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典

《佛说大安般守意经》卷下[1]

后汉安息三藏安世高译[2]

出息入息自觉,出息入息自知,当时为觉,以后为知。觉者,谓觉息长短;知者,谓知息生灭、粗细、迟疾也。

出息入息觉尽止[3]者,谓觉出入息欲报时为尽,亦计万物身生复灭;止[4]者,谓意止[5]也。

见观空者,行道得观,不复见身,便堕空无所有者,谓意无所着。意有所着因,为有。断六入,便得贤明。贤谓身,明谓道也。

知出何所,灭何所者,譬如念石出石,入木石便灭。五阴亦尔,出色入痛痒,出痛痒入思想,出思想入生死,出生死入识,已分别是,乃堕三十七品经[6]也。

问[7]:何等为思维无为道?

报:思为校计,惟为听,无为不念万物,为者如说行道;为得故,言思维无为道也。思为念,惟为分别白黑;黑为生死,白为道,道无所有;已分别无所有,便无所为,故言思维无为道。若计有所为、所着,为非思维。思亦为物,惟为解意,解意便知十二因缘事。亦谓思为念,惟为计也。

注释

[1]“卷下”,底本为《高丽藏》本。

[2]译者,《资》《普》作“后汉沙门安世高译”;《碛》《南》《径》《清》作“后汉安息国三藏法师安世高译”。

[3]“止”,诸本作“心”,不从。

[4]“止”,诸本作“心”,不从。

[5]“止”,诸本作“心”,不从。

[6]“经”,诸本作“结”,不从。

[7]“问”,诸本作“问曰”。

译文

所谓“出息入息自觉,出息入息自知”,当时为觉,以后为知。所谓“觉”,指觉察气息的长短;所谓“知”,指了知气息的生灭、粗细、快慢。

所谓“出息入息觉尽止”,觉察出息、入息即将转换的时刻名尽,计较万物诸身生而复灭也是“尽”;所谓“止”,“意止”的意思。

所谓“见观空”,意思是说,行道获得的观念,不再见到有身,便悟入空无所有,就是说,意无有执着。意有所着作因,也即是有。断灭眼、耳等六入,便获得贤明。所谓贤,即指身;所谓明,即指道。

所谓“知出何所,灭何所”,譬如专念于石,便出现石;念入于木,石便熄灭。五阴也是如此,出现色而入于受;出现受而入于想;出现想而入于行;出现行而入于识。对五阴做如此分别,乃进入三十七品经中。

问:什么是思维无为道?

答:思指比较筹算,维指听受,无指不念想万物,为指依佛说行道。为的是得道,所以说是思维无为道。又,思指念想,维指分别白黑;黑指生死,白指道,道无所有;已分别无所有,便无有所为,所以说是思维无为道。如果算计有所为,有所着,是为非思维。思也可以是物,维指有理解能力的意,解意便知十二因缘所做诸事。也可以说,思指念想,维指算计。

原典

断生死得神足[1],谓意有所念为生,无所念为死。得神足者,能飞行故,言生死当断也。

得神足有五意:一者喜,二者信,三者精进,四者定,五者通[2]也。四神足[3]念不尽力得五通[4],尽力自在向六通。为道人四神足,得五通,尽意可得六通[5]。尽意谓万物意不欲也。

一信,二精进,三意,四定,五黠,是五事[6]为四神足念。为力者[7],凡六事也,从信为属,四神足念。从喜、从念、精进,从定、从黠,是为属五根也。

从喜定谓信道,从力定谓精进,从意定谓意念定,从施定谓行道也。为种故有根。

有为之事,皆为恶,便生想,不能得胜,谓得禅是因为力。亦谓恶不能胜,善意灭复起故为力。力定者,恶意欲来不能坏善意,故为力定也。

注释

[1]神足:神,指自在无碍,随意而行;足,譬喻禅智,据说由禅智可获得随意自在的神力,名神足。或作为五通、六通之一,四神足之一,此处特指三十七道品中的四神足。

[2]通:神通之略称。

[3]四神足:后出经典多指由欲、勤、心、观所成之禅定,本经另有解释。

[4]五通:指五种神通,所谓如意通、天眼通、天耳通、宿命通、他心通。被认为是凡圣离欲而行四禅均可获得的神通。“通”字,《资》作“道”。

[5]六通:上述五通增加漏尽通。被认为是唯有离凡的圣者或佛才能获得的神通。“通”字,《资》作“道”。

[6]五事:此五事后称五根,指令善法增长的心理条件。其中第三意,通译为念,指忆念不忘。第五黠,即慧。然而本经对五根的解释有异。

[7]为力者:力指令五根增长的努力,即努力促进信、精进、念、定、慧的坚定增长。本经将此力作为独立的心理要素运用。“者”字,诸本作“至”。

译文

所谓“断生死,得神足”,意有所念想为生,无所念想为死;得神足的人能够飞行,所以说生死当断。

获得神足有五种意:一是喜,二是信,三是精进,四是禅定,五是神通。总有四种“神足念”,其中“不尽力”的可以获得“五通”;“尽力”而自在的可以趋向“六通”。意思是说,修道的人行“四神足念”,一般获得“五通”,如果“尽意”,可以获得“六通”。所谓“尽意”,即“意”不对万物有所欲求。

一信、二精进、三意念、四定、五黠慧,此五事为四神足念。加上努力,总共六事,皆归属于信而作为四神足念。从喜、从念、从精进、从禅定、从黠慧,是从属于五根。

从“喜”得定乃是信“道”,从“力”得定乃是“精进”,从“意”得定乃是“意念定”,从“施”得定乃是“行道”。因为有种,“所以有根”。

生灭变化等有为之事,都属于恶,据此便产生观想,令恶不能得胜。意思是说,获得禅定,是因为有“力”;也可以说令恶不能胜,因为善意既灭能令之复起,名之为“力”。所谓从“力”得“定”,就是“恶意”欲来而不能毁坏“善意”,所以说为“力定”。

原典

道人行道未得观,当校计得观,在所观意不复转。为得观,止恶一法;为坐禅,观二法:有时观身,有时观意,有时观喘息,有时观有,有时观无,在所因缘当分别观也。

止恶一法,观二法,恶已尽止[1]观者,为观道。恶未尽,不见道,恶已尽乃得观[2]道也。止恶一法为知恶,一切能制,不着意为止。亦为得息想随止。得息想随止,是为止恶一法;恶已止便得观故,为观二法。

为得四谛,为行净,当复作净者。识苦弃习,知尽行道[3],如日出时,净转出十二门[4]故,经言:从道得脱也。

去冥见明,如日出时,譬如日出多所见,为弃诸冥,冥为苦。何以知为苦?多所罣碍,故知为苦。何等为弃习[5]?谓不作事。何等为尽证?谓无所有。道者明识苦、断习[6]、尽证、念道。

识从苦生,不得苦亦无有识,是为苦也。尽证者,谓知人尽当老病死。证者知万物皆当灭,是为尽证也。

譬如日出作四事:一坏冥,谓慧能坏痴;二见明,谓痴除独慧在;三[7]见色万物,为见身诸所有恶露;四成熟万物,设无日月,万物不熟,人无有慧,痴意亦不熟也。

上头行俱行者,所行事已[8]行,不分别说,谓行五直声,身心并得[9]行也。

注释

[1]“止”,诸本作“为止”。

[2]“观”,诸本作“见”。

[3]识苦弃习,知尽行道:其中苦、习、尽、道,即是上述之四谛。习后译为集,尽后译为灭。苦、习指世间因果,用以说明三界流转及其性质;尽、道指出世间因果,用以说明解脱之道和最后的归宿。此说体现了佛教的基础教理和实践。“习”,《碛》《普》《南》《径》作“集”。

[4]十二门:此处指眼、耳、鼻、舌、身、意六根和色、声、香、味、触、法六境。一般称作十二入或十二处。

[5]“习”,《碛》《普》《南》《径》作“集”。“习”是“集”的旧译。

[6]“习”,《碛》《普》《南》《径》作“集”。“习”是“集”的旧译。

[7]“三”,《南》作“不”。

[8]“已”,诸本无。

[9]“得”,《碛》《普》《南》《径》作“俱”。

译文

行道的人行道尚未达到观,应当筹算达到观,凡于所观,意念不复转移。为了达到观,有止恶一法;为了坐禅,应观二法:有时观身,有时观意,有时观喘息,有时观有,有时观无。根据所在的因缘,应当分别观察。

所谓止恶一法,观二法,恶已灭尽而行止观为的是观道。恶未灭尽,不能见道,所以恶已灭尽始得观道。此中止恶一法,指能知恶,且能制止一切恶;不令意有所执着,乃是止。也可以说,得息的念想,随着专注于息而止。此得息想随息而止,是止恶一法;由于恶已被制止,便得以观察,即是观二法。

为了获得四谛,为了行净,应当再次作净。意思是说,认识世间人生的本质是苦,捐弃造成诸苦的习性,知道灭尽诸苦和习性的归宿,修行达到此一归宿的道德,则如日出时,洁净转而由眼耳、色声等十二门中出离,所以佛经说:从道得解脱。

所谓“去冥见明”,如日出时,譬如日出,所见多广,此为弃诸冥,冥即是苦。何以知其为苦?因为冥暗多所罣碍,所以知其为苦。什么叫捐弃习性?指不造作事业。什么叫尽证(证得灭谛)?指无所有。所谓道,就是明了识苦、断习、尽证、念道(认识和实行四谛)。

认识从苦而生,不识得苦,也没有对苦的认识,此乃是苦。所谓尽证(尽),就是了知凡人尽当老病死;所谓证,就是了知万物皆当灭亡,此乃是尽证。

譬如日出,能做四件事:一、破坏暗冥,意思是说,慧能破坏愚痴;二、显现明亮,意思是说,愚痴除尽,独有慧在;三、明见诸色万物,即现见身上所有恶浊腺液;四、成熟万物,若无日月,万物不会成熟,人若没有智慧,破坏愚痴的意也不会成熟。

所谓“上头行俱行”,指所当行与事已行不能分开讲,也就是说,修行信等五根,是从头到尾说下来的,身心并得修行。

原典

从谛念法,意着法中;从谛念法,意着所念,是便生是。求生死,得生死,求道得道。内外随所[1]起意,是为念法,意着法中者。从四谛自知意,生是当得是,不生是不得是,便却意畏不敢犯。所行所念常在道,是为意着法中也。是名为法正,从谛本起,本着意。法正者,谓道法;从谛,谓四谛。

本起着意者,谓所向生死万事,皆从本意起,便着意,便有五阴。所起意当断,断本,五阴便断。有时自断,不念。意自起为罪,复不定在道,为罪未尽故也。

意着法中者,谛意念万物,为堕外法中;意不念万物,为堕道法中。五阴为生死法,三十七品经为道法。

意着法中者,谓制五阴不犯,亦谓常念道不离,是为意着法中也。

所本正者,所在外为物本,为福所在。内揔[2]为三十七品经,行道非一时端故。所本者,谓行三十七品经法,如次第随行;意不入邪为正,故名为所本正。所本正各自异行:以无为对本,以不求为对正,以无为为对无为,以不常为对道,以无有为对亦无有所,亦无有本,亦无有正,为无所有也。

定觉受身。如是法道,说谓法定。道说者,谓说所从因缘得道。

见阴受者,为受五阴。有入者,为入五阴中。因有生死阴者,为受正;正者,道自正。但当为自正心耳。

注释

[1]“所”,诸本作“行”。

[2]“揔”为“总”的俗写。

译文

专注于念想诸法,意便着于诸法中;专注于念想诸法,意便着于所念的对象,是什么便产生什么。所以求生死得生死,求道得道。不论是内是外,随之而起意想,就是念法,意着法中。同样,从四谛而自知的意想,产生什么,便得什么;不产生什么,便不得什么,由此除却不合四谛的意想,令有所畏惧,不敢违犯。所行所念常住于道,这就是意着法中。此名为法正,从谛这一根本生起意想,根本即着于意中。所谓法正,就是道法。从谛的谛,就是四谛。

所谓“本起着意”,意思是说,面对的生死万事,皆本于从意生起;便执着于意,便有五阴。所起此意,应当断灭;断灭根本,五阴随之断灭。有时也自己断灭,不再念想。令意自起,乃是罪。又,意不定在道,是罪尚未灭尽的缘故。

所谓“意着法中”,意思是说,意专注于念想万物,就是堕入生死外法中;意不念想万物,就是堕入道法中。五阴为生死法,三十七品经为道法。

所谓“意着法中”,意思是说,制止五阴不令有犯,也可以说,经常念想道而不离开,此即是意着法中。

所谓“所本正”,在外处处为万物之本,是福之所在,内则总揽三十七品经,因为行道不是一时之事。所本的意思,指修行三十七品经法,如其次第随顺而行;意想不入邪途即是正,所以名为所本正。所本正包括种种异行:以无为对本,以不求为对正,以无为为对无为,以不常为对道,以无有为对亦无所有,也无有本,也无有正,乃是无所有。

由禅定觉察所受之身。如此效法于道,说为依法得定。所谓道说,就是说从因缘得道。

见阴受,指受纳五阴。所谓有入,指堕入五阴。所谓因有生死阴,指受纳正。所谓正,指道自身是正。但应当为自身正心。

原典

人行安般守意,得数,得[1]相随,得止[2],便欢喜。是四种,譬如钻火见烟,不能熟物。得何等喜?用未得出要故也。

安般守意有十八恼,令人不随道。一为爱欲,二为嗔恚,三为痴,四为戏乐,五为慢,六为疑,七为不受行相,八为受他人相,九为不念,十为他念,十一为不满念,十二为过精进,十三为不及精进,十四为惊怖,十五为强制意,十六为忧,十七为忩忩[3],十八为不度意行爱,是为十八恼。不护是十八因缘,不得道,以护便得道也。

不受行相者,谓不观三十二[4]物,不念三十七品经,是为不受行相。受他人行相者,谓未得十息便行相随,是为受他人相。他念者,入息者念出息,出息时念入息,是为他念。不满念者,谓未得一禅便念二禅,是为不满念。强制意者,谓坐乱意不得息,当经行读经,以乱不起,是为强制意也。精进,为黠走是六事中,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是为六也。

注释

[1]“得”,诸本无。

[2]“止”,诸本作“正”。

[3]“忩忩”,即“忽忽”。

[4]“三十二”,诸本作“三十六”。

译文

人们修行安般守意,获得数,获得相随,获得止,便生欢喜。此四种现象,如同钻火见烟,不能熟物,得的是什么喜?因为尚未得到出离的要点。

修行安般守意,有十八种烦恼,令人不能随顺于道:一是爱欲,二是嗔恚,三是愚痴,四是戏乐,五是傲慢,六是怀疑,七是不受行相,八是受他人相,九是不念,十是他念,十一是不满念,十二是过于精进,十三是不够精进,十四是惊怖,十五是强制意,十六是忧,十七是匆促,十八是不度意行爱。此为十八恼。不护持自己,而受十八因缘干扰,不能得道;加以护持,便能得道。

此中不受行相,指不观身有三十二种不净物,不念想三十七品经,是为不受行相。所谓受他人相,指尚未达到十息,便行相随,是为受他人相。所谓他念,指入息时念出息,出息时念入息,此为他念。所谓不满念,指尚未达到一禅便想念二禅,此为不满念。所谓强制意,指所坐散乱,意不能得息,应当依“经”而行,通过读“经”,令散乱不得发生,此为强制意。所谓精进,指黠慧走入此六事中,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此为六事。

原典

何等为喘?何等为息?何等为气?何等为力?何等为风?喘者为意,息为命,守为[1]气,为视听,风为能言语,从道屈伸,力为能举重嗔恚也。

要从守意得道。何缘得守意?从数转得息,息转得相随;止、观、还、净亦尔也。

行道欲得止意,当知三事:一者先观,念身本何从来?但从五阴行有,断五阴不复生,譬如寄托,须臾耳。意不解,念九道[2]以自证。二者自当内视心中,随息出入。三者出息入息念灭时,息出小轻念灭时。何等为知无所有?意定便知空,知空便知无所有。何以故?息不报便死,知身但气所作,气灭为空,觉空堕道也。

故行道有三事:一者观身,二者念一心,三者念出入息。复有三事:一者止身痛痒,二者止口声,三者止意念。行是六事,疾得息也。

要经言,一念谓一心,近念谓计身,多念谓一心,不离念谓不离念身。行是四事,便疾得息也。

坐禅数息即时定意,是为今福[3];遂安隐不乱,是为未来福;益久续复安定,是为过去福也。

坐禅数息不得定意,是为今罪;遂不安隐乱意起,是为当来罪;坐禅益久遂不安定,是为过去罪也。

亦有身过、意过,身直数息不得,是[4]为意过;身曲数息不得,是为身过也。

坐禅自觉得定意,意喜为乱意,不喜为道意。

坐禅念息已止便观,观止复行息,人行道,当以是为常法也。

注释

[1]“为”,诸本无。

[2]九道:后译为九孔、九漏、九窍等,指五官七窍加大小便二道。佛教以此九处为人身不净的依据之一。

[3]“今福”,《径》作“令”。

[4]“是”,《资》无。

译文

什么是喘?什么是息?什么是气?什么是力?什么是风?所谓喘,乃是意;所谓息,乃是命;守为气,令有视有听;风是能言语,从属于道而有屈伸;力为能举重,令嗔恚移去。

要从守意得道。由什么原因获得守意?从数息转而得息,内得息转而得相随,止、观、还、净也是如此。

行道要达到止意,应当知道三件事:一、首先观想:思念此身本从何来?是随从五阴而行才会存在,断灭五阴便不复生,譬如寄托,是暂住之物;意若有所不解,当念想身之九窍以自证。二、自当内视心中,令意随息出入。三、出息入息的念想灭时,息出小而轻的念想灭时。什么是知无所有?意安定便知道空,知道空便知无所有。为什么?因为息不回报便是死,由此知身是气所造作,气灭就是空。觉悟空便堕于道中。

因此,行道有三件事:一是观察身,二是念想一心,三是意念出入息。还有三件事:一、制止身有受,二、制止口出声,三、制止意生念。修行上述六件事,能迅疾得息。

总结佛经言,一念指一心;近念指算计身;多念指一心;不离念指不离念于身。行此四事,便会迅疾得息。

坐禅数息,即时令意安定,此为今福;从此安隐不散乱,此为未来福;更加长久持续安定,此为过去福。

坐禅数息,不能令意安定,此为今罪;从此不得安隐,令意散乱生起,此为当来罪;坐禅越久越不安定,此为过去罪。

有身的过错,有意的过错。身形强直,令数息不得,此是意的过错;身形歪曲,令数息不得,此是身的过错。

坐禅自觉意已得定,此时意喜便属于散乱意,不喜便属于道意。

坐禅念系于息已经停止,便当观想;观想停止,还当系念于息。人们行道,应当以此为常法。

原典

佛说有五信,一者信有佛有经,二者去家[1]下头发求道,三者坐行道,四者得息,五者定意所念,不念为空。

难:不念为空,何以故念息?

报曰:息中无五色,贪淫、嗔恚、愚痴、爱欲,是亦为空也。

可守身中意者,谓意在身观,是为身中意。人不能制意,故令数息,以黠能制意,不复数息也。

问:何等为自知?何等为自证?

报:谓能分别五阴,是为自知;不疑道,是为自证也。

问曰:何等为无为?

报:无为有二辈,有外无为,有内无为,眼不观[2]色,耳不听声,鼻不受香,口不味味,身不贪细滑,意不志念[3],是为外无为。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是为内无为也。

问:现有所念,何以为无为?

报:身口为戒,意向道行,虽有所念,本趣无为也。

问:何等为无?何等名为?

报:无者,谓不念万物;为者,随经行。指事称名,故言无为也。

注释

[1]“去家”,诸本作“出家”。

[2]“观”,诸本作“视”。

[3]“志念”,诸本作“妄念”,不从。

译文

佛说有五信:一、信有佛有经典,二、出家剃发求道,三、坐而行道,四、得息,五、定意所念,不念为空。

有疑难问:所谓不念为空,为什么要念息?

回答说:息中没有五色,没有贪淫、嗔恚、愚痴、爱欲,此也是空。

所谓可守身中意,意系于身的观想,名为身中意。有人不能控制自己的意念,所以令其数息;由于黠慧能控制意念,所以可以不再数息。

问:什么是自知?什么是自证?

答:能分别知道五阴,此为自知;于道不生怀疑,此为自证。

问:什么是无为?

答:无为有两类,有外无为,有内无为。眼不见色,耳不听声,鼻不受香,口不尝味,身不贪细滑,意不执着,此为外无为;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此为内无为。

问:其表现是有所念,为什么是无为?

答:若身、口持戒,意想向道进行,虽有所念,本意则趋向无为。

问:什么是无?什么叫为?

答:所谓无,就是不念想万物;所谓为,就是随经教而行。为指谓“事”而给以相称的“名”,所以说为“无为”。

原典

问:设使宿命对来到,当何以却?

报:行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念三十七品经能却。

难:宿命对不可却,数息、行三十七品经何以故能却?

报[1]:用念道故消恶,设使数息、相随、止、观、还、净不能灭恶,世间人皆不得道。用消恶故得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行三十七品经尚得作佛,何况罪对。在十方积如山,精进行道不与罪会。

问曰:经言作是,何以故不会?

报:用作是故也。

注释

[1]“报”,《资》《碛》《普》《南》作“服”,误。

译文

问:假设宿命果报来到,应当如何除却?

答:修行数息、相随、止、观、还、净,念想三十七品经,能够除却。

有疑难问:宿命果报是不可除却的,为什么数息、修持三十七品经能够除却?

答:因为念道可以消恶。假设数息、相随、止、观、还、净不能灭恶,则世间都不可能得道;由于能够消恶,所以才能得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行三十七品经尚得做佛,何况免除罪的果报。即使在十方积(罪)如山,精进行道也不会与罪相会。

问:经言如此,但为什么不与罪相会?

答:因为依经而作的缘故。

原典

数息为堕十二品,何谓十二品?数息时堕四意止;息不乱时为堕四意念断;得十息有时为堕四神足,是为堕十二品也。

问:何等为念三十七品经?

报: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行是六事,是为念三十七品经也。行数息亦为行三十七品经。

问:何以故为行三十七品经?

报:数息为堕四意止。何以故?为四意止亦堕四意断,用不待念故,为四意断。亦堕四神足,用从信故,为神足也。

数息为堕信根,用信佛意喜故生信根。亦堕能根,用坐行故,为堕能根;亦堕识根[1],用知谛故,为识根;亦堕定根,用意安故,为定根;亦堕黠根,用离痴意解结故,为黠根[2]也。

数息亦堕信力,用不疑故,为信力;亦堕进力,用精进故,为进力[3];亦堕念力,用余意不能攘故,为念力;亦堕定力,用一心故为定力;亦堕黠力[4],用前分别四意止、断、神足故,为黠力也。

数息亦堕觉意,用识苦故,为觉意;亦堕法识觉意,用知道因缘故,为法[5]觉意;亦堕力觉意,用弃恶故,为觉意[6];亦堕爱觉意,用贪乐道故,为爱觉意;亦堕息意觉,用意止故,为息意觉;亦堕定觉意,用不念故,为定觉意;亦堕守觉意,用行不离故,为守觉意也。[7]

数息亦堕八行。用意正,故入八行。定意、慈心念净法,是为“直身”[8];至诚语、软语、直语、不还语,是为“直语”;黠在意,信在意,忍辱在意,是为“直心”。所谓以声息[9],是为十善,堕道[10]行也。数息亦堕直见,用谛观,故为“直见”;亦堕直行,用向道,故为“直行”;亦堕直治,用行三十七品经,故为“直治”;亦堕直意,用念谛,故为“直意”;亦堕直定,用意白净,坏魔兵,故为“直定”。是为八行。何等为魔兵?谓色、声、香、味、细滑,是为魔兵;不受是为坏魔兵。

注释

[1]识根:后译作念根,五根之一。

[2]黠根:后译作慧根,五根之一。

[3]进力:后译作精进力,五力之一。

[4]黠力:后译作慧力,五力之一。

[5]“法”,诸本作“法识”。

[6]“觉意”,《大正》作“力觉意”。

[7]此处所说的觉意、法识觉意、力觉意、爱觉意、息觉意、定觉意、守觉意,通称七觉意,亦译作七菩提分、七觉支,三十七道品之一。被认为是获得菩提觉悟的七种因素,本经则作为对某种教理和修持的自觉。至于所觉的内容,以及对各支的具体解释,佛家各派也不尽相同,本经是中国佛教中最早的一种诠释。

[8]直身:相当于正命;其后的直语相当正语;直心相当于正思维;直见相当于正见;直行相当正业;直治相当正精进;直意相当正念;直定相当正定。本经的译名与释义,与后出的经籍有较大的差别,而本经的前后解释,也不全同。

[9]“息”,《资》作“息心息”,《碛》《普》《南》《径》《清》作“身心息”。

[10]“道”,诸本作“善”。

译文

数息是为了悟入十二品。什么叫十二品?数息时进入四意止;息不乱时进入四意念断;获得十息有时进入四神足,随行此三个“四”,就是悟入十二品。

问:什么叫作念三十七品经?

答:即数息、相随、止、观、还、净。修行此六件事,就是念三十七品经。行持数息,也是修行三十七品经。

问:为什么说是为了修行三十七品经?

答:数息是为了进入四意止。为什么?因为为了四意止,也进入四意断,由于不待念想,所以为四意断。也进入四神足,由于信而得,所以为神足。

数息为的是随顺信根,因为信佛令意喜欢,所以令信生长。信根也随顺能根(精进根),因为坐禅而行,所以是随顺于能根;也是随顺识根(念根),因为已认识四谛,所以名为识根;也是随顺定根,因为意识安宁,所以名为定根;也是随顺黠根,因为脱离愚痴,意识从诸结缚中得到解脱,所以说为黠根。

数息也能随顺信力,因为无有疑惑,所以成为信力;也随顺进力,因为不断精进,所以成为进力;也随顺念力,因为其余的意念不能排斥此念,所以成为念力;也随顺定力,因为唯是一心(非是多心),所以成为定力;也随顺黠力,因为此前分别了知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所以成为黠力。

数息也能随顺觉意,因为已经认识了苦,所以成为有觉悟的意识;也随顺法识觉意,因为了知“道”的因缘,所以成为对法有觉悟的意识;也随顺力觉意,因为捐弃诸恶,所以成为不断精进的觉悟;也随顺爱觉意,因为贪乐于道,所以成为自觉爱道的意识;也随顺息意觉,因为意念停止了,所以意念休息成为自觉;也随顺定觉意,因为无有念想,成为心里安定的自觉意识;也随顺守觉意,因为所行不离道法,所以守护戒律成为自觉。

数息也随顺八行。因为意想正直,所以悟入八行。以禅定的意、慈爱的心念想洁净的法,此为“直身”;用至诚语、和气语、正直语、不报复语说话,此为“直语”;黠慧留在意中,诚信留在意中,忍辱留在意中,此为“直心”。所谓以声息(除恶),乃是十善,由此而进入道行。数息也随顺直见,因为以四谛观察,所以是“直见”;也随顺直行,因为意之所行趋向于道,所以是“直行”;也随顺直治,因为修行三十七品经,所以是“直治”;也随顺直意,因为念想四谛,所以是“直意”;也随顺直定,因为意想白净无垢,毁坏魔兵,所以是“直定”。以上总为八行。什么叫作魔兵?所谓色、声、香、味、触五尘叫作魔兵;不去感受五尘,叫作坏魔兵。

原典

三十七品应敛。

设自观身、观他人身,止淫,不乱意,止余意;自观痛痒,观他人痛痒,止嗔恚;自观意、观他人意,止痴;自观法、观他人法,得道。是名为四意止也。

避身为避色,避痛痒为避五乐,避意为避念,避法不堕愿业治生,是名为四意念断也。

识苦者,本为苦,为苦者,为有身。从苦为因缘起者,所见万物,苦习者,本为苦;从苦为因缘生尽者,万物皆当败坏。为增苦习,复当为堕八道[1]中。道人当念是八道,是名为四为、四收苦[2],得四神足念也。

信佛意喜,是名为信根,为自守行法;从谛身意受,是名能根,为精进;从谛念遂谛,是名识[3]根,为守意[4];从谛一意,从谛一意止,是名定根,为正意;从谛观谛,是名黠根,为道意。是名为五根也。

从谛信不复疑,是名信力;弃贪行道,从谛自精进,恶意不能败精进,是名进力;恶意欲起,当即时灭,从谛是意,无有能坏意,是名念力;内外观,从谛以定,恶意不能坏善意,是名定力;念四禅[5],从谛得黠,恶意不能坏黠意,是名黠力。念出入尽复生,是名为五力也。

从谛念谛,是名觉意,得道意;从谛观谛,是名法,名法识觉意,得生死意;从谛身意持,是名力觉意,持道不失为力;从谛足喜谛,是名爱觉意,贪道法行道;行道法[6]从谛,意得休息,是名息意觉[7];已息安隐,从谛一念意,是名定觉意;自[8]知意以安定,从谛自在,意在所行从观,是名守意觉。从四谛观意,是名为七觉意也。

从谛守谛,是名直信道;从谛直从行谛,是为直从行念道。从谛身意持,是名直治法;不欲堕四恶[9]者,谓四颠倒[10]。从谛念谛,是名直意;不乱意,从谛一心意,是名直定。为一心上头,为三法意行,俱行以声、身、心。如是[11]佛弟子八行,是名四禅,为四意断也。

第一行为直念,属心,常念道。第二行为直语,属口,断四意。第三行为直观,属身,观身内外[12]。第四行为直见,信道。第五行为直行,不随四恶,谓四颠倒。第六行为直治,断余意。第七行为直[13],不堕贪欲。第八行为直定,正心。是为八行佛。辟支佛、阿罗汉[14]所不行也。

注释

[1]八道:此处指上述的四意止、四意念断。

[2]四为、四收苦:是四意止、四意念断的别称。“四收”,诸本作“四枝”。

[3]“识”,诸本作“谛”。

[4]“意”,诸本作“意名”。

[5]四禅:全称四禅那(梵文Caturtha-dhyāna),意译四静虑,或称四禅定,是佛教诸禅定中体现禅定结构和禅定过程最典范的一种。它由所谓对治支、利益支、自性支三支构成。以“心一境性”注意力集中于一境为自性支,四禅皆是;而以思维形式的差别分为四类,作为对治支的内容,当成区划四禅的标准之一;又以主观感受的差别分为四类,作为利益支的内容,当成区划四禅的另一类标准。此禅的特点,在于脱离了欲界(贪欲的干扰),成为色界的思维和感受活动。此中的主观感受和思维形式,对任何行禅者都是一样的,但思维的对象和由此得到的观念,可以有很大的不同。本经前边说到的一禅、二禅等,就是此四禅中的第一、第二禅。

[6]“道;行道法”,诸本作“道;法行道”,不从。

[7]“息意觉”,诸本作“意觉意”。

[8]“自”,诸本作“息”。

[9]“恶”,诸本作“恶四恶”。

[10]四颠倒:身本不净反以为净,受本是苦反以为乐,心本无常反以为常,法本无我反以为有我。佛教一般称此世间的常、乐、我、净为四颠倒,略称四倒。

[11]“如是”,诸本作“犹如”。

[12]“外”,诸本作“外八”。

[13]“直”,诸本作“直意”。

[14]辟支佛、阿罗汉:辟支佛(梵文Pratyeka-buddha),意译缘觉、独觉。指自觉不从他闻,悟十二因缘之理而归于涅槃的佛弟子。阿罗汉(梵文Arhat),略称罗汉,意译不生、无学果、杀贼等,指遵循佛之原始教旨而得涅槃的佛弟子。后人一般称此二种修持为二乘。本经以为八正道属于佛乘,而非二乘,是比较特殊的见解。

译文

三十七品经应集中来谈。

假设观想自己的身相,观想他人的身相,制止淫邪,此意不乱而制止其余的意念;观想自己的痛痒感受,观想他人的痛痒感受,制止嗔恚;观想自己的意,观想他人的意,制止愚痴;观想自己的所有法,观想他人的所有法,由此得道。总名为四意止。

避免执着于身见,为的是避免色欲;避免执着于痛痒,为的是避免五乐;避免执着于意,为的是避免念想;避免执着于法见,为的是不随逐个人业力的牵引去谋取不正当的生计。总名为四意念断。

认识苦,从本以来就是苦。其所以成为苦,是因为有身。以苦为因缘而起念,所见的万物,都是苦的习积所成,其本为苦;以苦为因缘,而令生念灭尽,所见万物皆当败坏。为了增加对苦的习积的(认识),应当继续随顺上述之八种道行。修道的人应当念想这八种道行,此称为四意止、四意念断,并获得四神足念。

信佛而心意感到喜悦,此名信根,做到自觉守意行法;从四谛观身、观意而顺受,此名能根,起精进功用;从四谛念想达到四谛,此名识根,起守意的功用;从四谛集为一意,从四谛集为一意而止住,此名定根,起正意的功用;从四谛观四谛,此名黠根,即是道意。总名为五根。

从四谛得信,不再有疑惑,此名信力;捐弃贪欲而行道,从四谛自觉精进,恶意不能败坏精进,此名进力;恶意欲起,当即时灭除,由四谛规范意,无有能败坏其意,此名念力;内观外观,从四谛得以安定,恶意不能坏其善意,此名定力;意念住于四禅,从四谛获得黠意,恶意不能坏其黠意,此名黠力。此等意念有出有入,结束后又重新生起,总名为五力。

从四谛念想四谛,此名为觉意,获得道意;从四谛观察四谛,是借“名”知“法”,名为法识觉意,获得生死意;从四谛观身、观意,坚持不懈,此名力觉意,持道不失为力;从四谛完备,心喜四谛,此名爱觉意,贪爱道法而行道;修行道法而归从四谛,意即获得休息,此名息觉意;已经休息安隐,归从四谛而为一念之意,此名定觉意;自知意已得安定,从四谛而得自在,凡意所行处,都能顺从所观之理,此名守觉意。从四谛观意,总名为七觉意。

从四谛坚守四谛,此名直信道;从四谛得直,从行于四谛,此为直从行念道。从四谛观身、观意,坚持不懈,此名直治法;所谓不欲堕四恶,四恶指常、乐、我、净四颠倒。从四谛念想四谛,此名直意;不散乱之意,归从四谛为一心之意,此名直定。在一心上头,做三种合于佛法的行为,即声(语)、身、心三种行为俱时而作。佛弟子如此八行,乃名四禅,是为四意断。

第一行是直念,属于心,心常念道。第二行是直语,属于口,断除善不欲行、恶不欲断等四意。第三行是直观,属于身,观察自身内外。第四行是直见,归信于道。第五行为直行,不追随四恶,所谓四颠倒。第六行为直治,断除道意之外的其他诸意。第七行是直意,不堕落于贪欲。第八行是直定,正心无邪。总名“八行佛”,是辟支佛、阿罗汉所不行的。

原典

第一行为直念,何等为直念?谓不念万物,意不堕是中,是为直念。念万物,意堕中,为不直念也。

四意止者,一意止为身念息;二意止为念痛痒;三意止为念意息出入;四意止为念法因缘。是为四意止也。

道人当念是四意止:一者,为我前世爱身,故不得脱;二者,今有[1]剧怨家。何以故?所欲者爱生,当断已断,为外身观止也。

四意止者,意止者,意不在身为止,意不在痛痒为[2]止,意不在意为止,意不在法为止。意[3]随色诚便生,是为不止也。

问:人何以故不堕四意止?

报:用不念苦、空、非身、不净故,不堕四意止。若人意常念苦、空、非身、不净行道者,常念是四事不离,便疾得四意止也。

问:何等为身意止?谓念老、病、死,是为身意止。何等为痛痒意止?谓所不可意,是为痛痒意止。何等为意意止?谓已念复念,是为意意止。何等为法意止?谓往[4]时为行,还报为法,亦谓作是得是,是为法意止也。

四意止有四辈:一者念非常意止,二者念苦身意止,三者念空有意止,四者念不净、乐意止,是为四意止。一切天下事,皆堕身、痛痒、堕法[5],都卢[6]不过是四事也。

四意止者,一者,但念息不邪念;二者,但念善不念恶;三者,自念身非我所,万物皆非我所,便不复向;四者,眼不视色,意在法中,是名为四意止也。

道人当行四意止,一者眼、色,当校计身中恶露;二者意欢喜念乐,当念痛痒[7]苦;三者我意嗔,他人意亦嗔,我意转,他人意亦转,便不复转意;四意[8]者,我意嫉,他人意亦嫉,我念他人恶,他人亦念我恶,便不复念,是为法也。

身意止者,自观身,观他人身。何等为身?欲言痛痒是身,痛[9]无有数;欲言意是身,复非身,有过去意[10]、未来意;欲言法是身,复非身,有过去、未来法;欲言行[11]是身,行无有形,知为非身。得是计,为四意止也。

意不堕色念,识亦不生。耳、鼻、口、身亦尔。意不在身为心[12];意不在痛痒,意不在念,意不在法为心[13]也。

注释

[1]“今有”,《资》作“念有”,《碛》《普》《南》《径》《清》作“念有身”。

[2]“为”,诸本无。

[3]“意”,《资》作“自”,《碛》《普》《南》《径》《清》作“目”。

[4]“往”,诸本作“住”。

[5]“堕法”,疑为“意、法”之误,诸本作“随意随法”。

[6]都卢:即统统、一概如此。

[7]“痒”,诸本无。

[8]“意”,诸本无。

[9]“痛”,疑为“痛痒”。

[10]“意”,诸本无。

[11]行:此处指五阴中的行阴,即具有意志、造作等功能的心理。所以下文说行无有形。

[12]“心”,《碛》《普》《南》《径》《清》作“止”。

[13]“心”,《碛》《普》《南》《径》《清》作“止”。

译文

第一行是直念。什么叫作直念?意思是说,不念想万物,意想不堕于万物之中,此为直念;念想万物,意想堕于其中,即是不直念。

所谓“四意止”,其第一意止是令身的观念熄灭;第二意止是念想痛痒等感受的性质;第三意止是念想意随气息出入;第四意止是念想诸法因缘。此总为四意止。

行道的人应当念想此四意止。其一当念:我前世由于爱身,所以今世不得解脱;其二当念:现今这身有如极厉害的怨家迫害着我。为什么要如此念想?如此所贪欲的由爱而生,应当断除,就可以断除,此为外身观止。

所谓“四意止”,意止的意,是,意不执着于身为“止”,意不执着于痛痒感受为“止”,意不执着于意为“止”,意不执着于法为“止”。意完全随色等产生的观念,乃是“不止”。

问:世人为什么不随顺四意止?

答:因为不念想苦、空、非身、不净,所以不随顺四意止。如果人们的意识经常念想苦、空、非身、不净而行道,经常念想此四事而不分离,便会迅疾获得四意止。

问:什么是身意止?所谓念想老、病、死,此为身意止。什么是痛痒意止?所谓(一切感受)皆所不可意,此为痛痒意止。什么是意意止?所谓已经念想,重复念想(念念生灭),此为意意止。什么是法意止?所谓往时所作为行,由此还报为法,也就是说,作是(业)得是(果),此为法意止。

四意止有四类:一念想非常意止;二念想苦身意止;三念想空、有意止;四念想不净、乐意止。此为四意止。一切天下事,都处在身、痛痒、意、法的范围,统统不过此四事。

所谓“四意止”,一是但系念于息而不邪念;二是但念想善而不念想恶;三当自念想:此身非我所有,万物非我所有,由此便不再趋向;四是眼不视色,意系于法中。此即名为四意止。

修道的人应当修行四意止。一、对于眼与色,应当比较计算身中种种恶浊腺液;二、对于意所欢喜、念想为乐,应当念想痛痒等感受为苦;三、我意嗔怒,他人意也会嗔怒,我意转变,他人意也会转变,如此意想,便不再转起意念;四、关于意,我意嫉妒,他人意也会嫉妒,我念他人恶,他人也会念我恶,如此意想,便不再起念,此即是法。

所谓“身意止”,指自观己身,观他人身。什么是身?如果说痛痒是身,则痛痒多到无数;如果说意是身,则也是非身,因为有过去意、未来意;如果说法是身,则也是非身,因为有过去法、未来法;如果说心行是身,则此行无有形状,知为非身。达到这样的思考,就是四意止。

意若不堕于有色的念想,关于色的识也不会发生。耳、鼻、口、身四识,也是如此。应该以意不执着于身为心;同样,应该以意不执着于痛痒,意不执着于念想,意不执着于法为心。

原典

问:谁主知身、意、痛痒者?

报:有身,身意知;痛痒,痛痒意知;意意,意意知[1];有饥,饥意知;有渴,渴意知;有寒,寒意知;有热,热意知。以是分别知也。身意起身意,痛痒意起痛痒意,意意起意意,法意起法意。

四意止谓意念恶,制使不起,是为止也。

四意止亦随四禅[2],亦随四意止。随四意止为近道,不着恶便善意生。四禅为四意定,为止[3]意也。

行道有四因缘,一止身,二止痛痒,三止意,四止法。止身者,谓见色念不净;止痛痒者,谓不自贡高;止意者,谓止不嗔恚;止法者,谓不疑道。

人行四意止,意[4]起念生,即时识对行药[5]。得一意止,便得四意止也。

四意定,一者,自观身,亦复观他人身;二者,自观痛痒,亦复观他人痛痒;三者,自观心,亦复观他人心;四者,自观法因缘,亦复观他人法因缘。如是身,一切观内外因缘成败之事,当念我身亦当成败如是,是为四意定也。

人欲止四意,弃为外,摄为内。已摄意,为外弃为内也。

观他人身,谓自观身不离他[6],便为观他人身。若[7]观他人身,为非。痛痒、意、法亦尔也。自贪身当观他人身,念他人身便自观身,如是为意止。

问:意见行何以为止?

报:意以自观身贪,便使观他人身,为意从贪转故应止。若意贪他人身,当还自观身也。

注释

[1]“意意,意意知”,疑为“意,意意知”,诸本作“意意知”,不从。

[2]“四禅”,疑下缺“四禅”。

[3]“止”,诸本作“正”。

[4]“意”,诸本无。

[5]“药”,诸本作“乐”。

[6]“离他”,诸本作“离意”。

[7]“若”,底本为“苦”,疑为“若”之误。

译文

问:谁是主宰感知身、意、痛痒者?

答:有身,由身的意感知;痛痒,由痛痒的意感知;意,由意的意感知;有饥,由饥的意感知;有渴,由渴的意感知;有寒,由寒的意感知;有热,由热的意感知。因此,是分别地感知。意思是说,身的意念生起身的意念,痛痒的意念生起痛痒的意念,意的意念生起意的意念,法的意念生起法的意念。

所谓四意止,意思是说,意若念恶,控制使其不起,即是止。

四意止也随从四禅;四禅也随从四意止。随从四意止是为了接近道,不沾染恶便是善意生。四禅就是四意定,为的是控制意的运行。

行道有四种因缘,一是止身,二是止痛痒,三是止意,四是止法。所谓止身,指遇见色身念想不净;所谓止痛痒,指不自高自大;所谓止意,指制怒不嗔恚;所谓止法,指不怀疑道。

人们修行四意止,当意起念生时,应即时识别,对症下药。若获得一意止,便能达到四意止。

所谓四意定,一是自观己身,也观察他人身;二是既观自己的痛痒,也观察他人的痛痒;三是既观自心,也观察他人心;四是既观自法因缘,也观察他人法因缘。如此观身,观察一切内外因缘成败等事,应当思念:我身也必然会如此成败。此为四意定。

人若想制止四意的活动,应弃其外向,而摄之为内。已经收心摄意,就是弃外为内。

所谓观他人身,自观己身而不离他人身,便是观他人身。如果观他人身,则非。观他人痛痒、意、法,也是这个意思。自贪己身,应当观察他人身;念想他人身,便当自观己身。如此观想,名为意止。

问:意正在运行,如何加以制止?

答:意由自观己身而生贪爱,便令其观察他人身,为的是令意从贪爱中转变,并加以制止。如果意是贪爱他人身,则应当回过来自观己身。

原典

有时自身观,不观他人身;有时当观他人身,不当自观身;有时可自观身,亦可观他人身;有时不可自观身,亦不可观他人身。

自观身者,为校计观他人身意不止,须自念身为着,便转着他人身。

观他人身,为见色肥白,黛眉赤唇。见肥当念死人胀,见白当念死人骨,见眉黑当念死人正黑,见朱唇当念血[1]正赤。校计身诸所有,以得是意,便转不复爱身也。

观有内外,嫉、恚、疑[2]当内观;贪淫当外观。贪当念非常败,淫当念对所有恶露,如自观身淫[3],当念四断意也。

观有两辈:一者观外,二者观内。观身有三十六物[4],一切有对,皆属外;观无所有为道,是为内观也。

观有三事:一者观身四色,谓黑、青、赤、白[5];二者观生死;三者观九道。观白见黑为不净。

当前闻以学后得道,未得道为闻,得别为证。得,为知也。

观有四种:一者身观,二者意观,三者行观,四者道观,是为四观。譬如人守物,盗来便舍物视[6]盗;人已得观,便舍身观物也。

观有二事:一者观外诸所有色,二者观内谓无所有。观空已,得四禅。观空无所有,有意、无意无所有,是为空。亦谓四弃,得四禅也。

注释

[1]“血”,《资》作“面”,《碛》《普》《南》《径》《清》作“面血”,皆不从。

[2]“疑”,诸本作“痴”。

[3]“淫”,《碛》《普》《南》《径》《清》作“疾”。

[4]三十六物:据《增一阿含经》卷二十五中说,人身有三十六种不洁净物,如皮、肉、骨、筋、涎、痰、脓、血等。是观身不净的禅定中观想的对象。

[5]黑、青、赤、白:指人体骨骼的四种颜色,也是观身不净的禅定中观想的对象和出现的幻象。后来一般作青、黄、赤、白。

[6]“视”,《资》《碛》《普》《南》《径》作“观”。

译文

有时自观己身,不观察他人身;有时应当观察他人身,不应当观察自身;有时可以自观己身,也可以观察他人身;有时不可以自观己身,也不可以观察他人身。

所谓“自观己身”,由于反复算计观察他人身,其意不能止于他人身上,则必须自念己身,令意专注于己身,由此再转移注意力到他人身上。

所谓“观他人身”,就是见他人身色肥白,黛眉红唇。见肥应当念想死人的肿胀相,见白应当念想死人的骨骼相,见眉黑应当念想死人正在变黑,见红唇应当念想流血正红。这样较量算计身体的诸所有,由此获得这样的意想,便会转变成不再爱己身。

观有内有外。对于嫉妒、嗔恚、疑惑,应当内观;对于贪爱、邪淫,应当外观。对于贪爱,应当念想非(无)常、败坏;对于邪淫,应当有针对性地念想所有恶浊腺液,如自观己身邪淫,应当念想四断意。

观有两类:一是观外,二是观内。观察身有三十六种不净之物,从及一切可见之物,都属于观外;观无所有是道,乃是观内。

所谓观有三件事:一是观想身的四种颜色,所谓黑、青、赤、白;二是观想生死非(无)常;三是观想身之七窍、二便等“九道”。观想白色(骨)而现见黑色,是为不净。

应当首先听闻正法,然后学习,最后得道。尚未得道,属于“闻”的阶段,得道别称“证”,“得”就是知。

观有四种:一是身观(观身),二是意观(观意),三是行观(观行),四是道观(观道),是为四观。譬如有人看守物品,盗贼来了,便舍弃物品监视盗贼;人已观察得到身,便舍弃其观身而观物了。

观有二件事:一是观察外在的所有色相,无所有;二是观察内在本质,无所有。观空已毕,达到四禅。观空无所有,有意、无意也无所有,此乃是空。也称之为四弃,即得到了四禅。

原典

欲断世间事,当行四意止;欲除四意止,当行四意断。

人堕贪[1],贪故,行四神足飞。

但有五根,无有五力,不能制。但有五力,无有五根,不生得四神足。尚转五力,能制上次十二品。

四意断不作现在罪,但毕故罪,是为四意断也。毕故不受新,为四意止。故毕新止为[2]四意断。故竟新[3]断为四神足。

知足不复求守意,意为毕,生为新,老为故,死为身体坏败,为尽也。

四意断,谓常念道,善念生[4]便恶念断,故为断恶[5]道。善念止便恶念生,故为不断也。

四意断者,意自不欲向恶,是为断,亦谓不念罪断[6]也。

注释

[1]堕贪:“堕”,《碛》《普》《南》《径》《清》作“除”。按:此“贪”应是“欲”的别译,指追求神足的强烈愿望,所谓欲增上故得三摩地,一般归为四神足中的第一神足。

[2]“止为”,诸本作“止为止为”。

[3]“竟新”,《资》《碛》作“意新”,《普》《南》《径》《清》作“意断”。“竟”与“毕”同义,“故竟新断”与上文“故毕新止”的含义相同。

[4]“生”,诸本无。

[5]“恶”,底本作“息”,诸本作“恶”,据改。诸本在“为断恶道”下为“念善念止便恶念念生”,不从。

[6]“断”,诸本作“为断”。

译文

要想断除世间事,应当修行四意止;要想除却四意止,应当修行四意断。

有人堕于强烈的贪欲,由于这种贪欲,所以修行四神足飞行。

但有信等五根,而没有信等五力,不能制意。但有信等五力,而没有信等五根,不能产生、获得四神足。如果再能转为信等五力,就能控制上述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等所谓十二品。

所谓“四意断”,指不做现在罪,但是完结过去罪,此为四意断。完结过去罪不再顺受新罪,乃是四意止。旧罪完毕,新罪止犯,乃是四意断。旧罪结束,新罪断除,乃是四神足。

知足即不再守意,其意为毕(完毕);生名为新,老为故(旧),死为身体坏败,就是终尽。

所谓“四意断”,意思是说,经常念想道,善的念想生起,便是恶的念想断除,所以是断恶道。善的念想停下来,恶的念想便即生起,所以是不断(恶道)。

所谓“四意断”,指意自身不欲趋向于恶,此为断,也叫作不念罪断。

原典

四神足,一者身神足,二者口神足,三者意神足,四者道神足。念飞,念不欲灭,不随道也。

四伊提钵,四为数,伊提为止,钵为神足。欲飞便飞,有时精进坐七日便得,或七月[1],或七岁也。

得神[2]足可久在世间,不死有药:一者意不转,二者信,三者念,四者有谛[3],五者有黠,是为神足药也。

得四神足,不久在世间,有三个因缘:一者自厌其身臰[4]恶故去;二者无有人能从受经道故去;三者恐恶[5]人诽谤得罪,故去也。

神足九辈,谓乘车马、步疾走,亦为神足;外戒坚亦为神足,至诚亦为神足,忍辱亦为神足也。

行神足,当飞意。问:何为飞意?报:有四因缘:一者信,二者精进,三者定,四者不转意。

何等为信?信飞行。何等为精进?飞行。何等[6]定?[7]何等为不转意?谓着飞行不转意也。

身不欲行道,意欲[8]便行,神足如是,意欲飞即能飞也。

注释

[1]“七月”,底本为“七日”,诸本作“七月”,据改。

[2]“神”,诸本作“四神”。

[3]有谛:此谛,为审视义,有留意专心的意思,指注意力集中。刘勰新论·专学篇》:“心不在学而强讽诵,虽入于耳而不谛于心。”

[4]臰,“臭”的俗字。

[5]“恶”,诸本无“㤪”。按:“㤪”疑为“怨”和“”的异体字,即“怨”。

[6]“何等”,诸本作“何等为”。

[7]“何等定?”,其后《大正》有“飞行”二字。

[8]“意欲”,其后《大正》有“行”字。

译文

所谓“四神足”,一为身神足,二为口神足,三为意神足,四为道神足。念想飞行,念想不欲灭却,不随顺于道。

所谓“四伊提钵”,四是数,伊提译为止,钵译为神足。想飞便飞,有时精进坐禅,七日便能获得,或者七月,或者七岁。

获得神足,可以长久住在世间。不死有药:一是意专一而不转移,二是坚信,三是念想,四是有专一的心理,五是有黠慧,此为神足药。

获得四神足,而不长久住在世间,有三个原因:一是自厌其身,以身是臭恶的缘故,所以从世间离去;二是无有人能从其听受佛经之道,所以从世间离去;三是担心一些怨恶的人诽谤得罪,所以从世间离去。

神足有九类,所谓乘车马,步疾走,也属于神足;外戒坚定也是神足,信仰至诚也是神足,忍辱也是神足。

修行神足,应当有飞的意念。问:什么是飞的意念?答:有四种因缘;一是信,二是精进,三是定,四是不转意。

什么是信?坚信飞行。什么是精进?飞行。什么是定?飞行。什么是不转意?专注于飞行而不转变意念。

身并没有行道的欲望,意想行道便能行道。神足也是如此,意想飞行,即能飞行。

原典

五根譬如种物,坚乃生根,不坚无有根。

信为水雨,不转意为力。所见万物为根,制意为力也。

信根中有三阴,一为痛痒,二为思想,三为识阴。

定根中有一阴,谓识阴也。

五根、五力、七觉意,中有一阴者,中有二阴者,中有三阴者,有[1]四阴者,皆有阴。

问:是道行何缘有阴?报:以泥洹无阴,余皆有阴也。

七觉意上三觉属口,中三觉属身,下一觉属意。何等为觉?念念为觉,念念为得,觉得是意,便随道也。

外七觉意为堕生死,内七觉意为随道。内七觉意者,谓三十七品经;外七觉意者,谓万物也。

觉者,为识事便随觉意也。有觉意便随道。觉有觉意,堕罪,觉三十七品经便正意,是为随道。觉善恶是为堕罪也。

问:何等为从谛身、意持?

报:谓身持七戒,意持三戒[2],是为身、意持也。

从谛意得休息,从四谛意因缘休。休者为止息,为思得道,为受思[3]也。贪乐道法,常行道为爱觉意;持道不失为力觉意;已得十息,身安隐为息觉意;自知已安为定觉意。身意持[4]意不走,为持。

从谛自在,意在所[5]行,谓得四谛。亦可念四意止,亦可四意断,亦可四神足,亦可五根、五力、七觉意、八行。是为自在意在所行。从谛观者,为观[6]三十七品经要,是为守意。觉者,谓觉谛[7],不复受罪也。

注释

[1]“有”,诸本作“中有”。

[2]身持七戒,意持三戒:即不行十恶而行十善。其中不贪、不嗔、不痴,为意持三戒;不杀、不盗、不淫、不两舌、不妄语、不恶口、不绮语,为身持七戒。

[3]“受思”,《资》作“受恩”。

[4]“意持”,诸本作“持意”。

[5]“在所”,诸本作“在意在所”。

[6]“为观”,底本无“观”,诸本均有,据改。

[7]“觉谛”,底本无“觉”,诸本均有,据改。

译文

信等五根,譬如植物种子,坚实才能生根,不坚则没有根。

信譬如雨水,不转意则是力。所见万物为根,控制意念为力。

信根中有五阴中的三阴:一是痛痒(感受阴),二是思想(想阴),三是识阴。

定根中有五阴中的一阴,所谓识阴是。

所谓五根、五力、七觉意,其中有五阴中一阴的,其中有二阴的,其中有三阴的,其中有四阴的,都有阴的存在。

问:此(五根、五力、七觉意)乃是道行,为什么会有“阴”的存在?答:因为唯有泥洹(涅槃)完全无阴,其余一切都有阴。

七觉意中上三觉属于口,中三觉属于身,下一觉属于意。什么是觉?念念为觉,念念为得,觉得此意,(念念不离此意)便随顺于道。

外七觉意,是堕于生死流转,内七觉意是随顺于道。所谓内七觉意,即三十七品经;所谓外七觉意,即万物。

所谓觉,指识别事物便随而觉悟的意,有觉悟的意,便随顺于道。觉有(生死)的觉意,堕于罪,觉三十七品经便是正意,此乃随顺于道。觉有善恶的觉意是为堕于罪。

问:什么是从谛身、意持?

答:所谓身持七戒,意持三戒,乃是身、意持。

所谓从谛意得休息,就是从四谛的意令因缘休。所谓休,指止息(休歇),因为从思维得道,所以是受思。由贪乐道法而常行道,是爱觉意;持道而不失,是力觉意;已经获得十息,身得安隐,是息觉意;自知已得安定,是定觉意。身与意坚持觉意而不走失,是持。

所谓从谛得自在,意在所行,意思是说,获得四谛;也可以念想四意止,也可以行四意断,也可以念四神足,也可以修五根以及五力、七觉意、八行。此即称自在意在所行。所谓从谛观,指观察三十七品经的纲要,此即为守意。所谓觉,就是觉知四谛,不再受罪。

原典

八行有内外,身为杀、盗、淫;声为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为嫉妒、嗔恚[1]、痴。是上头三法为十事在外,五道[2]在内也。

从谛守谛,从为神守,为护,谓护法[3]不犯罪。

谛为道,知非常、苦、空、非身、不净为直见。非常人计为常,思苦为乐,空计为有,非身用作身,不净计为净,是为不直见也。

何等为直见?信本因缘,知从宿命有,是名直见。

何等为直治?分别思维,能到[4]善意,是[5]为直治。

何等为直语?守善言,不犯法,如应受言,是名为直语也。

何等为直业?身应行,不犯行,是名为直业也。

何等为直业治[6]?随得道者教戒行,是名为直业治[7]也。

何等为直精进行?行无为,昼夜不中止,不舍方便,是名为直精进方便也。

何等为直念?常向经戒,是名为直念。

何等为直定?意不惑亦不舍行,是名为直定。

如是行,令贤者八业行[8]具,已行具足,便行道也。

八直有治、有行。行八直乃得出要。身不犯戒,是为直治。慧、信、忍辱是为行。身意持是名直治,谓无所念为直,有所念为不直也。

注释

[1]“嗔恚”,底本无,诸本均有,据改。

[2]“五道”,诸本作“五直”。此处之“五道”,与十恶相对而称之为内,当是三界五道的五道,即由外行十不善,则内不得出离世间的意思。

[3]“护法”,底本无“护”,诸本均有,据改。

[4]“到”,诸本作“致”。

[5]“是”,诸本作“是名”。

[6]“直业治”,底本作“直治”,诸本作“直业治”,据改。

[7]“直业治”,底本作“直治”,诸本作“直业治”,据改。

[8]八业行:后称八直,即直见、直治、直语、直业、直业治、直精进、直念、直定,也就是八正道。但不论名称与释义,都与上文所说不全相同。

译文

八行有内有外。身行为杀、盗、淫;声行为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意行为嫉妒、嗔恚、愚痴。以上三种法总为十事,在外。人、天、畜生、地狱、饿鬼五道,在内。

从四谛坚守四谛,从为神足而守,此乃为护,指护法不犯罪行。

以四谛为道,认知非(无)常、苦、空、非身、不净,此为直见。非(无)常而人们执以为常,以及思苦为乐,空执以为有,非身认作有身,不净执以为净,此为不直见。

什么是直见?相信一切本于因缘,知道从宿命而有,此名为直见。

什么是直治?分别思维,能成就善意,此为直治。

什么是直语?遵守善言,不犯法,如此相应受纳言语,此名为直语。

什么是直业?身应随法而行,不犯法而行,此名为直业。

什么是直业治?追随得道者的教戒而行,此名为直业治。

什么是直精进行?修行无为,昼夜不中止,也不舍弃方便,此名为直精进方便。

什么是直念?经常趋向经戒,此名为直念。

什么是直定?意不惑乱,也不舍弃修行,此名为直定。

如此修行,令贤者具备八种业行,业行既经具足,便是行道。

以上八直,有对治的,有实行的。实行八直,乃获得出离世间的要领。身不犯戒,乃是直治。慧、信、忍辱,是为行。身与意持戒持法,名为直治,意思是说,无所念想为直,有所念想为不直。

原典

十二部经[1]都皆堕三十七品经中,譬如万川四流,皆归大海。

三十七品经为外,思维为内。思维生道,故为内。道人行道,分别三十七品经,是为拜佛也。

三十七品经亦堕世间,亦应道。讽经口说,是为世间;意念是为应道。

持戒为制身,禅为制意[2]。行道所向意不离,意至佛,意不还也。

亦有从次第行得道,亦有不从次第行[3]得道。谓行四意止、断、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行,是为从次第;畏世间、恶身,便一念从是得道,是为不从次第。道人[4]能得三十七品行意,可不顺从数息、相随、止也。

身、口七事,心、意、识各有十事,故为三十七品。四意止、断、神足属外;五根、五力属内;七觉意、八行得道也。

注释

[1]十二部经:亦称十二分教,指佛教经典的构成形式,所谓契经、应颂、记别、讽颂、自说、因缘、譬喻、本事、本生、方广、未曾有法、论议。或者说,是佛陀说法的十二种经典形式。一般用以代表全部佛典。

[2]“制意”,底本作“散意”,疑为“制意”之误。

[3]“次第行”,底本为“次行”,诸本作“次第行”,据改。

[4]“人”,诸本作“入”。

译文

佛说十二部经都反映在三十七品经中,譬如万川四流,皆归大海。

三十七品经为外,自心思维为内。由于思维才能产生“道”心,所以为内。修道的人行道,思维分别三十七品经,就是拜佛。

三十七品经能堕于世间,也能悟入道中。诵经口说,是为世间;意识念想,乃是相应于道。

持戒在于控制身,行禅在于控制意。所行随从其愿,其愿也随从所行。行道所向往的意念,不能离失,意念至于佛,意即不再退还。

也有循序按次第修行得道,也有不循序按次第修行得道。也就是说,修行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意、八行,此是按次第;由于畏惧世间,厌恶生身,便一念之间从此得道,此是不按次第。修道的人能获得三十七品所行的意止,可以不顺从数息、相随、止。

属于身、口的有七事,属于心、意、识的各有十事,所以总为三十七品。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属于外;五根、五力属于内;七觉意、八行由此得道。

原典

泥洹有四十辈[1],谓三十七品经并三向[2]。凡四十事,皆为泥洹。

问:数息为泥洹非?

报:数息、相随,鼻头止意,有所着,不为泥洹。

问:泥洹为有不?

报:泥洹为无有,但为苦灭,一名意尽。

难:泥洹为灭。

报:但善恶灭耳。[3]

知行者,有时可行四意止,有时可行四意断,有时可行四神足,有时可行五根、五力、七觉意、八行。

谛者,为知定、乱。定为知行,乱为不知行也。

问:何以故正有五根、五力、七觉意、八行?

报:人有五根,道有五根;人有五力[4],道有五力;人有七使[5],道有七觉意;行有八直[6],应道八种。随病说药,因缘相应。

眼受色,耳闻声,鼻向香,口欲味,身贪细滑,是为五根。何以故名为根?已受,当复生故,名为根。

不受色、声、香、味、细滑,是为力;不堕七使,为觉意;已八直,为应道行。

五根坚意,五力为不转意,七觉为正意,八行为直意也。

问:何等为善意?何等为道意?

报:谓四意止断、神足、五根、五力,是为善意。七觉意、八行,是为道意。有道善,有世间善。从四意止至五根、五力,是为道善;不淫、两舌、恶口、妄言、绮语、贪、嗔、痴,是为世间善。

谛见者,知万物皆当灭,是为谛;见万物坏败,身当死,以不用为忧,是为谛观。

意横、意走,便责对,得制,是为除罪[7]。诸来恶不受为禅。

一心内意十二事:智慧[8],七为数,八为相随,九为止,十为观,十一为还,十二为净,是为内十二事。外复十二事:一为目,二为色,三为耳,四为声,五为鼻,六为香,七为口,八为味,九为身,十为细滑,十一为意,十二为爱欲,是为外十二事也。

术阇[9]者为智,凡有三智[10]:一者,知无数世父母、兄弟、妻子;二者,知无数世白黑、长短,知他人心中所念;三者,毒以断。是为三也。

所谓沙罗惰怠者[11],为六通智[12]:一为神足,二为彻听,三为知他人意,四为知本所从来,五为知往生何所,六为知索漏[13]尽,是为六也。

注释

[1]“辈”,诸本作“事”。

[2]三向:《碛》《普》《南》《径》《清》作“三空”。三向,指阿罗汉前的三种向道,即预流向、一来向、不还向。若作“三空”,当指三解脱门,所谓空、无相、无愿。

[3]“难:泥洹为灭。报:但善恶灭耳”,《频伽》作“难泥洹为且灭,恶善但报灭”,不通。

[4]人有五力:指眼、耳、鼻、舌、身等具有识别和感受的能力。

[5]人有七使:使谓驱使、支使,是烦恼的异名。此处指中国传统上所说的七情。

[6]行有八直:即上述直见、直治、直语等八直行。

[7]“除罪”,《资》作“阴罪”。

[8]“智慧”,疑为“六慧”之误。

[9]术阇:疑是梵文jñāna的古代音译,意译智。

[10]三智:即三达、三明:(一)宿命智;(二)生死智(天眼智);(三)漏尽智。

[11]沙罗惰怠者:沙罗,疑为沙弥(梵文的古译)。泛指初学佛教的人。沙罗惰怠者,即沙弥惰怠者,指乐于神通而不继续深修佛道智慧的学者。谢敷的《安般守意经序》有对这种学徒的专门批评,谓其将“轮回五趣,亿劫难拔”。

[12]六通智:即六通,六种神通。

[13]索漏:诸本作“素漏”。索即缠、缚义,与漏义同,皆指烦恼。

译文

泥洹有四十类,即三十七品经及三向。此四十事都是为了泥洹。

问:数息是泥洹不?

答:数息、相随,念系鼻头,制止意想,都有所执着,不是泥洹。

问:泥洹为“有”不?

答:泥洹为“无有”。唯是苦的灭尽,另有一名叫意尽。

问:有置难于“泥洹为灭”的说法。

答:但指灭除善恶的(分别)。

所谓“知行”,有时可行四意止,有时可行四意断,有时可行四神足,有时可行五根、五力、七觉意、八行。

所谓“谛”,就是了知定与乱。定是知行,乱是不知行。

问:为什么恰巧有五根、五力、七觉意、八行?

答:因为人有眼等五根,道有信等五根;人有眼等五种感知能力,道便有信等五种能力;人有七情驱使,道有七觉意;修行有直见等八直,即相应于道的八种。随病说药,因缘相应。

眼受色,耳闻声,鼻向香,口欲味,身贪细滑,此是五根。为什么名之为根?因为已经受纳完了,还要继续发生,所以名根。

不受纳色、声、香、味、细滑,此即是力;不为七情驱使,此即是觉意;已行八直,即是相应于道的修行。

五根是坚定的意,五力是不可转移的意,七觉是正确的意,八行是正直的意。

问:什么是善意?什么是道意?

答:四意止、四意断、四神足、五根、五力,乃是善意。七觉意、八行,乃是道意。有道善,有世间善。从四意止到五根、五力,乃是道善;不邪淫,不两舌、恶口、妄言、绮语,以至不贪、嗔、痴,乃是世间善。

所谓“谛见”,知道万物皆当灭亡,此为谛;见到万物坏败,身当死灭,由此不再忧虑,此为谛观。

意念横流,意念走失,立即追究应对,得以控制,此为除罪。诸种罪过来时不受纳,是为禅。

一心之中,内意有十二事:眼、耳、鼻、舌、身、意六种智慧,七为数息,八为相随,九为止,十为观,十一为还,十二为净。此为内十二事。外也有十二事:一为眼,二为色,三为耳,四为声,五为鼻,六为香,七为口,八为味,九为身,十为细滑,十一为意,十二为爱欲。此为外十二事。

所谓“术阇”,是智。总有三种智:一、了知无数世父母、兄弟、妻子;二、了知无数世白黑、短长,了知他人心中所念;三、烦恼诸毒断尽。此为三智。

所谓“沙罗惰怠”,为六通智:一为神足,二为能听到一切,三为知道他人的心意,四为知道本从何所来生,五为知道死后往生何处,六为知道诸烦恼索、漏灭尽。此为六通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