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缚的原因是邪见、不远离、放逸、秽浊、作为。(mithyādar?ana-avirati-pramāda-ka?āya-yogā bandhahetava?.)

〔注释〕

前几章论述了七谛中的命、非命、漏三谛,本节起论述缚。

「邪见」(mithyādar?ana),即与正见相反的观点。「不远离」(avirati),指不遵守禁誓,不肯远离五大誓所提到的那些不应做的事情。「放逸」(pramāda),指耽於声色犬马等奢侈淫逸的物质生活而不节制。「秽浊」(ka?āya),见§8.10;「作为」(yogā),见§6.1。

§8.2

由於命有秽浊,因此取得对业适合的物质。(saka?āyatvāj jīva? karma?o yogyān pudgalān ādatte.)

〔注释〕

原注说:「对业适合」,即「适合於取得业身。」业身是由细微的、物质性的业形成的。因此本节意为:得到适合於形成业的物质。

§8.3

此为缚。(sa bandha?.)

〔注释〕

据乌玛斯伐蒂原注,本节意为命受纳了上述构成业身的细微的物质性的业,这就是缚。

空衣派的刊本把§8.2、§8.3两节合为一节,作(§8.2)。

§8.4

这(缚的)种类(分为业的)本质、止住、威力及微点(的数目等四种)。(prak?ti-sthity-anubhāva-prade?ās tad-vidhaya?.)

〔注释〕

在空衣派的刊本中,本节结尾作「tad-vidha?」。

§8.5

第一(业的本质为)智障、见障、感觉、愚痴、寿量、个性、类性、妨碍(等八种)。(ādyo j?āna-dar?anāvara?a-vedanīya-mohanīya-āyu?ka-nāma-gotra-antarāyā?.)

〔注释〕

从本节至§8.14论述§8.4所讲的业的本质。本节为总述,以下各节为分述。

在空衣派的刊本中,将「āyu?ka」写作「āyur」。

§8.6

(这八种)顺次各分为五、九、二、二十八、四、四十二、二、五种。(pa?ca-nava-dvy-a??āvi??ati-catur-dvicatvāri??ad-dvi-pa?ca-bhedā yathākramam.)

〔注释〕

业的本质可分智障等八种。每种又可细分。即「智障」(j?ānavara?a)分成五种,见§8.7;「见障」(dar?anāvara?a)分九种,见§8.8;「感觉」(vedanīya)分二种,见§8.9;「愚痴」(mohanīya)分二十八种,见§8.10;「寿量」(āyu?ka)分四种,见§8.11;「个性」(nāma)分四十二种,见§8.12;「类性」(gotra)分二种,见§8.13;「妨碍」(antarāyā)分五种,见§8.14。

§8.7

(五种智障由覆障了)感官智等(五智而产生)的。(maty-ādīnām.)

〔注释〕

「感官智等五智」,参见§1.9。因这五种智被覆障,产生五种智障。

空衣派的刊本此节把感官智等五种智的名称一一列出。

§8.8

(九种见障)为眼见障,非眼见障,直观智见障,完全智见障,以及假睡的感受,熟睡的感受,微睡的感受,昏睡的感受,梦游的感受。(cak?ur-acak?ur-avadhi-kevalānām nidrā-nidrānidrā- pracalā-pracalāpracalā-styānag?ddhi-vedanīyāni ca.)

〔注释〕

九种见障中的前四种,可参见§2.5的注释。後五种,是指人在睡眠状态中得到的错误认识与感受。

在空衣派的刊本中,本节结尾的「styānag?ddhi-vedanīyāni ca」写作「styānag?ddhaya? ca」。佛教一般把此译作「昏沉、贪着之受 用」。

§8.9

二种(感觉)是乐的感觉与苦的感觉。(sad-asad-vedye.)

§8.10

(二十八种愚痴可大体分为)见与行的愚痴,(而後者又可分为)有秽浊与无秽浊的感受。(上述四个范畴又各)可细分为三、二、十六、九种——即:(三种见的愚痴,为):正见、邪见、两者的混合;(二种行的愚痴,为)有秽浊、无秽浊;(十六种有秽浊感受,为)无终随缚、无舍弃的覆障、舍弃的覆障、情火的种别(等四类,每类)各有忿、慢、欺、贪(等四种秽浊),故(为十六种);(九种无秽浊的感受,为)笑、喜、苦、忧、怖、嫌、阴性、阳性、中性。(dar?ana-cāritramohanīya-ka?āya-nokā?ayavedanīyākhyās tri-dvi-?oda?a-nava-bhedā?,samyaktvamithyātva-tadubhayāni ka?āya-noka?āyāv anantānubandhy-apratyākhyāna-pratyakhyānā-vara?a-sa?jvalana-vikalpā? caika?a? krodha-māna-māyā-lobhā? hāsya-raty-arati-?oka-bhaya-jugu-psā-strī-pu?-napu?sakavedā?.)

〔注释〕

「见之愚痴」(dar?anamohanīya)指束缚着命、妨碍认识宗教真理的业。它分成三种:正见、邪见、两者的混合。应该注意的是:这儿所谓的「正见」,不是指正确的信仰、正见的观点,不是§1.1所讲的正见,而是指有产生正确信仰功能的业,因此,它只是达到§1.1所讲「正见」之前的一个阶段。这儿所讲的「邪见」,也与上面一样,不是指具体的不正确观点,而是指能产生这种不正确观点的业。所谓「两者的混合」,即是上述「正见」、「邪见」两种业的混合体,亦即正处於非正非邪、亦正亦邪、混沌未清状况下的业。

「行的愚痴」(cāritramohanīya),指妨碍正确行为的业。它分为二种:有秽浊的感受,无秽浊的感受。《谛义证得经》又把「见的愚痴」、「行的愚痴」、「有秽浊的感受」、「无秽浊的感受」并列起来,作为组成愚痴的四个范畴。

「有秽浊的感受」(ka?āyavedanīyā),分成「无终随缚」、「无舍弃的覆障」、「舍弃的覆障」、「情火的种别」等四种。所谓「无终随缚」指贯串於整个生命过程的妨碍正信、正行的业。所谓「无舍弃的覆障」指妨碍遵守禁誓的业,据说这种业的持续期是一年。「舍弃」是禁誓的别称,指舍弃偷盗、妄言等。所谓「弃舍的覆障」则指妨碍遵守全部禁誓的业,据说这种业的持续期是四个月。但在这期间尚有部分禁誓仍被遵守,正信也仍然存在。所谓「情火的种别」指禁誓虽已被全部遵守,但行动尚未达到完全、纯粹标准时的业。

耆那教认为上述「无终随缚」等四种业,每种又可分别由忿、慢、欺、贫四种感情产生,这样,「有秽浊的感受」就可以细分为十六种。

「无秽浊的感受」(nokā?ayavedanīyā)也是一种妨碍正信、正行、正见的业,但它们与忿、慢、欺、贫无关。它共分「笑」、「喜」、「苦」、「忧」、「怖」、「嫌」六种感情的业及「阴性」、「阳性」、「中性」三种性别业,共九种。这儿的「阳性」、「阴性」都是指决定雌雄性别,并能产生性欲的业。「中性」则是指决定其为无雌雄性生殖器官的生物的业,耆那教认为这种生物唯其无雌雄生殖器官,对雌性、雄性都会产生性欲,故它的性欲最强。

在空衣派的刊本中,本节的「有秽浊」、「无秽浊」二词次序颠倒,并作「akā?aya-kā?aya」,故下文之「十六、九」也写作「九、十六」。此外,「无舍弃的覆障」一词中少「覆障」(āvara?a),但意义与白衣派刊本相同。

§8.11

(寿量的四种指与)地狱、傍生、人、天(的寿量有关的业)。(nāraka-tairyagyona-mānu?a-daivāni.)

〔注释〕

即决定四趣中各种生物的寿量大小的业。

§8.12

(个性的四十二种为产生以下诸项的业):(从地狱乃至天之)趣、(一根乃至五根之)生、(五种)身、肢与附肢、及其组成、(业的)结缚、(业的)凝集、形状、关节的连系、触、味、香、色、(转世的)次序、(为运动安定而)不过重过轻、伤害自己、打击他人、发散光热、无光、呼吸、飞行、个别身及其相反、可动身及其相反、爱好心及其相反、妙音及其相反、美体及其相反、细身及其相反、(器官)充分地展开及其相反、(齿骨的)坚固及其相反、(言辞)值得相信及其相反、名誉及其相反、救世者的位置。(gati-jāti-?arīra-a?gopa?ga-nirmā?a-bandhana-sa?ghāta-sa?sthāna-sa?hanana-spar?a-rasa-gandha-var?a-ānupūrvy-agurulaghu-upaghāta-parāghāta-ātapo-'dyoto-'cchvāsa-vihāyogataya? pratyeka?arīra-trasa-subhaga-susvara-?ubha- sūk?ma-paryāpta-sthira-ādeya-ya?ā?si setarā?i tīrthak?ttva? ca.)

〔注释〕

「个性的业」指使生命体各具个性的业。它共分四十二种。

「趣」,指决定生於地狱、傍生、天、人等四趣的哪一趣的业。

「生」,指决定具备眼、耳、鼻、舌、身等五根中哪几个根的业。

「身」,指决定§2.37所讲的五身的业。

「关节的连系」,参见§9.27的注释。

「个别身及其相反」,指个别身与共通身。

「可动身及其相反」,指可动身及不动身。

「爱好心及其相反」,指爱好心与不爱好心。

「妙音及其相反」,指妙音及不妙音。

「美体及其相反」,指美体及不美体。

「细身及其相反」,指细身及粗身。

「器官充分地展开及其相反」,指器官充分展开及不充分展开。

「齿骨的坚固及其相反」,指齿骨的坚固及不坚固,一说指齿骨的坚固及身体的柔软。

「言辞值得相信及其相反」,指言辞值得相信及不值得相信。

「名誉及其相反」,指名誉与不名誉。

以上从「个别身及其相反」至「名誉及其相反」,均指决定这些项目的业。

在空衣派的刊本中,将「parāghāta」写作「paraghāta」;最後一句写作「ya?a?-kīrti-setarāni tīrtakaratva? ca」,意思不很清楚。

§8.13

(类性的两种指决定生於)上等及卑贱(家庭的业)。(uccair nīcai? ca.)

§8.14

(妨碍的五种)指施舍等那些。(dānādīnām.)

〔注释〕

即§2.4所讲的施舍、利得、受用、皆用、精进等五项。在空衣派的刊本中,将上述五项逐一列出。

上面,从§8.5至§8.14都是论述业的本质。

§8.15

(所谓第二业的止住)对从第一到第三及妨碍(的业)而言,止住的最大限度是三十个如海量的俱胝的俱胝倍。(āditas tis??ām antarāyasya ca tri??a?-sāgaropama-ko?ī-ko?ya? parā sthiti?.)

〔注释〕

自本节至§8.21论述§8.4所讲的业的止住。其中§8.15至§8.18论述业的止住的最大限度;§8.19至§8.21论述业的止住的最小限度。

「第一到第三」,指§8.5提到的八项业的本质的前三项,即智障、见障、感受。

「妨碍」即§8.5提到的八项业的本质的第八项。

对於上述四项来说,业的止住的最大限度为三十个如海量的俱胝的俱胝倍,即在这麽长的期间内,业一直能发挥作用。「如海量」,见§3.6的注释。俱胝为一千万。

§8.16

对愚痴(的业)来说,是七十个(如海量的俱胝的俱胝倍)。(saptatir mohanīyasya.)

〔注释〕

「愚痴」,即§8.5所讲的八项业的本质的第四项。

§8.17

对个性及类性(的业)来说,是二十个(如海量的俱胝的俱胝倍)。(nāma-gotrayor vi??ati?.)

〔注释〕

「个性及类性」即§8.5所讲的八项业的本质的第六、第七项。

在空衣派的刊本中,本节词序颠倒,但意义相同。

§8.18

对寿量(的业)来说,是三十三个如海量。(trayas-tri??at sāgaropamā?y āyu?kasya.)

〔注释〕

「寿量」,即§8.5所讲的八项业的本质的第五项。

§8.19

感受(的业)的(止住的)最上限度为十二暂时。(aparā dvāda?a muhūrtā vedanīyasya.)

〔注释〕

「暂时」(muhūrtā)表示短暂时间的一种单位,相当於四十八秒。

§8.20

个性与类性的(业的最小限度的止住)为八(暂时)。(nāma-gotrayor a??au.)

§8.21

其余的(业的最小限度的止住)在一暂时之内。(?e?ā?ām antar-muhūrtam.)

〔注释〕

「其余的」,指§8.5所讲的八项业的本质中,去掉§8.19、§8.20两节已论述过的感受、个性、类性之外的其余五项,即:智障、见障、愚痴、寿量、妨碍。

在空衣派的刊本中,本节最後一词写作「muhūrtā」。

§8.22

所谓威力指(业的)异熟。(vipāko 'nubhāva?.)

〔注释〕

§8.22至§8.24论述§8.4所提到的缚的种类的第三种——威力。异熟(vipāko),与佛教的异熟同样,指果异於因而熟,泛指依业因而得到的果报。

在空衣派的刊本中,本节最後一词写作「'nubhava?」。

§8.23

它按照(业的)名称。(sa yathā-nāma.)

〔注释〕

本节意为各种业各自按照自己的名称而异熟(即给予果报)。亦即属於智障的业只作为智障而异熟;属於妨碍的业只作为妨碍而异熟,因果自成系统,互不混淆。这种观点与佛教相同。

§8.24

然後,(按这种方式)逐渐消灭。(tata? ca nirjarā.)

〔注释〕

本节意为,既然特定的业果必有特定的业因,则与此相适应,想消灭特定业果就必须消灭特定的业因。

§8.25

(第四,所谓业的微点的数量)在一切我的微点上都无限地有着无限倍微点。(像这样的业的物质),以(业的)名称为基础,到处按作为(yoga)的区别,侵入并安立於一些细微的领域中。(nāma-pratyayā? sarvato yogavi?e?āt sūk?ma-ekak?etra-avagā?ha-sthitā? sarvātma-prade?e?v anantānanta-prade?ā?.)

〔注释〕

本节论述§8.4讲到的缚的种类的第四种——微点的数量。

耆那教认为业的微点无限细小,缠绕在我(命)的微点上。它们分成八种不同的业,因人的行为而产生,发挥其果报的作用。

§8.26

(在诸业中,感受)乐的感觉、正、笑、喜、人的知识(及承受)清净的寿量、个性、类性,则为善(业)。(sadvedya-samyaktva-hāsya-rati-puru?aveda-?ubhāyur-nāma-gotrā?i pu?yam.)

〔注释〕

本节论述什麽叫善业。关於乐的感受,可参见§6.13。其余各项,可参见§8.10。

空衣派的刊本中此节无正、笑、喜、人的知识等四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