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灵泰法师 撰

更门立依已辨次第乃至立舍等三者。立者。远者。依无贪等三根。与三根与及精进立舍不放逸。二依无瞋。立不害也。故云立舍等三。取以三根。后说精进也。

疏云此行蕴舍别受蕴舍故者。言行舍者。则是行蕴中舍。不是受蕴中舍受。为欲简别受蕴中舍。取以言行蕴也。

疏云且蕴婆多法救俱舍杂心等说者。法救妙音世友觉师。此四尊者。即是毗婆沙中评师。余五百罗汉。各各异说义。此四尊者。悲德出。若此四尊者。自释义时。若别相评是非也。即法救师。造阿毗昙杂心论。若天亲菩萨。造俱舍论也。

疏云婆沙虽别有厌等法救等不说者。彼论虽别说有厌等。然法救师。记是评师。亦不取也。故法救亦取厌。唯立十种菩萨。除无痴故。无体即是慧故欤。

疏云不是言遍善故遮彼者。然萨婆多师。善十种云遍善心故。虽是数界轻安遍一切善心故。若今大乘。释善十一。云唯善心俱。名善心取。不云遍善心。心轻安不遍善心。欲界无轻安故。略中五句。明依处因者。五句者。一实二德三能。此三即信之依处。□□此三为□□方生也。四忍即是信因。五乐言即是信果。乐中五句。明信法处因果实体业者。如愚意者。言五句者。具论文云。一于实德能。即明信依处。二染忍乐欲者。即是明信因果。三心净为性者。即明信体。四对治不信。五乐善为业。此上二句。即是明信业也。故略中五句。

疏云实等不别分别者。然彼论文中。唯异实德能之语。亦不尘。分别。不及此论也。

疏云实德能三是语依处是境第七者。若言取于。于者境也。即是第七转境声摄也。实德能三。是信取。缘境故。若言所依。依者所依根。即是第七转所说根摄。

疏云显扬说有五业然治不信乃至起善道增长信者。彼论五业者。一者对治不信故。二者能得菩提。由有漏故。能得办也。立资粮满故。此中言资粮。或资粮位名资粮。或人天善揭慧。亦名资粮。如造一善业。能得十生五生乐故。四利益他自故。夫善法皆益。或益他世。五起善道增长信故。有信故。常得生人天处。增长净法。此善十一。皆有此五业。若初业别也。如解惭处。则言对治无惭等。以下皆然。亦应第五业中增长惭等。然此论云乐善为业。亦摄彼论下之四业也。

疏云即是论中坚固信也者。若信具此五业。亦是余论中。坚固信摄由坚故。方能至辨故。然准瑜伽对法等。信有三种。一清净信。二坚固信。三明净信。今者即是第二坚固也。即是彼第九云。信为欲依者。即是对法第九明之。若言通论。一切信并显扬。五辨中除第二辨因者。然五业之中。第二业菩提因。唯是无漏。希求佛果。可注菩提因。若欲通论。余世间善。生人天果。及通得二乘果者。即取余四业。四业能得世间果。即除第二菩提因。若人天善业。感多生善果。所有福慧。亦名资粮。漏即不是资粮位。名资粮也。

疏云若事若理信忍皆是者。今者实者。不要真如理名实。除一切法。若有法无法。有即如实知有。无则如实知无。名为如实也。

疏云体非实故亦非谛故者。然疏主。且约必虚空非四谛摄。以难立师。不依大乘。以为小乘虚空非四谛摄。若大乘中说。识变虚空通四谛摄。若无漏心上变空。是道谛摄等。如前第二摄说。

疏云内体别摄证乃至亦名真大者。即是同相三宝。别相三宝者。法佛名三乘。教理行名法宝。十地菩萨二乘人名僧。此皆是无漏。住持泥令然素像名住持等。是有漏别相三宝。名真行。或真如名真。有巾名行。或无漏名真行。别相三宝。名为真净。如真净故。住持三宝。是真谛之方便。亦名真净故。然三宝中。法宝即是宝者。佛言僧宝即是假俳也。以依假俳者。名佛僧故。故大般若经中问云。何故唯念般若波罗蜜。不念佛僧二寂耶。答佛僧是假者。若法寂即是实。法寂中即摄得佛僧也。旧经论中。梵云伽蓝。此云作持处。若新经论双云(未问)。寺者即同僧中有九寺门。安置九云卿。卿以辅翼天子。今者寺中众僧。以辅翼佛法。由如前答即也。或有异名。真净方便。

疏云今能得后能成无为得有为成者。此之或无为成有为得。或今新成后得智通。亦不约不相应得。得解云。

疏云对法但言谓我有力者。既有我宗吹。唯约自身也。问今文中。明信法处。应立一种。何说立三种者。若中亦摄得前二实德。若前实得中。亦摄得后二。更问实上即者。信因亦忍。若后二下。唯言佛果。谓乐欲所思。若后二下唯言佛果。谓乐欲等。有何所以。亦可前一唯言信果。后二唯言信因。又问前可。大般若经言。唯念不般若波罗蜜法。不念俱。即言法是实心。僧是用者。即然宝法实。何故念缘中唯念佛。或有余经中三寂俱念。准义思之。即是因时信口生别。互同时缘漏。有信因。信是果也。信是因。叹叹是果果。知还显信为欲依与为勤依故。即如是次第也。问此三法。如何为同时因果。答此三法。展转相杖托而起。由如两脚同时行。更互相与力。亦是同时因果。此因时为因果亦然。异时因果者。即先起胜解已。佛起信。起信已后起欲亦得也。心之净故。依士释。第三转声者。若言天授授衣。词受之钵。名依士释。即是第七转摄。其事云何。择是具即是<<PIC>X50p0311_01.gif</PIC>之作具。由择为依具故。方证灭故。第三转亦是具。亦今此亦尔。信是作具。方能合心净也。故第三转摄。

疏云心之净故依士释第三转声者。第三转声。是具声具。谓作具。意显欲胜解。是信之因果。作具由信。有此作具。方能信令心净也。

疏云唯信是能净余皆所净者。此信能净心。至余遍行境及同时。余十种善信等能净之。有通净余善心所功能故。由如作意。能一切心心所故。若余惭愧等十种。则不能有通相也。欲各各自别相也。若汝之信。有其善恶不信可是有。于无记中其信是无者。此受意说。若汝之信。信其善可修。信其恶法可漏者。恶法不信恶法可厌。可许有信也。若尔于无记法上。应无有漏。

疏云喻如水清珠者。若此珠人间皆有。若言水类珠青珠黄珠赤珠。皆是水精珠中。能出水者。各自爱珠。若珠中能出火者。名扬珠火。是故若能清浊水者。名水精珠。

疏云亦如泥鳅动泥浊水者。此泥鳅鱼也。此鱼灭即泥。□动尾浊水也。疏云又信于三性。何妨爱三。而唯性善者。此中救意。如大乘信于善恶无记法。信唯善性故。我信唯爱三性。何妨是善。为遮此等。故论云。又于苦集。非信所依也。超法师释也。

疏云若彼救言二俱之以体是信者。即印顺示顺欲胜解二法。即皆是信。仍非是欲解也。

疏云忍可及欲是信之具者。思是信果。欲是信果。故是信具也。谓于自身者。自□贵增上于法者。然谓于好法自身学之。意言。此法记。若我身应学。今我此身。而生道德故。于法生尊贵故。于自身亦自生贵重故。于法于身。为增上仪。

疏云然以细防恶者。释者法也。数有五种。一者笞。如五十已下杖罪名笞。二者杖。如六十已下名杖六王。三者徒罪。如徒障亦五。一三我徒。二二年半徒。三二年徒。四一年半徒。五一年徒。四者缘罪。缘数有三。一后三千里。二缘二千五百里。三缘二千里。若缘一千里。一千五百里。皆不名缘。但名移乡。五者罪罪罪罪有二。一缘死。二根死。论云熏贤善随举暴其者。然惭愧别相。皆有人法章。贤云谓有善德人重。善云谓一切善法惭愧。学恶举恶法也。

疏云对法但言修地为体者。彼论但言惭愧为体者。但是差他为体。唯有唯识。解惭愧别相。

疏云显扬即言于世增上即缘也亦<<PIC>X50p0312_01.gif</PIC>总惭愧缘更下难古说者。问此意言。古说者。为是此方上世来古师说名古说。论是西方上代诸论师说名古说。若此方上代说。名古说者。如何造唯识本者。在西遥难未古师。答合是西方古说也。问若举暴恶。名为愧者。其上二界中。记无恶人恶法。如何得起愧。又无分别智缘真如。真如恒是恶人恶法。如何。依真如时。得起惭愧。又问上二三界。既无天人无法。一种俱彼此相似。如何得起崇重贤善。及无世间。诃厌增上。而得起惭愧。大无色界。如何得有善法。及人而得起惭。又无色界。言语既无。如何能崇贤重善。更捡上下可成。

疏云他自增上等然是缘起者。于自身及自法。则是惭起之缘。于世间法。即是起愧之缘。初起缘处以解惭愧。由如俱舍论中。断善根处。云上品不善根。能断善根。据实而言。邪见能断善根。今上品不善根。能断善根。据实而言。邪见能断善根者。约断善根起缘处。如言贼烧村。贼不能烧村。火能烧村。今言贼烧村者。约缘处故。言贼烧村。惭愧亦尔。约起缘处。以解惭愧也。然自身同法解惭。他世间增上法解愧者。但约情解名自他。如人有好事有大问方。虽作此事。非虽自身不作。亦欲得认取。取以善法。名自能。答已故。如有人作其事。有人问言。虽作此事。虽自身作。亦不肯认取。恶法亦尔。能损己故。取以恶法名他。好法损自己。恶法锻地若惭愧别相。谓崇重贤善。举暴恶。是惭愧别相。

疏云谓彼若言因得自他境有差别者。自身名惭。他身名愧。

疏云正理师云差现在罪因乃至非现别故者。差罪因别现在身。故名惭。若罪不善果出未来身。别地在故。名之为愧也。

疏云三不善根根。翻对入至非别对治故者。若贪瞋痴三根。则有别对治。且如无贪对治贪。无瞋对治瞋。无痴对治痴。二有通对治。谓即是正慧。通能对治贪瞋痴。若无痴能是慧者。今立量云。痴定有别。对治贪瞋痴三摄故。因贪瞋故。如痴有别对治取。谓无痴。若许烦恼。唯通对治。取是正慧。无有别对治也。

疏云通别对此远总对治者。若三善根正相翻名近。若慧不与三善根相翻。取以名远也。

疏云此二简诸一切取非不善根者。如愚意者。也且如遍行别境。虽遍六识体。非是烦恼摄。不具二义故。遍行境非根也。若不定四。亦不遍五识中。又非正烦恼摄。不具二义。亦非是根。若痴慢五见。虽是正烦恼。然此等五识中无。亦不遍六识。不具二义故。非根也。若十小随惑。唯立意不遍五识。又非是正烦恼摄故。非是根本。若中二大八。虽遍六识体。非是正烦恼摄。皆心非根故。此二义。简余一切心取。相顺之因。唯是有漏者。问若善业。可名贪。若恶业如名贪。思之。为缘之因。亦取涅槃。而发贪等故。亦是具者。外道邪见。于涅槃等法。而出贪瞋也。又问。何故唯取涅槃法是善等。即生三恶道故。涅槃是具。而不取菩提。思之更问。择灭涅槃亦是若苦具迷理生故者。问灭谛与涅槃。为一为异。又问苦定与有有具。有何差别。解如疏。三苦者。谓苦苦行苦坏苦。问欲界三苦。可言欲界发。嗔唯欲界故。若上二界行苦。如何由嗔发。应思(更问)。

疏云贪慧三界发业润生入具故云苦苦具者。若贪多分能润生。少分能发业。若贪多分能润生。少分能发业。若嗔多分能发业。少分能润生。论云欲界烦恼皆结生也。

疏云嗔但约有情重处为论者。然彼论说。嗔但约有情处智者。为情处起嗔。即拟抨怨。然唯是业道。若无情处起嗔。不拟抨怨。则杂也。今唯识起嗔。则通有情无情处也。问欲界之贪。可能发不善业。若三界福不动业。如何贪发。思之。

疏云今能障法并通三界者。所谓嗔则是欲界能对。无嗔通二界。问何故贪痴。能治佛。谓俱通三界。所治嗔唯欲界。无嗔通三界。答恶法从深防。所以能所之。无嗔通三界。所谓唯名界。

疏云集论说此即教诠智决择为性者。然彼集论说。无痴善根。即用起教证智。而为体。然故此论中引教证也。

疏云以报为生得生便即得故从所依名报者。报者是异熟身。身即是所依。有身故我即有。此善合是异熟身之善。今达此名名报善。

疏云若名修慧从因定为名者。由定为因。能发慧故。慧即是今言修慧。从因定为名。

疏云不言十一善根摄舍等为过也。若得十一者为因者。则得舍等。为不定过。云为加舍等。是善十一摄。舍等无别体。无痴无别体耶。为加无贪等善十一摄。无贪有别体。无痴有别体耶。今因三善根摄耶。即无过欤。

疏云此大悲如前应二十二根中慧等三无漏根摄者。若□至佛果位中。三无性根中。唯有具知摄也。然佛位具知根。若依第四禅。即用七法为体。谓信等五根意根。为具知体。若具知根。在下三静虑。即灭用为体。或九法为体。若第三禅。为信等五。及意舍根乐根八法为体。若初二禅。或加行喜根。九法为体。大非用无痴无嗔二法为体。若无痴体即是慧。则应大悲具。知根中。信等五根中。慧根摄也。

疏云无痴因及果皆通四慧乃至此是等流增上果故者。四慧者。谓生得闻思。谓或更加性巧便善。方得尽理。性巧者。即是无漏慧也。此等诸慧。或是无痴之因。或是无痴之果。或同时因果。或异时因果。若为因之时。则六因之中有二因。谓根相应因。同类因。若为果之时。即五果中有二果。谓士用果。等流果。若增上果一切通。若果时因果者。由前同类因。引后等流果。同类因等流果。同类因等流果。必定异时故。其异时因果中。亦有能作因。及增上果。据实而言。其同类因。唯约种生种说。不望现。望现为同类因故。前论云种子。前后自类相生。如同类因引等流果。若现望现修。说同类因等流果者。即不遮也。即如纹生得纹命根皆假说。为同类因等流果也。若同时因果者。由俱有能作相应三因。得士用果增上果也。然大乘中。不多约六因以辨因果也。若小乘中。即约六因以辨因果。然生得善。即是福分善。然福分善即宽。生得善即狭分善摄得生得善。生得善不摄得福分善。分善体即明利殊胜。三界殊胜善故。若生得善。体性闇昧劣故。若顺三界业。以修闻思修慧。皆是福分善摄。然福分善。即一分闻思修慧为体。即身欣厌等。如诸外道无生等六行慧。或厌下欣上者。厌下苦粗鄣。欣上静妙离。下如闻思慧。方引得果修慧故。故福分善。摄得一分闻思修慧为体。善取一分修慧。约体亦是闻思慧故。若以决择分善。即修慧。慧有闻思慧一分。且约体是修慧故。若性巧便善。即是三乘见道修道无学道。无漏法是。若准十地论。八地已上菩萨义准说有闻思慧。由闻法义。故名闻慧。由思法义。故名思慧。约体言之。唯是修。亦无闻思慧也。小乘二义简者。小乘萨婆多师。有五义。简贪嗔痴。一者由贪嗔痴重。能发粗重身语恶业。二者由贪嗔痴。与断善根。作身强加行故。三者通六识故。疑慢等不通五也。四者是随眠。五者通随。谓随逐有情。师谓行相简昧。行相难知。由如睡眠。五者通五断故者。即四谛下。分别烦恼为四。及见道下。分别烦恼为四。及修道下。为五部烦恼。合为五断。亦名五门。以此五义。释贪嗔痴是根义也。今唯识起恶胜。故言惑摄得。俱舍中作断善根身。强加行或摄得。彼起极重身语业。或二俱摄得也。今疏中言小乘三义简者。是疏主望分文也。今更加故。作五义简。

疏云若尔即三念住亦尔者。即是后师难前师也。且如三念住者。且如一人在于佛尼边涂香佛。于此涂香之人亦不贪。正念正知。又有一人。于佛右边刀斫。佛于此刀斫之人而无嗔。正念正知。又有一人。于佛身上。亦不涂香。亦不刀斫。佛于不涂香不刀斫人亦无痴。正念正知。然三念住。即用无贪无嗔无痴正念正知而为体。正念者。即是二十二根中。具知根中。念根摄也。正知即是二十二根中。具知根中。慧根摄也。然三念住。是二十二根摄。今后师难古师曰。大悲以无嗔无痴二法为体。

论从无嗔说大悲二十二根摄者。亦应三念住。亦心无贪无嗔无痴为体。论从无贪无嗔。应说三念住。非是二十二根摄。又后师返质前师曰。不尔。大悲以四无量悲。四无量悲。唯用无嗔为体。亦应大悲悲根摄也。

疏云不尔大悲以此无量中悲乃至无住依慧故根所摄者。此是前师解也。大悲以四无量中悲。俱用无嗔为体。大悲有相以故。有相滥故。论从无量中悲。俱用无嗔为体。大悲与悲有相滥。有相滥故。论从无嗔说大悲根。摄也。三念住无相以故。无相滥故。故论说三念住。是二十二根中摄也。

疏云且约影显非实理文者。此文即是前师。又解瑜伽等文云。论说大悲非根摄者。且约无嗔为体。名非根摄。据实而言。其大悲既以无痴为体。无痴即是慧。大悲一分。实是根摄。今从无实为体。论说大悲非根摄者。亦影显大悲是根摄也。非尽理也。

论说三念住是根摄者。今从无嗔为体。论说大悲非根摄者。亦影显大悲。是根摄也。论说三念住。是根摄者。三念住即是住正念正知。无痴为体。上言二十二根摄。亦影显三念住。既用无嗔为体故。亦是非二十二根摄也。论文影显非实尽理也。若论文说。大悲及念住。半是根摄。半不是根摄。即是尽理也。

疏云若尔即三世俗文如何择者。后师难前师曰。论说不害舍不逸三。是世俗有文。如何通择。

疏云音有者体即慧故者。前师答曰。无痴依一个慧。一法五故。慧是实有。无痴亦实。若舍不放逸。依四法立。此二依多法为体故。故不逸舍是假有。

疏云问不害体即无嗔应非假有者。后师难曰。无痴依一慧立。无痴是实者。不害亦依一无嗔上。即不是亦应是实。

疏云答世俗有言通假实故言。前师答曰。若论文云世俗者。即通假实故。若言假有者。即是无体故。若言有体者。即别有体故。此亦不然。如五见慧分说。为世俗有故乃至此无痴亦尔者。前师说无痴。用一个慧为体。即无痴是实。其五见。亦因一个慧为体。五见亦是实有。若舍不放逸。用多法为体。故舍不逸即是依立。有此疏文。即是后师返难前师曰。此亦不然。其五见依一个慧立。其五见即是意识中所说五见。为世俗。即此说无痴亦尔者。无痴亦依一个慧立。仍治无痴是意有者。亦应论中说。痴名世俗有说。既论中不治无痴。为世俗有故。无痴不依世俗立。

疏云彼择择。满善断者谓圆满从初所入根本静虑乃至极善明所者。如有人难。得入定不得知住定出定等。但言为满后时。更明方善知出入。而得自在。而名顺现也。如是乃至入四禅四无色等亦然。对法论。择满善之者。且如有人。若坐得初禅未至定。不名为满。要得根本定。方名为满。如何名成。虽坐得初禅定。若初禅地中。所有功德善法。皆从习成就。今所得定。转更明净。由如有人新造得屋宅名为满。还从修治扫地泥壁等。令屋宅转更明净。修治于定。亦复如是。及得第二禅根本定名满。乃至有顶地根本定皆然。

疏云此但言因善彼据实因中一分乃至究竟果位者。彼对法论云。成满者。据因中行说。谓得一分初禅根本定。则名为满。后治诸定。名之为成。谓得一分第二禅根本定。名之为所得一分定。名之满根。唯识论中唯云满有。不言满不成满者。此据修行至佛果位。圆满慧不修治故。不善成字。若声闻行。行至无学果。若缘觉行。行至极缘觉果。乃至菩萨行。行至于佛果。更不从修治。故言满善。不约因中行行为名言。

疏云或作善事圆可名满能满善根故非要其果者。或唯识中。言满善者。据治修何善。一期分限名满。此解与对法论同。亦不约三乘极果为言也。

疏云彼唯加行作意修习而非精能者。虽四无记中威仪工巧等。如法世工巧。虽然彼百年五十年加勤苦。殊无利益。又如来作等皆能也。问何不名精。与纯何别(思之)。

疏云显扬但有证之五名对法一名皆悉俱有者。若显扬论。但有证之五名。有势有勤等。无论中五名。谓彼由加行等。若对法论中。然中五名。亦名论中俱有言。故二名也。

疏云胜品位名无退者。退者由如有人此胜四位。唯是菩萨上人然。学。我是恶人不能学之。无退者。如言彼是丈夫我亦尔。不应自轻而退屈。

疏云次人谛观等者。即入见道已前。名为谛观也。谓涅槃言者。其涅槃。即是安身之处。故涅槃名言。其涅槃亦名舍宅。

疏云修习曾不觉从喻为名者。若细被甲及不舍善轭。此二名皆从喻为名也。

疏云且如地行舍有初发心有下品中品上品者。且如言。入初地已前。先说发心。即是被甲。或就中有势。既入初地。即入住出心。名下品。即是加行。亦名即勤住心。名中品。即是无心。亦是有勇出心名上品。即是无之。亦名坚猛。欲入二地起胜进心。即是无即。亦名不舍善轭。已后皆然。

疏云初发心者即是初发菩提心。长时修者。谓三大阿僧祇劫修因。无间修者。刹那刹那心中。勤修行故。应。其修者。凡所修行。心珍重故。无余修者。一切功德善法。皆悉修尽。更无遗余故。亦得被甲等五百势等五。如次配之。以下资粮五道等。皆被甲能之也。精进有三。摄此四者。亦如彼摄者。然三者。谓被甲摄善利乐。若彼三中。彼三中。被甲即假名摄。此五中第一被甲精进也。故但言摄四者。不言五色。若摄善精进。即摄得余四精进。若利乐精进。即不摄地五。即于五分别出利乐精进也。本地菩萨地者。即瑜伽本地分中菩萨地也。即六度皆有者。然精进不遍六度。为此精进。能遍上业余五度故。所以言精进六度皆有。趣二者二乘果。亦利乐地。即波罗蜜者。略故不说。或无故不说者。能二乘果者。即是定性趣寂。第三果第四果。然趣寂声闻中。亦有钝根利根。四一向大声闻。亦有利根钝根。此文意说。为证文中唯言二乘究竟道。欣大菩提故。即唯明不定性。二乘人回心向大。论中不明趣寂二乘故。今疏文云。即趣寂声闻中。有不退法声闻。即名波罗蜜声闻。在无色界。能变起定果色。亦少分能利他有情。文有略故不说。趣寂二乘。若趣寂声闻中。即有愚法者。即。非彼罗汉。即全不能利他。第二解云。若不定性人。得成佛已。能尽未来际。他有情所心。论中说不定性二乘也。若定性人。罗能定时。利少有情。不能长久。即灰身摄智。即无利乐事。即少故。亦无故。论中为无。故不说趣寂也。今正解者。言二果者。即是趣寂声闻。无学果。及无学解觉果。则不取第三果。第三果人。心有进趣故。以论文中。但言二乘究竟道理。明今疏中。即取二乘无学果人。若趣寂二乘无学中。有不愚法。波罗蜜圣人。即少少能利乐他。然今此中略故。不说趣寂二乘也。若趣寂二乘无学果中愚法人。即全不能利他。既无利他。即无故。论中不说也。立本性中。无故论不说也。此有二种。一无漏者。许有漏。有漏粗重。通三性故者。即由烦恼缘三性法故。即三性法上。皆有粗重。无堪任性。若二乘人。起生空智。正能断烦恼上定鄣。亦能傍伏所知障上粗重。定相不起。后入无余涅槃。即慧灭尽也。若菩萨起法空智。正即能法所知障。即上粗重定障。兼亦能断烦恼上粗重。即无漏能除三性定性。二有漏者。乃至唯是善性者。然如其生用。有漏善唯能伏不善性定鄣。后时退还。不能伏有漏善及无记上定鄣。以力劣故。

疏云然对法说余一切鄣乃至第十说亦同之者。对法第十。或同余。尽法论性一切。或对法第十同。显显扬除粗重故。

疏云或是受数但能鄣者。如缘修定者。得初禅已。领受下劣。更不肯进修已上定故。即是领受下劣法。

疏云所防中通一切有漏法者。有漏法中。唯防异不善法。离彼四法无别故。乃至双成无体用者。体者不进。即用精进。三根为体也。用者即不逸。以防恶修善为用。即不逸体之与用。不离彼四法也。若不逸者。别体。其不逸即有别用。不逸体用。与彼四法不殊故。不逸离四法外。外双成无别体用也。四者他也。此则一切别有世体。皆作是说者。此文即萨婆多宗。萨婆多宗立一切法皆有体。或余处亦立法有体。一切或是一切有部说。不放别有体。或□切者。或大乘小乘中诸师说。不逸别有体。

疏云依谓依处持令增长者。实法是假法之法。无贪等实法为持。假不逸等。令善法增长也。

疏云慧别之能竟不可得者。无贪等四法。总有能防恶修善之能。别能者。无贪对治贪。无嗔对治嗔等。精进治懈怠。

疏云心次前别解中心无贪为首故从近为结也者。若加数中无贪等三根。亦以无贪为体者。若论文别简中云。若简依持。即无贪等。亦以无贪为首。论文也。结中云。离无贪等。竟不可得。亦以无贪为首。若贪嗔痴名根。与二十二根。根义别也。若贪嗔痴。能生身语恶不善法。名不善根。若二十二根中意根。别能照境明了。增上名根。若男女根。俗家增上。若五受根。受用业果增上。若命根。住持增上。若三无漏根。能生得菩提涅槃增上。若信等五根。世间离增上。

疏云行蕴中舍。简受蕴中舍故。量行言非谓行也。看今彼文中。应行者行蕴。行蕴中舍。是受蕴中舍受也。今云行舍者。此非谓行舍。有其行字故。行舍即思也。此舍亦不如思。能造作善恶等。名之为行。说思为行也。思于行蕴为主胜故。说思为行也。

疏云离沉没故。初心乐等。还离加行。次心正直于染无性。后无用者。此三位即初入定说。若余散心时亦无此三位也。初心利等者。即在加行位中。若有沉没。其心不利。其加行心中。若离却沉没心。故云初心利等也。远离加行次正直者。此即约入定心。若加行心中。既有趣求。即有高下。离于加行。故言正直。于染无性后。无切用者。此亦即是。次后入定心中。若散心位中。胜染法侵。心则性弱。须作功用。今在定位。既不胜染法信。即心无怯弱。亦无功用也。

疏云或今所说虽同时同时不逸乃至说其相也者。余者约利增说。若无间道中。能除杂染。则不逸增同时。有约利增说。其前后二法。实是同时也。疏中说舍与逸。或同时起。或前后起。二时俱好。

疏云对法第十殄贪虑者。彼论约上界舍。或无漏舍。能除欲界贪虑也。问不放逸与行舍。同依四法立。不放逸舍。体性上中。应同无别。有何所以。二法同依四法上立。作用各各不同。其不放逸。有防修为性。对治放逸。成满一切。与出世间善事为业。若行舍。令心平等正直。无功用住为性。对治掉举静住为业。又问能依应与所依相似。何以故。能依不放逸行舍各殊。若所借四法。体业亦别。谓无贪着为性。作善为业。无嗔无恚为性。作善为业。无痴明解为性。作善为业。放逸勇悍为性。满善为业。其忿恨等。同依于嗔等。亦准此问。平等正直无功用者。问既说十遍善心。心准此起时。即有行舍。其散善心起时。如何亦有平等正直无功用。若散善心起时。无平等正直者。其行舍等。应不遍善心。疏云为除贪虑心依止舍者。心是所寂静。即舍为所依止。心是能依止也。

疏云契经之除贪虑心乃至亦有舍也。贪境不还。心即有起。故说贪虑。彼论说舍说除贪虑者。说上二界舍。能除欲界中贪虑。唯欲界系。或约无漏舍。能除欲界有漏贪虑也。据实言之。欲界中舍。亦得与虑俱。如在无上法思慕愁灭。既无善心虑。亦与舍俱起也。

疏云对法第十八道支中说故唯约无漏者。此疏主错引也。唯七觉支中。是无漏。八道支中说故。无有舍也。

疏云嗔断总求不但损者。若嗔本拟断命。亦不拟损物。过于损物。故说嗔为断命。

疏云既尔如明风等不断物命者。如嗔害有情。前有情心生灭等。即成业道。能招当来三恶趣总别报身故。若捐总报身。或能感总别报身。皆名业道。若唯招别总身。不名业道。由如行支。能感别报身。皆名业道。由如行支。能感别报。不名行支。若能感总报身。或双能感总别报身。方名行支。若论识嗔为业等。于无性起。唯能感别报。不能招总报。不名业道也。又如比丘坛故。正受于时一日三羯磨竟。此戒能感总报。或双能招总别报身身。若受戒已后。彼于持依说净度食等。唯能感别报。不能招报身。及未受戒已前加行心。唯能感别报。不能招总报。及造恶若正断他命时。唯能招总报。或双能招总报别报。别报若前加行心。及后食肉等。唯感别报身也。问若呵骂风为。风为是无性。不成业道者。何者比丘斩草木等无情。即感得就身。又问若呵风为。风为是无情。无情不能懊恼。即不成业道。若呵骂有情。有情即能懊恨等。即结业道者。如出佛身血。及煞阿罗汉有情身。佛及罗汉。虽是有情识。而不起懊恼之心。何故能煞之者。而成业道。入无间狱。思之更问。

疏云今此翻粗相别者。今唯言无嗔不害。于有情处起者。约粗说。理实此二亦于无情处起。如何风骂为业也。问前大悲。以无嗔痴二法为体。今何故独言不害者。此中问意。何故前说。大悲即双用无嗔痴为体。今此说悲。即唯用不害一法为体。为显功德别故。别立一假法也。此上疏文。且即总答也。答一切功德依圣人身上胜乃至非无贪等者。此文即是别答也。不立不。嫉者。嫉者即是喜。喜即是不嫉也。谓有此者人即资善故者。谓人身中。有此不害故。即令人资善也。或彼自体即资善故者。即不害自体资善也。今论但约事取疏法者。今者唯别等义也。而不取及义也。

疏云诸功德等如胜处亦以无贪为性等者。此约小乘宗问也。如小乘宗八解脱。前三解脱。唯用无贪为体。大乘中。前三解脱中。若作少多相。观身不净等。即是无贪为体。无贪于境厌故。若作光明总相等。即用世间正智为体也。又小乘十遍处中。前八皆以无贪为体。后二用四蕴为体。又小乘中。诸功德法。多用无贪为体。小用无嗔以为体。所以者何。无贪于境厌。小乘人。唯厌生死。自利行为胜故。不拟利他故。用无贪为体。大乘不然。一切功德。多用无嗔为体。少用无贪为体。无嗔于境生欣故。以大乘唯利乐有情为胜。不以同利乐胜故。用无嗔为体。彼据实体。此约假成者。然前大悲。所依无嗔无痴。无嗔无痴皆是实故。即大悲双用二法为体。若悲即所依不害。不害即是假故。故悲唯依不害一法为体。又诸此若在如来身上诸功德。问一切皆是实。不得论其假也。以如来身上。无假功德故。若约法相门中。即得论其假实。问何故不于无贪等上建立者。此文问意。何故不得无贪等上。建立不害。唯依无嗔上建立不害。问诸功德等。如胜处等。乃至依无贪之上者。此文问意。何故胜处等。即依无贪上立也。其不害。何故于无贪上建立。即依无嗔上。立不害。

疏云此是无嗔一分于境不增方欣彼故者。嗔名无嗔名欣。贪名但无贪名散。欲相翻。

疏云不说无唯名欣者。彼不说唯无嗔一法名欣。要无嗔与欲俱。方名欣也。此性非欲欲俱法也者。欣体即是无嗔。无嗔即与俱故。故欣不是欲也。无嗔要令欲俱。方欣于境。各据一义亦不相违者。然贪名嗔欣。无嗔名欣。若嗔名为厌。无贪名为厌故。各据义别。亦不相违。随应之言显不同。欣与欲俱故者。然前欣要与欲俱。然论文中。即随应之言。即显不忿不恨不嫉等四法不同。前欣与欲俱。此四法不与欲俱。亦得起也。故云随应。

疏云不愤发愤发者。即如人嗔己面赤恶发是也。亦则翻之。不愚说愚说者。说他过失。令此翻不说也。人过失故。非不忍不忍者。即若被嗔骂。不能食。忍非不忍者。若愚违缘。皆忍受之。不触不突云者。逢人即放。无意智而触。悟之不触变者。不触悟人也。不䛞訿䛞訿者。哻唇䥫口是也。不可离可离者。谓不信弩[(色-巴+用)*(此/(色-巴+用))]也无嗔[乞-乙+(了-(丁-一)+(衣-〦+一))]寻[乞-乙+(了-(丁-一)+(衣-〦+一))]寻者。终日起寻伺。愚人即嗔恚。故今亦翻。无害寻害寻者。终日寻伺。遇一切有情。皆拟损害他身故。令翻之也。随应之言。前慧俱。此不尔者。然前厌即与慧俱。今者显不悭不憍。不得厌此二法。不立慧俱。或即趣向前行。即吃令吃等时之处。常在前对也。不研等研等者。即欲向他界处。或乞或觅物等时。或他不与。即久住斫等寻觅也。或久欲者。若吃<<PIC>X50p0317_01.gif</PIC>处。即望教得钞多。此已上皆用贪为体。若家势寻者。一切人最多。即傍家中族姓豪贵身。身役明色力位体等。而起寻而觅他物。此即用观及增二法为体。不憍憍者。即曲眼时宜。而觅他意。其作亦然。问论云善十一中。信以心净为性。不善为业。想心重贤善为性。止息恶行为业。愧心非答为性。止息恶行为业。贪以无著为性。作善为业。无嗔以无恚为性。作善为业。无痴以明解为性。作善为业。勤以勇悍为性。满善为业。轻安己堪任为性。持善为业。不放逸以防修为性。成满一切世出世间善事为业。行舍以心心正直无功用住为性。静住为业。不不害子为舍断无嗔为性。悲愍为业。问此上中一。皆是同善性。何故与业各各不同。且如惭愧虽不同。是止息无行为业。岂无善十一中。唯此二法。能息恶行。余者不能耶。余若能者。何故文中不说。又无贪等三根虽别。皆同作善为业。余法虽别。亦应作善为业。又何故无贪等三。唯言作善。精进即言满善。岂无贪等。余十法。皆不能满善欤。又轻安之下。即言持依余法。何故不言转依。乃至以后问皆然。问前害寻等七法。然准文中。即有八法错也。不憍不诈者。问此二何别。前解为胜。虽无论文准故胜也者。问前解不覆无贪痴为体。即是此问论文。如何言无论文也。

疏云以前即忿等初九说讫者。即是小十烦恼中除害。余九是也。

疏云故此论卷六。烦恼之中。但言不慢义可通三者。六烦恼中。明慢者。然邪不慢。即通此论文中三师不慢义也。欲胜解亦尔者。若随大烦恼中邪欲。即翻入别境中欲。若邪胜解。即翻入别境中胜解也。或有行相相翻者。如掉举相高。其舍寂静故。行相相翻。亦得通治。以掉举是贪痴分者。然行舍名通治者。行舍能所掉举。掉举中。有贪痴分分行舍。由如慧名通治也。问掉举是贪痴故。其行舍能治掉举。即行舍即名通治者。其五见缘不正知等。或是别境慧分。或是痴分。其善慧能治不正知五见等。其善恶应名通治。乃至正念治妄念亦然。又散乱体。即贪嗔痴分。不散乱意不乱。应名通治。又放逸。依贪嗔痴懈怠四法立。其不放逸。能治放逸。其不逸应名通治也。答准理通也。或说性对治。有忘念等三者。诸忘念体。即翻入别境中正念。谓散乱体。即翻入别境中正定。若不正定。若不正知体。即翻入别境中正直体。或有行相体性皆相翻。不忿等是无嗔一分也。然不鄣余翻为法者。即如前贪等三。能鄣三善根。即翻贪等三。名无贪等。不信鄣信。翻不信入信。余者如前应知。二此则损同他嫉等。不然者。然害能损自他。若悭唯损自非他。若悭唯损自。然于今身之上。虽知悭不舍现身。由今身起悭故。令自身于来世中。或时得贫穷入饿鬼等。即名损自也。若嫉唯损他。如二女事一夫等。如二臣事一君必嫉。如且害人王相镰等。皆由有嫉也。

疏云主得善位随此而说者。既论文说。不害障无上乘胜因悲故。即从知文来。所说不害者。或是顺解脱分不害也。或是顺决择分不害也。或是加行善不害也。或是无漏善位不害也。不说生得善位不害。故疏中云。生得善位随此虑说。若生得善。即是福分善。福分善中亦摄得欣厌等闻思慧也。于生得善中。亦有善十一。不害亦然。所有布施。不求菩提涅槃。皆生得善摄。然生得善。体性闇劣故。亦不害也。

疏云能治通上界如嗔分等者。即无嗔通三界。能治欲界嗔也。

疏云无别体家之如五是定无世俗乃至体非别性者。此文即是解无痴中第一师也。此师意说。若以一个法为体。即实有。若用多法为体。之假有。如五见用一慧为体。及无痴亦用慧为体。皆是实有。若舍不放逸等。用四法为体。即是假也。

疏云若尔不害例亦如慧者。后师难前师曰。无痴即用一个慧为体者即实有者。不害亦通一无嗔为体。不害亦应是实。

疏云决未决时不鄣乐起一者。此师意说。若极愧同类。必不得俱起。若于境决时。或时起惭。或时得起愧。若于境不决时或起愧。则惭愧二法不鄣互相也。

疏云除依无总等者。此师意说。若缘真如无相时。则无不害也。要缘有相。后得智缘有情时。方不害起也。

疏云或无漏位谓轻安者。此师意。若世间道中。能益五根胜故。即是有轻安也。若无漏中。唯断惑胜。不益根故。则无轻安。

疏云不遮有时皆得相应者。然此且约善十一。于六位起不痴。于一时间十一善。皆得相应也。

疏云未必于世间中道得起惭。或时起信等。或有分起时。余五位中出然也。

疏云舍事未决定有三性心者。难师曰。如三性中不善无记心无信可然。如何无信可无信者。起非是善心。

疏云若尔佛应无此觉支者。若大乘中。资粮位中。先得四念住。次后四正断。后方得神足。若加行位中。𤏙顶得五根。忍世第一法得五力。若见道中。得七觉支。亦得八圣道。修道亦然。若初得四念住。则不能起四正断。乃至五根等别。下能起后故。若得四正断。乃至五力等八道支。皆能起前前法。后能起前故。若在见道中。亦能起四念住也。即是种缘念住。种缘念住者。若二二合缘。如缘身二缘受。若三合等。皆名种缘念住。若初修四念住。缘身时不缘法。四念住各各别缘。不名为惟。若合缘者。即名为惟。若据缘法念住。四个皆名法故。皆是通名也。或即总观一切法无常无我。故名为惟也。若尔小乘宗资粮位。唯得四念住。若加行位中燸位。得四正断。顶位得四神足。忍位得五根。世第一法五力。见道位方得八道支。修道方得七觉分支。但说大悲无害为体者。今说大悲来。意说大悲通上见也。若四无量中悲。即用不害为体。其四无量中。慈悲喜舍。不能缘三界。唯缘于欲界故。四无量慈悲喜舍上即无大字。若佛菩萨。别得一类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大慈大悲大喜大舍即能缘三界。别得大名。其异生二乘等。不得大慈大悲等也。其佛菩萨所得大悲。亦有无嗔为体。大悲亦用不害为体。大喜亦用不嫉为体。大舍体。同四无量舍体。今说亦用不害为体者。□此名亦不是佛百四十不共法中大悲。百四十不共法中大悲。用无嗔痴为体。菩萨亦不得之。故此疏中大悲。用不害为体。即是佛菩萨。同得大慈悲。又百四十不共法中。亦无大慈大悲大喜大舍也。

疏云许轻安俱定等者。轻安与定俱也。说诸心所无不皆断者。此文意说。若决定令有轻与在轻。论说即明之。即是欲界中无轻安。亦不约有少分有处。即说欲界有轻安。余法皆然。

疏云有寻伺等有长短也者。若无寻唯伺地。唯是大梵天。中间禅是最短。若有寻伺地。谓欲界。及初禅下二天也。名中。若无寻无伺地。谓二禅已上。乃至有顶地。最长位也。今约地以分三。若人则不定。或身在欲。亦得二禅已上定。名无寻无伺故。或二禅已上。亦起寻伺。所以约地则定也。

疏云三师说皆不正义者。问以前师说五识无轻安。是不正义。如何此文。言二师皆说正义也(更问)。初约他引世宗者。如愚意者。即他引者。即论文中。定所引善者。亦有轻安。调畅故。即由他第六识中定所引五识中得有轻安。此师意。立宗说五识中轻安。彼论自俱引证者。如愚意者。即是彼论文。云成所作智俱必有轻安故。意说与五识俱时。得有轻安。以引成所作智俱时有轻安识。五识中约有轻安也。

疏云即顺三界分别之中欲无轻安者。若作次前解者。成所作智。唯在定地。与轻安俱。即顺前论文中第二解说。欲界无轻安。故知欲界无轻安也。身在欲界定所引善五识之中乃至无说者即无者。此文意说。若二乘人。所起眼耳识。是无记性。五识即无轻安。若异生所起天眼耳识。亦是无记性。亦无轻安故。二乘异生。在定之中。不能利乐。所发起天眼耳识。皆无轻安。以是无记性故。若有不定性二乘。身在欲界九处。而入变易身。谓三洲六欲天。即如舍利弗等。是其类也。及七地已前菩萨。身在欲界者。此等顿悟菩萨。既身是欲界。在十地位中。由定起通等。为有情所起五识。五识是善性故。五识中亦有轻安。即定地轻安。得与欲界散五识俱。又菩萨多分。起四禅定。四禅定能起神通等事。利有情故。故起四禅定。四禅定力强故。能引五识中轻安。若通果是善性。即有轻安。若通果记。即无轻安。以轻安唯是善性故。若菩萨身。在欲界。无色界定。亦能少分引起欲界中五识轻安。或可无色定力劣故。不能引起欲界五识中轻安。若人生无色。第六识中。得有轻安俱。此诸菩萨。若为嬉䥫。所起五识。是无记性。即无轻安。若色界中。渐悟声闻。及顿悟菩萨。依色界身入变易身者。唯起眼耳身三识中善性者。得有轻安。此诸菩萨。无鼻舌识中轻安。以为鼻舌二识是欲界故。知尚又云。若菩萨身。在上三禅。借初禅眼耳身三识起总。大乘中说。借识身。唯身是无记。异熟生摄。若小乘中。说借识力。威仪类摄。故知菩萨身。在上三禅。借下三起是无记性故知三识即无轻安。若若大乘中说身在上三禅借初禅眼等三识起。是异熟生无记。即说十地菩萨。身在上三禅。借初禅三识起。是无记故。眼识等三识中。岂无闻所成修所成。从前已来。皆说第六识。起闻等三慧时。即引五识中。亦有三种所成。其菩萨第六识中。闻修三慧。岂不行识。而成闻慧所成。若五识有闻所成。即眼识中。得有轻安。破前所说因位五无。在果许有。此据因位者。问前疏中说前师。前师云。十五界唯有漏心。无无漏五识。若因若果。二位皆无。如何此文。说前师在果许有。法师云。问前师无。不说因位五识无轻安。果位有。如何此疏文中。以破前师。答今此疏文。即遮破前师。亦无违也。或因谛许似果位。有成事智也。如愚意者。前师既都说五识中无轻安。明知因果位中。五识中无轻安。所以后师破也。若在佛果。此为正义者。即佛果位上。方有成所作智者。即是正义。或初地成所作智俱。必有轻安故者。今第二解中子门。又解初地有成所作智者。是不正师义也。

疏云若作此解违前所说欲无轻安乃至轻安故者。外人难曰。若初地五识。成所作智有轻安者。鼻舌二识唯欲界系。鼻舌二识既有轻安。则欲界中有轻安也。则违前第二师正义欲界无轻安故。此难意。许欲界有无漏鼻舌识。亦是不正义难也。欲无无漏故。

疏云彼前但据一切异生乃至五有轻安不相违也者。此是善。文意说。前第三正义。欲界无轻安者。约异生说。或说欲下地意识。不能引起轻安。说欲界之轻安故。若菩萨圣者。何妨欲有无漏鼻舌识。亦有轻安故。虽作此善。亦是不正也。欲界无无漏故。又佛成所作智。唯依第四有故。

疏云前文但对彼前师说非为尽理者。疏中三解之中。若前二解。且破前师。前二解不尽理也。

疏云若尔虽定所引五识应无轻安者。此难意云。五识中既有者受俱。虽是定所引五识。应无轻安。

疏云此理不然所善者舍乐俱故者。若定所引五识。既与舍受乐受俱。亦有轻安。若喜受在意识故。如一切时五识有苦受故。所以五识有轻安也。

疏云然菩萨得智虽起苦根乃至名迥受故者。若渐悟菩萨及七地已前顿悟菩萨。身在欲界者。其后得智中。即得有苦根。谓安三洲六欲天也。若顿悟渐悟。身在色界。其后得智中。无苦根。以色界无有苦故。

疏云余受可有即通果心者。余舍乐受。及通果善心。皆有轻安。然论中说通果唯与舍受俱。不许通果与喜乐受俱。虽依下三禅中。起通果。亦唯与舍受俱。虽菩萨起通果。化起有情。有情以乐有情。其通果亦是舍受。虽菩萨为嬉戏相通。亦无喜乐受。但成通得成不成。名为嬉戏。若苦受及通果无记。即无轻安也。然实菩萨。后得智中。起五识。有轻安者。然渐悟菩萨。身在欲界入。亦身至十地位中。起后得智。即能引五识。五识有轻安也。上界三识。下界五识者。若渐悟菩萨。顿悟菩萨。顿悟菩萨。身在色界者。即五识有轻安。若渐悟菩萨。身在欲界。即为五识有轻安。

疏云然彼有时一一等至者。此约因位散心心中。或起欲身。或时胜解等。随何别境一重故。若因位之决定心中。及三乘无学果。即五别境等。二十二法。定俱起。

疏云所治岂有能治者。此文即外人难曰。上二界既无所治之嗔。其上二界。岂有能治之无嗔。欲有情惛治轻安岂有者。此文即论主返质也。曰汝言上界无所治嗔。即言之能治之无嗔。亦应欲界无能治之轻安。如何得有所治之惛沉故。欲界无能治之轻安。即有所治之惛沉。何以故。上界无所治之嗔。还有能治之无嗔。无嗔及惛皆通三界。

疏云第十一有学无学非学。解云。若有学人身中。有善十一。名之为学。有进趣故。若无学人身中。有善中一。名为无学。已息求故。问若定性二乘。即无学已更不造求。可名无学。若不定性二乘。虽得二乘无学果已。更竟求大乘菩萨行。菩萨行。如何此人名为无学。答今定性人。更不趣求。名为无学。不约不定性二乘谓学。名为息求。名无学也。又若望得自乘无学果。名为息求。名无学。若不定性人。虽望得自乘极果。名息求。其不定人无学。若望大乘佛果。远是有学也。若异生人。身中有十一善。名为非学推也。

疏云非邪见故非邪见故者。此十一善。此十一善不与邪见俱时故。不通见道断也。于中即有无想定。及北洲业。皆由邪见真。如何言非邪见生。

疏云答彼不言善位通见道断。能善法断。缘缚唯是修道断。若自性断。不生断。即通见道断。若异熟果如人身等。何言不生断。是见道断。

疏云若不尔者下修道烦恼乃至岂见所断故者。若有人解云。恶趣中别起善业。善业即见道断。已舍三恶趣中别报果故者。今难云。修道烦恼。亦能别招恶趣果。修道烦恼。应是见道。故知别报善业。不是见断也。

疏云若言见断以此证非者。若有人云。善通见断者。以道理而证彼非也。

疏云修即得门者。谓自性断。缘缚断。不生断等也。彼之云。谓有根无根。何地缘何地。地皆仿此者。若言有根者。信精进是根摄。余九非根也。有根无根者。此者漏善十一。皆是有根。能得异熟果也。若善十一中无漏善者。即是非根。无漏善不能招抨故。何地者。欲界地。唯余轻安有漏善。若善十一。皆缘九地。则欲色界中善十一。能缘一切。若言色界中。波罗蜜菩萨。广慧声闻身中善十一。亦能了一切法。若无色界中。异生外道。及非波罗蜜菩萨等身中善十一。唯能缘自地上地法也。设有余释。及余门者。今设学知此疏中抨。放谓学也。

疏云而根本摄非唯不亦位学知用等流者。若菩萨随烦恼。但名随烦恼。不得名烦恼也。亦得名等流性。从前等流生故。若根本烦恼。亦名烦恼。亦名随烦恼。亦名随烦恼。不得名等流性也。

疏云然有就处论覆之者。若论文异。更论文中重解之。若证药难处论文。皆覆解之。即如解贪之中覆释业云。谓由爱力。取蕴生故。解嗔之中覆释业。谓嗔必令身心势惛等是。余之准知。

疏云萨婆多师解无漏贪是善法欲者。若萨婆多师。不共无明疑。邪见得缘无漏。随大乘亦然。若贪唯缘无漏事。谓佛身是也。

疏云或上二界中由爱静虑等故彼诸烦恼因此增长亦取蕴生者。烦恼有二种。一者生烦恼。即是九种润生烦恼。唯俱生烦恼。能润生故。谓贪嗔痴慢见边身六种烦恼。能润生。不取疑邪见戒见取者。是分别烦恼故。二者定烦恼。从定出已而起爱者。味谓贪上定。疑慢乃至五见。皆容得起。唯除嗔故。余烦恼皆能爱味定。若戒取见等。从而生故。然此定后所起烦恼。不能发不动业。但能损不动业故。犹起定烦恼故。前善定违被损故。上二界中。由爱静虑等。乃至亦取善生者。然味定中。所起烦恼。亦能发业。感总报果也。若润生烦恼中。若临死时润生或。即有能发业故。

论云全界烦恼皆能结生故润生烦恼能发业乐受求离嗔亦依之者。此文意说。若于苦苦之上。可许起嗔。以苦上加苦故。其惟苦如何起嗔故。今此文解云。如人初时有乐。即不起嗔。后愚违缘。失于乐法。遂即起嗔故。依乐世惟。若愚余迁流之事。即起嗔。嗔亦依行苦也。答随顺生苦具无漏。即非缘生。于苦无漏亦是者。若无漏与苦相顺。若无漏法。与苦不相顺。若依无漏法。而起于烦恼。因此生苦。无漏亦是也。

疏云对法等论但言苦具不知是何者。彼论但言苦具。亦不分别有漏苦具。无漏苦具也。

疏云或有之云唯有漏法此不然矣者。或有人云。有漏法是苦具。无漏法不是苦具者。难云。此不然。如邪见谤无漏。此人入恶趣故。无漏法亦是苦具。或有人云准有漏法此不然矣者。或者谓疑或人也。谓有疑或之者。曾不解经论。遂即经云。若有漏法即是苦具。其无漏法不是苦具也。此不然矣者。即是破云。若有智之者。若解经论。即知有漏无漏法。皆是苦具也。据业道量。漏非于余不嗔者。若于有情之上起嗔。即重能感总报。而成根本业道。若于无情之上。呵风詈为而起嗔者。即孙但招别报。不成根本业道。此嗔与恶行。恶行者即是行支。谓独头无明。迷理相应等。亦迷事者。然四无明中。令若相应无。令及取随眠缠。无明各一分。其现行种子中。即取相应无明现行。及相应种子。此中即取相应无明现行。及相应种子。此中通能迷理事。即下文言。相应无知。与九同迷等也。其相应无明。若与身边二见相应。即唯迷理。若独头无明全。及取缠缚随眠。各一分中。即取独头无明现行。及取独独头无明现行。及取独头无明现行。及取独头无明种子。此等唯能迷理也。

疏云邪定为先后方有疑然生次第此文为正者。后对法论说。邪见为先。后方有疑。生邪定者。见决定也。今此论。先有疑生。次后生邪见。即约三随顺说。由有身见故即起道。由有见破故即有戒取。由有疑故即起邪见。故说约果人断三结。更不言断除烦恼。疑谛实等。方起邪见。生起次第。唯识论文为正。

论云于德者。即是神通功德等。有德者。即是人人身中。有神通等法也。

疏云然对法论中但由有我。乃至及等流生或造从根本说者。此文即会对法及唯识文也。然彼论中。云我慢者。但由有我心。则高举。高举即是慢也。此论中但言持已。持已即是对法论中我也。故二论亦不相违。我见相应者。相应即是慢也。慢与我见相应。或先有我。后方起慢。则是等流也。今说为我慢者。由先数我。方有慢生。则我为根本。说名我慢者。遂从根本为名也。

疏云于劣性已胜于等法已等者。问于下品人。自身即是胜。及中品人。与自身等。如何名慢。答若于彼下品中人边。自不生高举心。即不是慢。友过人故。名过慢也。坊亦慢者。增上也。是二虚空法。或是四沙门果。或此增上处起慢。名增上慢也。七慢如疏中说。若立九慢者。小乘即拟化句数。以立九慢也。然九依我见后生者。然九慢依我见后生故。文云。我胜。我等。我劣。我有胜。我有等。我有劣。我无胜。我无等。我无劣。既九慢皆有我字。故知非慢。即依我见后生。

疏云即彼小乘。通见彼修断乃至是故圣者现行者。若小乘萨婆多。计我见道断。虽慢通修道。亦不能起。先为有我后方起慢。我既断慢不能起。如人倚柱而立。若去却柱此人即倒。是无柱倚故。此人更不能起慢亦尔。此来倚我失乘。既断已慢不起。又萨婆多。我见与慢不得俱时起。先有我后方起慢故。根本烦恼中。唯缘无明。得与余九俱起。若余九不得并生。若大乘宗说。前三果人。皆得起慢。若菩萨四地已前。容得起我慢。四地已上。作菩萨提分慢。观所有我见。永伏不起。慢亦不得起。九慢通见修断也。慢唯邪慢。增上慢。不通修断。然慢邪见人能起故。若余五慢。通修通七慢。或俱生。或分别。故知九慢类修起无失者。及论中亦云一切通见修所断者。问若增上慢。及慢过慢等。如余论说。预流果人。于后果。而不起增上慢。又全未得即言得。名邪慢。若小得谓多得。名增上慢。若言断者。彼违谓文。谓文云。一切皆通见修所断。又问圣者身中者几慢。应问法师。答如前说。是师云。谓于三品者。问此言三品者。为约功德法。以为三者。与第五德何别。如何于五至起慢。即起慢之人。谓于三品人上起慢。为于三品法上起慢。答于人及法上。起于我蕴。起慢者。问此文既言我蕴者。为于即蕴计我上。而起我慢。为于离上。而起我慢。答多即蕴也。于未证胜德乃至于所未得谓已得。问此言增上者。即为是前。于德为是有德。又七慢中。几个慢缘于德起。几慢缘有德起。又问此言证者。为是证真如名证。为是道理名证。若言证真如者。如何其人起增上慢矣。于德起二证。道理名证也。我得生者。问此言德者。即是前于德有德举德也。又问七慢。皆皆不正名邪。何故邪慢偏得邪名。答且偏七中相望说。依本及品类之者。问何者名本。谓更问然九依我见便生。三品处起者。问此九皆各依我见。后起其九。即合于七慢中我慢后生。文中既言九依三品生。如何言九便依我见起。岂九慢即依三品及我见两处。答我见为先。后于三品上。起九慢也。卑慢者。问慢是高举。卑是卑下。既二相违。如何名卑慢。慢与卑为别为一。更问谓他直作用因果。乃至亦摄彼尽。如理应思者。问他直等。既是事法。如何得初谛理以摄于事。后如何摄。答谛理道事。理真理也。然简择犹预异决择断觉为疑故者。问决断是智。如何言益决断为疑。答此师不正。或益或益时疑者。问其益时中。为先疑后慧后疑。答前后皆得。此师说疑。与显扬对法问者。问言此师者。为初师。为第二师。梵云毗职真罗。比云干。梵云毗驮底。亦是疑义。

疏云何为缘身界见时。云若自界自缘。皆西国有。若以自有行自缘。此间亦有。且证当是应者。界由身。且如言字是界。余既者慧义。应转受。非是慧。如何慧证当是。若也慧是。解云。字左边着与人身之即是信字。若言字右边著者身即是法字。若言字上着四。即上上四。云字即唯迷理。虽缘谛有观疏远迷者。然五见皆能迷理。若身见边见邪见。亲能迷谛。若戒见所能疏远。迷谛颠倒者。心上为品名颠。为品为上摄。倒谓于欲界唯识俱出发招在处业。是分别者。唯识。欲界中。身边二见。是无记。快不能发业。若欲界中。分别五见。皆是不善性。能发于业也。问外道恶见为因。即得上界禅定。而生二界受乐如断。言恶见者。多受苦耶。答多受苦。少亦受乐。更问佛度当来萨婆多等者。今此疏文。不见圣教。是传说也。问萨婆多。即佛灭度后。第三百年中出世。若经部。佛灭度后。第四百年出世。如何经部师。返言遮当来萨婆多。萨婆多望经部。应言遮过去。萨婆多品文。应言遮当来经部。应言遮过去。萨婆多品文。应言遮当来经部也。梵云思说提底廿。此云伪也。廿者即是字。思说提底。即是自缘。即后字界。字界梵云阿迷提底。此云有也。廿是字界。阿迷提底。即是自缘。即共云但论提底廿。此云福缚。廿者是字界。僧吃烂底是字缘。虽佛灭度后。第三百年中。萨婆多出。佛灭第四百年中。经部出。若经部说经。可言遮过去萨婆多等。既经部师。说化佛在日。佛说经时。即遮当来萨婆多。应无过去字也。无过去。萨婆多望佛。佛即是过去。其萨婆多。即是当来。若经部望萨婆多。萨婆多即是过去。经部即是当来。心上显现似我之相证非实有是假法故者。此文即益萨婆多师。我今大乘心上所现相分假。乘体非实故。即同萨婆多执有有见。又云体非全无依他起性然所缘缘者。此文即简住部师。我今大乘。以我之体。名是善法。不同经部。是虚伪也。

疏云移转之法者。移者可改能义。转是转彦。彦或是变现。即诸识生时。实似能取所取相现故也。即心上所彦。名移转也。

疏云又依本质。可令虚伪者。若。

成唯识论疏抄卷第十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