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兴永定寺释沙门道暹述

释法师品

疏云:宣传者,依文宣传,未能广解义理。

若多若少者,经论五、六不同故。又从咸数下,约四法乃至一法,明法师即是多少之相。

未有一文者,无有经论次第,具列五种,名为法师,在于一处也。多少者,只是五六不同耳。

三、流传者,令他书写、受持、读诵故。

七、广说者,若流通其文,不名为广;敷义弘理,乃名为广。

单云忆持者,意云先受,后方慞持,不得单云慞持,应云受持也。

元是别义,此是大经中次第之义,即当别教。

大经九品者,从第四恒已上,俱能化他,以证今文五法师也。

疏:前四人无解者。彼经云:佛告迦叶:若有众生于熙连?河沙佛所发菩提心,乃能于恶世中受于是经,不生诽谤;次于一恒沙佛所发心,加能爱乐,余与上同;次于二恒沙佛所发心,又加能正信解及读诵;次于三恒佛所发心,又加书写经卷,虽为他说,未解深义。是故四人俱为弟子之位。

疏:束五为四者。以五法师对三业安乐行,加誓愿安乐行,三业皆具慈悲,所以通名化他也。

疏:身、意是自行者。其身若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今以身正故,故是身业法师也。意业能善筹量,契当实境界,不励而正,即意业法师也。

已有前后者,前则指五法师,今从通义,故名法师品。文是后者,则东西为三文是,并是后从通以结品名。若以四安乐行例结品者,若从别论,三业安乐行是自行,是慈悲誓愿是化他。又别论,身意慈悲即自行,口业慈悲即化他。又通论,自轨四法,故通称弟子,即自行之法师;四种教诏即化他,故通称法师。今从通四,故名法师品。是故云若欲知者下,即示四安乐行相也。

疏即福德门者,五法在昔未名为门,今经五法以自薰修,即是缘因,故名门也。余二品尔。

疏:读诵、书写是外行者,衣能蔽身,故属外;由读诵等外遮诸恶,故名外行。

受持是内行者,座为安身,以身安故,内思空理,即内座也。

疏:障己丑者。由读诵等内安寂理,能障三惑之丑也。

疏:涉有者,但以入恶弘经,名为涉有,用中道寂忍为本也。

疏:济他以忘我者,不同俱舍等教中忘人忘法为忘我,今缘中道毕竟空理,十法界我任运自忘。

通论互通者,谓自行之法通堪化他,化他之法通堪自行,即是化功归己也。

疏:三界者,谓三善道也。

疏:坐蕴一切相者,亦是蕴一切生善、灭恶等相也。

所依具二者,所依即法身也,法身具福慧二严也。

疏:所谓六度者,度虽有智,为对五眼,故度属福。

疏:空座胜折体者。彼未能处第一义空座故。

释出其意者,界内界外,各具四魔,名同体别。界外以细易粗,为死魔;变易无漏阴,名阴魔;别惑障于中理,名烦恼魔;中道赤色,三昧未究竟,名天子魔。界内四魔,如前已引。

明具二严者,慈、悲覆一切,故能问;空、智通达,故能答。又定、心通达,故能问;慈、忍无拥,故能答。善于问、答,名二庄严。疏慈、忍,故能种下,释慈、忍有三用;空、慧下,释慧有三用。此即约譬以明二种庄严。下种,故名种;生长,故名立;横资法身,故名资。又由下种,故须耘之;有立,故须破;有横资,故须智导,令至竖极也。大论云:一人能耘,一人能种。种喻于缘,耘喻于了。此即圆教二严之因,种、佛具二严之果。

约体用者,即体起用也。体即涅槃一法,而具衣、座、室三三有,离于三惑二死之用也。

疏:出三谛者,圆融三谛,遍摄诸法,过于次第三谛,故云出也。

疏包含、普接者,若分句解者,包含,故名大;普接,故名乘。

忍衣三昧者,王三昧,一切三昧悉入其中,是故此三昧如王,即当空座也。

疏:忍辱第一者,忍衣也。无相最上者,空座也。

圆五行者,行虽有五,不出三。梵行即如来室,室亦具三,谓净即空也,不净即假也,非净非不净即中也。谓依于三净,起无缘慈悲,修于七善,及四无量心,并六念法,从始至终,当以三谛无缘慈悲薰修,故名梵行。天行即如来座,座亦具三,依天然三谛之理而遍修也。圣行婴儿及病行,即如来衣,衣亦具三,谓戒、定、慧,此三谓是圣法,依而行之,故名圣行。是故此三,即彼止观,一心三观,衣即中,室即假,座即空。

十乘十境者,以一心三观,修于十乘而为能观,阴入等十境以为所观。一一观一一境,当体遍接诸法为横,优劣相望为竖。

破遍者,如破遍中,横约诸门,竖约三观(云云)。及方便者,二十五法悉具横竖。

四种三昧者,常坐常行、半行半坐、非行非座等,若教若行,意在一实正修,故云只是一行。

事理二三者,谓事三理三也。

疏:约结业起惑者,谓漏、无漏、非漏非无漏业起惑也。

即向第三者,指前三约谛理起惑文,是谛理之言,具三谛故。

多种三法者,如玄文中明十种三法,谓道、识、性、般若、菩提、大乘身、涅槃、三宝、三德,并与衣、座、室三义同。如苦道即法身,可对忍衣;烦恼道即般若,可对空座;业道即解脱,解脱故利生,对慈悲室。余九例然。

疏:法者,轨则者,前文释五种也,故今云法也。

疏:皆以妙法为师者,谓受持等五法,一一皆是开权之法,故云妙法也。

疏:法师宝塔至福重者。一、约现、未;二、约自行化他因果,以劝流通,故云深重也。

唯有退没一分者,今家约远而论,近门可是接退流通,余约近等二门,及以梦入铜轮等,并是始行修观自益之相,何必皆是退耶?故不依古也。

疏见声闻畏惮者,如持品初:尔时众中五百罗汉,及八千人,乃至此娑婆国中,人多蔽恶,故云畏惮。

被众摈弃者,若不依四行,入浊弘经,涉于声色,为他摈弃,如持品末偈,即其事也。

疏:初因药王至得福之人者,应云佛世弟子,为二:初经家叙出所因人;次佛世下,正示佛世弟子之相。

然晓其经旨者,意云只晓得迹门开权显实,本门开近显远,久近虽殊,不出权实不二之法。故玄文序云:文心莫过本迹。如此缘者,与始末不殊也。

当得同者,闻一句一偈之人,咸皆与记。虽无劫国之别,与记四大弟子未来当得作佛,道理必同。

容用别时意趣者,虽云容用,今经圆乘种强,是故称叹及以与记等,不可全同余经别时意趣。

内观具足者,谓外加法雨,则读诵妙经;内加观行,即是位位十法。故知始从初品,终至妙觉,十法究竟,转名十大。具如止观第五以去,至第七广明也。

疏:见实三昧经者,是大乘经,彼至兼带,故不及今经遍开显耳。

疏:我有四句,所谓谛者,如金刚疏引云:一、名显理周圆偈,但举一字,诠义无缺者,名为显理周圆也;二、集法满足偈,通举一部等,皆名集法满足也。彼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为一。四句偈也。

大师诵经观法者,别有一少卷诵经观法,流行于世。其文虽略,十乘观法具足。观诵经心性、文字、听众,具百界三千为假,能诵、所诵体不可得为空,无非法界为中。

指一心法名为一念者,即指心性实相之体,名为一念也。

疏:事理者,双照则权实俱立,称之为事。双亡则权实寂然,称之为理。亡时即照,照时则亡。不二而二,而二不二,故曰圆融。

望于余心者,亦不出余九界心也。

亦名小解多闻者,但是翻倒上句,谓解一义,应一切能诠。

音乐如前者,如第四卷末引阿含经也。

经:是大菩萨者,圆菩萨也,望偏为大矣。

愿兼于业者,今弘经之人,业兼于愿,故云舍于清净土而生此国也。

疏但竖得其意者,但能解权解实,对不能为他广说,故名竖也。圆镜云:今谓此人出处有异,窃为一人,是所化少;唯说一句,是所说法少。于大众中,是所化人多;广为人说,是所说法多。约能广略,分为上下,不是法师为胜劣,可寻经自因见意。经说佛在世,明上品法师愍众生故,生于恶世,广演此经。即接次云:若是善男子、善女人,我灭度后,能为一人说法华经,乃至一句。明知只是佛在世上品,为他窃说,非谓有慧无闻,不能处众,与他广说为下品也。经明灭后,自分上下,何得佛世释?故今不用。

四、法师者,彼评第二法师偈云:广学多闻智慧讷,口拙言无巧便,不能显发法宝藏,譬如无雷而小雨。偈意:闻慧譬雨。

反论至理者,反以庄儒仁义自然,齐于法界常住,故云反也。

经以不善心等者,以三业俱骂,而经一劫。若以一恶言去,只一口业,而以经时极,但其罪甚多也。

疏:岂能障碍者。若毁持经人,则障他菩提之路;若毁于佛,则不能障碍佛菩提。何以故?佛菩提以满故。

疏:修非权非实法身体者,当冥至理,义如在背;当照权实,义如在肩。故云修非权等也。

须废事释者,若无理观,不称此经开显权实,以世人散心多,故须简事,专存于理也。

经:舍于清净土者,此上品师位在内凡,下品师位在外凡。

疏:亦格量叹者,谓已、今、当最为第一也。

疏:已得会同者。古人意云:由法华已会同竟,是故涅槃易得会同也。

疏:会三之始,归一之初者,但是绮文互说,其义一矣。古人又名涅槃为会三之始,如后破。

疏:大品已上渐、顿者。顿谓华严,渐即鹿苑等三味。须简渐中有顿,顿中有渐。于诸部中,借使不信,于大、小亦易信。

疏论人则师弟本迹者,迹门以大通佛所第十六王子为本,今日说法华前十四品为迹;诸声闻等于彼初发大心为弟子本,于今有住声闻地者等为迹。本门亦尔,师弟皆论久成故也。

嘉祥犹然者,彼云:法华前教为已说,法华经为今说,涅槃之流为当说,三说之中,法华最为难信难解。所以者何?法华之前,大小分流,其言易解;法华已后,三一已会,亦非难解。此经开方便门,示真实相,会三之始,归一之初,乖于昔执,故成难信难解。犹然者,嘉祥禀大师之教尚然,况于近代耶?

具足四法者,谓佛、法、僧、戒四也。

若不尔者者,须如前荷负中约理观释,不可从事而说,故云于理何益也。疏又信力修毕竟空下,约三法以释:初从又信下,先说意;次从此人下,正对三法。信力对忍衣,愿力解脱,善力般若。合此三德以为自行,而为机感,故云权、实也。

疏:法轮正体者,此法华经总为前经法轮之体,方名正也。

疏:大涅槃窟者,窟只是秘藏,即所依也。

具如止观者,彼约十二因缘,束为三德,作大车观,具用今经。下文四法生处,得道即法身德,转于法轮即般若德,入于涅槃即解脱德。三德秘藏,佛住其中,即是塔义。故云此经是法身生处等。

八相者:初、从兜率天下生;二、詑胎;三、出胎;四、出家;五、降魔;六、成道;七、转法轮;八、入涅槃。

向以人为鱼㝹者,指前长行偈颂,约人叹经功深,喻之鱼㝹。记中引彼文,由欠二文,结句前文云故曰不论供养佛也,结后句云故曰不须复安舍利。

与舍利等妙者,明此长行偈颂,约法以叹处,只与丈六舍利等妙,故今破之,令同小教,何名妙耶?

巧拙二度者,大论云:声闻化人,苦行头陀,初、中、后夜,勤心坐禅,观苦而行道,名为拙度。菩萨化人,观诸法实相,无缚无解,心得清净,名为巧度。断释如记。

经皆近者,上声呼去声,前通不及于上也。

疏安乐行中名为近处者,彼经云:安住一相,是名近处。一相即是实相也。今文明佛知见处为体,体是理,故引用也。

约真之缘了者,以住前依真如修,故云约也。

即真之缘了者,初住一分,缘了开发,当体即是,故云即也。又是全性为修,故名即也。

与前小异者,此正消文,与前诸文稍别也。

疏:初观实相名因者,通于二义:发心为因,初住为因。

疏:观竟名果者,通于分果及极果也。

经云:譬如有人渴乏须水者,生死八苦、烦恼灾煎如渴乏,发心悕果如须水。

初家弃初及三者,弃华严及方等故,此从今家立五时次第以破也。

疏未能如闻而解者,意云:虽复诵持,未得闻第一,而为未闻。

疏:能解为至泥者,具约三慧,方名至泥。

理不全尔者,应知三乘是所开,故须对权以明。干湿等悉须开显,如何纯约法华以判?但云三乘于一乘难信,由如高厚,故未可也。

皆有小失者,不云华严及鹿苑、般若,复不云法华即清水,但云如泥,故成失也,如前判中阙二、阙三等是。

今师二义者,约观教,皆约教味以判故也。

三教为粗者,以法华为泥水,即相待意也。

须臾唯约法华中圆释者,即绝待义也。应知前三师相待不成。何者?法华体遍,唯一妙乘,对昔未说,故昔为粗。古人但是相对以说,故相待不成也。注家唯约法华,绝待不显。何者?不开前三,即是圆妙,故绝无体,绝不成绝也。

教虽已转者,却明般若中意。彼教虽融,人行未妙,故今法华开彼人行。汝等所行,及皆吾子,为是义故,须第五味。远近二释,良由此也。五品位,修观为远,六根为近也。

亦应具问远近二意者,此述上问,但问于近也。

大旨同前者,同前答云未开权求,佛人未决等。

疏:夫般若实慧方便者,实慧是实,方便是权,故云二慧也。

新发心菩萨者,钝根菩萨,初心与二乘同学,无生具烦恼,故名病人也。

疏:雨健扶者。用前同体二慧,密而开之,令至极果菩提。取佛意说,故云扶也。

经闻解者,此二字属闻、思、修可见。

依前以为二释者,如前譬中约观、约教二释也。

经:今佛教化成就菩萨者,开权教菩萨入于真实,即是成就也。

开义不成者,凡言开者,点权即是,方名真实,如何废除以释开显?若尔,今亦云废,与彼何殊?答:今家意者,开已即废,时无异途,权称永绝,名之为废,不同光宅以除释废也。

开二种之方便者,只是开显二乘也。

令开义善成者,他意将为开义巧成,不意且成会二,不免违经之过。

疏:八万焕然者。大小八万具足,故云焕然矣。萨婆多论云:佛一座说法为一藏,如是至八万,名八万藏。有云:且举大数具足,应云八万四千也。

未有所通者,只观俗法,得俗谛三昧,未通于中,故云也。

算砂者,彼经云:善财南行,至名闻国,于自在主知识所,得算砂法门。自在主言:我已先于文殊师利童子所,得此法门,常与十千童子,在河渚上,而共围绕,聚砂为戏,因此得知一切法等。婆陀罗于城门卧,海岸上住,百千商人,及余无量大众围绕,说大海法,方便开示佛功德海。乃至语善财言:善男子,我以好船,诸商人众,行安稳道,复为说法,令其欢喜,引至宝洲,与诸珍宝,咸使充足,然后将欲还阎浮提。若有众生,得见我身,闻我法者,令其永不悕生死海,必得入一切智海。此并别教恒沙法门,故引证成方便当体门也。

疏:昔不言三是方便者,即当体为门也;今说三是方便者,即能通门也。真实亦尔。

然但说三为方便者,意云:若说三是方便,则是开权,故论云一是真实也。

如赦体遍元者,喻当体虚通是门。

罪无不释者,喻能通方便,归实为门也。

疏言非三则方便之门得开者,会三为一,故曰非三。方便之门,即一实也。语三三唯一,斯乃点示三之本性,故云可示。意泛,泛隐也。

第三,准例者,应云:如三一为二,非三非一为不二,二不二为非二非不二之门。由达二不二,通至双非,即以二不二为双非门。由双非故,起于二不二,故非二非不二为二不二门也。

但定三通一句者,阙于一通三句也。

次半者,以委破前方便为实作门,意未破实为方便作门,以易破故云不能也。

更立二句者,章安前以方便为实作门,及实为方便作门竟,从问方便真实下,更立二句,并前为四句,以立今义,故云得作余二句不也。

后之二句,理无别趣者,以方便名趣,方便义实,名义亦尔故也。

三、如名下,次引例者,只如名之言,即是引例也。

先示非者,良由三不能相显故。从破此病下,明今昔互相显相即也。

言三一既不相异者,判其三一本来相即,故云不异。因缘之义下,结也。应知开昔一外之三,即是今经同体之权,故成以三显三也。次以因缘三下,自约今经修性相显,即是依教而修,由修照理,故得更互相显发也。

为一施三之一,三者,约佛意说也。

何者?已开者,列诸门者论。知从实立名者,不论更开。若从权立者,并须开之,仍须体即开无异途,方名开相也。

具如随文解释者者,如今家随一部文释门义是。

亦应破之者,今正明方便须开,但列诸门,故成不当,余亦准此。

岂得云为实作门者?然今正明权教智,如何以同体之智为实作门释也?

疏法华论同者,论云以阿含言教为门,此释亦未全当,今家约行约理,俱得为门也。

不专在教者,上文云今取理为教所诠,即是理教共为门也。

但云从限域出者,破云限域为大乘,为小乘,为是理,为是教等。

破亦同前者,同限域也。

并不相应者,与前三车在门外及父在门外立二文大同,破云:此二文所喻永别,如何得同也?

从初说故有门、非门者,谓约施权及所开边,有于三乘、五乘及资生等,今皆真实,岂更名门?

疏:昔说二为方便者,约渐三观。璎珞经云:因是二观为方便道,得入中道第一义观。即其文也。

无非通途者,只是无通入一实也。

疏药王若有菩萨下,简非者,非类在昔于今,定无不信之众,故云也。

疏:身座冥称者,夫解脱者,谓内智冥境,外则和光利物,名为解脱。

经:虽在异国者,或寂光,或实报,或方便土,为异国也。

经欲舍诸懈怠者,专依今经三德秘密藏衣、座、室三方,能舍于偏小懈怠也。

经念佛故应忍者,衣、座、室是三佛也。

经:清净光明身者,即法身也。

经若人具是德者,具衣、座、室三也。

疏八部下(云云)者,应广明在在处处,有弘法之处,所听之众,若权若实,皆圣所遣。如高僧传中,有冥告云:一切如法讲处,自人头向上,并是冥力。

释见宝。塔品

翻名有无者,谓有舍利、无舍利等不同也。僧祇律云:无舍利名支提,有舍利名塔。

说菩萨因果者,意云:彼经中虽说普贤融门因圆果满,亦只是明菩萨因果与遮那等,不说遮那远因果矣。

道非存亡,古今一揆者,道谓多宝、释迦所证之道,二体无二,故云一揆。揆,则也。谓释迦道非存,以现佛入古佛塔故;多宝道非亡,虽久灭度,今出证经,故云非存亡也。

交莚接影者,意云分身是释迦俦辈,召集使莚相次。而身相接者,密显释迦远寿,令知丈六非生也。

实道不生者,意明今古同证一显实之道,故以入塔表之。

乃显舍那非成者,谓今集分身召地涌本,为显寿量而非生故也。

约譬类者,圆镜云:塔是所见,大众是能见。此事为是根见?为是识见?为是塔色发眼使见?若根见者,根无知故;若色发者,色不见知故;若识见者,识无见故。二一既无见,和合亦无见,如一砂无油。和合既有见,一一亦有见,如一麻有油,多亦有油。又为到故见?不到故见?若到故见之,见水眼应湿,见火眼应烧,以眼到故。又若到故见则眼去,眼去故面上应无眼,眼既不无,明知不到。若不到而能见者,是亦不然。若眼不到塔而能见塔,如斧不到柴而能破柴,如盐不到则咸,火不到烧,杖不到痛,虽有此破,更无决断。

若无通见者,谓有通识也;若无通途之见,名无通识之人。意今消经,须与观行有别;若不甄简,二途不分。

有人问者,圆镜云:分身数多,宝塔唯一。答:法华论云:存略故。存谓多身,略谓一塔也。

宝塔不多者,如经云:我灭度后,欲供养我全身者,应起一大塔也。

合多宝愿者,如经云其有欲以我身示四众者,彼佛分身诸佛,在于十方世界,乃至尽还集一处等。

故今经文如四支徴者,神力品:若经卷所住之处,皆应起塔供养。所以者何?当知是处即是道场。即如观经:佛三种身从此经生,诸佛于此得三菩提,诸佛于此转于法轮,诸佛于此而般涅槃。故云如四支徴。

疏:萨云分陀利者。武兵道亮云:更有萨云分陀利本,既存方世,乃成三存,如提婆达多中引。萨云分陀利者。古译法华,仍存梵名。萨云,此言妙法;分陀利,此言莲华。

疏:此塔正为证前等者,非但破于他师谬解,得对治名。又证前,故破于执迹之疑;起后,故破于迷本之疑,故属对治。

尚非应身者,谓多宝但是化身,证经若是应身,须具八相成道,所以只可表于法身,非即是法身,故云必不可也。

疏:未尽其体者。经从所表,不从理具,正明多宝以表法身,及具三身,不得云只是法身,以现塔处处证经故。

能表三中各三者,一身各具三身,故云不一也。

所表三中皆一者,三佛各表一德,故云皆一。德虽有三,而体是一,故不异也。

共成此故不异者,共成释迦化道,开三显一,及以起后故。

明示四相者,谓四悉也。

在空以表二意者,塔闭以表证前,开塔以表起后也。所非必多者,八非并是所非,中道实相为能非也。

疏:分座共坐,示不生者,示释迦不生也。何者?若是于生,不应坐灭佛之座。

疏:入塔示不常者,示常释迦不应入古佛塔也。

疏现塔示不断者。仍于现塔,故云示不断。分身示不一,可解。

疏:全身示不异者,多宝全身不散故也。

疏:让座示不来者,虽来而让座,以示不来。

疏:示不出者。定出不应入塔,坐出只是去耳。又以生同灭,故示不出。故止观中引论释相,大略同此,故不重引。

疏:八、不显然者,能表之事既且显然,所表之法必实。

以现未师弟等者,现未师弟是法师前长行意,因果等是后长行意。

引达多往等者,达多往日弘经,释迦获益;今日释迦弘经,授达多天王佛记也。

未关地涌者,圆镜云:将明远寿之果,故先辩远寿之因,则四行是也。

种智前已具释者,如前诸文释也。

妙法之言,一分通智者,以妙法不出境智,既云真实,能所咸然,故知约能观边,与般若无二。又妙法则三德具足,以般若德与智体同,故云一分通智。

对迹明本者,只是对此迹门,以明于是本门故也。

略举经题者,下经云:以大音声普告四众,谁能于此娑婆国土广说妙法华经?

以此起彼者,谓寿量品也。

如明起由者,如先明所起之由,下文是。

盘桓经思者,谓每于观心之文,皆经游心思,使观道相应矣。

疏如塔来证经者。塔如境,经如观智,即是境发智,故云来也。经五千栏楯下。圆镜云列庄严。文中七科法门:初、总持门。栏楯有防遮之力,故表总持。陀罗尼有遮三惑、防二死因果之力,有持因中万行万善、果中万德之力,故云总持。龛室下。明三昧门。无数幢下。明神通门。垂宝下。明四接门。宝铃下。明四辩门。四辩八音,诠辩无量。四面下。明四弘门。其诸幡下。明无量心门。释相,可知。

疏:幢幡是神通者,依于不动而动,动而不动也。

疏:而且遍者,内充而外遍也。

疏:如前高广义者,此是高家之大,故用高释广也。

疏中观横竖平等者,只是不耳。

疏:一、如法相是者。如法相解,内称理解,方有于说。

揽因成果者,谓佛修戒定慧圣行时,亦无别法,但以大涅槃心,导于二乘等法,至初地时,揽于因行而成果德,名圣行满,尔时后转名梵行,慈悲喜三心满,住一子地,舍心满,住空平等地,若于圆人入于初住等,广如彼释。

无说欲辞者,经中但云彼某甲,佛与欲开此宝塔,即是欲辞,更无别辞。

破大憍慢者,破诸住权教,自谓为极慢也。

疏华严亦说等者,如前明字等、语等、法等已引,即是其相。

大品亦云千佛者,彼经无作品中,释提桓因难问须菩提般若义,尔时四天王及释梵诸王,乃至诸净居天,佛神力故,悉见东方千佛说法,亦如是名字说如是般若波罗蜜。诸比丘皆字须菩提,难问者皆字释提桓因,南西北方四维上下亦尔。

疏:却障机动者,若表前者,权障已却,大机已动意。若起后者,表执近之情将却,须远之机将动也。

问:凡云本迹至劣者,恐人悟解,见下寿量释迦显本竟,依旧犹见丈六之身,犹谓释迦不及华严舍那,此将舍那亦问释迦本也。

自望本时遮那者,将华严舍那自望彼遮那,但是体用本迹也。

望迹成妙者,释迦开已,望舍那迹,释迦成妙也。

迹妙犹粗者,意云舍那虽即巍巍,堂堂不显久本,望于释迦,任运成粗也。

本门十妙者,一本因妙,二本果妙,三本国土妙,四本感应妙,五本神通妙,六本说法妙,七本眷属妙,八本涅槃妙,九本寿命妙,十本利益妙。彼判云:迹中若待粗妙,若开粗妙,不异本妙而言始得,始得为粗。本中先成若粗若妙,若开粗妙,亦不异迹妙而是先得,先得称妙。又云:不以广狭及权实而判粗妙,但以久近而判本迹粗妙。

经我为听是经故者,为㢡劝诸菩萨多宝,岂用听经耶?

经广说妙法者,劝弘通时,亦如今佛三周说法等,故云广说也。

二万在持品之首者,亦应云如尔时世尊视八十万亿那由他诸菩萨,今但略指二万也。

疏初有三行半颂多宝灭度者,上长行有六,今但略颂第六佛答;上佛答又三,今亦略。今偈中加入灭久近、诫劝持众及听法难遇等。

经虽久灭度者,意云虽灭而实不灭,故云虽也。

经以难遇故者,多宝何故处处听法?以法华经开权显实,开近显远,虽值遇故。

经各舍妙土等者,诸分身一佛,只各赍一侍者,余皆舍矣。

经:众生蒙薰者,时众蒙光及香薰也。

经以是方便者,分身远集,以为流通方便,故云令法即是久住也。

经:而师子吼者,颂上多宝赞言:善哉!善哉!皆是真实,决定不虚也。

疏:供养三佛等者。亲供养自身三佛,则见三佛及闻三佛教也。

疏:初、一行诫劝者。经云:诸善男子!各谛思惟,诫也。此为难事下,二句劝也。经:诸余经典下,正举难劝持。文为六:初、明说经难。大力诸天、二乘、菩萨掷山动地,岂得言难?具传说经,此为难也。诸余经典者,别则唯指三藏为余,通则三教皆名余也。假使有人下,明书持难。空无像,不可执捉;假令把得,亦不为难。如无垢称接取妙喜,不以为难;凡夫书持,实为难也。若以大地下,三、明暂读难。假使劫烧下,四、明说法难。若持八万下,五、明听受难。

引俱舍等者,俱舍唯少,报恩两兼,并是易持,对辩难也。

十二、通大小者。解九本通大小,但广问记,故名不至。至不至者,大涅槃何义故至?永断贪欲、嗔恚、愚痴,不谤方等,不作阐提、五逆等故。何因缘记三云唯在大?今约小理,即是方广。如成论中以空为实,自唱善哉,即无问自说也。如阿含经中授记弥勒,即授记经也。但小乘灰断,无真常理,说必假缘,非天鼓任鸣,记作佛少,云无授记等。玄文广说,是故指之。若人说法下。六、明奉持难。

经我为佛道者,若约自行,应云为;若约化他,应云我为佛道。为训作,作佛道以流通也。

经行头陀者者,此经既已以圆诠三德,故用衣、食、处三表,于三德为持经人所依,斗薮三惑,是真行头陀人也。

疏:贤劫者,劫有千佛,谓之为贤,而具五浊八苦,又称恐畏也。

释提婆品

逆顺定故者,前三教破逆会真,故云定也。

同于如来者,此经尚为如来师,何况同耶?

全似什公文体者,只是真谛重译达多品文言,体势与妙经前后文体全同,验知此是先有也。

百论之流者,百论梵文有二十品,此土但传十品,后十品与此无缘故,故略不传此土。

大康元年者,西晋惠帝时也。草堂寺在长安矣。

昏圣相扣[彳*育*亍]者,谓佛在灵山,时说一乘,先且放光,照于东方万八千土。尔时十方六道众生,尽得相见,以表至道灵通,先拥无滞。大众既睹嘉瑞,皆同不测所由。弥勒缘众生有机,推请文殊为决。斯乃四众为昏,文殊为圣。

涉教归真者,谓方便品三归于真,即开、示、悟、入是也。

兴类潜彰者,谓比兴也。以长者比如来,引经大富长者,即是如来。乃以火宅喻三界,三车喻三乘。潜者,阴也,借喻也,彰也,显也,谓显幽玄之理也。

述穷道昔者,谓昔迷流道,背曩缘于彼转,四生受于人天二乘,大乘解广称为巨富,弃大学小为穷子。今述昔迷,故云通昔也。

彰因进悟者,谓于大通佛所,得记为因,尔来无量,何不进悟?此城非实,即是彰因,宝所在近,是进悟也。

赞扬行理者,谓如来通法为事,若人善宝所在近,亦即修行此经,即是如来使命,名行如来事,则如来广赞理行之人也。

六、本迹如记。不思议一者,二人相对,为不思议一也。

举因徴果者者,谓弥勒不识地踊菩萨,即执释迦近成之因,徴于久远之果。佛即说寿量,辩因果所由。伽耶道树始尔久远若斯,故能成就如是大菩萨众。假使尘点狭量,方能测量佛寿极果也。

称扬远济者,称谓称叹,扬谓赞扬。赞扬六根清净,乃至称叹普贤菩萨守护;赞扬六根,令人乐净;叹诸菩萨,令人进行;又赞六根,令人修自行;赞诸菩萨,令人赞佗行。修经之理,能为苦海之业,目之为济。法王启运,非直利于当时,亦乃远传来业,故云远也。

二十八品生起者,未见睿公生起,注家生起,大理亦同,故今录之。夫昏圣相扣,必有感异之瑞焉,故首之以序品。随机筌极,涉教成权,故受之以方便。方便之奥,兴类乃彰,故受之以譬喻。餐喻不猜,因象能照,故受之以信解。纳其解心,又以象告,故受之以药草。兴喻既明,许以体极,故受之以授记。而下象须系,众譬宜广,故受之以化城。钝浅又启,取含亦同,故受之以五百授记。取含之中,复有未悟,故受之以授学无学记。利钝俱朗,化道须弘,故受之以法师。弘经通极,必以证瑞,故受之以见宝塔。塔踊瑞炳,幽显乐宣,故受之以劝持。宣,故受之以劝持。有范者患在律,故受之以安乐引。请规嘉躅,潜有其人,故受之以踊出。人广德懿,功似非始,故受之以寿量。知宗悟常,浅深不一,故受之以分别功德。闻此功德,欣以相传,故受之以随喜。随喜则四众竟修,六根必净,故受之以法师功德。根净则含柔忘我,现为前范,故受之以常不轻。法极人高,通之有本,故受之以神力。神奇既发,对印已周,故受之以属累。崇法寿命,晖光住世,故受之以药王本事。负荷之懿,十地同风,故受之以妙音。功玄应转,万品感赖,故受之以观音。凡四弘修,必人鬼争护,故受之以陀罗尼。执一所转,严父移心,故受之以庄严王本事。化传遐劫,福彰来𧜟,故受之以普贤。劝发终焉,

○懿,己利反,训美。

但品旨未彰者,今家解释,品意难明,须开章门。别解品意显者,但直释名而已。若但生起,故品意未彰。但云因果语通,何教无之?故但云举因徴果,何能显于发迹显本也。

疏:满法师者。宋齐录云:上定林寺释法献,方于圆国得梵本来,有此一品。瓦官释法意,齐永明八年十二月译出,仍自别何未安部内。至梁初,有满法师如疏。今引此文者,恐云长安宫人请此品,淹留未为隐便耳。

天下大同者,当时秦、晋根阻,车书未同,乃至大隋,方获宁一,故曰混和,即大同也。

约处人除北等者,谓北州人及黄门不能造逆,故除之。

疏:捧华色比丘尼死者。摩耶经云:提婆达多既至摩竭国,语守门者:汝入白王,道我在。即入白王。此时守门人即入白王。王大嗔忿,而作是言:乃至不欲闻其名字,何况而应眼见之耶?敕守门者勿听其前。提婆达多心大苦恼,举手扣头,切齿骂詈。时郁波罗比丘尼,此云莲华色,从王宫出,见提婆达多,即呵之言:汝今释种,不得炽盛,于佛法中作大障碍!提婆达多闻此语已,极大忿恚,即以手拳而打其头。比丘尼寻便命终。即其事也。

四身者,谓四属身业。

一、语业者,破僧属口业也。从三杀下,更一节分三杀,谓父、母、罗汉三也。

一、虚诳者,出血属方便,与破僧加行同。

增苦增者,五逆罪五倍增也。

八比丘分二者,谓调达四为能破,四清净僧为所破,即羯摩僧也。若调达为佛及四比丘破清净四九人,名破法轮僧,佛在四清净比丘内矣。

破出杀者,破僧、出血、杀莲华尼,三也;污母、污无学尼,是杀母同类。

杀住定菩萨者,百劫修相好菩萨,是杀父母同类;杀有学圣人,是杀罗汉同类。

嘉祥三意者,前三意度量之无品,只是故不可也。

经于多劫中至国王者,人中尊位,奢促之极,而能发愿求法无退也。

疏:一、明欲满檀那者,经中无余五度相,以檀度接于六耳。

经:委政太子者,简异余王子以付储君也。

疏:次虽作下,至正求法者。上文总三,此但颂其最为满般若。阿私仙,此云无比,亦云端正。

始从十五,终二十一者,尽十五,尽二十一卷,并明六度也。

文相显著者,文相兼含者,今亦不录也。

体相可识者,体谓体状,相谓行相也。

疏:防止七支者。小乘之戒,防禁身口,故但云七。

疏:四禅八定者,于四禅上更加四空,名为八定耳。

疏:不杀至是檀者。不杀,即是无畏施也;不盗,即是施他财也;不淫,即是有礼,正当施礼也;不妄语,即是施于诚实之语也。不两舌是尸者。戒,谓慎也。两舌能成自他之恶,为过处甚,故对于戒。不绮语是进者。绮语一法,人多喜犯,此失难防,故对精进。不贪是禅者。禅防意地之非,则调直,故得名禅。般若是正信因果,故能除邪见也。

疏:一、对治,谓悭等者。如净名经云:以布施接悭贪,以持戒接毁禁,以忍辱接嗔恚,以精进接懈怠,以禅定接乱意,以智慧接愚痴。即接持义,成对治义。

疏根调知法界者。知五阴、十二入、十八界,界分不同故,即第六识辩了三法,名为般若。

疏:寿安者,禅报在长,寿诸天而乐。

疏:辩者,欲知智在说也。

疏乃至诣道场者,一一文中,更有众多赞叹之词,故云乃至。

疏:不乏信财者,以信成就,名为不乏,即七圣财也。故云信为道源功德母,一切善法由兹生也。

疏:他不能折伏者,有行解故。

疏:随食能消者,得法喜食,能消一切恶也。

疏:如优钵华者,只是善根念念增长,如优钵罗华矣。

疏:行慈境界者。夫修慈皆依禅而发,以九种大禅是慈境也。

疏:离身心精进者,若身行精进而心滞者,不名精进。身心俱运,乃名精进耳。

疏:禅无所住者,菩萨虽行禅定,而不随禅生也。

疏:灭恶戒者,灭外道恶众戒,名灭恶戒也。

疏:能坏烦恼者,即烦恼障也。

疏:及智障者,偏真之智,为中智障也。

疏造一切福者,是檀;若修身,是戒、忍、进;修心,是禅;修慧,是般若。以第一义薰修者,谓以实相心,于四威仪中行一一度,互相融即。百界三千,体唯法界,方名圆舍;不犯二偏,乃名尸等。是故记云无非十度也。

疏:不生疮疣者,于念念中不见能忍所忍故。

疏:不舍于离者,谓常观无念曰精,念念趣入曰进,故云也。

疏:于事中不放逸者,谓于事即理,名不放逸。

疏:于阴不炽然者,谓常观法性,不令于阴而增诸恶故也。

疏:于界不扰浊者,根境识三,互相涉入,动乱于心,名为扰浊。达界三谛,不名扰浊。

疏:于界舍因缘者,如眼见色,眼为因,空明为缘,若因若缘,无非中道,名之为忍。

六之与十,开合不同者,开禅出愿力,开般若出方便及智,智谓中智,方便出假智。

疏:三、十二相者,且依婆娑一百七十七云:问:相是何义?答:标炽义是相义,殊胜是相义,祥瑞义是相义。一、足善住相,足下平满,不凹不凸。于践蹑时,等柔触地,其迹分明;恶心欲灭,终不能灭。二、千辐轮相,佛双足下有文如轮,千辐具足;毂辋圆满,分明巧妙。三、指纤长,佣而渐锐,节不粗现,并时无隙;安布得中,先、后圆满。四、足跟圆长,端严广直。五、手、足细濡,如妒罗绵。六、手、足网缦,指间皆有网缦,犹如鹅王。指若合时,网即不现,而无皱缓;开时便现,而无率急。七、足趺圆厚,向指写庸;两边圆直,如红莲华。八、佛𨄔、胫圆直,渐下佣细,如翳耶鹿王𨄔。九、势峰藏密,犹如马王。若尔,云何所化得见?有说:世尊愍所化故,方便示之。十、身分圆满,如诺瞿陀树。十一、同。十二、身诸毛孔一一毛生,如绀青色,螺文右旋。十三、佛身诸毛孔各生一毛,如吠琉璃,其色绀润,宛转右旋,毛端上靡。十四、身真金色,映夺世间一切金光,令不复现。十五、常光一寻,周匝常有光明;四方各一寻,昼、夜恒照。十六、皮肤细滑,尘、水不着,如吠琉璃及莲华叶。十七同。十八、佛身广洪直,不偃不偻,亦不傍佞歌,端雅充实。十九、佛胸臆分齐,方广威肃,如师子王。二十、佛肩髆圆满,非诸捔力妹状力士能及。二十一、佛平立舒持,摩自膝轮。二十二、佛颔轮广好,如师子王,骨圆如轮。二十三、四十齿齐。二十四、齿齐平密。二十五、牙齿鲜白有光明。四十、齿悉齐平,中间无隙,如毛发许,光明皎映,如雪山王。二十六、得最上味,舌根净故,令所食变成上味。有说佛咽喉中有二乳泉,若饮食时,其乳流出,杂诸饮食,变成上味,不正分耳。二十七、舌薄濡广长,出时覆面,至耳发际,若还入口,而于中无所妨碍。二十八、眼目修广,其色绀净,如苏圆多青莲华叶。二十九、佛眼睫安布善巧,犹如牛王。三十同。三十一、眉毫间长半寻,右旋转,光明清彻。三十二、佛于唯藏中,有妙大种,能发悦意,和雅梵音,如频迦鸟,如帝释鼓。如是音声,具八功德:一、深远,二、和雅,三、分明,四、悦耳,五、入心,六、发喜,七、易了,八、无厌。

不须各修者,明圆人从初发心,常观涅槃行道,至初住时,三十二相,任运自发,不同权教别而修也。

已略辨之者,法身之相,为诸相本,境智相称,具三十二。又如华严,一一相好,与虚空等,修发互融,不得各论。

相体多同者,藏、通以真为体,别、圆以实相为体。

疏:足跟者,足后也。

疏:梵身圆等相者。如来报得圆回身等,观目四面皆睹,故云等相。

疏:慈等心者,等取悲、喜、舍也。

疏:成梵音声者,随机屈曲,巧取众生,处处调熟,皆令入实,故知梵声诸相中最妙也。

疏:道种智是别者,地前缘修至十行中,用于假智遍学诸法,故以道种智为本也。

疏奇中三处好者。两𦝣中间有骨,名奇骨,即背下分是。

疏臗凡者,应云尻,恐字误。

经十八不共者,大论二十六云:佛于无量阿僧祇劫来,持戒清净故,身口业无失;三佛一切意业,随智慧行故,全无失。四、无异相者,佛于一切众生无分别,无远近异想,是贵可为说,是贱不可为说。如日出普照万物,佛大悲光明,一切怜愍等度。五、无不定心者,定名一心不乱,乱心中不能得见实事;佛于诸法实相中定,不退不失,是名无不定心。六、无不知已舍者,众生有三种受:苦受、乐受、不苦不乐受。苦受生嗔,乐受生爱,不苦不乐受生愚痴。是三种受:苦受生苦,住苦灭乐;乐受生乐,住乐灭苦;不苦不乐受不知为苦,不知为乐。余人钝根故,多觉苦受、乐受,于不苦不乐受中,不觉不知而有舍心,是为痴使所使。佛于不苦不乐受中,知觉生时、觉住时、灭时,以是故言佛无不知以舍心。七、欲无减者,佛知善法思故,常欲集诸善法,故欲无减;修习诸善法,心无厌足,故说无减。八、精进无减者,欲义即是精进,欲为初行,欲增长名精进。如佛说:一切法欲为根本。欲属意业,精进属三业;欲为内,精进为外。九、念无减者,于三世诸法,一切智慧相应故,念满足无减。又失念,名威仪俯仰;如来法中失念无减,名住禅定神通,念过去、现在世,通达无碍。十、慧无减者,佛得一切智慧故,慧无减;三世智慧无碍故,慧无减。十一、解脱无减者,解脱有二种:有为解脱、无为解脱。有为解脱,名无漏智慧相应解脱;无为解脱,为一切烦恼习都尽无余。佛于二解脱无减。十二、解脱知见无减者,佛于诸解脱中,智慧无量无边清净故,名解脱知见无减。十三、十四、十五,一切身业、一切口业、一切意业,随智慧行者,佛一切身、口、意业,先知然后随智慧行;诸佛身、口、意业,一切行无不利益众生故,名先知然后随智慧行。若先不筹量而起身、口、意业,则有失;佛先以智慧起身、口、意业,故无失。复次,佛成就三种净业、三种寂静业、三不护业。十六、佛以智慧知过去,十七、知未来,十八、知现在。通达无碍,谓过去、已过去等。立通四教准前,今唯在圆也。

经号曰天王者,大论云:食不用钵,不被袈裟,如王治也。故曰天王也。因即返当合道,果乃失类同真,故曰天王如来也。

经广为众生说于妙法者,通指一代,俱名妙法,此文具五时教意故也。

疏:第三、劝修,如文者,前分文云:佛告下,明劝信。今云劝修者,劝信本令修行。其言虽异,其义则同也。

疏:处华台久者,此例如人中处胎十二月者为久,以莲华生者,有上、中、下。

故在父膝等者,等取在梵王口生、脐生也。

安置一切于菩提心者,令住三德涅槃,故从别圆以释,应通前二教也。

亦可释妨者。妨云:净土既云莲华为父母,何故鼓音王经云:弥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类?释曰:经言:他土有父母,净土则无。又经云:有者,说因位时云有;言化生者,说成佛已后云无父母。故不为妨。

经云:若生人天至妙乐者,于人天中得一实益,方名胜妙乐矣。

来时大利方生者,意云:去时机缘未有大益,故无白去之辞。

菩萨赞词者,以文殊海出,例地涌菩萨出已赞佛经文。今文但云从莲华下,至于佛前,头面敬礼等,其词甚略。引此例者,用释他疑,令知经文存略故耳。

从所移处来者,文殊纵从四百那由他外来,复有何远?故云应无也。

二者,众海纵移者,意云:海众无缘者被移,龙宫有缘者不动也。

后变而不变处来者,只是从龙宫谓不动处来,名为不变处来。

非谓改体者,谓净秽土体,本来相即,故不可改。如净名中,梵王见净,身子见秽,即其例也。

此乃有往来者,佛彰灼三变而移之众,故见有往来之想也。

化事成规者,谓成于化仪也。

经本声闻人等者,住在今会空中,述海化意,故云本也。

经:今皆修行大乘者。此叙于海中已修行法华圆乘己意,非谓至今释迦会中方始修行也。

经:文殊师利至宣说者。应知文殊先亦非不施权,今述化意,故云唯常宣说等。

经善知众生诸根行业者,明龙女已得相似观机三昧故;能善知陀罗尼者,得相似三陀罗尼等。

下去诸文者,妙音、观音等,皆不出此三也。

经于须臾顷者,玉篇云:俄顷也。明时极促也。

经深达罪福者。问:此是赞佛,为自赞耶?答:观经及疏,是赞自身所证,以释智积之疑。又疏中但叹法、应二身,应以境、智不二消释。若无能契之智,焉有所起之应?得妙法身,复有能契之智,方有妙应。疏虽云二身,经意乃三身具足。

经经无量劫者,即三祇行行验身子,是执三藏教意难也。

权实义等者,有权则有实,故云等也。

从六根净得无生者,据前长行文殊答智积云智慧利根等文,则是先以禀于诸部中圆,得六根净。今闻圆经,即入初住,从六根位,即往南方,名起神通。若从初住已上,即名起应矣。又若一向从权释者,即深位菩萨,权引实行,示同即成,亦应无失。此中不云别教地前菩萨者,以别地前皆是法性身菩萨,无有于父母生身得入初往,故不论也。从实得说者,只是从父母生身得为实得耳。

何妨舍此往彼者,若八相成佛,要须舍身,故云也。

释劝持品

疏:二、万菩萨奉命弘经者。若云弘持,即属化他;若云受持,即属自行。

不及从初者,若题云劝持,即失持;若单题于持,即收二意,以持文在前故。

八十、似对治者,佛但眼视,而不发言告者,将护声闻他方,疑故云也。

经:于异国土者,他方净土也。经:憍昙是姓弥,犹女也。亦云憍答摩,亦瞿昙,梵音奢切耳。此云满生,或云泥土,又翻甘蔗种,亦云日炙种。以其逆贼中与灭暴释氏,唯除一娠孕者。仙人观知,乃诣娠妇之所,先言求其所孕之子,后果遂之。方至髻年,释星便现。其后贼王知在山中,候仙不在,察令擒捉,既获而长竿穿之。仙还寻得,知命难济,乃降微雨,令少苏醒,化现一女,劝其交通。遗体染泥,仙乃收之,以牛粪裹,置甘蔗园,有日使照。满足十月,乃变成男,又复为王。继释种,因得甘蔗及以日炙泥土之称。

经皆是阿惟越致者,亦云阿鞞䟦致。大品云:不退不转,故名阿鞞䟦致。弥勒问:论云:云何名不退转?答:此诸菩萨证得初地必定之因,依般若生在佛家,大悲为体,善住菩萨正修行处,入于平等真如法中,究竟心证涅槃道故。彼论约别,今经在圆。

○即初住已上位也。

经作师子吼者,作字去声呼训为,若入声呼训起也。

疏:引证分明者。以引达多及龙女,明功深福重竟故也。

疏:又将护声闻者,此诸声闻,以入初住,不须将护,正为护于机缘耳。

空生之德者,须菩提,若人嫌行即坐,嫌坐即行等,皆护物机,不令起与。

七年失国者,如四分律云:𤘽睒弥国忧陀延王,是宾头卢亲厚知识。王朝哺常往问讯,受恶人语云:贱人见王不起。王乃报言:明旦更往,若故不起,当夺其命。如言而往。宾头卢念言:王恶心来,我若不起,当断我命,悟王坠狱。我今若起,七年失位。作是思惟:以轻易重,宁使失国?即起迎王,乃问之:今何故起?前不起耶?答言:起与不起,悉皆为王。王问:云何为我?具述前意。王问:几日当失?答言:却后七日。王便还国,修治城堑,贮备军仪。至第七日云:沙门语虚,与诸彩女,入恒水中,乘般游戏。时愍禅国,七年不雨。波罗殊提王,往摩竭国,诣于瓶沙,求出水珠,不获却还。闻彼水中,忧陀延王,彩女误乐,密放白象,入水引之。忧陀延王,谓为野象,善其调法,诵术弹琴,向前取之。为彼得便,锁脚还国。经于七年,教儿调象,教女弹琴。后因私逸,惧王罪之。彼罗王子,感以师德,听自庄严,疾行捊象,与女逃还,食顷而到。

进否为王者,即北齐少林寺稠禅师也。为齐王所重,亲体所居。为护王寿,不起迎送。王密怨,内心明重,试之故不起,当断其命。预知其念:断命罪重,宁使失寿?便起迎送。王亦问之:昨何不起?今何起耶?答云:不起与起,悉皆为王。王问知已,克时而卒。

而为正则者,则即式也。若以此名而均下,出正式意。意云:若以小乘分之,若融于大名,方应今经出家之戒。

二脱者,解脱、解脱知见二也。大乘则双脱二死,方名二脱;并于三学,名五分法身也。

疏:余四亦如是者。无有能将妙定来,必由自修正而所得。余三亦尔。

疏:既自无香者,譬上于戒不乐行。亦不自闻者,譬其既不乐行,则无自利。

疏:心不定者者。若心不定,由具烦恼。我心已定,烦恼已尽,入无学位,如何说骂故也。

疏:如折角牛者,喻断正使已尽,如牛无角也。

疏:如残童子者。残,疾也。喻正使尽,犹有余习;虽有余习,而不恼人。

疏:置之日中者,日譬喻无漏也。谓于无漏日中,当自观察有余起阴,虽无烦恼,而于此身未免违顺等。

恶边定无单双者,以此二句俱,但须互举,则成单双之相,不须更立,故云定无也。如云口善则身意恶,身善则口意恶是也。

疏:常念境界者,上单善、双恶等境也。

三合声者,阿字合拘、卢、奢三字为三合也。

世人执览者,览前就后,故成骂也。

声界有八者,如下法师功德品中引。

大种为因者,谓四大种,如下释。

观我既是所骂之境者,彼为能骂,今反观于能骂,以为观境皆不可得,由如幻化等。

形显受者,谓骂形不骂显,骂显不骂形;受、想、行、识亦如是。

此观因缘者,观因成假也。

过于异生者,罗汉身中有怖畏,尚过于凡夫也。

未得乐受者,欲得故受也。

已得乐受者,得以保护,不令失故也。

已生苦受者,得已欲离故生苦受。

未生苦受者,只是欲得不生故苦。

疏:于不苦不乐不痴者,慈悲为他故也。

经:恶鬼入其身者。谓三惑重以为鬼也。又惑被外恶鬼人也。

疏僧即事、理俱和者,智契于境为理和,由理和故,方令事和,故云佛即僧也。

经:诸聚落下一行,入室弘经者,悉体性而为说法,斯慈悲慧之至也。

经愿佛安稳住者,谓此经若住世,则是三佛住世,住世即坐座也。

释安乐。行品

应委腾前四品者,今腾法师品初,大分四段文也。

文起尽耳者,只依四品生起次第,亦未显于品中正意。正意者何?谓诸品文心,即衣、座、室是。

冥资显益者,未得度者,但为冥益,以示入品,故又为如来冥资显被因益也。

上方者,方便,实报土弘经也。

进否者,能于此土他土弘经为进,但能他土弘经为否。

准而则之者,令以修而则于性,使全性成修。修性则于三德,无非着衣、坐座、入室等,皆不逾三德故。

在今同异者,同只是秘藏三德耳,异者转名赴物不同。从所以法师下,其异相也。又法说名实相,譬说名大车,信解名付财,药草名地雨,化城名宝所等,又名五行、三道、三因等,品品随机,立名不等。然其理体不出三德秘藏,故云无非一乘也。

多宝衣者,多宝久已契寂,故对衣也。

分身室者,若非大慈悲故,无以处处利生,令入大慈之内,故表室也。

次变表破无知者,法眼若显,遍识法门,应病授药,即入室义。

五波罗蜜衣者,一一无非法界,以庄严故,故对忍衣也。

疏:此附上品文者。若准今品,上宝塔、达多二品,皆须先附法师品释,次方依当品意。以法师品衣、座、室三,为弘经之轨,故须先附彼品。

疏不受三昧广大之用者,大品中有不受三昧,得此三昧遍法界用,而体不受。此用复能遍破一切空、有,故云不受凡夫等。

不受亦不受者,能受亦不可得也。

疏:生见者,谓凡有见,皆不受耳。

疏:今更广事解者,前附事释,即是约俗谛以释,今约因果以释也。

疏:即是体法身行者,谓之正宗,自当体法身行也。体字训礼,礼者履也,谓履法身行,则法身安,故云着衣也。余二亦体。

疏:因名至恩德者。上叹佛恩,下化众生,俱名恩德。

三喻具如玄文者,然大经中,佛为调伏匿王诸妃后等,说是偈云:一切江河,必有回曲,一切藂林,必有树木,一切女人,必怀谄曲。文殊难曰:是义有余,𤘽耶尼州,有河端直,名娑婆耶,犹如直绳,入于西海。

○疏云:金沙,文出大论。种种金、银、琉璃、宝树,是亦名林。亦有女人善持禁戒,功德成就,有大慈悲。此三喻皆非尽理,故名有余。

疏:彼呼为无余义者,彼经三喻,接一切法门尽,此外若更有法者,皆名有余之说。

疏:此呼为无上道者,经云:昼夜常说无上道教也。

疏:大经明亲附国王等者,诸优婆塞等,不受五戒,不修威仪,应持刀箭,摧伏恶人,护说法者等(云云)。

圣行座者,有慧故对座也。

或出或没者,或但用折,或但用摄故耳。

二、释并三皆四悉者,广略二释不出三德四悉,故云三法异即世界,复以三德离对三悉,故云皆四也。

疏:一、绪者,应作此叙。叙,谓次第也。此绪训于丝端,亦无大失。若取训业、训事、训余,并非文意。

疏:一、假、实二空者。假即生空,实即法空也。

而滥向三行者,不知为是何等慈悲,为身为口意耶?故云也。

疏:恩德者,法身德也。无缘普覆,故得其名。

疏:资成者,即是法身资发智德也。

疏:何能宣说是经者,为用何方法而流通此经也。

疏:三、总明行成之相者,此指四行文后偈颂之文。从我灭度后,求佛道者已下,文是。

经当安住四法者,但总标四行,而不别出四相,便即先释身行处矣。

疏:或云:内凡初行者,从十住初心已去也。

疏:若久习纯熟者,位在回向后心也。

疏引前品近果之行者,法师品云闻已谛思惟,当知此人等,近于佛智慧文是也。

疏:七、住已上者。瑶师案:璎珞经云:入无生毕竟空界,心心当行无相、无愿,名不退住。即第七住也。

疏:行始者,虽过分段,未侵变易,俱名行始,并是别教内凡初心也。

疏:或云行处约因者,因应通等觉,约果应在妙觉,如此判者,凡夫绝分,故不用也。

后释通因果者,次家约智约境之言通于因果,亦不知为是何教因果,故不可依也。

行近两处俱得名行者,俱有进趣,渐近于理之能,故云也。

立理破者,立道理破也。

并深俱浅等者,初家及第二家,行处俱浅,近处俱深;瑶师则行深而近浅,故云互也。

而永异古师者,今家行近,虽俱在浅,二行同时,及通于后,故不同古;分于行近,深浅放不等,故及以定判也。

其意则别者,以浅通深,不同古人浅定局浅,深定局深,故云意别。下去约二忍、四忍释,即当约位也。

疏:内怀至理者,接起理行也。

附事必依理者,揽事以彻理,观理以达事。又经,由也,达也。故云事理不可条然也。

非无所诣者,说真之时亦诣于理,说俗之时亦诣于理,真俗不二,诣理是同。

约行准说者,说既真俗相即,行必事理无偏。

通遍前导者,谓慈悲通身口意,复以慈悲导身口意上止观,令入深位。止观从浅至深,皆是慈悲之力。

正当于身者,应知身业之文,具于口意。何者?不与小女、处女共语,口意业也;柔和善顺,亦口业也;心亦不惊及所畏,心不悕望等,意业也。虽此互兼,而各一业为主,余之二业,但为资成而已。

以能从所者,中道三智,从于所观境,故但云一法也。

总释功德所由者,得中道地故,所以在刚,能柔能顺,能治能安故也。

见诸法实者,经中但云如实相者,始行未证,但得云而观诸法如实相,即是因缘法,如果地之法。今言见者,约所证说。

疏:人、法二空者。大论:问曰:小乘但得人空,何得具于二空?答曰:如来灭后四百年内,诸师说小具二空;四百年外诸师所说,乃云小乘但得人空,无法空耳。此违阿含经,彼云小乘具二空。

疏约真俗、假实者,真俗约谛,是所诠故;假实约所破,是故不同。

为对所破者,性相是所破也。

名同义异者,通教以真为体,圆教以中道实相为体,故云也。

若更开为四十二忍者,前开为四、五、六,则通别教从;若作四十二忍者,唯在于圆,但从无生、寂灭二忍开故。增减可知者,若作四忍,伏顺在住前;若作五忍,三忍在住前,如信忍故;若作六忍在住前,加和从忍,故云增减也。

为二者,生、法二忍也。

二、复为一者,前约一法,即一实谛忍辱地是。

仍离二空者,生空为伏顺,法空为无生寂灭也。

则经中二句者,从住忍辱地至不惊为初句,从又复下为次句也。

初地依法得忍者,依真如法得忍也。

疏:后心亦穷二空理者,后心二空理方穷也。

疏:大经云发心至不别者。指名、字、位为初发心也,亦通于五品初心也。

善消柔和至竟者。意云:前文释文,释柔和善顺,对当二忍,已通初后,则是生忍竟。即知不率暴等,亦是生忍行相功德而已。由得地故,故有此德。

前则准知者,只是亦可互为其德,故前柔和等,准不率暴等,其相可见。何者?由得忍辱地故柔和,由得忍辱地善顺,即知柔和等是不率不惊等德,故云也。

疏闻佛常与无常者,是大、小相对;二乘作佛等,即偏、圆相对;生死、涅槃,即真、俗相对。佛道长等,谓实长,实难;权短,权易。此即从事,故分;约理不二,故云非长等。

疏:观行即非行非不行者,以般若荡二边之相故也。

疏合上衣、座、室者,止行合衣法身德,观行合座般若德,慈悲行合室解脱德。今明能行对所离法者,三行是能行能离之法,十恼乱等是所离之法也。

所附为助者,以三学通附此三浅法,助于正观深法,故云助也。

须指梵网者,以菩萨轻重等持,一支一境,无非法界,方称具足戒也。

三行兼理者,戒等三行,皆悉正助合行,故云兼理。于三门中,非远非近,以观诸法空等,而复最得兼名,故云对事设观,以助照理之正观也。

向云助真似者,此取意通问耳。以前正观文通深浅以释,故今以约真似问之。

不同古德者,如前三师释行处文是。

疏:修定心者,经云:修摄其心。修定处者,经云:在于闲处。修定门者,经云:常好坐禅。

经云国王者,小者曰邦,大者曰国。王者以一贯三,三表三才,一表三通。三才谓天地人,故易云:天得一以清,地得一宁,君王得一以治天下。君,国之王,故云国王。王之所生,故云王子。臣中大者,名曰大臣。官长,谓五等诸侯也。

经及造世俗文笔等者,即勒沙婆外道所造经名,其经有十万偈颂。路伽耶陀者,正梵音云路伽也。氏迦,此云顺世外道之论。

梵志者,事于梵天,志在梵天,故云也。

设筋力戏者,令他设此戏也。

经诸恶律仪者,如大经明十六恶律仪,如造一恶时,皆有无表恶起,即是恶法则也。

不男坏乱菩提志者,不男无志,以自无志坏人志故。

疏:九、远讥嫌者。大宝积经云:若诸女人减二十众,不为说法;余有男女,终不往诣比丘尼僧论法会处,不应也。

此当因缘约教者,附事当因缘,诸教俱离,则成约教;今弘圆经,须属圆教。

欲想者,止观第八中,明一念欲觉,初起甚微,不即遮止,遂渐增长;为欲事故,贪引无道,乃至四重、五逆,乃至因欲生十法界,亦如偈中记引薄拘罗缘,并是明其欲想之相。

何所可离者,十恼即法界故,无可离即空也。

何所不离者,以法界体遍离一切,即假也,双非即中也。

一切俗境者,于俗谛境不可药、病等,名为讥嫌。

远离魔外者,畜养者,如净名用魔为侍也。

如病将身者,大论:问云:菩萨以度人为事,云何深山自静,弃舍众生,远于慈悲利他之行?答云:如众药将身,体康修业,身虽远离,心不远离。准此,今令住闲处之意也。

随要列二者,五缘中闲居静处一调,五事中调心一,故云二也。

结成智境者,只经中一空字;对二法者,表智境不二也。

空字随位判者,须约六即判也。

疏二边三谛者,中对二边,故名三谛也。

疏:非七方便者,谓非此等人所观之境也。

即表中道者,无常等四二乘四倒,常乐等四菩萨四倒,如来证中入秘密藏,故以双非枯荣以表之。

若不立双非者,若不对出假菩萨更立双非者,常、乐、我、净四德,皆是双非中道四德故。所以界外但有无常等四倒,远于八倒,即毕竟空故。

应约真妄者,真如为自,无明为他等。

今真如理正当无因者,此即立也,故异外人横计无因也。

又云:十境者,谓阴、入等十境耳。

疏非解非惑者,亦是重举中境,即是而解而惑,故云而从惑因缘生等。

腾以因缘一句者,只是前于因缘一句,开为涅槃生死二境也。

颠倒即是说由者,由颠倒说生死,由颠倒说涅槃也。

常乐无别释者,无如前因缘、颠倒二句,作二边等二重释也。

由本有境说上诸观者,上经云:观一切法空如实相,是境也。

亦由第二说用观者,上经从不颠倒下诸句是第三,从但以因缘有下是结文也。

初释由颠倒故说者,从非解非惑下文,是以解惑因缘皆由颠倒,所以偏受颠倒之名,即结前妙境一切法空文也。

次释由二边者,从又因缘有下文,是即结前第二用观文也。

第三、释由不思议者,从又但以因缘有,从颠倒已下文是。

通上下文者,上谓如实相句,下谓从以因缘下,有二句经,是并于中间成十九句也。

观方有体者能观,观以实相,空为体也。

无出是不出者,法体不属三世,所以不从现出,堕于过去,故云不出,出只是入耳。

只是一大空者,谓十八空不出,能观一毕竟空,名为大空也。

故次文云中道正慧者,应云最后文云中道正慧,今从语便,但云次耳。

如不无断者,此十八句,能破不出此四字,即举诸句初如字也。余三字,在经可见。

及以离合者,彼止观记中,问云:前六空已明二空,何须更说次空耶?答:以向性相重历诸法,故更明七。问:内空至毕竟破诸法尽,何须后五?答:大论云:十三破尽,后五重说耳。是则从一大空离为性相二空,及大论十八空、大经十一空、楞伽七空等,合成一不思议圆妙境也。

疏不颠倒即内空者,须约八倒以释;我、我所及六尘等,皆须三惑二边以释也。

疏:即内外空者,内根外境俱空也。

疏:诸法是所破者,二边之法,名诸法也。

疏:执方计破者。执空为有,有即属方破之执故,故云计破。

疏:无名出离法空者,谓无为是小乘法空,中道无名,出离于此,故云也。

疏:无名性空可解者,无四性执,故名性空。

大乘进退者,劝弘经者观于前机,宜大须大,不宜于大,而为说小,以助于大。

结成大车者,十乘是法,大车约譬也。

一切破遍者,观一切法空而已。

十八道品者,中道双非,以修念处,由念处生正勤等故,以十八空对于道品也。

表后三者,梦入诸位,即第八知次,第九安忍,从五品䇿入六根,十无法爱,即从十信离相似三法,入于初住位,即如品末经文说也。

四总十别者,须以四行总于十法,则使一一行皆具十乘,复以十乘别于四行,令一一乘皆具四行故也。

俱通横竖者,十乘为竖,四行为横。四行入十乘,无横而不竖;十乘入四行,无竖而不横,则成横竖皆至于极也。

十法导理者,理谓不思议境,境为十法所依,所以十乘得能导名。

以广显略者,近三助行,行略近广也。

各遍消故者,今腾上行处三释,一一皆遍消行处经文也。

人空行处者,只是颂上戒门,合行处中生空意也。

颂双标行近者,意云偈后既结行近,所应双标二章也。

亦当生空柔和等者,应云十恼乱与行处柔和等,俱是生空,故亦云当也。

经云无怖畏心者,申依行近二法,故无怖畏也。

疏初应入行下,十四行者,就此为九:初、颂离憍慢缘;次、凶险下,颂上第三、离散乱缘;三、旃陀罗下,颂上第四、离恶业缘;四、外道、梵志下,颂上第二、离邪见缘;五、亦不亲近下,颂上第五、离小乘缘;六、寡女下,颂上第六、欲想,第七、不男,无志操缘;七、亦莫亲近下,重颂上第四、八;凶险下,重颂第三、九;诸淫女下,颂上第九、远讥谦,兼得八、远危害,十、远畜养也。

疏:一、阴谋王命者,谓比丘教诏故。

疏:三、典藏亡宝者,谓比丘通引故。

疏:即谤法者,比丘是行法人,谓佛命尔耶?

疏摩橙加经者。彼经上卷云:有旃陀罗,名帝胜伽,求婆罗门女以为子妇。诸婆罗门悉皆毁呰旃陀罗姓。帝胜伽言:汝婆罗门姓。若因韦陀名婆罗门者,如昔梵天修学禅道,有大智见,造韦陀论,流布教化。其后有仙,名曰白净,造四韦陀。如疏。一一韦陀各四万偈,偈各有三十二字。言各三十二万偈者,恐误。次拂沙等。如疏。当知韦陀分散之时,婆罗门种亦应分散。若韦陀坏时,婆罗门不散坏者,如何得言婆罗门种因于韦陀?

疏:赞诵韦陀者,如此土文选之类。

疏并诸杂语者,只是诸赞诵等耳。

疏:优留僧佉者,此云鸺鹠仙。其人昼藏山谷,以造经书;夜则游行,说法教化。此伏夜游行如彼鸟,因得此名。在佛前八百年出世,说最胜论,有十万偈,以六谛为宗:一、陀骠谛,此云主谛,谓五大及时、方、神、意,此九法为万物所依,故名为主;二、求那谛,此云依谛,谓色等五尘,一、异、离、合、数、量、好、丑、愚、智、爱、憎、苦、乐、勤、堕,此二十一,依前九法,故名为依;三、羯磨谛,此云作谛,谓俯、仰、屈、伸、出、入、去、来,故名为作;四、摩若谛,此云总相谛,谓总取万法,为一大有,故名总想;五、毗尸沙谛,此云别想谛,谓森罗万像,各各不同,故名别想;六、摩婆夜谛,此云不与,计尘成执,不相妨碍,故名不与,计恒水灭罪,故须三洗。又曰:尔供养火,谓火为天口,天因此食,雨时烧香苏等,令气上天,以为供养,谓能灭罪,及生福利。

疏:迦毗罗者,以其头如金色,因此立名,得神通。前后各知八万劫事,造无顶论十万偈,明因中有果,计一为宗,用二十五谛。一者从冥初生觉,过八万前,冥然不知,但见最初中阴初起,以宿命力,恒忆想之,名为冥谛。亦云世性,谓世间众生,由冥初而有,即世间本性也。亦曰自然,无所从故。从此生觉,亦名为大,即是中阴识也。次从觉生我心者,此是我慢之我,非神我也,即第三谛。从我心生色、声、香、味、触,从五尘生五大,谓四大及空,尘细大粗,合尘成大,故云从尘生大。从五大生十一根,谓眼等根,能觉知故,故名为根,名五知根。手、足、口大小遗根,能有用故,名五业根。心平等根,合十一根,心能遍缘,名平等根。此二十四谛,即是我所,皆依神我,名为主谛。

经破戒比丘者,大经云:不与犯重禁同共一处住,呵谤方等者,得生不动国波罗夷。此云退没、堕落,无道果分也。

经名字罗汉者,但有罗汉名字,无罗汉义。如金刚三昧经云:有名菩萨,有义菩萨。今亦尔,虽口自云我是罗汉,其实未杀烦恼等。实是罗汉,尚不亲近,况名字者耶?

更有别事何不问耶者,意云:有解脱、涅槃,何以不问,而问此鄙恶事耶?

经求现灭度者,所著既深,随之而死,不能舍离,故云现灭。

经:小女者十五已下,处女者十五已上,未嫡者。

疏:第二、八行颂非远非近。理远、近者,非远非近,专明以观契理得名。然此八行,今应先分:二行半颂上又复于法无所行等文。初颂非行;次不得下,颂非不行,与长行雅合;从一切诸法下,正颂非远非近。初一行半颂上观一切法空如实相,是总句也。

经:不得诸法者,不得二边法也。

经:不知不见者,应以中道佛眼见,佛智知,不堕二边知见也。从颠倒下,颂前中八句,余十句阙。初二行,颂不颠倒之相。在于下,正约止行,颂不颠倒。观一切下半行,颂无所有性句。犹如下半行,颂如虚空一句。不生下半行,颂不生等四句。常住一相,颂实相句。

疏:得人无我者,人谓数趣也。起惑造业,类取五趣之果,谓之为人。而于其问,执有生宰自在之用,谓之为我。安乐行人,随于行近,以正忆念中道之观,而观实相之法,故能止于二边过恶也。

疏:得法无我者,于二边法中执有胜实自性自在之用,谓之法我。安乐行人了达偏小之法即是实相,故离二边之取着也。

疏文殊下,第三、一行一句总结成者,上长行身安乐行。初开章为二:一、释行方法,二、结成。结成即指此文也。今应云:大段第二、一行一句总结成身安乐行也。第二、口安乐行亦具三业,以口为主,余二业助。以油涂身等,身业也;除懒墯意等,意业也。

问:经赞小善者,大经云:见人小善,便赞叹之。

如涅槃中二乘者,先取小果,助于圆极也。

尚不令顺法而违物情者,若顺大法而违物机,尚不可也。

疏:行门也者。若不栖心至境,则安乐之旨未明,故云观诸法空等。

疏:王者语者,自在如王,使他从己,不顺而罚,故云诛之。第三意安乐行,亦以余二业助意。

经:亦勿轻骂学佛道者,等口业也;恭敬礼拜,等身业也。

经:于诸如来起慈父想者,以覆阴长养菩提心故起,大师亦尔。

疏理论三乘等者。约化意说,约开权说,故云汝等所行是菩萨道,即其义也。

经得好同学者,五种法师也。

故各释妨者,只拔苦必与乐,与乐必拔苦也。疏此等亦须与乐,但其下,释不堪意。

疏:降伏诸国者。今用小教破所化阴、入,即是涅槃故。

疏是三毒至四千者。是佛所对治法。谓贪、嗔等十种随眠,只是十使随逐有情,眠伏不起,名为随眠。若约起边,名十思惟。此十随眠,一一皆余有九随眠,为其方便,足成一百。前分一百,谓过去也;后分,谓未起也。并现在一百,合成三百。置本一百,就前、后分二百之中,一一皆以九为方便,足成二千;并本一百,成二千一百。起及未起,各有二千一百,足成四千二百。约多贪、多嗔、多痴、着我思觉,此之五人,一一各有四千二百,合成二万一千。更就三毒及以等分,四人分之,一一各有二万一千,遂成八万四千。此是小乘论一数。若依玄文第一所引,即约大乘中数也。

疏衣服即惭忍善法者,始从五停,终至罗汉位,皆具惭忍庄严也。

经:得法国土者,谓寂光土也。从法身地起应三界,故云王也。

经引导其心等者,说化意也。

然有坏义者,意云发心即坏天子魔故也。

尔后时,长者在方等时被弹不退,故欢喜;在般若时被加,故欢喜,故云通也。

疏:兼得人一者,行从人立,既其有行,岂可无人?故经云能令众生至一切智也。

疏上总明行成者。上长行有总,有别。前总中,皆有行成及无过失;今但颂行成,不颂其无过失。

疏初三行颂不与珠者,上文有六,合但颂三:初、半行颂第一、轮王譬,次、一句颂第四、有功欢喜譬,三、两行一句颂第五、随功赏赐譬。次合不与珠譬中,但颂其四:初、一行半颂合第一、轮王譬,次、半行颂合第二、小王不顺譬,三、半行超颂合第四、有功欢喜譬,四、一行追颂合第三、起兵往罚譬。

经以大方便者,用同体之权说法,名大方便。

疏三行颂合与珠者,初半行颂合大功勋譬,次二行半颂合正与珠譬。

经于家出家者,于家出颂上慈境,及非菩萨颂上悲境也。

经如法化世者,只是先权后实耳。

疏:其中细开者。上合与珠,文具四一。今颂亦四:既知众生二句,颂人一;末后乃为下二句,颂教一;如王解髻下二句,颂理一;此经下一行半,颂行一。故云细开也。

疏:得现生后胜报者。现,谓现在受报,生当生而受;后,谓隔跨当来一生、二生、无量生而方受也。

与初地等者,亦是且借别地对住也。

疏:正见无痴者,正见无见惑,无痴无思惑也。

疏信根者等者,应约圆释,即无作道品,以消经中深入佛道等文也。

疏:定根得四禅者,得四如意足定也。

疏:是沙门道者,因也。

疏:是沙门法者,修行法也。

疏:是沙门义者。沙门,此云勤息。息,谓息诸烦恼。今云烦恼尽,即息义;无嗔,即慈悲义也。

疏:又是所更者,更谓经也。

疏答:此非愿智等者,谓愿智顶禅,能知三世之事。经既但明梦之所见,不论禅之所见,故云非也。

疏:佛起现前者。起,谓觉也。佛常以觉智现前故。

法华天台文句辅正记卷第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