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秦三藏法师 鸠摩罗什奉 诏译

天台教观 一松大师 讲录

清 东瓯释氏 晓柔广和 编定

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第十二

若欲推此品之来由。总是如来。欲流通此妙法华经。乃于法师品中。发明能持之人极其尊。所持之法极其胜。虽则如此一番发明。若不为之证成。则人犹未之信。故次即于宝塔品中。明乎多宝则如是而证明。分身则如是而助发。释迦则如是而唱募。以证成乎法胜。法胜既其有证。人尊岂得无凭。故有此一品。乃是证成人尊之文也。然何以见得此品。便可证成人尊。以由此中。初则明于昔时调达弘经。得成天王如来。次则明于今日龙女闻法。而能证无垢世界。若调达具五逆。无恶不造之者。而由于弘经得成佛。则其善者。而能弘经成佛。不待言矣。若龙女是畜类。而又是女身。亦由听法而证菩提。则其人天丈夫。而能听法成佛。亦不待言矣。如此则随其九界三乘。七种方便。一切众生。要知不弘此经。不闻此经则已。若能弘听此经。则无有不成佛者。既皆得成佛。则人岂不极其尊乎。是故此品。可以证成乎人尊也。然此品中。初则虽明提婆达多弘经而得成佛。次则即明龙女闻法而证菩提。何以品题之中。但标提婆达多。而不言龙女。盖论其意。自有多种。一者此品为欲证成人尊。其意在于弘通此经。今提婆达多。乃是能弘之人。龙女乃是闻法之者。其意既在弘通。是故但标提婆达多能弘之人。而略于闻法之龙女也。二者欲显今日。释迦能演说此经。皆往昔发愿勤求。而得闻此修此证此。故今又能为大众说此。大众既得闻此妙法华经。则亦当如佛而修而证。又当感佛今日之恩。念佛往昔之愿。而更宜为之在在流通。使不断绝。故但标达多。而不标龙女也。三者达多。既为释迦之知识。龙女既是文殊之弟子。而文殊今日。乃称师于释迦。则龙女望于达多。已当曾祖矣。以孙逊祖。乃所当者。故但标达多。而不标龙女也。四者两人。虽俱成佛。若龙女则现往南方无垢世界。成等正觉。只如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固为不信之者。既观其如此。则不敢不信。故文云。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则此龙女成佛皆已信之者。若夫调达。多恶之人。如来虽记其得成天王之佛。然更须过于无量之劫。既现在未即成佛。则人取信为难。故文中佛亦为之劝信云。若闻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恶道莲华化生。是则龙女现为可信。调达人有未信。今欲人之必信而不疑。故但标达多。而不标龙女也。五者二人虽俱成佛。皆证人尊。而达多乃是释种丈夫。龙女乃是畜类女身。则自当以女让男。以畜逊人。以贱逊贵。故但标达多。而不标龙女也。六者品中虽并明二人。然初则先明调达。次乃因智积求退。佛止令住而后。方明龙女。则举于前之初。自能称于后之末。故但标达多。而不标龙女也。七者已有上之六意。则自当以提婆达多而为品题。故如来具明功报之后。即金口宣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妙法莲华经。提婆达多品。而不言妙法莲华经龙女品。则知此品之目。唱自金口。非译人所添。亦非经家所安。故但标提婆达多。而略不标龙女也。梵语提婆达多。此云天热。以其是逆行菩萨。无恶不造。为释迦之怨。故其初生时。人天之心。皆为之热。即名天热也。亦名天授。父母祷之于天。天授之。故亦名天授也。

△品文为二。初引昔通经二明今宣化。初二。初师弟通经。二结会古今。初二。初长行。二偈颂。初三。初国王求法。

尔时佛告诸菩萨。及天人四众。吾于过去无量劫中。求法华经。无有懈倦。

吾于过去等者。谓我今日能为汝等。说此经者。亦非无因。由我往昔。勤求此经。依之修习。遂得成佛。故于今日。乃能为汝等。说于此经也。此是总明过去求经也。

于多劫中。常作国王。发愿求于。无上菩提。心不退转。

此是别举时分。以明求经也。言常作国王者。当知此经。乃是诸经之王。故有能闻解受持。依之修习。在人间必为人中之王。在天上必为天中之王。纵业重而不能免于恶道。堕畜生类中。亦必为禽兽中王。今彼王能于无量劫中。勤求此经。以故多劫。常为国王也。既作国王。而所发之愿。而不求二乘。不求三有。亦不求菩萨。唯愿求无上菩提佛果。其心无有退者。不为三有所转。不为二乘所转。亦不为菩萨所转。此是明其发愿也。

为欲满足。六波罗蜜。勤行布施。心无吝惜。象马七珍。国城妻子。奴婢仆从。头目髓脑。身肉手足。不惜躯命。时世人民。寿命无量。为于法故。捐舍国位。委政太子。击鼓宣令。四方求法。谁能为我。说大乘者。吾当终身。供给走使。

此是明其起行。言满足六波罗蜜者。若言三祇百劫修于六度。如有满时。此乃三藏菩萨。满足事六度也。此中彼王。欲求此经。而须满足行六度者。以此经所诠。诸法实相之法性。全具足乎六度。故欲求此经。须行六度。而言满足行者。谓了知法性之中。本无悭贪。而不妨随顺法性。终日行于布施。乃至了知法性之中。本无愚痴。而不妨随顺法性。终日行于般若。是名满足六波罗蜜也。此是总明欲满足六度。勤行布施下。是别明布施度。时世人民下。是别明般若度。举其一始一终。以摄中之四也。别明布施中。象马等是舍财。妻子等是舍身。妻子是外身。头目等是内身。不惜躯命。是舍命也。所以须舍财。并舍身命。以此之三者。总为不坚之物。故舍于世间不坚之财。以易出世间之坚固功德法财。舍于四大不坚之身。以易大乘坚固之法身。舍于色心不坚之命。以易大乘坚固之慧命也。

△二仙人说经。

时有仙人。来白王言。我有大乘。名妙法华经。若不违我。当为宣说。

不违我者。非谓不违于供给也。谓我有妙法。若能如我所说而行。依之修习。当为宣说。若不依之而修。则虽说无益。故颂则云。若能修行者。我当为宣说也。

△三闻法信受。

王闻仙言。欢喜踊跃。即随仙人。供给所须。采果汲水。拾薪设食。乃至以身。而为床座。身心无倦。于时奉事。经于千岁。为于法故。精勤给侍。令无所乏。

初则欲求妙法。今已得之。则果所愿。而遂所求矣。故为之欢喜。而踊跃也。

△二偈颂二。初正颂。二出意。初三。初颂国王求法。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

我念过去劫。为求大法故。虽作世国王。不贪五欲乐。椎钟告四方。谁有大法者。若为我解说。身当为奴仆。

△二颂仙人说经。

时有阿私仙。来白于大王。我有微妙法。世间所希有。若能修行者。吾当为汝说。

△三颂闻法信受。

时王闻仙言。心生大喜悦。即便随仙人。供给于所须。采薪及果蓏。随时恭敬与。情存妙法故。身心无懈倦。

△二出意。

普为诸众生。勤求于大法。亦不为己身。及以五欲乐。故为大国王。勤求获此法。遂致得成佛。今故为汝说。

△二结会古今三。初正为结会。

佛告诸比丘。尔时王者。则我身是。时仙人者。今提婆达多是。

△二具明功报二。初明弟子功报。二明师之功报。初二。初明因成。

由提婆达多善知识故。令我具足六波罗蜜。慈悲喜舍。

善知识者。谓此经是能诠之教。所显之理。所起之行。而提婆达多。则能一一了知。知此经乃是一乘圆实。无上醍醐之教。知此经乃是诸法实相。权实不二之理。知此经乃是法界不思议之行。如此若教若理若行。无不善知善识。故言善知识也。令我具足等者。谓初则为欲满足六波罗蜜。今由提婆达多。令得具足。不但具足六度。亦且具足四无量心。能与乐为慈。与乐而乐无不与。能拔苦为悲。拔苦而苦无不拔。喜者。喜一切众生。而能离苦得乐也。舍者不但亲者而能与其乐。又冤者亦能拔其苦也。

△二明克果。

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紫磨金色。十力四无所畏四摄法。十八不共神通道力。成等正觉。广度众生。皆因提婆达多。善知识故。

其因既成。其果自克。故能具足三十二相。乃至具足神通道力。而成等正觉也。自既因成果克。还能化他。亦成于因。而克于果。故能广度众生也。皆因等者。谓能成于因。能克于果。能为自行。能为化他。皆由提婆达多。而能之也。

△二明师之功报四。初明得果时分。

告诸四众。提婆达多。却后过无量劫。

△二明佛国名号。

当得成佛。号曰天王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世界名天道。

佛号天王。国号天道者。以其因中。为逆行菩萨。无恶不造。故初生时。人天心热。即名天热。若至果时。则能以无上之道。教化一切天人。而于诸法之中。得大自在。故佛号天王。世界即名天道也。

△三明寿命说法。

时天王佛住世。二十中劫。广为众生。说于妙法。恒河沙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发缘觉心。恒河沙众生。发无上道心。

说于妙法者。乃是即粗而妙之妙法也。以彼佛亦先开于权。次显于实。故即其所开之粗法。而是妙法也。由先开权。故有恒沙众生得罗汉果。发缘觉心。由次显实。故有恒沙众生。发无上道心。以至不退转也。然发心有三种。谓名字。相似。分证也。若以发僧那于始心。终大悲于赴难。此即名字发心也。若言十善菩萨发大心。长别三界苦轮海。此即相似发心也。若言初发心时。便成正觉。所有慧身。不由他悟。一发一切发。正因发时。缘了亦发。缘因发时。了正亦发。了因发时。正缘亦发。此即分证发心也。

得无生忍。

得无生忍者。谓不生不灭之理。忍可于心也。然有五忍。谓信忍。伏忍。柔顺忍。无生忍。寂灭忍。于此无生之理。而能信解。忍可于心。名为信忍。即名字位也。于此无生之理。而能圆观圆照。忍可于心。而能伏于惑。名为伏忍。即观行位也。于此无生之理。忍可于心。柔和善顺。而得相应相似。名柔顺忍。即相似位也。于此无生之理。忍可于心。而能了了。知一切法悉皆无生。破一分无明。显一分三德。乃至破四十一品无明。显四十一分三德。名无生忍。即分证位也。于此无生之理。忍可于心。而能究竟了知。一切诸法。悉皆不生不灭。二死咸尽。五住永除。登涅槃山顶而究竟寂灭。名寂灭忍。即究竟位也。当知五种之忍。虽第四得名无生忍。而初后皆可名为无生。又不但无生为尔。即余之四忍。亦可皆初后也。如初信忍。下四忍皆可名信忍后寂灭忍。上四忍。亦皆可名寂灭忍也。

至不退转。

不退转者有三。谓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能破见思。登于圣果。则永不退圣人之位。故名位不退。即圆教初信至七信是也。能破尘沙。行于化导。则永不退菩萨之行。故名行不退即八信至十信是也。能破无明。证于三德。则永不退中道之念。故名念不退。即初住已去是也。然上文中。初言发无上道心。次言得无生忍。今言至不退转。则应分于次第。使言不成剩。言虽次第。意实圆融。不妨不次。而言于次。发无上道心。于三种中。乃是名字发心。得无生忍。于五种中。乃是伏及柔顺二无生忍。至不退转。于三种中。乃是念不退转。即从阿至茶。任运流入妙觉果海是也。如是则始从名字。次于观行相似。次于分证究竟五即中。顺修之始终次第具足。而文不成剩也。

△四明正像久远。

时天王佛。般涅槃后。正法住世。二十中劫。全身舍利。起七宝塔。高六十由旬。纵广四十由旬。诸天人民。悉以杂华。末香烧香涂香。衣服璎珞。幢幡宝盖。技乐歌颂。礼拜供养。七宝妙塔。无量众生。得阿罗汉果。无量众生。悟辟支佛。不可思议众生。发菩提心。至不退转。

△三劝信不疑。

佛告诸比丘。未来世中。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妙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净心信敬。不生疑惑者。不堕地狱。饿鬼畜生。生十方佛前。所生之处。常闻此经。若生人天中。受胜妙乐。若在佛前。莲华化生。

言净心信敬者。既言信敬则已。而更言净心何也。盖善人而得成佛。则人所易信。亦不劝其净心信敬。今提婆达多。乃是极恶之人。亦得成佛。则人所难信。故劝一切众生。须以净心而信敬也。如何净心信敬。谓信得释迦牟尼之所以得成佛者。由能了达修善全即性善。故得成佛也。提婆达多之所以得成佛者。由能了达修恶全即性恶。故得成佛也。何以了达修恶全即性恶。便能成佛。盖所有修恶。非离性而别有。乃全性而起者。既修恶全从性起。则全体即是性恶。而性恶融通。任运摄得佛界性善。故能了达。即能成佛也。然毕竟何以为修善性善。为修恶性恶。性善性恶。无他。即众生介尔一念心中。理具之十界是也。理具佛界即性善。理具九界即性恶也。修善修恶。亦复无他。即众生介尔一念心起。事造之十界是也。事造佛界。即是修善。事造九界。即是修恶也。修善即性善者。事造之佛界。全由理具而有。则从性而起乎修。修元即性。全修而归乎性。性元即修。故传弘决云。但观理具。俱破俱立。俱是法界。俱破者。即一破一切破。不思议真谛也。俱立者。即一立一切立。不思议俗谛也。俱是法界者。即二边绝待。一绝一切绝。不思议中道第一义谛也。既观乎理具之俱破俱立。俱是法界。不思议三谛。则岂不是全理具之性善。而起乎事造之修善。全事造之修善。而元即是理具之性善耶。故知修善全即性善。既能了此则性修不二。修性一如。故能成佛也。修恶全即性恶者。事造九界。亦由理具而有。则亦从性而起乎修。全修而即乎性也。而言性恶融通。任运摄得佛界性善者。以性恶性善。同一众生介尔一念心具。岂不能任运摄得。如不二门云。清浊之性虽殊。而浊成本有。浊虽本有。全体是清。则知性恶。任运摄得性善也。何以知之。盖清波之性。即是性善。浊波之性。即是性恶。浊波即是修恶。浊成本有。即修恶全本性恶。浊虽本有。全体是清。即性恶全即性善也。既能了此。则所有修恶。非离性而别有。乃全体从性恶而起。既全性恶而起。则全体即是恶性。亦复性即不二。修性一如。而性恶任运即是性善。岂不能成于佛乎。故知释迦之所以得成佛者。全由能了修善。即是性善。调达之所以得成佛者。全由能达修恶。即是性恶。能如是信。乃名净心信敬也。若生人天受胜妙乐者。即是以道受乐也。今生既能信此经。则已成于种子。种子既成。则必发之而为现行。故来生还能以道受乐也。

△二明今宣化二。初文殊通经。二龙女成佛。初有九。初智积请还。

于是下方。多宝世尊。所从菩萨。名曰智积。白多宝佛。当还本土。

菩萨名智积者。以此菩萨。能修于如来所有之智。至于真积力久。亦得证于如来之智故。即名智积也。多宝佛国本在东方。今从地涌。故云下也。智积意谓多宝之来。为欲证明迹门。今已得证明。故请还也。

△二释迦劝止。

释迦牟尼佛。告智积曰。善男子且待须臾。此有菩萨。名文殊师利。可与相见。论说妙法。可还本土。

且待须臾者。如来劝其待止。中有二意。一者就近。在文而论。即欲其与文殊相见。而发明龙女之速成佛。以得显乎人尊。二者就远。约意而论。谓迹门虽已证明。而本门犹未得起。还当证明本门。然后可还本土。故如来为之劝止也。可以相见者。文殊师利。乃是大智之者。故智积可以相见也。论说妙法者。无别以见其法之妙。即圆修圆证。速得成佛。方是法之妙也。

△三文殊寻来。

尔时文殊师利。坐千叶莲华。大如车轮。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从于大海。娑竭罗龙宫。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诣灵鹫山。从莲华下。至于佛所。头面敬礼。二世尊足。修敬已毕。往智积所。共相慰问。却坐一面。

千叶莲华如车轮者。华即表因。千叶即表于千如妙理。车轮即表圆也。谓文殊达此千如妙理。而行于妙因。而此之因。乃是大乘圆因也。俱来菩萨。亦坐宝莲华者。此之菩萨。既随文殊。则亦如文殊。而行于妙因。故言亦坐莲华也。从于大海自然涌出住虚空中者。谓此之大乘圆因不离于果。故从于萨婆若果海中。非出而出。自然涌出也。言自然者。既此圆因。元从果海而出。则称性施设。不假造作。不劳转移。故言自然也。既非出自出。还复非住而住。住于第一义空也。所以住于空者。前多宝欲证此经而来。故塔从地涌。住于空中。释迦为欲开塔。亦住空中。人天四众。被佛所加。亦复住于空中。故今文殊。从海而出。亦复住于空中。正表非住而住。各各住于第一义空也。此中有人难云。前三变净土。无诸大海江河。何故文殊。犹从大海而出。今谓前云三变净土。乃是但变其情。不变其境。但变其情。故前云无诸大海。不变其境。故此言从大海出。既不变境。则大海宛然。龙宫自在故也。诣灵鹫山者。诣即到也。表摄末以归本也。从莲华下至佛所者。即表于回因以向果也。敬礼二世尊者。多宝表于不灭。释迦表乎不生。即是还复归于不生不灭之妙理也。

△四智积发问。

智积菩萨。问文殊师利。仁往龙宫。所化众生。其数几何。

△五文殊领答。

文殊师利言。其数无量。不可称计。非口所宣。非心所测。且待须臾。自当证知。

其数无量等者。以不可称。故非口所宣。以不可计。故非心所测。此明其非比量可知也。且待须臾自当证知者。乃明其现量。方可知也。

△六众数证知。

所言未竟。无数菩萨坐宝莲华。从海涌出。诣灵鹫山住虚空中。此诸菩萨。皆是文殊师利之所化度。具菩萨行。皆共论说。六波罗蜜。本声闻人。在虚空中。说声闻行。今皆修行大乘空义。

六波罗蜜者。有于四种。谓有相。无相。亦有亦无相。非有非无相也。今所言者。非前之三。乃是非有非无相之六度也。说声闻行者。非说小乘知苦断集慕灭修道之声闻行。乃说无作四谛以佛道声令一切闻之声闻行也。今皆修行大乘空义者。谓本昔则修于小乘之空。今既为文殊之所化度。则皆修于大乘空义也。

△七文殊结益。

文殊师利。谓智积曰。于海教化。其事如是。

事如是者。谓菩萨皆共论六波罗蜜。声闻则说声闻行。今皆修行大乘空义故也。又可云汝前问我。仁往龙宫。所化几何。我但答言其数无量。今皆涌出其前者。即我之所化。故曰于海教化。其事如是也。

△八智积偈赞。

尔时智积菩萨。以偈赞曰。

大智德勇健。化度无量众。今此诸大会。及我皆已见。演畅实相义。开阐一乘法。广导诸众生。令速成菩提。

大智德勇健等者。谓文殊能以如来不思议之大智。依之而修。依之而证。故能化诸菩萨。若非具大智慧功德者。则不能。故言大智德也。诸余菩萨。亦能行于化度者。然或但在此土化度。或但在他方。或但在人间或但在天上。而文殊则能入于大海龙宫之中。以为化度。乃是最为勇猛强健之者。故言强健也。及我皆已见者。谓初不知所化几何。今不但我知。即一切大会。以及于我。皆见汝所化之众。极其甚多。而不可称数。以汝能化度如此多众。故我称汝。为大智德勇健也。然所化之众。能极其多。而亦不令其成于二乘。及以偏小菩萨。皆令其速得成就无上菩提。所以能令皆成菩提者。全由汝以大智勇健。而宣演敷扬乎实相之义。开说阐扬乎一乘之法。广为引导一切众生。故皆令其速成于菩提也。实相义者。一往则以无相不相。乃名实相。无相者。无生死相。不相者。不涅槃相。生死涅槃。二边皆非。乃是中道实相也。若克实而言。即诸法实相之实相也。谓诸法如是相。如是性。乃至如是本末究竟等之十如。一界具有此之十如。百界则有千如。约于假名实法依报。则有三千如。如是三千性相。一一即空假中。而相相皆实。法法皆真。乃名实相也。此乃显其体也。一乘法者乃是明其宗。大乘因者。诸法实相是。大乘果者。亦诸法实相是。故一乘法。即是明其因果之宗也。既有于体宗。则能引导一切。使之断于疑。而生于信。则成于用矣。由用而还成乎宗。显乎体。则菩提自能速得成也。唯其能演实相之体。能诠一乘之宗。能起广导之用。以化度无量众生速成菩提。故名为大智德大勇健也。

△九文殊述成。

文殊师利言。我于海中。唯常宣说妙法华经。

△二龙女成佛三。初问答发明。二重申疑难。三时众获益。初二。初智积申问。

智积问文殊师利言。此经甚深微妙。诸经中宝。世所希有。

云此经微妙等者。以此经乃是一乘圆实之教。非三乘五教七方便之浅。故言深。此经所诠实相之体。乃诸佛之所证。亦即众生之所具。故言微。此经乃一乘因果之宗。能修圆因。必克圆果。而因果不二。故言妙也。又此经实相之体。竖彻三谛之渊源。故言深。此经因果之宗。能摄无量众善。及夫证得。故言微。此经大乘之用。无疑不断。无信不生。故言妙也。若已今当说。此经第一。而为诸佛之所珍重守护。故言诸经中宝。此经若说若闻。最为难遇。如优昙华。时乃一现。故言希有也。

颇有众生。勤加精进。修行此经。速得佛不。

颇有众生等者。谓此经虽则甚深微妙。世所希有。今汝既于海中。常宣说之。颇有人能于此经中。勤加修行。速得成佛不。问意谓。此经既其微妙。若不依之修行则已。若能依之修行。必得成佛。而又成之必速。但不知有能如是不。故云颇有众生。修行此经。速得成佛不矣。言修行此经者。此经即是诸法实相之妙理。修行者。谓依此妙理。发乎妙解。由于妙解。起于妙行。妙行若成。则疑无不断。信无不生。而自能速成于佛也。又可此经甚深等。对上偈中演畅等。甚深下。是实相义之体也。勤加下。即一乘法之宗也。速得佛。即广导众生。速成菩提之用也。

△二文殊领答。

文殊师利言。有娑竭罗龙王女。年始八岁。智慧利根。善知众生。诸根行业。得陀罗尼。诸佛所说。甚深秘藏。悉能受持。深入禅定。了达诸法。于刹那顷。发菩提心。得不退转。

知众生诸根行业。是明其知机。诸根是过去所有之根种。行业即现在所有之行业也。得陀罗尼者。是明其知法。而能遮持一切也。诸佛秘藏悉能受持。是明其能修于慧。深入禅定了达诸法。是明其能修于定也。了达诸法者。明了通达一切诸法皆悉实相耳。然必入于真禅大定。而后能了达者。盖一切诸法。本皆实相。由众生以散乱心所见。故或见诸法为有为空为中等相。既各有所见不等。则不得名为实相。若能深入诸禅大定。则见诸法虽有种种差别。莫不法法皆真。相相皆实。当体空寂。全即实相也。于刹那下。明其能满自行。发菩提心。即非发而发。发于初发心住。得不退转。即非得而得。得于念不退转也。

辩才无碍。慈念众生。犹如赤子。功德具足。心念口演。微妙广大。慈悲仁让。志意和雅。能至菩提。

是明其能为化他。以其得于初住。则能分身百界。教化众生。等三界以同仁。视四生如一子。故言慈念众生犹如赤子也。功德具足等。是明其因成。谓如上所明。知机知法。修定修慧。自行化他。种种功德。皆悉具足也。以其功德具足。故能如心所念。口即能演。微妙而不可思议。广大而无有限量。能与乐拔苦而慈悲。能博爱谦卑而仁让。志之所向。意之所趣。则极其和顺而柔雅也。能至菩提。是结其果克也。

△二重申疑难二。初以偏难圆。二以权难实。初二。初智积申难。

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积功累德。求菩提道。未曾止息。观三千大千世界。乃至无有如芥子许。非是菩萨。舍身命处。为众生故。然后乃得成菩提道。不信此女。于须臾顷。便成正觉。

言智积菩萨等者。意谓文殊云。龙女须臾。能至菩提。汝之所言虽尔。即我智积。不无所疑。不待将十方三世诸佛为比。即就汝之化主释迦牟尼。比之可见。故曰我见(云云)。我见下。谓释迦所经之时。极其长远也。观三下。所历之土。极其遍也。非是下。所舍之命。极其多也。为众生故下。应牒上之时极其长。土极其遍。命极其多。然后方得成佛。此释迦之成道甚难明矣。汝文殊亦可知可见。若龙女之须臾成佛。如何可信。故曰不信(云云)。若分其文。我见等。总明其多劫修行。观三等。别举其布施一度。不信等。正结难也。

△二龙女赞释。

言论未讫。时龙王女。忽现于前。头面礼敬。却住一面。以偈赞曰。

深达罪福相。遍照于十方。

初经家叙。次深达下正赞释。有人云。龙女说偈。是赞文殊。不知在佛之前。而赞文殊。恐无其理。且云唯佛当证之。则是赞佛。而非赞文殊明矣。龙女意谓。汝智积菩萨言。我见释迦如来。于无量劫中。难行苦行。乃成菩提。不信我于须臾之顷。便能成佛。此盖由汝但知历别。而不知圆顿故也。若夫如来。则深达罪福之相。而自证知。我能于须臾顷。便得成佛也。初二句。是赞如来能知实相之理。言罪福者。若一往论。则以三途为罪。人天为福。人天为罪。二乘为福。二乘为罪。菩萨为福。菩萨为罪。如来为福。若克实而言。定以九界为罪。佛界为福也。然以凡情观之。则见有九界之罪相。见有佛界之福相。既有罪相福相可得。则不名深达。若如来以不思议妙智观之。则不见有九界之罪相可得。亦不见有佛界之福相可得。何者。以罪相全即实相。福相亦全即实相。而如来则了能达一切诸相。唯一实相。不见有罪相福相。故言深达罪福相也。又此经九界咸开。三乘齐会。如日轮亭午。罄无赅影。岂更有九界之罪相。佛界之福相可得也。然龙女不以别赞佛。而以深达罪福相赞佛者。盖智积不信其能得菩提。以见其是龙王之女。则分明是一罪苦之众生。见于如来。乃是无上福德庄严之者。故不能信。若能深达罪福之相。则不见龙女是罪苦众生。亦不见如来是福德庄严之者。则自能信龙女亦得成于佛也。遍照于十方者。十方即是十界。上深达罪福相。则不见有九界佛界之可得。而十界泯绝矣。虽则十界泯绝。而又不妨十界宛然。故即其深达罪福相之处。而能以不思议妙智。遍照于十方。以由十界宛然。罪福亦不失也。此二句。是赞如来能知实相妙理也。

微妙净法身。具相三十二。以八十种好。用庄严法身。

是赞如来。能成微妙之身。所以所知之理既深。则所成之身必妙。故云微妙净法身等也。法身虽为佛所证得。而众生介尔心中。亦皆能具。故言微。即众生所具。而佛乃证之。故言妙。不为五住所染。二死所污。故言净。以诸法而为身。遍法界是身矣。故言法身也。既以诸法为身。遍乎法界。则诸法之外。更无有法。而无乎不遍无乎不具。故具相三十二也。能具之身。既遍法界。则所具之相。亦遍法界。故三十二相。皆相相无边。随举一相。全即法界。法界之外。更无有法。乃是法身所具之三十二相也。然法身虽能具于三十二相。若不以妙智照之。则成法身自具乎相。而不能以相用严法身。而如来则能以妙智圆观圆照。故能以所具之相好。非庄严而庄严乎法身也。然三十二相。八十种好。皆是应身所有之相好。若法身则非相。非非相。何言三十二及八十种也。盖法身虽则非相非非相。而全即乎应身也。应身虽则有相好。而全即乎法身也。法身全即应身。故虽非相非非相。而不妨非具足。而具足乎三十二相。应身全即法身。故虽有相好。而不妨非庄严。而庄严乎法身。所以能如是者。以由三身。全即一体故也。既三身全即一体。则法身岂但全即应身。亦复全即报身而即应身。亦岂但全即法身。亦复全即报身也。是则见庄严者。即是法身。能庄严者。即是应身。以能庄严。而用庄严。即是报身也。以应身不自庄严于法身。全由报身妙智。乃能庄严法身。故以之一字。反用之一字。正显报身之力耳。是则微妙净法身二句。是明法身全即是应。以八十种好二句。是明应报全即法身。以此三一相即。是故所成之身。乃是微妙。所以能成于微妙身者。全由深达罪福相。而所知之理。极其深故也。

天人所戴仰。龙神咸恭敬。一切众生类。无不宗奉者。

此一行赞如来。能为一切所敬。谓所知之理既其深。所成之身既其妙。则自能为一切众生之所顶戴而瞻仰。供养而恭敬。宗重而奉觐也。

又闻成菩提。唯佛当证知。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

此一行总结请证也。言又闻者。彼于龙宫修习之时。既得实证。则文殊必已为之授决矣。今因智积之问。故文殊答云。有龙王女。年始八岁。功德具足。能至菩提。故云又闻成菩提也。唯佛当证知者。谓文殊虽言有龙女能于刹那成菩提。而汝智积菩萨言。释迦如来。于无量劫。难行苦行。然后乃得菩提。不信龙女于须臾顷便得成佛。此盖不达罪福之相。唯佛深达罪福相者。当为我证成得菩提也。言我阐等者。谓如来得成于佛。则为一切之所宗奉。而阐发大乘之教。化度一切苦恼众生。若如来为我证成速得作佛。则我亦当如佛。阐发大乘之教。而度脱苦众生也。

△二以权难实二。初身子难。二龙女释。初三。初总标难信。

时舍利弗。语龙女言。汝谓不久。成无上道。是事难信。

上智积之疑。但在无量劫。故于须臾顷为疑。今身子言。是事难信者。是事二字。乃双指女身成佛。及以不久成佛也。谓女身成佛。固是难信。而不久成佛。亦是难信也。

△二别释难信。

所以者何。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云何能得。无上菩提。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勤苦积行。具修诸度。然后乃成。

女身垢秽等。是别释难信女身成佛。佛道悬旷等。是别释难信不久成佛也。身子此中言佛道悬旷者。盖由上来法说。陈领之后。闻于如来述成云。我昔曾于二万亿佛所。常教化汝。又闻因缘说中。磨地点国。碎尘喻劫。如此久远之前。大通佛所。为我等下一乘圆种。由此观之。我于二万亿佛所。非不发大愿。而志愿佛道。然乃今悉遗忘。于大通佛。闻覆讲时。亦非不发无上道心。然乃中退于大。到今日来。始于阿含保证。经于方等弹诃。般若淘汰。复有四十余年。于法华会上。初闻略说。尚有动执生疑。闻广开显。方乃从是得悟。及我陈领之后。得蒙如来述成授记。而犹未能即坐道场。还当经于无量劫。供于无量佛。修于无量行。度于无量众。然后得成佛道。岂不悬且旷哉。故云佛道悬旷。经无量劫。具修诸度。然后乃成也。汝今虽能发心。亦不过如我最初所发之心而已。何能即便成佛乎。所以汝言不久得道。我则难信也。

△三重申非器。

又女人身。犹有五障。一者不得作梵天王。二者帝释。三者魔王。四者转轮圣王。五者佛身。云何女身。速得成佛。

上但云女身垢秽。非是法器。今更重明垢秽非器之相。故云又女人身等也。五种皆障。而不得作者。总之垢秽。而非法器故也。次云何女身速得佛一句是双结难信也。谓女身垢秽。而有五障。梵天是色界主。唯五戒十善。兼修禅定。而后能得。女人是淫欲者。安能得之。帝释是欲界主。亦持戒善。兼亦小欲而能得者。女人多欲。安可得之。魔王是欲界第六他化自在天。虽曰挠害行人。亦持戒善少欲而能得者。女人多欲。安能得之。轮王亦明五常。修十善。及少欲而能得者。女人未免谄曲淫垢。安可得之。佛身无惑不破。无障不断。然后得成。女人淫欲炽盛。安能得之。五障如此。而无论其前之四障。就第五种。乃是不得作佛。今汝是女身。云何而能作佛。佛道悬旷。经无量劫。然后乃成。云何能速得成佛。故知云何一句。是双结。女身成佛难信。不久成佛。亦难信也。

△二龙女释二。初约献珠格量释。

尔时龙女。有一宝珠。价直三千大千世界。持以上佛。佛即受之。龙女谓智积菩萨。尊者舍利弗言。我献宝珠。世尊纳受。是事疾不。答言甚疾。女言以汝神力。观我成佛。复速于此。

有一宝珠。表其具足一实相理也。价值三千世界。表实相具足三千性相也。持以上佛。表修圆因。而克圆果也。佛即受之。表于证其速得成佛。即上偈云。唯佛当证知也。以汝神力者。即菩萨所有之神力。及声闻所有之神力也。成佛复速者。盖即献即受。虽极其速。而天然献在先。而受在后。则虽速而犹未速也。若夫成佛。则无别有所成。本来即心是佛。既即心是佛。则元成我之自心。不劳施设。不劳转移。直下便是。无更有先后之分。故言复速于此也。观我成佛。是释难信女身成佛也。复速于此。是释难信不久成佛也。智积身子两人申难。龙女只一献珠。疑情应已释然。若非当下成佛者。安有若是之无碍辩耶。

△二以正成佛道释。

当时众会。皆见龙女。忽然之间。变成男子。具菩萨行。即往南方。无垢世界。坐宝莲华。成等正觉。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普为十方。一切众生。演说妙法。

所谓引之空言。不若证之实事也。忽然之间。是释难信不久。变成男子。是释难信女身也。具菩萨去。唯明成佛事耳。往南方者。以彼土机缘先熟故也。世界名无垢者。以人皆见其是女身垢秽。而彼则能达实相大道。不见有男女之别。亦不见有净秽之分。故其世界。即名无垢也。又龙女即分身百界初住作佛者也。或文殊所弘。秪迹门开权显实。即生身菩萨。得忍者所成耳。从是已后若谓自行。还能就此闻本门。或从他方佛所。闻开本显迹。方是法身菩萨。后心成妙觉佛也。坐宝莲华成等正觉者。表即因而果。即果而因。因果同时。一体不二也。普为十方演说妙法。即上偈中所云。我阐大乘教。度脱苦众生也。

△三时众获益二。初人天欢喜。

尔时娑婆世界。菩萨声闻。天龙八部。人与非人。皆遥见彼龙女成佛。普为时会人天说法。心大欢喜。悉遥敬礼。

既见彼成佛。又闻其说法。故心大欢喜也。

△二彼此得益三。初彼土得益。

无量众生。闻法解悟。得不退转。无量众生。得受道记。无垢世界。六反震动。

闻法解悟等。即从于名字。而至于分证也。无垢世界二句。应在悉遥敬礼之下。无量众生之上。其义便显然矣。

△二此土得益。

娑婆世界。三千众生。住不退地。三千众生发菩提心。而得受记。

△三众会默然。

智积菩萨。及舍利弗。一切众会。默然信受。

至此则智积。信是圆顿。而不复以历别为难。身子信是圆实。亦不复以权小为疑。既断历别权小之疑。而生顿大圆实之信。故亦是益也。然智积身子。岂不知圆实。岂不信顿大。而申疑难。中有二意。一者使会中。有历别藏小之机而生疑者。必得断除。而生于圆顿信也。二者二人重重构疑。使龙女重重释难。正显能修此经。则无论是畜类。无论是女身。而能速得成佛。以证成乎能持之人。极其尊也。释提婆达多品竟。

妙法莲华经持品第十三

若明此品之来意。总由如来欲流通妙经。故于法师品中。发明人极其尊。法极其胜。而又恐人未之信。乃于宝塔品中。更明多宝涌现。分身远集。释迦唱募。以证法之胜。次于达多品中。又明达多昔日通经。能成天王之佛。今日龙女闻法。亦能速证菩提。以证人之尊。如是重重证成。则皆已知人法。两俱尊胜。故此中若菩萨众。若声闻僧。若比丘尼。各各发愿。欲为流通者。以法胜人尊故也。则知此品。乃是三乘圣众。发愿弘通之文也。然此品初则明于菩萨等众发愿受持。次则明于释迦如来默视劝持。而品题中。既不言受持。又不言劝持。但标持品者何也。盖若言受持。有得前而失于后。若言劝持。则举后而遗于前。今但言持品。则前后皆可摄得。故不言受持及以劝持。而但标持品也。持者受之于心。持而不失之谓。若论受持。乃是五种法师中之一。既略举其一。则亦兼余四。以不独受持者是流通。而若读若诵若解说若书写。皆得名为流通也。

△文分为二。初菩萨受持。二如来劝持。初三。初菩萨作誓通经。二声闻发愿宣化。三诸尼得记弘法。初二。初经家叙。

尔时药王菩萨摩诃萨。及大乐说菩萨摩诃萨。与二万菩萨眷属俱。皆于佛前。作是誓言。

药王菩萨等者。由如来于法师品中。因其告八万大士。对彼而明法胜人尊。故于此中。乃即作誓。而欲流通此经也。大乐说菩萨。由其于宝塔品中。欲见多宝。欲集分身。既而宝塔开。而分身集。释迦即为之唱募流通。皆由于彼。故今亦作誓。而流通此经也。二万菩萨者。即法师品中。因药王所告。八万中之数也。既如来为之告敕。故于此中。亦作誓而流通此经也。

△二正作誓二。初总劝如来不为忧虑。

惟愿如来。不以为虑。

惟愿等者。谓世尊上来言。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佛欲以此妙法华经。付嘱有在。又言诸善男子。各谛思惟。此为难事。宜发大愿。如来如是两番劝募。一以虑乎无人弘通。一以虑乎弘通之难。可谓忧之深。虑之切矣。而我等今者。则惟愿世尊。不以无人为虑。亦不以难弘为虑。故言惟愿世尊不以为虑也。

△二别释不为忧虑所以二。初释不以无人为虑。

我等于佛灭后。当奉持读诵。说此经典。

我等者。谓世尊一以无人弘经为虑。而我等誓于佛灭度后。当奉持读说此经。既我等能持此经。则已为人矣。故我等惟愿世尊。不以无人为虑也。

△二释不以难弘为虑。

后恶世众生。善根转少。多增上慢。

后恶世等者。谓世尊又以难弘为虑。而我等誓于佛灭后浊恶世中。弘经之时。众生虽难可教化。说之而不信受。反加骂辱等事。而我等当起大忍之力。为之流通。乃至不惜身命。既能如是。则虽难化。而必转为易化矣。故我等惟愿世尊。不以难弘为虑也。言善根转少者。如来初灭度时。犹有得于解脱者。若比之佛世。则已少矣。次之则犹有修于禅定者。若比得于解脱。则善根又为少矣。次之则犹有乐于多闻者。若比之修禅。则善根更为少矣。次之则但有营于塔寺者。则比于多闻善根。更为少矣。到末劫来。则但多斗诤。所以今世有业禅者则谤教。习教者则诽禅。更有以教诽教。以禅诽禅者。故善根转更为之少也。所少者。乃是善根。而所多者。则唯是增上慢而已。故言多增上慢也。增上慢不必定已。未得初果。谓得初果。未证四果。谓证四果。总之以他人所说者为非。唯己所说者为是。而凌慢一切。即名增上慢也。

贪利供养。增不善根。远离解脱。虽难可教化。我等当起大忍力。读诵此经。持说书写种种供养。不惜身命。

起大忍力者。乃承上文而言也。谓此等众生。可谓极其难化度者。而我虽知极其难化。而必欲化之。彼或不能生信。而反加骂辱等事。我等则当起于忍。不但起于忍。而且起于大忍。不但起于大忍。亦且使其忍之有力。故言当起大忍力也。谓随前人所有障恼。而我唯内则运大慈悲。外则观诸法空。而又柔和善顺。自不为其障恼。乃所谓之忍也。一忍一切忍。不独忍于恶口骂詈。亦且忍于刀杖瓦石。不独忍于刀杖瓦石。亦且忍于见思尘沙。不独忍于见思尘沙。亦且忍于无明重障。是故一忍一切忍。乃所谓之大忍也。就其内运慈悲之时。则无有一乐而不与。无有一苦而不拔。如是则无有一众生不在盖覆之下矣。就其外观法空之时。所有一切诸法。莫不当体空寂。相相俱实。法法皆真。如是则无有一法。不在其安止之内矣。就其起于柔和之时。外不见有所忍之境。内不见有能忍之人。既能所泯绝。岂更有于骂詈等境。如是则无有一障恼。不在其遮护之中矣。既无一众生不为其盖覆。则无一法不为安止。无一障恼不为其遮护。乃所谓之大忍力也。不惜身命者。观前所有之身。不过四大所成之身。所有之命。乃是色心连持之命。故不为之惜。而惟欲得法身慧命也。

△二声闻发愿宣化二。初五百立愿。

尔时众中。五百阿罗汉。得受记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自誓愿。于异国土。广说此经。

△二八千立愿二。初叙誓。

复有学无学。八千人得受记者。从座而起。合掌向佛。作是誓言。世尊我等亦当于他国土。广说此经。

亦当者。乃对上五百言也。八千得记者。盖指五百弟子受记品中。其不在此会。汝当为宣说而言也。既曰不在会者。岂止千二百中之不在耶。

△二出意。

所以者何。是娑婆国中。人多弊恶。怀增上慢。功德浅薄。瞋浊谄曲。心不实故。

谓我等发愿。于他土弘经。不愿于本国者。其意在何。由本国人。五浊深厚。难可教化。而我等乃是初发大心。新行化导。忍力未充之者。故且愿于他国弘经也。人多粗弊垢恶。即众生浊也。增上慢者。未能谓能。起诸分别妄立主宰。陵辱一切。名增上慢。即见浊也。功德浅薄者。若功德深厚。则能感胜妙色心。功德浅薄。则所感色心。但是摧减而已。即命浊也。瞋浊谄曲者。乃五钝中。略举其一耳。即烦恼浊也。是故人多弊恶。乃至瞋浊谄曲。聚在一处。即是劫浊也。唯其五浊。所以难化。故不愿于本国也。

△三诸尼得记弘法三。初得记。二陈领。三通经。初二。初波阇波提六千得记。二耶输陀罗一人得记。初二。初诸尼默请。

尔时佛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与学无学比丘尼。六千人俱。从座而起。一心合掌。瞻仰尊颜。目不暂舍。

梵语波阇波提。此云大爱道。以其能乐大道故。下之憍昙弥。此云尼众主。即波阇波提也。以其大爱道。堪能为众之主。一人而有二名也。瞻仰等者。意谓前来授记比丘。未曾及我比丘尼。虽同声闻。而有男女之别。意虽欲得。然未敢言。但目注而已。

△二如来显记二。初叙意。

于时世尊。告憍昙弥。何故忧色。而视如来。汝心将无谓。我不说汝名。授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记耶。憍昙弥。我先总说一切声闻。皆已授记。

言忧色而视如来等者。欲知其心。先观其色。若观外色。内心可知。故如来视其色。即知其欲别为授记也。我先总说等者。谓汝之忧色而视我。将无谓我不说汝名。而为授记故也。余六千人。亦目不暂舍于我。将无谓我不总与授记故也。若汝憍昙弥。则我更当别说汝名。以为授记。其余六千。固亦当记。然我先已总记一切声闻矣。而六千人。亦是声闻。则已为之授记。不更别说其名矣。我先总说者。即前五百弟子品中。其余声闻众。亦当复如是。其不在此会。汝当为宣说。及法师品中。一切求声闻乘者。于佛前闻妙法华经。一句一偈。乃至一念随喜者。我皆与授记。当得菩提是也。

△二正记二。初明行因。

今汝欲知记者。将来之世。当于六万八千亿。诸佛法中。为大法师。及六千学无学比丘尼。俱为法师。

言为大法师者。以大乘而自轨。还以大乘法而轨他。所轨之法既大。则能轨之人亦大。故云大法师也。

△二明得果。

汝如是渐渐。具菩萨道。当得作佛。号一切众生喜见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憍昙弥。是一切众生喜见佛。及六千菩萨。转次授记。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号一切众生喜见者。以其因中能发大心。爱乐无上佛道。亦令一切发心求于佛道。而为众尼之主。则一切皆喜其自行亦复化他。故至果时。为九界一切众生之所喜见。乃遂以立其名也。憍昙弥下。明六千得果。本是声闻。今转成菩萨。故言六千菩萨也。上请中先众主请。次六千请。如来叙意。亦初叙众主。次叙六千。明因中亦先明众主行因。次明六千。今得果亦先明众生。次六千。皆以主伴。分先后也。

△二耶输陀罗一人得记二。初念请。

尔时罗睺罗母。耶输陀罗比丘尼。作是念。世尊于授记中。独不说我名。

△二与记。

佛告耶输陀罗。汝于来世。百千万亿。诸佛法中。修菩萨行。为大法师。渐具佛道。于善国中。当得作佛。号具足千万光相如来。应供。正遍知。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佛寿无量阿僧祇劫。

于善国中作佛者。以其因中为菩萨之妻。能柔和善顺。故其国即名善也。号具足千万光相者。以其因中。能具足实智。而为罗睺之母。故至果时。自能具足千万光千万相。即以之为名也。

△二陈领二。初经家叙喜。

尔时摩诃波阇波提比丘尼。及耶输陀罗比丘尼。并其眷属。皆大欢喜。得未曾有。

皆大欢喜者。未得记之前。则或有忧色。或有作念。而欲得于记。今记已得。则遂所愿。而无复有于忧色作念。故言皆大欢喜也。得未曾有者。向则自谓已得灭度。而是声闻之乘。不复能得佛乘矣。今得授记。即声闻乘。而是佛乘。向所得灭非真实灭。今则得于真灭。乃昔所未有之者。今乃得之。故言得未曾有也。

△二说偈陈领。

即于佛前。而说偈言。

世尊导师。安隐天人。我等闻此。心安具足。

导师者。导即引导。亦即开导。初则施于三乘。引导以权。次则显于一乘。开导以实也。引于权者。为众生之机未契。故先施小。以安隐天人。开于实者。为众生之机已熟。故后显实。以安隐天人。是则若引导。若开导。皆能安隐天人也。我等昔蒙如来之引导。而能破于见思。出于三界。证于涅槃。当尔之时。自谓我生已圆。不受后有。心得自在而安隐。自谓梵行已立。所作已办。而具足矣。此盖昔日迷。而不知之故也。今乃得闻如来三周所说。则已了知昔所得者非真实灭。向谓心安。而实未安。向谓具足。而实未具足。若得授记作佛。方得安心。方得具足。而今已得闻于授记。故得心安而具足也。此一行偈。乃是诸尼陈领所解。故须作今昔迷悟以释。则与上之三周陈解是同。方显一偈。意含无量。若直消文。便觉浅矣。

△三通经。

诸比丘尼。说此偈已。白佛言世尊。我等亦能于他方国。广宣此经。

言亦能者。谓上来菩萨。则作誓于此土通经。声闻发愿。于他方宣化。若我等诸比丘尼。固不能如诸菩萨通经于此土。然亦能如诸声闻。宣化于他方。故言亦于他国土广宣此经也。

△二如来劝持二。初如来默劝。

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摩诃萨。

尔时如来。欲劝其持。但眼视而口不言者何也。盖中有三意。一者。初于法师品中。已广显人尊。极明法胜。更委示之三轨矣。次宝塔达多两品之中。明于多宝涌现证今经。分身远集闻斯经。以证成乎法之胜。示于调达恶人得成佛。龙女畜类成菩提。以证成乎人之尊。如是重重发明。番番奖劝。可谓详且尽矣。更不待言矣。故但眼视口不言也。

二者。上来诸大菩萨。虽能发愿通经。而言惟愿世尊不以无人为虑。不以难弘为虑。我等于佛灭后。当于此土弘经。乃至当起大忍力。不惜身命。果能如是。固为美矣。然犹未尽善也。故我上言。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宣此经。乃不过就近为言。而我之意。元欲在在流通。遍十方界。岂止娑婆而已。彼诸菩萨。因我谁能于此土之言。便乃发愿。唯局于此土。而不曾言及乎他方。今欲彼诸菩萨。不独此土弘经。亦须他方宣化。若明言之。一谁能于此土之言似违。一于诸大菩萨之愿似难。唯欲护彼菩萨之前言。故但眼视而口不言也。

三者。上来声闻之众。发愿惟局他方。而曾不及此土。然如来之意。固欲在在流通。遍十方界。若以他方。而较之于本国。则他方犹为易度。此国实是难调。而佛之意。所当先者。唯在于难。而彼声闻发愿。唯在他方。不言本国。则于如来之意。犹未甚合。今欲诸大菩萨。不独在于他方宣化。还当在于此土弘通。若明言之。一于声闻之愿似妨。一于菩萨之愿是当。为欲护彼声闻。及未允菩萨。故但眼视而口不言。然何以见得有此三意。试观之菩萨。弘法之文可知。如初云。彼诸菩萨。敬顺佛意。便发誓弘经。此解如来之初意也。次云我等于如来灭后。周往十方世界等者。则不独此土弘经。亦且往他方宣化。此解如来之第二意也。又云我等于如来灭后。旋十方世界。即不但他方弘经。亦返此土宣化。此解如来之第三意也。故以下文验之。则知如来但视不言具兹三意也。

△二菩萨弘经三。初经家叙相。

是诸菩萨。皆是阿惟越致。转不退法轮。得诸陀罗尼。即从座起。至于佛前。一心合掌。而作是念。

△二菩萨作念。

若世尊告敕我等。持说此经者。当如佛教。广宣斯法。

此有两番作念。初番言若世尊等者。诸大菩萨。见于如来眼视。即便从座而起。到于佛前。将谓如来既已眼视。必有言敕。故作念云。世尊有所言者。大都欲我等持说此经。若果告敕我等持说此经。则当如佛之教而广宣斯法也。

复作是念。佛今默然。不见告敕。我当云何。

次番作念。言复作等者。诸大菩萨。谓我等将谓如来必有所言。故视于我。今则别无所言。而但默然。然如来口虽不见告敕我等广宣此经。而必非无意。则知虽不见告敕。其实已为告敕矣。但我等当云何为之弘通。方合如来默视劝持之意。故云我当云何也。非谓如来不见告敕。但以默视。而我等不知所从。为云何耳。何以知之。盖如来上已三周说毕。四众记圆。则大事已明。本怀亦畅。余所虑者。唯欲此经流通而已。故法师品中。发明人则极其尊。法则极其胜。更委示之三轨。可谓于流通之意详且至矣。然不为之证成。犹未见其法胜人尊。故又以宝塔达多两文。而为证成。则人法之尊胜。实可验矣。如是重重发明。其意无他。唯欲得人于他方此土广为弘通耳。以故药王等诸菩萨。五百等诸声闻。一则作誓于此土弘通。一则发愿于他方宣化。可谓善能承顺如来之意矣。而今如来又默视于我等。岂更有他意乎。亦唯欲我等广弘此经。但口不为之明言。若我等微细揣摩如来默视之意。得无谓前已委为劝持。详示方轨。而此中更不待于言欤。抑亦前之菩萨声闻。所发誓愿。犹有所未尽其善欤。然如来之意。固非我等之可轻测。而我等反覆思之。诚不越于此也。则我等当云何而为弘通。才可尽如来默视之意。故言我当云何也。

△三菩萨发愿二。初叙意。

时诸菩萨。敬顺佛意。并欲自满本愿。便于佛前。作师子吼。而发誓言。

敬顺佛意者。若就近而言。即是敬顺如来默视之意。若约远而论。则敬顺如来详示三轨。又唱募流通之意也。自满本愿者。亦有远近二意。一远者。诸大菩萨。最初发心。元欲上弘佛道。下化众生。此是昔日之本愿。今若弘通此经。则昔日之本愿满矣。二近者。诸大菩萨。于如来发明人尊法胜。及以唱募流通之时。即已发愿欲弘此经。此是今日之本愿。若得弘通是经。则今日之本愿亦满矣。故云并欲自满本愿。作师子吼者。如来所说决定无畏。名师子吼。令诸菩萨发愿弘通宣说此经。乃即说如来之所说。故亦名师子吼也。又菩萨之发愿。名师子吼。以其所发誓愿必欲决定如是。且又誓于恶世弘经。即是无畏故也。

△二正誓二初长行。

世尊。我等于如来灭后。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能令众生。书写此经。受持读诵。解说其义。如法修行正忆念。皆是佛之威力。惟愿世尊在于他方。遥见守护。

周旋往返十方世界者。即周往他方。旋反此土。而广弘此经也。此正领如来默视之意。故发如是之愿也。如法修行正忆念者。不偏不倚名之曰正。若如戒善之法。而为修行。则其忆念。唯偏倚于有。不名为正。若如谛缘之法。而为修行。则其忆念。唯偏倚于空。亦不名为正。若如度门之法。而为修行。则其忆念。唯偏倚于中。而不得名之为正。今能如于实相之法。而为修行。则全理起行。全性发修。以实相而为所观境。还从境而发实相。能观之智。以智照境。以境发智。境智一如。能所泯绝。则其所有忆念。有则一切俱有。不唯偏倚于有。空则一切俱空。不唯偏倚于空。中则一切俱中。不唯偏倚于中。既不偏于有。则即有而是正。不偏于空。则即空而是正。不偏于中。则即中而是正。乃名如法修行正忆念也。皆是佛之威力者。谓令其书写。乃至令其如法修行正忆念。固在我等。若夫令其得成就于书写。乃至得成就于正忆。则全在如来威力之所被也。又一解。谓我等能令其书写此经。乃至能令其修行此经。固事我等之本愿。然亦皆是如来之威力。故能使我等如是也。又皆是如来威力。故我等令其书写修行。彼则便能如我等教。而为之书写修行也。惟愿世尊他方守护者。谓我等于佛灭后。弘此经时。如来于娑婆同居土中。虽则示灭。然或于他方世界。或在有余土中。更有异名作佛。而我等惟愿世尊遥见守护。一以守护我等能弘之人。令得广宣此典。一以守护所化之众。令得欢喜受教。不相违背也。此中言惟愿世尊在于他方守护者。以由如来于法师品中云。若能三轨具足。弘通此经。我于余国。即遣化人四众八部。为集听众。及作围护。随顺不逆。乃至云令说法者得见我身等。故此中菩萨。领上之意。乃言惟愿遥见守护等也。

△二偈颂三。初总誓流通。

即是诸菩萨。俱同发声。而说偈言。

惟愿不为虑。于佛灭度后。恐怖恶世中。我等当广说。

△二别陈三轨三。初十六行。着忍辱衣。二诸聚下一行。入慈悲室。三我是下一行。坐法空座。初又二。初明忍俗众。

有诸无智人。恶口骂詈等。及加刀杖者。我等皆当忍。

初三句。是所忍之境。言无智人者。此经明一切众生。皆得开佛知见。一切诸法。皆得究竟实相。有智之人闻之。自能信受。无智之人若闻。则不自信能作佛。亦不信诸法是实相。既不能信。则起诸诽谤者有之。故言恶口骂詈等。甚则加诸挠害者亦有之。故言及加刀杖等者也。次我等一句。是能忍之心。言皆当忍者。谓彼虽如是。而我则唯以弘经为念。外观诸法。内运慈悲。而起柔和善忍之心。忍此等事。则不为其障恼。自得为弘通也。

△二明忍法众二。初明所忍之境。

恶世中比丘。邪智心谄曲。未得谓为得。我慢心充满。或有阿练若。衲衣在空闲。自谓行真道。轻贱人间者。贪着利养故。与白衣说法。为世所恭敬。如六通罗汉。是人怀恶心。常念世俗事。假名阿练若。好出我等过。而作如是言。此诸比丘等。为贪利养故。说外道论义。自作此经典。诳惑世间人。为求名闻故。分别于是经。常在大众中。欲毁我等故。向国王大臣。婆罗门居士。及余比丘众。诽谤说我恶。谓是邪见人。说外道论义。

邪智心谄曲者。由其所见不正故智邪。由其智邪。故心亦曲也。若推其邪智所收。有广略二种。广者自别教已还。皆是邪智。故迦叶菩萨云。我等皆名邪见人是也。狭者即比丘假装禅相。求人恭敬。或学堪舆卜相医术等者是也。言轻贱人间者。自则收摄三衣。在于空闲。自谓行于真道。而反轻贱在人间弘通法华之人也。以弘通此经。须在人间故。言人间者。八行偈。在两番所忍之境。未得谓为得等五行半。应是明广邪智。以其能为白衣。说于权小之法故也。以其但知小法。而不知大。故向白衣毁谤弘通此经之人也。次常在大众下二行。应是明狭邪智。以其但有邪术。而国王等。信其邪术。不知正道。彼则因国王等之所信从。故向彼以毁弘法之人也。

△二明能忍之心。

我等敬佛故。悉忍是诸恶。为斯所轻言。汝等皆是佛。如此轻慢言。皆当忍受之。浊劫恶世中。多有诸恐怖。恶鬼入其身。骂詈毁辱我。我等敬信佛。当着忍辱铠。为说是经故。忍此诸难事。我不爱身命。但惜无上道。我等于来世。护持佛所嘱。

此四行半。约弘圆实经行忍。后二行半。约通方便经行忍。然法华虽非方便。既为弘通之者。亦可为实施权也。言诸有多恐怖者。以彼邪智浊恶之比丘。欲毁我等之时。其心最为邪僻。故恶鬼乘邪而入。转更邪僻。乃骂辱我等。此所谓之多诸恐怖也。言忍辱铠者。法喻兼举也。行于忍辱。则不为障恼所害。如著于铠。则不为刀箭所害也。

世尊自当知。浊世恶比丘。不知佛方便。随宜所说法。恶口而颦蹙。数数见摈出。远离于塔寺。如是等众恶。念佛告敕故。皆当忍是事。

此约通方便经行忍。如来因于大小之机。说于大小之教。今弘通者。亦因机有大小。亦随为说之。说虽随小。意唯在圆。按义初弘圆实经行忍。是忍广邪智之辱。以其不知有大。故毁弘通此经次通方便经行忍。是忍狭智之辱。以其但有邪术小法。故不知佛方便也。

△二入慈悲室。

诸聚落城邑。其有求法者。我皆到其所。说佛所嘱法。

既能为不请之友。而皆到其所。说佛所付嘱之妙法。则有何苦不拔。而何乐不与哉。故知此一行。是明入慈悲之室也。

△三坐法空座。

我是世尊使。处众无所畏。我当善说法。愿佛安隐住。

既能柔和忍辱。则不为障恼所害。故处众无畏也。因机而说。而不令多少。乃名善说法也。愿佛安隐住者。非谓愿佛自己安隐而住。谓愿佛以威神之力。遥见守护。令我弘通之人。得安隐住于法空之座也。

△三通结证知。

我于世尊前。诸来十方佛。发如是誓言。佛自知我心。

此言世尊即指释迦。诸来等即指分身。亦兼多宝也。佛自知我心者。三佛皆知我等之心也。多宝欲证此经。分身欲助此经。今我等誓弘此经。岂不知我心耶。若我释迦如来。欲我等弘经。但为默视。而我等尚知如来之意。今我等顺佛之意。发言誓愿欲弘此经。岂不知我等之心耶。故言佛自知我心也。释持品竟。

妙法莲华经演义卷第四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