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五之上

高丽沙门谛观录

南天竺沙门蒙润集注

清净比丘权汇补辅宏记

清三宝弟子钱[、/(、*、)]庵较订

天台嫡裔比丘谛闲编科参梓

△二行位三。初通标。

略明藏教修行。人之与位。

【□注】道标一教修行之人。及三乘位次。妙玄四(三十二)云。为破行人增上慢心。为消经文引物希向。(文)释签五(二十一)云。若无位次。将何以为见贤思齐。将何以越增上慢罪(文)。

【■记】此释通标人位也。盖位者。为显三乘行人修因克果有阶差故。周易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圣人之大宝曰位。如是则知。若非位次。无以引行人之希向。如妙玄云。诸圣上位。非凡能测。岂可妄说。粗知大意者。为破行人增上慢心。为消经文引物希向也。见贤思齐。出论语。

△二别释三。初声闻三。初标位分科。

初明声闻位。分二。初凡。二圣。凡又二。外凡。内凡。

【□注】凡有四门明位。一毗昙有门。明七贤七圣。二成论空门。明二十七贤圣。三毗勒论明双亦门。四车匿论明双非门。

【■记】此明位次有四门不同也。一毗昙有门。明七贤七圣者。四教仪二云。一毗昙有门。即三藏教明正因缘生灭之有。若禀此教。能破十六知见。见阴界入一切有为之法。皆悉无常苦空无我。得世第一法。发真无漏。因有见真。有。即第一义谛之门也。故大集经云。甚深之理不可说。第一实义无文字。声闻弟子憍陈如。於诸法中得实义。此即毗昙论中之所申也。二成论空门。明二十七贤圣位者。四教义云。二成论空门。即三藏教明析正因缘假实法。生灭入空。若禀此教。能破假实之惑。见假实空。发真无漏。因空见真。空。即第一义之门也。故须菩提。在石室中。观生灭入空。因空得道。名见法身。恐此是成论所申也。三毗勒论双亦门者。四教仪云。三明有空门。即三藏教明正因缘生灭之有空。若禀此教。能破偏执有无之惑。见因缘有空。发真无漏。因有空而见真。有空。即第一义之门也。此即迦旃延因此入道。故作毗勒论还申此门也。四车匿论双非门者。四教义云。四明非有非空门。即三藏教明正因缘生灭非有非无理。若禀此教。能破有无边邪之执。见因缘非有非无。发真无漏。因非有非无见真。非有非无。即第一义之门也。恶口车匿。因此入道。论文未来此土。有人言犊子阿毗昙申此意也。彼论明我在第五不可说藏中。我非三世。即是见非有。非无为法。即是见非空。此恐未可定用。

【■补】因门契理。出三界苦。门。以能通为义也。盖有门。则念念生灭。空门。则三假虚浮。双亦。则有无从容。双非。则有无俱遣。随依一观。可以发真。

【□注】后二门大论虽指。论文未度。若空门二十七贤圣者。学人十八。无学有九。四教义二(十七)云。贤人有二。圣人有二十五。(文)凡位不备。今家不用。释签五(二十)具引。

【■记】大论云。智者入三种法门。观一切佛语。皆是实相。不相违背。何等是三门。一毗勒门。二阿毗昙门。三空门。何名毗勒门。答毗勒有三百二十万言。佛在世时。大迦旃延所造。若佛灭度后。人寿转减。忆识力少。不能广诵。诸得道人。撰为三十八万四千言。若人入此门。论议则无穷。其中有随相门。对治门等种种法门。乃至不得波罗密多。若入阿毗昙。则堕有中。若入空门。则堕无中。若入毗勒。则堕有无中。又佛垂灭时。阿难问车匿事。佛答恶性车匿。吾涅盘后。心渐调伏。当为说陀那迦旃延经。即双非门也。然论文虽指后二门。而论文未度者。未过来此土也。是则无位可凭。故不准此而明位也。如四教义言。恶口车匿。因此得道。末见论文是也。空门二十七贤圣者。成论第一分别贤圣品。广明行得。乃至后结云。如是九种名无学人。先十八学人。及九无学。是二十七人。名为一切世间福田僧中具足。如下所示。四教义言。次明三藏空门二十七贤圣位者。信法二行即是两贤。在方便道。空门发真。断见惑未尽。行即须陀洹向。见惑断尽。名须陀洹果。空解增明。断欲界思一品。乃至五品。名斯陀含向。断六品。是斯陀含果。断七八品尽。名阿那含向。欲界九品思尽。是阿那含果。阿那含有十一种。带果行向。是阿罗汉向。进断上二界思惟也。若非想九品尽。即是阿罗汉。贤有二。圣有二十五。合有二十七。成论详载。

【□注】今依有门。明声闻位者有三意。一凡圣位足。二佛法根本。三符顺教旨。佛法根本者。有门所说。世间诸法。乃是无明。正因缘生。不同外道。邪无因缘生也。又四教义云。大乘经论。破小用小。多取有门。少用空门。故须略出毗昙有门佛法根本贤圣之位(文)。

【■记】此明今取有门明声闻位。一。凡圣位足者。谓贤位七。圣位七。二。佛法根本者。谓佛说世谛诸法。以有门为根本故。三符顺教旨者。谓圣教旨趣。允合有门故也。佛法根本者下。别释第二意。谓有门所说阴入界诸法。乃是无明正因缘生者。谓真如为因。无明为缘。无明为因。境界为缘。而有世间诸法生也。不同外道邪无因缘生者。以诸外道。或计万法从梵天虚空等生故。又四教义下。是证释有门是佛法根本。第三卷中问云。两门不度。不可悬判。空门明义胜于毗昙。何故舍胜用劣。答。毗昙虽劣。於空门是佛法根本。故佛去世后。流传利物。且大乘经论。破小用小。多取有门。少用空门。故须略出毗昙有门。明贤圣之位次也。

【■备】四教义取有门意。兼得符顺教旨边解。

【□注】又二(初)云三藏四门。虽俱入道。而诸经论。多用有门。乃至圆教。多用非空非有门。

【■记】此证依有门明三藏位也。四教义云。随教立义。必须逐便。若是三藏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有门。通教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空门。别教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亦空亦有门。圆教四门。虽俱得入道。而诸经论。多用非空非有门。然虽具举四教四门皆可入道。而意别证藏教以有门明位次也。

【■备】此正引证顺教旨意。

【□注】今不列七圣。直作四果释者。名义显故。

此明今文不作七圣列名。或谓既以有门明位。何故但列七贤。不列七圣。直作四果耶。故此释云。以四果之名与义明显故也。

【■记】此是入假菩萨作四论申四门。授四药。治诸病也。今文为标三藏修行之与位次。注中具出明位。凡有四门。故以图示诸名相也。然有七贤四果名相。下文逐一详解。后二门论文未度。此不必言矣。然空门二十七贤圣名相。似与论文少异。今记之。对阅为便。谓成论二十七贤圣。开果向为三。谓信行。法行。无相行。及初果为四。五。二果向。六。二果。七。三果向。八。三果。於此果中。又开十二谓中。生。行。不行。乐定。乐慧。转世。现。信解。见得。身证。并前七。为学人十八。开无学为九。谓退。护。住。思。死。不退。慧解脱。俱解脱。不坏法也。

【■补】空门学人十八至上流者。四教义云。通名学人。以皆研真断惑故也。信行法行者。初向也。萨婆多云。因闻入者为信行。因思入者为法行。昙无德云。位在方便。自见法少。凭闻力多。后时要须闻法得悟。名为信行。凭闻力少。自见法多。后时还须思惟得悟。名为法行。天台远讨根源。久劫听学。久劫坐禅。得为信法种子也。信解。二向也。以凭闻法信力。进趣真解故也。见得。三向也。以思惟力。见法得理故也。身证。三果四向也。以现身即证灭受想定。似涅盘法。故云身证也。家家者。受生处不一。即二向也。一种子。三向也。以欲界九品思惑已断八品。只一品未尽。而命终尚有一生。故言一种子。若不命终。进断一品。即证三果也。向初果者。於十六心中。前十五心无间道时。断见惑未尽是也。得初果者。八忍八智具足。断八十八使尽见真谛也。向二果者。欲界思惑已断五品故。得二果者。断六品思惑故。向三果者。断七八品而不命终也。得三果者。欲界九品思断尽故也。中般者。行人于欲界命终。生到色界。未到之时。即於中阴身发明圣道。而般涅盘。生般者。行人从欲界命终。生於色界。即般涅盘。行般者。生色界已。更能加功用行。断上界思惑七十一品俱尽。而般涅盘。不行般者。生色界已。不加功用行。自然得尽苦际。圣道现前。而般涅盘。上流者。即流行之义。以次第上流色界诸天受生。断七十一品惑尽。方般涅盘。无学九至俱解脱者。四教义云。无学以真穷妄尽故也。退者。俱舍言。谓遇少违缘。便退所得。思者谓退失。恒自思得。护者谓所得。善自防护。住者谓离胜退缘。离胜加行。进者谓具加行。能速达不动。不动者。谓不为烦恼所动。不退者。谓不退失所得。慧解脱者。以缘空直入。不得灭定故。俱解脱者。即带事兼修。得灭尽定也。

【■备】有门明位见下。今录空门明位备考。

【■备】辨讹曰。图中初果下。应添向字。以信法二行。只在十五心。未到十六心故。应是初果向也。二三果上应添初字。以信解见得真理。方名初果等故。私谓。辨讹所说。合於四教义妙玄等文。然集注乃据俱舍。谓见道中有二圣者。一随信行。二随法行。此至修道。别立二名。一信解。二见至。定判。至补中所言信解二向。见得三向。俟再考定。

【□注】此依释签五(十八)列成论二十七贤圣。若辅行准俱舍列。则无身证。故料拣云。何缘身证不预其数。答。无漏三学。是圣者因。择灭涅盘。是圣者果。灭定有漏。不是依因。是故身证。不预其数。

【■记】盖释签明教途。故准成论列位。有身证名。今文依之列二十七贤圣也。若辅行明观门。故准俱舍列位。则无身证名。如俱舍言。契经说有十八有学。何缘於中不说身证。释言。依因无故。何谓依因。谓诸无漏三学及圣者果。依彼差别。立有学故。灭定非学。非学果故。言三学者。无漏戒。即声闻无作也。无漏定。即根本净禅。观练熏修也。无漏慧。即四圣谛理也。具此三学。方堪趣入圣位。乃是圣者之因也。言涅盘者。此理相应。见思断尽。而证真空涅盘。乃是圣者之果。不依身证有漏为因也。是故身证不预其数也。

【■补】灭定有漏者。此是小乘事定。受想心灭。虽似涅盘。望四果犹为有漏。既属有漏。则非前三果所依之因。故不预学人数也。然辅行如此拣者。欲学人缘理断结。依无漏修。不可从事禅入耳。若以无漏心修事相定。则无入而不自得。非此论也。又此身证那含。非想思惑。犹未断尽。正当入此灭尽定时。前六识心心所。悉不现起。则不与无漏观智相应。而无断惑证理之功。故属有漏。非依因也。择灭。解前。又合响言。灭定似涅盘法。故非学所摄。非真涅盘。故非无学摄。

【□注】中阿含三(十一)云。长者问佛。福田有几。佛答同俱舍。且据学无学二十七人是同。然福出经列身证。俱舍则无也。

【■记】福田经佛言。世有二种福田。学人有十八。无学人有九。十八学人。谓信行。法行。信解。见得。身证。家家。一种子。向须陀洹。得须陀洹。向斯陀含。得斯陀含。向阿那含。得阿那含。中般。生般。行般。无行般。上流色究竟。九无学人。谓思法。升进法。不动法。退法。不退法。护法。护则不退。退则不护。实住法。慧解脱。俱解脱。是知经列身证也。俱舍则无者。论文言。学人谓四向。三果。信行。法行。信解。见得。家家。一间。中。生。行。不行。上流也。无学有九。谓退。护。思。住。进。不动。不退。慧脱。俱脱。是知论文不列身证。

【■备】二十七是同者。且据二十七数说。其相同。若身证有无。则异也。

【□注】凡者。常也。亦名为贤。贤者。善直。亦曰邻圣。分内外者。相似见理名内。未得似解名外。

【■记】四教义云。此七位皆是非学。非无学。智。等智。似解。能伏见惑。因此似解。能发苦忍真明。故言邻圣曰贤。今解名善直也。一切天魔凡夫。皆以爱着心修。一切外道。皆以邪见心修。虚伪邪曲。不名为直。佛弟子七种。明识生灭四谛理。知爱论见论。皆邪曲。伏此见爱邪曲心。用正信直心修诸善法。故名善直。复此一切爱论所诠。皆有生灭四真谛理。天魔眷属。及诸凡夫。所不能见。故流转生死。又一切见论。所诠皆有生灭四真谛理。六师外道悉不能见。故生死流转。如涅盘云。我昔与汝等。不见四真谛。是故久流转。生死大苦海。今七种从闻生解。明识此二种生灭四谛。故得信心正直。即是善直名贤也。又四义拣。一随爱见而破戒。非直非善。二持戒禅定而生邪见。善而不直。三信心直见。而破戒心乱。直而不善。均不名贤。四信解真正。得佛教意。持戒清净。修阿那般那不净等观。心得停住。乃名善直。初贤之位。内凡。谓於四真谛理。依稀见解。如未然者。名外凡也。

△二释所禀法二。初凡二。初明外凡二。初分科。

释外凡中自分三。

△二列法二。初调心对治法二。初标数。

初五停心。

【□注】停者。止义。住义。修此五法。止住五过。心者有四种。一草木。二肉团。三积聚精要。四虑知。今是虑知心也。

【■记】草木。能随时生落。亦名心。肉团。色法所摄积聚精要者。如心经。是般若部旨要。戒本。名为戒心。是结戒要文。荆溪十不二门。亦文心之列。虑知心。外道多计之谓我。佛教判为缘虑心。教列八识。今指第六识。为今修行观法心也。

【□注】此五停心。通於四教。具如四念处明。妙玄五(三)以五停心。对圆五品。禅门三(五)以停心名五门禅。义该大小。通於凡圣。菩萨等修。今是三藏声闻助道也。

【■记】藏教五停如下。若通家停心者。觉观多者。当观入息不生。出息不灭。不生不灭。息即是空。无能观所观。皆不可得。不可得即真。真。即心停也。多贪欲者。当观贪欲非垢。无贪非净。非垢故不生。非净故不灭。不生不灭。即空。空即真。真。故心停。多嗔恚者。当观於慈慈。恚即不生。亦不灭。如上。着我多者当观其身。如屠牛四分。但见四大。六根。五阴。十二入。十八界何处有我。即破我见。愚痴者。对因缘。观三世破断常。二世破果报我。一世破性实。善用五治。心即安住。得观无生也。别停心者。前三藏数息不净等停心。疎远事伪。通以观息不生不灭停心。即事而理近密真。今别教以持戒根本。若我住世。无异此也。即佛。依此而住即僧。虽尔。望於三藏。是密是真。望於实相。非近非密。非真非理。与前别后别。居季孟之间。此义可知。能持五支诸戒。释论十种戒。于一一戒中。具足尔许法门。即是别停心。戒是法本。道之根源。故以戒为停心也。圆以五停心对五品。如下九卷圆教详解。禅门以停心名五门禅等者。文曰。五门虽少。而行通诸禅。一阿那波那门。此通至根本。及特胜。通明等。诸禅三昧。二不净观门。此通九想。背舍。超越。诸禅三昧。三慈心门。此通四无量。等诸禅三昧。四因缘门。此通至十二因缘四谛等慧行。诸禅三昧。五念佛门。此通至九种禅及百八三昧。复次初数息门。是世间凡夫禅。次不净门。是出世间禅。声闻所行。次慈心门。即是凡圣二人为大福德。修慈入无量心。次因缘门。是支佛所行。次念佛门。功德广大。是众菩萨所行。此略明五门次第浅深相。

【□注】贪等是境。不净是观。四教义二(四)云。心既调停。乃可习观。犹如密室之灯。入道根本。无过此五法也(文)。

【■记】此不净观思惟。於贪欲。名善对治法。於嗔恚病。不名为善。非对治法。以观身过失。名不净观。若嗔恚观身过失者。则增益嗔恚故。余境观例知。四教义云。修安般念有三。一始习行二已习行。三思惟已度。一数。是始习。二随。而已习。三观。而已度。复次数。随。观。皆名始习。得三种欲界未到地定。名已习。发诸初禅。名已度。余不净观等。亦如是分别。心既调停。乃可习观。如密室灯。入道无过此五法也。

【□注】或云五停心观。则从慧。或云五门禅。则从定。定慧调适故名停心。

【□注】然上列次。析玄以不净观居初者。约三不善根次第也。第四明析界观者。约不善根后辨。第五明数息者。散乱是随烦恼。故於烦恼后辨。

【■记】三不善。即依贪嗔痴三根本烦恼故。首不净。次慈悲。三因缘。又约三不善根辨着我。故析界为第四。而散乱既是随烦恼。故数息观於根本惑。后治之也。

【□注】四教义等文。皆以数息居初者。顺修禅人。必先摄散入定故。四教义二云。今依禅门辨次第也。以病先后随人。不须定执前后次第也。

【■记】四教义问。何不依数人说不净观为先。答。今依禅门辨次第也。

【□注】又诸文专以不净数息居初者。妙乐六(十)引俱舍云。入道要二门。不净观数息。

【■记】俱舍言。入修要二门。不净观息念。贪寻增上者。如次第应修。长行释曰。正入修门。要者有二。一不净观。二持息念。随於何门。能正入修。如次应知。贪寻增者。谓贪猛盛。数现在前。如是有情。名贪行者。彼观不净。能正入修。寻多乱心。名寻行者。彼依息念。能正入修。则知诸文。或以不净。或以数息为初者。随病与药也。

【□注】析界与念佛互存没者。四教义二(四)问。此处何不说念佛三昧为五种耶。答。开因缘出界方便代也。界方便。与小乘念佛相同。亦破境界逼迫障(以二世因缘。与界方便。皆破着我。能破虽异。所破是同。故闻二世因缘。以破着我却出界方便。代念佛也。且界方便何以能代念佛耶。故下即释出云。以界方便能破之相。与念佛所破境界之相是同。以皆不出六界十八界。故念佛破境界逼迫障。界方便亦破也)。

【■补】此料拣析界与念佛二观。或用此则废彼意。今先明四教义。以界方便摧着我。析界者。即分六界十八界相。以显无我也。四教义答问言。以二世因缘破着我。出界方便。破逼迫障以代念佛。故不用念佛也。是知析界可以摧着我。可以摧逼迫。如今文开。分二世因缘摧着我。用念佛摧逼迫。故不须界方便。可见界方便。退能代二世因缘。进能代念佛。故四教义。四念处。存界方便。而没念佛。妙玄。止观。今文。存念佛。而没界方便也。又界方便与小乘念佛相同者。以小乘念真空法身。则寂然无为。无六凡境界逼相可得。析界则观根尘识三。毕竟无体。无十八界我相可得。故言相同也。

【■备】二世摧着我。念佛摧逼障下。因缘念佛观中广解。要知着我重者。专开界方便治。兼治逼障。若逼障重而着我轻者。专开念佛对治。而以因缘中。二世因缘摧着我。则着我摄入因缘观破。此皆随所宜也。

【□注】又四念处一问。此中何不云念佛停心。答。作五度门。则不用。作六度门。则须用。因缘自对等分(性实。断常。着我。此三皆有。故云等分)念佛对逼迫障(文)。

【■记】此明念处存界方便。没念佛意。原注等分。四教义云。愚痴对因缘观。以一世破性实。二世破果报我。三世破断常。故言自对等分。

【■补】此指愚痴为等分。以性实。断常。着我。三皆愚痴故。作六度用因缘者。以病兼三种。故云等分。必须因缘也。

【□注】止观七(十七)云。毗昙以界方便破我。(谓观破六界十八界也)如辅行七上。

【■记】辅行云。毗昙以界方便破我者。我及断常。并性实三。并属痴故。初破我者。经论不同。杂阿毗昙说。着见行者。以界方便。愚夫不了宿业烦恼。积聚五阴。於缘计我。当於自身。以界方便观察种种性。种种业。种种相。谓地等六界。地界水润。而不相离。水界地持。故不流散。火界成熟。故不淤坏。风界动故。而得增长。空界空故。食得出入。有识界故。有所造作。由众缘故。故知无我。又观此身。不净充满。如吹散积沙。於无色法。前后相续。如是观者。得空解脱门种子。於彼生厌。得无愿解脱门种子。正向涅盘。得无相解脱门种子。是名界方便。若大经说。着我多者。为分析十八界法。此与六界总别之异论四大界。是十色界半。论识界。是七心界半。但合色为四。合心为一。更加空界。教门随机。离合不定。今准禅经。因缘破我。大集。亦以二世破我。为简异故。故俱列释。

【□注】对治不同。今图示之。

【■记】止观六种治者。一对治者谓一分烦恼。即有三种。合成十二。对此亦有十二。如对宼设阵。名对治。二转治者。如不净。是贪欲对治。而非其宜。应以净观得脱。转修慈心。念以净法安乐。岂加秽辱。名转治。若嗔人教不净。痴人教思惟边无边。掉散教用智慧分别。此是疾不转。而治转。皆名转治。若药病俱转。亦称转治。亦是对治。三不转治者。病虽转。治终不转。但以此法。宜修此治。治转不转病。称不转治。四兼治者。病兼药亦兼。如贪欲兼嗔。不净须带慈心。病兼一二。药亦兼一二。是称兼治。五具治者。具用上法。共治一病。是谓小乘先用五治。后用谛智得入真。大乘明治。非对非兼等。名第一义治。如阿伽陀药。此翻着去。着去一切众病。小乘多用三悉檀为治。大乘多用第一义治。四教义五治者。问云。此五观门。为对五人。为对一人。答。横对五人。竖为一人。随病多少。对不定也。此五种观法。对治五不善法。即有五意。一对。二转。三不转。四兼。五亦对。亦转。亦不转。亦兼。一对治者。觉观多。修数息。贪欲多。修不净。嗔恚多。修慈心。愚痴多。修因缘观。着我多。修界方便。若行者觉观等分。烦恼偏重。攀援不住。当修数息。随观息对治相应。则三种觉观烦恼止息。心不动散。发诸禅定。定法持心。入出安隐。故名停心。四念处云。此五停门。复有五意。谓对。转。不转。兼。亦对亦转。亦不转。亦兼。对者。数息对觉观。乃至方便对我。因缘对痴。对治若成。烦恼不起。又发禅定。禅定持心。安隐出入也。心既调停。方可习观。若对治未益。更须用后四种治之。行者善用四随。巧修五治。烦恼不能障。观心停住。即入初贤位。具如禅门广说。又二卷云。善用五法治心。心则安住。得观无生。无生现前。即破烦恼。有直有善。名初贤。三种解见下。

△二列法五。初治贪观法。

一多贪众生不净观。

【□注】六识妄心於顺情境上。引起无厌。故言多贪。禅门第四。明三种贪。一外贪。男女身分。互相贪着。用九想观治。(观他身)九想者(一胮胀。二青瘀。三坏。四血涂漫。五脓烂。六啖。七散。八白骨。九烧)。

【■记】禅门明。行人当修定时。贪欲心生。若男缘女。若女缘男。取其色貌姿容。威仪言语。即结使心生。念念不住。此是外贪淫结使发相。用九想治者。法界次第云。一[月*夆]胀想。观死人[月*夆]胀。如革囊盛风。异於本相也。二青瘀想。观死人皮肉。黄赤瘀黑青黤也。三坏想。观死人风吹日晒。转大裂坏在地也。四血涂漫想。观死人处处脓血。流溢污秽涂漫也。五脓烂想。观死尸虫血流出。皮肉坏烂。滂沱在地也。六啖想。观死尸虫蛆唼食。鸟啄其眼。狐狗咀嚼。虎狼抓裂也。七散想。观死尸禽兽分裂。身形破敢。筯断骨离。头手交横也。八骨想。观死人皮肉已尽。但白骨筋连。或分散狼藉。如贝如珂也。九烧想。观死尸为火所焚。爆烈烟臭。薪尽形灭。同於灰土。假令不烧。亦归磨灭也。又辅行言。此九通治六欲。若别治者。死治威仪。言语。二欲。胀坏啖三。治形貌一欲。血涂脓烂青瘀三。治色一欲。骨烧二。治细滑一欲。九想又复通治所着人欲散。治人相欲。能动九十八使山。故所治最强也。

【□注】二内外贪。於他己身。而起贪爱。用八背舍治(先观内身骨锁故能治内)。

【■记】禅门云。行人於修定时。欲心发动。或缘外男女身相色貌。姿态仪容。起於贪着。或复自缘己身形貌。摩头拭颈。念念染着。起於贪爱。障诸禅定。此内外贪欲发相。用八背舍治者。法界次第言。一内有色相外观色。谓内有色相者。不坏灭内色相也。外观色者。不坏灭外色相也。以是不净心观外色。所以然者。行人为修流光。故不应初背舍中。坏灭内身骨人。欲界结使难断。故须以不净心观外色也。此初背舍。位在初禅。能舍自他及下地。故名背舍。二内无色相外观色。谓内无色相者。坏灭内色相也。外观色者。不坏灭外色相也。以是不净心观外色。所以然者。行人为入二禅内净。故坏灭内骨人。欲界结使难断。故犹观外不净之相也。三净背舍身作证。谓净者缘净。故名净。行者除外不净相。但於定中练八色光明。清净皎洁。如妙宝色。名缘净。身作证者。以无受着心。而受三禅中徧身乐也。四虚空处背舍。谓若灭根本四禅。及三背舍。四胜处入一切处中色。一心缘无边虚空而入定。即观此定。依阴入界故。有无常苦空无我。虚诳不实。心生厌背。而不受着。深入不退。五识处背舍。若舍虚空。一心缘识。入定时。即观此定。依阴入界故。有无常苦空无我。虚诳不实。心生厌背。而不受着。深入不回。六无所有处背舍。若舍识。一心缘无所有。入定时。即观此定。依阴入界故。有无常苦空无我。虚诳不实。心生厌背。而不受着。深入不回。七非有想非无想背舍。若舍无所有处。一心缘非有想非无想。入定时。即观此定。依阴入界故。有无常苦空无我。虚诳不实。心生厌背。而不受着。深入不回也。八灭受想背舍。背受灭想诸心心数法。是为灭受想背。舍。所以者何。诸佛弟子。厌患散乱心。欲入定休息以涅盘法。安着心中。故言身证而受想灭也。

【■补】大论言。背是净洁五欲。舍是着心。故名背舍。

【□注】三徧一切处贪。资生五尘等物。用大不净观治(即八胜处。因於自身骨人观成渐见十方依正。故能治自他贪欲)。

【■记】禅门言。此人爱着内外如前。复於一切五尘境界。资生物等。皆起贪爱。或贪田园屋宅。衣服饮食。即一切处贪发相。用大不净观治者。如大论治贪欲饮食云。观是食。从不净因缘生。如肉从精血水道生。是谓脓虫住处。如酥乳酪。血变所成。与烂脓无异。厨人垢汗种种不净。若着口中。脑有烂涎。涎道流下。与唾和合。然后成味。其状如吐。从腹门入。地持。水烂。风动。火煮。如釜熟縻。滓浊下沉。浊者为屎。清者为尿。腰有三孔。风吹腻汁。散入百脉。与先血和合。凝变为肉。从新肉。生脂骨髓。从是中。生身根。从新旧肉合。生五情根。从此五根。生五识。五识次第。生意识。分别取相。筹量好丑。然后生我。我所心生等诸烦恼。及诸罪业。观食如是本末因缘。种种不净。知内四大。与外四大无异。但以我见故。强为我有。复次思惟此食。垦植耘除。收获蹂治。舂磨淘汰。炊煮乃成。用工甚重。计一钵之饭。作夫流汗。集合量之。食少汗多。此食作之功重。辛苦如是。入口食之。即成不净。无所一值。宿昔之间。变为屎尿。本是美味。人之所嗜。变成不净。恶不欲见。行者自思。如此弊食。我若贪者。当堕地狱。啖烧铁丸。从地狱出。当作畜生。牛羊骆驼偿其宿债。或作猪狗。常啖粪除。如是观食。则生厌想。故於五欲皆厌。八胜处者。法界云。一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内有色相外观色少者。缘少。故名少。若观道未增。故须观少因缘。观多畏难摄。转变不得随心。如观少。好丑法中不净。转变自在。通达无碍。心无取舍。不起爱憎。是也。二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内有色相外观色多者。观多因缘。故名多。观心既调。则观多无妨。若於多好丑不净境中。转变自在。通达无碍。心无取舍不起爱憎。是也。三内无色相外观色少。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内无色相。如二背舍外观色少。若好若丑等。皆如初胜处也。四内无色相外观色多。若好若丑。是名胜知胜见。谓内无色相。如二背舍。外观色多若好若丑等。皆如二胜处也。五青胜处。谓若观青色。乃至照耀。胜於背舍。所见青相。亦不起法爱。是转变自在。少能多。多能少光色名青胜处也。六黄胜处。七赤胜处。八白胜处。均类如青胜处中分别。今用四色为胜处。依大论也。若璎珞经中。则以四大为四胜处也。因於自身等者大论言。譬如幻主。观所幻物。知从己出。心不生着。能不随所缘。是时背舍。变名胜处。於净观虽胜。未能广大。是时行者。还取净相。用背舍之力。及胜处之力。故取净地相。渐渐遍满十方虚空。水火风亦尔。取青相渐令广大。亦遍十方虚空。黄亦白亦如是。是时胜处。复变为一切处。是三事。一义转变有三名也。

【■补】名胜处者。以想心纯熟。转变自在。如人乘马。能破前阵。亦能制马。名胜也。渐见依正者。见依正皆不净也。法数广明。

【□注】析玄上(八)明四种。一显色。谓青黄等。作青瘀想。二形色。长短等形。作坏烂想。三妙触。自他身分。细软光泽。作虫蛆想。四供奉。祇承适意。用死想治也。此四望大论六种。缺人相音声姿态等。

【■记】大论言。是九想。能除人七种染着。或有人染着色。若赤。若白。若赤白。若黄黑。或但染着形容。细肤。纤指。修目。高眉。或但染着威仪进止。坐起行住。礼拜俯仰。扬眉顿睫。亲近按摩。或但染着语言。软声美辞。应意承旨。或但着细滑。柔肤软肌。热时身凉。寒时体温。或有人皆着五事。或有人都不着五事。但着人相。如止观言六欲。一色欲。二形貌。三威仪姿态。四言语音声。五细滑。六人相。言人相者。痴人但染着人相。若男若女。虽见上五事。不得所着之人犹无所解。若遇之。则能舍世所重。顿忘身命。而随其死。今引析玄四种望之。所缺人相音声恣态。对之可见。

【□注】此不净观。与念处观身有异。一正助不同。彼正。此加。二自他境别。彼观自身。此想他境。三假实观异。彼是实境。此是假想。

【■备】辨讹曰。自他境别句。当知九想内外俱观。似不应言此想彼境。彼观内身外身内外身。似不应言彼观自身。私谓。彼五种。此九想等。彼统观一期生死。此专作死想观也。

△二治嗔观法。

二多嗔众生慈悲观。

【□注】於违情境上。忿恨不已。名曰多嗔。佛令修慈悲观可以对治。

【■记】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尚欲与乐拔苦岂令堕苦受恼。

【□注】若准禅门第四(二)义通在乘。境观有三。一非理嗔。(歘起嗔心不问何否)修众生缘慈(一切众生如己眷属)。

【■记】禅门明非理瞋发者。行人若修定时。嗔觉歘起。无问是非。他犯不犯。无事而嗔。是为违理邪嗔发相。修众生缘慈者。观一切众生。如父母亲想。智论明生缘慈者。十方五道众生。以一慈心视之。如父母。兄弟。子侄。知识。常求好事。欲令利益安乐。如是慈。名众生缘。多在凡夫行。或学人未漏尽者。

【□注】二顺理嗔。(人实来恼我)修法缘慈。见一切法。皆从缘生。

【■记】禅门明顺理嗔发者。行人若修定时。外人实来恼触。而生嗔觉。相续不息。亦如持戒之人。见非法者。而生嗔恚。故摩诃衍说。清净佛土中。虽无邪三毒。而有正三毒也。法缘慈者。大经明。见一切法。皆从缘生。智论明。诸漏尽阿罗汉。辟支佛。破吾我相。灭一异相。故但观从因缘相续。生诸欲心慈念众生时。从和合因缘相续生。但空五众。即是众生。念是五众。以慈念众生。不知五阴是法空。而常一心欲得乐。圣人悯之。令随意得乐。为世俗法。故名法缘慈也。

【□注】三诤论嗔。(着己所解为是。谓他说行为非)修无缘慈(能所一体慈即无缘)。

【■记】禅门明诤论嗔发者。行人若於修禅时。着己所解之法为是。谓他所行所说为非。既不顺己。即生恼心。世自有人。虽财帛相侵。犹能安忍。少诤义理。即大嗔恨。名诤论嗔发相。无缘慈者。大经明。不住法相。及众生相。智论明。是慈但诸佛有。何以故。诸佛不住有为无为性中。不依止三世。知诸缘不实。颠倒虚诳。故心无所缘。佛以众生。不知诸法实相。往来五道。心着诸法。分别取舍。以是诸法实相。令众生得之。故名无缘慈也。

【□注】今是小乘助观。当彼第一众生缘慈。若法界次第。则具明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今但慈悲。

【■记】法界言。此四通名无量者。从境得名。以所缘众生无量。故能缘之心亦无量。故悉受无量心名。慈悲。已解见前。喜者。庆他得乐。生欲喜心。名喜。舍者。若缘於他。无憎爱心。如证涅盘。名舍。广解。如法界次第。

【□注】析玄准俱舍论。七周行慈。辅行九下(五)依婆沙。明九周行慈。而皆不出七境三乐。谓上亲。(父母师长)中亲。(兄弟姊妹)下亲。(朋友知识)中人。(非冤非亲)下冤。(害下亲者)中冤。(害中亲者)上冤。(害上亲者)三乐者。析玄上(十一)谓诸佛。(上)菩萨。(中)诸天。(下)辅行引婆沙云。三禅。(上)四事。(中)经行处(下)。

【■记】七九二周行慈。如上示。此所判七境。大经疏。境有九品。冤亲中人。各有三品。或谓。中人唯一。但七耳。中人於我无冤亲。不须开三。然中人不无愚智贵贱之殊。故可分三。成九境。即有九慈。次修观内云。若全未修。但欲与三亲三乐。三冤三苦。三种中人。不与苦乐。若初修慈。於三亲中。与三品乐。於三中人。与三品乐。於三冤人。上冤与下乐。中冤与中乐。下冤与上乐。第二修时。上冤与中乐。中下两冤与上乐。第三修时。三冤并与上乐。未是亲中三种之乐。第四修时。以中人下乐。并与三冤。第五修时。以中人中乐并与三冤。第六修时。以中人上乐。并与三冤。第七修时。以三亲下乐。并与三冤。第八修时。以三亲中乐并与三冤。第九修时。以三亲上乐。并与三冤。是名上冤。与增上乐。尔时名慈心成就。又直取三品乐。与九种境。初观时。三亲与二乐。第二时。中亲。与上乐。下亲与中乐。第三时。下亲与上乐。第四时。下中人与下乐。第五时。下中人与中乐。第六时。下中人与上乐。第七时。上冤与下乐。第八时。上冤与中乐。第九时。上冤与上乐。是名慈心成就。今欲知其与此有别。故具记之。

【□注】辅行九(五)引婆沙云。问。与众生何处乐。答。有说与三禅乐。乐中胜故。有说与四事乐。已曾得故。有说与经行处所有乐。至至住处。思惟令得(文)。

【■记】婆沙言。或有说者。与第三禅乐。以三禅乐。是一切生死中最胜乐故。若作是说。不起第三禅者。则不能起无量。复有说者。过去世曾得第三禅乐。以第三禅定。念前世智。观彼乐已。以彼乐令众生乐。若作是说。若不得第三禅地。念前世智。则不能起无量。复有说者。以近所更乐。如饮食乐。乘乐。衣裳乐。卧具乐。以如是等乐。相令乐。尊者和顺密说曰众生有乐者。以如是相。令众生乐。若作是说。慈则不能缘一切众生。所以者何。一切众生。不必有乐。复次众生有乐根。以如是相。令众生乐。若作是说。慈则不能缘一切众生。所以者何。一切众生。不能於一切时起乐根现在前故。复次众生。有饮食乐。乘乐。衣裳乐。卧具乐。以如是乐相。令众生乐。若作是说。慈则不能缘一切众生。所以者何。一切众生。不必尽得如是乐故。尊者佛陀提婆曰。以所知见乐。取如是相。以怜愍心。令众生乐。如本方便时。若依村住。若依城住。以日前分乞食。见受乐诸人。或乘象马车与而行。或以种种璎珞严身。或见纯受若者。如无衣裳饮食。执破瓦器。从他家乞取。如是苦乐相。速还住处。洗足结跏趺坐。令身心柔软。无障碍观。先所取相众生乐者。常令得乐。众生苦者。令得先所见乐。则知辅行略取其三种也。

【□注】若析玄三乐。恐成过分。随机之说。贵在治障。不可概论。

【■记】盖诸佛乐。乃无上菩提觉法乐。无上涅盘寂静乐。未得旨者。恐成过分。尊者和须密曰。不以住慈故。令众生乐。但以此法作方便。能制恚断结。又尊者佛陀提婆曰。此观当言不颠倒。所以者何。与恚相妨。则知行慈。贵在治障。不可概以与乐为论。

【■备】俱舍亦有愿。与诸佛等乐之说。以此作方便耳。

【■记】析玄七周者。俱舍论云。云何修慈。谓先思惟自所受乐。或闻说佛菩萨声闻独觉等所受快乐便作是念。愿诸有情。一切等受如是快乐。若彼本来烦恼增盛。不能如是平等运心。应於有情。分为三品。所谓亲友。处中。冤仇。亲复分三。谓上。中。下。中品唯一。冤亦分三。谓下。中。上。总成七品。分别品已。先於上亲。发起真诚与乐胜解。此愿成已。於中下亲。亦渐次修如是胜解。於亲三品。得平等已。次於中品。并下中上冤。亦渐次修如是胜解。由数习力故。能於上冤。起与乐愿。与上亲等。修胜解脱。既得无退。次於所缘。渐修令广。谓渐运想思惟一邑。一国。一方。一切界。与乐行相。无不遍满。是谓修习慈无量成也。

【■补】辅行九周者。谓初修时。令上亲人得於下乐。次修令上亲得於中乐。中亲得於下乐。次修令上亲得於上乐。中亲得於中乐。下亲得於下乐。次修令中亲得於上乐。下亲得於中乐。中人得於下乐。次修令下亲有於上乐。中人有於中乐。下冤有於下乐。次修令中人有於上乐。下冤有於中乐中冤有於下乐。次修令下冤有於上乐。中冤有於中乐。上冤有於下乐。次修令中冤得於上乐。上冤得於中乐。次修令上冤得於上乐。是名辅行九周。行人修慈心观成就之相也。

【□注】先亲后冤者。从易至难。顺心成观。

【■备】盖以乐与其亲。则其观易成。若以乐与其冤。则其观难就。此人情之常事也。故今以亲在於前观。而先与其乐。以冤在乎后观。而后与其乐。是谓顺众人之心而成其所观之慈也。

【□注】若析玄。第六观方与上亲下乐。第七上亲中乐。中亲下乐者。一者次第修观。未暇与故。二者顺七周次第。每一番用观。先与上乐。中下非要。故在后时。与虽前后。境境皆三。使冤亲平等。以破嗔障。

【■记】此别明析玄第六观所与境乐。谓有二意。一者谓据次第修观。则应初观中。当以上乐。与上亲。中乐与中亲。下乐与下亲。乃至第七观中。以上乐与上冤。中乐与上亲。下乐与中亲。如前图说。是故据次第修观。当在六七周中。与上亲中亲境。下乐中下乐也。二者。谓顺七周次第。皆以上乐与人。则初周。应以上乐与上亲。二周以上乐与中亲。三周以上乐与下亲。乃至七周以上乐与上冤。亦如前图说。是则中下二乐非要。故於六七周中。以下乐中。下乐与上亲中亲境也。然与乐虽有前后。而七境皆得三乐。且如上亲。於初一周得上乐。至第六周得下乐。第七周得中乐。乃至上冤。於第五周得下乐。第六周得中乐。第七周得上乐。上品亲冤。皆得三乐。中下冤亲。及其中人。皆得有此三乐也。如此行慈。能使冤亲平等。以破嗔障也。

【□注】辅行开为九周者。一顺从亲至冤。次第与乐。不待六七。却缘前亲。

【■记】此别明辅行九周行慈。谓顺从亲至冤。次第与乐。则初周与上亲下乐。二周与上亲中乐。三周与上亲上乐。乃至第七与上冤下乐。第八与上冤中乐。第九与上冤上乐。是则一二三周。即与上亲三品乐矣。岂待六七周。却缘前之上中亲境。方与下乐中下乐乎。是以辅行依婆沙。开为九周也。

【□注】又复前境。为得不得。盖为破障。且尔运心。其实前人。实未得乐。故析玄上云。问自身有乐。可施於他。忽若自身无乐。将何施与。答。自身若无乐可施。即运心将余诸天菩萨等乐而惠施之。愿彼冤亲平等。众生得受如是等乐故。又涅盘疏云。虽欲拔苦。实未拔苦。皆是虚言。虽欲与乐。实未得乐。此是假说。

【■备】辨讹曰。又涅盘乃至此是假说一节。似不须引当知此中正意。在运慈悲平等之心。功力不可思议。彼释乃反显之文。意谓二乘虽修慈悲。亦只是自己离苦得乐。不能利他。故曰此是假说。及虚言等。正显菩萨方能利他也。私谓。此恐后人不知。便谓慈悲虚设故明之。

【□注】又行者用观。当念冤雠如过去父母等。方能冤亲平等与乐。广如析玄上。(云云)。

△三治散观法。

三多散众生数息观。

【□注】攀缘思虑。与定相违。故名多散。息有四相。止观八(十七)云。有声曰风。守之则散。结滞曰气。守之则结。出入不尽曰喘。守之则劳。不声不滞。出入俱尽曰息。守之则定。(文)数者。从一至十。不多不少。令心不散。禅门第五(二)有四师。第一师数出息。不急不胀。身则轻利。易入三昧。二师数入息。随息内敛。三师出入无在。但取所便而数。

【■补】心浮。系心丹田。数入息。昏沉。系心鼻端。数出息。

【□注】四师依四时用数。

【■补】春夏发生。数出息。秋冬收敛。数入息。

【□注】今家正依第三师。又不许出入俱数。恐生病故。

【■记】禅门有四师明数息。一师教系心数出息。则气不急。身不胀满。身心轻利。易入三昧。有师教数入息。有五意。一易入定。随息内敛故。二断外境故。三易见内三十六不净物故。四身力轻盛故。五内实息贪恚故。有如是胜利。应数入息。有师教数入出无在。但取便而数。无得偏用。随人心安入定。无过即用。三师所论。皆不许出入一时俱数。何以故。以有息遮病。生在喉中。犹如草叶。吐则不出。咽则不入。此患生故。又有师依四时用数。今所未详。今依第三师法也。

【□注】梵语阿那波那。此云遣来遣去。入息出息。即是三世诸佛。入道初门。通於三乘四教。

【■记】翻译名义云。阿那。亦曰安那。此云遣来。入息也。般那曰遣去。出息也。安般守意经言。安为身。般为息。安为生。般为灭。安为念道。般为解结。所以先数入者。外有七恶。内有三恶。用少不能胜灵。先数入也。入道初门者。提婆云。佛说甘露门。名阿那波那。於诸法门中。第一安隐道也。

【□注】又用息明六妙门。谓数随止观还净。摄心在息。从一至十。名之为数。细心依息。知入知出。故名为随。息心静虑。名之为止。分别推析。名之为观。转心返照。名之为还。心无所依。妄波不起。名之为净。如法界次第上。今是小乘助道。但名数息。

【■记】法界言。六法次第相通。能至真妙泥洹。故言妙门。一家所明。有十种六妙门。今但略出次第相生一科。六门以为次者。此六门。既是亦有漏亦无漏禅。於余亦有漏亦无漏禅中。浅而且局。故以为次也。一数息门。摄心在数。从一至十。名数。修无漏真法。先须调心入定。欲界粗散难摄。非数不治。故须善调身息。从一至十。则粗乱静息。心神净住。为入定之要。故数为门。二随息门。细心依息。知入知出。曰随。虽因数息心住。禅定未发。若犹存数。则心有起念之失。故放数修随。心依於息。入时知入。出时知出。长短冷暖悉知之。若心安明净。则诸禅自发。故随为门。三止门。息心静虑。曰止。虽因随息。心安明净。而定犹未发。若心随。则微有起想之乱。澄淳安隐。莫若於止。故舍随修止。多用凝心止也。凝心寂虑。心无波动。则诸禅定自然开发。故止为门。四观门。分别推析曰观。虽因止证诸禅定。解慧未发。若住定。则有无明味着之乖。须推寻检析。证诸禅定。多用实观四念处也。观心分明。则知五阴虚诳。破四颠倒。及我等十六知见。颠倒既无。无漏方便因此开发。故观为门。五还门。转心返照曰还。虽修观照。而真明未发。若计有我能观析。破於颠倒。则计我之惑。还附观生。同於外道。故曰外道计着观空观智慧。不得解脱。若觉此患。即当转照能观之心。若知能观心虚诳无实。即附观执我之倒自亡。因是无漏方便。自然而朗。故还为门。六净门。心无所依。妄波不起。曰净。修还之时。虽破观倒。若真明未发。而住无能所。即是受念。故令心智秽浊。觉知此已。不住不着。泯然清净。因此真明开发。即断三界结使。证三乘道。故言其清净。得一心者。则万邪灭矣。以净为门。意在此也。

【■备】辨讹曰。今是小乘助道二句似局。当知六妙。前三是定方便。后三是慧方便。修至第三得定已。即观四念处。后三亦可属四念处摄。既属定慧。不可但言助道数息也。私谓此中乃停心方便。专以数息。判助道亦可。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五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