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五、新撰本者,是近代诸师所集,凡十八科:第一、师初入道场礼佛,在佛边就座坐;第二、弟子入道场礼佛,胡跪;第三、师请三宝;第四、令起心念三宝,如在目前;第五、忏悔十不善业;第六、请诸圣作师;第七、请现前师;第八、师赞叹弟子能发胜心;第九、正乞是戒;第十、教发菩提心;第十一、问遮法(有十五问);第十二、想念得戒;第十三、发戒时立誓;第十四、受菩萨三归(以此三归发戒);第十五、师起唱羯磨(亦以羯磨发戒);第十六、结竟;第十七、师还坐劝学;第十八、说十重相,结撮赞叹,作礼便去。

○六、制旨受戒法,备有在家出家方法,文广不列也。

【注】此等易见,但列科而已。

△二追释总目又二

○初经总目

【疏】此经题名梵网。上卷文言:佛观大梵天王因陀罗网,千重文彩,不相障碍,为说无量世界犹如网目,一一世界各各不同;诸佛教门亦复如是,庄严梵身,无所障碍。从譬立名,总喻一部所诠,参善不同,如梵王网也。

【注】因陀罗者,应云网罗幢因。以帝释之网在殿,梵王之网在幢。上卷云幢因,非因陀罗网也,写者之误。此由梵王既到佛所,佛因观见网目分明,不相障碍,故可为喻。诸佛世界,各各不同,互融互摄,即之立名也。又梵者,净也。以此净网,向生死海,摭人天鱼,可济彼岸。因之立名,意在此也。辩诸梵天,非今文意。

○二品总目

【疏】品名菩萨心地者,亦是譬名。品内所明大士要用,如人身之有心,能总万事,能生胜果,为大士所依,义言如地也。

【注】心字通法、喻。前文直以心、意、识三而言心者,从法释也。今文如人身之有心者,取总义以为喻也。地字从喻,取能生所作义也。亦可从法,约实相理地也。文中无之,义亦可通。或加法门者,藏目既无,疏乃不立。钞云:心喻能总,地喻能生。究而言之,性戒能总众行,意地能生胜果。

△三、别释说戒又二:初、能说人又二:

○初、通释二名。

【疏】卢舍那者,瑶梁经翻为净满。以诸患都尽,故称为净;众德悉圆,名为满也。释迦牟尼者,瑞应经译为能儒,亦云能仁,又能忍,亦直林。牟尼者,身、口、意,或云度沃焦,此是异说。华严名号品或名卢舍,或名释迦。今明不一不异,机缘宜闻耳。

【注】二、名翻译,疏已分明。舍那之名,从报身立;释迦之名,从应身立。牟尼身、口、意者,本行经翻为寂默,盖言三业皆寂默也。度沃焦者,众生流转,犹如焦石,五欲沃之,而无厌足,唯佛能度,故云度沃焦也。妙记第九,准旧婆沙以释也。新译华严,毗卢遮那与舍那不拣。记云:近代翻译,法、报不分,三、二莫辩。

○二、别定教主

【疏】释迦在第四禅摩醯首罗宫,说此心地品。寻文始末,有千释迦与百千亿释迦各接有缘,皆至舍那所受菩萨戒藏,然后各坐道场,示成正觉,覆述说法。

【注】华严教主,旧来诸师说义不定,或云报身,或云应身。予尝据此以断华严,乃生身尊特而为教主。今略示之,以三义辩:一、约身论本,二、约土定身,三、约机辩应。一者,夫言本者,乃有二意:一、垂迹之本,二、现相之本。垂迹本者,释迦迹身,从舍那本之所垂下,即指舍那为本。虽千释迦与千百亿释迦,有两重本迹。今从极说,但指台上舍那为本,故云卢舍那本身也。现相本者,却指释迦而为其本。盖以舍那台上之身,居实报土,何由可见?并因释迦树下成道,放光现瑞,见实报境界,得睹斯佛。如上卷云:释迦身放慧光,照此天宫,至莲华藏世界。其中一切世界,悉皆相视。乃至释迦即擎接此世界大众,至莲华台藏世界,见舍那佛等。以此考知,从本垂迹,却是舍那;从下见高,却由释迦。故指释迦为现相本。故经中云:还本源世界,阎浮提菩提树下。则树下释迦,亦得为本。源者,乃现相之本也。

二、约土定身者。今五时施化,在娑婆土中,西天竺国净饭王宫所生之身,悉达太子出家成道,首谈大法。经中显云:释迦初成道,在菩提树下,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华严经初亦云:在娑婆国中成道之初,即说此经。在菩提树下,即指此身为说经之主。一世界既尔,千百亿世界亦然,故指千亿释迦树下生身为华严教主明矣。台上舍那,乃实报土中说法教主。今辨同居娑婆世界,五时施化,说华严身,安得指实报土身为娑婆教主耶?况此戒疏明示之云:寻文始末,有千释迦各接有缘,皆至舍那所,受菩萨戒藏,然后各坐道场,示成正觉。覆述说法,凡有十处。此一段文,乃示华严教主之明文也。既云覆述说法,凡有十处,即华严经中七处八会。疏文乃以梵网与华严和会,梵网、华严同一教主,此乃千百亿中之一身,在此一娑婆说华严也,即指此身为此教主。净觉一宗不晓此意,夐指台上之身实报教主,而为此土说经之主者,若为议论

三、约机辩应。当如来成道之初,大机普集,在会之者,皆别圆人。机既纯大,应合尊特,即指树下文六之身。大机所睹,业识当情,佛从中道,感应而现。故此生身,即是尊特,而为教主。经中虽说十莲华藏微尘相海,乃是此土释迦放光现瑞,手擎此会大众,至台上舍那之所,传诵戒法,来此树下,为众覆述,说此相海广大法门耳。不可认所说之相,为能说教主。既曰覆述说法,则传来有自。具教眼者,应善分别。或谓妙句既云梵网别为一缘,安得以此为华严教主者,此有二据:一者以疏文据。疏云:华严文来未尽,前后席或不同,并由圣迹难思,随机异说。疏中以梵网、华严二经会同,文非不显。二者以记文据。据妙记云:为缘虽别,道理恒同。故知二经不可夐异。梵网教主既是树下初成之身,华严教主安得不然耶?约此三义,以定教主是生身,即尊特,此理甚明。岂可以藏尘生身,入灭有多少舍利,而为难耶?此唯四明建义,妙合佛祖之心,他所不及。顶山乃云:四明据树下,净觉据台上,皆得片意。又以四意定教主,全同儿戏,义无所归。如何点𦚾乃云:予点寿量,名无不究,义无不尽。只此所论,教主可验。所点寿量,心无精当。却谓四明据树下,只得片意。汝之四科,全意安在?请好学者,试读彼记,当发一笑。前文又云:此经通三,教主所说。以验此师,一何浅谬!并由识暗,其言多失。

△二、所说法又二

○初通论一部。

【疏】凡有十处:一、在妙光堂说十世界海;二、在帝释宫说十住;三、在夜摩宫说十行;四、在兜率陀天说十回向;五、在化乐天说十禅定;六、在他化天说十地;七、在初禅说十金刚;八、在二禅说十忍;九、在三禅说十愿;十、在四禅说心地品。第十会,总更说前三十心、十地,皆约无相义为解。后又云:释迦从初莲华藏世界入天宫,下阎浮提成道,号释迦。始于道场说法,乃至十处。复从天宫下,至菩提树下,为此众生说卢舍那初发心所诵戒,即是十重四十八轻。华严所说,文来未尽,止有七处。八会,多道不起本座,不道在化乐天说法。而此经多道座起,复至余处,在化乐天说十禅定。又诸地多不相应,前后座席,或复同异。良由圣迹难思,随机异说耳。

【注】此等时会,以经校之,但撮略而叙,故心地品乃第十会说。又云:复从天宫下,至菩提树下,说此十重四十八轻。则应此戒涉两处说。熙钞拣云:问:处既有异,似分两品。答:品唯从一,前后有殊。此与华严有不同处,文自和会。

△二、别拣此戒又五

○初拣教

【疏】于三教中,即是顿教,明佛性常住,一乘妙旨。

【注】三教者,显露三教也。今判属顿,非秘密教也。既云佛性一乘,即顿部中圆,以行位既通,亦可兼别,有趣在圆也。

○二拣人

【疏】所被之人,唯为大士,不为二乘。华严云:二乘在座,不知不觉。以大士阶位,非二乘所行;制戒轻重,非小乘所学。

【注】此既华严部中结经二乘,如聋如哑矣。

○三拣制

【疏】大小乘制法不同,菩萨一时顿制五十八事,声闻待犯,随犯随结。理论关机宜,事论凡有三义:一、大士深信,顿闻不逆;声闻浅信,顿闻则不受。二者、大士不恒待左右,无有随事随白,故一时顿制;声闻恒得随侍,可有小欲白佛,故待犯方制。三者、梵网所制,起卢舍那为妙海王子授菩萨戒,尔时诸大士法须说此五十八种,故一时顿制也。

【注】十、重兼众轻,成五十八事相:一、约信,二、约随,三、约受。

○四拣部

【疏】梵网大本一百一十二卷,六十一品,唯第十菩萨心地品,什师诵出。上下两卷,上序菩萨阶位,下明菩萨戒法。

【注】此云百一十二卷。藏中有本序云:弘始三年,召罗什在长安草堂寺,及义学三千余僧,手执梵文,口翻解释五十余部。唯梵网经一百二十卷,六十一品。其中菩萨心地品第十,专明菩萨行也。何故卷数不同?恐写十二上下字误。经既不来,藏无所考。

○五拣名

【疏】从大本出,序及流通皆阙,即别部外称菩萨戒经。

【注】既云皆阙,何故分科自有三段?阙者,语其大部之三分。此既一品别行于世,义求三分,品内自足。既云即别,部外称菩萨戒经。故今疏注依此定题,立名甚正,已如前辩。前来并是大师疏文。释注之前,预有玄旨,故对熙钞、齐记有所长者,兼而录之。此后入经,故对他宗疏钞有所备者,兼而补之,以全其美。读者知之。

△二、释文又二

○初列科示意。

【疏】就文为三:初偈长行讫清净者,为序;次十重讫现在菩萨今诵,为正说;余尽卷,为劝说流通也。就序中,初偈明舍那发起,长行明释迦劝发。偈中大意,四戒、三劝。四戒者:一、舍那戒,二、释迦戒,三、菩萨戒,四、众生戒。舍那为本,传授释迦为迹。释迦得此,复授诸菩萨;诸菩萨得此戒,复传授凡夫众生也。三劝者:一、劝受,二、劝持,三、劝诵。此四品戒,得之有由,根本冥传。自下授作佛记,所以劝凡夫受。既受须持,既持须诵,欲使相传不断也。十一行半偈,分为三段:初三行三句,明舍那说戒,传授释迦;二、从是时,千百亿下三行三句,明释迦迹佛传授诸菩萨,诸菩萨传授众生;三、从谛听,我正诵下尽偈,明劝信受持。一言三序是三佛各说;二言初序是舍那自说,余二是此土释迦说。今言三序悉是此土释迦说,杂有经家之辞。

【注】四戒、三劝,乃谈其意,至于分科,各自有目。然疏于三劝开科,前后有所不同,至下略辨。

△初更为三:前两行半明本迹,次一行一句明人法。就初又三:初、半行明舍那本身,二、一行半明释迦迹佛,三、半行总结本迹。

○今初,半行明舍那本身。

我今卢舍那,方坐莲华台。

【疏】上句明舍那本身,下句明舍那本土。此即依、正两报。佛身四种:一谓法身,二谓真应,三谓法、报、应。毗卢遍耀,正法为身;舍那行满,报果为身;释迦应迹,赴感为身也。舍光摄论,名法、应、化。若更四身者,应身受纯陀供,化身受大众供。我今者,八自在我也。舍那者,无明尘垢永尽,智慧功德圆备,如净满月,以名表德也。方坐莲华,下句明依、报。方者,正也,安住正法,故云坐也。何故坐莲华台?世界形相似莲华,故云莲华藏。华严云:华在下,擎莲华。二义处秽不污,譬舍那居秽不染也。藏者,包含十方法界,悉在中也。台者,中也,表因能起果,故譬台也。又以本佛坐于华台,又表戒是众德之本也。

【注】佛身四种,谓法、报、应、化。释文散出,备释名义,如常所解。熙钞云:摄有梁、唐,此云舍光。摄论未详。齐记云:舍字误,乃金字耳。意谓金光与摄论,皆明三身,读者更详。应受纯陀者,大经:佛将涅槃,人天奔集,各持香云,并诸异供,奉献如来,皆默不受。最后拘尸那竭,有一工巧,名曰纯陀,奉施饮食,垂许受之。故曰应身受纯陀供。化身受人天供者,为满人天愿故,复现化身,各在其前,受诸天等供养。以悉达本身为应,各现在前为化。斯乃取始终示迹为应,无而欻有为化。八、自在我者,大经云:一、能示一身多身,数如微尘;二、以尘身满大千界;三、以大身轻举远到;四、现无量类,常居一国;五、诸根互用;六、得一切法,如无法想;七、说一偈,经无量劫;八、身如虚空,存没随宜不穷。(经文)安住正法以释坐者,妙经云:身体及手足,静然安不动,究竟永寂灭,安住无漏法。譬舍那居秽不染者,熙钞云:此文显用迹佛,应用为释。四明师云:梵网、方坐、莲台、华严、藏尘文等,皆是现起尊特。若尔,本迹一向夐异。熙谓四明不合以此为现起尊特者,殊不晓四明自指台上所现之身是实报本身,却以莲华处秽义为迹佛,何浅陋之甚乎?又自问云:莲藏世界即实报土,云何居秽?答:肇自一化,岂离娑婆?称本佛居,须表报土。当知即竖而横,实称华台;即横而竖,寂场宛然。他意乃以即娑婆而显实报以为答释。殊不知疏文通释莲华有此二义,便认作华台有处秽义,何不详之甚乎?且今四明之意,是现起义耶?示现义耶?若依他答,应台上身是示现耶?不善消文,枉费疏理。

△周匝千释迦望百亿国释迦千为本,百亿为迹,故两重本迹。此又为三:一明迹中之本,二明迹中之迹,三明本之与迹皆成佛道。

○今初,明迹中之本。

周匝千华上,复现千释迦,

【疏】千华者,人中华有十余叶,天华百叶,佛菩萨华千叶。一叶有一佛世界,故有千佛净土,表十地十波罗蜜圆因起应果之本地,现千释迦。一叶一净土,即一佛世界起圆应身。又一世界中一佛国土,此犹略说华严微尘世界也。十方,方各一百也。

○二明迹中之迹

一华百亿国,一国一释迦。

【疏】一叶一世界,有百亿国土,娑婆百亿国,是一叶之上耳。

【注】此明二重本迹。初以舍那为本,现千释迦为迹。次以千释迦为本,乃迹中之本;以千百亿为迹,即迹中之迹。乃示本迹重重,显现无尽。据经第十三重世界,名曰娑婆,此云堪忍,即今所化境域众生,能忍受三毒众苦等。以得其名,故别指一。叶藏疏云:诸圣教中,总有五说:一、约诸部小乘,于此大千百亿阎浮中,唯此阎浮释迦是实报成佛,余洲皆是化往本,不论舍那佛。二、若依入大乘论等说,摩醯首罗天上有一实报成佛,以一大千世界为所统境,化作百亿释迦,一时成佛。三、若依此经,莲华台藏世界坐华台上,实身成佛,名卢舍那。其千叶上释迦,即是千摩醯首罗天上各有一释迦。此千释迦,一一各化作百亿释迦,故有千百亿释迦,于千百亿国中菩提树下,一时成佛。准此言之,即一实身成佛时,以千三千大千世界为化境,合有千个百亿。其千释迦是实报,千百亿释迦是化身。四、依摄论等,受用身有二种:一、自受用,是实身成佛,称法界成。身土相称,依正无碍。唯佛独住,更无菩萨。二、随他受用身,为地上菩萨于净土中现身说法,为地前机现化身佛。所主化境,又广于前。五、依华严,无成无不成。故舍那于一切处,皆实身成佛。又以卢舍那即是释迦,不分报化二身之别。但说十身,以显无尽。(彼疏)然他宗疏,据引经论,释义甚详,存录备知。但无教旨收会,遂多散漫。仍以实有之身,为实报身。盖无吾家身土依正,判摄无归。若以今疏本迹比之,足见优降。荆溪云:纵令十方互为主伴,亦复不离一尘。一尘只在此台此叶,当知祇是迹中依正。故知今家得旨之谈,虽无穷无尽,亦不离当念。荆溪云:一一尘身一切身,一尘刹一切刹。熙钞引永嘉云:一月普含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不学天台,难明此旨。

○三、明本迹俱成佛道

各坐菩提树,一时成佛道。

○三半行总结本迹

如是千百亿,卢舍那本身,

【疏】是千百亿,初句结迹身舍那,下句结本身,明千百亿皆以舍那为本。

【注】藏疏以舍那本身一句科在次科,以如是千百亿句节在上科,为类结云:如是乃有千个百亿。以天台疏科此二句为结本迹,方见经意不闲。若如他释,前来已云百亿国了,何用结数?仍使本身一句在次科中,殊无所以。故彼释经,不及天台也。

△千百亿下,第二、明人法。初明人,次明法。

○初明人

千百亿释迦,各接微尘众,俱来至我所。

【疏】人中有三句:一、明能接之人,是千百亿释迦;二、明所接之人,取有缘之义也。微尘者,听众多也。第三、明能接所接人,俱至舍那佛所。

【注】熙钞云:取有缘者,若非种缘,焉闻妙戒?故华严着乐诸天,不预法会,以乘缓故。如乘戒四句,顶山记云:所云接者,他云未必手擎,但以神力摄持尔。若据上卷,释迦擎接,维摩云手擎大千,法华以神通接众,皆通诸义也。

○第二明法

听我诵佛戒,甘露门则开。

【疏】上句明说戒,次句正叹戒,初诫菩萨听也。诵佛戒者,问:何故诵,不道说耶?答:此是三世十方诸佛之法,非始自作,故只得称诵,不得道说。甘露门者,叹戒譬服甘露,令人长寿不死,要因此戒得至涅槃常乐我净。教能通理,譬之如门。又戒能济拔,免离生死,譬如甘露,服得命长。大经云:有山从四方来,唯当持戒布施也。

【注】提谓以戒是佩长生之符,不死之印。彼虽五戒,天台以四教释之。圆教长生之符,不死之印,即常、乐、我、净、涅槃四德。今文乃以甘露为长寿不死之法也。所谓开者,备应有四。光明疏释开甘露门云:对十住位,初开圣道,遮二边故,故言开也。又有示器、入城、处室,以对行向地等。今以戒是入道初门,故言开也。大经云:四山临逼,欲济拔之,当修施戒,即生、老、病、死。钞引大士诗云:早求无上道,应免四方山。

△第二、释迦迹佛传授菩萨,菩萨授众生也。又为三:一、明经家叙释迦传教之缘由。二、明释迦说戒传授诸菩萨。三、劝菩萨传授诸众生。

○今初经家述释迦传授之由

是时千百亿,还至本道场,各坐菩提树。

诵我本师戒。

【疏】三句明千百亿佛各还本处,然法身无在。今初明迹传本戒,则本为迹师,以迹诵本故也。

△传授诸菩萨。此文为三:一、明戒体,二、明戒用,三、劝菩萨受持。

○今初。十重四十八

【疏】则十重等为戒体也。

○二叹戒用

戒如明日月,亦如璎珞珠,

【疏】持此戒能除罪雾,譬之如日;使得清凉,喻之若月;富有善法,如璎珞珠。又日能长万物,戒亦如是,能生万善。又如璎珞能差贫穷,戒亦如是,能差众生贫,长善法财。又如日月丽天,无不瞻仰;持戒在体,无不归崇。璎珞在身庄第一,持戒离丑如端正也。

【注】藏师疏云:初是慧严,次是福严。又律仪戒,以能破诸黑恶,故如日也;摄众生戒,以大悲清凉为相,故如月也;摄善法戒,以能摄修具胜善法而自佩,故如璎珞也。

○三劝菩萨受持

微尘菩萨众,由是成正觉,是卢舍那诵。

我亦如是诵。汝新学菩萨,顶戴受持戒,

【疏】如人渡海,必假舟航;若度生死,要因持戒。大经云:如凭船筏,又喻浮囊。又为二:卢舍那下,能授之人;新学下,所受之人。

○三劝菩萨传授众生

受持是戒已,转授诸众生,

【疏】三、十心菩萨,传授外凡,发大乘心也。

【注】疏中云三、劝发传授众生,发字误,应如前分科劝菩萨也。熙钞不详,谓如劝发。

△三、劝信受持,又为三:一、出所诵之法,二、劝人信受,三、结劝。

○初出所诵法

谛听我正诵,佛法中戒藏,波罗提木叉。

【疏】此戒简异外道鸡、狗等戒,净戒为因,木叉为果。

【注】藏疏云:波罗提,此云别也。略毗木叉,此云解脱。谓持此戒行,于诸犯境,皆别别脱离故也。熙钞云:摄一切戒故曰藏,亦是常住佛性等藏。

△二、劝人受持,又为二:初、劝信;二、劝受。

○今初

大众心谛信,汝是当成佛,我是已成佛。

常作如是信,戒品已具足。

【疏】所以尔者,信是入道初门。大论云:信为能入,我持此戒,得成正觉,汝亦应尔。

○二劝受

一切有心者,皆应摄佛戒。众生受佛戒,

即入诸佛位,位同大觉已,真是诸佛子。

【疏】凡有心者,皆得受菩萨大乘常乐等戒。明众生有心,所有佛性,要当作佛,须受二戒也。

○三结劝

【注】疏中分科,前后不同。前云:偈中大意,四戒三劝。三劝者:一、劝信,二、劝受,三、劝诵。即从谛听下三劝文也。今正释三劝,再开其科云:第三,劝信受持。文为三:一、出所诵法,二、劝人受持,三、结劝。至劝人受中,开科云:一、劝信,二、劝受。此前后异者,何也?今详科意,大师释经,此类极多。如有时或作此释等,盖自谛听我正诵下一节之文,意可二句。或直作三劝科,即如前开劝诵之文,以我诵故,显一切皆诵。或作结劝科,即如后开。虽少不同,大意无别。问:前云劝受、劝持,复云劝信、劝受,何也?答:申信故受,由受故持,互说无碍。故前疏云既受须持,既持须诵,欲使相传不断也。

大众皆恭敬,至心听我诵:

【疏】上句结,下句诫听,总明诸佛传授戒法,发起序竟。

△二、释迦劝发序为二:初、经家辞,二、释迦自说。初中三阶:一、叙佛欲结戒,二、放光表瑞,三、大众愿闻。初又四。

○初标化主。

尔时释迦牟尼佛,

【疏】一、标化主大圣释尊。

【注】前以释迦生身为此经,华严教主树下覆述说法,以教定身,乃生身即尊,特如前三义。此中标主,乃是释尊,岂不符合祖意?

○二、标处所

初坐菩提树下

【疏】在此树下得道,因名道树,又曰思惟,梵音贝多也。

○三明得道

成无上正觉。

【疏】谓成正觉,即正遍知号。

△四出所结法,谓菩萨波罗提木叉,于第四自更四句。

○一、标所结名

初结菩萨波罗提木叉。

【注】藏疏云:以是本戒,非是声闻,待犯方制,最初成佛,即结此戒,故云也。

○二能成胜因

孝顺父母,师僧三宝,

【疏】宝藏经云:孝事父母,天主帝释在汝家中;又能行孝,大梵尊天在汝家中;又能尽孝,释迦文佛在汝家中;睒摩菩萨亲眼患愈,慈心童女火轮速灭,即其灵应。尔雅云:善事父母为孝。孝即顺也。太史叔明用顺释孝。孝经钩命决云:孝字训究,究是了悉,始终色养也。亦可训度,度是仪法,温清合仪也。

【注】孝顺,即能行之心。父母等,是所行之境。心行善法,即止行二善。孝是止善,顺是行善。孝故防止其悖逆,顺故承奉其颜色。此如止观持戒中释。随定具足两戒,乃防止二边,善顺中道。约即中持此两戒,引梵网云:戒名大乘,名第一义光,非青黄赤白。戒名为孝,孝名为顺。孝即止善,顺即行善。辅行释云:应以第一义光,寂照相即,而为防止善顺戒体。孝者,畜也。事亲之道,宜恒畜在心。以在心故,能顺颜色,故名为顺。今亦如是,观不思议,恒照在心,善顺于理。顺故观于三谛,孝故止于三惑。如是持戒,尚不与别教出假持戒义同,岂与天子庶民行孝为同年耶?故知孝顺二字,不可以浅近而解。既云顺故观三谛,孝故止三惑,且附十重以言之。理性非恶逆,顺此性故,持不杀戒。理性非贪取,顺此性故,持不盗戒。理性非染污,顺此性故,持不淫戒。理性本真实,顺此性故,持不妄戒。理性非昏迷,顺此性故,持不酒戒。乃至理性本诚信,顺此性故,持不谤戒。十戒既尔,诸戒例然。菩萨之人,并由顺性,诸行无作,故云顺。谓了性为行,此行方妙。如此解会,方善持戒。止三惑,顺三谛,从因至果。用此孝顺,则穷三惑源,极三谛底。故唯佛一人,究竟持戒,名曰孝顺也。所孝之境有三:一、父母生育恩,二、师僧训导恩,三、三宝救护恩。此三于我,既其有恩,可不孝顺?言父母者,有法门父母,有世俗父母。法门父母,生我法身,则师、僧、三宝,皆在其中,当行孝顺。世俗父母,生我色身,则通过、现。现在父母,生我此身;过去父母,生我前身,则一切众生,皆我父母。故云:我世世无不从之受生。今持戒行孝顺者,以一发菩提心,此心普广,非但报生身父母,令得解脱,亦使一切众生,皆我过去父母,同入报恩海中,等到菩提之果,可不伟哉!孝顺之言,善须解会。疏云:睒摩菩萨,亲眼患愈者,睒摩经云:如来过去为凡夫时,侍盲父母,于山修道,二十余年,采果汲水,敬侍无怠。子披鹿皮衣,遇王游猎,毒箭中𮌎,垂死难援。父母念子敦孝,宁自殒身,于是口吸其毒,手拔箭锋,不可得脱。感释梵王,以神药灌睒口中,毒箭皆除,还活如故。父母惊喜,两目俱开。王誓不杀,持五戒善。慈心童子者,心论云:慈童女长者,欲辞其母,深海采宝。母不容往,因摘下母。一发至海洲上,见热铁轮,从空中下,临于顶上。即发誓云:愿法界苦,皆集我身。以誓愿力,火轮遂落。从兹舍命,生第六天。荆溪云:逆母损发成地狱,心发誓愿属佛界。善

○三明能得胜果

孝顺至道之法

【疏】能得胜果,谓至道之法。

【注】藏疏云:谓至极之道,莫先此法,又以此道能至于果,故云至道。

○四结名字

孝名为戒,亦名制止。

【注】藏疏云:行此孝行,即是顺教无违,名为持戒,故云孝名为戒。制御三业,止灭诸恶,故云亦名制止。

○二放光表瑞

佛即口放,无量光明,

【疏】瑞者,信也。欲说大事,前须放光,故称为瑞。光是色像之胜,放胜光明,召有缘众同来听戒。戒是诸善最胜,能灭恶生善。口放者,表释尊今日宣说大乘菩萨戒法。

【注】熙钞云:此中三义:一、表信,二、表色像之胜,三、表口宣妙法。

△三、叙大众愿闻,为三:一、总叙大众,二、别叙四众,三、时众乐闻。

○今初

是时百万亿大众,

○二、别叙四众

诸菩萨、十八梵天、六欲天子、十六大国王、

【疏】一、菩萨,二十八梵,三、六欲天,四、十六国王。十六国者,名出长阿含:一、史伽,二、摩竭提,三、迦尸,四、拘萨罗,五、䟦祇,六、末罗,七、支提,八、䟦沙,九、尼楼,十、槃阇罗,十一、阿湿波,十二、婆蹉,十三、苏罗,十四、乾陀罗,十五、剑浮沙,十六、阿槃提。西土诸国甚多,略举此耳,机应闻声,自然云集也。

○三时众乐闻

合掌至心听佛诵,一切诸佛大乘戒。

【疏】合掌下,即第三时众乐闻也。

△二、释迦自说,亦三阶:一、举我自诵,二、释放光因缘,三、劝物遵学。即准前诸佛序中三事,亦成经家三意。前举譬赞叹,此释放光,即是赞叹也。此三阶各两别。初阶两者:一、序我自诵,二、劝余人。

○今初

佛告诸菩萨言:我今半月半月自诵诸佛法戒。

【注】疏举譬赞叹者,即前譬如月、月珠等,叹戒体也。告诰音亦。梏音告。上曰桔,发下曰诰。今乃发下,重言半月。半月者,删补钞云:即黑、白二半也。白定十五,黑或十四、十五。若一日一次,则繁猒;若一月一说,则赊远懈怠。故今半月一说,离于懈怠不敬之过。

○二劝余人诵

汝等一切发心菩萨,乃至十发趣、十长养、十金刚、十地诸菩萨,亦诵:

【疏】劝余人中,凡举五位人:一、发心,谓共地菩萨。二、十发趣,谓初十心,依梵网列名:一、舍,二、戒,三、忍,四、进,五、定,六、慧,七、愿,八、护,九、喜,十、顶心。三、十长养,谓中十心:一、慈,二、悲,三、喜,四、舍,五、施,六、好说,七、道,八、同,九、定,十、慧,四、十金刚。后十心:一、信,二、念,三、回向,四、达,五、圆,六、不退,七、大乘,八、无相,九、慧,十、不坏心。五、十地,谓登地已上:一、体性平等地,二、体性善方便地,三、体性光明地,四、体性尔炎地,五、体性慧照地,六、体性华光地,七、体性满足地,八、体性佛吼地,九、体性华严地,十、体性入佛界地。

【注】共地者,熙钞云:大乘行门,初举通地也。顶山记云:有云通教初心入别、圆者,此违当经也。既云发心,恐指别教十信。良以十信通伏五住,通乃共义也。或圆十信,与前教断惑共也。谓同徐四住,同即共尔。此之二释,熙不及齐。华严部旨,既只别、圆,疏文会通,同华严席,安得以通教共地而言之耶?故此五位,且附别教地位而说,实别、圆二教之行位也。发心菩萨,且附别教十信位也,亦兼五品、十信义。以通教共地言之,则妨前云顿教常住一乘妙旨之文也。齐以同除释共,此又不可。

△中阶释放光因缘,亦两别:一、直缘,二、列因缘。

○今初

是故戒光从口出。

△二、列因缘,于中为两:一、表得果,二、表行因,各三句。

○今初

有缘非无因故光,光非青黄赤白黑,非色非心,非有非无,非因果法。

得果三句

【疏】得果三句者:一、非青黄色心;二、非有无;三、非因果法。

【注】藏疏以故光光非青黄,则以二字连读。顶山亦然。熙钞云:经有缘,非无因。故光者,标起也。意以故光为句,今从熙钞。此乃译者各有文体。如上卷云:师子座上卢舍那佛放光光(句),告千华上佛。又云:举身放不思议光(句),光皆化无量佛。此二处文,不可以光光连读也。藏疏云:以无量数多为光光。意以光光即戒戒者,非译者文体也。果中三句,藏疏谓:一、非色心者,戒性非质碍色,非缘虑心。又于思种上建立,用思种为体,故非青等色。于思种上假立为色,故非心。二、非有无者,谓缘起之戒,决无自相,永不是有,故非有。然不无此不有之戒,不同兔角,故非无。又非所执,故非有。非缘起,故非无。三、非因果者,以称性之戒,离能所生,故非因果也。又戒能成彼大菩提果,故非果法也。藉菩提心起,故非因法也。据此解释,消文甚细,说义无归。以他不得教旨所摄,直云戒体甚深。真性戒体,对下因三句,云戒用宏广。则上三句为戒体者,是何等体?若所发体,属无作假色,乃是事体。若云真性,乃是理体,还属所依,定体失旨。若得今宗前文所示,性为所依,色为当体。中道妙光,体具理性,正属所依。体超十界,表离一切相,三皆双非。以非六道虑知之心,形段之色,故曰非色非心。又非二乘缘生之有,偏真之空,故云非有非无。又非菩萨有作之因,佛界取证之果,故云非因果法。故知真体不落凡夫之境,亦非二乘之乡,亦绝修证之地。于下结偈云:计我著相者,不能生是法。灭寿取证者,亦非下种处。欲长菩提苗,光明照世间。应当静观察,诸法真实相。实相之光,普照一切。即谈八不,与今三双,义旨一矣。此乃中道实相,而谈妙光,乃戒所依体,皆属真谛。下文行因三句,为本源根本者,即属当体。所发戒色,乃为俗谛。故知从性而起修,自真而立俗。虽非色心,即无作假色为体。虽非三乘之境,不妨离恶趣之乡。故云一切戏论恶,悉由是处灭。诸佛萨婆若,悉从是处出。故知妙戒之极,一切究竟大寂灭海,终归于空。故上三句,悉皆双非。修因之始,依无作境,立一切行。故下三句,皆为本源。吾五祖引其真俗二谛,言深意远,真有旨哉。他宗无此,释义无归。

○二行因

是诸佛之本源,行菩萨道之根本,是大众诸佛子之根本。

【疏】行因三句者:一、诸佛本源;二、菩萨根本;三、大众根本。或言表真俗两谛。

【注】诸佛是已成之本,菩萨乃今成之本,众生乃当成之本。三世虽殊,莫不以戒为根本也。真则一法不立,俗则万行俱修。修俗谛之因,证真常之果。虽因果之乍二,实真俗之一如。以性夺修,诸行无作也。

△后阶亦两别:一、标四劝,二、释四劝。

○今初

是故,大众,诸佛子,应受持,应读诵善学。

【疏】标者:一、劝受;二、劝持;三、劝读诵;四、劝学。

【注】文中从略,以二应字贯之。

○二释四劝

佛子谛听!若受佛戒者,国王、王子、百官、宰相、比丘、比丘尼、十八梵、六欲天子、庶民、黄门、淫男、淫女、奴婢、八部鬼神、金刚神、畜生乃至变化人,但解法师语,尽受得戒,皆名第一清净者。

【疏】但释劝受一事,余皆略也。

【注】藏疏云:机差别者,有二十众。变化人者,如龙女为人。藏谓二十众,今文略去。优婆塞,优婆夷也。删补云:国者,域也,有限域故。小邦曰邦,大国曰国。王者,往也,人皆归往。又三阳并列,一气贯中。易曰:君王得一,以治天下。百司之官,总举其数。如云百性,非只百人。官者,观察人情,决断是非也。比丘,翻为乞士也。尼者,女也,女比丘也。庶,众也。黄门者,古之宫门,以黄涂之,守门之官,故曰黄门。身属于人曰奴,没官从嫁曰婢。八部者:一、天,欲、色二界也;二、龙,兴云致雨也;三、药叉,旧云夜叉,此云勇健,亦名暴恶,飞行空中,食啖生类;四、乾闼缚,旧云乾闼婆,此云寻香行,寻香作乐,以求食故;五、阿修罗,此云非天,性多谄曲,无天行故;六、迦楼罗,此云金翅,翅羽严丽,禽中胜故;七、紧那罗,此云歌神,随佛所说,能歌咏故,又天帝细乐神;八、摩睺罗迦,此云大腹,亦腹行之类,头生一角,余分同人,又曰疑神,令人疑故。古名此为人非人,或以人非人结上八部。鬼,归也,死而归之,多怀怖畏。劣弱者无神变,有福者具有神变。中下品曰鬼,上品曰神。金刚力士,执金刚杵之神也。六畜之类,亦曰傍生。水陆空行,收之罄尽。利根解人言者,取亦可受戒。天龙等现身为人,求受戒,故云变化。杂类犹多,略列如上,故云乃至。已上所引诸类,皆可受戒,不同小乘,贬之为难。但解法师语者,非以形类评乎优劣,但取解语,皆得受戒。熙钞云:准释签云:复有生得通,如鬼畜等;有报得通,如诸天等;有修得通,如诸声闻及诸外道等。此中或是生得,如鬼、神、修罗及龙、金翅鸟王,皆能变化,求受戒法。亦有精灵、木石、变怪等,能解法师语者。问:畜生那能解语?答:牛羊之眼,岂别方隅?今准乘戒四句,有善机也。犬不过中食,鹅能随僧行道等。如昔江南有宫亭湖神,能兴云雨,祸福交至,害人甚众。有僧入庙诵金刚经,神现大蟒身,遂乃敬伏,求受戒法,云:伏愿和尚为弟子,受菩萨戒。其僧即为授戒。后舍蟒身,不敢为害。又如天台智者,驾锡临海,屈母龙王化宅来迎,求受戒法,龙众逸目。即今湫水所载。删补云:石壁引佛性论,说有二种清净:一、性清净,本无惑染;二、相清净,对治离障。今约初义,故云第一,谓能受持戒故,因此得显本性清净。钞云:由具戒故,垢染清净,故名此人是第一清净。即前第二义。今谓若独言理净,则一切飞走,何常不净?其柰未论受持妙戒,现坐烦惑。今正论受持,防止修染,修染获除理净,因显性相俱净,事理一如,名第一清净。石壁云:初中十戒,一一皆为防三毒。三毒不有,七支自无,三惑不生,此亦非犯。依慈悲起,即犯为持,不约内心,是非何据?若定配三业,则无殊小乘,达士详之,足见臧否。钞云:嗔痴烦恼,如蛇如蝎,毒为名也。三毒是惑,七支是业,惑若不生,业亦不作,况依等慈?即以犯律仪戒,是持摄善法戒,并摄众生戒。如华严中,和须密多女示行淫行,善财遇之,得离欲际解脱门;无猒足王示行嗔行,善财遇之,得如幻解脱门;胜热婆罗门示行痴行,善财遇之,得般若解脱门。但若所犯从慈悲起,即是持戒;从三毒起,即名犯戒。不约此明之,即持犯是非,无以为据。序分竟。

△二、正说段。文为二:先明十重,次四十八轻。初三章:一、总标,二、别解,三、总结也。

○今初,总标。

注菩萨戒经卷上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