨不断结惑。名伏惑行因。然缘觉菩萨。因中俱不断惑。一称望果。一称伏惑者。缘觉求自证。菩萨为化他。留惑润生也。果三者。声闻断正如炭。缘觉断习如灰。菩萨断正习尽。如不存灰炭。喻炭灰者。三乘入涅盘同灰断也。

【■备】有师标曰。若有佛无佛。理性常住。应理居初。今先教者。如来以教显理。众生由教入理。八义相生可见。

△二别显三乘道二。初教法三初示声闻二。初详辨四谛二。初通标。

初声闻人。依生灭四谛教。

【□注】闻佛声教。故曰声闻。生灭四谛。止观一(十一)云。苦则三相迁移。(生异灭)集则四心流动。(贪瞋痴等分)道则对治易夺。灭则灭有还无。虽世出世。四皆变异。故名生灭。(文)自性不虚。四皆谂实。故名为谛也。

【■记】辅行言。三相者。不立住相。以人多於住处起常计故。净名言。比丘。汝今亦生亦老。亦灭。老即是异。此中兼一期之寿。一念之促。二种三相。四心。即四分烦恼。四分必是三相所迁。故言流动。四相虽不相应行摄。即彼烦恼是生等故。为显此中成生灭义。故须以生灭说之。下文道灭。尚成生灭。故此苦集。言生异灭也。贪瞋痴三。不定杂生。名为等分。以实有道。治彼苦集。名曰对治。有苦集时。则无有道。若有道时。能除苦集。故曰易夺。灭则灭有因果。还归无余也。虽分世出世。而皆有变易。故名生灭也。末三句释谛义也。苦集灭道自性。皆实不虚。名谛。谂。深上声。或谓。灭道圣人行因得果。可言审实。苦集虚妄。何名审实。答。此虚妄因果。非虚妄。非不虚妄。故有漏无漏因果。皆悉审实。不可混滥。故遗教经言。日可令冷。月可令热。佛说四谛。不可令异也。妙玄云。自性不虚。故称曰谛。

△二别释四。初苦谛三。初征。

言四谛者。

△二释二。初开总出别二。初标名义。

一。苦谛。二十五有依正二报是。

【□注】大经云。凡夫有苦而无谛。声闻有苦而有谛。凡夫不见苦理。故言无谛。声闻能见无常苦空。故言有谛。

【■记】此引大经释也。大经圣行品。疏言。若旧本。则言凡夫。合声。缘。皆言有苦有谛。新本。开凡夫有苦无谛。二乘有苦有谛。此於二乘而与夺之。旧言苦是境。谛是智。凡夫无智有境。所以唯苦无谛。二乘有少分智。故有苦有谛。光明记言。凡夫有苦无谛者。虽遭大苦。不以为患。以不审谛。知是苦故。声闻有苦有谛者。此当三藏。不了无生。故言有苦。能审知故。名为谛也。

【□注】法界次第中(十)云。苦以逼恼为义。一切有为心行。常为无常。患累之所逼恼。故名为苦。谓三苦。八苦等。

【■记】此引祖释苦谛名义也。初二句训义。一切下。依义立名。谓一切有为心行。即苦体。为所逼恼。无常患累。为能逼恼。以是得名为苦也。

【■补】等。谓等余十苦。百一十苦也。菩萨藏经。有十苦。谓生。老。病。死。愁。怨。及苦受苦。忧苦。痛恼苦。生死流转苦也。瑜伽论有百一十苦。约之不出三八摄尽。故不再出。

【■记】法界次第云。三苦有通别。别者。三苦。对三受。苦受。从苦缘生。情觉是苦。即苦苦。乐受。乐坏时生苦。即坏苦。不苦不乐受。常为无常迁动。即行苦。通论三受。皆有三苦。三受之心是苦。通从苦缘生。通是苦苦。三受之心。通为坏相所坏。通是坏苦。三受之心。通是起役运动不停相。通是行苦也。

【■补】别论欲界具三。色具后二。无色唯行。舍受即非苦非乐之处中苦。

【■备】辨讹曰后一总七。无复别体句。出大经疏。亦一往之言。据瑜伽论。前五是苦苦。六七是坏苦。第八是行苦。当知行苦。摄得前二。前二。摄不得行苦。则知有别体矣。

【■记】八苦。如大经圣行品说。生老二苦。与今文同。病苦。经明身病有五。一因水。二因风。三因热。四杂病。五客病。又有四。一非分强作。二忘误堕落。三刀杖瓦石。四鬼魅所着。心病有四。一踊跃。二恐怖。三忧愁。四愚痴。今图所明死苦。有三种。一业报。二恶对。三时节代谢者。误也。盖经明病苦也。如经云。身心之病。凡有三种。一业报。二不得远离恶对。三时节代谢。生如是等因缘。名字。受分别病。因缘者。风等诸病。名字者。心闷肺胀。上气欬逆。心惊下痢。受分别者。头痛。目痛。手足等痛。是名为病也。又大经明死苦有二种。曰命尽死。外缘死。命尽死有三种。一命尽非福尽。二福尽非命尽。三福命俱尽。外缘死亦有三。一非分自害死。二横为他死。三俱死。又有三死。一诽谤大乘。名放逸死。二毁犯诸佛所制。名破戒死。三舍五阴身。名坏命根死。爱别离苦者。经云。所爱之物。坏离有二。一者人中五阴坏。二者天上五阴坏。如是人天所爱五阴。分别有无量种也。怨憎会苦者。经云。所不爱者。而共聚集。亦有三。所谓地狱。饿鬼。畜生。如是三趣。有无量种也。求不得苦者。有二。经云。一者所希望处。求不能得。二者多役功力。不得果报。五阴炽盛苦者。经指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等苦。总名五阴炽盛苦也。婆沙论言。盛阴有何义。受所生故说盛。谓生受故说盛。受所养故说盛。谓养受故说盛。问。阴与盛阴。有何差别。答。名即差别。谓阴。谓盛阴。又阴。有漏。无漏。盛阴。一向有漏。又阴。染污。不染污。盛阴。一向染污。章安言。今依经文。以五盛阴。是其别体。善恶阴盛。即是苦体。

【■补】生苦中所言至终至十月满足也。

△二引古颂。

言二十五有者。四洲四恶趣。六欲并梵天。四禅四空处。无想五那含。(四洲。四趣。成八。六欲天。并梵天。成十五。四禅。四空处。成二十三。无想天。及那含天。成二十五)。

【□注】辅行一下(二十一)云。因果不忘。故名为有(文)。

【■记】此总明为有也。如经言。无我无作无受者。善恶之业亦不忘。是则称理。固无作受。据事。因果灼然。所谓三界之内。因之与果。如影随形。如声逐响。毫无差忒。因果不忘。故谓之有。

【□注】略云三有。欲色无色。或云九有。三界分九地故。

【■记】此略明为有也。言九地者。欲界。五趣杂居地。色界。初禅。离生喜乐地。二禅。定生喜乐地。三禅。离喜妙乐地。四禅。舍念清净地。无色界。空无边处地。识无边处地。无所有处地。非非想处地。是为三界分九地也。解见法数。

【□注】国土。名依报。五阴假名。是正报。即苦谛之体。

【■备】国土。外四大。五阴。内四大。内外皆苦体也。

【□注】四洲。水中可居曰洲。

【■记】如下人道中解。

【□注】四恶趣。三途加修罗。以修罗一日一夜三时受(苦故)。

【■备】辨讹曰。三时受苦。准经应是阎罗。非修罗也。存考。

【□注】六欲。希须名欲。六天。各有三种欲。一饮食欲。二睡眠欲。三淫欲。梵王。无想。及五那含。总在四禅。经教别为三有者。为破外道计梵王为生万物之主。计无想无心为涅盘。计五那含为真解脱故。

【■记】翻译名义云。外道计梵天。为能生万物之本。梵王亦自己方能为造化之主。是真解脱。佛欲破彼情见。是故别标为有也。无想定得五百大劫无心之报。外道不达。而复计为真实涅盘。佛欲破彼情见。是故别标为有也。五净居中。有摩酰首罗天王处。外道亦复计彼天王能为造化之本。归之而得解脱。佛为别破此见。释之为有。故二十五三昧中。以种种破梵王者。梵王主三千大千。大千品类既多。有种种号。为破其种种故。修种种空。入种种假。见种种中道。如来藏多所含藏。名种种三昧破之也。如空破无想者。此是外道天。实非无想。而计为无想涅盘。以三谛空破也。照镜破那含有者。修熏禅。随禅生此。虽得净色。不知色如镜中像。菩萨知之即空。分别无量像依镜。即本性中道三昧破之。

△二揽别成总二。初总示。

别则二十五有。总则六道生死。

【■注】六道轮转相通。故名为道。

【■记】道。犹路也。有能通之义。谓六道众生。轮转四生。循环三界。互相通达。故名为道。如曰。钻马腹。入驴胎。涂炭曾经几度回。或时天帝殿前过。或向阎君锅里来。是也。

【□注】辅行二上(二十五)引大论三十三问云。云何六道。复云五道。答。佛去世后。五百年中。部别不同。各回佛经。以从己义。故使修罗一道。有无不同(文)。

【■记】此料简五道。六道问中以五间六之故。答中以部帙不同有异。如大论言。五百年后。多有别异。部部不同。说五者。於佛经回文说五。说六者。於佛经回文说六。又曰五道者。是一切有部僧所说。婆蹉佛妬路部僧。说有六道也。今从六道说者。大论言。又摩诃衍中法华经。说有六趣众生。观诸经意。应有六道也。复次分别善恶。故有六道。善有上中下。天人阿修罗。恶有上中下。地狱鬼畜生。不尔者。恶有三果报。而善有二果报。是事相违。若有六道。於义无违。故今从六道者说也。

【□注】楞严中。更开神仙一类为七趣。

【■记】此示经开七趣引文明证也。楞严经云。复有从人。不依正觉。别修妄念。存想固形。有十种仙。所谓地行。飞行。游行。空行。天行。通行。道行。照行。精行。绝行仙等。是皆人中炼心。不修正觉。别得生理。寿千万岁。休止山林。或大海岛。绝於人境。斯亦轮回妄想流转。不修三昧。报尽还来。散入诸趣。是为七趣。

【□注】又六道。不出胎卵湿化四生。俱舍颂云。人旁生具四。地狱及诸天。中有唯化生。鬼通胎化二(文)。

【■记】此示四生摄六道也。俱舍论分别世品释言。卵生。鹅孔雀等。胎生。象马等。湿生。虫飞峨等。化生。谓有情类。生无所托。如地狱。诸天。中有等。具根无缺。支分顿生。无而欻有。故名为化。人中卵生者。如世罗。邬波世罗。二罗汉。生从鹤卵。鹿母所生三十子。般遮罗王五百子等。人胎生者。如今世人。人中湿生者。如曼驮多遮卢。邬波遮罗。鸰鬘庵罗卫等。人中化生者。唯劫初人也。旁生三种。共所现见。而化生。则如龙等也。鬼胎生者。如饿鬼女。白目连曰。我夜生五百子。随生皆自食。昼生五百。亦然。虽皆食尽。亦不得饱等。鬼化生者。鬼本化生。有名无体。可知。

【■补】中有者。俱舍言。於死有后。在生有前。中间所得之身。名为中阴。为至余处。说此身名中有。在二道中间故。何缘中有。非即名生。颂曰。死生二有中。五阴名中有。未至应至处。故中有非生。此唯天眼能见。瑜伽言。五阴初起。名之为生。依壳而起。曰卵。含生而爱。曰胎。假润而真。曰湿。无而欻有。曰化。如是四生。内心思为因。外壳胎等为缘。约藉缘多少。而成次第者。卵生具四缘。一业。二父。三母。四暖。是以先说。胎具三。业。父。母。湿二。业湿。化唯一。谓思(业也)。

△二别显二。初明六道六。初地狱道。

一地狱道。梵语捺洛迦。又语泥黎。此翻苦具。而言地狱者。此处在地之下。故言地狱。谓八寒。八热。等大狱。各有眷属。其类无数。其中受苦者。随其作业。各有轻重。经劫数等。其最重处。一日之中。八万四千生死。经劫无量。作上品五逆十恶者。感此道身。

【□注】地狱从处为名。婆沙云。瞻部洲下。过五百踰缮那。乃有地狱。

【■记】踰缮那。旧言由旬。大论曰。由旬三别。大者八十里。中六十里。小四十里。今以一踰缮那。四十里。谓此南洲下过二万里。有地狱道。

【□注】梵语。释签八(二十)云。元梵天种。还作梵语。及以梵书。(文)辅行七(二十一)云。光音初下。展转出生。是故五天并名梵种(文)。

【■记】每劫初时。梵王亲下教导世间。华严疏言。大梵天王。劫初作此书字。以教众生。故西域梵书。千古不易。不同此土。篆隶随时也。辅行引大论言。梵种者。余天人民未有。劫初生时。梵王独。在梵宫寂寞无人。其心不悦。而自生念。此间何以不生人民。是时光音天命尽者。应念来生。梵王自念。此诸天先无。随我念生。我能生此。诸天是时。亦各自念。我从梵王生。梵王是我父也。故但说梵种。

【□注】翻彼梵语。成此华言。故云翻也。周礼有象胥氏。通四方之语。东方曰寄。南方曰象。西方曰狄鞮。(音低低之言知也)北方曰译。今翻西语。诸经皆云译者。从通称也。如周礼四官。通称象胥氏。

【■记】辅行云。寄等四。皆官名。寄者。能寄寓风俗之异於此。象者。能效象风俗之异於彼。鞮。则欲别服饰之异。译。则辨其言语之异。

【□注】苦具。造恶之者。受苦具度。亦云苦器。

【■记】正理论曰。捺落。言人。迦。名为恶。人多造恶。堕落其中也。梵语泥黎。乃造恶众生受苦器具。

【□注】八寒八热偈云。頞部陀尼剌部陀。寒逼身疱及疱裂。頞哳咤并嚯嚯婆。唬唬婆三皆痛声。六嗢钵罗钵特摩。嗢。(乌没反)第八摩诃钵特摩。青莲红莲大红莲。如次对三种身色。(以上八寒)等活黑绳三众合。嗥叫大叫六炎热。七极热下八阿鼻。此八寒热根本狱(等活斫刺磨捣吹活等。前黑绳绷量。后方斩锯。众合。苦具众至。合党相残。嗥叫。众苦所逼。悲嗥发声。大叫。极苦所逼。大叫称怨。炎热火随身转。热苦难堪。极热。若内若外。自身他身。俱出猛火。互相烧害。阿鼻。或云阿鼻旨。亦云阿毗。成论明趣果。受苦时。命。及形。五皆无间也)。

【■记】人寒热狱。大论具记。頞部陀翻疱。寒触身分。悉生疱故。论言。其处积冰。毒风来吹。令诸罪人。皮毛裂落。筯肉断绝。骨破髓出。即复完坚。受罪如初。此人宿业因缘。寒月剥人衣。或劫盗。绝人薪火。或作恶龙。瞋毒忿恚。放大雹雨。冰冻害人。或轻贱谤毁。若佛及佛弟子。持戒之人。或口四业。作种种罪等因缘。堕頞浮陀也。尼剌部陀。翻疱裂。论曰。堕尼罗浮陀。亦如是。然頞浮陀。少时有间。暂时休息。而此尼罗浮陀。无间。无休息时。頞哳咤。即阿罗罗声嚯。嚯婆。即阿波波声。唬唬婆。即阿[喉-(仁-二)][喉-(仁-二)]声。论曰。此三地狱寒风噤颤。口不能开。因其呼声。名狱。嗢钵罗。翻青莲华。钵特摩。翻红莲华。摩诃钵特摩。翻大红莲。论说沤波罗狱中。冻冰浃渫。有似青莲华。波头摩。状如此间赤莲华。摩诃波头摩。是中拘伽离住处。已上八寒狱也。等活者。论言。见等活大地狱中。诸受罪人。各各共斗。恶心瞋争。手捉利刃。互相割剥。以槊相刺。铁叉相叉。铁棒相棒。铁杖相捶。铁串相贯。而以利刃。互相切刽。又以铁爪。而相抓裂。各把身血。而相涂漫。痛毒逼切。闷无所觉。宿世因缘。冷风来吹。狱卒唤之。咄。诸罪人还活。以是故名等活地狱。即时平复。复受苦毒等前。此中众生。以行业因缘。好杀物命。牛羊禽兽。为田产舍宅。奴婢妻子。国土钱财故。而相杀害。如是等种种杀业报故。受此极苦。黑绳者。论言见黑绳大地狱中罪人。为恶罗剎狱卒鬼匠。常以黑热铁绳。拼度罪人。以狱中铁斧。教人斫之。长令短。短令长。方使圆。圆使方。截四支。刵耳鼻。落手足。以大铁锯。解析剸截。破其肉分。脔脔称之。此人宿行因缘。谗贼忠良。妄语。恶口。两舌。绮语。枉杀无辜。或作奸吏。虐暴侵害。如是等种种恶口谗贼。故受其罪。众合者。论言。见合会大地狱中。恶罗剎狱卒。作种种形。牛马猪羊。麂鹿狐狗虎狼狮子。六驳大象。雕鹫鹑鸟。作此种种诸鸟兽头。而来吞啖啮齩。[齿*查]掣罪人。两山相合。大热铁轮。轹众罪人。令身破碎。热铁臼中。捣之令碎。如笮蒲萄。亦如压油。譬如蹂场。聚肉成堆。积头如山。血流成池。雕鹫虎狼。各来争掣。此人宿业因缘。多杀牛马猪羊。獐鹿狐兔。虎狼狮子。六驳大象。众鸟多相残贼。如是等种种鸟兽故。还受此众鸟兽头。来害罪人。又以力势相陵。枉押羸弱。受两山相合罪。悭贪。瞋恚。愚碍。怖畏故。断事轻重。不以正理。或破正道。转易正法。受热铁轮轹。热铁臼捣。嗥叫与大叫者。论言。此大地狱。其中罪人。见罗剎狱卒。头黄如金。眼中火出。着赭色衣。身肉坚劲。走疾如风。手足长大。口出恶声。捉三股叉。箭堕如雨。刺射罪人。罪人狂怖。叩头求哀。大将军。小见放舍。小见怜愍。即时将入热铁地狱。纵广百由旬。驱打驰走。足皆焦然。脂髓流出。如笮苏油。铁棒棒头。头破脑出。如破酪瓶。斫刺割剥。身体糜烂。而复将入铁阎屋间。黑烟来熏。互相推压。更相怨毒。皆言。何以压我。才欲求出。其门已闭。大声号呼。音常不绝。此人宿行因缘。皆由斗秤欺诳。非法断事。受寄不还。侵凌下劣。恼诸贫穷。令其号哭。破他城郭。坏人聚落。伤害劫剥。室家怨毒。举城叫唤。有时谲诈欺诳。诱之令出。而复害之。如是等种种因缘。受大叫唤地狱罪。炎热极炎热者。论言。热大热地狱中。有二大钢镬。一名难陀。二名跋难陀。以沸咸水满中。罗剎鬼狱卒。以罪人投中。如厨士烹肉。人在镬中。脚上头下。譬如煮豆熟烂。骨节解散。皮肉相离。知其已烂以义义出。行业因缘。冷风吹活。复投炭坑。或着沸灰中。譬如鱼出於水。而着热沙中。又以脓血。而自煎熬。从炭坑中出。投之炎床。强驱令坐。眼耳鼻口。及诸毛孔。一切火出。此人宿世。恼乱父母。师长。沙门。婆罗门。於诸好人福田中。恼令心热。以此罪故。受热地狱罪。或有宿世。炮煮生茧。或生燂猪羊。或以木贯人。而生炙之。或焚烧山野。及诸聚落。佛图精舍等。或推众生。着火坑中。如是等种种因缘。生此地狱中。阿鼻者。论言。见阿鼻地狱。纵广四千里。周围铁壁。於七地狱。其处最深。狱卒罗剎。以大铁锤。锤诸罪人。如锻师打铁。从头剥皮。乃至其足。以五百钉。钉磔其身。如磔牛皮。互相掣挽。应手破裂。热铁火车。以轹其身。驱入火坑。令抱炭出。热沸尿河。驱令入中。中有利嘴诸虫。从鼻孔入。脚底出。从足下入。口中出。竖剑道中。驱令驰走。足下破碎。如厨脍肉。利刀剑槊。飞入身中。譬如霜树落叶随风乱堕。罪人手足。耳鼻支节。皆被研剥。割截在地。流血成池。二大恶狗。一名赊摩。二名赊婆罗。利口猛毅。破碎人筯骨。力踰虎豹。猛如狮子。有大刺林。驱逼罪人。强令上树。罪人上时。刺便下向。下时。刺便上向。大身毒蛇。蝮蝎恶虫。兢来啮之。大鸟长嘴。破头啖脑。入咸河中。随流上下。出则踏热铁地。行铁刺上。或坐铁戈。戈从下入。以钳开口。灌以洋铜。吞热铁丸。入口口焦。入咽咽烂。入腹腹然。五脏皆焦。直过堕地。但见恶色。恒闻臭气。常触粗涩。遭诸苦痛。迷闷萎顿。或狂逸唐突。或藏窜投掷。或颠仆堕落。此人宿行。多造大恶。五逆重罪。断诸善根。法言非法。非法言法。实言非实。非实言实。破因破果。憎嫉善人。以是罪故。入此地狱。受罪最剧。原注引成论五种无间者。一趣果无间。舍身生报故。谓舍此身。即生彼也。二受苦无间。中无乐故。三时无间。定一劫故。四命无间。中不绝故。五形无间。一人多人皆遍满故。正法念处经言。阿鼻苦千倍。过前七狱故。

【■补】八寒八热偈。是苕水粹法师作。頞哳咤。义府言。以寒增甚。口不能开。但得动舌作声。此三。约受苦以立名。如唇动不得。唯舌作声。名頞哳咤。舌动不得。唯唇作声。名嚯嚯婆。唇舌俱不得动。但内振气作声。名唬唬婆。皆痛声也。如次对三种身色者。谓以青。对嗢钵罗。红。对钵特摩。大红。对摩诃钵特摩。此是寒逼其身。乃作青红等色。故如次对也。哳。音札。绷。音崩。颤。音战。嗢。音屋。浃渫。音接雪。槊。音速。矛也。刽。音桂。细切也。拼。音绷。刵。音二。割也。剸。音团。轹。音立。车践也。笮。音诈。燂。音前。热汤也。磔。音极。裂也。頞。音遏。

【□注】各有眷属。其类无数。等活等八狱。各有四门。四门各有四狱。谓煻煨尸粪。锋刃。烈河增。一狱十六。总有百二十八。皆名游增。有情游彼。其苦增故。准妙玄第六云。八寒。亦具百二十八。而正理论等。但云眷属。故俱舍图。热竖寒横。於八寒边。不列游增。更有孤独。鬲子。轻系等狱。遍在江海。山林。空中等处。婆沙七云。南洲。有正有边。东西二洲。唯边无正。北州。边正俱无。三洲人若造重罪。皆来南洲正狱。及东西南洲边狱受苦妙玄六(二十八)云。此正地狱。在地下二万由旬。其傍地狱。或在地上。或在铁围山间。

【■记】等治下。热眷属狱。俱舍言。此下过二万。无间深广同。上七捺落迦。八增皆十六。谓煻煨尸粪。锋刃烈河增。各住彼四方。无间各四门。既各有四。上七亦然。十六游增地狱四门。门门有四。东门四者。饥饿。铜镬。多鍑。石[石*靡]。南门四者。脓血。量灰。灰河。铁丸。西门四者。斤斧。豹狼。剑树。寒冰。北门四者。黑砂。沸屎。铁钉。焦渴。又新婆沙言。八热狱。各有四门。一一门有游增狱。有情游彼。其苦增故。次准妙下。寒眷属狱。初二句准妙玄总示。次一句指正理但言眷属。论言那洛迦等。下四趣全。及天一分。眷属中有。并器世间。总名欲界。是为但云那洛迦眷属也。俱舍图。不列寒边游增者。承正理但言眷属意也。更有孤狱遍江林等处者。以孤狱有三。法数言。山间。水中。旷野。三处皆有地狱。婆沙下。示四洲边正狱有无。南本婆沙言。阎浮提下。有正地狱。阎浮提上。唯边地狱。或山上。或谷中。或旷野。或空中。弗婆提。瞿陀尼。唯有边地狱。无正地狱。郁单越。正边皆无。彼是净果报故。问。何故阎浮下。有正地狱。余处则无。答曰。阎浮提人。修善猛利。作不善业。亦复猛利。故有正地狱。余则无。又问。如余洲亦作五无间诸余重业。於何处受报耶。答。於此阎浮提下受也。妙玄下。示此南洲边正狱。如婆沙言。赡部洲下。过五百踰缮那。乃有地狱。又言。地上唯有边狱。又经明铁围两山中间。日月所不及处。名黑暗地狱。然上所言边狱。即眷属狱。

【■补】今明八寒八热为大狱。十六游增为眷属狱。与大论稍异。大论谓八热为大狱。八寒冰炎火为眷属狱。鍑。音富。大口镬也。磷。音磨。

【□注】轻重。傍轻正重。重者。遍历百三十六狱。中者。不遍。下者复减。

【■记】重罪。徧历根本八狱。及百二十八眷属狱。

【□注】经劫数等。俱舍云。等活等上六。如次以欲天。寿为一昼夜(人间五十岁。为四天王一昼夜。四天王五百岁。为等活一昼夜。当人间九百万岁。又人间百岁为忉利天一昼夜。忉利天一千岁。为黑绳一昼夜。当人间三千六百万岁)。

【□注】寿量亦同彼(等活寿同四天王五百岁。黑绳寿同忉利天一千岁。等活等苦寿。如此。可不畏耶)。

【■记】俱舍释论言。四天等六欲天寿。如其次第。为等活等六。捺洛迦一昼夜。寿量如次。亦同彼天。四天王寿量五百。於等活地狱为一昼夜。乘此昼夜。成月及年。以如是年。彼寿五百。乃至他化。寿万六千。於炎热地狱为一昼夜。乘此昼夜。成月及年。彼寿如斯。万六千岁。

【■补】人间二百岁。为夜摩一昼夜。夜摩二千岁。为众合一日夜。当人间十四亿。四百万年。人间四百岁。为兜率一日夜。兜率四千岁。为嗥叫一昼夜。当人间五十七亿六百万年。人间八百岁。为化乐一昼夜。化乐八千岁。为大叫一昼夜。当人间二百三十亿万年。人间一千六百岁。为他化一昼夜。他化一万六千岁。为炎热一昼夜。当人间九百二十一亿六百万年也。

【□注】极热半中劫。无间中劫全。旁生极一中(难陀龙等寿一住劫)。

【■记】俱舍释论言。极热地狱。寿半中劫。无间地狱。寿一中劫。旁生寿量。多无定限。极长。亦一中劫。谓难陀等。诸大龙王。故世尊言。大龙有八。皆住一劫。能持大地。

【■备】辨讹曰。寿一住劫。准大论是寿住一劫。以此文依俱舍。然俱舍。明一增一减为中劫。文中旁生极一中者。意言住一中劫。非一住劫也。以住劫则有二十番增减故。私谓。论释言。此小三灾中劫未起。又下文畜生道。言诸大龙王皆住一劫。此处一住。乃倒写也。

【□注】鬼日月五百(鬼以人间一月为一日。积日为月寿五百年)。

【■记】俱舍释论言。鬼以人间一月为一日。乘此成月。寿五百年。上释八热地狱所经劫数。

【□注】頞部陀寿量。如一婆诃麻(婆诃翻篅。贮二十斛胡麻。今俗所用盛米者是)。

【■记】俱舍释论言。寒那洛迦。云何寿量。世尊寄喻显彼寿言。如此人间。佉梨二十。成摩竭陀国一摩婆诃量。篅。音然。盛米竹栈。

【□注】百年除一尽(假使有人。百年除一粒麻。二十斛尽。名为頞部陀寿)。

【■记】俱舍释论言。有置苣蕂。满其中。设复有能。百年除一。如是苣蕂。易有尽期。生頞部陀。寿量难尽。

【■补】胡麻。苣蕂子也。此方所无。

【□注】后后倍二十(第二疱裂。二十婆诃麻。后之六狱。倍增可知)。

【■记】俱舍释论言。此二十倍。为第二寿。如是后后。二十倍倍。是为寒地狱寿量劫数也。

【□注】八万四千生死。毗婆沙言。五道各有自尔之力。地狱色断还续。妙乐五(三十)引毗昙云。一切地狱初生之时。皆有三念。知此处是地狱。由某因所生。从某处来。

【■记】大经言。诸婆罗门。命终生阿鼻狱。即有三念。一念我从何处来。生即自知。从人道来。二念今生何处。即自知阿鼻狱。三念乘何业缘。即自知乘谤方等大乘经典。不信因录。为国主所杀。而来生此。念是事已。即於大乘方等经典。生信敬心。寻便命终。生甘露鼓如来世界。寿命十劫。今引论明地狱初。生有三念也。又论九言。地狱中。或有能自识宿命者。如经说。地狱众生。作如是念。诸沙门。婆罗门。恒如是说贪欲。见将来过患。可畏之处。是以当断贪欲。我但以不能断贪欲因缘。故今受极处苦痛极恼。问。彼作是念时。为初生时。中时。后时耶。答。初生时。非中从时。以初生时。未受苦痛。若受苦痛。次前灭事。尚不能忆。况复久远。

【□注】文句四(三十四)云。初皆正语。若受苦时痛声。不复可分别。妙乐五(三十)云。初入地狱。如本有语。后时但作波波等声。不复可辩。

【■记】波波等声。忍寒声也。然初生热狱。亦有语言。后亦难辨。旧杂譬喻经言。昔有六人。俱堕地狱。仝在一釜中。皆欲说本罪。一人言沙。二人言那。三人言特。四人言涉。五人言姑。六人言陀罗。佛见之。笑。目连问故。佛言。有六人为伴堕地狱。热汤沸涌。不能再语。各一语便回。一人言沙者。世间六十亿万岁。泥犁为一日。何时当竟。二言那者。无有出期。亦不知何时得脱。三言特者。咄咄。我当用治生。不能自制。意夺五家。分供养三尊。愚贪无足。今悔何益。四言涉者。言我治生。亦不至诚。财产属他。为得皆痛。五言姑者。谁当保我。从地狱出。便不犯禁。得生天乐者。六言陀罗者。是事上头。本不为心计。譬如御车。失道入邪。折轴车坏。悔无所及是也。

【□注】文句云。狱卒是变化令见。非众生数。初将罪人。缚至阎王所者。是众生数。若受苦时。非众生数。妙乐五(三十)云有情非情。并是共业所感。而为心变(文)。

【■记】此辩狱卒。有情非情。非情数者。正法念经言。阎摩罗人。非是众生。罪人见是众生。手中执持。焰然铁钳。彼地狱恶业既尽。命终之后。不复见於阎罗狱卒。以彼非是众生数故。如油炷尽。则无有灯。业尽亦尔。不复见於阎罗狱卒。亦复如是。恶眼恶口。如众生相。可畏之色。皆悉磨灭。如破画壁。画亦随灭。恶业画壁。亦复如是。不复见於阎罗狱卒可畏之色。故知狱卒。但从罪业众生自心感变。故自妄见是众生。实非众生数也。

【■备】有。谓有情。指阎罗狱卒。及诸恶鸟兽。菲情。指大小地狱。并刀山剑树等也。然文句中之非众生数。是众生数。除初将罪人。缚至王所者。是众生数。其余受苦时以及妙乐之有情非情。皆是业感所变现也。

【□注】众生常为热苦所逼。小狱通寒热。大狱惟在热。四解脱经称为火途。且从热为名也。

【■记】小通寒热者。毗昙言。人养六畜。饮饴温清者。在热狱得凉间。寒狱得温间。所谓地狱有等流乐也。大狱唯热者。如言上火彻下。下火彻上。东西四门。皆有猛焰。如鱼在熬。脂膏皆尽也。

【□注】五逆。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

【■记】若据大乘则加弒和尚。弒阿阇黎。名为七逆。

【□注】十恶。身业三种。谓杀盗淫。口业身四。妄言绮语两舌恶口。意业有三。贪瞋痴。

【■记】法界次第中言。杀。谓断生命。盗。谓盗他财物。淫。谓非妻妾行欲事。妄语。谓以言诳他。两舌。谓构斗之言间他令乖。恶口。谓恶言令恼。绮语。谓绮侧语辞。言乖道理。贪欲。谓及顺情境。心无厌足。嗔恚。若对违境。心生忿怒。邪见即痴。谓拨正因果。僻信求福。皆邪见痴人。

【□注】上品。善不善业。皆有三品。而复有三。如摭华钞。

【■记】此释上品不善业。而带及三品善对待说。摭华钞如图示。

【■补】摭。音摘。拾其遗义也。孤山释圭峰兰盆疏。

【■记】凡所作业。不出此三。谓心触境。境对心。心境交接。必落时分。故有三品善不善业。

【■补】法数言。一加行心时。加行。即方便。谓人欲作恶。必先起心方便加行。二根本心时。正作恶时。其心决定不可拔动。三后起心时。谓作业已后。复起心缘念所作事。

△二畜生道。

二畜生道。亦云旁生。此道遍在诸处。披毛戴角。鳞甲羽毛。四足多足。有足无足。水陆空行。互相吞啖。受苦无穷。愚痴贪欲。作中品五逆十恶者。感此道身。

【□注】梵语底栗车。辅行二上(二十五)云。畜生者。褚六。许六。向究。三反并通。作褚六音。即六畜也。谓牛马鸡豚犬羊。则摄趣不尽。今通论此道。不局六也。

【■记】褚六反。音触。止也。许六反。音旭。养也。婆沙言。畜。谓畜养。向究反。音齅。谓横生饮食。多以鼻齅食之。故名为齅生。褚六音。即六畜也。即郑玄礼记注言。牛马鸡豚犬羊。则摄不尽。今通论也。

【□注】旁生。婆沙云。形旁行旁。

【■记】婆沙曰。其形傍故。行亦傍。其行傍故。形亦傍。又有言。形傍。身多横住。行傍。心多不正。又刊正言。行行不正。受果报傍。负天而行。故曰傍行。大约此道众生多覆身行故。

【□注】此道徧在诸处。婆沙云。遍五道中有之故也。文句四(三十四)云。四天三十三天悉有。而上天所乘象马等。是福业化作。非众生数也。

【■记】此释畜道徧在五趣如婆沙论曰。后有说者徧有。故名畜生趣。文句下。示徧天趣。亦准婆沙。明四王天。三十三天。有雁雀象马等。自上亦有雁孔雀等文。问。自上诸天。亦乘象马。今言无者。何也。答。彼天中惟有二足者。如妙色鸟等。余皆无者。盖空居天所乘象马。因彼众生福业因缘故作。非众生数象马形。以自娱乐也。

【□注】披毛。如走兽等。戴角。如牛羊等。鳞甲。如鱼鳖等。羽毛。如飞禽等。

【■记】此四中。即有四足。多足。二足。有足。无足不同。五道皆徧。婆沙曰。地狱中无足者。如能究陀等。二足者。如鸟鸠罗那等。四足者。如狗等。多足者。如百足等。饿鬼中无足者。蛇等。二足者。鸟鸠罗那等。四足者。有威德象等。无威德狗等。多足者。如百足等。人道可知。天道见上。

【□注】水陆空行。此三。是畜生所依处也。妙玄云。陆有三品。重者。土内不见光明。中者。山林。轻者。人所畜养。

此释水陆空行也。初句。直释所依处。如正理论云。傍生所止。谓水陆空也。所谓虫鱼鸟兽。种数无穷。山水空陆。境界无际也。妙玄下。别示陆有三品。土内者。如蚯蚓等。山林者。如禽兽等。轻者。即六畜等也。

【□注】大论以三类摄畜生尽。谓昼行。夜行。昼夜行。

【■记】大论云。畜类有三。谓空陆水三种行。又昼行夜行书夜行。夜。如臬鼠等。昼夜。如蝼蚁等。

【□注】互相吞啖。文句四(三十四)云畜生者。多盲冥。盲冥者。无明也。强者。伏弱。饮血啖肉。怖畏百端。四解脱经称为血途。从相啖边为名也。

【■记】婆沙曰。有说以盲冥故。名畜生。五道中无明多者。莫若畜生。故恃强吞弱。弱者怖畏百端。行一步。必左右瞻视也。其实畜生是刀途。经从互吞啖边名血途。

【□注】中品。其心劣前作已少悔。

【■记】较地狱少劣。比饿鬼为胜。

【□注】俱舍颂云。旁生极一中(旁生寿量。多无定限。其极长者。亦一中劫。谓难陀龙等诸大龙王。皆住一劫。能持大地)。

【■记】即与俱舍释论同。

【□注】文句四(三十五)云。劫初时。皆解圣语。后饮食异謟心而语皆变。或不能语。妙乐五(三十)云诸教相中。畜生能言。皆此时也又畜生能飞空。自尔力也。

【■记】此引畜生初皆能言也。如杂宝藏经云。佛言。过去比提酰国王。以象伏迦尸王军。迦尸王作是念言。我今如何当得香象。摧伏比提酰王军。时有人言。我见山中有一白香象。王闻已。即募军言。谁能得香象者。我当重赏。时军集众往取彼象。象思。我若远去。父母盲老。不如随顺。往至王所。王言。与其饮食。时象不肯饮食。上古畜生皆能人语。王问。何故不食。象答。我有父母年老眼盲。无与水草。父母不食。我云何食。又言。我欲去者。王诸兵众。无能遮我。顺王来耳。王今见听。我去供养父母。终寿还来。王喜念言。我即人头象。此即象头人也。寻即放象。父母丧亡。还来王所。王欲伐彼国。象言。莫与斗争。听我独往。令彼怨敌。不敢欺侮。无能遮我。便不还者。比提酰王。闻象来至。极大欢喜。语言。即住我国。象曰。不得即住。先许彼王。当还其国。汝二国王。应除怨敌。自安其国。岂不快乎。即说偈言。得胜增长怨。负则益忧苦。不争胜负者。其乐最第一。尔时香象。说此偈已。即便还国。从此已后。两国和好。尔时白象王。今我身是。迦尸王者。今波斯匿王是。比提酰王者。今阿阇世王是。当知上古之畜。能人语也。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三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