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那呼图克图法嗣华藏上师  讲授

弟子 蔡智厚  笔录

一、须菩提请问世尊四大问题──众生修行步骤

 (一)云何启发?

 佛答:应先启发四种菩提心:

 1、广大心──空门──若卵生、胎生、湿生、化生、若有色、无色、若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悉皆普觉普救。

 2、第一心──非空非有门──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引导九类众生息除妄念,汇归真性──六大归元。

 3、常心──亦空亦有门──如是灭度无量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

 4、不颠倒心──有门──无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二)云何应住?

 佛答:「不住于相而修六度万行。」──空观。从无住本,立一切法,离一切相,了悟真空,无法可得,无言可说。譬如布施,应无所住行于布施。布施时,内不著能施之我相,外不著受施之人相,中不著所施之物相,三轮体空,福德不可思量,其余五度亦复如是。

 (三)云何修行?

 佛答:修假观,观一切相如梦如幻,不取不舍,如六如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四)云何摄伏其心?

 佛答:不应住色声香味触法──有形有相人物境──六欲──境生心──假观。

    不应住非色声香味触法──无形无相的喜怒哀乐爱恶欲七情──内事生心──空观。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譬如明镜当前,物来即显即现,物去不留不染,不取不舍──中观──清净心。

二、生清净心:

 「信为道元功德母。」由断疑生信──一心净信、净愿、净行,专修三观法到空幻一如,便可明心见(现)性,毕竟证得自性清净心。

三、般若本义:

 一心三观:一心净信──始觉。

      不应住六尘──六欲生心──假观──外觉。

      不应住非六尘──七情生心──空观──内觉。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中观──直觉。

四、八句偈:(梵本原为八句,罗什法师漏译后四句,后经义净法师补译。)

  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现)如来;应观法界性,即导师(诸佛)法身,法性非识境,故彼不能了。

五、金刚经修持心要:

 (一)制心  (二)住心  (三)澄心  (四)摄心

 偈曰:制心一境,住心观性,澄心外照,摄心内证。

 制心一境──始觉──一心。密义经云:「其在禅定,不著内外,亦无中间,是曰一心。」

 住心观性──内觉──空观。离一切空相,静心内观过去、现在、未来三心不可得,五蕴归空性,于事无心,于心无事,寂静如虚空,妄念不起,泯识归性,第七识(末那)清净。

 澄心外照──外觉──假观。离一切有相,守六根,净六尘,六尘尘相假,于一切法远离生灭相,于境无心,于心无境,观一切外境如梦如幻,妄想不行,返染还净,回归实相,前六识清净。

 摄心内证──直觉──中观、双离二边──离有形之长短、大小、方圆、男女相,亦离无形之利衰、毁誉、称讥、苦乐相,于相离相,于空离空,不住空有,离相寂灭,深得真空无相之妙,心不染万境,真性常自在,所谓「三际二边断,常应诸根用,而不起用想;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八识各种妄用不行,返流入法性,第八识(阿赖耶)清净。

六、总结金刚经真谛

 偈曰:「佛在本心,众生自度,修不著相,其福无量。」

佛历三○○一年岁次甲寅年十二月廿一日

地点:菲律宾诺那精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