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水沙门 栖复 录

言一法王启化等者。若准经中要者。只此两尔时也。时无别时。约法以辨。第一约从如是我闻。直至作礼奉行。散说能听。或一年半岁。佛说法了。众生闻法了。于中大经生灭。简之不取。揽彼众生闻经之时。事绪究竟。总名一时。启化者。能化也。法王者。佛启化即开化佛自开法教化众生。通他化身。准简法身自受用身也。问争知兼取他受用身。答下云王城鹫岭等。以此为证。证取他受用身也。

言机器等者。即所化也。根器即三乘众生根性皆成就。名为咸集。佛为能说。三根为能听。一会说听事说。总名一时。牟云。众生根熟为能感。如来说法教化为能应。

言二说听等者。约众生根熟。欲得闻法。如来利他善根为说。说听同时。无前无后。正是众生根熟时。便是如来说法时。如鸡附卵。啐啄同时。若根未熟为说法。即称怨大唤。我不相犯。何为见捉。若根熟已后。不为说法佛有利生失时之过。三十年前。根未熟。未是如来说法。灵山会上。大乘根性熟。正是如来说法时。经云。说时未至故。今正是其时。决定说大乘。问机器咸集。共相会遇。二时何别。摄释问答。初约说听时所为。事须毕经多刹那。总名一时。后依说听感应同时。名一时有斯别也。

言机感应化等者。此两句疏文。解第二义啐啄同时共相会遇时分无别义。二又解此是聊简前两义。法王启化根器感集义。共相会遇时分乘别义。上句料简第一义。下句第二义。是疏主引佛地论。云文标也。缘前第二义中。辨根感同时事。亦引论文了。向下更不解。下重解尽。是解前第一义中。一者道理时。二者唯识时。生灭则同。于中法体相分二种。别所以向下作两重道理解也。

言初就刹那相等。初启解前义刹那者。前刹那灭。后刹那生。一念之中。有九百生灭。时无别体。约法而立。约长即长。约短即短。中容即不长不短。此是不相应中世时。此是假法。假法无如。非因缘故。即刹那刹那相读。假名一时。此三分位上假立。不从种子生。百法云。三分位差别故。

言一者道理时等者。大乘过未无体。只于现在一刹那法上。望前后假立三时。过去立名前。未来名后。现在法上。有酬于前。引后之。故立三世。若前念法未灭。后念亦不生。事须得前念法灭开避引导。后念法方生。即以现在一念法为能引。未来法为所引。将能引就所引以立名。名未来。过去法亦灭。现在法酬过去法起来。即以现在法为能酬。过去法为所酬。将能酬就所酬以立名。名过去。即以所酬假立过去。即以所引。假立未来。对彼过未。说为现在。只此现在一念法上。假立三世道理。名道理时也。

言说听二徒等者。牟云。此约一期现在法上。依刹那生灭之义。论其酬引三世之事也。

言即此现法有酬于前等者。哲云。三性现行中。无记法从前种子生。可说酬前。既是无记。不能熏种。如何有引后之义。且如六识中异熟生劣无记。第八前五所。岂能引后。故不尽理。若善恶种子生现行已。后能重种。此义有又如来果位现行法。现亦不熏种。佛无熏习故。今应正释。依种子上建立三世。即有酬前引后之义。从前刹那生故。即是酬前引后种生故。即是引后也。谟云。不然。疏中明言现行法誓施以种子义。解酬引。谓蠹生木。还食于木。疏意说彼五蕰现行刹那生灭。若前念后念终不生。即说前念能引后念。谁种子方名为引酬。不妨种子三义。成疏主意。共有四种。一与彼生灭作依故。五蕰诸行刹那生灭。二依现世法。以辨生灭故。即此现法有酬于前引后之义。三依生灭法。以辨酬引。即以所酬。假名过去。未来是能酬。现在为所酬。故对后未来。假名过去。四依酬引法。以论三世。即以所引。假名未来。过去是能引。现在是所引。对彼过去。假名未来。于过去复名现在。

言对此二种等者。则云。对过去以立能酬。对未来而称能引。如斯二种并唯现现在。过未二世。并于现在法假立。大乘过去皆是假也。

言五蕰诸法者。今说听二。从总有五蕰。只一刹那现在时。已落谢过去也。

言非一生灭等者。问经言一时。莫不只取此三世生灭时耶。答不取也。若据法华一会。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一刹那间九百转生灭。大经时尽不取。唯取事绪周备究竟。总名一时。非一生灭之一时也。

言二者唯识时等者。唯遮外境。简异小乘。识表内心。简清辨菩萨拨无内义。谓过去未来现在长时短时行解不同。大乘过去已灭无体。未来未生。又是无体。只于现在有体法上。变起过去未来现在相状。从灵山会。闻说大通智胜佛日月灯明佛。便于识上变作过去长时解。若说大智舍利弗当来作佛。号曰华光。便作未来长时解。若闻道龙女成佛。便于现色心之上。作短时解。长时短时过未现在。皆于现在一刹那色心之上。假安立也。问道理时。唯识时。一种是现在法上立三时。有何差别。答道理时约法体本质说。唯识时约相分变起说。问莫识心上变起长时短时。莫便是经首一时否。答不取也。经中言如是我闻一时。取彼识心之上无限长时短时积集一处闻经。事周究竟。总名一时也。

言如梦所见谓有等者。引例成也。如无性摄论云。处梦谓多年。觉乃须臾顷。故时虽无量。摄在一刹那。又西域记云。施鹿林东行五六里。有窣堵波。傍有涸池周八十余步。闻诸先志曰。数百岁前。有一隐士。于此池侧。结庐并迹。博习伎术。究极神理。能使瓦砾为宝。人畜易形。但未能驭风云陪仙驾。阅图考古。更求仙术。其方曰。夫神仙者。长生之术。将欲求学。先定其志。当筑坛作法。命一烈士。手执长釰。立于坛隅。并息绝言。自昏达曙。求仙者。坛中而坐。手按长釰。念神咒。收视返听。达明登仙。是人既得仙方。遂访一烈士。营求旷载。未谐心愿。后得一烈士。先与人佣力。艰辛四五年。一日违失主人。遂被笞辱。又无所得。悲泣巡路。隐士见命数加优赠。潜行阴德。感激其心。烈士屡求效命。报以恩德。隐士曰。我得汝来。弥历多岁。幸而会遇奇貌应图。非有他故。愿一夜不声耳。烈士曰。死尚不辞。岂从并息。于是故坛场受仙法。依方行事。昏暮之后。伺人务隙。隐士诵咒。烈士按铦刃。殆将晓矣。忽然发声。大叫苦苦。是时空中火烟云亟。隐士疾引此人入池避难。已而问曰。诫子勿声。何以惊叫。烈士曰。受命之后。至夜久。昏然若梦。见昔事主人。躬来在傍。感荷厚恩。忍不共语。彼人震怒。遂见煞害。更受中阴身。遂见托生南印度国大婆罗门家。乃至受胎。备经苦厄。荷其恩德。忍不言之。洎乎受业冠婚求亲生子。每念前恩。忍而不语。阖家亲戚。咸见怪异。年至六十。而有一子。其妻谓曰。汝可言矣。若不言者。当煞汝子。我时忆念。已隔生世。自顾衰老。唯此稚子。宁忍屠割。因止其妻。念令无煞害。遂发此声耳。隐士曰。我之过也。此魔娆耳。烈士感恩。其事不成。愤恚而辨曰。诸梦与觉。万境皆心。故引梦时。明觉位。如二人在狱。一人明日放。即嫌夜长。一人明日死受刑。复嫌夜短。故知时分无别。唯是识心自变作长短。

言听者心变等者。谟云。梦者见多生。其实唯有心。都无多生境。听者变三世。其实唯有心。实无三世境。问说听二从并皆心变。何故唯说听者耶。答路云。说者以达境无故。疏不言说者如梦。问道理唯识何别。答道理约法体。如是不可改易。如春秋冬寒暄等别。唯识但随自心。变长变短。成过未等。若是听者。渴慕于法。一坐听受。不觉寒暄。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长。

言唯意所缘者。解体不相应中时也。然此五八唯现量。是实不缘假。第二士向内缘。缘第八故。今言时者。唯意所缘。不通余识。百法之中是不相应中收。五蕰之中行蕰摄。十八界中法界收。十二处中法处所摄。若法处法界摄八十一法。谓心所五十一。不相应二十四。并无为六。计八十一法也。行蕰摄七十三法也。时即是八十一法中一数。故唯意缘。通能缘彼十八界故。问意缘于时三境之中。是何境摄。答若独缘于时不兼缘。所依实法所变相分。与见分同种独影境收。若兼实缘。相随所依。即相质同种。即带质境摄。枢要云。性境不随心。独影唯从见带质通情。本性种子等随应。相国云。总摄诸境有其三种。一者性境。诸实法境名为性境。色是实色。心是实心。此境各自有体性故。有三不随心。一性不随。如实五尘。唯无起性。不随能缘五识。通于三性。二界系不随。如第八识。是一界系。所缘种子通三界系。或身在上地。眼耳二识缘欲界境。识上地系。境下地系。二禅已上眼耳身识缘自地境。识初禅系。境自地系。三种子不随。由见相种子各别体故。二者独影境。唯从见分种子所生性系种子皆定同故。如第六识缘空华等。皆是随心。无别体用。彼境摄故。名独影境。即唯独有影像。而无其本质。三者带质之境。谓此影像有实。本质如因。第七所变相分。约从本质。是无覆无记。亦从见分。是有覆所摄。亦得说言。从本质种生。得说言从见分种生。义不定言种等。随应之言。因不定义。义显三境。依心聚生。有唯一境。或二或三。而不定故。唯一者。如前已说。有二者。如第八识缘自他散境。心王是性境所缘之境。有实用故。若五位心所。即独影境摄。如缘种子不生现故。又五识缘自地五尘。是初性境。亦得说名带质之境。变相缘故。又如第六缘过未五蕰。是独影境。亦得名为带质境。熏成种子生本质故。有三合生。如因中第八缘定果色。心心所缘是独影。心王所缘是性境。实故亦得名带质之境。以第六所变定果之色。为本质故。问长等依色处收。时依五蕰施。何不向五蕰实法收。答长依实色上。假定随依色处收。时依众法立。假故不得。而五蕰实法收也。故不相应行蕰收。一得。二命根。三众同分。四异生性。五无想定。六灭尽定。七无报。八名。九句。十文。十一生。十二老。十三住。十四无常。十五流转。十六定异。十七想应。十八势速。十九次第。二十时。二十一方。二十二数。二十三和合性。二十四不和合性。

言此言一时等者。通妨难中。初别也。问言一时者。一为约刹那名一时。二为约相续名一时。三为约为春夏秋冬四时名一时。为约六时行道名一时。为寅卯等十二时名一时。四为约成道后数七月或一年半年中名一时不。答疏言此言一时。一则不定。约刹那等。

言但是听者等者。问取何等时。答疏言但是听等。

言不定约刹那等者。如来于一语言中。演说无边契经海。此说经时。则役众生听时多刹那。无量刹那方解也。或有说时久听胜。听胜亦久。即是三根声闻之中。下根五百千二百。又如来三遍说下根。第三遍方解。此解说时亦长。听时亦久。如说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此是曹娥婢上言。曹操开宇读解有前后。一又便解。一又行三十里方悟。

言亦不定约相续等者。相续者身义。能说能听人。无始时来。相续有此身。问莫向相续身上说时。答佛一音声中。现一切声。一时之中。现一切字。此约出生。若约听者。是菩萨得陀罗尼。或诸根互用。闻一字时。通达无量字。或为钝根者。延短念为多劫。多劫方解。为利根者。促多劫为短念。短念则解。故不得约相续身上说时也。

言不定约四时等者。春夏秋冬时有日月处。则有四时。上天无日月处。四时便不定也。亦向下转六时者。寅朝午时。黄昏初夜。中夜后夜。礼忏之六时也。八时者。即八转声时。体业具。谓从属依呼。十二时者。即是平旦寅。日出卯。食时辰等。

言一日一月照等者。问何故不取前来诸时。答疏言一日一月照四等。贺云。此方日向北即长。北洲日向北即短。若北洲日向南长。南洲日向南即短。问何故如此。答南洲北洲两洲日近山来。行着山正面。分位即长。去山若远即短。是故南洲日长。北洲日短。南洲日短。北洲日长。若准此方解日行之道。有南有北。此世界向南即狭。向北即阔。故论云。南瞻部如车。夏月行着向北𤄃路。即日长。冬月行着向南狭路。即日短也。暄寒不定者。南洲日向南路行。照行着南海水气。便寒。北洲日向南行。照着七金山。即热。南洲日向北路行。照着七金山。金气即热。北洲日向北行。照着北海水气。即寒也。近远不定者。南洲日向南行。即去山远北洲日南行。即去山近也。南洲日向北行即近。北洲日向北即远。昼夜不定者。南洲日午。北洲夜半。东洲日没。西洲日出。诸方。即四天下也。

言恒二天下等者。南洲日午。西洲日出。此二天下同起用。起用北洲夜半。东洲日没。此二天同起用也。故俱舍云。日月迷卢半。五十一五十。夜半日没中。日出四洲等。大论说。日火颇胝所成。月水颇胝所成也。

言又除已下者。下之言。即是四天王天。日月照着处。则有长短暄寒等事。便与四洲同也。

言上诸天等者。日月照不着处。便无四时暄寒等事言经拟诸方等者。问何要说上诸天等无四时八时耶。答疏言经拟上地等。若说四时流行不遍。已上诸天。无四时也。唯除北洲。余三洲中皆流通故。问如此洲日出处。是东方。未审四洲方同否。答余洲日出不在东方。问余三天下既法不行。何故。此言诸方流通。答东西二洲亦有通此经故。

言坐亦不定约成道等者。言如是我闻成道时。亦不得佛。于一会通报通化。直见不同。并见报佛土成道远。自我得佛来等。凡夫二乘。见化佛等成道近。出释氏宫去伽城耶不远是。

言经拟三乘等者。问何不随化人所见立长时短时。答疏言经拟三乘等。若约年代。即唯遍凡夫二乘。不通大菩萨。但总立一时也。

言然诸经中有说相续等者。问何故不经首言如是闻六十小劫时耶。答懈怠者实经六十小劫。精进者谓如食顷。故知不约相续时也。

言有说四时等者。涅槃经二月十五日尽时。此亦不定。上天无尽。人中四洲尽有不定。南洲是夏。西洲是秋。北洲为冬。东洲为春。轮转不定。只就此间说亦不定。只如周家已前十一月便为正岁。如今十二月为正。当往时二月。故知不定。若说嚼扬枝时。即寅时说。金刚经云。饭食讫。洗足已。敷座而坐。日正午时即。是前十二时收。

言上生经云等者。此皆前六时摄也。

言有说成道已后等者。问十二年中说有。十二年后。说空等三时。中方说不空不有。若取成道后第二七日说华严经。第三时教不定也。

言虽有是说等者。金云。谓说四时八时六时。是随一方城也。说二七日四十年。是随化土众生。直见不同且作是说。

言仍非初总等者。但是经中说时。非经首之一时也。

言问处中有净等者。则云。申问。问意。佛居鹫岭。此即秽处。分身佛来变秽为净。净秽处定。时何不定。何不随凡圣而说长时短时。是此问意。

言答说处标等者。净则实净。秽则实秽。净秽决定。不是秽则是净。不是净即是秽。离此已外。无别方所。故言净秽决定。时有三。一者利钝别。若为利根者。一闻即解。经时促。为钝根者。悟解迟。经时节长。二者圣凡有别。圣经时节长。凡人经时节即促。三者意乐有别。或有乐时促者。则促长为短。乐时长者。则延促为长。以时不定故。不别说也。时但总言也。

言第三说教主者。经言佛。问经通五人说。一佛。二弟子。三诸天。四神仙。五处变化。未审此经是谁人说。答表不是余人经言佛也。

言梵云佛陀者。具足应言佛陀。就梵语中。意从生善。故略云佛。自是梵语略。不是唐中略也。及至疏解。则依具足梵语解。且古翻译云。佛陀者。此云有慧之主。此有二义。一者。十地菩萨名为有慧。佛是有慧人中主。故名有慧之主。二者。只此佛身中四智。名有慧佛。无漏五蕰假者身名主。是有恶之主。此古译云慧主。其义虽同。不如言觉者。新翻云觉者。慧则是觉。主则是者。有觉之者。故云觉者。者是五蕰假者。假者身中有智慧。故云觉者。问一切众生总有五蕰。应合言者。答空言者即得不合言觉者。凡夫应言无之者。问何名觉义。答觉者觉察。觉察烦恼妄想。如人怕贼入来。先且觉察。凡夫有一百二十八烦恼。入五蕰舍中来。向无明被下𮄊。生死长夜不觉不知。二者觉知。身中有二种佛性。欲得成佛。事须觉知此性。问慧之与智何别。答若就证无为理觉。即名慧。若断有为烦恼。即名智。

言一自觉者。觉自身中。有此菩提涅槃二种性不同。凡不自觉。佛自觉。能断二障。得成于佛。凡夫不惧来世受于苦果。今生轻慢。生轻慢死。种种非违。卒陈难尽。名不自觉。佛一一自觉知。证无为真如智。无一物而不知。

言二觉他等者。令他觉悟身中有此菩提涅槃性。问二乘证生空。知生死是幻。自证知身中我空。不造诸业。应名为佛。答不然。虽唯自觉。唯觉自一身。不觉察一切众生。不得名佛。佛自觉了。又觉察一切众生。皆令断惑证真。故名为佛。二乘只缘不觉他。故滞涅槃。

言三觉行圆满等者。菩萨二觉未满。少分滞生死涅槃。问何名二觉未满。答一自利未满。根本智证理断惑。后得智变影缘如。根本智证理未满。断障未尽。总名自利未满。问何名利他未满。答缘事后得智。名利他。初地菩萨化百三千界内众生。离此已外。便化不得。故言未满。如来觉行圆满。觉之行即三僧祇劫行满也。若约具足而说。觉亦满。行亦满。

言佛地论云具一切等者。问何名一切。答一切者。世出世间有漏无漏情与非情故。名一切法。真如理是一法。此一法遍在有为无为万法之中。无有一切不依真如。只此真如与一切法作所作。真如得一切之名。令取他名。名有财。若然者则真理名一切。根本智证尽一切理。能证之智从理生名。名一切智。二者。约用立名。烦恼名一切。智断此一切烦恼。名一切智。断烦恼障也。

言一切种智者。若色若心一切种类。名一切种。其后后得智总别而知一切种类。真谛俗谛有漏无漏有为无为有情无性。如是众生若干种心。后得智悉知解。尽一切种类。从境立名。名一切种智。断所知障也。言能自开觉者。即自利智也。开者。出生显证之义。起自本智。断尽烦恼妄想。证自真如理。名自开觉智也。

言能开觉一切者。即自利利他。如三大劫满。金刚心后。解脱道内。证得本智。三身具足。四智圆明。名能自开觉。后得智中起大悲心。利益有情。即亦能开觉一切众生。若心若境。如来能知。今众生断恶修善。起智断烦恼亦能开觉一切有情。若二乘唯有本智。而无后得智。唯有羊鹿身。而无车也(上四法解也)。

言如睡梦觉者。喻解也。即是自利智也。如又睡里作梦。觉后自知。余人不知。根本智证理。唯自知。不通余知。问后得智变影缘如。岂不是知耶。答只此变影。是不知也。以不能亲缘故。更解云。此上但取自知。余人不知。义甚好。若言睡觉后却观梦中事。此却观之。言向法转。便以后得智。其睡人正睡之时。亦不知道作梦。徒睡觉了返观方知。便似后得智。今取地前凡夫烦恼未断睡未觉。未得真觉。常处梦中。初地门中。证得妙平二智。亦名腄梦觉知。此名分觉佛位。令觉智也。

言如莲华开等者。利他智也。后得上利。答众生功德。名莲华开也。莲华不开则已。开则见者觉香。佛知不逢则已。逢则众生沾益。又云。莲华若开。必见其台。后智说法。必能悟理也。故名为佛。论家结(上依论杂明六个智了)一切智等者。缘前来论家叙知不尽。疏主依疏重分本后。各有六人智。言观于空智者。此有二义。一真如理。是真空之性也。知证此理。名观空智。二者真理之上。无我法二执。名为空智。证此理名空智。对后得智是有。立空智名也。

言理智者。对后得缘事智。立理智名。

言真智者。智证真如。对后得了妄。立真智名。

言无分别智者。有二义。一离能取所取相。名无分别。二真如理。是无分别智。证此理名无分别智。初证之时。不见能证所证。如末尼天鼓。无思成自事。无所分别。种种佛事成。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心与境冥。理与神贪。境如智。智如境。名为如如。名无分别智。谟问云。无分别智正证如时。为是亲缘。为是变影。若亲缘者。心外取境。唯识不成。若变缘者。与后得智。复有何别。答先定二分有无。然可会通。成唯识云。有三师说。初云。此智见相分俱无。说无所取相故。二云。此智见相俱有。带彼相起。名俱缘彼故。三云。此智见有相无。说无所取。不取相故。虽有见分。而无分别。说非能取。非取令无。慈恩取第三说。准此。此智是不变影。缘于真如。与后得智别。问何名心心所法。四分合成。此无相故。答然此真理。识实性故。虽亲缘彼。境非离心。唯识不遮。不离心境。不以亲缘。便非唯识。虽不变影。狭带彼境。有亲相分。名非不以四分合成然之。所以有亲有疏。辨带已相。带者是心。属于能缘。已相属境。属于相分。谓于能缘心。缘所缘相分时。带起境体之已相。名带已相。由是小乘师破大乘云。无分别智不带起真如已相。真如圣智应非所缘缘。唐三藏云。汝小乘师不解我大乘义。言带者有二。一者狭带。即能缘心。亲附境体而缘。二者变带者。即能缘心。变起相分而缘。言相者亦有二种。一者体相相。二者相状。相即有为。若无分别智缘真如时。是狭带体相而缘。是所缘缘。若有漏心心所及无漏后得智缘境时。即是变带相状而缘。是所缘缘。摄大乘论智殊胜品云。由离五种相。名无分别。一离无作意相。便无分别简眠醉等。二离寻伺等。简二定已上。三离想受灭相。简二无心。四离色自相。简所造色。五离于无漏。有分别心。离此五相。方是此中无分别智也。

言如所有也者。摄三解。一如者指斥之词。一切真俗二谛诸法自性。名如所有也。此诸法性知举境显智名所有也。二云。如是真如。此前诸智。尽是真如之上所有。名如所有。三云。一切染净法。名如所有法之真性。即是真如智。能知此所有法中真如之性。名如所有也。摄云。初二解善。谟云。此上七智皆须证如方名。此知如家所有知。名如所有智。又真如为能有。智为所有。亦同维摩经云。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若克性而言。如是真如智从此起。名如所有。真如与一切万法。为增上缘。若就能生所生真如为能生。智为所生。真如为能有。智为所有。名如所有也。

言总相而言等者唯识第一云。由断续生。烦恼障故。证真解脱。由断寻解。所知障故。得大菩提。云总相者。未是了义说。据实。烦恼障不唯空障涅槃。兼障菩提。所知障不唯空障菩提。兼障涅槃空。

言断烦恼障者。约增胜且就一边说。故言总相也(上本智了)。

言一切种智者。能知一切种智类法故。

言觉有情者。即是前来亦能开觉一切有情能化生故。

言如莲华开者。化度云。若莲华未开。未有香气。华若开已。香气远腾。众皆闻见。喻佛种智。说法化生。名闻远振。

言观于有智者。对根本观空之智。名有也。

言事智者。对理名事也。

言俗智者。对真名俗。

言后所得智者。简无分别智。后时得故。名后得智。即了俗由证真故。说为后得智。一达俗差别。二变影缘如。不是亲证。问七地已还。菩萨本智证如。一刹那后方起后得。达俗利生。可名后得。八地菩萨。本后俱时同一刹那。无前无后。动不妨静。静即动。何言后得。答虽一时望前前位论。八地望前。今后方得。名为后得。亦不相违。佛果位中。亦许本后二后二俱一时起。

言尽所有也者。摄二说。一云。谓后得智通缘真俗。尽于一切所有。总缘所有者。指行言也。此差别法智。悉能知举境显智。名尽所有也。二云。备摄有无。名尽所有。智悉能知。名尽所有也。

言总于而言断所知者。此唯是后得智。言断所知障者。所知不是障。障不是所知。以障障所知。故名所知障。障所知境。令智不分明。后得缘事。由是偏说断智障得。烦恼障理。正智证真。是故偏说断烦恼得。其实互通。

言准诸经梵等者。西方若凡若圣。皆传此名。就一切名中。此最是胜名也。佛合经首安着也。问佛有十号。何故唯教安此一号。不安诸名耶。答以此一言。合诸德故。如佛地论偈云。自在炽盛与端严。名称吉祥及尊贵。具足如斯六种义应知总名薄伽。薄伽者声也。梵谓具德。若有为此薄伽声者。自能破四魔。必具六德。一自在德。永不系属诸烦恼故。二者炽盛德。炎猛智火所烧炼故。三者端严德。三十二相所庄严。金色三十二等。四名称德。佛之胜名无不知故。名闻满十方等。五吉祥德。常起方便利众生。作吉祥事故。六尊贵德。世出世间。咸尊重故。天上天下无如佛等。若称余号。阙于六德。问外道亦称本师。名薄伽梵觉。佛法弟子亦称本师。名薄伽梵。未审有何简。答谓简外道。更如佛字。即真谛所译金刚般若言佛薄伽梵也。问既佛教安置佛薄伽梵。何故空安佛字。答国云。有三义故。但名佛。一秦人好略。二随方生善。三就胜义故。一秦人好略者。薄伽梵字即多。佛字略二。随方生善者。此方之中。言佛最生善。三就义胜者。义胜中有十义。一觉胜天鼓。鼓有四德。一能知怨来言怨来。去则言怨去。佛名亦尔。能觉众生三毒烦恼若生若灭言灭。二能护诸天。能破修罗。佛名亦尔。能救三苦。能破四魔。三天鼓能令诸天受五欲乐。佛名亦尔。能令众生受出世乐。四天鼓能令诸天生贪着心。佛名能令众生生出世心。此上四德皆鼓功能。总名觉胜天鼓。二不由他悟。由无师智。觉知一切法故。三断二无知无知者。即烦恼所知障也。四已过眠梦。凡夫未得真觉。常处梦中。如来不眠不梦。故云已过。五如莲华开。智日光照触。莲华即开。十地行圆。佛智自发。六性净无染。因中真如。虽有烦恼。五义不染。一无相故。譬如烟雾不能染空。二非对治故。譬如热䥫不停蚊虻。三非处所故。譬如大石不能住空。四无转异故。譬如白涅而不缁。五妄不染真故。譬如铅刀不能斫石。因中有惑。尚不能染。果中惑尽岂能。七具足三义。三义即三身。八具足三德。谓智断恩德。九具三宝性。同体三宝。十自知令他知。以智慧力。证真如境。名名自知。复以慈悲力。说十二分教。令他知也。具此十义。故偏举佛名。不说余号也。

言问此三身中等者。如是我闻一时佛。此三身中何身所摄。答疏言答准处等。小乘宗说。一者生身。王宫生身也。二者法身。五分法身。谓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香。三者化身。即猿猴鹿马等。问大乘宗。法报化身三身中。何身说法。答定通报化。若准处准根。应声闻而为化佛。处即是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即是准处也。根即是二乘。二乘凡夫既是正为。佛即是少化身。若准处准根。定是秽土化身。说法华经也。若准文准器。应菩萨而即报身。准经文。常在灵鹫山及余诸住处。乃至我此土安稳。天人常充满。准器者。法华经流通分中。傍为菩萨。文殊普贤既在会。即报土报身。

言感者根器不同者。即是声闻菩萨二种不同也。应现故通报化。佛身本来无二。只是随所现不同。对菩萨现报身。对声闻现化身。犹五个人者月不同。四人东西南北去。皆见月随人去。一人坐不动。见月还不动也。月体是一。本来不动也。

言王舍城鹫岭等者。释所由也。言问何不言劫尽水漂风漂。云火灾耶。答三灾中火灾初故。所以偏举也。

言我土安稳者。佛身虽在一处。随根所见不同。问如何一种是佛土。何故有烧不烧。答一人初地他受用土为所依。能依之向上。有一百人三千大千世界。一百人世界总被烧。不他受用土不烧。问争知是他受用土。答经云。常在灵鹫山等。鹙子闻经。即化佛也。文殊在中。即报佛也。

言应化非真佛等者。疏主意佛既通报通化。兼合有彼身。在用之处。即合有体。有报土处。即有法身。法身既有。法身即合能说法。所以引天亲摄论证法身。是真能说法人。问论文只证应化非是真佛。非是真说法人。不证他法身是能说法人。疏主何故加添云。推功归本。即法身说耶。答疏主善得论。论意但是返成法身。是真说法人。所以偏说报化。非真无实五蕰。无实心心所。如镜中火。譬如幻人与幻人说法。若法身不是真说法人。应化对谁得名非真耶。所以向下引证。住法界藏。明法身说也。

言住法界藏等者。此间解藏。与前胜鬘楞伽解藏别。彼以烦恼覆真名藏。此间法性真如名法界。含容一切无为尘沙万德。法身住此。名住法界藏。问如何一体之上有差别义。答论云。虽此身土体无差体。而属佛法性相异故。相则配佛。性则配法。佛者是法身佛。与大功德法为依止。为体。相则名身。身持自体名土。土即是藏。即是法性土。问何名法身说。答二义名说法。一者。十二分教从法身流出。名说法。二令智生解边。名说法。问何人听法。答六十六人是听众。大圆镜智妙观察智三个根本智。证真如时。各与二十二个心心所法。计六十六人。问说何法。答根本智证真如时。生一味清净相。名法身说法。若言一味清净早不是说法。正证理时。无生解心。但是一味清净相也。

佛地经等住等者。证化报身说法也。此他受用身所居之土。为诸菩萨现通说法。其座有十相。土有十八圆满且十地论第十云。大宝华王座。有十种相。一者主相。如经得是三昧现在前时。即有大宝莲华出现。二量相。如经如十阿僧祇百千三千大千世界故。三胜相。如经一切众宝间饰庄严故。四地相。经云过于一切世间境界故。五因相。如经出世间善根所生故。六成相。如经诸法如幻性境界所成故。七第一义相。如经光明普照一切法界。八功德相。如经过一切诸天所有境界故。九体相。如经大琉璃摩尼宝以为茎不可量栴檀为台大玛瑙为须阎浮檀金为叶。十庄严具足相。如经华座身有无量光明一切一切众宝间饰其内无量宝网弥覆其上。

言十八圆满等者。佛地论云。一显色圆满。如一切无边世界。二形色圆满。如经无量方所妙饰间列。三分量圆满。如经宫殿周圆无际其量难测。四方所圆满。如经超过三界所行之所。五因圆满。如经胜出世间善根起。六果圆满。如经最极自在净识为相。七五圆满。如经如来所都。八辅翼圆满。如经大菩萨众所云集。九眷属圆满。如经无量天龙人等常所翼从。十住持圆满。如经广大乘法味喜乐所持。十一事业圆满。如经化诸众生一切义利。十二摄益圆满。如经灭诸烦恼灾横缠垢。十三无畏圆满。如经远离众魔。十四住处圆满。如经过诸庄严之所依处。十五路圆满。如经大念慧行以为游路。金云。念闻慧。慧是思。思行是修慧。此之三慧。与佛菩萨。为游路也。十六乘圆满。如经大正妙观以为所乘。十七门圆满。如经圆满大空无相无愿解脱为所入门。十八依持圆满。如经无量功德众所庄严大宝华王之所建立大宫殿中说此契经也。故名十八圆满。乃报身说也。

言此经王城等者。属当经文。此约经首佛字。以经言住王舍城耆阇崛山。即化佛身也。

言应物现身者。应正体智。现清净法身。应受用法乐。现自受用身。应十地菩萨。现十重他受用身。应二乘二凡夫。现小化身。言皆说法故。

言楞伽经中说等者。证三身说法也。问法身化身说法可知。如何是自受用身说法。若据自受用身。诸根相好一一皆遍。如何分身土后言说法。答此约报受义名身。所依义名土。此有二义。所云其体周遍。佛佛自他不相见。若乐相见。遍义不成。二云。其体周遍。佛佛互相见。若不相见。无自在义。此是自受用身身土也。自受用身说法。身说法有二义。一佛佛相见。互相谟议。名说法。二者。本智与后得智说法。三个根本智中。证得尘砂功德尽是无言说法。破后得智变影着。虽不亲得。一一云皆被腾将来。然后后得智中。于无名相法上。安立名相说。此是自受用身说法也。十重他受用身。大小化身。是自受用身边听法人。金云。三身说法。应作四句料简。一一说二不说者。说一自受用身。自受法乐故。名一说。二不说者。般若论云。应化非真佛。亦非说法者。名二不说。二者。二说一不说。二说者。如他受用变变化身。有所化众生。名二说。一不说者。自受用身无所化生。名一不说。三者。三身俱说法。如楞伽经。法身说法令智生解。自受身说法。自受法乐。名说变化身说法。有所化生名说。四者。三身俱不说法。如龙军宗是。

言由此瞿师罗等者。释现身说法不同之意也。经音云。劬师罗是梵语。此云妙音居士。住王舍城中。身长三尺。自耻短。羞见如来。自思念言。如来有丈六之身。紫磨金色。每思瞻礼。其如短何。如来知其根熟。现同类身。诣门乞食。长者隔门见已。生希有心。广作供养。为说法要。言下遂得初果。

言五百婆罗门者。当以青灰涂身。以求解脱。如来欲化彼类。乃为现身还作涂灰之身。彼婆罗门见已。心生欢喜。瞿昙今者。学我仙道。如来为说法要。言下遂证初果。

言无边身菩萨等者。有一菩萨。从东方来。我闻娑婆世界有释迦如来。身长丈六。我既有此无边之身。当观彼佛无见顶相。乃以竹杖长丈六量之。如来现身过于丈六。如是展转上至光明王佛刹。常过丈六。竟不能见如来顶相菩萨即摄竹杖说偈言。虚空无有边。佛功德亦尔。设有能量者。穷劫不能尽。上过虚空界。无量诸佛刹。见释师子身。如本而无异。问既言无边身菩萨。身量无边。廓周法界。何得乃言从东方来。答若论身量。实乃无边。观佛顶相时。乃他身来也。引此菩萨意者。欲证化身之中有报身。报身之中亦有化身。不得定准。

言住小圣之凡夫等者。小圣即是小声闻。三乘之凡夫。即是四菩提以前。一切凡夫观丈六。而无尽者。二义无尽。一即是凡夫观无尽。二则二乘观如来丈六身上相好。犹不能尽。如舍利弗等。数世尊三十二相。数至第三十二相了。更有三十二相。乃至无穷。故名观丈六而无尽。又准西域记云。有婆罗门。闻释迦佛长丈六。常怀疑惑。后以丈六竹杖量佛身。恒于杖端。常出丈六。如是增高。不能穷尽。遂投竹杖于地而去。因植根焉。杖竹修茂。被山满谷。因号斯处。为杖林焉。至今犹存。三藏亲瞻。

言今显主尊等者。问如是则总指一部妙法。我闻则显亲。一时是说法之时。何要更说教主。答疏云。今显主等。又问经通五人说。佛弟子。诸天。神仙。变化。未审此经是谁人说。答疏云今显等。一则显主尊而教胜。二则全生意心。由斯所以。故标主谟。教法随主。决定是胜。故君为臣下之主。君则臣贤。佛为教法之师。佛尊定知法胜。亦如桂生高岭。良由所附者高也。准是佛说。更不通余人也。

言游化居止等者。正解有二义。一居止义。二游化义。居止于游化于城。二义总解住字也。

言古人因此等者。古人将住字。属佛字。一处解。便说佛住。既有佛住。便有天住。嘉禅便将八住义解此中住义。疏主意只是住者居止义也。然此八住中有二义。一者身住。二者心住。且身住有四。一化处住。谓十六大国。是佛所游境故。二异俗住。谓三世诸佛多栖止精舍伽蓝。是佛所止故。三未舍寿命住。佛合得住世。一切由天魔波旬。请佛入灭。舍等五分寿。唯留八十年。谓未入涅槃已前。住五分法身。名未舍寿命。住四威仪住。谓行住坐卧。四威仪中。悉名为住(上身住下心住)。五天住。谓布施持戒二种得生天。名天住。六梵住。四无量心住此之中。感梵王福。名为梵住。七圣住。谓空无相无愿解脱门。入空灭见。入无愿灭爱。入无相灭无明。佛住无相。名为圣住。八佛住十力等。诸功德中名为佛住。具此内外住。此而是无而住也。

言住名虽同者。疏主责云。住名虽同。义意全别。若以有住字即言佛住者。有经亦言佛在其处。其处云何。以佛在而配八住。然住字属下。即无妨矣。

言语邃义幽之处等者。经云。十方世界中无二亦无三者。论云。无第二独觉乘。无第三声闻乘。佛乘为第一。破二归一。古师便道。无二者。无声闻缘觉。无三者兼无大乘。便言破三归一此即是语䆳义幽之处。曾不嘱心。且如开示悟入之深理。会二归一之真宗。未曾属在心中等。由名同理别之文。虚张翰墨。虚者不实义。张由设也。援由引也。据由[((〡*〡)*(素-糸))/(疋-(足-口)+廾)]也(上解住义)。

言梵云矩奢者。矩音(上音居同去音)。

言摩竭陀等者。榞处所也。嘉祥云如来说法必依处所。证经可信。不同外道或云朱鸟衔来。或说神山授与。摩竭陀者。此云无毒害国。誓云。有犯罪者。不行煞戮。犯轻罪者。以宝赎之。犯重者。被驱出国。故名无毒害国。频婆罗王。向前诸王。皆都此处。

言多出上等者。此城茅草。胜于诸城。最胜上故名上茅。此草因世尊成道。向吉祥长者边受得草。世尊立字。名吉祥草。自已后总唤此草。作吉祥草。古人只唤此城。作中王舍城。即错也。但唤作王城不妨。城草立名。故言因以为名也。

言崇山四国等者。此说外罗城也。宰由乘也。周由遍也。山城墙直。西通一道。人遂疾往来。不通车马。北辟山门。辟由开也。以取山形作城。城不得圆。乃东西长。南北狭也。周一百五十里也。城若四方可定得里数。缘依山形作城。每面定里数不得。但取言一百五十里也。

言内宫子城者。说子城。若子城是土打出。即合一面十里。若随山形。城分段即不定也。

言羯尼迦等者。勿作加音呼。此是梵语。此云黄华树。华如大母梢。堪作香油。涂身香闻五十里。八戒中不得着香油涂身。是也又云。似此间槐树。即不定是槐树。此方树六月华开。彼国树三月华开。时节不同。彼国取华作香油。此间华不香。所以不是。殊由异也。馥由香也。烂者盛也。

言宫城北门外等者。此宫城外也。此云高显处。亦云塔亦云塔婆。提婆达多于佛起逆心。与未生怨王。共为亲友。兼劝未生怨王。交煞频婆娑罗王。先交未生怨王请佛供养。佛受请已。与诸弟子。从耆阇崛山入城来。提婆达多于象厩中。借象来以须饮醉遂从城北门放出。其象哮吼。到如来前。如来于五指端。端头也。放光。光中化出五师子。醉象驯伏。驯由善也。驯由随也。

言次此东北有窣堵等者。马胜比丘证得罗汉果。欲入城乞食。佛言汝今日逢着至极聪明人。应少为说法。入到城中。逢舍利弗本等珊阇耶外道。领一百门徒。见马胜比丘威仪庠序进有方。舍利弗见已。合掌赞叹。生希有心。遂问云。师是谁。谁之弟子。师说何法。马胜曰。我师名释迦文。所说法者。诸法从缘生。诸法从因灭。我师释迦文。常作如是说。舍利子闻已。言下便证初果。于此得初果处。时人置窣堵婆记之。舍利子与目连。自小同为外道弟子。二人立誓。若得胜法。愿相付受。后舍利子得初果已后。颜色怡悦。目连逢着。问云。汝得何法。颜色与前有异。时舍利子即转为说。此即二人通慧。初入佛法也。言下证初果。

言次此正北不远有等者。时彼国中。有婆罗门。名室利鞠多。其家巨富。金银珍宝。其数无量。事诸外道。唯不事佛即自念言。佛常自说知去来现在之事。今可试之。请佛家中。矫设供养。置毒药于饭中。堀火坑于正道可深五丈。满中烧火。折木危覆。以土盖之。即自请佛。佛便受请。赞善哉。告诸比丘。随我后行。放大光明。照胜蜜舍。悉作金色。佛行至城门。足蹈门限。举城大动。病者得愈。箜篌乐器不鼓自鸣。佛到胜蜜门。亦入门已。五丈火坑化莲池。池中莲华。一华千叶。捧如来足。诸圣弟子等。一华百叶。捧足而行。外道作念。火坑虽过。毒饭仍存。时诸圣弟子。缘饥便拟吃。佛告诸比丘。且住莫吃。佛说偈咒。愿令毒药不能为害。皆变成上味。外道礼佛。忏悔闻法。便得初果。

言宫城东北行等者。此是新梵语也。

言接北山之阳者。出宫城东北望。则是北山。南面日阳北面日阴。孤由独也。

言既栖鹫鸟等者。出所以也。问何名鹫峰。又名鹫台。答疏言既栖鹫鸟者。缘鹫鸟于中住止故。名鹫峰也。又类高台者。缘山遥者似山。及至到向上地平。故便似台。缘鹫于中栖止。故名鹫台。若准疏主意。鹫峰鹫台。皆依鹫鸟于中栖。以立其名也。

言空翠相映等者。山色青青曰翠。空色碧。山色浓。空色淡。将山青色映空色。浓分色。将空碧色映青色。淡分色。

言旧云耆阇崛等者。此云灵鹫鸟。于此食人尸。名灵鹫山。问何故翻译加灵字。答此鸟于王舍城中。有人欲死。便群飞去彼。其事必应。故得言灵也。路云。问古人依鹫鸟食人尸。得名灵鹫。疏主如何古人言讹而略也。如何不许古译。答疏主不嗔他古人取鹫居山义。但嗔是古人讹略义。鹫者大也。

言耆阇崛。对姞栗陀罗矩吒山。梵语之呼召。浅深不正名讹也。旧梵语三个字。新梵语六个字。字数少名略。及至翻译鹫。唐言新翻鹫峰。摄山鸟两义。旧翻为灵鹫。阙于山名。此唐梵皆略也。

言频婆娑罗者。此云影肩王。此王曩切植因。生逢佛世。既为请主。复作人王。敬法为怀。投诚三宝。为佛弟子。

言麓等者。山足曰麓也。山顶曰峰。山尖处小曰峰。逾险曰跨。登峻曰陵。绫编昆比也编烈也。

言下乘者。谓佛在此宣扬妙法。敬法重人。于此下车。如大迦叶闻佛涅槃。欲起神通往涅槃所。后自念言。我今最后见于如来。岂可以神通而往。此亦如是也。二山路险阻。所以于此下乘。

言二谓退凡等者。一云凡圣名凡。得圣果者。即往来得圣名凡。留住也。王及宫内人尽得初果圣位凡夫。未得圣果者。简更在后去。二者。凡庶名凡。王之眷属宰相百官可共同往。余凡庶百姓不更去。即简凡人。不令同往。

言其山顶东西等者。顶上土平。东西稍长。才过三重。南北稍狭。向余一里。

言临崖西埵等者。埵埵即向崖。西埵䫋陲。即边埵也。

言东辟其户者。向阳背阴。人宅以南为正。西方以日出为上。意表遗法东流故。放光照东。非独砖精舍。表法东流也。

言今作说法等者。有三般。一者入定像。𣫍手相重于其齐下。二降魔像。垂手指地。指地神为证。三说法像。举手屈指。为数法故。似佛说法之像。立即丈六也。坐即八尺也。

言精舍东等者。五天之地。多作经行。故鹫山觉树之下。鹿苑王地之内。皆有世尊经行之处。令诸弟子放学。一为资身。二为长道。所以经行也。

言傍有大石等者。者是天授得世通。以其神力。掷石打世尊。世尊于时在于山下。结加趺坐。忽见此石从上下来。即作神力。向上而避。至色究竟天。犹趁世尊。世遥者。而弹指曰。是我业报不可思议。便即住待。伤佛足出血。若依四分律。四天门王接石掷至他方。迸石下来。犹伤佛足。

言其南崖下有宰等者。只是崖半腹已来。橘云。方圆七十余步。如何坐得十五类徒众。据此经中徒众极广。计合遍百亿三千。如何此处容斯大众。答此亦不妨。如无色界诸天。皆悉同来佛边听法。变百亿身。共立毛端。上界天身。其量极大。尚能共向一毛端立。况复如来不思议力。

言山城北门行一里余等者。西域记云。王舍城中有大长者。名迦兰陀者。时称豪贵。以大竹园。初施外道。后见如来说法。听而信受。心中思念。欲将竹园施佛。造精舍。时诸鬼神咸其诚心趁。遂外道合出。长者于此建立。造功德成就事毕。独往请佛。园从长者立名。贺云。鼠名。过去有王出城游戏。时属热。热在此池边树下止息。忽然睡着。有一毒蛇。欲螫于王。树上有一迦兰陀鼠。作作声叫。王遂惊觉。乃毒蛇欲来螫王。王日类蒙此鼠。而救我命。遂封此园与鼠。不合人采斫园从鼠立名。名迦兰陀园。傍边有池。从园得名。

言南山之阴等者。即是山城北面。名南山之阴。有大石室。是大迦叶结集之处。此是界内结集之处。若界外结集。去此更有二十里。

言池西北二三里等者。解王舍得名。此是正解也。此去灵山。四五里也。若上茅城。去山十五里也。

言外郭已坏等者。其新王舍城。三藏和尚到彼。外郭已坏。无复遗堵。趾由足也。有基趾。亦通周二十余里。面有一门。

言初频婆沙罗王等。得名所以也。编者北也。罗者。尔雅云。罹由忧也彼也四邻被灾。

言家纵等。不谨慎名纵逸。言众庶嗟自薄祐。怨王无德。

言攘者。由除也。

言惩者。惩由诚也。

言寒林者。即是弃尸之处也。意言寒林本是弃死尸之处。人所不往。是不祥处。故今犯罪者。送之于彼。虽有命人。绝游往亦同死。尸如犯令之死人也。寒林北方王。癸水主冬。冬即寒也。冬主于死。故名寒林也。

言吠舍𨤲者。此是城名。亦云毗耶离城。此云广严城。在王舍城北落西也。以王先立幕舍。后筑墙造舍故称王舍。

言又云至未生等者。有说不是频婆娑罗王筑。此城是未生怨王筑也。下和会云。只是报修。更为高厚。非新筑也。未生怨王殁后。即无忧王嗣位。阿育王即阇王之子。频婆娑罗王孙也。

言波吒厘城者。此是树名也。按西域记云。中天竺国摩竭陀国恒河南有故城。周七十余里。荒芜岁久。基趾当上存。昔人寿无量岁。时号为俱苏摩补罗城。唐言香华城。王多出香华故。更至人寿数千岁时。人名波吒厘城。亦云巴连弗邑城。

言至无忧王迁等者。以新王舍城。施婆罗门。三藏和尚到彼(上叙疏主解)。

言古人有说山城等者。古人第一解。古人将上茅城。便是王舍城。有九亿家。古昔有王。此城居上。城中百姓尽被火烧。唯独王宫不被火烧。王即遣百姓门上。尽尽王舍。从是已后。更无所指。因此立名王舍也。

言或云置千王等者。古师第二解也。仁王经说。往昔有王。出城游猎。被女师子来逼其身。王遂染其女师子。十月满足。遂诞一儿。衔至朝堂。吐之而去。王闻是事。此我之胤嗣。抱入宫养之。余处皆似人。唯足班驳。因此立字。名为班足。先王崩已。继位为王。年渐长成。人中希有。身量既大。食啖亦多。后于一时。厨家内少。怨王怪责。不敢远求。遂近有一小儿初死。求得重宰以奉于王。王既食之。气味是美。问其所得。彼不敢隐。具陈其事。王语之曰。已后常觅如此之肉。以供朕膳。后经历年月。人民皆知。王既食人。不堪作王。群臣计议。欲谋煞之。后时引至城北门。众集欲煞。王知不免其难。语左右曰。容我少活。即发愿。我一生已来。所有善根。令我今日变身为飞行罗刹。发是愿已。依言变成。遍历人间。飞行自在。群臣不敢更起恶心。班足还来为国主。语厨官曰。此凡人肉。既如此美。天子内必应更甜。即自飞行遍历诸国。选得一千王。皆肥自少嫩。遂遣作屋舍。安置千王。即遣厨家。次第聊理日供。三顿。每顿一王。因此所。由遂名王舍。此言皆谬也。摄问云。王城者。有九亿家。及斑足王事。此皆是仁王经智度论及律中说。皆是佛说。何故疏主指斥佛经。言谬耶。摄答云。彼仁王等经教之中。有正义不正义。此是疏主叙他不正义来。言谬也。又云。此疏主言谬意别。若说九亿家失火。及班足王事。不妨上茅城。古来有如是事。疏主责云。古人引来。解他新王舍城。便是错。疏主只唤此作谬也。

言王都既在王舍等者。结前山城。亦是自意断也。问佛说法只在灵山。不在王舍。何故说山之处。兼说于城。说城之处。兼说山答城是人王化处。山是如来所居。所以二处双说也。问山是如来自化处。城是人王他化处。山城自他何故总说。答金云。五意。一居山表自修因。入城假化缘助。二居山自利。入城利他。三居山思慧。入城修慧。四居山表大智。入城表大悲。五居山不住涅槃。如经言我虽于此所烧之门安稳得出。不住生死也。右手执持除粪之器。不住涅槃。

言自他二化俱说等者。摄云。山是佛自化。城是人王化。举自化显利缁。说化显利于俗。

言一切法门中最等者。一切法门。即是余一切大乘。一切大乘经皆有教理。此经教理。即阿含甚深。通三乘教理。即五种智慧故。于一切法门中最胜故。经云。药王今告汝。我所说诸经。法华最第一。问余经大有向山城说者。何故法华经偏叹山城耶。答不遮他余经向山城说。余经无所表彰故。法华论偏赞。有所表矣。

言城乃摩竭等者。此标城胜。显法亦胜。问摩竭陀国大。有诸余城。何故不向波吒厘等城中说。偏向王舍城中。答城有二义胜。一城乃是三千大千世界之正中。二是摩竭陀国之正中。一乘是三乘中道。五天之中表五乘之中道。故知经胜余经。二城是仁王住境。不同余城。余城偏僻故。人王不住。经是法王住境。仁王不居小国。如来不住二乘。仁王非大国而不居。法王非大乘而不住。经云。佛自住大乘。多宝如来全身。在此塔中。

言二者示现自在功德等者。第二解也。无漏之教出于二乘。名自在功德。

言俱苏摩城既在等者。问俱苏摩城不是山城。即上茅是山城也。若嗄俱苏摩作山城者。疏主笔误辨之。摩竭陀国总有三城。一上茅。二王舍。三俱苏摩。此翻香华城。香华城去王舍甚远。可二百余里。如何言近于王舍城。又上茅山城园一百五十里。俱苏摩城周七十里。故知不同也。又准唐三藏行记。俱苏摩城实别。从北天竺国。向南度恒河。河南是中天界。亦过恒河有一城。名补罗城。过去人寿数千岁。又名波吒厘子城。亦名巴连弗邑城。只缘新王舍施与婆罗门。天子遂迁俱苏摩城。与上茅城别。如何疏主云俱苏摩既是山城。答疏主意道。俱苏摩城亦是山城。问四面亦大有诸山。亦以山为城。何以不向俱苏摩城边。山城上说法。向上茅城边。山城上说法耶。答疏云。此山独胜高而显故。

言近于王舍乃有等者。疏主意道。近新王舍。四面丈有诸山河。故不向近新王舍城边。山中说法。空向鹫峰山中说。答此山独胜高而显故。所以论云。表法高显等。

言或如城等者。第三解也。喻通教理城。喻教丽物咒理城中既出诸上妙珍宝。表此经若性若相若体若用。并在此经之内。法胜余法。合前教无嘉德。而不具合前理。嘉由善也。

言上人之所游等者。文殊此方菩萨。妙音东土上人涌出。及以诸圣并出。此经名上人。还喻理也。

言或教妙如城等者。第四解也。此含藏高显胜。将城咒教。将山况理。山同理而出水。城喻教而闻敷。耆岳孤抓标。理出二乘之上。城含妙宝教。诠一实而敷荣。

言所以此经在王城等者。总结四解也。

言般若通贯五门等者。例成也。问为复唯此经有所表。诸经亦有所表否。答疏言般若通贯等。将四德喻五种般若。五门者。一实相般若。出缠之真理。二观照般若。离妄之真慧。三眷属般若。相应之万行。四文字般若。谓能诠之真教。五境界之般若。所观真俗二境。

言舍卫丰其四德等者。此云闻物国。一丰财德。此国近于南海。多出珍宝异物。人多富人。如须达等。况眷属般若。谓智相应时。有万行为眷属故。二俗尘德。缘舍卫国多出女人。姝孋如燕赵多住。丽。喻境界般若。将二空为境界故。三多闻德此国诸婆罗门。三学高人。并在其中。多博学胜余国。故喻观照是慧。四解脱德。城中有十七亿人。皆得阿罗汉果。三明六通具解脱。五文字般若。喻城能出一切宝物。具此四德。今文字般若。能诠一切理故。能诠教如城。即文字诠彼四种故。表斯五种般若故。居此国说也。

言金生丽水等者。引喻例成也。贺云。在辰锦洲也。此水之中有金类提河也。

言提河有金等者。则云。古云阿利罗䟦提河。正曰阿恃多伐底河。唐言无胜。此世共称耳(西域记六说)。

言生死如河等者。水常流而不断。表生死之不停。金常定而不流。表涅槃之本寂。离河而无别明金。离生死亦无圆寂。金不离河。涅槃不离生死。所以生死涅槃本平等也。

言各有所表者。舍卫丰其四德。于彼说其金刚经。提河有金。于彼说涅槃。城胜余城。山胜余山。胜余山于此说法华经。依处说经。各有表矣。

言古说此经等者。即是嘉祥解也。四处者一从方便品至法师品。灵山秽土说。二从宝塔初。至半品已来。世尊变土召分身无功暇说法。三从宝塔品一半已后。世尊与多宝同塔坐。以神力接诸大众。皆在虚空中。直至属累品中分身佛还已来空中说。四从药王品后却着地来。直至普贤品秽土中说。此四秽土净土空中又秽土。名四处也。

言今解处三等者。贺云。此述新义。即疏主义。处三者一从方便品至法师品末已来。秽土说。二从宝塔初至一半已来。世尊变土。召分身佛。更不说法。同古师义。三从宝塔品一半已后直至经末。尽是空说也。说唯在二者。简要之净土之中不说法。但是变土。坐分身佛也。后世尊多宝同塔坐。直至经末。空中坐说。更不于空中别开出净土也。即取秽土说及空中说。故说唯在二处也。摄问云。宝塔品后直至经末。是空中说。如何无尽意菩萨言右膝着地。答地者依持之义。膝踞莲华台。亦名著地。破古师云。无复还秽者。无复分身佛。去世界却秽之道理。

言净秽唯二等。破古师义。秽只是一逼。无有两头秽中间净也。

言今标创会者。问经既通净土空中说。经初何不言如是我闻一时佛净土空中说。唯言秽中说耶。答疏言今标创会。故说山城。最初序品。名创会经。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名住。标化处。化处既是山城。能住之佛。故是化身。

言欲令三乘等者。出所以也。问何要标化身。答疏云。欲令三乘等菩萨声闻皆见化身。若现报身。声闻之人。怕怖疾走而去。凡夫人不得见故。

言题佛悲深等者。谟云。将此乘身二妙。而于秽土现身说法。故是悲深也。永云。藏报身之实德。显化相之权形。不居净土。处此秽方。如此华为皆是身妙。经云。即说璎珞细软上服严身之具。更着粗弊垢腻之衣。尘土坌身右手执持除粪之器。状有所畏。语诸作人。汝等勤作。勿得懈息。以方便故。得近其子。此是身妙。昔于会前。于一佛乘。分别说三。今于灵山。会二归一。此等所由。皆是乘妙。隐妙理之深文。扬粗义之疏。教乘妙也。脱珍御服。着弊垢衣。身妙也。

言若标报佛及等者。问若标报身佛。处显净土。则如何。答疏若标报佛等。若现报佛净土。恐三乘众疑非己分。不敢修学门。何故说经初现秽土。后现净土。答初现秽土。表二乘人居分段身。后现净土说法。表二乘人舍分段身了。便是净土中人。问何故说法华经在地上空中耶。答二乘人昔执难舍如地。回心向大。证二空理。所以住空。由此但显秽处化身(上说法处了)。

言一为证信等者。如是者。总指一部妙经。我闻者。即显亲闻者。一时者。说教时分。佛者。说教之主。住王舍城耆阇崛山。说教之处。此则叙致已。问何用更标听众。答证经可信。故标同闻。恐阿难说法非真。所以证也。

言助成庆喜等者。庆喜自言。如是我闻。已除疑惑。今列菩萨声闻二乘。显同闻故。助成庆喜。闻法可信。如世间人立文契。如有保见。证事不虚。若有同门。故经可信。释迦如来说一乘法。破二会二。多宝来证。言如所说者。皆是真实。则显如来所说不虚。今阿难说经。有周闻者。则显阿难所传不谬故。标听众助。成庆喜。

言众疑有三等者。一如是我闻除疑也。庆喜自谈。由言我闻。故非自𦚾衿说。二言佛。显是佛说。非神仙菩萨天龙鬼等说。三今烈众者。显同闻众。证阿难亲闻佛说。非从他传闻。言今显周闻等。显与阿难灵山会所同闻法华经。今时举众者。证经可信。

言时方人等者。时谓一时。方谓方所。山城人即十五类听证经可信。问智度论云。经通八部听。何故空说人。答以八部等变身为人。理无有失。

言二为显德等者。诸天围绕帝释。即显天帝之德。梵众围绕梵王。则显梵王之德。诸圣围绕法王。则显法王如来之德。山河千万城壁九重门。不睹皇居壮。焉知天子尊。不见上公名。岂知法王圣。为显佛德。故经说胜也。见十哲而知孔丘德。如毗沙门子侍卫宣律师。显宣律师有威德。又说慈恩疏主。以左右侍人皆法将。门下客尽是琅玕楚璧。

言三为启请者。意说如来欲拟说法。事须待请。既有请人。所以烈众也。

言利物之方者。总略教请即法华境所果三名。利物之方。能利法也。

言必应所欲者。欲希望众生。希为说名应渴。如来行欲所利人也。谟云。如我凡辈所有宣说。但是谈其心中自解之处。不全起得听者所欲。佛菩萨所有言说。皆能应其所欲之心。鹙子文殊弥勒。是其所欲也。

言次第宣唱等者。略陈所请之法也。若宣唱修行次第。则先因后果。若宣说观行次第。则身为异体。先果后因此上一句疏。贯通两类。若先观果令忻。即先果后因。行因取果。即先因后果。境行果三。前二为因。后一为果。

言身为果体等者。即寿量品法身报身也。疏主见身中有境行果三。欲拟收境行。总为因来。所以言行是因性。乘为所学。所学即是一乘境。境即因也。

言方便品下鹙子等者。辨能请人世。经云。尔时舍利弗知四众心疑。自亦未了。乃至今者四众咸皆有疑。唯愿世尊。敷演斯事。二云。舍利弗重白佛言。世尊唯愿说之。唯愿说之所以者何。是会无数等。三尔时舍利弗。重白佛言。唯愿说之。唯愿说之。今此会中如我等比等。故言三请也。二乘是权。一乘是实。经云。唯此一事实。一乘是实。余二则非真。二乘权人。云但离虚妄。名为解脱。其实未得一切解脱。二乘权也。

言安乐行品文殊因请等者。有二解。一因前劝持品中。二万菩萨。请此方持。四类声闻。请他方持。八十万亿那由他菩萨。彼此俱持。因前菩萨请持经。文殊因此行。初赞扬希有。后请说轨仪。名为因请。文殊菩萨自行已成。弥勒菩萨自果已满。法华经亦不为此两个菩萨。此两人亦不合请他行果。问若尔如何起请。答因鹙子请境。知权可舍。知实可取。唯不识一乘之行。恶世持经。如何得离伤毁。菩萨因此请行。故名因请。昔日二乘执小。化身为实。未识身之真化。菩萨因此请。名果故因请。亦有疏云固请。固者牢固也。正明舍权就实之行。故云固请。路府云。疏主不合道舍权就实之行。只合道舍非取是之行。缘文殊请如来说四安乐行。行上无权实也。谟云。但是舍权就实之行。三根声闻。是权实人。与说安乐行。名舍权就实之家行。依主释。

言弥勒三请等者。有二解。一云。舍却权佛之身果。取当来法身报身实果。名舍权取实之果。二云。舍权就实是三根声闻。更回心向大。行安乐行。取寿量品中果也。化度问云。境行果三。三人请。何故不同耶。答鹙子小圣。未识二乘之行果。但执我乘。与如来乘等。所以请境也。文殊菩萨是能行一乘行人。但请行也。弥勒道满。当生次居佛位。所以请果。

言因缘之经等者。启请意也。因缘有三。一因事说法。二因犯制戒。三因请说法。合此总名因缘之经也。不请而说。慢法心生。请已方陈。则能除慢。企(立旗久)望也。故说因缘之经。名除法慢也。

言故声闻请境一乘等者。所利人也。此证因请而说。

言菩萨请行等者。且文殊请行。经云。尔时文殊师利法王子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是诸菩萨甚为难有。敬顺佛故。发大誓愿。于后恶世。护持读诵说是法华经。世尊。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云何能说是经。佛告文殊师利。若菩萨摩诃萨于后恶世。欲说是经。当安住四法。弥勒请果。经云。尔时佛告诸菩萨及一切大众。诸善男子。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又复告诸大众。汝等当信解如来诚谛之语。乃至而告之言。汝等谛听如来秘密神通之力。一切世间天人及阿修罗。皆谓今释迦牟尼佛出释氏宫。去伽耶城不远。坐于道场。得阿耨等。

言赞证因亦利之者。三解。一菩萨见有大利益。所以请说一乘行一乘果。乃至如来赞一乘行一乘果。便有十一位得证。因佛赞而得益。故云因亦利之。二者。赞谓法师品赞人赞法。证谓宝塔天授证经可信。因前赞功德。所以劝持品中。二万菩萨。四类声闻请持。缘不识方法。文殊菩萨请说四安乐行。便有无数菩萨。从地涌出。乃是能行人。遂有弥勒怀疑。父少子老。举世不信。请说三身寿量。声闻等因闻一乘因果。有大利益。名因亦利之。三云。又说如来寿量品名赞证。证者所证法。即三佛菩萨因此十一得证。因闻赞寿量。而获益故。名因亦利之。疏中意。说安乐行名赞。说寿量名证。分别品名因亦利之。

言四为当机者。问烈众有何意。答为彼当机。故烈众也。此问解当根不周余处。余处当根。因三根声闻正为也。定姓声闻傍为也。今此不分傍正。但闻经得益。总是。

言退菩萨心等者。标也。标中声闻菩萨。又标中不说有定姓声闻。向下释中。兼说定姓也。

言菩萨领悟说等者。诸品也。五品也。

言声闻凡夫等者。此为下品。本是定姓凡夫。在资加二位。闻法华经。得小乘初果。引妙庄严王品为证。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得法眼净是。

言发菩提心者。此为中品。是前资加二位。不定性声闻凡夫。闻法华经。回心向大来。即是曾发二心。问有何文证。答观音品云。八万四千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等。又分别品八世界微尘数众生。发菩提心。又法师品云。求声闻等。

言彼圣者类等者。此为上品声闻。从初果至无学位。尽是当根也。即法华会三根声闻中。有前三果及第四果。故烈众也。

言菩萨凡夫等者。下品菩萨。此资粮位菩萨。顿悟渐悟两类小菩萨。疑自不疑他。不疑自也。

言证真达圣者。因中品菩萨此本加行位。若未闻法华经。未合入初地。为闻法华经力。更经一生两生。得入初地。证真达圣。如经八生当得。乃至二生一生也此入第二僧祇劫也。

言圣者菩萨等者。是上品。一云。本是初二三地已去。闻法华经。得入八地。证无生法忍。二云。圣者菩萨得初地。证圣性名圣者。菩萨闻法华经。修行求证。得入八地无生忍。等字等取十地功德。

言故为三机等者。二说。一云。为三根声闻。说斯妙法二云。声闻菩萨各有三根。如来为此二类三根。说斯妙法也。后解强也。

言五为引摄等者。问阿难结集烈众。是何意。答为引摄故烈众也。就门中有三类。凡夫要引摄。一为引一类我慢凡夫。有钱富贵。恃赖名强。不肯听法。着帝释梵王。引令伊作念。诸大梵王尚听来。我岂不听耶。二为引摄一类自足众生。身中曾修少善。便生喜足。更不肯修。便引观音等诸大菩萨。尚自听法。三引摄一类下贱贫寒。根不具足。自轻众生。羞耻自身。不肯听来。汝岂不胜大蟒田文云类。上自听法也。

言为引当时余生等者。令受听法。阿难结集。尽在经中。为引今时及未来众生。令交发心。随学佛法。故在会也。

言经具陈者。贺云。烈摩睺罗伽等。为引今时自轻众生。问具陈菩萨声闻何意。答为引今时众生发心求故。

言若无胜侣等者。问何故事须烈众引摄方始发心。答疏云。若无胜侣等。

言佛地论云等者。例成烈众之意。意道净土之中上说有辅翼眷属。岂况秽土之中。而不烈其听众。故疏云。净土上然。何况秽刹也。

言二彰权实者。意道十五众有权有实。灵山会上丈六释迦。亦通报通化。

言净秽土中等者。且报佛报土。总得报佛报土。不说不知。然总说化土有四。一大化土。二者三变净土。三者化秽土。四报佛居报净土。且第一大化身居大化土。佛定是权。声闻为权。菩萨通权实。若四加行位菩萨即实。于中十地上位菩萨即权。二者。小化身居化净土。或秽土。菩萨声闻通权通实。三根声闻实。满慈子阿难是权。多事惊怖。小菩萨实。文殊普贤是权。又报佛居报土。声闻为权。菩萨为实。

言今此化报双有等者。此经若向化土说。声闻在中为实。此经若通报土说。菩萨在中为实。声闻众为权也。故名两实二权也。

言初烈灵山化佛等者。问今说经何故通两实二权耶。答疏云。初烈灵山化佛等。疏属当经文。菩萨是实。声闻是权也。

言况多宝分身者。引化成立也。安国云。此通证报化二佛土有化现事。满慈子等是化声闻。虽在化土。亦可通证。报土中有化声闻。多宝如来是报土中佛。尚自于化土而为化现。亦可通证。化土中菩萨是化也。十地菩萨是下位菩萨。向化土中来。上自是化现。况多宝如来是上位佛。向化土中来。此佛身灼然是化现。又声闻中。满慈子等是化声闻。向化土中来。尚自是化现。若报土中有声闻。岂不是化现也。

言准知报化等者。准佛地论中权实道理照然。

言论中既说有化等者。引论成也。

言满慈等。取阿难也。

言自余化等者。言等者。等取八部也。问报土显于庄严。声闻在中。可言化。满慈既处秽方。有何利益而言化。答报土显于庄严。眷属庄严故言化。满慈为引实声闻须化。良之法华会上。有五种权。一佛权。多宝分身是。二菩萨权。普贤文殊是。三声闻权。满慈等是。四四众八部权。龙权如说波斯匿王佛边听来。诸人皆起。唯有八龙王。化作八个老人。称下坐不起。王心中怒。龙王便知。夜后拟雨砂石倾却王宫。佛知便敕目连。神通救。吾缘与诸弟子。此间行化城等。须得土地主。目连授佛敕。便化为妙翅鸟。展翅遮却宫殿。电雨电子。打着鸟身。悉变为明月宝珠。明日王佛边听来是我昨日闻法来力。佛言大王。此是八龙所作。吾交目连救。因祸致福。得如许宝物也。自后因敕诸龙神等。若来听法。各现本形。五龙权龙女是也。

言一高名大德者。亦名释种清高众。高名有二意。一众所知识。二经中别烈名字。经云。其名曰阿若等。

言二无名大德众者。亦云未圆已满众。未圆是有学。已满是无学。非是众所知识。经中不烈别名字。经复有学无学等。

言二尊重诸尼众者。亦名承恩入道众。经云。尔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等。去迦维罗卫城不远。别有一城。名曰天城。城中有一长者。名曰善觉。有八个女。最长女最小。嫁与净饭王。余六个嫁与余三王。长女摩耶生佛。姨母养佛。亦姨亦母。故云姨母也。

言四内眷诸尼众。亦云曩结深恩。经云。罗睺罗母耶输陀罗等。是佛为太子时。室内眷属。

言五圣德难思众。亦名神功广大众。经云。其名曰文殊师利等。准经叹德。皆得陀罗尼等。

言六帝释诸天等者。亦名战胜修罗众。经尔时释提桓因等。

言七三光四王者。亦名眷护舒晖众。经复有名月天子普香天子等。

言八二自在众者。亦名小大自在。经云。自在天子大自在等。

言九色界诸天众者。亦名跨握娑婆众。经云。娑婆世界主梵天王尸弃大梵光明大梵等。

言十龙众者。亦名翳虚含洒众。经云。有八龙王难陀等。

言十一紧罗众者。亦云高吟白雪。亦云清歌雅乐。经云。有四紧那罗王法紧那罗王妙法紧等。

言十二乾闼婆等者。亦云巧弄朱丝。亦云胜芳烈乐。此是乐神。经有四等。

言十三阿修罗等者。亦名动山涌海。经云有四等。

言十四迦楼罗众等者。亦云答龙啖毒众。经有四等。

言十五人王众者。经云。韦提希子阿阇世王等。

言复有六众者。一多宝众。亦云宝塔陵空。二分身众。亦质影殊形众。三龙宫众。亦云涌海乘莲众。四涌出众。亦云烈地呈形。五妙音。亦云鸾歌迥发。六普贤者。亦云御蒙回方众。

言此众二徒等者。金二解。一云。前十五众为一徒。后六众为一徒。徒者徒党。又闻法配前十五众。证法配后多宝分身也。龙宫行法。涌出持法妙音说法。普贤护法。二云。十五众名前。六众名后。前众名闻法。后众名证法。前众行法。后众持法。前众说法。见佛说法来听。后众护法。自许云诸解尽善。牟云。二徒总配六众。徒谓徒类。此后六众。三个二徒。多宝分身为二徒。俱是佛故。龙宫涌出为二徒。俱涌出故。妙音普贤为二徒。俱他方菩萨故。人多宝闻法。分身证法。龙宫行法。涌出持法。妙音说法。普贤护法。此解为善也。问何故多宝名闻法。答经云。善哉善哉。释迦牟尼佛。快说是法华经。我为听是经故。而来至此。若分身配证法。捡上下经文。无证法故。但有开塔文。经云。彼佛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尽还集一处。然后我身乃出现耳。初塔涌印说经可信。塔开听法证经可重。分身不集。塔即不开。塔若不开。分身亦不来证法。故知证法须假分身。龙宫行法众者。经云。文殊师利菩萨言。唯常宣说妙法华经。所化众生其数无量。不可称计。非口所宣。非心所测。其必流行一乘法也。名行涌出众持法者。经云。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菩萨。一一菩萨各有六万恒河沙眷属。是诸人等。能于我灭后。护持读诵广说此经。既言护持。明知持法。妙音配说法者。经云。华德。汝但见妙音其身在此。而是菩萨现种种身。处处为诸众生。说是经典。普贤菩萨护法。经云。复白佛言。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是经典。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稳。使伺求得其便者。问多宝唯有智积一人。何得名众塔。答虽标一人。据实亦有多众。隐而不论。又约多宝。以少从多。亦名众也。

言此中有六门异者。菩萨有无也。前三门对诸经辩异。后三门对当经菩萨异。

言一三乘无独觉者。独觉有二。一麟喻。出无佛世。二部行。部党而行。故部行少分。亦得与佛同世。法华会上言无。有二义。一无独觉得果者。到经会中末。二者无有到经会闻法华经得独觉者。约此二义。名无也。

言多分出无佛等者。瑜伽三十四云。复有一类初得独觉。道满百劫。修习资粮。过百劫已。出无佛世。无师自然能悟三十七菩提分。能证现观。得独觉菩提。断一切烦恼。成阿罗汉。即是会上无得果者也。

言教虽被者。问如何法华经被他。答即是无闻经得果也。问前显根门中。不被独觉。此间何故则云。教虽被彼。答亦不相违。彼处言不被者。约定性独觉。此间言被。约不定性独觉。彼处言不被。约得果者言不被。此间被彼。约独觉凡夫。不定性者则被。问法华会三乘中无独觉。如何成破二。答独觉凡夫。资加两位。闻经回心向大。便是破二门。经既是无得果者。如何堪法师五果圣人回心。又如何门外中子索车。答此二义约有道理。则实有。且法华会上。则无不妨。诸经会下。有得果者。金问云。何故法华会上无独觉。仁王则有。答有二义。一是化。不是化不是实。二法华会破二。与他相违。故无独觉。仁王不是破二之经。不妨有也。此经无闻经得果者。所以烈众处无。

言下文亦陈有等者。若约求缘觉乖凡夫。下文亦有也。经云。其求缘觉者。比丘比丘尼。又云。告诸声闻众。及求缘觉乘。

言二三界无无色等者。有二义无。一者光不照故不来。二者皆是定性声闻。乐定那含。无根可熟也。无缘故不来。问佛放光。何故不照。答光明是色法。彼界无色。不将色照色光也。问彼界有定果色。何故不照。答定果色有实得者。不得者。事不决定。故不照也。

言仁王亦有者。问仁王经中。何故即有。答仁王经中。所说空理。不妨听来。不同法华破二归一。所以不来也。问定果身中。既无意根用。将何听法。答意能故。故大论云。闻谓比量。又定通之力则不决定。

言三五趣无地狱者。五趣之中。无地狱趣。有余四趣谓天等。

言光虽照彼者。谟云。问色界蒙光明。经烈色界天。地狱既蒙光。何缘不在会。答疏云虽等。

言一乘进习等。出缘之所以。显扬论云。极戚非三涂。极折非上二。问色界之中佛光照。寻光来会听真经。地狱如来光既临。何故不来听妙法。答疏云。一乘进习等。问色欲二界有容预。可许放光而照之。地狱是无暇身。如来何故放光照。答色欲二界有容预。全其进修光烛之。地狱是其无暇收。光照亦令暂息苦。

言陀罗尼等者。问尊胜经有地狱众。时琰魔王于其夜分。将诸眷属。至于佛所。此经何无。答疏云。陀罗尼等。

言所以光照者。问既若不来。何须光照。答疏云。所以光照令生猒。

言令彼见光等者。问此经既不来。何用光明照。答但发猒苦之心。不能发彼菩提之心也。普无色光不及。无光任不来。地狱既蒙光。有光何不至。答无色光缘阙。俱无不得来。地狱虽蒙光。无缘不合至。问总持经会上。上有琰魔王。一乘威力强。何容不召至。答真言本息苦。地狱亦须来。此经谈一乘。苦身来何益。问如来放光照召众。欲闻经谈。地狱既不来。何须光照彼。答蒙光苦不息。世尊虚放光。暂时能发心。何惜光明照。

言此后三无等者。即是四众八部轮王。

言四明次第者。菩萨声闻。菩萨内外二护。先后次第也。

言初众分四等者。十五众名初。六众名后也。

言或内护外护等者。助也。前十五众亦名内护外护众。初五众名内。后十众名外也。

言外护中八部仁王等者。先烈八部。后烈仁王。就八部中。先烈天众。后烈非天。天即帝释众。非天即龙等。除天一部外余七部。总属非天也。

言天中地居空等者。帝释及四天王众。是地居。自在天子等。是空居。问三光既在属虚空。如何得与帝释俱为地居。答据实。三光皆是虚空。俱是帝释之臣。摄臣归主。故言地居也。

言地中帝臣者。帝释是主。四大天王普香等。是臣。

言虚空中非禅主等者。自在天子名非禅主。四禅梵王名禅主。

言后众次第者。证法众多宝。开塔众分身。经利益广大众海会菩萨。持法无边涌出菩萨。他方行法众妙音菩萨。

言证法众者。多宝出声赞言。善哉善哉。释迦牟尼。能以平等大慧。教菩萨法妙法华经。为大众说。皆是真实。全身在于塔中为证。湛摄释云。问前门之多宝闻法。分身证法。今此门中。何故多宝证法。分身开塔。前后不同耶。答多宝亦得名听法。亦得名证法。经云。如是如是。释迦牟尼世尊。如所说者。皆是真实。又云。我之塔庙。为听是经故。涌现其前。为作证明。赞言善哉善哉。又分身亦名证法。亦名开塔。经云。若我宝塔为听法华经。出于诸佛前时。其有欲以我身示四众者。彼佛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说法。尽还集一处。然后我身乃出现耳。又云。彼某甲佛欲以开此宝塔。由此多宝为听证来。分身诸佛为证开塔集。既经两势下。疏主本文中。亦为进退二解。所以疏中前言闻法众。此名证法众。言开塔众者。经云。彼佛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至出现耳。故如分身是开塔。

言经利广大众者。经云。仁往龙宫。所化众生。其数几何。文殊师利言。其数无量。不可称计。非口所宣。非心所测等。

言持法无边众者。经云。我娑婆世界。自有六万恒河沙菩萨。一一皆有六万恒河沙眷属。是诸人等。能于我灭度后。护持读诵此经。

言他方行法众者。问为复妙音到此方来。持法华经。名他方行法。为却回彼国持法华经。名他方行法。答通此二处。一此界菩萨他方行法。一他方菩萨此方行法。经云。是菩萨以若干智慧。明照娑婆世界。令一切众生。各得所知。于十方恒河沙世界中。亦复如是。

言他方劝持者。经云。普贤菩萨言。我于宝威德上王佛国。遥闻此娑婆世界说法华经。来此能经。还归本国。又云。世尊于后五百岁浊恶世中。其有受持是经典者。我当守护等。

言佛地论虽释等者。述缘由也初众之中。声闻居先。菩萨居后。前来解众多。是佛地论。章敬云。论第二云。何故此中先烈声闻后说菩萨。为于大乘生疑成者。除彼疑故。为引不定种性定信故。为已清净。诸大声闻舍于自身尊贵慢故。大声闻众。近对世尊。亲受记故。又诸声闻常随佛故。形同内眷属。又令菩萨于声闻众。生恭敬故。

言一形相不同等者。声闻形相似佛。菩萨不。今佛只有出家相。无在家相。佛佛事须形同出家。言有在家初二果。三果已去尽出家。无有在家罗汉菩萨则有在家故。形不同佛也。

言二处有近远者。菩萨六道化生。声闻常须近佛。若离佛则被外道恼他也。

言戒德有殊者。声闻持出家戒。所以先烈。菩萨不尔声闻持遮戒。及摄律仪戒。菩萨持性戒。饶益有情戒。菩萨作则是持。止则是犯。入淫女舍。入酒肆。能立其志。声闻止即持。作即犯。

言四欲令菩萨于声闻等者。四十年前。常见世尊毁责声闻。赞叹菩萨。便有顿悟小菩萨。言唯我能然。余不能尔。渐悟小[乘*(百-日+ㄎ)]菩萨。亦疑声闻不作佛。故八万大士。尚烈声闻之后。况我等小辈而生慢耶。又合未来在家白衣行菩萨者。敬出家幢相。所已先烈。更问如何先烈僧。后列尼。答欲令未来世尼众敬僧故。

言华严等者。于大乘教。自分四句。有列小不列大。如般若经。有列大不列小。如华严。有大小俱不列。如胜鬘经。有小大俱列。如此经。问如何先列地居。后列空居。先列非禅主。后列禅主。答从下至上。为次第也。

言数成就者。谓大众无数。十五类众。都合一处着。都唤作一个数。是无之数。故云大众无数故。

言总谈无数等者。且十类徒众。每众之中。各与若干。若干之言。便不知多。小众之上既尔。十五类徒众。合一处着。有十五个。若总合一处着。不知其数。故云总谈无数。论各别标。谓万二千人。论(平声呼之)若论量经中阿罗汉万二千人菩萨八万人梵王帝释。一一别标。则有数。若总谈则有无数。此即分疏论中大众无数之道理也。金云。论中但谓大众无数故。其总谈无数等文是疏家释意。言以总摄别。论既总谈无数。即经中别标万二千人等。等取菩萨八万人等名。论各别标等(二说总皆善)。

言行成就中等者。有四。一菩萨声闻各二义立行。一依名立行。二依形立行。菩萨声闻皆尔。

言依乞食等者。依名立行。谓修小乘行。比丘此云乞士。真谛云。乞食有五种。一者盗。戒定慧三学俱无。二举债食。三学有一而无其二。三者许可食。戒定慧具足。四者家法食。谓有学圣人所食信施。如子食父禄。五自在食。谓无学圣果。如食子物。准净月女经。比丘乞食离四耶食。名净命食。一仰口食。谓仰观星蒙占相吉凶。二下口食。耕田种食兴生贩卖。三方口食。通置四方使命。四维口食。合和汤药维者。四角曰维。不正义也。又智度论云。离五邪。一不得[得-彳+言]诈现异相。二说己有德。三高声现威。四占相吉凶。五不得说有所得。惊动人心。梵语苾刍。讹云比丘。此翻乞士。上乞法下乞食。即是依行立名行也。

言二菩萨者。菩萨依名立行。修大乘求二觉。即自觉觉他也。

言求二觉者。上求菩提。下化有情。名为二觉。菩提配求二觉菩提。萨埵配有情。令取他名也。

言菩萨已神通等者。䟦陀婆罗。此云贤护。具足神通现四众身。教化众生。故别标举。以形彰行。此在家菩萨。眷属十六人。而此经所不列。如上生经具明。

言四出家人等者。依形立行也。

言摄功德就者。十六句叹声闻德。十三句叹菩萨德此是论主科。众成就有四。应知何等为四。一者数成就。二者行成就。三者摄功德成就。四者威仪如法住成就。后疏解中一一牒解之。数成就者。谓大众无数故。行成就者。有四种。一者声闻众等。乃至威仪一定。不同菩萨故恰到摄功德成就。不言摄功德者。便言皆是阿罗汉等十六句。示现声闻功德成就故。皆于阿耨菩提不退转等十三句。示现菩萨功德成就不尔牒疏主与论主分。疏云。然本论中不别标牒。何不标牒文。义显文故也。

言仪威如法住等者。此标牒也。欲听法住此相中。名住相也。

言虽各礼佛亦是等者。问各礼佛足。退座一面。何故不向威仪收。答疏云。虽各礼佛足等及退座。寻常见佛威仪。非听法相。设使不闻法。亦是须礼佛足也。

言论说众成就等者。就论说众成就中。合而言之。有四成就。不言一一众中有法有等四也(上依论解了)。

言此初也者。标类举数。经与大比丘者。与大比丘。是标数万二千人。是举数也。

龙树等者。一处。同一法会处。即是山城也。一时。同一闻法时。一心。同一回向心。一戒。同持出家戒二百五十戒。一见。同一心见。一道。同一解脱。一理。同此上义同解与义共义。

言诸众中最大者。十五类徒众中大故。二者大障碍断烦恼障。三者识大。上至释梵诸天。下至国王大臣。无不知识。名识大。

言真谛三释等者。一者胜大。由如大王智德尊崇。胜一切人故。二者体大。喻山海形量大故。三者数大。由如大军兵众多。

言今合为六等者。疏主合智论并真谛三解。合为六释。摄释云。疏主不全取两师六解。除却真谛三解中初之一解。余之五解自加一解。名称大。即为六也。金云。数大离大配前数大。大部碍断。位大。配前体大。名称配前诸众中最大。识大配前大人恭敬。此中既言。今合为六。所以配之(上解大义了)。

言苾刍讹等者。草有五德。依之立名。一形端郁茂香气远腾。二体德贞纯霾风牢拂。三非何叶受答媚水藏。四沃地流津芳华地坼。五灵枝眷翼妙色舒耀。安国云。草有五德。况比丘。一体性柔软。况比丘心行柔顺。二引蔓傍布。况比丘展转相教。三香气远腾。况比丘戒香芬馥。四触身安乐。况比丘触证法乐。五不背日光。况比丘深心向佛。大论云。比丘有五。一乞正比丘。常乞食故。二自称比丘。犯重戒□。三名相比丘。剃发染衣而不具戒。四破结使比丘。五白四羯磨比丘。此等是第四第也。问比丘之名。含于乞义。余有乞者。应名比丘。答比丘之名含五义。余不具五。故不名比丘。问五义者何。答疏云。一曰怖魔等者。地神唱言。某方某处某甲长者家。有子出家。剃发染衣。誓超生死。制诸外道。降伏魔怨虚空夜叉接声上告。至欲界第六天。自在天子。名魔波旬。闻已心怀妒弊怕怖。惧他胜己。宫遂振动。有二义。一比丘精诚。感魔宫振动。如𣏌梁妻哭长城倒。二诸比丘家已化彼众生。便舍于我。浸我境界。作是议时。以魔怖故。宫乃振动。

言二云乞士等者。谓清净活命。故云乞士。乞有二种。一者乞法。上从诸佛乞法以资心。下从白衣乞食以资身。食有四种。一劫夺食。破戒比丘食他供养。倍倍还他。二借贷食。善法欲已去。乃至未得圣。三子食父食。前三果人受他食。由生惭愧。如食父禄。四父食子食。阿罗汉人应舍食故。又退无畜积之累。进有利益之功。自利利他。故名乞士。

言三名净持戒等者。不同在家俗人空持五戒八戒。此比丘持二百五十戒。持五百戒。具足持此。名净持戒。且沙弥僧有三。一驱乌。七岁至十四五。二应器。二十堪受具戒。应法器。三贼心。遂求规避。无心修道。僧中有四。一无惭愧僧。虚受信施。二哑羊果僧。不解一物。如驴披师子皮。三朋党。部党而行。不修道故。四世俗僧。经律论不知求谁那直岁之者也。

言四云净命等者。摄云。即以无贪嗔所发身业名正业。无贪嗔所发语业名正语。无贪所发意业名正命。路府云。若无嗔痴所发身名正业。无嗔所发语业名正语。无贪嗔所发意业名正命。正命即净命也。今疏主意。又别三业。唯无嗔发也。无贪身业名正业。无贪发语业名正语。无贪发意业名正命。

言五曰破恶等者。智度论云。复有比丘。破烦恼故。亦名比丘。此之五义。因中怖魔破恶。故至果名煞贼。因中净命净持戒。故至果名无生。因中名乞士。果名应供。前草五德未曾配属。况云。一体性柔暖。配第二乞士。二引蔓傍布。配恶心有悭法不相教故。三触身安乐。配净命缘随法味。四香气远腾。配净持戒。五不背日光。配初破怖魔。

言众者。僧也。此解众字也。僧是梵音之略。众乃唐语之全。今以梵言。而释唐字。智度论云。何名僧伽。僧伽秦言众也。多比丘一处和合名僧伽。譬如众树方名为林。一树不名林。一僧不名众。多僧方成众也。

言理事二和等者。金云。理和。为同证生空理。事和。即羯磨布萨等。又六和者。一身。二口。三意。四戒。五见。六行。同一正净居等。同证生空无布萨等事。二事和非理。此界凡僧布萨受戒等事。三俱和。如经大比丘等。四俱不和者。如白衣等。

言三人已上等者。僧有因种。一四人僧。除受大戒自恣出罪。余一切如法羯磨应作。二者五人僧。边方受大戒自恣等。三者十人僧。中国受大戒。四者二十人僧。出僧残罪。今言三人已上得名僧者。然法事成办。要假四。一人作法事。云大德僧听。自前头三人。非自云大德僧。疏主且约白有三人。既言已上。意说四人也。遮减不遮僧也。言已上。有云疏主错。非也。

言此叹德也者。牟云。大比丘众一万二千。功积巍巍。崇山巨海。高人共听。表说不虚。是故经家先论叹德。叹德诸经论中。多少不同。正法华经十二句。金光明十七句。秦本法华经六句。法华论大般若经十六句。西方梵本法华十六句叹德。天亲菩萨造法华论。解他西方梵本经论中。亦有十六句。经为所解。论为能解。及至唐国来。菩提留支译论。亦有十六句。罗什三藏译经。此间秦本经只有六句。疏主引大般若经中有十六句叹德。添向此间经中一处明。以辨同异。问何故将论解经。经与论句数。不同多少。答摄云。古来传有两解。梵本广略不同。三藏随本翻译。论文即广。经文即略。二云。如来处处会中声闻相随。无有不到之处。每会之中。说法皆赞。声闻皆叹德。罗什缘见诸经叹德教多。所以此经略叹。问造论何故不略。答菩萨于此一本论上广叹令解一切叹总。与一切经中叹德意同。故不略也。问此经与诸经叹德。何故广略不同。答有二解。一云。翻译之家心眼。广略不同。二云。是。

阿难结集之时略也。叹德列众。皆结集家叙置。排比次第。非是佛说也。疏主将论与经。一处对辨。经则全引。论则不尽。经中文句与论文同者。更不引论文勘。若不同者。便引论文勘。若名字些不同。义若同。亦不引论文来勘。若文不同义。又即引论文来勘。有人不得此意。道疏引论文尽。

言经有六句等者。新是大般若经。但是唐三藏译。总名新经。及旧论。魏朝菩提留支论。对唐三藏。便名旧论也。

言是阿罗汉者。皆由尽也。是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烦恼。此句与论同也。经云得真自在。论云心得自在也。得真自在。约证真无为。心得自在。约离缚说也。经云心善解脱。慧善解脱。经文开也。论云善得心慧解脱。论文含也。经如调慧马。论云心善调伏。此经与论。意同文字不同也。经云亦如大龙。已作所作已办所办。弃诸重担。逮得己利。尽诸有。结此六句。经与论文同。更不引论文和合也。经云正智解脱。论云善得正智心解脱。论文加三字。经云至心自在。经云第究竟也。

言论有三释等者。依论释三门别叙。论将十六句叹罗汉德。作三门解释。第一作上上起门。解一遍。第二作总别相门。解一遍。第三作摄取事门。解一遍。

言作上上起门等者。是解。问何名上上起。答摄云。古有三解。一云。初二三果有学对凡夫。名上功德。阿罗对有学。名上上功德。二者。罗汉有二。纯根罗汉身中功德。对有学。名上功德。二利根罗汉身中功德。对钝根罗汉。名上上功德。三者。只就利根罗汉身中功德。有上功德上上功德。名上上起也。详曰。理有多途。非无此旨。若依论势。可从本疏。

言由上句故下句等者。第一申上句故。下句得起。由如得真自在。问因何得得真自在。答由诸漏已尽现行无。无复烦恼种子灭。由烦恼种子现行。所以成就得。得真自在一句。此则诸漏已尽。无复烦恼为上句。得真自在为下句。下句不自起。要假他上句。方能起得下句。此乃上句为能起。下句为所起。上字属上句。起字属下句所起。所起是他上之字起。故名上。此类非一。名上上起。问下句早是所起。又是下句。何不名下起。答是下句。故不合名上起。是他上句起得此下句。下句就上句。故名上起。问何不言下下起。答从胜而说。不可为难。又今此叹德。事须举胜。若言下下起。何成叹。故言上也。

言或由下句上句方起者。即是下句起上句也。如论言。诸漏已尽故名阿罗汉。问因何成就得阿罗汉。答由诸漏已尽。故得阿罗汉果也。此即阿罗汉。是上句。是所起。诸漏已尽。是下句。是能起。上字属他上句。将起字属下句。起之上句。故名上起。问下句起上句。何不名下下起。答由下句起得上句。故名上起。此类非一。名上上起(上解门名了)。

言论以第二句等者。以第二句诸漏已尽。故释菩萨一句中阿罗汉。此已下句起上。邻次单起也。问事须烦恼总尽。方名阿罗汉。何不双将下第二句诸漏已尽第三句无复烦恼。起初句阿罗汉耶。答有三解。一云。以诸漏已尽。是现行无。无复烦恼。是种子灭。以彼罗汉不受后有。良由烦恼现行。不由种子。所以唯将第二诸漏已尽句。解初句阿罗汉。二云。罗汉之名通三乘。有顺同大乘八地菩萨。得名罗汉。三乘无学不退菩萨。就不退菩萨中。一师取初地已去。一师取八地已去。路云。八地顿悟菩萨。亦名罗汉。若要种总尽方得名罗汉。即八地菩萨不名罗汉也。为成立彼义故。八地菩萨得名罗汉。此前二解虽有理亦未是。疏中本意。疏主意第三解。准他瑜伽论唯识二论。三义解罗汉。应已永害烦恼贼。得名罗汉。烦恼贼者。唯现行。不说种子。现行既得名贼。所以引来解此间经中罗汉也。

言即是论言应已等者。有中有略。唯识略。此论广。婆沙中有六义。一煞怨。为能永断一切烦恼。二破轮。为永断十二有支生死之轮。三不生。为不受后有。四不生上。为不上生生死轮回六道。五应供。为堪受人天龙神等妙供。六应教化一切众生。准此即已三中。害烦恼贼。六中煞怨。以解罗汉。

言诸论皆云等者。释漏总名也。且疏外解者。问何名为漏。答疏云。小乘漏有四种。一勤而不利。二利而不勤。三亦勤亦利。四不勤不利。此取初句及第三句。此句是烦恼障名因。引来解漏。非善也。萨婆多宗解。漏者住义。令诸众生住于生死。又论中有七住漏。一漏自性根。随烦恼体。是漏法漏性合故。名为有漏。二漏相应。同时心王心所遍行别境等。由与漏相应。亦成漏也。三漏所缘。所缘境本来不是漏。被漏心缘。着善无记境。从能缘心。亦名为漏。四漏间杂。前识起善心时。被不善心等漏法。间杂而生。五漏俱。谓第七识一切时常执我。故合第六识。识行施戒。不能忘相。亦成漏法也。六漏所引。今生身是前生有漏心熏生。故成有漏。来生身又是今生身烦恼漏心中重得。令当来苦相续。名为漏引。七漏随逐。身在欲界。上二界漏亦随欲界身。一约界。上生非想处。皆被漏随逐。二约位。直至金刚心已来。皆被随逐也(上解七漏了)。更有三漏。上漏。傍漏。下漏。如形。心王如船。烦恼如水。船由水入故泡。心王被烦恼胜故。泡沦生死也。上漏如舍。善心所如舍。烦恼如天雨。舍不修故。令天雨从外入来。损漏财帛。由心王被烦恼所损。兼污佛性不现。三漏如器。由心心王向六根门中取境。随境起烦恼。如身器漏。器若漏时。无所堪用。身器若漏。阙修善因。阙修善因无所堪用(疏外解了)。论皆云。良是唯识对法显扬杂集名诸论。烦恼现行令心连注。此二句。是上漏也。流散不绝。名之为漏。此二句。名傍漏也。如漏器漏舍已下。都结上二漏也。烦恼现行简种子。令心连注。心心所本来不是漏。由与烦恼现行同生同灭。不相舍离。名之为漏也。令心连注者。不断绝义。由彼烦恼染彼心王。念念生灭。皆成不善性有覆性不断绝。如舍雨水连注不断也。故如舍。流散不绝四个字。即是傍漏也。由烦恼引彼心心所法。驰流六境。招过不息。名流散不绝也。

言如漏器等者。如漏器结傍漏。漏舍结上漏也。亦是结前漏义。亦是毁责也。

言损坏处广等者。解漏义。兼菩提涅槃。亦被迷二覆。名损坏处广也。

言毁责过失等者。如贪嗔痴。亦名三毒。损慧命故。亦名三惟一。然烧人功德。亦名三株杌。亦为名三火。亦名漏。亦名六贼。

言此唯现行等者。配经句即是诸漏已尽现行无。无复烦恼种子灭也。

言据实通等者。据实。诸漏通种子现行。且就此经说。唯现行。若是尽理而论。遍通种子。不尔。经两句何别。烦恼即诸漏无别故。

言二列名漏有等者。一欲漏约境立名。二有漏约果立名。三无明漏约体立名。问曰。有何所以。唯立三漏。答由外门流注。立欲漏。由缘五生外境界故。而起此漏。名外门也。上二界中。唯缘内身而起此漏。故名内门。立一有漏。与内外漏为依上故。立无明漏。此言内外门转。约多分言也。

言欲漏者。欲谓贪欲。瑜伽论云。有五行相。一能生欲界诸烦恼故。二能发恶业煞盗淫等。三能违善品功德。不令生起。四能着五欲外境转故。五能生苦苦及境苦。俱舍云。世间妙境非真欲。真欲谓人分别贪故。唤贪作欲。欲即是贪。由于六境上起贪。名欲也。然此欲漏有其三义。一饮食欲。二睡眠欲。三淫欲欲。虽具诸惑。以欲胜故。独立欲名。二有漏者。问何故名有漏。答从彼业烦恼有。故名有漏。上二界中。多缘内身。起此有漏。立有漏名。杂集论云。有六因名有漏。一漏自性。谓诸烦恼展转相望。互为所缘。互为相应。更相随顺。故言漏自性也。二漏相属。谓有身见等名漏。以此相应心心所与漏相应。名为漏相属。名为有漏。是邻近释。眼等六根漏所依故。与漏所依。以能生漏。有彼漏故。名为有漏。故名漏相属。有财释。三漏所缚。谓一切有漏所有善法。方便生得。由漏所发及漏所润。招后有故。名漏所缚。令招生死。是所缚义。决择分善法。不能正感后有异熟。而有能助感。亦名漏所缚。四漏所随。下地法为上地漏法所随。或上地法为下地漏所随。五漏随顺。谓即决择分善。助感后有。名漏随顺。谓虽是善。而第七识有漏俱起。名漏随顺。六漏种烦恼。谓阿罗汉有漏诸蕰。虽无烦恼。而由前生烦恼所润。从漏所生。名为有漏。

言三无明漏者。古解无他明故。故名无明。此解不正。应合言所无即明。故名无明。无明不以余法为缘。彰自行相。且明是慧。若有慧即能决择因果道理。无此明故。与痴暗相应。便有异熟果。异真实义愚故。名无明漏。

言三出体欲界见等者。初小乘后大乘。烦恼虽多。不过见道修道所断烦恼。且小乘一百八烦恼为体。欲界苦下具一切。苦谛下有十烦恼也。集灭离三见。离身见边见戒取。有七个烦恼。道除于二见。除身见边见有八。四谛下计三十二。帖修道烦恼贪嗔慢无明四。计三十六。五部下除五个无明。计三十一。上二界见修合说。各三十六。二界合说计七十二。于中上二界五部下各除五嗔。二界计除十嗔。又上二界五部下除却十个无明。自为无明漏。七十二个烦恼中除二十。只有五十二。帖欲三十一。计八十三。又加十种。计九十三。又三界计有十五个无明。都计一百八烦恼为漏体。于中十五个无明漏也。余欲界者。自为欲漏。在上二界者。为有漏也(上小乘出体)。次大乘出体者。见道之中。四谛下各有十烦恼。苦集是彼因依处所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此约总行相说。四谛下皆具十烦恼。若约别行相。亲疏迷谛。即不具也。且苦谛下十烦恼。若一贪二嗔三痴四慢五疑六身见七边见八邪见九见取十戒取。余集灭道三谛皆尔。四谛下计四十。并修道六。贪嗔痴慢身见边见。修合说根本烦恼。有四十六。并随烦恼二十。计六十六。却除五个无明。为无明漏。只有六十一烦恼。为欲漏体也。

言色无色界等者。上二界烦恼。合说名有漏。且色界见修合说。有四十六。无色界有四十六。计九十二。于中上界不行恚也。上二界五部下。共除却十个嗔人。上二界共除十个无明。九十二中。除却二十。只有七十二根本烦恼也。其随烦恼中。上二界中各有八大随。计十六也。并色界谄诳。及二界憍。四合成二十也。将二十个随烦恼。帖前七十二。成九十二法。作有漏体也。

言三界合有等者。三界五部下。共有十五个无明。为无明漏体也。问大乘四谛下。何故总具十烦恼。小乘阙具不同耶。答大乘将为总迷。若小乘离三见等。将为不迷。缘小乘观行粗故。离三见者。谓身边二见及戒禁取。失戒禁取者。执为胜为因。此是集谛故。无色凡起我执。果法上起。即是身见。集谛既是其因。何得有我。故无身见。离边见。夫言边者。执我断常。方名为边。如执神我等。集谛既无我。边见亦言。皮既不毛之安寄。离戒禁者。此不合在集谛安。外道执为道谛。所以合在道谛下安也。缘外道执为能得即是道。执为清净。即是灭谛。灭谛无三者。此即常乐我净。不可灭谛之下。而有身见等也。道除二见者。谓身见边见必无执道为断为常及我等。问大乘既四谛下皆具十烦恼。迷谛亲疏总别如何。答论云。然迷谛相有总有别。总者。谓十种皆四谛相起。苦集是彼因依处故。灭道是彼怖畏处故。对法七云。苦集二谛皆是烦恼十种因缘。又为依处怖畏者。论云。由烦恼力。乐着生死。于清净法。起悬崖想。及起迷拨犹预等事。次别迷四谛相者。二唯迷苦谛。八通迷四谛。身边二见唯果处起。别空非我。属苦谛故。谓疑三见亲迷苦理。二取执彼三见。戒及所依蕰。为胜为因。能得清净。于自他见及彼眷属。如次随应起贪恚慢。相应无知。与九同迷。不共无明。亲迷苦理。此上迷苦。若迷集等及邪见亲迷。二取贪等疏迷。若灭道二谛嗔亦迷由怖畏。故生憎嫉。

言四离合废立者。三界烦恼总是有漏。漏于三有名漏。一种是漏法。欲界烦恼。别立欲漏名。离上二界烦恼。合名有漏。名合。简要云。有说欲漏有漏。约界分二名。离三界无明。总合一处说。名无明漏。名合也。安国云。四瀑流中。立见流名。立三漏之中。不立见漏名痴。路府云。十烦恼中。无明别立漏名。立余贪等九。不别立漏名痴也。

言欲唯散地等者。问欲界何离。上二界何合。答疏言欲唯散地唯有漏地等。且立欲界烦恼。为欲漏者。疏中有五义。一欲唯散地唯有漏地。此界唯是有漏也。唯不善也。烦恼通不善性有覆性。所以触立欲漏。

言上界俱定等者。问上二界何故合为一有漏耶。答疏云。上二界俱定等。此中翻前五义。亦有五义俱定者。上二界皆定。故通无漏地者。如四禅等名禅那。此近分中间根本等。通漏无漏。空处识处等。但只名定。唯是无漏。四禅通漏无漏者。亦有禅定。亦有灭定。如有顶文中微微心入灭定。入定即无漏。出定即有漏。名通漏无漏。小乘俱舍云。灭定唯是有漏。彼宗计空识等处。通前无漏。非非想唯是有漏。无漏大王不居边表故。大乘即言通漏无漏。一趣者天趣。一生者化生。一性者烦恼。唯有覆性。又若说有漏者。三界烦恼总合名有漏。漏于三有。有之漏故。于中随胜别。将欲界烦恼。立欲漏名也。问言无明共立无明漏耶。答疏云。无明力增等。论云。相应无知。与九同迷。与余九根本烦恼同时者。名相应。二者不共。不共有二。一恒行不共。简要云。在第七识。独行不共。在第六识。独行有二。一者。是主独行。二者。非主独行。无明若与八大随相应起者。无明力增。名是主独行。若无明忿等小随相应起者。忿等相增无明名非王。问第七识中。无明若独起。可立不共。既识中与四惑俱。如何名不共。答亦名不共。一恒行故不共。二不与余识烦恼俱。故亦名不共。

言为前二所依等者。即是与欲漏有漏。为所依也。是无明漏家所依也。

言十一殊胜者。一所缘胜。此举境明心。谓此无明遍染净一切法故。二者行相胜。隐真义智。显其忘故。真如佛性。无始时来。皆被隐覆故。三因缘胜。与惑业为生死本故。能与惑业苦为增上缘。四者等起胜。谓此无明等皆能发起。能引所引能生所生。缘起法故。故无明行为能引。识等五支为所引。爱取为能生。生老死为所生。十二支流转不绝。皆从无明来也。五者转异胜。能转异名。如无明种子在藏识中。若起现行。即缘境转种成现行。名为转异。六者邪行胜。于四谛理。执言有增益谤。执言无损减谤。于三性上。遍计是空。执有即增益。依圆是有。拨无即损减。七有相状胜。微细自相。遍爱非爱。共相应故。贪起来即与贪和。嗔起来即与嗔相和合。八者作业胜。由此能作流转所依事及能作障碍事故。九者障碍胜。能障胜法及广法故。涅槃名胜法。菩提名广。或可信五根名胜。闻等三慧名广法故。十者随转胜。近论即从欲界。及至有顶。常随转故。远即直至金刚心已来。随逐转者。流转即同涅槃。犹如家犬也。十一对治胜。二种妙智所对治故。二空无漏智方能断得也。余加行有漏心。皆断不得也。若诸烦恼。罗汉断得。若无明住地烦恼。罗汉亦不能断之。潜在第六识中。四住地烦恼。二乘断得。

言五得名所从者。问云何名为漏。答疏云。虽知三界等。疏主出所以。虽知三界烦恼。总名为有。有是三界苦果。因他惑业有故。有是总聚。三界自体漏。即根随二类烦恼。烦恼有力漏于有。有之漏故。名为有漏也。

言下界烦恼多等者。问有果既有三种。漏既是因。亦有三种。三种总与有果为因。即合总名有漏。何故更分三种。名字不同。答疏云。下界烦恼等。欲者贪欲。著于欲境。而生贪欲也。欲即是贪。唤作欲也。

言从胜为名者。下界有三欲。谓睡眠等一切烦恼。因此三欲而生。如饮食及汤药等。虽遍诸味。独得一名。故云从胜为名。名欲漏也。

言上界诸惑等者。色无色二界烦恼。既无别相。只是为因。能感有果。故名有漏也。

言无明不以余法等者。欲漏从境为。名上二界漏从果为名。唯此无明彰自行相。迷暗为性。既无别行相。所无即明。故名无明。

言此漏非一者。疏主解经中诸字也。

言以第四句释第二句者。配句也。

言得真自在等者。引经也。此乃以下起上。隔越而单起也。将得真自在句。释诸漏已尽。问因何故名诸漏已尽。答由得真自在故。所以诸漏已尽。第三果人未得诸漏尽。只缘未得。得真自在也。

言由证真得无为等者。疏主解也。真自在之言。唯约灭理说。不约心也。真无为简假无为。外道凡夫六行伏惑。得择灭。此是假无为。假自在。只如郁子坐。得非想定。得世五通。游入王宫。生贪欲心。却失神通。后着门出。失假无为。即退也。罗汉无漏智断烦恼。得名真自在。不已也。问初二果人。见道修道。亦证无为理。何不名真自在。答初二果人未离欲界生故。非真自在。问第三果人已离欲界。何不名真自在。答第三果人烦恼未尽。未得涅槃。非真自在。罗汉得者。以真对假论。独得称自在。问小乘无间道断惑。解脱道证理。断惑于先。证理在后。即合将第二句释第四句。何故却将第四句释第二句。答明暗两法若别时。先将第二释第四。明暗两法既同时。何妨第四释第二。证理断惑若先后。将第二释第四。证理断惑既同时。何妨第四释第二。

言以第二第三句释第四句者。以第二第三句诸漏已尽无复烦恼。释第四句得真自在。以上起下。邻近释也。问前来将得真自在句。解诸漏已尽。是现行无。何不此间将得真自在解无复烦恼种子灭。答则不决定有。是烦恼种子灭。则不因得真自在。如初果自在。如初果圣人入见道断分别烦恼。种子现皆尽。不得他真自在。所以双将第二句诸漏已尽第三句无复烦恼。解第四句得真自在。

言尽诸漏尽等者。当曰疏主造疏时。论本上有尽字。与无复烦恼一处说。所以疏主自解云。尽者是诸漏已尽也。无烦恼者。无复烦恼。疏主所以将第二第三句释第四句。问因何得真自在。答由烦恼种子现行总尽故。得真自在也。

言亦有本云等者。有论本云。以无复烦恼故。无尽字。若无尽字。空将第三句。释第四句得真自在也。

言又以第五第六等者。以第五句善得心解脱第六句善得慧解脱故。得真自在。此以下起上。邻次复起。

言定障等者。问何名定障。答据实。诸染行心心所法能障定者。皆名定障。领下劣境。生贪爱味故。更不进修。正是定障。问定障一种。障中何障所收。答所知障也。问二乘又生空理观不断。所知如何言离定障。答生空理观断。即不得生空事观。许伏下所知。安国云。伏定障。得非择灭也。凡夫不断烦恼。凡夫伏烦恼。二乘不断所知。许二乘人伏一分所知。问既离定障。合是定解脱。何名心解脱。答三解。一定是心所。定得解脱。以所从王。名心解脱。二定能合心。专注一境。定得心名。三者。三学之中。定学名心学也。

言离性障等者。摄云。烦恼障烦恼体性。能障善法性。即是障名性障(持业)。路云。性是真如理名性。烦恼是性之障(依主)。

言又离无明等者。二解。一由前解中。伏所知障。不得真自在。缘事观中伏。二由有此病。所以作后解。依烦恼障解也。且如无明贪嗔烦恼。有二个功能。一能障慧。二能缚心王。由慧起来。断却烦恼体性慧。得解脱之名。

言彼相应心等者。相应有二义。一与烦恼相应心。二与慧相应心。二解中取与慧相应心为正。即是同时慧上得解脱。与相应之心。亦解脱也。此二解离烦恼障也。

言由离此二证等者。结归经文。问由离此意。为复是定障性障耶。为复是后解中心解脱。慧解脱指何法。答且作初段定障性障结也。若尔则与下结文相违也。结文云。由离此二证。获无为。得真自在者。若尔伏定障。如何得真自在。真自在即无为也。答缘有此妨。所以作第二解。第二解此为正。离烦恼障。得心解脱慧解脱故。

言以第二句释第三句者。以第二诸漏已尽句。起第三无复烦恼。此以上起下。问何将第二句。起第三句。答由先诸漏已尽。现行无始有。无复烦恼种子灭。所以将第二句起第三句。问因何得无复烦恼无耶。答得诸漏已尽故。即得无复烦恼也。现行无故种子无。能熏断故。所熏亦灭也。以彼前来烦恼现行。名诸漏已尽也。

言以远离能见等者。此门之中。故烦恼现行。名能见。只此能见所见。亦是烦恼。烦恼现行。现行无时。便是诸漏已巳尽也。能见所见诸漏现行既无。便是无复烦恼种子灭故。将第二句释第三句也。今此间解能见所见。与诸处别。此能见所见。俱是烦恼。问何名能见。答心王与彼贪嗔痴等烦恼相应。缘于前境。故名能见。问何名相应缚。答由贪嗔痴等烦恼与心王相应。心王不得自在。故名能见者相应缚。问何名所见。答中间相分名所见。境强心劣。令能缘心不得解脱。相分缚见分。所缘缚能缘。故云。所见者所缘缚。将二缚为现行。由现行无故。种子亦灭。能熏现行。既无所熏。种子不有。如焰烧炷。焰若灭。炷亦无。

言以离现行诸等者。结归经句现行烦恼。若无种子自然不生。名无复烦恼也。

言或复单释等者。唯将无复烦恼一句独单释。以前来唤烦恼种子。作烦恼者。但是约别行相说。据其通相种子现行。皆名烦恼也。能见者执我心。此是我见现行。是有体法。又云。能见者。执我心能缘见分也。所见者。即是中间相分。即是所见所执我相。是无体法也。上标释。是单释无复烦恼一句。作现行解。能见所见尽是无复烦恼现行也。

言前诸漏是等者。问前来云诸漏已尽。是烦恼现行。今单释无复烦恼。又是现行。二种何别。答疏云。前诸漏已尽等。前解诸漏已尽。是一百二十八烦恼总现行。此间单释是一百二十八烦恼中。别现行。现行即是能见所见也。又前诸漏已尽。是十烦恼总现行。此间单释是十烦恼中别无我见现行。我见无故。余九种子亦无。便是现行无故。种子无。当句中道理恰足。故不将第二句释第三句也。言别无我现行即是能见所见。问何故空将我见现行。解无复烦恼。答疏言我见为本。诸漏生故。我见若灭。诸惑不生也。故论云。由我法执。二障具生也。前义中种子能生现行。现行无故。种子无。此间单释中。我见现行为本。能生一切烦恼。亦是我见无故。诸惑无。故有此相似功能。前唤我现行作无复烦恼。故单释也。

言以第五第六句释第七句者。此以上起下。邻次复起。第五句善得四解脱。第六句善得慧解脱。释第七句经。经云如调慧马。论云心善调伏。疏主解故如良马其性调顺。

言以善得心慧解脱等者。论解心慧两法。两法总解脱。合心慧也。心解脱离定障。慧解脱离性障。问何不云定解脱。云心解脱耶。答有二义。一心是心王。定是心所。将劣就胜。从心立名。二离障得定。定能令心专注一境。定得心名也。

言慧解脱者。问若论慧解脱无为。向上离烦恼。名解脱。如何说慧。答由烦恼覆真如故。慧求证不得。先由慧断却烦恼。证彼真如。慧亦得解脱也。

言故如良马等者。即取所调伏之马。即马比之君子。上善若水。逐器方圆。权之则止。决之则流。此之良马可左可右。善随人心。罗汉烦恼既尽。其心调顺。早是良马。况更经调来。

言以第九十两句等者。第九句已作所作。第十句已办所办。起第八句。经云亦如大龙。此以下起上也。

言亦如大龙者标所起句也。

言行诸恶道如平坦等者。论标三句。叹龙德。龙则行于险恶道中。如平坦路。履险若夷。罗汉具此灭道智圆。苦集二谛生死因果皆已尽故。三途险道。三界生死因果。拘碍不得。如龙行于恶道。无所拘碍也。

言应行者。已行即是论解。能起经句也。

言故新经云者。已作所作。即是道谛智也。已办所办。灭谛智也。

言故如大龙者。结上论文也。

言由已作道谛等者。疏主解也。即经云。已作所作已办所办也。

言如龙威德虽行等者。疏主解论。叹龙德也。虽行生死等者。苦谛也。如怛路等者。集谛也。上四句解前论中行诸恶三句。标文也。

言不为生死而作留难等者。解前论中应行者已行下二句。释名也。不为生死作留难者。不同凡夫渺渺。三途水悠悠。五道开云飞。由不过凡众。若为还三果四向。尚不免人天受生何咒凡夫无学人绝斯过也。

言灭道满故者。都结也。

言论单释第九等者。问前来第八句。经云亦如大龙。此间第九句中。言人中大龙。即是第八句释第九句。何成单释。答前句之中。直从阿罗汉人身上功德。名为大龙。所以论主叹龙德。此间单释。第九句但是举喻。将龙喻罗汉身上功德。不是将第八句释第九句。问前来第九第十句释第八句时。第九中经文。只言所作已作。更无人中大龙。如今单释。何故则有。答经家本句即无。论家即有。但是功德不思议。引喻也。问何名烦恼怨敌。答烦恼能却无生慧命。如怨也。

言单释第十句者。经云所作已办者。已作所办之事也。

言更不复生如相应等者。论主解也。生死永断。故名不复生。如相应者。安国云。如谓真如。相应谓正智与真如相应之智。已成办故。摄有二解。一云。如者指斥之词。能证灭谛诸心心所。名曰相应之事已成办得故。二者举喻。如者称顺之词。真如妙理。前三果人。名未称顺。从三生六十劫来。未曾得。今日始得。更不复生。断苦谛苦。所作已办。断集谛。如世间相应事。以成办故。

言以第九第十句释第十一句等者。以第九以作所作。第十以办所办二句。释第十一句。弃诸重担。此以上起下也。

言后生重担者。论重解。由灭道谛满等者。疏主解也。即是经云。已作所作道谛智。已办所办灭谛智满。便舍后身生死诸法。名弃诸重担。担者押溺有情。即生死因果。问早晚得离。答初果之人。更有七生身。直至无学。方不受后有。名弃重担。通取五蕰。为重担体也。

言以十一句释第十二句者。以第十一句弃诸重担。起十二句逮得己利。

言即以涅槃为己利者。疏主解也。己者身也。利者涅槃。为己身之利。无为法性。体通恒沙。利周一切人皆可证。今罗汉一分。故言己利也。问与前所作已办俱是涅槃。二句何别。答虽俱涅槃。义有别。逮得己利。约能离重担边说。所作已办。约所证灭处说也。

言以第十二句释十三句者。以第十二句逮得己利。释第十三句尽诸有结也。

言尽诸有结等者。论主解也。有者。三者之身。是果。即是苦谛。结者因义。即集谛。能和合。于苦名结。亦是缚义。结缚众生。故名为结。问结缚众生。皆是先业。何不说业。说烦恼名结耶。答苦果本非是苦。为从善恶业所生。即合唤业为苦缘。业力无不能自生。由彼烦恼。与业为缘。故偏说烦恼名结也。

言能和合苦者。无明贪等。与业和合。能招当苦三有之果。

言谓爱结等者。一者爱结。三界苦果。不过贪爱。故名爱结。欲界四谛修道五部下各一。计五个。色无色界各五。成十五个爱结。二者恚结。非爱有情及非情数。一切境界嗔恚缠事。欲界四及修道有五。三者慢结。谓即七慢。由此慢结。系缚有情。广行不善。通五部下三界。合有十五个。四者无明结。谓三界无明。于苦集法。不能了广行善所系缚故。五部下三界合有十五个。五者疑结。谓于谛理妄生疑惑。不修五行。五部之中。疑唯见断。三界四谛下三四成十二个。六者见结。即身边见邪见。见结所系。故不能出离。妄执推求。谤佛法僧。无有解脱。身边二见。唯苦谛。三界苦谛合成有六也。邪见通四谛。三界合成十二。帖前三界身边二见有六。计成十八也。七者取结。谓戒取见取也。虚妄执不修正行。与共相应戒取。唯在苦谛道谛也。每谛各一。三界成六个见取。又四谛各一。三界四谛成十二。又帖戒取六个。成十八也。八嫉结九悭结二种。问何独此二别分为二结。答一者悭结。能令在家之人。悭惜自财。为贪因。嫉结能令出家之人。嫉他名誉。为贱因。故偏立为结也。

言由九种者。结也。

言第八二句释第十四句者。以第二句诸漏已尽。释第十四句正智解脱也。

言以诸漏尽正智解脱者。问因何得正智解脱。答由诸漏已尽。所以正智解脱。正智是能证智。解脱是所证真理。离障义边。名为解脱。此二有为无为别也。

言单释第十五句云等者。问因何得至心自在智。答过见修道智故。所以得心自在智。此智出于初果见道智。出于二三果修道智。名出过见修道等。

言住见修道等者。疏主解也。初果住见道。有三界九品修惑。二果位修道。有欲界三品修惑。三果住修道。有上界修惑。上惑断之未尽。不名自在。今此罗汉断三界惑尽。至此见修尽故。名自在也。问第十五句至心自在。与得真自在何别。答有为无为别。得真自在。唯约所证真无为说。若至心自在。唯是能证正智也。前依所证理。此就所得之果。

言由成上诸句至等者。疏主添也。诸句者。前十四句也。问由成上诸句。还是将前十四句。释第十五句。何成当句自释耶。答不是将十四句释十五句一句。但是说第十五句殊胜也。先由成却前十四句功德。方得第十五句。若不具前十四句。第十五句亦不成也。

言以第十四句释第十六句者。将第十四句善得正智心解脱句。释第十六句第一究竟也。

言第一究竟等者。究竟者。对未究竟。问何名第一究竟。答第一者。对前见道修道。名为第一。前来十四句。本经句中。只言正智解脱。本论中加心字。即言正智心解脱。疏中便两度解脱别。前将第二句释第十四。第十四本经中。只言正智解脱。正智是能证智。解脱是所证真如理。真理离障。名解脱。此间将第十四释第十六。第十四句中。心字亦别。义亦别也。心即是定。定亦得解。即是俱解脱罗汉也。此有四句料简。一果满定未满。慧解脱罗汉。二定满果不满。第三果人得灭尽定。不妨四禅八定总名定满。未成无学。名果则不满。三者定慧俱满。是俱解脱阿罗汉。四定慧俱不满(易解)。此定慧两法俱满。便显第十六句功德。是俱解脱。广慧声闻德也。便显是离定障。起得神通。及无诤三昧诸功德。亦显是至第一究竟处。前五位罗汉却退。未是究竟到也。阿罗汉人教理行果。是到彼岸。前三果未得也。问何名无诤三昧。答诤有三种。一烦恼诤。九十八使。并十缠。二蕴诤。所谓生死也。三斗诤。谓诸众生互相凌辱。言诸相违。无前三诤。名无诤也。阿罗汉人依第四禅定。观一切众生诤从嗔生。所以先作里巷观。直见何身起。观欢喜心。则现欢喜之身。方便令众生不起烦恼。名无诤三昧。诸功德。即五根五力等也。

言成到彼岸等者。经云。第一究竟。论家云到岸也。

言唯上论文唯有三等者。将论料简第一位也。谓以第二句诸漏已尽。释初句皆是阿罗汉。以第四得真自在。释第二诸漏已尽。以第九第十句已作所作已办所办。释第八句亦如大龙。此中约所起有三句。若约能起句。有四句也。且以上句为所起。下句为能起。问所起目何名起。答是所起故名起。当体是上。上即是起。名上起。持业释。此类非一。名上上起。若能起名起。四句是能起。下句为能起。问下句因何名起。答能故起名起。问何名上。答上字属他上句。下句但名起。不名上。是他上家之起。故名上起。或能起上。故名上起。或起之上。故名上起。此类非一。名上上起。依主释也。

言准论有七句以上等者。此以上起下。第二位也。谓第二诸漏已尽。解第三无复烦恼。以第五句心善解脱第六句慧善解脱。起第七句如调慧马。以第九句已作所作。第十句已办所办。起第十一句弃诸重担。以第十一句弃诸重担。起第十二句逮得己利。以第十二句逮得己利。起得第十三句尽诸有结。以第二句诸漏尽。起第十四句正智解脱。以第十四句正智解脱。起第十六句第一究竟。

言此以能起名起等者。上为能起。此以上起下。能起故名起。当体又是上句。上即是起。名上起。持业释。若下句名起。是所起故。名起。问何故名上。答上字属他句。他句又是能起。下句但名起。不名上。是他上之起。故名上起。依主释。或起之上。故名上起。

言此类非一等者。即指前来上下有七句名。此类非一。约所起句有七。若约能起句。即有九句也。

言准论唯有三等者。第三位也。谓第九句应作者作。第十句已办所办。第十五句至心自在。此之三句。唯是单释。

言或第三句亦是等者。第三句无复烦恼。能见执我心。所见者。所执我相。故亦是单释。

言有二句不释等者。第四位也。即是第五句心善解脱。第六句慧善解脱。此二句论家不将诸句来解。名二不释。

言有一句上释下等者。第五位也。即是第四句得真自在。即是向上第三句来释。亦曾将向下第五六句来释(五位讫)。

言总说颂曰者。牟意。说有三有七者。并约所释之句。不约能释之句也。若兼释义。即杂乱也。

言上释下有七者。亦是取所释句。

言二不释者。即第五第六句也。

言一通于上下者。通被四句释。通被下句释。谓第四得真自在句也。问三句七句通上可得。名上上起。三单二不释。应非上上起。答从多分说。二云。曾将此单句。释他余句若释着上句。上即起名上起。若释着下句。上之起故。名上起也。又第十五句亦是单释。以少多名上起。若疏主解云。由成上诸句。至无学道。即似将已上诸句来释。若依此道理。上之故名上起也。

言今依此经文等者。略相配属也。天亲造论。解西方梵本经。经中总有十六句。就十六句中。秦经只有六句。当第一第二第三第十二第十三第十五已上六句。秦经也。第六句心得自在。便是第十五句至心自在也。或可秦本经心得自在。是梵本经中第四句得真自在。由证真无为。名漏尽自在故。

言以下释等者。下释上有一句。上释下有二句。如疏易知也。

言自余阙故等者。初二句阙。他句来释。后一句心得自在。若是第十五句。即是单释句。此上三句尽是阙他来释。皆依自作行相解也。

言漏如前释唯取现行等者。问事须种现总尽。方名阿罗汉。何故空就现行说耶。

言此诸漏已尽者。疏第一答。以彼罗汉不受后有。至由烦恼现行。不说种子。故名此诸漏已尽。名阿罗汉者也。

言即是应已永害等者。疏第二答。以彼唯识论中三义解。罗汉中永害烦恼贼。是现行不说种子也。

言故入十地等者。疏第三答。顺彼八地已去菩萨。得名罗汉。三乘无学不退菩萨。总名罗汉。就不退菩萨中有三。一云。二乘无学渐悟菩萨。更不退起烦恼。回心向大。得名不退菩萨。二云。八地已上菩萨。俱生烦恼现行。永不起故。名不退菩萨。得名罗汉。三云。顿悟菩萨入初地时。分别惑业尽。虽有俱生。不为过失。亦得名为不退菩萨。永害烦恼贼故。名为罗汉。此证现行漏尽得罗汉名。唯识三解。初能变伏断位。次门中阿罗汉者。摄三乘无学果位。引决择分。云诸阿罗汉。独觉如来。不成就阿赖耶名故。后以四句分别。一有成就转识。非阿赖耶。三乘无学不退菩萨。不入无心位。二有成就赖耶非转。七地已前二乘有学一切异生入无心位。三有俱成就。第二句不入无心位。四俱不成就。即第二句入无心位。意取初句。然此三师皆言阿罗汉中。论取第二师。今取第一者。显是直往法华会中。若是渐悟。多是受变易。厌或心多故。三乘罗汉并舍赖耶。得异熟名。故论云。恒转如瀑流。阿罗汉位。于种现俱尽。得阿罗汉名。佛是大罗汉。舍异熟。受无垢净识名。舍赖耶。受异熟名。二乘亦乘受异熟一。问今阿罗汉种现俱尽。可名罗汉。八地菩萨留或。至或尽。证佛一切智。既余种在。何得亦名罗汉。答虽种未亡。现行尽处边。亦得名为罗汉。上来以下句起上句。诸漏已尽。起阿罗汉。

言无复烦恼者。以上释下。诸漏已尽。起无复烦恼者。释也。

言烦恼种子得烦恼名者。疏主初解。唯约种子解烦恼。收义不尽也。

言此可由彼双离等者。缘前初解收义未尽。所以第二解唯依烦恼现行。解无复烦恼。所缘者。即是相分也。相应者。相应缚。能缘见分与烦恼相应。名相应缚。此之二缚。俱是烦恼现行。烦恼现行无故。种子无。故名无复烦恼。问既第二解无复烦恼。总作现行解。与前诸漏已尽现行何别。答疏主第二解。同前句数中。将无复烦恼一句。作单解。前诸漏已尽。是一百二十八烦恼。总是现行。今此单释无复烦恼。是十烦恼中我见现行。总漏既尽。别执亦已。我见现行若在。余九惑种子。依我见生。我见若无。余九惑种随断也。故名无复烦恼。无复重生。重生有二。一不复重生现行。现行是能熏。二不复重生种子。种子是所熏。种子刹那自生灭。故六义说种子。一刹那灭。二果俱有。三常随转。四性决定。五待众缘。六引自果。意言偏言种子断者。种能生现熏种成。但有法尔种子也。无法尔现行。故偏言种子也。即种子是能生。现行为所生。问既此问是单释引惑总漏尽。是何意。答意将总烦恼现行。显别执亦亡。不是将漏尽句解。此间单释疏主暗将彼处能见所见来解此处复烦恼也。上句诸漏已尽解。下句无复烦恼。

言由断生死等者。逮得己利。释尽诸有结。此以第四句起第五句。上句起下句。名上上起。柙溺有情名担故。能得涅槃己利。所以能尽诸有结。问阿罗汉因何逮得己利。答只缘弃诸重担。所以证得涅槃为己利也。

言即由逮得有余者。解尽诸有结。问因何阿罗汉能尽诸有结。答只缘证得涅槃为己身之利。所以能尽诸有结。结谓三有之因。九结烦恼也。

言由以漏尽等者。解心得自在。若什公将第十五句至心自在来。翻作秦经心得自在。即论主第十五句至心自在。是单释句。即是善过见道修道智故。所以心得自在。若什公将十六句中第四得真自在。为此秦经心得自在来。即得真自在。是重释句。即同前来。将第五六句心善解脱慧善解脱。起得真自在句。亦将第三句来释也。

言离性事障者。问何名得真自在。答由离性事障。证真无为。名真自在。即是心得自在。此解经中第六句。即当论中第四句。离性障即慧解脱。事障即心解脱二障既除。八解脱满。名心得自在。问何名性事障。答性即烦恼。灭此烦恼。离性障事。即定障。由定为本。能起神通。神通之事。而得自在。名离事障。

言文既阙少者。指余文。疏主同论家。却将心得自在。作第四句解。不晚分疏。云文既阙少等。即此经中第六句。若依论次第。是十五句。今疏主进退其事。此取第四句之所以。故言不可一一依论次第也。文阙少故。论家第四是得真自在。秦经第四是逮得己利。故名阙少不次也。论有十六句。此间秦经六句。又不依次也。

言谓皆是阿罗汉者。初句是下十五句为所依。由此诸句。方得有故。总无别总。揽别成总。别无别。开总成别。阿罗汉一句。总名应义。一个应义中含十五义。若向一处着。总成阿罗汉一个应义。若开别着。便是十五门功德。离别之外亦无总。离总之外亦无别也。

法华玄赞抄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