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台山幽溪沙门 传灯 撰

神僊考第十

天台山,古称神僊窟宅,道书指赤城为玉京洞天,乃十大洞天之一,茅司命所治。其下别有洞台,方二百里,魏夫人所治。南驰缙云、北接四明、东距溟渤、西通剡川。桐柏山,号「金庭洞天」,王子晋所治之处。中有日月三辰之精,光烛洞天。金台玉室,瑶花芝草等物可以修链金丹,故好道之士皆依栖焉。夫神僊之界,绝於人境,惟有僊缘者得以见之。若刘阮之逢僊女,可交之遇至人,自古及今能几人斯?然刘阮踪蹟,道家传谈以为盛事;而或者以神僊绝欲、无婚配事难之,而道士卒无以自解。不知僊者同於欲界,杂於地居,进於人而劣於天;而欲界六天尚未出欲,矧神僊乎?第欲情渐薄,与人为异,故经云「六受欲交抱,执手笑视媱」。以次推轻重,可知神僊之欲,轻於人而重於天,又可知也。而儒者陆可大又以费礼刺之,其诗有云:「古来贤洁羞自媒,神僊往往非凡胎;刘晨、阮肇如有道,讵肻费礼婚天台」云云。此不独欲以方内之教以绳方外,且又欲以儒礼而训神僊矣。不知彼有僊缘,缘即良媒。若董永之孝感而天帝妻之以僊女。董以天为媒,安知刘阮不以僊为媒乎?禅者或又曰:「若如子言,则宋景佑中护国寺僧明照亦见此物,照即叱曰:『山鬼伎俩,复欲魅道人耶?』言已即隐。此复云何?」余对曰:「学佛与学僊异。学僊者惟恐不得见相,学佛者惟恐着相。尚不着佛而求,矧着僊乎?虽一切不着,亦不固谓之无。此三教之道用之所以为异也。然深山穷谷之中,千年木石每为鬼物所附。其变幻诡异往往惑人,在在有之。此不可不辩,而求僊者又不可不知也。旧志所书,僊凡混淆。今为两门,先神僊,次道士。若寒山、拾得则已书於〈圣僧志〉中,以非僊类故也。

神僊

轩辕黄帝

《神僊体道通监》云:「黄帝尝往天台山受金液神丹。」

伯夷、叔齐

道书称:「二子死,为九天仆射,治桐柏。」由今桐柏观有二石像,镌制奇古,体色温润。或云「王灵宝请之徽宗宫中」,然无所据。

彭宗

字法先。师杜冲真人,授丹经五千文、守一之道。尝有神灯浮空映席,五色云霞临绕。能三昼夜通为一息。或自没水底,竟日方出。若瞑目僵卧,辄一年许不动。尘委其上,积厚如[糸*氐]。能以一气诵五千文,通为两遍。气禁蛇虎,亦能禁凶人,使手足不觉自拘。或使幽灵击之。年一百五十岁,常如二十年少。周厉王丙申,太上遣僊官下迎,为太清真人,治赤城宫。

王乔

字子晋,灵王太子,好吹箫,作凤鸣。浮丘公接以上嵩高,三十余年後,人求之不得。偶见亘良,曰:「告我家人,七月七日待我於缑氏山。」至时,果见乔乘白鹤而去。道家称为「右弼真人」,治桐柏山,掌吴越水旱。五代时封「元弼真君」,宋政和三年封「元应真人」,绍兴庚申加号「善利广济真人」。台之寺院奉为护伽蓝神,盖一方土地主也。事蹟具见〈灵异考〉。

控鹤僊人

天台山元灵老君华真僊师遣第七僊子名属仁,乘云驾鹤游厯武夷山,安排地僊。见张湛等各有僊分,乃遣何凤儿往天台山取籍检视。僊籍各有姓名,乃安排魏王而下一十三人同居此山。

西汉

茅盈

字叔申,少秉异操,天才頴烁。十八弃家,遇西城王君,告以玉佩金璫之法。玄迹渺迈,白日神僊,乘飞步虚、越波凌津。灵官奉从,着於民口;节旄旌旗,光耀天下。并教二弟茅固、茅衷上道,三神乘鹤,各治茅山。盈与王君俱去,到赤城玉洞,莅司命之任,出入太微,受事太极也。

李奉僊

东蜀人,自幼不语。年十八,常欲寒栖,以避臭茹。人问之,曰:「知白守黑,道贵昏默。我师南岳公云:『吾,周灵王太子,吹笙者也。今授子朱纲之法,将升度南宫。吾师浮丘公授予,今付於子,子宜勤守;若更此生,万刧不度。吾将为南岳司命,侍帝晨。又补桐柏真人。』」言讫遂隐,汉宣帝诏,不起。

东汉

刘晨、阮肇

汉永平五年,剡县刘晨、阮肇共入天台山,迷不得返。经十三日,粮尽,饥馁殆死。遥望山上有一桃树,大有子实。永无登路,攀缘藤葛乃得上。各噉数枚而饥止体充。复下山,持杯取水欲盥潄,见芜青叶从山腹流出,甚鲜新;复一杯流出,有胡麻饭糁。便共没水,逆流行二三里,得度山,出一大溪边。有二女子姿质妙绝,见二人持杯出,便笑曰:「刘阮二郎捉向所失流杯来。」晨、肇既不识之,缘二女子便呼其姓,如似有旧,乃相见;而悉问:「来何晚?」因邀还家。其家铜瓦屋,西壁东壁下各有一大牀,皆施绦帐四维。帐角悬铃,金银交错。牀头各有十侍婢,敕云:「刘阮二郎经涉山岨,向虽得桃实,犹尚虚,可速作食。」食胡麻饭、山羊脯、牛肉,甚美。食毕行酒,有一羣女来,各持五三桃子,笑曰:「贺汝壻来。」酒酣作乐。暮令各就一帐宿,女就之。言声清婉,令人忘忧,遂停半年。气候草木是春时,百鸟啼鸣,更怀悲思,求归甚苦。女曰:「罪使君思家,当可如何?」遂呼前来女子有三、四十人,集会奏乐,共送刘、阮,指示还路。既出,亲旧零落,邑屋改异,无相识。问讯,得七世孙,传闻上世入山,迷不得归。至晋太元八年,总复去,不知何所。

王思真

王思真者,位为太上侍经僊郎。汉灵帝光和二年己未正月一日,太上老君降於天台山,命思真披九光之韫,书《洞玄》、《太洞》等经三十六卷,以授太极左僊公葛玄。

张皓

字文明,汝南人。汉安帝永初中,遇封衡授以《青要紫书》、《金根上经》及神丹半两,从而戒之曰:「勤则得之,替则失之。」皓俯伏受命,入赤城山服丹行道。久之,耳能洞听,目能彻视。常有学者迫来访之,则或为白鹤,或为飞云,抟空游虚,隐没莫见。至魏明帝太和初登真。

阴长生

受太上之命住赤城。

葛僊公

名玄,字孝先,道士支道纪梦通玄真人从大罗天降生。十八九岁,僊道渐成,入天台赤城精思念道。遇左元放授以《九丹金液僊经》、《劾鬼秘法》、《三元真一妙经》。行持三年,广积功效。光和二年正月朔,感太上老君敕真人徐来勤等同降於天台,授《灵宝经》三十六部,及《上清斋法》二等,并《三籙七品斋法》。今桐柏有法轮院,三真降经之处及僊公役鬼所筑受诰坛存焉。又得分形万化之术、灵感应变之法。道成,乃於天台山立坛,授道微《五岳真形图》,曰:「吾昔受左元放先生,今付於汝。」後玉帝三颁锡命,服阁皂炼成之丹。闻僊乐嘹喨,旌幢翳天。坐八景琅舆,僊童玉女左右卫迎。白鹤绕空,冉冉而举。位为太上玉宗太极左宫僊公。

袁根、柏硕

剡县人。因驱羊度赤城山,忽有石门豁然,见二女方笄,遂为室家。後谢归,女以香囊遗之。根後羽化,硕年九十余。见《搜神记》。

班孟

是女子,能飞行。服酒饵丹,年四百岁,色如少女。能飞行,坐虚空之中与人谈语;又能入地中,初没足,渐至腰及胷髻,良久而尽没不见。又以指刻地,即成井,可汲;指人瓦,屋即飞。尝取人桑果数千株,聚之如山;十余日吹之,各还其本处如故。又能含墨水喷纸成文字,皆有意义。後入天台山僊去。事出《僊苑编珠》。或讹「大治山」云。

魏夫人

名华存,西王母降之,授以《玉清隐书》;三十余真各歌阴歌阳歌之曲,王母为之和,上元夫人亦荅歌。王母及上元夫人、紫阳左僊公、太极僊伯、清虚王君,乃携华存同去。东南行,俱诣天台山洞宫玉宇之下,众真皆从王母昇还龟台矣。

王玄甫

沛人也。同吴人邓伯元学道於赤城,受服青精饭,吞日精丹景之法。内思洞房,积三十四年,乃内见五脏,冥夜中能书。穆帝永和元年正月十五日天帝遣羽车迎之。与邓伯元垂云驾龙,白日昇天,为中岳真人。

许迈

字叔玄,勾曲人也。入悬[雨/溜]山,改名远游。服术黄精,感太乙真人定录茅君授上法。後移赤城,遇王世龙,受解束反行之道。服玉液朝脑精,三年之中面有童颜。後度世东宫,为地僊中品。

羊愔

兄忻为台州乐安令。游阮郎亭,崖上有字,世传阮肇题。愔醉亭畔,七日方醒。梦入洞遇灵英,食青灵芝,百节俱轻。自括苍往天台一日可到,日行三四百里。

徐则

道士徐则者,东海剡人。入缙云山修道,太极徐真人降谓曰:「汝出八十,当为王者师,然後得道。」因庐天台山,绝粒养和,所资惟松水而已。梁武帝诏讲道要,徐陵钦其风,致晋王广召问道法。谓门人曰:「吾今年八十一,王召我,徐真人之言验矣!」既至则辞以日时不利。至五更,寂然返真。王命便送还天台。是日江都人或见师徒步,云得还返。至旧隐,令弟子扫一室,曰:「有客至,宜延之於此。」有顷,跨石梁而去。翌日,果柩至,方知其异。

王远知

天台道士也。其母梦灵凤,有娠。僧宝志曰:「生子当为神僊宗伯。」年七岁,日览万言。十五入华阳,事陶贞白,授三洞正一法。潘师正是其入室弟子,而司马承祯则师正弟子也。远知善易知人死生祸福,作《易总》十五卷。一日雷雨云雾中,老人叱之曰:「汝所着书何在?上帝命吾摄六丁雷电追取。」远知方惧,傍有衣青衣人,已捧书立矣。老人责曰:「上方禁文,自有飞天保卫;金科秘於玄都,汝何敢輙藏缃帙!」远知对曰:「青丘之老传授。」老人曰:「上帝敕下,汝僊品已及受度,期展四年之纪数也。又以小时误伤一童子唇,不得白日昇天。」署少室僊伯。将行,沐浴焚香而化,年一百二十六岁。後於东海借迅风,与人飞渡至登州。

司马承祯

字子微,洛州温人。事潘师正,传辟谷导引术。遍游名山,唐武后尝召之,未几去。与陈子昂王维李白孟浩然、贺知章、卢藏用、宋之问、王适、毕构为「僊宗十犮」。睿宗复迎至京师,访以治道,曰:「游心於淡,合气於漠,与物自然而无容私焉,则天下治。」帝叹咏曰:「广成之言,何以加此!」辞归天台。卢藏用指终南山曰:「此中大有佳处,何必天台?」对曰:「以仆观之,乃仕宦之捷径尔。」卢初隐终南,後登朝,闻言殊有惭色。女贞有名焦静贞者,泛海诣蓬莱求师。至一山,见道者指言曰:「天台山司马承祯名在丹台,身居赤城,尔良师也。」静贞既还,诣承祯求度,未几昇天。尝降人间,谓薛季昌曰:「司马先生得道,高於陶都水之任,当为东华上清真人。」开元中,文靖天师与承祯赴长生殿千秋节斋。直中夜,行道毕,隔云屏各就枕。斯须,忽闻小儿诵经声,玲玲如金玉响。天师乃褰裳蹑步而窥之,见承祯额上有小日如钱,光耀一席。逼而听之,乃承祯脑中之声也。天师还,谓其徒曰:「《黄庭经》云:『泥丸九真皆有房,方圆一寸处此中。』又云:『左神公子发神语。』其先生之谓乎?」一日谓弟子曰:「吾於玉霄峯东望蓬莱,有灵真降驾。今为东海小清童君、东华君所召,必须往。」俄顷化去,如蝉蜕,弟子葬其衣冠焉。时年八十有九。玄宗亲撰碑文。有《修真秘旨》、《天地宫府图》、《坐忘论》、《登真系》等书行於世。诏赠「银清光禄大夫」,諡「正一先生」。

陈世安

京兆人。好道,遇僊,白日昇天。治小台山。见《总僊传》。

谢自然

华阳女冠。幼而入道,慕南岳魏夫人之操。至天台从司马子微学道後,白日僊去。事见《续僊传》。

汪子华

字时美。三举不第,叹曰:「年逾不惑,不登仕版,何面目见朋友乎?」遂与颜真卿同事白云先生张约;再师赤城先生司马承祯。丹成道备,贞元五年白日昇天。

李元

开元间尝游华山采药。忽一日骑白鹿,谓山下人曰:「我今游天台,有三老人遮道,留之不可。」见王简《疑僊传》。

王可交

苏州人。尝棹舟入松江,中流见画舫,有道士七人,皆玉冠霞帔。一人呼可交,与二栗,命黄衣送上岸,且令合眼。洎开眼,已失黄衣,但见峯峦中,松柏叅天。问之,乃天台山瀑布寺前也。自是不食,後挈妻子入四明山,不复出。具见〈灵异考〉。

许碏

少为进士,晚学道。常厯天台,於悬崖人不及处题曰:「许碏自峨眉山寻偃月子至此。」後插花满头,醉歌、昇云而去。

王旻

不知何许人,天宝中赐号「太和先生」。有姑亦得道,年七百岁。往来天台,貌如婴孩。见《湖海纪闻》。

夏侯隐

不知何许人。大中末游天台,独止一室,或露宿草树间。每登山渡水,则闭目而睡,比至则觉。人呼睡僊。见《僊传拾遗》。

月光童子

《巨鳌记》云:「有人误入嵩高山,见东南大岩下石孔中,入有大宫阙,自然明烛,与日月无异。有六僊人云:『月光童子在天台,往来此中,非有道不得见。』」又见《总僊记》。

五代

吕洞宾

游天台,居福圣观,灵应事迹甚多。尝题一绝於壁云:「青蛇遶地月徘徊,夜静云闲鹤未回。欲度有缘人换骨,暂留踪迹在天台。」宋绍兴间,一丐者负其母,歌於市,但云:「只两口」。既久,询羣丐所聚,则无是人。一日到台州,出崇和门至泉井洋,掷其母於水,乃一巨瓢。跨而昇空。人方思两口乃吕字也。

厉归真

天台县人也。性嗜酒,冬夏常衣单衣。妙於水墨,见屋壁即画鹊。时人不知其得道也。以天佑三年十一月,於河中府中条山,白日冲天。告时人曰:「吾本台州府唐兴县人,有弟在彼。」脱下破布衫,服星簪、羽袂而轻举云中,寥寥有箫管之声。

张伯端

天台人,字平叔。少好学,晚传混元之道而未备。孜孜访问,遍厯四方。後游蜀,遇刘海蟾授金液还丹火候之诀,乃改名用诚,号紫阳。能出阳神,自谓得形神俱妙之道。归,以所得稡成秘诀八十一首,号《悟真篇》。後世宗之,称为「天台僊派」。年九十九岁趺坐而化。用火烧化,得舍利千百,大者如芡实,色皆绀碧。至湻熙中,其家蚤起,见一道流踞上席而坐,叩其家事厯厯。值其孙他出而去。人以为用诚之归云。

白玉蟾

得法於张伯端之再传。往还天台诸山。博洽儒书,究竟禅理;出言成章,文不加点。用都天大雷之法,祈禳辄应;时言休咎,惊动聋俗。尝堕西湖,遶寻不见。达旦则在水上,犹曛然也。後尸解於海丰县。

姜僊翁

牧牛山谷中,夏热,招云覆之,旱则呼雨,多着神异。後坐化,人以其真骨塑像,见存丰饶坑庙。旱潦有祷必应。

沈僊翁

岁旱,遇人曰:「请我以瓜酒,必雨。」果如其言。子小僊翁,灵异如父,并塑於尖山庙。

道士

东汉

刘根

字君安,长安人,隐永嘉飞霞洞。尝至天台赤城访紫极君。见《僊家杂记》、葛洪《神僊传》。

白云先生

《洞天福地》记:「灵墟乃白云先生隐处。」《世说》载:「王右军得笔法於白云先生。」又按《野史辩才》云:「右军作〈兰亭记〉三百七十五字,始梦天台子真传授笔诀,以「永」字为法云。」其後司马子微亦号「白云子」。

夏馥

字子治,陈留人。入桐柏山,遇王真人授以黄水云浆之法。今在洞中为明晨侍郎。见陶弘景真诰》。

褚伯玉

钱塘人也。年十六,家为娶。妇乘车而入,先生踰垣而出,隐於天台中峯二十年。樵人见之在重岩之下,颜色怡怡,左右惟有松屑二褁,由是远近知之。齐高帝徵之,不起,乃移居大霍山,僊去。

叶法善

字道元,松阳人。七岁溺於江中,三年不还。父母问其故,曰:「青童引我,饮以云浆,朝於太上,太上领而留之。」自僊府还,已有役使鬼神之术。年十五中毒殆死,见青童曰:「天台苗君飞印相救。」於是获苏。开元初为银青光禄大夫鸿胪卿,封「越国公」,充景隆观主。尝於上元夜引玄宗於西凉府观灯;又尝因八月望夜与玄宗游月宫,聆月中天乐。显庆中,奉命修〈黄籙斋〉於天台山桐柏观,显迹甚多。

甘泉先生

不知何许人。隐华顶峯,频诏不起。开元十八年,元宗特於王屋山置台观以居之。

吴筠

字正节,通经义,美文词。入嵩山,依潘师正究其术。南游天台,观沧海,与有名士相娱乐。明皇召问,每开陈,皆名教世务。後复步剡中,忽焚香返真。

贺知章

字季真,会稽人。按许鼎撰《通和先生祖贯碑》云:「贯学黄老,初贺监得摄生之术,负笈卖药,数百年不死。後於天台山昇僊。」(见《高道传.知章》)。见《唐书.隐逸传》,亦尝弃官入道。昇僊之说,恐未必然。

田虚应

字良逸,薛季昌以「上清大洞法」授之。潭州旱,蓬发至,无言而雨降。久雨不止,默然岸帻而坐,即霁。元和中入天台不复出,宪宗诏,不起。神人持金炉降诏,因羽化。

冯惟良

字云翼,师田虚应。元和中入天台,元稹闻其风而悦之。桐柏观正一先生完葺以来,湮废之久;惟良乃再缔构,作上清室、降真堂、白云亭、翛闲亭,远复正一先生之迹。以三洞之道,行於江表。宪宗诏,不起。一日沐浴冠簪降庭,若有所对召。须臾陞阶,遂化。

吴善经

缙云僊都山人。年十七为道士,遍登匡庐、天台、三茅。元和甲午年八月十三羽化。详见权德舆《大清三洞法师吴先生碑》。

应夷节

字适中,汝南人也,唐明皇开元中高士应凝之曾孙。七岁诣兰谿灵瑞观出家,年十三与道士籍。久之,游天台龙虎山,受正一紫虚都功等录。而後复受昇玄上清回车毕道,及紫文素带藉地腾天符。且「上清大法」,自陶隐居传王远知,王传潘先生,潘传司马炼师,司马传薛季昌,薛传田良逸,田传冯惟良,冯传夷节也;师行之精勤,故动有神灵之助。唐武宗会昌中,就天台桐柏观之西南,别建净坛以居。观察使李褒闲来问道,因奏请院额,因诏以「道元」为名。拾遗张頴撰记。公卿以师名奏闻,诏赐服号,固辞回。昭宗乾甯中,忽一日,沐浴入静,凝神如有所待。至翌日昧爽解化。及迁神就窆,但空棺而已。

闾丘方远

字大方,舒州宿松人也。幼而辩慧,年十九,问大丹於香林左元泽。复诣僊都山隐真岩,事刘处静,学修真出世之术。三十四岁受法籙於天台玉霄宫;叶藏质真文秘诀尽蒙付授。而方远守一行气之暇,笃好子史羣书。每披卷,必一览之不遗於心。常自言:「葛稚川、陶贞白,吾之师友也。」铨《太平经》为三十篇,备尽枢要,其声名愈播於江淮间。唐昭宗景福二年,钱塘彭城王钱鏐深慕方远道德,访於余杭大涤洞,筑室宇以安之。昭宗累徵之,竟不赴召;乃降诏褒异,就颁命服,俾耀玄风,赐号「妙有大师玄同先生」。阐扬圣化,启发蒙昧。真灵事迹显闻吴楚,由是从而学者无远不至。天复二年二月十四日,沐浴焚香,端拱而坐,俟亭午而化。颜色怡畅,屈伸自遂,异香芬馥,三日不散。弟子以从俗葬,举以就棺,但空衣而尸解矣。葬於大涤洞之傍白鹿山。後有道俗於僊都山及庐山累见之,自言:「我舍大涤洞,归隐灊山天柱源也。」

左玄泽

永嘉人,性介不随俗。居玉霄峯二年,绝粒不语。常制《真一颂》。见《赤城志》。

又按《续志》载:左同仁云即前志玄泽也。师徐徵君,常游山,经旬不返。樵者见与三虎坐。不食五谷,後尸解。见《总僊传》。

陈惠虚

河东人,为僧居国清寺。尝与同侣游石桥,遇异人,自此慕道。晚归终南山,遇一老叟遗以大丹,服之昇天而去。见《僊传拾遗》。具见〈灵异考〉。

陈寡言

字太初,隐於玉霄峯,号曰华林。天台科法有阙遗者,拾而补之,惟传度弟子。有刘介者就华林请教,奉几杖香火凡二十年,尽寡言之道。寡言将尸解,谓刘介曰:「当盛我以布囊,致石室中,慎勿以木为也。」又以诗示其徒曰:

我本无形暂有形 偶来人世逐营营 轮回债负今还了 搔首索然归上清

别有诗十篇,旧在天台道元院。

徐灵府

号默希子,钱塘天目山人。通儒学,无冀於名利。居天台云盖峯虎头岩石室中凡十余年,绝粒。久之,凝寂而化,亯年八十二。着《玄监》五篇,诠《通玄真经》十二篇,及撰《天台山记》、《三洞要畧》、《寒山子集序》。

叶藏质

字含象,处州松阳人,法善之裔也。诣天台冯惟良,授《三洞》经籙。於玉霄峯选胜,创道斋,号「石门山居」。日诵《道德》、《度人》二经。晚年尤精符术,请之者如织。婺州牧为邪物所挠,诣请符,至中路犯以忌秽,失之。牧亲造,见案上有封个,封检甚固,乃前之符也。因焚香致匣捧归,祟物遂绝。唐懿宗优诏石门山居为玉霄观。忽命酒,召其友应夷节同饮。语及生平事,然後告以行日。及期,题於门曰:「鸡鸣时去。」门人遂闻珠佩杂鼓乐声于空中。须臾鸡唱,视之,已化矣,年七十四。

杜光庭

字圣宾,号东瀛子。或云栝苍人,为时巨儒。唐懿宗朝,与郑云叟赋万言不遂,入道事天台山应夷节。尝谓:「道法科教,自汉天师暨陆修静撰集以来,岁月绵邈,几将废坠。」遂考《真诰》,条例始末,故天下羽襡永远受其赐。郑畋荐其文於朝,僖宗召见,赐以紫服象简,充麟德殿文章应制。为道门领袖,当时推服。中和初,从驾兴元道,游西县。适遇术士陈七子(名休复),洒然异之,披榛穴地,取瓢酒酌之,曰:「以此换子五脏尔。」游成都,喜青城山白云溪气象盘礡,遂结茅居之。溪盖薛昌真人飞昇之地也。一日忽谓门人曰:「吾昨梦朝上帝,以吾作岷峩主司,恐不久於世。」时後唐庄宗长兴四年,年八十四岁。一旦,披法服作礼,辞天陞堂,趺坐而化。颜色温晬,宛若其生。异香满室,久之乃散。蜀主王建初欲大用之,为张裕所沮。赐号「广德先生」。又欲优於名秩,以为谏议大夫,封「蔡国公」,进号「广成先生」。

刘方瀛

天台道士,受天师剑法符籙。尝呪水愈疾。咸通末卒。见《云笈七签》。

莫道士

不知何名,孙合有〈与天台莫道士书〉。

刘处静

自号「天台山耕人」。会昌中,与叶藏质、应夷节为林泉友。见《旧图经》。

王文果

天台道士,有诗集一卷。见《崇文总目》。

化石僧

天台山东有洞,入十余里有居人,市肆多卖饮食。乾符中,有游僧入洞,经厯市中,饥甚。闻食香,买蒸饼啗之;同行一僧,服气不食。行十余里,出洞门,已在青州牟平县,而食僧俄变为石。

金柔

天台道士,与刺史郑册为方外之友。册见女僊三百余人来迎,与柔共入静室。礼拜已,揖柔向按,不令闭四门。跪拜再三,少时而逝。形体柔软,颜色不变。後柔亦得道。

张雨

字伯雨。年二十弃家,游天台诸山。吴人周大静为许宗师弟子,得杨、许遗书,外史师事之,遂传正一之法。随王寿衍入京师吴闲闲家,师大喜焉。受七十二家符篆于虞集。尝作〈台僊阁记〉。与薛玄卿、章心远、毛伯玄相友善;而文字之交则虞、杨、袁、范诸君也。诗宗杜,古选类大厯间诸子;文学昌黎,而令语类汉人。引败笔点缀木石人物,亦自赏适。作字劲健在陶贞白上。葺黄??楼,[(冰-水+〡)*ㄆ]藏图史甚富。修《玄史》、《寻山志》、《山世集》、《茅山志》,因号「勾曲外史」。年七十六化。化後百余年而所手营墓为居人所发,锄击陶器,裂其脑,容色如生。面贮法书二帙,发塚者取一帙示郑太史环。太史欲并得全帙,令其人且携书归。置市肆横阁扇侧,雷击一声,失其书。归视,脑亦完好;书二帙仍在其前,惊掩之。

朱霄外

郡人,居天台崇道观,有题梁云:「吴越两街道统.天台道门威仪.栖真明德太师.通玄先生.正一天师.特进检校太傅.守太保.上柱国.吴郡开国公.食邑一千五百户朱霄外建」。

王茂端

行「上清大洞法」,通真达灵,事验甚着。养母至百岁,自年九十八清健不衰,人呼为「灵宝」。其弟契真亦行大洞法,号「小灵宝」。所着《灵宝教法秘籙》十卷,留桐柏观。

张无梦

字灵隐,号鸿蒙子,与种放、刘海蟾结为方外友。事陈希夷先生,多得微旨。久之,游天台,登赤城。庐於琼台观,行赤松导引、安期还丹之法。居十余载,咏修炼事,题曰《还元篇》。夏英公献于真宗,召对,令讲《易》,即说谦卦曰:「方大有之时,宜守之以谦。」除着作郎,不受。复召讲《还元篇》,曰:「国犹身也,心无为则气和,气和则万宝结矣;心有为则气乱,气乱则英华散矣。此还元之大旨也。」上以歌一阕赐之。还山,令台州给着作郎俸以养老。有黄白术,秘而不言。居琼台又十余年,後到金陵。九十九岁终,经三日,顶中有白气勃勃然,出高三尺;肢体柔软,指甲不青,心胷尚煖。有《琼台诗集》行世。

皇甫坦

字履道,遇朱桃椎真人,顶有珠光。显仁太后目疾,梦见坦能医。坦南游,后令人物色得之,目明。甄踊而行,为布气,即释踊。留一扇,禁中患疟者用之皆验。平都山柏枯二十年矣,呵气再荣。凡四赴召命,灵迹甚着。隆兴中游天台,会康寿殿产灵芝,遣两府传宣抚问於天台山,赐沉香二百两。至乾道初,方游武当,後还青城;拱手垂足,坐绳牀而化,三日不欹。将窆,天灯下烛,僊鹤盘旋。

陈景元

字大灵,号碧虚子。游天台,遇张无梦授秘术。宋神宗诏开讲,赐左右街道录及师号。所居以道儒医书为斋馆而区别之。所役二奴曰「黄精」、「枸杞」,驯而不狡。王安石、王珪直与之游。善正书,祖述《乐毅论》、《黄庭经》,下逮欧阳询《化度寺碑》。年七十,沐浴改衣,作韵语云:「昔之委和,今之蜕质;非化非生,复吾真宅。」长啸一声,正坐而逝。所着《道德经注》、《老氏藏室纂微》、《庄子注》、《高士传》百卷、《大洞经集注》、《度人经传》、文集二十卷。

张契真

字齐一,钱塘人也。性沉默,声利不容於心;惟嗜文,善草隶、弈棋。幼从胡法师游赤城,时朱天师居天台,目而器之。以其有青骨方瞳,度为道士。又受〈正一盟威灵宝法录〉於樊先生,由是紫蕋玉笈之书无不厯览,名振江湖。钱忠懿王俾总三录斋事,宋太宗命醮;赐紫衣已,命刊正道书,赐号「元静大师」。真宗景德三年正月十一日夜,髣髴见朱衣吏持符而至,曰:「奉命张契真宜速净秽,往彼职事。」二十三日沐浴讫,泊然返真。翼日迁神,肢体柔软,流汗被面。火化得青黑色珠,《步虚经》云:「舍利耀金姿,龙驾欻来迎。」是也。

毛洞元

不知何许人,隐莲华峯石湖,范叅政有诗赠之。

张云友

邑人,元明宫道士。白玉蟾以其有僊风道骨,劝往琼台卓庵。张亦师事玉蟾,得其道要。

祝通玄

桐柏观道士,专事修炼。所着〈修真〉诗五首,在桐柏观。

王中立

邑人,字定民,号足庵,为桐柏观道士。母初生时,夜梦乘白鹤者止于庭。生而好清净,读书頴悟,住持杭之西太一宫,潜心教典。宋理宗朝,宠锡优渥,元赐「仁靖纯素真人」。有语录藏于桐柏宫,史孝祥为之序。

曹法师

居溪南大路旁,曰「大路曹氏」,其族元季尝繁衍焉。法师壮年为狐妇所惑,去桐柏观为道士,三年无所得。乃往谒张真人,尽通其法。回至杭,适大旱,祷雨无应。法师书片纸粘背上曰:「雨出卖。」官闻之,命往吴山。行事用一大瓮盛水,烧砖投其中。青天轰雷一声,四神将立左右曰:「上苍主旱,雨不可求。」法师曰:「权借太湖三尺水。」须臾,阴云四合,黑雾漫空,大雨如注,平地尺余。顷之开霁,视檐下水,悉有鲜鱼薀草,太湖果乾三尺。诸司厚贶皆不受。居家除淫祠、伐妖树、灭邪魔、救疾苦、祷雨祈晴,厥应如响。年七十余终。今有法劒、药磨存焉。

天台山方广寺达濬和尚助英洋拾贰元

上海县龙华寺志拱和尚助英洋拾贰元

光绪十九年良月佛陇真觉寺敏曦监梓

天台山方外志卷第九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