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九之下

高丽沙门谛观录

南天竺沙门蒙润集注

清比丘性权汇补辅宏记

清三宝弟子钱[、/(、*、)]庵较订

天台嫡裔比丘谛闲编科参梓

△二读诵品二。初标。

二读诵品者。

△二释三。初引经。

经云。何况读诵受持之者。

【■记】此引法华经句。以证第二品之功德也。何况者。比拟意。以前初品随喜他益鲜鲜之功。尚胜二乘施戒福德何况此第二品中读诵受持自行之功德耶。可见此五品之功勋。而后后胜於前前矣。

△二释意。

谓内以圆观。更加读诵。

【■记】此释胜前之所以也。谓前随喜者。但圆信而已。今更加读诵。口之诵力。耳之闻力。以助於观。则内外相藉。使圆信转明。十心坚固。是故能成第二品也。

△三喻显。

如膏助火。

【□注】止观七(三十一)云。善言妙义。与心相会。如膏助火。是时心观益明。名第二品也。读诵如膏。圆观如火。文句八(五)看文为读。不忘为诵。信心故受。念力故持(文)。

【■补】此释譬喻也。先引止观。法喻并陈。初二句。言读诵者随文入观意。次三句。喻明因读诵之外助。俾内观而愈明。故成第二品也。次二句。正以喻显可知。次引文句。训释四义。妙玄云。初品观智如目。次品读诵如日。日有光故。目种种色。种种色。指三千三谛。又大论六种法师。受持读诵为四。宣传为说。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共成六种。释读诵品竟。

△三说法品二。初标。

三说法品者。

△二释二。初引经。

经云若有受持读诵。为他人说。

【□注】文句八(五)云。宣传为说。圣人经书难解。须解释(文)。

【■记】仪文引法华经句。以证第三品之功德也。前品读诵。专为自利。此中受持读诵者。自行也。为他人说者。教他也。既能自利。亦能利他。彼此获益。胜前可知。注中引文句以明解说二行。其功同也。解者注释其义。谓圣经语妙义玄。自非达者诠解。后学罔措。说者。宣传其文。所谓佛法无人说。虽慧莫能了。是故宣传佛语。解释佛经。同入说法品也。

△二释意。

内解转胜。导利前人。化功归己。心倍胜前。

【□注】妙玄五(三)云。行者内观转强。外资又着。圆解在怀。誓愿熏动。更加说法。如实演布。说法开导。是前人得道全因缘。化功归己。十心则三倍转明。是名第三品位(文)。

【■记】此释胜前之所以也。前虽观行转明。功在自行。斯则内以誓愿熏动。外则如法演说。开导前人。令彼依法修持。化功归己。俾己观三倍增明。二利双修。其功德自当胜前。奚待言乎。

【■备】有师标云。中阿含及付法藏经。俱言善知识是前人得道全因缘。毗昙云。说法解脱。听法解脱。经论虽小。可以例知。

【□注】止观七(三十)云。更加说法。转其内解。导利前人。以旷济故。化功归己。释签(五)云。故知以说法力。内熏自智令倍清净。为说圆常。内心无着。故名为净。化功归己。意在於斯。问。南岳天台皆云为他损己。及止观中令修三术。诫弗领徒。又辅行七下(二十六)云。蚤领众者。名成损己。益他盖微。其如玄文。止观。及今说法品。皆云说法开导。化他归己耶。须知以慈忍无着之心说法则可。如云三轨备足。方可宣通。如四安乐行。方许说法。否则不许。若南岳天台所云。盖寄自以诫他也。如妙乐一云。今问弘经者。为名利壅己。为大悲益物。自行暗於妙宗。何殊无目而导。衣座室诫。思之自克。

【■记】此节深谈说法品位不易登也。先引止观。以明功胜前品。次引释签。以证功胜所以。问中南岳谓为他损己者。传中叙智断师。咨疑禅要。师云。十地法门。惊异心目。断云。恐师位阶十地。师云。吾是十信铁轮位耳。天台谓为他损己者。别传中述智朗请云。不审师居何位。没此何生。师云。吾不领众。必净六根。为他损己。仅止五品耳。止观三术者。文云。一莫受莫着。二缩德露疵。三一举万里。此是外三术。内三术者。谓空假中是也。外障是软贼。谓名誉等。当修外术以治之。内障是强贼。谓烦恼等。当修内术而治也。又辅行下。引证损己。以难今品之益己也。须知下。答辞。意明有堪说不堪说之分也。言三轨者。法华经云。大慈悲为室。柔和忍辱衣。诸法空为座。处此为说法是也。四安乐行者。法华明身。口。意。誓愿。四安乐行。又一者。正慧离着安乐行。二者无轻赞毁安乐行。亦名转诸声闻。令得佛智安乐行。三者。无恼平等安乐行。亦名敬善知识安乐行。四者。慈悲接引安乐行。亦名梦中具足成就神通。智慧。佛道。涅盘。安乐行。意谓具三轨四行者。方堪说法。反显不具者则不堪也。若南岳下。通指二师引己以诫众也。如妙乐下。正明警诫。意谓己眼不明。如为人师。何异无目导引。所谓一盲引众盲也。故教思三轨四行以诫之。

【■补】文句云。利物慈悲为首。涉有忍辱为基。说法亡我为本。而弘经者。慈悲覆护众生。如室。忍辱遮蔽众生恶障。及烦恼等丑。如衣。了诸法空。亦无我为能说。安心於空。方能安他安己。如座。四安乐行。当检南岳法华安乐行品解。

【□注】问今五品位说法品中。化功归己。彼止观安忍中。正於五品令修三术。诫弗领徒。何耶。须知虽於品中令修三术。意诫初心为他损己。又品位虽说。须守观心。若逐外有妨。是亦须诫。

【■记】此节问答。以释初心说法者。当自量自裁可也。问中先明今言益。彼谓损。如何会通。须知下。答辞。意言初心弘经者。宜用彼以自警。用今以说法。庶几於他获利。於道无妨。不然。何如退步为妙。释说法品竟。

△四兼行六度品二。初标。

四兼行六度。

△二释二。初引经。

经云况复有人。能持是经。兼行布施等。

【□注】妙玄五(三)云。上来前熟观心。未遑涉事。今正观稍明。即傍兼利物。能以少施。与虚空法界等。使一切法趣檀。檀为法界。余五亦如是。事相虽少。运怀甚大。此则理观为正。事行为傍。故言兼行布施。

【■记】此仪文引经。以证第四品之功德也。况者亦比拟意。言前品说法。虽是利他。似乎但熟理观为要。未敢涉於事行。所谓划地以自限也。故不若此品兼行六度之为胜也。注中引妙玄释成胜义。初四句。校前而论超胜所以。能以少施下。明圆教行门之妙。不同前三教之粗行也。圆人。一圆一切圆。故有运心利物之能。如取一抟之食施人。令一切法皆成布施。何以故。了达此施。全体法界。法界外。更无剩法故也。故能使一切皆趣於施。是为少施与虚空等也。以其能作法界之观。故云事相虽少。运怀甚大。此品依然理观为正。事行为傍。故言兼也。

△二释意。

福德力故。倍增观心。

【□注】事福资理。则十心弥盛。是名第四品位(文)。

【■记】此明胜前之所以也。前者既未涉事。虽有理观之功。唯有慧而无福。今藉事福之力以助之。使理观倍加增明。故云事福资理十心弥盛。自当胜前。故称第四品也。释兼行品竟。

△五正行六度品二。初标。

五正行六度者。

△二释二。初引经。

经云。若人读诵。为他人说。复能持戒等。

【□注】妙玄五(三)云。行人圆观稍熟。理事欲融。涉事不妨理。在理不隔事。故具行六度。若布施时。无二边取着。十法界依正。一舍一切舍。财身及命。无畏等施。若持戒时。性重讥嫌。等无差别。五部重轻。无所触犯。若行忍时。生法寂灭。荷负安耐。若行精进。身心俱净。无间无退。若行禅时。游入诸禅。静散无妨。若修慧时。权实二智。究了通达。乃至世智治生产等。皆与实相不相违背。具足解释佛之知见。而於正观。如火益薪。此是第五品位(文)。

【■记】此仪文引经。以证最后品之功德也。谓前品文意。持经理观以自利为正。兼行事度以利他为助。俨然事理有妨。是故不得谓正也。以其自第二读诵品中发心兼利。多从理观。少涉事行。盖是圆教中一类钝根人也。此中不同。以其自第三说法品中人。发心而行六度。是人居本位中。惯以弘法利生。今者不行则已。既已发心行度。是故称之为正也。前以檀度该余五。此以尸度摄之。则一也。注中引妙玄发明正行之巧。反显兼行之拙。其中利钝历历可观。初一行。先明理事融通。自他无碍。故能具足而行六度。若布施下六行。列明圆教六度之相具足解释句。明大弘妙法也。而於正观下二句。略喻正行之益。末句。结成五品也。初。如文。若布施下。言财施者。十界依正。身财及命。一切皆舍。是内外施。如云国城妻子。象马七珍。乃至头目髓脑。悉皆施与。无畏施者。能令一切安然离畏也。法施者以己所见闻信解一切佛法。对机而说。即前说法品也。今行三种施时。皆无二边取着。以达三轮体空也。若持戒下。谓虽了戒相如空。而观讥嫌等於性重无别。非唯不犯波罗夷之重。即突吉罗之小。亦不敢触。所谓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也。若行忍下。忍有三。生。法。寂灭也。恶骂捶打。皆悉能忍。达能忍所忍。皆不可得。所谓忍心如幻化。辱境若龟毛也。若行精进下。身心俱净。勤无间杂。进而无退也。若行禅下。谓世出世及出世上上禅。皆能游心造入。静散悉无妨碍。所谓行亦禅。坐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也。若修慧下。实慧无分别。证理离诸能所。权慧有分别。照事无诸错谬。权实并行。方名大慧。亦且治生产业。皆与实相不违。唯其通达世出世智。故能具足解释佛之知见。佛之知见。即妙法莲华经也。言具足解释者。以其能弘全文也。三智圆显。曰佛知。五眼圆明。曰佛见。

【□注】释签五(二十六)云。事理不二。方名正行。若取其意。但用三藏事六度相。皆以实相融令不二。无非法界。即是其相。无畏等施者。论有三施。谓资生。无畏。法。舍於依正。名施资生。略不言法。故云等也(文)。

【■记】此节复引释签。以明事理不碍。即无作六度义。意谓无作六度。无别有相。即是藏教事六度是其相也。三藏不达实相无相。故云有作。圆人了达。故以实相妙心。融令不二。即理即事。无非法界。故云三藏事度。即是无作之相也。文中单引二施者。以玄文略不明法故也。无性论云。法施无染心。宣说契经等法。财施无染心。施资生具。无畏施心无损害。拔济惊怖。此自施行相也。又云。法施为益他善根。财施为益他身。无畏施为资他心。此明施所为也。又云。若论得报。法施资心。财施资身。无畏施双益身心。故得果报最殊妙也。

【■补】瑜伽论云。无畏施者。谓拔济狮子虎狼鬼魅等畏。王贼等畏。水火等畏是也。

【■备】有师标弥勒颂云。檀度摄於六。资生无畏法。此中一二三。是名修行住。谓资摄布施。无畏摄持戒忍辱。法摄精进等也。

△二释意。

谓自行化他。事理具足。观心无碍。转胜於前。不可比喻。

【□注】止观七(三十一)云。正修六度。自行化他。事理具足。心观无碍。转胜於前。不可比喻。名第五品也(文)。

【■记】此释胜前之所以也。谓前品虽兼利他。事理不融。则观心有妨。今者己他不二。理事双融。自当倍胜於前也。不可比喻者。言此品功德难思。设以下方尽虚空界。尚不足以格量。所谓有口不能宣也。释第五正行竟。

【■记】玄文云。五品是圆家方便。欲令易解。准小望大。如三藏五停心。初品圆信法界。上信诸佛。下信众生。皆起随喜。是圆慈停心。徧治法界上嫉妒。二读诵大乘文字。是法身气命。读诵明利。是圆数息停心。徧治法界上觉观。三说法。能自净心。亦净他心。是圆因缘停心。徧治法界上自他痴。痴去。故行去。乃至老死去。四兼行六度。是圆不净停心。六蔽名贪欲。若舍贪欲。欲因欲果皆舍。舍故。无复报身。非净非不净也。五正行六度。是圆念佛停心。正行六度。即事而理。理不妨道。事妨於道。今既即事而理。则无障可论。大意如此。与图示似异。

【■补】前图依四念处五停心者五品是也。藏以数息停散。圆以信理除疑。信是道元。故当初品。又信是功德母。如彼气命。又信忍不动故。即是停心。信品是一停心也。藏以不净事观停贪。圆以读诵除秽染。若着文字。染污法性。非求法也。文字性离即是解脱。解脱清净。第二停心也。藏以慈停瞋。圆以慈故有说。说有秘密。则非慈相。当知慈故能说。第三停心也。藏以因缘观停痴。圆以六度度六蔽。暗去明生。第四停心也。藏以念佛停逼迫。圆以即事而理。理即法界。法佛岂逼迫佛法。无能逼所逼。第五停心也。当知信事即理。文字即解脱。慈即宽宏。度蔽彼岸。一切平等。圆五停心也。

【□注】四信五品对三慧。文句十云。初二。是闻慧位。广闻广信。是思慧位。观行想成。是修慧位。自浅之深。成六根清净十信位也。又云前三人。是闻慧位。兼行六度。是思慧位。正行六度。是修慧位。

【■备】四信单对正行六度。此依楞严寺本。现在仪注。依昭庆寺本。双对兼行六度者悞。

【■记】文句云。云何四信。略解三人。广说二人。观成一人。信通四人。故言四信也。四信者。一。一念信解。未能演说。二。略解言趣。三。广为他说。四。深信观成。妙乐释云。摄五成四。不须至五。又名从初得。故俱名信。略解三人者。去通从别。则受别名。广及观成。必有略故。故略通三人。唯除初信。初无解故。广说二人。除略解者。广局第三。不通前二。观成一人。复除广解。不通余三。除信一事。余不通四。唯信解四。名为四信。若一念信解。未有下三。乃是初信最局。略具初信。广具初二。观必具三。故后渐宽。但后后者。胜於前前。故成后局也。

【■补】一念信解者。谓随所闻处。豁尔开明。随语而入。无有隔碍。信一切法。皆是佛法。又信佛法。不隔一切法。不得佛法。不得一切法。而见一切法。亦见佛法。六根凡有所对。悉亦如是。无疑。曰信。明了。曰解。是为一念信解心也。二略解言趣者。前但言解。未能敷说。说涉名数。须善方言。今此具足。故言解其言趣。即是为他解说。以说力故。能起自他无上之慧也。三广为他说者。经云。广闻是经。若教人闻。若自持。若教人持。若自书。若教人书。若以华香璎珞。香油苏灯等。供养经卷。是则广闻广解。广为他说。广修供养也。四。深信观成者。经云。闻我说寿命长远。深心信解。则为见佛。常在灵山。为众说法。又见娑婆世界。其地平正。乃至大菩萨众。咸处其中。若能如是观者。是为深信解相也。又观行想成。亦是第四深信观成。谓具上三信。加修观行。入禅用慧。想成相起。能见有余实报二土相貌。见佛与比丘僧。常在灵山。方便有余土相。又见娑婆。纯诸菩萨。实报土相也。妙乐云。想成相起者。理具此相。依理起想。故想成便见此相。从初习观。但得想名观行浅故。但依此想。渐深渐成。入初住位。任运遍见。应用无方。问。称理起想。何须想土。但观一念妙理即足。答。前之三教用观。皆须破阴。唯圆教即观一念。三千三谛具足。是则一心一切心。一身一切身。一土一切土。故观成时。一心见一切心。乃至一土见一切土。十方诸佛。身中现故。故於自心常寂光中。遍见十方一切身土。

【□注】妙乐十(十二)云。何故现在唯四信。灭后立五品。答其义既齐。四五无别。但是灭后加读诵为第二品耳(文)。

【■记】言义齐四五无别者。谓初信齐一二品。二信齐三品。三信齐四品。四信齐五品。故云四五无别也。

△三结成。

此五品位。圆伏五住烦恼。外凡位也。与别十信位同。

【□注】妙玄五(八)云。五品已圆解一实四谛。其心念念与法界诸波罗密相应。徧体无邪曲偏等倒。圆伏枝客根本惑。故名伏忍。诸教初心。无此气分(文)。

【■记】此明五品观行之妙。伏惑之能也。四教义云。上根利智。闻圆诠因缘即中。明无作四实谛理。便信解一实谛。是如来虚空佛性。非世间。非出世间。非因非果。不可宣说。非可显示。无说而说。说世间因果。即无作苦集。说出世因果。即无作道灭。故维摩诃弥勒云。佛知一切众生。毕竟寂灭。即涅盘相。不可复灭。一切众生。即菩提相。不可复得。若知涅盘即生死。是无作苦谛。菩提即烦恼。是无作集谛。生死即涅盘。是无作灭谛。烦恼即菩提。是无作道谛。名四实谛也。所以者何。约一实以明四。一实谛不作於四。四不自作。乃至四亦无因缘而作四也。而说为四者。是无作之四。此四毕竟不可得。即是一实谛。名无作四实谛。若闻此信解无疑者。深信一切众生。是不思议解脱。即大乘。即般若。即首楞严定。即佛性。即法身。即实相。即中道第一义谛。即如来藏。即法界。即毕竟空。即一切佛法。因此誓愿。菩提心发。是为圆教名字即之信解也。应知四教义。乃品信合说。此以品信间说。故可引十信文。明五品圆解一实谛也。其心。即观心。既与法界诸波罗密相应。是圆教观行即之圆行也。次明伏惑得名。谓法界理中。无外道邪倒。人天曲倒。二乘偏倒。既与相应。故无诸倒。复能圆伏诸惑。得伏忍名也。

【□注】又十纸云。五品之位。理须未显。观慧已圆。具烦恼性。能知如来秘密之藏。堪为世间作初依止。(文)妙玄五(十一)云。五品六根为初依。十住为二依。十行十回向为三依。十地等觉为四依。(文)释签六(三)云。四依位者。以此四人并能化他。故以此位。释於因人功用(文)。

【■记】此示五品位人。正堪为世间作初依之大士也。五住烦恼。但伏而未断。故云中道之理未显也。了达惑体原是法界。故云观慧已圆。三惑全在。故云具烦恼性。圆人初心。便观涅盘行道。故云能知秘藏也。堪为句。正示初依人也。是则观行位成者。犹如如来。不久诣道树。证菩提。一切世间皆应向礼。一切贤圣皆应见之也。妙玄下。通明四依。若推圆望别。应约十住明三依。对住前为四依。若约始终位次。判为四依者。如文可知。释签下。证义释成。此四依义。出涅盘如来性品。

【□注】此约观行成就。五品在十信前。若普贤观品信合说。盖赴机异尔。

【■记】此料简普贤观与今文。品信开合之有异也。彼经云。读诵大乘方等经典。除灭六根罪过。得六根清净。以读诵大乘经典。是五品义。除六根过。得六根净。是十信义。故云合说也。彼经是如来说法。此文乃祖师判教。皆是赴机之谈。因时机差别。故开合有异耳。

【□注】又吾祖位居五品。而云获旋总持者。然旋假入空。约位竖论。虽在六根七信已前。约观横辨不妨通於五品。

【■记】此点示总持横通五品。以释来学纤芥之疑也。恐有疑云。大师自云位居五品。奚能获证旋陀罗尼。故有此文以示之。初二句。标示。次五句。释疑。谓约位竖论。虽在信位。约观横辨。何碍通於五品耶。如妙玄云经说得三总持。但名似道。未得真道。签云。旋者转也。转一切法。皆悉入空。言百千万亿者。以从数故名假。法音方便者。中道法音。能作内体证中方便。此三总是一心三观。持一切法。通名总持。即相似三总持也。是第一旋陀罗尼。旋假入空。在六根七信前。天台居五品位。何言得旋陀罗尼耶。故此释之。又妙玄云。若大乘忏悔。发初随喜圆信之心。获一旋陀罗尼。已不可向人说。虽种种分别。亦不可解。况后诸位。签云。今举三中之一。以劣况胜。故云一旋。约教竖论。虽在六根七信已前。今约三观。亦通五品初心也。释外凡一科竟。

△二内凡二。初判略标。

次进六根清净位。即是十信。

【□注】妙玄五(四)云。十信位者。初以圆闻。能起圆信。修於圆行。善巧增益。令此圆行五倍深明。因此圆行。得入圆位。以善修平等法界。即入信心。乃至善修无着。即入愿心。是名十信位。璎珞云。一信有十。十信有百。百法。为一切法之根本也。是名圆教铁轮十信位即是六根清净。圆教似解暖顶忍世第一法。普贤观明无生忍前。有十种境界。即此位也(文)(普贤。释迦。分身。多宝。四圣。及六根清净。共为十种)。

【■记】此节略显相似位中之功德也。言次进者。以前五品观行位中。观心之功渐次增进。圆慧深明。任运粗垢先落。虽未证入法性。相似见中道理。故得六受用清净无染。以其似见之境。自浅至深。粗妙非一。故有十种心智之殊。云十信也。注中引妙玄总列十种善修之行。而得十种心智之名也。初二行。摄前五品增进之功。而造入於斯也。初以圆闻。即随喜也。能起圆信。即读诵说法也。修於圆行。即兼正二行六度也。因此二行善巧增益。故令圆行五倍增明。此结叹品行之巧也。因此下二句。略明造入来原。以善修下。正列显十行。此是略举始终。以该中间。今具记之。文云。一。善修平等法界入信心。二。善修慈悯入念心。三。善修寂照入进心。四。善修破法入慧心。五。善修通塞入定心。六。善修道品入不退心。七善修正助入回向心。八。善修凡圣入护法心。九。善修不动入戒心。十。善修无着入愿心也。签云善修者。由缘实相。行於五悔。策勤精进。至五品位。得入十信。名为善修。又云。既由十乘入於十信。理须具对横竖二意。已上竖对也。次璎珞下。约横对。如经云。修十信心。须具十德。签云。由善修故。相似解起。故十法在相似位转名十信心。乃至愿心。亦复如是。何者。不思议境。以信为本。慈悲誓愿。藉念力持。心安止观。功由精进。破於三惑。妙慧方徧。於通无塞。由决定力。圆修道品。为求不退。正助无阙。回因向果。不滥位次。方能护法。内外不动。由善防非。於法无爱。由大愿力。故得至此。名为信心。乃至愿心。十法既许初心具修。当知信信皆具十法。如是则十信有百法明矣。是名下。结明有三。一。铁轮十信。二。六根清净。三。圆教四加行也。普贤下。指证。小注。出十种境界也。即经云。一切众生。诵大乘经者。修大乘行者。发大乘意者。乐见普贤色身者。乐见多宝佛塔者。乐见释迦牟尼佛。及分身诸佛者。乐得六根清净者。当学是观。此后别名四圣及六根清净十种境也。

【■备】记又引华严钞云。信有十德。一亲近善友。二供养诸佛。三修习善根。四志求胜法。五心常柔和。六遭苦能忍。七慈悲深厚。八深心平等。九爱乐大乘。十求佛智慧。又云。此十法者。即十乘观法也。释判位略标竟。

△二列位详释即相似十信位也。分二。初明前七信二。初正明二。初先明初信。

初信断见惑。显真理。与藏教初果。通教八人见地。别教初住齐。证位不退也。

【■记】此略明初信断惑证真也。然圆人。一圆一切圆。所谓圆解。圆修。圆伏。圆断。圆证也。既言圆断圆证。则三惑齐断。三谛顿证。何谓此位人断见惑而显真理耶。答。诚如所问。至下引证科中。自当冰释。今兹任运先落粗垢。校之三藏。正初果断见惑显真理人也。与藏教下。会同前三教位等。如颂云。果位须陀预圣流。与通三四地齐俦。并连别住圆初信。八十八使正方休。是也。若约三不退者。此是分证位不退也。

△二后明六信。

次从二信至七信。断思惑尽。与藏通二佛。别教七住齐。三界苦集。断尽无余。

【■记】此略明六信断证也。其脱落粗垢。校之三藏。正二果至四果断思惟尽。若会同位次。如颂云。圆别信住二之七。藏通极果皆同级。同除四住证偏真。内外尘沙分断伏。约位虽同。约行优劣天殊。尘沙之名。藏通不闻。知尚不知。焉能伏而且断。今言内外分断伏者。以圆人至此。而能断界内之尘沙。并能伏界外之尘沙。此是满证位不退也。三界苦集断尽无余者。苦。果也。即分段生死是。集。因也。即见思烦恼是。既能断界内尘沙。岂有三界见思余而未尽。故云断尽无余也。集因既谢。则苦果自亡矣。

△二引证二。初引仁王经二。初正引。

故仁王云。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

【□注】仁王云者。波斯匿王所说偈也。十善者。仁王疏中(十九)云。十信善者。有三品。上品善。铁轮王。化一天下。中品善。粟散王。下品善。人中王(文)。

【■记】仁王经疏云。波斯匿王。已於过去十千劫。龙光王佛法中。为四地菩萨。今现王身说偈。乃旧所经履。故引证之。

【■补】上品。对八九十信。中品。对二之七信。下品。对初信。以喻三种王也。

△二解释二。初正释十善。

解曰。十善者。各具十善也。若别十信。即伏而不断。故定属圆信。

【□注】妙乐(十八)云。信信通皆具足十善。非谓专以人天不杀盗等用对十信。既云长别三界苦轮。当知须是断惑十信(文)。

【■记】此节仪文。辨答十信。定属於圆而非别也。注中重引妙乐释成圆义。言断惑者。即圆教十信也。然而别教十信。乃初心之位。伏而未断。若未断惑。何能长别苦轮。须知定是圆信明矣。仁王疏云。十信菩萨由发大心。求出三界。虽未能出。已远离恶道等苦。故言长别。若别教十信。犹是外凡。未能暂离。岂能长别。圆教十信。断三界惑。至十住初。即断界外无明等惑。以其但断四住。与罗汉齐。长别苦海。与二乘人同生方便有余土。若罗汉支佛。於彼土遇余佛为说法华。即成菩萨进断无明。若十信菩萨。纵未闻法华。亦能渐次进断无明。故属圆教也。

【□注】释签五(二十七)云。亦有人云。六根清净。名为顿义。十善菩萨。此是渐义。今文所引十善菩萨以证六根。岂应引渐而证於顿。故知二文。俱顿明矣。但仁王经。语其初后。法华经意。论其中间。人不见之。徒生异见(文)。

【■记】此节会通仁王。法华。语异义同。初一行。是举疑。今文下。是答释。意谓十信人。乃六根清净位也。大师引仁王十善而印定者。以其义同故也。若彼渐而今顿。岂可引渐而证顿耶。但仁王下点明二义无殊。言仁王语其初后者。初句十善菩萨发大心。语十信之初心。次句长别三界苦轮海。语十信之后心。法华论中间者。经意圆融。初后俱可。中间亦可。

△二非本所期三。初述意。

然圆人本期不断见思尘沙。意在入住。断无明。见佛性。

【□注】此明圆断之义。辅行六上(九)云。从初已来三谛圆修。与次第义永不相关。此论粗惑任运断处。与次第齐。(文)又七下(二十四)云。五品已能圆伏五住。岂至此位别断见思。但是圆修粗惑先断。犹如冶铁。粗垢先除。(文)。

【■记】此明圆人惑障。虽有任运先断。非彼本心也。何者。志在入住。圆破无明。顿见佛性也。注中初句。是标辞。次引辅行。释圆断义。意谓虽非本心。则任运而有先断也。末二句。设喻发明先断之意。

△二立譬。

然譬如冶铁。粗垢先去。非本所期。意在成器。器未成时。自然先落。虽见先去。其人无一念欣心。所以者何。未遂本期故。

【□注】别行玄记下(六)云。圆譬冶铁作器。别喻烧金作器。冶谓镕铸。淳扑顿融。任运粗垢先落。烧谓锻炼。物体犹坚。特要粗尘先去。然后融金。以除细垢。圆观顿穷法界。无意先观二谛。二惑任运先落。别观次第显中有意先观二谛。故使二惑先除(文)。

【■记】此明圆修圆断。任运而有先后也。初一行。喻明无心断惑。自然而有先后之所以也。明显可知。注中引记释成。初三行。先立二譬。以显圆别修断各异。次二行。用二观合法也。然此虽引圆位。始终由智微着。分惑先后。正显圆位七信。智力於四住惑着而亲。於无明惑微而疎。故无明厚迷未除。四住薄惑先落也。

△三合法。

圆教行人。亦复如是。虽非本所望。自然先落。

【□注】指要钞下(五)云。圆人始终用绝待智。顿亡诸法。理果尚亡。惑何次第。只由此智功力微着。故成亲疎。由亲疎故。惑落前后。名迷厚薄。智疏惑厚。智亲惑薄。传传明之。此乃约智分惑也(文)。

【■记】此节以法合譬。转明断惑先后。斯由功力勤惰。功力勤惰。致使观智亲疎。而成迷惑厚薄也。

【■补】绝待智者。无一法当情。尚不见理果可证。况有次第断惑耶。又详解引补注问。观力微则俱微。着则俱着。所破之惑。何故不随三观之力。同时分破耶。答。此问甚有眉目。从来学者。以情难法。今谓圆人圆法。一切圆融。所破之惑。乃偏情耳。偏情粗细。故有先后。强分三惑也。

【■备】十不二门云。只由亡智亲疎。致使迷成厚薄。此是修观要语。

【□注】先达云。修观惑智一如。功成惑落先后。

【■记】此二语。引古为证也。先达者。过来人也。修观惑智一如者。即境即智也。功成惑落先后者。明起暗亡也。

△二引永嘉集二。初正引。

永嘉大师云。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即此位也。

【□注】永嘉集云。然三藏之佛。望六根清净位。有齐有劣。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若伏无明。三藏则劣。二乘可知。此本是妙玄位妙中文。永嘉集中。引用之耳。昔传唐末五代时。台教湮没。因钱氏读永嘉集。至此不解。问於韶国师。国师指为台教中语。当问螺溪羲寂法师。师奏海东盛行。遂求於高丽。由是观师赍教部来使。始复兴焉。今称永嘉。盖有由矣。

【■记】此引古语。证成圆位之优也。永嘉。乃东瓯首邑之名也。大师者。即玄觉禅师。国朝封号洞明妙智禅师。本永嘉人也。悟道弘法。始终皆居本处。今称永嘉者。盖尊其处。隐其讳也。同除四住此处为齐者。位同三藏也。若伏无明三藏则劣者。行胜三藏也。二乘可知者。佛位尚劣。况二乘乎。位妙中者。言玄文中有十种妙。所谓境妙。智妙。行妙。位妙。三法妙。感应妙。神通妙。说法妙。眷属妙。利益妙也。今此语者。乃位妙中文。永嘉引用耳。钱氏即吴越钱忠懿王也。读集因缘。见仪文缘起。并传。

△二解释二。初除见思惑却同。

解曰。四住者。只是见思。谓见为一。名见一切处住地。思惑分三。一欲爱住地。欲界九品思。二色爱住地。色界四地各九品思。三无色爱住地。无色界四地各九品思。此之四住。三藏佛与六根清净人同断。故言同除四住也。

【■记】此释断界内惑约位正齐也。四住者。见思二惑也。见惑通於三界。合不可分。故但为一。以其断则同断也。思惑亦遍三界。以其不可同断。故须分三。由此四惑缠缚。不能跃出。欲去难许自由。故云住也。地者。指三界之处。分之则成九地也。三藏果人断此四住。可以趣此。六根净人任运亦断。故云同除也。

△二伏无明惑便劣。

言若伏无明三藏则劣者。无明。即界外障中道之别惑。三藏教。止论界内通惑。无明名字尚不能知。况复伏断。故言三藏则劣也。

【□注】释签六(四)云。有齐有劣者。惑尽处齐。观行闻教。是则为劣。亦以佛位格者。为顺教道故也。

【■记】此明界外无明。三藏尚不知名。云何伏断。以是为劣。固情愿矣。注引释签。指明齐劣所以。三藏仅用空观。但断界内通惑。圆人一心三观。故能圆伏无明也。释前七信竟。

△二明后三信。

次从八信至十信。断界内外尘沙惑尽。假观现前。见俗谛理。开法眼。成道种智。行四百由旬。与别教八九十住。及行向位齐。行不退也。

【□注】虽约位断证。格量似齐。圆别即离。不可一混。

【■记】此明信中后三位之功行也。前七仅断界内之惑。而界外尘沙。但伏而已。以其假观未得现前故也。今此三位中人。由假观现前。所以能断尘沙惑尽。能开法眼。见俗谛之理。成道种智也。行四百由旬。到实报庄严土也。与别教下。约位会齐。颂云。八之十信二惑空。假成俗备理方通齐。前别住后三位。并连行向位相同也。注中四句。诫示圆别即离之旨。不可不知。妙乐云。起信疏释真如门立二义。一真如不变义。二随缘起灭义。指要钞云。随缘。对不变说。不变。即中道理本有不变之义。随缘。乃全理成事转变造作之义。良由真如不守自性。故受熏变随於染净二缘。故名随缘。体相者。别教不变以真如一。性如来藏理为当体。体无明差别。为所依体。圆教不变。以理具三千为当体体。随缘。以事造三千为当体体。并以一念妄心为所依体。不变。即性具三千。相相宛然为相。随缘。则以真如与无明互相熏习。成染净二用为相。不同他宗。一理随缘。但是合义。不谈理具。单说真如随缘。仍是离义。今家明三千之理。随缘起三千之用。不随缘时。三千宛然。故差别法。与体不二。是则自他宗中。具明真如不变随缘二义。若不以具不具简明。则圆别即离之旨混矣。是故诫之。不可一混也。又仪注谓。文虽约六根清净位。断二惑。证二理。格量圆教名即。谓即生死是涅盘。即烦恼是菩提。即空假是中道。无断而断。无证而证。别教名离。谓离烦恼显菩提。离生死得涅盘。离二边是中道。有惑可断。有理可证。故不可混同而不知也。行不退者。尘沙障乎化导。今尘沙既断。则化导行成。自当不退菩萨之行。故云行不退也。

【□注】又此六根。明下根出假。功逾十向。此是相似圆融三谛。不同次第出假之位。又五品。明中根出假。五品之初。为上根。亦约观行论坐道场。度众生等。又辅行五上云。以初住为真出假位。

【■记】此节明圆人利钝有异。是故出假度生。则成三根迟速之殊也。初一行。明信位出假。乃圆教下根人也。虽称下根。功超别教十向之上。以是一心三观。相似见圆融三谛之理。不同别人次第出假之位也。又下。明中根者。五品即出假也。上根者。初品就出假也。若言即佛之谈。即在观行位中。就可论坐道场。度众生也。古云观行谓如佛。即此意也。已上是论似位出假。辅行下。论真位出假。可知。释凡夫一科竟。

△二明圣二。初因位三。初明十住二。初首位单明。初正明二。初明内证。

次入初住。断一品无明。证一分三德。谓解脱。般若。法身。此之三德。不纵不横。如世伊三点。若天主三目。

【□注】此明断惑证理。全体起用。三德次第。本法身。般若。解脱。今顺初住缘了正。三心开发。而为次也。

【■记】此明破无明。显法性。到宝所。开秘藏。初发心住。能发一切之功德也。华严经云。初住功德。三世诸佛叹不能尽。若具足说。人闻心狂。而今文明初住证一分三德。乃举要摄诸也。大经疏云。果地众德。但言三者。盖举略该诸耳。法身者。此身非色。非无色。非色故。不可形相见。非无色故。不可心想知。虽非色。而充满十方。巨细相容。不广不狭。虽非非色。亦可寻求能发众生深广智慧。故曰如来色无尽等。法身德也。般若者。非知非字。非知故。不可动虑分别。非字故。不可言说书绅。亦非不知不字。非不知故。不同灰灭。非不字故。不同偏空。虽非知无所不知。三谛遍朗极佛境界。凡圣并明虽非字。半满具足。世间出世间。出世间上上诸字。悉了法界流注。若悬河海涌。不可穷尽。净名云。能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皆谓世尊同其语。斯即如来不定法。般若德也。解脱者。非喧寂。非缚脱。非缚故。五住不能系。非脱故。十智不能虚。非说而说。二边之所不拘。如百句解脱中说。非缚而缚。为讷钝邪痴阐提外道所缚。故有病行婴儿行。住首楞严。示现善恶。随所调伏众生之处。虽鄙必施。如医疗病。如华在水。无染无着。解脱德也。佛身业不可思议。法身则摄。佛口业不可思议。般若则摄。佛意业不可思议。解脱则摄。故知三德摄一切德。色含总别。囊括事理。以略收广。不逾三德也。则知圆教初住。分证果佛。一证一切证。而曰证一分三德者。举三德以摄功德也。然三德序次。当以法身居初。般若次。解脱后。今以解脱初。法身后者。为顺初住。缘了正三因心开发为次也。如云缘因善心发者。则众生无量劫来。低头合掌。弹指散华。发菩提心。慈悲誓愿。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等。一切善根。一时开发。一心具足万行也。了因慧心发者。众生无量劫来。闻大乘经。乃至一句一偈。受持。读诵。解说。书写。观行修习。所有智慧。一时开发。成真无漏也。正因理心发者。众生无始已来。佛性真心。常为无明之所隐覆。今以缘了二因有力。能破无明痴暗。而令正因朗然圆显也。此三种圆发。故名发心。缘因发。即解脱。了因发。即般若。正因发。即法身。三心既发。同世伊字。假名行人。以不住法住此三心。即住三德涅盘。不可思议秘密之藏。名初发心住也。

【■补】三心发则俱发。本无初后。亦论次第者。以此三法。二为能显。一为所显。就能显中。缘因资成。了因观照。不妨无次第中论次第也。观经疏云。不前不后。亦不一时。是也。

【□注】言不纵不横者。异乎别教非纵即横也。释签六(二十)云。虽一点在上。不同点水之纵。三德亦尔。虽法身本有。不同别教为惑所履。虽二点在下。不同列火之横。三德亦尔。以二德修成。不同别人理体具足。而不相收。如妙宗云。三虽性具。缘了是修。二虽是修。非适今有。二若非修。三法则横。二若非性。三法则纵。

【■记】此明三德名同。圆别证异也。意谓圆人三观圆修。三因圆发。是以三德圆证也。别人不然。修则三观次第。显则三因。证则三德。俱次也。言法身为惑所覆者。不知本觉性具恶德。故染恶非缘了二德也。但有法身本觉。随於染缘。作一切迷中之法。名之为惑所覆。既覆但中佛性之理。如淳善人。恶非所能。为恶人逼。令作众恶。故说为恶所覆。此显定有能覆之恶。所覆真如。其理不变。始终常净。故说唯不从覆故。得有种名。

【■补】仪注云。应须还用随缘觉性。别缘真谛。及以俗中。次第别修空假缘了。翻破一切迷法。显於法身本觉之性。故覆理成於纵义。圆人不尔。以知本觉具染恶性。体染恶修。即二佛性。岂有佛性。更覆佛性。如君子不器。善恶俱能。或同恶人作恶。则彰己能。何覆之有。故即二迷。以为缘了。显发於正。缘了二德。体迷而得。义当所发。元是修德。复当能显。虽分修性。皆本具故。义不成纵。

【■记】是以圆教不纵。异别教纵也。虽二点在下下。明圆不横以异别横。然别教理体具足不相收者。亦为不知本觉性具染恶德。不能全性起染恶修。乃成理体横具三法。所言不相收者。三法定俱在性。皆是所发。犹如三人。各称帝王。何能相摄。故不知性中三法。二是修者。二乃成横。故其理体具足。而不相收也。

【■补】仪注云。圆人不尔。知本觉具染恶性。故使迷中一切染恶。当处即是缘了佛性。以二修显一性。如一主。二臣。主摄臣。臣归主。三德相收。亦复如是。

【■记】故圆教不横。异别教横也。如妙宗下。转释。初二句转明三法不横。即二德修成。不同别人理体具足而不相收也。次二句。转明三法不纵。即法身本有。不同别教为惑所覆也。次二句。明不论二修。则成横。以别教虽有性德之语。三皆在性。而不互融。此因中横也。复由别教性具三法。而不相收。故使果上三身横显。皆由不论二修之过也。末二句。明不论二性。则成纵。以别教因中。则法身本有为惑所覆。须别作缘了之功相资。显发果上。则法身本有。般若修成。解脱始满。皆由不论二性之咎也。是故论二是性是修。乃成三德不纵不横也。言如伊字三点。天主三目。喻显不纵不横也。

【□注】三点三目。出大经哀叹品。西方有新旧二伊。旧伊。如走火点水之纵。新伊。如此方草书下字。细画相贯。不纵不横。摩酰首罗。有三目八臂。

【■记】此文辨示立喻之原。初二句。指出处。下二行。辨释正义。如大经云。何名秘密藏。犹如字三点。并则不成。纵亦不成。如摩酰首罗面上三目。乃得成。三点若别。亦复不成。我亦如是。解脱之法。亦非涅盘。如来之身。亦非涅盘。我今安住。如是三法。为众生故。名入涅盘。疏文为三。一譬三点。二譬三目。三合三德。言从事入理者。三点。是文字。此约言教。三目。是天眼。此约修行。三德。是佛师。此即约理。又是佛印。印於教行。凡有言说。与此相应。即秘密教。修习相应。是秘密行。证得相应。是秘密理。故一法二喻。称理教行也。次释三点者。旧伊。譬昔教三德。法身本有。般若修成。入无余已。方是解脱。无复身智。竖如点水。纵而相离。又约身约智。分得有余解脱。横一时有。三法各异。横如列火。各不相关。新。譬今教三德。法身即照。亦即自在。名一为三。三无别体。故不横。非前非后。故不纵。一即三。如三点。三即一。如细画。不可一三说。不可一三思。名不可思议。非三非一。秘密藏也。

【■备】辨讹曰。管标西方伊字。新旧犹此方草隶。转变不同。准止观明三点若横。如走火。纵。如点水。后人辄以横写作川。竖写作三。遂曰横川纵三。非也。今文应去横川二字。直云走火之横。点水之纵为是。当知西方伊字。但约有细画为新。无细画[、/(、*、)]为旧。而分之。列火。点水。乃章安借况语。非以释纵横也。此中亦然。

△二明外化。

现身百界。八相成道。广济群生。

【□注】八相者。华严云。或见入胎等。皆云或者。一一相中皆有八相故(文)。

【■记】华严云。菩萨於兜率下生时。诸人天。或见菩萨住兜率天。或见入胎。或见初生。或见出家。或见成道。或见降魔。或见转法轮。或见入涅盘是也。一一相中皆有八相者。菩萨处胎中有十种微细。所谓在母胎中示现初发菩提心。乃至灌顶地。在胎中示现住兜率。示现初生。示现童子地。示现处皇宫。示现出家。示现苦行。诣道场。成等正觉。示现转法轮。示现般涅盘等是也。然初住於百界现身成道利生者。仁王云。若菩萨住百佛国土中。作阎浮提王。王四天下。修百法明门。二谛平等心。化一切众生。妙玄云。初住竖破一分无明。获一分二十五王三昧。显一分我性。论真实处。不可思议。横则百佛世界分身散影。作十法界像。导利众生也。正明竟。

△二引证二。初引经。

华严经云。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所有慧身。不由他悟。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

【□注】此下引经释出。就斥他谬。

【■记】经云。若诸菩萨。能与如是观行相应。於诸法中不生二解。一切佛法疾得现前。初发心时。即得菩提。知一切法。即心自性。成就慧身。不由他悟。又云。究竟离虚妄。无染如虚空。清净妙法身。湛然应一切是也。问。初发心时。便成正觉。云何复说后心菩提。答。非初非后。不离初后。大论云。若但初心得不以后心者。菩萨始发心。即应是佛。若无初心。云何有第二第三心。以初心为根本因缘。亦不但后心。亦不离后心者。是后心。亦不离初心。初心集种种无量功德。后心则具足。故能断烦恼习。得无上道也。是则圆住已上。传传论初后。方得成菩提也。

△二解释二。初明始成正觉二。初示法判位二。初正明。

解曰。初发心者。初住名也。便成正觉者。成八相佛也。是分证果。即此教真因。

【■记】此文断定初发心者。圆初住也。此位中人。始破无明。即显三德。倘住前行道时。结缘之众。机宜淳熟。菩萨便可示现佛身。成正觉相。百佛世界。广说诸法度脱众生。故云便成正觉。此即成八相之佛也。是分证果即此教真因者。所谓他家之极果。是我国之真因也。

△二斥谬三。初以因为果。

谓成妙觉谬其甚矣。若如是者。二住已去。诸位徒施。

【■记】此斥以因为果之谬也。如妙玄云。有师谓。顿悟初心。即究竟圆极。签云。然华严中。位兼圆别。人不通晓两教位意。又复不达圆位始终。直指初心。以为妙觉。惟尚顿门。成佛速疾。乃成圆教后位徒施。岂非权实初后之滥乎。

△二引救重诘。

若言重说者。佛有烦重之咎。

【■记】此斥恐成转计之谬也。意谓。若云二住已去。尚有四十一人之后位。而非徒施者。乃佛运大慈悲心。为钝根人而重说也。若如是。犹不免佛有繁重之过也。以是而知。依旧判者。诚未可也。

△三引文劝审。

虽有位位各摄诸位之言。又云。发心究竟二不别。须知摄之所由。细识不二之旨。

【□注】虽云各摄诸位。须知摄之所由者。由理具故。虽云发心究竟不别。细识不二之旨者。旨在於即。即具之理虽尔。浅梁之事位那不分。即故。初后不二。六故。初后不滥。位位各摄诸位者。如大品初阿。后荼。中四十字。初阿字门。具四十二字。后茶字门。亦然。又如华严一地具诸地功德。

【■记】此明尚恐不达谬之所由。及引经句为证也。先明位位各摄者。如大品云。阿字门。一切诸法不生故。罗字门。一切法离垢故。波字门。一切法第一义故。乃至荼字门。入诸法边竟处故。过荼。无字可说。大论云。四十二字中一字尽入诸字者。如阿字为定。阿变为罗。亦变为波。如是尽入四十二字。四十二字入一字者。四十二字尽入阿分。阿分还入阿中。是为具四十二字也。末句。指华严说。初地菩萨成就净诸地法。文云菩萨如是成就十种成地法。所谓信悲慈舍。无有疲厌。知诸经论。善解世法。惭愧坚固力。供养诸佛。依教修行。又云。此菩萨布施偏多。余非不修。但随力随分。又云。菩萨於此净修十地。所作无障碍。具足不断绝。故清凉疏云。一地之中。具摄一切诸地功德也。

【□注】大经云。发心究竟二不别。如是二心前心难。发心即初住。究竟。即妙觉。

【■记】次正明引经为证也。其作证者。乃上句是。犹未识透下句之所以也。言二不别者。神宝记云。初发心住。与究竟即。虽分极异。而证道同。故云二不别也。言前心难者。虽初后理一。而初发匪易。故前心难也。

【■备】一地普摄诸地。发心究竟不别。所以引此二文者是为释成圆住。非烦重徒施也。弗忘章旨。

△二指人证同。

龙女便成正觉。诸声闻人。受当来成佛记莂。皆是此位成佛之相。

【□注】龙女成佛。文从权说。以证圆经成佛速疾。若实行不疾。权行徒施。权实义等。理不徒然。如妙乐八(三十五)云。

【■记】此以人指证。为初住成佛之相也。如妙乐者。文云。正示圆中。云龙女作佛者。问。为不舍分段即成佛耶。若不即成佛。则此龙女成佛。及胎经偈。云何通耶。胎经云。魔梵释女。皆不舍身。不受身。悉於现身得成佛。故偈云。法性如大海。不说有是非。凡夫圣贤人。平等无高下。唯在心垢净。取证如反掌。答。龙女成佛。从权而说。以证圆经成佛速疾。若实行不疾。权行徒引。是则权实义等。理不徒然。故胎经亦从实得说。若实得者。从六根清净。得无生忍。应物所好。容起神变。现身成佛。及证圆经。既证无生。岂不知本无所受。何妨舍此。往彼余教凡位。至此位中。进断无明。亦复如是。凡如此例。必须权实不二。以释疑妨。南方缘熟。宜八相成道。此土缘浅。只龙女教化。此是权巧。方得一身一切身。普现色身三昧也。

【■补】胎经云。界名火焰。佛名无欲。一切人民悉受女身。了苦空无常无我。七十万二千亿女。行三解脱。一日一时。即成佛道。名不舍女身受身成佛也。问。实行权行。如何分析。答。实行是佛世当机之人。当证圆理。便知龙女同成实行。次往南方。即从体起用。便是权行。

【□注】诸声闻授劫国名号。与物结缘(文)。

【■记】妙乐云。二乘且与八相记者。令与物结净土缘。

【■备】仪文引龙女成佛。声闻授记。以证圆初住。是本意。注中龙女从权说者。恐人疑龙女成佛。何以知是初住。既是初住。何以说为成佛。故以从权释之。二乘八相与佛结缘。亦可例知。

△二明三因克果。

慧身。即般若德。了因性开发。妙法身。即法身德。正因性开发。应一切。即解脱德。即缘因性开发。如此三身。发得本有。故言不由他悟。

【□注】发得本有者。妙宗上(二十二)云。今初住所发三法。皆性具故。发则俱发。从智证法。从法起应。即非一时。三身顿得。故非前后。不纵不横。复见於此。从始圆修一心三观。今圆三智一心中得。即以此智证得法身。智性即色。三一体融。名妙色身。此身湛寂。如鉴无情。形对像生。山毫靡间。名应一切。三身三德。体离纵横(文)。

【■记】此明以因克果。毫发无差也。初句标征。妙宗下。引文正释。谓今破无明。显法性。位登初住。所发功德。皆自性之本有。非从外来也。故云皆性具故。发则俱发。从智证法二句。明三身非一时。三身顿得句。明三身非前后。即不纵不横义。

【■补】前约二修一性论三心开发。故不横。二亦本有。故不纵今约从智证法等论不横。得非前后故不纵。又一番解释。故云复见於此。从始圆修下。指前五品观行。今圆三智一心中得。即今初住。所发本有三法名三智者。一道种智。外破诸暗。二一切智。能返自照。三一切种智。非内非外。非自非他。今初住一心中得。此三智也。即以此智下。转释从智证法。然此证得法身。即名一身。智性即色。即名三身。以智即报身。性即法身。色即应身。三一体融。名清净妙色身也。

【■补】起信论问。诸佛法身离於色相者。云何能现色相。答。即此法身是色体故。能现於色。谓从本以来。色心不二。以色性即智故。色体无形。说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故。说名法身徧一切处。

△三结成。

中观现前。开佛眼。成一切种智。行五百由旬。到宝所。初居实报无障阂土。念不退位。

【□注】中观现前者。既三因开发。应三智圆明。五眼洞照。今但云佛眼种智者。中必双照。三智具足。四眼入佛眼。同名为佛眼。辅行三上(二十五)云。如河入海。失本河名。何以故。肉天二眼。有漏因缘。慧法二眼。习气未尽。故舍本位。入佛眼中(文)。

【■记】中必双照三智具足者。谓中必双照空假二边。则言一切种智。而道种智。一切智。法尔具足。观音玄义云。一切种智。能於一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一相寂灭相。种种行类。能知能解。名一切种智。记云。中观智者。了一切法皆是中道。中则不偏绝待为义。一法若中。一切众生因地所种一切佛法无不咸趣。一外有法。不名中也。一法既尔。一切法皆然。故云於一切种智。知一切道知一切种也。言一相寂灭相等者。结前文所说。而成遮照。双遮。则一相寂灭。双照。则种种皆知。遮照同时。故名一切种智。正此义也。四眼入佛眼等者。经云。五眼具足成菩提。永於三界作父母。独称佛眼者。如众流入海失本名字。非无四用。大论云。肉眼。天眼。慧眼。法眼。於成佛时。失其本名。但名佛眼。何以故。肉眼诸烦恼有漏业生。故虚诳不实。唯佛眼无诳法。天眼从禅定因缘和合生。故虚诳不能如实见事。慧眼法眼烦恼习未尽。故不毕竟清净。故舍本位。入佛眼中。无有错谬。尽其边际故也。

【■补】妙句记云。若华严明初住。得如来一身无量身。具三不退者。记释云。今从初住。已具三德。故曰具也。般若是位。离二死故。解脱是行。诸行具故。法身名念。证实境故。释初住竟。

△二九位齐明。

次从二住至十住。各断一品无明。增一分中道。与别教十地齐。

【□注】次从二住等者。妙玄五(五)云。即是十番进发无漏。同见中道佛性。第一义理。以不住法。从浅至深。住佛三德。及一切佛法。故名十住位(文)。

【■记】如上初住三观。现前无功用心。念念断法界无量品无明。不可称计。一往大分略为十品智断。即是十住。仁王经云。入理般若。名为住。即十番进发无漏真明。同入中道佛性第一义谛之理。以不住法。从浅至深。住佛三德秘藏之理。即是十品住一切佛法名十住也。所言住一切佛法者。妙玄云。又住清净圆满菩提心。无缘慈悲。无作誓愿。普覆法界。又住一念中。成就一切万行诸波罗密。又住一切种智。圆断法界见思无明。又住得佛眼。圆见十法界三谛之法。又住圆入一切法门。所谓二十五三昧。冥益众生。又住能从一地。具足诸地功德。心心寂灭。流入萨婆若海也。明十住竟。

△二行向地二。初明初二两行与前别教校同异三。初明二行与别同。

次入初行。断一品无明。与别教等觉齐。次入二行。与别教妙觉齐。

【□注】次初行等者。妙玄五(五)云。即是从十住后。实相真明不可思议。更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一行一切行。念念进趣。流入平等法界海。诸波罗密。任运生长。自行化他功德。与虚空等。故名十行位也(文)。

【■记】颂曰。等妙二觉初二行。是也。

△二明后位与别异。

从三行已去。别教之人尚不知名字。云何伏断。以别教但破十二品无明故。

【■记】颂云。进前三行不知名是也。

△三释同所以二。初明以因为果。

故以我家之真因。为汝家之极果。

【□注】我家真因等者。妙玄五(十二)云。若十地十品破无明。圆家十住亦十品破无明。设开十地为三十品。秪是圆家十住三十品齐。若与而为论。圆家不开十住。今取三十心为三十品。与别家十地三十品等者。则十地与圆家十回向齐。若夺而为论。别家佛地。与圆家初行齐。

【■补】若开等觉。与二行齐。今不开等觉。但初行齐。

【□注】与而为论。别家佛地。与圆家初地齐。

【■记】颂云。别地全齐圆住平。无明分断证真因是也。设开下。与夺并论。

△二明因果所以三。初正明所以。

只缘教弥权。位弥高。教弥实。位弥下。

【□注】故知别教权说。判佛则高。望实为言。其佛犹下。

【■记】此正明权实之所以也。以权教粗而且杂。位虽高而不高。实教妙而且纯。位虽下奚尚下。故曰权说则高。实言犹下也。

△二喻显所以。

譬如边方未静。借职则高。定爵论勋。其位实下。

【□注】譬如边方未静。授官则高。定爵论勋。置官则下。别教权说。虽高而粗。圆教实说。虽低而妙。以我之因。为汝之果。(文)爵者。封也。爵有五等。谓公侯伯子男。勋者。功也。

【■记】此节喻显权高实下之所以也。以上皆妙玄之文。爵者下。玉师释义。一一如文可见。

△三结果同因。

故权教虽称妙觉。但是实教中第二行也。

【■记】言别教之权位。所以高而不高者何也。以其圆教中二行之因人。在别教中可居妙觉之极果。是故云他家极果。原我家之真因也。

△二显三行已后二十八位一齐明。

次从三行已去。至十地。各断一品无明。增一分中道。即断四十品惑也。

【□注】十向位者。妙玄五(六)云。即是十行之后。无功用道。不可思议真明。念念开发一切法界。愿行事理。自然和融。回入平等法界海。更证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故名回向也。

【■补】无功用道者。从初住来。即是无功用道。今於向中明者。一借用璎珞。原是别义。故於向后明之。二初住虽用。至此转着。故在此明。愿行事理和融者。菩萨无功用道。愿力熏起妙行。所起之行。全法界起。仍复回向法界。回向即愿。是愿行和融也。又愿行之事。悉回向法界。法界是理。是事理和融也。

【□注】十地位者。即是无漏真明。入无功用道。犹如大地。能生一切佛法。荷负法界众生。普入三世佛地。又证十番智断。破十品无明。故名十地位也(文)。

【■记】此明十地之妙义也。承上登住已来。即入无功用道。心心寂灭。念念增明也。犹如大地句。喻明地上菩萨大行如斯。如地能生长万物。菩萨能宣扬佛法。地能荷负一切。菩萨能荷担法界众生。使令普入三世诸佛地也。明行向地竟。

△三明等觉。

更破一品无明。入等觉位。此是一生补处。

【□注】等觉者。妙玄五(六)云。观达无始无明源底。边际智满。毕竟清净。断最后穷源微细无明。登中道山顶。与无明父母别。是名有所断者。名有上士也(文)。

【■记】此明等觉智断也。释签云。居妙觉边名边际智满。亦可以佛不思议用名边际智满。

【□注】等觉位中正习俱断。如今文云。更破一品无明。并上妙玄文断正也。净名疏二(四)云。无复余习者。圆教始从初住。终至法云。圆断诸见。犹有习在。等觉入重玄门。千万亿劫重修凡夫事。见理分明。习气微薄。事等微烟。(文)此断习也。

【■补】重玄者。前来已用不思议妙智。断无明惑。起应利生名玄。至等觉断余残习。重修前所历法门。倒行凡夫事。玄之又玄。名为重也。

【□注】又净名疏五(三十五)云。住等觉地。余有一品及习气在(文)。

【■记】此一品无明。即最初一念不觉。必须断此。方成妙觉。起信论云。如菩萨地尽满足方便。一念相应。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心性即常住。名究竟觉。又此一品及习气。如唯识论二愚及彼粗重。论云。此地於法虽得自在。而有余障。未名最极。谓有俱生微所智障。及有任运烦恼障种。直俟金刚喻定现在前时。彼皆顿断入如来地。由斯佛地。说断二愚及彼粗重。一於一切所知境。极微细着愚。即此中微所知障。二极微细碍愚。即此中任运烦恼障种。(文)然二论似非圆教意。况不立等觉。但以十地满心。明断生相细障习气。成究竟觉。今但记之。以例知圆教等觉。余有一品及习气在。必须断竟。方成妙觉也。明等觉竟。

△二果位二。初智断并显。

进破一品微细无明。入妙觉位。永别无明父母。究竟登涅盘山顶。诸法不生。般若不生。不生不生。名大涅盘。

【□注】观经疏云。究竟佛者。道穷妙觉。位邻於荼。故唯佛与佛。乃能究尽诸法实相。边际智满。种觉顿圆。无上士者。名无所断。无上士者。更无过者(文)。

【■记】妙宗钞云。等觉已名满足方便地。菩萨究竟地。始觉道穷。本觉理极。本始既泯。无以名焉。强称妙觉。

【□注】妙宗上(二十三)云。今此极位。乃究竟具诸位功德。故引法华唯我释迦。与一切佛。乃能究尽诸法之权。实相之实。达无明底。到诸法边。名边际智。不思议权智也。今已究竟。故名为满。於种种法。证本圆觉不思议实智也。此觉极满。名为顿圆。复用第七无上士号。显智断极。有惑可断。名有上士等觉位也。无惑可断。名无上士即是妙觉。断德究竟。名大涅盘。(云云)无明父母者。楞伽经云。弒无明父。断贪爱母(文)。

【■记】楞伽疏释经。云何众生母。谓贪爱喜俱。如子女缘母。得以成立。无明为父。痴爱喻母。生於六入十二处聚落。断无明与爱二根本。名害父母。大经云。若以贪爱母。无明以为父。随顺而重者。则堕无间狱。意以弒断此父母者。究竟成佛也。喻父母者。贪心是内向。喻母。无明是外境。喻父。又无明是受身本。喻父。爱是枝末烦恼。如母。又父是疎缘。如无明。母是亲缘。如爱。弒断者。诠断烦恼彰理观也。

【□注】涅盘山顶。喻更无过上也。诸法是境。般若是智。境智寂灭。名大涅盘。

【■记】大经云。安置诸子秘密之藏。我亦於此秘藏而般涅盘。此究竟涅盘。名不生不生。般若毕竟不生不生。不灭不灭。更无惑可灭也。今以诸法般若譬境智名大涅盘者。四念处云。能观之智。照而常寂。所观之境。寂而常照。境寂智亦寂。智照境亦照。一相无相。即是实相。所谓无上大涅盘。圆明常寂照也。

△二依正双明。

以虚空为座。成清净法身。居常寂光土。即圆教佛相也。

【□注】以虚空为座者。义彰法身体遍也。

【■记】经云。法身徧在一切处。一切众生及国土。三世悉在无有余。亦无形相而可得。故云以虚空为座。

【□注】成清净法身者。指修即性。增胜而说也。若论教主。亦名尊特。亦名胜应。

【■记】法华云。清净妙法身。具相三十二。是指修即性。增胜说也。次约圆实部主论。以教言之。法华三十二相。上品尊特也。以相言之。华严藏尘相好。即上品相好。据圆机而见。故名胜应。

【□注】妙玄七(十三)云。或言道场以虚空为座。一成一切成。毗卢遮那。徧一切处。舍那释迦成。亦徧一切处。三佛具足。无有缺减。三佛相即。无有一异。法华八方。一一方各四百万亿那由他国土。安置释迦悉是遮那。普贤观经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此即圆佛果成相也(文)。

【■记】此证增胜论圆佛具足三身。初华严圆佛成相。虚空为座。依报成也。遮那。舍那。释迦。法报应三。一成一切成。正报成也。次明三佛具足相即义。具足故。无缺减。相即故。无一异。意显法华已前。三佛离明。来至法华。从劣辨胜。即三而一也。法华八方下。示应佛即圆佛。法华佛变娑婆悉令清净。容受十方分身诸佛。然於一方犹故未尽。故於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清净。容受所分身诸佛。复於八方各更变二百万亿。那由他国清净。为诸佛当来坐故。当知八方各四百万亿。那由他净土。分身释迦。悉遮那也。普贤观经下。引证。经明空中声教行者。修行普贤忏悔观法。尔时行者问空中声。我今何处行忏悔法。空中声言。释迦牟尼佛名毗卢遮那徧一切处。其佛住处。名常寂光。一切波罗密所摄成处。当如是处。观十方佛。知释迦是遮那明矣。故知应佛即法佛。乃明圆佛果成之相。

【□注】文句一(八)云。隐前三相唯示不可思议如虚空相。即圆佛自觉觉他。(文)妙乐一(二十四)云。若隐前三相。从胜而说。非谓太虚名为圆佛(文)。

【■记】此重示圆佛果成相。尚未的示作何相也。文句云。身长丈六老比丘相。即三藏佛自觉觉他。带老比丘现尊特身。通教佛自觉觉他。单现尊特华台受职。别教佛自觉觉他。隐前三相。唯示不可思议如虚空相。即圆佛自觉觉他。妙乐释隐前三相。从胜而说。非谓太虚而为圆佛。盖别佛既曰单论。即是隐前二相。故今圆佛单论。即是隐前三相。但以劣显胜如虚空相。非谓虚空而为圆佛。以空是色法。有生灭也。

【■补】隐非隐蔽圆人。观前三相。唯是法性。所谓妙色妙心是也。神宝记云。不同前三。故云隐前。唯示不可思议如虚空相。要亦不离常所现相。以圆机一故。得以称心同虚空。量等法界。是谓究竟法身。故今此身即是法身。思之。

【□注】光明记一(八)云。此教所说世间相常。故一切法无非中道。虽与别人同见尊特。彼兼别修。此皆性具。故龙女云。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欲彰全性。是故从胜特名法身(文)。

【■记】此引释从胜而说圆佛法身也。

【□注】常寂光土者。观经疏六云。常即法身。寂即解脱。光即般若。是三点不纵横并别。名秘密藏。诸佛如来所游居处。真常究竟。极为净土(文)。

【■记】妙宗钞云。克体立名。前三在事。故从居人修断因果。立三土名。此土属理。故从本体三德立名。问。分证寂光。三障未尽。何得一向就理立名。答。障未尽边。自属实报。今就因果分忘之处。名上中下常寂光土。谓初住已上名下。等觉名中。妙觉为上。诸佛下。约能居示相。金光明云。如来游於无量甚深法性诸佛行处。过诸菩萨所行清净。无量即寂。甚深即光。法性即常。普贤观经云。释迦牟尼。名毗卢遮那。此佛住处名常寂光。常波罗密所摄成处。乐波罗密离身相处。我波罗密所安立处。净波罗密灭有相处。是故此土从四德究竟处立。以四彼岸。显於三德。常我即法身。乐即解脱。净即般若。三论互具。一一论三。故法身等各具四德。名秘密藏也。释大科正显位次竟。

△二巧明六即四。初略叙所以。

然圆教位次。若不以六即判之。则多滥上圣。故须六即判位。

【□注】六即位者。义蕴佛经。名出智者。如贫女宝藏。力士额珠等。在诸文所明。或显法门高深。或明修观位次。今文备明圆位之后。复明六即。欲越上慢自屈之过。辅行一下(三十三)云。此六即义。起自一家。深符圆旨。永无众过。暗禅者。多增上慢。文字者。推功上人。并由不晓六而复即(文)。

【■记】辅行云。一显圆诠诸法。事理不二。一切凡圣。生佛体同。免生退屈。故明即字。虽全体是迷悟因果。其相有殊。免生上慢。故明六字。二革文字暗禅之弊。文字法师。封文滞义。唯守名相。推功上人。自甘退屈。为此等过。故曰全体即是。暗证禅人。拨弃修行。唯曰即心是佛。不辨阶位浅深。多滥上圣。起增上慢。为救斯弊。故明六位也。又无机子叙云。痴禅任性。滥上圣以矜高。狂慧随情。居下凡而自屈。由是天台。名六即佛。破二种见。拣其太过。六分因果之事殊。收彼不收。即显圣凡之理等。大经贫女藏者。一有藏。二人指。三耘掘。四得近。五藏开。六取用。以配六即。额珠喻亦出大经。意同。

【□注】辅行一上(十六)云。即者。广雅云合也。若依此释。仍似二物相合名即。其理犹疎。今以义求。体不二故。故名为即。(文)妙宗上(十三)云。六种即名。皆是事理体不二义(文)。

【■记】此证体不二。故名为即也。妙宗云。事有逆顺。名字等五。是顺修事。唯理性一。纯逆修事。此逆顺事。与本觉理体皆不二。释云。知此不二。事皆合理名顺。其不知者。事皆违理名逆。名字等五。若浅若深。皆知皆顺。若初理即。唯迷唯逆。而迷逆事与其觉理未始暂乖。故名即佛。是为不二名即也。

△二详列位次六。初明理即。

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有佛无佛。性相常住。又云一色一香。无非中道等言。总是理即。

【□注】金刚錍云。言佛性者。佛是果人。言一切众生皆有果人之性(文)。

【■记】此释理即人也。佛言。我以佛眼。观一切众生贪瞋痴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

【■补】佛性名出大经。寄因性。立果号。欲其改迷向悟也。

【□注】观经疏二云。斯理灼然。世间常住。有佛不能益。无佛不能损。得之不为高。失之不为下。故言众生即是佛。理即也。(文)妙宗上(十五)云。世间常住者。即十法界三十世间。一一皆住真如法位。法位常故。世间亦常。(文)今云性相。十如中举初二也。性以据内。自分不改。相以据外。揽而可别。

【■记】妙宗下文云。世间常住者。即十法界三十世间。一一皆住真如法位。法位常故。世相亦常。以一切法。即真实性。性不改故常。若谓迁流。不得言常。斯谓情见。良以生法即性。故常。住异灭法即性。故常。即性之常。非常不常。不可思议。言偏意圆。故可得云一生一灭。无非中道。唯生唯住。唯异唯灭。法华迹门显所证云。世间相常住。於道场知已。本门乃云。如来如实知见三界之相。非如非异。故知三界即是常住岂乖非如非异。本迹虽殊。不思议一也。此理秘妙。佛能明见。故曰灼然。今我智者。成秘妙观。虽是肉眼。而名佛眼。能见秘藏。亦曰灼然。妙乐云。显露彰灼。称为真秘。真秘之理。即世相常。世相常故。众生即佛。此理妙故。有佛教化。不益一毫。空过无佛。不损一毫。五即得之。不足为高。理即失之。未始暂下。对此四事。示理佛也。

【□注】色香等者。辅行一上(二十)云。此色香等。世人咸谓以为世情。然亦共许色香中道。无情佛性。惑耳惊心。(文)六尘中趣举二种。圆观诸法。无非中道。故四念处第四明。唯色唯声唯香等义。

【■备】节义云。他家谓无情名法性。有情名佛性。荆溪云。他家共许色香中道。至今家无情佛性。则又惑耳惊心。因知他家於色香中道之旨。未全彻也。

【■记】无情佛性。出金刚錍。六尘下。明举二种。以况其余无非中道。四念处下。指证诸法皆中。文云。天亲唯识论唯是一识。复有分别识。无分别识。分别识者。是识识。无分别识者。似尘识。法界所有缾衣车乘等八皆是无分别识。成三无性。无性名非安立谛。龙树云。四念处即摩诃衍。一切法趣身念处。即是一性色。复有分别色。无分别色。分别色者。如言光明即智慧。无分别色者。即是法界四大所成。是色心不二。彼既得作两识之名。此亦得作两色之说。若色心相对。离色无心。离心无色。故圆说者。亦得唯色唯声。唯香唯味。唯触唯识。若合论者。一一法皆具足法界。诸法等故。般若等也。以是证知色心依正。皆即性故。趣举一法徧摄。一切诸法徧亦如是。法法互徧。皆无际畔。乃以无界。而为其界。无不融通。故曰无非中道也。

【□注】如观经疏二引涅盘经云。一切众生即是佛。如贫女舍宝。众物具存。力士额珠。圆明顿在。如来藏经举十喻。弊帛裹黄金。土模内像。暗室瓶盆。井中七宝。本自有之。非适今也。净名云。一切众生皆如也。宝箧云。佛界众生界。一界无别界(文)。

【■记】此引诸经明理即义。妙宗钞云。初引大经众生即是佛。何以故。若离众生。不得三菩提故。如来性品云。我者即是佛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是我义。从本已来。常为无量烦恼所覆。是故众生不能得见。如贫女多真金藏。无有知者。时有异人。即於其家掘出金藏。又如力士。眉间有金刚珠。与余士相扑。以头触珠。没肤不知。其处有疮疗治。乃至医执镜照。珠在镜中显现等。如来藏经十喻者。彼经一法。九喻。一是所喻。九是能喻。以所从能。故云十喻。一法者。经云。我以佛眼。观众生贪瞋痴烦恼中。有如来智。如来眼。如来身。结跏趺坐。俨然不动。一切众生。虽在诸趣。烦恼身中。有如来藏。常无染污。德相具足。如我无异。即举九事。以喻其法。九喻者。一萎华佛身。二严峰淳蜜。三糠糩粳米。四粪秽真金。五贫家宝藏。六庵罗内实。七币里金像。八贫女贵胎。九焦模铸像是也。今文但引暗井具宝。以证理即。乃显圆理。非如止观以显别理。故云本自有之。非适今也。次净名皆如。语尚涉通。今须圆解。次宝箧云。己界及法界。众生界同等。己界即心法。法界即佛法。佛以法界为体。故对众生界。即成三法。心生在因。佛法在果。三无差别。故一界无别界。

【□注】理即者。妙宗上(十三)云。良由众生性具染恶。不可变异。其性圆明。名之为佛。性染性恶。全体起作。修染修恶皆无别体。全修是性。故得迷事无非理佛。即以此理起惑造业。轮回生死。而全不知事全是理。长劫用理。长劫不知。不由不知。便非理佛。以全是故。名理即佛。以不知故。非后五即。然理即佛。贬之极也。以其全乏解行证即。但有理性自尔即也。又理即佛。非於事外指理为佛。盖言三障理全是佛。又复应知。不名障即佛。而名理即佛者。欲彰后五有修德。此之一位唯理性是也。又障即佛。其名犹通。以后五人。皆了三障即是佛故(文)。

【■备】节义云。三障理全是佛者。光明疏云。凡明观法。初多就易。易处观成。无难不晓。大师得意之谈。故以惑业苦三皆是三因佛性。三障轮回之法。谓心实。则三障确尔。情虚。则三德圆融。於三德境。不损毫微。此三修恶乃名性三。全为妙境。即惑业苦。一通彻法界边底。释理即竟。

△二明名字即。

次从善知识。及从经卷。闻见此言。为名字即。

【□注】止观一(二十一)云。理虽即是。日用不知。以未闻三谛。全不识佛法。如牛羊眼。不解方隅。或从知识。或从经卷。闻上所说。一实菩提。於名字通达解了。知一切法皆是佛法。是为名字即(文)。

【■记】此释名字即也。如辅行云。不知生死即理。名日用不知。如人日用不知光之恩故。言不识方隅者。牛羊之眼。不解方隅者多。故方譬实中之实。隅喻实中之权。或从名字下。正释义也。

【□注】妙宗上(十六)云。名字即佛者。修德之始。闻前理性能诠名也。然有收简。收则耳历法音。不间明昧。异全不闻。俱在此位。简则未得圆闻齐别内凡。尚属理即。以七方便未解妙名。岂知即佛(文)。

【■备】收者。但闻三障理。全是佛名字。圆解开发。便是名字即人。简者。虽别教住行向三十位内凡。加功用行。以其未开圆解。隔历不融。通属理即故。

△三明观行即。

依教修行。为观行即(五品位)。

【□注】止观一(二十三)云。若但闻名口说。如虫食木。得偶成字。是虫不知是字非字。必须心观明了。理慧相应。所行如所言。所言如所行。是名观行(文)。

【■记】此释观行即也。初一行。喻前名字即义。言如虫食木者。大经云。如虫食木有成字者。虫不知是字非字。智人终不唱言是虫解字。亦不惊怪。此经譬旧医不别。诸病悉与乳药。止观则喻不解意趣。闻名口说也。必须下。正释。意谓境观明契。言行相顾。名观行即也。

【□注】妙宗上(十七)云。始自圆闻观佛妙境。至识位次勤行五悔。若未发品。此等行人皆属名字。故知名字其位甚长。境观相资。尘念靡间。方能得入观行位也(文)。

【■记】此节引文剖义。谓从初随喜圆闻妙理。起圆解。修圆行。从第一观不思议境。至第八识位次。而又勤行五悔。如是正助齐运。设若未能发品。应知观行未圆。皆名字位收也。境观相资下。示观行正义。

【■补】观经托佛修观。故曰观佛妙境。问。发品相状何似。答。名字初修。失易得难。名字中心。得失相半。后心。打成一片。唯得无失。即发品相。必到境资观。观益明。观资境。境逾显。而尘念靡间。始是真正发品。唯境观相资。故五品人。知如来秘藏。唯尘念靡间。故五品人五住圆伏。

△四明相似即。

相似解发。为相似即(十信)。

【□注】止观一(二十三)云。以其愈观愈明。愈止愈寂。如勤射邻的。名相似观慧(文)。

【■记】此释相似即也。此人从前观行。功勤得力。境观相应。惑障粗垢先脱。中道妙理相似现前。故云相似即佛。言勤射者。如楞严云。譬如学射。先大准。次小准。次射的。次射钱。乃至射毛百分之一。名为学成。於夜暗中闻声。若人非人。不用心力。射皆必中。习三昧者。亦复如是。今借彼喻。不用其法。既射邻的。不同先学射准也。

【□注】观经疏二云。相似者。二物相类。如鍮似金。若瓜比瓠。犹火先暖涉海初平。(文)妙宗钞上(二十)云。约四喻明相似行人。本觉寂照及双。相似而发。成相似位。三种之觉。此觉似真。若鍮若瓜。比金比瓠。此之二物。喻始似本。如将至火先觉暖气。行欲近海。预观平相。此之二事喻於相似近乎分真。前二约法论似。后二约位论似(文)。

【■备】寂照及双者。妙宗云。更於一觉。约寂照说。照而常寂。寂而常照。非寂非照。而寂而照。不可思议。乃是寂觉照觉。双遮双照。照觉相似发也。鍮瓜约相状边论。故喻约法。火海约功能边论。故喻约位。三种即寂照及双。亦即圆三观也。瓠。音胡。

△五明分证即。

分破分见。为分证即(从初住至等觉)。

【□注】止观一(二十一)云。因相似观力。入铜轮位。初破无明。见佛性。开宝藏。显真如。名发心住。乃至等觉。无明微薄。智慧转着。若人应以佛身得度者。即八相成道。应以九法界身得度者。以普门示现(文)。

【■记】此释分证即也。注文引止观初二行。明自利功德。若人下。明利他功德。皆如文可知。

【□注】妙宗上(二十)云。虽相得似。尚属缘修。今则亲证。属於真修。分破无明。起信论中称随分觉。寂照双融。本觉真佛分分而显。从所显说。名为分真。从能显言。名为分证。四十一位皆受此名(文)。

【■记】此节引文释成。初二句。举前似位。虽相似见理。以无明未破。尚是妄心分别。故名缘修。今者无明既破。真如妙性。觌体相呈。玄妙三观。任运现前。故为真修。起信称随分觉者。以离分别粗念相故。今以显名别义同。无异意也。

△六名究竟即。

智断圆满。为究竟即(妙觉位)。

【□注】如前引观经疏。释妙觉义。

【■记】此释究竟即也。妙理究竟显。名智圆满。无明究竟破。名断圆满。故为究竟即佛也。止观云。究竟即者。智光圆满。不复可增。名菩提果。大涅盘断。更无可断。名为果果。等觉不通。唯佛能了。名究竟圆佛。

△三正释名义。

约修行位次从浅至深。故名为六。约所显理体位位不二。故名为即。

【□注】约修行位次等者。止观大意二云。即故。初后俱是。六故。初后不滥。理同故即。事异故六(文)。

【■备】此约位与理。以释立名六即之所以也。以事有差别。是故从浅至深。故立六名。以理本无殊。始终不二。故立即名。

△四结劝深知。

是故深识六字。不生上慢。委明即字。不生自屈。可归可依。思之择之。略明圆教位竟。

【□注】六种即名。既皆是事理体不二义。是故六即皆具事理两种三千。故理同故即。理造也。事异故六。事造也。如义书云。修善修恶。事造三千。(六也。理即迷逆。是修恶。名字已去顺性。是修善)性善性恶。理造三千。(即也)但即不妨六。六处常即。故得六而复即也。

【■记】此证事理两种。分对六即。如四明云。缘起三千。为修善修恶。本具三千。为性善性恶。对以六即。与今注同。问。何但约圆说六即耶。答。前三教诸法非即。通虽说即。但是界内。故即名唯圆。然前三教亦可立六即名。藏教真谛为理即。诠真为名字即。外凡为观行即。内凡为相似即。见道为分真。罗汉为究竟。藏菩萨至道树下。犹居似位。三十四心。分真究竟。通别两教。比说可知。然皆浅近。故不说即也。略明圆教竟。

天台四教仪注汇补辅宏记卷九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