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元孫文川伯澂葺述

江甯陳作霖伯雨編纂

齊。

建元寺

建元寺,齊高帝踐阼時所置,故以建元名其寺焉。寺在青溪上,東南角有募士橋,吳大帝募勇士處也。梁沙門僧護、僧韶皆居於是。簡文帝為太子時,亦於此迎佛云。

攷證:

建康實錄:青溪北源亦通後湖,出鍾山西。今建元寺東南角度溪有橋,名募士橋,吳大帝募勇士處。

梁京師靈曜寺釋僧盛傳:時有建元寺僧護、僧韶,齊德比譽。

梁簡文帝集有謝敕參迎佛啟云:臣綱啟,主書周昂奉宣敕旨,曲賫恩參,臣即到建元寺奉候法身。

毗耶離寺。

毗耶離寺,未詳所在。齊建元時,西域僧求那毗地來京師,敕使居之。

攷證:

齊建康正觀寺求那毗地傳。毗地,中天竺人。齊建元至京師,止毗耶離寺。

正觀寺。

正觀寺,在秦淮水側。齊時,中天竺僧求那毗地以所得供獻,營造此寺。重閣層門,殿堂整飾。以中興二年卒。梁初,復有僧伽婆羅者,亦外國僧,止於寺。武帝甚加禮接,令譯經於壽光殿古雲館中,與毗地講席繼軌焉。

攷證:

齊建康正觀寺求那毗地傳:毗地為人宏厚,南海番人,咸宗事之。供獻皆受,悉為營法。於建業淮側,造正觀寺以居。重閣層門,殿堂整飾。以中興二年,卒於所任。梁初復有僧伽婆羅者,亦外國僧。至京師,止正觀寺。今上甚加禮接。(案高僧傳係梁時作,今上謂梁武帝。)敕於正觀寺,及壽光殿古雲館中,譯出大阿育王經、解脫大論等,凡十部,三十三卷。

齊眾造寺。

眾造寺建於齊時,譯其命名之義,疑為募資所造也。王僧達請僧遠居之。(案:梁普通中置眾造寺,而王僧達則卒於齊時,是齊先有此寺名。如何氏捨宅為伽藍,趨勢者助財造構,輕薄者因呼為眾造。若非齊有此寺,安得預以梁寺譏之?)

攷證:

齊上定林寺釋僧遠傳:瑯邪王僧達,才貴當世,藉遠風素,延止眾造寺。遠周貧濟乏,身無餘財。

崇聖寺。

崇聖尼,寺也,未詳所在。齊有慧首尼居之。

攷證:

南史劉穆之傳,穆之孫彪,坐與亡弟母楊別居,死不殯葬,崇聖寺尼慧首剃頭為尼,以五百錢買棺,以泥絙轝送葬,為有司所奏。

孔子

丹陽郡之東南長樂橋(當今之馬道街一帶),舊有宣尼廟,晉太元中所置也。至齊遷於樂遊苑東,而以舊地為浮圖,人呼為孔子寺,亦名孔子巷云。

大仁寺

大仁寺在長樂橋東孔子巷中。

攷證:

張敦頤六朝事迹編類:孔子廟在樂遊苑東,隔青溪,奉聖亭侯所奉之廟也。舊在溪南丹楊郡之東南,本東晉所立,中廢。宋元嘉十九年,詔復孔子廟,至齊遷今處,以舊地為浮圖,今名孔子寺,亦名孔子巷,在城東南五里古長樂橋東。

景定建康志:孔子巷在大仁寺西南,古長樂橋東一里。

興福寺。

興福寺,齊京師人為釋道儒而造也。寺本張敬兒故宅,伏誅後入官,眾買得之,以居道儒。時有釋慧芬,亦居是寺焉。

攷證:

齊興福寺。釋道儒傳:長沙玉請為戒師,盧丞相伯仲孫(此六字疑有誤)共買張敬兒故宅,為儒立寺,今興福寺是也。

齊興福寺。釋慧芬傳:以齊永明三年卒於興福寺。

洞玄寺

洞玄寺,齊永明元年所置也。有僧法可立石。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洞玄寺在城東南三十里,齊永明元年賜額,僧法可立石。可考。

山茨寺

山茨寺在鍾山側,周彥倫所立之精舍也,延沙門法紹居之,而僧拔、慧照高名並美。又有張融者,善玄言,彥倫每與遇於精舍,揮麈共談,彌日不解焉。

攷證:

齊瑯邪攝山釋法度傳:時有沙門法紹,業行清苦,譽齊於度,而學解優之,時人號曰北山二聖。紹本巴西人,汝南周彥倫去成都,招其同下,止於山茨精舍。

齊上定林寺釋僧柔傳:時鍾山山茨精舍,又有僧拔、慧照,皆弱年英邁,並著高名。

張融集門論註。周彥倫於山茨精舍與張融遇,輒以玄言相滯,彌日不解。

太昌寺

太昌寺,齊僧宗所自造也。宗善講經,以從來信施,構茲梵宇焉。

攷證:

齊京師太昌寺僧宗傳、宗講涅槃、維摩、勝鬘等經,近盈百編。以從來信施,造太昌寺居之。

隱靈寺。

隱靈寺,未詳其所在。齊永明以來,佛會極盛。每四月八日,敕遣宦閽守門,男女分日頂禮。然終以寺大容奸,僧尼並皆誅死云。

攷證:

梁元帝金樓子興王篇。齊武帝時,隱靈寺雕飾炫麗,四月八日皆往。往以宦閽防門,有禮拜者,男女不得同日至也。僧尼並皆妍妙,俗心不盡,或以箱簏貯姦人而進之。後為覘伺所得,並皆誅死。

齊安寺(妙淨寺)。

齊安寺,齊世祖舊宅也。踐阼後,遂捨為寺。在秦淮之南,前臨官路,後接高隴(即長干里),與宋興寺相望。至趙宋,遂改為妙淨寺云。

攷證:

王荊公集李璧注:齊安寺,齊武帝宅也。宋興,又在其北。齊安今為妙淨寺,前臨官路,後接高隴,面淮。

普宏寺。

普宏寺,未詳其所在。齊時寺僧智稱、慧温講律誦法,為道俗所重。竟陵文宣王復圖釋寶亮形於寺壁焉。

攷證:

齊京師樂安寺釋智稱傳。文宣請於普宏講律,僧眾數百,皆奉卷承旨。

齊京師後岡釋僧侯傳:時普宏有釋慧温,亦誦法華、維摩、首楞嚴,蔬苦有志節。

齊京師靈味寺釋寶亮傳,文宣圖其影像於普宏寺。

禪靈寺。

禪靈寺,齊永明七年武皇帝之所造,施捨傾貲。竟陵文宣王嘗稱其信心明照,宮人出家者,許其入寺焚修,蓋尼寺也。時越州獻自然珠佛像,均置剎下,敕謝瀹為碑文,徐希秀書之。監造者為虎賁中郎將潘敞。後因與呂文顯私登門樓,械繫尚方,罰亦重矣。賜額曰禪靈,識者以為有禪授之讖。逮東昏侯淫侈,剝寺塔寶珥為潘妃殿飾,兆殆應於此與?其地當秦淮運瀆之交,有渚(即今之范家塘)、有橋(即今之斗門橋),江淹嘗宿於渚側而得異夢。梁侯景作亂,初登寺樓以望柳仲禮之師,後王僧辯來討,亦由淮入渚,蓋當詣臺之孔道云。

攷證:

南齊書竟陵王子良傳,永明末,上將射雉,子良諫曰,伏度陛下以信心明照,所以傾金寶於禪靈。

金樓子后妃篇:齊武帝時,內人出家為異衣,住禪靈寺者,猶愛帶之如初。

南齊書祥瑞志,永明七年,越州獻白珠,自然作照,惟佛像長三寸,上起禪靈寺,置剎下。

又謝瀹傳:上起禪靈寺,敕瀹撰碑文。

又徐爰傳:爰子希秀,甚有學解,並閑篆隸。禪靈寺碑,希秀書也。

南史呂文度傳,虎賁中郎將潘敞掌監工作,上使造禪靈寺,新成,車駕縱觀,甚悅。敞喜,要呂文顯私登南門樓。上知之,繫敞上方,而出文顯為南譙郡。

齊書五行志,世祖起禪靈寺,初成,百姓縱觀。或曰,禪者,授也。靈非美名,所授必不得其人。

南史東昏侯紀,禪靈寺塔諸寶珥,皆剝取以施潘妃殿飾。

景定建康志:運瀆六橋,次南禪靈橋,次南運瀆。臨淮有一新橋,對禪靈渚。

建康實錄:江淹嘗為宣城守,罷歸,泊禪靈寺渚,夜夢一人稱張景陽,謂曰:前有匹錦相寄,今可見還。

梁書侯景傳,柳仲禮、裴之高、陳文徹、鄱陽世子嗣並緣淮造柵。及旦,景方覺,乃登禪靈寺門樓望之。

景定建康志表:梁元帝承聖元年三月,王僧辯督諸軍至張公洲,乘潮入淮,進至禪靈寺前。

集善寺(法雲寺)。

集善寺。在鍾山之西。齊豫章王薨,世祖敕貨雜物服飾,為造此寺。唐初毁,後復置為義章院,改法雲寺(此非六朝之法雲寺也)。宋建炎中廢。

攷證:

南齊書豫章王嶷傳,王薨後,第庫無見錢,世祖敕貨雜物服飾,得數百萬,起集善寺。

至正金陵新志:法雲寺舊在城外東北十里蔣山,寺西門舊有章義橋,圖經云:本齊集善寺,唐初輔公祏亂毁,後復置為義章院,改法雲,建炎兵火廢。

法雲寺。

法雲寺,在雞籠山旁,齊竟陵王子良之邸內也。永明中,子良嘗招集名僧,開講於此寺。至梁雲光法師,宗風未墜。陳時,寺僧慧拔復傳業於張譏焉。

攷證:

沈約集為竟陵王發講疏:以永明元年二月八日,置講席於上邸,集名僧於帝畿,皆深辨真俗,洞測名相,分微靡滯,臨疑若曉,同集於邸內之法雲精廬。

建康實錄雲:光居法雲寺講經,花墜。

陳書張譏傳,吳郡陸元朗、宋孟博、法雲寺沙門慧拔皆傳其業。

石室寺

石室寺在鍾山之後岡,釋僧侯安禪之所也。時江左象教愈盛,齊文惠、文宣皆深敬信,而僧侯獨空山宴坐,不趨邸第焉。

攷證:

齊京師後岡石室。釋僧侯傳:還都,於後岡創立石室,以為安禪之所。

棲霞寺(功德寺,妙因寺,普雲寺,嚴因崇報寺,虎穴寺)。

棲霞寺在江乘之攝山,其狀似繖,亦名繖山。山多草藥,可以攝養,故以攝為名。處士明僧紹抗迹人外,於宋泰始中遊此山,刊木翦茅,二十許年不交俗士,惟與釋智度往來,待以師友之敬。齊永明七年,捨宅為棲霞精廬,請度居之。先是,有道士欲以寺地為館,住者輙死,自度駐錫之後,羣患皆息。俄見靳尚通名,願為是山護法,受菩提戒而去,由是度名重一時。僧紹之子臨沂令仲璋於西峯石壁與度鐫造無量壽佛并二菩薩,皆高三丈餘,而齊文惠太子、豫章文獻王、竟陵文宣王等雕琢營飾,遂成億萬化身,是為千佛巖。巖下有白乳泉,其側有齊巴東獻武公墓,後有天開巖,尤據一山之勝。梁時,寺僧僧朗為武帝所敬,南蘭陵蕭琛遁迹茲山,深相契慕,遺言葬法師墓傍,因之寺中有朗、詮二師,居士明僧紹治中蕭琛塑像圖。元帝為湘東王時撰棲霞寺碑,文極典麗,江總持則敘事詳備過之,而總持又侍陳後主同遊,賦詩不下十數首,則與攝山之緣獨深焉。其地僻處深山,雖北軍渡江,兵火不及,隋文帝猶於寺造石塔以葬舍利。唐高祖改為功德寺,會昌中廢,旋復。南唐號妙因寺,宋太平興國中號普雲寺,景德初仍為棲霞禪寺,元祐中改嚴因崇報寺,又號虎穴寺,然至今人皆呼之為棲霞

國朝乾隆中,大吏於中峯之左,恭建棲霞行宮,以駐清蹕。有春雨山房、太古堂、武夷一曲精廬、話山亭、夕陽樓、石梁精舍、白下、卷阿諸勝。南巡篇章,於茲尤富。山巔有銀杏二株,蒼蔚奇古,實六朝時物。咸豐以後,寺僧僅構數椽於山麓,以安瓶鉢云。

攷證:

江總集有攝山棲霞寺碑,其略云:南徐州琅邪郡江乘縣有攝山,其狀似繖,亦名繖山。尹先生記云:山多草藥,可以攝生,故以攝為名焉。

景定建康志棲霞寺注:明僧紹,宋泰始中遊此山,刊木結茅,二十許年,遂捨為寺。

齊琅邪攝山釋法度傳:宋末遊於京師,高士明僧紹抗迹人外,隱居琅邪之攝山,挹度清真,待以師友之敬。及亡,捨所居為棲霞精舍,請度居之。先有道士欲以寺地為館,住者輒死,及後為寺,猶多恐動,自度居之,羣妖皆息。經歲許,忽聞人馬鼓角之聲,俄見一人持紙名通度曰:靳尚。度前之,尚形甚都雅,羽衛亦嚴,致敬已,乃言主此山七百餘年,神道有法,物不敢干,前諸棲託,或非真正,故死病繼之,亦其命也。法師道德所歸,謹捨以奉給,并願五戒永結來緣。度曰:人神道殊,毋容相屈,且檀越血食世祀,此最五戒所禁。尚曰:若備門徒,輒先去殺。於是辭去。明旦,度見一人送錢一萬,香燭刀子,疏云:弟子靳尚奉供。正月十五日,度為設會,尚又來同眾禮拜,行道受戒而去。攝山廟巫夢神告曰:吾已受戒於度,法師祠祀,勿得殺戮。由是廟祠薦止菜脯而已。

六朝事跡編類:菩提王廟神,即楚大夫靳尚也。引攝山記云:楚靳尚以讒殺屈原,天譴作蟒,穴茲山後,後人為之立廟。又引稽神錄云:靳尚神居臨沂縣。圖經云:齊永明初,有法度禪師講經於攝山,嘗患山路磽确,僧徒疲於往來,神為平治之。法度因為受菩提戒,立祠於後,故世號菩提廟。

江總棲霞寺碑又云:僧紹之子仲璋為臨沂令,於西峯石壁與度禪師鐫造無量壽佛坐,身三丈二尺五寸,通座四丈,并二菩薩侍,高三丈三寸。大同六年,龕頂放光,齊文惠太子、豫章文獻王、竟陵文宣王、始安王遙光及宋江夏王霍姬、齊田奐等琢造石像,梁臨川靖惠王復加瑩飾。又云:先有名德僧朗法師者,去鄉遼水,問道京華,梁武皇帝乃遣中寺釋僧懷、靈根寺釋慧令等詣山諮受三論大義。南蘭陵蕭琛遁世茲山,多歴年所,臨終遺言,葬法師墓側。

至正金陵新志:白乳泉在攝山千佛嶺下。又齊巴東公墓在棲霞寺側。又天開巖在攝山棲霞寺之後,去寺三里,石多特立。

梁元帝集有棲霞寺碑,其銘詞云:苔依翠屋,樹隱丹楹。澗浮山影,山傳澗聲。

江總集棲霞寺詩:丹青獨不渝。注:寺有朗、詮二師居士,明僧紹治中蕭琛塑像圖。

馮惟訥古詩記陳後主有同江僕射遊攝山棲霞寺詩,江總有入攝山棲霞寺詩,又有棲霞寺山房夜坐簡徐祭酒周尚書並同遊羣彥詩,又有靜臥棲霞寺房望徐祭酒詩,餘題多不具錄。

景定建康志:嚴因崇報寺即棲霞寺,在京城東北之攝山,去城四十五里。齊永明中置,唐高祖改為功德寺,高宗改為隱居棲霞寺,御書賜額。武宗會昌中廢,宣宗大中五年重建。南唐高越等建塔,徐鉉書額曰妙因寺。宋太宗興國五年改為普雲寺,景德五年又改為棲霞禪寺,元祐六年改賜今額,為張參政璪功德寺。

金陵梵剎志:元祐中,又名虎穴寺。

草堂寺(寶乘寺)。

鍾山草堂,齊周彥倫棲遁處也,實宋元嘉時招隱館之舊址。時有釋慧約,深達妙理,彥倫素所欽服,因於所居之前,造寺處之,名曰草堂寺。寺左為慧約置臺講經之所。逮梁大通中,武帝以光華殿施此寺,取珠貨值百萬,起重樓七閒,有無名法師與劉孝先以詩唱和焉。慧約卒於梁時,王筠撰草堂寺智者法師碑,即慧約墓碣也。寺壁有焦寶顥畫。唐會昌中廢,宋復建為寶乘寺。明初以其地為常開平王墓,徙寺唐家渡,為江水所齧而廢云。

攷證:

景定建康志:齊周顒於鍾山西立隱舍,遇休沐則歸,仍造草堂寺以處僧慧約。

又志宋雷次宗傳:召詣京邑,為築室鍾山西巖,謂之招隱館。今草堂隆報寺是其舊址。

又志引高僧傳:時有釋慧約,姓婁,少達妙理,顒素所欽服,乃於鍾山舊館造草堂寺以居之。今寺左乃婁約置臺講經文之地,寺後即顒舊居也。

又志:光華殿在臺城,梁武帝施與草堂寺,取珠貨值百萬,以其地起重閣七閒。

古詩記梁劉孝先有草堂寺尋無名法師詩,又有和法師秋夜草堂寺禪房月下詩。

王筠集有草堂寺智者法師碑。

宋濂鍾山遊記:草堂法師墓碣在蔣山寶誌塔前之左。

貞觀公私畫史:草堂寺在江甯,有焦寶顥畫。

至正金陵新志:隆報寶乘禪寺,即舊草堂寺,在上元縣鍾山鄉。唐會昌中廢,宋復建,治平中賜額寶乘,紹興三十二年改賜今額。

顧炎武肇域志,洪武七年,以寺地為開平王常遇春墓,徙寺太平門外二十七里唐家渡。後田齧於江,而寺遂廢。及鍾山起孝陵為禁地,並慧約墓碣亦掘而棄之矣。

齊隆寺。宣武寺。

齊有釋法鏡者,竟陵王子良深加禮待,立齊隆寺以居之。寺在廣明門側(當今之復成倉一帶)。至梁朝既興,武帝為兄長沙王懿治鏡所住寺,以資冥祐。以王謚宣武,因改寺為宣武。徐勉嘗割宅西偏以施寺焉。

攷證:

齊齊隆寺。釋法鏡傳:齊竟陵文宣王厚相禮待,鏡誓心宏道,不拘貴賤,有請必行,無避寒暑,財不畜私,常興福業。建武初,以其信施,立齊隆寺以居之。後今上為長沙宣武王治鏡所居寺,因改寺曰宣武也。(今上謂梁武帝也。)

梁書徐勉傳,與子書曰,至清明門,宅無相容處。所以爾者,亦復有以。前割西邊施宣武寺,既失西廂,不復方幅。

齊熙寺。

齊熙寺有頌本朝之義,必齊時之所建也。至梁初,名僧釋道琳居之。

攷證:

梁富陽釋道琳傳:梁初,琳出居齊熙寺。天監十八年卒,春秋七十有三。

齊古寺(樂林院)。

齊古寺,亦齊朝所置也,至趙宋改為樂林院云。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引乾道志:樂林院在石城東北六十里,因齊古寺基。

勝善寺。上雲居寺。

勝善寺,在鍾山之右。齊建武二年,南海王子罕所造也。梁時為尼所居,後為僧院,謂之上雲居。庾信嘗從駕登雲居寺塔,王褒登雲居寺高嶺,皆有題詠,狀其勝景焉。今山陰有白雲寺,當是其遺構。咸豐中,為兵火所毁,有僧結茅於此云。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上雲:居在鍾山之右,去城十二里。舊圖經云:本齊勝善寺,建武二年,南海王蕭子罕所造。梁時尼所居,後復為僧院。

庾信集有從駕登雲居寺塔詩云:重巒千仞塔,危磴九層臺。石關恆逆上,山梁乍斗迴。堦下雲峯出,窗前風洞開。隔嶺經聲度,中天梵響來。平時欣侍從,於此暫徘徊。

王褒集有登雲居高嶺詩云:中峯雲已合,絕頂日猶晴。邑居隨望近,風烟對眼生。

嘉慶上元縣志白雲寺在鍾山頂。

法音寺。

法音寺,未詳其所在,齊僧慧廓嘗居於是。梁時有甘露降寺松葉上,敕賜百官,沈約以啟謝焉。

攷證:

齊京師建初寺釋僧祐傳:法音寺慧廓崇其德業,請事師禮。

沈約謝甘露啟云:左右徐儼宣敕,垂賜法音寺松葉上甘露。

慧眼寺

慧眼寺在同夏里(當今之赤石磯南)。齊時江蒨之所造也。蒨嘗患目疾,智者法師舉經所云慧眼見真,能度彼岸以告之,遂捨宅為是寺焉。

攷證:

南史江紑傳,紑父蒨患眼疾,紑夢一僧教飲慧眼水,莫解所謂。紑叔祿與草堂寺僧智者善,往訪之。智者曰,無量壽經云,慧眼見真,能度彼岸。蒨遂捨同夏里宅為寺,敕名慧眼。因泄故井,水極清冽,取以洗眼及煮藥,蒨疾果瘳。

智度寺

智度寺,在青溪邊。梁天監元年,武帝為母獻后造是寺,以資冥祐焉。

攷證:

南史梁武帝紀,及居帝位,即於青溪邊造智度寺。

金樓子興王篇又奉為獻。后起智度寺。

新林法王寺

梁武帝義軍東下,先至新林,一戰成功,遂開帝業。天監二年,乃即齊之靈邱苑置法王寺以旌伐。大同九年,又於寺側起王游苑,尚書令沈約為撰法王寺碑焉。

攷證:

景定建康志:靈邱苑,齊武帝立,在新林界。梁天監中,以其地為法王寺。

建康實錄:梁天監二年,置法王寺,北去縣二十里。案塔寺記,武帝造,其地本名新林,前代苑也。梁武義軍至,首祚王業,故以法王為名。大同九年,於寺側起王游苑,尚書令沈約為寺碑文,美武功也。

沈約法王寺碑有云:昔周師集於孟津,漢兵至於垓下。翦商肇乎茲地,殪楚由乎斯域。又云:眷言四海,莫不來王。此維余宅,甯止西顧。

永建寺(隱靜院)。

永建寺,在雁門山。梁天監二年,李師利所造也。南唐改建為隱靜院云。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隱靜院在上元宣義鄉。乾道志:在城東近雁門山,去城四十里,梁天監二年建,初名永建寺,南唐保大中重修,改今額。

无垢寺

无垢寺,在鳳皇山之南。先名天喜寺,梁天監二年改造,更今名,又謂之无垢院焉。

攷證:

金陵梵剎志:无垢寺在鳳臺門外道德鄉,原先朝天喜寺,梁天監二年改无垢寺,又名无垢院。

佛窟寺(崇教寺,宏覺寺)。

佛窟寺在牛首山,山高一百四十丈,雙峯正對宣陽門,王導嘗指之為天闕。山下舊有辟支洞,稍上又有文殊洞,皆深入窈窕,上聳石壁。梁天監二年,司空徐度造寺,因以佛窟為名,實僧明慶之禪房也。由山椒起石磴百級,杉檜行列而上,曰白雲梯。寺左有磚浮圖七級。東峯最高處為兜率巖,昭明太子飲馬池介在兩峯之閒,佛書所謂江表牛頭是已。宋太平興國中名崇教寺,明洪武中名宏覺寺,國朝仍而不改。咸豐兵火以後,已稍稍修葺云。

攷證:

建康實錄:天監二年,置佛窟寺,北去城三十里,僧明慶造。

景定建康志:佛窟寺一名崇教寺,在牛頭山,去城三十里。舊傳牛頭山下有辟支佛窟。宋大明中,移郊壇於山之東峯,執事者導從百餘人,游西峯石窟,見一僧趺坐,執事者問之,忽無所有,但遺錫杖、香爐、瓶盂而已。梁天監二年,司空徐度造寺,因名佛窟寺。唐大厤九年,代宗修峯頂七級浮圖。宋太平興國三年,賜今額。

金陵梵剎志:佛窟寺,天監閒司空徐度建。宋太平興國中改崇教寺,洪武初仍名佛窟,後改宏覺。入寺歴石磴百級,曰白雲梯,左有大浮圖七級。緣石徑而上為觀音洞,又上為兜率嚴,乃東峯最高處。巖下有池,湧泉甚清。折而西為文殊洞,山之脊介兩峯閒,有昭明飲馬池。從西峯下為辟支洞,前有小石塔。

仙窟寺

仙窟寺在天闕山西峯。中有石洞,梁武帝於其下置寺,(此與佛窟寺有山上山下之異。)賜今額。寺藏一石鉢盂,形狀甚古。唐神龍中,鄭克俊并開善寺誌公屐皆取入長安焉。

攷證:

建康實錄天闕山注:其山西峯中石窟,梁武帝於窟穴下置寺,名曰仙窟寺。有一石鉢盂,莫知所由來,形狀甚古。唐神龍中,鄭克俊取將入長安及開善寺,誌公屐也。

虎窟寺

虎窟寺亦在牛頭山,伏虎洞實當其側。或曰棲霞之虎穴寺,非也。孔燾和梁簡文帝詩云:脂駕出西南。則其地可定矣。蓋簡文為太子時,與燾及鮑至、陸罩、王臺卿、王冏時往游覽,迭相唱和。其曰:細松斜繞徑,峻嶺半藏天。非天闕之景不足以當之,殆與佛窟、仙窟鼎峙而三與?

攷證:

同治上江縣志牛首山南有伏虎洞。

古詩記梁簡文帝有往虎窟山寺詩,鮑至、孔燾、陸罩、王臺卿、王冏均有奉和往虎窟山寺詩。

常樂寺(資善院,福昌院)。

常樂寺,牛頭山前之古剎也,與延壽院相鄰。唐改資善院,南唐又號為福昌焉。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引乾道志:福昌院,本資善院,在城南四十里牛頭山前,古常樂寺基,與延壽院相鄰。唐天祐中置,南唐後主改今額。

敬業寺。

敬業寺,未詳其所在。梁天監四年,禮部侍郎盧法震所造,蓋從上所好云。

淨居寺。

淨居寺在南郭外。梁天監五年,潁川剌史劉威所造也,有僧法昂居之。及卒,晉安王綱為製墓銘焉。

攷證:

建康實錄:天監四年置。敬業寺,禮部侍郎盧法震造,五年置。淨居寺,北去縣六十里,潁川剌史劉威造。

梁簡文帝集有淨居寺法昂墓志銘。

小莊嚴寺。

小莊嚴寺,在建業定陰里,本晉零陵王廟地。梁天監六年,屠者邵文立迴買此地,捨與度禪師為寺。以京師有莊嚴寺,故言小以別之。八年,釋法悅於寺造無量壽佛像,既成,移置光宅寺。逮臺城覆沒,百濟使者於端門號泣,侯景幽之於寺中,蓋為其有禾黍之感云。

攷證:

闕名。梁京寺記。小莊嚴寺在建業定陰里,本晉零陵王廟地。天監六年,度法師起造。時有邵文立者,世以烹屠為業。嘗欲殺一鹿,鹿跪而流淚,以為不祥。鹿懷一麑,尋當產育,就庖哀切,同被刳割。因茲患疾,眉須皆落,身創並壞,乃深起悔責求道。度法師發大誓願,罄捨家資,迴買此地,為立伽藍。

梁正覺寺釋法悅傳:悅乃與沙門智靖,以天監八年五月三日,於小莊嚴寺造無景壽佛像,長一丈八尺。悅、靖相繼遷化,敕以像事委僧祐。其年九月二十六日,移置光宅寺。

南史侯景傳,百濟使至,見城邑邱墟,於端門外號泣。景怒,收之於小莊嚴寺,禁其出入。

光宅寺

梁武帝故宅在同夏里三橋籬門側(案:里當今之赤石磯一帶)。相傳有天子氣,齊作婁湖苑以厭之者也。帝即位後,捨為寺。天監六年,使僧祐造無量壽佛,又詔鐫金像花趺,並敕周興嗣、陸倕各製寺碑。寺東有艦澳,西有裴邃廟,而驃騎航跨淮水上,為往來必由之路。故臨川王宏嘗伏壯士以伺車駕焉。雲光法師於寺講經,花飛如雪,與慧雲、智者、敬脫同著盛名。厥後晉安王綱游覽之詩,湘東王繹大僧正之碑,沈約剎下之銘,皆足以流傳不朽云。

攷證:

景定建康志:齊武帝永明元年,望氣者言婁湖有天子氣,乃築青溪舊宮,作婁湖苑以厭之。後其地為光宅寺。

又志:三橋籬門,在光宅寺側。

又志:天監六年,初置光宅寺。帝捨宅造寺,未成,先於小莊嚴寺造無量壽佛像,長一丈八尺。既成,移置光宅寺。

齊建初寺僧祐傳:祐為性巧思,能自准心計。及匠人依標,尺寸無爽。造光宅寺大像。

梁武帝集有光宅寺金像,詔云:銅初不送,何緣乃爾?豈不以真相感應,獨表神奇乎?可鐫著花趺,以為靈驗。

梁書周興嗣傳,時武帝以三橋舊宅為光宅寺,敕興嗣與陸倕各製寺碑。

景定志:艦澳,梁武帝所開,在光宅寺東二百五十步。其地為武帝舊宅,帝從城歸邑,儀仗塞路,開以藏船。

南史裴之禮傳,裴邃廟在光宅寺西,堂宇宏敞,松柏鬱茂。武帝顧而歎曰,裴為更生。

又臨川王宏傳:帝幸光宅寺,有士伏於驃騎航,待帝夜出。

至正金陵新志:光宅寺,本梁武帝故宅,捨為寺。雲光法師講法華經於寺,每有花如飛雪滿空。

南史天竺國傳,會稽鄮縣開塔,出舍利,遣光宅寺釋敬脫暫迎還臺。

徐陵傳:光宅寺慧雲法師每嗟陵為早就,謂之顏囘。

建康實錄,陳太建八年,天台僧智者至都,居瓦官寺。徐陵重之,詔住光宅寺。

梁簡文帝集有游光宅寺詩,應令其起句云:陪遊入舊豐,雲氣鬱菁葱。

梁元帝集有光宅寺大僧正法師碑。

沈約集有光宅寺剎下銘,其詞略云:既等漢高流連於豐沛,亦同光武眷戀於南陽。所以永留聖迹,垂之不朽。

蕭帝寺(法光寺,鹿苑寺)。

蕭帝寺,亦梁高祖所立也,在光宅寺之旁。寺額為蕭子雲書,中有周子隱讀書臺。佛殿前為郗氏窟,梁德皇后化蟒處(今之蟒蛇倉也)。時雲法師主是寺,任孝恭從之遊,講席甚盛。至南唐,改名法光寺。宋曰鹿苑寺。今之石觀音菴,實其故址云。

攷證:

蘇鶚杜陽雜編:梁武帝好佛,造浮圖,命蕭子雲飛白大書曰蕭寺。及寺廢,唐李約得一蕭字,載歸以名齋。景定建康志:鹿苑寺舊名法光寺,即梁蕭帝寺也,在今城東南隅。寺有子隱臺,周處築臺讀書處也。佛殿前有郗氏窟,舊傳德皇后化蟒,武帝冊為龍天王,祠祀之,即此。

南史任孝恭傳,少從蕭寺雲法師讀經論,明佛理。至是蔬食持戒,信受甚篤。

明慶寺。

明慶寺,在蔣山上。梁天監六年,後閤舍人王曇朗所造也。寺內有泉水澄澈,俗呼八功德水。昔有高僧曇隱於此,聞絲竹聲,俄而泉出。梁、陳以來,嘗取以供御愈疾。寺後別有小嶺,碧石青林,幽邃如畫,名為屏風嶺。諸名流來遊者,陳昭為製寺碑,江總撰尚禪師墓銘,王襃、沈炯與庾肩吾、周宏讓登覽賦詩,姚察並受菩薩戒焉。

攷證:

建康實錄:天監六年置。明慶寺,後閤舍人王曇朗造,去縣十八里。寺內有泉清澈,陳、梁以前嘗取供御。愈疾寺碑,太子舍人陳昭之文。

六朝事迹編類:明慶寺在蔣山上,寺後別有小嶺,碧石青林,幽邃如畫,世人呼為屏風嶺。有泉,俗呼八功德水。昔有高僧曇隱於其處,忽聞絲竹音,俄而泉出。

江總集有明慶寺尚禪師墓志銘,又有游明慶寺詩,其警句云:幽崖聳絕壁,洞穴瀉飛泉。

王襃集有明慶寺石壁詩,其警句云:夏水縣臺際,秋泉帶雨餘。石生銘字長,山久谷神虛。

沈炯集有同庾中庶肩吾、周處士宏讓遊明慶寺詩,其警句云:馴烏逐飯磬,狎獸繞禪牀。擿菊山無酒,然松夜有香。

梁書姚察傳,察幼年,嘗就鍾山明慶寺尚禪師受菩薩戒。及官陳,祿俸皆捨寺起造,並追為禪師樹碑,文甚遒麗。

涅槃寺。

涅槃寺,梁天監七年沙門僧寵所造也,在建康縣北二十里(當今之神策門外)。

翠微寺

翠微寺在涅槃寺後山頂,天晴日朗,望見廣陵城焉。

攷證:

建康實錄:天監七年,置涅槃寺,在縣北二十里,沙門僧寵造。峯頂又有翠微寺,天晴日朗,望見廣陵城在目。

皇宅寺

皇宅寺,在蔣陵。梁天監八年,於寺作佛會,凡上士一百八人,敕沈約為捨身願疏焉。

攷證:

沈約集有捨身願疏云:大梁天監之八年,在於新所創蔣陵皇宅寺,請佛及僧,髣髴祇樹息心上士,凡一百八人。

本業寺。

本業寺在蔣山里。梁天監九年,比邱淨潔捨宅所造。其側有謝靈運墓焉。

攷證:

建康實錄:天監九年,置本業寺,西去縣五十里,比邱淨潔造,在蔣山里。

金陵梵剎志:本業寺,在麒麟門外東城地。梁天監中,釋淨玉捨宅為之。

景定建康志:謝靈運墓在上元縣東,與本業寺相近。

解脫寺(寂樂院,百福院)。

解脫寺在太清里。梁天監十年,武帝為德皇后造,欲其解脫惡業,故寺以為名,當去郗氏窟不遠也。南唐起塔為寂樂院,後改百福院。宋為王綸功德寺焉。

攷證:

建康實錄:天監十年置。解脫寺,在縣西南六里,武帝為德皇后造,在太清里內。

至正金陵新志:百福院在城南五里,梁天監中置,名解脫。南唐以葬證寂禪師起塔,因為寂樂院,後改今名。宋為樞密王綸功德寺。

淨名寺,資福寺(翼善寺)。

淨名寺在東山,一名土山,晉謝安別墅之所在也。本為資福院,梁武帝改今額。釋寶誌多往來其閒,為眾生說法。至明,改為東山翼善寺云。

攷證:

梁京師釋寶誌傳。誌多來去興皇、淨名兩寺,及今上龍興,甚見崇禮。

金陵梵剎志:東山翼善寺,晉謝太傅高臥東山,即其處。梁資福院,武帝建。淨名院,神僧寶公說法其閒。宋、元改淨名寺,明賜今額。

幕府寺(秀巖院)。

幕府寺,在幕府山。晉元帝中興,王丞相導建節駐軍之所。寺不知何時所置,釋達摩嘗居於此,後與梁祖語不合,折葦渡江而去。故山半有達摩洞,後改為秀巖院云。

攷證:

金陵梵剎志:幕府寺,晉元帝渡江,王丞相建幕,駐軍於此,後改秀巖院。有達摩洞,前可瞰江,寺旁有蘆數千枝,相傳達摩折以渡江之餘。

同行寺。聖游寺(秀峯院,寶林寺)。

梁天監初,武帝與寶誌公登幕府山,見林巒殊勝,命建寺,因名同行,亦名聖游。唐會昌中廢。吳太和中復建,名秀峯院。宋嘉祐中改寶林寺,法堂前有琪樹焉。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寶林寺在城西北二十五里,舊圖經云:本同行寺,梁天監中,武帝與誌公同遊此山,見林巒殊勝,命建寺,因名同行,亦名聖遊寺。事迹類編:唐會昌中廢,吳太和中復建,後改為秀峯院,至嘉祐中改賜今額。

宋梅摯集有寶林寺法堂前琪樹詩。

法清寺(昭文精舍)。

法清寺在湖熟,梁天監中建。昭明太子讀書其中,故有東湖讀書臺焉。至宋又號昭文精舍云。

攷證:

金陵梵剎志:法清院在湖熟,梁天監閒建,昭明太子讀書其中,有東湖讀書臺。宋湻熙中,方拱辰扁昭文精舍。元至正中,改昭文書院,今廢。

永慶寺。白塔寺。

永慶寺,在冶城北。梁天監中,永慶公主所造也。寺有磚塔,又名白塔寺(此又一白塔寺也)。寺左為謝公墩,實安石與王羲之登眺處。咸豐兵火後,塔燬,寺尚存。

攷證:

金陵梵剎志:永慶寺在都城北門橋,虎賁右衛中城地。梁天監中,永慶公主香火,因名。寺有塔,又名白塔寺。其地深僻,林竹蒼翠,蕭然野曠。寺左數十武有謝公墩,極登眺之勝。

勸善寺。

勸善寺,梁天監十三年武帝為釋寶誌造也,在建康縣西北十八里(當今冶城山左近)。是冬,寶誌於臺後堂謂人曰:菩薩將去。未及旬日,無疾而終,實卒於此寺中云。

攷證:

建康實錄,天監十三年置,去縣西北十八里,武帝為寶誌造。

梁京師釋寶誌傳:天監十三年冬,於臺後堂謂人曰:菩薩將去。未及旬日,無疾而終。

開善寺(古蔣山寺,太平興國寺,靈谷寺)。

梁天監十三年冬,葬釋寶誌於鍾山獨龍阜,仍即墓所立開善精舍,敕陸倕製銘辭於冢內,王筠勒碑文於寺門,永定公主造浮圖五級於其上,又賜玻瓈珠以為塔表,張僧繇為畫遺像。其地實臨青溪雞鳴橋焉。寺主有釋智藏,設席開講,門徒數百。周宏正年少進難,舉坐皆傾。卒後,蕭抱為書碑文。陳武帝永定元年,甘露降於松林,寺僧采之以獻。及後主幸鍾山,召羣臣坐於寺西南,敕張譏豎義,折松枝以代麈尾,其高致可想已。遊覽賦詩者,梁昭明太子、湘東王繹而外,陳陰鏗、徐伯陽、釋洪偃,亦代不乏人也。唐為寶公院,宋為太平興國寺,又為蔣山寺。明因卜建孝陵,乃移寺於東麓,即今之靈谷禪林云。

攷證:

梁京師釋寶誌傳:天監十三年冬,無疾而終,葬於鍾山獨龍之阜。仍於墓所立開善精舍,敕陸倕製銘辭於冢內,王筠勒碑文於寺門。

景定建康志太平興國寺注:以定林寺前岡獨龍阜葬誌公,永定公主以湯沐之資,造五級浮圖於其上,塔名玩珠,取龍玩珠之義。十四年,即塔前建開善寺,今寺乃其地也。唐乾符中,改為寶公院。

六朝事蹟編類。寶公自幼出家,依於鍾山道林寺。常持一錫杖,杖懸刀尺及鏡拂之類,由是知名。死而將葬,賜玻瓈珠以飾塔表。

貞觀公私畫史:張僧縣畫誌公像於梁開善寺(即今之三絕碑也)。

建康實錄:青溪次南有雞鳴橋,即輿地志所謂今新安寺,東南出開善寺路度此橋。

齊京師建初寺釋僧祐,傳開善智藏,崇其德業,請事師禮。

梁書周宏正傳,時有藏法師於開善寺講說,門徒數百。壽光省司義郎周宏正,年少未知名,著紅褌,錦絞髻,踞門而聽,乘閒進難,舉坐皆傾。

至正金陵新志:梁開善寺智藏法師碑,普通三年蕭抱書。

陳書高祖紀,永定元年冬十一月己亥,甘露降於鍾山松林,彌滿巖谷,開善寺沙門採之以獻。

南史張譏傳,後主嘗幸鍾山開善寺,召從臣坐於寺西南松林下,敕譏豎義,折松枝付譏曰,以代麈。

古詩記梁昭明及元帝皆有開善寺法會詩,元帝警句云:牽蘿下石磴,攀桂陟松梁。澗斜日欲隱,烟生樓半藏。

又陰鏗、徐伯陽、釋洪偃皆有游鍾山開善寺詩,鏗警句云:棟裏歸雲白,窗外落暉紅。古石何年臥,枯樹幾春空。

讀史方輿紀要引金陵記:蔣山寺舊在山南,梁曰開善寺,宋曰太平興國寺,後為蔣山寺。明因孝陵奠焉,乃移於東麓,賜名靈谷寺。

慶雲寺。

慶雲寺在攝山。梁天監末,定林寺有佛牙,為寺僧慧興所劫,得寶藏之。至承聖末,其弟子慧志送於大丞相陳霸先。及陳永定元年十月,詔出佛牙於杜姥宅,設無遮大會焉。

攷證:

景定建康志:陳永定元年冬十月庚辰,詔出佛牙於杜姥宅,集四部設無遮大會,高祖親出闕前禮拜。初,胡僧法獻於烏纏得之,常在定林寺。梁天監末,為攝山慶雲寺沙門慧興保藏。慧興將終,以屬弟子慧志。承聖末,慧志密送於高祖。

杜桂寺(香林寺)。

梁天監中,有杜、桂二姓捨宅為寺,因以杜、桂為名。寺有大鐘,銘文可按也。宋改香林寺,移赤山西。

攷證:

景定建康志引慶元志古鐘記云:梁天監中,杜、桂二卿平章朝政,捨所居以為寺,故從其姓以旌名。

至正金陵新志:杜桂院,在上元縣丹陽鄉。乾道志云:在城東南六十里,南唐保大六年建,在杜桂村,因為院額。今名香林寺,又名香林院,在赤山西。

觀音寺。

觀音寺在黃干村。梁天監中置,至宋廢。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引乾道志:觀音院在城東六十里黃干村,梁天監中置,宋開寶八年廢。

資聖寺(白都院)。

資聖寺,在白都山側,梁武帝所置也。至元猶存,謂之白都院云。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引乾道志:資聖院在城西南六十里。

梁武帝置,在白都山側,俗呼白都院。

佛壇寺(佛龕院,慈相院)。

佛壇寺,在上公山,梁所置也。一名佛龕院,亦謂之慈相云。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佛龕院,亦名慈相。乾道志云:在城西南六十里上公山,梁佛壇寺基。

永泰寺(淨果院)。

永泰寺在吉山南,建於梁武帝時,至南唐名為淨果院焉。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引乾道志:淨果院在城南五十里吉山南,本梁永泰寺基,南唐葬淨果大師起塔,因名淨果塔院。

天光寺

天光寺在同夏里,梁武帝故時所居也。陸倕所製寺碑有云:歌酒故邑,賜復窮乎身世;壎篪舊里,高會止於當年。殆與兄弟同處之宅焉。

攷證:

藝文類聚:陸倕有天光寺碑。

建陵寺

建陵寺,莫詳所在。梁時佛教大熾,都下塔寺凡五百餘所,每有碑志,必請諸名士製銘,故任孝恭有建陵寺剎下銘焉。

攷證:

歐陽詢藝文類聚,梁任孝恭有建陵寺剎下銘。

棲隱寺。

棲隱寺,亦莫詳所在。劉孝綽寺碑銘有云:地雖舊邑,其宇維新。又云:召棠且思,羊碑猶泣。遺愛伊何,形於南邑。似是丹陽尹因佛寺舊基而創此寺也。

攷證:

藝文類聚:梁劉孝綽有棲隱寺碑。

惠日寺(惠一作慧)。

惠日寺,在建康西尉定陰里,吳宣明太子所創為西苑者也。梁時有阮翻居之。天監十八年,捨宅造寺,以惠日為名。陳太建九年,雷震惠日寺剎,為象教將衰之兆。或曰:大同八年,丹陽尹王齡造惠日寺,在縣東二里。蓋別是一寺,不必强以為同云。

攷證:

建康實錄:運瀆東曲折內池,即吳太初宮西門外池,吳宣明太子所創為西苑者也。按其地今在惠日寺後,僧相傳呼為果師墩。

又天監十八年置。惠日寺,西南去縣二里,阮翻捨宅為之,在建康西尉定陰里。舊說云:大同八年,丹楊尹王齡造。今在縣東二里。

陳書宣帝紀,太建九年秋七月己丑,震慧日寺剎。

大愛敬寺(壽甯寺)。

大愛敬寺,在鍾山竹澗。梁普通元年,武帝為太祖文皇帝造。越三年,建七層靈塔。大通四年,又造旃檀像,長一丈六尺。方造寺時,中書令王騫墅在側,有王導賜田八十頃,從求不得,遂逼奪之。寺既成,敕蕭洽為製碑,晉安王綱作剎下銘。武帝嘗遊覽賦詩,昭明太子和之。太子復建讀書臺於山上,江表上已多遊於此。又集名僧,與東魏使李同軌講經寺中。逮太清二年,侯景作亂,圍臺城,邵陵王綸率眾入援,與戰於愛敬寺,其地遂成戰場矣。唐改為禪院。宋開寶中,移入城,因名壽甯寺云。

攷證:

建康實錄:普通元年,置大愛敬寺,西南去縣十八里,武帝為太祖文皇帝造。大通四年,又造一丈八尺旃檀像。

梁簡文帝大愛敬寺剎下銘序云:乃於鍾山竹澗,奉為皇考太祖文皇帝造大愛敬寺。又云:以普通三年歲次壬寅二月癸巳朔八日庚子,建七層靈塔。

梁書王騫傳,武帝於鍾山西造大愛敬寺,騫舊墅在寺側者,即王導賜田也。帝遣主書宣旨,就騫市之,欲以施寺。答云,此田不賣,若敕取,所不敢言。帝怒,付市評田價,以直逼還之,由是忤旨。

又蕭洽傳:洽少有才思,高祖令製大愛敬寺碑。

古詩記梁武帝有遊鍾山大愛敬寺詩及昭明太子和詩。

南史:東魏使李同軌來聘,帝集名僧於愛敬、同泰二寺,講涅槃大品經,引之與席。同軌論難久之,道俗咸以為善。

至正金陵新志:普濟寺西有梁昭明太子讀書臺,即普通元年所置大愛敬寺基也。

又志:梁武帝於鍾山西置大愛敬寺,江表上已多遊於此。

南史侯景傳,邵陵王綸率西豐公大春等馬步三萬,發自京口,直據鍾山。景黨大駭,分遣百餘人拒戰,綸大破之於愛敬寺下。

建康實錄,太清二年十一月,邵陵王綸入援京師。乙酉,戰於玄武湖東,而保愛敬寺為賊所破。

張邦基墨莊漫錄:大愛敬寺在蔣山北高峯上,唐廣明元年改愛敬禪院,南唐改廣孝禪院,宋開寶七年移入城,名壽甯寺。

神山寺

神山寺,梁昭明太子所造也。晉安王綱製碑以紀之,銘有云:引葉成帷,即樹為柱。石砌危橫,崖堦斜豎。其勝概猶可想見焉。

攷證:

梁簡文帝神山寺碑序皇太子殿下,標茲淨域,置此伽藍。

永明寺。

永明寺在秣陵縣東南五十里。梁普通元年,南平襄王造。唐初廢。

攷證:

建康實錄:普通元年置永明寺,西北去縣五十里。案寺記,南平襄王造,唐武德六年廢,上元二年奉敕重建。

果願尼寺。

果願寺,在建康縣東北五十里,尼所居也,梁普通元年造。

須陀寺。

須陀寺,梁普通元年,東陽太守王均所造也,在建康縣東北十七里。

攷證:

建康實錄:普通元年置。果願尼寺,西南去縣五十里。東陽太守王均造。須陀寺,西南去縣十七里。

頭陀寺(天王院)。

頭陀寺在靖安鎮。梁普通二年置,宋建隆中改天王院云。(此與蔣山之頭陀寺名同而寺異。)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天王院在上元縣靖安鎮,梁普通二年置,初名頭陀寺,宋建隆四年改今額。

猛信尼寺。

猛信尼寺,在秣陵縣東南五十里鋪山西北。梁普通三年,後閤主書高僧猛所造也。紹泰二年廢。

攷證:

建康實錄:普通三年,造猛信尼寺,西北去縣五十里,後閤主書高僧猛造,在鋪山西北,紹泰二年廢。唐上元二年,敕令重建。

福靜寺(了緣塔院)。

福靜寺,在鍾山之後。梁普通三年,定修義所造也。南唐改為了緣塔院云。

攷證:

建康實錄:普通三年,置福靜寺,西北去縣六里,定修義造。

至正金陵新志:了緣塔院,乾道志云:在鍾山後,梁普通中置,初為福靜寺,南唐保大九年改今額。

靜福寺(延福禪院)。

靜福寺,亦梁普通時置,南唐改為延福禪院云。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延福禪院,乾道志云:在城東南六十里,梁普通中為靜福院,南唐時修,改今額。

梁眾造寺。

眾造寺在建康縣東北五十里。梁普通五年,後閤舍人吳慶之所造。與齊寺同名,而實非一寺焉(辨見前注)。

攷證:

建康實錄:普通五年,置眾造寺,西南去縣五十里,後閤舍人吳慶之造。

建業寺。

建業寺,莫詳所始。梁時,僧愍嘗從昭明太子諮解二諦義焉。

攷證:

昭明太子集,有解二諦義,并與建業寺僧愍諮答。

慈覺寺。

慈覺寺,梁昭明太子為母丁貴嬪造。嘗於東宮掘得古鐘以施寺,晉安王綱為啟上之,又製寺碑以記焉。

攷證:

梁簡文帝集東宮上掘得慈覺寺鐘啟有云:杏梁遺飾,迴成紺殿,椒墀昔處,仍構寶堦,啟彝鐘於殊里,記靈文於福地,雖魏廟出璽,魯祠現璧,固以搉茲孝感,符此禎契,將郭穴鄙其開金,羊田陋其產玉,豈宜季武庭樹,愧韓起之譽,蜀相宅基,慙孝安之碣,伏惟覽啟增思,撫瑞深悲,慟切視奩,哀踰封篋。又慈覺寺碑有云:叨恩作牧,釁結幽祇,一訣椒慈,長違寶幄,風枝弗靜,陟屺何期,祇奉儲訓,謬茲刊撰。

善覺寺。

善覺寺,在建康縣東太清里,比邱尼所居也。梁普通五年,昭明太子為母丁貴嬪造,未成而薨。晉安王綱為太子卒構之,其殿宇房廊,創置奇絕。武帝敕賚銅造寺塔露盤,並命監作舍人王曇明、材官將軍沈微、御仗吳景等監看起剎。又嘗幸寺隨喜,綱及湘東王繹皆製碑銘以記之。及侯景亂後,樂梁王大圜第宅被焚,遂寓居於寺中云。

攷證:

建康實錄:普通五年置。善覺尼寺,在縣東七里,穆貴妃造。其殿宇房廊,創置奇絕,元帝繹為寺碑。

藝文類聚:梁昭明太子、簡文帝均有謝敕賚銅造善覺寺露盤啟。簡文啟有云:主書陳聰,奉宣敕旨,垂賚銅一萬三千斤,供造善覺寺塔露盤。昭明啟有云:陽燧含景,還避日輪;甘露入盤,足稱天酒。

又簡文帝謝敕使監善覺寺起剎啟有云:臣綱啟:伏見敕旨,使監作舍人王曇明、材官將軍沈微、御仗吳景等監看善覺寺起塔事。爰奉聖恩,曲降神力,命茲執事,修斯長表。又謝御幸善覺寺看剎啟有云:即日輿駕幸善覺寺,威神所被,金表建立。槩泰清而特起,接庫樓而上征。又製善覺寺碑有云:穆貴嬪宿植遠因,已於恆沙佛所經受記莂。有緣婆娑,降迹斯土,光前絕後,建茲福地。乃於建康之太清里建善覺寺焉。大通元年龍集己酉,有令使立碑文,未獲構譔。居諸不息,寒暑推移,軒曜夙傾,前星次掩,歲在陬訾,始得補綴。

又梁元帝善覺寺碑銘有云:銀城映沼,金鈴響風;露臺含月,珠幡拂空。

又梁武帝答晉安王謝幸善覺寺啟敕云:汝所營建慈悲寶剎,諸佛威神,不營多功,纔欲運斤,即便豎立,幽顯欣仰,我亦隨喜,不得與汝同共瞻拜,此以為恨耳。

梁書諸王傳,樂梁王大圜,亂後無居,寓善覺佛寺。人以告王僧辯,給船送往江陵。

同泰寺(淨居寺,圓寂寺,法寶寺)。

同泰寺,在宮城北掖門外路西,本吳之後苑,晉廷尉故署也。梁武帝以其地為寺,於宮後別開一門,與寺南門對,取同泰返語,名為大通,即以之改元焉。帝晨夕講議,多由此門出入。寺有浮圖九層,大殿六所,小殿及堂十餘所,東西般若臺各三層,大佛閣七層。璇璣殿外積石為山,葢天儀激水,隨滴而轉。所鑄十方金像、十方銀像,皆極壯麗。自是無歲不幸寺,講經設會,捨身奉贖,不可勝紀。東魏使李同軌來聘,乃集名僧於是寺及大愛敬寺講涅槃、大品經,道俗稱善。晉安王綱有寺正智寂墓志,又與諸文士庾肩吾、王臺卿、庾信等登望賦詩,而寺碑剎銘則蕭洽、虞荔為之,文皆遒勁。迨中大同元年,寺為天火所焚,唯餘瑞儀、柏殿,乃更造十二層浮圖,未就而侯景亂作。景圍臺城,其黨范桃棒據同泰寺,則其寺邱墟矣。寺前有醜石四,各高丈餘,俗呼為三品石。南唐即其址為淨居寺,又改圓寂寺。宋分其半為法寶寺云。

攷證:

建康實錄:普通八年,帝創同泰寺,在宮後別開一門,名大通門,對寺之南門,取返語以協同泰為名。帝晨夕講議,多由此門。寺在縣東六里,帝初幸寺捨身,改普通八年為大通元年。又引輿地志:寺在北掖門外路西,寺南與臺隔,抵廣莫門路西。梁武帝普通中起,是吳之後苑,晉廷尉之地。遷於六門外,以其地為寺,兼開左右營置。四周池塹,浮圖九層,大殿六所,小殿及堂十餘所,宮各象日月之形。禪窟禪房,山林之內,東西般若臺各三層。築山構隴,亘在西北,柏殿在其中。東南有璇璣殿,殿外積石種樹為山,有蓋天儀,激水隨滴而轉。起寺十餘年,一旦震起焚燒,唯餘瑞儀柏殿,其餘略盡。即再構造而作十二層塔,未就而侯景作亂,帝為賊幽餒而崩。

南史梁武帝紀:普通八年三月,幸同泰寺捨身。甲戌,還宮,大赦,改元大通,以符寺及門名。中大通元年,九月癸巳,幸同泰寺,設四部無遮大會。二年,十月己酉,幸同泰寺,升法座,為四部眾說涅槃經。十一月乙未,幸同泰寺,設法座,為四部說般若經。五年,二月癸未,幸同泰寺,設四座大會,升法座,發金字般若經題。大同元年,三月丙寅,幸同泰寺,設無遮大會。二年,壬戌,幸同泰寺,鑄十方銀像,并設無碍會。三年,三月戊寅,幸同泰寺,設平等法會。九月辛亥,幸同泰寺,設無碍法會。十月壬午,幸同泰寺,設無碍法會。四年,五月癸未,幸同泰寺,鑄十方金像,設無碍法會。中大同元年,三月庚戌,幸同泰寺,講金字三慧經,仍施身。四月戊戌,皇太子以下奉贖,仍於同泰寺解講,設法會,大赦,改元。是夜,同泰寺災。太清元年,三月庚子,幸同泰寺,設無遮大會。帝釋御服,服法衣,行清淨大捨,名曰羯磨。以五明殿為房,設素木牀、葛帳、土瓦器以用。乙巳,帝升光嚴重雲殿講堂,坐師子,講金字三慧經。捨身、游仙、化生皆震動,三日乃止。四月庚午,羣臣以錢一億萬贖帝,三請乃許。丁亥,帝服袞冕,御輦還宮。

梁簡文帝集有同泰寺故功德正智寂師墓志銘,又有望同泰寺浮圖詩,其警句云:日起光芒散,風吹宮徵殊。露落盤恆滿,桐生鳳不雛。

庾肩吾集有詠同泰寺浮圖詩,其警句云:盤承雲表露,鈴搖天上風。又云:周星疑更落,漢夢似今通。

王臺卿有和望同泰寺浮圖詩,其警句云:積栱承雕桷,高檐挂珠網。又云:刻削生千變,丹青圖萬象。烟霞時出沒,神仙乍來往。庾信亦有是詩,其警句云:露晚盤猶滴,珠朝光更明。雖連博望苑,還接銀河城。

梁書蕭洽傳,高祖令製同泰寺碑。

藝文類聚:陳虞荔有梁同泰寺剎下銘。

讀史方輿紀要:同泰寺在臺城後苑中,梁大通中建,自是四捨身寺。中大同十一年,同泰寺浮圖災。及侯景圍臺城,其黨范桃棒據同泰寺。

六朝事迹編類:同泰寺前有醜石四,各高丈餘,俗呼為三品石。

至正金陵新志:同泰寺基,楊吳順義中起千佛院,南唐改為淨居寺,又改圓寂寺,宋分其半為法寶寺。

北寺

北寺,同泰寺之前院也。以其在宮城北,故曰北寺。內有寅上人房,占山水之勝。王筠詩所云:閒牖聽奔濤,開窗延疊嶂。洵足供人游覽云。

攷證:

金陵梵剎志引至正志同泰寺舊序:梁大通元年剏北寺,在宮後開一門,名大通。

王筠集有北寺寅上人房望岫玩前池詩。

清玄寺(清真寺)。

清玄寺在城北二十五里(案:地當今觀音門外鍾山鄉)。梁大通元年置。有古佛像,建寺時所造也。南唐改名清真寺云。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清真寺,舊名清玄寺,在城北二十五里,梁大通元年置,後廢,南唐保大中復置。又引慶元志:舊有梁時佛像,建炎兵焚。梁文曦清真寺詩有云遺像梁朝佛是也。

園居尼寺。

園居寺,在秣陵縣南四十五里,比邱尼所居也。梁大通元年,舍人袁頵造。

禪巖寺。

禪巖寺,在秣陵縣南三十五里。梁中大通元年,嚴祛之造。

法苑寺。廣化寺。

法苑寺,一名廣化寺,在秣縣南五十里。梁中大通五年張文造。

攷證:

建康實錄:梁大通元年置。園居尼寺,北去縣四十五里。舍人袁頵造,中大通元年置。禪巖寺,北去縣三十五里。嚴祛之造,貞觀六年廢,上元二年敕重建,中大通五年置。法苑寺,北去縣五十里。按寺記:張文造,一名廣化寺。貞觀六年廢,上元二年敕重建。

大心寺

大心寺,未詳其所在。梁伏挺被罪出家,匿於其中,逢赦乃出焉。

攷證:

南史伏挺傳,除南臺書侍御史,因事納賄被劾,懼罪,乃變服出家,名僧挺。久之藏匿,後遇赦,乃出大心寺。

華嚴寺。

華嚴寺,亦未詳其所在。梁時有長爪禪師,為謝貞說法焉。

攷證:

南史謝貞傳,初,父藺居母憂,不食,泣血而卒。家人賓客懼貞復然,從父洽、族兄暠乃共往華嚴寺,請長爪禪師為貞說法。

方樂寺(常樂院)。

方樂寺在建康城東北六十里,元改名常樂院云。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引乾道志:方樂院,在城東北六十里神泉鄉,本梁方樂寺基,南唐昇元元年重建,今亦名常樂院。

東林寺。

東林寺,未詳所在。有智表法師,多藏書,梁湘東王繹嘗就寫得之。

攷證:

金樓子聚書篇。又就東林寺智表法師寫得書。

蔣山頭陀寺(普濟寺)。

頭陀寺在蔣山北高峯頭陀巖前。梁大同元年,舍人石興造,高僧曇智居之。寺後有應潮井,宋徙置山下,改名普濟寺云。

攷證:

建康實錄:梁大同元年,置頭陀寺,東北去縣五十里(案:鍾山去縣無如此之遠,疑涉靖安鎮頭陀寺而誤),舍人石興造。

金樓子聚書篇。又得頭陀寺曇智法師陰陽卜祝冢宅等書。

至正金陵新志引慶元志:梁寺後有頭陀巖,可容數十人。

石邁古迹編:應潮井在蔣山頭陀寺佛殿後。其井與江潮相通,盈縮常應。

六朝事迹編類:頭陀寺,後徙置山下。

景定建康志:普濟寺,梁頭陀寺,宋治平中改賜今額。

萬福尼寺。

萬福尼寺梁大通元年,吳僧暢造。

本願尼寺。

本願尼寺梁大同元年,湘州剌史蕭環造。

攷證:

建康實錄:萬福尼寺,北去縣十八里,吳僧暢造。本願尼寺,湘州剌史蕭環造。皆在梁大同元年。

平等寺

平等寺,未詳所在。梁大同二年三月,帝幸同泰寺,設平等法會,蓋建於是時也。晉安王綱與湘東王繹書,極言法會之盛。劉濳有平等寺剎下銘焉。

攷證:

建康實錄,梁大同二年三月戊寅,帝幸同泰寺,設平等法會。

梁簡文帝集有與湘東王繹書云:昨旦平等寺法會,中後無碍,受持天儀,臨席啐容,親證拜伏。

藝文類聚:劉濳有平等寺剎下銘。

普光寺。

普光寺在建康縣西北八十里。梁大同二年,安豐縣令張延造。

化成寺

化成寺,在秣陵縣西南七十里,梁大同二年縣令陶道宗造。

慈恩寺。

慈恩寺,在建康縣西北二十五里,梁大同二年邵陵王綸造。

善業尼寺。

善業尼寺,在秣陵縣西南五十里,梁大同二年蘭恪造。

寒林寺

寒林寺,在秣陵縣東南三十五里,梁大同二年常侍陳景造。

攷證:

建康實錄:普光寺,東南去縣八十里,安豐縣令張延造。化成寺,東北去縣七十里,江甯縣令陶道宗造。(案:梁時無江甯縣,當是秣陵。)慈恩寺,東南去縣二十五里,邵陵王綸造。善業尼寺,東北去縣五十里,蘭恪造。寒林寺,西北去縣三十五里,常侍陳景造。皆在梁大同二年。

金口寺(靈鷲院,隆教院)。

金口寺,在秣陵縣東南八十五里金口里,梁大同二年建,楊吳改靈鷲院,宋改隆教院焉。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引乾道志:隆教院在城東南八十五里,梁大同二年建,初號金口寺,蓋里名也。楊吳順義二年改靈鷲院,治平元年改今額。

福興寺(殊勝寺)。

福興寺在秣陵縣西南百里,塘埔東,銀湖北(當今之銅井鎮)。梁大同二年,袁平造。唐初,釋道融徙於天竺山,去故寺七里。南唐改為塔院。宋名殊勝寺。至咸豐癸丑,寺始燬,而唐張從申碑尚存。

攷證:

建康實錄:大同二年,置福興寺,東北去縣百里,袁平造。

景定建康志:福興寺碑,唐張從申書,額稱潤州上元縣(唐初金陵屬潤州)。略云:福興寺,梁大同二年之俶建也。本在塘埔之東,銀湖之北。有禪師釋道融,以上元二年建寺天竺,遂移舊額於新居。天竺在故寺東南七里也。

至正金陵新志引乾道志:福興寺在城西南七十五里天竺山下。

又志:殊勝寺在南門外,本宋福興寺(案:福興梁置,此云宋,疑誤),南唐後主葬照禪師於此,因名塔院,宋改今額。

天中寺

天中寺,梁太子綱所建。武帝遣傳詔呂文強賫柏剎柱一口、銅一萬斤,供其營繕。寺既成,沈炯有從遊應今詩焉。

攷證:

梁簡文帝集有謝敕賫柏剎柱銅萬斤啟。

古詩記沈炯有從遊天中寺應令詩,其警句云:楊枝生栱樹,錫杖咒飛泉。石座應朝講,山龕擬夜禪。

一乘寺。凹凸寺。

一乘寺,在丹陽縣東南六里。梁大同三年,邵陵王綸所造也,有沙門法才居之。俄經侯景亂而寺燬,至陳復建。尚書令江總捨書堂於寺,寺門有凹凸花,乃張僧繇以天竺法染畫,人因呼為凹凸寺云。

攷證:

建康實錄:大同三年,置一乘寺,西北去縣六里,邵陵王綸造,在丹陽之左。隔邸舊開東門,門對寺,梁末賊起,遂延燒。至陳,尚書令江總捨書堂於寺,今之堂是也。寺門遍畫凹凸花,代稱張僧繇手迹。其花乃天竺遺法,朱及青綠所成,遠望眼暈,常如凹凸,就視即平,世咸異之,乃名凹凸寺。

南史張譏傳,有一乘寺沙門法才等,皆傳其業。

歸來寺。

歸來寺,未詳所在。梁湘東王繹為製寺碑銘,辭有云:鈴隨風振,盤依露泫,丹桂無枝,朱楊自翦。其規模亦極壯麗焉。

攷證:

藝文類聚:梁元帝有歸來寺碑。

飛流寺。

飛流寺在鍾山,有碑,梁湘東王繹所撰也。其文曰:同符上隴,望長安之城闕;有類偃師,瞻洛陽之臺殿。瞰連甍而如綺,雜卉木而成帷。實京師之大剎云。

攷證:

藝文類聚:梁元帝有鍾山飛流寺碑。

甘露鼓寺。

甘露鼓寺,未詳所在。有敬脫法師開講於寺,及卒,梁太子綱為作墓銘焉。

攷證:

梁簡文帝集有甘露鼓寺敬脫法師墓志,其銘辭云:善堂閒構,燈王布席。辯河流水,辭峯積石。

梁安寺

阮修容,梁武帝後宮,湘東王繹之母也。躬勤禮佛,自以私財於京師造梁安寺。湘東王特製寺碑及剎下銘,太子綱復撰釋迦文佛像銘云:

攷證:

金樓子后妃篇:阮修容躬自禮千佛,無隔冬夏。人不堪其苦,而不改其德。常無蓄積,必行信捨。京師起梁安寺。

梁元帝集有梁安寺碑,其序略云:空靈四柱,隨仙衣而俱颺;寶塹三重,映瑞圖而涵影。旃檀散馥,無復圓覺之風;地涌神龕,皆成多寶之塔。又製梁安寺剎,下銘有云:神靈戾止,亟連翩於威鳳;薩埵來遊,屢徘徊於紺馬。

梁簡文帝集有梁安寺釋迦文佛像銘,其警句云:信根有五,覺枝云七。仰福靈祇,上生兜率。

宣業寺。

宣業寺,亦阮修容所造也。每大官供應,並以施寺,數年之中,僧徒無不豐飽焉。

攷證:

金樓子后妃篇:阮修容,每大官供進,竝以準取錢,纖毫以上皆施宣業寺。數年之中,僧徒眾食竝是豐飽。

福成寺

福成寺阮修容亦有資助,在梁安宣業之次焉。

定果寺

定果寺得阮修容資助,與福成寺同。

靈光寺。

靈光寺,亦阮修容捨施所及也。故薨逝之日,與梁安、宣業、福成、定果諸寺,皆號哭如喪私親焉。

攷證:

金樓子后妃篇:大同九年六月二日,修容薨於江州之內寢。信至京都,梁安、宣業、福成、定果、靈光、正覺諸寺同皆號哭,如喪親戚焉。

履道寺

履道寺,在秣陵縣東南二十五里。梁大同十一年,貞威將軍給事後閤舍人章法護造。

渴寒寺

渴寒寺,亦在秣陵縣東南二十五里,與履道寺同造。

攷證:

建康實錄,履道寺西北去縣二十五里。案法宣集,貞威將軍給事後閤舍人章法護造渴寒寺,西北去縣二十五里,皆置於大同十一年。

山齋寺。

謝氏世居烏衣巷,梁尚書令謝舉湛深佛理,宅內山齋泉石甚美,遂捨以為寺焉。

攷證:

南史謝舉傳,宅內山齋,捨以為寺,泉石之美,殆近自然。

到公寺

到公為南朝世族,居近淮水。梁時到溉為散騎常侍、侍中,恆與弟洽共居一齋,友愛甚篤。洽卒後,便捨為寺,所得祿俸,悉供寺用,因斷腥羶,朝夕禮誦。及沒,顏色如恆,手屈二指,佛道所謂得果云。

攷證:

南史到溉傳:家門雍睦,兄弟特相友愛。初與弟洽,恆共居一齋。洽卒後,便捨為寺。蔣山有延賢寺,溉家世所立。(延賢寺已見上。)溉得祿奉,皆充二寺。因斷腥羶,終身蔬食。別營小室,朝夕從僧徒禮誦。武帝每月三致淨饌,恩禮甚篤。及卒,顏色如恆,手屈二指,即佛道所云得果也。

景公寺

景公,不知何許人,有寺在秣陵,梁時江僧寶為之畫壁云。

攷證:

貞觀公私畫史:梁景公寺在江甯,有江僧寶畫。

幽巖寺。

幽巖寺,在秣陵縣南四十里。梁太清元年,永康公主造。

青山幽巖寺。

大毗曇,牛頭山佛窟寺僧也。梁承聖二年,入秣陵青山築寺,亦名幽巖,與天闕遙相望云。

攷證:

建康實錄:梁太清元年,置幽巖寺,北去縣四十里,永康公主造。注引釋法論集:牛頭山佛窟寺,大毗曇傳云:承聖二年,法師入秣陵青山,始創舍,名幽巖,與佛窟相去十里。毗曇所立,不云永康矣。(案:建造之人與建造之年俱不同,當別有一寺,不必强合為一。)

儀香尼寺。

儀香尼寺,在秣陵縣東南五十里。梁太清元年宮獲造。

靈隱寺。

靈隱寺,在秣陵縣東南五十里。梁太清二年,炅待公造。時侯景已圍臺城,而梵宇猶建,則以其地處偏僻,為兵火所不及焉。

攷證:

建康實錄:梁太清元年立。儀香尼寺,西北去縣五十里,宮獲造。二年立。靈隱寺,西北去縣五十里,炅待公造。

宣明寺

宣明寺,比邱尼所居也。梁太清之亂,謝貞母出家於是焉。

攷證:

陳書謝貞傳,太清之亂,貞於江陵陷沒,族兄暠逃番禺,貞母出家於宣明寺。及高祖受禪,暠還鄉里,供養貞母將三十年。

天皇寺

天皇寺,梁簡文帝所建也。內有柏堂,張僧繇畫盧舍那佛及仲尼十哲像於壁。唐會昌中,賴以不毁焉。

攷證:

景定建康志:天皇寺,明帝所置也。(南朝惟晉、宋、齊有明帝,而皆與張僧繇不同時。此蓋侯景弒簡文帝,初謚曰明帝也。)內有柏堂,張僧繇畫盧舍那佛及仲尼十哲。帝怪問:釋門內如何畫孔聖?僧繇曰:後當賴此爾。及後代滅佛,焚天下寺塔,獨以有宣尼像不毁。

陳。

懷安寺。

懷安寺,陳初所建也,在臺城之側。江總為製剎,下銘有云:四聰𥈠后,萬行了因。運先玉鏡,道茂金輪。爰構靈剎,地近重闉。又云:氛銷草木,劫盡沙塵。支提永固,福業恆新。變易東海,長乂北辰。蓋侯景亂後之所創立云。

攷證:

藝文類聚:江總有懷安寺剎下銘。

慧福尼寺。

慧福寺,比邱尼所居也。陳文帝天嘉元年,有尼慧仙卒於寺,陳景哲為書碑銘焉。

攷證:

歐陽修集古錄:慧福寺尼慧仙墓銘,陳景哲書,天嘉元年立,在江甯。

國勝寺。

國勝寺,在橫山北。陳文帝初立,章皇太后捨宅為之,後徙於南門外落馬澗云。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國勝寺在南門外落馬澗,去城二里餘。乾道志云:舊在橫山北,陳天嘉元年,章后捨宅為寺。

楊都寺。

楊都寺,未詳其所在,陳時有釋智愷居之。

攷證:

古詩記。釋智愷,俗姓曾氏,住揚都寺,卒於陳光大二年。

棲靈寺。

棲靈寺亦未詳其所在,陳時有張善果畫壁焉。

攷證:

貞觀公私畫史:陳棲靈寺在江甯,有張善果畫。

大皇寺

大皇寺舊有剎,陳宣帝太建十年,為雷震燬。後主禎明元年,復起七級浮圖,未畢,火從中起而焚之,蓋陳亡之兆云。

攷證:

建康實錄:陳太建十年六月,大雨震大皇寺剎。

陳書後主紀:時江南妖異特眾,帝乃自賣於寺為奴以厭之。又於建康造大皇寺(案大皇寺太建中已見,此應是重造),起七級浮圖,未畢,火從中起而焚之。

寶田寺。

寶田寺在白土岡北。陳禎明三年,隋師臨江,後主遣諸軍拒之,而忠武將軍孔範屯於寺前。未幾,師潰而國亡矣。

攷證:

陳書後主紀,禎明三年,遣驃騎大將軍司徒豫章王叔英屯朝堂,蕭摩訶屯樂游苑,樊毅屯耆闍寺,魯廣達屯白土岡,孔範屯寶田寺。

證聖寺(木平寺)。

證聖寺,在運瀆東南。王安石詩云證聖南朝寺,則必造自六朝時也。宋呼為木平寺云。

攷證:

景定建康志:證聖寺在行宮後,南唐木平和尚居此寺,故里俗至今呼為木平寺。寺東有溝,迤邐西北接運瀆,今堙塞,僅存遺迹。注:王荊公詩云:證聖南朝寺,三年到百回。不知牆下路,今有幾荷開。

寶城寺(衡陽寺)。

寶城寺在建康縣東北四十五里(今上元縣清風鄉),南朝古剎也。唐改為衡陽寺云。

攷證:

至正金陵新志:衡陽寺在上元縣清風鄉。乾道志云:衡陽資福禪院去城東北四十五里,即古寶城寺基。(志稱古者必南朝寺也。)唐天祐三年,徐温重建,改今額。

義和寺。

義和寺,不詳其所在,有梁昭明太子書寺額。

四无畏寺

四无畏寺,亦不詳其所在,有徐陵剎下銘。

攷證:

景定建康志:石刻有義和寺額,梁昭明太子書。又有四无畏寺剎下銘,陳徐陵撰,其警句云:金臺日麗,玉殿雲平,梵眾朝禮,天歌夜清。

南朝佛寺志卷下

孫毅威陳貽祓同校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