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节导读

依据佛家因果律,修行之人必有好的果报,主要表现在依报和正报上。依报指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即外在的物质世界。十六观中前六观属依报观,它们是:日想观、水想观、地想观、宝树观、宝池观、宝楼观(总观)。佛陀引导世人从现实社会的日、水引发观想,由水结成冰,自然过渡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琉璃大地(第三地想观),观净土大地上树、池、楼清净庄严,使世人生起往生极乐净土之心愿。

佛告韦提希:汝及众生,应当专心系念一处,想于西方。云何作想?凡作想者,一切众生,自非生盲1,有目之徒,皆见日没。当起想念2,正坐西向,谛观于日,欲没之处,令心坚住3,专想不移。见日欲没,状如悬鼓4。(劝常观)既见日已,闭目开目,皆令明了。是为日想,名曰初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5。

1 生盲:生下来眼睛便看不见了。

2 想念:观想。

3 坚住:将心牢牢地专注于日落处。

4 悬鼓:日落时,云散光收,状如鼓面,悬在空中。

5 邪观:不正确的观想。

译文

佛陀告诉韦提希:你和其他众生一样,应先集中意念于一处,观想于西方。如何观想呢?凡是作观想的人,一切众生,只要不是天生失明的人,都能看见日落西山的景象。看到太阳要落下,应生起正念,面向西方坐定,专注夕阳沉落的地方,专心想念这个太阳,不要让心有机会移到别处去。此时就能见到太阳要落下去时,形状像悬挂在空中的一面铜鼓。看见落日的形状后,要做到不管是闭眼或是睁眼,对落日的形貌都能够了然于心,这就是第一观的日想观,又叫初观。修行者若能如是观想,叫作正观。若不如此观想,就叫作邪观。

赏析与点评

日落是一天的终止,象征人生之终点,此时思考来生,合情合理;日落时分,柔和的太阳光不伤眼睛,容易观察;日落天际,景观美丽无比,有助于人们观想美好事物;日落西方,自然让人们想起西方极乐世界。因此,‌“日落观”成为十六观的第一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初观成已,次作水想。想见西方一切皆是大水,见水澄清,亦令明了,无分散意。

既见水已,当起冰想;见冰映彻,作琉璃1想。此想成已,见琉璃地,内外映彻,下有金刚2七宝金幢,擎3琉璃地;其幢八方,八楞具足,一一方面,百宝所成;一一宝珠,有千光明;一一光明,八万四千色,映琉璃地,如亿千日,不可具见。

1 琉璃:七宝之一,为猫眼石之一种,有青、白、赤、黑、绿等各种颜色。此宝最大特色具有‌“同化”之功能,即任何接近琉璃之物,皆被琉璃之色所同化。同样,佛陀之法,能使恶人转化成善人,故佛家特重视此宝。

2 金刚:坚固锋利,所以能擎宝地。

3 擎:擎起来、撑起来。

译文

佛陀说:从落日而观想到水。集中意念,观想在西方日落之处有一望无际的大海,水色清净明亮,使人心静神闲,意念专一。

然后一边观想清澈的水,使其心专注在水上面不散乱;把水转成冰,再把看起来透明的冰转成琉璃,最后把琉璃转成琉璃地。若观想成功,就能够看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琉璃大地,内外透明清澈。琉璃大地是由七种宝贝做成的八角形的金刚幢支撑。每一面都是百宝组成,宝珠颜色缤纷,放出千万道光芒,璀璨耀目;光芒又有八万四千种颜色,映照在琉璃大地上,犹如千亿个日光照耀,令人无法辨清其中有多少不同的光明。

赏析与点评

因观落日而看到夕阳消失于天水相连之处。集中意念,观想在西方日落之处有一望无际的大水,由‌“日想观”过渡到第二水想观,顺理成章。观想清澈的水结成冰,由冰联想到晶莹剔透的琉璃,一直延伸到远方,由此而联想到西方极乐世界的琉璃大地,为进入第三地想观做准备。由此可见,水想观是连接现实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的桥梁,所以又称作观方便。

琉璃地上,以黄金绳,杂厕1间错,以七宝界,分齐分明。一一宝中,有五百色光,其光如华2,又似星月,悬处虚空,成光明台3;楼阁千万,百宝合成,于台两边,各有百亿华幢,无量乐器,以为庄严;八种清风,从光明出,鼓此乐器,演说苦、空、无常、无我之音。是为水想,名第二观。

此想成时,一一观之,极令了了。闭目开目,不令散失。唯除食时,恒忆此事。作此想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水想成已,名为粗见极乐国地。若得三昧4,见彼国地,了了分明,不可具说。是为地想,名第三观。

佛告阿难:汝持佛语,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欲脱苦者,说是观地法。若观是地者,除八十亿劫生死之罪。舍身他世,必生净国,心得无疑。

1 杂厕:夹夹杂杂地轧在里头。

2 其光如华:每一宝中发出五百色光,如盛开的鲜花。

3 成光明台:台中现出百宝楼阁,由百宝自然合成,宝光悬于空中,变成光明宝台。

4 三昧(samādhi):止息杂念,心不散乱。

译文

琉璃大地边界以黄金绳交叉缠绕,以七宝合成的绳子作为界线,整齐分明;每一个宝物射出五百种不同颜色的光芒,其光芒如盛开的鲜花,又如天空的星月,悬挂在虚空中,千万道霞光在空中汇集成一座光明台;楼阁有千万个,都是百宝所合成。在台的两边,有百亿个华幢、数不尽的乐器,令琉璃大地十分庄严;在百宝光明中生出八种清风,吹动各种乐器,演奏着苦、空、无常、无我的妙音。这就是水想观,名为第二观。

第二观水想观想成功之时,对每一个细节都要一一观想,明明了了,一直做到不论是闭眼还是睁眼,都不会令观想散失。除了吃饭的时候,无时无刻不在观想净土。修行者若是能够如上所说观想,叫作正观。若不如此观想,就叫作邪观。如此观想者,也仅仅是粗见极乐国土而已。随着观想的深入,观想者若已得三昧正定,此时观想极乐国土,就能够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达至妙不可言的境界,与初观时的感受大不相同。这就是地想观,名为第三观。

佛陀告诉阿难:你记住我的话,为未来世一切大众,有想要脱离苦难的人,说此观地法。若修行的人能观想看见极乐国土,即能除去八十亿劫生死之罪,命终时,一定能往生极乐世界,心中没有任何怀疑。

赏析与点评

佛陀以世人熟知的日、水为观想之始:观落日定方位(西方),由水联想到冰;转冰成琉璃;再由琉璃联想到极乐世界的琉璃大地。琉璃大地上百宝光明,楼阁千万,诸佛说法,其乐融融。这就是地想观。

也许有人会问,佛教教人清心寡欲,为何佛国庄严不离黄金百宝?《佛说无量寿经》云: ‌“或一宝二宝,乃至无量众宝,随意所欲,应念而至。”当一个社会的财富极大丰富,百姓各取所需时,贪财又有何用?这是以观百宝治世人贪财之心。另外,黄金百宝象征修行功德之胜妙,以此鼓励人们用功修道,这是地想观的功能。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地想成已,次观宝树。观宝树者,一一观之,作七重行树想。一一树高八千由旬1,其诸宝树,七宝华叶,无不具足。一一华叶,作异宝色:琉璃色中,出金色光;玻璃色中,出红色光;玛瑙色中,出砗磲光;砗磲色中,出绿真珠光;珊瑚琥珀,一切众宝以为映饰。妙真珠网,弥2覆树上。一一树上,有七重网;一一网间,有五百亿妙华宫殿,如梵王宫。

1 由旬(yojana):古印度长度单位,帝王一日行军之路程,约为四十里。印度国俗为三十里,但一般认为一由旬等于十三至十六公里。

2 弥:周遍;覆:盖在上边。

译文

佛陀告诉阿难和韦提希:修地想观成功后,接着就应观想(琉璃大地上的)宝树。大地上长出以七宝合成的宝树。修行者观宝树时,必须要一棵一棵逐一观想。极乐国土的琉璃地上,周匝皆有宝树行列,行行皆有七重,每一棵树高有八千由旬,每一棵宝树,都有七宝枝叶花果,所有树都是如此,没有不具足的;每一片花叶都会散发出奇异珍宝般的颜色:琉璃色出金色光,玻璃色出红色光,玛瑙色出砗磲光,砗磲色出珍珠绿光,珊瑚琥珀,各种宝物相互辉映。奇妙的珍珠结成的宝网覆盖在树上。每一棵树上都有七重珠网;一重一重珠网的中间,有五百亿座妙华宫殿,每座宫殿都像梵天王的王宫那样美丽庄严。

诸天童子,自然在中。一一童子,五百亿释迦毗楞伽摩尼1,以为璎珞。其摩尼光照百由旬,犹如和合百亿日月,不可具明。众宝间错,色中上者。此诸宝树,行行相当,叶叶相次。于众叶间,生诸妙花,花上自然有七宝果。一一树叶,纵广正等二十五由旬。其叶千色。有百种画,如天璎珞。

1 释迦毗楞伽摩尼:让人产生种种智慧的如意之宝珠。

译文

众多童子在宫殿中自由自在地生活,享受种种快乐。每一个童子身上都挂着用五百亿颗稀世珠宝做成的璎珞,每一颗摩尼宝珠之光可映照百由旬那么远,就好像和合了百亿的日月光芒,不可言说。各种宝物互相交错,发出的光芒彼此辉映,非比寻常。这许多的宝树,每一行都差不多大,每一片树叶鳞次栉比。在叶子之间,开出各种奇妙的花朵,叶子中间自然结有七宝果实。每一片树叶,长宽约有二十五由旬。其叶子有上千种颜色,有百种图案,如同天上的璎珞,美丽非凡。

有众妙华,作阎浮檀金色,如旋火轮,宛转叶间,踊生诸果,如帝释瓶1,有大光明,化成幢幡无量宝盖。是宝盖中,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亦于中现。见此树已,亦当次第一一观之,观见树茎枝叶华果,皆令分明。是为树想,名第四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1 帝释瓶:帝释天之宝瓶,所需万物会从中自然涌出。

译文

树上各种奇妙之花,其颜色是阎浮檀金色,其形状就像旋转的火轮,奇妙之花在叶子中间旋转,犹如风车。叶子间生出各种果实。那些果实如同帝释天的宝瓶,有大光明,可化成幢幡及无量的宝盖。宝盖映现三千大千世界,一切佛事,十方佛国,也在其中显现。看见这些树后,不但要一棵一棵观想,还应当按顺序一一观想每一棵树的茎、枝、叶、花、果,让每一个部位都清楚显现。此为树想,为第四观。修行者若能如上所述观想,叫作正观。若不如此观想,就叫作邪观。

赏析与点评

佛陀引导人们依次序观想极乐世界宝树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感受极乐世界遍地都是宝树。这是第四宝树观。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树想成已,次当想水。欲想水者,极乐国土,有八池水;一一池水,七宝所成。其宝柔软,从如意珠王1生,分为十四支。一一支作七宝色,黄金为渠,渠下皆以杂色2金刚以为底沙。一一水中,有六十亿七宝莲华。一一莲华,团圆正等十二由旬。

1 如意珠王:摩尼宝珠为众宝之王。每一池心,各有珠王;池中七宝水从如意珠王而生,流落池中,常时盈满。

2 杂色:五彩综合色。

译文

佛陀告诉阿难和韦提希:观想极乐世界的宝树成功后,接下来应观想池水。极乐国土有无数的八功德水池,池水都由七宝合成。因池中七宝水从如意珠王而出,其质柔软,流落池中,常常盈满,分作十四道支流。每一道分支,都有七宝妙色,黄金为沟渠,渠底是五彩的金刚沙,每一池水中,有六十亿朵七宝莲花,每一朵莲花,有十二由旬大小。

其摩尼水1,流注华间,寻2树上下。其声微妙,演说苦、空、无常、无我诸波罗蜜。复有赞叹诸佛相好者。如意珠王,踊出金色微妙光明,其光化为百宝色鸟,和鸣哀雅,常赞念佛、念法、念僧。是为八功德水3想,名第五观。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1 摩尼水:从如意珠生出之水,非常清洁。

2 寻:循,有依顺、跟随之意。

3 八功德水:水有八种妙用:澄净、清冷、甘美、轻软、润泽、安和、除饥渴、长养诸根。

译文

池中摩尼水灌注花间,又沿树自由流动,犹如悬瀑飞泉,哗哗作响,发出美妙的声音,演说着苦、空、无常、无我等波罗蜜妙法,更有赞叹诸佛相好光明的。而其中的如意珠王涌出金色微妙的光芒,那些光芒化为百宝色的鸟,鸣声轻柔而幽雅,时常称赞念佛、念法、念僧。这就是八功德水观想,名为第五观。修行者若能如上述观想,叫作正观。若不如此观想,就叫作邪观。

赏析与点评

水声传佛号,法界普闻知。

四生登九品,三有托莲池。

——古德

常枞临终前,老子问他:‌“老师去世后,我当以谁为师?”常枞意味深长地说:‌“以水为师。”老子花费了很多年观察水,终于悟出老师的深意,‌“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由是领悟到做人的道理。‌“上善若水”成为当今很多中国人的座右铭,无独有偶,印度人也从水中领悟到苦、空、无常的人生哲理。这是第五宝池观的本意。

佛告阿难及韦提希:众宝国土,一一界上1,有五百亿宝楼。其楼阁中,有无量诸天,作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处虚空,如天宝幢,不鼓自鸣。此众音中,皆说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想成已,名为麤见2极乐世界宝树、宝地、宝池。是为总观想,名第六观。若见此者,除无量亿劫极重恶业。命终之后,必生彼国。作是观者,名为正观。若他观者,名为邪观。

1 界上:由《佛说阿弥陀经》所说‌“四边阶道”和‌“上有楼阁等”可见,界上即池岸上。

2 麤见:大略观想。麤,‌“粗”的异体字。

译文

佛陀告诉阿难和韦提希:在众宝所成的国土上,有无数八宝池,每一个池岸上有五百亿宝楼。在楼阁中,有无数天女,演奏着天伎乐。又有乐器,悬在虚空中,就好像天宝幢,不鼓自鸣。这些众多的音声,都在赞叹念佛、念法、念比丘僧。此观想成就后,就可称为略见极乐世界的宝树、宝地、宝池,此为总观想,为第六观。看见这第六观者,可除去无量亿劫极重的恶业,命终之后,一定往生阿弥陀佛国土。修行者若能如上述观想,叫作正观。若作他种观想者,就叫作邪观。

赏析与点评

现代城市建设的通病是:快速、粗糙、廉价、批量生产、可复制、标准化,给我们带来了一座座被恶浊空气笼罩的钢筋混凝土建筑。这些建筑表面上富丽堂皇,却绝不是人间乐园。它使人类与大自然隔绝,降低了我们的生活质量,甚至有损我们的健康。人们逐渐意识到居住环境与健康息息相关,于是,回归自然和健康的生活方式,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而第六宝楼观引导人们观想在风景如画的自然环境中出现的亭台楼阁,精巧而富丽;天籁之音,圣洁而空灵,洗涤着人们心灵的尘埃。至此,极乐国土的依报庄严,全部观想成功,所以宝楼观又被称为‌“总想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