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六之下

高丽沙门谛观录

南天竺沙门蒙润集注

清比丘性权汇补辅宏记

清三宝弟子钱[、/(、*、)]庵较订

天台嫡裔比丘谛闲编科参梓

△四无生果。

四阿罗汉。此云无学。又云无生。又云杀贼。又云应供。此位断见思俱尽。子缚已断。果缚犹在。名有余涅盘。若灰身灭智。名无余涅盘。又名孤调解脱。

【□注】此位断上八地七十二品思俱尽。四智已圆。(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办。不受后有)无法可学。名无学果。亦名究竟。如析玄下。

【■记】色无色八地。每各九品思。八九七十二品思惑。今此位净尽无余也。言智圆者。如大经云。一。我生已尽。罗汉断见思惑尽。更不受三界生死。二。梵行已立。梵。即净行。谓罗汉由戒定慧之行成就。得证此果。三。所作已办。谓罗汉本求出离三界。今生死既尽。更不受后有之身。又戒师云。旷劫生死。於今始尽。故我生尽。无漏道品。已阶不退。故梵行立。四沙门果。今已克证。故所作办。灰身泯智。永无来报。故不受后有。又婆沙云。我生尽。说尽智。梵行立。说道智。所作办。说灭智。不受后有。说无生智。又我生尽。是说集智。梵行立。说道智。所作办。说灭智。不受后有。说苦智。是为四智已圆也。又此四句。亦名四谛下行。亦如婆沙云。我生尽。集下四行。梵行立。道下四行。所作办。灭下四行。不受后有。苦下二行。谓无常及苦也。又准胜鬘经云。於二种死中。无分段死。故说阿罗汉辟支佛。我生已尽。得有余果证。故说梵行已立。凡夫人天。所不能办。七种学人。先所未作。虚伪烦恼断。说所作已办。罗汉辟支佛所断烦恼。更不能受后有。故说不受后有也。故今以其智圆行满。而释其名。谓研真断妄。为有学。真穷惑尽。名无学。又此无学。四智究竟圆。二惑究竟尽。名究竟也。析玄未详。

【■备】辨讹曰。仪文此云无学。应无着。以无学乃位次。非翻名也。存考。

【□注】阿罗汉者。文句一云。或言无翻。含三义故。净名疏十引智论释云。一杀贼。从破恶以得名。二不生。从怖魔以受称。三应供。因乞士以成德。(文)(因果对释)多含不翻。乃今家正意。以三义翻之。乃顺古耳。

【■记】此明翻为三义者。谓无明糠脱。后世田中不受生死果报故曰不生。九十八使烦恼尽。故名杀贼。具智断功德。堪为人天福田。故言应供。含此三义。故存梵名。言无翻也。大论云。阿罗。名贼。汉。名破。一切烦恼贼破故。复次阿罗汉。一切漏尽故。应得一切世间诸天人之所供养。又阿。名不。罗汉。名生。后世中。更不生故。净名疏引而断之也。因果对释句。申论意。

【□注】若释比丘因名乞士等。对举果名。盖欲显大比丘之阶位也(如法华文句及观经疏)。

【■记】此明诸疏对果释因之意。初二句。正明对果释因。盖欲下。申意。谓如诸疏中。以释比丘因名乞士。怖魔。破恶。必对果名应供。无生。杀贼。以名之者。盖欲显大比丘之阶位。即是阿罗汉。故对果。以释因也。文句云。比丘者。肇师云。秦言净命乞食。破烦恼。能持戒。怖魔等。天竺一名。含此四义。秦无以翻。故存本称。什师云。始出妻子家。应以乞食。自资清净活命。终出三界家。必须破烦恼。持戒自守。具此二义。天魔怖其出境也。释论云。怖魔。破恶。乞士者。魔乐生死。其既出家。复化余人。俱离三界。乖於魔意。魔用力制。翻被五系。但愁惧而已。故名怖魔。出家人必破身口七恶。故言破恶。夫在家三种如法。一田。二商。三仕。用养身命。出家人。佛不许此。唯乞自济。身安道存。福利檀越。三义相成。即比丘义也。涅盘宝梁。皆举破恶名比丘者。不具说也。今明此三义。应通初后。如初出家时。白四羯磨。无作戒力。徧一切境。翻无作恶。初修禅定。发定共戒。防伏意地。贪嗔不起。初修观慧。发相似道共戒。能伏烦恼初心。亦称破恶。何独后心耶。怖魔者。初剃发禀戒。已令魔愁。修定。欲伏烦恼。修慧。欲破烦恼。初心亦令魔怖。何独后心耶。乞士者。初离邪命。以乞自活。修禅。历境求定。修慧。缘理求无漏。皆是乞士。何况相应而非乞士。具此义故。通名比丘。依经家皆叹后心。比丘义必通初。证信必后。故今叹之。以通初后。此皆三藏意也。引文句竟。观经疏云。比丘者。因果六义。因名乞士。怖魔。破恶。果号应供。杀贼。无生。又疏谓乞士名清净食。钞云。常行乞食名乞士。至果成应供德也。疏谓。怖魔者。若发心出家。地行夜叉唱。飞行空中展转乃至六天。魔王闻之。怖畏失人众也。钞云。出家离染。趋向无生。是故魔王闻之。心生恐怖。勤修三学。果证无生。疏谓破恶者。九十八使悉皆破断。钞云修观推穷。名为破恶。证智断尽。名为杀贼。

【■补】翻无作恶者。境是五欲六尘。若极淫极杀。则时时淫杀现前。名无作恶。今受戒。翻淫杀等为持戒心。则戒相现前也。

【□注】又前标声闻。通凡圣位。若阿罗汉。局第四果。此位修三昧。一名金刚。二名重空。三名电光(上二名如妙玄第四。电光如止观第九。电光义通初果。金刚通前五种罗汉。重空别在不动罗汉所修)。

【■记】此明阿罗汉所修三昧也。初列名。次指释。末结名通位。如玄文云。时解脱罗汉。五种得尽智无学等见也。若用金刚三昧。於非想九品惑尽。次一剎那。证非想第九解脱。成尽智。次一剎那。得无学等见也。或彼遇违缘。有时退故。不说得无生智。又云不时解脱罗汉。名不动法。成就三智。谓尽智。无生智。无学等智。能用重空三昧。击圣善法。以定舍定。故言能击。签云。空空三昧。无相无相三昧。无作无作三昧。空。是圣法。复修空。击前圣法。名重空。然金刚三昧。通前五种罗汉。重空三昧。别在不动罗汉修也。止观云。称电光者。彼论云。七依定外。更有定发无漏否。答。有欲界定。能发无漏。倐如电光。遗教经云。若见电光。暂得见道。如阿难策心不发放心取枕。即入电光。可见义通初果。

【■补】能断非想难断之惑。故曰金刚。

【□注】此果别号。二种三种。六种九种。及果性退。不退义。今历示之。先明二种。

【■补】慧解脱。既云缘空直入。而又通九想八念十想者。如大论云。九想乃是得解观。因修九想。生恐怖故。更修八念除之。由心安无障。复修十想。转心转想。以此为缘开三十七品。三十七品为缘。开涅盘门。故虽修九想等。仍是缘空直入也。俱解脱带事兼修者。即指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等为事也。不坏法来住骨想。八色流光者。义疏记云。即九想中。於第八白骨。修八色流光。八色者。见地色。如黄白净洁之地。见水色。如深渊清澄之水。见火色。如无烟清净之火。见风色。无尘回净之风。见青。如金精山。见黄。如檐葡华。见赤。如春朝霞。见白。如珂贝雪。见色分明而无质碍是也。

【■记】析玄下未详。图中妙玄四云。时解脱者。是信行钝根。待时及缘具。方得解脱。故名时也。不时解脱者。即是法行利根。此人因中修道。能一切时。随所欲进修善业。不待缘具。故名不时解脱。又云不得灭尽定者。但是时慧解脱。得灭尽定者。即是不时俱解脱也。止观云。不净禅发者。一坏法人修九想。此人但求断苦。烧灭骨人。急取无学。不欣事观。既无骨人可观。便无神通变化。愿智顶禅。虽然身灭。实有身在。乃至云即是世智断惑慧解人。若不坏法人。修九想。从初胀想。来住第八骨想。不进第九烧想。得有流光。背舍。胜处。观。练。熏。修。神通变化一切功德具足。成俱解脱人也。今准法界次第释九想者。文云。六妙特胜通明等。但是实观。未有得解之观。九想已去。是得解观。於对治烦恼重病。力用为强。此九名想者。能转心转想故。谓能转不净颠倒想。故此九法。皆名想也。详解。见五卷不净观。八念者。文云。若修九想时。思惟死尸可恶。因此惊怖。[啬*欠]然毛竖。由是恶魔恼乱。忧惧转增。若存心八念。怖恐即除。言念者。内心在忆异名也。专心存忆。八种功德。故名八念。何者八念。谓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舍。六念天。七念阿那。八念死也。十想者。文云。九想如缚贼。十想如杀贼。大师云。若尔。即应次前九想。何在八念之后。但为修九想时。若恐怖等障。既修八念。离诸恐怖。则心安无障。是以於八念之后。当用十想也。通言想者。能转心转想也。能转计常乐等诸颠倒等想。故名为想。前三想。为断见谛惑说。中四想。为断思惟惑说。后三想。为修无学道者说。是以坏法之人。修此十想。能断三界结使。证无漏圣果也。何者十想。谓一无常想。二苦。三无我。四食不净。五世间不可乐。六死。七不净。八断。九离想。十尽想也。八背舍者。文云。前九想十想心。既是坏法。对治观门。则横局而竖短。皆未具足。若证圣果。无三明八解。诸大功德。若修此观练诸禅定。证圣果时。则成大力罗汉。具三明六通八解等诸功德。此八通名背舍者。大论云。背是洁净五欲。舍是着心。故名背舍。若发真无漏慧。断三界结业尽。即名解脱。详解。见五卷不净观。八胜处。亦名八除入。亦见五卷。十一切处者。文云。从所观境得名也。亦名十一切入。一青一切处。二黄。三赤。四白。五地。六水。七火。八风。九空。乃至第十识一切处。九次第定者。文云。若入禅时。深心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入一禅。心心相续。无异念间杂。故名次第。初禅次第定者。离诸欲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定时。是中初禅定观均齐。自识其心。其心次第而入。无有剎那杂念间入初禅定。是为初禅次第定。二禅次第定者。若从初禅入二禅时。是中二禅定观均齐。自识其心。其心次第而入。无有剎那杂念间。入二禅定。是为二禅次第定。三禅四禅次第定意。类如初二禅中明。五空处。六识处。七无所有处。八非有想非无想处次第定。俱如上初二禅中明。九灭受想次第定者。若从非有想非无想入灭受想定时。於是定前。自识其心。要期心利。心心次第而入。无有剎那杂念间。入灭受想定。是为灭受想次第定也。师子者。文云。菩萨依九次第。入师子奋迅三昧。所言师子奋迅者。潜譬以显法也。如世师子奋迅。为二事故。一为奋却尘土。二能前走却走。捷疾异於诸兽。此三昧亦尔。一则奋除障定细微无知之惑。二能入出捷疾无间。异上所得禅定也。又有二义。一者。入禅奋迅。师子奋迅入三昧者。离欲恶不善法。有觉有观。入初禅。如是次第。入二禅。三禅。四禅。空处。识处。无所有处。非有想非无想处。灭受想定。是为奋迅入也。二者。出禅奋迅。师子奋迅出者。从灭受想定起。还入非有想非无想。从非有想非无想起。还入无所有处。如是识处。空处。四三二初禅。乃至出散心中。是为奋迅出也。超越者。文云。菩萨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名超越者。能超过诸地。自在入出。故名超越。亦有三义。一者超入三昧。云何名超入三昧。离诸欲恶不善之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从初禅起。超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入初禅。从初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二禅。二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三禅。三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四禅。四禅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空处。空处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入识处。识处起。入灭受想。灭受想定起。入不用处。不用处起。入灭受想。灭受想定起。入非有想非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处起。入灭受想定。是为菩萨超入三昧相。若声闻但能超入一。不能超入二。况能如上所明。自在超耶。是中明超入有三种。一顺入超。二逆入超。三顺逆入超。细心约义。自作可解。二者超出三昧。云何名超出三昧。从灭受想起。入散心中。散心起。入灭受想定。灭受想定起。还住散心中。散心起。入非有想非无想。非有想非无想处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无所有处。无所有处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识处。识处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空处。空处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四禅。四禅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三禅。三禅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二禅。二禅起。住散心中。散心起。入初禅。是为佛菩萨超出三昧相。若声闻。但能超一禅出。而不能超二。何况能自在超出耶。是中超出有三种。一顺超出。二逆超出。三顺逆超出。足前三种超入。合为六种超越三昧。如来於此六种三昧。而入涅盘也。齐此明三乘行行共禅竟。观练熏修者。止观云。观者。谓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通称观禅。九想。为破行人淫火。必须增想纯熟。能除世间贪爱。破六种欲。此九既除於欲。亦薄嗔痴。九十八使山动。虽是不净初门。能成大事。背舍者。背净洁五欲。舍离着心。故名背舍。修者。持戒发誓。端身正心。谛观足大指黑胀[黹*皮]起。进观从足至头。唯见肿胀。心生厌离。复观脓烂。次却皮肉。谛观白骨。八色流光。如是次第。乃至八背舍发相。具如禅门。八胜处者。前背舍虽能背舍净洁五欲。既是初观缘中转变。不得自在。若欲得观心纯熟。转变自在。必须进修胜处。更深细观察少多好丑。悉使胜知胜见。如快马能破阵。亦能自制其马。十一切处者。胜处虽能观中转变自在。而未普徧。今以八色两心。更相涉入。广普徧满。转变无碍。大论云。背舍。为初门。胜处。为中行。一切处。为成就。三种观足。即是观禅体成就。具如禅门。练者。即九次第定也。上来所明之禅。虽体用具足。并是观禅。未明练熟调柔之相。今欲纯熟。则从初浅。及至后深。次第而入。中间无有垢滓间穬。令不次第者次第。故名次第。亦是无漏练於有漏。除诸间穬。故名练禅。熏者。即师子奋迅三昧也。前是次第无间入。今亦是次第无间入。亦能次第无间出。除粗杂及法爱味尘。犹如师子能却能进。奋诸尘土。修者。超越三昧也。近远超入。近远超出。近远超住。是功德最深。故名顶禅。於诸法门。自在入出也。[黹*皮]音减。皮起也。穬音棍。芒粟也。八念等。法界初门备载。

【□注】初时不时。从缘得名。

【■记】言从缘得名者。谓须待时及缘具。方得解脱。名时。若能於一切时。随所乐欲。进修善业。不待缘具。而得解脱。名为不时。故以从缘得名也。

【□注】次慧俱。约观立号。

【■记】言约观者。谓因中修性念处。唯观空理。果上只证偏真。名慧脱。因中修共念。兼观於事。果具三明八解。名俱脱。

【□注】三坏不坏。依境受称也。

【■记】言依境者。谓因中修九想。烧灭骨人。坏其观境。名坏法。若修九想。不进烧骨人。不坏其境。名不坏法也。

【□注】或准正理论。以时不时敌对慧俱。

【■记】正理论云。契经说。若有五根。增上猛利。极圆满者。名俱解脱阿罗汉果。若有五根渐劣。名慧解脱。当知论云根利者名俱。即是以不时对俱人也。根劣者名慧。即是以时对慧也。

【□注】若准妙玄四(二十六)及四教义二(十六)信行法行各二。不得灭尽定者。但是慧解脱。得灭尽定者。名俱解脱。

【■记】玄文明时解脱。即是信行钝根。而有五种。谓。退思护住进。是也。是五种罗汉。各有二种。不得灭尽定者。但慧人。得灭尽定者。即俱人。不时解脱。即是法行利根。名不动罗汉。亦有二种。一。不得灭尽定。但慧解脱。二。得灭尽定。即俱解脱也。四教义引杂心偈云。慧解脱当知。不得灭尽定。若得灭尽定。当知俱解脱。则知时不时二种。各有慧俱二种也。

【□注】旧云。敌对。乃从正从多。各对。则旁正兼举。以信行亦有带事兼修。法行。亦有缘空直入。

【■记】此举旧释对敌二意。初句释正理意。次句。释妙玄四教义意。以下二句。释旁正兼举也。

【□注】若坏法不坏法。与慧俱同。

【■记】此明坏不坏敌对各对义。既与慧俱同。则当以意知。不必更论。故下但拣判慧俱二种也。谓以时不时。对坏不坏。亦可敌对各对慧俱相同也。

【□注】旧约五义。拣判慧俱。

【■补】此总标旧以五义。拣判慧俱。旧字。即指湛法师之假名集。以集中约十义拣判慧俱。谓十义。只成五义。以分之成十。合之成五。但有只双不同。故今引文曰五义。

【□注】一。约性共。慧人修性念处。俱人修共念处(四教义)。

【■记】此别示性共拣。四教义明别相四念处位。有三种根性不同。若慧解脱根性。於别相四念处。但修性念处。若俱解脱根性。亦修共念处。若无疑解脱。俱修三种念处。今但指拣慧俱二种也。

【□注】二。约正助。慧人正道断结。俱人兼修助道(光明句中四教义二)。

【■记】此别示正助拣。光明句云。亦名慧行。行行。缘空直入。名慧行。带事兼修。名行行。亦正道助道。小乘修正道断结。名慧脱。修助道断结。名俱脱。四教义问。性念处但说慧数羸弱。云何能断结。答。慧数不独起。岂不能断结。又问。若诸数随起。即是共义。答。诸数随起。有三种。一。但是缘理之慧。诸数任运随起。此说性念处。二。修诸数作助道善法。故说共念处断结。故佛说善法积聚属共念处。助道与正道共断结故。杂心偏说共念处能断结。然利钝根人。用性念处。非不断结也。

【□注】三。约事理。直缘真理。名慧解脱。带事兼修。名俱解脱。

【■备】此别示事理拣也。有师标曰。有二无漏。直缘理。名缘理无漏。观等四。为对治无漏。出旧婆沙。

【□注】事者。一带根本四禅。俱人亦依世禅。修六行观故。二带无漏禅。慧人但至观禅。俱人具修观练熏修。(止观第九。婆沙亦有少分慧脱。全分慧脱。此有三根。全无四禅下根也。能修一禅至四禅。中根也。能修无漏禅。至九想十想。上根也。俱人能修一二三禅。下根也。具足四禅。中根也。修观练熏修。上根也。妙乐二云。四禅一切罗汉并得。次观等四。俱解脱人方乃具足)三得灭尽定。如妙玄四(二十六)已上三事。俱人兼得也。

【■记】先以事理分约慧俱。事者下。转释。俱人所兼修事有三。一下。明兼修根本四禅。六行观者。即厌下苦粗障。欣上净妙离也。二下。明兼修无漏禅。意明慧人上根。但修九想八念十想之观禅。若俱人上根。又能修九次第定之练禅。师子奋迅三昧熏禅。超越三昧修禅也。原注止观第九者。即观禅定境中。详明此慧俱二种所修无漏禅也。婆沙少分全分者。第八十一之(五)文云。若慧解脱阿罗汉。能起根本禅现在前者。云何经说。苏尸摩问诸比丘。云何起诸禅现在前。诸比丘答苏尸摩。当知我等是慧解脱人耶。答曰。慧解脱有二种。一是少分。二是满分。少分慧脱者。能起一禅二禅三禅现在前。满分者。乃至不能起一禅现在前。此中说少分慧脱。经中说满分慧脱。是故二俱善通。此有三根下。释明慧俱并有三根。先明慧人以修观禅者为上根。俱人以具修观练熏修者。为上根也。三下。明得灭尽定。妙玄云。得灭尽定者。即俱解脱人。末结俱人兼得也。

【□注】四。约神变。慧人十四变化。俱人十八变。文句一。

【■记】此别示神变拣。言十四十八变者。如文句云。十四变化者。初禅二变化。一。初禅化。二。欲界化。二禅三变化。一。二禅化。二。初禅化。三。欲界化。三禅四变化。加一三禅化。四禅五变化。再加一四禅化。无而歘有。曰变。有而歘无。名化。四禅俱有上能化下。下不能化上。故至数增灭十四种色。谓五根。四大。五尘也。十八变化者。出弥勒瑜伽论。一震动。二炽然。三流布。四示现。五转变。六往来。七卷。八舒。九众像入身。十同类往越。十一隐。十二显。十三所作自在。十四制他神通。十五能施辩才。十六能施忆念。十七能施安乐。十八放光普动一切界也。又有人注云。一普动一切界。二身上出火身下出水。三流光遍照。四随所欲示佛土恶趣。五於地起冰。解令成水。於火亦然。六山石中往来无碍。七八能舒卷雪山王等。九以现前大众大地内己身中。十能往彼同其色类。十一十二或隐或显皆不可得。十三往来去住无碍。十四他现通悉能制伏。十五能与一切有情辩才。十六有情於法失念者能与之。十七令听法人身心安乐。十八身放光明作诸佛事。如此对之。依四禅十四变化。依观练熏修十一切无漏事禅。能作十八变。又此十四变化。法界次第亦具明。十八变者。瑜伽论有颂。而以后三种为能变也。

【□注】五。约三明八解。俱人则具。慧人则无。若辅行云。通。通於六。明。唯局三。天眼。宿命。漏尽三也。诸罗汉皆能得之。(文)此有阙具之义。婆沙云。若有一明二明。名慧解脱。(文)准知俱人。三明具足。

【■记】此别示明解拣。言三明者。谓天眼明。宿命明。漏尽明。然通大小乘。今是小乘三明。与大有异。大论云。三乘虽得三明。明不满足。佛悉满足。是为异也。言八解者。一。内有色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观外色解脱。此二背。弃色爱心。三。净胜解身作证具足住。此一背。弃不净心。四。超一切色想。灭有对想。不思惟种种想。入无边空处具足住。此一背。弃下地法。五。超一切空无边处。入识无边处定具足住。六。超一切识无边处。入无所有处定具足住。七。超一切无所有处。入非想非非想处定具足住。此三背。弃下地法。八。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入灭受想定具足住。此一背。弃一切有缘心。是为八解也。今以此三明八解。拣判慧俱。谓俱人则具。以其因中具修性共念处。果上三明八解一时俱得。慧人则无者。以其因中但修性念处。果上唯证无学故也。若辅行下。恐谓慧人若无三明者。何以辅行说三明六通。诸罗汉皆能得耶。故此断有阙具之义。意谓具足三明者。即俱人。其有缺者。乃慧人也。婆沙下。别证慧缺。又有三家赞定慧。第一家赞慧者。作如是说。若有三明。不具八解脱者。名三明。若有三明具八解脱者。亦名三明。具八解脱。无三明者。是名俱解脱。若有一二明者。是名慧解脱。所以者何。慧胜灭定故。第二家赞定者。作如是说。若具八解脱。无三明者。是名俱解脱。若具八解脱。有三明者。亦名俱解脱。若有三明。不具解脱者。是名三明。若有一二明。名慧解脱。所以者何。灭定胜慧故。第三家云。此二所说。俱唐捐其功。於文义无益。以三明或得灭定。或不得灭定故。若得者。名俱脱三明。若不得者。名慧脱三明。今注引第二赞叹定者之文。以证三明有缺者。是慧人。准之则知具足三明者。是俱人也。是则所谓慧人无三明者。亦据赞定者初意也。然上所出辅行文云。通。通於六。明。唯局三。盖显通明之用有异。如大论问。神通与明有何等异。答。直知过去宿命事。名宿命通。兼知过去因缘行业名明。直知死此生彼。名天眼通。兼知行因缘际会不失。名明。直知尽结使。不知更生不生。是名漏尽通。若知漏尽更不复生。名明。则通明有浅深异也。又六通中三立明。余三不立明者。婆沙云。身通是工巧法。天耳闻声而已。他心缘别相法。此三明能随顺厌离法。能弃生死。随顺善法。能到涅盘。何者。以宿命念前世智证。明见过去世事。生大厌离。天眼观生死智证。明见未来世事。生大厌离。以厌离故。漏尽智证明。能作正观。断烦恼故也。又天眼通。但知众生死此生彼。明则兼知造业差别。宿命通。但知过去受生。明则兼知姓名差别。漏尽通。但知烦恼断尽。明则兼知永不复生也。

【□注】次明三种。

(性念处者亦名自性念处缘理断结除自性过共念处者正助合修缘念处者缘佛三藏及世间文字所缘处广也具如四念处一四教义二俱舍亦有三种罗汉各论三念处)。

【■补】缘理断结者。谓缘无生空理。发真无漏智。断见思之结惑也。除自性过者。谓除於身受心法之上。常乐我净自性过也。又身受心法。其性本来是无常。苦。空。无我。不净。不可改易。故名性也。

【■记】四念处云。阿毗昙明三种念处。谓性。共。缘。对破三外道。有人释性念处。谓观无生浅。名为生。深细观无生。见细法皆生死苦谛。名性念处。有人专用慧数。缘无生空理。发真断结。得慧解脱罗汉。对破邪因缘。无因缘颠倒执性一切智外道也。共念处者。以禅定助道。正助合修。亦名事理共观。发得无漏三明。六通。八解。成俱解脱罗汉。对破根本爱慢得五通外道也。缘念处者。缘佛三藏十二部文言。及一切世间名字。所缘处广。了达根性。善知四辩。堪集法藏。成无疑大罗汉。对破世间韦陀。星文地理。文字鄙狭。当知邪正真伪。犹金比铁。故大经云。於诸想中。无常为最。於诸耕中。秋耕为最。於诸迹中。象迹为最。无常譬性。耕譬神通。迹譬文字也。经云。诸优婆塞。善解诸法对治之门。所谓常无常等。故知心行理外。未入正真也。四教义云。三种念处成三罗汉者。性念处。即是缘理之智慧。念处相应。发真无漏。成慧解脱罗汉。共念处。共善五阴成就背舍。乃至超越三昧。愿智顶禅。如此助道。共正道合。发真无漏。得三明六通。具八解脱。成俱解脱罗汉。若缘念处。即缘佛言教。所诠一切阴界入。性共二种念处。能观所观名义。若在禅定。观此名义。即发四无碍辩。名无疑解脱大罗汉也。又云。所言自性念处者。说不颠倒慧也。如佛说修身观。身观者。是慧。念处者。所作事不妄受缘故。除自性过。故说念处。南岳云。亦名慧行。亦名实观。缘理断结之正要也。所言共念处者。与慧相共法。如佛说。此比丘善法积聚。谓四念处是为正说也。南岳云。亦名行行。亦名得解脱。是对治事中善法。共正道断结。色及诸数也。又能发诸禅神通也。所言缘念处者。一切法也。如佛所说。比丘一切法。四念处。是为正摄受具足故。及略缘故。南岳云。还是性共二种念处。能观智。所观境。合辨具一切法义也。若能分别观察。即发四无碍辩也。又云。佛说四念处教。出过三种六师之说。故能破一切外道也。一切智六师者。初心见理。发於邪智。辩才无碍也。神通六师者。得世间禅定。发五神通。亦有慈悲忍力。刀割香涂。心无憎爱。皆是根本十二门禅力用也。韦陀六师者。即是博学多闻。通四韦陀。十八大经。世间吉凶。天文地理。医方卜相。无所不知也。若此六师。内则有邪发一切慧。外则便能神通转变。知世吉凶。通四韦陀。及十八大经。无不知晓。十六大国。敬之如佛。为欲破此三种六师。故说三种念处。一性念处破一切智者。外人皆依身边二见。发一切智。谓得涅盘。常乐我净。此则如虫食木。偶得成字。虫亦不知是字非字也。今性念处观。破此身边二见。不生四见。六十二见等颠倒。是故破一切智六师也。二共念处破神通者。外人但於根本四禅发五神通。定既浅近。兼无不净观。神力转变。盖不足言。今共念处。即能发背舍。胜处。一切处。九次第定。师子奋迅超越三昧。发诸神通。禅定既深。观行力大。所发神通。无碍自在。变化无方。摧诸外道。易如反掌。是以身子降伏劳度差。目连。化河溺诸外道。皆是共念处观所成神通也。次缘念处观破韦陀外道者。四韦陀十八大经。皆明世间人天爱论。见论。浅近之论。佛说出世三藏。若名与义。而彼经书所不记。载佛说缘念处观。缘佛所说三藏教门。出世名义。法门道理。相对比并。岂是外人之所闻见。故缘念处观。破韦陀外道也。俱舍亦有三种罗汉。各论三念处者。即论明四念住体中云。此四念住。体各有三。自性相杂。所缘别故。自性念住。以慧为体。此慧有三种。谓闻思修等所成。即此亦名三种念住。相杂念住。以慧所余俱有为体。所缘念住。以慧所缘诸法为体。宁知自性。是慧非余。经说於身住循身观。名身念住。余三亦然。诸循观名唯自慧。非慧。无有循观用故。何缘於慧立念住名。毗婆沙师说。此品念增故。是念力持。慧得转义。如斧破木由楔力持。理实应言。慧令念住。是故於慧。立念住名。随慧所观。能明记故。由此无灭。作如是言。若有能於身住循身观。缘身念得住。乃至广说。世尊亦说。若有於身住循身观者。念便住不谬。然有经言。此四念住。由何故集。由何故灭。食触名色作意集故。如次令身受心法集。食触名色作意灭故。如次令身受心法灭。应知彼说所缘念住。以念於彼得安住故。又念住别名随所缘缘。自他共相续异故。一一念住。各有三种。

【■备】华藏说四念住。即身受心法四念处。於一念中。又具三种。谓自性相杂所缘。何以为自性念住。如观身不净。以观不净之慧数为体。内又分三。谓闻思修慧也。何以为相杂念住。如观身不净。是本慧。其受心法等。即其所余。今观受心法等。是谓所余俱有为体也。何以为所缘念住。即指所缘之身受心法为体。食触名色。推说诸法也。何以念住别名随所缘缘。自缘。他缘。自他共相续之不同也。

【□注】慧俱略如上。

【■记】此指如上略释慧俱得名。即所谓约观立号也。

【□注】无疑者三藏教法。四韦陀典。天文地理。一切通达。故曰无疑。

【■记】此释无疑名义也。三藏教法。即小乘经律论。言四韦陀典者。一。阿毗陀。此云方命。谓养生缮性。二。殊夜陀。诸祭祀祈祷。三。婆夜摩陀。谓礼经占卜。军阵兵法。四。阿达婆陀。谓异能技数。禁咒医方。摩登伽经载。初人。名梵天造一韦陀。次人名白净。变一为四。谓读诵。祭祀。歌咏。禳灾也。广而言之。仰观天文。俯察地理。乃至一切五通仙。所有经书咒术。智慧技能。自然通达。所谓六鸯伽咒术。知日月五星经。原梦经。地动。鬼语。鸟语。兽语。四足兽鬼着人语。国王占相丰俭。日月五星。斗相医药。章算数卜。歌舞妓乐。如是等工巧技术诸经。尽知明达。故得名为无疑也。

【□注】四教义二云。问。不应别说无疑。九种罗汉。无此名目。答。此出智度论明。欲结集法藏。集千罗汉。皆得共解脱。无疑解脱也。(文)既是大论开出。在佛世时俱人所摄。佛世且明自行入道。是故诸文只云慧俱。

【■记】此明无疑之名有祖。故得别说成三种也。

(六种九种。皆无此名。若集论明六种中有无疑法者。与不动法名异义一。非今无疑)。

【■记】此拣集论无疑也。集论谓利根不动。於法无疑。妙玄谓本住不动。不为烦恼所退动故。名虽异而义一也。

【□注】释签五(十九)云。得灭尽定。但名俱解脱人。以未修缘念处。终非无疑解脱也。(文)故知无疑。乃俱人中胜者耳。小大言之。慧俱并小。无疑乃名大阿罗汉。妙乐一(三十一)引中阿含。舍利弗问。五百比丘。几三明。几俱解脱。几慧解脱。佛言。九十人三明。九十三俱解脱。余但慧解脱。荆溪云。三明者。即无疑解脱。(文)须知三明。是俱人得。取其胜者。复云无疑也。

【■记】此证无疑。即三明中之胜人也。

【□注】后明六种。附拣七种。及列九种。然后约六种明果性退否。

【■记】第一退下析玄云者。文虽失详。准意乃释退之所以得名也。签云等者。释所退法。婆沙云。经说尊者瞿酰迦。是时解脱阿罗汉。六返退失。第七返还得时解脱身作证。以刀自害而死。问。彼尊者瞿酰迦为是退性。为是忆性。若是退性者。何故以刀自害。若是忆性者。何故六返退耶。答。是退法性。以厌患退故。用刀自害。若不退以是自害者。是忆法性也。又新译问。彼为是退。为刀思耶。若是退法。何缘自害。若是思法。何故退耶。答。若退法彼厌故。以刀自害。又彼是退法。练成思法。仍恐退故。以刀自害。故知以刀自害。通二种也。思法下。婆沙亦云者。明六种罗汉中第二忆法。释云。心生厌忆。持刀欲自害也。成论称死法者。释云。此死相者。根有小胜。深厌诸有。是人不得三昧。故无漏智慧。难得现前。设得善失。故求死也。论称死相此谓死法也。旧婆沙云忆法者。即北凉时所译之名也。旧俱舍名自害法者。即陈译俱舍。释论明六种罗汉。其第二种称自害法也。集论名念法者。考唐译论六。亦称思法。不名念法。或旧有译称念法者。未可知也。然诸文名虽不同。其义一也。护法下。旧俱舍称守护法者。陈本俱舍释论六种中第三名守护法也。住法下。旧俱舍称者。陈本六种中第四名住不动法也。显扬云者。即第三卷中。明无学果中。第四种称住不动。谓成就如是善根。虽不思自害。及行放逸。然皆不退。不能练根。不能发起胜品功德。是则非今六种中最后之不动明矣。进法下。新俱舍称堪达法者。出唐译。集论称分别法者。唐本无此名。以六种中第五名堪达。或此准旧译称也。不动法下。旧俱舍称不坏法者。亦即陈本。显扬。第三称不动法。谓从先来自性。成就利根。此人於诸善根。不为退法之所摇动。亦不为发胜功德。及上练根之动摇。故说名为不动法也。则注云不退法者。误也。集论名无疑法者。唐本六种。亦无此名。以第六种同今名为不动法。或注准旧译名也。

【■补】此六种皆前破七十一品思。后更断最后一品。此处明重玄门。又果缚未亡。圣所难过。故六种生焉。

【■记】北凉时译婆沙明六种。谓退法。忆法。护法。等住法。能进法。不动法。於第六不动罗汉中。云有二种。谓有从时解脱至不动。有性不动。从时解脱至不动者。中上。本性不动者。上下也。正理论云。退法种性。必是先有思法等五。亦有后得。谓有先来是思法性。乃至不动。有先退法。练根成思至不动等。多种差别。如理应思是。婆沙及正理。既皆开不动为二。足成七种。故此中释之。以明七不出六。不复别示。但附明而已。

【■记】释签所引福田经九种。出中阿含三十卷。大品福田经。详见五卷。辅行引成论九种无学者。谓退相。守相。死相。住相。可进相。不坏相。慧解脱相。俱解脱相。不退相。据今所记守相。即注是护。可进相。即注是思。是则名次有少未同。而思死原是为二。或注与今所记。有新旧译异也。而经论次异。可会同也。

【■补】退者。退失三昧。智慧难得现前。守者。根少胜故。以守护三昧。不得退失。胜於退法。虽护亦退。故名为守。死者。无漏智难得现前。设得恐失。故求死也。住者。得三昧已。不进不退。进者。得三昧已。转深增益。不坏者。得三昧已。无能败坏。慧俱者。因灭尽定。故有二人。得灭尽名俱。未得名慧。不退者。所作功德无退失故。

【□注】六种。约根性。慧俱。约观行。九种。乃根性观行兼举耳。

【■记】六种约根性者。释签云。尽智。有五种。无生。唯一种。即不动。此即从根。又云。以有五种性故罗汉有。种。并法行一人名不动。共六种也。慧俱约观行者。如前释云。慧人。缘空直入。俱人。带事兼修。是也。九种。则双约二义可知。

【□注】又九是空门二十七贤圣中之无学。为答福田长者所问显福田之多。赴机生善故。又六种明二加行差别。如析玄下二十九(一者。恒时加行。即勤修行。二者尊重加行。即猛利修行。六种罗汉。前二种俱无加行。第三护法。惟有恒时无尊重。第四住法。惟尊重无恒时。第五第六。皆具二加行也)。

【■补】正理论云。初二阙恒时尊重。然至无学。思法少勤。护法。唯有恒时加行。安住法。唯有尊重加行堪达具二。而是钝根。不动具二。而是利根。

【■记】此约两种加行。拣分六种也。初一句标。次一句指载。小注中先列配二种加行。六种罗汉下。分四句料简。以前二后二。各为一句。中间二种。各为一句也。

【□注】果性退否者。俱舍颂云。阿罗汉有六。退法至不动。前五信解生。(信行转入修道名信解)总名时解脱。后不时解脱。从前见至生(见得亦名见至。亦是法行转入之名)。

【■记】论释云。经说有六种罗汉。一退法。遇少违缘。便退所得故。二思法。惧退失恒思自害故。三护法。於所得善。自防护故。四安住法。无胜退缘。虽不自护。亦能不退。无胜加行。亦不增故。五堪达法。堪能好修练根。速达不退故。六不动法。不为烦恼所退动故。前五动性。从於学位信解性生。总名时解脱。以要待时。方得入定。及心解脱。其所待时有六。一衣。二食。三卧具。四处所。五好说法师。六好同学也。后不动性。名不时解脱者。谓是利根。以不待时。便能入定。及心解脱。故从於学位见至生也。然此从信解见至名者。论云。第十六心。随三向住果。名信解见至。亦由钝利有别。论者释云。随三向人而住三果。利钝二根。得名不同。若钝根。名信解。若利根。名见至。前随信行。今名信解。谓由信故。胜解相显。前随法行。今名见至。谓由向见。得至果见。此二圣者。信慧互增。故有信解见至名别。

【□注】有是先种性。有后练根得(六种罗汉。有先世种性定者。有后来修练根性转劣成胜者。如本是退法。练成思法。乃至不动。或思练成护。乃至进练成不动。唯初退法。是先动性。无练根者。又练根通资加修三位。唯除见道。以时速。不能转根故)。

【■记】此释先有后得二义。文中初二句标示先后二种。如本是下。释练根。唯初下。释先有。又练根下。明练根所通之位。唯除下。明练根不通之位。以见道第十六一剎那心速。不能转劣成胜故也。然论文解颂有异。以论释云。退法种性。必是先有思法等五。亦有后得。谓有先来是思法性。有退法性。后练根成思。乃至不动。随文当说。兹有具记。又云。退法种性。非定退也。乃至堪达。非必能达。但约容有建立此名。故六阿罗汉。通三界皆有。若执退者。必定应退。乃至堪达。必能达者。彼执欲界具足有六。色无色界中。唯安住不动。彼无退失自害自防及修练根故。唯此二句。知与此解颂有同异也。

【■备】小注中自六种罗汉至无练根者。与论正解全同。论解增出退非定退。及三界六种具缺。今小注中。增出练根。通资加修三位。皆增出意耳。

【■补】练根通三位者。正理云。非唯无学有增进根。有学异生亦有此义。唯见道位。无容起加行故。

【■备】辨讹曰。有先世种性。世字未协。按颂中先字。通指学有位中。颂中后字。须的无学果后。

【□注】四从种性退(第一退法。最下无处可退。第六利根不退。唯中间四种根性有退。如第二。退为第一。乃至第五。退为第四。又此退性。乃是练根。非先定根性也)。

【■记】此一句颂。明从种性退也。小注释明。初二句。明初后不退之故。次三句。明中间四种有退。末二句。明练根有退也。然与论释颂同。论云。不动种性。必无退理。前之五种。皆有退义。於中后四。有从性退。退法一种。无退性理。由此种性。最居下故。

【□注】五从果非先(前五种从无学果。退居学位。第六则不退也。亦是练根论退。非先种性也。非先二字。总颂果性二种退者)。

【■补】此一句颂。明前五种从果退也。非先二字。乃总颂前性退果退二种。以四从种性退者。乃谓练入根性有退。非先种性有退也。五从果退者。亦是先退法。及从退练入思等之果有退。非先思等种性有退也。若欲易明。非先之上应加一先字。如约性明先非先以论退不退。则先性不退。练入非先种性有退。若约果。明先非先论退不退。则先思性等不退。惟从退练入四位。及退一位论退也。以先种性。即先天根本。故不退。非先。乃今生学知工夫。故有退耳。

【■备】此有二种。谓性退果退也。性中论四。谓本是退法性罗汉。练成思法。退时。仍退至退法。或本是住法性。练成进法。退时。但退至住法。或是退法性。练成住法。进法。退时。仍退。至退法。是谓性退。以退性最下。无处可退。故不论之。若先是思护住进四种性。决不退至退法。故曰非先也。果退论五。其退法一种。本是退性。至思护住进四性。亦必须由退练入者。方从而并退。若先是思护住进四种性。决不退至有学果故。亦曰非先也。性退。单就五种无学四果论。果退。则从五种四果。退至有学。初二三果论。如此。庶与本论及析玄解稍合。后贤详之。

(若析玄辨果退非先中云。如第三护法。若先是退法。至果练成护法。则有果退。若先是思法。后练成护法。则无果退。乃至结云。即知果退。惟约先是退法。若先是思法等四性。必无果退。(文)此似即就退法根性论之)。

【■记】此段小注释明前五从果退也。初二句。正释前五果非六。次二句。重明是根非性退。次二句。明非先意含二退也。析玄下。辨果退非先义。此似下。注家断意。然与论不无同异。论云。五种皆有从果退义。虽俱有退。然并非先。谓诸无学。先於学位中所住种性。彼从此性。必无退理。学无学道。所成坚故。若诸有学。先凡位中所住种性。彼从此性。亦无退理。世出世道。所成坚故。若住此位。后修练根所得思等四种种性。彼从此性。容有退理。而先位中住四等性。必无退理。此所得果。先退法。有退果义。又亦无退先所得果。后所得果。容有退义。是故定无退预流果。由此应知。果退法有三。一。增进根。二。退住学。三。住自位而般涅盘。思法有四。三如前说。更加一种退住性。余三如次。有五六七。应知后一。后一增故。思法等四。退住学位时。还住退非余。若异此者。得胜种性故。应是进非退。何缘定无退先果者。以见所断。依无事故。谓有身见依我处转。见所断惑。此见为根。我体既无。名依无事。以无事故。必无退理等也。

【□注】非先有退者。但据余四说。

【■补】此二句。是析玄释。非论文。玉师引以解上二句义耳。

(此释伏疑也。盖上云五从果非先。然於退法。本先种性。何故并云五从果非先。故即释云。非先有退等也。则果退虽在前五。若论非先。唯中间四。第一退法。虽无练根。不论性退。亦论果退。思护住进。若退法练入。尚论果退。况本是退法。岂不退耶)。

【■记】此段小注。明释意也。初一句。断文。盖上云下。出伏疑意。故即下。出今释辞。则果退下。明非退法论性退。第一下。明退法亦论果退。思护下。约中间四。例初退法有果退。

【□注】不动尽智后。必起无生智。

【■补】此二句颂。明第六罗汉起无生智也。尽智。是解脱道智。即我知苦已。我断集已等。无生智。一切烦恼更不再生。即我知苦已。不复更知等。故前五虽得尽智已。或遇违缘即便退失。今烦恼永不复生无有退失。故曰不复更知更断等。

(第六於尽智后。能起无生智。所以果性皆不论退。余五有退。以不起无生智故。本住不动。练根不动。皆无退义)。

【■记】此段小注释颂明不退义。先明第六不动义。次明前五有退义。后明第六本住练根皆无退义。论释云。不动种性诸阿罗汉。尽智无间起无生智。非更有尽智无学正见生也。

【□注】余尽或正见(五种尽智后。或但起正见)。

【■记】此释与论同。论云。除不动法。余阿罗汉。尽智无间有尽智生。或即引生无学正见。非无生智后。容有退故。

【□注】此应果皆有(尽智后正见。六种应果皆有)。

【■记】此释与论。辞异义同。论云。前不动性。无正见生。即有正见生。而不说者。一切应果。皆有此故。谓不动法。无生智后。有无生智起。或无学正见前说四果。是谁果耶。应知此四。是沙门果也。

【■补】正见者。一切罗汉皆有。皆知我是罗汉。

【□注】已上颂语。取析玄意略注。且罗汉见思已尽。已证无学。所以有退者。考论祖诰。妙玄四(十六)止观九上(十二)辅行九上(十五)。

【■记】此考祖文明罗汉有退所以。妙玄云。随信行。生退思护住升进等法。得尽智无学等见。若用金刚三昧。於非想九品惑尽。次一剎那。证非想第九解脱。成尽智。次一剎那。得无学等见。或彼遇违缘有时退故。不说得无生智。此五种是信种性钝根。因中修道。必假衣食等善根增进。不能一切时所欲进也。止观云。初从粗住。讫至非想。通有四分。谓退护住进。退。又二。一。任运退。二。缘触退。缘有内外。外。诸方便二十五种吐纳失所。是外缘触退。内。於静心中三障四魔。而生忧爱。是内缘触退。后或更修得。或修不得。此人甚多。护分者。以内外方便。将护定心不令损失。住分者。或因守护安隐不失。或任运自住。即是住分。进分者。或任运进。或勤策进。各有横竖。横竖各有顿渐。若十二门一一而进。名渐进。若一时具足。名顿进。特胜通明品品而发。名横渐。一时具发。名横顿。又於四分。分分皆有四分。具如修证中说。辅行云。言退者。有因缘退。名缘触退。无因缘退。名任运退。二十五种等吐纳失所。即去取失宜。是外缘触退。於静心下。是内缘触退。又云禅门谓退分中退分者。从九品至初品并失也。退住者。至初品便住也。退进者。至初品已。更能策进至二品。乃至九品。亦能更进。退护者。退已将护。使从初品。以至九品。弗使更退。余之三分。例说可知。

【□注】盖信行慧解脱人。不修事禅。不得灭尽定。或世智断惑。但得尽智。不得无生智。遇着违缘。还起烦恼。故有退也。

(违缘者。一长病。二远行。三谏诤。四营事。五多读诵。又大经明五缘。一乐多事。二乐说世事。三乐睡眠。四乐近在家。五乐多游行)。

【■记】此玉师出其退之所以。然取止观文意释也。如止观云。一坏法人修九想。但求断苦。烧灭骨人。急取无学。不欣事观。既无骨人可观。便无神通变化。愿智顶禅。虽言烧灭。实有身在。例如灭受想。而身作证。此人好退。乃至云若然。即是世智断惑。慧解脱人。故得有退。非无漏智。断一品惑。进一品解。而有退也。

【■补】随愿而了。名为愿智。

【□注】又析玄谓。非先种性者。但是无学一道所成。不得坚固。故有退。若是先种性。由学无学二道资(坚固。故无退)。

【■记】一道所成。指缘空直入者。二道所成。指带事兼修者。

【■补】一道所成者。或谓是本断超人。初依有漏智。断上八地思。至十六心满。即超无学。不从二三果资加修而入者。名一道。若内弟子。必学无学二道入者。故坚固无退也。若准俱舍意。非先种性者。本是退法。至果练成护住等。此是无学一道所成。故有退。若先是护住等种性。或於学位练成护住等种性。此是学无学二道资持。故无退也。准俱舍及正理论。无学位中。所练根性。名一道所成。若先世所种。若有学位中。所练至无学位。皆名二道所成。正理云。无学位从退法种性。修练根行。转成思等。此四皆有退性果义。退法种性。虽必先得而是退法。故容退果。诸学位中。从退法性。修练根行。转成思等。及得学果。皆容退失。诸无学者。先学位中。所住种性。彼从此性。必无退理。学无学道。所成坚故。诸有学者。先凡位中。所住种性。彼从此性。亦无退理。世出世道。所成坚故。

(彼文更有果退性不退等四句分别)。

【■补】析玄云。一。果退性不退。即先学位是退法。至果亦是退法是也。二。性退果不退。即练思成护。练护成住。练住成进者是也。三。性果俱退。即先是退法。后练成思等四法是也。四。果性俱不退。则前二道所成。及第六不动法是也。

【■备】有师标云。此六种中。约练性练果。云何分别。初时方始转根。名练性。所修已成。名练果。以退法是先性。故不退。余四是练性。故皆退。不动得无生智。性果俱不退。又云若据图中论乎四句。於六种中退法。是果退性不退。如思练护。护练住。住练进。约性是退。约果是不退。是为性退果不退也。若退练为思。乃至退练成进。约性是退。约果亦退。则是性果俱退。若二不动。性果俱不退。显扬论明前三退思。护。则有退失。四住进不动。则无退想。抑扬随机也。

【□注】然前五种。未必全退。有遇违缘者。故有退耳。故辅行九上(十五)云。然慧解脱。亦不并退。有退义故。故说有退(文)。

【■记】此申五种不全果退也。然者。领上之词。由上文明五从果退。故此领之。以明遇违缘者退。不遇者不退。辅行下。引证上义。

【□注】又退者。非久。辅行问。退经几时。答。经少时。乃至自不知退。若自知退。当修胜进方便。复次彼烦恼现在前时。心生惭愧。速作方便。如明眼人。昼日平地颠蹶。寻即还起。(文)释签云。此生之中。必得无疑。极至临终。亦得无学故也(文五十九)。

【■记】此明退者不久。即还得果也。初一句标示退果不久。辅行下。引证。准阿含明三果人。退戒还家。毁失律仪。不失道共。俗人生谤。言无圣法。佛言欲饱起厌。不久当还更求出家。故知退即还起也。释签下。转明退即还证道果。此是略引。今具记之。文云。若退果者。牵於斯那。二果亦失。至初果住。法尔然也。此生之中。必得无疑。犹如胜人。平地颠坠。四顾遥望。不有他人。见我倒否。即能自起。极至临终。亦得无学也。

【□注】或曰。前时不时。各有慧俱。不动既从时解脱生。得非六种皆有退义耶。

【■记】此问意谓时慧两种有退。既时不时。各有慧俱。则不时中。慧解脱人。应亦有退。练根不动。既从时解脱生。应亦不免于退也。岂非六种皆有退义耶。

【□注】答慧人未必一向论退。恐只钝根有漏智断。遇违缘者退。

【■记】此科简利根不退也。问中举前义。而问六当有退。答中指钝者逢违缘有退若无违缘。即钝亦不退。况利者乎。况俱人不动者乎。如阿含中阿难问佛。大德。是学退。无学退。佛言。无学退。则知世智断惑。慧解脱人。故得有退。非无漏智断惑一品。进一品解。而有退也。

【■补】不动者。乃问练根不动。谓退法是时解脱。从退练成不动。亦时解脱。前五既有慧。后一亦应有慧。前五中慧解脱若退。则后一不动中慧解脱亦应有退。故问曰。得非六种皆有退义耶。然此由前释退所以中云慧人有退。非先种性亦有退。故据此问曰练根不动中慧人应有退义耶。答中谓前五慧解脱人亦不一向必退。但有漏智遇缘方论果退耳。若五位慧人。无漏智亦不退矣。岂有不动慧人。尚论退哉。此断定不动不退之义也。

【□注】今复图示。

【■补】此点示六种罗汉各有慧俱。四教义明。唯退只是先种性。余皆有练根性。故约性退。惟除退法。

【■记】图中以利钝分判时不时者。且一往说。其实互有利钝。止观云。若论根利钝者。法行利。内自观法故。信行钝。藉他闻法故。又信行利。一闻即悟故。法行钝。历法观察故。或俱利俱钝。信行闻慧利。修慧钝。法行修慧利。闻慧钝。是也。

【□注】六种论退。局第四果。通辨四果退不退者。析玄引三家。一。萨婆多云。初果不退。后三果退。二。大众部云。前三果退。第四不退。三。经部宗云。初四两果不退。中间二果有退(广如彼文)。

【■记】此通辨四果退不退义。析玄下。指所引宗计不同。

【□注】彼但注云。三师难定。今恐成诤。略为和融。辅行九上(十五)引婆沙云。阿罗汉退。牵二三果退。犹如井沙。上下有砖。中间唯沙。上砖若颓。从上至下。其中间沙。岂得不颓。四果如上砖。二果如中沙。初果如底下。乃至初果之前。更无有退。若彼退时。更无住处。(文)不可圣退为凡夫也。合彼初师。然见道既有不等观四谛。如婆沙云。二十八使见道断。余六十使修道断(先断三界苦下见惑)见既分尽。果理未圆。例如身子六住尚退。又后三果中断惑之智。通漏无漏。是则四果俱退俱不退。三师之说。皆无妨碍。

【■记】此约义融收三宗也。初二句。指析玄注辞。次二句。明今和融。辅行下。举所引断合。然兹略举所引。今具记之。谓婆沙中问。阿罗汉退。不应二三果亦退。答云。罗汉退。牵二果退。犹如沙井。上下有砖。中间唯沙。上砖若颓。从上至下。其中间沙。岂得不颓。四果如上砖。二果如中沙。初果如底下。若至底竟不复得去。问。若至初果。亦应言退第二第三。答。如人堕於三层之屋。彼亦如是。虽不言退二三。二三实退。复次二三是第四因。其果既退。其因亦退。若尔。初果亦四果因。亦应说退。答。初果之前。更无有果。若彼退时。更无住处。若许初退。则有多妨。本是见谛。今非见谛。本是得果。今非得果。本是决定。今非决定。本是圣人。今非圣人。离如是过。故不说退。总而言之。不可以圣退为凡也。如金出矿。岂更为矿乎。则知此论。合彼萨婆多宗说也。然见道下。融初果亦有退义。如婆沙云者。如上注云。先达言。有二种根性。若等观四谛者。见道断八十八使。若不等观四谛者。见道中唯断三界苦谛下二十八使。余三谛下之见。随修道断。乃钝根也。见既分尽。果理未圆。犹镜垢未尽去。光不全现也。例如身子六住尚退者。舍利弗于六十劫中。行菩萨道。证别六住。欲渡布施河时。有人乞眼。舍利弗言。眼无所用何以索之。若须我身及财物者。当以相与。答言。不须汝身及以财物。唯欲得眼。若汝实行檀者。以眼见与。时舍利弗出一眼与之。乞者得眼。于尊者前齅之嫌臭。唾而弃地。又以脚踏。舍利弗思惟言。眼实无用。而强索之。既得而弃。又以脚踏。何弊之甚。如此人辈不可度也。不如自调。早脱生死。思惟是已。於菩萨道退。回向小乘。是则身子尚退。况小乘初果声闻。岂有触违缘得不退乎。妙乐云。六心中退者。准缨络意。身子於十住中。第六心退。恐是尔前。见思俱断。至六心时。见犹未尽。六心尚退。故云例如也。又后下。融后三果有退不退。如论家云。无漏不退。但禅定退。修得欲界电光之定。此定难促。有时退失名退。无漏无退。又阿含云。世智断惑。慧解脱人。故得有退。非无漏智。断一品惑。进一品解。而有退也。是则下。结成四果退不退义。

【□注】子缚者。见思烦恼。果缚者。五阴报质也。灰身即灭戒身定身。解脱身。解脱知见中半分。灭智。即灭慧身。解脱知见中半分。则五分法身俱灭也。

【■记】此释出有余无余二涅盘体。然就小乘宗。自有二义。一者有宗曰。涅盘体一。约时不同。得二名字。言体一者。於此宗中。烦恼业思。以道力故。应起不起。择灭无为。是涅盘体。此体是一。约对身智。得二名字。身智未尽。说前涅盘。以为有余。身智尽竟。向前涅盘。转名无余。非身智灭。即名涅盘。以此身智。起已谢灭。是无常故。若断因故。令后不起。是非择灭。故非涅盘也。二依成实。涅盘体二。生死因尽。名一涅盘。生死果尽。名二涅盘。由有宗中。要道亲断。方称择灭。身口二业。及生死果。非道亲断。故不取之。成实。由断烦恼。余不起故。见道断故。亦得择灭。故名涅盘。今合有宗义也。

【■补】解脱者。於无明心俱解脱。无有余习。永不退转。故名解脱。解脱知见者。能於一切断结道中。念念悉知。又知众生。深心所念。如应说法。令得解脱。故能於一切众生。一切解脱道中。知见具足。又五分法身者。分。即分齐。法。谓戒定慧诸法。身者。聚也。聚集诸法。以成其身也。诸法指五阴。戒身。戒法成就。证得此身。因修无漏定禅。得定身。修无漏慧。得慧身。心智断有漏烦恼。名有为解脱。烦恼灭尽。证得无为真理。名无为解脱。由二种解脱证得。名解脱身。知以智知。见以眼见。因此智眼。於一切法。知觉照了。当体即空。悉皆如幻。得证此身。名解脱知见身。文出三藏法数。又戒身等者。光明记云。谓无学道共戒。灭尽定。无生慧。有余解脱。照解脱智眼。知名为见。谓自知是初果。乃至四果也。是则前三。并在於果。方名法身。若入无余。则五分灭。灰身。则戒定有余解脱灭。灭智。则慧及知见灭也。又解脱者。肇云。纵任无痴。尘累不能拘。解脱也。释云。变化如意。於法自在。解脱无碍。故名解脱。又云。心得自在。不为不能所缚。故名解脱。净名疏云。一真性。二实慧。三方便。此当初真性也。解脱知见者。如大论问。但言知。何以复言见。答。言知言见。事得牢固。譬如绳。二合为一。则得牢坚。复次若但说知。则不摄一切慧。如阿毗昙所说。慧有三种。一。有知非见。二。有见非知。三。有亦知亦见。有知非见者。尽智无生智。五识相应智。有见非知者。八忍世间正见。五邪见。有亦知亦见者。余残诸慧。若说知。则摄见。若说见。则不摄知。故说知见。则具足。

【■备】辨讹曰。将解脱知见分。半分属身。半分属智。据经论祖诰。并无此意。又解脱身。即尽智。解脱知见。即无生智。若论身者。五俱身。论智。五俱智。不可半半分对也。又灰身者。乃灭报质身。不可指五分法身。存考。

【□注】然身子入灭。而均提答佛。何云五分法身不灭耶。释签十云。无作之业。至未来世。名为不灭。非常住不灭也。(文)无作业者。乃功勋耳(云云)。

【■记】此料简五分法身灭义。问中举事。以明灭而不灭。然均提乃身子弟子。身子既入涅盘。弟子均提携师衣钵来至佛所。佛即问言。汝师五分法身灭耶。均提答佛。不灭。今释无余涅盘。五分法身俱灭故举其事。问彼云何不灭。反明彼若不灭者为是。此则何以言俱灭耶。释签下。引答以明其不灭者。乃延留未来之不灭。非亘古今湛然常住之不灭也。盖无作业。即小乘戒定慧也。所以但至未来世者。如律疏云。无作之业。至未来世。戒是有为色法。定是有为心法。命朽之时。形俱无作。戒体虽谢。无作戒业得得不灭。以随业道至未来故。由诸事定能伏结惑。如虫残藏。由伏故断。如虫害命。以无漏慧。得初果已。慧道势分。流至未来。经於七生。以灭尽惑。是则均提所言不灭。终归乎灭。以无作之业。乃功勋故耳。故此无余涅盘。必须五分法身俱寂灭也。

【■补】若约凡夫及有学人。可云是业至未来。罗汉不受后有。只可作功勋边论。

【□注】孤调解脱者。辅行三上(十一)云。灰身。故无身。灭智。故无智。独一解脱。故曰孤调。妙玄取独灭义。亦名孤调。涅盘名独灭者。辅行引大论云。小乘戒为自调。禅为自净。慧为自度(文)。

【■记】此释孤调解脱义也。谓此小乘解脱。不同大乘必具身智。所谓直解脱。非解脱。解脱必具法身般若故也。小乘以身为大患。以智为劳形。故灰其身。灭其智。以取解脱。是为孤然一解脱也。辅行云。若入灭定等者。既有身在。名为法身。受想心所识智不行。名无般若。故云无智罗汉。在无色等者。无色般含。於彼无色。得有余般。名为罗汉。唯有心智。而无色身。似有般若。而无法身。若入无余等者。灰身故无身。灭智。故无智。独一解脱。故曰孤调。妙玄下。指义示明。辅行引大论释妙玄独灭名义者。谓是中说胜因缘。是二乘福德。皆为自调自净自度。持戒是自调。修禅是自净。修慧是自度。又自调者。正语。正业。正命。自净者。正念。正定。自度者。正见。正思惟。正方便。此亦不出戒定慧意。今取自私自利之行。不行利他之业。以释独灭义也。

【■补】妙玄取独灭义。应妙乐四卷二十九。

【□注】然断欲九品。立二三果。上八地思惟一无学者。止观六(七)云。如险处多难。多须城壁。欲界多难。多果休息也。(文)故知上界定地少难。惟立一果。

【■记】此释伏问也。或问教中依断惑立果证。则应依品数宽狭立果位多少。何以欲界唯九品惑。多立二三两果。而上界八地。有七十二品惑。唯立一果耶。故此牒而释之。以明欲界多难。人有八苦。天有五衰。所具之惑。能润七番生死。既有多种患难。故二三两果与之休息。以下例上。则知定地。纵然有难。难亦不多。是故唯立一无学果也。

【□注】若尔。七圣中二为见道。(信行法行)二为修道。(信解见得)二为无学道。(时解脱不时解脱)复以身证对四果向者。何耶。有云。位邻无学。将断非非想惑。特立此位。如别圆之有等觉也。今谓空有二论。设位不等。教门方便。多少随宜耳。

【■记】此释蹑问也。或蹑上问云。若上界定地少难。惟立一果者。何以教门七圣对三道。复以身证对四果向耶。答中有二。初举旧答。意明别人将断十二品无明。证妙觉果时。必立一位等觉。圆人将断四十二品证妙觉果时。亦立一位等觉。盖以别圆两教。意在等觉。运起金刚观智。断尽一分障果无明。藏人亦然。欲运金刚观智。断尽非非想最下一品软惑。故须立此身证一位也。今下。是注家融会。意明身证一位。成论所有。毗昙所无。且教门随机施设。不必定执也。

【□注】妙玄明身证得灭尽定。约似证也。成论云。不得灭尽定名身证者。对四果真证。夺而言之。

【■记】此二文明身证灭定。有得不得之别。妙玄第四下。明身证云。入灭尽定者。身证此定。受想心灭。成论明若得灭尽。而不能入诸禅定。名慧脱。若能入诸禅定。而不得灭尽。名身证。若二俱得。名俱解脱。是则二文身证灭定。有得不得之别。故此释明妙玄。乃约似证而与之。成论。乃对真证而夺之。

【■补】成论以灭尽定为罗汉果。引经若比丘能入灭定。一切事讫。若灭定非罗汉果。不应说一切事讫。经中说学人得九次第定。不说得灭尽。行者。若得灭尽。而不能入诸禅定。名慧解脱。若能入诸禅定。而不得灭尽。名身证。若二俱得名俱解脱。

△三结明位竟。

略明声闻位竟。

△二支佛三。初合标。

次明缘觉。亦名独觉。

【□注】辅行九下(十五)引大论二十一云。迦罗此翻缘觉。亦名独觉。(文)四教义二(十八)标云。辟支迦罗。此翻缘觉。释中开二。谓缘觉独觉。

【■记】四教义云。辟支迦罗。此翻缘觉。此人宿世福德神根胜利。学十二因缘以悟道也。大论云。缘觉有二种。一。独觉。若佛不出世。佛法已灭。是人先世因缘。能独出世。不从他闻。自以智慧得道。故名独觉。二名因缘觉者。是人道根淳熟。藉小因缘。而能觉悟。如见林坏。因此觉悟。成辟支佛。大论意似用此名因缘觉。是为标示华梵一名。而释为二也。今明因缘觉者。因闻十二因缘以悟也。皆四教义文。

【□注】新译华严音义云。二名各有梵语。毕勒支底迦。此名各各独行。佛者觉也。钵罗底迦。此翻缘觉(翻译名义亦开二名)。

【■记】此出静苑师音义。又曰毕勒支底迦。旧翻独觉。正得其义。或翻缘觉者。译人之谬。以梵语钵罗底迦。此翻缘觉。故智论十八通上二类也。

【□注】辟支迦罗。名通二种。若毕勒支底迦。局在独觉。此皆梵音赊切故也。(除通二名。切局独觉)缘觉者。观内因缘。禀佛教法。独觉者。观外因缘。无师自悟。文句四(七)引大论云。独觉者。出无佛世。缘觉者。愿生佛世(文)。

【■记】此正释二名。言缘觉观内者。如云。过去二支因。现在五支果。现在三支因。未来二支果。又云。二因既非其业。五果之报何酬。爱取有既已无疵。生老死亦何所累。如此观察十二因缘。流转还灭。是出有佛世。禀佛教法者也。独觉观外者。如云。秋观黄叶落。春见百华开。睹物变以悟无常。鉴时迁而入真道。是出无佛世。无师自悟者也。文句引大论。是证成意。

【□注】俱舍明独觉。自有二种。一麟喻。二部行(如析玄上)。

【■补】一麟喻者。唯欲自度。全无度他之心。譬如麒麟。唯有一角。独行无偶。二部行者。兼能利他。谓部党共行。对前各各独行而言。此人得初果已。未值佛世。七番生死后。证余支佛。教中如鹿行走。亦能并驰并顾也。

【□注】已上名义各释。

【■记】此结上文缘觉独觉各释名义也。自此以下。约名义通释。

【□注】若集解云。慈恩基师。引仁王经列独觉众。又云释迦出世。五百独觉从山中来。至於佛所。学者如何消释此耶(文)。

【■记】此引集解为通释之本。集解神智义师。释四教仪之书也。

【□注】补注六亦引而释云。本是声闻根性。以缘悟菩提。故名支佛(文)。

【■记】此引辅注以声闻根性。通释独觉。辅注神智义师释三大部之书也。

【□注】然仁王经初。本无独觉之名。但云复有八百万亿大仙缘觉。慈恩意以缘觉一众。诸经兼声闻而列之。若二乘别列。如仁王也。然经云缘觉。慈恩称独觉者。盖根性不异名义互通。如缘觉称独觉者。虽值於佛。乐独善寂故。即慈恩所云是也。独觉称缘觉者。虽无师教。观外因缘故。如光明经云。或不恭敬。缘觉菩萨。智者科为忏无佛世。敬田恶业是也。

【■记】此会通基师。引经列众之意。然仁王经下。领上列独觉众意来。谓经初本无其名。但有大仙缘觉之语。而基师列为独觉者。意列诸经。以独觉摄在声闻众中。乃以大仙缘觉之语。列为独觉众。所谓若声闻独觉。二乘别列。则如仁王经也。然经云下。释明基师以经中缘觉称独觉意。谓根性不异。故同为小乘。而名义互通。故可交互相称。虽值於佛下。示缘觉之名义通独觉。谓值佛闻因缘入道。名缘觉。而志乐离群孤寂。故义通独觉也。如慈恩所云一句。证慈恩所指独觉是其人也。无师教示下。示独觉名亦通缘觉。谓无师教示。而观外因缘境悟道。故名通也。如光明经下。指证其人。即经忏悔品云。或不恭敬。缘觉菩萨。如是等罪。悉皆忏悔。而大师文句中。科为忏无佛世敬田恶业。是则科名无佛世敬田。即是独觉。而经言缘觉者。当是独觉名为缘觉也。

【■补】忏敬田恶业者。田有三种。一。卑田。亦名悲田。即众生是。二。敬田。即父母佛菩萨是。谓缘觉菩萨。出无佛世。乃众生之福田。既不恭敬福田。即成恶业矣。故当忏悔之。既无佛世。而有缘觉。则知独觉。亦称缘觉矣。若不孝养父母。则为恩田恶业。不济贫苦众生。则为悲田恶业。今不崇三宝。故云敬田恶业也。

【□注】又独觉亦通见佛。文句四(七)引华严等。独觉有三类。一者知佛出世。即先入灭。或佛神力。徙於他土。二者出无佛世。三者虽生佛世。愿见佛故。不即舍寿。亦不被移。(文中义具此三)五百独觉从山来者。即第三类。

【■记】此人云通五百独觉。来至佛所也。初一句。标。文句下。举文证释。一者下。即华严所云。菩萨下兜率。放光照之。觉即舍身。不觉。则佛以神力而徙之。二者下。即中论所云支佛出世。佛法已灭。此是独觉人也。三者下。谓此人先得初果。十四生未满。若值佛。即成罗汉。不值佛。即成独觉。其既值佛。亦不舍寿。亦不被移。愿见佛故。二果三果例然。文中义具此三者。此句指今仪文。通具三类独觉。或是文句指经通具也。

【□注】通义虽尔。别释如前。又二辟支。各有大小。准辅行九下(十五)有三义。一具相名大。不具名小。二两大中现通者大。无通者小。三现通中说法者大。不说者小。又四教义四。宿世偏修性念处者小。兼修共念处者大。又先达立渐顿二义。如辅行等。七生初果后方极证为小。顿证为大。

【■记】辅行三义者。引大论云。若七生初果。值无佛世。名小。百劫种相。名大。种相不同。或三十相。二十九八。乃至一相。此独觉大小也。又七生尽。植佛出世。名小。种相修福。遇佛闻教。名大。此缘觉大小也。又两大中。各有现通不现通现通者大。不现通者小。现通说法者大。不说法者小也。四教义云。今此小大二种独觉。辟支迦罗。宿植不同。或於前世。若偏修性念处。观十二因缘。善根淳熟。生无佛世。因於远离。自然独觉。成小辟支迦罗也。若修性共二种念处。理事善根淳熟。独觉自悟。具足三明八解脱。及六神通。成大辟支迦罗也。又先达立顿渐指如辅行等者。

【■备】意谓七生方证辟支果。为渐为小。不待七生而证者。为顿为大。此以加行损生为大也。

【□注】若与声闻对辨者。如文句七(二十六)云。二乘六义同。十义别。同出三界。同尽无生。同断正使。同得有余无余。同得一切智。同名小乘。别开十义者。行因久近。六十劫百劫故(一)。根利钝(二)。从缘独悟(三)。无悲鹿羊。(四。声闻如羊。惊绝奔走。支佛如鹿。并驰并顾)有相无相(五)。观广略(六)。能说得四果法。不能说法得暖法。(七。有云支佛能说法。令人得四果。声闻不能说法。不能令人得暖法)在佛世不在佛世(八)。顿证渐证(九)。多现通。少说法。声闻不定(十)。

【■记】此示声闻与支佛对辨。而有六同十别之异。言二乘六同者。一同出三界。即梵行已立。二同尽无生。即我生已尽。三同断正使。即所作已办。四同得有余无余。即不受后有。五同得一切智。即人空般若。六同名小乘。即喻如羊鹿二车也。言十别者。一声闻行因六十劫。支佛行因百劫。二支佛根利。声闻根钝。三声闻从师。支佛独悟。四声闻如羊。惊绝奔走。支佛如鹿。并驰并顾。五支佛有相声闻无相。六支佛广观内外因缘。声闻略观四谛。七支佛能说法。令人得四果。声闻不能说法。不能令人得暖法。八声闻在有佛世。支佛不在佛世。九支佛无分果。故能顿证。声闻有分果。故但渐证。十支佛不乐说法。假神力以化他。声闻或时现通。或时说法。之不定也。

【■补】言能说得四果法者。如本行经云。辟支佛者。理无说法。唯以神通。而用化物。不以余法。四念处云。支佛出无佛世。不禀佛教。但作神通。以悦众生。不能说法。此中小注有悞。当是声闻能说。支佛不能说耳。纵能说法。既出无佛之世。安得有四果者乎。

【■备】上曰现通中说法者大。此中小注指支佛当能说法。令得四果者。似指支佛说法功用。显其用胜也。

【□注】文中六十劫百劫者。析玄上(一)明修行。声闻利者三生。钝者六十劫。支佛利者四生。钝者百劫。(文)然则声闻胜支佛耶。声闻但入见道。支佛极证无学。还以支佛为胜。

【■补】此牒释行因久近。意明二乘各有利钝。而上文乃就二乘钝者。论行因久近也。次料简胜劣。问中举行因久近。故以声闻为胜。答中约所证浅深。故显支佛为胜也。言三生者。声闻顺解脱分。外凡为一生。四善根顺决择分。内凡为一生。见道入圣位为一生。俱舍云。极速三生得解脱。谓初生起顺解脱分。二生起顺决择分。三生入圣乃至得解脱。婆沙问。顺解脱分善根。在有情身。其相微细。已种未种。云何可知。答。以相故知。彼有何相。谓闻善友说法。身毛为竖。悲泣流泪。厌离生死。欣乐涅盘。於法。法师。深生爱敬。当知决定已种顺解脱分善根。若不尔者。当知未种也。支佛四生者。三生见道。得初果已。出无佛世。证无学果。故为四生。

【□注】又有相者支佛。无相者声闻。分别功德论五卷。初谓字函云。身子有七相。目连有五相。阿难二十相。独难陀有三十相。难陀金色。阿难银色。(文)是则声闻亦有相耶。须知元是声闻根性。不论种相。若是支佛转为声闻。不妨有相。四教义二云。迦叶舍利弗等。皆是辟支根性人也。(文)若文句解形色憔悴。谓二乘不修相好。此以大形小。不可为并。

【■记】此相有相无相义别。初二句。指释。论下。引证可知。四教义下。指人显根性也。如四教义云。若生佛世。闻生灭十二因缘教。即发四辩。还名罗汉。在声闻数。如迦叶舍利弗等。皆是辟支根性人也。亦名辟支佛。若不尔者。那得次为求支佛乘。说十二因缘。设不值佛。亦自得道。据此。则知身子等声闻。是支佛根性。故亦有相也。

【□注】又根利钝者。别对支佛是法行。声闻是信行。通论各有信法二行。文句五(三十一)妙乐六(二十八)。

【■记】文句云支佛求自然慧者。辟支是法行人。从他闻法少。自推义多。故取譬鹿。鹿不依人故也。自然慧者。从十二因缘门入。此门本自有之。非佛天人所作也。妙乐云。是法行人者。一往。且对声闻凭教所以。支佛自思为法。然支佛必自证。声闻信法。信法具如止观第五记。引婆沙等文。闻法少者。支佛或闻教。堕在声闻者。亦是因信。但云闻少。是则文句证成别对妙乐证成通论。各有利钝也。

【□注】诸文更有侵习不侵习。亦由根利钝故。

【■记】此重约利钝释也。谓支佛根利。故断正使更能侵习。而声闻根钝。故虽尽正使不能侵习也。

【□注】支佛不制分果。四教义二。释小独觉云。本是学人在人间生。或须陀冱。七生既满。不受八生。自悟成道。(辅行亦云七生初果)此是声闻根性。出无佛世。后证支佛。是故云尔。非分果也。

【■记】此明支佛。不立分果也。初一句。直标。次四教义下。引示。文云。本是学人。在人间生。尔时无佛。佛法亦灭。或须陀冱。七生既满。不受八生。自悟成道。是人不名为佛。亦非罗汉。但名小辟支也。若论其道力。或有不如舍利弗等大罗汉也。辅行亦云。若七生初果。值无佛世。名小迦罗。此是下。释非分果义也。

【□注】若般若经。明独觉向。(此则无妨)大乘同性经。明支佛十地(此乃兼说耳)。

【■记】如大品云。辟支佛辟支佛道。当知支佛道。即独觉向也。无妨者。以独觉向。但是伏惑之类。非是分断惑果。故虽明。而不妨也。大乘同性经。明诸佛十地。声闻十地已有菩萨。名海妙深持。问佛。支佛地复有几许。佛言。支佛地。有十种。一。苦行具足地。二。自觉甚深十二因缘地。三。觉了四圣谛地。四。甚深利智地。五。八圣道地。六。觉了法界虚空界众生界地。七。证寂灭定地。八。六通地。九。微秘密地。十。习气渐薄地。是名十种支佛地。是知同性明支佛十地。乃因问之便兼说耳。言兼说者。谓此经正明菩萨声闻十地。约行证境智。而明支佛十地者。乃兼说耳。

【□注】别行疏云。支佛侵习为浅处。通教菩萨正习尽名彼岸。(文。此以三藏支佛。与通菩萨共论。)疏记上云。支佛修行。不立分果。深观缘起。九种三多。(作福。供佛。闻法)福慧既隆。预侵二习。(预。进也。此释支佛侵习之所以也。不可竟作断习看。而连下文作难)虽未发真(真无漏智)四流莫动。(欲。有。见。无明)名得浅处。(支佛向中伏惑)顿证极果。名到彼岸。(此以支佛向。与支佛自论)通教菩萨。正尽。得浅处。习尽。到彼岸(文。此约通菩萨正尽习尽自论)。

【■记】此别行疏明水难中文。疏以三藏支佛。与通菩萨共论浅处彼岸。记中各论二人浅处彼岸。可解。二习。即烦恼习。业习。以其福隆。故进侵业习。以其慧隆。故进侵烦恼习也。与支佛自论者与。支佛果自论也。

(旧谓支佛必须发真。方侵习气。别行疏记云。预侵二习。复云。虽未发真。此谓难也。须知疏中以三藏。支佛与通菩萨共论浅处彼岸。记中义开二人各论。不可谓记文正释疏中支佛侵习为浅处。以预侵二习连下虽未发真。而作难也。若如上注释。则无妨矣)。

【■记】此段小注。正上记文句义。先出引旧并疏记文作难。次诫示疏记共论各论义别。不可下。遮其以文作难。若如下。指依上释为妥。

△二分释二。初明缘觉禀教四。初正明所禀教法。

值佛出世。禀十二因缘教。所谓一无明(烦恼障烦恼道)。

【□注】过去一切烦恼。皆是无明。体。即是痴。迷暗为性。无所明了。故曰无明。

【■记】此指无明名体也。初二句。指名。如法界次第云。过去一切烦恼。通是无明。以过去未有智慧光明。则一切烦恼得起。是以过去烦恼。悉是无明也。次一句。出体。如唯识论云。痴惑於诸理事。迷暗为性。当知痴。即无明也。又云。我痴者。谓无明。愚於我相。迷无我理。故名我痴。若敌体指之。亦如唯识云。此中无明。唯取能发。正惑后世善恶业者是也。末二句。谓无智照之明於诸事理。无所明了故。

【□注】注云烦恼障烦恼道者。辅行三下(十四)云。能蔽圣道故名为障。展转互通。故名为道。并从过患功能立名(文)。

【■记】此释无明。即名障道。盖障者。遮障遮蔽为义。道者道路能通为义。而此无明。能遮蔽圣道真明。能互通有漏业果。是故以三障论之。为烦恼障。以三道论之。为烦恼道也。

二行(业障。业道。此二支。属过去)。

【□注】造作名行。於过去世。造作诸业也。

【■记】此释行业名义。如法界云。从无明生业。业即是行。以善不善业。能作世界果故。故名为行。妙玄云。行时过去诸行时。唯识论云。即彼无明所发。名行也。既行以造作为义。能引为支故於三障。为业障。於三道。为业道。此即过去二支因也。

【■备】辨讹曰。标记云。三障。与三道不同。数数现起者。名烦恼障。余惑名烦恼道。五逆恶业。名业障。余业但名业道。北洲无想及善恶趣名为报障。余报。但名苦道。分道障者。修行之切要也。

三识(托胎一分气息)。

【□注】既有惑业。以生垢心。故父母交会时。意识妄念投托母胎。一剎那间。有了别义。名之为识。

【■记】此释识名惑业者。即无明与行。为能生垢心。即颠倒垢染之心为所生。由此所生垢心。於父母交会根境研磨之时而起妄念。或爱母而憎父。或爱父而憎母。认其所遗。以为己有。即此三缘和合。名为投胎。所谓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也。一剎那间有了别义名之为识者。法相宗以集起名心。思量名意。了别名识。盖明八七六识次第得名也。今指第六名识支。又法界云。从行生垢心。初身因。如犊子识母。自相识故。名识。即是父母交会托胎时名。

【□注】托胎一分气息。止观九(二十一)云。初托胎。名歌罗逻。此时即具三事。一命。二暖。三识。是中有报风。依风。名为命。精血不臭不烂。名为暖。是中心意。名为识。(文)此时便随母气息上下出入也。

【■记】此引止观之文释托胎也。如辅行云。初入母胎如风雨入舍。入已。若不坏者。七日一变。初七名歌罗逻。此云凝滑。状如薄酪。是中有报风依风名命者。辅行云。寿名风息。初投胎时。有一毫气。但根未具时。随母气息。根具气分。名为儿息。由有息故。连持此身。从能持说。故息名寿也。精血名暖者。辅行云。暖。即是身。以由暖故。精血不坏。从功能说也。心意名识者。辅行云。识。即是心。从当体说。

【■补】报风依风。亦名报息依息。依息者。依心而起。如嗔欲时。气息隆盛。初入母胎。即有报息。随母气息。儿渐长成。风路滑成。儿息出入。不复随母。生在异处。各各有息。名曰报息。

四名色(名是心色是质)。

【□注】从托胎后。五个七日。名形位。生诸根形。四支差别故。虽有身根。及意根。未有眼等余四根故。六处未圆。皆是名色蹑。

【■记】此释名色也。初一句。示胎中第五位。以教中明初七名歌罗逻。翻凝滑。二七名頞部昙。翻疱。三七名蔽尸。翻凝结。四七名羯南。翻凝厚。五七名钵罗奢佉。翻形位也。虽有下。明成及未成各根。妙玄云。已受生相续。未生四种色根也。

【□注】名是心色是质者。四蕴是心。一蕴是色。质碍曰色。心但有名也。

【■记】名者。缘虑之气。但有其名。而无其实。法界云。从识生非色四阴。及所住色阴。是为名色也。

五六入(六根成此胎中)。

【□注】从名色后至第六七日。名发毛爪齿位。七七日名具根位。五根圆满故。

【■记】妙玄云。六入已生。四种色根具足也。法界云。从名色中生眼等六情。名六入。从五疱初开已来。即是六入名也。

【□注】六根成者。辅行四下(二十一)云。十九七日。诸根具足。(文)此胎中总有名色六入。皆胎中位故。辅行(八)云。三十八个七日。皆胎中位。

【■记】此结示胎中位也。初总示。次引证。辅行引阿难问经。佛为广说胎相。初七名阿罗逻。如薄酪。二七名阿浮陀。如厚酪。三七名闭手。如短小药杵。四七名伽那。如温石。五七名波罗奢呵。五疱开张。六七现膝相。七七现手足相。八七手指相。九七眼耳鼻口。大小便道相。十七坚实有风门。吹胎如囊。十一七七孔开彻。母性改常。十二七生大小肠如丝綖。有三支节。一百孔穴。十三七生饥渴想。十四七生九脉交络缠绕。十五七生二十脉派一边各十。又四十脉派。八万名。十六七气息通。十七七眼得光。十八七诸根明。十九七诸根具。二十七生诸骨。二十一七生肉。二十二七生血。二十三七生皮。二十四七生肤。二十五七血肉长。二十六七生发。二十七七以业力故。分别端丑。男居母左。女居母右。男面向内。女面向外。皆手掩面。蹲踞而坐。二十八七生八种想。谓床榻园林等。二十九七生光润。五色别异。三十七长发爪。三十一七至三十五七。人相具足。三十六七生厌离想不乐。三十七七生秽狱想。三十八七风力所转。头向产门。申两臂。出产门。每於一七。各有一风。吹令变易。风各有名。具如彼经。生已。八万户虫。从方而生。纵横饮啖。左右各五百诸节。各有若干虫户。长大衰老。常与虫居。是则乃至三十八七。计日成二百六十六。计成九月。所以少四日者。以半小月故也。问。世教及经。并云十月。何故唯九。答九即十也。如月初一受胎者。定唯九月。二日已去。日数满时。即跨至十。又罗云六年。胁尊者六十。亦有减者。乃至五月者。虽谓增减不同。而寿暖息必具。此不可以常论。

六触(出胎)。

【□注】出胎已后。至三四岁。由根对尘。情尘识合。然於违顺中庸差别境上。未能了知生苦乐舍。是名为触。

【■记】此释触名体也。先出体。谓人生三四岁时。眼等五根。对色等五尘。中有识生。以此情尘识三。和合而成触体。故法界云由入对尘。情尘识合。是名为触。然於下。示触名。谓一切境缘。并有媸妍。见有好丑。皆出自心。故人於违境生苦。顺境生乐。非违顺中庸境。生舍。今尚未起苦乐等见。名之为触也。

七受(领纳前境好恶等事。从识至受。名现在五果)。

【□注】从五六岁至十三岁。因六尘。触六根。即领纳前境。於三受违顺中庸境上。已能了别。然未能起淫贪之心。故名受也。

【■记】妙玄云。能分别苦乐。避危害事。能生贪爱。不起淫欲。於一切相。不生染着。是时名受。此上识等五。以三世因果言之。同是现果。即现在五支果也。

八爱(爱色男女金银钱物等事)。

【□注】从十四五岁。至十八九岁。贪於种种胜妙资具。及淫欲等境。然犹未能广遍追求。不名为取。皆是爱支所摄。

【■记】此释爱名用也。先明业用。谓贪胜妙资具。乃爱资生尘境。及贪淫欲。乃爱男女情境。法界云。从受中心着。名爱。谓於领受中心心渴爱也。然未能广遍追求。如冲虎穴。过龙津。不顾危亡。唯以欲求。乃名为取。今既未能。故是爱摄。

九取(凡见一切境。皆生取着心。此二未来因。皆属烦恼。如过去无明)。

【□注】即从二十岁已后。贪欲转盛。於五尘境。四方驰求。名之为取。

【■记】以释取名也。谓二十已后。正当强壮。血气方刚。较前淫欲。愈觉转盛是以戴月披星。梯山航海。适越投楚。走北奔南。深染尘欲。名之为取。妙玄云。以贪境故。四方追求。是时名取也。此取与爱。以三世因果言之。同是未来生死因。以三障三道言之。如过去无明同烦恼障。烦恼道。即无明爱取三烦恼也。惟无明发业。爱取润生。有殊耳。

十有(业已成就。是未来因。属业道。如过去行)。

【□注】体即是业。谓驰求诸境。起善恶业。积集牵引。当生三有果。故名为有。注云是未来因者。虽属现在。却为未来苦果之因也。

【■记】此释有名体也。初指体次释名。取为能起。善恶业为所起。即此所起善恶业为牵引因。成三有之异熟果。是则有因有果。因果不忘。名有。法界云。从取。则后世业因成。名有。又因能有果。故名为有。注指仪文原解。业已成就是未来因者。虽云现在三支因。实为未来苦果之因也。又以三道言之。而此有支。与过去行支。同是业道。即行有二支属业道也。然有少别。以行惟善恶二性。有。通善无覆无记也。

十一生(未来受生事)。

【□注】从有还受后世五众之身。是名生。所谓四生六道中受生也。

【■记】此释生名也。初正释名。谓由现在有支为正感生死之因。故受未来生身之果。五众。即五蕴也。所谓下。示生处。先德云钻马腹。入驴胎。涂炭经曾几度回。适从帝释殿前过。又向阎君锅里来。是也。四生六道。乃善恶者。受生之处也。

十二老死。

【□注】从五众之身熟坏。是名老死。

【■记】此释老死名也。如唯识云。老死。犹云衰变败坏。住世衰变。总为老名。身毁命终。最后败坏。乃得死名也。而老死同一支者。唯识又云。老非定有。附死立支也。此老死支。与上生支。同为未来苦果。即未来二支果也。又此未来二果。及现在五果。於三道。即苦道。於三障。即报障也。

此是所灭之境。

【□注】以能灭之观。顺推此境。故此十二。即所灭境也。

【■记】此释结名也。言所灭之境者。如法界云。若正观诸法实相清净。则无明尽。无明尽。故行尽。乃至众苦和合皆尽。是为以观顺推。此境灭尽。名所灭境。

【□注】不立病支者。妙玄二(十六)云。问。何不说病为支。答。一切时。一切处。尽有者立支。自有人从生无病。如薄拘罗生来不识头痛。况余病也。是故不立。问。忧悲是支否。答。非也。以终显始耳。如老死。必忧悲(文)。

【■记】此节料简有二。先明病不立支。问以生老病死为四大山。皆能逼害於人。既三种立支。何独病不立支耶。答中不徧时处。故不立支。如瑜伽论云。十二有支。一切一分。上二界有。而病不遍一切处。不定一切时。故不立支。又唯识论云。薄拘罗。年百六十岁。无病无夭。由昔持不杀戒。九十一劫命不中夭。昔施僧一诃黎勒果。故身常无病。欲界众生尚有如薄拘罗者。况色无色。故不以病为支也。次明忧悲不立支。如有老死。必有忧悲。故婆沙云。老死有果。谓忧悲。老死为忧悲因。名始。忧悲为老死果名终。忧悲既苦。老死亦苦。故云以终显始耳。

【□注】释签三(三)云。问。爱取何别。答。爱增广。名取。(文)然上一往似论三世。在支佛逆顺两缘。百千万世观因缘等。

【■记】因缘有三世。二世。一念。三种。随修一种。即证缘觉果故。今但论三世也。支佛逆顺两缘。百千万世等观。已记前。

△二谛缘开合殊异三。初标显殊异。

与前四谛开合之异耳。

【□注】止观一(十二)云。总说名四谛。别说名十二因缘。

△二征释开合。

云何开合。谓无明。行。爱。取。有。此之五支。合为集谛。余七支。为苦谛也。

【□注】苦。是识。名色。六入。触。受。生。老死。七支。集。是无明。行。爱。取。有。五支。道。是对治因缘方便。灭。是无明灭。乃至老死灭。(文)辅行一下(十)云。离苦集为十二支。观因缘智以为道谛。十二支灭。以为灭谛。(文)文句七(二十一)云。十二因缘者。还是别相细观四谛耳。约苦集。即有无明老死。约道灭。即有无明灭。乃至老死灭也(文)。

【■备】此对声闻四谛判。

△三殊异所以。

既名异义同。何故重说。为机宜不同故。

【□注】声闻总观四谛。缘觉别观十二因缘。

【■记】根有钝利。所谓机宜不同也。

△三境观逆顺研推。

缘觉之人。先观集谛。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乃至生缘老死。此则生起。若灭观者。无明灭。则行灭。乃至生灭。则老死灭。

【□注】缘觉之人。等者。此观十二因缘生。若灭观者等。此观十二因缘灭。

【■记】此顺推流转还灭二门也。

【□注】诸文更有逆顺等异。如阿含明始无明。终老死。名顺观。始老死。终无明。名逆观。又止观禅境。以有支在初。推因。知果也。释签先从受支起观。此推果知因也(此如辅行。又四念处约十二支。观爱观见。明推寻观破之义也文)。

【■记】此指诸文推境推观。阿含明逆顺观者。但作此观自灭诸惑也。止观以有支在初者。文云。思惟心所缘处。或缘善心恶心。能缘所缘。即是有支。有能含果。此有由取。以取善恶。而得有有。若不取者。亦无此有。故知有从取生。复知取从爱起。如爱色故取。不爱。则不取。爱因受生。由领受善恶。故爱生。若无领纳。爱则不生。又观受由触。六尘来触六根。故得有受。无触。则无受。经云。六触因缘生诸受。又知触由入。若无六阴统六根。则不能涉入诸尘而生触。入由名色。色心合故。则有于入。当知入由名色。名色由初托胎识。故有凝酥薄酪。六疱开张。名色和合。当知名色由识。识由过去善恶业行。行由无明痴爱。造作众行。使识流转。从过去来今。从今爱取缘有。有能含果。招未来生死。是知以有支在初。以欲推因知果也。释签先从受支起观者。文云如诸观法。皆从受起。若支佛自起观者。应如阿含。生灭各有逆顺观境。但作此观。自灭诸惑。今大小偏圆。共为观法。况四谛因缘。名异义同。四谛。观苦为初门。故今观因缘。亦初起苦道。如四四谛。苦并居初。故四观缘。咸从受起。知苦断集。次第不殊。用四种智。见理各异。须分此四也。是知从受支起观。乃欲推果知因也。此如辅行者。文云观十二缘。凡有二种。一。推果知因。如先推受。以至无明。既知无明。生於受等。则不起爱等。起於当果。具如玄文。释因缘境。二推因知果。即如今文。文明发得。还寄修辩。於定心中。所缘善恶能所和合。得名为业。业必招果。故名为含。业即有因。故有能含果。次推此业。还由於取。取於善恶。乃至无明。故息现因。令灭当果也。四念处文。已记前五卷因缘观中不录。

△四结显悟理受名。

观十二因缘。觉真谛理。故言缘觉。

【□注】因观十二等。以观因缘生灭。觉悟真空。而结名也。

【■记】此释结名也。意谓因缘和合。诸法有生。因缘别离。诸法有灭。是知生灭本自因缘。而诸法体寂然不动。真空之理。从兹别观。细察自悟。是故得名因缘觉也。

△二明独觉自悟。

言独觉者。出无佛世。独宿孤峰。观物变易。自觉无生。故名独觉。

【□注】观外因缘。无师自悟。未必一向。独宿孤峰。如国王花飞钏动等(如释签七二十一云)。

【■记】此别释独觉也。花飞者。如大论云。有一国王。出国游戏。清旦见树林花果郁茂。甚可爱乐。时王食已。即便偃卧。王诸婇女。采花毁树。时王觉已。见林毁坏。思惟一切。悉皆无常。无漏开发。断结成辟支佛果。钏动者。如禅经云。有国王。令宫女摩身。为镮钏闹。令渐渐减。乃至唯一。则不复声。因思此声。从因缘生。悟证辟支佛果。等者。如猕猴见支佛坐禅。后於余处。见诸外道。种种苦行。乃教外道。跏趺而坐。捻其口。合其眼。外道叹云。必有胜法。外道受教。皆证支佛是也。

△三同异二。初明两种自拣行位无殊。

两名不同。行位无别。

【□注】虽缘觉独觉之异。而同修因缘之行。同证侵习之果。

△二与声闻对拣断侵有异。

此人断三界见思。与声闻同。更侵习气。故居声闻上。

【□注】习气者。惯习气分。如气中香。其香虽尽。余气尚存。统论诸文。有三家二即。今是见思家习耳。

【■记】三家。谓见思尘沙无明三家习也。二即谓尘沙即习。无明即习。

【■补】无明亦分正习。而言即者。菩萨断无明时。至等觉位。必断其习。无留习者。故言无明即习。若声闻但断正使。则正习条然不同。故不即也。

【■备】集注问答云。通名三家。别称二即。何耶。答。见思最粗。正使外别有习气体。故声闻断正。支佛侵习不尽。菩萨方尽。尘沙无明惑细。习无别体。只附於正。正断。习亦断。是知二无别体。故即。三各不同称家耳。

【□注】大经云。我衣我钵。见习也。舍利弗嗔。毕陵伽慢。思习也。

【■记】大经云。声闻缘觉。有烦恼习气。谓我身我衣等。又疏云。二乘犹有我衣我钵。是见习也。大论佛言。舍利弗往昔为蛇。曾害国王。医人收蛇。令吸毒气。若不吸者。即须入火。蛇思之云。我毒已放。云何更吸。即入火死。以由善恶不相妨故。故得圣果。犹余嗔也。又毕陵伽。一日渡河。因其水急。叱曰。小婢驻流。河神诣佛白言。毕陵慢我。佛令忏悔。毕陵唤云。小婢来。我与汝忏悔。众笑。忏而更骂。佛问神。见毕陵合掌未。曰。见。佛言。忏已无慢。当知此人。五百世作婆罗门。又见河神。宿生曾为己婢。常自高傲口言而已。是思习也。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六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