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广照沙门。释闻达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第二十五

世尊大慈,依如实慧,演说上乘,圆融妙法,清净质直,如莲华王,以教末世,一切菩萨,是故名曰,妙法莲华。文诠此义,名为经也。观音本是,正法明王,为度众生,依方便门,隐实扬权,现菩萨相。无尽意者,非不知之,欲显观音,普门示现,大慈大悲,不思议力,故为众生,合掌请问。

尔时无尽意菩萨,

菩萨善能,入佛知见,通达无尽,深妙之意。

即从座起。

心欲请法,故从座起。

偏袒右肩。

表事师时,便于执作。

合掌向佛,而作是言:

合掌致敬,向佛陈情。

世尊!观世音菩萨!

今此会中,观世音者,

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名不虚得,必有所由。

佛告无尽意菩萨:

因菩萨问,故佛答之。

善男子,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

有诸众生,受苦恼时,

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

闻观音名,一心称念:

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

声属耳闻,今云观者,此是心闻,菩萨慈悲,以心观闻而拔其苦。

若有持是观世音菩萨名者,

若人持此,菩萨名号,

设入大火,火不能烧。

嗔火起时,焚烧三界。一念转善,火作池凉。

由是菩萨,威神力故,

此由菩萨,威神之力。

若为大水所漂,

贪水涨时,没溺世界,一念知足,业海干枯。

称其名号,即得浅处。

闻声察理,渐际边涯。

若有百千万亿众生,为求金、银、琉璃、砗磲、码瑙、珊瑚、琥珀、真珠等宝,

琉璃,石中之宝,出波罗柰国。此方有者,以药烧成,像彼宝耳。砗磲,海中螺贝,如车之渠。码瑙,生于石中,其色红润,如马之脑。珊瑚,生于海中,状如小树。琥珀,千年茯苓之所变作。真珠,即蚌珠也。

入于大海。

为财贩海

假使黑风吹其船,舫飘堕罗刹鬼国,

鬼国近于须弥山下,人若入彼,即为所害,在事易明。若表法者,为贪财故,入于欲海,被无明风吹壳漏般,飘堕三毒罗刹鬼国,流而莫返,溺苦海中。

其中若有,乃至一人,称观世音,菩萨名者,

船中若有下至一人,能称观世音菩萨名号。

是诸人等,皆得解脱,罗刹之难。

一人持名,众皆脱苦,所谓一善能消百恶。

以是因缘,名观世音。

以能闻声,观时救难,故名观音。

若复有人,临当被害,

谓当受戮,临命终时。

称观世音,菩萨名者,

为苦所逼,称菩萨名。

彼所执刀杖,寻段段坏而得解脱。

如孙敬德在狱持名,临刑刀坏,事验尤多。若表法者,恶念起处,临当丧身,一念回光,能行忍辱,𮌎中釰戟,无有不坏。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夜叉、罗刹,欲来恼人,

若诸国土所有恶鬼、夜叉、罗刹,萌于恶意欲来相恼。若表法者,三千即是妄念之心,恶毒如彼夜叉、罗刹,毒由心起反自恼身。

闻其称观世音菩萨名者,是诸恶鬼尚不能以恶眼视之,况复加害?

鬼虽狞恶,闻菩萨名,恶眼即闭,不敢怀嗔,况加杀害?若表法者,毒虽炽盛,思菩萨时,恶见即息,况复兴害?

设复有人,若有罪、若无罪,杻械枷锁检系其身。

若果有罪,囚于囹圄;若或无罪,横罗其殃。

称观世音,菩萨名者,

若能称念,菩萨名者,

皆悉断坏,即得解脱。

杻即木杻,械即匣床,枷项钻足,以念菩萨威神之力皆悉脱坏。若表法者恶念起时,拘系其身不得自在,思惟菩萨恶念自灰,远离烦恼如脱杻械。

若三千大千国土,满中怨贼,

内则六贼,外则冤盗。

有一商主,将诸商人,赍持重宝,经过险路。

商主喻心王,诸商喻心数,赍持重宝喻拘佛往,经过险路喻涉生死。约事相说,谓贼寇处,主伴同行,赍财度险。

其中一人作是唱言:

于其众中,一人作唱,

诸善男子,勿得恐怖。

慰众勿怖,有方便门。

汝等应当一心称,观世音菩萨名号,

劝众一心,同称圣号。

是菩萨能以无畏施于众生。

是观世音,能以安乐,自在无畏,施与一切。

汝等若称名者。

汝等若能,称菩萨号,

于此怨贼,当得解脱。

藉菩萨力,可以脱灾。

众商人闻,俱发声言:南无观世音菩萨!

众闻是语,悉皆称念:

称其名故,即得解脱。

三千界内,六贼充满,但得一善,以为主宰,牵引余心,皆成善念,则可保全,如来重担,诸善法财,智慧珍宝。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

却敌曰威,感应曰神,解苦是力,巍巍即是显赫之状。上文历举能救诸难,令得解脱,故云如是。

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

多欲之时,常能思念,恭敬观音,修不净观,是人则能,离于淫欲。

若多瞋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瞋。

多嗔之时,常行恭敬,念观音名,修慈悲观,止于毒害,则能离嗔。

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

不识好恶,多愚昧时,常念观音,修因缘观,善知通塞,则能离痴。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等大威神力,多所饶益。

能灭三毒,获清净智,名大威神,饶益一切。

是故众生,常应心念,

以有益故。众生常当,一心系念,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

女人或愿,求生男子,

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

礼拜灭罪,供养生福,是得子因。

便生福德,智慧之男。

礼供之故,感生福德;志诚之故,感生智慧。功由母德,应在子身。

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

由母心正,女亦端正;由母心慈,女足相好;

宿植德本,众人爱敬。

感得宿生,曾种福业,人爱敬者,以为其女。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力。

随人意愿,有求皆得。

若有众生,恭敬礼拜观世音菩萨,福不唐捐。

若能礼敬,必得其福,无有虚弃。

是故众生,皆应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

以福多故,皆当受持。

无尽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河沙菩萨名字。

若人持念,诸菩萨名,

复尽形供养饮食、衣服、卧具、医药。

复能终身,四事供养,

于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

汝意如何?是善男女持名供养众多菩萨功德多不?

无尽意言:甚多,世尊!

答佛所问,功德甚多。

佛言:若复有人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乃至一时礼拜供养。

若人受持,观音名号,乃至少时,礼敬奉供,

是二人福,正等无异。

一人受持六十二亿恒沙名号,终身供养;一人受持观音名号,一时供养。如是二人,所获福德,正好相等,更无有异。何故如是?楞严云:世尊,我一名号,与彼众多名号无异,由我修习,得真圆通。

于百千万亿,劫不可穷尽。

一时之福,受用无穷。

无尽意,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得如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利。

显示受持,功德无量,劝令归散,念观世音。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

前文是问菩萨云何名为观音,今此乃问缘何游此,云何度生,欲显菩萨普门示现大自在力,故问起也。

世尊,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

问:以何缘游娑婆界?

云何而为众生说法?

问:以何法为众生说?

方便之力,其事云何?

游行说法,是其方便;革凡成圣,名方便力。是二种事,其相如何?

佛告无尽意菩萨:善男子!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

若国土中,有其众生,当以佛形,得度脱者,

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

现如来相,引之入道。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

若有乐修,缘觉独觉,

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随类应现,以顺前机。

应以声闻,身得度者,

若有乐修,四谛之道,

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现罗汉相,以逗其机。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

若有离欲,乐清净者,

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现梵天身,说离欲法。

应以帝释,身得度者,

若有欲生,忉利天者,

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

现欲界身,说十善法。

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

欲身自在,游十方者,

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现化乐天身,说自在乐法。

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

欲身自在,飞行虚空。

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现色究竟天身,说诸禅三昧法。

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

欲统鬼神,护国土者,

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

现天大猛将,身如散脂,大将等为说救护众生之法。

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

欲统世界,护众生者,

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为说治世护生之法。

应以小王,身得度者,

欲为人王,治国邑者。

即现小王身,而为说法。

为说安国治民之法。

应以长者,身得度者,

欲为重厚,世所尊敬。

即现长者身,而为说法。

为说重厚,尊敬之法。

应以居士,身得度者,

爱谈名理语,清净自居者,

即现居士身,而为说法。

为说清净,摄修之法。

应以宰官身得度者:

有爱治民,剖判曲直。

即现宰官身,而为说法。

为说公正,清明之法。

应以婆罗门身得度者。

有爱数术,摄卫自安。

即现婆罗门身,而为说法。

为说养生息命之法。

应以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得度者。

有出家者,乐持具戒;有在家者,乐五八戒。

即现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身而为说法。

为说具戒,五八戒法。

应以长者、居士、宰官、婆罗门、妇女身得度者。

有如上等四种妇人,内政立身,以修家国。

即现妇女身,而为说法。

为说内助修身之法。

应以童男童女身得度者

若有男子,不坏男根;若有女子,爱乐处室;

即现童男童女身,而为说法。

为说清净,童真之法。

应以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身得度者。

天即诸天天王及诸天子。龙即诸大龙王及龙眷属。夜叉,此云捷疾鬼。乾闼婆,此云乐神。阿修罗,此云无端正,形状丑故。迦楼罗,此云金翅鸟。紧那罗,此云歌神。摩睺罗伽,此云大莽蛇。人即世人。非人即是诸天、修罗、地狱、饿鬼,非同人类,故曰非人。是等八部,乐脱其伦,求入道者。

即皆现之,而为说法。

各随其类,而说诸法。

应以执金刚神得度者。

即执宝杵,以护法者。

即现执金刚,神而为说法。

为说勇锐,护持之法。

无尽意,是观世音菩萨,成就如是功德。

如是二字,即指上文成就诸事,功能德善。

以种种形,游诸国土,

即三十二应入国土身。

度脱众生

遍十方界,寻声赴感。前文之中,无尽意问:观音菩萨,云何游方,为众说法?方便之力,其义云何?故以此答。

是故汝等,应当一心供养观世音菩萨。

由是菩萨,德重慈深,故劝一心,修法供养。

是观世音菩萨摩诃萨,于怖畏急难之中,能施无畏。

能于众生,怖畏急难,施于无畏,得大安乐。

是故此娑婆世界,皆号之为施无畏者。

心险恶者,众生畏之;菩萨慈忍,见者获安。

无尽意菩萨白佛言:

蒙如来劝,令修供养,故白世尊,

世尊,我今当供养,观世音菩萨。

白佛:知者拟欲行施。

即解颈众宝珠璎珞,价直百千两金,而以与之。

解颈所严,璎珞之具,极贵价者,以奉观音。

作是言:仁者受此法,施珍宝璎珞,

事相布施,有与者、有受者、有所施物,内、外、中间三处皆实。执相布施,其福有限,是有漏业,报在人天。法布施者,见法空故,无与者、无受者、无所施物,三轮空寂,离一切相。施一人时如施一切,施一切人与一人等,以法供养,心无所择,名为平等清净法施。

时,观世音菩萨不肯受之。

观音力辞,不受所施。

无尽意复白观世音菩萨言:

由不纳故,所以重白。

仁者愍我等,故受此璎珞,

行施之法,为表舍心,施而不受,则不生福,劝愍我等,而为受之。

尔时,佛告观世音菩萨:

佛见施者辞意甚浓,观音辞让而不领纳,所以告之。

当愍此无尽意菩萨及四众。

僧尼士女

天、龙、夜叉、乾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人非人等故,受是璎珞。

佛劝观音,愍众纳受。

即时,观世音菩萨愍诸四众及于天、龙、人非人等,受其璎珞。

敬顺佛意,愍念众生,受无尽意,所施璎珞。

分作二分,一分奉释迦牟尼佛,一分奉多宝佛塔。

施而不取,表于知足,不妄受也。受已转施奉佛,表于世财,无所吝也。分二分者,表平等施,无所偏也。施与佛者,表无上施,回因向果,成佛道也。

无尽意,观世音菩萨有如是自在神力。

如前所举,总是菩萨自在无碍神通之力。

游于娑婆世界

前文之中,无尽意问:观世音菩萨云何游此娑婆世界?故此结示,以答来机。

尔时,无尽意菩萨以偈问曰:

什师译本,即无重颂。今此偈文,是后来人以笈多本经中之偈,入此本中,相承传诵。

世尊妙相具,我今重问彼。

初句叹佛,次句重问。

佛子何因缘,名为观世音?

问:观音名从何而得?

具足妙相尊,偈答无尽意:

因菩萨问,佛以偈答:

汝听观音行,善应诸方所,

三十二、应善化诸方

弘誓深如海,历劫不思议。

广大誓愿,深如巨海,历尘点劫,莫能思议。

侍多千亿佛,发大清净愿。

侍奉无数,千万亿佛,发于广大,清净誓愿。

我为汝略说。

许为无尽,说观音行。

闻名及见身

若闻彼名,及见身相,

心念不空过。

一心系念,未尝空过。

能灭诸有苦。

能灭三有一切苦恼,此句总标,下文别显。

假使兴害意,推落大火坑,

假使有人,兴毒害意,卒然推入,大猛火坑,

念彼观音力,火坑变成池。

化诸热恼,为清凉池。

或漂流巨海,龙鱼诸鬼难,

黑风所吹,大水所漂,毒龙恶鱼,夜叉罗刹,巨海诸难,

念彼观音力,波浪不能没。

菩萨力故,临危得免。

或在须弥峰,为人所推堕,

高峰顶上,被人推堕。

念彼观音力,如日虚空住。

如日处空,不致有损。

或被恶人逐,堕落金刚山,

被恶人逐,失足堕山。

念彼观音力,不能损一毛。

以念力故,不损一毛。

或值怨贼扰,各执刀加害。

怨家恶贼,持刃损害。

念彼观音力,咸即起慈心。

念菩萨力,怨贼兴慈,免加杀害。

或遭王难苦,临刑欲寿终。

犯罪至死

念彼观音力,刀寻段段坏。

刀即段段自然损坏。

或囚禁枷锁,手足被杻械,

囹圄之难

念彼观音力,释然得解脱。

遇赦宽宥而得释免

咒诅诸毒药,所欲害身者,

口舌咒诅,毒药加临。

念彼观音力,还著于本人。

譬如有人,仰面唾天,天既不受,还堕面中。

或遇恶罗刹,毒龙诸鬼等,

遇诸恶类,欲害身者,

念彼观音力,时悉不敢害。

一时回心,不敢加害。

若恶兽围绕,利牙爪可怖,

若虎狼等,可怖畏者,

念彼观音力,疾走无边方。

念菩萨力,疾自走去。

蚖蛇及蝮蝎,气毒烟火然,

毒虫之气,如烟火然。

念彼观音力,寻声自回去。

念观音力,随声自去。

云雷鼓掣电,降雹澍大雨,

云兴雷震,电光迸掣,降雹澍雨,损物之时。

念彼观音力,应时得消散。

即时晴霁,免其灾恼。

众生被困厄,无量苦逼身,

众生被于,穷困厄难,无量众苦,逼切其身,

观音妙智力,能救世间苦,

世间厄难,非智莫脱,唯智乃能避凶趍吉,故云智力能救诸苦。

具足神通力,广修智方便,

神通智慧,皆悉具足,广修方便,利益众生。

十方诸国土,无刹不现身,

十方刹海,无不遍应。

种种诸恶趣,地狱鬼畜生,

诸恶趣者,即是三涂。

生老病死苦,以渐悉令灭。

生老病死,不能顿除,故云以渐,悉令除灭。

真观清净观

以真实智照真实理,名为真观;了法空寂如太虚空,名清净观。

广大智慧观。

以广大智,遍观一切,无不了了,名智慧观。

悲观及慈观

以大悲心,观众生苦,拔其患难,名曰悲观。以大慈心,与众生乐,随时制义,名曰慈观。

常愿常瞻仰。

常常发愿,得获瞻仰。此劝修也。

无垢清净光,慧日破诸闇,

以无障垢,清净光耀,智慧日轮,破诸幽暗。

能伏灾风火,普明照世间。

善能降伏,痴风嗔火,以普明慧,照诸世间。

悲体戒雷震。

菩萨之戒不杀生,初悲则护生,戒体净故,名声远闻,如雷之震。

慈意妙大云。

慈心与乐,济慧众生,妙如大云,遍覆一切。

澍甘露法雨。

口轮说法,教化众生,如澍甘雨,普润一切。

灭除烦恼𦦨。

慈悲法味,如云雷雨,灭烦恼焰,与清凉乐。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

有讼经官,军前怖畏。

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

念观音力,众怨自然,悉皆退散。

妙音观世音

开悟一切,微妙之音;观察世间,赴感之音;

梵音。海潮音。

清净美妙,如梵天音,如大海潮,普震之音,

胜彼世间音。

远胜一切,世间之音。

是故须常念。

以是之故,常当称念。

念念勿生疑。

一念疑心,能为道障,应当深信,勿生疑惑。

观世音净圣

观音大士,清净至圣。

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

于诸众生,苦恼死厄,能为救护,作大依怙。

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

具足神通,智慧方便,以慈悲眼,等视众生。

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菩萨之身,即是智慧福德之聚,深广无量犹如大海,是故应当恭敬顶礼。

尔时,持地菩萨

楞严云:毗舍佛时,曾为比丘,平地待佛,得蒙印证,尘消智圆,登无上觉,名为持地。

即从座起,前白佛言:

此品请主本无尽意,今说经竟,持地起身而白佛者,盖因在会闻说菩萨普门示现而赞善耳。

世尊,若有众生,闻是观世音菩萨品自在之业,

三业运用,无往不通,名为自在。

普门示现,神通力者,

开方便门,普现一切,所喜见身,神通妙用,广大力者。

当知是人,功德不少。

若闻此品,依而行之,则发观音普门智慧,故云是人功德不少。

佛说是普门品时,众中八万四千众生,

于时在会,闻法之者,八万四千,众生之性。

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无等等者,佛之智慧,最上最尊,超过一切,故无与等,非不与诸究竟果佛,悉皆平等,此乃最妙无等之等,故云无等等,即无上道心也。

妙法莲华经陀罗尼品第二十六

普门品竟,药王请问,若持是经,得几所福?佛为发明,药王欢喜,说陀罗尼以护持者,勇施及以诸天天女,亦皆说咒,愿欲护持,故曰陀罗尼品。然陀罗尼而有显密,显即经文,如圆觉云:有陀罗尼,名为圆觉。密即咒语,如今当品与说法者陀罗尼咒,以守护之。又陀罗尼,翻为总持,总摄二边,遮恶护善,任持中道,佛之正理,于一法中,具含多义,能总能持,名总持也。

尔时,药王菩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合掌向佛而白佛言:

避席起身,偏袒合掌,皎向于佛,然后白言:

世尊,若善男子、善女人,有能受持法华经者。

若善男女,闻法信受,忆持之者,

若读诵通利。

对本曰读,背念曰诵,无有忘失,名为通利。

若书写经卷。

若自书写,若教人书,

得几所福?

如上之人,得多少福?

佛告药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供养八百万亿那由他恒河沙等诸佛。

举供佛福,比校持经。

于汝意云何?其所得福宁为多不?

此人供养众多诸佛,所获福德是为多不?

甚多,世尊!

药王答佛:功德甚多。

佛言: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于是经乃至受持一四句偈。

持经四句,言极少者。

读诵解义

读诵偈句,解其义理。

如说修行

如偈所说,依之修行,文虽不多,解行功德,胜彼前人供佛之者。

功德甚多。

供养生福,持经发慧,以慧比福,功德甚多。

尔时,药王菩萨白佛言:

闻经福胜,所以白佛。

世尊,我今当与说法者陀罗尼咒以守护之。

欲以妙咒,护说法者,

即说咒曰:

安尔曼尔摩祢摩摩祢旨隶遮梨第赊咩赊履多玮膻帝目帝目多履娑履阿玮娑履桑履娑履叉裔阿叉裔阿耆腻膻帝赊履陀罗尼阿卢伽婆娑簸蔗毗叉腻祢毗剃阿便哆逻祢履剃阿亶哆波隶输地欧究𨽻牟究隶阿罗隶波罗隶首迦差阿三磨三履佛陀毗吉利帙帝达磨波利差帝僧伽涅瞿沙祢婆舍婆舍输地曼多逻曼哆逻叉夜多邮楼哆邮楼哆憍舍略恶叉逻恶叉冶多冶阿婆卢阿摩若那多夜

咒是诸佛密语,密默治恶,恶自消散,不可解释。

世尊,是陀罗尼神咒,六十二亿恒河沙等诸佛所说。

能持此咒,则能转彼六十二种我人知见,成六十二佛之功德。咒从诸佛之所传来,故云佛说。

若有侵毁,此法师者,

若有侵犯,毁訾受持,法师之者,

则为侵毁,是诸佛已。

则是已损。此诸世尊,

时,释迦牟尼佛赞药王菩萨言:

因说咒护,所以赞之。

善哉!善哉!

称美之辞。

药王,汝愍念拥护此法师故。

此说莲经法师之故。

说是陀罗尼。

即上咒语。

于诸众生,多所饶益。

以咒之故,法师安乐,善说诸法,导利一切末世众生,饶益多矣。

尔时,勇施菩萨白佛言:

勇说见佛,赞美药王,故亦白佛,愿护持经。

世尊,我亦为拥护读诵受持法华经者说陀罗尼。

为护法师,说于秘咒。

若此法师,得是陀罗尼。

若持经者,得此神咒。

若夜叉。

此云勇健。

若罗刹

此云速疾鬼。

若富单那

此云臭饿鬼,即主热病者。

若吉蔗。

此云所作,即起尸鬼。

若鸠槃荼。

此云瓮形,即厌魅鬼。

若饿鬼等。

无饮食者

伺求其短,无能得便。

鬼祟害人,随短处入,稍有所长,不能为害。

即于佛前而说咒曰:

座隶。摩诃座隶。郁枳。目枳。阿隶。阿罗婆第。涅𨽻第。涅隶。多婆第。伊致抳。韦致抳。旨致抳。涅𨽻墀抳。涅梨墀。婆底

世尊,是陀罗尼神咒,恒河沙等诸佛所说亦皆随喜。

如是神咒,恒沙佛说传之。有自说此咒时,诸佛亦皆为之随喜。

若有侵毁,此法师者,

若有侵害,毁损法师,

则为侵毁,是诸佛已。

则是已损,恒沙诸佛。

尔时,毗沙门天王护世者白佛言:

即是北方,多闻天王。

世尊,我亦为愍念众生拥护此法师故。

天王护世,愍念众生,若护法师,经得流布,则众生类,得大饶益。

说是陀罗尼。

以咒护之。

即说咒曰:

阿梨那梨。㝹那梨。阿那卢那履。拘那履。

世尊,以是神咒拥护法师。

说此咒者,为护法师。

我亦自当拥,护持是经者。

上以咒护,今自身护。

令百由旬内,无诸衰患。

令诸邪魅,皆悉远去,百由旬外,离诸衰恼。

尔时,持国天王在此会中。

东方护世持国天王亦在此会。

与千万亿那由他,乾闼婆众,

此云乐神。

恭敬围绕,前诣佛所,合掌白佛言:世尊,我亦以陀罗尼神咒,拥护持法华经者。

天王白佛:与所部众,亦愿以咒,护于法师。

即说咒曰:

阿伽祢。伽祢瞿利。乾陀利。旃陀利。摩蹬耆。常求利。浮楼莎抳。頞底

世尊,是陀罗尼神咒,四十二亿诸佛所说。

四十即表住行向地,二即等觉及以妙觉。

若有侵毁,此法师者,则为侵毁,是诸佛已。

毁持经者,则法不行,法不流世,谁知有佛?若毁法师,则已毁佛。

尔时,有罗刹女等,一名、蓝婆,二名、毗蓝婆,三名、曲齿,四名、华齿,五名、黑齿,六名、多发,七名、无厌足,八名、持璎珞,九名、皋帝,十名、夺一切众生精气。

罗刹者,啖人恶鬼也。罗刹女者,即是女鬼也。十种名义,或从相貌,或从所为,未见所出,不可解也。

是十罗刹女与鬼子母。

鬼子母神

并其子及眷属。

五百鬼子及鬼属也。

俱诣佛所,同声白佛言:

愿欲拥护,持法华者,

世尊,我等亦欲拥护读诵受持法华经者,除其衰患。

欲以咒护,令除衰恼,

若有伺求法师短者,令不得便。

若有欲求法师短处而加害者,令不得便。

即于佛前而说咒曰:

伊提履,伊提泯,伊提履,阿提履,伊提履,泥履,泥履,泥履,泥履,泥履,楼醯,楼醯,楼醯,楼醯,多醯,多醯,多醯,兜醯,㝹醯。

宁上我头上,莫恼于法师。

宁可上于我头之上,不可恼害说法之师。

若夜叉、若罗刹、若饿鬼、若富单那、若吉蔗、

已上名义,如前已解。

若毗陀罗

此云赤色鬼。

若犍䭾。

此云黄色鬼。

若乌摩勒伽。

此云黑色鬼。

若阿䟦摩罗。

此云青色鬼。

若夜叉吉蔗、若人吉蔗、

此云起尸鬼,人及夜叉,皆此鬼相。

若热病,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至七日。

谓前诸鬼,兴灾害人。

若常热病。

常兴热病以损于人

若男形。

鬼现男形

若女形。

鬼现女形

若童男形,若童女形。

种种变现,[舟*末]惑于人。

乃至梦中,亦复莫恼。

有托梦中恼害人者,亦复不许。

即于佛前而说偈言:若不顺我咒,恼乱说法者,

若不随顺,我之咒禁,而辄恼害,说法之者,

头破作七分,如阿梨树枝。

令其头破,而作七分,如彼七义,阿梨树枝。

如杀父母罪。

罪过深重,与五逆等。

亦如压油殃。

外国作油,先捣麻碎,令其生虫,然后并虫一时压之,务得多油及以肥美。以损命故,罪业尤重。谤法殃祸,亦如彼人。

斗秤欺诳人

亦如市肆轻秤小斗,欺瞒诳惑他人之罪。

调达破僧罪

调达破僧,生身陷入阿鼻地狱,此罪亦尔。

犯此法师者,当获如是殃。

若有侵犯此法师者,当获如上深重之殃。

诸罗刹女说此偈已,白佛言:

前以咒护,其次白佛:当身护持,

世尊,我等亦当身自拥护受持、读诵、修行是经者。

受持读诵,即是学法;如经履炼,名曰修行。

令得安稳,离诸衰患,消众毒药。

令持经者心得安隐,远离一切衰恼忧患,一切毒药入此人口,皆成甘露。

佛告诸罗刹女:善哉!善哉!

鬼女啖人及食精气,今乃发心拥护大教及持法人,大似火中生出莲华。故佛赞曰:善哉!善哉!

汝等但能,拥护受持,法华名者,福不可量。

汝但能护,持经名者,所得福德,已不可量。

何况拥护,具足受持。

况能拥护,持全部者。

供养经卷

及护供养,经卷之人。

华香璎珞

若华若香,及以璎珞,

抹香。涂香。烧香

细末之香,及涂身香。

幡盖伎乐

或施幡盖,及献伎乐,

燃种种灯

即下所列。

苏灯。油灯。诸香油灯

以诸香油,然灯供养,

苏摩罗华油灯

此云善摄意华。

瞻卜华油灯

此云金色华,智论翻黄华,树形高大。

婆师迦华油灯

此云夏生华,色黄白而香。

优钵罗华油灯

此云青莲华,莲本无油,以莲薰之。

如是等百千种供养者。

有如是等,供养经者,

皋帝汝等及眷属,

汝等即十罗刹女,眷属即鬼子母等,

应当拥护,如是法师。

有能持经,及修供养,汝等应当,拥护是人。

说此陀罗尼品时。

佛说是时。

六万八千人,得无生法忍。

若表法者,六根、八识咸得清净,了知众生及无情法毕竟本空,入无生忍。

妙法莲华经妙庄严王本事品第二十七

妙庄严王本事品者,说妙庄严往昔世中,曾为国王本所作事。此品之来,无人请问,佛自为说,意显弘经供养持者,二种功德,不可思议,以劝流通。其王有妻,名曰净德。复有二子,净藏、净眼。此四人者,宿因本是同修道侣,为办衣食,道业难成。一人发心,为求供给;三人勤修,得成圣果;其一营事,福报为王。此三人者,追念其恩,意欲诱引,令得出离。复相谓言:是王着欲,而又信邪,自非妻子,何由感动?遂即托缘,随意化现,一人为妻,二人为子,方便诱之,回邪入正。下文会通,昔妙庄严王,今华德是;净德夫人,今庄严相是;净藏、净眼,即此会中药王、药上菩萨是。

尔时,佛告诸大众:乃往古世,过无量无边不可思议阿僧祇劫。

佛告众言:过去久远,不可思议,阿僧祇劫,

有佛名云雷,音宿王华智,

义约:佛身如云,普覆一切;佛之妙音,如雷普震;相好具足,面貌端严,如月天子、星宿中王;众善庄严,如华遍布;惑尽解满,智慧无边。

多陀阿伽度。

此云如来,即佛法身。

阿罗诃

此云应供,应受世供。

三藐三佛陀。

此云正等正觉。

国名:光明庄严。

以佛光明,而自庄严。

劫名喜见

时世升平,人所喜见。

彼佛法中。

宿王华智,正法之中,

有王名妙庄严。

以众妙善,而共庄严。

其王夫人,名曰净德,

其德真净,故曰净德。

有二子,一名净藏。

能解无边,清洁法藏。

二名净眼。

善能彻见,大智慧海,

是二子有大神力、福德、智慧。

本是菩萨,有大神通,福德智慧,皆悉具足,方便化现,示为王子。

久修菩萨,所行之道,

久劫精修,菩萨所行,清净之道。

所谓檀波罗蜜。

此云布施,为破悭贪。

尸罗波罗蜜

此云持戒,为止诸恶。

羼提波罗蜜

此云忍辱,为治凶暴。

毗离耶波罗蜜

此云精进,为除怠堕。

禅波罗蜜

此云寂定,无摄散乱。

般若波罗蜜

此云智慧,为断愚痴。

方便波罗蜜

随机善巧,修己利他,名为方便;以善修故,得度生死,到于彼岸,名波罗蜜。

慈。悲。喜。舍

即四无量心,以慈心故与一切乐,以悲心故拔一切苦,以喜心故见人欢喜,以舍心故随求与之。

乃至三十七品助道法。

三十七品,在小乘中,名为正道,在大乘中,名为助道,良由道性本具,匪由造作,修诸道行,但是助成,所谓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菩提,八正道,总三十七,名为道品,避繁不解。

皆悉明了通达。

悉能明了,通达无碍。

又得菩萨净三昧。

内外无垢,净如琉璃,即清净定。

日星宿三昧

大解如日,细智如星,照了无遗,名为三昧。

净光三昧

清净慧光,寂而常照,

净色三昧

了色性空,不住于相,

净照明三昧。

净是定体,照明是用。

长庄严三昧。

常修正定,以为庄严,无有间断。

大威德藏三昧。

大威服众,大德利生,名大宝藏,从禅定生。

于此三昧,亦悉通达。

凡诸正定,悉能通达。

尔时,彼佛欲引导妙庄严王。

佛愍严王,信邪之故,欲导以正,

及愍念众生故。

又为愍念,一切众生,在迷之故,

说是法华经。

于大众中,演说是经,

时,净藏眼二子到其母所。

净德之前。

合十指爪掌白言:

十指两掌,一时俱合。

愿母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

劝母见佛

我等亦当,侍从亲近,供养礼拜,

我当侍母,亲近供养,礼拜于佛。

所以者何?

出劝往意

此佛于一切天人众中说法华经,宜应听受。

以是之故,劝母往也。

母告子言:汝父信受外道。

信受外道邪师之教

深着婆罗门法

于婆罗门,所行之法,深生乐着,

汝等应往白父,与去俱去。

父既不信,云何容去?汝往白父,化令同往。

净藏净眼合十指爪掌白母

母令劝父,故再白之。

我等是法王子,而生此邪见家,

我等本是,法王之子,不幸而生,此邪见家。

母告子言:汝等当忧念汝父,为现神变。

母知二子有大神力,令现神变以感动之。

若得见者,心必清净。

善法难入,若见神通,乃可受化。

或听我等,往至佛所,

或可听许,我与汝等,往诣佛所。

于是二子,念其父故,

母令忧念,所以念之。

踊在虚空,高七多罗树。

一多罗树,高于七尺,踊身虚空,高五丈计。

现种种神变。

示现种种,神通变化。

于虚空中,行住坐卧,

现四威仪,依空之相。

身上出水,身下出火。

水上火下

身下出水,身上出火。

水下火上

或现大身,满虚空中,而复现小,小复现大。

菩萨所证,自在神通,大包虚空,细入无间。

于空中灭,忽然在地。

空中隐去,地上现身。

入地如水,履水如地。

入地如水,不见有碍。履水如地,不见虚浮。

现如是等,种种神变。

即十八变。

令其父王,心净信解。

所以现相,意令父王,心得清净,生正信解。

时父见子,神力如是,心大欢喜,得未曾有。

有生以来,所未见者。

合掌向子言:汝等师为是谁?谁之弟子?

见其神异,知必有师。问谁弟子,皆欲知之。

二子白言:大王,彼云雷音宿王华智佛。

指所事师

今在七宝菩提树下法座上坐。

指所住处。

于一切世间,天人众中,

指所有众

广说法华经

指所说法。

是我等师,我是弟子。

答父所问

父语子言:我今亦欲见汝等师,可共俱往。

因睹神异,知德尊严,故欲与子俱往见之。

于是二子从空中下。

收摄神变,还复本形。

到其母所,合掌白母:

化父从己,往白母知。

父王,今已信解,堪任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言父已解,堪发道心。

我等为父,已作佛事,

如上现通,名作佛事。

愿母见听,于彼佛所,出家修道。

愿母见许,往彼修道。

尔时,二子欲重宣其意,以偈白母:

再以意白。

愿母放我等,出家作沙门。

求母放舍,出俗为僧。

诸佛甚难值,我等随佛学。

诸佛出世,值遇甚难,我等愿得,随佛学道。

如优昙波罗,值佛复难是。

优昙钵华,此云瑞应。般泥洹经云:阎浮提内有大树王,名优昙钵罗,有实无华。优昙钵树有金华时,世乃有佛,言佛难值,亦如昙华。

脱诸难亦难,愿听我出家。

脱离世间,一切患难,亦复是难。愿听我等,出家行道,

母即告言:听汝出家。

许从汝意。

所以者何?佛难值故。

所以听许,为佛难逢。

于是二子白父母言:

父母既听,劝同见佛。

善哉!父母,愿时往诣云雷音宿王华智佛所,亲觐供养。

恭敬亲近,修法供养。

所以者何?佛难得值,如优昙钵罗华。

言难得见。

又如一眼之龟,值浮木孔。

龟只一目,漂大海中,欲值浮木,得孔安身,甚难可得。人怀偏见,溺生死海,欲值应身,得法解脱,此亦甚难。

而我等宿福深厚,生值佛法。

我等福厚,幸遇世尊,

是故父母,当听我等,令得出家。

志在于道。

所以者何?诸佛难值,时亦难遇。

一为佛难逢,二为时难遇。

彼时,妙庄严王后宫八万四千人,皆悉堪任受持是法华经。

由王着欲,八万四千迷惑之人同在后宫,善心一生,无恶不转,故诸宫女皆愿持经。

净眼菩萨于法华三昧久已通达。

经云:不染世间法,如莲华在水。多闻总持,善解佛语,此即法华正定。

净藏菩萨已于无量百千万亿劫,通达离诸恶趣三昧。

经云:又见佛子,心无所著,以此妙慧,求无上道,此即离诸恶趣正定。

欲令一切众生离诸恶趣故。

菩萨之心,先人后己修此正定,欲诸众生离恶趣故。此定成时,法界有情同时解脱。

其王夫人得,诸佛集三昧,

住正定时,十方诸佛,集在目前,

能知诸佛,秘密之藏。

性虽本空,不妨常用,用而常空,而不住相,视之不见,听之不闻,在动用中而收不得,名为诸佛秘密之藏。

二子如是。

谓得三昧。

以方便力,善化其父。

现通等事,无非方便,善能如是,化诱父王。

令心信解,好乐佛法。

令父心信,解了佛法,而生爱乐。

于是妙庄严王,与群臣眷属俱,

王及群臣,与夫宗族,一切眷属,

净德夫人,与后宫采女眷属俱。

夫人同诸,采女眷属,

其王二子,与四万二千人俱。

王子从母求欲出家,受持戒行,四万二千福河。同注:表戒学也。

一时,共诣佛所。

同往见佛

到已,头面礼足,绕佛三匝,却住一面。

到佛所已,加敬作礼绕三匝者,表心恋慕;住一面者,欲闻法故。

尔时彼佛,为王说法,

佛为严王,应机说法。

示教利喜。

开示教道,利益令喜。

王大欢悦。

王闻法音,深心信解,生大喜悦,

尔时,妙庄严王及其夫人,解颈真珠璎珞,价直百千,以散佛上。

敬佛之故,舍严身具,贵价之物,而行布施。

于虚空中,化成四柱宝台。

达法空故,住于空中,由四弘誓,化成四柱,处法空座,名为宝台。

台中有大宝床,敷百千万天衣。

于空寂理安处法座,名为宝床;无边忍辱惭愧之服以为庄严,名曰天衣。

其上有佛,结加趺坐。

座上之佛,即正因性;加趺坐者,示无动摇。

放大光明。

慧光发明,即了因性;现斯瑞相,即缘因性。

尔时,妙庄严王作是念:佛身希有,端严殊特!

王见瑞相,作是念言:佛身罕有,端正殊妙。

成就第一微妙之色。

如来成就微妙色身最为第一,自余众生无与等者。

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告四众言:

四众受法,皆佛弟子,所以告之。

汝等见是妙庄严王于我前合掌立不?

佛问四众:王立我前,还知意不?

此王于我法中作比丘。

言当出家

精勤修习,助佛道法。

无上大觉,名为正道;习诸道品,名为助道;

当得作佛,号娑罗树王。

娑罗树者,其性坚实,冬夏不雕,为木中王。王心坚固,精勤行道,是故作佛,号娑罗王。

国名大光。

从解入道所依之国,故名大光。

劫名大高王。

时节最好,比之余劫,皆所不及,名大高王。

其娑罗树王佛,有无量菩萨众,及无量声闻。

言所化众,其数甚多。

其国平正,功德如是。

因心平易,正直无私,所应化方,坦然平正。

其王即时以国付弟。

舍人王住。

与夫人二子,并诸眷属,

所从之众

于佛法中,出家修道。

于彼佛会,正法之中,清净出家,修菩萨道。

王出家已于,八万四千岁,

出家之后,终身在道。

常勤精进修,行妙法华经,

谓常修习,法华三昧,

过是已后,得一切净功德庄严三昧。

前与授记,是未来事;此证三昧,是现世修。以净信心,修诸功德,故于定中,获此三昧。

即升虚空,高七多罗树,而白佛言:

举身腾空,离地五丈。

世尊,此我二子已作佛事。

谓二圣子,所现佛事。

以神通变化,转我邪心。

王本信邪,见子现通,知佛殊胜,即转邪心。

令得安住,于佛法中,得见世尊。

令我得于,佛法之中,安住其心,得见我佛。

此二子者,是我善知识。

二子实是,我善知识。

为欲发起,宿世善根,

如前所举,同修之终。

饶益我故,来生我家。

王勤修进,得宿命通,知其妻子,是昔善友,为欲饶益,方便受生。

尔时,云雷音宿王华智佛,告妙庄严王言:如是,如是,如汝所言。

佛告严王:如汝所言,其事实尔。

若善男子、善女人,种善根故,

若善男子,能种善根,以是之故,

世世得,善知识,

世世得遇,诸善知识,

其善知识,能作佛事,

知识善能,作诸佛事,

示教利喜,令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开示教导,令入正觉。

王当知,善知识者是大因缘。

内有宿因,外感善缘,因缘之义,通包大小,善知识者,非小因缘。

所谓:化导令得见佛,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化令见佛,发大道心,所以名为,大事因缘。

大王,汝见此二子不?

汝还见子宿因缘不?

此二子已曾供养六十五百千万亿那由他恒河沙诸佛,亲近恭敬。

六十者、表六波罗蜜。五者、表五位善因:一、外凡,二、内凡,三、见道,四、修道,五、无学道。百千万亿者,一一行中具无边行,善修其心住于正法,名为亲近恭敬供养无量无数百千诸佛。

于诸佛所,受持法华经,

以如实心,修如实慧,名于佛所,持法华经。

愍念邪见众生,令住正见。

愍念众生,著于邪见,所以化之,令归正道。

妙庄严王即从虚空中下,而白佛言:

收摄神通,复还地上,启白世尊:

世尊,如来甚希有!

言希有者,一则难遇,时乃一出;二则端严,相好无比。

以功德智慧故。

以二种故,所以如此:一则具修五度成就福德,二则行深般若成就智德。

顶上肉髻,光明显照,

一、叹肉髻无与等伦;二、叹光明从肉髻出,显照一切。

其眼长广,而绀青色,

眼生长广,是智慧相;绀琉璃色,是慈悲相;

眉间毫相,白如珂月。

两眉中间,白毫之相,色如珂贝,净如满月。

齿白齐密,常有光明。

齿不黄黑,亦不参差,鲜白净洁,密而齐整,常有光明。

唇色赤好,如频婆果,

此云相思果,色丹红润,可喻口唇。

尔时,妙庄严王赞叹佛如是等:

如上所说,希有之事,

无量百千万亿功德已。

所修之功,所成之德。

于如来前,一心合掌,复白佛言:

先叹佛已,复述其意。

世尊!未曾有也。

叹所未有

如来之法

如来所证,真净大法,

具足成就,不可思议,微妙功德。

无法不具,不可思议,微妙功德,悉皆成就。

教戒所行,安稳快善,

教导戒约,菩萨所行,安隐受乐,快得善利。

我从今日,不复自随心行。

不复随顺,自心所行。

不生邪见,憍慢嗔恚,诸恶之心,

邪见不生,则入正道;憍慢不生,则能恭敬;嗔恚不生,则慈悲起,对佛立誓,除诸恶心。

说是语已,礼佛而出。

闻法得记,赞佛发愿,能事已毕,礼辞而退。

佛告大众:于意云何?妙庄严王岂异人乎?今华德菩萨是。其净德夫人,今佛前光照庄严相菩萨是。

今法华会,光照庄严,即是昔世,净德夫人。

哀愍妙庄严王及诸眷属故,于彼中生。

为愍严王,及王眷属,示现受生,

其二子者:

净藏净眼

今药王菩萨,药上菩萨是。

即此二子。

是药王药上菩萨,成就如此诸大功德已。

历劫之前,已能成就,众多无量,诸大功德。

于无量百千,万亿诸佛所,

又于无量,百千佛所,

植众德本

大菩提心,四弘六度,是诸菩萨,植德之本。

成就不可思,议诸善功德。

由植善故,成就众德。

若有人识是二菩萨名字者,

若人识此,二菩萨名,亦于佛门,可以趣入。

一切世间,诸天人民,亦应礼拜,

能敬持名而行礼拜,则是入道最初方便。

佛说是妙庄严王本事品时,八万四千人远尘离垢。

八万四千,尘劳烦恼,悉得断除,离诸障垢。

于诸法中,得法眼净。

楞严云:想相为尘,识情为垢,二俱远离,则汝法眼应时精明。

妙法莲华经普贤菩萨劝发品第二十八

普贤菩萨本生东方宝威德佛净妙国土,遥闻灵鹫说法华经,与诸大众俱时至此,为欲听法,劝发道心。

尔时,普贤菩萨

化被众生,慈临一切,德邻极圣,故曰普贤。

以自在神通力。

善功发用,自在无碍,神通之力。

威德名闻

以威力故,能伏魔怨;以德善故,普化一切,名声远布,闻于十方。

与大菩萨,无量无边,不可称数。

同众多故,无有边量,称量莫尽,非数可知。

从东方来

从彼东土,来至此方。

所经诸国

所经由处

普皆震动。

大地震动,表破无明。

雨宝莲华

真空性,起一念善,如空雨华,

作无量百千万亿种种伎乐。

意如伎儿,和气名乐。

又与无数诸天龙夜义。

此云捷疾鬼。

乾闼婆

天帝乐神。

阿修罗

此云无端正,即好斗诤者。

迦楼罗

此云金翅鸟。

紧那罗

此云歌神,天帝作乐,即用此部。

摩睺罗伽

此云大蟒蛇。

人。

世间之人

非人等。

天修鬼狱,总名非人。

大众围绕。

众拥普贤

各现威德,神通之力。

各各自现,威神德用。

到娑婆世界。

娑婆,此云堪忍,众生堪能忍众苦故。

耆阇崛山中。

此云灵鹫。

头面礼释,迦牟尼佛,

头面接足,顶礼世尊:

右绕七匝

旋绕表敬

白佛言:

先礼次言。

世尊!我于宝威德上王佛国。

言其来处,佛性尊贵,名之为宝;威德中胜,名曰上王。

遥闻此娑婆世界说法华经。

天耳远闻

与无量无边,百千万亿,诸菩萨众,共来听受。

言所以来,为欲听法。

唯愿世尊,当为说之。

愿佛为说。

若善男子、善女人,于如来灭后,

佛灭后者,普贤之意,正为末法,善男信女,求闻法要。

云何能得,是法华经?

有何方便,能得是经?

佛告普贤菩萨:若善男子、善女人成就四法。

四方便法,如下自明。

于如来灭后,当得是法华经。

有方便慧,可得是经。

一者、为诸佛护念;

心归于佛,则为诸佛,之所护念。

二者、植众德本;

诸修行人,以德为本,种诸善根,名植德本。

三者、入正定聚;

正以简邪,聚包诸定。心散佛隐,入定佛现。

四者、发救一切众生之心;

前三种法悉是自利,今此第四正是利他。

善男子、善女人如是成就四法。

如经而修

于如来灭后,必得是经。

此结答也。

尔时,普贤菩萨白佛言:

普贤白佛:愿欲守护。

世尊于后五百岁,

经明五五百岁:第一五百,解脱坚固;第二五百,禅定坚固;第三五百,持戒坚固;第四五百,多闻坚固;第五五百,斗诤坚固。今景定辛酉,于后五百,已过二百一十一载,即斯时也。

浊恶世中

即劫浊、见浊、烦恼浊、众生浊、命浊,五浊恶世也。

其有受持,是经典者,

有人如上,能持是经,

我当守护,除其衰患,令得安稳。

普贤愿欲为之守护,除其衰恼,令其得获身心安隐。

使无伺求,得其便者。

鬼常伺候,求欲害人,菩萨护故,令不得便。

若魔。

即魔王居欲界顶者。

若魔子。

魔王之子。

若魔女。

魔王之女。

若魔民。

魔所有众

若为魔所著者。

人被魔着,复来魅人。

若夜叉。

此云捷疾鬼也。

若罗刹

此云暴尸鬼。

若鸠槃茶

此云厌魅鬼。

若毗舍阇。

此云啖精气鬼。

若吉蔗。

此云起尸鬼。

若富单那

此云臭饿鬼,即行热病者。

若韦陀罗等。

此云妙善,即厌祷鬼。

诸恼人者,皆不得便。

使一切鬼,皆不能害。

是人若行若立,读诵此经,

随意读诵,不拘行立。

我尔时乘六牙白象王,

普贤乘象,以表大行。牙喻六根,白表纯净。

与大菩萨众,俱诣其所。

举众皆至诵经人所。

而自现身,供养守护。

不求而应,名为自现;三业加敬,名为供养;闲邪存善,名为守护。

安慰其心。

软语慰喻,以安其心。

亦为供养,法华经故。

亦是为供,法华之故。

是人若坐,思惟此经,

端坐谛审,名曰思惟。

尔时,我复乘白象王现其人前。

前护行立,即散心人;今护端坐,即定心人。

其人若于法华经,有所忘失一句一偈,

其持经人,若有脱忘,

我当教之,与共读诵,还令通利。

慈力所加,令无忘失。

尔时,受持读诵法华经者,得见我身。

得见菩萨,为现色身。

甚大欢喜,转复精进。

其心喜故,倍加精进。

以见我故,即得三昧。

此云正定。

及陀罗尼。

此云总持,总摄空有,遮恶护善。

名为旋陀罗尼。

周旋解了,无所不通。

百千万亿,旋陀罗尼。

从于一法,演出无数,百千万亿,陀罗尼门。

法音方便陀罗尼

于法音中,善解方便,

得如是等陀罗尼。

诸总持门,其数无量,略举二种,故云等也。

世尊,若后世后五百岁浊恶世中。

言后世者,即佛灭后。后五百者,即今之世。言浊恶者,如前已解。

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

僧尼士女,四众弟子,

求索者。

求觅经者

受持者。

以心领受,忆持之者。

读诵者。

对本明读及背诵者。

书写者

若自书写,若倩人书,

欲修习是法华经,

欲依此经,修习行法,

于三七日中,应一心精进,

要期三七,摄净一心。

满三七日已。

修期满日

我当乘六牙白象,与无量菩萨而自围绕。

与众围绕,至行人所。

以一切众生所喜见身,

众生喜见,上妙色身,

现其人前,而为说法,示教利喜。

现身开示,教训利益,令生欢喜。

亦复与其,陀罗尼咒。

亦复与说,陀罗尼咒,以守护之。

得是陀罗尼故,无有非人能破坏者。

神咒力故,魔不能坏。

亦不为女人之所惑乱。

身得法持,色所不劫。

我身亦自,常护是人,

我亦以身,常护其人,

唯愿世尊,听我说此陀罗尼咒。

示不专擅,求佛听许。

即于佛前而说咒曰:

阿檀地(一)檀陀婆地(二)檀陀婆帝(三)檀陀鸠赊隶(四)檀陀修陀隶(五)修陀隶(六)修陀罗婆底(七)佛驮婆膻祢(八)萨婆陀罗尼阿婆多尼(九)萨婆婆沙阿婆多尼(十)修阿婆多尼(十一)僧伽婆履叉尼(十二)僧伽涅伽陀尼(十三)阿僧祇(十四)僧伽波伽地(十五)帝隶阿惰僧伽兜略阿罗帝波罗帝(十六)萨婆僧伽地三摩地伽蓝地(十七)萨婆达磨修波利刹帝(十八)萨婆萨埵楼䭾憍舍略阿㝹伽地(十九)辛阿毗吉利地帝(二十)

一切神咒,是佛密语密默,治恶自消散,不可解说,所以不翻。

世尊,若有菩萨得闻是陀罗尼者。

以咒难闻。若有闻者,

当知普贤,神通之力,

皆菩萨力,之所加被。

若法华经,行阎浮提,

阎浮,树名,此云胜金。树近河边,果熟落水,染沙成金,为紫磨色。提字翻洲,即是南方赡部洲也。

有受持者,应作此念:皆是普贤,威神之力。

令思所自。

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

即:正思惟。

解其义趣。

善解经义,趣佛之道。

如说修行

如经所说,修心行之。

当知是人,行普贤行。

是人所行,即普贤行。

于无量无边诸佛所,深种善根。

已于无边,诸佛之所,深种菩提,善根种子。

为诸如来,手摩其头,

得诸如来,权智之手,摩于菩萨,实智之顶。

若但书写。

但是书写,未能忆持,读诵解义。

是人命终,当生忉利天上。

忉利,此云三十三天,散心修善,得生欲界。

是时,八万四千天女作众伎乐而来迎之。

书经福,得生天上,感诸天子,伎乐来迎。

其人即着七宝冠,于采女中娱乐快乐。

采女娱乐,畅快其心。

何况受持、读诵、正忆念、解其义趣、如说修行!若有人受持、读诵、解其义趣,

其功尤胜。

是人命终,为千佛授手。

命终得佛,授手提携。

令不恐怖。

使得心安。

不堕恶趣

离四恶趣

即往兜率天上。

兜率,此云知足天。

弥勒菩萨所。

此云慈氏菩萨。

弥勒菩萨有三十二相,大菩萨众所共围绕。

胜友会同

有百千万亿天女眷属,而于中生。

此乃兜率外院,凡夫天也。若是内院,则无女人。

有如是等功德利益。

明功益多。

是故智者应当一心自书,若使人书。

倩人为书

受持、读诵、正忆念、如说修行。

书写、受持、读诵、解说,是开解也;如说修行,即起行。

世尊,我今以神通力故守护是经。

愿以通力,而守护之。

于如来灭后。

末法之世

阎浮提内

所流行处

广令流布,使不断绝。

令经广布,解行不绝,则得佛种,相续不断。

尔时,释迦牟尼佛赞言:

美其愿力,所以称赞。

善哉!善哉!普贤,汝能护助是经。

却除魔恼,名之为护。劝进修善,名之为助。

令多所众生,安乐利益。

一人持经,不恼一切,令多所众,皆得安乐。

汝已成就不,可思议功德,

汝久已成,不思议力,

深大慈悲。

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拔二死苦,与三德乐,名为深大。

从久远来发阿耨多罗三耨三菩提意?

久已发起,无上道意,

而能作是,神通之愿。守护是经,

作神通愿,护法受生。

我当以神通力,守护能受持普贤菩萨名者。

我亦当护。有能受持,汝之名者,

普贤,若有受持、读诵、正忆念、修习、书写是法华经者。

能行是者。

当知是人,则见释迦牟尼佛。

经文即是如来法身,其见法者则是见佛。

如从佛口,闻此经典,

虽生末世,信得经文,则与亲闻,等无有异。

当知是人供养释迦牟尼佛。

随顺佛语,名供养佛。

当知是人,佛赞善哉。

所行如法,为佛称赞。

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手摩其头。

得佛权智,摩实智顶,如手摩头,

当知是人为释迦,牟尼佛衣之所覆。

忍辱名衣,力能忍受,遮恶不生,名佛衣覆。

如是之人。

如上行人。

不复贪着世乐。

以法自娱,不贪世味。

不好外道经书手笔

心不好乐外道经书,亦不好其制作手笔。

亦复不喜,亲近其人。

狎邪长恶,故不喜近。

及诸恶者。

一切为恶,不善之者,

若屠儿

杀生之者

若畜猪羊鸡狗

为利养生,初非善类。

若猎师

捕生之人

若炫卖女色。

以色炫卖,非良人也。

是人心意质直

是持经人,心诚意正,质朴端直。

有正忆念。

恭默思道,心无妄念。

有福德力。

以福力故,远离障恶。

是人不为,三毒所恼。

心常有道,三毒不生。

亦不为嫉妒。

害贤曰嫉,忌色曰妒。

我慢邪慢。

持己陵他,名为我慢。着邪侮正,名为邪慢。

增上慢所恼。

持己增胜,下视他人,名增上慢。以福德故,如上诸过所不能恼。

是人少欲知足。

于未得者,不生希望,名为少欲;于现在者,随分省俭,名为知足。

能修普贤之行

能忍逆顺,能离过恶,以此修心,名普贤行。

普贤,若如来灭后,后五百岁,

如前已解。

若有人见,受持读诵,法华经者,

见持经人。

应作是念:此人不久当诣道场。

得入佛道,名诣道场。

破诸魔众

破不善境,诸魔怨众。

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得成无上,正等正觉。

转法轮

以佛之法,展转度化,名转法轮。

击法鼓

以大音声,演说诸法,名击法鼓。

吹法螺

乐中吹螺,即是改号,随机改转,名吹法螺。

雨法雨

说法利生,令成善种,如澍甘雨,增长芽茎。

当坐天人大众中,师子法座上。

师子座者,以表威德。兽王一吼,百兽皆怖;法音一震,万类共闻。

普贤,若于后世,受持读诵,是经典者,

末世持经行道之人

是人不复,贪着衣服,卧具饮食,资生之物。

前文所明,于外境上不生贪着;今此所明,于受用上不起贪心。

所愿不虚。

随有所愿,实称其心。

亦于现世,得其福报。

上明来生,此说现报。

若有人轻毁之,言:汝狂人耳!

毁持经人名为狂者

空作是行,终无所获。

空作无获,谤无因果。

如是罪报,当世世无眼。

轻人毁法,坏他正见,故感无目,彰罪深也。非止一生,故云世世。

若有供养,赞叹之者,

若见持经,供养赞叹,

当于今世,得现果报。

现世即报,感应速也。

若复见受,持是经者,

见有持者。

出其过恶。

扬其短处。

若实若不实。

实犹得罪,况复谤他。

此人现世,得白癞病,

以恶加人,令他遭玷。身病白癞,罪是自贻。

若有轻笑之者。

轻陵取笑,持经之者。

当世世牙齿疏缺。

轻毁牙疏,戏笑齿缺。

丑。唇平鼻。

唇如吹火,下垂上缩,鼻梁不起,即匾㔸也。

手脚缭戾

行用非正,病见手足。

眼目角𣍿。

眼生三角,或复转晴。

身体臭秽

毒气伤人感身臭秽

恶疮脓血

心毒恶疮,语毒脓血。

水腹短气

因时气怒,果时水腹。因时短倩,果时气促。

诸恶重病

谤法谤人,造诸重过,故感如是诸恶病缘,非从天降,非从地涌,亦非人与业使然也。

是故普贤,若见受持,是经典者,

毁既罪深,敬则福厚。

当起远迎。

见,当起身远去迎接。

当如敬佛

以无佛时,此人弘经,替佛补处,当如敬佛。

说是普贤,劝发品时,

佛说是时。

恒河沙等无,量无边菩萨,

恒河之沙,其细如面,举河沙数喻菩萨者,言其多也。

得百千万亿,旋陀罗尼。

此云旋总持。由敬信心发生智慧,于一法中解无量义,曰旋总持。

三千大千世界微尘等诸菩萨

如以三千大千世界抹为微尘,以喻得道菩萨之数。

具普贤道。

因闻妙法,是诸菩萨,皆得具足,普贤之道。

佛说是经时,普贤等诸菩萨,

大菩萨众。

舍利弗等诸声闻。

大声闻众

及诸天龙,人非人等,

八部之众

一切大会,皆大欢喜。

闻法得益,心大喜悦。

受持佛语

语即此经,信力故受,念力故持。

作礼而去。

闻法既周,合掌敬礼,却行而退。

妙法莲华经句解卷第八(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