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澄彧注

注十疑论并序

天台智者大师说(沙门澄彧注。沙门赞宁序)

序曰:夫谈大人境界者,卒不可贵信,盖难信之法也。譬若观君王之尊贵,叹曰:我必不能亲近欤!一旦因依,致之于左右,此他力之验也,惟智者大师能焉。自登忍力,作师子吼,吼声普闻,可畏难解。喻如卿导之言,不体异邦之路奚通?是故吴山澄彧上人,挥弥天之笔,章句出焉,令披文见意,不俣终日也。领彼迷儿,归于父舍。末有道赞人者,专修净业,诱掖众多,令愚称赞於此门,约我往生於彼土。序冠论首,以先启行。

时大宋太平兴国八年初建鹑味月序

净土十疑论

诸佛境界,非土非身,随顺群机,强立依正。然括一代圣教,总明四土三身:一、染净同居土,凡圣同居;二、方便有余土,全断见修烦恼三乘人居;三、实报无障碍土,分断根本无明烦恼法身菩萨居;四、常寂光土,唯妙觉法身所居。若二土对明,则娑婆同居秽土,安养同居净土,以彼虽无三恶,具有人天也。一师明四土云:一、法性土,法身所居;二、自受身土,自受用报身所居,此二土即前常寂光土;三、他受用土,他受用报身所居,为初地已上菩萨现一分细相者,即前实报土;四、变化土,变化身所居,为地前菩萨及二乘凡夫现一分粗相者,即前方便有余染净同居二乘土。今安养即他受用、变化二土,以地上菩萨见他受用土,地前菩萨、二乘凡夫见变化土也。彼土功德快乐,不可胜言,故称赞净土经云:假使经於无量劫,以无量舌,一一舌上出无量声,赞其功德,亦不能尽。若能依经修三种净行、十六妙观,乃至临终十念成就者,决定往生。而惑者不信,多起疑谤,损自损他,故智者大师略举十疑,以微妙义往复研核,决问疑网,故云净土十疑论。

第一疑。问曰:诸佛菩萨以大悲为业,若欲救度众生,只应愿生三界,於五浊三途中。

五浊者:一、劫浊。劫名时分,谓四浊聚在其时,劫减时俣,故名为浊。故悲华经云:八万岁至三万岁,皆未有浊;至二万岁时,五浊始也。二、烦恼浊。谓有贪、嗔、痴、慢、疑五钝使,故名为浊。三、众生浊。谓六道受生,於见、慢果报上立此假名,故名为浊。四、见浊。有身见、边见、邪见、见取、见戒禁取、五利使,并六十二见,故名为浊。五、命浊。谓连持色心为命,命短名浊。

救苦众生,因何求生净土?自安其身,舍离众生,即是无大慈悲心,专为自利,障菩提道。

答曰:菩萨有二种:一者、久行菩萨道,得无生忍者,实当所责;二者、未得无生忍已,还及初发心凡夫。菩萨者,要须常不离佛,忍力成就,方堪处三界中,於恶世中救苦众生。为此菩萨愿云:先证无生忍,然后度众生。故智度论云:具缚凡夫。

缚谓烦恼,能缠缚人,凡夫具有,故名具缚凡夫。

虽有大悲心,即愿生恶世,救苦众生者,无有是处。何以故?恶世界烦恼境强,自无忍力心,随境所转,声色所缚,自堕三恶道,焉能救众生?假令得生人中,圣道难得;或因施、戒、修福,得生人中,得作国王、大臣、长者,富贵自在,纵遇善知识,不肯信用;贪、瞋、放逸故,广造众罪,乘此恶业,一入三涂,经无量劫,从地狱出。

地下狱,名为地狱,梵云捺落迦,此云苦具。

受贫贱人身,不逢善知识,还堕地狱。如此轮回,至於今日,人人皆如是,此名难行道也。故维摩经云:自疾不能救,而焉能救诸疾人?又大智度论云:譬如二人,各有亲属,为水所溺。一人情急,直入水救,为接无方便力故,彼此俱没;一人有方便,往趣船筏,

南人名箄,北人名筏,谓编竹木浮於汉河,以运人物者也。

乘之救接,悉皆得脱水溺之难。新发意菩萨亦复如是,未得忍力,不能救度众生。为此常须近佛,得无生忍已,方能救众生。如得船者,论云:譬如婴儿,

释名曰:人始生曰婴儿,胸前曰婴。抱之胸前而乳养之,名为婴儿。

不得离母。若也离母,或堕坑井,渴乳而死。又如鸟子,羽翅未成,只得依树传枝,不能远去。羽翮成就(翮,下革反,谓鸟翅〔长〕羽云翮),方能飞空,自在无碍。凡夫无力,唯须专念阿弥陀佛,便得三昧。以业成故,临终敛念得生,决定不疑。见阿弥陀佛证无生法忍已,还来三界,乘无生忍船,救苦众生,广施佛事,任意自在。故论云:游戏地狱,

入狱救苦,随意自在,故曰游戏门。

行者生彼国,得无生忍已,还入生死国,教化地狱,救苦众生。以此因缘,求生净土者,愿识其教,故十住毗婆娑论名易行道。

易行道义,出第五疑中。

第二疑,问诸法体空。

法有二种:一、心法,二、诸法。二种皆空。心法空者,众生真心,虽具恒沙性德,而本无烦恼;无烦恼故,名曰体空。二法空者,因果诸法,从缘而起,缘会而生,缘散而灭;生灭从缘,缘无自性,故名体空。然此问词,得理而失事,答中自显。

本来无生,平等寂灭,今乃舍此求彼,生西方阿弥陀净土,岂乖理哉?又经云:若求净土,先净其心,心净故即佛土净。此云何通?

答曰:释有二义:一者总答,二者别答。总答者,汝若言求西方弥陀净土,即此舍此求彼,不中理者,汝执住此不求西方,则是舍彼着此,此还成病,不中理也。又转计云:我亦不求生彼,亦不求住此者,则断灭见。故金刚般若经云:须菩提!汝若作此念:发阿耨菩提心者,说诸法断灭相。莫作是念。何以故?发阿耨菩提心者,不说断灭相。

金刚经证成者,彼经善现领解佛意,不以此二相观如来。世尊意云:不以相观,但是遮诠。须知一切如来,皆具相好功德,表诠之义。若不尔者,堕断灭见。是知说相而万法森罗,实无所得。谈性而一如寂灭,不碍随缘。言阿耨菩提具,应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云无上正觉。

二、别答者。夫不生不灭者,於生缘中,诸法和合,不守自性,求於生体,亦不可得。此生生时,无所从来,故名不生。不灭者,谓诸法散时,不守自性,言我散灭。此散灭时,去无所至,故言不灭。非谓因缘生外,别有不生不灭;亦非不求生净土,唤作无生。为此中论偈云: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是中道义。

此偈四句:初句所观境,下三句能观观。初句空观,次句假观,末句中观。此即一心三观,观一谛三境。

又云:诸法不自生,亦不从他生,不共不无因,是故说无生。

此偈破四性执计而明无生。

又维摩经云: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而常修净土,教化诸群生。

上二句明真谛无相,下二句明俗谛宛然。真是俗谛家之真,万差自泯;俗是真谛家之俗,一生恒殊。

又云:如有人造立宫室,若依於空地,随意无碍;若依虚空,终不能成。诸佛说法,常依二谛,不坏假名,而说诸法实相。

真俗一际,体用共融,从本如斯,非适今也。以不坏假名故,则彼此生灭差别;以说诸法实相故,则彼此生灭自亡。就不一明不二,圣人得其意也。於随缘所而谈不变,於成事处而说体空,迷徒失其旨也。生灭外而求无生,差别外而求平等,谓生净土而异无生,不谬哉!

智者炽然求生净土,达生体不可得,即是真见无生,此谓心净,故即佛土净。

心净土净,此有二种:一、约性德自性清净。心心念念,无非法性之身;剎剎尘尘,尽是寂光土。此则不明修证,不立阶梯。二、约修德离垢清净。三种净福,十六妙观,假他愿力,发自信心,舍此秽邦,生彼净域。此则思修不滥,因果历然。虽举二门,终归一际。

愚者为生所缚,闻生即作生解,闻无生即作无生解,不知生即是无生,无生即是生。不达此理,横相是非,瞋他求生净土,几许误哉!此则是谤法罪人,邪见外道也。

第三疑。问:十方诸佛,一切净土,法性平等,功德亦等。行者普念一切诸佛功德,生一切净土,今乃偏念求生一佛净土,与平等性乖,云何得生净土?

答曰:一切诸佛净土,实皆平等,但众生根钝,浊乱者多;若不专系心一境,三昧难成。

三昧,正云三摩地,此云正定,又云等持。谓离沈掉曰等,令心住一境性曰持。

专念阿弥陀佛,即是一相三昧,以心专志,得生彼国。如随愿往生经云:普广菩萨问佛:十方悉有净土,世尊何故偏赞西方弥陀净土,专遣往生?佛告普广菩萨:阎浮提众生,

阎浮,正云瞻部,此是树名。此洲南畔有瞻部树,因此为名。提,此云洲。

心多浊乱。为此别偏赞西方一佛净土,使诸众生专心一境,即易得往生者。总念一切佛者,念佛境多,则心浊散慢,以三昧难成,故不得往生。又求一佛功德,与一切佛功德无异,以同一佛法性故。为此念阿弥陀佛,即念一切佛;生一净土,即生一切净土。故华严经云:一切诸佛身,即是一佛身,一心一智慧,力无畏亦然。

力谓十力,一是处非处力,二业智力,三定力,四根力,五欲力,六性力,七至处道力,八宿命力,九天眼力,十漏尽力。无畏谓四无所畏,一一切智无所畏,二漏尽无所畏,三说障道无所畏,四说尽苦道无所畏。

又云:譬如净满月,普应一切水,影像虽无量,本月未增有二。如是无碍智,成就等成觉,应现一切剎,佛身无有二。智者以譬喻得解,智者若能达一切月影,则一月影,一月影即一切月影,月影无二故。一佛即一切佛,一切佛即一佛,法身无二故。炽然念一佛时,即是念一切佛也。

问:法身寂光,可得平等。今此土岳陵坑坎,西方宝树华池,云何报应三土亦得平等耶?答:法身是体,二身是用;寂光是体,三土是用。即体之用,故净秽宛然;即用之体,故一味平等。况净秽在机,不在化主。故像法决疑经曰:佛将涅盘,或见佛如沙门像,或见佛威德相好端严,或见佛坐宝华华说心地法门,或见佛身如虚空无有边表。又云:或见[牛*勾]尸那城土石树林,或见是七宝庄严,或见三世诸佛菩萨所游居处,或见是真如实相纯佛之境界。

第四疑。问:等是念求生一佛净土,何不求十方佛净土中,随念一佛净土,随得往生,何须偏念西方阿弥陀佛耶?

答曰:凡夫无智,不敢自专,专用佛语故,能偏念阿弥陀佛。云何用佛语?释迦大师一代圣教,处处说法,唯劝众生专心偏念阿弥陀佛。

阿弥陀,此云无量。寿佛,此云觉者。

求生西方极乐世界,如无量寿经

此经二卷,曹魏朝天竺三藏康僧铠译。明弥陀佛,过去名法藏比丘,遇世自在王佛,发四十八愿者。

观经

观无量寿佛经。此经一卷,宋朝三藏畺良耶舍译。明世尊为韦提希夫人说三种净业十六行者。

往生论

开元录名无量寿优婆提舍,此论一卷,婆薮盘头造,此云天亲。

等数十余部经论等文,殷懃指授,劝生西方,故是偏念也。又阿弥陀佛别有大悲四十八愿,接引众生。又观经云:阿弥陀佛有八万四千相,一一相有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遍照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若有念者,机感相应,决定得生。又阿弥陀经(小阿弥陀经罗什三藏译)、大无量寿经、鼓音声王陀罗尼经等。

梁朝译失译人名此经令人念鼓音声陀罗尼,得生安养。

云:释迦佛说此经时,皆有十方世界各恒沙诸佛,舒其舌相,遍覆三千世界。

世人以念佛功德少,往生净土,多生疑谤,故诸佛舒广长舌相,以为表证。夫妄语舌短,举世皆知,诸佛慈悲,舒广长舌,表兹实语,遣彼疑情。言三千大千者,四洲上至梵天各一千,有铁围山绕,名小千;千个小千外,有铁围山绕,名中千;千个中千外,有铁围山绕,名大千。若算其数,乃有百亿。故俱舍颂云:四大洲日月,苏迷卢欲天,梵世各一千,名一小千界。此小千千倍,说名一中千,此千倍大千,皆同一成坏。

证诚一切众生念阿弥陀佛,乘佛大悲本愿力故,决定得生极乐世界。当知阿弥陀佛与此世界偏有因缘。何以得知?无量寿经云:末世法灭之时,特留此经百年在世,接引众生往生彼国。故知弥陀与此世界极恶众生偏有因缘。其余诸佛一切净土,虽有一经、两经略劝往生,不如阿弥陀佛国处处经论殷懃叮咛劝往生也。

问:诸佛化导平等,何故弥陀偏接娑婆?答:诸佛化导虽等,不妨各有因缘。故世人至於嗟叹之时,亦称阿弥陀佛。有缘之验,於斯显矣。

第五疑。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不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往生耶?

答曰:有二种缘:一者、自力,二者、他力。自力者,在此世界修道,实未得生净土。是故璎珞经云:始从具缚凡夫,未识三宝,不知善恶因之与果。初发菩提心,以信为本;住在佛家,以戒为本。受菩萨戒,身身相续,戒行不阙,经一劫、二劫、三劫,始至初发心住,如是修行十信。

一信心,二进心,三念心,四定心,五慧心,六不退心,七戒心,八护心,九愿心,十回向心。

十波罗蜜等。

一、施,二、戒,三、忍,四、进,五、定,六、慧,七、方便,八、愿,九、力,十、智。若说六度,六摄后四。若开十度,第六唯摄无分别智,后四皆后得智摄。又后四度助前六度,令得圆满。方便助前三度,愿助进,力助禅,智助般若也。梵云波罗蜜,此云彼岸。到,即到彼岸也。彼岸有二:一者、行十度究竟,名到彼岸;二者、生死为此岸,烦恼为中流,涅盘为彼岸。谓行此十度,得菩提、涅盘二转依果,名为彼岸。

无量行愿相续无间满一万劫,方初至第六正心住,若更增进至第七不退住,即种种住。

十住者:一、初发心住;二、持地住;三、修行住;四、生贵住;五、具足方便住;六、正心住;七、不退住;八、童真住;九、法王子住;十、灌顶住。广说如华严、璎珞。

此约自力,此具缚身,卒未得生净土。他力者,若信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取念佛众生,即能发菩提心,行念佛三昧,厌离三界身,起行施、戒、修福,於一一行中,回向愿生彼弥陀净土。乘佛愿力,机感相应,即得往生。是故十住毗婆娑论云:於此世界修道有二种:一者、难行道,二者、易行道。难行道者,在於五浊恶世,於无佛时,求阿毗跋致(阿毗跋致,此云不退转),甚难可得。此难无数尘沙,说不可尽。略述三五:一者、好道相善,乱菩萨法。

我佛正法,小乘即有无常无我寂灭法印,大乘则有一实相印,依之行,必登圣果。外道则不然,迷惑邪见,所说之法,其相似善而实非善,以邪乱正,人不能甄分,深成障道。

二者、无顾恶人,破他胜德;

浊世恶人,见修道者不能成人之美,反宣破毁之言,汉书注云:江、淮之间,谓小儿子。多诈狡狯,名无顾

三者、颠倒善果能坏梵行;

人天之果,非无漏善,暂乐还苦,名为颠倒梵行、净行也。

四者、声闻自利,障於大慈悲;

慈能与乐,二乘虽七品行慈,而众生不得其乐;诸佛菩萨兴慈运悲,拔苦与乐,众生实得其乐,故名大慈。

五者、唯有自利,无他力持;

前四种难,非凡斥小;此难大乘之行,唯自无他,既阙外缘,故亦难也。

譬如跛步行,一日不过数里,极大辛苦,谓自力也。易行道者,谓信佛语故,念佛三昧,愿生净土,乘佛愿力摄持,决定往生不疑也。如人水路,因船力故,须臾即至千里,谓他力也。譬如劣夫从转轮王行,一日一夜周行四天下,非是自力,转轮王力也。

引十住毗婆娑论者,彼论第四卷易行品中,明阿毗跋致行相甚难可得,因别开方便,说易行道云:佛法有无量门,世间道有难有易,陆道步行即苦,水道乘船则乐。若人能念十方佛、阿弥陀佛等,亦可疾得阿毗跋致。前列外道相善等五义,是智者大师撮彼论意,略述难行之事。

若有漏凡夫不得生净土者,亦可有漏凡夫不得见佛身。然念佛三昧并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随分得见佛身,粗相也,菩萨见微细相。

粗相谓劣应身,如释迦丈六软草为座等;细相谓胜应身,如释迦巍巍堂堂天衣为坐等。

净土亦尔,虽是无漏善根所起,有漏凡夫发无上菩提心,求生净土,常念佛故,伏灭烦恼。

烦恼即见修九十八使,伏谓暂制不起,灭谓永断其根。

得生净土,随分得见,粗相菩萨,见微细相。

菩萨双断烦恼、所知二障,故见细相。

此何所疑?故华严经:一切诸佛剎,平等普严净,众生业行异,所见各不同。即其义也。

第六疑。问:设令具缚凡夫得生彼国,邪见三毒等常起?

邪见摄五利使,三毒摄五钝使。

云何得生彼国,即得不退超过三界耶?

答曰:得生彼国,有五种因缘故得不退。云何为五?一者、阿弥陀佛大悲愿力摄持故得不退;二者、佛光常照,菩提心常增长故得不退;三者、水鸟树林、风声乐音,皆说苦空。

苦集灭道各有四行,苦空但空是苦谛,下二行小乘可尔,今此不尔,岂可弥陀唯谈小行?应明苦、不苦、亦苦亦不苦、非苦非不苦、空、不空、亦空亦不空、非空非不空,圆音普应,佛意甚深,依义不依文,方契教旨。故涅盘云:凡夫有苦无谛,二乘有苦有谛,菩萨解苦无苦而有真谛。又有漏凡夫生彼,初见弥陀粗相,闻有作生灭四谛苦空法,后得阿毗跋致,见弥陀细相,方闻无作四谛圆妙之理。经中且约凡夫初生,故云苦空。

闻者常起念佛、念法、念僧之心,故不退。四者、彼国纯诸菩萨以为良友。

案小阿弥陀经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又云:众生生者,皆是阿毗跋致。今纯诸菩萨者,彼此二土,声闻不同。此则秽而多苦,故罗汉厌於苦依,欣于灰断;彼则净而唯乐,当身便为菩萨。如释迦在世,鹿苑罗汉,岂同法华会上佛道声闻?此中约后,故云纯诸菩萨也。

无恶缘境,外无外道神鬼魔,内无邪三毒等,烦恼毕竟不起,故不退。五者、生彼国者,寿命永劫,共佛齐等,故不退也。在此恶世,日月短促,经三阿僧祇劫后,不起烦恼,长时修道,云何可得无生忍也?

智度论第五十云:於无生灭诸法实相中,信受通达,无碍不退,是曰无生法忍。别圆地住菩萨,方得此忍。又一师云:无生是境无所执,生法者是教证无生,教忍者是印证义。地前昔闻,未能智证,登地上智能印证,名无生忍。

此理显然,不须疑也。

第七疑。问弥勒菩萨

弥勒,正云梅怛丽,此云慈氏,名阿逸多,此云无能胜。

一生补处,即得成佛,持上品十善。

十善有三品:上品生天,中品生人,下品生修罗。

得生彼处,见弥勒菩萨,随从下生三会之中。

智度论第三十四云:龙华初会,度九十六亿声闻;第二会,度九十四亿声闻;第三会,度九十二亿声闻。

自然而得圣果,何须求生西方净土耶?

答:求生兜率。

正云都史多,此云知足,亦云喜足,谓於五次乐,生喜足心。

一日闻道见佛,势欲相似,若细比校,大有优劣。且论二种:一者、纵持十善,恐不得生。何以得知?弥勒上生经云:行众三昧,深入正定,方始得生。更无方便接引之文,不如阿弥陀佛本愿力、光明力,但有念佛众生,摄取不舍。又释迦佛说九品教门:

九品者,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广如观经,各有行门。

方便引接,殷懃发遣,生彼净土。但众生能念弥陀佛者,机感相应,必得生也。

机,弩牙也。书云:千钩之弩,不为鼷鼠而发机。众生有善机将发,而感动圣人,圣人运无缘慈而应赴之。

如世间慕人,能受慕者,机会相投,必成其事。

慕人者,古谓召军家,召敢军者,举为者应,其慕谓之。此则佛力接引如慕主,众生深信而遵修,如受慕者。

二者、兜率天宫是欲界,退位者多,无有水鸟、树林、风声、音乐。众生闻者,皆悉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又有女人,皆长(上声)诸天,爱着五欲之心。

五欲,谓色、声、香、味、触。

又天女微妙,诸天耽玩,不能自勉,不如弥陀净土,水鸟树林,风声音乐,众生闻者,念佛发菩提心,伏灭烦恼。又无女人二乘之心,纯一大乘清净良伴,为此故,烦恼恶业毕竟不起,遂至无生之位。如此比校,优劣显然,何须致疑也?如释迦佛在世之时,大有众生见佛不得圣果者,如恒沙

智度论第十一云:舍卫城有九亿家,三亿家见佛,三亿家闻而不见,三亿家不闻不见。舍卫已尔,余国可知。恒沙者,正云殑伽,河神之名,以为河名。阿耨达池出四大河,此河即东面银牛口所出者也。池四方四十里,沙多而细,佛多近此说法,故凡说时多数,皆取为喻。

弥勒出世亦尔,大有不得圣果者,未如弥陀净土。但生彼国已,悉得无生法忍,未有一人退落三界,为生死业缚也。又闻西国传云:有三菩萨,一名无着,二名世亲,三名师子觉。此三人契志,同生兜率,愿见弥勒。若先亡者,得见弥勒,誓来相报。师子觉前亡,一去数年不来。后世亲无常,临终之时,无着语曰:汝见弥勒,即来相报。世亲去经三年始来。无着问曰:何意如许多时始来?世亲报云:至彼天中,听弥勒菩萨一座说法旋绕,即来相报。为彼天日长,

人间五十年,四天王天一昼一夜。人间百年,忉利天一昼夜。人间二百年,夜摩天一昼夜。人间四百年,兜率天一昼夜。人间八百年,化乐天一昼夜。人间一千六百年,他化自在天一昼夜。

故此处已经三年。又问:师子觉今在何处?世亲报云:师子觉为受天乐,五欲自娱,在外眷属,从去已来,总不见弥勒诸小菩萨。生彼尚着五欲,何况凡夫?为此愿生西方净土,定得不退。无此障故,不求生兜率也。

第八疑。问:众生无始以来,造无量业。今生一形,不逢善知识。又复作一切罪业,无恶不造。云何临终十念成就,即得往生,出过三界?结业之事,云何可通?

释曰:众生无始以来,善恶业种多少强弱不得知。善、恶、无记三性种子,藏识住持而不失灭,非无漏业不能翻破。非但身、口七支善恶种子不灭,意地三种更宜谨慎修观行,勿令恶念得起故。惟无三昧经:佛告阿难:人生人间,所以不得道者,但坐思想秽念多故。一念来,一念去,一日一夜有八亿四千万念念不息。一善念者,得善果报;一恶念者,得恶果报。如响应声,如影随形,谁人闻之而不惊觉?有漏善尚不可生,况恶念哉?

但能临终遇善知识十念成就者,皆是宿世善业。若善业强,十念成就;若恶业多者,善知识尚不可逢,何况十念成就?汝以无始以来恶业为重,临终十念为轻者,今以三种道理校量,轻重不定,不在时节久近多少。云何为三?一者、在心,二、在缘,三、在决定。在心者,造罪之时,从自虚妄颠倒心生;念佛心者,从善知识闻说阿弥陀佛真实功德名号心生。一虚一实,岂得相比?譬如万年暗室,日光暂至,暗即顿除,岂有久来之暗不肯灭耶?在缘者,造罪之时,从虚妄痴暗心,缘虚妄境界颠倒生。

虚妄境界,谓煞、盗、淫、妄等。

念佛之心,从闻佛清净真实功德名号,缘无上菩提心生,一真一伪,岂得相比?譬如有人被毒箭,深毒碜(〔初〕锦反,毒甚曰碜)伤,肌破至骨,一闻灭除药鼓声,即箭出毒除,岂以深毒而不肯出也?在决定者,造罪之时,以有间心,有后心也。

有间有后心,约未命终前;若临终造恶,无间无后,招报亦重。故下文云:临终起一念决定邪见,堕阿毗地狱。

念佛之时,以无间心、无后心。

临终猛利善根,更无恶来间隔,名无间心。临终念佛,即便舍寿时,更无余念在於此后,名无后心。

遂即舍命,善心猛利,是以即生。譬如十围之索,千夫不制;童子挥剑,须臾两分。

索,喻无始恶业。十围,谓多千。夫,谓凡夫,凡夫不能制伏。童子,喻初心行人挥剑,十念成就。须臾两分,谓屈伸臂项,舍此而生彼。

又如千年积柴,以大豆火焚,少时即尽。

此第八,问答。虽明结业,业必兼惑,惑即烦恼异名。柴喻烦恼,千年谓无始,大喻智慧,一豆谓至少。若行人闻善友劝化,以知深信至念佛,即烦恼顿尽,决定往生。故涅盘经云:烦恼为饭食,令诸弟子表皆耳嗜。

又如有人,一生已来,修十善业,应得生天。临终之时,起一念决定邪见,即堕阿鼻地狱。恶业虚妄,以猛利故,尚能排(排谓推排,亦除去义)一生之善业,令堕恶道。岂况临终猛利心,念佛真实无间善业,不能排无始恶业,得生净土,无有是处。又云:一念念佛,灭八十亿劫生死之重罪。为念佛时,心猛利,伏灭恶业,决定得生,不须疑也。上古相传,判十念成就,作别时意者,此定不可。何以得知?摄论云:唯由发愿故,全无有行。杂集论云:若有愿生安乐国土,即得往生者;若人闻无垢佛名,即得阿耨菩提者。并是别时之因,全无有行。若将临终无间十念猛利善行,是别时意者,几许误哉!愿诸行者,深思此理,自牢其心,莫信异见,自坠陷也。

时意者,梁摄论第六显了意依章中,明四种意:一、平等意,二、别时意,三、别义意,四、众生乐欲意。於中第二别时意云:由唯发愿於安乐佛土,得往彼受生,是别时意。论自释云:譬如由一金钱,营觅得千金钱,非一日得千,由别时得千。如来意亦尔,此一金钱为千金钱因,发愿为往生因亦尔。智者大师意云:摄论偏发愿生安乐国,杂集论单闻佛名得菩提,此二论全无有行,乃是别时之意。古师妄判十念猛利善行,亦为别时意,故斥之。夫欲生净土,方须行愿具足。有行无愿,行无所从;有愿无行,愿无所获。行愿相资,无事不遂矣。

第九疑。问:西方去此十万亿佛剎,凡夫劣弱,云何可到?又往生论云:女人及根缺(根缺谓缺坏,即盲聋喑痖等),二乘种不生。既有此圣教,当知女人及以根缺者,必定不得往生。

答:为对凡夫肉眼生死心量说耳。西方去此十万亿剎,但使众生净土业成者,临终在定之心,即是净土受生之心,动念即是生净土时。为此观经云:弥陀佛国,去此不远。又业力不可思议,一念即得生彼,不须愁远。又如人梦,身虽在床,而心意识

心分真妄,而有三种:一、唯真,即自性清净心,从本已来,湛然常住,不同木石,神解照照;二、真妄和合,即第八识;三、唯妄,即前七识。然即前一是体,后二是用。又心意识者,集记名心,即第八识,集种子起现行故;思量名意,即第七识,执第八识见分以为内我,起四惑故;了别名识,即前六识,分别六尘故。令於此中,唯取第六识,以其遍缘十方三世故。而第六必依第七,第七必依第八,故总云意识。

遍至他方一切世界,如平生不异也。生净土亦尔,动念即至,不须疑也。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者,但论生彼国,无有女人及无盲聋喑痖人,不道此间女人、根缺人不得生彼。若如此说者,愚痴全不识经意。且如韦提夫人是请生净土主,及五百侍女授佛记,悉得往生彼国。

案小阿弥陀经云:善男子、善女人,若有信者,应当发愿生彼国土。法华经云:若如来灭后五百岁中,若有女人闻是经典,如说修行,於此命终,即往安乐世界,阿弥陀佛、大菩萨众围绕住处,生莲华中宝座之上。是知此间女人,必得生彼明矣。

但此处女人,及盲聋喑痖人,心念弥陀佛,悉生彼国已,不受女身,亦不受根缺身。二乘之人,但回心愿生净土,至彼更无二乘执心。

小乘教中,我执已尽,不受后有,不说更有生处。今云迥向愿生,乃是大乘之义。小阿弥陀经云:彼佛有无量无边声闻弟子。往生论言:无二乘者,彼佛逗机,既现粗细相,粗相变化土即有二乘,细相他受用土即纯是菩萨。变化土不但有声闻,亦有女人。故鼓音声王经云:阿弥陀佛父名月上,母名殊胜妙颜。文似相违,理实相顺。余义如释论题及第六疑中。

为此故云:女人及根缺,二乘种不生。非谓此处女人及根缺人不得生也。故无量寿经四十八愿云:设我得佛,十方世界一切女人,称我名号,厌恶女身,舍命之后,更受女身者,不取正觉。况生彼国,更受女身耶?根缺者亦尔。

第十疑。问:今欲决定往生西方,未知作何行业,以何为种子,得生彼国?又凡夫俗人,皆有妻子,未断淫欲,得生彼否?答曰:欲决定往生西方者,具有二种行,定得生彼:一者、厌离行,二者、欣愿行。言厌离行者,凡夫无始以来,为五欲缠缚,轮回五道。

开为六道,以修罗摄入鬼趣,故合为五道。

备受众苦,不起厌心,不离五欲,未有出期。为此常观此身,脓血屎尿,一切恶露,不净臭秽。故涅盘经云:是身愚痴罗剎,止住其中。谁有智者,当乐此身。又经云:此身众苦所集,一切皆不净,扼缚[病-丙+(雍-〦)]疽等。

扼缚。尔雅云:衡,扼也。谓辕端横压牛领者。今体作辕,凡夫为烦恼所缚,根本如牛,为扼所[牛*勾]。

根本无义利,上至诸天身,皆亦复如是。行者若行、若坐、若觉,常观此身唯苦无乐,深生厌离;纵使妻房不能顿断,渐渐生厌,作七种不净观:一者、观此淫欲身从贪烦恼生,即是种子不净。

烦恼润业招果报,故知烦恼为果报身之种子。

二者,父母交会之时,赤白和合,识托其中,即是受生不净。

二渧和合,识托其中,当最初羯罗蓝时。

三者、在母胎中,生藏下,居熟藏上,即是住处不净;四者、在母胎时,唯食母血,即是食啖不净;五者、日月满足,头向产门,脓血俱出,臭秽狼藉,即是初生不净;六者、薄皮覆上,其内脓血遍一切处,即是举体不净;七者、乃至死后,胮胀烂坏,骨肉纵横,孤狼食啖,即是究竟不净。自身亦尔,所爱境界男女等身,深生厌离,常观不净。若能如此观身不净之者,淫欲烦恼渐渐减小。又作十相等观。

十想者:一、无常想,二、苦想,三、无我想,四、食不净想,五、世间不可乐想,六、死想,七、不净想,八、断想,九、离想,十、尽想。言等者,等取九想,乃大不净观。九想者:一、胀想,二、坏想,三、血涂漫想,四、脓烂想,五、青瘀想,六、啖想,七、散想,八、骨想,九、烧想。

广如经说。又发愿:愿我永离三界杂食臭秽、脓血不净,耽苞五欲男女等身,愿得净土法性身。此谓厌离行。二、明欣愿行者,复有二种:一者、先明求往生之意;二者、观彼净土庄严等事欣愿心。求往生意者:一者、所以求生净土,为欲救拔一切众生苦故。即自思惟:我今无力,若在恶世,烦恼境强,自为业缚,沦溺三涂,动经数劫。如此轮转,无始已来未曾休息,何时能得救苦众生?为此故,求生净土,亲近诸佛。若证无生法忍,方能於恶世中救苦众生。故往生论云:言发菩提心者,正是愿作佛心;愿作佛心者,则是度众生心;度众生心者,则是摄取众生生佛国心。又愿生净土,须具二行:一者、必须远离三种障菩提法门;二者、须得三种顺菩提法门。何者三种障菩提法门?一者、依智慧门,不求自乐,远离我心贪着自身故。

凡夫沦没四生,轮回六道,盖由着我、我所,不能修出离行。我谓正报,我所谓依报。

二者、依慈悲门,拔一切众生苦,远离无安众生心故;三者、依方便门,常怜愍一切众生欲与其乐,远离恭敬供养自身心故。若能远离三种障菩提法,则得三种顺菩提法。

此三种顺菩提法,如次翻前三种障菩提法,然则初一种是自行,后二种是化他。

一者无染清净心,不为自求诸乐故,

上是往生论文,下是智者大师释。

是无染清净处。若为自身求生染自心,障菩提门,是故无染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二者、安清净心,为拔众生苦故。(上论下释)菩提安一切众生清净处。若不作心拔一切众生令离生死苦,即违菩提门,是故安清净心是顺菩提门。三者、乐(落音)清净心,欲令一切众生得大菩提故。(上论下释)菩提是毕竟常乐处。若不作心令一切众生得毕竟常乐,即违菩提门。此菩提因何而得?要因生净土常不离佛,得无生忍已,於生死中救苦众生,悲智圆融。

悲智圆融,即无住行。以有悲故,不住涅盘,岂同小乘?以有智故,不住生死,岂同凡夫?内心具二,不偏用一,名为圆融。

定而常有用,自在无碍。

圆融本心,妙明真性,寂智无二,性相直融。凡夫背觉而跉跰,诸圣还源而自在。故能不动真际,宜运大慈,隐显不常,寂用无碍。

即是菩提心。此是愿生之意。二、明欣愿求心者。希心起想,缘弥陀佛若法身、报身、若应身等,金色光明八万四千相,一一相中八万四千好,一一好放八万四千光明,常照法界,摄取念佛众生。又观彼净土七宝庄严事,备如观经十六观等,常行念佛三昧。

念佛三昧者,心中在想,口称名号,皆名念佛。然诸经论,具明二行,皆可得道:一、无念,二、有念。初、无念者,即是真如三昧。直须惺惺寂寂,不起攀缘,实相相应,能所双泯。此亦泯心,不同大虚。如是安心,方能合道。智度论云:有念堕魔网,无念即得出。心动故非道,不动是法印。起信论云:若得无念,则为向佛智故。二、有念者,即是念佛三昧。存想佛之三身,无量功德,乃至依报,清净庄严,专心不乱。此想成时,亦得见佛悟道。具如观经、般舟三昧经、十住毗婆娑论等。今时学人,唯重无念,不知有念。修道之人,切自捡点,於二门中,何行相应?勿於圣言,谬生赞毁。如人饮水,冷燸自知。莫学他人,空重无念。又不能端身宴坐,万境既坏,纵能暂息攀缘,不免无记昏住。六情扰攘,三毒炽然,妄说多端,欺诳聋俗。简去念佛,横构是非,破他善根,罪莫太矣。往生一路,平旦易行。奉劝后人,审辨真伪,勿虚度一生耳。

及施戒等修一切善行,悉以回施一切众生,同愿生彼国,决定得生,此谓欣愿门也。

注十疑论(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