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水沙门 怀远 录

二颂料拣诸圣初六尘。

▲一。

△精了不明彻者语倒合云不精了明彻。

▲二。

△句味味即文也古翻为味字能显于名句如味显食也。

△名诠自性者如云火秪诠得火更不含水风等并是何火等。

△句诠差别即言炭火艾火等。

▲三。

△不常其所觉者根境合即有所觉香尘不合则无故曰不常。

▲四。

△非本然者非是自然常有味也。

△不恒一者所觉味境不定一味也谓甜苦等变故。

▲五。

△合离性非定者合所触即身有触尘离则无也。

▲六。

△必有所者必有能所也。

根五一。

△亏半者四角但见前二角也。

▲三。

△舌非入无端者舌入非无端也端由也舌根非无由端自有也。

▲四。

△身与所触同者互相因待俱无自性又同即合也身与所合方有知觉也非圆满觉性所修之观故云各非圆觉观也身有知尘无知各有分限不相冥合故曰涯量不冥会。

识六一。

△三和者根境识三也。

△非相者根境合生本无自相可得也。

△自体非定者根境偶则有不对则亡又为属根为属境故曰不定。

▲二。

△法界为体者以法性平等为自体也但为太高故拣然亦随用。

▲三。

△住成心所住者住心一处则成心有所著也非圆观也真无住故。

▲四。

△弄音文者音即声文即文字也此声名句文四法中略举初后也与下句名句非无漏影互言也。

△名句非无漏者或可声名句文是所作性属有漏故故曰非无漏也。

七大初。

△地性质碍有为非是虚融成就圣性之法门也。

▲二。

△如如非觉观者如如之理非有寻伺也。

▲三。

△厌有者存有则牵淫故厌有也。

△真无取舍何厌之有故非真也。

▲五。

△昏钝先非觉者晦昧为空故。

▲六。

△唯识者唯遮境有境空也识拣心无心不无也既存心则妄也。

初标叹所入法。

△此方真教体者真实教体也以耳闻音声为教体故曰在音闻也无有染碍故曰清净。

△缘名句文者缘声也以声中屈曲诠表即名句文也。

△引生闻慧者心所法也此于所闻起决定解大抵此方以音声为能诠教体如香积世界以香为教体或衣或树或卧具或镜像水月等作佛事。

▲二略叹能入人。

△良哉者良善也。

△妙音观世音者由妙穷音声实相能遍观十界音声也。

△亦真俗二谛者中道实理为真谛空假为俗谛。

△自利利他者妙音自利自行观音圆离三种惑染故曰梵音普应十界化他无忒故曰海潮音也。

△世间乐者人中财食随欲之乐天上自在快乐及禅定等乐出世即二种真乐二乘等乐。

▲二释成。

△不为不思无者不可因不思前境便无闻性也。

△故令语倒者合云出觉观思惟也。

△遍行思者心所法也遍行五中之一也。

△观照者本觉体有照明即真闻性也。

初告语。

△金刚对空观者金刚能坏万物故。

▲二斥失。

△何不自闻闻者上闻字训观也。

▲初脱尘旋根。

△因声名字者因声尘故说有闻也。

△旋闻与声脱者旋伏妄闻与声境俱泯也。

△能脱者能亡根尘之观慧也。

▲二尘消觉显。

△闻复翳根除者闻性若复元真如翳之妄根自泯故曰除尘亡则真显故曰尘消觉圆净。

▲三觉极无碍。

△寂照含虚空者寂照之理含容十方国土空尚含容余物可知也。

▲二喻。

△必有所依者或𦯟或草等喻妄起必依真也。

▲三合。

△六和合者因缘和合乃成六根也又眼与色和等(云云)。

▲二观成利益。

△圆明净妙者三德难思也。

△互现者断德未圆即影取智亦未圆也。

▲四劝修。

△倒闻机者机即根也。

△返闻闻自性者返观自闻性也。

二重明差当。

△即事舍尘劳者因权小而入实也又因始因割因水等事也。

△因事远游者背觉合尘也。

△未得归还无行也。

△明了其家所归道路解心了了已和必从耳根发行证入也。

大科。

△三辨离魔业行者前明正道此显助道正助相资方成大事矣。

△疏魔辨逼真者魔有辩智宣说近真染惑众生沉沦生死。

△朋流众者朋党法辈多也又朋党流行滥述之言众也。

△四依者住前名初依五品十信位也初住至五住名二依六七二住名三依八九十住名四依通言依者以内有道法堪受人天依止也此约圆教配也。

△八不净者一田宅二种植根㘽三贮聚稻谷居监求利四奴婢人民五养群畜六金银财宝七象牙刻镂诸宝大床等八铜铁釜镬等。

二陈所愿。

△疏悲增菩萨入地方伏烦恼是任运伏也。

△智增地前永伏然天台惟通教留惑润生以无应本故故须留惑牵生三界。

一赞请许宣。

△事理两修者观理破惑达惑成智即理修持戒诵咒等即事修今正明事修以助理修也又道场中事仪外三七日中心无异缘唯念实相亦理修也。

初总明三学。

△戒学先者以戒器不完定水不住戒净则可依之发安定水若澄万象斯鉴故因之发慧也涅槃云戒如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殊贼。

△对机不同者多贪众生修不净观散乱修数息观等。

初示意。

△定慧二门前已说者从初至第四半经总是开解即慧学从阿难举喻譬如天王赐与华屋至此是明定学故此下唯明戒学。

△符律谈常者意明今经唯显圆顿合明大乘持戒何以但明四根本耶故引涅槃以显同也涅槃正显常住佛性亦止明四根本戒以符合小乘律制为最后诫勖也今云摄心为戒断性亦无即大乘持戒故知名虽同小持心永殊。

▲初标示。

△不随生死相续者若亡爱欲三界难拘先明淫者约自行说故欲在初以是三界生死本故故诸行者不得不慎也菩萨利他为重故戒杀为先也。

▲二未来多惑。

△为善知识者赞叹淫欲为真修行等。

△皆是淫根者纵得妙悟但资贪欲根本以不断淫轮回罔息。

二杀为鬼因。

△祠祀者立祠庙受享祀也。

△三种肉者不见杀不闻杀不疑杀也。

△五种即加自死鸟残也。

△七种即加不为己杀及先干也。

△九种者即于上三中皆有前后方便故成九也见三者见牵去见持刀将杀之时名前方便见杀时正罪见煞已欢喜名后方便闻三亦然疑三者初瞥尔举心名前方便分别思忖疑为己煞名根本正罪疑然己欢喜名后方便或云于前七种更加彼煞请己食不期而食又除十种肉外若不见闻疑皆许得食谓人象蛇猕猴师子驴马狐狗猪况显。

△不踏生草者不坏生也如草系比丘被贼将草系不敢动身恐损草故。

△东方即指此方也。

△此土即西国也彼多以皮为衣也。

二反以喻显。

△皆为彼缘者由服因食以之为缘故牵三界也。

△足不离地者劫成时光音天下为人种身有光明足行离地因食地饼林藤等从此足不离地。

△辟谷者辟除也即休粮绝粒也。

△身身分者身食也身分服也。

三盗因。

△上人法者三乘圣果也。

△循方者顺法也又循历也即循历方巷而行乞也。

△裨者附也附托佛法兴贩如来也。

△却非出家者却非毁出家具戒之人也。

▲二反结酬偿。

△马麦者昔有婆罗门名因提耆利博达多智教五百弟子因王设会请毗婆弃佛供养大众悉赴唯一病比丘弥勤不来余比丘为请食回过梵志山见食香美因生妒心云秃头沙门应食马麦不应食此甘馔之供诸童子曰此等师主亦应食马麦昔梵志即我是五百童子今五百罗汉是故同在毗兰邑马厩中九十日食马麦我不云师主亦食马麦故故得捣麦食也。

△水灌漏卮者汉书颜师古云卮饮酒圆器也文选曰王卮无当当底也即漏卮也。

△分寸不畜即不贪于会礼众即不慢。

△有人捶詈等即不瞋不将如来不了义教回为己解即不痴也。

△晖即晖法师。

四妄因疏。

△起贪痴慢者贪利养故妄语或愚痴故或欲己尊胜故。

△波罗夷云极恶死堕极恶处故或云弃等(云云)。

△多罗木断已不复生也。

△四摄者一布施以财法二施令彼附己也二爱语以软顺之语慰令受道三利行三业利他令生恭敬四同事以种种形同其事故。

△密因者所行秘密不与人知。

△求那者求那䟦摩此云功德铠罽宾国王子宋文帝时来于建康垂死乃屈二指表证斯须二果也真观法师垂终反屈三指表证三果。

△后君噬脐者此译者借彼语以润文也此鲁庄公六年楚文王伐申过邓邓祈候曰吾甥也止而享之骓(音生)甥聃甥养甥(并邓臣侯亦外甥也)请杀楚子邓候弗许三甥曰亡国者必此人也不早图后君噬脐(如噬自脐终不可及)其及图之乎图之此为时矣曰人将不食吾余对曰若不从三臣抑社稷实不血食而君焉取余弗从还年楚子伐邓十六年楚复伐邓果被灭之规求也(此下入第七经)。

他力离魔者持戒但遮现业若有无始冤横宿殃不能排遣或于禅中发来三种治魔亦不得免唯有建立道场持咒礼佛等他力可能治也。

初总结前文。

△正顺解脱者由戒防非三业各各得解脱故。

△先容者容仪也即入佛法之先仪也。

△色香味触无非实相者持中道戒也法法无非实相绝二边之染名真持戒口等为枝叶也。

二劝诵神咒。

△无为心佛者大定智悲熏习而现非有为造作所成故曰无为。

△垢障尘沙者垢障似尘若沙之多也功行有力则能动魔所谓城高则荒生道尊则魔盛。

△恩爱习气非一生者五百生中为夫妇故。

初示行仪。

△五缘即阙者夫欲修行先具五缘一持戒清净二衣食具足三息诸缘务四闲居静室五近善知识。

△七逆者父母罗汉佛身血和合僧和尚阿阇梨。

△皆见好相者见光明佛相好异华等相也。

△百八烦恼者九十八使见思更如十缠谓无惭无愧嫉悭悔眠掉举昏沉忿覆。

▲二明感应。

△圭山修证仪者有十八卷总开三门一道场法事门有七科一劝修二拣器三诃欲四弃盖五具缘六严处七立志二礼忏法门有八事一启请二供养三叹赞四礼敬五忏悔六杂法事七旋绕八坐思三坐禅法门凡有八事初总标二调和三近方便四辨魔五治病六正修七善发八证相。

△背本习者如修念佛三昧见佛身相等即称习也别见异相即不与修多罗合故名背也。

一坛场基量。

△旃檀者出外国有白有赤俞益期曰木根谓之旃檀。

△沉水者异物志曰出自南国以时研倒着地久烂取至坚者入水则沉与水平者名𣝕香。

△苏合者续汉书曰出太秦国合诸香煎汁为膏也一云兽所作中国谓之怪香。

△熏陆者出秦国海边大树生在沙中凡盛夏时树胶流入沙上状似桃樛。

△郁金者说文云百草之华远方所贡合而酿酒以降神也。

△白胶可见。

△青木者出交州有云出天竺国。

△零陵者南越志云土人云燕草芸香月令云仲冬芸始生(香草)。

△甘松者广志云出凉山。

△鸡舌者出五马州可合以香合俞益期曰木之华为鸡舌。

△茹退者茹食粗者退为粪。

△除地者削除地面令平净也封土令高谓之坛坛方圆丈六及外供具一一皆十六应以道场表四种法界统四法界为一真法界即如来藏正是行人所证之法四界互具即成十六十六融通秪是一界行人所解所修所证俱不离此故以表也。

△兜娄婆香者出兜渠国汉武故事曰西王母将降上烧此香香闻百里。

二陈象设。

△当阳安卢舍那者是今经部主也。

△蓝地迦即青面金刚。

△频那夜迦双身之类。

△五悔者一忏悔二劝请三随喜四回向五发愿然行人建立道场自供养凡有八事能治八障成就八善一供养除悭贪障惑大富贵二叹佛除恶口障得无碍辨三礼佛除我慢障得尊贵身四忏悔除三障四魔得依正具足五劝请除谤法障得多闻知慧六随喜除嫉妒障得大眷属七回向除狭劣障成广大善八发愿除退屈障能总持诸行愿如束物所行即无舒散垂终若得愿力则恶念不生不牵恶道即生善处。

△职主也。

△假择灭者择是智灭是理由智拣择惑障故证灭谛理也若望大乘即是未证故名假也。

初现化佛。

△肉髻即无见顶顶相表实相无相也。

△百宝光表本具十界互具成百也。

△千叶宝莲表界界十如即具千如权实法也此约理具百界千如也。

△从化佛顶放十道光明等即表全性起修成就果中胜用也佛现化佛即化复作化也。

△畏爱者畏于密迹持杵擎山爱于化佛莲华说咒一畏一爱兼聚于怀也此示折摄二化。

△哀祐者哀怜福祐也。

▲二说咒辞。

△非余圣所能通达者非七方便等所知也。

△大辟者死罪也。

二叙咒功能。

△乘此咒心者运载也由此法为运载能于十方现身转法也。

△五盛阴者身聚不净受领恶触相象倾渴事不现前起心求欲念念迁流于境不了种种迷惑也。

△大小诸横者灌顶经云大横有九小横无数。

△四饭诸子者阿那律阿难难陀婆提婆敷等及余眷属即罗睺耶输陈如十力迦叶等。

△用劫寿说不尽者既是密诠藏体功不可穷功若有尽藏体应是思议法也。

初总劝受持。

△一切诸毒者外则一切恶病一切冤家一切诸难但不饶答己事皆名毒也内则贪瞋痴毒。

初标。

△出世间智者三乘圣智也。

▲二释十一段。

△大小毒者大毒令人寿夭小毒令人不安。

△碜者馔中有沙也即心怀毒恶之人也。

△俱胝此云兆心忆口持非观持也文中虽举三度即包六度戒波罗蜜即含施也由持戒故无杀害即无畏施更兼财食施之精进含忍由忍故能精勤也智慧摄定有定方能发智。

△不清净者未得无漏清净也。

△五辛如下自明生食发嗔熟食发淫为过深也。

△园馆者客舍也周礼五十里有馆馆有委积以待朝聘之客也。

△二十八宿谓南方井鬼柳星张翼轸等(云云)。

△通达即五位之第三位也如上明也。

△五土者山林川泽丘陵坟衍原湿也第四地位疏须位之得。

位有因果者住前为因住上名果又等觉已前名因妙觉名果。

△惑有粗细者见思为粗无明为细。

△智明昧者我空智昧法空智明又权小智昧圆实智明又等觉犹昧妙觉方明前云明极即如来。

△断浅深者智浅则断浅智深则断深又愚始二教断浅终等三教断深。

△用优劣者初住见百佛界乃至佛地见不可说不可说世界等。

△寡闻者无多闻智暗教修行也认四禅为四果垂终后有来迎谤云佛说阿罗汉人不受后有总是妄说从此陷狱。

▲初述益。

△得正熏修者舍小向大依观音门修首楞严定也。

▲二正请。

△佛三摩提拣权小也。

△信解行地即地前十信三贤也地者谓此四十位是行所依故称地也然的就今经前二渐次为信解行地第三渐次得意之流即是真修(云云)。

疏述意。

△本性即虚者如病目见华华本不实故叙二相。

△因妄有生者因迷不了有诸法生。

△灭妄名真者灭即涅槃生死即转为涅槃故云灭妄也。

△念即生相者起信论始自迷真终至受报总成生住异灭四相最初迷真微细名为生相。

△能止后念令不起者始觉初起也。

△了本无生者始觉智起即了诸法不曾生起信云觉心初起心无初相以远离微细念故得见心性等。

△转迷依为悟依者其实所依不转但由能依法迷悟尔但全迷是悟亦无可转秪是了达故名转。

△六依者一损力益能转即资加二位以信惭等损本识中染种势力二通达转由见道智断二障粗分别三修习转十地渐断俱生四圆满转究竟位以金刚定顿证佛果五下劣转二乘厌苦忻寂证真择灭六广大转大乘俱无欣厌双断二障顿证无上菩提。

△因明发性者因不了本有妙明妄执为所故有影明发于性上也。

△性妄见生者由执所明能见俄起故曰见生此见全迷性起故曰生妄。

△二相俄生者影明妄见也。

△此有者蹑上异相也异为能有同为所有。

△从无住本立一切法者从无明本立一切法也迷无住故成九界染法悟无住故成佛界依正净法问无明依法性而有何云无住耶答离无明外无别法性为无明本以全法性是无明故全所覆为能覆故约事理染净不别而别义说两重也两重若异即权教也。

妄性无体者妄无体性也又妄法之性也性即无明也。

△非有所依者修然成妄异何因依又全法性成更无能依所依也。

△非真求复者蹑上转相也。

△宛成非相者境界妄现也。

△非生非住者略举四相之二也妄生妄住也非心非法即妄色妄心也。

二随业受生。

△遂有相生相灭之报者爱故相生憎故相灭也又善生故恶灭即感人天恶生故善灭即三涂也。

△非因所因无住所住者异相无因故有而为同相所因异相本无住着而为同相所住。

△疏果住于因者异因同果也如树生果果住于树也。

△成业性者六根六尘是造业之性。

三类生差别。

△翻覆者或走或飞不当其类也。

△假颠倒者假托他身为己形质也。

△障颠倒者由障碍故结成形色色即明着故托明以受生。

△爝火即萤火庄子曰日月已出爝火不灭。

△惑者暗昧不明之象故所受身无色相也无色界及无相天也。

△无想羯南者想心不行也即望夫石女姑泉等。

△劫毗罗等者劫初时出世造略数论恐身不久被人破所造论遂往自在天所请延寿法天曰往余甘林中求余甘子食可令身永又问延法令变身为物报门徒曰我化为石异宗来难但书石上后陈那造因明论破之石即书答又展转问答之不得石即汗流大吼振碎。

△非有色相者本无自体也。

△成色羯南拾沫成□质也。

△水母者俗曰鰕鲍。

△非无色相者各有自卵也。

△无色羯南者从无相声以召成不召则坏也庄子曰虫鸣于上风雌应于下风又雌孔雀闻雄者鸣即有身。

△非有想相者螟蛉之相不从蜾蠃想。

△成相羯南者却假蜾蠃想成子也螟蛉即菜虫亦桑虫也蜾蠃蠮螉。

△非无想相者初须想爱变土成儿。

△无想羯南者生已即无想爱故食父母也又土无想爱故云无想羯南。

△破镜为者鸟字合是等字以破镜是兽非鸟也故史记孝武本纪曰祀黄帝用一枭破镜孟康曰枭鸟名食母也破镜如貙(世于功)虎眼食父也尔雅曰貙似狸黄帝欲绝其类令百物祀皆用之。

△相成相袭者相成即相生也相袭即相害也春秋云袭郑袭许等皆暗侵伐之名也(此下入第八经)。

二反妄归真。

△辨地位之相者反逆也迷则顺妄逆真悟则顺真逆妄良由逆妄之智力有浅深故所妄之惑法尔有其前后故成位次差降不同今经无位而位始干慧终妙觉历五十七位以显行之浅深矣。

▲初结前颠倒生。

△颠倒妙圆者颠倒即迷也。

▲二生后渐次法。

△渐次者此是即理而事不次而次成三对治不同渐教历别之次第也亦如天台五品对破五障十信相似入住证真总五十二位皆是不次而论次也今经第三渐次得意者即证无生法忍初信即见道位。

△须具众因者须藉三渐次为对治也起信云譬如清净摩尼宝珠有其旷秽须以种种磨治方得显现等。

初总指食为助因。

△大种者四大种也。

△相续执持者由食资益故识心寿命相续无断也。

△香味触三正消变者正消则资益诸根大种不正消则损诸根大种不名食也不云色者以色是香味触三所依之相不名食故。

△段者有形段故。

△触者根境识三触对可意即生喜乐能益身故名之为食如人所求叶意则体貌悦怿也。

△意识相应触起者遍行五中心所法也。

△与欲俱转者思亦遍行中一也欲即别境五中之一也转起也思惟希望过求之境有喜乐生益身命力故名为食。

△如四食章佛初出家于外道边六年苦行日食一麻一麦后于牧牛女边受乳糜食外道闻之生谤问佛云所言证得一法余不能知者请为说之佛为除彼自饿外道无利勤苦之行乃曰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正觉正说余不能知然此四食段以变坏为相触以触境为相思以希欲为相识以相续执持为相。

△茖䓗薤也。

△兰䓗韭也。

△慈䓗今䓗也。

△兴渠此方无故不翻慈悯三藏云藏云根如萝卜出土辛臭。

二刳其正性。

△让讥嫌与性重等者菩萨利物为先起过招讥累他堕苦故深诚也。

△债有余者食人负债虽偿未毕犹系狱中喻似二乘犹有爱习。

△罗刹女妇随所生子生已即食爱罗刹女食善根子。

△华茎毒蛇凡夫贪五欲华不见爱蛇死堕三恶。

△淫女者喻爱女能夺善法之财。

△摩楼迦子者尼拘大树盖五百乘车设被些子抽藤即缠令枯死爱藤能缠慧命枯死。

△瘜肉者爱瘜能兴五阴之疮。

△彗者彗星苦出天即饥馑爱彗若兴令人善根谨乏。

△触八覆随者触即不得与染心男身相触也八者不得与染心男捉手捉衣入屏处共立共语共行身相倚共期覆者不得覆他重罪随者不得随举大僧供给衣食即为僧所举未与作共住法者不得随彼。

△菩萨律仪者十重四十八轻也大乘举心即犯故执心。

△负累者偷窃不行则不欠资财为业系累抑亦不来酬还宿债。

△父母肉身睹佛闻法天眼天耳。

△得大神通游十方界神境通。

△宿命清净宿命通他心通含存其中即相似五通六根清净者观见十方眼听受正法耳得大神通身宿命清净意余鼻舌含在其中。

△观行持经者文字字性空即解脱也。

三违其现业出观犹未全亡故云不多流逸。

▲二获无生忍。

△内悬宝月者宝即假月即中即假中之空故云内悬引圆宝证清净是空义也。

△密圆净妙者密理也圆智也净行也。

△皆现其中者三德一时显发也。

△不离等者从此位位妙修理证三智三身分分而显随其惑落即彰位号也然第三渐次获无生忍即通名以从初信直至等觉皆得名为无生忍故又第二第三渐次俱通超次若利根第二渐次即得六根清净钝者秪在观行位中第三渐次利根即获无生法忍所历五十七位皆是真修钝者秪在相似初信方破无明方登法忍又十信具在相似初住方破无明入无生忍圣位难量非可粗意(云云)。

疏文初立位所由。

△断伏者教道名伏证道名断又等觉名伏妙觉名断又教道名断证道不断(云云)。

△起信道前名相似觉道中名随分觉道后名究竟觉圆人初心圆修三观圆伏诸惑圆观三德初信断见二信至七信断思八九信断界内尘沙十信断界外尘沙以未破无明未证实理但名为伏初住方名断道又位位皆有伏断此且略点大纲既是亲证境界凡夫漏识莫能备悉由惑落前后合所显理得名不同如经云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此显法身发真妙用约智即般若德功力浅深约行即解脱德由是圆人所显所悟所修皆不离理智行也。

△无有佛涅槃者亡证果法也亦无涅槃佛亡能证人也。

△远离觉所觉者双亡理智也。

△华严四十一位不说十信但有住前十善心也亦不出等觉。

△大品即有等觉涅槃五行圣行梵行天行婴儿行病行。

▲初干慧地。

△欲爱干枯根境不偶者初句蹑前第二渐次也前云如是清净持禁戒人心无贪淫即欲干也次句蹑第三渐次也前云尘既不缘根无所偶反流全一六用不行不行即根境不偶也。

△不续生者尽此残质更不重受三界生也此已断三界见思故不续也破所知者无根境已偶故无明即破法界理显也亦可且破界内法执入似位也。

△生实报者真实感报也。

△执心虚明者我法二执空故曰虚明。

△未沾果海法流水者未与理水接也问第三渐次已证法无生理何言未沾答但未与后位理水接也此正在无间道断惑时也若入解脱道证即初信也若钝根者第三渐次犹属似位未接法流理下疑也。

信初蹑前总示欲习初干即干欲也未与法流水接即唯有智慧也。

△中中者即中智证中理也。

▲疏三双次则双遮双照寂照俱中故曰中中第三中中者进进也。

△圆妙开敷者显发也由念念增明观智力故圆妙之理又得开发。

△重发真妙者即圆妙开敷也又从理发智也或可从相似证转真实证故曰重发真妙。

二正开十心一。

△妙信常住者妙信即能冥之智常住即所冥之理即妙信之常住也又即理之智智亦常住此则妙信即常住也。

△疏于实德能者即一体三宝也于此忍可乐欲冥然契入也。

△一切灭尽者顿断一品无明故曰一切灭尽又约一断一切断故曰灭尽无余。

△不偏不邪释中。

△是佛正因释道。

△不杂伪妄释钝真不住一切法而住中道故曰即住其中。

▲二。

△一切圆通者达九界即佛界也故得三科一切诸法无碍自在。

△如是乃至者超越现在也。

△习气即种子也一切种子蕴在识中多所遗忘今悉能记忆也。

△所经未经者即已起未起之种也。

△忘失烦恼即二十随烦恼之一也。

▲三。

△精真发化者从此精真之智现化自在也又发化者融通也由此真智融通一切妄想纯成真智也。

△进趣真净者进增净行趣向真理。

▲四。

△心精现前者即心性弥显纯一妙智也。

△慧即是智故云左右惑慧能拣择是因智能决断是界金刚论云慧是智因。

▲五。

△执持智明者以定持慧无二边之动乱。

△寂妙常凝者即上周遍之智凝然湛寂故称曰定但照故曰智寂故曰定体不异也。

▲六。

△定光即蹑上定慧也。

△明性深入者智性深照三谛理也。

△惟深惟进者深于理进于行也。

▲七。

△心进安然者理智相冥保护无失也。

△气分交接者所证之理与佛所证等也佛踞极理今始分得故云交接。

▲八。

△觉明即蹑上定慧由其觉慧深冥于理智定力深故能使佛光因心中现又以因心冥极果理故云向佛安住此即因果平等互相涉入名回向心。

▲九。

△心光密回等者光即照也由心光冥合于佛故曰密回。

△获佛常凝者凝寂也即分得常寂理也又心光密回即蹑上回佛慈光获佛常碍即蹑上向佛安住。

△无上妙净者深得中道也无二边为作防非不失名戒心住。

△定道者即定共戒道共戒此之二戒得不因受舍非要期但随定道证道之所感也。

▲十。

△过累不拘者明持戒之德也若不持戒则起过造业为业系累即不自在今善得中道遍应十方故大自在。

△以此为足者以戒为足也戒经云常当护戒足。

三十住一。

△以真方便发此十心者拣异相似故曰真以此真智显发此十心也。

△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即十心圆融互相涉入自在无碍即是一心由此妙智而得心精显发名发心住。

△发心者三心发也一正因性显即理心发二了因即智心发三缘因即行心发十种三法一时显发无住而住是住不思议解脱然不独此住三心开发但破无明见理即三心发。

▲二。

△心中发明者蹑上也发明即显现也履以成地者即以此心为基依之显发妙用也地者有能生义故又以初住为二住所观境故云治地住或可琉璃空中现精金假。

▲三。

△游履十方者由理智合故能起大用也。

▲四行与佛同分真智与究竟果同也。

△受佛气分者即分证与究竟理等也既合佛理智即是用权实二智为父母故如阴身自求父母也。

△入如来种者既合佛二智即是禀佛遗体初托圣胎令佛种不断。

▲五。

△亲奉觉胤者由是受气为种胤育长养诸行圆成如人在胎五位具足故云人相不缺。

▲六。

△容貌如佛者具足理智无缘慈悲应用无尽全如佛也。

▲七。

△身心合成者蹑上容貌如佛心相亦同也。

△日益增长者种智行三念念资益增长也。

▲八。

△佛自具十身者一菩提二愿三化四力五庄严六威势七意生八福九法十智。

▲九。

△形成出胎者破第九无明之因如出如又从体起用如出胎。

▲十化缘具足堪行佛事故云表以成人。

△太子者天人最大之子也。

△世子者继世之子也上言太子下云世子互其文也汉制天子之嫡嗣曰太子诸候嫡嗣名世子古则互称皆得如礼云文王世子此天子称世子春秋云晋太子申生此诸候称太子今译者从古式也。

△疏圆融不碍行布者圆融是约理约横故一位即能包括含融一切位也行布是约事约竖故因不该果后不是前二义相资方成圆妙若知二义相济教味圆实则随举一义二必相兼故华严初住成正觉现十界身作大佛事一位具一切位一切位即一位虽则圆融若此而位次宛然高下不滥今经第十住方明成佛入胎形成出胎文云十用涉入圆成一心岂非并是二义无碍若昧斯旨众异难通。

△大品为如佛者通教第十地菩萨破一品无明能八相成道利生故如佛也。

四十行一。

△十方随顺者现十界身施三轮化若自若他咸生欢喜。

▲二。

△疏如欢喜等者明四悉檀也一切诸佛菩萨出世利生无越此四初世界悉檀生人欢喜益即随方异说令生欢喜二为人悉檀生善益三对治悉檀破恶益四第一义悉檀入理益悉遍也檀施也以此四益遍施法界一切众生也。

▲三。

△得无违拒者违意则多瞋今自他不违故无瞋也。

▲四。

△种类出生者现种种同类之身化一切也出生者不起灭定现诸威仪也。

▲五。

△一切合同者于一切法皆合妙理也所有尘沙法门或逆或顺皆与实相不相违背故曰得无差误由不迷法故离痴乱。

▲六。

△则于同中者能于同中现种种异即理而事也。

△一一异相各各见同者即事而理也同异无碍名善现行。

▲七。

△如是乃至者化用无量略有六种自在今但叙大小自在故云乃至于一尘中现十方界而不坏一尘之小相又不损十界之大相故曰现尘现界也。

▲八。

△咸是第一波罗蜜者所起之行皆是无作超过一切权小之行即是究竟彼岸之行故曰尊重。

▲九。

△如是圆融者蹑上尊重行也既能觉了一一法门皆合涅槃即能成就诸佛利生轨范。

▲十。

△性本然故者达前诸行皆是性本具足不从修得此了修即性名真实行。

五十回向。

△回向者前来诸位并约从体发用说今则摄用归体回前二行向佛果理故曰回向。

▲初。

△纯洁精真者唯一清净实智也既能了法成智则无无明惑障为留碍故曰远诸留患般若亦同等者彼说度四生九类尽成佛道而无一众生得灭度者若有相则疫倦爱憎也。

▲二。

△不坏者能以妙智坏一切法而不为坏名不坏回向。

▲三。

△觉齐佛觉者亦可分智与究竟果智同。

▲四。

△至一切处者处即理也由智显发遍照于理智称理周故名至一切处。

▲五。

△世界如来者此依正全是一心故得各各体遍互相涉入。

▲六。

△生清净因者理具性德之行具故名生因即行也全性成修故云依因发辉取涅槃果顺性而修故曰随顺善根。

▲七。

△真根既成者真因已成也了达一切众生皆我心性我心既遍一切众生心性亦遍彼此性同故得不失。

▲八。

△如名不动故云即一切法即世间相常也亦可二无所著双遮也。

△亦三谛者即一切法俗也离一切相真也二无所著中也。

▲九。

△真得所知者已了法法无不是也十方无碍者不着二边善得中道故无缚着。

▲十。

△法界量灭者无十界高下之相故云量灭又混四法界故曰量灭。

△疏圣法因义者所证不思议实相之法为圣智之因故云圣法因也。

四加行。

△疏小乘五位者五停心总别念处名资粮位暖顶忍世第一名加行位初果为通达位二三果名修习位四果名究竟位。

△大乘相宗三贤为外凡名资粮位四加行为内凡名加行位初地名通达二地已去名修习妙觉名究竟然今位在回向之后将入初地作此四番加功用行破入初地之障或有不出者含地回向发心也问从前至此利根已破四十一品无明稍钝破三十品何啻明加功用行耶答诸经论及法相宗并是初地入理创入此理为难故陈四种加行今圆实教中无位可论但寄权教名目以辨圆之位次故亦地前立也名虽同权义须圆实故仁王云三贤十圣住果报唯佛一人居净土然今地前立四加行凡有三义一为拟权故二为登地高深却难进趣不同前位破执尚浅如人及第为官历任虽多将入庙堂更宜进德修业三亦兼被历别之机于此修入以法华后有重施义故有兹三意故在地前出也初地名决择究竟名解脱初心虽祈究竟及到地前加功且希见道如人西上意祈见王及近京几且祈入门而已。

△以佛觉为己心者用初地果智为己因心也。

△未能离因显果者加行为因初地为果位位相望迭论因果存二相因果也。

△心佛二同者因果平等也犹存中相故云非出唯识云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

△迷觉即因果者迷因果觉也。

△前之二位依明得明增二定等者依明得定发下寻伺观观名义名义自性名义差别四法所取是无立为暖位以此四法皆是自心假施设有(初得慧日名明得定)寻伺者寻求伺察也即寻伺名等四法假有实无也依明增定发上寻伺重观无所取名顶位即重观四法实无可得(明相转增名明增定)。

△后二位等者依印顺定发下如实智于无所取决定印持于无能取亦随顺忍乐立为忍位即印前顺后依无间定发上如实智双印二取俱空名世第一(从此无间必入见道名为无间)然上四位所立观门并是未证所修今即证位圆修定慧渐入渐深也。

七十地一欢喜地。

△地者可游履义又出生义智为能履能发理为所履所发也。

△经觉通如来者妙智冥合果理也当尔之时远离分别动摇寂能所相离五怖畏开百法明门证三德秘藏故曰通达亦曰一子地已离异生性障故等观众生如一子也。

△檀波罗蜜增上者意显此地菩萨亦备修诸度但就增胜得名入此地时理智行三及诸陀罗尼等一时显发也。

△遍行者真如遍在一切迁流法中今得生灭去来本如来藏。

▲二异性入同者蹑前地为所破也性戒成就者无二边垢染善得中道性戒。

△三成就胜定等者谓以智慧光照诸三昧及闻持陀罗尼能得自在故。

▲四二身见者烦恼所知二障分别中各断一身见也身见以第六我执为本。

▲五一切同异者达俗即照真照真即达俗故真俗同异俱不能及故曰所不能至。

△类无差别者种种异类唯一真如不同眼等种族别故。

△下乘者声闻涅槃也不着此证故名断。

▲六性净明露者三德又转转增明也疏住因缘智等者虽修十二因缘智而不住着以之作方便引发后位无分别智也然疏中多用唯识义消经学者随文用圆意疏之不可对滞(云云)。

▲七远行地者多劫行行至不动之边际故曰远行。

△方便善巧波罗蜜者谓方便摄取众生安置诸善法中自此四度皆后得智。

▲八无分别智任运相续者此地破现相梨耶三境自此都泯既无心外之法故自行化他于兹顿息摄用归体唯与理冥故云任运相续未必至此方得无分别智任运续也。

△愿波罗蜜者谓现多烦恼不能摄取内心正定为薄烦恼故须发种种愿力愿薄诸烦恼成大精进。

▲九善慧地者从真如理起大慧用说一切法一切种智无碍自在无不降伏故名善慧。

△四无碍解者在心曰解腾口曰辨。

△力波罗蜜者由亲近善知识故听闻妙法如实思惟如实修行增长善力故也。

▲十初标指。

△第四位者修习位也。

▲二正显。

△融为果海者转因成果也。

△二相尚存者能覆智所覆理也。

△业自在者能断业相无动作因故得自在然真如唯一但就所亡惑障有殊故彰遍行等名也。

△智波罗蜜者如所显示诸波罗蜜自受用法乐及成就众生等皆依智所建立也。

▲等妙二位并可见。

三结位初。

△幻者譬如幻法虽无有实而可见闻今观若智若惑若行若证诸法亦然。

▲二。

△炎者风鼓尘和日光名为野马渴鹿谓之为水无智谓之为实。

▲三。

△水月者水中月影当处不实。

▲四。

△空者空但有名望似有色。

▲五。

△响者妄谓空谷有声发响。

▲六。

△城者日初出时蜃吐其气望如城郭日高即无。

▲七。

△梦者在梦谓为实寤方知是虚。

▲八。

△影者影现不可捉元来自寂然。

▲九。

△镜像者不内外出入非生灭可求。

▲十。

△化者如化不曾生更说谁为灭。

第五出圣教名殊疏。

△是尊重法释宝字。

△揩定邪正释印字。

△唯佛究尽释无上。

△以此照明释眼。

△竖穷横遍释海。

▲三。

△密即秘密藏也。

△因即楞严妙定以之为因证彼果理也。

△智碍即所知障。

△莲华者三德显发似莲华出水。

六趣生因果。

△三界九地者欲界五趣杂染地色界四禅无色四空。

△故意令生者令起贪爱烦恼润生三界教化众生也。

二结示中。

△前后相济者即俗而真一切咸泯即真而俗因果照然偏在一边成断常见。

初总分二分一标列。

△因彼妄见有妄习生者众生妄分别有佛有世界起信云一切诸法唯依妄念而有差别既因妄造必受妄执正法念经云如绳系飞鸟虽远摄即还众生被业牵当知亦如是。

二外分想能飞举乃至成佛亦资想念如观经中观念弥陀而生净土然内分非谓无想但是情染之想也。

初纯想中。

△心开见佛亦须兼通观行相似(云云)。

▲二情少想多。

△差别之因一如上说者上中下品异如魔业中说

△仙鬼等四飞仙九想大力鬼神八想飞行夜叉七想地行罗刹六想。

△保总法忍者保持安隐令无退也。

▲三。

△情想均等想明斯聪者想是清明之法稍增必聪慧也情是幽暗之法稍增必愚钝也。

▲四情多。

△无间是七热者俱舍说八热第八名为无间于八热外自有五无间也。

三结由自业。

△共中共变者山河大地地狱等是众生共业共变唯识有四句一共中共变即山河地狱等二共中不共即田园产业三不共中共即妻女等四不共中不共即正报身。

△同受此苦者谓彼彼同受镬汤等。

△受报不同者虽同感地狱而受苦各异谓彼铁床此刀山等又彼八寒此八热等。

△元地者谓本造铁丸因即受铁丸苦等结前生后。

引满者牵生地狱是引业受有轻重是满业初淫习。

△无明正发者即痴使贪瞋慢等九为助发也由贪痴等惑故起于淫行故淫为所发也。

△根随者根本烦恼六随烦恼有二十并如上贪习。

△有有具者于种种物上生贪也。

△地狱者地下有狱也狱局也拘局罪人处也梵语泥犁此云无去处捺落迦云受苦器。

△郁钵罗云青莲华冻成青淤之色奔茶利云白莲华钵头摩云红莲华皆色如此也八寒一疱二疱列三𠿒(音喝)哳詀(叱涉切)四郝(音赤)五虎虎六青莲华七红莲华八大红莲华八热者一等活二黑绳三号叫四大号叫五烧热六极烧热七遍烧热八无间。

△瘴海气也。

△人吸即病。

△冲突也。

△忤触也逆也。

△火能铸物由瞋火故铸成种种金苦具也。

△宫割者男子去其势故云割女子闭其宫故云宫又割即截其耳也。

△秦五刑者秦相商君公孙鞅所制一墨刑(刻其额以墨指之)二劓(截其鼻也)二(剕其足也)四宫五大辟(死刑)新五刑即汉郑侯萧何所制一笞笞耻也鞭令青色象东方甲乙木有五等一十至五十每十下赎铜一斤二杖鞭令见血象南方丙丁火亦五等六十至一百三曰徒徒者奴也白日驱使象西方庚辛金夜间即禁之亦五等一年(二十斤)一年半(三十斤)二年(四十斤)二年半(五十斤)三年(六十斤)四流流散也如水东流更不西返水黑象北方壬癸水有三等二千里二千五百里三千里五死人死则骨肉归土土黄象中央戊巳土。

△延亦引也。

△校即枷也易曰荷挍灭耳。

△大尾长胡者诗曰狼䟦其胡载疐其尾。

△锐首者央锐其头也文选云锐耳白头。

△飞心者动役其心也。

△如尘随风各无所见者风与微尘各不可见也尘虽有相非日不照以喻奸𧨀人所不觉。

△如擘者如擘五指也。

△车槛者拘夹罪人具也。

△畜恶者积恶在心也匿怨而友人若作槿字滥上投礰也若抛字即滥上掷也。

△萨迦耶此云邪见。

△见戒禁取者见即身边二见也戒禁即戒禁取也取即见取此五若执常即违断执断即违常故曰出生相反发于违拒。

△染慧者邪智也。

△见取者我所见事取为最胜诸见。

△戒禁者因见持戒也外道因以天眼观见鸡狗死得生天便谓但是鸡狗死悉生天遂持鸡戒狗戒如彼宿食讼即覆藏己事被他讼发也。

△追触暴熟者追他过恶触恼其心令暴热也。

△蛆螫者欣人之事如虫毒伤人也。

二六交报初总标。

△六识造业者六根但是造业之具如鱼鸟之网然六识造复有正助第六正造前五识是助造。

△总报业者引业也此业于诸业中最胜故即能引生诸趣故。

△善不善思者正是业体善思即为善报之因恶思即是恶报之因由前六造因第八无记受报。

△强盛随转者前五不能造引但随六转第六造善强盛前五即随造善造恶强盛前五即随造恶。

▲一见报。

△色能役心令心躁动故盛火现。

△种种恶物者铁山铁城牛头狱卒创剑刀兵等。

▲二闻报。

△雨雾毒虫合是身境。

△毒气合是鼻境(云云)。

▲三嗅报。

△馁爽者鱼败曰馁羹败曰爽即败坏失鲜洁也老子曰五味令人口爽。

△为道者涂道也。

△观即门两阙也古今法云阙者观也古者每门树两观于其前以标表宫门也观者登之可远观也人臣将朝至此则思其所阙故也。

△倳者竹之锋刃也又倳者以物插地也思报。

△风能转变迅疾且无形状似意之速疾也。

△荒即乱也。

△合石等宜为身境。

二别显重轻。

△六根十因具足同造者如眼根造恶时余五根俱时备造十因也。

△不涉余根者如眼识与意造业时但是眼根眼境同造不兼余根境造也。

△口意不作者意云身犯杀盗淫者口不起四恶意不贪瞋痴也或意造三恶身口不作等或可身口意三作杀盗淫者谓意念口言身作也。

△三业不兼者不具造杀盗淫三也或为杀时即不作盗淫等或可犯杀盗时不兼淫也或犯淫杀即不犯盗此但约不具犯也。

△单犯一业者即犯一业时意不念口不言也或可前二业此一业也(云云)。

二鬼趣。

△轻重不禁者十重四十八。

△毁佛涅槃者不信有究竟安乐处也。

△非是轻受者非谓造贪物等十罪后便秪受鬼趣轻报此已于地狱受重苦毕方受鬼报也。

△魃鬼即旱怪之鬼有经作妖鬼即妖媚之鬼惑乱人也以多情故。

△苦苦具者种种违心之境也。

△水石变怪者孔子世家曰丘闻之石之怪变罔阆水之怪龙罔象或云独足魍魉山精也好学人语能迷人。

△童子师即鸣童也因果报应皆虚妄造受若了圆常都不可得故云若悟菩提本无所有三畜趣。

△咎徴者恶行之验也。

△𪄱鴹即阴鸟故主雨谚云𪄱鴹鼓舞天下大雨。

△鹤者相鹤经云阳鸟也是以主旱鹤能警露露下则鸣。

△狐即妖兽说文云狐有三德其色中和小前大后死枕丘首名山记云狐先古之淫妇也其名紫紫化为狐。

△应时者燕雁也燕知社后来社前去今古注云燕一名天女亦名鸷鸟诗云燕燕于飞差迟其羽雁者随阳之鸟礼云季秋之月鸿雁来宾。

△麟凤者麒麟凤凰也牡曰麒牝曰麟说文曰仁兽也诗义曰麟马足黄色圆蹄角端有肉音中黄钟王者至仁则出凤凰者神鸟也雄曰凤雌曰凰鹑火之禽阳之精也瑞应图云王者之嘉祥也遇乱则居夷狄也。

四人趣可见。

▲五仙趣。

△俾贱作贵者点物成金之类也。

△荣卫者身中阴阳二气也。

△悉化源者知一切物变化之源也此十种仙不离人间但是名峰灵岳方丈蓬莱即自变化园亭庄宅而居止也如汉明帝永平五年剡县刘农入天台山度山见一大溪有二女子姿容妙绝遂留半年后因怀土求归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更变并无相识及子细询问问得其家是七世孙故知此皆仙类也。

天欲界。

△天者果报天然不藉为作念衣衣来想食食至故名曰天俗中释天云天者显也在上高显也又天者坦也坦然高远也春曰苍天阳气始发色苍苍也夏曰昊天其气布散浩浩然也秋曰旻天旻闵也物就枯落可闵伤也冬曰上天其气上腾与地绝也然此六天寿量如俱舍说人间五十年下天一昼夜承斯寿五百上五倍倍增(云云)。

▲初四天王。

△于邪淫中心不流逸者略举其一也须具持五戒谓不杀不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兼行上品十善方生欲天然此欲界六天兼护法心得生四天兼慈化人生忉利天其心细妙善巧纯熟生𦦨摩天兼修禅定摄粗细念住生兜率天修欲界定生化乐天修未到定破事障生他化天四王去人间四万逾善那于须弥半山有四级东提头赖吒南毗留勒叉西毗留博叉北毗沙门共领八部鬼神。

▲二忉利居妙高顶俱舍云妙高顶八万三十三天居四角有四峰金刚首所居中宫名善现周万逾缮那四峰即三十二天所居也。

△戾者逆也乖也未能乖逆彼意也。

△三灾不及者此约弥勒居处说也余凡夫天还受三灾坏也。

△所居器者器界依报也。

△六受欲等者谓地居二天形交同人法𦦨摩勾抱兜率执手化乐对笑他化相视俱名欲也楼炭经云地居形交不泄𦦨摩相抱或但执手兜率意喜语笑化乐共相瞻视他化但闻声及香气而已此六天衣皆重半两阿含云四天半两忉利六铢𦦨摩三铢兜率一铢半化乐一铢他化半铢。

△形虽出动者不同人类欲心粗染之相且云出动也(此下入第九经)。

二色界前欲天亦是色法以彼三欲五妙胜故但受欲名此约色法殊胜故得名又此所有依正庄严皆禅定发异下散动故受禅称此天衣与欲天不殊头虽无髻如似天冠无男女相形唯一种梵语禅那此云静虑即定慧相均之目也亦云功德丛林等此天无昼夜之异寿命与身量数等。

△除无想者含在广果天也。

△大众部者律有上座部大众部也。

△六行者修六行事观伏惑也亦名十二行观因果合称也初攀为因至土为果初厌为因去下为果即厌下欲界是苦是粗是障欣求色界是净是妙是离也。

△味此而生者有漏心修随发支林多生味着即便感果受生不出三界也。

△独一而住者天王先住一劫后起异计思念眷属梵子俄生。

△无寻唯伺者粗念断故无寻存细想故有伺。

△为一因主者计我为因能生梵众也。

△八苦者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盛阴也。

△不于三界现身意者若静身敛念方得入定即现身意也身如木石即现身心如死灰要期出入即现意也若云在欲而行禅令魔心愦乱即不现身意也。

△五支者初心觉悟名觉细心分别名观庆悦之心名喜恬惔心之名乐寂然不散名一心二禅初天。

△离觉观者寻伺立也寻伺是发语之加行加行既无语言即息也光复生光故云光光相然。

△离诸粗重者亡寻伺也。

△无前五识者小乘及凡夫若在定时俱不能起前王了境。

△欣上厌下者厌离觉观也此二动乱定心故是苦从此二法生喜乐故是粗此二翳上定故是障二禅异斯故欣余悉效此(云云)。

△内净支者初禅八触既除即内净与定俱发余悉同上。

三禅。

△圆光成音者圆满慧光成就教体故曰成音。

△三慧者闻前光音思惟妙理修习禅观也现所诠妙理清净之性也即寂灭乐也。

△舍者乐上舍喜。

△念者护念令其增长。

△慧者善巧离着乐者快乐遍身此乐不同二禅倚喜生乐亦不同觉观生乐唯受乐息故曰一心。

四禅。

△愿智无诤边际者此依四禅修超越三昧禅也此禅最为高上故云边际边际至极义也亦云愿智顶禅又能转寿为福转福为寿故名愿智又随愿即知三世能令他心不起诤故名无诤定。

△彼器非常等者彼器即依报非是常住不坏之法情即有情正报寿命有限报尽必灭故云生灭然此四禅得四支林一舍二念三清净四一心疏不出者略也离三禅胜乐不生忧悔名舍等智照了名为护念无下地染名为清净定体不动名为一心。

二五不还天何故须杂修耶谓五净居无别引业一切有情法尔第四禅中秪有三品总报引业生彼三天圣人既无烦恼故须杂修资下三天故业生生五天也然所资故业是一由能资因行相有五故感五天故颂云由杂修五品生有五净居。

▲初无烦天既无苦乐相形则无斗诤斗诤不生则无烦恼。

△杂修初品者即下品心资也谓行人先入四禅定已于此定中先起多念无漏心相续现前次起多念有漏心相续现前又起多念无漏心相续现前如是渐渐减至二念无漏二念有漏二念无漏时名杂修加行成满次起一念无漏一念有漏一念无漏至此名为根本成满由此有漏无漏间杂修故名为杂修亦名来熏禅以用无漏来熏有漏色定转明果报转胜也由此资故业故从广果殁便生无烦天也。

▲二。

△机括者是弩矢要欲发矢以机括为要譬修禅以舍心为要也若有苦乐研磨则生热恼今既不交故得清凉也。

△中品杂修者用前二品三心(二无漏心二有漏心二无漏心为三心)为加行更引一无漏一有漏一无漏以为根本资故业故从广果殁生无热天。

▲三。

△更无尘像者周遍澄寂更无尘像可以碍心也定慧均等故无沈散由无沉散故名善见。

△杂修上品者此品有九心用前六心为加行更起三心为根本资故业故从广果殁生善现天也。

▲四。

△精见现前者精明照了自在无碍名善见天。

△陶铸者陶即陶师为器也周书神农作陶陶人瓦器之官也铸即炉冶铸像也汉书曰犹金之在镕惟冶者之铸注曰镕谓铸器之模范也喻变化自在也此杂修上胜品有十二心用前九心为加行又引三心为根本资于故业即殁广果生善现也。

▲五。

△群几者几者动之微也即穷及万有将形之际也此欲形未形之时。

△所依大种者四大种为识心所依即有理也空又是有理所依也此当杂修上极品即有十五心用前十二心为加行更引三心为根本资于故业殁广果生色究竟天也。

三无色界。

△无色界无处者以无色法及所依处俱异熟生有胜劣故说有四种谓于是处得彼定者命终即于是处生也。

△同分者意识也若无色法受想行三蕴依何而住谓依意识及命也。

▲初。

△回心不入入有浅深者有按位入有胜进入按位者如在小方断见惑入大即圆初信二三四果即二信至七信升进者即破无明入圆初住也。

△消碍之言亦通前二者有顶广果也。

▲二识。

△无碍无灭者谓此空亦空也。

▲四非非想。

△于无尽中发宣尽性者识在故无尽妄计为尽故云发宣尽性也。

△非毕竟不回者斯但不于涅槃现座回心也如不于此回心生方便土中初果经八万劫方回心二果六万三果四万四果二万支佛一万(一二三果云生方便者此据本说也本者谓一生中修习秪得初果此人成无学后若生方便须经八万大劫方回心也余果例知然是敷逼之谈要令其人惮远速于此世回心其实生彼闻胜应佛说法训诱未必须经尔许时也)从无想所外道天等者如疏今更作解言无想天无上生义者且据经偏说机宜无量或有一类于斯有上生者理亦无妨或可斯文结指当文因拣无想不入也此既于彼穷研舍心身心俱灭认斯空处便为涅槃更不入无色故云不归不同广果能穷色尽归无色也。

七修罗趣海龙王经云阿须伦此云不善神由慢疑瞋故受此界生也余如前。

△第七陈禅那现境者即重明禅中所现境界令行人预识不落群邪故佛大慈不问自说也。

△揽七宝机者揽取也即以手再来取按也。

迷真妄起。

△疏我痴者即最初无明业相也。

△饰三摩地者三摩地言义该理行今惟指理谓圆定慧严饰法身也。

△心精通吻者心性通合也。

△亦通罗汉者开权后经故可通也。

△阴消入明者阴是迷惑无知明即智慧显发也。

△削藉者削除板藉子孙永无食禄也。

△区宇者色等五别如区同是阴覆如宇然斯秪是色等边际也。

△忆妄如一者起心分别即有忆妄今亡分别故如一也。

△初心有破无明分者色破方是观行位耳今约三惑一体一破遍破故见思时即是破无明也。

△内外精研者内身外境也又内五藏外身质也。

△离心主宾于肝者本是心主而离心主入肝为宾也。

△宝色分现者越分而现也又青等分分而现也。

△迫心者急切观心也。

二受阴。

△反观其面者实魇歇亦不反见自面但是心于根门动用自在故也。

△赤子者始生其体赤而未衣也。

△婴儿者胸前曰婴抱之婴前乳养也厌游盛故魔即现身水上出没自在称善知识我能令汝早得解脱争求此人以断命根佛知即令以观解之。

△称量同德者于见识同者言我与彼等亦属慢也。

△卑劣者知身卑贱反自矜高也。

△安顺入心者由心安定境顺而无逆禅支深入故发狂欲。

三想。

△得意生身者随意能应十界利生譬如意去速疾无碍即同楞伽三种意生俱在十地若净名疏中三种意生俱约似位一三昧正受意生身通教二观法性意生身别教三无作意生身圆教皆言意者未发真修犹是作意。

△淬(七内切)利者淬染也爱染祈利令得精明也。

△暂见其身如百千岁者此人颜貌耆古如百千岁又乍见似如百千年之旧识。

△爱深入者惟爱深入山谷幽寂处也。

△简䇿符牍者简即简牍䇿即史䇿春秋曰大事书之于䇿小事简牍而已符者竹长六寸分为两片各收一片则合君臣之信也。

△理于地下者诱彼听人藏身于地下自有明月宝珠照之使不暗也。

△化性者化即万化穷万物变化之性入空寂也。

△蚀神罗计也。

△四派者阿难叹曰我今于世无用诣阇王所告别门人云王睡即度恒河王梦盖茎忽折觉已门人奏其事王随追之半河方及请曰世尊入灭迦叶入灭我俱不见唯仰尊者今复弃我何所归依阿难默然即入风迅三昧分身四派也骨与二国及天上地下也。

△四安乐者身口意及誓愿安乐也(此下入第十经)。

四行阴。

△寤寐一者有想象及梦事可分寤寐之殊今既皆亡虽有寤寐故如一也般若云远离颠倒梦想。

△粗重即想心也。

△来无所黏者镜虽现净秽之像像不粘着镜体故曰虚受照应如想尽故根识对境虽暂分别过去更无缘虑。

△毕竟无有无始妄习者上句释了罔下句释陈习次解意云惟有了别之识此识具足无始罔象种子詺此以为一精真也。

△未通各命者未达识阴也识是众生各各性命之由绪也。

△同生基者同以行为生灭本也。

△各别性命者善恶种子千差万别咸蕴识中故各别也。

△熠熠者日中之尘扰扰纷纭也。

△元性者行阴是众生生灭之本性也此以事为性也熠熠即生灭也。

△性入元澄者灭斯熠熠元性归寂之识阴也。

△波澜即喻行阴。

▲初二无因。

△正心即正定之心也行阴周遍生灭故云圆扰。

△湾环者轮回也。

△本无因者一切众生八万劫前本无因由而生也见末无因却云皆本无因者以本验末也本既无末可知也。

▲二中。

△穷心境性者心性境性生灭无断故计为常。

△冰水者冰喻生水喻灭。

△六根者六根之识也。

△心意识者重牒上八种识也心即第八意即第七识即前六行阴正是微细生灭妄计为不生灭理。

△生理即行也行中无想阴粗浮生灭故云更无流止运转也。

▲三中。

△有漏观者未断惑也。

△假想见者观中似见也。

△心如微尘者微尘至细难见心亦难见色身即无常也。

▲四中。

△过未即今无故名有边现在行心相续无穷极故名无边。

△我曾不知彼之知性者一切众生身虽在我知中被我得见而心不现我知中此心既不到我知中故名有边由我能遍一切众生身故名无边也。

△研令取空者前三阴既空行亦研究令空也计一切众生身中念念生灭半生名有边半灭名无边。

△一切所有者依报也。

▲五中。

△观变化元者即生灭元也。

△见所见处者见得及处也。

△不见见处者见不及处也。

△以理都观者总观行阴之理别生八种见解也于义无准故遗失章句也。

△但答是者兼通有无也。

△二相各别者有中虽有于无而无且不是有故云别也。

▲标。

△行是我之所有者行既迁流不绝必我死后有相如见彼在必知水存也。

▲六中。

△四句者一色是我二我有色三色属我四我在色受想行例然故有十六相也。

△或见我圆者执我性圆遍能含国土国土之色是我能有。

△随我回复者由我安置也。

△依行相续云我在色者在一切色内迁流我既与行相续故我亦在色中。

△不被阴迷者不被十境恼也。

△两驰者各存其相无相夺也究竟烦恼究竟菩提不相融刻如树与果也。

▲七中。

△心无系者不缘念也受能领纳任持不散故曰连缀。

△纵有生理者有行阴也虽有行阴与草木等故知亦归无也现在既不可得应知死后四阴亦空因果合论名八无相。

▲八中。

△兼受想灭者略举已灭二阴也行存是非无例知已灭三阴亦非无已灭三阴今非有例知现存行阴亦非有故以存殁相例成四句非有非无现今四阴既非有非无死后四阴亦非有非无故名八俱非也。

△自体相破者当句自破也计有非有以即无故计无非无以即有故故成自相破也。

△随得一缘者若于一阴见得现在死后非有非无即知余阴亦然也。

▲九中。

△七际者七处报也一人二天三初禅四二禅五三禅六四禅七无色此七处报尽皆归断灭更不续也。

▲十中。

△五处现今即是涅槃更非别有安乐处也因修欲定见圆明相便计欲界是涅槃也因初禅无忧故便谓涅槃等。

△胜净依即涅槃异名也。

五识阴。

△沉细纲纽者法喻双举也沉细行阴为能感因。

△补特伽罗是所感果。

△深脉者行阴微细如身中血脉深密难了。

△精色者精明曰色也又曰是太阳之精故曰精色。

△内内者上是内照之观下即所照内境识阴已极此外更无妄法可照故曰无所入也无业牵生诸趣故曰诸类不召。

△见闻通邻者即见闻觉知通融邻接为一体也。

初因所因执。

△已灭生灭者已灭行阴生灭而识阴微细犹在故曰精妙未圆也。

△觉知通㳷者即见闻觉知融通㳷合以为一也。

△全是识影者变起真如影像也。

△言因所因者因由所因妄识执为真常能为其因生万法也此即执妄为真也。

△所归冥谛即识也妄计为所归究竟涅槃也。

△因中为所得者计有此真可得果上所归安乐处也。

▲二中。

△能非能者不唯认识为因抑谓之属我体。

△外道所宗者外道计欲界第六是常住能生诸子己心为能事因众生为能事果从能成事故曰能事。

▲三中。

△在生灭中早计常住者于识生灭中便妄计为常也又在行阴生灭中见识不动早计为常也或可早字应作妄字笔之误也。

▲四中。

△成虚谬果者妄计人死成草木实无此理故曰虚谬。

▲五中。

△观尘成就者观地大之相寂然不动也又积尘能成世界也。

△一切亦尔者因于根中发得互用遂计物物之上皆可发于胜用成就胜果物既有知亦可修成知见合得常住故崇火等。

▲六中。

△计明中虚者已灭行阴生灭动乱计此识阴圆明虚静也。

△非灭群化者即已除灭前之四阴故云灭群化又已破行阴类生变化之基故故云群化。

▲七中。

△劳与牢古同用。

▲八中。

△互通者识为命根彼我皆以此识为命故互通也。

△恐销尽者不贪欲则识不续识不续则命销尽也故留尘劳。

△女宝者尔雅云男宝曰彦女宝曰媛。

结劝中。

△因依迷惑者因不了识而生迷也。

△先习迷心者宿曾熏习斯迷倒性蕴在识中因定激发也全止是观故曰奢摩他中毗钵舍那。

△心垢洗除者不为魔垢染心故曰洗除。

△褫(直是切又音祉)易曰以讼受服赐之鞶(大带)带终朝三褫之。

△下劣增进者二乘行劣由离魔故能进大行也。

二阿难因闻请益别显中。

△必非妄想同类者意云体是妄想同类故能容有想水想酸生也故知不独想阴是妄想也。

△由因受生能动色体者显受亦是妄想也若不因受妄想领纳安能令其色体有损益耶。

△融色质者由想念故融变其身如望夫石女姑泉等又如月光童子想身成水等能坐缘天下故曰通心念能变一切影像而缘故曰变影像。

△不出见闻觉知者识体隐密故约事用以表。

△不容习妄者若是真实不合容受习妄而发现也。

△习几者此是见闻中串习之几微也。

△罔象者无形也。

△湛入合湛者上湛是观伏行阴生灭下湛是合归澄湛识阴也亦可澄湛之定合归湛寂之理理是识之极边际也。

△日出孩生者日出则团圆顿现孩生则六根并足此喻理顿悟也日乃渐渐升陟孩则渐渐长养斯喻事次第尽也。

三流通。

△七宝者然有三种一海中七宝谓白银黄金珊瑚白珠砗磲明月珠摩尼珠二人间七宝谓金银琉璃颇梨真珠砗磲玛瑙三轮王七宝广大等即弥勒颂也颂云广大第一常其心不颠倒今唯阙不颠倒心也若欲具者即布施不求名等即不颠倒也轮王七宝者轮宝白象绀马神珠玉女居士主兵住劫时人寿八万岁即轮王化世也。

△眴息即经此方他方者业猛盛故堕狱如箭射也。

△现无僧用者不堪与大僧共任作法也亦翻极恶死堕极恶处故。

△十重者杀盗邪淫妄语饮酒自赞毁他说在家出家菩萨过失。

贪瞋谤三宝。

△一念者心之极少分极微是色之极少分刹那是时之极少分也。

△苦因成安乐国者转三道成三德也能除极苦反受极乐也。

△能说人清净者非是名利生灭心说也。

△所说法净者说实相究竟之法也。

△得果净者不令得人天二乘之果也三总结回向即疏家流通分也即回其制疏功利普益自他同臻秘藏也。

△回向者所谓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回事向理者本由理具方有事用一切修证不出理性也今回此心向于实际回自向他者若迷理遍凡所修善秪严自身今知自他体等顺于本性故回向众生也回因向果者所修善种不趣二乘所修顺性皆成了因因必显果故回向菩提如此回向方是菩萨大行方获自他等度也。

楞严经义疏释要钞卷第六(终)

楞严经释题一卷

宋 宗印述

载于楞严经集注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