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永定寺释沙门道暹述

释信解品

将释此品,先对古人以辩同异。今家释信解品,通权通实,通偏通圆,通凡通圣。通近则领五时,通远则探领法身之地。先识诸意,入文自融。

初四句者,此正破题,下注四句是慈恩所立。

钝根正见者,即盘特也。

利根邪见者,如长爪邪见,若鹿苑等。为外道邪见者,此则不可。若引涅槃中迦叶自叙:我等自此之前,皆名邪见。稍欲相似,除此之外,皆不可也。三、四准知。

若法执者,此且纵他释也。何者?声闻昔已断见修讫,若开权己,应断法执;若断法执,应入七地。由他释云:疑除名信,迷破名解。除破既深,故当今责。言法执者:一者、俱生,二、分别。俱生者,无始时来,虚妄薰习,内因力故,恒与身俱,不待邪教及邪分别,任运而转,名曰俱生。又有二:一、常相续,在第七识,缘第八识,起自心相,执为实法;二、有间断,在第六识,缘所变五取蕴相,或总或别,起自心相,执为实法。此二法执,细故难断,后十地中断,数数修习胜法空观,方能除灭。分别有二:一、缘邪教所说蕴、处、界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二、缘邪教所说自性中等相,起自心相,分别计度,执为实法。此二粗故易断,入初地时,观一切法法空真如,即能除灭。他意云:声闻人至今,法华无此见故,即能信解,故今破之。若无法执,应入七地,如何始入初信心耶?他又云:若初心菩萨,经已更一阿僧祇行菩萨行。二乘不尔,发心已后,但用边际定力持入,变易不同菩萨慈恩。又有四句,凡夫信而未解,十地证而已信,地前趣入由信而解,一阐提皆不信不解。破曰:若第三句为今品名,二乘回心始在初信,尚未入住,况复乃至初地九地耶?当知即属信而无解,何能释成今品目耶?又吉藏法师云:信解之名,有离有合。离者有三义:一、疑除称信,执破名解。疑是犹预之名,信是决定之旨。声闻犹预权实,踟蹰一三,此疑既息,故称为信。新信三是权,信一为实。执破名解者,解是解悟为义。既执三为实有,则封一为实无。此执既除,故称为解。解三是无,悟一为有。余二义广。

一所从异者,故圆镜云:一生信处异。身子从疑生信,故云欲以问世尊,为失为不失。此疑决所以生信,中下根人从执生信,四十余年执小,究竟破故,所以生信。以身子利根故生疑,以余人钝根故有执。

安隔二苏者破,意者二乘已经二苏,如何身子犹疑,迦叶尚执耶?此将见思疑执以破。

二、广略异者,身子述解则略,中根陈悟则广。谓身子但领法说,此中领解五时及探等。

三、近远异者,身子近序现世,迦叶远陈往昔;近则鹿苑三教,远则昔化已来。

四、通别异者,身子别序自身,迦叶通陈四众。

第五、不论者,上但序三乘,今具述五乘。

六、欢喜异者,身子昔忧今喜;迦叶等昔不怀忧,但今非意,忽得大宝故喜。

七、一、四不同者,七约人异,上根领解唯一,中根述悟则四。

有引婆娑者。问:毗婆娑云:一切声闻为三品:上根身子,中根目连,余诸声闻并是下根。今此中根,何为有四?答:悟小有三种,不得此齐;解大,何妨四人齐驾?

疏云:又人天善为一往者,彼以初说提谓经为人天教。又转教为一往者,彼判般若方等前教,以般若为一往。十地常教化者,彼谓信解之时,已入初地,故已在十地中,所蒙训化,悉为随遂。金刚心者,璎珞经云:等觉位中,有一人名金刚慧幢,行过十地,住大寂定,一切佛法,皆现在前,入佛行所,坐佛道场。

结僧那者,此云弘誓,指发心时也。

绮绶者,朝服带也。[王*坴],圆头玉也。璋,方玉也。

先标初后者,夫一往非本,坏是初也;毕竟是宗,极后也。

第二、第三者,人天及二乘也。

为何所名者,若以转教为一往,转教前有四含,为名何等?

及悟有浅深者,如前菩萨位行深绝,诸新小菩萨不敢领解,证今文中二乘,但齐已自领耳。

疏云:如来说法既久者,意云:昔于鹿苑已证于空,在于方等般若闻佛说法,令修菩萨行愿,心无怖取,但念本空,故云疲懈等。

此乃通中之别者,四悉理合,通对信解,文中别对为人者,但是通中之别耳。

若昔密入者,二乘昔若密已入于初住,令闻譬喻灼然显入二住已上。

冥成别人者,应云:至方等时,冥成通人。言冥成者,情中亦未自知,唯佛能知。

经云:即从座起者,谓四大弟子,已闻法譬二说,开示悟入,契于究竟空理。空理是座,于此空理,无所染着,故言起也。以常安于空理,理本无起,愍众生故,承机利益,故云起也。又中道本寂,非起非不起,而能起能不起,无起之起,起即实相,亦起众生实相,故云起也。此约三谛,释从座起也。

整衣服者,正助之行,常冥中境,无二边偏,故云整也。

偏袒等者,有俗袒、道袒、权袒、实袒。俗袒者,外国以袒为敬,此方以袒为慢。然古有儒,假先生肉袒,谢于张仪,露两脾也。道袒者,弟子事师,供役便易也,故袒右覆左。权袒者,权化易行,故袒权覆实。此释他经,今经应言袒实覆权。覆权昔二权显,今绝待一,实常理正,当机利物,便易得亘,故言偏袒右肩。右膝着地者,日既右转,随顺世间,以右着地,即世界悉。日是阳精,表智慧,导众行,即为人悉。文殊问经云:右是正道,左是邪道,用正去邪,此对治悉。膝表于行,地表于理,以行契理,故膝着地,即第一义悉。此意通解他经,今经膝即常行,地即常理,以常行到常理,第一义悉也。

一心合掌者,此方以抑手为恭,外国以合掌为敬。手本二边,今合为一,表专至一心,一心相当,以表敬也。合法者,昔权实不合,而今方合,权实不二,事理契合,云一心合掌也。

曲躬恭敬者,谓戾曲之身,今领同佛法身,故云恭敬。

瞻仰尊颜者,以下注上谓之仰,表万善圆因归万德圆果也。

昔迷义旨者,昔迷小乘涅槃之旨,谓为究竟真谛。

十六、行对三空者,俱舍颂云:

空谓空非我,无相谓灭四,无愿谓余十。

谛行相相应,此通净无漏,无漏三脱门。

释曰:空谓空非我者,空三摩地谓空非我相应等持。空即空我所,非我空其我,故二行相俱得名空。

无相谓灭,四者无相三摩地,谓缘灭谛四种行相相应等持涅槃,离十相故名无相,定缘无相得名无相。

无愿谓余十谛行相相应者,无愿三摩地,谓缘余谛十种行相相应等持。言余十谛者,谓余苦谛非常苦相,集谛下四集因生缘,道谛下四道如行出,此名余谛十种行相。非常与苦及集谛因,此二谛相可厌患故,道谛如船筏必应舍故,故缘彼谛得愿名。不愿乐故名为无愿,谓此超过现前所对苦集道谛可厌舍故,于苦谛下空非我行相非所厌舍,以与涅槃相相似故。

此通净、无漏者,此等持名通二种,谓净及无漏,世间、出世间别故。

无漏三脱门者,唯无漏名三解脱门,能与解脱涅槃为入门故。依瑜伽论,空解恶门,八智所接,谓法智苦集灭道及出世间尽无生智也;无愿解脱门,六智所接,谓法类苦集尽无生智也;无相解脱门,五智所尽接,法类灭尽无生智也。

疏云:咨发者,咨谓咨启,发谓披解也。

弥陀、释迦二佛既殊者。问:既云十方诸如来同共一法身,一身一智慧,力、无畏亦然,今何故云二佛异耶?答:据彼彼三,身体遍实,不可分别,体等悉圆。据从初发心,自以慈悲薰于己身法性,三身圆满,此则不同。何者?如一室中燃十盏灯,若光遍边,其体不别;若各照边,体复不一。若其一者,一灯灭时,余灯应灭;余既不灭,验知不同。亦如十人同起贪心,贪于一物,据贪心体,俱无形相,其实是同。若一人贪息,余人不息,则成不同。是则同而不同,不同而同。佛身亦尔,常同常异,由自薰故,致令取土接生各各不同。是故不可用平等意趣,他佛即是我佛,故云殊也。

消,经事阙者,古人若将弥陀合今长者,则成机感,不成以经文无弥陀之言。

不动而往者,古人迷于舍那不动寂场,而游化鹿苑矣。

自矜者,自矜曰贤,只是彼此未曾自云我能助彼,彼能助我,称机适会,

疏云:非结缘己界者,应言非住本结大缘己界也。

尚非己界者,以方便土中,有破无明入实报土义,故云尚非。

思种种门者,谓思五乘、七方便门不同也。

疏云:尚有残福者,初发大心时,具有福慧,犹退大后,受人天报,贬之言残。

故未复初者,只是由保世乐未复初大。

善恶两途者,昔大善为善,退大已后,邪求为恶,是则大善冥薰,邪恶显被。邪求虽恶,由击大悲,故云薰被。

终于十界至机者,今且置通从别,别取佛界圆机,以消此品。

谛观四方者,涅槃疏云:于观方人体凡有五人:一、顶法,二、忍法,三、世第一法,四、苦法忍至十五心人,五、初果至第十六心。以此五人皆观四谛,并名观方。然前燸法亦观四方,且从得住立观方义,顶法已上方受其名。又师子吼品明恒河、生死河中七人,以生死河亘于变易,唯佛得度,余悉河中。所以外凡穷恶阐提,次将立而,故为二人。内凡有四方便同为一者,虽复优劣俱未发真,圣人为四,声闻不侵习,支佛侵习,菩萨侵习,后化众生㐼习气。本文无尽即是四果为一,故观四方以譬四果为四人,合支佛、菩萨、佛为第七人。此涅槃河专在分段,通于四人,即小乘七人也。

有信故出者,以发心故名出。

不修故没者,退本善心流转,故名没也。入已没者,入即入生死也。

浅处即住者,烦恼渐尽,名为浅处。

大悲对子更近者,且对同居有缘之类,故云更近。故云至国城等,约子所至;止国城等,约父所住。

经先来者,先字去声呼,则以今古相望,其义则远;若平声呼,则以前后相望,其义则近。

疏云:求机不会者,才子背父,父即思子,虽思未会,故云不得。

经中止者,中字若平声呼者,即是居二土之间为中;若去声呼者,即是住于方便土。此所中当思子机,今从去声呼也。

同居人类未熟者,此明往日大通佛所结缘之人,且在同居成熟之人,大小二善并皆未熟。

思此同居得子便者,一、二土邻近故,二、上化下便故,三、垂应取机便故,居方便土而为中止。

岂不然耶者,以诸子退大之后,其父亦曾垂形六道,调熟其子,故云也。

须从胜说者,亦从取二乘机说,且置于六道机缘,又垂于八相,亦名胜也。

疏云:住此涅槃者,住此有余涅槃土有起应,又从劣起胜,亦名无余涅槃。

问:向答问者,问意者,由前答文,将此中城对断恶涅槃,将下文舍对慈悲竟,至今何以将城对有余涅槃?又云处此为家,而起于应,何以与前不同耶?答:如记。

二舍者,只是家对实境,舍对子机,名为二舍。

自他中间者,实报为自,同居为他也。

国为居民者,为生取土,故云居民。长者住此,故云安主。

家本养性者,一者以慈悲养于自性,二者慈悲冥薰众生,养众生之性令堪与大,所以处此而起两应。

胜兼两处者,方便、娑婆二处,大机所感,其身无二,故云两处。

劣唯鹿苑者,五人生方便土,小执虽未全除,至彼并发大心,所以不假现于劣应。

始末双明者,一结大为始,小机为末;又华严为始,鹿苑为末;又鹿苑为始,法华为末。若消疏文,初义为正。

多迷其教者,破法相宗也。又他人判八、六、四、二得须陀洹已,更经八万,方得罗汉,始发大心,余三亦尔。他人又破今家云:此人出界,住在何处?经尔许劫?太是可笑。故今破之,全迷经旨。

若以四人者,只是藏、通两教二乘为四人耳。此则贬于他人所立,以他人不许取三果人断惑尽生界外,名为菩萨,但取两教二乘及通菩萨为五人耳。今意云:通菩萨在于界内,已睹胜应,不假于彼,方得菩萨之名。若五人生彼,对于胜应名菩萨,于义则便。若云通菩萨者,其义不便。何者?界内已名菩萨,至彼理应增进,发于别、圆菩萨之心,岂应更守当教菩萨之道?故云岂应守旧。

具足六度者,谓一度皆具五度也。

即余助行者,谓三教道品,助无作道品正行也。

如布衣所使者,喻同体权施,悉皆一也。

事理不二者,自行为理,化他为事。

疏云:就位为语下,约位释也,前文是约因缘释也。

望实望正者,只此三教全成体,内权望同体实,助行望于正行,权及助行,俱名贱役。

疏云:即空折空者,通教菩萨,化遍用体,折二观故。

疏云:二而不二是入者,初从自行因果至入中等也。

约二谛说者,真俗合为,俗中为真也。

还用向之三二等者,化他但须真俗,自行则在真中,故云也。

对权义立者,谓将此二而不二等,通于三教以释,亦应义通,于理无失,义已兼接,故不分对。

犹资佛本者,一、化功归佛,名资佛本;二、化功归于菩萨,增进后位法身,名为资本。后释为正。

冥资于正者,本结太缘,名之为正。

疏云:苦境为机者,只此苦境,在如来大悲之内,即是苦机,冥扣大悲,名为到耳。

并现所居者,大小涅槃也。

化物名殊者,大小涅槃名殊耳。

二义双成者,穷子初得小涅槃,后得大涅槃,故云收亦先后。

以此为臣佐等者,意云如来何故不向臣佐说于僮仆是己子者,良由臣佐亦具覆实从权,护于僮仆,故不说耳。

对此蔽彼者,只是此土未堪说诸声闻本是大乘佛子,彼土亦未说耳。又此未说声闻是佛子,彼不说向菩萨小之。

中途调熟者,失中途圆乘调熟也。

并对彼此者,悔恨二字,父子皆具二义。

权实皆然者,只是权实俱得记,皆为引机。

以现说当者,我若得子,则现财物,当有所付,即当也。

举生领熟者,谓举昔日之生,领委业付财之熟,故云我若得子,委付财物等。

始末者,权始实末。

劣应化道始终者,始自道树劣应之始,终于胜应付财之终。

自他破已者,此中具录被文第二释,先立四句,破四性已,方云不思议,感应道交而论发心故。

有三文者,上法譬中本有三譬,今合三为二者,合第三惊入在第二父见子中,是故但成二譬而已。

修推理弱者明钝,使凡夫但随附理贫等而不推理,如此之人,亦未成机感。

见生夺钝者,明利使凡夫。由邪推理,修惑不起,如此之人,得成机感。

从一至一者,从一道至一道也。又是从一见生一见,又从一实而退取于小,后释为正故。

有转至之理者,谓由世善趣出世圆乘之理。

从退从末者,从退故有大机,从末故有小机,故云双扣。

二边并偏者,二乘属左边、右边,谓三藏菩萨等。

疏云:大机始发者,谓机道始成,冥扣于应,故名为发。

二、俱未合者,以二乘人在华严时,大小两机俱未会入。

疏云:圆报法身者,他受用报也。

尚得名为作师子吼者,如佛说一句法,身子七日七夜作师子吼,说不能尽。

从定名谛者,只是从止名谛,从观名境。境之与谛,眼目殊称;定之与慧,左右异名。并约寂照所依体同而作此说,故止观第三文也。

从所名能者,即是无生境家之定慧,又是能发定慧家之无生境也。

疏云:刹利对七地已下者,古人意云:刹利姓从婆罗门中出,故以刹利对七地已还。

先譬后法者,父子譬也,机应法也,体用法也,着脱譬也。

不晓部类者,他人不晓一代,兼但对带,法华独显。

结会始终者,今经专会始归终耳。

疏云即等觉离垢菩萨者,璎珞经明此菩萨等觉诸佛二谛界外,非有非无,常行中道,于佛名菩萨,于下地诸菩萨名佛。何以故?是菩萨以大变力,住寿万劫,化现成佛威仪,进止一法,同现佛神通,似佛非佛,常住本境。(已上释等觉名。)又入金刚三昧,一相无相,寂灭无为,名无垢地。

疏云刹利九地已下者,亦以生在佛家而譬刹利。不论第十地菩萨者,合在等觉位中,以其同入大寂忍,故同学化,同具一切功德,悉能一切示一切形相(云云)。

疏云:居士富而不贵者,准璎珞经,十住菩萨常住八万四千般若波罗蜜,一切法门皆习受行,住空性位,心生一切功德。尔后诸位展转倍增,乃至十向,学一切法第一义谛,中道无相,于一切法皆一相照,称之为富。然未入地,未能绍菩萨位,入圣种姓中,故云不贵。

依正具如分别功德者,一品如终品初长行偈颂,乃至品末则为见佛常在耆阇崛山,共大菩萨、诸声闻众围绕说法等,宝塔在空三变土田等。神力一品始终品初,乃至俱共弹指等,并是正报。分别功德品云:又见此娑婆世界,其地琉璃等,所散之华从十方来,遍覆此间诸佛之上,于时十方世界通达无碍,如一佛土等。即是依报融即之相也。

总如玄文者,妙虽有十,亦不出于事理,依正法也。

此经空无处有者,如安乐行品云观一切法空无处有性等,是其文也。

算数孔目者,此经开权显实,以此二法收一切法,犹如孔目。

无譬事理者,前譬实为理,今譬权为事。

外同为显于内者,为实施权,意在于实也。

如第二释者,从亦是定水洒散心地以下是也。

疏云:接律仪者,璎珞经云:律仪,戒谓十波罗蜜,接善谓八万四千法门,接生谓慈、悲、喜、舍,化众生及令得安乐。又律是遮止,仪是形仪,能正形止身口诸恶,故称为戒。又律仪者,法戒仪则,规矩行人,令入圣道。大士誓心,不过止恶兴善。若不动身口,即是止恶发戒;防动不动,即是律仪。律仪对断一切恶讫,至等觉最后一品无明。

接善法者,于律仪上起大菩提心,始从弹指乃至等觉,最后所得寂照定慧法门,皆名善法。

饶益有情者,于前善法上,起大慈悲喜舍心,令一切众生,断一切恶,得一切善,善即佛道果也。下化众生,修万善法门,上归佛果。又取荣励众善,依六度门,称接善法。起心兼物,依四弘门,称接生(云云)。首楞严者,名健相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

始末受化者,结大缘为始,中间小起及今鹿苑施小俱为末,又法华为末。尔前皆是机中论于相失相见,来至鹿苑方乃显露受于小化,大机显遂唯在法华。

疏云:非人天处及者,以小机流转在人天中,故云非也。

既入五尘者,五尘俱是烦恼及见二浊,此二是总接得余三,故但云五尘耳。

疏云我常思念者,此述施小之意,故云常思等。

于劝开诫者,譬说劝门中为三譬,譬上法说劝门三境,还只于此劝门开出诫门三耳。

义当因果者,经文但举于因,故云称怨。大唤疏中加于苦痛,苦痛是果,谓大唤必苦痛,是故疏中作因果两申也。

疏云:内既无机者,且从退大后说。

令起贪欲者,菩萨入假同他,示有三毒。

必堕下二释者,堕三途及溺无明地二释也。

疏云:小去大远者,近大在华严,极大在法华。

强之言释成前句者,不须此人句也。

说有理之教者,谓说于诠真理之教也。

疏云:开小逗机者,只是开大出小,以逗小机。

疏云更俟后期者,且暂施小终,令至于法华大,故云后期。

不彰其实者,此明随自意开权之实未说也。

二起无别者,疏释二起俱从小善生以说也。

纳法既重者,已闻法、譬二周,开权显实,俱领在心,故云重也。

即之与密者,上文即遣傍人忽追将还,即显追也;今云密遣,即当覆实用权也。

虽在小论者,婆娑论中但说菩萨百劫修相,不云二乘故也。

如诸童子者,是释种中童子,经中无此语;论是佛灭后所集,故得云皆是菩萨。

疏云:小教明理纡隐者,历位次第而入,名为纡隐。

且云伏耳者,以六行有漏,对出世无漏,故云且也。然欣厌修,但断思惑者,如来且顺物情而已。

横十七句者,彼经始从直心,终至十善,总有十七。净土法门,并无浅深,故名为横。次从随其直心,则能发行,乃至随其心净,则佛土净。十三法门,由前起后,传传相须,遍前十七,故名为竖也。

非关行具者,便斥他人也。他云:二乘虽得开入初住,由行未具,故得记已,经若干劫,方得作佛。今意不尔,但是与物结缘,非谓其行未具。

疏云:时二使人等者,领火宅中父知诸子先心各有所好等,方便品中作是思惟时下六行半明有机。

疏云具陈等者,领火宅中而告之言汝等所可玩好希有难得等,方便品中思惟是事已下一行半,正施方便。

疏云穷子先取等者,领上火宅诸子闻父所说珍玩之物等,方便品中是名转法轮,便有涅槃音下一行,受行悟入。

疏云:始见因缘者,先小后大之因缘也。

疏云:日者,时也者,谓是他时也。亦智也者,他时用智也。依法身下,释上也。

依教所有者,法说施小,譬说三车,即己所有也。

探向道树寂场之前者,道树为小化始,寂场为大化始。又应知探领并异相失相见,及以傍追二诱三节文意。何者?相失等三,并领胜劣二身施化。今之探领,专领结缘之后,未居中止之前。佛则息化归本,居寂光土而照子机,亦亘脱大著小,故云于窗牖中遥见子身等。所以今日探领法身之时,施化之意。故玄文第十判教初大意中云:初即顿与,乃至拂之以权迹,显之以实本。如是等意,皆法身地寂而常照,非始道树逗大逗小。佛智照机,其来久矣。据此而推,知探领在三节之前明矣。是故记云:但指法譬,能见之眼,即法身也。

言他日者,文中有于三他探中,二他并是如来同体之权拟于二乘,二乘尔时虽禀齐教体外之权,不测同体之他故也。又齐教中则以二乘所得体外之权为自望于如来法身体内之权,二乘名此为他,故云非化身用事为他,所以三他俱属如来体内权智。何者?齐中则以二乘不领体内之权,此于二乘而得他名;探中则以如来用昔同体之权拟于二乘,二乘不测,则于如来而得他名。

二乘于彼至小化者,禀于齐教体外之化,名为小化也。

于佛二自者。意云:于佛二自,但是对佛同体之权而得自名,故云皆指也。此释语隐,须依今消,即是如来用同体权拟二乘人,于其不受,故得他名。

他即二乘所用者,意云二乘于如未同体之权,已得少分,故云所用。虽得少分,不测全是如来同体之权,所以于佛名之为他。二他不同,结上二所三他也。于佛用二他为一他,齐教望佛得一他为一,故但成二。

明处仍狭者,明只是偏空,以空偏故,名之为狭。

琉璃杀释者,如来尔时头痛,即是恼也。

塞风索衣者,大论云:冬至前后八夜,寒风破竹,如来索衣。

即对位者,今文非专对位,道品文相,具相生、相接二义。

疏云:亦是责数者,只是䇿发,令进后位耳。

是老死者,是计五阴实法,谁计宰主假名?应云:无是老死名法空,无谁老死名生空。

疏云:虽不丁壮者,此即有漏神通,亦堪小小助入无漏,名为运役。

如大经至用常者,彼第一经云:其名曰威德,无垢称王优婆塞、善德优婆塞等而为上首,深乐观察诸对治门,所谓苦乐、常无常、净不净、我无我、实不实,乃至增上非增上,总有十三双对治法门。诸优婆塞所修,为入非常非无常不二佛性中道也。

疏云:九想者,九通名想者,能转心转想,故名为相,所谓能转净颠倒想,故一胀想。

○若观人死尸,膀胀如韦囊盛风,异于本相,是为胀想。

○二坏想

○若观死尸,风吹日曝,转大裂坏在地,是为坏想也。

○三血涂漫想

○若观死尸,处处脓血流溢,污秽涂漫,是为血涂漫想。

○四脓烂想

○若观死尸,虫脓流出,皮肉坏烂,漫施在地,是为脓烂想。

○五青瘀想

○若观死尸,皮肉黄赤,瘀黑青黮,是为青瘀想。

○六啖想

○若观死尸,虫疽唼食,鸟挑其眼,狐狗咀嚼,虎狼攫裂,是为啖想。

○七散想

○若观死尸,禽兽分裂,身形破散,筋断骨离,头手交横,是为散想。

○八骨想

○若观死尸,皮肉已尽,但见白骨筋连牙,分散狼藉,如贝如珂,是为骨想。

○九烧想

○若观死尸为火所烧,曝裂烟息,薪尽形灭,同于灰土;假令不烧,亦归磨灭,是为烧想。

○此观成时,名得解脱,亦名假想观。

十想者,能转计常乐等诸颠倒。等者,想故。前三想为断见谛惑说,中四想为断思惟惑说,后三想为无学道者说。是以坏法人修此十相,能断三界结使,证无漏圣果。一、无常想。

○观一切有为法无常,智慧相应,名无常想。

○二苦想

○观一切有为苦,智慧相应名苦想。

○三无我想

○观一切法无我,智慧相应,名无我想。

○四食不净想

○观诸饮食不净,智慧相应,名不净想。世间饮食,皆从不净因缘有,如肉从精、血、水道中生等也。

○五、世间不可乐想

○观一切世间不可乐智慧相应,名世间不乐想。众生、世间、国土皆有过惠,无可乐。

○六死想

○观死,智慧相应名死想。若一期果报无常,为二种死所逐想,出息不保入息。

○七不净想

○观自他身不净,智慧相应,名不净想。若观此身,内有三十六物,外死恶露常流,从生至死,终无一净。

○八断想

○观涅槃断烦恼,智慧相应名断想。行者思惟:若涅槃清净无烦恼者,当断烦恼证涅槃。

○九离想

○观涅槃生死智慧相应,名离想。行者思惟:若涅槃清净离生死者,当离生死,证生死,证涅槃。

○十尽想

○观涅槃结使,及生死尽,智慧相应,名尽想。行者思惟:若涅槃清净,及生死永尽,当尽生死业,证涅槃。

○八背舍等者,等取八胜处十一切处,已如前释。

疏云:未有智断者,若入无漏,方得智断之名,是故忍位未名智断。

从所造论等者,诸论主所造,自申彼经,弘论之人,谓为真实,故引破之。

进退二释者,彼止观中罗汉为死,初果已上名死等苦;又须陀洹已上皆名为死,方便位中名死等苦。以二等苦皆可发故,故须二释。

疏云:又不须至结者,意令且发大心,然后方断余结也。

或更依权行者,实人依权人断结也。

不入方等之文者,此明今文合二为一者,令应上法、譬二文。所以合之,以彼二文无方等、般若之文,复令知上譬短合长,故须细开应于方等、般若,为领家业譬故。以口索对之者,只是对法华口索也。

疏云:心相体信,领上免难者,由于鹿苑已免难故,至方等被弹不谤,则是体信之相。

疏云并闻大集者,言并闻者,彼座之中,带小闻大,故云并也。

疏:受折净名者,五百八千咸陈被呵,皆辞不堪问疾,即其事也。

转教般若者,如大品中富楼那白佛言:世尊,使须菩提为诸菩萨说般若波罗蜜等是也。

疏:两经义同者。以齐探二领,领于法、譬二为两经也。又若闻对者,思尽在于法说,出宅在于譬周,亦是两经二终。但共为一者。谓齐探二终,其义同故,共为一终。虽为一终,义未究竟。何者?借使二乘经于方等、般若,但是冥成通别;若于显露,但断见思。故使济探二终,皆至法华,为一大终也。

始四味者,则是今世显露四味也。褒扬菩萨,贬挫二乘也。

疏云:付财与记者,付财詑譬,与记是法。

己、正佗傍者。菩萨元求佛道,自能进修,望于二乘,则成傍也。

及己难他易者,谓二乘经历四味,不入于实,菩萨处处开权故也。

约理名别者者,此名一乘,彼名常住;又此经名妙法,彼名涅槃。

彼称捃拾者,此如大获,故有不同。

论意者,意恐末代守理而迷事,守实而迷权,故彼经云:汝能问于戒律之义,恣汝所问(云云)。今经低头举手,无非佛因,故此不同。

彼无广记者,无如今经广明授劫国等相,彼但云汝能知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则得无上菩提等。

说时长短者,此八年,彼从晨朝至于中夜。

谈常过未不同者,今经明过去久成尘点,彼经明未来常住不灭。

论譬大陈余党者,法华大陈已破,彼经如余党不难。

现瑞者,此经雨华动地,表因果六番,放光则表从一出多,收光则表从多归一。彼经面门放光,但表大般涅槃之教,流至未来,永永不绝。执破者,彼但破三修十仙外道等近执,此经破三乘等,于迹门令生实信,于本门令生远信,所破近远二执皆除。

领解者,此经远领齐探大小之益,彼但通途领于当世近果等。

述成者,彼但述成迦叶得因得果不同故(云云)。汝等善知常无常,及能知如来常存不反,甚为希有等。今经具述二万佛所常教,以大三草二木,皆依地雨,及大通等事(云云)。

用治者,彼但能治一阐提心不死人,今经则于心死败种,悉皆与记。

付属者,此经唯付下方踊出菩萨。何故尔?由法是久成之法,故付久成之人。彼但付于此土菩萨,如云此大涅槃但付菩萨不付声闻。

余亦不易者,是须用法华经意,向诸部中辨其同异,于理易明。若只随彼当部自辨同异,其义不显。

疏:探领一化者。此领今佛一代五味化也。

疏始终次第等者。此示后人今将涅槃五味譬文来对今经五时之文,文相次第分明,莫过于此。

然子体父者,谓昔为说小,即不虚妄;今为菩萨说大,亦应非谬。此于方等中,闻说大而背昔小也。

父体子者,谓子昔入小,既不违我教,今被弹斥,体信亦应无违。

疏:闻微生信者,但是被斥不谤,名微生信。

疏:大品所明真谛者,内、外二真谛也。界内通理接藏,界外别理接圆,故云已接余二。

前后二周者,前周广,后周略也。

意通法华者,只是不二之言,已当与记,故云意通法华。

述佛至此二者,先教次理,佛出世意不过此也。

经渐已者,渐教时终,故名渐已。睿公生起者,今家许此生起次第也。

资产各异者,教行法也。

二、三小王者,二即般若带二,三即方等对三,当教之理,并是王也。

圆极主弱者,圆未会权,故名为弱。

同沾一化者,法华遍开,圆无强弱,故云同沾。

或归者,二乘及钝菩萨,尔前密归,显无归义。

义可比知者,如法华前执小之徒,偏小理教,昔并随宜,今皆开入,同体圆常,理教无二,如民归从,王本一綩,故云比知。

言华严至玄文者,玄文第十云:而言华严海空者,若作寂灭道场之华严,此非次第。今依法性论云:钝根菩萨三处入法界,初则般若,次则法华,后则涅槃。因般若入法界,即是华严海空。

知之与见者,此中智知佛难思之意,以佛眼见尊特之身,此本非他,故云并是所有。

疏云:三藏中,本心不求者,在鹿苑中,唯求罗汉,本不求大故也。

归顿不成者,即是渐顿归法华转不成。

世、出世一双者,彼疏云:二者,然渐教中,人、天乘为世间;从除粪已下,到法华出世间。

鹿苑之后,说戒善耶者,意云既以人天戒善为渐始,今问鹿苑之后,方等、般若之中,为亦说戒善不?若说,何独鹿苑之前为世间耶?

大小一双者,三者,然出世中,雇子除粪是小乘,入出无难是大乘。

自他一双者,然大乘中,付财即化他,领业是自利;初不得财,后必得故,故是自利。

自尔已后者,只是般若已后,未改小途,至法华略开,方改小志。五、显密。如记,但略教字耳,谓密教、显教也。

三种者,三种法轮也。彼疏云:䇿此五双,但为四句:一、顿而非渐,即华严经;二、渐而非顿,谓人天二乘教;三、亦顿然斩,谓方等、般若等也,教诸菩萨名亦顿,于二乘人是入法华方便名然渐;四、非顿非渐,谓法华泯上三门,归于一相。

疏云:小机似像者,由子具于大、小二机,故更约小乘似大以释。

位浅者,未入真位,五浊全在,故云迷深。

小尚非似位者,既云年朽,即是已入真位,今何故却云似耶?

言三苦者,且约十二因缘分三苦者。初无明至六入五支是行苦,四相迁流义,故华严云:从痴至六处是行苦。次触、受二支是苦苦,谓五根体是行苦,更加触中苦触、受中苦受为苦苦,故华严云:触、受苦苦。后爱、取、有、生、老死五支是坏苦,有变坏义,故华严云:所余是坏苦。又宝性论云:欲界为苦苦,色界为坏苦,谓乐生、乐住、乐坏名坏苦。无色界为行苦,唯舍、受相应故名行苦,谓苦受生是苦苦,乐受生是坏苦,舍受生是行苦。又欲界有三种生苦;色界有二种生苦,除苦受;无色界有一种生苦,除苦、乐二受。老、死二苦,通三受,遍三界。欲界有发白面皱之老;六天及色界,此老有改异彩𦘕,始则分明,久则歇薄;无色界果报尽时,心有改异,昔时定心坚固,将终定心劣弱,恒欲退堕,故三界皆有终寿。

经云:受诸热恼者,烦煎色心为热,迫扰色心为恼。杂集论云:热恼各三,谓贪、嗔、痴。

无机兼之者,由无大机,故不拟宜。

兼得余二者,叹三车得小,拟取价,兼得知先心。

经云:不为分别宝藏者,行藏约修得,若理藏约性德,小志强,大志弱,故未为说二藏,令其得入。而自等者,兼得余二者,由无布取,兼得不舍下劣,由受命故,渐已通泰。

疏云:毁皆小心者,如大集经云:佛告陀罗尼自在王菩萨言:善男子,若恒河等世界众生,悉住声闻、辟支佛乘,欲比菩萨初发心业,百分、千分不可为喻。何以故?二乘之人自为解脱观烦恼故,二乘之业有边际故,即是其事。

疏云:不颂不求者,上法说又二:先、明昔禀三故不求,二、明今会一故自得。不求中,有标,有释。标有三:一、居僧首故,二、俗年迈故,三、证得故。释亦有三,今皆不颂。

经云我等今日闻佛音教者,法譬二周法也。昔日虽闻,不能令我究竟断于别惑,以今异昔,故欢喜也。

非寂光自然者,意有余实报皆是修成,是故不同寂光自然本有。

即不行也者,且止有余之土,未进同居故也。不可自行至将至者,佛久已证常住法身,权同二乘,不可于佛自唱言死时将至也。

疏云:根尘至邑者,邑谓同里,此则往还之所,故以涉入譬之。国有对境界畔,故以十八界隔譬之。

经佣转者,谓小机将生,欲以有漏易于无漏,故云佣债;从一至一,故云展转。

入法界品傍论授记者,如善财求善知识,每至发一城,知识语善财言:我已先发阿耨菩提心,及唯我知此一法门耳。汝能如是,即时获得是法等,则是傍论授记之相。

经:强驱使作者,谓强令我行菩萨行入生死中,不能为此,是故驱走。

经:嘿而识之者,知而不言,谓之嘿识。

重牒二门者,谓颂上第二劝诫,合明放舍文也。

经必当见杀者,若相执,则大小慧命俱死也。

经何用衣食者,何用大乘正助法也。

疏云:无非摩诃衍者,如大品中,始自色心,终于种智,一一无非摩诃衍,以严法身。

疏:语者,者语只是言教,今依教观念处。

疏云:上委业有命有受者,上长行从世尊!尔时,长者有疾下,第二、委以家事,为二:一、命知家事,二、受命领知。初为四:一、明时节,二、正命知家事,三、诫令体我心,四、敕无令漏失。今皆不颂。

经凡我所有者,凡,诸也。如上金银珍宝臣佐吏民僮等,悉付与子。八句者,上文父子相失有八句,父子相见有八句,只此二句接十六句也。

经以诸因缘者,三教因缘,故云种种。

内即惑体者,惑在于内,故内即体也。

经则为已得报佛之恩者,只得罗汉则为已报佛恩,故不更余法也。初不劝进者,法华已前皆名初也。

经柔伏其心者。于方等、般若,弹斥淘汰,柔岂过于此?疏云昔持至共显者。七净昔显也。

经云:牛头者,百缘经云:一两直十万钱。

疏云:无人受此果报者,小乘教中不说更有生处故也。

疏云:智愿不失者,愿前弘誓也,智则前如来行也。

疏云:遮丑陋恩者,遮偏空之丑也。

尚未敷荣者,二乘之人,至法华会,中道双显,如林蓊郁,四方敷荣。

物不答施于天地者,谓物虽由天地而生,而不云报于天地之泽,子又如之。

只缘令我报亡者,意云:只缘如来令声闻等得于亡报之理,理谓一大涅槃。得此法亡,其恩难报;虽曰难报,报不可亡矣。

经:取相。凡夫者,三乘之人,于法华前,皆名取相。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