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沙门释智圆

梵行品三。

初、明异。世间下,世间不知十二部等,菩萨能知,故异。二、明下,世人横计,而菩萨知彼所解,故云同。

三、非下,谓涅槃等,体不当世与出世故,谤此人法,获罪至重,于此预知,至文易见。

经:世间之人,即指九界。

经十二因缘等者,不思议因缘三道,即三德四倒,通界内外,无作四谛,无作道品,圆顿菩提涅槃二果。

经当名菩萨者,即正指分真菩萨,以此明空平等果故,意同前说。

经梵天等者,涉公云:梵天,初禅主;自在天,四禅主;八臂天,护世主。性者,即数论计冥初性也。时者,谓计时生万物。微尘者,即顺世外道说细微尘,生粗果色。法及非法,是胜论师。计善恶行,生苦乐受,各计所执,为万物因,名造化主。世终始,即边见。初禅等为涅槃,是见取。此是世间所知见觉,谬执为正。

旧云下,因明古人解无明义,全同此文邪执。

无有一始(至)知有始者。谓无明本有,既无一物在此无明之先,故无明最在其初,即当有始。至果既破,即是有终。

此之(至)断常者。作无始终释者,堕于常;计有始有终者,堕于断。

喜之所离者,谓见彼离苦,故喜也。

喜之所得者,谓见彼得乐,故喜也。

叹大舍者,众生虽已究竟离苦得乐,而我不求恩报,故是舍心。经云不死不生,即明众生得常住乐,以显如来大舍之心。

开善下,意谓前七善四心是深,今持戒在初心故浅。是义下,今斥,谓戒亦非浅也。

以戒为本者,由持净戒,发生定慧,故能化他。又下经云:以修慧故,所受持戒,牢固不动。是知持戒通于深位,非浅梵行。

释同章者,即是名字位人也。

有同有异者,圆信成就,故与世异,即经云初闻是涅槃经已下文是;烦恼全在,观行未立,故与世同,即经云一切世间不知已下文是。

释异章者,即观行相似,分真位人也。

闻经得三法者,即是依经修戒、定、慧,即观行相似位也。故经云:因修定故,得十一空。正是从五品入六根,粗垢自落,与空相应,故与世异。亦是分真,证中道空。二边文略,但言二者,不言定也。

慧资戒等者。此之二文,正明分真人也。既出二死,故二文皆云非世间,及云明见佛性也。异义可知。

经所持戒,牢固不动者,即初住中道,道共戒也。

如难陀下云云者,难陀为求生天五欲乐故持戒,是为有造业也。缘起,如法华疏弟子章及止观呵五欲中。

三、非下,且约事释。亦应达止作法界,方名毕竟。故下疏释戒、非戒义,正对此文,亦是互现。

四净对前四不净者,翻前不净成净,故云对也。今第一翻前第三非毕竟,今第二翻前第一为有,今第三翻前第二不定,第四为众生,如文。

非是下,释经非戒二字。谓今明圆融之戒,非是人天小乘执着之心所持五十及篇聚等戒,故云戒非戒。乃以下,释经戒字也。

无戒无持者,戒即所持戒,持谓能持心。达能所唯心,心本自空,孰云能所?如是体达,名圆持戒,故云为戒。故知经云戒非戒者,上戒字是显圆,下非戒是斥小。次第传,传释前句者,谓初释无悔恨,次释欢喜,后释悦乐,如答迦叶问也。

以因贸果下云云者,以因贸果,如酪易钱。

五受根者,谓苦、乐、忧、喜、舍也。此既先乐后喜,故云乐浅喜深。

禅定之中等者,如初禅五支,觉、观、喜、乐、一心,此既喜前乐后,故知喜浅乐深。

今同禅枝者,以经明先喜后乐故。

经:心得安隐下,由戒发定;得实知见,即因定发慧。由兹三法故,解脱二种生死,分见三德佛性。

五法佐助者,信、惭等五是能佐,前三法是所佐,五盖、见、疑是佐之所离,五根是佐之所得。

涅槃非五者,释妨也。应问云:涅槃是一法,云何言五?故答云:脱五阴缚等,即初住分真涅槃经中五盖、五见等,皆须深释,以符初住。

极猥者,猥,恶也。

一、无所用者,尚失人天善果,何能革凡成圣?问:上文下,即第十三卷圣行品:若憍慢者,为作仆使,随顺其意,令其欢喜,然后以此经而教导之。此乃不简前人持毁,但令受持,故与今反。答意者,前明所化故不简,今约人师故须持,故知前之能化亦应持,此之所化亦不简,文虽互现,义必兼通。

不出三业者,次第对三科可见。

号令不严者,论语曰:身不正,虽令不从。杨子曰:鼓舞万物者,雷风乎!鼓舞万民者,号令乎!

不求果报者,不求三有生死果报也。然既唯求大涅槃果,则求九界果报,悉名为有造业。况三有之名,义通界外,求有由心,故属意业。

经莫非时说者,机缘信乐之时,方堪说也。

事须适时者,若利根重法之人,则不须待请;若钝根轻法之人,事须待请。钝根重法,利根轻法,斟酌随时。先列十智者,谓若欲受持至见佛性者,凡有十事,悉是智人所为。次劝净心,即先当清净已去文是。

今初下。今师以前段为自他,后段为三业清净。文具自他而但言十智,文具三业而但云净心,故知古义非也。故初段十句中,初句自行,后九化他,以皆云说故。

涅槃下。示九句义也。涅槃总名,余八即宗等。谓说佛性是宗,此约尊极名宗,非宗用之宗也。秘藏是体,佛性秘藏总别之异。别名三性,总具名藏,故知宗体名异理一。说大乘是行,说方等是教,说声闻至解脱是用。说二乘是即实而权用,说佛及解脱是即权而实用。见佛性即初住分果也,故知说佛性是涅槃之宗,秘藏是涅槃之体,大乘是涅槃之行,方等是涅槃之教,声闻乘等是涅槃之用,见性是涅槃之果。故知宗等不出涅槃,故知涅槃一名贯下宗等。

两途等者,即上自、他二途,并使三业清净,岂同古人但云净心而已?经云先当净身业,无呵责即口业,生清净信即意业,文含自、他,寻之可了。

八念者,于六更加,七念阿那,八念死,如法界次第。

十念者,如阿含:佛告比丘:当修十法,便成神通,去众乱想,到于涅槃。一念佛,乃至第七念休息,八念安般,九念身非常,十念死。

小乘亦有六念者。准律钞,第二念知食处,第三念知受持时夏腊。而文中念戒腊居第二,施食法居第三者,乃是钞宗四分。此依十诵,致有参差。虽云元魏法聪者讲四分,自唐已前,其道未纯,故行事者或准他部。今据说行,略依律钞,明其相状,则疏自可见。钞云:第一、念知日月。应言:今朝白月一日至十五日,以纯大故,不云大小。若黑月有大小,故须分之。此谓识布萨远近。出家日月法式如此。若据律文,为俗士问,令使识知。若入聚落,先知日月数法,准此方不论黑白。若答俗人,唯得通相,云:正月小,今是某日。此则道俗通知为允。二、念知食处。于中有三:若全不受请者,云:我今自食已食。有言:食僧常食。有言:我常乞食。若受请者,云:我今自食。无请处。又云:我今食僧食。无请处。又云:我今乞食。无请处。若有请者,有背不背,应云:今有请处,念自去。若背者(谓迦提月病及施衣等缘),今有某缘,得背请(若无缘,一日有众多请者,应对人云)。今日有多请,自受一请,余者施与。长老在某处(应觅五众舍之。若无人时,心念舍)。我某甲,今朝檀越施我正食,回施比丘。某甲檀越于我不计,我得自恣食(三说。此念法,谓独住、兰若、远行、长病、饥时、依亲里住五种。十诵开之)。第三,知受戒夏腊,云:我于某年中月日某时,一尺木若干影时,受具戒。我今无夏。后若有者,随夏言之。第四,知衣钵有无受净等,应云:我三衣钵具有,长已说净(后随有无衣钵药等,随有者念说净)。第五,念同别食,云:我今依众食(必有别众,九缘随开)。云:我今有某缘,应别众食。六,念康羸,云:我无病,堪行道(有病念疗治之)。

疏云皆各有意者,已如向引钞文释也。故知古者行事著述,各依律部不同,故有小异。如止观持戒清净明十受云:边方依第五律师受戒。而今时明律者,皆谓文误,合云五人。若见十诵、十受之文,方委止观腾写。彼义乃是五人中,一人须是第五律师,可从此人受戒,余但足数而已。言第五律师者:一、诵戒至三十,二、至九十,三、诵比丘戒本,四、诵二部戒本,第五、广诵二部律。

今此下,述今文义意。

六、通言念者,念即内心存忆之异名,专心存忆六念功德,故名六念。

天有近远果者,生天华报名近,第一义天果报名远。先列十号者,然一切法皆有通别两号,佛亦如是。释迦、弥勒等是别名,如来等十是通名。化相须分,故立别名;实德齐同,故立通称。道德无量,依德施名,名亦无边。今据一门,且论十种。

经十力等者。十力降天魔,四无畏伏外道。决定说,名师子吼。息无明恶,名沙门。众行净,名婆罗门。灭三障,名大净。三德究显,名毕竟到岸。破八魔,名无胜。超贤圣,名无见顶。离五怖,名无怖畏。生死不能惊,毁誉不能动,无与等故,名独一无侣。达自心故,名无师。自悟一念,知一切法,名疾智。横达法界,名大智。无境不照,名利智。竖穷如理,名深智。自在离缚,名解脱智。高出余人,名不共智。平等利物,名普广智。究竟圆极,名毕竟智。总具诸智,名智宝成就。荷负众生,故喻象牛。兴慈云,注法雨,故喻龙。四魔不能屈,故名丈夫。出离二乘清水,凡夫淤泥,故喻莲华。圣中最上,喻分陀利。能调众生,名调御。以法惠人,名施主法师。次文自释。

前文皆略者,谓十力等名,佛皆不释。

七善为释者,五名全同,但以第五自知为知我,以第七知尊卑为知种种性,即十界性也。次云知根只是尊卑,说中道只是知法,二义重出耳。

经利钝中故者,利即上根,钝即下根,不利不钝是中根也。

释论四义者,谓如来义中,复有余三义也:来约智,去约断,解约自行,说约化他。

依三下,释义也。当以智断自他配释,则坦然明白。

如如而解等者,犹云依理而解,依理而说也。上如犹云依也,下如犹云理也。此约自他对释,解是自行,说是化他。

亦是下,纯约化他能所以释。

说我所解者,即是如解而说,此约化他能。

解我所说者,即是如说而解,此约机缘;解佛所说,此约化他所。

中,一、是如来义者,即经云诸佛世尊从六波罗下去,至大涅槃也。

经无复次之语,恐是疏文随便,以此经节段多言复次,故余皆仿此。

以破阴魔等者,应云破阴死二魔,即经云破坏四魔也。破烦恼是因灭,即杀贼义;破阴死是果亡,即不生义。

经观一色阴不能尽知者,以不达百界之色,若因若果,故梵云毗侈尺氏反。

而能生明及以无明者,谓空理唯一,而悟成智明,迷成无明,盖真如随缘也。

佛与菩萨下,谓佛则究竟达无明即明,菩萨分达无明即明,故知无明明句总前两句也。

就佛心为言者,以无缘慈,常入生死,化众生故。伽惫蒲界反。

世间有三下,三种世间,名出大论;六种名义,出在今经。然六种虽广,义不出三。五阴、众生、国土三名,全同五欲,即别立因法,名世间也。此即三种世间之因,即八界中如是性相至因缘也。五阴等三,别约果报;若依大论,总收因果。

五、诸佛者,即经云莲华也,别喻佛界三种世间,而辅行注云莲华是二乘者,恐误。

六、照世者,即经云诸佛菩萨见世间故。此约佛菩萨能照之智,以说此佛界,兼收菩萨,故知六种。于彼三中,别明二圣及开因法,故成六也。五阴等三,统乎八界。

开断惑、不断惑者,等觉尚有一品可断,名上士;唯佛无断,名无上士。

具足四法,乃名丈夫者,虽有前三,若不修行,亦非丈夫也。孟子云: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今亦尔,居法界之广居,立法界之正位,行法界之大道,得机缘与众生由之,不得机缘独行其道,涅槃不能淫,生死不能移,四魔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也。

鹿头人下云云者,大论云:昔波罗奈王入山游猎,见二鹿群,数各五百,各有一主,一是释迦菩萨,一是调达。鹿主见王煞其群党,起大悲心,直至王前,跪白王言:王以小事,一时令鹿受于死苦。若以供膳,当差次送。王善其言,于是二主各差次送。次当调达群中有一母鹿,白其主言:我死分当,而我怀子,子非死次,屈垂料理,使生者不滥,死者得次。王怒之曰:谁不惜命,次来但去。母思惟言:我王无慈,横见嗔怒。即至菩萨鹿王所,具以事白。菩萨王言:唯我当代。即自送身到其王门。众人见之,怪其自来,以事白王,王亦怪之。王问:群鹿尽耶,而忽自来?鹿王白言:大王仁慈,人无犯者。但有滋茂,无有尽时。但彼鹿母归告于我,我愍之故。若非分差,是亦不可。若纵而不救,无异木石,是身不久必不免死。慈救苦厄,其德无量。若人无慈,与虎狼何别?王闻是语,即从座起,而说偈言:我实是畜兽,名曰人头鹿。汝虽是畜生,名曰鹿头人。以理而为人,不以形为人。

野干者,大论十三云:譬如野干,在林树间,依诸师子及虎狼等,求其余肉,以自存活。时间空阙,夜半逾城,深入人舍,求肉不得,避走睡息,不觉竟夜,惶怖无计。始欲起行,虑不自免,住惧无济,便诈死在地。众人来见,有一人言:须野干耳。即便截去。野干自念:截耳虽痛,但令在。次一人来言:须其尾。复自念言:截尾小事。次一人言:须野干牙。野干自念:取者转多,傥取我头,则无活路。即从地起,奋力绝勇,间关历涉,径得自济。行者之心,求脱苦难,亦复如是。生不修如失耳,老不修如失尾,病不修如失牙,岂更至死则如失头?

经唯天与人能发等者,余超非无,其事少故,黑人白厌,不名白人。

此翻觉者者,觉音角,者即是人,谓觉了之人,名为觉者。诗云:有觉德行。觉,大也,又明也,晓也,直也。今亦如是,十号具足,种智圆明,三惑顿尽,大夜斯晓,二死永除,无复回曲。

亦言觉寤者,觉音教,即佛地论云开觉有情,如睡梦觉也。既梵言佛陀含斯二义,此方觉字复通二音,故使人师取音释义。

如支佛下,以此为例,欲取角音。

余三复次属释功德者,谓能惠施及吐女根,并前第四有大功德等三文也。

经上座长老,如释序中记。

五十四心者,一一皆约佛心,无九界心,方是佛因。

无所为作者,不作九界因也。

双舍此二者,常住中道也。

知解无记者,玄义引光宅云:常住佛果,有两种无记:一、知解无记,如棋书、射驭,阐提亦有,故非是善;佛果亦有,故非是恶,即是无记性也。二、果报无记者,如生死苦、无常报,既非是恶,止是无记;涅槃地常、乐、我、净,亦非是善,直是无记。前疏已破,此中再举,显彼违经。不求果报者,三因开发,任运契极,不求九界之果报。经无语心者,若知如来常不说法,是名多闻。

无所定执者,三谛互融,故无定执,无常即无定也。

经:诸佛所可说法者,能诠教法也。圆顿无过,故云最上最妙。依教修行,得初住果,故云因是乃至得现在果。

得现果而非上妙者,以藏、通于一生中现得四果,不达中道,故非上妙。

别是下,以初地分。果于地前,经历尘劫修行,断灭九界,方乃得之。故于父母生身,终无现得之者。圆人一生,可超十地,现得初住,断不疑也。故知古谓别体,屈抑经文。又经中诸句,皆先举法体,次出功能。如云非色断色,非色,法体也;能令众生断色,功能也。然而即事而理,实无可断,故云而亦是色。余句例尔。经中具约三科,以示法相。

经:诸佛圣僧,如法而住者。虽具举三宝,但成念僧。何者?诸佛说法,僧能禀法,依法而住,名分真僧。

唯有圆僧是正直者,藏、通着空,别教次第,悉邪曲故。经广普无边者,以遍应法界,令入佛道,名良福田。

经有戒不破等者,明菩萨只于小乘篇聚,以大涅槃心修,一一无非法界法性,即成菩萨律仪,故云不破不漏等。

或谓下,他,谓无形色等言,是明小乘无作,故使各引一宗以明其义。

自无无作者,犹云本无无作也。

亦无无色者,次无字下,欠作字,应云亦无无作色。谓僧祇但以心为戒体,指心誓不为恶,即名受戒。不同多、德二宗,各立无作,故云自无无作。既唯在心,亦不同多宗而云无作是色,故云亦无无作色。意谓经云虽无形色,而可护持,正是僧祇约誓心为无形色也。色非质碍者,简异可见有对色,然亦非不可见有对色,但是不可见无对色也。

无教假色者,无教即无表也。菩萨戒疏云:若毗昙义,戒是色聚,无作假色,亦言无教,非对眼色。既是色法,故须护持,故破戒则无作谢也。

成论所用者,成论宗于昙无德义,故成论无作品云:是非色非心聚。然无作戒义,略如前记,广如今家梵网疏出体中止观方便初及南山戒疏、律钞缘集篇等所明。近世二家别出戒体章,文甚委悉,学者宜览,择善从之。

如此下,斥小。

都不明此者,不说别有无作也。问:小乘何故明无作耶?答:梵网疏云:小乘引接小根,恐其轻慢因果,权言重心,能别生一法,无作牵报。善法欲行,恶法欲止,行一则有两力,岂可不慎?方便假说,适会一时耳。故云大乘都不明此。若准大乘,但以心为体。法鼓经云:心无边故,戒亦无边。又璎珞经云:一切圣凡戒尽,以心为体;心无尽故,戒亦无尽。或言教为戒体,或云真谛为戒体,或言愿为戒体,无别无作。是知大乘亦有说色聚是戒体者。

故上下。引证。谓五阴名教,通大小乘,但有一色四心也。总成二法,四大是色,四大之外,更别无色法故。云何时云有无作色耶?是知经云:虽无形色,正指于心,而可护持,不妄要制。然大乘师,亦有说大乘有无作者,备载梵网疏中。总而言之,若大若小,说有说无,咸顺机缘,令得四益。失斯意者,执之成诤。

经:大地等者。能生众善,喻之大地;度生死流故,如舡舫;庄严法身,如璎珞;离九界卑贱,如大姓;含纳万德,如大海;除烦恼垢,如灰汁;初心依托,如舍宅;断截恶法,如刀剑;超越生死,如桥梁;善治惑病,如良医;所服必差,如妙药;遍治诸恶,喻阿伽陀药;出生佛果,喻如意宝珠;从凡入圣,如脚足;能见圣道,如眼目;生养定慧,如父母;除生死热恼,如阴凉。戒宝在身,谁能劫盗?余句可知。

经:住须陀洹,我亦有分者,寄小苏息,以助大乘。

经诸佛菩萨亲近修习者,诸佛昔修习,菩萨今修习。经而能除破现在烦恼者,破现在悭贪之心也。若究竟断结,唯在智度。

或谓当果等者,他人谓此念天,正是念自己当来佛果,名第一义天。

今谓下,今释。乃是行人通念三界诸天,虽是信心等果,而皆无常,非我所欲,故云直是念天。

当果天等者。此破他释。若谓念天是第一义当果者,何殊念佛?故云与前佛果无异。若尔,不应重出。

正是下。此是释伏难也。应难云:若谓念天非当果者,何故经云我曾闻有第一义天等耶?故答云:正是通念世天之境无常,故随天义别立第一义天是常住法。故知当果非文正意,以念当果已属在念佛中故。二云(至)不及涅槃者。他人意谓涅槃已前,诸部大乘皆未扶律谈常,不称灭后机缘,故云亦不及也。

大乘下。明胜之所以。由此经中开权显实,扶律谈常,称最后机,故胜诸教。

又涅槃下。谓涅槃经中具十二部并是圆常,诸大乘教有十二部而非圆常,故知涅槃为胜。此并他义也。

今谓下。今师且横约四教以圆胜别,用消经文则义通诸味,以乳及二酥俱谈圆故,复应更约五味简之,则今经开显之圆胜前兼带圆也,方显今经超出众典。

如人间事咸不测等者,人间吉凶晴雨等皆不可测,岂可以此便同三贤、十圣、菩萨所证不思议理耶?

今明下,正明圆教贤圣所证不思议也,只是三谛互融耳。

理须人教者,以依佛四谛声教而见真故,得声闻名,故云人教。

须境教者,由依俗境发道种智,境发于智,义当教也。此二发心,已简三教。

若缘中下,明圆。圆融三谛本自有之,所有慧心不由他悟,既不因外境、不由他人,故云无教。明了佛性义通四即,今在住前,故下文云此经明初心菩萨未入位时不可思议,故知不可约分真释。

发心意同者,生死、诸结,此二是下化境;涅槃、菩提,此二是上求境,故与发心意同。

即俗、真、中等者,即百界俗是真是中,故不厌于自行;即中真理是百界之俗,故不离于化他。

安心意者,以三智安三谛,智即是观,观必有止,故云同也。

通塞意同,三界生死是塞,三德涅槃是通,如涅槃乐于塞得通也。

亦似大慈者,即如三禅乐,同发心中与乐义也。

故言旋还者,自外还家,如中双照;赴救者,灭二边惑也。

此约三谛行者,依谛起行,自他俱拔二边之苦,故与悲心意同。

生死常涅槃近者,达生死即涅槃故常,即涅槃是生死,是故云近也。

约三谛证者,既不退没,即相似证三谛,故得位行不退。如经云未阶初不动地,故知未得分证念不退也。与道品同者,由修道品,故得入证。

圣人神通譬体法者,通教圣位,体色证空,如以通力,度则不难。

修罗下。历劫修行次第破九。如修罗本长,度之应易。人无两种者。经举凡夫之人也。无圣人神通,无修罗长大,故无两种。以喻圆人始从名字圆观三谛,理事不二,如人度海。既在凡心,故非圣证;既在当念,不同历劫。

次位意者,应约名字度生死海,乃至分证度生死海,即是判次位也。

一中无量,真即俗故,百界宛然;无量中一,俗即真故,一念颇得;非一非无量,显中道故,心性不动。又即中而边,故云一中无量;即边而中,故云无量中一;非中非边,故云非一非无量。亦是即三而一,即一而三,即非三非一,如是三重,并成三谛。一念具足,如丝悬山,一切生死,岂逾百界?

三谛教者,无常等四,二边教也;常乐等四,中道教也。以无常对破邪常,助开常住涅槃三脱之门,故与对治意同。

此约三谛报者,以入五品位故,获斯华报,所以在胎不恼不乱。

安忍意同者,内有观法故,外无恼乱,此即内外安忍也。

通塞意同者,菩提约悟是通,心则约迷是塞。经云:得是法已,心无悭吝,即于塞得通也。

三谛业者,即是三业,与三谛相应,故离十恶;十恶遍破,故与破法遍同。

经及与离主。谓能离主宰之心也。

经:是故此慧不能远离者,于能观慧若起计着,是故不能远离生死。

经终不生念我以此慧等者,达了三惑全是法性,所观既泯,能观亦无,故于似证之法不生爱着,故云与离爱同。

初心菩萨者,名字位正,观不思议,乃云次位。安忍在观行,无爱在相似,故云初心。止观十乘,唯在住前,故云未入位时等。然准经文,约略对当,义趣相应,故以十观释也。

文云下,他人以假实二观以消其文。

如是实法等者。他见经明四大即属色阴,阴即实法。相续下。释异生异灭去文也。经云终不生念我以此慧破诸烦恼等,不起我心,即假名空也。

即是两心等者,此释前段异生异灭句,是故此慧不能远离也。

前灭后起者,前虽起观,灭惑而起,后能观之着也,故经云不能远离。

复伐于慧者,代攻治也。既破于惑,复治于慧,则能所俱空。

若断惑已等者,若谓我能破惑,则于观起着,观翻成惑,如将翻成贼,故破能观,亦名断惑,能所俱破,故云无所攻伐。

故于下。此明向云实慧是一心也。他人意云:如经文所列修行次第,假既破已,则达五阴唯一法性,更无两心。故经结云终不生念等,此皆他师解义也。

又生来下。释经异生异灭义也。故知经云异生异灭,还是结上慧不能破,乃至生不能生等。只由灭已还生,故灭非灭,故云生来生灭等。只由生而复灭,故生非生,故云灭来灭生等。此则法无定性,以显本空,以例能观之慧亦不可得,故云智慧亦然。

灭是不灭者,本无今有也。不灭而灭者,本有今无也。是则约事则应身有灭,法身不灭。约理则法应体一,非灭非不灭。即三世有法,无有是处也。故举文殊解前偈义,即于生灭无所疑矣。

泛答者,泛约多番通途而答,未的答迦叶佛时,是经有无也。

经:外法者,能诠教也;内法者,所诠理也。

经:天无坏灭者,十圣之天以分证常,故无坏灭。人即三贤。

今佛对辨者,对前迦叶出净土故不说,我今出秽土故说也。

经四大各舍己性者,宁说火舍热性而冷等。

经未有弟子解甚深等者,谓但禀小乘,未闻开会。如多宝佛,但说四时,不说法华、涅槃,而便灭度。又如须扇多佛,朝成正觉,暮入涅槃。此皆弟子未解深义,而佛入灭也。然六重经文,展转深细,当知后后难于前前。谓虽有解义,无檀越不得;虽有檀越,为利不得;虽不为利,起诤不得;虽不起诤,说过不得;虽不说过,作种种说不得。种种说者,谓空引异说,不能融会,既迷佛旨,于道无益,是非锋起,是法灭相。

经或说有神等者,如犊子部说有神我,自余诸部说无神我。

或说有中阴等者,萨婆多部有中阴,大众部说无中阴。

或说有三世等者,萨婆多部说有三世,一说部说无三世。

或说一切有等者,萨婆多部说一切有,一说部说一切无。

或言众生有始等者,化地部说有始有终,经部师说无始无终。

或言十二因缘是有为等者,大众部、化地部说是无为,自余部说是有为。

或言如来有病苦行等者,萨婆多部说有病六年苦行,大众部说无。

或言如来下比丘(至)十种者,如四相品初说。

或言一切不听者,化地部说一切不听。

而灭而非灭者,示生示灭,皆为拔与,引偏入圆,作大利益。齐此,明净净文已尽,非净非不净文,寄在净净文中,双非释者是。

梵行品四。

提那犯重者,如律明须提那与本二行淫,因制初篇;今以阇王、调达为例,则知彼亦权人。

名为客品者,梁武意谓既是梵行,只应明清净生善之法,既谈重逆,与梵相乖,乃是他品,文寄安梵行中耳,故云客品。

具十恶因者,身但行杀,则唯七、八恶,具举云十。

经:不见未来者,不信来报也。

恶缘者,外助为缘,即调达等助王为恶也。

经:妓乐不御者。御,进也。

或言是应等者。此之二解,立名不同,而应之与用,其义无别。遍法界应,无所不为,故现造逆。今师许此二解,故云皆是圣人权谋等。但他不明应用之意,而今明之,故云开逆方便等。开谓施开,盖言世王权施造逆,引彼实行,今知此经灭罪之功大也。

经明六臣皆是灭恶远缘,故科为恶人为缘也。然六臣所说,与佛法有同者,亦有计业所为,其言虽同,要云煞父无罪无报等。

经:无辜。尔雅:辜,罪也。古胡反。

经:富兰那等者,什曰:迦叶,母姓。富兰那,母字也。计一切法犹如虚空,不生不灭,肇云:其人计一切法断灭如空,无有君臣、父子、忠孝之道。

经:下业者。下劣心作业,为下业;增上心造,即为上业。经:末伽梨等者。什曰:末伽梨,字也,俱赊梨母也。计众生罪福,无有因缘。肇云:其计众生苦乐,不由因缘,自然而尔。

经:仁恻。广雅:恻,悲也。

经:删阇夜等者,什曰:删阇夜,字也,毗罗胝母也。计要经生死,弥历劫数,然后任运,自尽苦际。肇曰:其计道不须求,如缕丸转于高山之上,缕尽则止,何假须求?今经云:众生苦乐,由前世因;现在无因,未来无果。与彼不同。

经𣐎树北本作[髟/瓦],口昆反。广雅:[髟/瓦],截也。

经:阿耆多等者,什曰:阿耆多,翅舍字也。钦婆罗,粗衣也。非因计因,着粗皮,拔发,烟薰鼻等。以诸苦行而为其道,肇曰:今身苦行,后身常乐。

经:迦罗鸠䭾等者,什曰:外道字也。其人应物起见,若人问有,其即答有。无等皆然。肇曰:迦旃延姓,余是字。计诸法亦有亦无。

经深阱慈性反。三苍阱,穿地为堑,所以张禽兽也。

经:若内若外者,计恒河水能灭身,观二病也。

经不观口过者,以王口来,令杀父故。

经尼干若提子等者。尼干是字,若提母名。计罪福苦乐,尽由前世,要必当偿,与今不同。此计无修无道,经八万劫,自然得脱也。此之六师,皆悉裸形,自称一切智人。所计不出因中有果,因中无果等。而经明六师所执,与什、肇或有不同者,恐是六臣改转师义。

此翻固活者,以药治病,坚固彼身,活彼命也。

庵罗女之子者,奈女即世王姨母,固活即世王庶兄,缘起见奈女经等。

先帝已崩者,谷梁传曰:高曰崩,厚曰崩,尊曰崩。天子之崩,以尊也。其崩之何也?以其在民上。

非谓东宫等者,经明先帝既崩,宝位未定,故太子忧戚,不得安眠。非谓父王未崩,太子在东宫时,不得安眠也。言东宫者,东方朔神异经曰:东方东明山有宫,青石为墙,题曰天地长男之宫。因名太子所居为东宫,亦曰青宫、春宫。皆准神异经也。

经在弶。渠向反。字书曰:施罥于道谓之弶,其形似弓。或作摾者,俗字也。

以下望上者,下三文皆具五,例此合尔。

然耆下,明此文,但四文意。

不无小异者,忏悔约心,发露约口,故云小异。

忏是下,示小异相。然梵语忏磨,此云悔过。今分字解义,故作异释。若合字释者,悔愆即是谢过,应言梵语忏磨,此云悔𠍴,亦曰谢过。是知光明疏六番释忏悔者,其意亦尔。他人不晓,便谓天台不知华梵。且十六观疏中彰灼翻名,岂五品菩萨迷斯小事?

经:覆藏者。漏者,谓漏落三涂也。经:迦摩罗,此云癞病。鲁扈抵突者。不惭,则内无羞耻;不愧,则不发露向人。止观音云:鲁扈,即迟钝无知之貌也。

初示良医。经文二意:初叹自德;大慈下,叹利他。初又二:初叹身德;次具十力下,叹智德。利他又二:初叹利他心;次随善下,叹利他行。行中具身、口二行,如犊逐母,叹佛身行。次叹口业。初知时者,善达机缘,应病授药等。实语者,离虚妄语也。净语者,离不净语。妙语者,离粗恶语。义语者,离无义语。法语者,离非法语。一语者,言无二也。又实语、净语明无妄语,妙语明无恶口,义语、法语明无绮语。语能益人,名为义语;语能称法,故曰法语。一语明无两舌。

经诸菩萨僧者,偏小知常,通名菩萨。

有无即二谛者,此不思议真俗也。

是烦恼涅槃者,有为是烦恼,无为是涅槃。

即四谛者,无作四也。苦、集是有漏因、果,道、灭是无漏因、果,故云四谛。

亦是苦集者,烦恼即集谛,果谓苦谛,善法即道谛,果即灭谛。

十一种色者,谓五根、五尘,及无表色。

非色非非色者,他人谓是十四不相应行中得,得一行也。

十四种色者,谓五相、五尘及四大。

即无作者,无作处是不相行也,而成论明不相应行凡十七种,此当无作一行也。

即是两舍者,谓舍色、舍心,即是中理。此之下,今师斥。

只是俗谛者,观师只云两舍是中道无体,以所舍色心但是俗谛,是知能舍唯是偏空,岂成法性中道耶?以此消释,抑挫圆经。

今明下,出今义二谛三谛开合之殊。若二谛者,有无二法同名为俗,中理名真;三谛则开俗出真,中道名中,故成三也。非色是破生死之有,非非色是破涅槃之空。

是从假入空者,入空是自行,破生死故。

是从空出假者,出假是化他益众生故。

即是中道者,妙理湛然,无二边之作受也。

诸文例然者,皆应以三谛释之也。

不厚昔薄今者,今谓阇王也。

经:御臣者,御车之臣也。

经憍尸迦等者,佛且从末而答。

经因疑生者,以天主本疑于命,故云实如佛教。

经:大目连者,举资以显师。

经:大王,畜生见佛者,此举下类以况于人。

经云:大王世尊,未得阿耨菩提者,此举因行以显果德。阿之言无,耨多罗云上,三藐者此云正,次三者此云等,菩提此云觉,即无上正等觉也。觉有二义:一正觉,即正观中道;二等觉,即等照二边。三谛俱照,皆至极无过,故云无上也。

经有旷野鬼者,此显佛慈普度。

经:如来弟子尚有如是等者,此举资以况于师。

经而杀其父。杀或作弑,同,尸至反。左传曰:自虐其君曰弑。周易云:臣弑君,子弑父,非一朝一夕,其所由来渐也。释名云:下弑上曰弑。弑,伺也,伺间而后得施便也。

经邠坻鄙旻直饥反。正云阿那他摈茶陀。阿那他,此云无依,亦名孤独。摈茶陀,此云团施,言此长者好施贫独,因以名焉。本名须达多。

经判合普旦反。周礼,媒氏掌万民之判。郑玄曰:判,半也,得偶而合曰判。丧服云夫妻判合是也。

经:大秦国者,十二游经云:阎浮提中有十六大国,八万四千城,有八国王,四天子。东有晋天子,人民炽盛。南有天竺国天子,土地多名象。西有大秦国天子,土地饶金璧玉。西北月支天子,土地多好马。

经:鄙悼者,鄙耻伤悼也。

经甲胄除救反。说文:胄,兜䥐也。

经名间间无乐故者,上居苋反,间隔也;古下闲反,间中也。

梵行品之五。

唯王谓灭者,王在法华,虽预列众,然障未除,机未动,故于彼会,未悟圆常,而于今日,尚谓实灭。虽是权行,且依实释,方显今经。

六番者,中四番皆云,又复第六番即善男子已去,寻经可见。

此文自说无为者,谓不作众生,故曰无为众生,故以佛果释之。

理内众生者,此约地前内外凡也。

然非下,今师释也。

经亦不定者,正以经释不定,破彼众师作定浅深之解也。然据经文,义似不定;准今圆位,高下有归。是知有为即住前,无为即登住。又名字已上,悉名无为,以知秘密藏虽有烦恼,如无烦恼故。

为一切者,通收善恶。

为五逆者,别指恶人。此虽不同,同归理即。未发心则是理即,已发心则或在假名。不见性则通住前,不生则别指分证。一等解阇王名,而或圣或凡,或迷或悟者,正明权实难知,高下莫测,密语之义,美在其中。

他云下。明他人总许前三家义也。意谓既是密语,何妨有为无为三解不同。

今谓下。反破前义。夫密之为义,高下难量,岂可定作八地、初地等深浅远近释耶?故知他人以密义救前三家,今疏主还以密义破前三家,浅深既非,则救者亦破,四家同坏,今义唯明。

经:八法者,谓八风也。王未发心前,常为八法所污,杀父当四违,贪国当四顺。

经是光无根者,根以能生为义,中道法界无能生、所生,故云无根。

经非热非冷者,王身蒸热,蒙光所照,则得清凉事益。虽然,论其理体,不当冷热。

经非常非灭下诸句,皆约中道释之。

经实不可说者,光即法界,无可说睹也。

并外凡者,十信是外凡位,上云六住,则是内凡。然下六住自有两释,若约今宗,别位十信未断见思,故称病者。

三云下,若望今宗,只是通位,此云外凡,即指干慧。

或进或退者,进取于别,退取于通,望今四教,收义不尽。

今取下。正释也。七方便即人天二乘三教菩萨,若在当教各自谓实,今论佛意意令悟圆,虽说偏乘悉作入圆之方便,故云圆家七方便也。

注云云者,七人未悟圆,伊佛皆慈念。其或于人天中,及三教凡位,造五逆罪,翻堕三涂。故于此人,悲心最切。以喻病子,其义皎如。

六住下,虽有二解,望今并是别位:真解即别地,似解六心即别六住。六住是内凡,已破思惑,终不为逆,或是通位。

六番如文者,初、开敷鲜明譬发心;次、能令一切行路之人譬修行,此即发心、修行为一双;次、智断一双,渐增譬智德,损减譬断德;三、灭恶生善为一双,除贪恼是灭恶,为甘露味是生善。

灭其心罪者,从此向下,一一问答,皆是耆婆,显如来冥应益物之相。又一一问答,皆将阐提以并阇王,令王节节胜于阐提,以由王具五德,及能发心故。且阐提无善,佛尚矜怜,王具五德,佛宁弃舍?故宜速往,以治心病。

有重恶者,拨无因果故。

断现未善者,由现是恶故无未善,若改恶等则非阐提,故知阐提无现未善。

过去少善等者,由昔五戒感此人身。

舍一取一者,谓舍有执无等,约单复具绝言等,展转说之。

高观者,去声。观,亦楼也。释名曰:观者,于上观望也。

山譬者,山能生草木,如戒能生众义。

树木譬者,树依山有,如定由戒生。

案此(至)三乘耳者。故知象喻圆乘,即同法华大白牛也。马、牛、羊喻三教三乘,即法华羊、鹿、牛也。若约力势,则牛喻菩萨,马喻支佛,羊喻声闻,而马在上者,随语便耳。若约贵贱,则马喻菩萨,牛喻支佛,故马居前。偏圆对论,四乘义足,经文显喻,冥合法华,相承云三,人情之昧。

计我四种不同者,此外道推计,姓既贵贱四别,故其神我有四色不同,亦犹此方俗书所明魂清魄浊之类也。我见即身见也,执有我身,方起诸使,故知身见为诸见本。

于无乐下,见取即非果计果,无想有顶实非涅槃安乐之处,而彼谬计以为涅槃,故云无乐无胜等。邪见谓执劣为胜,自执己法谓我道真,遂使出世善根悉皆吞啖。边见谓计我是断是常,今喻执断故言堕落,以断见过重故偏喻之。戒取谓非因计因,实非涅槃之因而谬计为因也。

狗戒下,依狗为戒,谓得生天,信此居初,如头枕狗。

私谓下:此之五利,全计阴身,以起见故。故九种阴中,名污秽五阴,故以卧粪为喻。

树叶为衣者,虽着此衣,不免裸露,故譬无惭。

恶法自运者,其车既坏,仍是驴驾,体既破弊,复非平正,既恶且邪,喻意在此。

正南下。三、解中,初、后顺此方释义中,一、顺西土释义。南是离地者,周易离卦明两作离字,皆此作。单作离者,后代曲分。

失善起恶者,南离属火,北坎属水,火猛喻恶,水柔喻善。

北方是上者,西土君父东向,故北是上方,委如前记。

冥机冥扣者,宿有善根,今不觉知,故曰冥机。藉兹宿善,以感圣应,故曰冥扣。

初观察者,皆冥观冥许。

十四谛出华严经者,彼经第三十六云:佛子!此第五地菩萨摩诃萨,如实知此是苦圣谛,此是苦集圣谛,此是苦灭圣谛,此是苦道圣谛;善知俗谛,善知第一义谛,善知相谛,善知差别谛,善知成立谛,善知事谛,善知生谛,善知尽无生谛,善知入道知谛,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成就谛,乃至善知如来智成就谛。此菩萨随众生心乐令欢喜故,知俗谛;通达一实相故,知第一义谛;觉法自相故,知相谛;了诸法分位差别故,知差别谛;善分别蕴、界、处故,知成立谛;觉身心苦恼故,知事谛;觉诸趣生相续故,知生谛;一切热恼毕竟灭故,知尽无生智谛;出生无二故,知入道智谛;正觉一切行相故,善知一切菩萨地次第相续成就,乃至如来智成就谛。以信解智力知,非以究竟智力故;以阐提人无信解力,拨无此善,名:断善根。

过去善根者,以福德本有故,喻过去善根。

感应道交者,亦冥有此义。

独一无侣者,谓佛虽欲应阐提,无机出世之善,无人可受,故称独一。

经:往至病所者。阐提虽无三世善根,以无缘慈而冥应之,细察机缘,故云往至。

后观过去者,现既无善,过去无始复有善不?

譬五根者,五根无善,如骨等皆病。

欲将慢等者,贪欲性卑,憍慢高举,方起于慢,复起欲心,故使慢心不得高举。将,去声,御也。

譬断常二见,以大小便利以譬断常二见,相破如不通。

譬三业者,亦譬无善。

经:问:瞻病者,阐提以恶为机,名瞻病人。

意志云何者?为过去有善根可发?为都无耶?

根缘对者,谓根缘所对,皆无其善。

七漏者,谓见、思、根恶、亲近、受、念也。

经然不定,言当死者,未来时宽,应有发义,故云不定。非佛教所制者,善机未发,任起断、常及三业恶,故云非制。

经:如是二语者,一、闻伽离入狱,二、闻刹多见佛罪除。虽闻二语,意犹未审。

经为无定定者,了知无定,名决定心,故云无定定也。除其不定为定者,罪性若定,不能除之,由罪性不定,佛有能除之智,定能除之,故云为定。

经八种声者,梵摩喻经云:一、最好声;二、易了声;三、调和声;四、柔软声;五、不误声;六、不女声;七、尊慧声,无战怯故;八、深远声,如雷震故。然今虽不别列,与彼所出声同,是故引之。

经常当系心等者,此二十事,令凡夫托事观察,折伏其心,达事见理,正助合行,方成妙观。

无道前智慧等者,无观行相似定慧也。此以分真为道中,妙觉为道后。

经难得远离者,分段八难,似位方远;变易八难,分真乃离。

经:无有一法者,于出世法中未沾少分,是故未能遮止二十五有生死因果。

经度五逆津者,未能造立六度之法桥,度五逆之长津,此语正归王身。

经生死无际者,若入初住,分得其边。

空有为一双者,经不作业,不得果者,由法性本空故,即净名无我、无造、无受者也。

无有我作等者,此明有因有果,即净名善恶之业不败亡也。

因果一双经,上句是善因果,下句是恶因果。

经:因无明生死者,犹如一手,覆之与仰,俱不离手;生死亦小,俱不离痴。

两句佛性者,即第五、六二句。

业道下云云。束前二十事,不出三道,而此三道,本是三德。

第二、广说者。前之事观,文义并略,故使世王执情尚在,故更广说无生理观,以遣以荡,令悟佛性。

普贤观下。初二句,推业起处。一切业,即九界业也。皆由无明心起,故云从妄想生。次一句,破业观法。端坐者,示其身仪。念实相,即明其观境。坐于四仪中胜,故且举之。应知端坐既念,余三亦然。使造次颠沛,出处语默,心悬妙理,无所间然。如是修行,何罪不灭?念即能观之三观,实相即所观之三谛。实相者何?即妄想。是故观妄念,即真三德。三千宛尔,空中泯然。十乘圆运,名念实相。故此一句,乃止观之宏纲,秘藏之要术(音隧)。故妙胜定经云:但能直心坐禅,即是第一忏悔。直心只是念实相也。众罪下。二句,喻观成罪灭。若达下。结示经意也。故禅门云:一切万法,悉属于心。心性尚空,何况万法?若无万法,谁是罪业?若不得罪,不得不罪。观罪无生,破一切罪。根本性空,性清净故。是知佛示阇王,无有决定者,旨在兹焉。问:既是圆观,何故经云性相无常?答:无常即常,岂同小法?故楞伽云:一切法不生,我说刹那义。初生即有灭,不为愚者说。是知体彼生灭无常,即是圆顿不生之理。达斯旨者,唯在佛界智人,非七方便愚者所解,故不为说。

经:色与非色,性无和合者,非色即四阴也。色性质碍,心性虚通,性既相反,故无和合。

混高下之心等者,曲推无罪,以荡执情,不应分别杀父定重。然此皆为执情不去,悔箭入心,既妨正观,圣果难阶。故佛广谈无罪,以示本空。若论善恶不亡,会遇须受。呜呼!滥学大乘语人,设见此文,岂量奥旨?往往执为心要,无恶不造,谓达无生。且达无生者,善尚不为,岂纵作恶?当知此辈八热之狱,不待召而至;三恶之涂,不由步而到。自谓达道,一何谬哉!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寄语来学,审而思之。

经:正坐此人。坐,慈卧反。案:坐,罪也,谓相缘罪也。盐铁论曰亲戚相坐是也。

经:况王不尔者,世王口不云煞,但令削足故。

经:亦得善果、恶果者,由昔杀仙,故今被杀;由昔供尸,今得初果。

纵横非法者,恣任为恶也。

经我弟子(至)犯戒者。以由狂故犯,本无心故,故不结罪。

实命重死者,宝亦重也。尚书序云:历代宝之,以为大训。有改作保傅之保者,非。

若就施食者,如有经云:如人持食欲上如来,路逢饿狗而便施之,与供养佛其福无别。此由畜心、佛心、法身平等,故云同缘实相等。

破其滞边失理者,以业体非有非无,而王偏滞于有,故佛破之。

举涅槃为譬者,问曰:杀父义浅,涅槃义深,云何以深而况浅乎?答:是中以易况难。就涅槃法,明非有无,理在易知;就杀辨之,相在难识。故今举彼易知涅槃以况杀也。

经:涅槃非有非无。涅槃之体,离相非有,具德非无。又复于迷非有,于解非无,而亦是有,以可证故。此明用也。

三番合中,于初文中,又应分二:初句是总;从有惭下,三番是别。虽非有无,而亦是有,是其总也。非有非无,论其业体;而亦是有,彰其业能,能有果故。惭愧下,是别。此初番。就事义中,惭愧之人,则是非有,能除灭故;无惭愧者,则为非无,不能灭故。此论业体。受果报者,名之为有,彰其业能,能得果故。次番就破有入空。空见非有,能灭除故;有见非无,不能灭故。此明业体。有有见者,亦名有等,彰其业能,能得果故。于中,初举;何以下,释。有有见者,得果报故,正解有义。于有见有,名有有见也。无有见者,则无果报,举无显有。后番就破空显实。常见之人,则为非有,能断灭故。证见常理,名曰常见。证常之时,见法本寂,无罪可起,所以能灭。无常见者,则为非无,不能灭故。取着空义,名无常见。不能见实,永除妄想,令罪息灭,所以非无。此论业体。

常常见者,不得无下,彰其业能,能得报故。于中,初举;何以下,释。于常法性计为定常,名常常见。执取之心悉是烦恼,能助杀业,得恶报故,名有恶果。

是故下,结。

空空见者亦有恶报,故前宣说无常见者则为非无,今据细论,粗类可知,是故偏言常常见者有恶果矣。

以是义下,总结前三番也。

大王,夫众下,明有杀罪,生王愧心,令王作其惭愧非有也。已上三番经文,疏虽无释,当须细辨。

劝作常乐等观者,以圆破偏,名之为杀,此即杀无明痴爱父母也。

王发心者,此是发自行心,入初住位,故下经中王语耆婆:我今舍无常身而得常身也。

重发心者,即发化他心也,故云使我常在地狱等。

实语下。释经口密,是离四过。文虽有三,义则兼四。应知实软义三,唯在圆教;虚粗绮三,通指三教。软语中,初两句经明隐实施权,故云为众故说粗;次两句明开权显实,故云皆归第一义。是则四时三教,悉曰粗言;醍醐圆融,方名教语。实义二语,例说可见。

即五悔意者,经文少不次第。若准余经,应先忏、二劝、三喜、四向、五愿。既皆名悔,莫非治罪,应无次第,则如今文。若依余经,存次第者,不无生起。谓若旧罪不除,徒施劝请,既劝请已,睹相闻教,依教修行。若嫉妒不除,自善微劣,尚不喜他,何能回向?四法具足,以愿导之。若论破罪者,应知忏悔破三业遮性等罪。劝请破谤法罪,昔闻诸法而生诽谤,今请佛说,令一切闻,是故能翻谤法之罪。随喜破嫉妒罪,昔对境生嫉,今随喜一切,故得翻破昔嫉妒心。回向破诸有罪,昔所作福,但顺生死,为诸有因,不能自免,岂能令他离于有因?今具二回向,自免免他,是故回向顺涅槃门。发愿破邪愿,即导前四,令至所在。故知阇王对佛陈辞,明乎五悔,其有旨哉!故文殊问经云:昼夜六时,勤行五悔,不假苦行,能得菩提。

经三宝常存世者,此请住世也。

经愿以破一切等者,众生破魔,我则随喜。

愿悉发始心者,应指初住以为始心,以始见佛性故,亦应通指住前。

经:系心思念等者,即达诸佛法身,与己泯合,三无差别,妙性湛然。如是观察,名常思念。

终见佛性者,文殊等觉,惑尽非遥,极果显发,故云了了。问:何故独指文殊,不言余圣?答:文殊是菩萨上首故,此会受佛付嘱故,与世王有因缘故,直从佛性彰名故。诸菩萨不尔,故不指焉。文殊翻妙德,谓三德佛性,不纵不横,故名为妙。

经:庄严诸佛大众者。以发心菩萨誓化众生故,能增添佛众,故曰庄严。

经:毗婆尸,此云胜观,当贤劫前九十一劫时出世。阇王发心既久,未曾堕狱,岂于今日顿为逆罪?故知前云未发心者,迹也;今云已发,即显本也。

世王经者,别有阿阇世王经一卷,备明事迹。

犹入宾吒者,以显因果不亡,但在圣位,偿之即是净佛国土,富人还债,理应不难,故无痛苦。杂华经,即华严经也,释论云不思议经。

婴儿行品

婴儿者,苍颉篇云:男曰儿,女言婴。今言婴者,通男女也。刘凞释名曰:婴儿者,𦚾前曰婴,接之婴前而乳养之也。此喻果上之用,现胜劣身,说权实法,悉名婴儿行也。故下经明五种婴儿,义在此矣。

大即如来,行者谓圆婴儿也。是故须约涅槃为体,方能起于大小两用。

权智下,破他师。黄叶即人天婴儿,若以权智为体,则但能起于人天之用也。

两行皆尔者。谓皆明因果及以偏圆,例知此品应具此义,故云此不应无。问:婴儿既是果用,何故作因释耶?答:果由因克,因修偏圆之行,果获大小之用。今约义兼通,故收于因而正在果,亦如圣梵正在于因而亦通果。若尔,天行虽专在果,理亦通因,既指杂华,义准可见。

从初发心(至)行道者,此指名字为发心。

能化所化等者,佛是能化证果四德,上根是所化修因四德,故云皆行。对彼偏小,圆称上根。

一、究竟故不能语者,还取第三、不能来经文,以成今意。

随他言音,即是随顺机缘,说偏说小,谈常无常,然后引权归实,故经云亦令因而得解。

经名物不一者,小儿召物,多好重呼故。

不语还具四德者,前合不起等四,敌对四德,则不语譬乐。今不于语复有四德,故云还具。以此例前,各应具四。佛语虽略,准义合有,乃是四一互融,体无二故,得作此说,故云余三亦应如是。

婆和是小儿学语之声也。

正取和字者,和浅婆深,以三藏菩萨对当教二乘,得名大乘,既非无漏,是故今文以婆对衍。

合文自释者,以经合云和者,名无常故。然据合文,约开偏入圆以说,故云闻已为常法等。疏主且指所开,判属六度。

举六字者,苦、乐、昼、夜、父、母也。

是无憎爱者,不憎夜爱昼也。应以父母喻境智,文略不释。玄义云:不知苦乐,是泯忧喜;不知昼夜,是齐明暗;不知亲疏,是等憎爱;不作大小,是亡巨细。

合菩萨化他者,以经云:于诸众生,其心平等故。

初譬云不作大逆等者,即解譬文不能造作大小诸事也。

行于中道者,离二边中也。

譬妄常者,杨树常在故。

譬妄净者,谓是金故。

譬妄乐者,牛马可乘,无徒行之苦故。

譬妄我者,男女是人,人必有我故。

利使、钝使者,缘灭谛下起惑也。

见道修道者,皆分证灭故。

九品增修者,即冤亲中人,各开三品也。

二、是半惑者,通菩萨但破界内烦恼,界外烦恼全在,故云半惑。惑既染污,故乖净义。

但是婴儿者,起想着故;但是凡夫,非是化用。

以行成故等者,此则自浅阶深,从权入实,故始与人天小善,终归大般涅槃。应知自尔已前,皆名啼哭,故啼哭之义,不独三涂。

得果下。结责古人。经文显云得大涅槃,而不知是果。如何如何者,谓责古人明文,若是如何不见也。诗云:如何如何,忘我实多。

亦呼为大涅槃者,初地分得也。若尔,今云得大涅槃,亦是初地,与前圣、梵二果,其位正等。

第三、单结者,即圣行品初大分三文也。

涅槃经疏三德指归卷第十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