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空不空。妙有不有。妙有不有。有而性常自空。真空不空。空而性常自有。遮照无碍。存泯自由。不可得而思议者。其惟实相欤。因而有空。缘空而有。缘空而有。回萌蘖于焦芽。因有而空。挽狂恶于醉象。圣凡俱益。大小同轨。亦不可得而思议者。其惟金刚般若经欤。故我正觉。肇彼祗园。当食时而入城。情忘精舍。乞食已而还处。念绝人寰。是固以无所住心。随缘而安住也。至若食讫收缘。洗足敷座。一念不动。诸法皆空。是又以无所动心。自然而降伏也。如是则降心住心之旨。已昭然于叙分中矣。

正宗分中。诸家异判。或依无著分住。或依天亲断疑。或依梁昭明逐分销释。或依功德施因着立破。同中有异。异中有同。苟能得意忘言。无烦说非道是。然群盲摸象。不妨随摸异说。三兽渡河。亦许缘渡自知。今依本经次第浅深。分为四分。第一略明降住生信分。第二推广降住开解分。第三究竟降住起修分。第四决定降住成证分。

第一分中。首自须菩提见佛举止。验佛威仪。在在无非护念。时时咸彰付嘱。极口称赞为众表扬。第恐妄拟圣境。反招画鹄之讥。为怜初步。敬陈住降之请。于是世尊重赞善哉。深印其说。是犹欲其于着衣持钵。去来行坐时。荐取世尊护念付嘱意耳。其奈出厩良驹。已摇鞭影。传经沉疾。须设治方。故世尊诫听许说。而当机唯然承旨也。

夫菩萨以二利得名。降住从悲施入手。悲则能所双寂。灭度一切众生。而无度相。施则内外俱空。遍行一切檀度。而无住心。无住心则觉心可住。无度相则妄心可降。降心住心。略明如是。

第以布施一法。通乎上下。恐谓下济众生。可以不住生相。上供诸佛。岂可不住佛相。故问以可以身相见如来不。空生因问得悟。如来进示提持。不惟应化非真。乃至果报身相。亦不应住。以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也。

然义意既渐入深微。而章句亦倍增玄妙。于是问答激扬。启发净信。展转徴释。结示增修。至云知我说法。如筏喻者。则如来为众解粘去缚之意已深切矣。

然既遣之又遣。不合有得有说。为防斯疑。故尔致问。当机答以得无定得。说无定说。则二乘随法生取之坚执已摇动矣。法执既破。净信斯生。因为校量持福。以终一章之义也。

第二推广降住开解分中。初约小乘因果以明降心者。为其无我也。无我则无念。无念则有相皆离。心无可降。是真降心。次约大乘因果以明住心者。为其无法也。无法则无执。无执则是法不住。觉元不昧。是真住心。自是校况持福。请名奉持。为义略周。而又进示说法无说。尘界非界。化相非相者。盖为净除余疑开广知见。所以四句功德。虽恒沙身命布施。未足为校焉。缘兹当机深解。感悟涕泣。叹信解功德。第一希有。验当来有斯。倍更为难。以能离一切相。即名诸佛故耳。

如来欲令闻赞发心。见贤思齐。故以如是如是而印许之。复以不惊不怖不畏者而证成之。其次又以般若非般若。例明忍辱非忍辱。佛意盖以六度万行。一切俱非。故总结之曰。菩萨应离一切相发心。不应住色等生心。应生无所住心也。前此教以不住色等布施者。亦斯意耳。欲遮深疑。具示五语。为助妙解。双陈两喻。良以有住行施。则永沉长夜。故以如人入暗喻之。无住行施。则径达彼岸。故以如人有目喻之。然此推广分中。少示降心。多示住心者。以觉心如主。妄心如客。但使觉心安住。自令妄心不兴。亦如主人若悟。客邪不得其便也。至此显示经功。生福与灭罪齐驱。校量持福。供佛兼承事莫及。总以是经义不可思议。果报亦不可思议。但办肯心。必不相赚。解分极旨。尽于是矣。

第三究竟降住起修分中。重举发菩提心者。谓信解之后。发起修习菩提心也。虽蒙开示。已解降住之宗。未历真修。莫究降住之实。故重问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意盖欲究竟所解。以造其实耳。

答降心中。而有略明.详示二义。略明中。教以如前所解。而究竟之故仍约度生无度。显久行即修故。

详示之中复分为四。

第一得记离相。第二感报离相。第三修因离相。第四知见离相。

第一得记离相。虽事在然灯。与前解分中取意不同。前为遣所授法以明无住。故问其于法有所得不。此为遣能受法以示降伏。故问以有法得菩提不。答以无法。印以无法者。以有法则不契真如。佛不与记。无法乃适符如义。佛始与记。盖以如来者。即诸法中如如不动义也。

是知如来于菩提树下。得成菩提。亦缘实无有法。虽曰实无有法。亦非一向永寂。故进示以所得菩提。无实无虚。无实故。说有不有。说空不空。故无妨如来说一切法。无虚故。说有不有为妙有。说空不空为真空。为欲显示真空妙有。故无妨说皆是佛法。恐犹未了。仍复申明。故曰一切法非一切法。名一切法。此又如来于正说降心法中。兼示中道第一义耳。

第二感报离相者。谓法身性具。可说无得。报体修成。宁与同伦。为防斯疑。故重拈解分中。身如须弥山王之喻。而云譬如人身长大。此当机先所已悟。故才闻举处。便劈空栏住而自释也。

第三修因离相中。先约度生遣相。言菩萨亦如是者。谓菩萨非菩萨。亦如大身非大身是也。是知彼若起心作言。我当度生。则是以菩萨自负。却非真实菩萨。以彼若知实无有法。乃可名为菩萨。彼既作言自负。故斥以不名也。至云是故佛说等者。乃承引如来已向所说。皆为显示二无我理以证成之。次约严土遣相中不名菩萨准上可知。以彼若于严土之时。通达无我无法者。乃许其为真是菩萨。以有二空之智。决定成佛故。

第四知见离相中。既一佛而通具五眼。则是本惟一见。随缘而成五见。其犹开池引月。因池之异。而说月之异。若决堤通水。则又以池之一。而说月之一。应知异固非异。一亦非一。以月例见。见岂有定相哉。既一知而悉知众心。义似有体。其奈众心虚妄。三际叵得。是虽知而本无所知。知岂有实相哉。据此则佛知佛见。尚无定实。况夫未到佛地。妄知妄见。固知其为彻体虚妄。不待降伏矣。

答住心中。亦有略明.详示二义。略明中。满界宝施。其福似多。而如来问心多不者。良以行布施时。有住相不住之异。住相则福德有实。不可言多。以有漏故。不住则福德无故。可说为多。以无漏故。然此修分之中。略明降心。仍约度生无度。略明住心。仍约布施无住者。为显行解相应。所谓如是而解。如是而修。如目与足。如是而见。如是而行也。

详示之中。亦分为四。一见佛无住。二闻法无住。三得果无住。四修因无住。

第一见佛无住。义似复前而有二意不同。一兼正不同。二化报不同。兼正不同者。以信分中。明不可以身相见如来。而解分中。明不可以三十二相见如来。其意皆是兼为释疑。非正示降住之文。今则正示住心。此兼正不同也。

化报不同者。谓前二说身说相。初无具足之言。次有四八之数。明知其为应化之身。今身相皆以具足见称者。应指实报之身。盖必万德庄严方称具足。以具足即圆满义也。而又言非具足者。以既属因感。即是缘起。缘起无性。岂真具足。意显其不应住耳。

第二闻法无住中。先明说者无住。言如来虽已随机说法。皆以无缘而应。实不预为作念。我今当为说何等法。是虽终日说法。而实无所住矣。次明闻者无住。而言彼非众生者。以既信无住。即名无佛故。又云非不众生者。以虽名为佛。但是理具故。徴释中。言既非众生。而又名为众生者。谓佛以能信即佛说非。解修未极说是也。

第三得果无住者。准前信分云。无有定法。名阿耨菩提。解分亦云。实无有法。得阿耨菩提。是当机之所已知。而今复以所得菩提。为无所得为问者。盖为印证前语。以便观察修习故也。如来印证。而云无少法可得者。以还复旧时性。无有一法新故。

第四修因无住中。而云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者。乃申明上文无少法可得之意。以引生下文无我修善得菩提义也。意谓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而现见生佛判然者。以凡夫有我。不得正觉。二乘不修。失于正等。菩萨修而不具。未及无上。佛以无我。异凡夫之不觉。名曰正觉。佛以修善。异二乘之偏枯。名曰正等。佛以具修一切善法。异菩萨之有上。名曰无上。故云即得阿耨等也。恐闻善法二字。又起有法之疑。故又以即非.是名遣之。修分之旨。至此已极。因为校量持福。以发行人胜进之意焉。

第四决定降住成证分中。乃有三义。一降心离相。二住心无住。三结归问意。

初中略明降心。亦约度生无度。而与前文迥异。谓前约菩萨。未得决定。是勉而行之。此约佛地。已得决定。是安而行之也。

详示降心。复有二义。一观相离相。二离相亦离。观相离相中。问虽同于解分。而所为不同。谓前为防疑。此为破见。盖当机历承开示。相似心空。未免欲立心空之见。观其答处。顿改前辙。其意以但自无心。则见色非干色。一切色是佛色矣。佛既不斥其非。未全非也。但恐其相似心空。未得决定。故以轮王三十二相。而勘验之。当机果是脚跟不稳。而云不应以三十二相观如来。所谓依悕似曲才堪听。又被风吹别调中也。佛既不印其是。未全是耳。又恐其前无新证。退失故居。历览二际。自生艰险。故惟说偈以示离色离声。且授之以把稳生涯也。

离相亦离者。以上示离相。乃为遣取相之执。若更起离相之执。何异从冥入冥。故文中两诚莫作是念。盖恐其以盲引盲。致令一类发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成焦芽败种。堕一阐提。佛亦难救。所谓宁使著有如须弥山。不使着空如芥子许也。

略明住心中。亦以不住施福为言。然与前有异。以前文但显不住福多。启发修习之心。此中的指得忍菩萨。决定不受福德。有志决定者。亦知取法可尔。

详示住心中。亦有二义。一正报无住。二依报无住。正报无住者。谓如来内证不变之体。外现随缘之用。来去坐卧。一味随缘。故曰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是知如来正报。尚不应住。降斯已还。岂应有所住乎。

次明依报无住者。谓界既可析。尘又可合。则尘界俱非实有。但凡夫之人。贪着其事。而入理菩萨。宜应无所住矣。

又上文详示降心中。佛以一切诸见束为断常二见。二见不生。一切皆尽。是为决定降伏。此中乃以一切诸法。束为依正二报。二报不住。一切俱空。是为决定安住。

结归问意者。准前两番请问。皆以住心在前。降心在后。两番开示。皆以住心在后。降心在前。其意以妄心久炽。觉心乍兴。乍兴则力微。久炽则功着。功着则降不容缓。故在前。力微则住不宜速。故在后。

今当开示已竟。亦先结降心。后结住心。结降心者。以前两答降心。皆令度生无我。且言若菩萨有我人等相。即非菩萨。恐谓说由心生。如来既说人有我等相。见。则是如来心中。先有我等相见。为防斯疑。故曰若人言佛说我见人见众生见寿者见。乃至云。是人不解如来所说义。以如来说我非我。是名为我。既所说尚惟是名。能说心中。岂先有我等相见。如谷答向。元无作者。此约决定无我以结。至云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等者。由前历示降心之法。今其应于一切降心法中。如是由知而见。由信而解。信解之后。渐次究竟。以至决定降伏。则并前所说降心之法。心中亦复不生。此约决定无法以结。然此心中我等相见。及于法相。俱属微细深惑。此既不有。尚有何妄。故此结归。应前云何降心问也。

结住心中。而言满无量僧祗世界宝施。不及持说此经者。以不得此经。不成无住行故。又恐谓受持无住易。演说无住难。故徴其云何为人演说。而示以不取于相。良以一切有为。总如梦事。眠时似有。寤时实无。况夫色阴如幻。无而忽有。受阴如泡。虚而无实。想阴如影。托外物现。行阴如露。乘夜气生。识阴如电。假明暂发。一一皆是无常。法法总归灭尽。作如是观。自然不取于相。如如不动。此约决定无住。应前云何应住问也。

流通中。当机全身担荷。余众随分受益。三草二木。各得增长。故云皆大欢喜。谓喜其成佛有分。非常喜也。

信谓忍其教。受谓领其理。奉则遵教循理。行则自行化他。夫如是则慧水常流。法脉永通。尽尘劫而不滞。利万汇而无遗矣。

(理)也无知。谬承师印。向虽历参多席曾未得闻是经。既在持诵之余。用心研究。又于讲演之际。加意寻讨。将陈斯疏。尚冀资成。澄观补处之偈。妙契大圣之心。依经求偈。偈得经而词畅。藉偈通经。经因偈而义明。缘兹合释。用此济美。未善两论。不敢强同。仍以乍异旧说。恐泥先闻。故总以新眼名之。赐览者愿少留意。

 归命本尊佛  演说微妙空  解空第一者

 常随众圣贤  愿以大威神  祐我成斯疏

 随喜并见闻  承此开新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