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天竺沙门 般剌密帝 译

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

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如来相继一劫。其最后佛。名超日月光。彼佛教我念佛三昧。譬如有人。一专为忆。一人专忘。如是二人。若逢不逢。或见非见。二人相忆。二忆念深。如是乃至从生至生。同于形影不相乖异。十方如来。怜念众生如母忆子。若子逃逝。虽忆何为。子若忆母如母忆时。母子历生不相违远。若众生心忆佛念佛。现前当来必定见佛。去佛不远。不假方便自得心开。如染香人身有香气。此则名为香光庄严。我本因地。以念佛心入无生忍。今于此界。摄念佛人。归于净土。

佛问圆通。我无选择。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

(楞严云。佛告阿难。若复有人。身具四重十波罗夷。瞬息即经此方他方阿鼻地狱。乃至穷尽十方无间靡不经历。能以一念。将此法门。于末劫中开示未学。是人罪障应念销灭。变其所受地狱苦因成安乐国。则此章经。诚为销罪之巨冶。愈病之灵丹。修心之㨗径。求生之要术也。若能常持。无苦不除。无乐不与。无愿不遂。无果不得。凡见闻者。宜三复焉)。

日诵式

(人有三等。一者极闲人。应当昼夜六时持经念佛。二者半闲半忙人。应当每日晨昏二时一心持念。三者极忙人。应当每日晨朝一时专心持念。诵时之式。先本师三称。次举势至章一遍。往生咒三遍。赞佛偈一遍。佛名百声千声万声随意。三菩萨名每各十声。后发愿回向偈一遍。未诵前。已诵后。俱要对圣像前合掌三礼。如无佛像。对经对空礼拜亦可。果能如此常行无间。佛必哀怜。凡有求愿。无不遂者。临命终时。佛与圣众。放光接引。径生极乐矣。行者当生信愿。切勿疑忽。此明每日经佛并举式也。若单佛名。极闲者。除六时外。应当时刻念佛无间。半间半忙者。应当营事已毕即便念佛。极忙者。应当忙里偷闲十念念佛。此方名为不虚度也。尽此一生。一日无有暂废。则自念佛心口。当必成佛心口。经云。行与佛同。受佛气分。入如来种。亲为佛子。不其然哉)。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次势至章毕举往生咒)。

南无阿弥哆婆夜(一)哆他伽哆夜(二)哆地夜他(三)阿弥利都婆毗(四)阿弥利哆(五)悉耽婆毗(六)阿弥利哆(七)毗迦兰帝(八)阿弥利哆(九)毗迦兰哆(十)伽弥腻(十一)伽伽那(十二)枳多迦利(十三)娑婆诃(十四)

(不思议神力传云。持咒之法。净身漱口。然香佛前。昼夜六时。各诵三七遍。能灭五逆谤法等罪。诵满三十万遍。即见阿弥陀佛。弥陀疏钞云。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诵此咒者。阿弥陀佛常住其顶。日夜拥护。无令怨家而得其便。现世常得安隐。临命终时。任运往生)。

次举赞佛偈。

 阿弥陀佛身金色  相好光明无等伦

 白毫宛转五须弥  绀目澄清四大海

 光中化佛无数亿  化菩萨众亦无边

 四十八愿度众生  九品咸令登彼岸

南无西方极乐世界大慈大悲阿弥陀佛(百千万声随意) 南无观世音菩萨 南无大势至菩萨 南无清净大海众菩萨(各十称)(后举发愿回向偈)。

我今称念阿弥陀真实功德佛名号。惟愿慈悲哀摄受。证知忏悔及所愿。往昔所造诸恶业。皆由无始贪瞋痴。从身语意之所生。一切我今皆忏悔。愿我临欲命终时。尽除一切诸障碍。面见彼佛阿弥陀。即得往生安乐刹。愿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苦。若有见闻者。悉发菩提心。尽此一报身。同生极乐国。十方三世一切佛。一切菩萨摩诃萨。摩诃般若波罗蜜(一遍)(此当对佛跪念念毕起身三礼而退)。

(偈云。一日无常到。方知梦里人。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如何是万般将不去。官爵财宝屋宅田园衣服饮食乃至娇妻爱子。无常到来。都是将不去者。如何是唯有业随身。人生所造。贪瞋痴慢五逆十恶恶业。戒定慧施五戒十善善业。无常到来。尽皆紧随你者。楞严云。临命终时。未舍暖触。一生善恶俱时顿现。恶者便感三途苦报。善者便感人天乐报。若善心中。兼有信愿。念佛求生。便现极乐佛土境相。行愿品云。是人终时。一切诸根悉皆散坏。一切亲属悉皆舍离。一切威势悉皆退失。象马车乘珍宝伏藏无复相随。唯此愿王。于一切时引导其前。一刹那中。即得往生极乐世界。见弥陀佛及诸圣众。既然如是。何不趁此强健之时努力勤修。善导云。假饶金玉满堂。难免生老病死。恁汝千般快乐。无常终是到来。惟有径路修行。但念阿弥陀佛。设待临终方悔。悔之于后。将何及乎。奉劝诸人。及时修进。生死事大。无常迅速。慎勿以此为分外也。勉之勉之)。

(又净业人。备三资粮。一者信。信轮回最苦。信念佛最妙。信此土修行难成道果。信愿生彼土乃至十念决得往生。信报生人天福尽还坠。信一生乐土永不退转当成正觉。信一称佛名能灭八十亿劫生死重罪信念佛之人弥陀摄取病中救护命终来迎。二者愿愿消业障。愿灭众苦。愿心开。愿见佛。愿净业成。愿生安养。愿授记。愿度生。三者行。身礼像。口称名。心观想俱要专一绝无散乱。解知信愿时莲华种植也。专念时莲华出水也。功成时莲华敷空也。设起疑退心。莲华又萎矣。由是昼夜六时无有一念贪恋在娑婆。凡起居衣食语默动静皆不忘净土。至于临命终时。应当念佛发愿。不得怕死贪生。常自念言。我现在身。众苦交缠。不净流溢。若得舍此。华池托质。受无量乐。事极称意。如脱臭弊之衣。得着珍御之服。万缘放下。身心解脱。才有病患。莫论轻重便念无常。一心待死。即嘱一切人。凡来我前为我念佛。不得杂说世务家缘长短再延。法师频来诫劝依经指示。及到病重舍报之际。家人亲属。不得哭泣并发悲叹懊恼之声。犹恐惑乱心神。忘失正念。但高声朗念阿弥陀佛。守令气绝神逝。方可举哀。若如此者。万求万生必无疑也。复有遇障难者。不得正念往生。如偏风失语。狂乱失心。水火雷击。虫兽鬼啖。毒药阵亡。怨贼王难。亦应预忏。必蒙佛护。盖念佛者。有六胜益。一诸佛菩萨护念。弥陀住顶放光。诸天神将昼夜冥加。二恶鬼毒药皆不能害。三灾八难咸悉消除。三宿障冰清怨命解脱。四气力充满无诸横病。五睡梦吉祥见佛色像。无有非人夺其精气。六现为一切礼敬。临终三圣接引。故知日常一意念佛。即为预备不虞法矣。如人入城。干事必先觅下安处。抵暮昏黑则有投宿之地。先觅下处者。预修净业也。抵暮昏黑者。大限到来也。有投宿地者。生莲华中不遭障难也。人若依此用心。临终定得往生。此又为修净土者之至嘱也)。

(慈云香严行者续法述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