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奉 诏译

天台教观 一松大师 讲录

清 东瓯释氏 晓柔广和 编定

△三疑念序。分二。初弥勒疑。二大众疑。初又三。初疑六瑞。

尔时弥勒菩萨。作是念。今者世尊。现神变相。以何因缘。而有此瑞。

神变相者。变为变动。即六瑞外彰也。此瑞相由于如来。内之天心神力所变。故言神。又此瑞相。一切大众。以及弥勒。皆所莫测。故言神也。

△二疑问谁。

今佛世尊。入于三昧。是不可思议。现希有事。当以问谁。谁能答者。

谓此瑞相。必非无因。若佛不入于定。则当问佛。今入三昧。则此不思议所现之相。当以问谁。而得决了何因何缘也。

△三疑文殊。

复作此念。是文殊师利法王之子。已曾亲近供养过去。无量诸佛。必应见此希有之相。我今当问。

法王子者。如来得大自在。乃诸法之王。故称法王。文殊能克绍其大乘家业。故云法王子也。

△二大众疑。又二。初疑瑞相。

尔时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咸作此念。是佛光明神通之相。

言光明神通者。光明是别举放光一瑞。神通是总指余五瑞也。又准此中之文。则似无疑文殊。若据下弥勒之问云。四众欣仰。瞻仁及我。瞻仁欲是仁答。及我欲是我问。不唯有疑念文殊。亦且有疑念弥勒。疑文殊者。谓文殊是法王子。必应见此希有之相。今应当答。疑弥勒者。谓文殊虽应答。然须待问而后可答。今弥勒是补处之尊。自应当问也。

△二疑问谁。

今当问谁。

谓佛光明神通之相。非无因而有。若佛不入定。则当问之于佛。今佛既入于定。当问之于谁矣。

△四问答序。分二。初弥勒发问。二文殊酬答。初又二。初长行总问。

尔时弥勒菩萨。欲自决疑。又观四众。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及诸天龙鬼神等。众会之心。而问文殊师利言。以何因缘。而有此瑞神通之相。放大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悉见彼佛。国界庄严。

以何因缘等者。乃总问两土之瑞。放光下。乃别举两土之瑞也。光明照于东方者。乃举此土第六放光瑞。举其后后。摄其前前。故但云放光等也。言悉见彼佛者。乃举佛以摄三乘六趣故。则彼十界具矣。国界庄严者。是举彼土。五时法化。然彼佛国界。本自庄严。今为白毫光照。乃愈庄严矣。又国界庄严者。即复见诸佛般涅槃后。以佛舍利。起七宝塔也。故下偈云。又见佛子。造诸塔庙。无数恒沙。严饰国界。又云。为供舍利。严饰塔庙。国界自然。殊特妙好。则知国界庄严。即见以佛舍利。起七宝塔也。举涅槃。以摄前四时。故但云国界庄严。而弥勒二三语句。具问两土之瑞。可谓巧于发问者也。问。弥勒之问。还不知而问。既为补处。何故不知。若言是知。何故又问。答。弥勒知亦应问。不知亦应问。弥勒虽是补处。然犹有一分生相无明未断。而此瑞相。乃如来妙觉果人之所变现。等觉与妙觉。犹如隔罗望月。而不知宜矣。故文云。欲自决疑。既言欲自决疑。乃不知亦应问也。又弥勒既补释迦。则当来不久。亦欲说此妙法华经。岂今法华序中瑞相。有未知者。然自虽知。而四众咸皆未知。若补处不为发问。谁为其发问。此乃为众而问。故下偈云。愿决众疑。既言愿决众疑。乃知亦应问也。余如疏解。

△二重颂别问。具乎多意。如疏所明。今分文为二。初正问。即文殊去。二结请。即佛放一光去。初二。初颂此土瑞。

于是弥勒菩萨。欲重宣此义。以偈问曰。

文殊师利。导师何故。眉间白毫。大光普照。雨曼陀罗。曼殊沙华。栴檀香风。悦可众心。以是因缘。地皆严净。而此世界。六种震动。时四部众。咸皆欢喜。身意快然。得未曾有。

有人云。此颂中六瑞。但有四种。无说法入定。长香风地净。是有盈缩也。今谓雨华等之四瑞。由说法入定而有。既举其四。自摄余二。故说法入定。未尝有缩。又有导师二字。即是说法入定也。以其能说法入定。乃称导师耳。然风本无香。由华而香。地本不净。亦由华而净。则虽明香风地净。但是雨华之瑞。故香风地净。未常有盈。初言导师者。导有引导开导二义。引导者。谓引邪以归正。引小以归大。引偏以归圆也。开导者。开即开示。谓欲引邪归正。必开示其邪正。言此是邪。言此是正。令其开迷发悟。而得改邪入正也。乃至欲引偏归圆。则开示其偏圆。言此是偏。此是圆。令得从偏入圆也。具此二义。故称导师。次眉间下二句。是超颂放光。雨曼下六句。追颂雨华。而此下二句。颂动地。时四下四句。颂众喜。初何故二字。乃直贯下耳。

△二颂他土瑞。又二。初颂十种法界。

眉间光明。照于东方。万八千土。皆如金色。从阿鼻狱。上至有顶。诸世界中。六道众生。生死所趣。善恶业缘。受报好丑。于此悉见。

初中但举六凡。以该四圣也。言万八千土皆如金色者。非秪如黄金之色而已。盖如来眉间所放之光。全体是中道不思议智。则所照之土。全体是中道不思议境。今以智光。照乎理境。则一究竟一切究竟。一自在一切自在。一清净一切清净。故言皆如金色也。善恶业缘等者。善有不杀等十。各为上中下三品。恶有杀盗等十。亦各上中下三品。善之上品。感天之好报。乃至下品。感修罗之好报。若对人天。犹丑而非好也。以其心存嫉妒等故。恶之上品。感地狱之丑报。乃至下品。感畜生之丑报。应细推之。三恶等报明其丑。三善等状明其好。故因果业缘之善恶。受报之好丑也。

△二颂五时法化。分二。初颂前二时。二颂后三时。初又二。初华严。

又睹诸佛。圣主师子。演说经典。微妙第一。其声清净。出柔软音。教诸菩萨。无数亿万。梵音深妙。令人乐闻。各于世界。讲说正法。种种因缘。以无量喻。照明佛法。开悟众生。

又睹者。谓光中所照。万八千士。不独见十种法界。更能见五时法化。故言又睹也。诸佛者有二义。一是说华严。千丈卢舍之报身。报必具乎法应。则一身之中三身圆备。故言诸佛。二是光中所照。万八千土。所有诸佛也。圣主师子者。圣中之主。人中师子也。如世之师子。乃百兽中主。师子若出。百兽潜藏。师子若吼。百兽脑裂。故如来出世。魔障隐蔽。如来说法。邪法破坏。犹如世间之师子。故称圣主师子也。圣主之义。微细推之。与弘传序中。释大圣之义同。此举其能说之佛。演说经典。乃正举其所说之法也。经典者。即华严圆满修多罗也。演说者。由华严所诠。秪是法界一理。从一法界理。演之而为事法界。演之而为理法界。演之而为事理无碍法界。演之而为事事无碍法界。故言演说经典也。微妙第一者。既是圆满修多罗。圆而无偏。满而无缺。故言微妙。时居最初。又是顿部。故言第一耳。其声下二句。是明其说法之音声。教诸下二句。是明其所被之根机。音声而云清净柔软者。若言如来有六十四种梵音。中间离秽浊者为清净。不刚强者为柔软。此乃一往耳。若克实推之。当知华严兼别明圆。则有别有圆。今言声清净者。乃是说别教之声。言柔软音者。乃是说圆教之音。盖华严为权机。则说别教。而就别所明。必须断烦恼而证菩提。断生死而证涅槃。离二边以显中道。离九界而显佛界。所谓缘理断九。唯诠清净真如。故说教之声。亦随之而清净也。为实机则说圆教。而圆教所明。不须断烦恼。而证菩提。即烦恼便是菩提。不须离生死。而证涅槃。即生死便是涅槃。即二边便是中道。即九界便是佛界。既其当体全是。则不须翻破。此乃最为柔和者。最为软顺者。所以说教之声。亦随之而柔软也。教诸菩萨等者。若总就所照而言。则有万八千土之菩萨。故言诸菩萨无数亿万。若单就一土而言。则有别圆两教之菩萨。即四十一位法身大士。及宿世根熟天龙八部等。故言诸菩萨无数亿万也。梵音等二句。谓华严所诠。竖则彻于三谛之表。横则穷乎法界之边。故所有之梵音。既其深而且妙。如是深妙之音。自然令人身心可悦。而乐为听闻者。故言梵音深妙令人乐闻也。又可梵音深妙。是结上所明之声也。清净故深。柔软故妙。令人乐闻。是结上所被之机也。人即两教菩萨。别之权机。则乐闻清净之深音。圆之实机。则乐闻柔软之妙音也。各于世界者。万八千土。莫不皆然也。讲说正法者。明说圆也。即不偏之谓。法有三种。三法皆圆。故言正法。言三法者。一是心法。二是佛法。三是生法。此之三法。若各各差别。则是偏而非正。华严明三无差别者。如心佛亦尔。如佛众生然。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既无差别。则正而无有偏。故名正法。种种下明说别也。若在佛意。唯欲说圆直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但机有权。还当为说历别行布之法。而后归之于圆。故言种种因缘也。以无量喻照明佛法者。如来虽为权机。说于别教。究竟直指归元。在于圆故。说无量之喻。照明佛之正法。如世欲破于暗。须假灯炬照明。今佛说法。亦复如是。用别以照明乎圆。使得开示悟入。故云以无量喻(云云)。则知又睹二句。是举能说。舍那之主也。演说二句。是举所说。华严之部也。其声二句。是结上所明之声也。各于下六句。是明其部内所有之教。演说正法是圆。种种无量是别也。又可前二行半。就一佛一土说。次一行半。就一一佛。一一土说。有云后之六句。应分属阿含。虽似有理。第正法佛法。难就权乘说耳。

△二阿含三。初明声闻。

若人遭苦。厌老病死。为说涅槃。尽诸苦际。

遭苦者。苦有因果不同。苦因即八十八使之见惑。八十一品之思惑。苦果即三界二十五有。生死之果报也。厌老病死者。由遭于苦。故生厌离也。苦有八种。今略举其三。故言老病死也。人云老时。则精气衰微。诸根暗塞等。故老是苦。四大不调。即有于病。地大不调。即有沉滞之病。水大不调。即有壅肿之病。火大不调。即有烦燥之病。风大不调。即有振掉之病。若有于病。则坐卧不安。百节疼痛。故病是苦。人若死时。则风刀解体。及闷绝等。故死是苦也。为说涅槃者。涅槃有二。谓有余无余也。但断子缚。果缚犹存。名有余。灰身泯智。子缚果尽。名无余。此就小乘说。若约大乘。唯佛所证。乃无余耳。尽诸苦际者。其人既遭苦。而厌生死。则必志求涅槃。今乃为其说于涅槃。则逗其机宜。自然依之修习。所有八十八品之见惑。八十一品之思惑苦因。三界二十五有生死之苦果。从是而能净尽除灭。故云尽诸苦际也。

△二明缘觉。

若人有福。曾供养佛。志求胜法。为说缘觉。

声闻三生修福。缘觉百劫修福。故云有福。言胜法者。缘觉之法。比声闻而胜也。声闻之法。但断正使。不能侵习。缘觉更侵习气。故言胜也。

△三明菩萨。

若有佛子。修种种行。求无上慧。为说净道。

言佛子者。指六度菩萨。自利利他。堪绍如来家业。不同二乘之自利。故称佛子。修种种行。即三藏中。事六度也。无上慧者。即三藏佛。所有之一切智也。净道者。三藏所诠。全是生灭。菩提烦恼。更互相倾。须破烦恼而得菩提。断生死而有涅槃。故言净道也。

△二颂后三时二。初结前生后。二次第陈问。初又二。初结前。

文殊师利。我住于此。见闻若斯。

我住于此者。住于此土灵山法会也。见闻若斯者。见闻彼万八千土也。如上华严之诸佛菩萨。阿含之三乘圣众。为见华严之演说经典等。阿含之为说涅槃等。故云若斯者。总指前二时中。所见所闻。耳。

△二生后。

及千亿事。如是众多。今当略说。

及千等者。谓不独如上见闻而已。更有千亿亿事。故云及千亿事。此千亿众而且多。乃重言之。故云如是众多。不能一一尽举。但当略而说之。故云今当略说。则知下去所明。皆为略说耳。

△二次第陈问。分二。初总问。

我见彼土。恒沙菩萨。种种因缘。而求佛道。

恒沙菩萨者。以后三时。有四教菩萨故也。六蔽为因。六度为缘。四教不同。故言种种。求佛道者。指四教菩萨也。

△二别问。初十五行。乃次第问六度。次十五行半。乃不次第问六度。三有七行。乃问如来涅槃。有云次第者。是事六度。不次第者。是理六度。有云虽有次第与不次第。亦无别意。但是因其光中所见而问。此皆无的据。今言初之次第。是问方等。次之不次第。是问般若。后之涅槃。是问涅槃。三时之相。宛然在之。不得作余解也。文分三。初次第问方等。二不次第问般若。三问如来涅槃。初又六。初问檀。

或有行施。金银珊瑚。真珠摩尼。砗磲码瑙。金刚诸珍。奴婢车乘。宝饰辇舆。欢喜布施。回向佛道。愿得是乘。三界第一。诸佛所叹。或有菩萨。驷马宝车。栏楯华盖。轩饰布施。复有菩萨。身肉手足。及妻子施。求无上道。又见菩萨。头目身体。欣乐施与。求佛智慧。

金银等。是舍财。身肉等。是舍身。妻子是外身。手足是内身。次头目等。是舍命。若舍手足。未必丧命。若舍头目。命亦丧矣。然诸佛设教。必欲行施者。总由众生自从一念迷昧已来。自己之物。念念不欲与人。是谓之悭。他人之物。心心欲得于己。此谓之贪。以此悭贪。乃生死根本。若不破此悭贪。则生死何由得出。是以诸佛。教之行施。不但舍财。更于舍身及舍命也。无他。总欲其破悭贪。出生死。是故教其舍财。欲其得出世之法财。教其舍身。欲其得出世之法身。教其舍命。欲其得出世之慧命。所谓舍不坚而得坚固者是也。彼诸菩萨。能知如来设教之意。所以若财若身若命。或欢喜而布施。或欣乐而施与。回向则向于佛道。志求则求于佛道。使诸佛设教之意。得以不虚。自然称合佛心。故以为诸佛所叹也。上来舍身舍财舍命。乃光中所见也。现前有可舍身与命者。无他。此系大菩萨所行。吾佛欲人领会。身之与命尚舍。况身命外之财乎。若能舍财。自当得法财。若能舍身舍命。自当得法身慧命。故亦大菩萨行也。

△二问尸。

文殊师利。我见诸王。往诣佛所。问无上道。便舍乐土。宫殿臣妾。剃除须发。而被法服。

言诸王者。必有余人。若举其王。自该得臣民等。故但言王也。乐土是所依者。宫殿是所居者。臣妾是所御者。此皆难舍者。而能舍之。则其易舍者。可知矣。既皆舍而除须发。被法服。所谓三衣覆体。严净毗尼。故是尸也。又总论不出三聚。初往诣二句。是摄善法戒。次便舍二句。是摄众生戒。次剃除二句。是摄律仪戒。

△三问忍。

或见菩萨。而作比丘。独处闲静。乐诵经典。

闲静者。离众务为闲。无热闹为静也。

△四问进。

又见菩萨。勇猛精进。入于深山。思惟佛道。

无怯弱为勇猛。无闲杂为精进。深山不同尘寰市井。自无扰害。内心易为安静。所以得思惟佛道也。

△五问禅。

又见离欲。常处空闲。深修禅定。得五神通。又见菩萨。安禅合掌。以千万偈。赞诸法王。

初一行。是三乘次第禅。次一行。是一乘圆顿禅也。此一往分。若细论之。深修禅定一句是总。以其不止世间禅。及出世间禅。更有出世上上禅。故云深修禅定。是总也。得五神通。与又见等。方分三乘一乘。次第圆顿耳。得五神通者。盖神通有报得者。有修得者。有证得者。诸天所有之通。乃报得。三乘所有之通。乃修得。如来所有之通。乃证得。今言得五神通。亦非报得。亦非证得。乃修得也。

△六问慧二。初自行。

复见菩萨。智深志固。能问诸佛。闻悉受持。

智深等者。智即能观之智也。由此菩萨。能以上品寂光。而为所观之境。此境最为甚深。今以此境。而发乎智。则智亦随境而深。如函大盖亦大。故言智深也。然境既极其深。则非坚固之心志。自不能观。今既能观。则其所有之心志。自然坚固。而无漏失故言志固也。以其智深。所以能问诸佛。以其志固。所以闻悉受持。何者。盖无智之人。则不能问。虽有智而不深。亦不能问佛。今不唯能问。而且能问诸佛。则其所有之智。岂不深乎。又无志之人。则不能持。虽有志而不固。亦不能悉持。今不唯能持。而且能悉受持。则其所有之志。岂不固乎。

△二化他。

又见佛子。定慧具足。以无量喻。为众讲法。欣乐说法。化诸菩萨。破魔兵众。而击法鼓。

定慧具足者。非究竟具足。乃分证具足也。由能修于止观。以止止散。故能得于定。以观观昏。故能得于慧。当止之时而昏。还即以观而观乎昏。则定中亦具于慧。当观之时而散。还即以止而止乎散。则慧中亦具于定。由因中止观均调。故至果上。定慧具足也。欣乐说法者。即以具足定慧之法。为众说之。无少吝惜。故云欣乐说法也。破魔兵者。梵语魔罗。此云杀者。以其能害行人法身慧命故。亦云劫者。以其能劫行人功德法财故。然魔兵虽众。不出强软二种。强即现为长蛇猛兽神鬼怪异等。令行人生畏惧心。不得止观现前。软即现为父母妻子兄弟眷属等。令行人生爱染心。亦不得止观现前也。此二种之魔。若来恼乱。菩萨亦无别法为破。只是定慧。全体现前。则不破而自破矣。如何以定慧而破于魔。盖魔恼人。须乘行人之便。行人心若散乱。魔便乘虚而入。以为作恼。若一心禅定。魔何得便而入。又魔虽作恼。而我禅定现前。尚不见有内之身心可得。而更何有外之强软二种之魔事乎。所谓以定而破于魔也。如何以慧而破于魔。盖了达魔界如。佛界如。一如无二如。佛尚不可得。而况有于魔乎。此所谓以慧而破于魔也。击法鼓者。如诸佛破魔之后。必成道。成道之后。必说法。今菩萨亦然。故言击法鼓也。次第问方等已竟。

△二不次第问般若。为七。初问禅。

又见菩萨。寂然宴默。天龙恭敬。不以为喜。又见菩萨。处林放光。济地狱苦。令入佛道。

般若中先问禅者。盖非禅不智。故先以禅为问也。不以为喜者。非见天龙恭敬。我故不理。而云不以为喜。乃禅定现前。而天龙恭敬。便了不可得。既不可得。那得为喜。济地狱苦者。即悲拔于苦。既言地狱。为是最深之苦。最苦者。尚能济拔。其次者可知。令人佛道者。即慈与于乐。既言佛道。乃是最上之乘。既与最上。而不与人天二乘等。中下之乐。亦可知矣。

△二问进。

又见佛子。未尝睡眠。经行林中。勤求佛道。

未睡眠者。六识昏迷为睡。四肢放倚为眠。菩萨行于精进。六识不昏迷。四肢不放倚。故言未尝睡眠也。经行求道。如般舟三昧。九十日中。除住坐卧。余常行者是也。

△三问尸。

又见具戒。威仪无缺。净如宝珠。以求佛道。

言具戒者。若摄律仪戒。若摄善法戒。若摄众生戒。皆悉具足也。威仪等者。谓三种之戒。皆悉具足。就其律仪一种而言。圆满净洁。而无缺染。犹如宝珠圆净。而无缺染也。如是具足诸戒。不求人天。不求二乘。不求偏渐菩萨。唯求无上佛道。故言以求佛道也。

△四问忍。

又见佛子。住忍辱力。增上慢人。恶骂捶打。皆悉能忍。以求佛道。

忍辱力者。辱是所忍之境。即恶骂捶打也。忍是能忍之心。若但能忍于辱。而犹有能忍所忍。虽明忍辱。不得名力。今外不见有所忍之境。内不见有能忍之心。故言住忍辱力也。

△五又禅。

又见菩萨。离诸戏笑。及痴眷属。亲近智者。一心除乱。摄念山林。亿千万岁。以求佛道。

此二行。重问禅。离诸戏笑者。戏笑令人心生散乱。是故离之。修禅定者。眷属本当远离。而况痴者乎。此戏笑及痴眷属。乃是所离者。若所近者。乃有智也。故云亲近智者。所以智者。善能了知种种禅定者也。不但知世间禅。亦能知出世间禅。又能知出世一一禅。是故修禅菩萨。亲近者。唯愿决之。何禅为浅。何禅为深。何禅是偏。何禅是圆。乃弃于偏浅。修于圆深也。

△六问檀。

或见菩萨。肴膳饮食。百种汤药。施佛及僧。名衣上服。价值千万。或无价衣。施佛及僧。千万亿种。栴檀宝舍。众妙卧具。施佛及僧。清净园林。华果茂盛。流泉浴池。施佛及僧。如是等施。种种微妙。欢喜无厌。求无上道。

初四行。正明行施。饮食。医药。衣服。卧具四事。及舍宅园林等。皆所施也。次一行。明行施意。言种种微妙者。若一往就文而论。如上所施饮食。乃甘美者。衣服乃无价者。园林乃清净者。故言种种微妙。若克实据义而推。谓行种种施时。皆以般若妙慧运之。内不见有能施者。外不见有能受者。中间亦不见有所施之物。唯一真空实相。故云种种微妙。既能了达。唯一真空实相。自当生大欢喜。而无厌怠也。此亦无他。上欲求极果菩提耳。故云如是(云云)。

△七问慧。

或有菩萨。说寂灭法。种种教诏。无数众生。

此一行。是文字般若。说寂灭法者。寂灭法乃般若之体。离于四句。绝乎百非。故称寂灭。既其寂灭。则尚不可以心而思。那可以言而议。然有因缘时。亦得说也。则不妨无说中而有于说。故言说寂灭法也。种种教诏无数众生者。既有因缘。亦可得说。盖非一种而已。寂灭般若。本虽一法。由其机不同。故其说亦异。总由般若一会。有通别圆三种之机。或说寂灭法。为无生般若。以教诏通教之机。或说寂灭法。为无量般若。以教诏别教之机。或说寂灭法。为无作般若。以教诏圆教之机。故云种种等也。

或见菩萨。观诸法性。无有二相。犹如虚空。

此一行。是观照般若。观诸法性无有二相者。观即能观之智。诸法即所观之境。以智而照乎境。则全境是智。以境而发乎智。则全智是境。此能所同源。境智一体。故无有二相也。既境外无智。智外无境。无二相可得。若假喻而发明。犹如虚空一般。而虚空之外。无别有虚。空秪一相耳。又一解。谓般若之体。唯一寂灭之相。为化他故。所以说为无生无量无作之不同。然观诸法之性。元无二相。唯一寂灭而已。犹如虚空无二相。唯一澄寂耳。故云观诸法等(云云)。

又见佛子。心无所著。以此妙慧。求无上道。

此一行。是实相般若。谓诸法之体。本一实相。而无可着。由迷故实相。故凡夫则念念著有。二乘则念念着空。偏渐菩萨。则念念着中。虽所著之不同。皆名心有所著。佛子能以实相般若。照了诸法。全体实相。自不同凡夫著有。二乘着空。菩萨着中。故言心无所著。言妙慧者。既不同凡夫二乘。菩萨所著。则其所观之有。乃是妙有。所观之空。乃是真空。所观之中。乃是圆中。法法皆妙。相相俱真。举一有。有即不思议之妙慧。举一空。空即不思议之妙慧。举一中。中即不思议之妙慧。妙慧为因。必克妙果。故曰以此(云云)。然般若。名虽有三。体止是一。同一不思议妙智。就体。则云实相。就宗。则云观照。就证得起用。则云文字。不同历别前后不相摄也。不次第已竟。

△三问如来涅槃二。初总明。

文殊师利。又有菩萨。佛灭度后。供养舍利。

△二别明。

又见佛子。造诸塔庙。无数恒沙。严饰国界。宝塔高妙。五千由旬。纵广正等。二千由旬。一一塔庙。各千幢幡。珠交露幔。宝铃和鸣。诸天龙神。人及非人。香华伎乐。常以供养。文殊师利。诸佛子等。为供舍利。严饰塔庙。国界自然。殊特妙好。如天树王。其华开敷。

此明供养舍利。又见等。塔相与数也。供佛形像曰庙。供佛舍利曰塔。故云塔庙。宝塔下。塔之量也。一一下。塔之庄严也。幢以摧邪竖正为义。故丛林中。或铁铸。或石造。取其坚固高耸耳。幡以翻邪入正为义。故供具中。或纱罗。或绫帛。皆可造。取其轻扬动转耳。诸天下。塔之供养也。文殊下。释上严饰国界也。谓造此恒沙之塔庙。本欲供佛舍利。元无心于严饰国界。但国界。有此高妙宝塔。自然严饰。而殊特妙好也。若假喻明之。犹如天树王华开敷。元无心庄严于帝释天宫。但帝释天宫。有此天树王华。自然成于庄严。而妙好耳。故云文殊(云云)。

△二结请二。初标意。

佛放一光。我及众会。见此国界。种种殊妙。诸佛神力。智慧希有。放一净光。照无量国。我等见此。得未曾有。

△二请答。

佛子文殊。愿决众疑。四众欣仰。瞻仁及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佛子时答。决疑令喜。何所饶益。演斯光明。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示诸佛土。众宝严净。及见诸佛。此非小缘。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

佛子文殊者。世间知父莫如子。文殊既为佛子。则能知佛。所以请云。佛子文殊也。仰瞻等者。谓四众之仰瞻。及我是欲我弥勒问。故云世尊何故放斯光明。见四众之瞻仁。是欲文殊仁者答。故请云。佛子文殊。愿决众疑也。此四句。乃弥勒。出四众瞻仰之意。何所下。方是为其问耳。演斯光明者。盖由光明。而见彼土诸佛。演于华严。乃至演于涅槃。故言演斯光明也。所得妙法者。即佛知见。长远寿量。为所得之妙法也。弥勒此云为欲说此者。以下文有法说。喻说。因缘说。乃至长远寿量等说也。此中云为当授记者。以下文有授上根记。中根记。下根记。乃至授法身等记也。此则知弥勒之问。乃为众而问。非不知也。文殊当知等者。谓汝文殊。应当了知。四众龙神。上来瞻仁及我。及我是欲我问。我已问矣。瞻仁是欲汝答。汝应答矣。故云文殊当知。四众龙神。瞻察仁者。为说何等。为说何等者。谓如来既放斯光明。还是欲说所得妙法耶。还是欲为授记耶。抑亦舍此二途。更有说耶。故云为说何等也。

△二文殊酬答二。初长行。二偈颂。初三。初惟忖。

尔时文殊师利。语弥勒菩萨。摩诃萨。及诸大士。善男子等。如我惟忖。今佛世尊。欲说大法。雨大法雨。吹大法螺。击大法鼓。演大法义。

长行。疏文分四。今合为三。初尔时下惟忖。与疏同。二诸善下证验。合疏略广为一耳。三今见下结判。即疏分明判答也。初尔时者。即弥勒说偈。陈问方毕之时也。语弥勒者。弥勒乃是正发问者。故语也。及诸大士等者。灵山一会。若菩萨。若二乘。若四众。若天龙。无不生疑。故文殊酬答弥勒。以及诸大士等也。如我惟忖者。惟即思惟。忖即忖度。文殊意谓。弥勒问云。佛坐道场。所得妙法。为欲说此。为当授记。然我不能决定答之。但可惟古忖今。依稀仿佛而已。故云如我惟忖耳。欲说大法等五句。乃正惟忖也。此五句。须约两番解释。初望前现瑞。次约后正宗。望前者。欲说大法一句。是答说法瑞也。欲者。将然未然之谓。此欲字。要贯下四句。意谓我惟今如昔。忖昔如今。世尊现种种瑞。初说无量义经。则知欲说大法矣。何以知之。惟昔佛说无量义。明从一法。出于三乘五教。七种方便。无量诸法。一番表报之后。即便说于大法。还收三乘五教。七种方便。无量诸法。以归一法。昔佛既尔。今佛亦然。故知今佛既说从一出诸之无量义。还应欲说收诸归一之大法也。故云欲说大法。次雨大法雨一句。是答雨华瑞也。又忖昔佛。说法入定已。天雨四华。一番表报之后。则有无量菩萨。成于住行向地四十位之圆因。而得滋润慧命。增长法身。昔佛既尔。今佛亦然。故知今佛说大法。入定之后。天雨四华。还应欲润而增长也。故云雨大法雨。次吹大法螺一句。是答众喜瑞也。又忖昔佛。四众欢喜。一番表报之后。则改三乘为一乘。改九界。归佛界。昔佛既然。今佛亦尔。今佛四众欢喜之后。还应欲吹大法螺。令四众改九界三乘。而归佛界一乘也。故云吹大法螺。次击大法鼓一句。是答动地瑞也。我忖昔佛六种动地。一番表报之后。则有菩萨。翻破六位无明。今佛亦六种动地。还应欲击大法鼓。令一切众生。翻破六位无明也。故云击大法鼓。次演大法义一句。是答放光瑞也。我忖昔佛。放眉间光。照万八千土。一番表报之后。则令诸众生。得闻无上大法。而使究竟成就。今佛放眉间光。照万八千土。还应欲演大法义。令一切众生。咸得究竟成就也。故云演大法义。就此五句。答前现瑞。唯无入定。然雨华等四瑞。皆由入定而现。则举其四。自兼入定矣。若约后正宗。释此五句。初欲说大法一句。是总明成于四十位圆因也。意谓。如我惟忖昔佛。现瑞相之后。即便说于大法。而令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成于住行向地四十位之圆因。今世尊。既现于瑞应。亦欲说于一乘圆实之大法。而令一切咸得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成于四十位之圆因也。次雨大下四句。是别明成于四十位圆因也。雨大法雨。是明十住。开佛知见也。盖雨有润长之义。若闻妙法。自能开佛知见。从初住至十住。所有慧命。分分润泽。所有法身。分分增长。故云雨大法雨也。吹大法螺。是明十行。示佛知见也。盖螺有改转号令之义。若说大法。则能令众生示佛知见。则改十住之号。而为十行。故言吹大法螺也。击大法鼓。是明十向。悟佛知见也。盖鼓有警䇿之义。若说大法。则能令众生悟佛知见。警觉䇿进。从于十行。而至十向。故言击大法鼓也。演大法义。是明十地。入佛知见也。盖演有明其所以之义。若说大法。则能令众生入佛知见。而成十地。即破四十品无明。显四十分三德。比前之住行向为深。故云演大法义也。然惟忖一文。就前约后。两番消释。义无不尽。旨无不得者矣。

△二证验。分二。初总验。

诸善男子。我于过去诸佛。曾见此瑞。放斯光已。即说大法。是故当知。今佛现光。亦复如是。欲令众生。咸得闻知。一切世间。难信之法。故现斯瑞。

过去等者。谓我上所答。岂无的据。乃于过去诸佛所。曾见之瑞。而作此言。今则援古以实验之。且先总明。故言我于诸佛(云云)。欲令众生等者。盖今佛既如昔佛。欲说大法。何不直为演说。而必先现种种之瑞。方乃说耶。当知所说之法。但可以此闻彼不闻。彼闻此不闻。今乃欲令一切众生。若彼若此。咸得闻知难信难解之法。则必须验其常情。生其乐欲。故先现此种种之瑞也。然以何等法。为难信者。若说三乘是三乘。一乘是一乘。九界是九界。佛界是佛界。此是易信之法。今经则会三乘为一乘。则全三是一。一外无三。开九界成佛界。则全生是佛。佛外无生。此三一圆融。生佛平等之法。乃最为难信者也。言咸得闻知者。盖四十年前。未尝不说。未尝不闻。未尝不知。而不得令一切世间咸闻咸知。如华严三无差别。阿含无生忍。方等之实相。般若之真空。此皆难信之法。未尝不说。但华严圆人闻知。别人则不闻知。阿含秘密边闻知。显露边则不闻知。方等般若。亦唯圆人闻知。前三教人则不闻知。是则四十年前。虽说难信难闻难知之法。故不名咸得闻知。今乃欲说圆妙大法。开九界同一佛界。会三乘同一佛乘。则无论其是凡夫是二乘是偏渐。皆欲使其闻知难信难解之法。咸得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此非小可之事。必须验其常情。增其渴慕。所以见此种种之瑞也。则知现瑞。莫非为佛知见。故前文众集。表报妙人。现瑞表报妙理。疑念表报妙行。问答表报妙教。所以发起。全以正说为发起。正说。全以发起为正说也。此序正之大旨。不可不知者。

△二别验。分三。初明最初一佛。二明中二万佛。三明最后一佛。初又三。初举时分。

诸善男子。如过去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

△二出佛号。

尔时有佛号日月灯明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

彼佛号日月灯明者。日能照昼。以喻彼佛道种智。能知于有。月能照夜。以喻彼佛一切智。能知于空。灯者。能照日月之所不及。以喻彼佛一切种智。能知于中。以彼如来。三智具足。圆观圆证。就其德以彰名。故号日月灯明。此别号也。如来者。通号也。应供者。智断二德。皆悉具足。故应受一切众生供养也。正遍知者。若但知有不知空。知空不知中。知中不知空有。此不为遍知。但知有而不知空。则所知之有非妙有。不能一有一切有。乃至但知中而不知空有。则所知之中非圆中。不能一中一切中。所以不名正知也。彼如来不但知有。亦知空。不但知中。亦知空有。故为遍知。既三智圆知。则所知之有。乃是妙有。而一有一切有。乃至所知之中。是圆中。而一中一切中。故名正知也。明行足者。明即是慧。行即是福。若有慧无福。慧乃成狂。有福无慧。事不即理。彼如来则福之与慧。悉皆具足。故称明行足也。善逝世间解为一号。以其能即生死。而到涅槃。故称善逝。虽到涅槃。而不着涅槃。还入生死。度脱众生。故称世间。虽在世间。而不为世间所染。故称为解也。无上士。无上之道。唯佛独证。超世出世之士。故名无上士也。调御丈夫者。由如来能说谛缘之法。调凡夫著有之众生。以归于空。能说六度之法。调二乘着空之众生。以归于有。能说圆顿一乘之法。调偏渐菩萨之众生。以归于中。故称调御丈夫也。天人师者。三界之大师。四生之慈父。梵语佛陀。华言觉也。自觉觉他。觉行满足。三觉圆。万德具。故称佛也。具上九号。世出世之尊崇。故称世尊也。

△三明说法。又三。初说顿教同。

演说正法。初善中善后善。其义深远。其语巧妙。纯一无杂。具足清白梵行之相。

说法中。具明五时。演说正法者。大中至正之法也。若心佛众生。三有差别。则不得名正。华严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故名正法。初善者。谓华严能诠之教是善。即圆满修多罗也。中善者。谓华严所诠之理是善。即大总相法界也。后善者。谓华严所起之行是善。即不思议普贤行也。教为能诠。故言初。行依理起。故称后。理为所诠。复是所依。介于教行两楹之间。故名中。能诠教既圆满。所诠理即法界。所起行是普贤。故皆是善。有人谓。三善为三乘。不知彼经唯是别圆。那有三乘也。其义下释成也。义深远者。是释成中善。谓所诠之理是善。故其义深远也。竖则彻于三谛。无能测其底里。故云深。横则穷于法界。无能尽其边涯。故言远。又华严所诠之理。具乎二教。别义为深。以次第故。圆义为远。以圆融故。其语巧妙。是释成初善。谓由能诠之教是善。故其语巧妙也。言巧妙者。以华严虽兼别。其意正在圆。但由纯圆。难以信解。故兼别以为助显。以别为助。故言巧。得显于圆。故言妙也。纯一等者。是释成后善。谓由所起之行是善。故纯一无杂等也。唯一普贤不思议妙行。故言纯一。无有漏无漏凡小之行。故言无杂。能破惑谓之清。能显德谓之白。破惑则惑无不破。若见思。若尘沙。若无明。究竟皆破。显德则德无不显。若法身。若般若。若解脱。究竟咸显。故言具足清白也。又别教之行。乃独菩萨法。故言纯一。圆教之行。则无非佛因。故言无杂。别则须破烦恼而证菩提。断生死而显涅槃。故言清。圆则不须翻破。烦恼生死。本来全是菩提涅槃。故言白也。

△二说渐法同。

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

此乃说于阿含三藏。正化二乘。与今佛说渐初同也。

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

此方等般若二时中。具有四教菩萨。故言诸也。六波罗蜜。亦四教不同。藏教。是有相六波罗蜜。通教。是无相六波罗蜜。别教。是亦有相亦无相六波罗蜜。圆教。是非有相非无相六波罗蜜。此与今佛说渐中渐末同矣。

△三会圆教同。

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成一切种智。

此说法华也。言若二乘若菩萨。至此皆开佛知见。得无上菩提。成于一切种智。故云令得(云云)。阿含渐初。方等般若。渐中渐末。及会渐归顿。只是三乘之文。今约文分。所以为诸声闻等属阿含。为诸菩萨等属二酥。令得阿耨等。乃会归。只此一文。四味全收。此乃文殊巧说。经家巧集。天台之巧释耳。

△二明中二万佛。

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次复有佛。亦名日月灯明。如是二万佛。皆同一字。号日月灯明。又同一姓。姓颇罗堕。弥勒当知。初佛后佛。皆同一字。名日月灯明。十号具足。所可说法。初中后善。

所可说法等者。谓所有可说之法。无不皆善也。论其法体。本不可说。有因缘故。亦可得说。说称于机。故言所可说法。同上一佛之华严。教行理三。莫不是善。故曰初中后善。若就所可二句。具明三时亦得。若别圆机之因缘。则顿法可说。即称彼机。而说华严。是为初善。若有四教机之因缘。则渐法可说。即称彼机。而说阿含方等般若。是为中善。若有纯圆机之因缘。则非顿非渐之法可说。即称彼机。而说法华。是为后善。华严则时部居先。故言初。法华乃终穷极唱。故言后。三味。则介乎乳及醍醐之两楹。故称中。若初中后。莫不称机。故名善也。

△三明最后一佛。又三。初明已同。

其最后佛。未出家时。有八王子。一名有意。

有人云。昔佛有八子。今佛但一子。云何是同。今言数虽不等。而有子同也。一名有意者。有即妙有。所谓三千性相。百界千如是也。由此王子。能了达现前介尔一念意识。全体具足。三千性相之妙有。还依之而为圆观圆照。乃就其德以彰名。即名有意也。

二名善意。

善即六度万行众善也。由此王子。即介尔意识。能遍入万行众善之门。故名善意也。

三名无量意。

法性之体。充塞法界。是为无量。由此王子。能知介尔一念心中。具足此之法性。故云无量意也。

四名宝意。

诸佛所有功德法财。是谓之宝。由此王子。能于一念因心之中。积集诸佛所有功德法财。故名宝意也。

五名增意。

三德分显。名之为增。由此王子。能于现前介尔一念之心。以为能观。亦即此而为所观。所得三德。分证显著。就其所显以彰名。即名增意也。

六名除疑意。

除疑者。除即除断。疑即疑惑。由此王子。即于一念意识之中。而能圆断三惑。故名除疑也。

七名响意。

响即如声之有响。由此王子。能于一念意识之中。内冥乎理。外观乎机。从是而应机说教。以教逗机。如谷之答响。故名响意也。

八名法意。

法即八万四千法藏也。由此王子。能于一念意识之中。悉能受持诸佛法藏。故名法意也。

是八王子。威德自在。各领四天下。是诸王子。闻父出家。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悉舍王位。亦随出家。发大乘意。常修梵行。皆为法师。已于千万佛所。植诸善本。

有人云。是八王子之名。皆是在俗之称。那可以法门解释。殊不知八王子。久已植诸善本。故一出家。便能发大乘意。而为法师。如此。则岂不预知法门。而定以俗为名耶。故皆约法门为释。言发大乘意者。即发于上求下化四弘誓愿也。慈悲喜舍之四无量心。名为梵行。念念时时处处无不行之。故云常修也。

△二明今同二。初现瑞同。二疑念同。初又二。初此土六瑞与今佛同。

是时日月灯明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教菩萨法。佛所护念。说是经已。即于大众中。结跏趺坐。入于无量义处三昧。身心不动。是时天雨曼陀罗华。摩诃曼陀罗华。曼殊沙华。摩诃曼殊沙华。而散佛上。及诸大众普佛世界。六种震动。尔时会中。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及诸小王。转轮圣王等。是诸大众。得未曾有。欢喜合掌。一心观佛。尔时如来。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靡不周遍。

六瑞义如前释。今但读其文。结云。此是说法瑞也。乃至第六云。此是放光瑞也。

△二他土六瑞与今佛同。

如今所见。是诸佛土。

如今等者。谓今佛一光东照。万八千土之中。十种法界。五时法化。靡不显现。故言如今所见(云云)。

△二疑念同。

弥勒当知。尔时会中。有二十亿菩萨。乐欲听法。是诸菩萨。见此光明。普照佛土。得未曾有。欲知此光。所为因缘。

既生疑念。亦应有问有答。但略之耳。

△三明当同。又三。初显同。二释疑。三结会。初分七。初因人同。

时有菩萨。名曰妙光。有八百弟子。

菩萨名妙光者。由此菩萨。能以三智圆照三谛。全智即境。全境即智。境智圆融。不可思议。故名妙光也。有八百弟子一句。乃是伏难。为下释疑中。作一张本耳。

△二说法同。

是时日月灯明佛。从三昧起。因妙光菩萨。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因妙光等者。即是当机也。然彼佛明菩萨为当机。今佛以声闻为当机。云何是同。应知彼则妙光。化事已成。故称菩萨。今则身子。化事未成。故名声闻。宜知妙光。在法华已前。未尝不是声闻。身子在法华已后。亦应得是菩萨也。教菩萨法者。二乘得闻此经。大乘机动。则亦是菩萨耳。佛所护念者。以久默斯要。不务速说也。

△三时节同。

六十小劫。不起于座。时会听者。亦坐一处。六十小劫。身心不动。听佛所说。谓如食顷。是时众中。无有一人。若身若心。而生懈倦。

六十小劫谓如食顷者。总由乐法心切。故能见长为短。心若愁闷。则短时亦见为长也。有人云。彼佛六十小劫。谓如食顷。今佛五十小劫。谓如半日。何以彼多十劫。尚如食顷之短。今少十劫。反如半日之长耶。殊不知促长为短。全由如来之神力。若多促之。则六十劫。亦如食顷。若少促之。则五十劫。亦如半日。未有能促五十劫为半日。而不能促六十劫为食顷也。

△四唱灭同。

日月灯明佛。于六十小劫。说是经已。即于梵魔沙门。婆罗门。及天人阿修罗众中。而宣此言。如来于今日中夜。当入无余涅槃。

中夜入涅槃者。如来必从中日而生。中夜而灭。盖有所表也。诸佛如来。既五住究尽。二死永亡。何得有生有灭。今所以有生有灭者。乃欲化度众生。故现生灭。实非生灭。所谓生未尝生。灭未尝灭耳。今言中日生。中夜灭。盖中日虽阳盛。后分属于阴。如来由此而生。表生未尝生也。中夜虽阴盛。后分属于阳。如来由此而灭。表灭未尝灭也。既生未尝生。灭未尝灭。虽数数现生。数数现灭。乃是为化众生。实非有生灭也。

△五授记同。

时有菩萨。名曰德藏。日月灯明佛。即授其记。告诸比丘。是德藏菩萨。次当作佛。号曰净身。多陀阿伽度。阿罗诃。三藐三佛陀。佛授记已。便于中夜。入无余涅槃。

菩萨。名德藏者。以能含藏诸佛所有功德法财。故以彰其名也。又自能入三德秘藏。复能化他。同入其中。故名德藏也。然日月灯明佛起定。因妙光说法华经。乃授记德藏者。应知妙光。同乎身子。则说法中。已授记矣。今德藏。乃在唱灭之后。所授且是补处。则知但取授记同而已。非沾于当机一人而论也。言佛号净身者。净谓能破众惑。身谓能聚众德。以由德藏菩萨。在因之时。惑无不破除。德无不积聚。故果上之号。为净身也。

△六灭后同。

佛灭度后。

此灭后与下通经。依疏注只作一科。今分为二者。以下偈颂。有分布舍利。起塔求道诸文。固与妙光持经演说。显判两节也。故分之。

△七通经同。

妙光菩萨。持妙法莲华经。满八十小劫。为人演说。

△二释疑二。初释文殊与释迦疑。

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妙光教化。令其坚固。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诸王子。供养无量。百千万亿佛已。皆成佛道。其最后成佛者。名曰然灯。

疑谓文殊虽云大智。然居等觉因位。而是弟子。释迦乃是妙觉。而又是师。云何等觉弟子。能知妙觉师耶。是故释云。日月灯明佛八子。皆师妙光。乃至最后成佛者。名曰然灯。妙光既为八子之师。八子传传授记。其最后名然灯。而为释迦师。逆而推之则释迦。望妙光。乃九代祖矣。文殊今日。虽为释迦弟子。推之往昔。元是释迦之祖。以祖知解。有何疑焉。言妙光教化等者。以八王子。前随父出家之时。发大乘意。即已发菩提心矣。妙光唯恐其退大取小。故教其所发之心。使不退转耳。故言令其坚固也。

△二释弥勒与文殊疑。

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曰求名。贪着利养。虽复读诵众经。而不通利。多所忘失。故号求名。是人亦以种诸善根因缘故。得值无量。百千万亿诸佛。供养恭敬。尊重赞叹。

疑谓文殊弥勒。同是等觉。何以问必弥勒。而非文殊。答必文殊。而非弥勒。是故释云。八百弟子中。有一人。号曰求名。如是则弥勒。乃为文殊之弟子。为弟子者应问。文殊乃为弥勒之本师。为本师者应答。又何疑焉。言求名等者。非同凡夫贪名求利。谓之贪著名利。乃由其不达遍计本空。依他幻有。唯一圆成实性。故言贪着利养。乃至而不通利也。

△三结会。

弥勒当知。尔时妙光菩萨。岂异人乎。我身是也。求名菩萨。汝身是也。

△五结判文殊酬答。

今见此瑞。与本无异。是故惟忖。今日如来。当说大乘经。名妙法莲华。教菩萨法。佛所护念。

此文殊酬答。须引佛为证者。若直尔自说。无以证验。其谁肯信。所谓寄之空言。不若验之实事。故引古为答也。然须广引二万佛者。若但引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证同。则人犹未为之重信。谓彼佛虽尔。今佛岂然。故广引二万诸佛。无不皆然。乃人能为之信受矣。又弥勒之问。则以光中所见东方万八千土为问。乃显横。与今佛设化同。文殊之答。则以过去无数劫前所见诸佛为答。乃显竖。与今佛设化同。总之举横举竖。无不皆同。以显今佛从定而起。必当说于妙法华经。与十方三世诸佛所说。靡不同者。故一问一答。得与正宗之发起也。

△二偈颂。上长行有三。今惟忖略耳。上证验中。分总别为二。今但颂别。上别有三。最初中间最后。今但颂初后。不颂中间也。分文为二。初颂证验。二颂结判。初又二。初颂最初一佛。

尔时文殊师利。于大众中。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世。无量无数劫。有佛人中尊。号日月灯明。世尊演说法。度无量众生。无数亿菩萨。令入佛智慧。

初二句。颂时分。次二句。颂佛号。世尊一句。颂华严也。即演说正法初善等文。度无量一句。颂上为求声闻支佛者。说四谛因缘。是阿含也。无数一句。颂上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蜜。是方等般若。二时也。令入一句。即令得阿耨菩提。成一切种智。若人天。若二乘。若菩萨。皆得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此说法华。具有五时也。

△二颂最后一佛三。初颂已同。

佛未出家时。所生八王子。见大圣出家。亦随修梵行。

言大圣者。即灯明佛也。大圣之义。如弘传序释。出家有三义。一剃除须发者。不论形同法同。同是出家相状。此出世俗家也。二既得出家。依法修持。破见思烦恼。离分段生死。此出三界家也。三依大乘教。而为修习。更破无明烦恼。更离变易生死。直至等觉。一品无明。一分变易。悉皆得离。此出无明家也。彼佛不唯出世俗三界之家。乃出无明之家也。若八王子。虽止出世俗家。据长行中文。发大乘意。亦可谓出无明家也。

△二颂今同二。初颂现瑞同。二颂疑念同。初又二。初颂此土瑞。

时佛说大乘。经名无量义。于诸大众中。而为广分别。佛说此经已。即于法座上。加趺坐三昧。名无量义处。天雨曼陀华。天鼓自然鸣。诸天龙鬼神。供养人中尊。一切诸佛土。即时大震动。佛放眉间光。现诸希有事。

言分别者。即从于一法中。分出二法三道四果等。无量诸法。故言广也。

△二颂他土瑞二。初颂见十种法界。二颂见五时法化。初二。初颂六趣凡夫。

此光照东方。万八千佛土。示一切众生。生死业报处。有见诸佛土。以众宝庄严。琉璃玻璃色。斯由佛光照。及见诸天人。龙神夜叉众。乾闼紧那罗。各供养其佛。

各供养者。天人八部。无不供养。故云各。又是万八千土之多。故言各也。

△二颂佛说三乘。

又见诸如来。自然成佛道。身色如金山。端严甚微妙。如净琉璃中。内现真金像。

言如来者。既举其主。伴自摄矣。盖此法身。凡圣平等。生佛一如。众生则全体在迷。是以不能显发。诸佛则能证得本有。故云自然成佛道也。身色二句。明如来之报身。报有二种。若自受用报。则以法门为身。而无色像可见。今言身色如金山。乃被十地机。他受用报。即尊特胜应为身也。以巍巍堂堂。相好庄严。故言端严甚微妙也。如净琉璃二句。明如来之应身。从于法报。起于应身。无谋变化。应现无方。假喻发明。犹如金像。现于琉璃之中。内外明彻。而无隔碍也。然乃法报为应耳。

△二颂见五时法化。

世尊在大众。敷演深法义。一一诸佛土。声闻众无数。因佛光所照。悉见彼大众。或有诸比丘。在于山林中。精进持净戒。犹如护明珠。又见诸菩萨。行施忍辱等。其数如恒沙。斯由佛光照。又见诸菩萨。深入诸禅定。身心寂不动。以求无上道。又见诸菩萨。知法寂灭相。各于其国土。说法求佛道。

初二句。即说华严时。初中后善。乃至具足清白梵行之相也。次一一下一行。声闻无数。即阿含也。三或有下一行。颂方等也。四又见下一行。颂般若也。又可一一等三行。颂阿含。以具有三乘故。又见等二行。颂二酥。以具诸菩萨故。知法寂灭相者。谓以般若妙智。观一切法。不生不灭。不去不来。不一不异。不断不常。如是则生灭一如。去来平等。一异断常。皆不可得。所谓一切诸法。本寂灭相。不复更灭也。

△二颂疑念同。

尔时四部众。见日月灯佛。现大神通力。其心皆欢喜。各各自相问。是事何因缘。

各各自相问者。非谓四众八部。发言相问。乃各生疑念推测。为相问耳。若发言问。须是发起众。唯是一人。如今会之中弥勒也。

△三颂当同。又三。初颂显同。二颂释疑。三颂结会。初分七。初颂因人同。

天人所奉尊。适从三昧起。赞妙光菩萨。汝为世间眼。一切所归信。能奉持法藏。如我所说法。唯汝能证知。世尊既赞叹。令妙光欢喜。

言适从三昧起者。不前不后。正当其时。谓上来一番现瑞之后。四众无不生疑动念。则大机已发动也。如来称彼机动而起。故言适耳。汝为世间眼者。若不知实相妙理。则如盲人无眼。今妙光菩萨。一闻如来所说。自能了知诸法实相。如有眼人矣。又能引导他人。见于实相妙理。岂不为世间之眼乎。唯汝能证知者。若闻佛所说。但知名识字而已。此乃解知。不名证知。今妙光菩萨。闻佛所说法。不但知名识字。更能如说而行。依之证入。故言证知也。令妙光欢喜者。非因佛赞叹而生欢喜。由前见佛现种种非常之瑞。心生疑念。而犹未决。今佛从定而起。必谈非常之法。言我所说法。汝能证知。盖佛语不虚。我必能知佛所说。故生欢喜也。

△二颂说法同。

说是法华经。

△三颂时节同。

满六十小劫。不起于此座。所说上妙法。是妙光法师。悉皆能受持。

△四颂唱灭同。

佛说是法华。令众欢喜已。寻即于是日。告于天人众。诸法实相义。已为汝等说。我今于中夜。当入于涅槃。

当入涅槃者。若诸法实相之义未说。则出世本怀未畅。大事因缘未明。今既已说。则化事已成。更无所作。是故当入涅槃也。

汝一心精进。当离于放逸。诸佛甚难值。亿劫时一遇。

言一心精进者。不二于二。不三于三。唯是一心。精而不杂。进而不退耳。盖既闻实相妙理。自当依之修习。自当为之流通。故嘱令精进也。离于放逸者。如六根对六尘。便起六识。随逐六尘。名为放逸。今当离此放逸也。诸佛难值二句。是释嘱累。谓令汝精进。又离放逸者。盖由诸佛难值难遇故也。难值今已值。难遇今已遇。岂得不为精进。而不离放逸乎。

世尊诸子等。闻佛入涅槃。各各怀悲恼。佛灭一何速。圣主法之王。安慰无量众。我若灭度时。汝等勿忧怖。

圣主法者。以其欲说妙法。即说妙法。欲示涅槃。便示涅槃。于诸法中得大自在。故称为王也。

△五颂授记同。

是德藏菩萨。于无漏实相。心已得通达。其次当作佛。号曰为净身。亦度无量众。

言无漏实相者。如华严云。诸法实相义。三乘皆得。而不名为佛。当知三乘人。所得实相。乃是有漏。但见其空。而不见不空故也。今无漏实相。即边邪皆中正。不漏落二边也。既得无漏实相。心已通达。所谓三德显。三智满。故云其次当作佛也。

△六颂灭后同。

佛此夜灭度。如薪尽火灭。分布诸舍利。而起无量塔。比丘比丘尼。其数如恒沙。倍复加精进。以求无上道。

如薪尽火灭者。喻如来之入涅槃。由于机尽。如世之火。由薪而有。薪若一尽。火即随灭。众生之机如薪。如来之应如火。机薪若尽。应火应灭。故云如薪尽火灭。倍复加精进者。以由如来唱灭之时。嘱其一心精进。今如来既已入灭。则追忆所嘱。而心生恋慕。于所说妙法。必得了达。所谓应以灭度而得度者。即灭度之。

△七颂通经同。

是妙光法师。奉持佛法藏。八十小劫中。广宣法华经。

△二颂释疑二。初颂释文殊与释迦疑。

是诸八王子。妙光所开化。坚固无上道。当见无数佛。供养诸佛已。随顺行大道。相继得成佛。转次而授记。最后天中天。号曰然灯佛。诸仙之导师。度脱无量众。

言天中天者。天是天然自然。乐胜身胜之义。然天有四种不同。谓世间天。生天。净天。第一义天。世间天者。即国王是。以其所有受用。悉皆自然。故名世间天。生天者。即三界诸天。由修十善以及禅定。方能生彼。受自然乐。故名生天。净天者。即声闻缘觉。以其能修谛缘之法。破于见思烦恼。超乎三界生死。得六神通。游行无碍。故名净天。第一义天者。即十住已去。法身菩萨。以其依乎中道第一义谛。发乎中道不思议智。还照中道不思议境。一登初住。便能分显第一义谛。感实报无碍庄严之土。故名第一义天。今如来。不但超乎世间之天。乃至超乎第一义天。故云天中天也。言诸仙之导师者。仙以迁变为义。亦有多种。若世间人。能修五通。得诸神力。迁转自在。名世间仙。声闻缘觉。能观真谛。断三界生。得心自在。名二乘仙。诸大菩萨。分破无明。游戏神通。分身百界。名菩萨仙。若在如来。则五住究尽。二死永亡。于诸法中。得大自在。名如来仙。若世间仙。则全未断惑。二乘仙。则但断见思。菩萨仙。则无明未尽。皆不名真仙。唯有如来。得名真仙。复能引导世间等仙。以成究竟真仙。故称诸仙之导师也。

△二颂释弥勒与文殊疑。

是妙光法师。时有一弟子。心常怀懈怠。贪著于名利。求名利无厌。多游族姓家。弃舍所习诵。废忘不通利。以是因缘故。号之为求名。亦行众善业。得见无数佛。供养于诸佛。随顺行大道。具六波罗蜜。今见释师子。其后当作佛。号名曰弥勒。广度诸众生。其数无有量。

随顺行大道者。谓能随顺信从。妙光教化。而行菩萨大乘之道也。

△三颂结会。

彼佛灭度后。懈怠者汝是。妙光法师者。今则我身是。

△二颂结判四。初答名目。

我见灯明佛。本光瑞如此。以是知今佛。欲说法华经。

言本光瑞如此者。本即本昔。谓本昔放光等瑞之所表报耳。本昔灯明佛。说法入定。一番现瑞之后。则说于大法。收无量以归一也。又昔佛天雨四华。一番现瑞之后。则雨大法雨。令诸众生成四十位。圆因也。又昔佛四众欢喜。一番现瑞之后。则吹大法螺。而改九界三乘。同归佛界一乘也。又昔佛地六震动。一番现瑞之后。则击大法鼓。令诸众生翻破六位无明也。又昔佛放眉间光。一番现瑞之后。则演大法义令诸众生咸得究竟成就菩提也。昔佛现瑞之所表报。必说法华经矣。今佛岂不然。以此而知。今佛亦说法华经也。法即法体。华是比喻。是乃结判今经以法喻为名。盖可知矣。

△二答理体。

今相如本瑞。是诸佛方便。今佛放光明。助发实相义。

言是诸佛方便者。谓本昔现瑞。乃是显实相之方便。盖何以见得。以佛放斯光瑞。助发实相义故也。实相妙义。由此光显。岂非实相之方便乎。言助发者。助以对正而言也。若以能观之智。照乎实相理境。还以实相理境。发乎能观之智。以智照境。以境发智。境智相冥。显发实相。此乃正发。非助发也。今但现于种种瑞相。发起实相妙义。故言助发也。又助发者。若直以语言文字之声教。说于教行人理之四一。令诸众生。了知诸法实相。亦是正发。非助发也。今不以声教诠显。但以形教表报。上根睹之。则能了知实相。故云助发也。上言说法华经。经是能诠之名。今言助发实相义。义即所诠之体。是乃结判今经以实相而为其体。亦可知矣。

△三答宗要。

诸人今当知。合掌一心待。佛当雨法雨。充足求道者。

言一心待者。待有二义。即停待对待也。停待者。谓如来已现瑞相。不久即欲说于妙法。且少为之停待也。对待者。谓所说者。必是妙法。此乃甚深难解者。若不将己之心。对于如来所说。则佛所说。与亡心。便不相当。又何能为之信受领解。故须合掌一心待也。一心虽有事理不同。此应理一心耳。雨法雨者。法即实相一乘妙法。雨有增长润泽之义。谓妙法能润泽慧命。增长法身。犹如世间之雨。故言法雨也。充足求道者。即求于一乘无上之道也。求是修于妙因。若能修因自当克果。是乃结判今经一乘因果为宗。又可知矣。

△四答力用。

诸求三乘人。若有疑悔者。佛当为除断。令尽无有余。

言疑悔者。疑谓疑惑。悔即悔恨。由三乘人。向闻如来所说法。修之证之。谓究竟矣。今若闻唯一佛乘。则疑如来向说三乘有失也。然我等依之而修。已得证入。岂可谓无三乘哉。既有三乘。则疑如来今之所说一乘为失。此因闻如来今昔说法不同。所以疑惑也。又三乘人。为如来昔日所说。依之而修。各有所得。今说一乘。若依之而修。将无所得。胜于昔乎。然若更有所得。则使前来修于三乘。所有勤苦。乃成虚浪。于此大小两楹之间不达。所以悔恨也。佛当为除断者。若有如上之疑。佛今当为之除。如下文云。十方佛土中。唯有一乘法。无二亦无三。除佛方便说。是则本无三乘。由众生言佛道长远。生于怯弱。乃不获已。而权说三乘。虽说三乘。意元在一。故向来说有三乘。亦无有失。今说一乘。乃本来是实。又有何失。此即除其疑也。若有如上之悔。佛今当为之断。如下文云。千二百罗汉。悉亦当作佛。又云汝等所行。皆菩萨道。既前之所行。是菩萨道。而当作佛。则今之得闻。固不失。前之所行。亦不虚。此即断其悔也。疑悔既断。实信自生。是乃结判今经断疑生信为用。更可知矣。若论教相。只是分别上之名等四重。不待言而自具矣。是以天台智者大师。释此经题。用于五重玄义。所谓第一释名。则以法喻为名。乃至第五判教相。则以醍醐为教相。本出于此。故玄义通说七章中之引证。引此文以证五重耳。文殊初以惟忖。次以证验。三以结判。使弥勒等疑念顿息。可谓善以问答者矣。已上虽有通别二序不同。总是为一经之由致。由致既彰。正宗宜起。故次即方便品去。说正宗也。释序品竟。

妙法莲华经演义卷第一之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