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沙门法照

妙玄(二)。

秘密教

玄(一)(七)秘密不定,其义不然,如来于法,得最自在,若智若机,若时若处,三密四门,无妨无碍,此座说顿,十方说渐,说不定,顿座不闻十方,十方不闻顿座,或十方说顿,说不定,此座说渐,各各不相知闻,于此是显,于彼是密,或为一人说顿,或为多人说渐,说不定,或为一人说渐,为多人说顿,各各不相知,互为显密,或一座默,十方说,十方默,一座说,或俱默俱说,各各不相知,互为显密。

签:(一)(廿二)若智若机等者,智谓大圣权谋,机谓不同次第、不择时处,身口意密随何四门无碍自在,适时称会皆无虚设。三正释相中,且寄三法以出其相。何者?以此三法对秘密故,则化仪四教文义整足,任运摄得三藏等四。于中复二:先约三说相对,次约说默相对。初三说中二:先约十方相对,次或为下于一方中多人相对。一方既尔,十方亦然。二文各先正释,次各各下结。次约说默相对中,亦应具有十方及人二义不同,无人相对者文略,而言俱默俱说者,理合如之。前三法相对准此,亦应云俱顿俱渐俱不定,文无者亦略。既云俱默俱说互不相知名之为密,何妨俱顿互不相知?各各下亦结也。云互不相知者,前文但云于此于彼者,亦应互说。举一以例验,知不定与秘密,但有互知与互不知以辨两异。此中显露亦义通余七,以秘密不出此七故也。故前文云显露渐顿及显露不定,故七并是显露意也。

签(一)(十七)问,华严鹿苑,大小永隔。才说方等,则同座并闻者何。答,若以秘密横被,无时不遍。若约横论竖,则隐显在机。

签云:五味则一道竖进,味味皆有半满相成者,彼南师偏用五味,北师偏用半满,今约五味半满相成而用,则华严唯满不半,乃至法华废半明满,非五味各有半满也。又云:故至鹿苑,方分显密者,此叙小始人天,不历华严,故提谓犹属显露,至鹿苑方分显密。

文句(一)(五)秘密者,隐而不传。

妙记(一)(十七)秘密不传者,降佛已还,非所述故,尚非阿难能受,岂弘教者所量?又阿难非不传秘,赴机之密,非所传耳。故秘密所用,全是显教,是故传秘,秪名传显。

妙玄(六)(十八)秘密既隐,非世流布,此置而不论。签(七)(十)秘在大圣赴机,今且置而不说。若欲说之,只名口密赴四机缘。今其彼彼互不相知,即是其意。显秘虽异,教不出四,是故不论。

止观(一)(八)教是圣人被下之言,圣能显秘两说。凡人宣述,只可传显,不能传秘。听者因何作观?或得者六根净位,能以一妙音,遍满三千界,随意悉能至,则能传秘教。

辅行(一上)(卅三)正约化主,论得不得。密属圣人,圣能双益。今论凡师,故阙于密。故修观者,无密益义,故云听者因何作观。次或得下,义立于得。位虽在凡,凡师多种,五品已下,犹名不得。六根净位,虽无三轮口密之益,能传妙音,遍大千界,不同佛化,故云能传。禀教之人,仍无密益。

妙玄(十)(十五)涅槃云:我初成佛,恒沙菩萨来问是义,如汝无异。诸大乘经,如此意义类例,皆名顿教相也。

签(十)(十八)初成道者,且借秘密助入,此中明鹿苑初成,亦有顿义,况诸经耶。

玄(十)(廿三)大经云:我坐道场菩提树下,初成正觉(云云)。此则通至于前。

止观(九)(廿八)又复我说初成道,十方菩萨已问此义,即涅槃中约十二因缘有秘密教。

辅行(九下)(十四)又复下,引证秘密教(云云)。故知渐初已有菩萨密闻斯义。

涅槃疏(四)(十):旧解坐道场亦曾问者,或言是华严中问,翻经不尽,其文未来;或言是偏方不定教,文亦不来;或言是秘密教,非显露摄。义皆不然。今明道场,乃是元初圆满始坐,非方便道场。第二卷云:我已久于无量劫来,久已成佛。亦如法华成佛已来,甚大久远。昔诸菩萨曾问此义,如今不异。正对过去之问,非一化之始,不应据寂灭道场及偏方秘密。

涅槃经,大师引用非一,或证顿,或证秘密,或证涅槃遍前也。

十二部经

妙玄(一)(十七)复次,一一教中,各各有十二部经,亦用悉檀起之。若十因缘法所成众法,乐闻正因缘世界事,如来则为直说阴界入等假实之法,是名修多罗。或四五六七八九言偈,重颂世界阴入等事,是名祇夜。或直记众生未来事,乃至记鸽雀成佛等,是名和伽罗那。或孤起偈,说世界阴入等事,是名伽陀。或无人问,自说世界事,是名优陀那。或约世界不善事而结禁戒,是名尼陀那。或以譬喻说世界事,是名阿波陀那。或说本昔世界事,是名伊帝目多伽。或说本昔受生事,是名阇陀伽。或说世界广大事,是名毗佛略。或说世界未曾有事,是名阿浮陀达磨。或问难世界事,是名优波提舍。此是世界悉檀,为悦众生故,起十二部经。

妙玄(六)(十五)。今依大智论标名者,一修多罗,此云法本,亦云契经,亦线经。二祇夜,此云重颂,以偈颂修多罗也。三和伽罗那,此云授记。四伽陀,此云不重颂,亦略言偈耳。四句为颂,如此间诗颂也。五优陀那,此云无问自说。六尼陀那,此云因缘。七阿波陀那,此云譬喻。八伊帝目多伽,此云如是语,亦云本事。九阇陀伽,此云本生。十毗佛略,此云方广。十一阿浮陀达磨,此云未曾有。十二优波提舍,此云论义。部者,部别各有类从也。经者,外国云修多罗,此云线经。线能贯穿,经能经纬,言能持法,如线如经(云云)。二明分法大小者,此经指九部为入大之本,则九部是小,三部是大,盖别语耳。通而为言,小亦有记莂六道因果。又阿含中亦授弥勒当作佛记,岂非授记?经亦有自唱善哉,无问而说。声闻经中以法空为大空,故成论中云:正欲明三藏中实义。实义者,空是阿毗昙所不申,而成论申于空,空即广经,当知小乘通具十二部也(云云)。有人言:大乘九部,除因缘、譬喻、论义。大乘人根利,不假此三,斯亦别论通语,大乘何得无此三经耶?有经言:小乘但让广经一部,有十一部。无方广者,大乘说如来是常,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正理为方,包富为广。又理融无二,亦名为等。声闻中所无,但十一部耳。若言小乘定有九,不应复有十一部。既取十一,亦通有十二。为缘别说,或让三,或让一,以判大小乘(云云)。

签:(七)(九)将大小俱十二,望大小各九,各九是别,各十二是通。各九之中,缘、喻、事三局在于小,广、问、记三局在于大,余之六部通于大小(云云)。又有说者,名十一部菩萨纯说。大乘方等第十九云:复有十一部经,除毗佛略,亦无如是甚深之义。次明通别意者,如上所说,一往赴机,据理应以通说为正。

修多罗名,名该三藏,如达磨郁多罗之论,本亦名修多罗故。又十二部中,非局一部,始终通名修多罗故。止观所引,若律若论,共成妙解,故指前六云修多罗。

通别申论

妙玄(一)(十九)天亲用两番四悉檀造地论,通华严(云云)。签(二)(六)地持释华严十地品。此下一代四时,皆有论申。唯方等部未有别论,可以唯识通用申之。无性之文,全同败种故也。

玄(四)(卅二)又十地论、摄大乘论、地持论、十住毗婆沙论大智度论,并释菩萨地位,而多少出没不同(云云)。签(五)(廿二)十地论唯释华严十地品,摄大乘第七释第四。因果胜相中,亦但明欢喜等十地而已。地持中明种性等六住。

玄(十)(十九)地论第七,地云:一念心具十波罗蜜。签(十)(卅二)地论等者(云云)地持第七,以十二住摄一切位。

此文在十地论第九卷第七远行地签中。云地持者,持字误。

净名玄(四)(十一):应有别申大集、方等及此经论,不来此士。

<<pic>x28p0010_01.gif</pic>

<<pic>x28p0011_01.gif</pic>

或问:净名玄云:如十地论别申华严经。别圆两教签云:十地论唯释华严十地品。签文又云:地持释华严十地品。何耶?一云:传写之误,应改持作论字。二云:文有兼正之殊。若从正说,地持论正是通申华严。今云地持释华严十地品者,此兼释十地品也。兼正不同,故得互举。予尝于嘉定壬午五月既望,亲捡大慈藏中地持与十地论,乃持字之误,当改为论。不然,则错认弥勒为天亲,甚相辽也。

开权

经(总诸佛章方便品)舍利弗,诸佛随宜说法,意趣难解。所以者何?我以无量无数方便,种种因缘,譬喻言辞,演说诸法。

疏:(四)(九)从随宜所说下,是开方便也(云云)。初明佛道随三种机宜说方便,故言随宜。而佛意在实,物不能解,故言意趣难解也。

记(四)(卅二)初明佛道至难知也者,施权意也。以诸教中无施名故。今欲明开,故先叙所开即所施。是故玄文云:为实施权,意在于实;开权显实,意在于权。当知以实为权,权名隐实;开权显实,实外无余。潜之与显,利在物情,常住本源,未尝增减。故未开之前,非但不说显实之名,都无施权之语。故说宜权之言,即须显实故也。

句(四)(十六)以无量无数方便者,明开权也。是法皆为一佛乘故,明显实也。

记(五)、(八):然三世章显实,皆云是法,及释迦章如此两字,并指权是实,故云显实。何者?在昔施权,尚无权名,何况有实?故今开权,权即是实,故云是法皆为佛乘。故知述其施权,意在开也。

经(方便品)诸佛所得法,无量方便力,而为众生说(云云)。句(四)(廿二)诸佛所得法者,修道得于诸权法也。记(五)(十四)修道得于诸权法者,自行因满,所感权法,正当自行体内权也。即此法体,亦不可说。以方便故,为众生说,成化他权(云云)。故知立一开权之言,于今乃成二意。一者胜昔所施,二为显实之所。不指所开,无由说实。况指权是权,知非究竟。既显实已,权全是实。玄(一)(廿二)九开权显实者,一切诸法,莫不皆妙。一色一香,无非中道。众生情隔于妙耳。大悲顺物,不与世诤。是故明诸权实不同(云云)。今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唯以一大事因缘,但说无上道。开佛知见,悉使得入究竟实相。除灭化城,即是决粗。皆至宝所,即是入妙。

签:(二)(九)初通明诸法本实,次大悲下施权,三今开下显实。初文者,法既本妙粗由物情,故知但开其情理自复本(云云)。正开中又二:初约法通开明施化本意,次除灭下寄二乘难开以明开相。粗既即是妙,化城即是宝所故也。

玄(十)(廿六)次从二以开。二者,元本是如来藏。如来藏中,备有半满不思议之二。众生不解,全生如乳,又开出带半之满。

签:(十)(廿九)本是如来藏者,即是法华正体一实之理,故名为藏。实理之中,备有同体权实之法,名为半满。众生不解,是故开出带半之满(云云)。此从不思议二,开思议之二。今合思议之二,归于不思议二。不思议二,纯一醍醐。

句(三)(廿二)若依今经文,未曾向人说如此事。

记(四)(七)言未曾说者,通论教等,前并未开。别而论之,教、行、理三,前或已会。若开人者,前教所无,故以前教所无而为品目。故知非同体方便,无以施开等也。(此明可开之理。)

句(六)(十九)记(七)(十)跨节为同,当分为异。是则同为同体,异为异体。异约施权,同约开显。只一吏民,义当两属。(开已知同。)

止观(六)(廿八)辅行(六下)(十三)于实法界顶,开同体权髻,与实相明珠。(从应而说)

签(六)(末)开前诸粗应中,亦约教道须开,两教佛应。

北峰师曰:须知开权,正为机情,的开异体。若论佛意,无非同体。但今开显,非为佛意,正为机情。良由如来藏中,性具权实,权实同体,体元圆妙。但由机缘不解,是故如来方便顺机,为实施权,设教分齐。藏通则唯诠偏真,别教则次第断九。机缘执之,不能趣实,不能即实,名偏名粗,异体权也。至法华会,机熟须开,指其所执,是我方便。权说为实,而施权即是实。方知粗即是妙,异即是同。玄云:元本是如来藏等也。

指南曰:正论异体,为所开也。须知秘密藏中,权实体一,众生不了,妄计遂生,贪着小乘,流浪五道,欲使复性,不免施权,调熟机缘,终令悟实。故玄文一明诸法本实,二大悲施权,三开权显实。究论开异体者,顺机曾施,故记主所谓若不先异,何所论同,良有以也。

草录曰:考论法华正宗,既开权已自妙,为其佛已殷勤称叹方便三周正体(云云)。不知本经指上所说。此经开方便门,的指佛以方便力,示以三乘教。此本经略开之正文也。声闻言下,近谓情尽,功由于此。经题妙法,品目秘妙,权皆已妙,本无相违,才涉即实,已非开权。若分权实异体,论判(文)意为佛叹权已而开,即开同体妙权,况佛方便力,岂异体耶?决疑开法体,辅正开体内权。今以四义评之:一、不识化意。若论佛意,本无同异,但由众生情隔于妙,今若开权,岂开佛意?二、不识自他。且今开权,为化他,为自行?若开化他,岂非异耶?故文句(三)(二十):三教若通若别,当分皆是化他权实;圆教若通若别,当分皆是自行权实。化他之三,皆名为权,自行皆名为实(文)。此大师判权实文,当思之。三、不识今昔。所开属昔,名异体;今经能开,名同体。故玄云:开昔之异,显今之同。正开异成同,何将所执异体,作能开同体耶?四、不识机情。若开同者,机情在何处知同耶?若在无量义,何故到略开斥作方便,动执生疑?若在五佛知同者,正是开异成同,何得直云同体耶?

三经通别

妙玄(二)(廿四)妙法莲华,名异众典,别也;俱称为经,通也。立此二名,凡约三意,谓教、行、理。从缘故教别,从说故教通;从能契故行别,从所契故行通;理从名故别,名从理故通。

签(二)、(十一)。初文者。虽在今经,与他对辨,不无通别。若妙法莲华,名之与义,俱异他经。经之一字,名与他同,义与他异。今从名通,故云通耳。次立名意者。以何缘故,立此经名?名既该乎一部,一部意不逾三。故名既通别不同,三意亦随名通别。故释此三意,粗妙甄分,教行理殊,通别异辙(云云)。一代圣教,诸名之下,无不具此教行理三。无不以别而契于通,无不以通而应于别。故此三中,通摄佛法。故教则机应相对,行则因果相对,理则名实相对,亦是事理相对。若无此三双,通别虚设。

玄(二)(廿四)今称妙法之经,即是教之通别。名赐诸子等一大车,乘是宝乘,直至道场,即行之通别。或言实相,或言佛知见,大乘家业,一地实事,宝所系珠,平等大慧等,即是理之通别。

签(二)(十二)今称等者,妙法是别,异余经故。经即是通,通名经故。故知今经通别,始自如是,终乎而退,莫非佛说,俱是妙法。从始至终,咸别并通。于此教通别中,诠于行理通别,故知本迹无非因果及名实故,不可遍引。故略示方隅,粗引譬喻,以示行之通别,及方便中实相等,为理通别。譬喻中者,诸子习因不同,即是行别。等赐大车,直至道场,即是行通。大车是所乘通理,道场是所契实相,乃至大慧之名,亦是名别。一一别名,咸从理立,即是理通。此是今经理之通别。

妙宗(上)(九)他释经题,皆以经字为能诠教,余字并是所诠之义。作此分之,甚违佛旨。且人法譬,皆是名字,岂非能诠?那得一向属所诠义?经字不可一向属教。如妙经云:法华经藏,深固幽远,无人能到。又云:为佛护念,植众德本,入正定聚,发救一切众生之心,成就四法,必得是经。疏释此四,是开示悟入佛之知见,知见证理,名为得经。此二岂非以理为经?金光明云:十方诸佛,常念是经,岂令诸佛,但念于教?此例盖多,不能备引。故知诸师,以能诠所诠,释众经题,失旨之甚。今家皆用通别释题,方无所失(云云)。今解诸经,通别二名,俱是能诠,俱是所诠。良以通别,各自具于教行理故。勿谓二名,但在于教。须知通别,自有教名行名理名。如一别题,佛说是教,观即是行,无量寿佛是理,岂非别教别行别理?以此三别,对于经字,即是通教通行通理(云云)。彼释签中,乃以因果,判行通别,须知其意。非谓至果,其行方通。欲知意者,据各修因,名为行别;约趣一果,此别即通。斯乃别时论通,通时论别。岂唯行尔,教理亦然。如以机应对教通别,佛以一音演说法,众生随类各得解。各解则机别,一音则应通。各解不离一音,一音不妨各解。如金光明玄,以能诠文字为教理,以能诠所以为教别。所以即是四悉檀也。一一悉檀,皆用文字;一一文字,不离悉檀。如以名实对理通别,多名不离一实,一实不妨多名。故三通别,皆悉同时。悉类乐中管色之韵,约声则通,约曲则别。通别二用,不相妨碍(又十一纸)。五时之内,一一经题,皆具通别。若不用此教行理判,徒分通别,全无所以也。然无量行,会一常乐;四教四门,同诠一理。若专方等,未堪此闻。乃是预取法华之意,跨节而谈。于佛灭后,解释诸经,不约法华,宁穷一化(云云)。欲使行者,即此一题,就说解教,起能观行,见真佛理。

释签大车是所乘下,通理二字宜削去。或问:诸文明人、理、教、行,今何缺一?曰:教、行、理三,消释经题,且论于法,不论于人。若以义求,教、行既以感应,因果相对,理亦应有。又问:诸文明教、理、智、断、行、位、因、果,今何缺五?曰:智、断、位、因、果,并行中摄,故不更明。又问:三经通、别、合五章否?曰:词异意同。何者?教即初、后二章,理即经、体,行即宗、用。行之进趣曰宗,行之伏断曰用。故大师云:显体是理,宗、用是行也。

当分跨节。

妙玄(一)(廿四)问:教主不同,设教亦异。云何而言金口梵声,名为教通?答:此有两义:一当分,二跨节。当分者,如三藏佛,赴种种缘,说种种教。缘异故教别,主一故教通。依此教行,有能契所契。种种名理,理无种种(云云)。此则身口行理,齐分而说,不得作余解也。通别圆等教行理,当分亦尔。斯义易解,而理难融(云云)。二跨节者,何处别有四教主,各各身,各各口,各各说。只隐其无量功德庄严之身,现为丈六紫金辉(云云)。若开方便门,示真实相,即向身是圆常之身,向法是圆法,向行向理,皆即真实。如此通是一音之教,而大小差别。能契有长短,所契唯一。极种种名,名一究竟。唯一究竟,应于众名,作如此论。教行理通别者,相则难解,理则易明(云云)。

签(二)(十二)问中所以但问教者,教行理三展转互通,教既居初但从教问,余之二种凭教自显。初广略二解泛通诸教,是故通以一佛为通,今即离为四佛不同,佛佛自有诸门教别,故云教主不同设教亦异。云何下难者,以前通途难今四别。次答中意者,即具富分跨节两义,应知两义即与待绝二妙不殊。又前二释亦具二义,何者?若依施权即当分义,若据佛意即跨节义,虽具二义不谭其意,而以此意泛释,复未甄衡二途,其意似通而未灼然开显,以是义故,故须分于二义而答。当分通于一代,于今便成相待,跨节唯在今经,佛意非适今也(云云)。次只隐下明当分意,立当分者,以施权竟权实相对,故有四主各各不同,故明意者无别当分,只是隐实施权且云当分。初至金辉现当分身也(云云)。若开下正明跨节相(云云)。三结意中历三意结,初言通是一音之教而大小差别者,今此是法华跨节一音,不同小乘当分一音,具如止观第一记。故依婆沙,但三藏佛一音耳。准例通别,皆应有当分一音。前当分义中,分四教主,各有所说所行理体,故义易解。理无种种,何故四教各有所诠?所诠异故,理不应异,故云难融。跨节义中,不分四教,各别诠理,故云易明。诸经所说,因果各别,今越彼别义,唯论一理,故相难解。若二义相成,则理相俱易;若二义隔越,则二俱难明。是故二义相须,当分乃成今经相待义边,跨节乃成今经开权义边。又若方等、般若及华严等当分义者,仍是施权。若来至法华当分义边,成判权实。判已即废,废已即开,开废相即,不可异时。签(六)、(七十三)。跨节则诸教法门皆从圆生,当分则各各自有无量法门生当教佛果。

文句(五)(三)转佛心中化他之法,度入他心,名转法轮。

妙乐(五)(卅二)转佛等者,此有二义。若约跨节,通四如来,诸法具足,随扣而赴。凡有所说,无非化他,对自证说。若以圆自,对三教他,此即约法,亦名为他。今从当分,约渐初说。此佛内证,故云心中。证有权实,权法利物,故名为他。

问:跨节唯在今经,何故妙乐云:若约跨节,通四如来?曰:法华之前,随机各说,四教不同。今以开权言之,只一圆佛也。看通字故,四明别行。玄记下云:约跨节论,只一圆佛,被四种机,说四教法。

三法通局

妙玄(二)(一)南岳师举三种,谓众生法、佛法、心法(云云)。今依三法,更广分别。若广众生法,一往通论诸因果及一切法;若广佛法,此则据果;若广心法,此则据因。

签(二)、(二十)。次明大师依南岳意,更广分别(云云)。言若广众生法,一往通论诸因果,及一切法等者,然众生义通,故云通论。若其通论,义非究竟,故云一往。一往虽通,二往则局,不通于佛,及唯在因。佛法及心,不云一往者,佛法定在于果,心法定在于因,故此三法,得名各别。何者?如众生身中,佛法心法,犹通因果,况众生名通,通凡通圣?若佛身中,众生心法,亦定在果,心法之中,佛法众生法,此二在因。若尔,何故经中,三无差别?答:理体无差,差约事用,此义广明,具如止观十法成中说,即是心法,及众生法。彼佛法界,亦兼于果,而不专于果,彼文寄果明理性故也。

指要(上)(五)应知心法就迷就事而辨。故释签云:众生法,一往通因果,二往唯局因;佛法定在果,心法定在因。若约迷悟分之,佛唯属悟,二皆在迷。复就迷中,众生属他,通一切故;心法属己,别指自心(云云)。三法各具事理,二造方无差别。

止观(五)(十)辅行(五中)(一)妙乐(四)(十五)续遗记下(四)

三法得名各别。众生、法二往则局,而不通于佛。此对佛辨。及唯在因。此对心辨。有云:乃唯在因。及字,刀笔之误。有云:众生法及心法皆在因,故云及。夫法界之性,无所而不遍,无所而不在。不在于佛,则在众生;不在众生,则在于心。是以得为三无差别,故言妙也。

读教记卷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