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二 圣教正说分  乙一 称性顿宣

  报恩品第二  本经全部分成品类共有十三:  第一序品,即“教起因缘分”;第十三嘱累品,即“依教奉行分”;余从报恩品以讫成佛品,共有十一,即圣教正说分。今明此“圣教正说分”,有“称性顿宣”与“应机渐说”之二。“称性顿宣”者,即报恩品首。“尔时世尊”乃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一节。“性”者,即一切诸法如如之真实性,此一切诸法如如之真实性,乃佛陀如实证得,亦即本经所谓“心地观”者是也。唯此称性如实之法,始为一乘真实究竟之理。故佛陀于菩提树下,最初三七日中转大法轮,即为菩萨顿宣一乘圆妙之法。但凡小根性不能领受,于是次转四谛法轮,以及随众生根性而宣说种种妙法。今此经首便称性顿宣佛陀自证之如实妙理,亦同华严之仅可为地上大士而说;在未证二空之二乘尚不能领受,况于天龙等在凡之众生乎?故佛于尔时从三昧起,即唯告弥勒等大菩萨,称其所证之如如实性而顿宣说之。顿宣,是直说佛果上自证自住之大乘妙法。然此妙法,若严格言之,唯佛与佛乃能究竟,故言顿宣,是不藉位次而说者也。但此心地观之真实妙法,虽唯佛与佛乃能究竟,而佛与佛实无藉言说;言说所为之极旨,端在弥勒等十地满心位登等觉之大士,于不久期间即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补于佛位,故正应为之顿宣也。若此会诸大菩萨,可从始至终直宣其真如实性之心地观法,但此会中有妙德等之初机众生,未堪受此一乘究竟佛果之妙法,故次有“应机渐说”──始于欲界及上二界人天等之“五乘共法”,从此品以讫离世间品皆是;继有应声闻、缘觉等之机说“三乘共法”,从厌身品以讫功德庄严品皆是;后乃再归到应菩萨等之机而宣说之“大乘不共法”,从观心品以讫成佛品是。此“圣教正说分”之所以有“称性顿宣”与“应机渐说”之二科文也。  “报恩品第二”者,恩、即德惠之义,凡于己身能有所增益之道德、学问及资用等,皆名之为恩。彼既有恩惠于我,吾人应思木本水源,不能忘其根本,故应知恩而报答之。品,即品类,即是一经文义有各种之性质;今将其相类之一分而合聚为一品,故名报恩品。此品次于前之序品,故名第二。恩有四种,即父母、众生、国王、三宝是也。此四种对于吾人皆有恩惠,故应报之。然此品初有佛从定起告弥勒菩萨一节,为“称性顿宣”之文,虽寄在本品之前而其义固大有不同。然亦因有此一节,始引起下文妙德长者等所谓:菩萨行果迂迟,违于父母之供奉,尚不及修二乘菩提,于三生百劫中即能离苦得乐,其报父母之恩亦易。故此文虽不为报恩品之亲因缘,而其为增上缘则无疑矣。又“称性顿宣”之文少,故不别立一品而摄此报恩品中,犹法华顿宣诸法实相十如是之寄于方便品也。  尔时、世尊从三昧安详而起,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哉!善哉!汝等大士诸善男子,为欲亲近世间之父,为欲听闻出世之法,为欲思惟如如之理,为欲修习如如之智,来诣佛所供养恭敬。我今演说心地妙法,引导众生令入佛智。如是妙法,诸佛如来过无量劫时乃说之。如来世尊出兴于世,甚难值遇如优昙华!假使如来出现于世,说此妙法亦复为难,所以者何?一切众生远离大乘菩萨行愿,趣向声闻、缘觉菩提,厌离生死永入涅槃,不乐大乘常乐妙果。然诸如来转于法轮,远离四失说相应法:一、无非处,二、无非时,三、无非器,四、无非法。应病与药,令得复除,即是如来不共之德。声闻、缘觉未得自在诸菩萨众不共之境,以是因缘,难见难闻菩提正道心地法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闻是妙法一经于耳,须臾之顷摄念观心,熏成无上大菩提种,不久当坐菩提树王金刚宝座,得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者,即如来在三昧中受狮子吼等赞毕之时。安详而起者,前如来在三昧中,虽受人天等之供养及狮子吼之赞叹而不动其三昧,是因说法时未至;今说法正是其时,故如来即从三昧安详而起,以彰显如来之清净业用,而称性宣说诸法实相,故特以告弥勒菩萨。“弥勒”,此言慈氏;名阿逸多,阿逸多此言无能胜。如来之所以特告弥勒者,因此菩萨于不久期中即当作佛;且又是在此世界继续释迦如来之佛位者。虽尚有其他诸大菩萨,然释迦佛法之付嘱即在弥勒;此品末有若人流布此品,命终即得往生弥勒内宫,及三会龙华而得解脱等,即是此意。善哉善哉者,是称赞至极之词。善男子者,凡一切众生于三宝中能种诸善根者,皆名之为善男子,世间之父,即正指如来,因如来能与世间众生以出世乐故。出世之法,即不可思议之妙法。一切世间诸法皆不离寻思测度,此寻思测度,不过妄心之分别与言论之假立,虚妄计度故可破坏;而出世之不思议法,离于虚妄计度及言说之假名,乃佛陀自身所证真实、常住、不思议、不变坏、如如之理性,亦即本经中之“根本心地”。宇宙间一切诸法,情与无情,皆摄于此“根本心地”之中,为此“根本心地”之所现。析言之,即以根本心地能观之智慧,而证得根本心地所观之理体者也。如如之理者,即根本心地所观之理体;如如之智者,即根本心地能观之智慧。今再合明之:若欲思惟如如之理,必先听闻出世之法;既闻出世之法已,尤须勤加功用以修习如如之智;如如之智既成,则如如之理随显。如是,则如智即理,如理即智,二而不二,不二而二。要之,即无分别之一真法界也。复次、为欲听闻出世之法:故亲近世间之父,来诣佛所恭敬供养;为欲思惟如如之理,故亲近世间之父,来诣佛所恭敬供养;为欲修习如如之智,故亲近世间之父,来诣佛所恭敬供养;为欲成就闻所成慧、思所成慧、修所成慧,故亲近世间之父,来诣佛所恭敬供养。  心地妙法,即根本心地中所有微妙难思之法,法华所谓,“我法妙难思”,亦此意也。今此心地妙法,无论其为能照(如佛所放之金色光明),无论其为所照(如虚空等),皆是能所双亡、缘观俱寂之无分别智境,非一切邪妄分别所能知。因此邪妄分别,建立于分别之上,而根本心地之妙法乃无分别智之所行。唯其如是,故能与事理相符契,不同于龟毛兔角之相用全无。然此心地妙法,固甚深微妙难可思议,但欲令众生得知此法,又不能不方便善说,引导众生令其从闻而思,从思而修以入于佛智;亦即法华所谓:‘如来为令一切众生开示悟入佛之知见,故出现于世’者也。如是妙法至时乃说之者,即是说:如此微妙难思,非三界心心所所能知之心地妙法,诸佛如来于无量劫中,始偶然说之,因众生之机不堪受此大法故。如来世尊至如优昙华者,是说:佛之出兴于世,如优钵昙华之甚难值遇;汝等切不可失此胜妙之时期也。常乐妙果者,是佛果所证“常、乐、我、净”之四德,今但言常乐者,是略文也。前说如来出兴于世,亦所谓最难者也,今更进一层告之:佛之出现于世固属甚难,既出现已而欲求其说此大乘心地观之妙法,尤复难于佛之出世。因一切众生皆不乐大乘妙法,故远离于菩萨之行愿,趋向于声闻菩提、缘觉菩提之法位。故于厌离生死之心,如欲速脱牢笼;而于欣乐涅槃之心,则如获得真宝:故于三生百劫之内,便速即入涅槃。于大乘之常乐妙果,虽美善而总觉其难行,故但修四谛、十二缘起等法以为究竟。因此类众生根性众广,故佛应机而说此法之时期亦多。此所以谓如来虽难逢出现于世,而说此妙法尤难于如来出世。  然诸如来至说相应法者,相应即“契合”义,契合众生之心性故。如来说法,不惟契理而亦契合众生之根性,故言契经。若一味称性而说者,则过失随生,岂得云远离四失耶?远离四失者:一、无非处:若以理言,即是真即云真,假即云假,乃至有无、是非,无不各适于理;若以事言,即是佛在大众之中,凡有所言说,皆适应所处之环境也。二、无非时:若以胜义谛言,即如来所说之法皆初中后善,应言有为说无相之教,有教及非有非空之中道教亦然;若依世俗谛言,即佛于鹿野苑及祇园、灵鹫山等所说之法,无不适宜于当时。三、无非器:器者,即是根器,指受法之众生。若以胜义谛言,即一切众生皆有成佛之法器,所谓“一切众生皆有佛性”,故佛所说之法皆适宜于众生之心,无有不令其成佛者。若以世俗谛言,即是未种善根者令种,已种善根者令其增长,已增长者令其成熟;或随其五姓所宜而说。四、无非法:若以胜义谛言,即一切皆真如,皆毕竟空、无愿、无相、不生不灭、不一不异等;若以世俗谛言,即如来所说之四谛、缘起、根、力、觉、道、四无量、六度等法,皆最清净法界之等流,亦无不令一切众生──若声闻、若缘觉、若菩萨、莫不各随其所应而还归最清净法界。  应病与药至心地法门者,即说如来善能疗治众生之病;虽众生之病种类不齐,而如来皆能随其病症而疗治之,故众生之病无不随其药而遣除,此即如来不与声闻、缘觉、菩萨等所共之德。何则?因声闻、缘觉等所发之心甚属狭小,故其所知之法亦甚狭小,而所得之果亦不大;菩萨所发之心虽与佛同,将来所得之果亦与佛等,但尚在解行修习时期,于福德智慧功德尚未圆满,尚居于未得自在位。此自在义,于大乘庄严经论有其四种:一、分别自在,菩萨在第八地舍离一切功用,于一切法远离分别,故于一切法无用分别亦得自在而知。二、刹土自在,菩萨于第八地,其心清净自在,故刹土亦清净自在。三、智自在,菩萨于第九地得四无碍解,故其说法之智,亦得称理自在而说。四、业自在,菩萨于第十地无有烦恼惑业,断尽烦恼、所知二障,故于业得自在。又如智度论说:八地以上菩萨,即得十八不共法、于法自在。若严格论之,即唯等觉后之佛陀,始能圆满自在,故云如来之德为不共之德,不与声闻缘觉等所共也。然此中所言未得自在菩萨,正指八地以前之菩萨;就宽义言,指地前之菩萨亦不妨。由此,于佛前所说之如如理、如如智,为一切天人之所难见难闻。无上大菩提种者,即是说:若有众生能于佛所说之心地妙法,依如是法而作如是观,便能熏成无上大菩提种子。菩提树王者,佛于此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得此名。王者,因佛于此树下作大法王,故树亦依佛称王,如昔日君主所居之宫室,亦依国王而名王宫也。金刚宝座者,佛入金刚喻定而坐此座成等正觉,故得此名。此座即在菩提树下,下极金轮之际,上与地平,为贤劫千佛坐此座而成菩提之处也。

  乙二 应机渐说  丙一 五乘共法  丁一 欲界人天乘之五乘共法  戊一 答妙德等问  己一 妙德念问  尔时王舍大城有五百长者,其名曰:妙德长者,勇猛长者,善法长者,念佛长者,妙智长者,菩提长者,妙辩长者,法眼长者,光明长者,满愿长者。如是等大富长者,成就正见,供养如来及诸圣众,是诸长者闻是世尊赞叹大乘心地法门而作是念:我见如来放金色光,影现菩萨难行苦行,我不爱乐行苦行心,谁能永劫住于生死而为众生受诸苦恼?作是念已,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异口同音前白佛言:‘世尊!我等不乐大乘诸菩萨行,亦不喜闻苦行音声。所以者何?一切菩萨所修行愿,皆悉不是知恩报恩,何以故?远离父母,趣于出家,以自妻子施于所欲,头目髓脑随其愿求悉皆布施,受诸逼恼,三僧祇劫具修诸度八万四千波罗密行,越生死流方至菩提大安乐处;不如趣向二乘道果,三生百劫修集资粮,断生死因证涅槃果,速至安乐,方名报恩’。

  此叙当佛在灵山说法告弥勒菩萨之时,法会大众之中有五百多位长者,共同在座闻法,而且都是大富长者,对于人民社会都成就以财布施,所以亦来法会供养如来及诸圣众。他们于三宝已有正信、正解的正见,但还是人天小乘之机,未能顿入心地无上菩提法门。因此、他们发起的报恩之念,听了如来赞叹大乘心地法门──如来放光现相,金色光相中所说大乘苦行,因救济众生而代众生受诸苦恼,都不愿闻,亦不喜行。他们以为弃舍父母恩而不报,反而去代众生受苦,这是在人伦上讲不过去的。此种意见,在中国的儒家,亦谓从亲而至疏,先亲亲而后仁民爱物,否则便以为不合乎伦理。诸长者的用意亦如此,以为父母之恩不报,反而去行菩萨行──代众生受诸苦恼,这不是知恩报恩的所为。近人亦往往以此批评佛法不是人伦的,恰与此中意义相符。且进而以为就从了脱生死的出世法来说,假若远离父母弃别妻子,乃至舍头目髓脑,还要经过三大劫修八万四千法门,才能超越生死苦海得大菩提,也不如趋向二乘道果之为好。因为辟支佛百劫,声闻三生或六十劫,就可以得道果,而大乘菩萨必须经过三无数劫;这样、岂不是得二乘果容易吗?断生死亦容易,只要从五停心修习乃至涅槃,即可到安乐处,以此而度父母方名报恩。此报恩心,即是欲界人天乘法,亦通出世,故为五乘共法。这总是舍大向小,并且是以极小的人乘为立论根据。

  己二 如来慰答  庚一 慰许  尔时、佛告五百长者:‘善哉!善哉!汝等闻于赞叹大乘心生退转,发起妙义,利益安乐未来世中不知恩德一切众生。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为汝分别演说世出世间有恩之处。  世尊对于长者们报恩的议论,极其赞叹,并且安慰以善哉善哉。以其虽因听佛说大乘苦行而心生惧退,然亦能发此妙义而使世人知恩报恩;故佛再三劝他善思念之,特为他们分别演说世出世间有恩的所在。

  庚二 答解  辛一 标释四恩  壬一 总标  ‘善男子!汝等所言未可正理,何以故?世间之恩有其四种:一、父母恩,二、众生恩,三、国王恩,四、三宝恩。如是四恩,一切众生平等荷负。  你所说知恩报恩的道理,是片面的,不使普遍完全的。就报父母恩而论,亦未完全明白。须知世间之恩有四种,所谓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此四恩皆是平等荷负一切众生的,个个众生皆要报此四恩。

  壬二 别释  癸一 父母恩  ‘善男子!父母恩者,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母悲恩者,若我住世于一劫中说不能尽,我今为汝宣说少分:假使有人为福德故,恭敬供养一百净行大婆罗门,一百五通诸大神仙,一百善友,安置七宝上妙堂内,以百千种上妙珍膳,垂诸璎珞众宝衣服,栴檀沉香立诸房舍,百宝庄严床卧敷具,疗治众病百种汤药,一心供养满百千劫;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色养悲母,随所供侍,比前功德百千万分不可校量。’  ‘世间悲母念子无比,恩及未形,始自受胎,经于十月,行住坐卧受诸苦恼,非口所宣。虽得欲乐、饮食、衣服而不生爱,忧念之心恒无休息。但自思惟:将欲生产渐受诸苦,昼夜愁恼。若产难时,如百千刃竞来屠割,遂致无常;若无苦恼,诸亲眷属喜乐无尽,犹如贫女得如意珠。其子发声如闻音乐,以母胸臆而为寝处,左右膝上常为游履。于胸臆中出甘露泉,长养之恩弥于普天,怜愍之德广大无比。世间所高莫过山岳,悲母之恩逾于须弥。世间之重大地为先,悲母之恩亦过于彼。’  ‘若有男女背恩不顺,令其父母生怨念心,母发恶言,子即随堕,或在地狱、饿鬼、畜生。世间之疾莫过猛风,怨念之微复速于彼,一切如来、金刚天等及五通仙不能救护。若善男子、善女人,依悲母教承顺无违,诸天护念,福乐无尽。如是男女,即名尊贵天人种类,或是菩萨为度众生,现为男女饶益父母,若善男子、善女人,为报母恩,经于一劫,每日三时割自身肉以养父母,而未能报一日之恩。所以者何?一切男女处于胎中,口吮乳根,饮啖母血;及出胎已,幼稚之前所饮母乳百八十斛,母得上味皆与其子,珍妙衣服亦复如是,愚痴鄙陋情爱无二。昔有女人远游他国,抱所生子渡殑伽河,其水暴涨力不能前,爱念不舍母子俱没。以是慈心善根力故,即得上生色究竟天作大梵王。’  ‘以是因缘,母有十德:一名大地,于母胎中为所依故;二名能生,经历众苦而能生故;三名能正,恒以母手理五根故;四名养育,随四时宜能长养故;五名智者,能以方便生智慧故;六名庄严,以妙璎珞而严饰故;七名安隐,以母怀抱为止息故;八名教授,善巧方便导引子故;九名教诫,以善言辞离众恶故;十名与业,能以家业付嘱子故。善男子!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闇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应当如是报父母恩。’所谓父母恩,父有慈恩,母有悲恩,慈能与乐,悲能拔苦。与乐,是把你教养成人,给你种种家业、财物、学问、道德,使你自觉、自立、自治,这都是父恩之处,而母恩在拔苦方面尤大,如在幼小时期,有病及种种饥渴、寒热诸苦恼事,而母一一能去其苦恼。其实父母都有慈悲之恩,不过在特胜的方面有父慈、母悲的不同罢了。在母亲方面,慈悲的意义格外深切,往往在畜生之类只知有母,而人类在理性上才知道有父的恩在。社会上往往有忤逆不孝之子,不但不报父母慈悲之恩,而且不知父母慈悲之恩的所在,甚至有去杀害父母之生命者,这简直比畜生还不如!假若能知母恩,即是菩提种子。因为要报母恩,对母即有亲爱孝顺之心,能把利己之心转移到知报母恩心上去,则不会有极端利己的行动。因为知报母恩,即能稍去自私心而去孝养父母,即是人间道德的根本。由此推而广之,菩萨心也就是如此,不惜牺牲个人的幸福,而去代众生劳苦,使众生得幸福。所以,大乘菩萨行是以众生为父母,由大悲心而生起救众生苦恼之事业。  西藏佛教所传,修菩提心从修大悲心起,这有两种办法:一、将利己精神转移到为法为人而利他,则大悲心自然生起;对公共利益,比个人还来得重要。二、知母恩而报恩,凡稍有知觉的人,乃至高等动物,皆可感觉到母恩,由母恩而推观一切众生皆曾为我之母,皆必要使之安乐,则非发大菩提心不可。所以若修大悲心,菩提心便会自然而生;否则,我爱障害,虽有知识亦不会应用到善的方面去,且反增长我慢等烦恼。若能修大悲心,自然能做出利人事业来,“无我”,不会仅是好听的名词。若能至诚勤修大悲心,我执的心也自然会消灭了,也没有恶取空的病了,这才是发大菩提心的出发点。  今且再为种种比较,令知母恩之深重:假若有人以种种物品供养恭敬一切有学问、有道德诸超人者,不如一念住孝顺心,以微少物品供养母亲,到比前面供养诸超人等的功德要多百千万分。这是显现供养功德的大小 讲到真正报母恩,纵使你每天割身上肉来孝养父母,亦还不能报父母一日之恩,因为初在母胎中,始经十月受诸苦恼,既出母胎之后哺乳长养成人;故这种恩德,报之难尽。中国向有的割股疗亲,亦是此类了。  世间人子,往往在生日欢乐,胜过平常。实不应以生日为欢乐,当知生我之日,即生母极苦之日,能作如是想,必可不作忤逆。若有拂逆母意处,使母生不安之念,那就很容易堕落;虽有金刚、天人亦不能救护。人生最有幸福的事,即是父母在堂,所以人生的幸福不幸福,以父母存留为标准。  父母之恩很多,报之难尽,与其向外去供养诸上善人,不如在家供养父母。古云:家中有二尊佛,即父母之谓。以供佛供母,在福上没有差别;唯要求出世的法,则非供佛不能。

  癸二 众生恩  ‘善男子!众生恩者,即无始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如是昔恩犹未能报,或因妄业生诸违顺,以执著故反为其怨。何以故?无明覆障宿住智明,不了前生曾为父母,所可报恩互为饶益,无饶益者名为不孝。以是因缘,诸众生类于一切时亦有大恩,实为难报;如是之事,名众生恩。’吾人从无始以来,流转三界、五趣生死海中,轮回不息。因之,各个众生皆有恩于我,皆曾作过我的父母;众生皆即父母,故众生之恩即同父母之恩。因为曾为父母,所以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与现在父母一样。往昔之恩未报,此生应该要报!  在世间往往有同类相杀,异类相杀,好像以我为刀俎以彼为鱼肉,欲食则取食之,没有悲怜之念。若知都有难报之恩,即非起大悲心不可。此众生恩,即为社会恩:此中虽但由父母恩推广来说,然社会恩应包括亲戚邻里、师长、朋友、同事、同业、同学、同一国民、同一民族、同一人种、同为人类、同为有情等,这都是有极密切关系的。在有情方面说,牛代耕、马代步、犬司夜、鸡司晨,总之,凡是能互助增益的因缘,都要顺其所需而为之资助,这才是报恩。由此,人类都要互相饶益,对于社会民族都要去施与利益。这种报众生恩的心理,是人人皆要具足的。

  癸三 国王恩  ‘国王恩者,福德最胜。虽生人间得自在故,三十三天诸天子等恒与其力,常护持故;于其国界山河大地,尽大海际属于国王,一人福德胜过一切众生福故。是大圣王以正法化,能使众生悉皆安乐。譬如世间一切堂殿,柱为根本;人民丰乐王为根本,依王有故。亦如梵王能生万物,圣王能生治国之法,利众生故。如日天子能照世间,圣王亦能观察天下,人安乐故。王失正治,人无所依;若以正化,八大恐怖不入其国,所谓他国侵逼,自界叛逆,恶鬼疾病,国土饥馑,非时风雨,过时风雨,日月薄蚀,星宿变怪。人王正化,利益人民,如是八难不能侵故。譬如长者唯有一子,爱念无比,怜愍饶益,常与安乐,昼夜不舍;国大圣王亦复如是,等视群生如同一子,拥护之心昼夜无舍。如是人王令修十善,名福德王;若不令修名非福主。所以者何?若王国内一人修善,其所作福皆为七分,造善之人得其五分,于彼国王常获二分,善因王修同福利故。造十恶业亦复如是,同其事故。一切国内田地园林所生之物,皆为七分,亦复如是。若有人王成就正见,如法化世,名为天主,以天善法化世间故。诸天善神及护世王,常来加护守王宫故,虽处人间修行天业,赏罚之心无偏党故,一切圣王法皆如是。’  如是圣主名正法王,以是因缘成就十德:一名能照,以智慧眼照世间故;二名庄严,以大福智庄严国故;三名与乐,以大安乐与人民故;四名伏怨,一切怨敌自然伏故;五名离怖,能却八难离恐怖故;六名住贤,集诸贤人评国事故;七名法本,万姓安住依国王故;八名持世,以天王法持世间故;九名业主,善恶诸业属国王故;十名人主,一切人民王为主故。一切国王,以先世福成就如是十种胜德。  大梵天王及忉利天,常助人王受胜妙乐;诸罗刹王及诸神等,虽不现身,潜来卫护王及眷属。王见人民造诸不善,不能制止,诸天神等悉皆远离;若见修善,劝喜赞叹尽皆唱言:我之圣王!龙天喜悦,澍甘露雨,五谷成熟,人民丰乐。若不亲近诸恶人等,普利世间咸从正化,如意宝珠必现王国,于王邻国咸来归服,人与非人无不称叹。若有恶人于王国内而生逆心,于须臾顷如是之人福自衰灭,命终当堕地狱之中,经历畜生备受诸苦;所以者何?由于不知圣王恩故,起诸恶逆得如是报。若有人民能行善心,敬辅仁王,尊重如佛,是人现世安隐丰乐,有所愿求无不称心。所以者何?一切国王于过去时,曾受如来清净禁戒,常为人王安隐快乐。以是因缘,违顺果报皆如响应。圣王恩德,广大如是!  国王,是国民的主导者,能保护国土,能建立完美的国家,使人民安居乐业。因此,他能得人民的信仰,得人民拥护,这才是明主、圣君,非桀纣之辈可比。在民国,虽没有国王,主权在国民全体而统治权寄于政府,则可称为国民恩及国政恩。假若政府执政者,处理政治诸事得其当,则国内安定而外患自然不生;故各人之幸福,皆托赖于国,应当知恩报恩。  领导国民建立民主共和国家的元首,如美国华盛顿,国民称他为国父;孙中山今亦称为中华民国的国父。因为,他能建国安民,保护国土;在政治上能组织政府,施行政治法律,一切人民的权利都有保障。所以国民对于他有盛大的纪念,都怀其恩而思报答。假若人人都知要报国恩,即是国民爱国心的表现。  昔君主国的国王有大福德,在国界之内的山河大地,尽属国王所有,而且一切以国王为根本,依国王而生。所以国王个人的福德,胜过一切国民,如梵王能生万物。梵王,是小千世界之中的主宰者,他有六十劫的寿命。在小世界中,以梵王为最先生起,次生万物;乃至小世界灭亡之时,先万物灭亡,最后才是梵王灭亡。总之,梵王在小世界之中,先生而后灭。国王在国民中与国的关系亦然,国王能有公正的政治,在国内无论什么恐怖都没有。不但他国不能来侵害,国内也没有叛逆之徒,也没有饥馑之年,乃至星宿变怪现象等八种灾难都没有。所以,为国王者固应以人民的苦乐为苦乐,而同时为国民者所有的利益,亦应以七分之二归为国有。假若为国王者没有福德,国家有不幸的事情发生,其罪亦在于王,所谓“万邦有罪,罪在一人”。若国王有福德,则邻国和睦,国内之叛逆恶人亦即命终而堕地狱,不能为害。  今世界各国,因没有福德之人执政的缘故,人民亦恶化了,损人利己的恶劣事情,差不多成为普遍的现象。所以国不国,民不民,互相争斗,互相惨杀,闹得满天风雨,遍地荆棘,不知道在精神上物质上牺牲了多少的代价!倘若真正的爱国,必须要以道德为前提。若应用道德于国际,我想国与国会互相爱护尊重,没有互相惨杀的现象,国际战争也就无形之中消灭了,这就是治国之所在。既治国以道德前提,道德应以佛所说的法义为最高标准,所以我们要进而信仰了解、恭敬供养于佛的法义。上面的三恩,都是就世间法而言的,所以人人都应当知恩报恩。谈到报恩,便要以大悲为根本,非发菩提心而修菩萨行不可,所以下面即继此而说三宝的不可思议恩德。

  癸四 三宝恩  子一 标释三宝  丑一 总标  ‘善男子!三宝恩者,名不思议,利乐众生无有休息。是诸佛身真善无漏,无数大劫修因所证,三有业果永尽无余,功德宝山巍巍无比,一切有情所不能知。福德甚深犹如大海,智慧无碍等于虚空,神通变化充满世间,光明遍照十方三世。一切众生,烦恼业障都不觉知,沉沦苦海生死无穷;三宝出世作大船师,能截爱流超升彼岸,诸有智者悉皆瞻仰。  三宝功德,在各经论中俱有详细之说明,但诸经论所明之三宝功德,各有隐显和浅深之不同。本经中所讲之三宝功德,直就三宝于一切有情所有之恩德而显,所以今后诸人,若欲了知三宝对于有情所有之深恩,以及发心恭敬供养等,皆可依经而解释也。  不思议,即是对前父母、众生、国王、之三恩而言。因前三恩,其恩虽重,但仍属世间有漏之法,是可思议,是可分别、测度、而此三宝之恩,超一切凡夫之所计量,非言语分别之能了解,所以三宝之恩为不可思、不可议、不可说、超出世间之法。而又遍在世间,利乐有情无有休息,故名三宝为不思议恩也。然此思议与不思议:亦即对待与非对待,有分别与无分别,有言说相与无言说。因对待者即世间之法,非对待者即出世间法;换言之,对待即是思议,非对待等即是不思议。所以此思议与不思议,亦摄尽一切世出世间之法也。是诸佛身真善无漏者,诸佛法身,从三无数劫修因所显,一切有漏、业感、烦恼、结缠、之果皆永断尽;所以唯识颂云:‘此即无漏界,不思议善常’。以显因圆果满,得菩提之法乐也。诸佛因地所行,乃修一切六度,四无量种种法门,在此三大无数劫中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乃至头目手足无不布施;修尽一切波罗密门,断尽一切三有业果,所以如来证至果地,则功德宝山巍巍无量,而非一切有情凡夫、声闻、独觉、菩萨之所能知。所谓福德智慧甚深无碍,犹如大海,等于虚空,而神通变化光明遍照,充满世间,遍十方界,穷三世际,无有穷尽。但此三宝功德,一切众生从无始来,即为烦恼之所蒙蔽,都不觉知;于自性之三宝功德亦不能了,所以沈轮苦海永无出期。世尊智观洞照,为大悲心愿倾动,怜愍有情,于是在此三界苦海之中作大船师,随机设应三类分身,永息众生生死苦海之轮。因此,一切众生因佛悲智力故,即各随机宜而得见如来之大化小化,随类化三佛身也。故知三宝功德不可思议,不可言宣!一切众生,因障所覆,不知报答;而在诸有智者,谁不瞻仰恭敬也!

  丑二 别释  寅一 佛宝  卯一 正说  ‘善男子等!唯一佛宝,具三种身:一、自性身,二、受用身,三、变化身。第一佛身,有大断德,二空所显,一切诸佛悉皆平等。第二佛身,有大智德,真常无漏,一切诸佛悉皆同意。第三佛身,有大恩德,定通变现,一切诸佛悉皆同事。以下即正释三宝,分为三段。唯一佛宝具足三身者,佛身开合,诸经论中各有不同:或唯为一,即法界身;或分为二,即自性身和自受用身为真身,余为应身;乃至华严经中则说为十。今此经中以中庸义分为三身,即自性、受用、变化之三身也。其实所谓一身、十身乃至无量,亦即依此三身而开合耳。所以此经说为三身,最为正确而适当。  第一佛身以下,即以三德而显三身。第一自性佛身,即是断德所显。自性者,即诸法之自性。此诸法实相之体,离绝言语、分别、计度,一切寻伺名相之所不能到,故此自性之身,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无有生灭染净去来之相。但非三无数劫因圆果满,不能证之,所以圣凡自性虽同而在佛始名为自性之身。在凡不得名自性为身者,即因凡夫为二障所覆,结使所缠,于此诸法实相不能亲证,不能如实了知,不得自在,故不名为自性身也。因此,自性之身即是断二障、灭十缠,永尽一切有漏种法成大断德。二空者,即是生空和法空之能显智;所显者,即是依能显智所显如如之真理。换言之,即观此如如之理,必起二空之智;依此二空之智,即遣二执、除二障而显得离言之法性也。所以二空智为能显,而诸法自性真理为所显;但必须智如不二,能所俱寂,始证得根本无分别自性身也。此自性之身,体遍法界,生佛平等,所以一切诸佛亦皆平等,共证此为清净法界身也。  第二佛身以下,即受用身。此受用身智德所成,所谓四智菩提也。常者,即不受熏变,佛果所成无漏善法相续无间,故名为常也。熏变义者,即菩萨至最后金刚定时,仍有微细无明可断,异熟生灭可空,大圆无垢可发,故有熏变;至佛果后,即一切圆满,故名真常无漏也,然此真常无漏,常起应化妙用,度脱众生,故此真常无漏之受用身,亦即有为无漏也。诸法法性之自性身,则无为无漏也。一切诸佛悉皆同意者,此明诸佛自受用身之用。各各恒审思量无我性故,各各遍满法界,各各互不障碍,平等无二故。义如一室千灯,光光遍满,光光互照,而此灯光各不障碍,亦不杂乱,所谓不一不异、不即不离。其亦一亦异、亦即亦离者,乃诸佛因地之所修、所行,所发誓愿各各不同,故至果位自受用身,有此不思议事也。第三佛身下,即是变化身恩德,所有随机设化,利益有情故。定通变现者,此化身之用,完全利他,真所谓与乐、拔苦。此身起时,从妙观察、成所作之二智,即现大化千释迦身,小化丈六金身,八相成佛,以及随类化身 然此变化之身,从实而言,亦即自受用身之所显现。故三身体性,不即不离,无去来相;所谓佛佛道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遍满法界也。  ‘善男子!其自性身无始无终,离一切相绝诸戏论,周圆无际凝然常住。’  ‘其受用身有二种相:一、自受用,二、他受用。自受用身,三僧祇劫所修万行,利益安乐诸众生已,十地满心,运身直往色究竟天出过三界净妙国土,坐无数量大宝莲华,而不可说海会菩萨前后围绕,以无垢绘系于顶上,供养恭敬尊重赞叹,如是名为后报利益。尔时、菩萨入金刚定,断除一切微细所知诸烦恼障,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是妙果名现利益。是真报身有始无终,寿欲劫数无有限量,初成正觉,穷未来际,诸根相好遍周法界。四智圆满,是真报身受用法乐:一、大圆镜智,转异熟识得此智慧,如大圆镜现诸色像;如是如来镜智之中,能现众生诸善恶业,以是因缘,此智名为大圆镜智。依大悲故恒缘众生,依大智故常如法性,双观真俗无有间断,常能执持无漏根身,一切功德为所依止。二、平等性智,转我见识得此智慧,是以能证自他平等无二我性,如是名为平等性智。三、妙观察智,转分别识得此智慧,能观诸法自相、共相,于众会前说诸妙法,能令众生得不退转,以是名为妙观察智。四、成所作智,转五种识得此智慧,能现一切种种化身,令诸众生成熟善业,以是因缘名为成所作智。如是四智而为上首,具足八万四千智门;如是一切诸功德法,名为如来自受用身。’  ‘诸善男子!二者、如来他受用身,具足八万四千相好,居真净土说一乘法,令诸菩萨受用大乘微妙法乐。一切如来为化十地诸菩萨众,现于十种他受用身:第一佛身,坐百叶莲华,为初地菩萨说百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百佛世界利益安乐无数众生。第二佛身,坐千叶莲华,为二地菩萨说千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千佛世界利益安乐无量众生。第三佛身,坐万叶莲华,为三地菩萨说万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万佛国土利益安乐无数众生;如是如来渐渐增长,乃至十地他受用身,坐不可说妙宝莲华,为十地菩萨说不可说诸法明门;菩萨悟已,起大神通变化,满于不可说佛微妙国土利益安乐不可宣说不可宣说无量无边种类众生。如是十身,皆坐七宝菩提树王,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诸善男子!一一华叶各各为一三千世界,各有百亿妙高山王及四大洲日月星辰,三界诸天无不具足。一一叶上诸赡部洲,有金刚座菩提树王,其百千万至不可说大小化佛,各于树下破魔军已,一时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如是大小诸化佛身,各各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为诸资粮及四善根诸菩萨等、二乘、凡夫,随宜为说三乘妙法;为诸菩萨说应六波罗密,令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究竟佛慧;为求辟支佛者说应十二因缘法;为求声闻者说应四谛法,度生老病死究竟涅槃;为余众生说人天乘,令得人天安乐妙果。诸如是等大小化佛,皆悉名为佛变化身。善男子!如是二种应化身佛虽现灭度,而此佛身相续常住。  ‘诸善男子!如一佛宝有如是等无量无边不可思议利乐众生广大恩德,以是因缘名为如来、应、正遍知、明行圆满、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善男子!一佛宝中具足六种微妙功德:一者、无上大功德田,二者、无上有大恩德,三者、无足二足及以多足众生中尊,四者、极难值遇如优昙华,五者、独一出现三千大千世界,六者、世出世间功德满一切义。依具如是等六种功德,常能利乐一切众生,是名佛宝不思议恩’。  以下重明三身,即是广释三身也。自性身法体遍满,本无生灭,故无始终之相;性体离言,唯证相应,故绝一切戏论之相。周圆无际凝然常住,正显法性身之遍一切法常如其性也。  次明二受用身。一者、自受用身,即诸佛因地善无漏业所感别报之总果。此别报总果,诸佛所证各别,因因地修行差别故。诸佛成佛果圆之时,即证此真自受用身。如世人所言之即身成佛,现通示相,皆相似成佛;唯成此自受用身,始为真成佛也。但此佛之真受用身,尚非一切圣人之所了及最后菩萨之可比拟,何况其他?十地满心,即等觉菩萨。但诸经论中开合不同:开即十地外别立等觉,合即十地满心位即等觉也。运身直往色究竟天者,诸佛成正觉时,皆往色究竟天,坐大莲华,圆满大觉也。出过三界净妙国土,即于此色究竟天之上,现起超过三界净土,乃成胜果佛也。坐无量数大宝莲花下,即最后身菩萨三劫修因所得最后之利益也。以无垢缯系于顶上者,即显菩萨位中最高之顶,断一分微细无明,转成大圆镜智,获得庵摩罗无垢识也。尔时菩萨下,明菩萨成佛之现果。金刚定,喻坚利之义,即以此最坚利之定而破微细无明,破无明已即得大觉妙果,故名为现利益。是真报身有始无终,即成佛已则一切妙德无遗、无欠、无增、无减,展转相续乃至尽未来际亦复如是,故名无终。然此真妙善果,唯佛独有,故名真报身受用法乐也。四智以下,明此身即转识所成四智。大圆镜智,从喻为名,因镜能普照万物现诸色相,而此智相应之第八净识,能持一切无漏根身,为一切功德之所依止,故名镜智。又如明镜能显一切色物差别之相,如来第八镜智之中,能显众生诸善恶业及诸菩萨信、住、行、向自他妙果,故名第八为镜智也。又地上菩萨,观诸法性,不能极了,即八地以上乃至等觉犹有蒙蔽,而唯诸佛独自圆明,故又名大圆镜智也。异熟识有三义,今空异类而熟无覆无记性故。平等性智,即转第七识所成之智。因有漏之第七识,分别执著第八为我,常与四惑相应,故又名此识为我见识。转此我见,断烦恼障,得我空理,即证诸法自他平等无二我性,成平等性智也。妙观察智,即转第六分别心识所成之智也。分别识者,此识分别功能最为强胜,如他识只具自性分别,而此第六则自性、随念、计度分别悉皆具足,故名分别识也。此识转成净智之时,即能观 诸法自共等相,及于众会前说诸妙法,普利群机也。自相,即五蕴法各别之自体;共相,即五蕴法共一苦无常等。成所作智,即前五识转成。此五识转成净智之时,能现一切种种大化、小化、随类化之无量化身,成熟一切有情。如是四智,为一切种种智之上首与根本,实则有无量智也。  第二、他受用身。他受用者,如来证自受用身已,从第七识之平等性智变起不可思议之大身,为地上菩萨说一乘法门,令诸菩萨受用法乐,故名他受用身也。八万四千相好,即地上菩萨所见如来他受用身所具之德相。一切如来下,明如来说法随机而显,因十地菩萨各具智慧德相和断烦恼之浅深不同,故对此菩萨即显十种身也。如初地菩萨见第一佛身,坐百叶莲花,闻百法明门;而二地菩萨即见千叶莲花,说千法明门;如是展转增胜乃至十地菩萨,即见不思议莲花,说不思议法门:此即十身之差别也。又此十地菩萨,因闻法浅深之不同,故度生放光亦异:如初地悟百法明门,即于百叶莲花现百叶世界,百一四天下,百一化佛,而百一化佛各偏满百叶世界,利益安乐无量众生。如是二地、三地乃至十地,展转渐盛,则成不思议莲花,不思议化佛,而各遍满不可说之世界,利益安乐无量无数之有情也。又初地佛身百佛世界者,如大弥陀经所明极乐依正。第二地之千佛者,如梵网经中之卢舍那佛身。乃至第十地之不思议身,即如华严经中弥勒楼阁不思议之境界也。如是十身下,即总说十地佛身,皆坐七宝菩提树王而各成正觉也。  第三、变化身佛。变化身佛亦有三类:如一一华叶各为一“三千世界”等,即变化中之大身,为地前菩萨也。又如现八相成道、丈六金身等,即为二乘及人天说法之小化身也。其他,如在八部与三恶道中,则更有随类随形所变化之随类化身也。如是化佛,亦各于菩提树下,各成正觉,各度众生。如是大小诸化佛身下,即叙因机说法之差别方便:如遇声闻说四谛法,遇菩萨说六度法,遇缘觉说缘起法,为诸资粮及四善根诸菩萨等说大乘法,要皆诸佛说法、及所变身随机度生之方便也。然在大乘法中皆贯通为一,如说地上一乘之法,在地前诸菩萨等未来即同地上菩萨。所以,中国古师判教,分为藏、通、别、圆,或小、始、终、顿、圆,分别各表菩萨断证位次:如依一大乘说,则甚为不合,有违佛说之意。盖就三乘根机而说,故有大小乘之不同;而在菩萨,只仅浅深之不同而已。如是二种下,总明二身,皆从自受用身之所显现;自受用身遍常相续。  次明如来恩德不可思议,故具足十号以及无量德也。十号者,即如来、应(阿罗汉译应)、正遍知等。此十号中若开无上士调御丈夫为二,即以世尊为十号之总名;如合无上士调御丈夫为一,则世尊亦为十号之一。

  卯二 问答  尔时、五百长者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一佛宝中无量化佛,充满世界利乐众生;以何因缘世间众生多不见佛、受诸苦恼’?佛告五百长者:‘譬如日光天子放百千光照明世界,而有盲者不见光明,汝善男子于意云何?日光天子而有过不’?时长者言:‘不也,世尊’!佛言:‘善男子!诸佛如来常演正法利乐有情,是诸众生常造恶业,都不觉知,无惭愧心,于佛法僧不乐亲近,如是众生罪根深重,经无量劫不得见闻三宝名字;如彼盲者不睹日光。若有众生恭敬如来,爱乐大乘,尊重三宝,当知是人业障销除,福智增长,成就善根,速得见佛,永离生死,当证菩提。’此即问答断疑也。五百长者闻佛说佛宝恩德如是之大,而他受用及变化身佛又如是之多,但世间众生仍不闻不见,故发疑问也。佛告五百长者:众生不见佛闻法,譬如盲者不见日月光等,实非佛咎。所以世尊又言:如来常住于世演说正法,但诸众生为结使所缠,常造恶业,都无惭愧而不觉知,于佛法僧亦不钦敬,所以是诸众生,不见佛也。若有众生下,明众生若信三宝,供养恭敬,乐闻大乘,现前即能消除罪障增长福慧,未来世中当证菩提也。

  寅二 法宝  ‘诸善男子!如一佛宝有无量佛,如来所说法宝亦然,一法宝中有无量义。善男子!于法宝中有其四种:一者、教法,二者、理法,三者、行法,四者、果法。一切无漏能破无明烦恼业障声名句文,名为教法。有、无诸法,名为理法。戒、定、慧行,名为行法。无为妙果,名为果法。如是四种名为法宝,引导众生出生死海到于彼岸。善男子!诸佛所师,即是法宝,所以者何?三世诸佛依法修行,断一切障得成菩提,尽未来际利益众生。以是因缘,三世如来常能供养诸波罗密微妙法宝,何况三界一切众生未得解脱而不能敬微妙法宝!’  ‘善男子!我昔曾为求法人王,入大火坑而求正法,永断生死得大菩提。是故法宝能破一切生死牢狱,犹如金刚能坏万物;法宝能照痴闇众生,如日天子能照世界;法宝能救贫乏众生,如摩尼珠雨众宝故;法宝能与众生喜乐,犹如天鼓乐诸天故;法宝能为诸天宝阶,听闻正法得生天故;法宝能为坚牢大船,渡生死海到彼岸故;法宝犹如转轮圣王,能除三毒烦恼贼故;法宝能为珍妙衣服,覆盖无惭诸众生故;法宝犹如金刚甲胄,能破四魔证菩提故;法宝犹如智慧利剑,割断生死离系缚故;法宝正是三乘宝车,运载众生出火宅故;法宝犹如一切明灯,能照三涂黑闇处故;法宝犹如弓箭矛槊,能镇国界摧怨敌故;法宝犹如险路导师,善诱众生达宝所故。善男子!三世如来所说妙法,有如是等难思议事,是名法宝不思议恩。’法宝,从佛金口所宣,无漏清净法界所流出。一佛宝有无量佛,故一法宝亦即有无量法,而一一法中亦有无量义也。所以金刚经说:‘经典所在,即为有佛’。若人尊敬供养,即获福无量也。声名句文,是说法之四种教体,声即声音,是名句文所依之实体,名句文是声上之分位假法;即以佛之音声宣说一切教法,而以名句文为能显门也。然此声名句文,为佛说法之能诠法体,非常人之声名等也。因佛无漏之声名句文所显之教法,能破众生之烦恼,能导众生入无漏界,故为法宝之教法也。有无诸法,明能诠声名句文中所诠之法义,依此教法所显有无之理,即理法也。有即有为、无为之依他、圆成法,无即遍计所执,如龟毛兔角等。戒定慧,即三无漏学也,即依教思理、依理起修、依修证果之过程,亦即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之三增上行。无为妙果,即由前三增上行而达到最后之目的,即为果法。由此教理行果之四法,能度脱无量有情出生死海,拔济无量众生到于彼岸,包括诸佛心地法门尽,故此法宝之恩亦不可思议也。善男子下,明法宝所以为宝之理由,和劝人尊敬恭敬三世佛说之教法。三世诸佛依法修行得成菩提,即以法为师,常能恭敬诸法宝故。善男子我昔曾为下,即佛举往昔因行以身作则也。如金刚下,借喻以显法宝之威力。如金刚能坏万物,法宝能破愚痴。宝阶,是诸天生天之梯,法宝能导众生出生死海。转轮圣王有大威德,能使众生安乐;法宝有大法力,能灭众生之苦。

  寅三 僧宝  ‘善男子!世出世间有三种僧:一、菩萨僧,二、声闻僧,三、凡夫僧。文殊师利及弥勒等是菩萨僧;如舍利弗、目犍连等是声闻僧;若有成就别解脱戒真善凡夫,乃至具足一切正见,能广为他演说开示众圣道法利乐众生,名凡夫僧,虽未能得无漏戒定及慧解脱,而供养者获无量福。如是三种名真福田僧。复有一类名福田僧,于佛舍利及佛形像并诸法僧圣所制戒,深生敬信,自无邪见,令他亦然;能宣正法,赞叹一乘,深信因果,常发善愿,随其过犯悔除业障;当知是人信三宝力,胜诸外道百千万倍,亦胜四种转轮圣王,何况余类一切众生?如郁金华虽然萎悴,犹胜一切诸杂类华;正见比丘亦复知是,胜余众生百千万倍,虽毁禁戒不坏正见,以是因缘名福田僧。若善男子、善女人等,供养如是福田僧者,所得福德无有穷尽,供养前三真实僧宝,所获功德正等无异。如是四类圣凡僧宝,利乐有情恒无暂舍,是名僧宝不思议恩’。  此中所谓世出世间者,即是世间、出世间。世者迁流变坏义,间即中间,谓一切有情于未得圣道之时,皆堕此生灭变坏之中,故名世间。有情如是,其所依之根身器界亦然。出世间者,即与世间相反,因一类有情得闻佛陀之教法,了知世间幻化无常,而修习四谛、六波罗密种种法门,便出离生灭变坏之范围。或有因本人之机缘成热,不藉佛陀之教法,而自身亦能修十二缘起之法,以超出世间而不囿于三界生死幻化之中者。其所受之身土,亦随之不堕生灭变坏,而得名出世间也。三种僧者,一、菩萨僧,二、声闻僧,三、凡夫僧。僧,即众义,即是和合之众。和合有六义:即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换言之,所谓僧者,与世俗之团体相同;要四人以上方得名为僧,否则但名苾刍或沙弥也。此中菩萨僧与声闻僧,皆指证圣道者,名为出世之僧;若未证得圣道者,则便为世间之凡夫僧,以其未出三界生死故也。此凡夫僧,有内凡、外凡之分,不同于平常之凡夫,因其于信心位、资粮位、加行位亦有相当之修习,所以与平常之凡夫不同。  菩萨有在家、出家二种,今此经中所指之菩萨僧,以文殊师利、弥勒菩萨而为上首;此二菩萨是依律仪之出家菩萨僧,不同于在家菩萨之形相无定,不能表显僧相,故佛陀说法时多以之为菩萨之上首,此经亦复如是。此二大士是出家菩萨僧中之长随于佛者;又是本土之菩萨。若观音、势至等则为他方佛土中之菩萨,其来此世界赴法会否,不能决定。此文殊师利与弥勒菩萨,是诞生于印度者,其应生之处皆有史迹可考。文殊师利般涅槃经云:“佛告跋陀波罗菩萨:‘文殊师利有大慈心,生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家,来我所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以此三昧力出现于十方。佛灭后经四百五十岁,于其本生处入灭’”。又弥勒上生经云:“佛告优波离:‘弥勒先于波罗捺国劫波利村波婆利大婆罗门家生,劫后十二年二月十五日,还本生处结跏跌坐如入灭定,身紫金色光明艳赫,如百千日,上至兜率陀天’”。故在释迦如来所制菩萨律仪之中,皆以文殊师利为羯磨阿阇黎,以弥勒菩萨为教授阿阇黎。有此种种关系,故今但举文殊、弥勒二大士以代表一切菩萨僧。文殊师利,此言妙吉祥,即前所列菩萨众之妙吉祥菩萨也。舍利弗、目犍连,是如来声闻弟子中之上首。声闻,是听闻佛陀之音声而得悟道者。舍利,此言“鹙”;弗、是“弗多”之略,此言为子。此是从母得名,舍利即是母名,是舍利之子故。他经有言舍利子者,即舍利弗也。此人于佛声闻弟子中,为智慧殊胜之一人。目犍连、此言“采菽氏”,上古有仙人深山静居,常采取菉豆而食,便以之为姓。目犍连之母,即彼仙人之族裔,亦是从母得名也。此人为佛声闻弟子中神通最殊胜之一人。此二人者,本是外道之首领,对诸外典皆精通娴熟;后因遇马胜比丘,始得随佛出家,旋证无学圣果。二人于佛陀法会中,每为声闻僧中之上首,故今亦以此二人代表一切声闻僧也。此二人因不忍见佛之入涅槃,故先佛而入灭,遂由迦叶、阿难传佛法藏。  凡夫僧,第一要成就解脱戒。戒者,止恶修善义,即是律仪。律仪有三种,此即三种中之一。言别解脱戒者,因此戒条种类有七众之不同,对于别别所犯,制定别别戒条令别别遵守之,而得别别解脱者也。此凡夫僧虽未证圣道,若能于别解脱律仪如法受持,并能具足正知正见,深入于佛陀圣言量之教法,而广为众生开演圣道之法,令其得利益安乐,所谓“利生为事业,宏法是家务”,如是方堪称为真善之凡夫僧。此中所言圣道法者,若以三乘共修之法而言,即是八圣道法或三十七菩提分法;若再推广其范围,则凡佛说之法,皆可名之为圣道法。由是观之,凡夫僧亦须具足成就自利利他之条件,设仅具别解脱戒而不能通达佛法,以化导众生流传社会,则唯摄得止恶之自利而不能作生善之利他事业,尚不能完成真善之凡夫僧资格也。于此可知具足成就凡夫僧之资格,亦非易事!虽未能得无漏至获福无量者,即是说:此凡夫僧虽未能得戒、定、慧及解脱、解脱知见之五分无漏法身,如有能广兴供养,亦获福无量,等于供养出世之菩萨、声闻无有差别。如是三种名真福田僧者,田以生长为义,如世间之田,播植种子于其中,到成熟之时便能获得多数之果物;今福田亦然,若有能供养如是三种僧者,则于将来所获之福,亦如播种于田,能收获无量之福果。然世间一类有情,不辨真伪之教法及教师,往往误奉于邪教、邪师,不但不能感福,且反罹过咎。今此三种僧则不然,是真能生福之田,故名福田僧。  复有一类名福田僧者:此中所谓舍利,不是人名,即如来灭后,诸大弟子焚烧其身时,有坚固、圆正、光洁之骨子,其形如珠,色彩不定,后分散而起塔供养;今我国鄞县育王寺所供之舍利,亦即佛舍利也。佛形像,指佛灭雕刻金银木石之佛像,与泥塑纸画等佛像。转轮圣王者,在人寿无量岁灭至八万岁、或六万岁、四万岁、二万岁时出世,具足三十二相;由大福力,感得轮宝,于即位时降伏四方,故名转轮圣王。是转轮王有四种:金轮王统辖四洲,银轮王统辖三洲,乃至铜、铁轮王统辖二洲、一洲。郁金华,是珍贵之华,其华金色故名。此文是说:复有一类等而下之凡夫僧,亦得名为福田僧。他虽未能坚持律仪,然对于如来或舍利,及佛灭度后所供奉之各种形像和经典,与佛当时所制之戒条,或过去现在之僧伽,皆能深生恭敬信仰;自不生邪见诽谤,亦令他人不生诽谤而生恭敬信仰,且能宣说佛陀之正法,赞叹大乘甚深微妙之理,深信善恶因果,所以常常发愿,愿于现在未来忏灭其过犯与业障,如是之人,虽对于戒律未能深生防护,但其能广作利他之事业及深信三宝之力,亦胜于外道百千万倍;因外道虽能勤苦修行,既未能认识真理,则其所修者亦劳而无功也。不特胜过外道百千万倍,且亦胜过四种转轮圣王。以此深信三宝之僧伽,虽于现在世中尚未完成僧格,然能悔除业障种诸净因,令其无漏种子增长,烦恼渐渐消灭,且亦能广传佛法,导人超出世间;彼转轮王于人中虽有大威德福力,然未出三界,若不求出世之法,仍然轮转五趣无有出期也。转轮王犹不及,何况其余一切众生?盖人类无有超出转轮王之上者;再推之于人而下者之众生,更不言可知矣。今且以喻明之:如郁金华是香中之最上者,虽萎悴而犹能胜其他一切不正香,或香甚微之华;正见比丘虽以无始来之积习难除,于律仪有所毁犯,然对于三宝之敬信及不坏于正见之功德,便能作自他出世因。因此,能胜一切众生亦得名福田僧也。若善男女等能供养此第二种凡夫僧,其所获得之功德,仍与供养前三种僧宝所得之功德无有差别。  如是四类圣凡僧宝至是名僧宝不思议恩,此是总结;四种僧宝于众生常施以清净善法,而利乐有情恒无舍离,故僧宝对于众生之恩亦不可思议也。此上四种僧宝,前二是圣僧,后二是凡夫僧;前二种是出世间僧宝,后二种是未出世之僧宝。子二 问答宝义  尔时、五百长者白佛言:‘世尊!我等今日闻佛法音,得悟三宝利益世间,然今不知以何义故说佛法僧,得名为宝?愿佛解说、显示众会及未来世敬信三宝一切有情,永断疑网,得不坏信,令入三宝不思议海’。尔时、佛告诸长者言:‘善哉!善哉!汝善男子能问如来甚深妙法,于未来世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譬如世间第一珍宝,具足十义,庄严国界饶益有情;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一者、坚牢,如摩尼宝无人能破;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外道天魔不能破故。二者、无垢,世间胜宝清净光洁不杂尘秽;佛法僧宝亦复如是,悉能远离烦恼尘垢。三者、与乐,如天德瓶能与安乐;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与众生世出世乐。四者、难遇,如吉祥宝希有难得;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业障有情亿劫难遇。五者、能破,如如意宝能破贫穷;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破世间诸贫苦故。六者、威德,如转轮王所有轮宝,能伏诸怨;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具六神通降伏四魔。七者、满愿,如摩尼珠随心所求能雨众宝;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满众生所修善愿。八者、庄严,如世珍宝庄严王宫;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庄严法王菩提宝宫。九者、最妙,如天妙宝最为微妙;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超诸世间最胜妙宝。十者不变,譬如真金入火不变;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世间八风,不能倾动。佛法僧宝具足无量神通变化,利乐有情暂无休息,以是义故诸佛法僧说名为宝。善男子!我为汝等,略说四种世出世间有恩之处,汝等当知,修菩萨行,应报如是四种之恩’!在佛说毕三宝恩之时,妙德等五百长者,因明宝义故重问如来。我等现在虽闻音教,得以明了佛法僧利益世间之恩惠,但还不知以何意义而说佛法僧为宝?惟愿如来为我等解释其义,令在会诸众得知,并于今后此法宝流行时,亦能使未来世敬信三宝之有情不坏正信,断除烦恼所知之障,以入于三宝不思议海。此不思议海,唯信能入,无信则不能入,盖信为无上菩提之根本也。故修净土法门者,以信为三种资粮之一;乃至一切法门,无不以信为基础也。前说四恩,由于妙德等长者之问而生起,今此长者等既明四恩之义,又进问三宝得名为宝之意义,一方面为除自疑,一方面是使现在及未来众生皆得利益,故佛称赞其“能问如来甚深妙法,于未来世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世间第一珍宝,具足十义,佛法僧宝亦复如是具足十义。庄严饶益,即是宝之业用。国界、即国土,有情、即是人民。佛法僧之所以喻为宝者,宝是世间极珍贵之物,有情得之便能利益安乐;佛法僧之利益世间安乐有情亦然,能使其离苦得乐,故佛法僧得名为宝。然世间之宝,虚伪之宝,终非究竟,或有因之而受累者;唯佛法僧方堪称为真实之宝,能令众生毕竟安乐故。此下别说十种宝义:一者坚牢:摩尼,此言“如意”,此宝之体性最为坚硬,无有人能破坏;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虽有邪见邪分别之外道,及具有大威德之邪势力,而常破坏正见正行之天魔,亦不能破坏真实之三宝,外道、天魔尚不能破,则凡夫更不能破矣。二者无垢:前义显示坚牢,此第二义表显无垢。凡殊胜希有之宝,其体性皆清净光洁而不为尘垢污秽之所杂染;今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不但佛宝、法宝清净光洁远尘离垢,即未证圣果未出世间之凡夫僧,能严持别解脱戒,则亦能远离烦恼染污法之垢秽──因持戒便能生定,由定而能生慧,则便能证得出世清净善法。在佛陀说法之本怀,固一音演说,众生虽以根器不同,受法之程度亦千差万别,然究竟皆导归清净无漏法界。世间之圣帝贤王,其治世虽有若何之善美( 如我国书诗记其盛事等) ,亦难免淫杀等之染污;唯佛法僧宝能绝无染污,所以名之为宝。三者与乐:天德瓶,是由天福德所感之瓶,能满足世间众生之所需求,因此瓶如摩尼珠,于欲求财者即能生出财宝,乃至衣服、饮食、屋舍、于世间众生之所需求无不满足;佛法僧宝亦复如是,欲求声闻菩提者,便能与以声闻菩提,乃至缘觉菩提、佛果菩提,亦皆随其所应而得之。四者难遇:吉祥宝,是希有难得之宝,佛法僧宝亦是最难遭遇之宝。如业障最重之有情,不特不能亲遇佛法僧宝,即连佛法僧宝之名亦难得闻,如地狱内之众生即是。世人对于佛陀之教法,往往不生敬信,不特不生敬信,或反生相违之见,此种人虽得见佛闻法,然由业障深厚,等于未见佛闻法也。五者能破:如意宝,即前之摩尼珠,其性质亦与天德瓶相似,能破除众生之贫穷,求衣食得衣食,举凡世间诸事皆可满足众生之愿望。佛法僧宝亦如是,凡众生有正当之愿望,能随心而得,如欲求智、求道乃至求福求健康,佛法僧宝皆能一一与之。六者威德:轮宝即前所说转轮王由福力所感得之轮宝,形如车轮,故名轮宝。转轮王征讨四方之时,其轮宝必自前导而威伏四方;四种转轮王所有之轮皆然。佛法僧宝亦复如是,由于具有天眼天耳乃至漏尽等六种之神通,便能降伏烦恼、五蕴等四魔。七者满愿:此与前第三、第五义略同,即说摩尼珠能满足众生之愿望,而佛法僧宝亦能满足众生之善愿,所谓“咸令果遂,决定无疑,能使速获三乘早登佛地”。八者庄严:世间珍宝能使国土庄严,置之于王宫则能使王宫尊贵;佛法僧宝亦复如是,能庄严法王之菩提宝宫,使一切众生皆于菩提宝宫之法王座上成等正觉。九者最妙:天妙宝虽微妙,但不过是世间之宝而已,佛法僧宝为超世间之妙宝,是出世间之最胜功德,非世宝能喻。十者不变:世间真金入火煆炼之时,其色仍不变坏;佛法僧宝亦复如是,不为世间八风之所倾动。八风者,即利、衰、毁、誉、称、讥、苦、乐之八法。其所以名为风者,因世上一切有情,常被苦、乐、憎、爱等扰动其心,如风之动物,故名之为八风。利是得可意之事,衰是遇著不可意之事,毁是背地排斥,誉是为世誉赞,称是当前赞美,讥是当前诽谤,苦是逼迫损恼于心,乐是身心顺适:此八法为世人常有之事,且世人无不以之而转移其心志;惟佛法僧则不为此之所动摇。自佛法僧宝至说名为宝,此是总结佛法僧由于具足无量神通种种变化,常于世间饶益有情,所以得名为宝。  善男子以下,总结前来所明应报答之四恩。在世间常人,若皆能知报恩,则举世皆能作损己利他之事业,其道德亦因而显现。但报恩之性质有宽狭不同,若其所知恩小,则其所报之恩亦小;今特为举出报恩之大小以扩众生之心量,使知恩德遍于世出世间也。世间一类众生,仅知父母之恩,故唯在父母之前承事供养,或求功名光大门庭,使父母常生欢乐;此虽是报答恩德,而其范围甚狭。若发菩提心,依于佛法而报恩德,则便能知自他一切有情,从无始以来流转五趣生死,皆曾互为父母、妻子、眷属、亲朋、而有恩惠于我者,但因烦恼深厚,未能证得宿命通,不知往昔之事;设证宿命通之圣者,于往昔之事便能了了分明。若再进而推之于社会国家,从古至今,皆是有恩惠于我者,前之三种恩德,尚是世间之恩,还有三宝恩乃不思议之大恩,非平常小知小见所能见知。故佛法无论所谈何事,皆可谈到广大无极,如此所谈报恩之事也。如来于此总结四种世出世间恩中,开示妙德长者等不应限于唯知报答现身父母之恩,且亦须报后三种之恩惠。既须报后三种恩惠,则非凡夫及小乘之所能报,唯有发菩提心,修习六度万行以至成等正觉,始能究竟报答一切恩惠:故佛嘱其修菩萨行而报答四恩也。

  辛二 示报恩行  尔时、五百长者白佛言:‘世尊!如是四恩甚为难报,当修何行而报是恩’?佛告诸长者言:‘善男子!为求菩提,有其三种十波罗密:一者、十种布施波罗密多,二者、十种亲近波罗密多,三者、十种真实波罗密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能以七宝满于三千大千世界布施无量贫穷众生,如是布施,但名布施波罗密多,不名真实波罗密多。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大悲心,为求无上正等菩提,以自妻子施与他人心无吝惜,身肉手足头目髓脑乃至身命施来求者,如是布施但名亲近波罗密多,未名真实波罗密多。若善男子善女人发起无上大菩提心,住无所得,劝诸众生同发此心,以真实法一四句偈施一众生,使向无上正等菩提,是名真实波罗密多。前二布施未名报恩,若善男子善女人能修如是第三真实波罗密多,乃名真实能报四恩。所以者何?前二布施有所得心,第三施者无所得心,以真法施一切有情,令发无上大菩提心,是人当得证菩提时,广度众生无有穷尽,绍三宝种使不断绝,以是因缘名为报恩’。  此报恩品法门,在上总科中是摄于五乘共法,若众生能知报答父母之恩,虽未即报后三种恩,亦能种人天乘之福业。但佛之本意在出世之大乘法,使众生得出世之涅槃;其人天乘法虽未属于出世清净之行,然亦是出世之基础。凡佛说法,从大乘而生,终亦能达到大乘之究竟地也。妙德等五百长者请问如来,此四种恩既非世间小知小行所能报答,则应当修何行而始能报答此甚为难报之四恩耶?如来答妙德等,欲报如是四种恩德,非发菩提心而修菩萨行不可。如众生无始即有恩于我,非成佛时以无边大慈悲、大智慧方便等力量而救拔济度,则不足以广报众恩。然欲成佛,须修三种十波罗密。三种十波罗密者,第一、即是但名字布施等十种波罗密,第二、即是布施等十种亲近波罗密,第三、即是布施等十种真实波罗密。波罗密,此言“到彼岸”,即是从此生死之岸而到彼涅槃之岸。此到彼岸之方法,有其十种,即是十种到彼岸。以有情之程度不同,故有三种十到彼岸。第一、十种波罗密多者,即是布施、持戒、忍辱、精进、静虑、慧、方便、愿、力、智之十种;后两种十波罗密亦然,不过浅深不同耳。在程度最低者,即是但名布施等十种是,布施住布施相,即是名字波罗密。第二、十种亲近波罗密多者,即是布施亲近波罗密多乃至智亲近波罗密多。第三、十种真实波罗密多者,与二种义同,即是真实布施到彼岸乃至真实智到彼岸。由程度浅深之不同,不特应修布施等十种波罗密多,且须要修到十真实。如初发心菩萨,于初发心时即要修此第一十种波罗密多,即是外凡位十信菩萨,此则名为名字波罗密,以随分决定而未能行故。若到资粮位,加行位,则为十种亲近波罗密多,因他有胜解力而真能修行故。再由解行入于初地,通达诸法体性空寂,即是通达真如实性。其所行之法,即是十种真实波罗密多。一、但名布施波罗密多,即明一种众生发菩提心,又能以遍大千世界之七宝而施诸贫穷众生,即是外财布施;但可名为十波罗密多,不得名为亲近波罗密与真实波罗密。二、亲近波罗密多,即明内身布施者,一类有情因发无上大菩提心,能以妻子与自身手足乃至生命皆能施之于求者,而无悔吝之心,较之第一种行菩萨布施者,固然强胜,然亦但可名为亲近波罗密多,尚不得名为真实波罗密多。三、真实波罗密多,此是明以法布施,并劝众生同发此心,以期共证菩提,则非前二种所能同日而语也!如前二种以身物而施,于众生之利乐不过暂时,而第三种是住于无所得,是施众生以法,令发大心成等正觉,皆是真实究竟之法,故名真实波罗密多。此中布施义,略与金刚经布施波罗密之语意相同。彼经之要义,在于触无所得,亦以受持一四句偈或为人演说胜于前之二种布施。如彼经初有二重以外财施校,若人满三千大千世界七宝以用布施,其福德虽多,不如有人于经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胜彼;后又以二重以内身施较,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恒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复有人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其福甚多。平常人读之,往往觉其文重复。若细读之,则便可明了初以外财校,次以内身校,有渐渐胜进义。今此经明十信发心,渐入资粮、加行,及入初地通达真如实性触无所得。唯识颂谓:‘现前立少物,谓是唯识性,以有所得故,非实住唯识’。此即明未入真见道心,犹有所得,则不名为住唯识性,以有所得故。证到初地之菩萨,于自他都无所得,方得名为真住唯识。在平常有能所变缘之相,则不名无所得,要在入真见道证入无分别智,以无所得故。亦可名无所住,平常心有对相则便心有所住,可名之为住某境心;若到能所双亡,便名无所得心,始称为真实法。地上菩萨说法利生,皆说此真实法,亦使众生皆入于真实之法性,亦即使众生修此三种波罗密多。  然波罗密虽有三种,若要究竟报恩,须修第三真实波罗密多。由于前二种波罗密多心有所得,则有限量,不能真实报恩;心无所得而修波罗密多,是则名为真实报恩。佛之说明报恩,亦是使众生皆得到安乐。若仅能使自身之父母安乐,一切众生犹不能普受其利益,故修第三种波罗密多,方是真实能报恩之法。能以真实之法施之于众生,并令其发无上心而成佛果,如是展转度众生无有穷尽,而绍隆三宝亦不少其人也。此真实波罗密多,虽要在初地始能实现,而初发心菩萨亦须理解其义,以作为理想之目的;否则,连名字波罗密、亲近波罗密亦将不能修习,遑论达到真实也耶!

  己三 说法利益  尔时、五百长者,从佛闻是昔所未闻报恩之法,心怀踊跃得未曾有,发心求趣无上菩提,得忍辱三昧,入不思议智,永不退转。尔时、会中八万四千众生发菩提心,得坚固信及此三昧。海会大众悉得金刚忍辱三昧,悟无生忍及柔顺忍,或证初地得不起忍。无量众生发菩提心,住不退位。尔时、佛告五百长者:‘未来世中一切众生,若有得闻此心地观报四恩品,受持、读习、解说、书写、广令流布,如是人等福智增长,诸天卫护,现身无疾,寿命延长;若命终时,即得往生弥勒内宫,睹白毫相超越生死,龙华三会当得解脱,十方净土随意往生,见佛闻法入正定聚,速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如来智慧’。  佛说第一会报恩品毕时,在会诸众,大得利益。妙德等于昔日未曾得闻有所谓四恩者,今忽得闻佛所说报答四恩之法,于心之欢乐畅快昔未曾有,便发菩提心以立大乘之志向,并得忍辱三昧。三昧即是禅定,忍是忍可,即依如来所说之法义,能忍可于心而得安乐。并于此三昧之境,契解无分别不思议之智而永不退转。不退转,即十信中第六之信不退,或是十住中第一住发心不退。会中有八万四千众生,亦发菩提心,得坚固信,第十信中信不退;亦得前五百长者等所得之忍辱三昧。海会大众至得不起忍者,此明将登地之菩萨及地上菩萨所获之益。然此中所说之忍,诸经各有不同,今可总言之:等觉菩萨得金刚忍,八地菩萨得无生忍,地前菩萨得柔顺忍,初地菩萨得不起忍。又不退,在初发心菩萨得十信中第六心信不退,进之则十住中初住发心不退,第七行不退,初地菩萨得证不退,八地菩萨得念不退。次明未来世众生流通此经之利益。弥勒内宫,即兜率内院,现为弥勒补处菩萨所居,故云弥勒内宫。内宫,简外院,因兜率有内院、外院之分,外院为诸天所居,非极清净。三会龙华当得解脱,即是于未来弥勒如来世界中,弥勒菩萨于龙华菩提树下三番说法,度众生而得解脱。正定聚之聚,即是类义,正定聚,是三聚中之一,此大小乘皆通,小乘在五停心以上,大乘在初住以上。其邪定聚,即是毕竟不证入者;其不定聚,即在二者之间。此三聚,略同法相唯识所谓之五姓:如彼之声闻种姓、菩萨种姓,则可摄此正定聚中;彼中不定种姓,亦同此不定聚;彼中无姓,是此中邪定聚。如表:

  ┌菩 萨───正 定┐  │缘 觉───正 定│  五 姓┤声 闻───正 定├三 聚  │不 定───不 定│  └无 姓───邪 定┘

  戊二 答智光等问  己一 智光趋问  庚一 趋敬  尔时、王舍大城东北八十由旬,有一小国名增长福,于彼国中有一长者,名曰智光,其年衰迈,唯有一子,其子恶性不顺父母,所有教诲皆不能从。遥闻释迦牟尼如来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为浊恶世无量众生,宣说大乘报恩之法。父母及子并诸眷属,为听法故斋持供具来诣佛所,供养恭敬。  王舍城,是地名,在中印度摩伽陀国。关于他的名称来源,在上面曾有讲过。由旬,又作“俞旬”、“揄旬”、“由延”或“逾阇那”、“逾缮那”,与中国“驿站”名相符,为计里程的数目。中四十里,小二十里,大八十里。八十由旬,约计有两千里。当佛在王舍城说法之际,在城之东北约去二千余里有个小国,此国中有长者名曰智光,年已衰迈了。有一子,性情恶劣非常,不但不孝敬父母,而且父母之言概不遵从,处处都是拂逆父母之意。因此,在离王舍城二千余里之外,传闻释迦牟尼佛今正为五浊恶世的众生,宣讲大乘报恩之法。释迦、“能”的意义,是其族姓;牟尼此云“寂”,即寂默寂静,形容佛之德相的。这有两种解说不同:一、就事而言,太子始入劫毗罗城时,使诸释子寂静无言;后出家修禅行而寂默无言。前者,是父王附以牟尼之名;后者,是当时的人民尊以牟尼之名。仁王经合疏云:“牟尼者,此云寂默,三业俱寂默也”。理趣释下云:“牟尼者,寂静义,身口意寂静故称牟尼”。二、就理而言,佛与三乘圣人所证之法名寂默,因之称佛为牟尼。成唯识论卷十云:“大觉世尊成就无上寂默法,故名大牟尼”。俱舍论十六云:“无学身语业名身语牟尼,意牟尼即无学意。....何故牟尼唯在无学?以阿罗汉是实牟尼,诸烦恼言永寂静故”。广如毗奈耶杂事二十,佛本行集经二十,大日经疏一、十二、十三,宗轮论述记,唯识述记十末等解。  智光长者既遥闻佛在王舍城说法,而且说的是大乘报恩之法。他以为他的不受父母教诲的逆子,因为没有听闻报恩法的缘故,所以不知恩亦不报恩;为要使之听闻教法,于是夫妇二人及子并诸眷属,生大欢喜之心,斋持供具,从二千里之外来诣佛所,供养恭敬,冀佛可以教化他的恶子,使他能知恩而报恩。依此经文看起来,前二卷可作第一会,从此起可作第二会。第一会是佛在金色光相中为妙德长者说报四恩法,而闻法之人便展转流通开去,所以有智光长者为逆子不孝顺之故而远来请佛说法,于是有此第二会产生的缘因。这是很值得注意的!

  庚二 问求  而白佛言:‘我有一子其性弊恶,不受父母所有教诲,今闻佛说报四种恩,为听法故来谐佛所,惟愿世尊为我等类及诸眷属,宣说四恩甚深妙义,令彼恶子生孝顺心,此世当生令得安乐’。  智光长者既到了佛前,便问佛:世尊!我有个儿子,他的性情非常恶劣,不受为父母的教诲。如今在远处听闻佛说报四恩法,所以特来佛前,恳求世尊为我们宣说四恩法义,可以教训我的恶子,使他孝顺有恩德人,今生及后世,可增福报,皆得安乐。这是智光长者站在父亲的立场,因为恶子无法教诲的缘故而来佛前求法;与前面妙德长者从为人子者必定要怎样才报父母之恩而请佛说法,这是两者不同之动机。

  己二 如来慰答  庚一 宣慰  尔时、佛告智光:‘善哉!善哉!汝为法故来至我所,供养恭敬乐闻是法,汝等谛听,善思念之!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发菩提心,为闻法要,举足下足随其远近所践之地,微尘数量,以是因缘,感得金轮转轮圣王,圣王报尽作欲天王,欲天报尽作梵天王,见佛闻法速证妙果。汝大长者及余众等,为于法故来至我所,如是经过八十由旬大地微尘,一一尘数能感人天轮王果报,既闻法已当来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我虽先说甚深四恩微妙义趣,今复为汝重宣此义而说偈言:智光长者仆仆远来,他不像平常人那样的喜悦,因为他有逆子,不孝顺父母,忧愁之苦深刻于心。于是佛便这样安慰他道:善哉!善哉!使他欢喜。这在智光,当然从来不曾感受到的愉快吧!而且佛对他说:倘若有人发菩提心,为求无上妙法,举足动步,皆能感得金轮圣王,乃至能证出世之妙果。不但能感化恶子,而且得大菩提、此四恩之法义,我虽然在前已经说过,如今不妨更为一说。在智光的本心,不过因恶子忤逆不孝而来求佛说法教化,别无他意,更没有想求出世果的愿望。在佛呢,并许闻法之后,能证得出世的菩提妙果,这的确是智光等意外的收获!

  庚二 颂答  辛一 颂佛二德  壬一 自证实德  ‘最胜法王大圣主,一切人天非等伦,具诸相好以严身,智海如空无有量。自他利行皆圆满,名称普闻诸国土。永断烦恼余习气,善持密行护诸根,百四十种不共德,广大福海悉圆满,三昧、神通皆具足,八自在宫常游乐。’智光长者既来求佛说报四恩法,而报四恩法在前已经说过,然又不得不为重说,所以只有以颂文为说。此中的颂文,有重颂、增颂的差别:已经散文中有过的,在这里略示段落,即是重颂;前散文中没有过的,即是增颂。因智光才到灵山法会,所以佛特为他说此重颂。比方今在南普陀讲大乘本生心地观经已有八天,其有今天才加入法会者,虽没有听过前几天所说,还可以听到重颂,这也是难得的因缘。有一般人有爱广义而不爱略义的教法,有爱略义而不爱广义的教法,所以长行与颂文有广略的差别,这样看来,这正是对机说法的特色。  “自证实德”者,明如来为法王大圣主至尊且贵的人,非是一切天人等可以比伦的。谁也知道他是三觉圆满者,他的密行非是菩萨所能推测,有百四十种不共之德行,所谓三十二相、八十种好、十力、四无所畏及十八不共诸法等等;以及三昧神通皆具足。这些,皆是如来自己所亲证实有的德相,所以非菩萨及二乘圣者所能寻思、推测得到的。

  壬二 化他权德  ‘十方人天及外道,无有能难调御师;金口能宣无碍辩,虽无能问而自说。如大海潮时不失,亦如天鼓称天心,如是自在唯佛有,非五通仙、魔、梵等。难思劫海修行愿,证获如是大神通。我入三昧大寂室,观察诸根及药病,自出禅定而赞叹,三世佛法心地门。时诸长者退大心,乐住二乘自利行,我开大智方便教,引入三空解脱门。如来意趣莫能量,唯佛能知真秘密;利根声闻及独觉,勤求不退诸菩萨,十二劫数共度量,无有能知其少分。假使十方凡圣智,受与一人为智者,如是智者如竹林,不能测量其少分。’如来善能教化他人,谁也不是他的对手,因为他是法无碍辩、义无碍辩、辞无碍辩、乐说无碍辩者。纵然没有人能去请问,自己也可以说法利生。他的高尚志气,犹如不退的海潮那样的雄壮!像这样亲证得来的大神通,唯佛独有。他有时深入三昧禅定,观察诸众生的病脉,对症施医,可使死者复活。固然,大乘法门难行,有时难免有人生退悔之心,自愿做个消极的二乘圣者。但佛的智海流出来的教法,能引使悟入三空法门,三空者,即生空、法空、空空。因此、如来的秘密奥妙之处是不可捉摸的,佛说法利他的威德,是声闻菩萨所不可思议的。

  辛二 重颂四恩  壬一 总标  ‘世间凡夫无慧眼,迷于恩处失妙果,五浊恶世诸众生,不悟深恩恒背德,我为开示于四恩,令入正见菩提道。’这世间,最可怜的是没有慧眼的凡夫,总是一味地虚伪、顽劣,不知恩、不报恩,对前辈有德的长者时常背逆。如来观察人间众生道德上的大缺陷,很是悲痛,特为我辈众生开示四恩,使之得入正见的法门,这是特别给人们底福音!壬二 别释癸一 父母恩子一 重颂  ‘慈父悲母长养恩,一切男女皆安乐,慈父恩高如山王,悲母恩深如大海;若我住世于一劫,说悲母恩不能尽,我今略说于少分,犹如蚊虻饮大海。假使有人为福德,供养净行婆罗门,五通神仙自在者,大智师长及善友,安置七珍为堂殿,及以牛头栴檀房,疗治万病诸汤药,盛满金银器物中,如是供养日三时,乃至数盈于百劫,不如一念申少分,供养悲母大恩田,福德无边不可量,算分喻分皆无比。’  ‘世间悲母孕其子,十月怀胎长受苦,于五欲乐情不著,随时饮食亦同然,昼夜常怀悲愍心,行住坐卧受诸苦。若正诞其胎藏子,如攒锋刃解肢节,迷感东西不能辨,遍身疼痛无所堪,或因此难而命终,六亲眷属咸悲恼,如是众苦皆由子,忧悲痛切非口宣。若是平复身安乐,如贫获宝喜难量,顾视容颜无厌足,怜念之心不暂舍。母子恩情常若是,出入不离胸臆前,母乳犹如甘露泉,长养及时曾无竭;慈念之恩实难比,鞠育之德亦难量。世间大地称为重,悲母恩重过于彼,世间须弥称为高,悲母恩高过于彼;世间速疾唯猛风,举心一念过于彼。’  ‘若有众生行不孝,令母暂时起恨心,怨念之辞少分生,子乃随言遭苦难,一切佛与金刚天,神仙秘法无能救。若有男女依母教,承顺颜色不相违,一切灾难尽消除,诸天拥护常安乐。若能承顺于悲母,如是男女悉非凡,大悲菩萨化人间,示现报恩诸方便。若有男子及女人,为报母恩行孝养,割肉刺血常供给,如是数盈于一劫,种种勤修于孝道,犹未能报暂时恩。十月处于胎藏中,常衔乳根饮胎血;自为婴孩及童子,所饮母乳百斛余;饮食、汤药、妙衣服,子先母后为常则,子若愚痴人所恶,母亦恩怜不弃遗。昔有女人抱其子,渡于恒河水瀑流,以沉水故力难前,与子俱没无能舍;为是慈念善根力,命终上生于梵天,长受梵天三昧乐,得遇如来受佛记。’  ‘一名大地、二能生,三能正者、四养育,五与智者、六庄严,七名安隐、八教授,九教诫者、十与业,余恩不过于母恩。何法世间最富有?何法世间最贫无?母在堂时为最富,母不在时为最贫。母在之时为日中,悲母亡时为日没;母在之时皆圆满,悲母亡时悉空虚。’这段颂文的意义,上面长行里已经讲过;不过在这里再略说,所以谓之重颂。  父母的恩,即是慈悲之恩。慈能与乐,悲能拔苦;慈恩是父最胜,此恩高如大山王,悲恩是母最胜,此恩深如大海。倘佛常住在世间讲说父母之慈悲恩,尤其是母的悲恩,还讲不完。若为求福德而以种种的贵重品物供养诸有德者,不如以微分少物供养悲母,其福德的无边不可限量,非可计算比喻得到。为人子者,当知悲母十月怀胎之苦,乃至为婴儿时所饮母乳,使母受尽种种苦痛,这种种苦痛一一联想起来,倘若你对父母曾有过不孝顺的地方,应该要至诚洗心忏悔,要知恩报恩。世间无论什么恩,决没有超越父母恩以上。若世人能报父母之恩,这在人间的确曾受到他人赞美的。

  子二 增颂  ‘世间一切善男子,恩重父母如丘山,应当孝敬恒在心,知恩报恩是圣道。不惜身命奉甘旨,未曾一念亏色养;如其父母奄丧时,将欲报恩诚不及。佛昔修行为慈母,感得相好金色身,名闻广大遍十方,一切人天咸稽首;人与非人皆恭敬,自缘往昔报慈恩。我升三十三天宫,三月为母说真法,令母听闻归正道,悟无生忍常不退;如是皆为报悲恩,虽报恩深犹未足。神通第一目犍连,已断三界诸烦恼,以神通力观慈母,见在受苦饿鬼中,目连自往报母恩,救免慈亲所受苦,上生他化诸天众,共为游乐处天宫。当知父母恩最深,诸佛圣贤咸报德。若人至心供养佛,复有精勤修孝养,如是二人福无异,三世受报亦无穷。世人为子造诸罪,堕在三涂长受苦,男女非圣无神通,不见轮回难可报,哀哉世人无圣力,不能拔济于慈母!以是因缘汝当知,勤修福利妙功德:以其男女追胜福,有大金光照地狱,光中演说深妙音,开悟父母令发意,忆昔所生常造罪,一念悔心悉除灭。口称南无三世佛,得脱无暇苦难身,往生人天长受乐,见佛闻法当成佛;或生十方净土中,七宝莲华为父母,华开见佛悟无生,不退菩萨为同学;获六神通自在力,得入菩提微妙宫:皆是菩萨为男女,乘大愿力化人间。是名真报父母恩,汝等众生共修学。’当知父母之恩重若丘山,应当知恩报恩,这是为人子者应尽的天职。假若你的良心还没有死的话,如果父母在生不孝养,死了的时候受良心所责而要报恩,真所谓“悔之晚矣”了!  佛在过去曾为报慈母的恩而修行,所以今感得金色满身的相好庄严,为人天所尊敬,也是往昔报父母恩的缘故。既成佛后,复往三十三天为母说法,虽不过三个月的时间,但能使母悟无生忍,不退菩提。像这样的报恩,佛尚感觉到没有满足,在我们又感觉到怎样呢?神通第一的目连,以神通力而观察母在饿鬼里受诸苦痛,自己不能救母,求仗佛的威力为救度。倘若目连的母亲没有生得目连,又怎能出离饿鬼之苦呢?所以要能报恩,必须以智慧来观察真理,否则不能究竟拔济于慈母呵。因之、以大悲菩提心为根本而勤修诸功德,供养恭敬如来,口称南无佛,这才能脱离无暇的苦难。无暇者,谓修道业无闲暇也,有八无暇,即是八难:一、地狱;二、饿鬼;三、畜生;四、郁单越( 即北拘卢洲 ),以乐而无苦佛不出现;五、长寿天,色界无色界长受安稳之处;六、聋盲喑哑;七、世智辩聪;八、佛前佛后。  若能口称南无三世佛,可免离三途八难诸苦,往生人天,长受安乐,见闻佛法,早生十方净土。这些法门,若真正要报父母的恩,决定要精勤共同修学。

  癸二 众生恩  子一 重颂  ‘有情轮回生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或为父母为男女,世世生生互有恩,如见父母等无差,不证圣智无由识。一切男子皆是父,一切女人皆是母,如此未报前世恩,却生异念成怨嫉?常须报恩互饶益,不应打骂致怨嫌。’如人到了某个时代或某个地方,就变换了式样与颜色,便认不清楚本来的面目。或人间,或天上,今生在这里,来世在那里,轮回于六道之间,出没于生死之海,生生世世,展转无穷。在这六道之中的众生,曾作过我的父母或儿女,可怜我们没有慧眼,不能辨别谁是父谁是母。所以,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他们对于我都有恩德,我都要一一报恩,报恩于已往的一切。

  子二 增颂  ‘若欲增修福智门,画夜六时当发愿:愿我生生无量劫,得宿住智大神通,能知过去百千生,更相忆识为父母。循环六趣、四生中,令我一念常至彼,为说妙法离苦因,使得人天长受乐。劝发坚固菩提愿,修行菩萨六度门,永断二种生死因,疾证涅槃无上道。  假若你想报恩,必须首先劝修福德与智慧。然福德智慧成之不易,应当发菩提大愿,才可得大神通为六道父母说法。若自他能发菩提大愿而修六度万行法门,这才能永断分段生死和变易生死的因,速证无上妙道。

  癸三 国王恩  子一 重颂  ‘十方一切诸国王,正法化人为圣主,国王福德为最胜,所作自在名为天。三十三天及余天,恒将福力助王化,诸天拥护如一子,以是得称天子名。世间以王为根本,一切人民为所依,犹如世间诸舍宅,柱为根本而成立。王以正法化人民,如大梵王生万物。王行非法无政理,如琰魔王灭世间。王所容受奸邪人,象蹋华池等无异。如日天子照世间,国王化世亦如是;日光夜分虽不照,能使有情得安乐。王以非法化于世,一切人民无所依。世间所有诸恐怖,依王福力不能生,人民所成安隐乐,当知是王福所及。世间所有胜妙华,依王福力而开敷;世间所有妙园林,依王福力皆滋茂;世间所有诸药草,依王福力差诸疾;世间百谷及苗稼,依王福力皆成实;世间人民受丰乐,依王福力常自然。譬如长者有一子,智慧端严世无比,父母恩爱如眼目,昼夜常生护念心;国大圣王亦如是,爱念众生如一子,养育耆年拯孤独,赏罚之心常不二。如是仁王为圣主,群生敬仰等如来,仁王化治国无灾,万姓恭勤常安隐。国王无法化于世,疾疫流行灾有情,如是一切人非人,罪福昭然无所覆。善恶法中分七分,造者获五王得二;园林田宅悉皆然,所税等分亦如是。转轮圣王出现时,分作六分王得一,时诸人民得五分,善恶业报亦皆然。若有人王修正见,如法化世名天主,以依天法化世间,毗沙门王常拥护,及余三天罗刹众,皆得守护圣王宫。’  ‘圣王出世理国时,饶益众生成十德:一名能照于国界,二名庄严于国土,三名能与诸安乐,四名能伏诸怨敌,五名能遮诸恐怖,六名修集诸圣贤,七名诸法为根本,八名护持于世间,九名能作造化功,十名国界人民主。’  ‘若王成就十胜德,梵王、帝释及诸天,夜叉、罗刹、鬼神王,隐身常来护国界;龙王欢喜降甘雨,五谷成熟万姓安;国中处处生珍宝,人马强力无怨敌,如意宝珠现王前,境外诸王自宾伏。若生不善于王国,一念起心成众恶,是人命终堕地狱,受苦永劫无出期。若有勤神助国王,诸天护念增荣禄。’国王,是一国的国民代表者,国家的平安与否,都归于国王,所以国王要有福德。然福德从持戒而来,而持戒即为伦理道德之根本建立。换言之,持戒即为伦理道德的实行,假若没有道德,则不能使人民信仰。但是、国王既为国民代表者,当然对内对外都负有保护人民的重责,所以国家以王为根本,一切人民都以王为依止,王既有恩于民,人民当知恩报恩。不过在这民主时代讲起来,国王恩者即国政恩,在国家政治设施得宜,我们完全在国政的保护之下过生活,所以我们要爱国以报国恩。这些,在上面长行已经讲得很详细了。

  子二 增颂  丑一 广明戒德  寅一 举因明果  ‘智光长者汝应知!一切人王业所感,诸法无不因缘成,若无因缘无诸法。说无生天及恶趣,如是之人不了因,无因无果大邪见,不知罪福生妄计。王今所受诸福乐,往昔曾持三净戒,戒德熏修所招感,人天妙果获王身。’智光!要知道这世间一切的人王,皆是许多福业所感得来的。从佛教宇宙观为出发点来说,假若没有一切诸法为增上缘而成功具体的一物,是不可能的。不过“因”是特殊各别的,而“缘”又要很多:如草木的种因是各别的,假若没有阳光、水、土、种种为他的增上缘,决定是不能生长。人若不了知因缘的意义,则成为无因无果的大邪见者。所以,王之所以为王,乃是他的往昔因中受持净戒,因戒德熏习种种的业因成熟了,招感福德之果,才有这王位的幸运到来。

  寅二 辨别戒品  ‘若人发起菩提心,愿力资成无上果,坚持上品清净戒,起居自在为法王,神通变化满十方,随缘普济诸群品。中品受持菩萨戒,福德自在转轮王,随心所作尽皆成,无量人天悉遵奉。下上品持大鬼王,一切非人咸率伏,受持戒品虽缺犯,由戒胜故得为王。下中品持禽兽王,一切飞走皆归伏,于清净戒有缺犯,由戒胜故得为王。下下品持琰魔王,处地狱中常自在,虽毁禁戒生恶道,由戒胜故得为王。’王的福果是往昔的福因得来的,而福又要由持戒而来。戒有上中下三品之别:上品戒,由发菩提心和大悲愿力而成为上上品戒,这是佛才有的。至于上中品戒是地上菩萨,上下品戒是地前菩萨。上中下三品戒,每品之中皆可分为上中下三品。  在上面所讲的三品,为上品的三品。受持中品三品及下品三品菩萨戒的人,他的福德还是能招感王位。下品的虽然关于清净戒难免有所缺之处,但他因戒胜的缘故,亦能得王位。不过、中三品能在天上、人间为王,而下三品仅为鬼、畜、地狱的王

  寅三 标因示果  ‘以是义故诸众生,应受菩萨清净戒,善能护持无缺犯,随所生处作人王。若有不受如来戒,尚不能得野干身,何况能感人天中,最胜快乐居王位?是故王者非无因,戒业精勤成妙果。国王自是人民主,慈恤如母养婴儿,如是人王有大恩,抚育之心难可报。以是因缘诸有情,若能修证大菩提,于诸众生起大悲,应受如来三聚戒。’要有持菩萨戒的因,可得人王等的福德之果;因此、一切众生应该要受菩萨清净戒。倘善能护持,随时随地皆有走上王的幸运道路;否则,不但为王不可能,做畜生还不够!当知为王者不是天然得来的,也不是命定的,是由各人努力勤修戒业而收获的妙果。所以,一切众生要发菩提心、大悲愿,受持如来的清净戒,来世生在人天,才得到自由与心神的愉快。

  寅四 教修忏法  卯一 劝应忏罪  ‘若欲如法受戒者,应当忏罪令消灭。起罪之因有十缘,身三、口四及意三。生死无始罪无穷,烦恼大海深无底,业障峻极如须弥,造业由因二种起,所谓现行及种子。藏识持缘一切种,如影随形不离身,一切时中障圣道,近障人天妙乐果,远障无上菩提果;在家能招烦恼因,出家亦破清净戒。若能如法忏悔者,所有烦恼悉皆除。犹如劫火坏世间,烧尽须弥并巨海。忏悔能烧烦恼薪,忏悔能往生天路,忏悔能得四禅乐,忏悔雨宝摩尼珠,忏悔能延金刚寿,忏悔能入常乐宫,忏悔能出三界狱,忏悔能开菩提华,忏悔见佛大圆镜,忏悔能至于宝所。’要受持清净戒,必须先要忏罪,使罪消灭。起罪之事有十种:即身三──杀、盗、淫,口四──妄语、两舌、恶口、绮语,意三──贪、嗔、痴。然造业招果,依于二法,即现行和种子。展转熏习于藏识之中,而藏识能持缘一切种,藏识即第八识,有能藏、所藏、执藏。“一切种”,是第八识的因相,此识能执持一切诸法种子令不失故。由一切种能生起一切诸法现行的果,故种子为因,现行为果。此因果均摄藏于第八识,无始来造有不良的业,到了相当的时期就要发生作用,这就是业障。无论什么时候,影也似的不离开你的身畔而始终跟著你,这便糟了!什么人天妙乐果,无上菩提果,远的或近的,都被阻隔而不能相近了。所以、要悔除往昔因中的业障,才能受持佛戒,才能到宝所。不忏悔则罪不能灭,一忏悔则业障即灭,如锅盖揭开热气即泄出了。

  卯二 示忏罪法  ‘若能如法忏悔者,当依二种观门修:一者、观事灭罪门,二者、观理灭罪门。观事灭罪有其三,上中下根为三品:若有上根求净戒,发大精进心无退,悲泪泣血并精恳,哀感遍身皆血现。系念十方三宝所,并余六道诸众生,长跪合掌心不辞,发露洗心求忏悔:“惟愿十方三世佛,以大慈悲哀愍我!我处轮回无所依,生死长夜常不觉;我在凡夫具诸缚,狂心颠倒遍攀缘;我处三界火宅中,妄染六尘无救护;我生贫穷下贱家,不得自在常受苦;我生邪见父母家,造罪依于恶眷属:惟愿诸佛大慈尊,哀愍护念如一子!一忏不复造诸罪,三世如来当证明”。如是勇猛忏悔者,名为上品求净戒。若泪交横不觉知,遍身流汗哀求佛:“发露无始生死业,愿大悲水洗尘劳,涤除罪障净六根,施我菩萨三聚戒。我愿坚持不退转,精修度脱苦众生,自未得度先度他,尽未来际常无断”。如是精勤勇猛者,不惜身命求菩提。若有下根求净戒,发是无上菩提心,涕泪悲泣身毛竖,于所造罪深惭愧,对于十方三宝所,及以六道众生前,至诚发露无始来,所有恼乱诸众生,起于无碍大悲心,不惜身命悔三业,已作之罪皆发露,未作之恶更不造。如是三品忏诸罪,皆名第一清净戒,以惭愧水洗尘劳,身心俱为清净品。’  ‘诸善男子汝当知!已说净观诸忏悔,于其事理无差别,但以根缘应不同。若于修习观正理,远离一切诸散乱,著新净衣跏趺坐,摄心正念离诸缘:常观诸佛妙法身,体性如空不可得。一切诸罪性皆如,颠倒因缘妄心起,如是罪相本来空,三世之中无所得。非内、非外、非中间,性相如如俱不动,真如妙理绝名言,唯有圣智能通达。非有、非无、非有无,非不有无离名相,周遍法界无生灭,诸佛本来同一体。惟愿诸佛垂加护,能灭一切颠倒心!愿我早悟真性源,速证如来无上道!若有清信善男子,日夜能观妙理空,一切罪障自消除,是名最上持净戒。若人观知实相空,能灭一切诸重罪,犹如大风吹猛火,能烧无量诸草木。诸善男子真实观,名为诸佛秘要门。若欲为他广分别,无智人中勿宣说,一切凡愚众生类,闻必生疑心不信。若有智者生信解,念念观察悟真如,十方诸佛皆现前,菩提妙果自然证。’满心充塞了罪业的时候,要能够如法如仪的忏悔灭罪,当依二种观法:( 1 )观事灭罪,( 2 ) 观理灭罪。观事灭罪有三,即上中下根求三品戒。假若是个上根利智求净戒的人,该是号啕痛哭跪在十方三宝前求哀忏悔,惟愿十方诸佛,以大慈悲心哀愍于我。因为处在这六道轮迥之中,吃不少的苦,这世界是火宅,是伤身亡命之所,是魔窟,没有一时一刻不是造业的时候。造恶业,得恶果,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因果律”,大家都承认是有的,到了忏悔的时候,更不要踌躇。应勇猛忏悔,哀请十方诸佛证明加被,这才是不平凡的上品求戒者。中品与下品求净戒的,也不容易,若以为这世间还有什么可恋而不悲痛洗心忏悔自身的诸罪,决不能出轮回苦,证入菩提妙果。总之,不能发菩提心、大悲心,没有惭愧心,决定没有得清净戒的希望。事忏有上中下三品的差别,以勇猛精进程度的高低为标准。还有理忏之法,虽有观事观理两门,但事理之能忏悔灭罪无有差别,不过以其根缘不同罢了。若能观察正理,不但能远离一切的散乱而得到定力,而且身与心内外清净。观心正念:观诸佛自性身、体性如空了不可得,观罪生性亦不可得,从第一义观一切诸法皆空,即是诸法真实性,正所谓‘如如不动,不取于法’。既观罪性不可得,罪相亦不可得,离四句、绝百非,无一法不即真如。但诸法有生灭,真如无生灭。想悟入这真如性的本源,所以要观正理而修习于定;定由戒而生所以要持戒;持戒要先能忏灭一切罪业,所以应该作如是观理的忏法。这是诸佛秘密的法门,应广事流通宣说,但不可为诸愚痴者讲说此真实观。

  卯三 结修忏益  ‘善男子等我灭后,未来世中净信者,于二观门常忏悔,当受菩萨三聚戒。’若我灭后,未来的众生有正信正见者,若已能修事理之忏悔,当可受持此菩萨净戒。

  寅五 示受戒仪  ‘若欲受持上品戒,应请戒师佛菩萨,请我释迦牟尼佛,当为菩萨戒和尚;龙种净智尊王佛,当为净戒阿阇黎;未来导师弥勒佛,当为清净教授师:现在十方两足尊,当为清净证戒师;十方一切诸菩萨,当为修学戒伴侣,释、梵、四王、金刚天,常为学戒外护众;奉请如是佛菩萨,及以现前传戒师。普为报于四恩故,发起清净菩提心,应受菩萨三聚戒:饶益一切有情戒,修摄一切善法戒,修摄一切律仪戒。如是三聚清净戒,三世如来所护念。无闻非法诸有情,无量劫中未闻见。唯有过去十方佛,已受净戒常护持,二障烦恼永断除,获证无上菩提果;未来一切诸世尊,守护三聚净戒宝,断除三障并习气,当证正等大菩提;现在十方诸善逝,俱修三聚净戒因,永断生死苦轮回,得证三身菩提果。’前面曾说过,受持净戒不是容易的事,尤其是求上品戒。忏罪之时,必须请十方三世诸佛证明加被,这便应知受戒坛场的布置是怎样的仪式。正中应供奉释迦牟尼佛为菩萨戒和尚( 得戒和尚 ),在上首应供文殊菩萨为净戒阿阇黎( 羯磨和尚),在下首应供弥勒菩萨为清净教授师( 教授和尚 ),并请十方诸佛为尊证,十方菩萨为学戒伴侣,四天王、八金刚为外护众。不但要以上的诸佛菩萨为加被,还要请现前的传授师亲为传授,这是受戒仪式的设置。今作一“菩萨戒曼怛啰”于此。  菩萨戒曼怛啰  于此戒坛内乃可受菩萨三聚戒,所谓饶益一切有情戒,修摄一切善法戒,修摄一切律仪戒。这三戒是三世诸佛所护念的。为什么饶益有情戒在第一呢?这是菩萨戒特点的所在,所以在次序上与别处不同。这三聚戒,一切有情从来没有见闻过,唯有过去诸佛因受此戒,断烦恼、所知二障而证得无上菩提果;未来诸佛因守护此戒,断除三障──烦恼障、业障、报障──和习气而证正等大菩提;现在诸善逝,因修此戒,断生死轮回苦,而证得三身菩提果。这不是理想,是在事实上确有证明的。

  寅六 喻明戒德  ‘超越生死深大海,菩萨净戒为船筏;永断贪嗔痴系缚,菩萨净戒为利剑;生死险道诸怖畏,菩萨净戒为舍宅;息除贫贱诸苦因,净戒能为如意宝;鬼魅所著诸疾病,菩萨净戒为良药。’你要渡过生死的大海,菩萨戒为船筏;你要永断三毒的束缚,菩萨戒为利剑,你怕走生死的险路,菩萨戒可作为舍宅住;你要避免贫贱的诸苦因,菩萨戒可为如意宝,随心所欲,要什么有什么;你身上有什么疾病,菩萨戒可为良药。

  丑二 劝应受持  ‘人天为王得自在,三聚净戒作良缘,及余四趣诸王身,净戒为缘获胜果。是故能修自在因,当得为王受尊贵。应先礼敬十方佛,日夜增修清净戒,诸佛护念当受持,戒等金刚无破坏;三界诸天诸善神,卫护王身及眷属,一切怨敌皆归伏,万姓欢娱感王化,是故受持菩萨戒,感世出世无为果。  国王之所以得到自由,即是以三聚戒作他的良缘;乃至非人类的王,无不是净戒作他的良缘而获得的。我们不为人所尊贵,这只怪自己不曾修持戒因;所以必要转向勤修戒的道路走,才有光明。若想得出世的妙果,应当敬礼十方诸佛,日夜努力勤修清净的菩萨戒,诸佛便都来护持。国王也因为受持净戒,所以诸佛菩萨都来护持,一切怨敌皆不得害他,人民皆受他的感化,这就是修清净戒所得的良果。  如今一般人,仅仅口头上叫喊要救国救民;虽然心高志大,因没有福德,费了不少的岁月,结果只有失败、堕落,这是多么可怜!真叫人悲感哩!

  癸四 三宝恩  子一 增颂总相  ‘三宝常住化于世,恩德广大不思议,过未及现劫海中,功德利生无休息。佛日千光恒照世,利益群生度有缘,无缘不睹佛慈光,犹如盲者无所见。法宝一味无变易,前佛后佛说皆同,如雨一味普能沾,草木滋荣大小别,众生随根各得解,草木禀润亦差殊。菩萨声闻化众生,如大河水流不竭;众生无信化不被,如处幽冥日难照。如来月光甚清凉,能除众暗亦如是;犹如覆盆月不照,迷惑众生亦如是。法宝甘露妙良药,能治一切烦恼病,有信服药证菩提,无信随缘堕恶道。菩萨声闻常在世,无数方便度众生,若有众生信乐心,各入三乘安乐位,如来不出于世间,一切众生入邪道,永离甘露饮毒药,长溺苦海无出期。佛日出现三千界,放大光明照长安,众生如睡不觉知,蒙光得入无为室。如来未说一乘法,十方国土悉空虚,发心修行成正觉;一切佛土皆严净。一乘法宝诸佛母,三世如来从此生,般若、方便无间修,解脱道成登妙觉。若佛菩萨不出现,世间众生无导师,生死险难无由过,如何得至于宝所?以大愿力为善友,常说妙法令修行,趣向十地证菩提,善入涅槃安乐处,大悲菩萨化世间,方便引导众生故,内秘一乘真实行,外现缘觉及声闻。钝根小智闻一乘,怖畏发心经多劫,不知身有如来藏,唯欣寂灭厌尘劳。众生本有菩提种,悉在赖耶藏识中。若遇善友发大心,三种炼磨修妙行,永断烦恼、所知障,证得如来常住身。菩提妙果不难成,真善知识实难遇。一切菩萨修胜道,四种法要应当知:亲近善友为第一,听闻正法为第二,如理思量为第三,如法修证为第四。十方一切大圣主,修是四法证菩提,汝诸长者大会众,及未来世清信士,如是四法菩萨地,要当修习成佛道。’以下颂三宝恩,此中分为两段,第一增颂总相。“总相”者,即前长行中总标三宝之文;但前总标科文非常短少,而此颂中文义甚多,故名增颂总相。  三宝常住化于世四句,即和前长行总标中文义无别,是颂过去、未来、现在三世三宝之恩德,最为甚深。佛日千光恒照世四句,颂赞佛之恩德:如千日出世,但度有缘众生,无缘者即不能见佛,如盲者不见日光之无异也。法宝一味无变易六句,颂明法宝住世佛佛道同,而恩泽普被群生。如春雨然,能增长草木茂盛,但被润泽者,因各自根种有特殊之不同,故润有大小之别;法宝润泽有情亦复如是,因随众生根性各得解故。菩萨声闻化众生四句,颂僧宝教化有情,如大海之常流,无有间断时。但众生若无信心,如处幽冥,不能为日光所照也。如来月光甚清凉四句,又重颂佛之恩德慧光,能除众生热恼,但无缘者即不能受其清凉之安乐也。菩萨声闻常在世四句,颂僧宝常在世,无论何时,众生若深信之,即能入三乘之安乐位。如来不出于世间八句,明佛不出世;一切众生如处于幽冥,饮鸩,溺苦海之无异;如来若出世间,光明普照,即一切昏闇众生,蒙佛光泽而得入无为室也。如来未说一乘法四句,明大乘法之宝贵:世间若没有大乘法,国土即成空虚;有佛法,则一切土悉严净也。一乘法宝诸佛母四句,颂三世如来皆依萨婆若海,无间修行而成正觉也。若佛菩萨不出现八句,颂众生依佛为导师;佛若不出世,众生即失去导师无由得至宝所也。以大愿力为善友四句,即诸佛以大悲愿力,为众生善友,常说妙法令得涅槃境也。大悲菩萨化世间四句,颂佛说法度生时,菩萨有大方便,内修菩萨行,外现声闻身,常时利乐一切有情也。钝根小智闻一乘六句,此即小机众生恐怖大法(如妙德长者),而不知自己身中,本有如来藏清净菩提种子藏在赖耶识中,故欣乐涅槃而厌尘劳也。赖耶识者,即能藏一切法种之识也。若遇善友发大心六句,明一切众生若能遇善友开导,即能发大心,断二障,证菩提,因之成妙果非难而遇真善知识实难也。三种练磨者,为对治三种退屈之心:第一、引他既证大菩提而练磨自心,以此对治菩提广大屈;第二、省己意乐而练磨自心,对治万法难修屈;第三、引他之粗善,比己之妙因,而练磨自心,以对治转依难证屈。由此三种练磨心法,于一切善法即得不退,故能修妙行也。一切菩萨修胜道六句,颂菩萨修行有四种法要──善友、正法、修行、证果,即因亲善友能闻正法,由闻正法如理修思,由修行故即得妙果也。十方一切大圣主六句,是劝修奉行也。

  子一 重颂三宝  丑一 佛宝  ‘善男子等应谛听!如来所说四恩者,佛宝之恩最为上。为度众生发大心,三僧企耶大劫中,具修百千诸苦行,功德圆满遍法界,十地究竟证三身。法身体遍诸众生,万德凝然性常住,不生不灭、无来去,不一不异、非常断,法界遍满如虚空。一切如来共修证,有为、无为诸功德,依止法身常清净。法身本性如虚空,远离六尘无所染;法身无形离诸相,能相所相悉皆空。如是诸佛妙法身,戏论言辞相寂灭,远离一切诸分别,心行处灭体皆如。为欲证得如来身,菩萨善修于万行,智体无为真法性,色心一切诸佛同。譬如飞鸟至金山,能使鸟身同彼色;一切菩萨如飞鸟,法身佛体类金山。’  ‘自受用身诸相好,一一遍满十方刹,四智圆明受法乐,前佛后佛体皆同,虽遍法界无障碍,如是妙境不思议,是身常住报佛土,自受法乐无间断。他受用身诸相好,随机应现无增减,为化地上诸菩萨,一佛现于十种身,随所应现各不同,展转倍增至无极,称根为说诸法要,令受法乐入一乘。彼获神通渐增长,所悟法门亦如是,下地菩萨起智慧,不能了达于上地。能化所化随地增,各随本缘为所属,或一菩萨多佛化,或多菩萨一佛化,如是十佛成正觉,各坐七宝菩提树,前佛入灭后佛成,不同化佛经劫现。’  ‘十佛所坐莲华台,周遍各有百千叶,一一叶中一佛土,即是三千大千界。一一界中有百亿,日、月、星辰、四大洲,六欲诸天及四禅,空处、识处、非想等。其四洲中南赡部,一一各有金刚座,及以菩提大树王,尔所变化诸佛身,一时证得菩提道,转妙法轮于大千,菩萨、缘觉及声闻,随所根宜成圣果。如是所说三身佛,最上无比名为宝。’  以下重颂别赞三宝。今颂中先赞佛宝:善男子等应谛听八句,颂明如来所说之恩,以佛恩最为第一,因佛发心修行,度诸众生,已经三无数劫,所修种种因行已满,十地究竟证三身果,故名为最。法身体遍诸众生十六句,赞如来法身之德,即体非生灭断常而为一切有为无为功德之所依止;以及法身体性本净,无有尘染,远离一切戏论相也。为欲证得如来身八句,颂菩萨为欲得如来法身故修行菩萨万行,但知法身本体真常空寂,诸佛共证、入地分证,故地上菩萨即为法身大士。譬如飞鸟下,喻显菩萨称如来法身修行,体即等于如来之法身;如飞鸟至金山,体即类于金山色也。自受用身诸相好八句,重颂自受用身德。自受用者,即四智菩提,住清净微妙报佛国土,受无间断常相续之妙乐。他受用身诸相好二十句,重颂他受用身,文意如长行中说,前佛入灭后佛成者,即如极乐净土,弥陀入灭观音即成佛等,非如化佛国土之中,经无量劫或无有佛也。十佛所坐莲花台十六句,重颂化身德,即由十佛莲花各现百千佛身成正觉等也。如是所说三身佛两句,总颂三身以显明佛为宝之理由。

  丑二 法宝  ‘应化二身所说法,教、理、行、果为法宝。诸佛以法为大师,修心所证菩提道。法宝三世无变易,一切诸佛皆归学,我今顶礼萨婆若,故说法宝为佛师,或入猛火不能烧,应时即得真解脱。法宝能摧生死狱,犹如金刚碎万物;法宝能作坚牢船,能渡爱河超彼岸;法宝能与众生乐,譬如天鼓应天心;法宝能济众生贫,如摩尼珠雨众宝;法宝能为三宝阶,闻法修因生上界;法宝金轮大圣王,以大法力破四魔;法宝能为大宝车,能运众生出火宅;法宝能为大导师,能引众生至宝所;法宝能吹大法螺,觉悟众生成佛道;法宝能为大法灯,能照生死诸黑闇;法宝能为金刚箭,能镇国界伏诸怨。三世如来所说法,能利众生脱苦缚,引入涅槃安乐城,是名法宝恩难报。’如来自受用身不说法;他受用身所说之教法亦不在世间,因超过世间故,如中本华严经等,世间所无;故世间所有之教法,即应化身佛所说教理行果是也。诸佛以法下,即明法宝为三世如来之母及法宝无迁变义。我今顶礼下,即佛自身以萨婆若为师,修学一切萨婆若法而成正觉,尊重一切萨婆若法,一切猛火所不能烧也。法宝能摧生死狱二十六句,以喻重显法宝之恩深。三世如来下,总明法宝为三世如来所说,利益众生,导众生入涅槃城也。

  丑三 僧宝  寅一 重颂总标  ‘智光长者汝谛听!世出世僧有三称,菩萨、声闻圣、凡众,能益众生为福田。’此即总标僧宝有三种──菩萨、声闻、凡僧,而此三种僧宝,能增长众生福德,能灭除众生热恼,故名为世间福田。如田能生长谷物故。

  寅二 增颂二圣  ‘文殊师利大圣尊,三世诸佛以为母,十方如来初发心,皆是文殊教化力。一切世界诸有情,闻名见身及光相,并见随类诸化现,皆成佛道难思议。弥勒菩萨法王子,从初发心不食肉,以是因缘名慈氏,为欲成熟诸众生。处于第四兜率天,四十九重如意殿,昼夜恒说不退行,无数方便度人天。八功德水妙华池,诸有缘者悉同生,我今弟子付弥勒,龙华会中得解脱。于末法中善男子,一搏之食施众生,以是善根见弥勒,当得菩提究竟道。’以下别颂二圣,即赞弥勒、文殊之德。弥勒、文殊二菩萨,在菩萨会中为如来之上首,如声闻众中迦叶、阿难等为上首无异也。文殊师利大圣尊八句,颂文殊之德。文殊师利,即妙吉祥,在菩萨众中代表诸菩萨之根本智,一切菩萨皆由此根本智而修行证果,故为三世如来之母。世间一切有情,若闻名、见相赞叹供养,以及或见随类化形,皆获无量福德,当来世中皆成佛道:故文殊圣僧恩德,实难思议也。弥勒菩萨法王子八句,即别赞弥勒德也。弥勒此云慈氏。言慈氏者,有二种因缘:一者、以居胎时母性转慈得名;二者、以往昔因中为智光仙人,誓戒肉食,故名慈氏。中国佛教徒不食肉之特殊情况,尤近慈氏遗风;如西藏、锡兰等,则不断肉食也。兜率天四十九重之内院,弥勒上生经言之甚详,今不繁述。弥勒因欲普度人天,故处兜率内院,恒说不退转心地法门也。八功德水下,颂明弥勒内院亦有八功德池,池中有莲,凡有缘上生者悉于中化生,如极乐净土无异也。我今弟子下,是佛以弟子付属弥勒也。释尊遗教中之一切弟子,皆当于龙华三会得解脱也。于末法中善男子四句,即末法世中,凡有众生若能施一搏之食,于龙华三会即得解脱。详言之,即凡在释迦文佛正、像、末法之中,持五戒者初会解脱,受三皈者二会解脱,乃至举手低头一称佛名者,第三会中亦皆解脱:以弥勒菩萨承释迦佛之遗嘱,发有如是大愿故。

  寅三 重颂圣凡  ‘舍利弗等大声闻,智慧神通化群生。若能成就解脱戒,真是修行正见人,为他说法传大乘,如是福田为第一。或有一类凡夫僧,戒品不全生正见,赞咏一乘微妙法,随犯随悔障消除,为诸众生成佛因,如是凡夫亦僧宝。如郁金华虽萎悴,犹胜一切诸妙华;正见比丘亦如是,四种轮王所不及。如是四类圣凡僧,利乐有情无暂歇,称为世间良福田,是名僧宝大恩德。’舍利弗等及声闻两句,重颂圣僧,因有神通变化,利乐一切有情故。舍利弗,此云鹙子,是智慧第一也。若能成就别解脱四句,即重颂凡僧,凡僧中有两种,此乃成就别解脱者,即是具足正见正戒之凡僧。若说大乘法利益有情,即为世间之第一福田也。或有一类凡夫僧十句,即重颂第二类具正见而不具正戒之凡僧,因常毁犯净戒故;但此凡僧,虽毁犯而能忏悔,又能阐扬大乘微妙之法利益有情,故亦为世间之福田。如郁金花下,以喻明具正见凡僧威德之殊胜,超过四种轮王,因佛无漏智中之所摄故。如是四种圣凡僧四句,即总明四僧为宝之义;四僧,即圣凡各有二种僧也。

  辛三 总结四恩  ‘如我所说四恩义,是名能造世间田,一切万物从是生,若离四恩不可得。譬如世间诸色尘,能造四大而得生;有情世间亦复然,由彼四恩得安立’。  以下总结四恩。如我所说四恩义四句,即明四恩能造世间福田。如一切五谷皆从田所生,以显一切善法,若离四恩即不能生长也。譬如世间下,如色、香、味、触诸尘,依四大所生,故四大为能造,色、香、味为所造;若离能造之法,则所造色等,即不能生起。如是四恩与众生安乐,亦复如是。四大者,就具体说,即地、水、火、风,就特性说,即坚、湿、暖、动也。

  己三 问答报恩  尔时、智光长者及诸子等,闻佛所说四种大恩,得未曾有,欢喜合掌而白佛言:‘善哉!善哉!大慈世尊!为浊恶世不信因果、不孝父母邪见众生,说真妙法利乐世间,惟愿世尊说报恩义!我等既悟甚深四恩,而今未知修何善业,而报是恩’!佛告长者:‘善男子等!我为五百长者先已广说,而今为汝略说少分:若善男子、善女人为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精勤修行十波罗密,若有所得未名报恩;若人须臾能行一善心无所得,乃名报恩。所以者何?一切如来触无所得,乃成佛道化诸众生。若有净信善男子等得闻是经,信解、受持、解说、书写,以无所得三轮体空,窃为一人说四句法,除邪见心趣向菩提,是即名为报于四恩。何以故?是人当得无上菩提,展转教化无量众生令入佛道,三宝种子永不断绝’。  智光长者闻佛所说四种大恩,即欢喜踊跃叹未曾有,赞叹世尊说此报恩之法,利乐一切有情。但智光长者等,虽知四恩之义,尚不知以何法修行,修行何业而报四恩,故发问也。佛告长者下,即世尊答智光长者之问义。若有所得……未名报恩:即是欲报广大四恩,必发大菩提心,勤修十种波罗密法;但修波罗密时,了达三轮体空,触无所得,方名报恩。若有所得,即不明真报恩也。因如来触无所得故而成正觉,触无所得故而度诸众生。无有众生之相,所以金刚经说:‘灭度一切众生,而实无有众生度者’。若有净心善男子下,即明若人能得闻是经,书写解说是经,以了达无所得意断除邪见身心,即名真报四恩。以了达实义,即能趣向大菩提故趣向菩提,即能展转教化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有依所止修行,于三宝功德种子永不断绝故。

  己四 闻法获益  尔时、智光长者闻是偈已,得忍辱三昧,厌离世间得不退转。时诸子等八千人俱,得此三昧,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四万八千人,亦证三眛,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以下,即智光长者等闻佛说四恩法,所获得之利益也。忍辱三昧,即是得法忍三昧。时诸子等亦得法忍三昧也。远尘离垢,即了知心性空寂,故客尘烦恼垢无所依处而远离也。既了达性寂,故能于诸法相,得法眼而明见清净也。

  丁二 色无色天乘之三乘共法  戊一 出家戒之超欲界法──十信  己一 厌舍出家

  厌舍品第三  “厌舍”即是出家之法,即厌舍人间俗家,而趋向于佛法之出家法。进一步言,即是舍五欲之法,亦即是厌舍欲界法。如以最广义之厌舍而论,即是厌三界之法而依于出世间法。依此,以厌舍作出家解,即有如下三义:一、出人间俗家,二、出欲界五欲家,三、出世间三界家。此中所著重者,即在厌舍人间俗家之法,同时亦厌舍欲界五欲之法。此厌舍之所以得名。  在前总科五乘共法中第二色无色天乘之三乘共法,从天乘法以明。如所谓福业、非福业、不动业,福业即是欲界人天法,非福业即是三恶趣法,不动业即是色无色界天之禅定业而成超欲界之上二界法。今此色无色天乘之三乘共法,所包括之经文,有厌舍品、无垢性品、阿兰若品、离世间品之四,皆是持戒、修定之法。在厌舍、无垢性之二品,正明持戒之法;后二品正明修定之法。此中所说之戒,即出家戒,出家戒要离去五欲而修梵行,梵行即是净行,亦即色无色界之行。故出家之戒,直接为离欲界而超升色无色界之行,展转增上亦即为由色无色界而超出世间之行。修戒如是,修定亦然,如四禅、八定为三乘圣人所共修之法,然亦正是色无色界所修者。但色无色界亦不离梵行之戒法,亦以戒为基础,要离去欲界之五欲,始成色无色界──四禅八定──之不动业。由此,出家法一方面可超出欲界,一方面又能成就出世之基。  此四品所明之戒定,明色无色界天乘之法,亦即是三乘学无学道共修之法。然所谓三乘共修之法,不但戒定,其最重者则在于修慧。戒定不过三乘法之基础,若非有“出世三乘之闻思修慧”,则唯名人天乘法,不得名出世之三乘法。盖人天法以戒定为本,而出世三乘法则以四谛、十二缘起、六波罗密法而为本。但戒定是出世慧之基础,设无此戒定为基,则出世之思慧、修慧即不能成立。由是而观,戒定为色无色以及出世三乘之所必需,而为超过人乘之四乘共法。被超即是人乘,未超则仍通五乘。今正就超欲界──色无色界天乘──之三乘共法以明之,此中分二:  一、出家戒之超欲界法。此中所明出家之戒,是超欲界之戒法;此超欲之戒法,若真能受持,则可以超出欲界之家。欲界最重之根本,在男女之欲,故欲界即由于男女之欲而酿成;出家之戒,正除去男女之欲,故此厌舍、无垢性二品,正明超欲界之法。二、阿兰若品与离世间品,正明超欲界后所修禅定以入色无色界,再依戒定修出世慧以超色无色界,乃入于无漏之出世间戒定慧也。  厌舍、无垢性二品,在前总科之旁加有“十信”者,可作另一看法。大科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而为分划,若如此看,则本品是五乘共法;若依注有“十信”之另一看法,则本经专明大乘法。如前之报恩品,在劝一般凡夫未发心者,引之欣慕发菩提心;而出家戒之超欲界法,即在欣求发心而未能发心之间,学习修养发菩提心的菩萨十信心位:故前报恩品是劝发菩提心,此即是学习菩提心。要之、此厌舍、无垢性之二品,即是正明学习菩提心者:以前报恩品唯劝发菩提心而未能学习,而今明学习菩提心,须专到佛法中去修养,要精进修习随顺清净无漏慧等法以开发菩提心,故有此菩萨十信之位。此如华严经净行品等,智首菩萨与文殊菩萨互相问答,皆明得成出家菩萨十信之法,亦即明超欲界家而到出三界家之法。由有此旁科与正科之二种看法,故今于此经之大纲,可再明之:一、大乘包括世出世间之五乘所以得名大乘法。由此法能自悟悟他,以大乘自悟,以五乘悟他,虽人天乘法未能出世,然亦为大乘利他之方便,故大乘法应包括五乘之法;故分为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大乘不共法。二、五乘法实即是大乘,大乘之极位虽不与他乘共,然亦由凡夫初发心而历经诸修行位,展转增上、展转胜进而后方至其极果。如在初学之时,即明如何报恩,如何利众生,如何发无上大心,即是初学菩萨从报恩发心;展转增进以至修学出家戒法,培养十种信心乃入十住而真正发菩提心。此如华严经梵行品等所明,在本经即阿兰若品、离世间品之所明也。故五乘法即是大乘法展转增进之历程,虽亦得名五乘共法,而实即大乘菩萨法也。由此而观,则第一种之大乘法,亦可说是五乘法;第二种之五乘法,亦可说是唯一之大乘法。明此二种看法,则对于全部经文更可了然矣。

  庚一 智光陈疑请决  辛一 叙今所愿  尔时、智光长者承佛威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恭敬合掌而白佛言:‘世尊!我今从佛闻是报恩甚深妙法,心怀踊跃得未曾有,如饥渴人遇甘露食;我今乐欲酬报四恩,投佛法僧出家修道,常勤精进希证菩提!  尔时,即如来说报四恩将毕之时。智光长者于前报恩法会中,已获忍辱三昧,今以自心尚有疑惑未决,而一方面欲令会众获益决疑,故从座起,合掌至诚恭敬而白于佛。常人得见佛像经法,能合掌低头,皆植福无量,乃至毕竟得证佛果菩提;今于此广大法会之中,能一请一问,则其值福岂可以言喻耶!世尊至希证菩提,正明智光长者自述本人于今时法会中之愿望。智光长者于前报恩法会中,得闻佛说广报四恩之法,故言我今从佛闻是报恩甚深妙法。一般人唯知父母始有恩于我,不能推及其他,报恩之范围甚属狭小,不得名甚深微妙;唯佛陀所说之报恩法,方堪称甚深微妙之法,因佛陀所明之报恩,不但报答于父母及众生、国王,乃至出世三宝更有不可思议之恩于我也。此报恩法为昔之所未闻,故快乐之心,亦胜于昔日,如饥渴人遇甘露食。甘露是不死之药,此为上界诸天之物;饥渴之人,无论遇到若何饮食,亦可止渴充饥而况甘露耶?此甘露喻报恩法之上上者。智光长者因闻如来说报恩要出家修道始能究竟,故今亦白佛而乐欲出家修道,以求证得佛果菩提广报四恩也。

  辛二 述昔所闻  ‘佛大慈悲,于此一时在毗舍离城,为无垢称说甚深法:“汝无垢称!以清净心为善业根,以不善心为恶业根。心清净故世界清净,心杂秽故世界杂秽;我佛法中以心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汝今在家有大福德,众宝璎珞无不充足,男女眷属安隐快乐,成就正见不谤三宝,以孝养心恭敬尊亲,起大慈悲给施孤独,乃至蝼蚁尚不加害。忍辱为衣,慈悲为室,尊敬有德,心无憍慢,怜愍一切犹如赤子。不贪财利,常修善舍,供养三宝心无厌足,为法舍身而无吝惜。如是白衣虽不出家,已具无量无边功德!汝于来世万行圆满,超过三界证大菩提。汝所修心,即真沙门,亦婆罗门,是真比丘,是真出家;如是之人,此则名为在家出家。’  ‘世尊或有一时,于迦兰陀竹林精舍,为其恶性六群比丘,说教诫法而告之言:“汝等比丘!谛听!谛听!入佛法海,信为根本,渡生死河,戒为船筏。若人出家不护禁戒,贪著世乐毁佛戒宝,或失正见入邪见林,引无量人堕大深坑;如是比丘不名出家,非是沙门,非婆罗门,形似沙门,心常在家,如是沙门无远离行。远离之行有其二种:一、身远离,二、心远离。身远离者,若人出家身处空闲,不染欲境,名身远离。身虽离故,心贪欲境,如是之人不名远离。若净信男及净信女,身居聚落发无上心,以大慈悲饶益一切,如是修行名真远离”。于是六群恶性比丘,闻是法音得柔顺忍。’智光长者来此会中,唯得闻此报恩之重颂;而佛在毗舍离为无垢称说法以及迦陀竹林为六群丘比 所说之法,则在此法会之前,或由法会中之他人处展转传闻而听得。佛大慈悲,即赞佛能方便善巧而使众生离苦得乐也。一时,乃毗舍离城说法之时,以说法完毕为限。毗舍离,此言广博严净,即广博严净之城,在中印度国。无垢称,即维摩诘居士,又译净名居士。甚深法,即不可思议之胜义谛法。智光长者述昔传闻佛说之法,与今佛说要出家始能报恩之义相违,故举出以质之于佛。此段在维摩诘经佛国品,有此意义而文不全同。汝无垢称至无不由心者,明宇宙一切诸法,皆不离我自心之作为,所谓“三界唯心”者也。不特世间如是,即佛出世闻法,亦以心为根本而由之转变一切,故清净心为善业之根本,不善心为恶业之根本,而世界之净秽皆随心为之转移。心虽亦为万法之一,但较他法之势力强胜,就其强胜作用而能转变一切,故得名之为主;一切诸法无不由心也。汝今在家有大福德,总明其福力道德之深厚。其形式是在家,故财宝充足而家属安乐,即是在家之圆满。成就正见不谤三宝,明其知见之纯正。以孝养心恭敬尊亲,明其能孝亲敬长。起大慈悲至尚不加害,明其能恩及孤独,乃至最微小之蝼蚁尚愍恤而不加害。忍辱为衣慈悲为室,明其具慈悲心与行忍辱波罗密。衣,如铠甲,既被忍辱之铠甲,则不为怨恨之魔军所丧。尊敬有德心无憍慢,明其心不高举故能尊敬有德之人。怜愍一切犹如赤子,明其慈爱众生如自婴孩。不贪财利常修善舍,明其不特不好财宝物利,且常修布施而舍物于人。供养三宝心无厌足,明其能于三宝前常修供养,而心无厌离满足。为法舍身而无吝惜,明其为法之精诚而能牺牲生命。凡行菩萨道者,皆能如是。故释迦如来昔行菩萨道时,为求一四句偈而割截身体。又如法华经中药王菩萨,为求法故而能用火锻炼其身以供养于佛。如是白衣至无边功德,明其形式虽是白衣而未服沙门之色服,但其所具足之功德亦与大菩萨所具相等。汝于来世至证大菩提,明其于未来世,待所修之六度万行福德智慧满足时,即超三界而证佛果。汝所修心至在家出家,是明其形式上虽是白衣之人,而其心之作用则是沙门,亦是婆罗门,是则名为真实之比丘、真实之出家者。换言之,是一在家出家者。沙门,此言勤息,勤修出要,息灭烦恼,此为出家修行之通称,不限于佛徒。婆罗门,此言净行,为印度四姓中之最尊贵者,彼计其种族是大梵天之口所生,彼即奉大梵天而修净行,故得此名。比丘,此言乞士,上乞佛法以修心,下乞饮食以资身故也;尚有杀贼、怖魔等义。  次明佛有时于迦兰陀竹林精舍,为六群比丘说教诫法。迦兰陀竹林精舍,在摩竭陀国,佛常于此竹林中说法,令诸比丘精进修学,故名精舍。恶性者,是根性之不善;六群,不是一人之名,其性恶之众有六类,故名六群比丘。有不正当之行为,重加诃斥,是名教诫;若平常循循善诱而为众生说法者,则名教授。汝等比丘至名真远离,正是佛教诫六群比丘之文。此中入佛法海至戒为船筏,明若欲深入佛陀之法藏,则当具足信根,否则连接近都不能,何能知悉!既不能知悉,尚能深入于法藏耶?然深入法藏,不过明解而已,尚不是度生死之河而到彼岸,真实度生死之河而到彼岸者,则必以戒而为船筏;盖戒为无上菩提本,即三世诸佛亦乘此戒之船筏而得到彼岸者。夫人之出家,正为远离世间之贪欲。在家常在五欲之中,世世生生轮转不息,皆由于不觉;既得出家,则应知世间虚妄无可为乐,坚持于净戒以令其无有失犯。若不能如是而反贪著世俗乐味,以至于毁如来之戒法,则何得名为出家耶?出家者于佛之禁戒有所毁犯,则其知见亦不纯正,故言或失正见入邪见林。邪见,为根本烦恼之一,通即十使中之五利使,别即谤因、谤果、谤作用者。林,喻邪见之非一种,如森林之稠密。既自失于正见,则如盲者不见于道路,反以盲引盲堕落深坑。深坑,重则三途,轻则五趣。不护禁戒之出家者,既贪著五欲而又破佛之禁戒,入于邪见之林,不能与众生之福,反而使之堕落。如是比丘,其形虽光沙门而其心与作用,皆与俗无异,所以不得名出家,不得名沙门,亦不得名婆罗门。出家,浅则出欲界人天之欲乐家,深则出三界之家。如是沙门至名真远离者,次以二种远离行而明修学之真伪:第一、身远离,即明前出家而不防护如来禁戒及入邪见者,此辈身虽出家而处于空旷清静之地,与尘嚣相隔,然其心则非处于空闲,常追逐于世俗贪欲之境,虽身远离而心未远离。第二、心远离,此即学佛之人,身虽处于市廛之聚,但心则是清净无染且发菩提心而常以大慈悲饶益一切有情者;故形式虽不出家,而其内心与行为则是出家,如净名居士即是,故此即是真出家、真远离。于是六群比丘得柔顺忍,明智光长者说彼六群比丘于闻法时所获之益。柔顺忍,即是心柔智顺而忍可佛之诫法于心也。此即第二,对六群比丘所说之法,与今佛说要出家报恩之说相违。

  辛三 正陈疑意  ‘然今我等虽信佛说,各各怀疑,意未决定,善哉世尊!能断世间一切疑者!于一切法得自在者!真实语者,无二语者!是知道者,是开道者!惟愿, 如来为我等辈及未来世一切有情,舍于方便,说真实法,永离疑悔令入佛道。今此会中有二菩萨:一者出家,二者在家。是二菩萨,善能利乐一切有情而无休息。如我惟忖:出家菩萨不及在家修菩萨行,所以者何?昔有金轮转轮王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厌离世间无常苦空,舍轮王位如弃洟唾,清净出家入于佛道。是时、后宫夫人婇女八万四千,见王出家各怀恋慕,心生号恸生大逼恼,起爱别离如地狱苦。金轮圣王初受位时,所感宝女及王千子、大臣眷属,共伤离别舍位王家,号泣之声满四天下。此诸眷属各作是言:“我王福智无量无边,如何见弃舍我出家!哀哉!苦哉!世界空虚!从今已去无依无怙”。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归佛法僧发菩提心,舍离父母出家入道,父母怜愍恩念情深,离别悲哀感动天地,如凅辙鱼宛转于地,爱别离苦亦复如是,如彼轮王眷属之心。出家菩萨饶益众生,云何娆害父母妻子,令无量人受大苦恼?以是因缘,出家菩萨无慈无悲不利众生,是故非如在家菩萨具大慈悲,怜愍众生利益一切’。智光长者于此报恩法会中,听闻如来所说之法,要人出家发菩提心以期成等正觉,始能究竟报恩。其说既如此,而如来前为无垢称所说,即不必出家亦可是真出家;及对六群比丘等所说,即虽是出家亦同在家,其说又如彼。如是种种异说,殊令人怀疑不决而不知所从,今我等虽信佛说,但终疑惑不免耳。故望佛说真实法,令现前会众及未来世众生断除疑惑。得自在,即是‘我为法王,于法自在’。真实语,即虚伪之反;无二语,即是说一不二。知道,即证知一切诸法如如之体;开道,即开示真实正道。  今此会中以下,智光长者以二种菩萨推测而出本人之意见,断定出家菩萨不如在家菩萨,且引昔事以证明。转轮王,为四种轮王之通名,今冠以金轮者即是别于银、铜、铁三轮王也。厌离世间无常苦空者,即一切有为之法,皆是无常、苦、空,非究竟之法故应厌离,此即小乘中之三法印──以此三法印证宇宙之一切法,凡有为者,皆是无常、苦、空。彼金轮王舍轮王之尊荣而出家学道,致后宫之夫人、婇女以及王子、大臣等受诸苦痛,所谓“爱别离苦”,令人卒不忍睹!爱别离苦,为世间八苦之一,人之所最亲爱者,莫如父母妻子,今转轮王既舍俗出家而遗其亲,以世俗观之,当然是最惨痛之事;然若如彼转轮王之已明世间无常等,则又最平常之事也。若有净信以下,智光长者重以舍离父母出家为不可,因父母之情最为深厚,其离别之悲哀,可以动天地而泣鬼神;既出家原是饶益众生,则反而娆害于父母妻子,岂非乾坤倒置!长者综以前所举之诸事,证明出家菩萨之慈悲度生,不及在家菩萨利乐怜愍众生之强胜。

  庚二 如来因问广说  辛一 因问总非  尔时、佛告智光长者:‘善哉!善哉!汝大慈悲!劝请我说出家在家二种胜劣;汝今所问出家菩萨不如在家,是义不然。所以者何?出家菩萨胜于在家无量无边不可为比。何以故?出家菩萨,以正慧力微 细观察在家所有种种过失:智光长者听闻佛说报恩之后,即欲出家修菩萨行,期成正觉而报众恩。但因感觉如来前后说法之矛盾,故特以之质问如来,及以除会众之疑惑而利及将来。今如来正答其所问之不然,盖如来虽于毗舍离城为无垢称说法而赞他是真沙门,但无垢称是十地菩萨权现之在家菩萨,不能代表人世一切之俗人。世俗之常人,皆为父母妻孥、衣食住等之所营扰,其心之纷乱,岂能与出家者同日而语耶?又如来于迦兰陀竹林精舍,为六群比丘说法,教诫其非法之行为,由彼形虽出家而心同世俗,故佛斥其尚不及在家之发大心而饶益有情者;然此是训斥非法之比丘不及在家真实修行者,非真实出家修行比丘不如在家修行者。故佛于此中说:汝今所问出家菩萨不如在家,是义不然。由于出家菩萨其心清净,由清净故则能发生智慧之力,彼在家者常为家属等之累,故其心不能清净,则出家菩萨之胜于在家不亦显然耶!出家菩萨由此有智慧之力,观察在家有种种之过失,故不应言出家菩萨不及在家也。辛二 广说九喻壬一 大海不知满足喻  ‘所谓世间一切舍宅,积聚其中不知满足,犹如大海容受一切大小河水未曾满足。善男子!香山之南,雪山之北,有阿耨池,四大龙王各居一角:东南龙王白象头,西南龙王水牛头,西北龙王师子头,东北龙王大马头。各从四角涌出大河:一、殑伽河,其水所至白象随出;二、信渡河,其水所至水牛随出;三、縳刍河、其水所至师子随出;四、私陀河,其水所至大马随出。如是大河,一一河各有五百中河,中河各有无量小河,是大中小一切众水皆入大海,然此大海未曾满足。世间众生所有一切居处舍宅,亦复如是聚诸珍宝,从四方来悉入宅中,未曾满足。多求积聚造种种罪,无常忽至弃舍故宅,是时宅主随业受报,经无量劫终无所归。善男子!所谓宅者即五蕴身,其宅主者是汝本识,谁有智者乐有为宅!唯有菩提安乐宝宫,离老病死忧悲苦恼,若有利根净信深厚善男子等,欲度父母妻子眷属令入无为甘露宅者,须归三宝出家学道’。  尔时、如来重说偈言:‘出家菩萨胜在家,算分、喻分莫能比。在家逼迫如牢狱,欲求解脱甚为难;出家闲旷若虚空,自在无为离系著。谛观在家多过失,造诸罪业无有边。营生会求恒不足,犹如大海难可满。阿耨达池龙王等,四角涌出四大海,大中小河所有水,昼夜流注无暂歇,然彼大海未尝满。所贪舍宅亦如是,在家多起诸恶业,未尝洗忏令灭除,空知爱念危脆身,不觉命随朝露尽,琰魔使者相催逼,妻子屋宅无所随,幽冥黑闇长夜中,独往死门随业受。诸佛出现起悲愍,欲令众生厌世间。汝今已获难得身,当勤精进勿放逸!在家屋宅深可厌,空寂宝舍难思议,永离病苦及忧恼,诸有智者善观察。当来净信善男女,欲度父母及眷属,令入无为甘露城,愿求出家修妙道,渐渐修行成正觉,当转无上大法轮。  所谓世间至未曾满足,总明世人之贪心,为家业计,为子孙谋,其心贪恋不足,如大海之容纳百川犹不见其满足。香山,或即我国所谓之昆仑山。雪山,在北印度,近人称为希马拉雅山。阿耨池,此言“无热恼”,此池在香山之南,雪山之北,周有八百余里,为南瞻部洲之最高水源处。四大龙王各居一角,谓此池之四角各有一龙王居守。东南龙王白象头,即是东南角上龙王镇守之处,名白象头;余三可类推。各从四角涌出大河,即谓从四角涌出之水,成为四大河。殑伽河又云恒河,其水所至之处多产白象;余三可类推。此四河各发出大小无量水派皆流入大海,而大海犹未满足;如今之太平洋、大西洋等,从原始至今,犹未满足。世间众生亦尔,备经诸乐尚未知足。多求集聚至弃舍故宅,此明由心贪恋不足故仍求积聚,不畏造业;但无常忽来,不特不能将众宝带去,即舍宅亦舍离。是时宅主终无所归,即是说:“万般将不去,唯有业随身”。穷经万劫亦不能再反其故宅。上之所谓宅舍者,即色等五蕴身是也;宅主者,即是各人精神主体之阿赖耶识,随业受报无有已时。谁有智者至忧悲苦恼,谓世间众生,因生活之需求而发生种种战争,谁有智者而去作有为无常之事业,而甘居于五蕴幻化之宅耶?由此,众生之希望皆要达到离去人间诸苦,而不至菩提宝宫不止。若有利根,欲令父母妻子等舍去有为之宅而入无为之宅,必须投佛出家学道,始能究竟达到其目的,非智光长者所谓出家不如在家也。  重颂中初半颂,颂长行出家胜于在家等文。次一颂,重申出家胜于在家之理由。次半颂,颂长行出家有慧力能观察在家过失等文。次半颂,颂长行世间舍宅如大海不满足等文。次一颂单一句,颂长行阿耨池流出大小诸河入于大海未曾满足等文。次四颂单一句,颂长行世间众生之离老死忧悲苦恼等文。次一颂半,颂长行若有利根至出家学道等文。

  壬二 石火能烧草木喻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观世舍宅,犹如石火深生厌患。何以故?譬如微火能烧一切诸草木等,世间舍宅亦复如是。贪心求觅,驰走四方,若有所得受用不足,于一切时追求无厌,若无所得心生热恼,日夜追求。是故世间一切舍宅能生无量烦恼之火,为起贪心恒无知足,世间财宝犹如草木,贪欲之心如世舍宅。以是因缘,一切诸佛说于三界名为火宅。善男子!出家菩萨能如是观,厌离世间名真出家’。  尔时、如来重说偈言:‘出家菩萨观世宅,犹如人间微少火,一切草木渐能烧,世宅当知亦如是。众生所有众财宝,更互追求常不足,求不得苦恒在心,老病死火无时灭。以是因缘诸世尊,说于三界为火宅。若欲超过三界苦,应修梵行作沙门,三昧神通得现前,自利利他悉圆满。’假如能甚深底观察这家──世俗家、五欲家、三界家,有种种的祸患而想避免它,那便非要出家不可。出家的菩萨,才能有这样微细的观察力,观察这家犹如击石所生的微火,能烧尽山林的草木。在这三界之内,无论有怎样底能力,终难得完全的自由,所谓‘三界无安,犹如火宅’。此中所谓石火,如五欲;草木,如世间情器。  人真像做长期的大梦,劳碌了一生,只为贪求财产奔走四方。如旅客在沙漠中采觅宝物,若有所得,心中还不满足,还要长期的苦苦追求不舍;若没有所得呢,不消说,增加许多忧悲苦恼起来了!这都为了家产不满足之故啊!所以,这世间的家,能生无量之苦,无量之烦恼;贪心又为诸烦恼的首领,因贪世间财宝不知足,所以迷茫在这世间而为世间的囚徒了。如法华经云:‘三界之生,贪欲为本’。如果是个真正的菩萨,能作此种的观察,应当早点离开这世间,这世间实是可厌的秽窟,值不得我们留恋!  讲到“出家”,是出五欲之家修梵行而作沙门。出家,这本不是佛教独有的,如印度婆罗门教、耆那教与西洋的罗马教和中国道教,都有出家的事实。但他们与佛教的出家,形式上虽没有什么不同,然他们最多不过能超出欲界,而佛教徒以无漏涅槃为目的,要出三界家,这是与其他宗教徒出家不同之所在。但这不是容易的事,必须要勤修梵行三昧到无漏慧现前的时候,才能达到自利利他的果位。

  壬三 深山恋宝丧身喻  ‘复次、善男子!爱乐出家当观舍宅,如彼深山石窟之中有大宝藏。譬如长者唯有一子,其家大富财宝无量,奴婢仆从象马无数。其父于后忽遭重病,名医良药不能救疗,长者自知将死不久,即命其子而告之言:“凡我所有一切财宝,付嘱于汝,勤加守护勿令漏失”!既付嘱已即便命终。时长者子不顺其命,恣行放逸,既损家业,财物散失,僮仆逃逝而无所依。时彼老母心怀忧恼,逐得重病即便终殁。其子贫穷无所恃怙,逐投山谷,拾薪采果货鬻自给。彼时遇雪,入石窟中权自憩息,然此窟中是昔国王藏七宝所,无能知者,经数百千年回绝人迹。时彼贫人业因缘故,偶入窟中见无量金,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因而分割若干分金造立舍宅,若干分金为娶妻财,如是奴婢,如是象马,随心所欲皆如其意。作是计时,有诸群贼,为趁走鹿到于窟前,见此贫人以金分配,逐舍其鹿杀人取金。愚痴凡夫亦复如是,深著世乐不乐出离。深山石窟如世舍宅,伏藏金宝犹如善根,琰魔使者即是群贼。随业受报堕三恶道,不闻父母三宝名字,丧失善根,以是因缘应当厌离,发于无上大菩提心,出家修道希成妙觉’。  尔时、如来重说偈言:‘爱乐在家诸菩萨,观于舍宅如宝藏。譬如长者有一子,其家大富饶财宝,奴婢仆从及象马,一切所须无不丰。于后长者身有病,举世良医皆拱手,临终告命诸亲族,付嘱家财与其子,教诲令存孝养心,当勤享祀无断绝。是时其子违父命,广纵愚痴多放逸,老母怀忧疾病身,又因恶子寻丧逝。眷属乖离无所托,舍薪货鬻以为常。往彼山中遇风雪,入于石窟而暂息。窟中往昔藏妙宝,已经久远无人知,樵人得遇真金藏,心怀踊跃生希有。寻时分配真金宝,随意所欲悉用之:或以造舍、或妻财,奴婢、象马并车乘,校计未来无能舍。群贼因鹿到其前,是彼怨家会遇时,逐杀贫人取金去。愚痴众生亦如是,石窟犹如世间宅,伏藏真金比善根,魔鬼使如劫贼。以是因缘诸佛子,早趣出家修善品。应观身命类浮泡,勤修戒忍波罗密,当诣七宝菩提树,金刚座上证如如,常住不灭难思议,转正法轮化群品。’善男子!如果有欢喜出家者,应观察舍宅犹如深山石窟中的财宝,因贪恋财宝的缘故,致伤身失命。这人间财宝的贪欲,犹如豺狼、毒蛇。从前有个长者,唯有一个儿子,他家财产很丰富,奴婢、象马、车乘不可数计。后来、长者得了一种名医良药不能救疗的病,自知不久死神到来,将一切财宝付嘱于儿子,即便死了。他的儿子太放逸,太不知父亲的慈荫,凡是下流事,真是无所不为。结果、不但财宝完全荡尽,甚至高堂老母,睹此凄惨情状,亦因忧悲太过而死了。儿子无所依靠,于是终日在山中把拾薪采果所得来的代价,维持生命。一日,因避风雪而入石窟中憩息。此石窟、乃从前国王贮藏七宝的所在,历时既久,无人知晓。这儿子看见有这么多的财宝,心大欢喜。但这却就是他伤身失命的境遇!因为他将此财宝分作数分,自说自应的作理想中的种种分配或建舍宅,或买妻奴等,正是欢喜不知怎样才好的时候,恰有很多追鹿的强盗到来,看见他独自分配金银财宝,于是舍鹿而杀人,夺取金银去了。这比方世间的人,因为贪财迷色而没有善巧方便,所以有伤身失命之虞。这人天五欲之乐,本为善根所招致的福报;但对此福报,当以智慧力去观察施用,不可为他所迷,否则就要丧命。故人有福报,应恭敬三宝,孝顺父母;若对三宝不恭敬、父母不孝顺,则善根所致的福报享尽了,不免堕诸畜类,这多么的危险!因此、这世间五欲之乐,出家菩萨应当要舍离掉,发起菩提心,求究竟妙觉。讲到贪欲,本指在家俗人而言,出家人只有三衣一钵,根本没有贪不贪可说了。  但如今的中国僧伽,住丛林的,比较贪心要小一点;住小庵的僧伽,往往贪著金钱和衣服等,与在家的俗人差不多。若对于佛法有正信正见,应该去勤修戒、忍种种波罗密行,速求证得自觉觉他圆满的佛果。

  壬四 饮杂毒露得吐喻  ‘复次、善男子!世间所有一切舍宅,犹如杂毒甘露饮食。譬如长者唯有一子,聪慧利根,达迦楼罗秘密观门,能辩毒药善巧方便,父母恩怜爱念无比。时长者子为有事缘,往至??肆未及归家。尔时、父母与诸亲族欢喜晏乐,具设甘膳,时有怨家,密以毒药致饮食中,无人觉知。是时父母不知食中有杂毒药,逐令长幼服杂毒食;其子后来,父母欢喜,所留饮食赐与其子。是长者子未须饮食,念迦楼罗秘密观门,便知食中有杂毒药。其子虽知父母服毒,而不为说误服毒药,所以者何?若觉服毒更加闷乱,毒气速发必令人死。即设方便,白父母言:我且不食如是饮食,暂往市中却来当食。何以故?我先买得无价宝珠,留在柜中而忘封闭。于是父母闻说宝珠,生欢喜心,任子所往。子遂驰走,诣医王家求阿伽陀解毒妙药;既得此药疾走还家,乳酥糖三味合煎和阿伽陀。作是药已,白父母言:“惟愿父母服是甘露,此是雪山阿伽陀药。所以者何?父母向来误服毒药,我所暂出。本为父母及诸人等求得如是不死妙药”。于是父母及众人等心大欢喜,得未曾有,即服妙药吐诸毒气,便得不死更延寿命。出家菩萨亦复如是,过去父母沉沦生死,现在父母不能出离,未来生死难可断尽,现在烦恼难可伏除。以是因缘,为度父母及诸众生,激发同体大慈悲心,求大菩提出家入道。善男子!是名舍宅如杂毒药入甘美食’。  尔时、如来重说偈言:‘世间所有诸舍宅,说名杂毒甘美食。譬如长者有一子,聪明利智复多才,善迦楼罗秘密门,能辨毒药巧方便。子有事缘往??肆,暂时货易未还家。父母宴乐会诸亲,百味珍羞皆具足。有一恶人持毒药,密来致之于饮食。其子是时不在家,父母为儿留一分。举家误服杂毒药,子念观门知有毒,即便奔驰到医所,求得伽陀不死药,三味和煎药已成,逐白诸亲速令服。如是所服如甘露,差诸杂毒皆安乐。一切信心善男子,出家修道亦如是,为济父母及众生,所服烦恼诸毒药,狂心颠倒造诸罪,永沉生死忧悲海。割爱辞亲入佛道,得近调御大医王,所修无漏阿伽陀,还生父母三界宅,令服法药断三障,当证无上菩提果。尽未来际常不灭,能度众生作归依,毕竟处于大涅槃,及佛菩提圆镜智。  这是说:出了家即是吐了毒,在世间没有出家者,则中了毒而还没有吐出来。甘露食,即是最好的饮食,但有毒杂在其中;世人受五欲之乐,如食甘露,但因此而生种种烦恼,可见得不是究竟之乐。前段明愚痴的在俗人,此中明聪慧的出家人。迦楼罗,鸟名,旧译金翅鸟,新译妙翅鸟。他能食消龙鱼七宝等,凡是有毒的食物到了妙翅鸟的腹中,有毒化为无毒,此鸟能除毒蛇等之害。迦楼罗观,谓观自身如迦楼罗能消诸毒。  有个长者,也只有一个儿子,极其聪慧。他能知“迦楼罗观”,能辨别毒物、毒药,父母非常恩怜,爱护如掌中珠。他到街坊去了,父母邀友人宴会,不防备在座上遇著怨家了,在食物中暗里下了毒药。谁也不知道,大家都吃下腹去了。长者留少分与子,子回了家,恐怕所留食物靠不住清净,于是修迦楼罗观法,便知道食中有毒。但不能即为父母告,知父母受毒,不得不想法安慰救济,于是假说他在外有许多体面事使父母欢喜。赶快去求阿伽陀药,又跑回来了。阿伽陀者,此云普去、无价、无病或不死药丸,如云:‘言投此药,普去众疾’;‘服此药已,更无有病’。此药有起死回生之功,此子既得药回家之后,用乳、酥、粆糖三样调合阿伽陀药,才对父母说:他检查父母误吃了毒药,我因为要医除,所以去觅得雪山妙药。既服此药,毒物便吐出来了,也就没有死。出家菩萨亦复如是,因为出家菩萨以过去现在未来三世众生,认为皆是他的父母,众生的忧悲苦恼即是自身的忧悲苦恼,这即是同体大悲。佛与众生同体不二,不过众生为个人,而佛菩萨为一切众生。因众生贪财色,所以沉沦生死苦海,得五趣之苦;菩萨目的在得究竟安乐,所以发菩提心而出家了。  差者,即病医好了。三障,即惑、业、报。惑即漏体,惑断则漏业也没有;漏业没有,则业报也没有。阿罗汉有有余涅槃,只断惑障而业报未断;佛也有有余涅槃,但与阿罗汉不同,佛位三障永断,不过以转得的净依名有余依。

  壬五 妄想猛风不起喻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常观世间一切舍宅,犹如大风不能暂住。何以故?善男子!在家之心。恒起妄想执著外境,不能了真无明昏醉,颠倒触境亦常不住,恶觉易起善心难生;由妄想缘起诸烦恼,因众烦恼造善恶业,依善恶业感五趣果,如是如是生死不断。唯有正见不颠倒心作诸善业,因三善根及以信等,增长无漏法尔种子,能起无漏三昧神通,如是如是证圣相续。若伏妄想修习正观,一切烦恼永尽无余’。尔时、智光长者白佛言:‘世尊!修习正观有无量门,修何等观能伏妄想?’尔时世尊告长者言:‘善男子!应当修习无相正观,无相能伏妄想,唯观实性不见实相,一切诸法体本空寂,无见无知,是名正观。若有佛子安住正念如是观察,长时修习无为,妄想猛风寂然不动,圣智现观证理圆成。善男子!是名贤圣,是名菩萨,是名如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缘,一切菩萨为伏妄想永不起故,为报四恩,成就四德,出家修学息妄想心,经无量劫成就佛道’。  尔时、如来重说偈言:‘出家菩萨观在家,犹如暴风不暂住。亦如妄执水中月,分别计度以为实,水中本来月影无,净水为缘见本月。诸法缘生皆是假,凡愚妄计以为我,即此从缘法非真,妄想分别计为有,若能断除于二执,当证无上大菩提。凡情妄想如黑风,吹生死林念念起,四颠倒鬼常随逐,令造五种无间因。三不善根现为缠,生死轮回镇相续。若人闻经深信解,正见能除颠倒心,菩提种子念念生,大智神通三昧起。若能修习深妙观,惑业苦果无由起,唯观实相真性如,能所俱亡离诸见。男女性相本来空,妄执随缘生二相,如来永断妄想因,真性本无男女相。菩提妙果证皆同,妄计凡夫生异相,三十二相本非相,了相非相为实相。若人出家修梵行,摄心寂静处空闲,是为菩萨真净心,不久当证菩提果。’  这烦恼的人间,因为有舍宅在,犹如狂风无有止息之时。如想永远的超脱这烦恼的人间,妄想的狂风一切平静,则非出家不可。在家人的心上,免不了时起种种的妄想──即是五欲之境,或苦、或乐,辗转推测,无时不在圈子里转。但为什么有这样固执的五欲之境呢?如果你用锐利的目光去解剖一下,也不难窥见。原来,人在生活线上要过日子啊!肚子饿了,则取食物来充饥;身上寒冷,则取衣服来遮体;风雨袭来,则取砖瓦木料建造房屋;要出门,则取舟车以代步:这些人生生活需要的,无一不是求之于外。在畜类比较简单,而人类有了此还要彼,格外的积蓄,格外的贪求不厌,不但为自身的幸福计,而且还要为子孙的万年幸福计。“养儿防老,积谷防饥”,所以要有子孙,要有家产,于是将整个的精神趋向外境,拚命的贪求。所以,在哲学上有唯物论,社会学上有唯物史观。这种种的议论,为的全部生活都依赖于外境,到了无可奈何的时候,只有向外益加妄想贪求。这妄想,便是遍计所执中的增益妄执;有了妄执,则不能了知真实法相,所以颠倒于触受之境,这就是邪见;邪见生起,正见潜伏。妄想者,即是执著外境分别计执,无我则计执有我,无常则计执常;也可以作为我法二执看。因有二执则二障生起,这就是烦恼业苦的缠缚。一切法,在佛法上看,都是十二因缘在那里流转,周而复始,因果循环。但十二因缘由无明发业,弄得人生常在长夜里彷徨飘泊:遇善、则感报在人天;遇恶、则感报在三途。要清除妄想,唯有正见当前,才使它不能挣扎,无声息的消灭下去了。世间诸法,如梦如幻,唯心所造,若能明白诸法实相真理,这就是善业的推动驱使者,但断除诸烦恼所造恶业的形体,而且法尔无漏种子,渐渐增长起来了。由此入真见道通达位,现起无漏三昧神通──出世的真无漏禅定。三善根者,即无贪、无嗔、无痴。无漏法尔种子的增长,乃由资粮、加行福智善根熏习而来,这就是善业感善果的进路。证圣相续,即初地以上地地增进乃至成佛之谓。但这不是容易的事,若不清除妄想,则没有证圣的希望。所以,这又要借重正观的工夫,才能永断一切妄想与烦恼。  智光长者听了断烦恼必须要修习正观的时候,在他心里有千万思潮起伏,因为所谓正观也者,有很多法门,不知究竟什么观法而能伏妄想?佛言:要修无相正观。要观五欲外境皆空了不可得;要观离相实性,不见形形色色的一点实相。一切诸法露珠也似的幻灭,根本无体质可言,所以一切法体皆空。既诸法体空,则相亦空;相境空故,心识亦空:能所双亡,这就是正观现前。若能实现这正观的智光,彻悟了无为之法,妄想猛风才可以消灭。圣智圆明,超脱一切,笼盖一切,扫荡一切,吞吐一切。圣智即如理智照真谛,离虚妄分别名为圣智。维摩经肇序云:“圣智无知而万品俱照,法身无象而殊形并应”。往生论注下云:“法性无相故理智无知”。这就是菩萨的境界、佛的境界。众生之所以不能悟入圣智,也就因生活上不能满足;生活不得满足,欲望不得满足,内心里就形成了妄想的现象。因为恶习惯、恶见已经熏成了根深蒂固的种子,时时要去找到外境的生活;在贪求不得的时候,就不由的感到深刻的烦闷。吾人现前之所以趋外境者,大概是生活所致的,所以佛在世的时候,出家比丘只有三衣一钵,就可以满足生活的所需,没有奢望,没有烦恼郁结,也就没有妄想颠倒邪见生起了。若要使心不趣外境,这要有常虚其心的修养,还要有实其腹的生活,使其无所欲求,若能有以实其腹,使其不患饥寒,则生活之事不致于常感困难。所以佛以三衣一钵为生活,以戒贪求。本来五欲之境,实在令人可怕,物质文明,是人生不幸中的不幸,也即是人生不安的病源。老子云:“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此是老子社会生活的主张。既知贪求五欲是由妄想而发出来的苦源,所以要出家修无相法门,才是对症施针,可有成佛的希望。  四颠倒者,即于生死之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而计执常、乐、我、净,这是凡夫的四倒。还有于涅槃之常、乐、我、净,计执为无常、无乐、无我、无净,这是二乘的四倒。五种无间因,即五逆罪,所谓杀父、杀母、杀阿罗汉、出佛身血、破和合僧。深妙观,即观实相真性。男女性相本来空,以男女性别也只就相而言,真正大乘佛性中没有男女相的差别。但从世间法说,极注重男女相的差别,因为世间家俗之法,由男女性建设起来的,伦理道德亦由此而建立的,男女的心行亦为伦理的道德律所支配。否则,在世间法上便成为混乱的社会。

  壬六 烦恼众苦生处喻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日夜恒观世间舍宅,一切皆是烦恼生处。何以故?如有一人造立舍宅,以诸宝物而自庄严。造此宅已而作是念:今此舍宅是我所有,不属他人,唯我舍宅最为吉祥,他人舍宅所不能及。如是执著能生烦恼,由烦恼故我我所执而为根本,八万四千诸尘劳门更相竞起,充满宅中。所以者何?在家凡夫深著五欲,妻子眷属奴婢仆使悉皆具足,以是因缘,生、老、病、死、忧、悲、苦、恼、怨憎合会、恩爱别离。贫穷诸衰求不得苦,如是众苦如影随形,如响应声,世世相续,恒不断绝。如是众苦非无所因,大小烦恼而为根本。一切财宝追求而得,若无先因不可追求,假使追求亦无所获。善男子!以是义故,一切烦恼追求为本,若灭追求,无量烦恼悉皆断尽。然今是身众苦所依,诸有智者当生厌离!如是去世迦叶如来,为诸禽兽而说偈言:“是身为苦本,余苦为枝叶,若能断苦本,众苦悉皆除。汝等先世业,造罪心不悔,感得不可爱,杂类受苦身。若起殷重心,一念求忏悔,如火焚山泽,众罪皆销灭。是身苦不净,无我及无常,汝等咸应当,深生厌离心”!尔时、无量诸禽兽等闻此偈已,于一念心至诚忏悔,便舍恶道生第四天,奉觐一生补处菩萨,闻不退法究竟涅槃。善男子!以是因缘,今此苦身犹如舍宅,一切烦恼即为宅主。是故净信善男子等发菩提心出家入道,必得解脱一切众苦,皆当成就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尔时、如来重说偈言:‘出家菩萨恒观察,舍宅所生诸烦恼。如有一人造舍宅,种种珍宝以严饰,自念壮丽无能比,不属他人唯我有,工巧所修最殊妙,世间舍宅无能及。如是分别生执著,以我我所为根本,八万四千诸烦恼,充满舍宅以为灾。世间一切诸男女,六亲眷属皆圆满,以是因缘生众苦,所谓生老及病死,忧悲苦恼常随逐,如影随形不暂离。诸苦所因贪欲生,若断追求尽诸苦。是身能为诸苦本,勤修厌离趣菩提。三界身心如舍宅,烦恼宅主居其中,汝等应发菩提心,舍离凡夫出三界。生处,指在家舍宅,为一切烦恼发生之所,众苦逼迫聚集之薮。故若欲离此祸患,不为一切烦恼之所拘缚,则先非离此烦恼之地不可。所以,出家菩萨了知家宅为众苦之本,五蕴色身为诸苦所依,故即舍离五欲、厌弃色身,而独处空寂修出世行也。凡九喻所明之义,我辈出家僧伽,固应常常观察此理,复应将此理宣讲于欲出家之人,俾生正确之观察。在家、出家及欲出家之人,若能于此观察明晰,了知九喻之法,各能得随机所宜之益也。  复次善男子下,即是出家菩萨观在家舍宅为一切烦恼发生之地。何以故下,广明其义。如有财宝之人造屋宅等。而作是念者,如造屋之人在已造或未造之间,即作是计:此屋最妙,最为吉祥,一切他人舍宅所不能及。而复又执此屋是我所有,不属他人。由执著我故,一切贪求利养之事从此而生。由执著为我所故,世间一切不平等事即从此生起;以及追求不遂互相残杀,一切斗争压迫等事亦从此而起,故名能生烦恼。由烦恼故,我我所见而为根本八万四千尘劳之门即更互竞起也。我我所执著,我即五蕴之身等,我所即我所有之物,总言之、即六烦恼中第六不正见。我、即萨迦耶之身见,我所、即身外之物。但细言之、有粗细执著之不同:粗者,即常人执五蕴身是我,身外是我所有。细者,则更有哲学和宗教家及以团体、国家等执我之异:如哲学家之唯物论者,以物质之体为实我,其余受苦乐、想是非以及知识等等,皆是依物质所起之作用,故以精神作用为物质之所有,物质为我而精神为我所也。宗教之唯心论者,即执肉体有一灵魂或精神是我,至于身体物质上之苦乐等是我之所受用,故名此为我所。在此宗教家和哲学家执我以外,还有另一种主张:为国家而牺牲,为团体以及民族或社会等而牺牲,此即执团体国家等为我,而以自身及他物等为此大我所属有之分子。是为扩大我执和深细我执之异也。以我我所本依五蕴假立分别,如团体依众缘聚集而立无异,故无定相唯是假名,若实坚执为我,则有诸烦恼生起也 且放观之,微细分析此所执之我体,皆不过诸细胞或电子等聚集而成之团体假相,决无实在之我体可见;故佛法以我我所但是从假相而安立之假名也,八万四千尘劳门者,八万四千乃通称之多数。但在法数上,分为贪、嗔、痴分及等分之四分,各具二万一千,共成为八万四千。如颂云:“十使互具成一百,历十法界成一千,身口七支为七千,三世共成二万一;四心各具二万一,共成八万四千数”。尘劳者,即烦恼之别名,故八万四千尘劳门即八万四千烦恼门也。又尘者垢秽之意,及飘荡不定之意,劳即劳碌不休疲劳不安之义也。总之、八万四千烦恼有一起时,即扰动其他之烦恼俱起,如此波动彼波,彼波又动彼波,即波波不息浪浪相续也。所以者何下,说明因贪五欲之乐,心恒不足,故在眷属分离以及求之不得、怨家相逢等等之时,即有八苦、无量诸苦,和死死生生轮回相续无间断也。五欲,有通别不同:通者、即五根所缘之色、声、香、味、触五法,此五法为欲界人天诸趣之所共著故;别者,即财、色、名、食、睡之五事,此五事别为人类之所希求故。怨嗔合会者,即是怨家相遇之时两两所生之苦。恩爱别离者,如妻子骨肉等之恩爱,临死别生离时所生之苦。贫穷诸衰者,世间贫富不等,故穷者受饥寒之逼迫,即现衰相之苦。求不得苦,因所求之法不能随心而生之苦。生老病死者,即生有生苦,老有老苦,病有病苦,死有死苦也。如是众苦下,就佛法之因果而言,一切贫穷富贵等非无因生,所以世间上于一切之功名富贵能享受安乐者,乃由往昔造善因之所招感。反之,一切众苦亦复如是,如影随形,如响声应。所以若无先因,不可追求;假使追求,亦无所获。善男子下,即劝出离,茍能息止一切追求之想,即能断尽无量烦恼。然今是身者,即说身为众苦所依之处,为一切烦恼过患发源之地,故有智者应厌离此身之烦恼薮也。  过去迦叶如来为禽兽说法,而禽兽能以一念之诚心,即消释前愆。故即以此证成发心出家,修菩提道能证解脱果也。此迦叶如来,是释迦以前过去之古佛,非指佛弟子之大迦叶;迦叶是姓,故过去古佛亦可与现在之大迦叶同姓耳。是身为苦本四句,明八苦中有五阴炽盛苦,此五阴身苦为一切苦之所依;一切我我所执皆依此五阴身苦而生起;即未现过去三世轮回之苦恼,亦由贪著此五阴身等而造诸恶业之所招感。故此五阴身苦为一切苦之根本,一切苦是此身苦之枝叶,苦本若断枝叶自然无也。汝等先世业八句,明禽兽身之不可爱果,乃由先世所造罪业而不知忏悔,故招此不可爱之报,受兹杂染苦果之身。反之、若于造罪之后,茍发起诚恳殷重之心,即能忏悔除灭一切罪恶。如击石出火,其火虽微,但焚著草木之时,即能烧尽山泽也。是身苦不净四句,劝厌离禽兽之身。此禽兽身是苦、是不净,是无我、是无常,何以故?因诸禽兽于业报之五蕴身上,亦坚执为我为我所故,故深劝观苦无常等生厌离也。  尔时无量诸禽兽等下,明闻法之益。当时迦叶世尊说此偈已,诸禽兽等此一念诚恳忏悔之心,便舍恶道而得生兜率陀天,面礼补处菩萨,闻法证果不退。第四天,即兜率陀天。迦叶佛时之补处菩萨,名曰善慧,即今之释迦世尊也。善男子下,即劝信出家。以是因缘者,如迦叶如来所说之言,故此苦身为众苦之本,造一切烦恼之工具;又此苦身犹如舍宅,一切烦恼即为舍宅之主,故应发心出家,修菩提道而解脱此苦本也。  重颂前义,今不繁释。出家菩萨恒观察八句,是明为造舍宅而生执著之因。如是分别执著生六句,明因有我我所执为根本,则一切烦恼悉皆具足也。以是因缘生众苦六句,明由追求故众苦随逐,能断尽追求,即能断尽烦恼也。是身能为诸苦本六句,劝出家修行,厌离众苦之本,了知三界身心犹如舍宅也。

  壬七 愚子违教败家喻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常观在家犹如大国。有一长者其家豪富,财宝无量,于多劫中父子因缘相袭不断,修诸善行,名称远闻。是大长者所有财宝皆分为四:一分财宝常求息利以赡家业,一分财宝以充随日供给所须,一分财宝惠施孤独以修当福,一分财宝拯济宗亲往来宾旅:如是四分曾无断绝,父子相承为世家业。后有一子愚痴弊恶,深著五欲恣行放逸,违父母教不依四业。起诸舍宅,七层楼观倍于常制,众宝严饰,琉璃为地,宝窗交映,龙首鱼形,无不具足,微妙音乐昼夜不绝,受五欲乐如忉利天,鬼神憎嫌人天远离。于是邻家忽然火起,猛焰炽盛,随风蔓延,焚烧库藏及诸楼台。时长者子见是猛火,起大嗔心,速命妻子、奴婢、眷属入于重舍,闭楼阁门,以愚痴故一时俱死。在家凡夫亦复如是,世间愚人如长者子,诸佛如来犹如长者,不顺佛教造作恶业,堕三恶道受大苦恼。以是因缘,出家菩萨当观在家,如长者子不顺父母,为火所烧,妻子俱死。善男子等!应生厌离人天世乐,修清净行,当证菩提’。  尔时、如来重说偈言:‘出家菩萨观在家,犹如长者生愚子。其家富有诸财宝,久远相承无阙乏、先世家业传子孙,一切资产为四分,常修胜行无过恶,名称遍满诸国土。金银珍宝数无边,出入息利遍他国,慈悲喜舍心无倦,惠施孤贫常不绝。长者最后生一子,愚痴不孝无智慧;年齿已迈筋力衰,家财内外皆付子。子违父命行放逸,四业不绍堕于家。造立七层珍宝楼,用绀琉璃作窗牖,歌吹管弦曾不歇,常以不善师于心,受五欲乐如天宫,一切龙神皆远离。邻家欻然灾火起,猛焰随风难可禁,库藏珍财及妻子,层楼舍宅悉焚烧,积恶招殃遂灭身,妻子眷属同殒殁。三世诸佛如长者,一切凡夫是愚子,不修正道起邪心,命终堕在诸恶趣,长劫独受焚烧苦,如是展转无尽期。在家佛子汝当知!不贪世乐勤修证,厌世出家修梵行,山林寂静离诸缘。为报四恩修胜德,当于三界为法王,尽未来际度众生,作不请友常说法,永截爱流超彼岸,住于清净涅槃城。  愚子违教败家喻者,譬如有一长者生一愚子,违背父教恣行放纵,深著五欲,以至荡尽家产,亡家失命而不知悟。此明人天有情皆为佛子,但不依佛教而行,故常在生死海中,受尽三恶趣之苦,而败尽功德法财也。所以在此喻中,应认识人生之价值,与创造新生命,改善人心之工作。如人在成年之后,即是有为之时。人类在初生之际,没有自主之力和创造之知识经验,至老年之时,又受衰老苦相之逼迫,亦无有作事自在之能力。故在壮年之际,若不能闻解正法而信崇三宝,改造身心,由黑暗而向光明,由窄狭而至广大,于此生命海中,不思人生难得、佛法难闻,不能提高生命之人格,反使生命转堕于黑暗,即所谓一生空过,毫无利益。犹如败家之愚子,荡尽法财受苦无穷而不知也。  喻如长者之家,在许多劫中都是修行善法,名称远闻,而父子相承因缘相续,曾无断绝之时。皆分为四者,即大富长者将所有财宝,分为四分:一分财宝以为资本以生利息,使家业充盛无有空乏之虞;又一分财宝以供家常日用之费;又一分财宝以为惠施拔济贫苦之用,所谓抚养、教育、怜幼、恤贫等事──以此惠施而求当来之福;又一分财宝以为宗亲宾朋孝敬恭养等用,即所谓报答有恩,尊重有德、迎宾往来等。以上四分,若常人持家,具有前之二者,即为妥善而可免倾败之虞;若就三世业果及世界之安宁而言,即必须更具下二义方为完美。因惠施于人,即种未来之善根,生未来善法之利息。因救济宗亲善为往来,即免现时盗劫、横灾之虞。  长者恒时具此四法,所以福德不断,智慧不断,生产不断,受用不断,而能和睦宗亲调洽友邻也。后有一子下,即长者生一愚子,其性弊恶,愚痴不灵,不能依父遗四分之法而恣行放逸,深著五欲,贪求妻子奴婢。起诸楼观七宝舍宅,一切严饰资具无不倍越常情,所谓以人间之身享天上之福,致鬼神共嗔,人天咸怒,所以邻家起火即烧尽其仓库财宝。复以愚痴故而起颠倒之见,将一切妻子奴婢等一时俱闭死火中也。在家凡夫下,即合法显义。人天愚痴凡夫,犹如佛之愚子,不依佛教,造诸业罪,受三涂之苦也。以是因缘下,正显出家菩萨为厌离在家法故,为证大菩提故,所以发心出家也。  尔时如来下,重颂前义。出家菩萨观在家十二句,明大富长者善具四分之法以及名称远闻也。长者最后生一子下八句,重颂愚子不依父教,不绍四业,而反恣行放逸等也。三世诸佛如长者六句,即显法也。世人如愚子,佛为长者,不依佛教堕苦海也。在家佛子汝当知八句,是劝厌离世乐而修行善法,以及为报四恩故发心出家,勤修胜德,为三界众生之法王,度尽有情,作不请友,超脱彼岸住涅槃城也。世乐者,即欲界之乐,厌此欲乐修上界之禅定而出世也。爱流者,即三界贪爱所成生死之流也。

  壬八 童女梦子生死喻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观于世间一切舍宅,犹如大梦。譬如长者有一童女,年始十五,端正殊妙。尔时父母处三层楼,将其爱女受诸欢乐,于夜分中母女同宿,在一宝床而共安寝。于是童女梦见父母娉与夫家,经历多年遂生一子,端正殊妙,有聪慧相,日渐恩养能自行步,处在高楼因危堕落,未至于地,见有饿虎接而食之。是时童女倍复惊怖,举声号哭,遂便梦觉。尔时、父母问其女言:“以何因缘忽然惊怖”?时女羞耻不肯说之,其母殷勤窃问其故,时女为母密说如上所梦之事。善男子!世间生死有为舍宅,长处轮回,未得真觉尔所分位,恒处梦中生老病死三界舍宅,如彼童女处于梦中虚妄分别,亦复如是:琰魔鬼使忽然而至,如彼饿虎于虚空中接彼婴孩而啖食之。一切众生念念无常老病死苦,亦复如是。谁有智者爱乐此身!以是因缘,观于生死长夜梦中,发菩提心,厌离世间,当得如来常住妙果’。  此明世间一切有情,处于生死大梦之中而不觉知;出家菩萨、则能观察一切有情处于三界宅舍,如处于梦中而不自知者也。譬如长者至端正殊妙,此下正出譬喻。盖“譬喻”为如来十二分教中之一分,因教理微妙,听者不易了知,故特以喻显之,俾听者豁然。譬如大富长者有一个十五岁之妙龄童女,其形相甚为端正殊妙。端正殊妙,是胜于平常之美好,故父母甚爱惜之。此女子之父母,处于三层楼上,亦使其爱女于楼上娱乐,晚间又使其与母同宿一处。彼时童女眠熟,梦见其父母将他嫁与夫家。在夫家数年之久,便生一聪明端正之孩儿,好为抚养,久之便能自行。但因处在高楼,小孩不知危险便从堕下,尚未及地,又被饿虎接而食之。童女因其子堕下被虎食去,因惊骇号哭而便梦觉。因童女梦中号哭,将父母惊醒,其父母以事甚奇,故问其何缘如是。以未出阁之女子,梦见最羞愧之事,故不肯说之;但其母再隐问之,故不得已将上事密露。上正是以梦喻,下以法合。  如来告智光长者等言:世间是生死无常之舍宅,众生既不知觉,故众生亦因之而轮转五趣无有息期。凡恒处于三界梦中,为生老病死等之所缠缚者,皆未得真觉者之所不免。如彼童女于梦中,梦见自身适人以及生子,乃至子死,并号哭惊怖等虚妄分别,在梦中以为是实,亦如众生之处于世间梦寐不知;然如彼童女者,所谓梦中复梦者也。此与我国唐时,有卢生于邯郸逆旅,梦得自身娶妻生子,乃至拜相名满天下,年八十而卒,及醒时旅主所蒸之黄梁未熟,略与此同。此中所谓长处轮回者,即说众生不求出世之法,以致长堕于五趣四生之中,俄焉而天 而人乃至饿鬼、地狱,或胎生、卵生乃至化生,如车之轮展转不已。“真觉”,有浅深之分位不同,如成唯识论所谓“满分清净者”是也。此真觉可以三位明之:一、圆满真觉,即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从金刚心后空去异熟,以至于妙觉位而成万德具足之佛陀。二、将满真觉,即从八地以至金刚心之菩萨,因无始来之微细烦恼、所知二障未能尽除,故其第八识尚是异熟识,未能与大圆镜智相应;但自初地以来,亦证得根本后得智,以及于第八地末那不执为我,亦可得名真觉,不过稍逊于佛而已。三、少分真觉,即是登地菩萨,证得根本无分别智而缘真如法界,明得一切诸法如如理体,及已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得第六识为妙观察智,故亦得名少分真觉位。因无始来之习气尚深厚,从证得根本智第二刹那起后得智时,恰如人才从梦觉而复入梦;但亦不如世间众生之大梦不觉,而已有不可抑伏之少分觉力,以此少分之觉力便能展转增进到八地。故真觉在各人修习时间不齐,其地位有如是之三种。尔所,是指未得真觉之时,就是说未得真觉分位之时,皆在三界大梦之中而不觉察。处于梦中虚妄分别者,梦中分别亦有识之作用,即是第六梦中独头意识;而在平常之虚妄分别,则有第七末那虚妄分别而执第八见分为我,第六意识虚妄分别而执外根身器界为我我所。琰魔鬼使,即是“无常”,此喻有情于一期生中,由少而壮而老而死,于其中间终难免于无常,好似有鬼使摄去,故言无常鬼使。要之、无常鬼使不期而来,如彼童女梦见饿虎忽然将其子接而食之。而众生之于世间,刹那刹那将此少壮之年华转瞬而变为老病死之苦状,亦如彼琰魔鬼使与饿虎忽然而至。智者即指世间有智之人,即是说:谁有智慧之人而爱乐此五蕴和合之假身?应发菩提心而厌离世间之生死长梦,以求如来常住之妙果。常住妙果,即是“不思议善常安乐之涅槃妙果。”  尔时、如来重说偈言:‘佛子至求无上道,当观舍宅如梦中。譬如富贵大长者,有一童女妙端严。随其父母上高楼,观视游从甚欢乐。女向楼中作是梦:分明梦见适他人,后于夫家诞一子,其母爱念心怜愍。子上楼台耽喜乐,因危地堕于虎口。遂乃失声从梦觉,方知梦想本非真。无明闇障如长夜,未成正觉如梦中,生死世间常不实,妄想分别亦如是。唯有四智大圆明,破闇称为真妙觉。无常念念如饿虎,有为虚假难久停。宿鸟平旦各分飞,命尽别离亦如是。往来任业受诸报,父母恩情不相识,哀哉凡夫生死身,轮转三涂长受苦。若知善恶随业感,应当忏悔令消灭。一切人天妙乐果,惭愧正见为所因,应发坚固菩提心,被精进甲勤修学。  此中初半颂,颂善男子至犹如大梦等文。次半颂,颂譬如长者至端正殊妙等文。次一颂,颂尔时父母至娉与夫家等文。次一颂,颂经历多年至接而食之等文。次半颂,颂是时童女至所梦之事等文。次一颂,颂善男子至虚妄分别亦复如是等文。次半颂,是增文以明真觉尔所分位者。次二颂,颂琰魔鬼使至亦复如是等文,并有增润长行之文。后一颂半,颂谁有智者至常住妙果等文。颂文所谓四智大圆明者,四智即是大圆境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大圆明即指四智中之大圆镜智,谓其圆满明洁如镜而能照物也。此四智,在初地转第七识为平等性智,转第六识为妙观察智;在金刚后心之妙觉位,转第八识为大圆镜智,转前五识为成所作智也。宿鸟平旦各自飞,命尽别离亦如是者,此喻人类父母妻子聚集一堂之时,正如宿巢之鸟,子母等相聚一巢;但到得平明晨旦之时,不能谁顾于谁而各自分飞,而人类之命尽亦复如是,各自分离不能谁替于谁。一切人天妙乐果,惭愧正见为所因者,即说虽未出三界之有为乐果,亦由于往昔具足惭愧正见而为其因,故今始感得人天之乐果。被甲精进勤修学者,此言出家学佛之人,应如古来之将士,被坚固之铁甲,与敌战斗而无退怯;为出家佛子者,亦应被精进之甲勤修佛学,而战胜烦恼生死之魔军者也。

  壬九 牝马口海出险喻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观于舍宅,如牝马口海出于猛焰,吞纳四渎百川众流无不烧尽。譬如往昔罗陀国中,有一菩萨名妙得彼岸。然是菩萨有慈悲心,常怀饶益,有诸商人入海采宝,将是菩萨同载船舶,皆达宝洲度于险难而无所碍,到于彼岸。后时菩萨年渐衰老,已经百岁,起坐扶策力不能前。有一商主诣菩萨所,礼拜供养白菩萨言:“我欲入海求诸珍宝,永离贫穷得大富贵,今请菩萨与我同住”!尔时菩萨告商主言:“我今衰老,筋力微弱,不能入海”。商主复言:“惟愿大士不舍慈悲,哀受我请,于我舶中但自安坐,是我所愿”。尔时、菩萨受商人请,乘大船舶入于大海,向东南隅诣其宝所。时遇北风,漂堕南海,猛风迅疾昼夜不停,经于七日,见大海水变为金色犹如镕金。尔时、众商白菩萨言:“以何因缘水变金色有如是相”?菩萨告言:“汝等当知!我今已入黄金大海,无量无边紫磨真金充满大海,金宝交映有如是相。汝等既能超过正路堕此海中,各自勤求设诸方便,还归北方”。复经数日,见大海水变为白色,犹如珂雪。菩萨告言:“汝等当知!我今已入真珠大海,白玉真珠充满海中,珠映水色有如是相。汝当尽力设诸方便,还归北方”。复经数日,大海之水变为青色,如青琉璃。菩萨告言:“我及汝等已入青玻璃海,无量无边青玻璃宝充满大海,玻璃之色交映如是”。复经数日,大海之水变为红色犹如血现。菩萨告言:“我及汝等已入红玻璃海,无量无边红玻璃宝充满大海,宝色红赤交映如是”。复经数日,水变黑色犹如墨汁,遥闻猛火爆烈之声,犹如大火烧干竹林,炽然烽?火孛,甚可怖畏,如是相貌曾未见闻。又见大火起于南方,犹如攒峰高逾百丈,焰势飞空,或合或散,光流掣电,如是之相未曾见闻,我等身命,实难可保。于是菩萨告众人言:  “汝等今者甚可怖畏,何以故?我等已入牝马口海皆被烧尽。所以者何?由诸众生业增上力,自然天火能烧海水;若是天火不烧海水,一日夜中一切陆地变成大海,所有众生悉皆漂没。然今我等遇大黑风,漂流如是牝马口海,我今众人余命无几”。尔时舶船有千余人,同时发声悲号啼哭,或自拔发、或自投身作如是言:“我等今者为求珍宝入于大海,遇此险难,哀哉!苦哉!以何方便得免是难”。时千人等至诚归命:或称悲母,或称慈父,或称梵天,或称摩醯首罗天王,或称大力那罗延天。或有归命得岸菩萨,敬礼大士而作是言:“惟愿菩萨济我等辈”!尔时菩萨为是众人离诸恐怖而说偈言:“世间最上大丈夫,虽入死门不生畏,汝若忧悲失智慧,应当一心设方便。若得善巧方便门,离诸八难超彼岸,是故安心勿忧惧,应当恳念大慈尊”。于是菩萨说此偈已,烧众名香,礼拜供养十方诸佛发是愿言:“南无十方诸佛!南无十方诸佛!诸大菩萨摩诃萨众!四向、四果一切贤圣!有天眼者、有天耳者、知他心者、众自在者!我为众生运大悲心,弃舍身命济诸苦难。然今我身有一善根,受持如来不妄语戒,无量生中未曾缺犯,若我一生有妄语者,今此恶风转加增盛;如是戒德非虚妄者,愿以此善回施一切,我与众生当成佛道。若实不虚,愿此恶风应时休息,如意便风随念而至。然诸众生即是我身,众生与我等无差别”。是大菩萨发起如是同体大悲无碍愿已,经一念顷恶风寻止,便得顺风解脱众难,得至宝所获诸珍宝。尔时、菩萨告商人言:“如是珍宝,难逢难遇,汝等先世广行檀施,得值如是众妙珍宝。昔修施时心有吝惜,以是因缘遇是恶风。汝诸商人所得珍宝,须知限量,无使多取以纵贪心,后招大难。汝等当知!众宝之中命宝为最,若存其命是无价宝”。时商人等蒙菩萨教,生知足心不敢多取。尔时众人得免灾难,获大珍宝,远离贫穷,到于彼岸,诸善男子!出家菩萨亦复如是,亲近诸佛善友知识,如彼商人得遇菩萨;永离生死到于彼岸,犹如商主获大富贵。世间所有有为舍宅,如牝马口海能烧众流。出家菩萨亦复如是,审谛观察在家过失。汝善男子!不染世间诸五欲乐,厌离三界生死苦难,得入清凉安乐大城’。  此明出家菩萨观于三界舍宅,如牝马口海之出猛火,能烧尽四渎以及百川众流。前童女梦子生死喻,明不出家则无有依怙,在生死长夜大梦之中不能脱险;此明出家者有所依怙,虽遇到十二万分之危险,卒能脱离,如此中商人依于菩萨者是也。牝马口海,此是海名,即牝马口之海,此海是常出火焰而能烧干海水者。彷佛从远东由海道到欧洲所经过之红海,在红海中非常燥热,常有人于彼热死者,两岸数千里全是无草木之大沙漠;此海在阿剌伯与非洲之间,经过此海要三天三夜,其热度常将海水变成蒸气遍散四方,至数千里外为水降下。此海虽不即为牝马口海,然亦可以此证明昔日之事。四渎,在我国即所谓江、淮、河、济。此四渎,在昔皆能直流入海,但因山河之变迁,今则济水下游为黄河之所夺,而淮水亦仅能流入运河不能直入于海;现能直入于海者,唯有长江与黄河耳。  譬如往昔至到于彼岸下,正以喻显。即是说:往昔陀罗国有一妙得彼岸菩萨,常以慈悲而饶益众生,能将众商人导入宝所而脱离一切险难。妙得彼岸菩萨后因年老起坐尚要扶策,不能再作领导商人入海采宝之事业;但仍有一商人要请菩萨同去采宝以求离去贫穷。菩萨因年衰老之故,辞不能去,但商主坚要请菩萨同去以满其愿望,谓但请菩萨坐于舶中足矣。菩萨因商人求请之诚恳,便满足其要求,坐船向东南之宝所而去。开船之时,突遇北风,将本来要向东南海隅之船,直漂堕南海,其风迅疾日夜无有停息,经七日之久,便见海水突变为镕金色。众商人因见海水变成金色,以事希奇故问于菩萨,菩萨答谓:今者我等已入黄金海,因有紫磨金充满其中而映成此水色;既汝等越过正道,则应当设法还归北方,始名为妙。紫磨金,为金之上上者。紫是青赤相合之颜色,磨,表示无垢之意。前因众商人无有能力,虽菩萨嘱其设法转还北方,以商人无力不能北返,于是又入于白色大海。菩萨示以因此海里有白玉珍珠充满其中,故海水亦映成是相。珂雪,是海之贝壳,其色如雪故名。复经数日到青色海,菩萨告以有青玻璃在内所映如是。琉璃又名吠琉璃,此言青色宝。玻璃,又名颇胝迦。此言水晶,即此方之水晶,此宝有碧、紫、红、白之四色。复经数日,到红色之海,菩萨告以有红玻璃在内,故映成如是相。复经数日又到黑水海,遥闻有猛火之声,如烧干竹林,而势焰之烽[火+孛)]实在令人惊畏,此是商人有生以来所未见闻之事。又见大火至未曾见闻者,前是闻得猛火爆裂之声,今已与大火相近,见得火山丛聚一般,高出于百丈之外;其焰势飞空散合,有如光流电掣之迅速,此种相亦是见所未见,闻所未闻。攒峰,谓此火焰相倚丛聚,如众山峰。船舶已入牝马口海,有性命难保之虞,故菩萨告言:今者已入牝马口海,我等皆要被火烧尽。此海是众生之业力而为其增上缘,故有自然天火烧此海水,设不烧此海水,则大地皆变为海而漂没众生。今我等既入如是火海,于性命甚为危险。此时船上一千余商人,闻妙得彼岸菩萨之言,皆发声悲泣,甚至有拔发投身者。皆作如是言:今我等为求宝而遇此难,不知有甚方法可免?然亦别无他法,唯有仗父母或天、或菩萨之力加被。故于彼时,千余商人皆至诚归命,有称悲母者,有称慈父者,有称梵天者,乃至皈命得岸菩萨,以求其济拔。梵天,即是初禅第三天大梵天主,印度外道多计其是主宰宇宙有大势力者,故商人于此亦至诚皈命。摩醯首罗,具足应言摩醯伊湿伐罗,摩醯此言大,伊湿伐罗此言自在,即是大自在天王。居色界之顶,因其有大自在之力,故得此名。大力那罗延天,又名毗纽天,此言力士,或言坚固;大约居于欲界天中,此天王有大神力,故言大力。得岸菩萨,即是妙得彼岸菩萨。  尔时、菩萨说偈安慰众人,令其离诸怖畏。世间最上大丈夫,虽入死门不生畏者:此最上大丈夫,可言是佛菩萨,因佛是世间之尊,此即如来十号之一,十号中之“无上士”、“调御丈夫”,皆与此名同。其次则为大菩萨,因有大悲无畏之心,故虽入死门亦不生畏。如地藏菩萨之本愿,地狱未空,誓不成佛;而佛亦尝说:‘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等言。或此亦可即世俗有义勇之士,如昔时为国为民之忠勇将士,及平常侠义之士,专为人而不顾身者,皆有大丈夫视死如归等语。汝若忧悲失智慧,应当一心设方便者,即是说:不必惊恐忧惧,若惊恐忧惧,则反失去智慧之能力,但一心设法可也。若得善巧方便门,离诸八难超彼岸者,即是说:如果心不乱,则其心便有主宰之智能,便能设法离八难以超越彼岸。八难者,即是地狱、饿鬼、畜生、北俱卢洲、长寿天、盲聋喑哑、世智辩聪、佛前佛后;此八种皆难于见佛闻法,或虽见佛闻法而不生敬信,故得此名。依上所说道理,不必忧惧,但安心勤恳而称念大慈尊。大慈尊,即是如来,如来最为慈愍众生,而能拔苦与乐者,故名大慈尊。于是,菩萨为救济众商人之苦难,乃启告于十方诸佛、菩萨、声闻贤圣之前。此中重称南无十方诸佛者,是恳求之急切。四向、四果者,即是须陀洹向果,斯陀含向果,阿那含向果,阿罗汉向果。须陀洹,此言“预流”,预入圣之流类者。斯陀含,此言“一来”,即是一来于人间天上者。阿那含,此言“不还”,即是断尽欲惑再不还生欲界者。阿罗汉,此言“杀贼”,或言“不生”,或言“应供”,即是杀尽烦恼之贼,断尽三界见修二惑更不来生三界之家,应受人间天上之供养也。向者,即趋向于果位,故每一向皆有一果位,向即是果之因,因将圆时而转向于果者也。所谓预流向、果者,即是断尽三界见惑,从欲界苦法智忍之第一心,以讫上二界道法智忍之第十五心,即名预流向;道类智十六心满,即名预流果。又一来向、果者,此位断去欲界五品修惑,即名一来向;断去六品时,即名一来果。不还向、果者,此位断去欲界八品修惑,名不还向;断尽九品修惑,名不还果。又阿罗汉向、果者,此位更断除上二界七十一品修惑,名阿罗汉向;若更将最后一品修惑断除,即名阿罗汉果。四向、四果,皆为声闻乘所修学者也。我为众生至济诸苦难者,正明启告十方诸佛菩萨贤圣僧者,为众生故而牺牲自己生命,以济诸众生脱离苦难。菩萨于无量生中,能持如来不妄语戒。若所持之不妄戒不实者,则此黑风可愈转增;若菩萨之戒不妄者,则以此功德回施有情,当来同成佛道。若菩萨之戒德不妄者,愿恶风顿息而顺风随生。前虽为众生而恳求诸佛贤圣,彼时尚有菩萨、众生之分,今则更进一步说:即我身是众生身,众生身即是我身,未来同体无二无别。菩萨发是愿已,即灭恶风而为顺风,脱险难以到宝所。同体大悲,即所谓“然诸众生即是我身,众生与我等无差别”是。众生心佛,皆同一真如法体也。无碍愿,即“愿以此善回施一切”等是。因不著于自他功德,故能自在无碍。或同体大悲与无碍愿,可合为一句读。尔时菩萨至是无价宝者,此是说:汝诸商人虽是值遇如是珍宝,亦由往昔行檀波罗密所感得,但因彼时行施心有所悭吝,故今遇此险难。然今所重要者,即汝等应当知足,不可过于贪取以免再罹不测,而损众宝中最尊贵之命宝。众商人遵菩萨教,免难得宝,到于彼岸。  上明往昔事毕,下以法合。诸善男子至获大富贵者,此明出家有所依怙,故虽有危险而亦得免,能离世间生死而到于彼岸。世间所有至在家过失,此明超出三界之菩萨,观于三界之舍宅,其过失无量无边,亦如牝马口海之能烧众流。汝善男子至安乐大城者,此是说:若人能离诸欲乐,厌离生死,便能到涅槃大城。  尔时、如来重说偈言:‘出家菩萨观舍宅,如牝马海烧众流。譬如往昔罗陀国有一菩萨名得岸,具大富智巧方便,无缘慈悲摄有情;得是菩萨乘舶船,商人获宝超彼岸。然是大士年衰老,不乐利他好禅寂。有一商主请菩萨,欲入大海求真宝,惟愿大士受我请,令我富饶无阙乏。于是菩萨运大悲,即便受请乘舶船。时张大帆遇顺风,直往东南诣宝所;忽遇暴风吹舶船,漂堕南海迷所往。经过七日大海水,悉皆变作黄金色,紫磨黄金满海中,宝映光现真金色。复经数日大海水,变为白色如珂雪,真珠珍宝满海中,所以海水成白色。又经数日大海水,变作绀青如琉璃,青玻璃珠满大海,所以水作绀青色。又经数日大海水,悉皆变作红赤色,红玻璃珠满海中,故变水色同于彼。复经数日大海水,变为黑水如墨汁,如是天火所焚烧,海水尽皆如墨色。此海名为牝马口,吞纳四海及众流,一切船舶若经过,有人到此多皆死。天火炽盛如山积,爆裂之声如雷震,众人遥见心惊怖,号叫捶胸白大师。于是菩萨起慈悲,不惜身命垂救护,暴风寻止顺风起,渡于险难至宝所。各获珍琦达彼岸,永离贫穷受安乐。出家菩萨亦如是,亲近诸佛如商主,永离火宅超真觉,犹如商人归本处。世间所有诸宅舍,如彼牝马大口海。出家常厌于在家,不染世间离五欲,乐住空闲心不动,善达甚深真妙理。或处人间聚落中,如蜂采华无所损,四威仪中恒利物,不贪世乐及名闻。口中常出柔软音,粗鄙恶言断相续,知恩报恩修善业,自他俱得入真常’。  此中初半颂,颂长行复次善男子至无不烧尽等文。次一颂半,颂长行譬如往昔至到于彼岸等文。次一颂半,颂长行后时菩萨至是我所愿等文。次一颂,颂长行尔时菩萨至诣其宝所等文。次一颂半,颂长行时遇北风至还归北方等文。次一颂,颂长行第一复经数日至还归北方等文。次一颂,颂长行第二复经数日至交映如是等文。次一颂,颂长行第三复经数日至交映如是等文。次二颂半,颂长行第四复经数日余命无几等文。次半颂,颂长行尔时舶船至济我等辈等文。次半颂,颂长行尔时菩萨至等无差别等文。次半颂,颂长行是大菩萨至获诸珍宝等文。次半颂,颂长行尔时菩萨至到于彼岸等文。次一颂半,颂长行诸善男子至在家过失等文。次三颂,颂长行汝善男子至安乐大城等文,并有增颂。  颂中所谓超真觉者,真觉即上童女梦子生死喻中之三种真觉,超乃超过三界火宅而到于真觉,并非再超过真觉也。五欲者,广言之,即是色、声、香、味、触之五尘;狭小者则为财、色、名、食、睡眠。因此二种五法,皆生世间众生之贪欲,有贪欲故则不能脱离世间之生死。乐住空闲心不动,善达甚深真妙理者,即是说:出家住于空旷之地,其心少染五欲故其心清净,心清净故则易达到诸法如如之真实妙理。或处人间聚落中,如蜂采华无所损者,即是说:不处于空闲之处而处于市廛聚落之中,时刻防守五欲侵害,如蜂采华亦无所损。蜂即喻人,华喻人间。换言之,如鹅之处于水中,不为水之沉溺,不特不为水之所沉溺,且亦不染于水,出家菩萨亦应如是。此即喻人如鹅,水如五欲者也。然真能作到此步工夫,非地上大士不处于生死不住于涅槃而济度众生者不为功;初心菩萨,果能时刻防备,亦可无所损也。四威仪者,即行住坐卧之四,皆有仪范威德可观,不如世人之萎靡不振者。能如是作去,则无漏善法亦可从此而生,盖此为比丘戒中之最重要者。得入真常者,即前长行中之清凉安乐大城。

  庚三 当机出家获益  尔时、智光及诸长者一万人俱,异口同音而白佛言:‘善哉世尊?希有善逝:如是!如是!世尊所说微妙第一,善巧方便饶益有情。如佛所说我今悉知:世间宅舍犹如牢狱,一切恶法从舍宅生,出家之人实有无量无边胜利,由是我等深乐出家,现在当来恒受法乐’。尔时、世尊告诸长者:‘善哉!善哉!汝等发心乐欲出家!若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一日一夜出家修道,二百万劫不堕恶趣,常生善处受胜妙乐;遇善知识永不退转,得值诸佛受菩提记,坐金刚座成正觉道。然出家者持戒最难,能持戒者,是真出家’。时诸长者白佛言:‘世尊!我等持戒修诸梵行,愿我速出生死苦海,愿我速入常乐宝宫,愿我广度一切众生,愿我疾证于无生智’!尔时、世尊告弥勒菩萨及文殊师利:‘如是长者付嘱汝等,劝令出家受持净戒’。时九千人于弥勒前出家修道,受持佛戒;七千人俱于文殊前出家修道,受佛禁戒。如是人等既得出家,成就法忍,入于如来秘密境界,不复退转。无量万人发菩提心至不退转位。无数人天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智光长者前以自心推测,以为在家菩萨胜于出家菩萨,今得如来广以九喻而比较在家出家之优劣,于是智光长者等一万人俱,皆得明了出家之胜利功德,而厌离世间乐于出家,故皆白佛而求佛度脱出家。尔时,世尊许其出家,并嘱其发菩提心,则能成等正觉。佛告智光长者等:汝等出家犹是易事,而其所最难者则在持戒。如前所引六群比丘等,形虽出家而不能防护如来之禁戒,则亦与在家无异;今汝等出家,若能坚持于律仪,始得名为真实出家者也。智光长者等,出家之心真坚,故答佛决定持戒,决定修清净行,而又发四种大愿。常乐宝宫,即无住涅槃,此具有常、乐、我、净之四德,故言宝宫。无生智,即无分别智,因此智能证诸法不生不灭之实性也。尔时世尊,因智光长者等既坚决要出家,故佛令弥勒、文殊师利二大菩萨与其剃度而授其戒法。时九千人至受佛禁戒者,此正明于两位大士之前出家修道持佛禁戒之人数。如是人等至不复退转者,正明在两位菩萨前出家者所获之利益。成就法忍者,即是将如来所说之法忍可于心,而不再如前之疑惑。秘密境界者,即是不思议境,此为不可报告于人表显于人者;此但为本人之所悟入,故不能告示表显于他人者也。不复退转者,谓其所修之法不复退失转堕也。别有无量人发菩提心,并得不退转。更有无数人天获益。远尘离垢得法眼净者,尘垢即粗烦恼,以得法眼净而远离,即于佛法得决定解,净无疑惑,故粗浮之烦恼垢因以远离也。

  己二 修无垢业  无垢性品第四   无垢性有四种:一、衣服,二、饮食,三、卧具,四、汤药。此四种是一般人所需要以资养生命的,若于此不起贪求之心,名四无垢性。如在家的人,因需有衣服、饮食、卧具、汤药等(卧具可包括房屋床椅等)资养生命,由积蓄保藏以成为私有财产,使子孙相传相续,因此有妻子眷属等俗家的累赘负担在身上。出家人固然要远离一切世间家累,但这生活上所需要的四事,还不能脱离,故虽出家而亦要三衣遮体,一钵吃食,有病痛要施针药,睡眠休息要有房屋卧具。所以、事实上需要此四事来资养生命,世间法不能尽离。但是、这生活所需要的衣服、饮食、卧具、汤药,能够知足不勉强贪求积蓄才好;倘若贪求积蓄,又岂不是有家产了吗?既有家产,又必继之而起家眷,无明妄想种种颠倒邪见皆生起来了。依佛法,若为弘法利人的大众资养生命故而积蓄财产,还讲得过去;若蓄为个人的私产,这是绝对不可的。如今一般的出家人,将十方僧众公有的寺产,大多数变为私产了。如剃度子孙派或传法派,将十方僧众公有的财产,作为私人代代相传的产业,同于世俗人的贪恋,成为变形的家族,这实为有垢污的怪现象。本来,出家人只要日常生活应用的四事能随分知足,除现前衣吃资生之外,其余可不必有什么积蓄;若个人的财物有所余,可随时施人,或归为十方公有之僧物。十方公有之僧物,则由经理人负责管理,个人不能丝毫据为己有而独享其优美的生活,这才是真正出家的僧格,才有与无垢性接近的可能。若将公有据为私有,甚而建立家庭眷属,则有违出家的初心,现造地狱的恶因,将来要受地狱的恶果了。所以、前品中智光长者既决定发心出家,此品中则已经出了家而成智光比丘了,故教诫他不要作形式的出家人,要能安分的作个真正的出家人,这就是此品所由来的主旨。这两品,前一品明要修怎样的出家观,此一品明要作怎样的出家人,都注重于出家的戒法。  积蓄财产,不但出家人的私人财产不应有积蓄,十方寺院亦不应多有财产积蓄。因为,有财产即僧伽堕落的病源,使社会人民轻视僧伽,认僧伽为分利的人。所以从各方面观察起来,不但僧伽个人不应有财产,即僧伽结集的团体亦不应积有财产,倘有一个僧团的大众,能精进道行,勤修学问,自然有人来供养,不用依靠财产。个人或团体有了财产,则各种憍慢心生起来了,道念亦退了,学问也不研究了,以为祗要有了财产什么皆不成问题。大家怀著这种下劣的观念,遂致堕落。如今有很多地方的寺僧,因财产太丰富,僧伽所应做的事都不去做,腐败堕落,招来外人的摧残、毁谤。如广东、河南等处僧寺的摧毁,可作例证。有财产的佛教大寺院,易招外魔时来相侵扰而争夺,因此高尚纯洁的佛教,也随之沉沦下去了,这真是使人丧气的事!一般的僧伽,因无学问、无道德,也就没有法子来抵制外魔。所以、我的主张,凡是出家人,都应当专在道念、学问、德行上去修习培养,决不要在寺产上贪求执著,这不但建立三宝无益,且为堕落的动因。我有一段回忆:清初重兴浙江奉化雪窦寺的石奇禅师,我最佩服他的思想。此寺先有很多的田产,被地方人侵占完了,其时地方官愿为出力收回,他说:我只要有门前的几亩田可以供佛香灯便好了。此寺往年为了田产与人争斗,因而失掉道行而增长了烦恼,终致全寺倾灭。这是石奇禅师的高见!所以,我主张僧伽或个人团体,都是无产好,有产反使他堕落。若真正发菩萨心为佛教作事,是以道力去作,是为作事而作事,不是为财产而作事,如此免却外人的误解;使佛法清净住世,给与人类永远的幸福。比方,现前的南普陀,大家都知道十亩田地的产业也没有,然而大众反能够研究教理精进修学,这全靠大众的道念爱护。所以常住兴隆,内外安宁和睦,生活也不感觉很困难,不消说,即是社会信仰的人民直接或间接来资助之故。基于上面的理由,佛法无论个人或团体,都以能脱离世间的财产为最善。本来,从出世间法的立场看来,最污秽的即是财产、淫欲。所以前品特别注重要出家而舍离淫欲之法,此品则特别注重舍离财产,这是解决欲界根本的问题。因为人间为求衣服、饮食……等丰富充足的生活时,即自然有无量贪求之心,泉水也似的涌出来了。所以在超欲界的地位看起来,贪财产是最可恶的、最垢污的事。与这正相反的,即是大可佩服的出世的无垢性。此中所云的无垢性,确是这样的。

  庚一 智光敬问  尔时、智光及诸长者既出家已,齐整法服,五轮著地礼如来足,合掌恭敬白佛言:‘世尊!我等从佛闻所未闻,在家所有种种过失;发菩提心厌离世间,剃除须发而作比丘。惟愿如来、应、正等觉,为我等类及诸众生,演说出家殊胜功德,令得闻者发清净心,乐远离行,不断佛种。世尊大恩,无缘慈悲怜愍众生如罗睺罗,出家菩萨应云何住?云何修习无垢之业?云何调伏有漏之心’?  五轮,即五体的异名,两臂、两膝和头皆是圆的,故名五轮。这五轮著地作礼,为礼之至极。此时,智光及诸长者们,已经出家而穿出家的法服了。以自身最尊贵的头,去接佛的足而作礼,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们从佛处听到向来没有听过的教法,分析在家所有享乐的种种过患;又开示我们发菩提心,远离这魔窟的世间而出家作比丘了。比丘,为出家受具足戒者的通称,男曰比丘,女曰比丘尼。其义甚多,“乞士”二字为本义。嘉祥法华义疏卷一云:‘比丘名为乞士,上从如来乞法以练心,下就俗人乞食以资身,故名乞士。世之乞人,但乞衣食不乞于法,不名比丘’。佛在世时,有当时出家即为比丘者;虽然才出家的应先作沙弥,但佛时有即证得大阿罗汉果的,故顿成比丘。乞食,正揭出出家人每日乞食于世俗人的出家相。乞法的比丘,换言之即是求学的人,常常求佛的教授教诫。但还要恳请佛为分别出家的特殊功德,使发清净心远离五欲,而绍隆佛种无有间断。无缘慈悲者,有限的慈悲是有缘的,无限的慈悲是无缘的;如日光遍照,这无缘慈悲是平等的。希望佛用无限的慈悲来怜愍我们,教授我们最初发心出家的,身与心应怎样的安住,怎样的练习无垢之业;这远离世间垢污之业,怎样能压制降服世俗之心。我们最初的世俗心,有种种的烦恼杂在其中;若能如沙里淘金似的,把恶浊心调伏住了,则有漏心减少,无漏心自然增长起来了。所以,不但恳请佛教授身心如何安住和如何修习无垢之业,而且请说如何调伏有漏之心。这是智光敬问的意义。庚二 如来许说辛一 赞许  尔时、世尊赞叹智光诸比丘等:‘善哉!善哉!是真佛子!能为未来一切众生问于如来如是之事。如是!如是!如汝所说,如来世尊怜愍众生,平等无二犹如一子。汝今谛听,善思念之!吾当为汝分别演说:出家菩萨如是住,如是修行无垢之业,如是调伏有漏之心’。‘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智光既有这类的感想来设问,佛也不得不以情感作用来安慰他,赞叹他,允许他。佛于是说:你们不但出了家而作比丘,而且所问的是出家应该要修习的,你们是真净佛子,不但为自己修学而请问,而且为未来世众生。我当然把你们,犹如我的儿子罗睺罗一样的看待。你听著,记著,不要忘掉!如今为你们解说出家菩萨所修的观和行,以及四种无垢性的意义。

  辛二 解说  壬一 略观诸出家义  癸一 长行  子一 示出家菩萨观  尔时、佛告智光比丘:‘出家菩萨住如是心,常作是观:我得人身,诸根具足,从何处没来生此间?我于三界中当生何界?于四大洲复生何处?六道之中受生何道?以何因缘得离父母妻子眷属出家修道免八难身?庄严劫中过去千佛皆已涅槃,星宿劫中未来千佛未出于世,贤劫之中现在千佛,几佛如来出现于世,化缘将尽入般涅槃?几佛世尊未出于世,是诸众生根缘未熟,未闻正法?复于何时当来弥勒从兜率天下生人间现成佛道?于我身中有何善业?戒定慧学当有何德?过去诸佛皆已不遇,当来世尊得见不耶?我今现在诸凡夫地,三业烦恼何最为重?一生已来造何罪业?于何佛所曾种善根?我此身命能得几时?是日已过命随减少,犹如牵羊诣彼屠所,渐渐近死无所逃避,身坏命终生于何处?三恶道苦如何脱免?然我此身爱乐长养,念念衰老无时暂停,谁有智者爱乐此身?智光当知!出家菩萨常于昼夜如是观察,勿贪世间受五欲乐,精勤修习未尝暂舍,如去顶石,如救头然。心常忏悔过去先罪,安住如是四无垢性,一心修行十二头陀,调伏其心如旃陀罗:如是佛子是名出家。  这段文,即是第一明出家菩萨应如何安住其心,第二应修习如何观念。应自己观察:我们得了人身,而且又出家作比丘了,能听闻佛的教法;我们所得的人身是六根具足的,而且是善根具足的,与聋盲喑哑者不一样。我们在人生的历程上,应时时有这样真意的自觉:我们从什么地方来生到这人间?在三界之中生在那一界?这不是指死后应生在那一界,是说现前所生是那一界,依佛说,我们现前的世界是欲界。四大洲生在什么洲──南赡部洲;六道之中生在什么道──人道。因什么因缘而得脱八难,并辞别父母、妻子、眷属等来出家修学佛法?我们既然‘人身难得今已得,佛法难闻今已闻’,就应这样观于自身的。更进观三世诸佛:过去庄严劫中的毗婆尸诸佛已过去了;星宿劫中的未来诸佛还在未来;现在贤劫之中的释迦牟尼佛,化缘将毕而欲入涅槃了,纵然能遇著未来的弥勒诸佛而能够亲近他,但自身有什么善根?戒定慧三学之中曾有什么功德?过去的诸佛我因为没有善根,不能“得觇尊颜”,实在是大可遗憾的。但未来的诸佛能得亲近与否,这又在乎自修善根。应该基于佛的教法,舍离世间五欲之乐;不要如诸外人的贪求物质以及享受世间五欲之乐;我们已经是个脱免八难而出家作比丘的人,是修学佛法的人了!应常常以此观大千世界中的三世诸佛。我们,这苦恼众生住在凡夫地,被三业烦恼重重围绕,生生世世不知造了多少罪业,如果再不自振作,精进勇猛以修习佛法而忏悔罪业,不但已错过过去诸佛,未来劫的弥勒诸佛怕亦难亲近。如此,则人生结果是堕三恶道,成为难免的事了!想到这一点,固然要在因中种善根,现前也要真意向佛前忏悔,不然,生死大事到来,恶的果报渐渐接近,如羊被拉进屠场,走一步即与死神迫近一步。这就是人生的结果吗?少而壮,壮而老,老而死,可怜!人的智灵为肉体的奴仆了。我们要反正过来,能使此肉体为我正信正见的奴仆。出家菩萨应有这样的善巧观察,如仍然贪世间五欲之乐而忘掉了生死,不能安居出家生活,那可以快去返俗。当知生死大事,如顶上的石,如头上的火,多么地危险!印度古时,阿育王有个兄弟,毁谤比丘不信佛法,于是阿育王让他的兄弟做七天国王,享受人间应有尽有的快乐,七天之后就要杀他。他的兄弟因念死期迫近,无心享乐,唯忏悔已往的不是。因之、并不觉王位五欲之可乐,所以,出家比丘应谛观无常,忏悔过往的一切罪恶。作个完全的出家人,有安住四无垢性,修行十二头陀行的需要。十二头陀行者,一、衲衣,二、三衣,三、乞食,四、不作余食,五、一坐食,六、一揣食,七、阿兰若处,八、冢间坐,九、树下坐,十、露地坐,十一、随坐,十二、常坐不卧。若能这样刻苦耐劳的修行,则身心自然调伏。如旃陀罗的谦下,难忍能忍,这才是真佛子,是出家的男儿!

  子二 别释旃陀罗行  ‘智光比丘!以何义故说名真实修沙门行如旃陀罗?其旃陀罗每游行时,手执锡杖不敢当路,若人逼近振锡令闻。于大众中心行谦下不敢轻慢,被呵责时心无怨恨未尝加报,骂辱鞭挞默然受之。何以故?自知下姓不阶众流,以是因缘被嗔无报。智光当知!出家菩萨亦复如是,剃除须发形同婴儿,执持应器依他活命,身著袈裟如被甲胄,杖锡而行如持鉾槊,执智慧剑破烦恼贼,修婴儿行饶益一切,是故一切三毒利箭不入真实沙门之身。出家菩萨以三观门,修忍辱行,名真出家:观诸众生是佛化身,观于自身为实愚夫;观诸有情作尊贵想,观于自身为僮仆想;又观众生作父母想,观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萨常作是观,或被打骂终不加报,善巧方便调伏其心。以下别释旃陀罗义,即广明应当云何调伏其心之行门也。旃陀罗者,此云秽多;本经卷一所说之戌达罗种,即摄此旃陀罗也。旃陀罗行者,印度之习惯有四种种族之阶级:其最上者为婆罗门之教种(此云净行),其次是刹帝利之王种(此云王种),再次即吠奢之平民种(此云工商农),而最下者即此旃陀罗等之奴婢种。此旃陀罗在印度四种阶级之中,最为卑下,不但不能与前三种人有婚姻之往来,就是在通常道路和一切时,亦不能和前三种人接触,以为触之、视之即失其高尚尊贵也。因此,社会一般人之眼光,视旃陀罗为最下流;而旃陀罗自身,因久被轻视为下流,亦成为习惯而不知非。佛法中,对此四种平等,无论上自国王下至人民,凡出家者皆为佛子。婆罗门教之阶级最严,但后之新婆罗门教亦渐行平等也。又近时印度甘地之思想,亦崇平等;因甘地家族初为耆那教,耆那教即尼犍子之教,亦是阶级平等之宗教故。  此中所明旃陀罗行,即显初出家菩萨断除以前俗人所有种种憍慢贡高等之恶习,修行种种忍辱之行门,以调伏其虚妄之心。如旃陀罗人虽受世人之诟詈,或鞭打楚鞑,而毫无怨恨及报复之义。实则、并非世人看出家人如旃陀罗,乃初学菩萨自心谦下如旃陀罗,以旃陀罗无嗔性为譬喻耳。其旃陀罗以下,叙明旃陀罗与社会接触之情形。略言之,即旃陀罗种在游行时,手执锡杖,每逢路人即振锡作声以背来人,不敢接触他人也。心行谦下者,在大众之中,其心极为谦下不敢傲慢;所以不敢憍慢者,以是见他人尊贵自己卑下故。旃陀罗种,不但对人谦下,即他人鞭打呵责亦忍辱受之而不思报复。此即显明初出家菩萨,若能具有如是之心,方能堪受法教。又初受出家之形,于世间之一切都已舍离,故现在之身心与世间无争无贪,如大海大地能容纳一切水流和荷负万物,以及违顺境等不起分别也。何以故下,说明旃陀罗之所以如此者,是自知下姓故。智光当知下,正显初出家菩萨调伏其心之法门也。形同婴儿者,婴儿初出胎时,一切不能自主,皆随父母;一切见闻觉知亦不能有明晰之分别。而初出家菩萨亦如是,以前一切俗习皆已断除,入此出家范围如另换一人身,一切行止举动皆与前异,故犹如初生之婴儿也。应器者,即是饭钵,此云应量器,因人之饭量大小不同,故分大中小三种之饭钵而应人之度量也。依他活命者,即自己不作饭食,常行乞食,依他人而活自己之身命也。袈裟,此云坏色衣,即是衣之颜色,去世人之鲜艳美丽而为灰色衣也。鉾槊,是兵器,能御外人之侮;出家菩萨执此锡杖,降伏一切烦恼魔也。执智慧剑破烦恼贼者,剑能斩邪,菩萨以此智慧之光,观照自身之过恶而远离一切颠倒知见,即对破烦恼魔也。婴儿行,即修旃陀罗行也。出家菩萨下,即以智慧宝剑,常以三观观自身之过失而修忍辱行。三观者:第一、观诸众生如化佛一样,观于自身实为愚夫。故新菩萨对世人处处以恭敬不放逸心而作佛想,如华严经善财童子参五十三善知识是。第二、观诸众生作尊贵想,而观自身如奴婢等想。第三、观诸众生作父母想,而观于自如儿女等想也。出家菩萨下,总结新学菩萨若能作如是观,修如是行,虽遇打骂鞭挞之事亦不希加报也。其实、若能如是修忍辱行,无有贡高傲慢之形,世人恭敬之不暇,何有加辱害者!  新学菩萨必如是行者,因矫枉必过其正,而后方能恢复本相端正无斜。出家之法与世间法成相反之形式:如以前之六根向外对缘六尘之境,乃时时执著贪求颠倒分别;今出家以后,处处调伏其心反光自照也。所以、近来我主张新出家之僧伽,必使之先习持二三年之律仪,折伏憍慢贡高,降服世人之恶习。如铁条铸成精钢,必先在炉中经几次之煆炼而后方成法器。学佛之人亦如是,否则犹如污秽之瓶而贮醍醐,反致醍醐亦成为秽物也。

  子三 略明四无垢性  ‘智光比丘!汝等谛听!云何名为四无垢性?衣服、卧具、饮食、汤药,如是四事随有所得粗细称心,远离贪求,是无垢性。诸比丘等!以何因缘如是四行名无垢性?智光当知!诸佛如来三十七品菩提分法皆从此生,佛法僧宝常不断绝,是故得名为无垢性’。  四无垢性,以下当有广释。四无垢,即衣服、卧具、饮食、汤药,在此四种法上,出家之人能知足随喜,不生粗细等之分别执著,贪求追逐,故名无垢性也。此四无垢所以称无垢性者,因三世诸佛如来菩提分法,皆从此而生故;佛法僧宝亦依此无贪著而得不断绝故。三十七菩提分法者,即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所谓三四、二五、只七、单八,共成三十七也。此三十七法是生菩提之道路,断烦恼之洪炉,故名菩提分法也。

  癸二 重颂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智光比丘汝谛听,出家菩萨所应作。无缘大慈摄众生,犹如一子皆平等。发菩提心求正觉,应作三种成佛法。心常住四无垢性,当修十二头陀行,下心犹如旃陀罗。四威仪中作是念:十方无量诸菩萨,刹那刹那趣圣道,彼既修证我亦尔,如何流转三界中,恒居生死无量苦?我今是身住何界?六道轮回处何道?胎、卵、湿、化受何生?身、口、意业于何修?所造罪中何者重?三性之心何心多?如是微细观察已,大慈、大悲恒相续,大喜、大舍为先心,为有缘者说妙法。昼夜修心不暂停,如去顶石、救头然。念三观门常不离,观诸有情是佛身,唯我独处于凡类;一切众生等尊贵,我为僮仆居卑贱;世间众生同父母,我如男女行孝养。被他打骂不嗔嫌,勤修忍辱无怨嫉。四事供养心不著,是则名为无垢性。三十七品菩提分,及以如来果报身,如是殊胜无漏法,四无垢性为根本。不放逸行常修习,是名出家真佛子!菩提智种念念增,无漏圣道皆成就,速得超于无量劫,端坐华王法界中。福智二严皆圆满,无边劫海利群生,由无垢性皆成熟,证获如来常住果。  以下即重颂前义。智光比丘汝当知四句,颂明出家菩萨应作无缘大慈,而佛视众生犹如罗睺罗也。发菩提心求正觉六句,颂前文住四无垢性,修头陀行,行旃陀罗行之三种菩提分法也。十方无量诸菩萨十六句,即颂前文之出家菩萨观中,观三世诸佛,观我居何界、何洲等种种之观法也。三性之中何性多之三性,即善、恶、无记性也。大慈大悲等,即是四无量心也。如去顶石救头然十句、是重颂别释头陀中之三观门,如观生是佛观自是凡等也。四事供养心不著八句,颂四无垢性,若不贪著菩提道法及如来三身之无漏圣法,皆依此为根本而增长也。不放逸行常修习十句,总颂前文三种行门,若能不放逸修行,则菩提智种念念增长,以及成就圣道,速超无量劫海,坐华王座福利群生等也。菩提智种,乃依智种而言,因初发心菩萨菩提智虽未能现行,但此智种是刹那刹那增长,待至初地即能现行,十地后即圆满成就证佛之法身也。

  壬二 广说四无垢性  癸一 著坏色衣  子一 长行  ‘复次、智光比丘!出家菩萨于所著衣,不应贪著,若细若粗,随其所得,恒于施者为生福田,勿嫌粗恶,不得为衣广说法要,起诸方便与贪相应。世间凡夫为衣服故非法贪求,造不善业堕于恶道,经无量劫不遇诸佛、不闻正法。受苦毕已复生人间,贫穷困苦、求不得苦,昼夜逼迫,衣不蔽形,食不支命。如是众苦,皆由先世为衣服故多杀生命造种种罪。出家菩萨即不如是,随其所得不嫌粗恶,但怀惭愧以充法衣,得十胜利:一者、能覆其身,远离羞耻,具足惭愧,修行善法。二者、远离寒热及以蚊蝇、恶兽、毒虫,安隐修道。三者、亦现沙门出家相貌,见者欢喜远离邪心。  四者、袈裟即是人天宝幢之相,尊重敬礼得生梵天。五者、著袈裟时生宝幢想,能灭众罪生诸福德。六者、本制袈裟染令坏色,离五欲想不生贪爱。七者、袈裟是佛净衣,永断烦恼作良田故。八者、身著袈裟罪业消除,十善业道念念增长。九者、袈裟犹如良田,能善增长菩萨道故。十者、袈裟犹如甲胄,烦恼毒箭不能害故。智光当知!以是因缘三世诸佛、缘觉、声闻,清净出家身著袈裟,三圣同坐解脱宝床,执智慧剑破烦恼魔,共入一味诸涅槃界’。  佛法发源在印度,印度偏于热带,故佛在世时,因地土之宜,在律仪中只许常持三衣,余皆舍去,以不需故,亦免贪著故。但佛法传至中国,中国是在近寒带和温带之内,故此三衣之制,在中国势有所不能。佛亦曾说因地土气候之不同,可随增百一什物,然要以不贪著为主旨也。科文中之“著坏色衣”,依要义而立此名。复次智光下,广释衣服无垢性。出家菩萨对所著之衣,不能生贪求想,不能生分别粗细好丑想,随顺施者之物勿嫌粗恶,以增施者之欢喜心而令种福田也。不得为衣至与贪相应者,即警诫之词:出家菩萨不能以贪心而求衣服,不得为衣服而说种种巧便之法门令施者施衣也。世间凡夫下,即显贪求之过失以规诫新学菩萨。世间之人,为贪求衣服故造业受报,轮回五趣,受尽种种苦恼,而不得值遇诸佛;又为贪求衣服故聚集金银,互起争斗、杀害、盗贼惨酷之相,使现时亦不安宁。但如是众苦,皆依贪为本。出家菩萨对于衣服四事,随得随喜,不生贪著,故无如是众苦之果报也。但怀惭愧者,为惭愧心而需要衣服,以遮体故;为惭愧心而不嫌好丑衣服,以免贪著故。得十胜利下,因怀惭愧心以充法衣,故能得十种胜利也。十胜利者:第一、即远离羞耻以覆丑形之胜利;第二、即远离寒暑以背蚊虻之胜利;第三、即以著三衣显沙门相之胜利;第四、即袈裟衣相,有利他有情上生梵天之胜利;第五、即著袈裟时能灭自身众苦之胜利;第六、即以袈裟之恶色,远离五欲火坑之胜利;第七、即袈裟为三世佛衣,能作众生良福田之胜利;第八、即身著袈裟,得消罪修善之胜利;第九、即袈裟犹如福田,能增长菩萨道之胜利;第十、袈裟犹如甲胄,能使外魔不能加害之胜利。智光当知下,即叙明因有此十种胜利,故三世诸佛等同著袈裟,即能同得解脱也。三圣同坐解脱宝床者,即是诸佛、缘觉、声闻同证无余涅槃,同得解脱烦恼,同入一味诸法实相之理也。

  子二 重颂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智光比丘应善听!大福田衣十胜利,世间衣服增欲染,如来法服不如是。法服能遮世羞耻,惭愧圆满生福田;远离寒暑及毒虫,道心坚固得究竟;示现出家离贪欲,断除五见正修持;瞻礼袈裟宝幢相,恭敬生于梵王福;佛子披衣生塔想,生福灭罪感人天;肃容致敬真沙门,所为不染诸尘俗;诸佛称赞为良田,利乐群生此为最;袈裟神力不思议,能令修植菩提行;道芽增长如春苗,菩提妙果类秋实;坚固金刚真甲胄,烦恼毒箭不能害。我今略赞十胜利,历劫广说无有边。若有龙身披一缕,得脱金翅鸟王食;若人渡海持此衣,不怖龙鱼诸鬼难;雷电霹雳天之怒,披袈裟者无恐畏。白衣若能亲捧持,一切恶鬼无能近,若能发心求出家,厌离世间修佛道,十方魔宫皆振动,是人速证法王身。  初,二十六句,乃是颂前文之十种胜利,和不为世间衣服而增欲染也。大福田衣十胜利者,衣有三种:第一、僧伽梨,此云众聚时衣,即大衣也。为众说法,能增长众生之福田故。第二、郁多罗僧,此云上衣,因诵经礼拜时用故。第三、安陀会,此云中著衣,即服务衬体所作之衣也。又三衣者,依衣之条数而分别之:如五条为安陀会,七条为郁多罗僧,九条为僧伽梨;因此又名五衣、七衣、大衣也。若有龙身披一缕下,即赞衣之功德。龙身披一缕者,昔时有诸龙王,因有金翅鸟吞食之患,求佛哀愍,佛赐一袈裟与之,各龙得分丝缕,即免吞食之患也。白衣若能亲捧持者,白衣自身虽不能亲著袈裟,但能亲自捧持,即得福无量远离邪魔也。若能发心求出家四句,是赞叹发心出家之功德,连十方魔众都生怖畏及魔宫振动,速证法王身也。

  癸二 常行乞食  子一 长行  ‘复次、智光菩萨!出家佛子常行乞食,应舍身命,不断是心。所以者何?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是以乞食利益无穷。汝等当知!出家菩萨常行乞食,有十胜利。云何为十?一者、常行乞食以自活命,出入自由不属他故。二者、行乞食时先说妙法,令起善心然后自食。三者、为不施人发大悲心为说正法,令起舍心而生胜福。四者、依佛教行增长戒品,福德圆满智慧无穷。五者、常行乞食,于七、九慢自然消灭,众所恭敬是良福田。六者、于乞食时,当得如来无见顶相,应受世间广大供养。七者、汝等佛子随学此法,住持三宝饶益有情。八者、于乞食时不得为求饮食起希望心,赞叹一切男子女人。九者、行乞食时须依次第,不应分别贫富之家。十者、常行乞食诸佛欢喜,得一切智最为良缘。智光菩萨!我为汝等略说如是十种利益,若广分别无量无边。汝等比丘及未来世求佛道者,应如是学’!  世间最要之事业,即是饮食、衣服,而饮食尤为最胜,因有情皆依食住故。同时、制造和烹饪此饮食等事,最为麻烦而不可稍懈之工作,所以佛制出家比丘,在饮食所必需之事业上,乃令常行乞食以资身命而免麻烦。但佛法传至中国,因随地方习惯之转移,此乞食之风未通行于中国;如现时之锡兰等处,仍有此比丘常行乞食,而表显佛法住持之相也。  进言之,此常行乞食之事业,非特减灭出家人之贪心,增上道业之胜进,以及令诸有情种福田也。根本之要义,实是出家人将佛法灌输于社会,接近人民最妙之机会,亦是实行佛法之游行教化,与社会教育之妙法也。所以,佛法在中国,虽无乞食之形式,但在大众吃饭之时,要举行一种与社会人群有利益之表现,以显明佛法中乞食之相与说法利益之事也。智光菩萨至利益无穷者,明出家菩萨应常行乞食以资身命,何以故?一切有情皆依食住故。皆依食住者,佛说食有四种:一、段食,有分段故,有一定之限量而又数数食故,故名段食。此即欲界有情所食之饮食也。二、触食,以触为食,如前五识触五尘等。三、思食,以思愿为食,如第六识之希望心。此二通色界有情之饮食,因触禅悦而为食故,闻法欢喜而为食故。四、识食,即第八识受前七识熏习而增上业种,由此业种即得受持身命,故名识食,即依执持为食也。此识食,通为无色界有情之食。此四食义,欲界有情全具;色界具三,无段食故;无色界唯后一也。汝等当知下,明常行乞食有十种胜利。十胜利者,第一、出入自由之胜利。第二、说法利他之胜利。第三、为不施人说法生福之胜利。第四、依佛教行增自福慧。第五、消灭傲慢,众所恭敬,令众生福之胜利;因世人执自所有,生憍慢故。七九慢者,“七慢”即一、我慢──恃已凌他,二、慢--同德相傲,三、过慢──于同争胜,四、慢过慢──于胜争胜,五、增上慢──未得谓得,六、卑劣慢──以劣自矜,七、邪慢──不礼塔庙等。九慢者,即是我、有、无,各具有胜、等、劣之三慢,合共为九。此胜、等、劣三慢,皆为上、中、下,或中、上、下慢法之不同。然以七慢中之慢、过慢、卑慢摄之也。第六、能得如来无见顶相之胜利。无见顶相者,因如来之顶无有人能见之;修忍辱三昧息除憍慢,即能得之,因如来因地亦从忍辱中修得故。第七、学佛教法,获得住持三宝与利益有情之胜利。第八、为乞食事,不得赞叹男女等之胜利。第九、次第乞食,获得平等无分别之胜利。第十、诸佛欢喜,得佛增上缘智之胜利。智光菩萨下,即略结十种胜利,劝修奉行也。

  子二 重颂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智光菩萨汝谛听!出家大士应离贪,当发出世修行心,乞食头陀为根本。凡夫住于有漏食,圣者悉依无漏食,有漏、无漏诸圣凡,一切无不依食住。我为汝等诸佛子,开演出世二利行,三世如来所称赞,乞食功德有十利:偏称此行最为胜,出入自在无系缚;先令施主发初心,令趣菩提然后食;为除悭贪说妙法,能趣大舍无量心;依大师教行乞食,增长无量诸梵行;七、九种慢自除灭,为诸人天所尊敬;如来顶相不可见,转妙法轮化十方;尽未来际传此法,令不断绝三宝种;若为饮食起贪心,不应赞叹诸男女;起大慈悲平等意,不生分别贫与富;清净乞食佛所赞,一切种智从此生。三世如来出于世,为诸众生说四食,段、触、思、识为其四,皆是有漏世间食。唯有法喜、禅悦食,乃是圣贤所食者。汝等厌离世间味,当求出世无漏食!  智光菩萨汝谛听四句,明出家比丘离贪欲想修出世行,以常行乞食头陀行为根本也。凡夫住于有漏食四句,颂明食之重要,无论凡夫、圣人皆依食住。有漏食者,即欲界有分段之食也。无漏食者,即禅悦与法喜为食也。我为汝等诸佛子二句,明如来悲愍有情,特开乞食法门,俾得自他之两利法也。三世如来所赞叹二十二句,重颂前文十种胜利。大师者,即世尊也。三世如来出于世八句,别明段、触、思、识为有漏食,法喜、禅悦是无漏食;以及劝诫新学菩萨,厌离有漏食而欣求无漏食也。

  癸三 服所弃药  子一 长行  ‘复次、智光菩萨!出家佛子于诸医药不应贪著,若有病时,他煎药已所弃舍药,诃梨、毗梨及阿摩勒,取是等药即应服之,乃至一生服所弃药,于诸药等常生知足,如是名为真实沙门。出家佛子恒服弃药,是人获得十种胜利。云何为十?一者、为求药草,不近他人,永息贪求,安住正念。二者、不净观门易得成就,出世之心能得坚固。三者、于诸珍味恒不贪著,速证正智餐禅悦味。四者、于诸世间一切财物,常能知足早得解脱。五者、不近世间一切凡夫,亲近出世清净善友。六者、由不嫌恶诸弃药等,于粗饮食亦得解脱。七者、于所重药永不希望,一切世间无不尊故。八者、速能调伏诸烦恼病,证得如来常住法身。九者、永断三界一切烦恼,能疗众生身心重病。十者、能顺佛教修菩萨行,福智圆满得大菩提。智光当知!我为汝等略说弃药十种胜利,如是妙行,去来现在出家菩萨皆共修学。汝等应当为诸众生演说流布,无令断绝,即为如来广设供养;世间所有财敬供养所不能及。于菩萨行不复退转,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此明出家学佛者,对于医药方面,亦不应贪著上妙美好者,应当服人所弃之药,始能知足,方堪称为真实沙门。盖世间人自有身以来,皆不离于病患之中,特不自觉耳。若以佛法观之,则吾人由少、而壮、而老,皆未尝离于病苦,即所谓众生有四百四病常缠于身。但众生于此微细之病不能得知,亦不觉其难受,必要到身不调适至不能支之时,始认病苦发现,此亦众生之迷昧也。欲于此五蕴、四大和合之身而离病苦,是不可能之事,设能离去者,则不复是五蕴、四大和合假身,而是由修六度万行无数劫所证得金刚不坏身矣。此身体性真常清净安乐,则不同于不净之五蕴也。我国之羽客道士,常以烧丹炼药,欲求身体之健康而长生不老,此亦所谓迷谬之甚者。故初出家佛徒,不应如彼羽客者流,欲求长生不老,觅采药物。所依之根身,既同是五蕴四大和合之假身,则自不能免于众苦,故亦须有医药疗治。为求道业,不能不假此虚伪之身以修学,故医药亦是不可少之事;但不必如世人之逐逐于名医上药。设于此而心为形役,则无始来之烦恼习气如何除耶?既不能除烦恼习气,则佛陀之无上道业如何可期?故佛谆谆教诫,不应贪著于上妙医药者,亦此意也。他煎药已所弃舍药者,谓于有病时,但取他人已煎过之弃药,服之以治己身之病苦,乃至一期生中亦复如是。然所弃之药,非是完全取而服之者,但择其通常知其治何病者,更取诃梨、毗梨、及阿摩勒等果和而服之是也。诃梨,即诃梨勒,此言天主将来,为印度五药之一。其大如枣,可以随附诸药而疗病者,如我国之甘草然。毗梨又言毗梨勒,亦是果类之药,平常亦可食之。阿摩勒,亦译庵摩罗,此言无垢,亦是药果之一,此所弃药,非但佛令出家佛子如是,即我国之药店,亦有以被弃之药而制丹丸者,其价低廉以合于贫苦人民之用。或此所弃之药,亦不定指煎过者,即平常价值低廉之药品,为一般好贵重药之所不欲者,亦得名为弃药。出家佛子取而食之,亦是适宜之事。因出家学佛者,向来刻苦耐劳,对于病苦原不多有;偶有病时,亦不需何珍贵之药,但稍服药即能除病。  十种胜利,明服弃药之利益。一者、贪求之人,对于何事皆必欲好,如是则其心常在妄念中而有所求,必须趋于大富长者之门不惮其纷扰,而服弃药则不然,或于道路亦可得之。二者、明不贪著于上妙之药,则其对于宇宙人生之观察亦甚明了;世间有为之法皆不净者,因能观察所服之药不净;药既如是,一切皆然,则于厌世之心愈切而出世之心亦愈坚。三者、若贪著世间珍味,则其定业不成。而实珍味云者,亦不过不净之物耳。今既能服弃药,则对于世所谓珍贵者亦如污秽耳。唯有正智是求,正智具得,禅悦充满。正智,近则根本、后得智,远即如来之一切种智。禅悦食,谓修静虑者入于定也;其境界有不思议之快乐,即以此快乐而养其身心,故云禅悦食也。四者、因能服弃药,则其染心易除,虽或有供其财物者,亦能知足。夫如是则解脱易成,而早离生死烦恼之縳。五者、既能服于弃药,世间一切凡夫之贪染驰求常远离之,以免生我之贪染,则对于出世之清净善友亦能相亲相近也。六者、出家佛子于所弃之药,尚能不嫌以服饮之,何况于饮食之粗细而欲计较耶?唯其如是,则于饮食方面亦得解脱。如观苦空等法,则能由此悟入。七者、出家佛子于药草既不希求美好,则于一切诸物亦必能看淡;有坦白皎洁之品格,安得不为世间之尊崇耶?八者、世间有情于五蕴、四大之假身,看得非常珍贵以求其康健,则于烦恼不特不能调伏,且能增盛。出家佛子能觑破五蕴假者,则烦恼易伏而法身易显矣。九者、以此服弃药为基础,将来一切烦恼断除,不特无有身病,而无始以来之烦恼病根亦永灭无余。十者、众生之所以在迷者,即是不随佛教化而修菩萨行,故于一切皆贪染不舍。能随顺佛说者,则不如是。即以服弃药而论,以能少欲知足故,便能广积福德智慧,以成就佛果菩提之资粮;待其功德圆满,则成佛无疑。大菩提,是觉之至极者,本与大涅槃无二。若强分别,则可以涅槃为无始本具之体性,而大菩提是由无数劫修积福德智慧而得成之业用,即以此业用而显现庄严本具之涅槃。佛说此十种利益,不特是今始说,即三世如来皆说此法,亦是三世菩萨所共修学。并嘱智光菩萨流布世间,即是以法供养胜于以财供养如来而速成佛果菩提也。

  子二 重颂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智光比丘汝善听!出家所服无垢药,菩萨妙行此为先,众生有病如己病。以大悲恩救众苦,复用慈心施安乐,最上妙药与他人,前人所弃而自服。菩萨不择贵贱药,但疗众病令安隐,取他所弃之余药,饮服以充治所疾。取他弃药有十利,三世如来共称赞:虽求医药不近他,永息追求住正念;不净观门易成熟,而能远作菩提因;不著甘味离诸贪,当求法喜、禅悦食;于世财宝能知足,获得无漏七圣财;舍彼凡愚不共住,亲近圣贤为良友;由是不嫌众弃药,亦于饮食断贪求;珍膳妙药不希望,世间所以咸尊重;能疗身心烦恼病,悟得真如法性身;永断三界诸习气,证得无上真解脱;能顺佛教趣菩提,福智圆成报身果。汝等佛子皆修学,当坐金刚真道场。  此中初三颂,是颂长行复次智光菩萨至真实沙门等文,并有增润之文义。次五颂半,颂出家佛子至十种胜利等文,可如其次第而分配之。七圣财者,即信、戒、闻、惭、愧、舍、智之七种,是出世圣人之所具;具此不为世间生死烦恼之所穷迫,如世间财宝之买物能自在随意,故名七圣财。悟得真如法性身,颂长行证得如来常住法身。证得无上真解脱,颂长行能疗众生身心重病之变化身。报身,是福德智慧所圆满而感得者。后半颂,颂长行智光当知至正等菩提等文。

  癸四 住阿兰那  子一 长行  ‘复次、智光!出家菩萨远离喧闹,住阿兰若,修摄其心,无量千岁以求佛道。三世如来,离诸喧闹寂然闲居,万行增修证菩提果。缘觉、声闻一切贤圣,证得圣果亦复如是。其阿兰若有十种德,能令证得三菩提果。云何名为十种胜德?一者、为得自在住阿兰若,四威仪中不属他故。二者、离我我所名阿兰若,于树下时无执著故。三者、于卧具等无所爱著,由斯当卧四无畏床。四者、阿兰若处三毒微薄,离贪嗔痴所缘境故。五者、乐阿兰若修远离行,不求人天五欲乐故。六者、能舍喧闹住闲寂处,修习佛道不惜躯命。七者、爱乐寂静世间一切事业易得成就,无障碍故。八者、世出世间一切事业易得成就,无障碍故。九者、阿兰若处是三昧空,能得百千大三昧故。十者、清净如空以为舍宅,心无障碍得大智故。智光当知!阿兰若处有如是等无量功德。以是因缘,出家佛子誓舍身命,不离山林,若为听法、供养病人、师僧、父母出阿兰若入聚落中,宜速还归于兰若处。若有因缘未得归者,应作是想:今次聚落犹如山林,所得财物虚假如梦,若有所得不应贪著,如是佛子是摩诃萨。  此明出家佛子应在寂静处修学以求佛果。阿兰若,此言离喧闹处,即离去城市热闹嚣尘之处,处于山中林下寂静之处。科目所云“阿兰那”者,亦即阿兰若,不过“若”与“那”音之轻重稍有别耳。盖出家佛子不应求于上妙之卧具房舍,若于此有所贪著,则对于道业不易成就。唯其能远离嚣尘之处,住于山中林下,以修摄其心乃能成就禅定。故能处于阿兰若者,则其定业易得成就。平常之人,虽偶尔一时乐处寂静之处,但未及半日,则其爱热闹之心又从不耐寂静中生,故此山中林下之生涯亦非易事。出家佛子即能耐苦于此山中林下,若无正所作为,则亦无何益处。故必须要具三种条件,要有深固正信之心,由此信心更进而具足正戒、正见,如是始堪住于阿兰若。故古德谓“住山亦要有住山之本钱”。设不如是,但如一般隐逸之流,则非佛陀所许,而似阿兰若品中所谓之野兽无异。三世如来至亦复如是者,明三世如来及缘觉、声闻诸圣贤众,皆是离于喧嚣之处,而证各自所证之菩提。住阿兰若之功德者,一者、住于空野之处,于行、住、坐、卧,皆是自在之仪范,不因他人当面而始郑重其身心。设因他人而起,即是属他。处于阿兰若者则不然,因坚固之道心已足,则其一举一动无不合于轨范,故能自在也。二者、平常人每于五取蕴执之为我,于资生卧具等执为我所,而住阿兰若者则不然。因他宿旷野之树下或岩窟之处,则无有我所而为执,既我所无则我亦不生;故佛世时命比丘不得在树下三宿,盖恐其久则生我所见也。三者、既能离于我我所,则于卧具等皆不爱著而烦恼亦渐薄,于是则可卧四无畏之床座。四无畏,即是如来登座说法之时,具足如是四种无畏之心:一者、“一切智无所畏”,因佛是正遍觉知之人,无有再能胜者,故无所畏。二者、“漏尽智无所畏”,因佛是断尽诸漏者,不为有漏法之扰动,故无所畏。三者、“说障道无所畏”,因佛于外道邪师众中说正法道,不为邪师外道所障,故无所畏。四者、“尽苦道无畏”,因佛为众生说苦谛之法令其出离,故无所畏。──上是佛之四无畏。四者、住阿兰若者与尘市间隔,则其贪嗔痴之心不易现行,由于离所缘之境,故其毒害亦可渐能减轻。五者、住阿兰若,能修超欲界人天之法,既能修超欲界人天五欲之法,则必能得上界之禅定,乃至能得出世间闻思修慧者。六者、出家佛子之所以要远离喧嚣城市而处于空旷闲静之处者,是欲求无上菩提,故不顾其身命之危险,非如彼隐逸者流而受安逸快乐也。七者、能住于阿兰若,则其所受之境静,境既静而心亦静,心境俱静则禅定易生。及得到禅定,则于世间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何事而不可为?何恶而不可对治?八者、前既能于世间一切事业成就,今即以此世间一切事业而为基础,进而作出世间一切事业。故世出世间一切事业其易于成就者,皆住阿兰若之力也。九者、阿兰若处如虚空之含藏万物,一切万物莫不包含于此虚空;而阿兰若则是含藏三昧之虚空,故百千三昧皆可于此阿兰若而得。三昧,即是定心,谓其寂静而不浮散也。百千三昧者,言学佛之人于阿兰若中所修之行门,各有所不同,故三昧之差别有多种。如修念佛法门者,则所得之三昧为念佛三昧;而专持陀罗尼者,则所得之三昧为陀罗尼三昧;其他亦然。十者、住于阿兰若,不特以阿兰若而为舍宅,且亦以十方虚空而为舍宅。因处于阿兰若空旷处,则其心充满十方虚空而无障碍,故以空为宅舍也。智光当知至不离山林者,结上所明住阿兰若之功德,无论如何,出家佛子不应舍离。若遇有特别因缘,亦可暂离于阿兰若处,如听法、供养病人,乃至师僧、父母。因听法,一方面是增进自身之学识道业,一方面是圆成法会,故暂离阿兰若不妨。又如出家病人,亦是应当扶持者;设有世俗无依怙之病人,亦应加以救济,故暂离阿兰若亦不妨。对于父母师僧等,有重要不得已之事,即暂离阿兰若亦不妨。如要供养大众,或为师长服务,或多年未见父母,或父母有病患及丧亡等事,亦不妨暂离阿兰若而去──古德有因出家后父母遭特别因缘,以致无人侍奉,亦不妨与父母同处;但此是就一人独处而言,非是大众之中──。但于事毕,则仍速返阿兰若处。即或有特别因缘,不能速返阿兰若处,则应作观想:虽处于五欲之聚落,亦等于住阿兰若无异;对于财物方面,无贪恋染著之心,如是得名出家菩萨。  此经中所明出家修学,皆是有次第者。本来专讲阿兰若行,在后面之阿兰若品。此中是明出家学佛者,不可贪著染爱衣服卧具等也。世人往往在房屋等上求种种庄严,其贪求心无有厌足;而出家人不但不求其美好,甚而至于不要,故出家佛徒之生活直可不成问题。而世间一般人则不然,他全副精神皆集中于事物之善好而要胜人,以致贪求不餍,其生活遂成为最严重之问题也。然此种问题,不过是各人追求于物欲之享受,乃至渐扩充其欲壑无有已时,于是互相增长贪焰而成个人与个人、社会与社会、国族与国族互相争斗之现象。故此中所讲之四无垢性,若能以之而实行,则对于不可解决之生活问题,不特容易解决,且亦不成问题也。  此厌舍、无垢性二品,正就出家之戒法而论;正式明阿兰若,则是由戒生定也。对于此阿兰若,前年我于此讲有理想中的僧制大纲。大意是:初出家二年中,必须修学僧团律仪生活,然并不是读诵条文,是要修学实行而养成有规模之人物,此又须先从沙弥律仪做起,虽沙弥十种戒条易于诵读,而实行则难。从前鸟窠禅师对白居易云:‘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白居易答他:‘此三岁孩童都道得’。而鸟窠禅师谓:‘三岁孩童虽道得,八十老翁行不得’。故要养成实行律仪生活,须在警策丛林去住;因此警策丛林,确能养成有威仪之人物,能将其旧有之习气革除。在此二年期满之后,再入普通教理院四年,高等教理院三年去研究教理,以养成具足正见之胜解。于此七年中具正见之胜解后,再经过阿兰若之生活以修习止观禅定。然在山林中修习止观禅定,尚需要有善知识长老之指导,故欲成为住阿兰若之资格,要经以上之九年。再于此阿兰若经过三年,共十二年后,始得名为真实之僧伽份子,而具正信、正戒、正见、正定者。此之十二年为学僧,或是比丘僧之时期。经此十二年后,作宏法利生之事业,即是菩萨僧或职僧之时期。于此再经过宏法利生之事业若干年后,即是贤圣僧或德僧之时期。故在根本佛法上讲,初出家时不能离开亲教师阿阇黎之教授;必须若干年之后,始能自己修学,否则正信、正戒、正见不具足,亦不过盲修瞎炼而已。

  子二 重颂  尔时、世尊而说偈言:‘远离喧闹处寂静,此是神仙所居处。三世菩萨求菩提,于兰若中成正觉;缘觉、声闻诸圣众,亦于此处证菩提。住阿兰若获十利,能令证得三乘果:自在游行如师子,四威仪中无系缚;山林树下圣所乐,无我我所名兰若;衣服卧具无系著,坐四无畏师子座;离诸烦恼名兰若,一切贪爱无所著;常居物外厌尘劳,不乐世间五欲乐,远离愦闹寂静者,弃身舍命求佛道;能住寂静无人声,于诸散乱心不起;世出世间诸善业,心无障碍皆成就;由是兰若为根本,能生百千诸三昧;以大空寂为虚空,行者身心无障碍。具足如是十胜利,是故众圣常居止。智光汝等诸佛子,若欲速成一切智,乃至梦中莫舍离,阿兰若处菩提道。我灭度后发心者,而能住于兰若处,不久当坐宝华王,证得法身常乐果’。  此中初半颂,是颂长行复次智光至以求佛道等文。神仙所居者,明此清净之地,为世俗人不到者。次一颂,颂长行三世如来至亦复如是等文。次半颂,颂长行其阿兰若至三菩提果等文。次五颂,颂长行十种胜德等文,可次配之。次半颂,总颂住阿兰若十种胜利。次二颂,颂长行智光当知至是摩诃萨等文。宝华王者,即是成佛所坐之宝座。如佛说法时,不特佛坐宝莲华座,即一切菩萨承佛力亦得坐也。

  庚三 说法获益  辛一 会众现益  尔时、世尊说是法时,无量百千初发心者,于无上道得不退转。时智光等诸菩萨众,得陀罗尼,具大神通。百万人天发菩提意,悟三解脱。  此明佛陀法会中现在听法者所获之利益。此中有三种获益不同:第一、即是但发菩提心而未于佛前出家者,于无上道得不退,即具足信心而不退转。第二、即智光等出家菩萨,得陀罗尼,具大神通。陀罗尼,此言“总持”,即总一切法义持之而不失也。神通,是六通之一,即是神境通。此通能飞行自在,大小随意。或亦可说六神通。第三、亦是发菩提心,而所得益则是悟入三解脱。三解脱,即是空、无相、无愿三解脱法门。

  辛二 佛记当利  尔时、如来告诸大众:‘若有净信善男子、善女人,得闻如是四无垢性甚深法门,受持、读习、解说、书写,如是人等所生之处遇善知识,修菩萨行永不退转,不为一切诸业烦恼之所扰乱,而于现世获大福智,住持三宝得自在力,绍继佛种使不断绝。命终必生知足天宫,奉觐弥勒证不退位,龙华初会得闻正法,受菩提记速成佛道。若欲愿生十方佛土,随其所愿而得往生,见佛闻法,究竟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是佛记当来众生得闻是经而流通者所获之益。四无垢性,即是上面所明衣服、饮食、医药、卧具等文。受持、读习、解说、书写,为十种法行中之四,尚有供养、施他、谛听、讽诵、思维、修习之六法行,此中从略也。本经于观心品之前,以菩萨行位分之,则可为三种段落:如从最初报恩品为妙德长者等一般在家凡夫说法,即是劝其发菩提心而正信。其次、从报恩品下为智光长者重颂报恩义理,及明出家胜利,出家已应如何舍离贪染而修戒法,以讫于无垢性品皆是;此则正是明发菩提心已而修习十信心位。此下从阿兰若品以讫功德庄严品,正明由戒而修习禅定,乃至出世无漏闻、思、修慧等法,其位则是十住、十行、十回向位,即是菩萨初阿僧祇修习时期。在十住之前,皆是未预三阿僧祇之数者。然此三段落中,皆地前之凡夫未得入圣位,故于每一会之末,皆有记其上升兜率内院亲近弥勒菩萨及往生十方净土等;第三会功德庄严之末,即无生十方之文。此因地前凡夫未证得圣位者,未曾感有实报之净土,故皆要依佛菩萨之刹土而住;在地上之菩萨,则自感有刹土,则不必往生亦能依自身之刹土而住。此中上升兜率内院亲近慈氏虽同,而佛记其成佛之迟速,则有三种之不同:如报恩品妙德长者第一会中,佛记众生流通之益,则是“龙华三会,当得解脱”。而第二会从报恩品以讫无垢性品,是智光长者闻佛说报恩之法而发心出家持戒,其所记众生流布经典之益,即是“龙华初会得闻正法,受菩提记速成佛道”。而其第三会中记众生之益,则是“于当来世大宝龙华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此亦可以证知其得益之浅深也。至第二阿僧祇劫,由加行位入见道乃至八地,为菩萨第二阿僧祇劫修习时期。由八地以至金刚后心之妙觉位,是菩萨第三阿僧祇劫修习时期。

  戊二 离欲定之趋上界法──十住  己一 住阿兰若  阿兰若品第五   这是属于离欲定之趋上界法。上界者,可以包括色、无色界乃至无漏界之佛界,许多不同的界地的区别。前面讲过的厌舍品和无垢性品,是出家戒之超欲界法,而上界则有离欲的禅定。离欲,即根据出家戒而更进一步的已出离欲界的心境,这便可证实有离欲定的作用与实质。定,谓心专一境而不散动,是一种心所有法。梵云三摩地,此云定,或曰等。等有“等持”、“等至”、“等引”三种意义:从等持来讲──梵云三摩地──通于定散二心,故通于欲界,以欲界亦可有住心一境的作用,曰“未至定”。等持通欲界,所以比较来得宽些。从等至来讲──梵云三摩钵底──是唯定而非散,但通于有心和无心定。若有心定,则以心离昏沉与掉举而为平等,以定力得至此等,谓之等至。若无心定,则约定中依身大种平等而名为等至。如唯识述记云:“在定定数势力,令身心等有安和相,至此等位名为等至”。因在定中能使身心平等安和谓之等,而定能令至此平等位,所以名之曰等至。从等引来讲──梵云三摩呬多──在定心专注之性曰等,依定力而引生此等,故名等引。如唯识述记云:“言等引者,一引等故名等引,谓身心中所有分位安和之性,平等之时名之为等,此由定力故此位生,引生等故名为等引”。但举一“定”字,即包括有上面的三种意义。后面两种意义为特别,唯定非散,这是欲界没有的,是已离去欲界而超乎欲界之上的。第一种可以通于散心及欲界。  复次、欲界与上界不同之特点,在有阴阳性──男女性。不惟欲界的动物有阴阳性,植物、矿物以及空中的电皆有阴阳性。根据阴阳性的中国儒学,根本没有超欲界之法可言。但是老庄的道家者流,颇有超欲界法的意味,因为也有出家修行的观念,故有超过阴阳性的可能──这便是超欲的阴阳性法。阴阳性的世间──欲界之法,是相对的,是矛盾的,是没有统一性的。如男性非完全是男性成熟的结果,女性亦非完全是女性成熟的结果;男性或女性,都是由男女二性和合而成的结晶。推至万物的极微,也是父母二微和合而成的子微。一个团体内之成分,极其复杂,有反与正的二性,互相冲突而又包含在团体的成分里。乃至一粒微尘或易经所谓“太极”之类,都是一团的矛盾性,不调和性,冲突性,不平稳性,不纯粹性,不统一性。各种不同的性质,差不多都包罗在内而使其互相排荡了。然而上界不然,因为定心成熟了的上界,心的观念统一了,精神界得到和平。所以、定心相应的精神界,是平稳、纯粹、和平、统一之域。若想成就精神的安定,要把欲界世间各种的纠纷的性质,完完全全的打破得粉粹,心净如虚空,无丝毫的障碍,这即是离欲定的效力。上面曾讲过,将离欲而未离欲之间有“未至定”;此定发展的趋向,在于初、二、三、四禅天,乃至有扩进到空无边处……灭受想定、无漏界等的可能,是前进不是后退,完成出离欲界法的作用。在此将离欲而未离欲间,便是创造超人的人生关键──这便是此下阿兰若品和离世间品的内容。

  庚一 常精进疑问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常精进,承佛威神,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阿兰若处是菩提道场,若有发心求菩提者,不应舍离阿兰若处。是兰若中有多众生,虎、豹、豺、狼、毒虫、恶兽乃至飞鸟及与猎师,不识如来,不闻正法,又不敬僧,此诸有情,无复善根远离解脱,何故如来令修学人住阿兰若速得成佛?惟愿世尊为诸众生分别解说,决疑令喜,发菩提心使不退转’!  摩诃萨者,是大菩萨,此名通于入地以上或入初住以上。常精进,恒常精进不休息而无有厌倦的状态,即六波罗密中之第四波罗密。精即是精纯,进是退的反面。精进,是百法中善心所之一,勇猛修善法而断恶法的心理作用。唯识论卷六云:“勤谓精进,于善恶品修断事中勇悍为性,对治懈怠满善为业”。辅行卷二云:“于法无染曰精,念念趣求曰进”。弥勒上生经疏卷下云:“精谓精纯,无恶杂故;进谓升进,不懈怠故”。所以、凡是善法已生者令增长,未生者令生;恶法已生者令断,未生者令不生。以平常的“迷惑”、“觉悟”而言,觉悟令增进,迷惑不使他杂入其中。若精纯向上不休不息无有厌倦,才有常精进的德。平常各种颠倒的勤勇于世间五欲之法,决不能名曰精进。  据常精进的设问看来,因为无垢性品最后略略讲过住阿兰若者有如是的功德,难免引起听闻者不少的误会,以为住阿兰若就可以成菩萨道。所以不得不再恳请佛,辨明住阿兰那的主要点,非同一般的身处山林者可比。须知此阿兰那,即是离五欲的所在,证菩提的道场。想求佛的大觉者,不应舍离此阿兰那。常精进的疑问,并不是他自己所有的,唯恐一般人的心目中太笼统了,认阿兰那为极寻常的山林空旷之地,是飞鸟走兽休息的场所,是猎人行猎的园地。若住山林者即可以修成佛道,难道这些愚痴的残害生命的它们,也有成佛的可能吗?不,决不!它们是恶众生,不听闻教法,不恭敬三宝,不但不能以佛的教法去修习,而且还要伤害众生的生命,是没有善根性的,彼此互相残害,无有解脱之时的;可见住阿兰那不完全是好的。那为什么佛使学道的人住阿兰那呢?这有分别解说的必要,使听闻者断疑生信,发欢喜心,发真正的菩提心,发究竟坚固不退之心。

  庚二 薄伽梵慰答  辛一 慰许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以大慈问于如来清净解脱,饶益未来诸修行者,功德无量。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为汝分别演说阿兰若处种种功德’。‘唯然!世尊!愿乐欲闻’!  佛安慰常精进菩萨说:善哉!善哉!你根据一般人的见解,怕关于住阿兰若,引起大众种种错误的观念,免大众盲修瞎炼,以为大众离苦得乐之心来问,你的功德无量无边!要知住在阿兰那修习佛法的人,非是飞鸟、走兽或猎人身处山林可同日而语。你听著!我今把住阿兰那由各种修习而有种种的功德,特为你们分别演说。

  辛二 答解  壬一 长行  癸一 正破其疑  尔时、佛告常精进菩萨:如汝所说阿兰若处得成圣者,山林之中多诸众生,以何因缘不得成佛,是义不然。所以者何?彼诸众生不识三宝,不知厌足,不识善恶,于山林中虽有世间种种珍宝而不能知伏藏之处;菩萨摩诃萨即不如是。善男子!菩萨能知佛法僧宝是出世宝,七珍伏藏是世间宝,悉能辨其种种色相,知其所在,而不贪求亦不乐见,何况取乎?菩萨出家发坚固心不惜身命,舍离父母六亲眷属,乐住山林。在常精进的问意,是凡住阿兰那者有成就佛道的可能,那末山林中的飞鸟、走兽或猎人之类,也身处其境,岂不亦有成佛的可能?但为什么不成佛呢?这里,要正破他的疑问。常精进!须知住阿兰那的修行者,与鸟兽、猎人的主旨根本不同。鸟兽、猎人,它们为贪求生活而身处其境的,不认识出世的三宝──佛宝、法宝、僧宝,反而贪求世间的五欲,无有满足的时期;没有正信,没有出家戒,没有正见的基础,所以不能与住阿兰那者的思想行为相同。它们是杀害生命的愚痴众生,对于世间的伏藏也不知所藏的地方,还讲什么成就出世佛果呢?它们虽然住在山林,不过“醉生梦死”而已。然而、住阿兰那修菩萨行的出家比丘,他们知道出世宝,具足正信、正戒、正见,对于世间宝也无所不知。世间珍宝伏藏之处亦无不知道,但不贪求,而且看也不愿意看;因为他了知世间一切法都是无常的,因此发心出家而住阿兰那,远离世间一切不善之法而修出世的善法。这样,可见住阿兰那者与鸟兽、猎人之类,是如何的不同了!出家菩萨有正信、正戒、正见为根本,以无上菩提为目的,所以超越世间一切法之上。既不如鸟兽、猎人住山林,也不如隐士之流享受山居清闲的生活;确是发坚固不退转之心,不惜身命,舍父母、别妻子和眷属为修学出世佛果而住山林的,为住持三宝而住山林的。我昨天曾讲过:出家菩萨应该具有正信、正戒、正见的三法──这是出家菩萨必须经过的阶段──这三法为求无上菩提果的工具;具足这三法,才有住阿兰那的资格。古人云:住山要有住山的本钱,这句话对于修行人,予以不少的启示。

  癸二 广明所行  子一 观无常苦  ‘常作是念:假使三千大千世界,劫尽之时七日并出,火灾炽然焚烧万物,日、月、星、辰、妙高山王及七金山、铁围山等时至皆散;三界之顶非非想天,八万劫尽还生下地;转轮圣王千子围绕,七宝眷属,四洲咸伏,寿命报尽须臾不停。我今亦尔,假使寿年满一百岁,七宝具足受诸快乐,琰魔使至不免无常。’三千大千世界者,须弥山为中心,七个金山和八个海交互回绕,还有铁围山为外廓,这是一个小世界的构成;合此一千个小世界即为一个中千世界;合此一千个中千世界为大千世界。这大千世界称为三千者,示此大千世界由小千、中千、大千三种千构成的,其实即是一个大千世界。以此大千世界为一佛的化境。此三千大千世界虽很广大,恰等于第四禅天,成坏必同时。在一般凡夫,以为这大千世界是天长地久的,在佛眼观察起来,不过是成住坏空的,无常的,暂时为我们生命寄托的逆旅!我们应该常有这世界的无常观。还要这么想:每一个小世界有一个太阳,将要坏了的时候,便有七个太阳出现于一小世界,这时世间一切的一切都烧完了,虚空、日、月、九山、八海化为乌有,这是三禅以下的色界、欲界如此。纵然你生在无色界的非非想天,经过八万劫,还是依旧要堕落下界。应知这世界不是究竟安身的所在!欲界或色界,因为有色法逃不了死之命运;就是无色界根本没有色法的精神界,也有生必有死;再联想到人间富贵最高的转轮圣王,以及我们自身,寿命报尽亦皆难逃最后的轮回生死之苦。中国的道家,对于“人生无常”,一点认识也没有,他们聚精会神底在那儿炼药烧丹,养精化气,修长生不老之术。然一日无常到来,长生不老之术安在?人命无常,世界无常,犹如奔马,有觉悟的人,常应这样的观察。

  子二 发报恩愿  ‘作是思惟:我今不如代其父母及诸众生修菩萨行,当得金刚不坏之身,还来三界救度父母。作是愿已,住阿兰若,为诸众生发弘誓愿。  以利他为主义的出家菩萨,要报父母恩、众生恩,他怜愍父母和众生的愚痴,所以他代父母和众生去修超三界的菩萨行,要取得金刚之身再来这三界精进不息底救度父母和众生。金刚身者,即是佛的法性身,自受用身,究竟常住,究竟圆满安乐。出家菩萨发了这么大的誓愿,所以住阿兰那,修出世的菩萨行。

  子三 立坚固誓  丑一 别明三根自誓  ‘上根菩萨发是愿言:愿我未得成佛已来,常于露地常坐不卧。中根菩萨发是愿言:愿我未得成佛已来,于树叶中常坐不卧。下根菩萨发是愿言:愿我未得成佛已来,于石室中常坐不卧。  既发大愿,又须要立誓。若有愿没有誓,对于其愿,有时不能努力前进,却反而后退。古人说:‘勇猛心好发,长远心难发’。所以,要有誓。这个誓,是督促自己前进而防向后退的戒约。无论做什么事,要有大愿为目的,但要不违本誓去干。如果违誓,即是有违自己的本心。世间的人格不同,所谓“君子固穷,小人穷斯滥矣”。所以固穷,因为看道德比生命还重要,道德是第一生命,肉体是第二生命──是修行道德的工具。国家社会的法律,这是一般人民共遵共守的;而道德是各人约束自己的自誓。自誓是改造自己,提高自己,是自己替自己负责任的。如今,上根、中根、下根诸菩萨,各发各的誓愿:我在没有成佛之前,尽此业报身,常住露地、树叶、阿兰那之中而不卧。

  丑二 详陈诸位自誓  寅一 得陀罗尼自在誓  ‘如是三根出家菩萨,坐三种座各作是念:过去菩萨坐于此座而能证得陀罗尼门功德自在,过、现、未来诸菩萨等,皆于此座得陀罗尼修证自在;我亦如是,今坐此处,必当成就于陀罗尼而得自在。若未成就得自在者,终不舍离阿兰若处。  因为三根不同,便各人开始分走各人的路,在各人的心地上立誓:过去的诸菩萨,住阿兰那而证得陀罗尼门功德自在,乃至推知现在未来的诸菩萨,住阿兰那亦证得自在;那末,我今住此阿兰那,亦可以成就陀罗尼而得自在。倘若没有成就自在,誓尽此业报身,终不离此处。陀罗尼,是梵语,此云“总持”,有能持能遮的作用,持善法不使散,遮恶法不使起。

  寅二 得诸功德圆成誓  或有菩萨未能圆满四无量心,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得圆满五通神力,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得圆满六波罗密,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得圆满善巧方便,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得调伏一切有情,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得圆满四种摄法,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能修习六念之法,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能成就多闻智慧,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能成就坚固信力,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能断除六十二见,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能修习八种正道,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能永断二障习气,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能圆满随病与药微妙智慧,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能圆满大菩提心,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能圆满恒沙三昧,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能成就无量神通,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以定通力见十八空而心不惊,如是大事若未成就,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能圆满一切智智,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得圆满一切种智,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得修习三十七种菩提分法,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得圆满十地万行,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于百劫中未能修行相好之业,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得圆满如来四智,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未能圆满证大涅槃,终不舍离阿兰若处;或有菩萨坐金刚座,未能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常坐不起,是名菩萨阿兰若行。四无量心:一、慈无量心,二、悲无量心,三、喜无量心,四、舍无量心。五通神力,即五种神通:一、天眼通,二、天耳通,三、他心通,四、宿命通,五、如意通。六波罗密:一、布施,二、持戒,三、忍辱,四、精进,五、禅定,六、智慧。善巧方便,即是善良巧妙的方便,佛地论云:‘称顺机宜,故名善巧’。大集经云:‘能调众生悉令趣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是名方便’。其实,“方便是善巧之别名,善巧者智之用也,理实无三,以方便力是故说三,故名善巧”。调伏一切有情,有情者众生也,‘调伏众生令究竟出离’(唐华严经)。探玄记云:“调者调和,伏者制伏,谓调和控御身口意业,制伏除灭诸恶行故”。四种摄法:一、布施摄,二、爱语摄,三、利行摄,四、同事摄。六念之法者:一、念佛,二、念法,三、念僧,四、念戒,五、念施,六、念天。六十二见:依瑜伽师地论八十七所说,分前后际:前际有五:一、四遍常,二、四一分常,三、二无因,四、四有边无边见,五、四不死矫乱。后际亦有五:一、十六有想,二、八无想,三、八非有想非无想,四、七断灭,五、五现法涅槃──共计六十二种。八种正道:一、正见,二、正思惟,三、正语,四、正业,五、正命,六、正精进,七、正念,八、正定。二障:一、烦恼障,二、所知障。唯识论卷九云:‘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此皆扰恼有情身心能障涅槃,名烦恼障, 。所知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法。……能障菩提名所知障’。十八空:一、内空,二、外空,三、内外空,四、空空,五、大空,六、第一义空,七、有为空,八、无为空,九、毕竟空,十、无始空,十一、散空,十二、性空,十三、自性空,十四、诸法空,十五、不可得空,十六、无法空,十七、有法空,十八、无法有法空。三十七种菩提分法:一、四念处,二、四正勤,三、四如意足,四、五根,五、五力,六、七觉支,七、八正道。一切智智:是根本智上的后得智,佛与地上菩萨同得。一切种智:是知一切因种的大圆镜智,唯佛独得。出家菩萨既舍父母别妻子,出家住阿兰那,不消说、已具有正信、正戒、正见的三法了。他对于一切功德没有成就或一切烦恼没有断除,所以住阿兰那而修习。如果功德没有成就,或烦恼没有断除,则终不出此阿兰那的道场。所以,与鸟兽、猎人、隐士之类不同。他是有大誓愿为根本,而趋向于无德为目的的。

  癸三 结成行愿  ‘善男子!出家菩萨发菩提心,入于山林,坐三种座炼磨身心,经三大劫而修万行,证得无上正等菩提’。  此总结,三根菩萨发愿要救度父母和众生,所以住阿兰那,坐三种座──上根菩萨于露地,中根菩萨于树叶中,下根菩萨于石室中──调伏身心,经过三大阿僧祇劫而修习六度万行的法门,最后证得无上菩提佛果。从相对的虚伪中,求绝对的实在,可见在静默中有无限的创新。

  壬二 重颂  尔时、世尊重说偈言:‘昔诸如来因地时,住阿兰若离尘处,伏断烦恼所知障,超过三界证菩提。过去菩萨修行愿,以阿兰若为舍宅,阿僧祇劫修福智,十地究竟证三身。未来菩萨求佛果,入于深山修妙行,断除二障生死因,当证三空真解脱。现在十方诸菩萨,修持万行住空闲,不惜身命求菩提,念念证得无生智。若欲速证深三昧,因修妙定超神通,阿兰若处心无诤,能变大地为七宝。若欲游戏十方国,往来自在运神通,供养诸佛利群生,住阿兰若无畏处。欲证有无如幻智,了达诸法本来空,住阿兰若菩提场,令众亦入真解脱。若欲速得如如智,证会诸法如如性,尽大劫海利群生,当住兰若空寂处。若人欲得难思智,妙高山王纳芥子,山王芥子不坏相,入于兰若神通室。若人欲得无碍智,以一妙音演说法,随类众生各得解,当住兰若修妙观。若欲无生及无灭,应现十方诸国土,放光说法利群生,莫离兰若空寂室。若以足指按大地,令十方界皆振动,睹相发心除邪见,当住兰若观自心。若欲诸佛出现时,最初献于微妙供,檀波罗密皆圆满,住阿兰若修妙行。若人于佛涅槃时,最后供养成檀义,永断贫穷及八难,誓愿住于兰若中。若欲福智皆圆满,未来诸佛临涅槃,受佛付嘱广弘愿,住阿兰若修六念。若于诸佛涅槃后,结集遗法度众生,助于诸佛赞真乘,住阿兰若空寂舍。人天大师薄伽梵,难见难遇过优昙,若欲奉觐修供养,当住兰若弘悲愿。众宝之尊法为最,成佛化利皆由此,如人欲得常听法,住阿兰若修梵行。始从今身至佛身,常愿发心弘正教,乃至未得大菩提,念念不舍阿兰若。若人欲报父母恩,代于父母发誓愿,入阿兰若菩提场,昼夜常修于妙道。若欲现世增福智,当来不堕八难中,如是有情发善心,住阿兰若修悲愿。三世菩萨求真觉,得道涅槃兰若中,是故名为大道场,三乘圣众皆同处。菩萨厌苦入山林,为度群生求圣道,自未成佛先度他,六道四生皆悲愍。上根菩萨居露地,中根菩萨居叶中,下根菩萨居石室,未成佛道常不卧。三世菩萨住兰若,得陀罗尼自在力,今我誓同菩提心,未得总持恒止此。得大菩萨在兰若,入大圆寂由住处,菩萨起于金刚智,断惑证真成妙觉。广化众生游聚落,为求寂灭乐山林,万行因满果亦圆,尽未来时度群品’。  从昔诸如来因地时,至念念证得无生智,这是述说过去现在未来的诸佛菩萨,因为住阿兰那能断除一切烦恼、所知二障而证得菩提涅槃。无生智,即是证本不生灭性的智。住阿兰那的确有这种的成就,只要去修习,决定实证无疑。并且还可以得各种的自在:资具自在,受生自在,法自在,心自在,智自在,业自在等。又能证得种种智,这都是住阿兰那处修习得来的。要自己能住阿兰若去修习,作为将来成佛的资粮。同时,对于佛法僧三宝要恭敬,对于一切出世法要去体验,远离恶友亲近诸上善人,要发菩提心,不要舍离了大悲心。如这样自己催促自己向前精进修学,最后必定得坐金刚座。到了因满果圆的时候,再来三界广度众生,完成自利利他的志愿。

  庚三 法会众获益  尔时、世尊演说如是出家菩萨阿兰那行,无量菩萨证极喜地;恒河沙等无数菩萨,永离相用微细烦恼,证不动地;不可说不可说菩萨摩诃萨,断一切障,入妙觉地;无边有情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九万七千众生,远尘离垢得法眼净。佛既演说了住阿兰那的法,正对众生的疑病而施药,正合众生的心愿,都得了不思议的利益,这都是佛的威德加被。但因法会中菩萨程度之不同,所以得的利益亦各有不同:有的证得初地,有的证得第八地,有的入佛地。在初发心的菩萨方面,还有发起无等等的菩提心,远离尘垢得法眼净的。这都是闻法所收获的效力。无等等者,维摩经云:‘佛道超绝无与等者,唯佛与佛自等,故言无等等’。法华文句云:“无等等者,九法界心不能等理,佛法界心能等此理,故无等而等也”。得法眼净,能分明见四谛理谓之法眼净,大涅槃经慧远疏云:“见四真谛,得法眼净”。

  己二 修远离行  离世间品第六 离世间者,世间之意义有浅深不同:浅者即人世之间,离此人世之间而独居山林旷野之处,名为离世间也。因在人世间中,常为尘俗之所劳累,种种烦闷之所缠绕,故离此烦累沉闷之所而到山林清静处,享受安闲恬适之生活,即为离世间也──此凡夫之离世间。  但此离世间义,乃依俗人之观察名为离世间耳,而实非佛法中之离世间也。故进一步言之,即离欲界五欲烦恼之世间,而欣禅定相应之上界也。欲界以贪五尘欲为特质。禅定相应之上界者,但是十八界中之法界,唯此法界能与禅定相应;其余五根、五尘、五识,皆不现行。所以此第二种之离世间义,即是离五欲而到禅定之地,名离世间。此比前义稍深,但仍共其余宗教。禅定之离世间,仅是佛法初步之基础,不能为佛法中纯正之离世间义也──外内共同之离世间。  佛法之离世间义,即是虚伪、不真实、无常之法,以及三界正报之有情世间与欲、色界依报之器世间,皆谓世间;不但欲界如是,色、无色界亦然,故谓‘纵经八万劫,亦必落空亡’。所以佛法离世间义,即是出离三界依正之有情器世间而到无漏涅槃妙境之法界也。但此仍是三乘共同之离世间义,非至极究竟大乘不共法之离世间也。  究竟离世间者,即超出三界乃至声闻、缘觉、菩萨九法界,以及超九法界之佛界、涅槃、或超过涅槃之任何法。凡是可以分别、对待、安立、思议,与稍有言语识想之立足点者,皆是世间,所以此大乘不共之离世间义,即是根本无分别智所行,诸佛大圣之所独证,超过一切思想、分别,心行处灭、言语道断之一真法界也。总上四义,第一最浅者,即是世间凡夫所谓离世间也;第二稍深者,即是外内共同修持禅定之离世间也;第三又深者,即是三乘共同修证之离世间也;第四最深者,即是大乘不共之离世间也。此四种中,第一凡夫之离世间,非此经中所明;后三种离世间义,在此品中皆统摄无余也。

  庚一 菩萨兴问  辛一 乐远离行白众  尔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乐远离行,承佛威力从座而起,于大众中为诸菩萨说阿兰若行,普告一切诸菩萨言:‘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应作是念:以何因缘,远离世间修阿兰若清净妙行?诸佛子等一心谛听!我承佛力,今为汝等分别演说阿兰若行’。诸菩萨言:‘善哉!大士!为我等辈及未来世求菩萨者,惟愿说之!我等乐闻’!  尔时者,即是前会常精进菩萨等闻佛说法已讫之时。大会众中,即有一菩萨常乐修行阿兰若行,常常厌离世间五欲之苦,出白佛言而为诸菩萨说法也。承佛威力者,菩萨本不能说此妙法,但因佛力加被,故从座而起说阿兰若法也。普告一切诸菩萨言,即是乐远离行菩萨对众说明住阿兰若之义,修阿兰若行之要门,应当如何观察如何思维修行也。换言之、菩萨住阿兰若者,非如世间闲人雅士隐居山林,或恶性众生等空住山林,毫无获益;而菩萨住此阿兰若处,乃修行善法远离五欲也。诸佛子等下,即是告白大众,使大众诚心谛听此阿兰若法。诸菩萨言下,菩萨告白后,于是大众欢喜踊跃,即同声赞叹此菩萨之美意,并奉请菩萨说此行法,我等愿乐欲闻也。

  辛二 乐远离行正说  壬一 长行  癸一 观世间诸恐怖  子一 总标  是时、乐远离行菩萨告诸大众:‘一切世间多诸恐怖,出家菩萨为厌世间种种恐怖,舍离父母及诸眷属,住阿兰若修远离行。  以下总标菩萨以何因缘修阿兰若行,即是乐远离行菩萨乘自本愿、本行、所修、所证之法,开示大众也。是时下,即出家菩萨,观一世间之法,都是恐怖之相,与生死烦恼之因。因世间法以分别为中心,即造种种恶业受种种苦报,轮转不息也。又此世间之法,若再微细观之,状如幻化泡影,生灭无常,法法皆不自在,三界皆是行苦。所以菩萨抛父母、舍妻子、住阿兰若,依正信、见、戒而修无漏善法,远离世间之恐怖也。如心经中说:‘依般若波罗密多故,心无窐碍;无窐碍故,无有恐怖,远离颠倒梦想’:所以住阿兰若也。

  子二 详说  丑一 观恐怖相  寅一 略观诸结  ‘云何名为种种恐怖?或有菩萨而作是念:我为恐怖,一切烦恼从我生故。或有菩萨而说我所是为恐怖,一切烦恼我所生故。或有菩萨而说七慢是为恐怖,种种慢不敬善人故。或有菩萨以彼三毒而为恐怖,造无量罪堕恶道故。  “结”者,即烦恼之别名。前文讲世间恐怖,但何法为恐怖?故在此文中,先从诸烦恼结略观恐怖之相也。云何下,菩萨虽总修阿兰若行,但观念各有不同,如佛使五百比丘观察苦本,其所见各异也。或有菩萨观察烦恼结因皆由有我而生,故此我相甚为恐怖;因有我为根本故余烦恼法麇集而起,遇顺则贪,逢违则嗔,造尽三恶业行。如世人各执我故,于是各各相争相杀,造种种烦恼而不得安宁也。或有菩萨觉察烦恼之因皆由我所而起,因执我所有故方起种种恶念、种种争斗。否则、若但有我不有我所,则此我法不及他人,即与他人无关;因无关故,即不起执著贪求男女、财产等欲,故此我所甚为恐怖也。或有菩萨观察七慢,为生烦恼之因,因慢者恃己凌他为性,有此慢本,一切善法不能虚心敬求,一切善人不能诚心恭敬,于是生起种种烦恼、斗争、相残、相杀等等之祸因,而使自己人格堕落,故此我慢甚为恐怖也。或有菩萨觉得贪、嗔、痴毒为烦恼之本,因有贪、嗔、痴三毒故,即造种种恶业轮堕三涂,故此三毒甚为恐怖也。

  寅二 别观五欲  或有菩萨以彼五欲而为恐怖,耽著世乐堕八难故。譬如世间有七步蛇,当害人时毒力炽盛,出过七步即便命终;一蛇毒力尚能损人,何况五蛇共为伤杀,毒力转盛命难得全!世间五欲亦复如是,一一欲乐各能引起八万四千微细尘劳,迷惑愚夫令堕地狱、饿鬼、畜生及余难处受大苦恼,何况具足贪著诸尘?如恒河沙无数诸佛出兴于世说法教化,隙光迅疾终不得见,常在恶道犹于自家,处无暇中如戏园观。过去有佛欲令众生厌舍五欲而说偈言:‘譬如飞蛾见火光,以爱火故而竞入,不知焰性烧然力,委命火中甘自焚。世间凡夫亦如是,贪爱好色而追求,不知色欲染著人,还被火烧众来苦。譬如群鹿居林薮,贪于丰草而自养,猎师假作母鹿声,群鹿中箭皆致死。世间凡夫亦如是,贪著种种可意声,不知声能染著人,还受三涂诸苦报。譬如蜜蜂能飞远,游于春林采众华,为爱醉象颊上香,象耳因之而掩死。世间凡夫亦如是,爱著一切受用香,不知香能染著心,生死轮回长夜苦。譬如龙鱼处于水,游泳沉浮而自乐,为贪芳饵遂吞钩,爱味忘生皆致死。世间凡夫亦如是,舌根耽味以资身,杀他自活心不平,感得三涂极重苦。譬如白象居山泽,自在犹如师子王,欲心醉乱处昏迷,追寻母象生贪染。一切凡夫亦如是,趣彼妙触同狂象,恩爱缠缚不休息,死入地狱苦难量。世间男女互贪求,皆由乐著诸色欲,人天由此故缠缚,堕坠三涂黑闇中。若能舍离贪欲心,住阿兰若修梵行,必得超于生死苦,速入无为常乐宫。’以下别观五欲,即对五欲乐详细之观察也。或有菩萨觉五欲之乐最为恐怖,因世人遍贪五欲为根本故,即造恶业,堕八难永无出期也。五欲者,眼贪好色,耳听好声,乃至身贪好触,总言之、即五根贪求五尘之好境也。譬如世间下,以喻显法。七步蛇,毒力最大,伤人至多七步,其人即死。何况五蛇下,即是五欲乐中贪求一欲,即能损人慧命堕入三涂,何况五欲共同伤害,其害固不堪设想矣!各能引起八万四千微细尘劳者,因贪五欲即遍求财产、好色,由此遍求为因即起贪、嗔、痴等八万四千微细尘劳,以致亡身失命也。迷惑愚夫者,即是无智慧之人,受此五欲迷惑,堕三恶道受诸苦也。反之,大智菩萨厌离此欲,而勤修善道也。如恒河沙下,显此贪求五欲之人,常在三涂八难之中,即过去虽有无量诸佛出兴于世教化众生,但此等人不闻不见,纵有见闻亦如日光过隙刹那即逝,即虽在人间亦不遇佛也。常在恶道下,贪五欲人堕在恶道,犹如世人常处家中;堕在八难,亦犹如世人贪观娱乐之园而恒不舍离也。无暇,即是八难处。  过去有佛下,明过去诸佛,为令众生厌离五欲故说此偈也。亦是乐远离行菩萨重说过去佛偈,俾现时和未来之众生获得厌离五欲之利益也。譬如飞蛾以下,以飞蛾等五喻,明贪色等五欲之害。飞蛾见火光,喻贪色之弊。如飞蛾只知火之可爱,奋勇前进,而不知火有丧身之虞。世人贪求色欲亦复如是,只知色之爱人而不知色之陷人也。贪爱好色者,此色非唯男女欲色,凡是贪求好玩美丽之色皆为贪色,皆有亡身之害也。譬如群鹿居林薮八句,此喻贪声之害也。群鹿居于林薮之中,本可栖身藏命,但贪逐猎师之假声离群独出,遂招亡身之祸。世间众生亦复如是,因贪著种种可意之淫声、绮音,亡失一切善事以致丧身失命也。可意声,即顺心悦意之声。譬如蜜蜂能飞远八句,喻贪香之过失。蜜蜂本来游行一切花间无有损失,但因贪象额醉酒之香,故招象耳掩死之祸。世间凡夫亦复如是,因贪香忘反,失一切善造一切恶也。譬如龙鱼处于水八句,喻贪味之过失。因众生贪著美味,行一切不平等杀害之事,丧他人而保自身,以致亡身堕三涂等苦之过失。如龙鱼在游泳之中,为贪芳饵之食,遂吞钩丧命也。譬如白象居山泽八句,喻贪触之失。世人只知贪求男女美色,趣彼妙触以资身心快乐;而不知此色为恩爱牵缠不息之因,堕身沉沦之本。正犹白象安居山泽自在如意,但忽为欲心昏乱,出山追寻母象以致丧身失命也。世间男女互相求下,即总结贪求五欲之过。以男女色欲为最甚,小之凡夫,广之畜类及欲界人天,皆因贪此色欲以致堕落,受欲海缠缚,堕三恶道黑暗中也。若能舍离贪欲心四句,是劝修离欲。若住阿兰若修行梵行,即得超度生死,到于无为涅槃之常乐宫也。

  寅三 别观贪财  ‘或有菩萨以贪多财而为恐怖。自己财宝恒求积聚而不受用,何况能施贫乏众生?于己财宝深生贪著,于他财宝欲令损减,以是因缘命终之后堕大地狱受无量苦。如是苦报名为第一正感之果;从地狱出受畜生身,身常劳苦水草不足,经多时中酬损他财,如是众苦名为第二正感之果;受是罪已生饿鬼中,因饥渴苦无量千劫不闻浆水饮食之名,其咽如针其腹如山,纵得饮食随变为火,如是苦身名为第三正感之果。毕是罪已来生人间,贫穷下贱为他所使,于诸财宝所求难得,于一切时而不自在,如是余报名相似果。一切菩萨分明知见如是因果,常生恐怖欲求解脱。由是恐怖,远离眷属住阿兰若。  五欲以男女色欲为根,所以离世间义即离欲界之五欲。但此五欲之中,有一欲唯人道之所特别贪求,而余道之所无有者,即此贪财之欲也。因贪求财产故即造种种恶业,故出家菩萨于财欲,特作观也。或有菩萨观世人贪求财产而生恐怖。自己财宝下,明世人贪求财宝即不肯布施种福;换言之、即世间众生贪求聚集财宝,如百川归海无有满期,自己尚不受用,何况布施人也?于己财宝至正感之果者,出贪求相和堕三涂之因及受地狱之苦也。从地狱出下,是受第二畜生之正苦报。因前世贪求他人钱财,今生以畜生身而酬报正果耳。受是罪已下,即是复至饿鬼中,酬还前世夺人财产使人受饥饿之报也。毕是罪已下,明转生人间偿还前世鞭挞、饥寒、逼迫、种种残害他人之余报也。相似果者,善因善果,恶因恶果,鞭挞因鞭挞果,故名酬相似之因名相似果也。一切菩萨下,菩萨了知此五欲是苦,是堕三涂之因,故生大恐怖,厌离世俗,抛弃父母,入阿兰若发菩提心也。

  寅四 广观烦恼  ‘或有菩萨以渴爱心而为恐怖,于诸未得一切财宝,日夜追求生渴爱故,或有菩萨我我所见而为恐怖,为诸烦恼作依止故。或有菩萨以诸法见而为恐怖,与所知障作依止故。或有菩萨六十二见而为恐怖,入邪见林难出离故。或有菩萨疑为恐怖,于真正法生疑惑故。或有菩萨以彼断见而为恐怖,执无后世拨无因果,生大邪见入地狱故。或有菩萨以彼常见而为恐怖,执五趣身恒常决定,随善恶业无变易故。或有菩萨以彼嫉妒而为恐怖,不耐他荣怀恶心故。或有菩萨常以掉举而为恐怖,心不寂静生散乱故。或有菩萨以不信心而为恐怖,如人无手虽至宝山终无所得;无信手者,虽遇三宝无所得故。或有菩萨以彼无惭而为恐怖,内无羞耻常造诸恶,业障无明难见佛故。或有菩萨以无愧心而为恐怖,外无羞耻弃恩背德,生死轮回堕三涂故。或有菩萨以忿恨等而为恐怖,能损自他互为怨结,于多劫中障佛道故。或有菩萨以彼忘失而为恐怖,于所闻法不能忆持,忘失文义增愚痴故。’以下广明烦恼中,因经文参差不一,于根本烦恼和随烦恼之小、大、中随,不能划一严明界限,故科文中总名为广观烦恼也。或有菩萨观渴爱之心能起一切烦恼,于未得追求生渴爱故,菩萨生恐怖心也。渴爱者,即贪爱之心,如渴极之人而思饮也。或有菩萨总观我我所见而生恐怖。前文略观诸结科中,别观我我所执,此处总观故不同也。或有菩萨下,上文我我所见即萨迦耶见,此处即是法见。我我所见烦恼障本,此诸法见所知障本,故菩萨观此而生恐怖。所知障者,一切事理境界,应可了知、亲证,今不能如实观察,即为此法执所障,故曰:所知非是障,以障障所知也。或有菩萨观六十二见而生恐怖。六十二见者,即是在五蕴法上,各蕴执有是我、我有、属我、我在之四,遂成二十;再展转三世,加上根本之断常二边见,成为六十二也。或有菩萨观疑而生恐怖,因疑为六根本烦恼之一,以犹豫为性:由此犹豫于正信、正见及一切善法,彷徨岐途不能前进,故恐怖也。或有菩萨观断常二见而生恐怖。因有断见故,即掩没因果、毁谤三宝而造恶业;反之,有常见故,即抹去善恶因果变异之相,亦随之造恶,故观此为恐怖相也。或有菩萨观嫉妒生恐怖。嫉妒者,随烦恼中小随之一,不耐他荣为性,常怀恶心为业;又复见他功德不能随喜,故恐怖也。或有菩萨观随烦恼中中随之掉举、不信,而生恐怖也。因有掉举心故,使心散乱,观定不成;因有不信心故,一切三宝功德不能信受。如人无手者,因正信是手,正戒是脚,正见是眼,但此不信与信相反,故名无手也。或有菩萨观中随烦恼,无有惭故对于内法不知尊重,无有愧故对于内外诸法不明善恶,不知报恩;二者皆无羞耻故,能造恶受罪,故菩萨生恐怖也。或有菩萨观小随烦恼忿恨等而生恐怖也。或有菩萨观大随中失念而生恐怖。忘失者,即失念也,于善法等不能忆记正念,不能受持佛法,故生恐怖也。

  寅五 遍观杂染  ‘或有菩萨乃至一切不善黑业而为恐怖,何以故?一切不善是生死因,轮转三界不得出离,于是无量无边恐怖,皆能障碍出世胜法。或有菩萨以五种盖而为恐怖,五种烦恼覆盖菩萨菩提心故。或有菩萨以憎恶心而为恐怖,于诸众生无怜愍心,修菩提行多退转故。或有菩萨以破戒垢而为恐怖,污秽圣法难得果报。或有菩萨以彼忧恼而为恐怖,妄想炽然失善业故。或有菩萨以恶作心而为恐怖,于所修善生追悔故。或有菩萨而说狂醉是为恐怖,不识善恶无尊卑故。或有菩萨以非时死而为恐怖,不住正念归无常故。或有菩萨以妄语业而为恐怖,生生世世所有言说,一切众生不信受故。或有菩萨以四颠倒而为恐怖,由四颠倒轮回生死,起烦恼业不求佛故。或有菩萨而说恶友是为恐怖,随不善友造恶业故。或有菩萨以五蕴魔而为恐怖,是五蕴身从烦恼生,生已即起无量烦恼,因诸烦恼造不善业,由诸惑业堕大深坑,以是因缘而生恐怖。或有菩萨以烦恼魔而为恐怖,大小烦恼能续生死,退菩提心堕恶道故。或有菩萨厌患死魔而为恐怖,发菩提心未得不退,身坏命终生退转故。或有菩萨以诸天魔而为恐怖,天魔眷属充满欲界,障修道人退菩提故。或有菩萨以无记心而为恐怖,于诸善法不能进修,空过长时退善业故。或有菩萨以彼八难而为恐怖,堕八难者从冥入冥,生死长夜难遇明故。或有菩萨观彼地狱而为恐怖,一堕地狱,经无量劫受大苦恼难解脱故。或有菩萨堕畜生道而为恐怖,傍生界中受愚痴报,经无量劫难出离故。或有菩萨睹饿鬼道而为恐怖,于恒沙劫受饥渴苦,难可值遇佛法僧故。或有菩萨想欲界生而为恐怖,烦恼杂起造诸恶业堕三涂故。或有菩萨以彼色界而为恐怖,有覆烦恼能障定故。或有菩萨以无色界而为恐怖,三界之中最为寂静犹如涅槃,有情妄执而为究竟,劫尽命终坠地狱故。或有菩萨数数生死而为恐怖,生邪见家难出离故。或有菩萨厌离生死而为恐怖,死此生彼常受苦恼,障菩萨行求涅槃故。或有菩萨以世间语是为恐怖,心常散乱妨善业故。或有菩萨以心意识而为恐怖,所缘行相不可知故。  杂染之法遍于惑──烦恼、业、苦──生三种杂染,但文段不甚明晰,故总名杂染也。或有菩萨观业杂染法为一切生死因,障菩提胜道,故菩萨恐怖也。黑业者,业有善、恶、无记三种,善业即为白业──清净,恶业即为黑业──杂染,善恶参杂即为杂业──融和,故此黑业即恶业也。或有菩萨观五盖生怖,五盖者,即贪欲盖──顺境希求故,嗔恚盖──违境忿恚故,昏眠盖──昏熟闇冥故,掉悔盖─-轻动追过故,疑惑盖──谛理不决故。盖者,障覆之义,有此五种即能障覆菩提道故。或有菩萨观憎恶生怖,因憎恶故于一切众生即无怜愍之心,无怜愍心故即无大悲,无大悲故即不能普度众生,故菩萨生恐怖也。或有菩萨观破戒生怖。戒者,三无漏学之本,所谓摄心为戒,由戒生定,由定发慧。故此戒本若破,则定慧之果难成,故恐怖也──此破戒为业杂染摄,或有菩萨观忧恼生怖,因有忧恼心即不能专一,心不专一妄想易生,即失善业,故菩萨生怖畏也。或有菩萨观恶作生怖。恶作者,先之所作后生追悔,如先作善后生追悔,则善业难生,故菩萨恐怖也──此是四不定中之一。或有菩萨观狂醉生怖。狂醉者失去通常知觉,于一切善恶尊卑不能明辨,故恐怖也。或有菩萨观非时死生怖。非时死者,失去正念不能随念所生,以及乘业轮转,或堕三涂之中,故生恐怖。或有菩萨观妄语生怖,因在因地妄语,果地即说真实言语众生亦不信受,故恐怖也。或有菩萨观四倒生怖。四倒者无常计常,不净计净,不乐计乐,无我计我,由此四倒生死轮回,故恐怖也。或有菩萨观恶友生怖,因随恶友恶业增长,善业退失,故怖畏也。或有菩萨别观五魔而生恐怖。五魔者,即业、天、死、烦恼、五蕴魔是也。或有菩萨观无记生怖,因无记法对于善法障前进故。或有菩萨观八难生怖,因在八难不能遇佛,常处黑暗故生恐怖。或有菩萨观三恶道而生恐怖。或有菩萨别观三界无常而生恐怖也。或有菩萨观数数生死生怖:因常流转生死之中,若生邪家即难出离,故生恐怖。或有菩萨观厌离生死生怖:因在生死之中,常有生老病死苦故,障碍求菩萨道。或有菩萨观世语生怖,因世间语散乱定心,妨害善业,故生恐怖。或有菩萨观心意识三生怖:心者集起之义──第八,意者思量之义──第七,识者分别之义──第六。此三心法,都是虚妄分别之心,此心为因乃显妄境,由此妄境复成妄因,展转相续无有出期。又此妄心妄境行相难知,故生恐怖也──此中心意识,总括三界心心所。

  丑二 示离怖处  ‘若在俗家,由斯恐怖昼夜相续扰乱善心,不能证得无恐怖法。过去菩萨住阿兰若,皆能证得无恐怖法,即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未来菩萨住阿兰若,悉皆当得无恐怖法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现在十方诸大菩萨,住阿兰若断一切障,得无恐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汝等当知!随应修学三世菩萨摄念身心住阿兰若,调伏妄想永无恐怖,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上文明种种恐怖,此文正指出离恐怖之处。此中可分为三种而大略说明之:第一、从若在俗家至不能证得无恐怖法一节,说在家之人不能究竟离去恐怖,因他常为世俗之所牵攀,昼夜分扰其心,虽善心亦终不能免欲染之所缠缚,所以不能离恐怖。第二、从过去菩萨至得无恐怖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节,说明过去、现在、未来之诸大菩萨,能断除种种恐怖;其所以能断除种种恐怖者,即是能远离五欲之家而处于清净阿兰若地,以收束其心而求于佛果菩提。第三、从汝等当知至究竟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一文,说明今智光菩萨等修学三世菩萨住阿兰若离恐怖之法,即是调伏身心,使五根不发生六识,攀缘六尘以流转生死。必要调摄其心,使此万念纷纭之心而归为一念,如是一念相续不断,则定由是生,慧由是发,渐次离去三界有漏生死之法,以至于究竟离去一切恐怖,究竟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故若不究竟成佛,则终是堕落于生死恐怖之中而不能出离。唯有出家菩萨,远离尘俗而处于清静兰若,息诸妄想分别而究竟成佛,始能离一切恐怖,否则终不能远离恐怖者也。

  丑三 出恐怖本  ‘复次、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当作何业?作何等念?日夜常作如是思惟:世间所有一切恐怖皆从我生,一切恐怖著我生故,一切恐怖我为根本故,一切恐怖我爱生故,一切恐怖我想生故,一切恐怖我见生故,一切恐怖我为住处,一切恐怖因我生故,一切恐怖分别生故,一切恐怖烦恼生故,一切烦恼我爱生故。  上面指出远离恐怖之处所,现在指出恐怖之根本。因恐怖无量,必须穷其根本,若根本除则枝末自易断除。故出家菩萨住于阿兰若处,即应常观察。思维下,举出恐怖之根本。此中世间一切恐怖皆从我生者,即是总举一切恐怖皆以我为根本,假使我空则便能远离一切恐怖。所谓我者,不过是五蕴之假体,但众生不知妄认为我,既妄认为我,便执著为我及生我爱与妄想分别,乃至生出一切烦恼。此中所举恐怖之根本,有十余种之数,约其性质相同者而归纳之,即便是以我为根本。由有我故便生执著,则有我见发生;既由我见,又生出我爱以为上首,及我之妄想分别。兹为明了起见,列表如下:

  一切恐怖皆从我生  一切恐怖著我生故  一切恐怖我为根本─────────我  一切恐怖我爱生故  一切恐怖我想生故         我见  一切恐怖我见生故  一切恐怖我为住处         我爱(贪)  一切恐怖因我生故  一切恐怖分别生故─────────我想  一切恐怖烦恼生故  一切烦恼我爱生故

  上所明即是一切烦恼由爱而生,以爱为上首,以我见、我想为副助;而我爱、我见、我想,又以我为根本。若能明此,即知一切恐怖之本胥在于我,我无则恐怖亦无。仔细思之,的确如是。平常胆大而对于生死不生惧畏之人,不过是意识所熏成之习气,而他之根本仍是有所恐怖;如打仗遇危险而不惧,不过习惯之养成,并不是离去恐怖。若果真离去恐怖,不特一切凡夫不能,即是三果之圣人于入灭定时、遇到忽击大雷之时,尚不能免去惊骇而生我之恐怖。若要离去此恐怖,即是成唯识论所谓阿罗汉与八地以上之菩萨,第七末那不执为我,始能无有恐怖。否则、皆在恐怖我执之中。由此、则知一切恐怖皆由于有我也。

  丑四 结应离执  ‘若我住在阿兰若处不能舍离我我所执,不应住是阿兰若中,不如还住白衣屋舍。何以故?若有我相,不应住止阿兰若处;若有补特伽罗相者,不应住止阿兰若处;若人具有我我所执,不应住止阿兰若处;若有法见,不应住止阿兰若处;若有具此四颠倒执,不应住止阿兰若处。汝等谛听!若有修行依涅槃相,不应住止阿兰若处,何况更起诸烦恼相?  上明世间一切恐怖,皆由于我我所执;今于明得一切恐怖不外乎我我所执之后,要于此阿兰若中离去我我所执,此中大略可以四种意义明之。第一、总明我法二执,谓出家菩萨住于阿兰若清静之处,尚不能离去我法二执,则便与住阿兰若之本旨相违。盖住阿兰若之本旨,即是求证佛果菩提,求佛果菩提即要离去我我所执。今既不能离去我我所执,则便同于山中之野兽,不如还住白衣之屋舍,何必出家修行耶?第二、即正明我执。此中所云我相者,即是五蕴身和合之假相,即是我之总名,为有情虚妄分别而计执者。补特伽罗相者,即是“数取趣相”,数数取得六道之相,从此趣而趋于他趣,即是从此一身而到他身,若人、若畜生、若天等。虽数转变而忽此忽彼,但有此忽此忽彼之自体,即以此忽此忽彼之自体而分别计执为补特伽罗,即是我相之别名。此经但举二种我相,在他经论有知者、见者、士夫等种种我相之不同,后当明之。第三、结上之我执而起下之法执。此中之我执,即成唯识论所谓:‘有情、命者、预流、一来等’。我所与法见,即成唯识论所谓‘实、德、业等,蕴、处、界等’。然此中是说若有我法二执,则不应住于阿兰若处也。第四、别明法执,此中所云四颠倒执者,即凡夫于无常之法而执为常,于无乐、无我、无净之法,而执为乐、为我、为净,所以名之为四颠倒执。涅槃相者,即说修学之人,执著有涅槃所依及涅槃证得,即是涅槃之相。烦恼相者,即是执著我我所相,由执我我所相故而生诸烦恼。要之,此中是说有四颠倒执,固不能住于阿兰若,即是有涅槃相之执,尚不能住于阿兰若,何况于阿兰若而起诸烦恼相耶!

  癸二 观阿兰若功德  子一 示当住阿兰若相  ‘汝等谛听!若有不著一切相,应当安住阿兰若处,是名当坐无著道场,一切诸法皆不可得。若心调柔无有诤论,应当安住阿兰若处。于世因缘都无所著,应当安住阿兰若处。于色、声、香、味、触等法无依止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于一切法有平等见,应当安住阿兰若处。于四威仪能调自心,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能舍一切诸恐怖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诸佛子等!以要言之,于诸烦恼得解脱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若得成就涅槃因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能善修行四无垢性,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若有少欲能知足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具足多闻有智慧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若能修行三解脱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永断能缚烦恼结者,应当安任阿兰若处。能审观察十二因缘,应当安住阿兰若处。所作已办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舍诸重担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证悟真如深妙理者,应当安住阿兰若处。  住阿兰若相者,即是住于阿兰若所应持之态度。前结应离执一科,即是不应住阿兰若之态度,因他我我所执尚未舍离,则便违于住阿兰若之本旨。今是明住阿兰若所应具足之态度,此中可以二段而明之:第一段,可说泛明住阿兰若所应具足之条件、可有七种条件:第一,不著一切相,便有住阿兰若之资格。因不著我种种相、法种种相,则便于我法皆不可得,如是则便住无所得之心。第二、若心调柔无有诤论,调柔即是调伏烦恼之心而柔顺于出世之道,无有诤论即是安住于定心而不与六尘诸缘诤论──即不缘六尘等法,盖诤论即生烦恼之过失也。第三、于世因缘都无所著,即是不著于世俗境界。第四、于色声香味触等法无依止,即是不依止于五尘及其他法。第五、于一切法有平等见,即是于止观中观一切法无二无别。第六、于四威仪能调自心,即是于行住坐卧,皆与心相应而使自心安乐。第七、能舍一切诸恐怖,即是舍离上面所举出之诸恐怖法。第二段,可说是总明住阿兰若所应具足之条件,此中举出之条件有十一种:第一、于诸烦恼得解脱者,此就最低限度能对治烦恼言,若真解脱要在见道位,究竟解脱烦恼必须在佛果位。故今从对治言,即地前亦可方便解脱烦恼。第二、成就涅槃因者,即是修四谛、十二因缘、六度乃至三十七道品等法,皆是成就涅槃因者。第三、善能修行四无垢性,即是修习无垢性品中不贪衣服、卧具、饮食、汤药之四法。第四、少欲知足,其性质略与四无垢性相同。第五、具足多闻智慧,即是具足闻、思、修慧。第六、能修三解脱者,即是空、无愿、无相三解脱门、亦名三三昧或三空。第七、永断能缚烦恼结者,此是就渐渐对治烦恼而至于极言,与前解脱烦恼稍别,彼是直就解脱而言。第八、能审观察十二因缘,即是能谛审观察无明、行、识乃至老死等法。第九、所作已办者,即是二乘人究竟证得阿罗汉果,辟支佛果,于免离生死所应作之事已办毕,再不流转生死故。第十、舍诸重担者,即是解脱烦恼,因烦恼未除则如重担之负于身,今烦恼既除则身心皆得轻安自在。第十一、证悟真如深妙理者,即是于见道位通达诸法真实如如之深妙理体。若于上之各种条件,能具足一种、二种乃至齐具,即得住于阿兰若处;否则、等于山中之野兽,或不如还住白衣屋舍之为愈也。

  子二 示正住阿兰若行  丑一 不生一切分别心观  ‘汝等当知!阿兰若处种种药草、大小树木生阿兰若,曾无恐怖亦无分别;菩萨摩诃萨住阿兰若亦复如是,观自身心犹如枯树、墙壁、瓦砾等无有异,于一切法无有分别。我观身心犹如幻梦中无有实,念念衰老,其息出已更不复入,由善恶因随业受报。是身无常速起速灭,是身虚假终不久停。如是身中无我我所,无有情、无命者、无养育者、无士夫者、无补特伽罗者、无作业者、无有见者,如是等相本来空寂,犹如虚空亦如泡沫。常应念念作如是观,一切恐怖皆得解脱,如彼树木无有恐怖。时诸菩萨得大安乐无畏生处,是名菩萨住阿兰若,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明出家菩萨于阿兰若处修学佛道,于一切诸法不应起分别之心,即华严经所谓‘不于其处起分别,是故此中最吉祥’也。此中略可以三段说明之:第一、即是乐远离行菩萨告智光等菩萨住阿兰若修观之方法,其方法谓住于阿兰若者,观本人之身如阿兰若处之草木瓦砾,无有分别无有恐怖,菩萨之修习止观亦复如是,于一切诸法亦不应起分别。然此是现量境界,并非如草木瓦砾全无知者。第二、即乐远离行菩萨说明自己修观之法,而观得身心虚伪不实,刹那变坏乃至如是身中无我我所及无有情等。此有情等皆是我之差别相,今以般若经中之十三我相,并列而观之,便可知彼此所出我相之多少。其他经论,亦有多少不同者,兹不繁取。如下表:

  ┌我…………………………………我 我 所┐  │有  情              │  │意  生          有  情│  │摩纳缚迦              │  │养 育 者          命  者│  │数 取 趣              │  般若经┤命  者          养 育 者├本经  │生  者              │  │士  夫          士 夫 者│  │作  者              │  │受  者          补特伽罗│  │知  者          作 业 者│  └见  者──────────有 见 者┘

  第三、即是乐远离行菩萨说明本人修观方法之后,嘱命智光等亦应如是观察,不应起分别乃至有我我所执等。若能如是观察,则便离一切恐怖而得大安乐,是名住阿兰若修菩提者。

  丑二 具足一切功德处观  ‘复次、出家菩萨住阿兰若,昼夜相续应如是观:是阿兰若善能修习四无垢性安乐之处,是阿兰若善能修习知足之处,是阿兰若于诸烦恼得解脱处,是阿兰若具足多闻智慧之处;是阿兰若伏断烦恼所知障处,是阿兰若能入三种解脱门处,是阿兰若善能证得八解脱处,是阿兰若善能观察十二缘处,是阿兰若善能断除业障之处;是阿兰若能得初果预流之处,是阿兰若能得第二一来果处,是阿兰若能得第三不还果处,是阿兰若得第四果阿罗汉处;是阿兰若证得辟支佛果之处,是阿兰若已办所作得自在处,是阿兰若舍诸重担得轻安处,是阿兰若证得二空真如之处。  ‘是阿兰若能修无量大慈心处,是阿兰若修证无量大悲心处,是阿兰若能善修习喜无量处,是阿兰若善能修习舍无量处。是阿兰若能发菩提心处,是阿兰若菩萨修持到十信处,是阿兰若复次进修到十住处,是阿兰若展转增修到十行处,是阿兰若展转修行十回向处,是阿兰若善能修习四善根处,是阿兰若修行六度波罗密处,是阿兰若修行初地至十地处。是阿兰若证得六根清净之处,是阿兰若善能证得天眼通处,是阿兰若得天耳通及宿住智、生死智明、神境、他心如是通处。  ‘是阿兰若有惭愧处,是阿兰若不放逸处。是阿兰若修五根处,是阿兰若证得无量无边三昧之处,是阿兰若能得恒沙陀罗尼门证自在处,是阿兰若悟无生忍,是阿兰若永出三界断生死处,是阿兰若得不退转,是阿兰若降伏一切众魔怨敌,销除业障见佛闻法如是之处。是阿兰若得佛不共最上法门。是阿兰若修习戒蕴清净之处,是阿兰若出生无漏三摩地处,是阿兰若能生般若证解脱处,是阿兰若能生解脱知见之处。是阿兰若得三十七菩提分法。是阿兰若能得解脱十二入处,是阿兰若永离有漏十八界处。是阿兰若微妙观察十八空处,是阿兰若容受一切诸法空处。是阿兰若增长十善法生之处,是阿兰若增长坚固菩提心处。是阿兰若三世诸佛赞叹之处,是阿兰若一切菩萨恭敬赞叹如是之处。  ‘是阿兰若毗婆尸佛于尼俱陀树下成道,是阿兰若尸弃如来于尸利沙树下成道,是阿兰若毗舍如来阿尸婆多树下成道,是阿兰若俱留孙佛无忧树下成等正觉,是阿兰若俱那含牟尼如来优昙树下成等正觉,是阿兰若迦叶如来娑陀树下成等正觉,是阿兰若释迦如来于毕钵罗树下成道之处。汝等当知!阿兰若处有如是等无量无边功德胜利”。  此明出家菩萨住于阿兰若处,应观阿兰若处具足如是种种功德。此中从复次出家菩萨至证得二空真如之处,略与前“住阿兰若相”科中后段‘诸佛子等以要言之’以下文同,今且摄表以明之。

  ┌────────┐              ┌───────┐  │具足一切功德处观│(前段文)         │示当住阿兰若相│(后段文)  └────────┘              └───────┘

  ┌善能修习四无垢性安乐之处       于诸烦恼得解脱者┐  │善 能 修 习 知 足 之 处       若得成就涅槃因者│  │于 诸 烦 恼 得 解 脱 处               │  │具 足 多 闻 智 慧 之 处       能善修行四无垢性│  │伏 断 烦 恼 所 知 障 处               │  │能 入 三 种 解 脱 门 处       若有少欲能知足者│  │善 能 证 得 八 解 脱 处               │应当安住  是阿兰若┤善 能 观 察 十 二 缘 处       具足多闻有智慧者├  │善 能 断 除 业 障 之 处               │阿兰若处  │能 得 初 果 预 流 之 处       若能修行三解脱者│  │能 得 第 二 一 来 果 处               │  │能 得 第 三 不 还 果 处       永断能缚烦恼结者│  │得 第 四 果 阿 罗 汉 处               │  │证 得 辟 支 佛 果 之 处       能审观察十二因缘│  │已 办 所 作 得 自 在 处       所 作 已 办 者│  │舍 诸 重 担 得 轻 安 处       舍 诸 重 担 者│  └证 得 二 空 真 如 之 处───────证悟真如深妙理者┘

  此中所出之功德,虽比前住阿兰若相后段文中稍多,但不过开合之不同耳。如此中于三解脱之后又加以八解脱一条,虽名相不同,然皆是修无所得之空观法。所谓八解脱者:一、内有色想观外色解脱,二、内无色想观外色解脱,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四、空无边处解脱,五、识无边处解脱,六、无所有处解脱,七、非想非非想处解脱,八、灭受想定解脱身作证具足住。此略与八胜处、十遍处相同,为上二界与三乘所共修之法。其善能断除业障功德,略与阿兰若相中之“永断能缚烦恼结”相同,不过明阿兰若功德中,就其烦恼所感得之业果而言耳。此明阿兰若功德中,多出声闻四果与辟支佛果,即阿兰若相中之“所作已办”摄之。其阿罗汉果与辟支佛果,正是所作已办之人;其声闻之前三果,虽不即是所作已办者,但阿罗汉果是基于此三果者,故亦摄之于所作已办中。此明阿兰若功德中又举出所作已办者,总明二乘人之得自在,亦无妨碍。前阿兰若相中有“若得成熟涅槃因者”一条,虽未摄于此何种功德中,但此一条可说是总明修菩提道法者,则可通摄一切。  要之、此表中用实线者,即是上下相同;其用虚线者,则可摄于某种中。次从是阿兰若至舍无量处一文,明阿兰若能修得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之四无量心功德。次从是阿兰若至至十地处一文,明菩萨三僧企耶求佛果菩提,于所经历行位之功德;即是从初发心进而到十信,更进而到十住,再进而到十行,如是展转增进而到十回向,再由十回向展转增进而到四加行,于中修行六波罗密,乃至登极喜地以至十地。但六波罗密在地前所修者是有漏之功德,不得名为清净波罗密;在地上菩萨所修者,则便名为无漏功德清净波罗密。次从是阿兰若至如是通处,明身心获益之功德。初是六根清净功德,六根清净即是住阿兰若能使无始以来眼等诸根之罪垢悉皆消除,即成诸根互用圆通无碍之功德。其次即是获得六神通之功德:此中之宿住智即宿命通,生死智明即是漏尽通。因此通于诸烦恼已尽净无余,更不落于生死,故对于生死已明了通达,非是天眼通。天眼通但见六道众生死此生彼之相,且此中已举出此通,所以断除烦恼是漏尽通,断除生死而不受于生死之谓也。此中所以称智称明者,因此六神通是由于证得圣智而发,或与圣智相应,故此中称宿住智及生死智。又此言生死智明者,若以三明而论,则宿命通为三明中之一明。明之功用,较通之功用稍强,但此中互用而不分耳。  次从是阿兰若至不放逸处,明住阿兰若能得善心所之功德,即是住于阿兰若能生惭愧之心及不放逸之心。次从是阿兰若至最上法门,此明住阿兰若能生一切诸法功德。最初、即能修练五根,五根即信、勤、念、定、慧,为三十七菩提分法中之五根菩提分法。其次、即能证得无量无边三昧,三昧即是禅定。又其次,即能得恒沙陀罗尼门自在,陀罗尼即是总持,总持一切法、一切义、一切定慧、一切咒术而不散失,即说总持恒河沙数之善法亦得自在无碍。又其次、即能悟无生忍,无生忍即忍可印证诸法真如之理体为无有生灭者,故云无生忍,此在初地见道位及八地等皆得悟入。又其次、即能永出三界断生死处,断除烦恼障即是断生死,断生死即是永出三界。又其次、即能得不退转,即是于诸善法唯有增胜而不退转。又其次、即是能降伏众魔怨敌及消除业杂染而见佛闻法。众魔,即烦恼魔、五阴魔、死魔、天魔等,此众魔能障人之佛果菩提,故称为怨敌。又其次、即能得佛之不共法门──十八不共法或是一百四十功德法,皆为不共二乘之法。次从是阿兰若至能生解脱知见之处,明阿兰若处能生戒、定──三摩地、慧──般若、解脱、解脱知见之五分法身功德。次从阿兰若至菩提分法,明阿兰若处能生三十七菩提分法之功德,即是四念处、四正勤、四如意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是也。又从是阿兰若至十八界处,明阿兰若处能得解脱十二入、及永离有漏十八界功德。眼等六根和色等六尘相合,即是十二入;根尘相对而生六识,即是十八界。次从是阿兰若至诸法空处,明阿兰若处能观察十八空乃至能容受一切诸法空。十八空,即智度论、般若经等所谓:内空、外空、内外空、空空、大空、第一义空、有为空、无为空、毕竟空、无始空、散空、性空、自性空、诸法空、不可得空、无法空、有法空、无法有法空。其实,十八空亦可概括一切空法,但有此一切诸法空,则其范围比之于十八空又更广阔,以其无限量故。次从是阿兰若至菩提心处,即明阿兰若处能增长十善法及增长坚固菩提心。十善法即是身三支,不杀、不盗、不淫;口四支,不妄语、绮语、两舌、恶口;再加无贪、无嗔、无痴之意业三善根,则成为十善法。次从是阿兰若至如是之处,即明阿兰若为三世诸佛之所赞叹,及一切菩萨之所恭敬赞叹。次从是阿兰若至成道之处,明于阿兰若处成道之功德。毗婆尸,又作毗钵尸、微钵尸、毗婆沙维卫,盖梵音有轻重之不同其义一也。梵语毗婆尸,译曰胜观,或译种种观、种种见等,此是过去七佛之第一尊,而为庄严劫千佛中之最后第三佛也。尼俱陀树,又名尼拘陀树,此云无节,亦云纵广树也。此树端直无节,圆满可爱,离地三丈余方有枝节。尸器,或作式弃、式诘,译曰持髻、曰胜、曰最上、曰顶髻、曰火髻,以入火光定而断欲惑故。此为七佛之第二尊,为过去千佛中最后之第二佛。尸利沙树,尸利沙者,吉祥之义,即此方之合昏树也,俗名为夜合树。尸弃如来于此树下成道。毗舍,即毗舍浮,又名毗舍浮、毗湿婆部、毗摄浮、鞞恕婆等,此云一切胜。毗湿婆译作遍一切,部即自在义,即是遍一切皆自在。为过去千佛中之最后一佛,七佛中之第三佛。阿私婆多,亦云阿湿婆他。梵语阿湿婆,此言马陀者脚,合而言之曰马脚树。俱留孙,亦云拘留孙、鸠楼孙。拘留孙译云所应断已断,或译灭累,或译成就妙美,为七佛中之第四佛,为现在贤劫千佛之第一尊。无忧树即梵语阿输迦树也。悉达太子亦生此树下,即岚毗尼园之无忧树。然俱留孙佛成道之树,但同此名,非即悉达太子诞生之树。俱那含牟尼,又作拘那含牟尼,或作迦诺迦牟尼,译曰金寂,或译金色,或金寂静,或仙人,是贤劫中第二佛,七佛中第五佛。优昙,具云优昙钵罗,译云灵瑞。法华文句云:“优昙华此言灵瑞,三千年中一现,现则金轮王出”。按此树为无花果类,产于喜马拉耶山麓及锡兰等处。迦叶,具云迦叶波,此言饮光,此为现在劫中第三佛,七佛中第六佛。娑陀、即娑罗树,此言坚固;与释迦如来入灭之树同类。其树四方各生二株,人可于中间居住者也。释迦者姓也,此言能仁;牟尼者即如来之德号,此言寂默,即能仁寂默,为现在劫之第四佛,七佛中之第七尊。毕钵罗树,即菩提树,佛坐其下成等正觉,因谓之菩提树。昔佛在世,高数百尺,屡经残伐,犹高四五丈。茎干黄白,枝叶青翠,每至如来涅槃之日叶皆凋落,顷而复故。探玄记二十四曰:“毕钵罗树,此云榕树,在岭南亦有此树”。按亦即川、滇、黔之黄桷树。上明七佛住阿兰若于诸树下成等正觉,下从汝等当知至功德胜利,即总明上来住阿兰若处之种种功德。然上面所列之功德,不过举其大略,其实无量无边功德而不可计喻者也。

  壬二 重颂  尔时、乐远离行菩萨为诸大众而说偈言:‘出家菩萨住兰若,当作何念及何业?世间所有诸恐怖,皆从我见、我所生。若能断除我我所,一切恐怖无所依;若有能执我见心,毕竟不成菩提道:涅槃常住皆无相,何况烦恼非法相?不著诸法及众生,心无诤论修正念,四威仪中调伏心,应住兰若常寂静。能断烦恼、心知足,住于兰若空寂舍,入三解脱无相门,住于兰若离尘垢。能观十二因缘法,四谛、二空真妙理,世间八法不倾动,如是大士住兰若。能观自身如枯木,亦如水沫及幻梦,不著二边平等相,如是萨埵住兰若。罪业缠缚无常身,本来虚假元无实,我法二执及罪相,于三世中不可得。自身他身无有二,一切诸法亦如是,谛观法性无去来,如是菩萨住兰若。栴檀涂身及赞叹,以刀屠割并骂辱,于此二人无爱憎,如是菩萨住兰若。出家乐住阿兰若,昼夜应作如是观:阿兰若处真道场,一切如来成正觉;阿兰若处妙法空,出世正法之所生;阿兰若处圣所尊,能生三乘圣道故;阿兰若处圣所宅,一切圣贤常住故;阿兰若处如来宫,十方诸佛所依故;阿兰若处金刚座,三世诸佛得道故;阿兰若处涅槃宫,三世如来圆寂故;阿兰若处大慈室,菩萨住此修慈故;阿兰若处是悲田,三世诸佛修悲故;阿兰若处六通室,菩萨于此游戏故;阿兰若处大无畏,能断一切恐怖故;阿兰若处三摩地,诸求道者得定故;阿兰若处陀罗尼,诸持咒人神力故;阿兰若处善法堂,增长一切善法故;阿兰若处菩提室,菩萨修道得忍故。若欲永超三界苦,菩提、涅槃当修证,遍周法界利群生,应居兰若菩提室。所修六度、四摄法,回施三有及四恩,自他俱入甘露城,同证一如真法界’。  此中初一颂,颂出恐怖本之一科。次一颂半,是颂前长行结应离执一科文。次三颂,是颂长行示当住阿兰若相文。次四颂,是颂长行不生一切分别心观。次八颂,是颂长行具足一切功德处观。次二颂,是总结长行并重颂之颂。即是要有情住阿兰若求佛果菩提,以远离生死之苦而修四摄六度,作自利利他之事业。所谓四摄者,即是布施、爱语、利行、同事之四,以此四法而摄受一切有情,故名四摄。三有者,即三界之别名,因三界有于生死之苦,故名三有。甘露城,即是涅槃城。一如真法界,即是一真法界或真如法界。

  庚二 如来印成  尔时、乐远离行菩萨摩诃萨为诸大众说是法已,佛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为大众及未来世求佛道者,分别演说阿兰若处殊胜功德,利益安乐现在未来一切众生,趣向菩提正真觉道,汝所成就无量功德,千佛共说不能穷尽’。  此以前乐远离行菩萨在如来法会中,对在会大众说明本人出家修行之心得。一方面明处于世间为种种不善法之所染污,不易解脱三界生死之一切恐怖;一方面又明若要出离世间之一切恐怖,则必须处于阿兰若处而修佛道,因阿兰若处能生一切清净功德。故嘱在会诸众,出离五欲杂染之地,而于清静兰若依其所说之法而作如是观。但说虽如是说,而不知是否与佛相同,因要释众之疑惑,故有如来出而印证许可,以明其说真实非虚,以释在会疑惑,且亦令未来生信,此即本科文之大意也。

  庚三 法众获益  尔时、会中智光菩萨、无量阿僧祇菩萨大众,闻阿兰若最胜功德,即得闻持陀罗尼门。无量众生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得不退转。千亿众生远尘离垢,得法眼净。  此即智光等无量无数菩萨,得闻乐远离行菩萨说阿兰若之功德,即获得闻持陀罗尼之利益。闻持陀罗尼,乃四种陀罗尼之一,即是闻听佛法而总持不失也。次有无量众生发菩提心得不退转。次有千亿众生,远尘离垢得法眼净,其义如前诸获益中说。上来,应机渐说中之五乘共法,于此告毕。

  丙二 三乘共法  丁一 大乘共行二乘法──十行  厌身品第七 这一品,属于三乘共法的大乘共行二乘法。此中所谓三乘:一、声闻乘,又云小乘,速则三生,迟则六十劫,修生空法,终于现世闻如来的声教,悟四谛的真理以证得阿罗汉果。二、缘觉乘,又云中乘,辟支佛乘,速则四生,迟则百劫,修生空法,在他最后一生不依如来的声教,只要感飞花落叶的外缘,自觉十二因缘的真理以证得辟支佛果。三、大乘,又云菩萨乘,三无数劫间修六度万行,以证得无上菩提果。但是,这三乘都共修习四念处观,所谓四念处观:一、身念处,观身体为不净的东西,此肉体是父母所生的,肉体的内外污秽充满,没有一点儿清净的地方,所以观身为不净。二、受念处,观受为苦,受是苦乐的感觉,但乐是从苦的因缘而生,复又转生苦,世间没有实乐,所以观受为苦。三、心念处,观心为无常,心依六根缘六尘,刹那刹那的生灭,没有常住的时候,所以观为无常。四、法念处,观法为无我,因为法没有自主自在的本性,所以观为无我。这是就苦谛而修的四念处,我们之所以有苦,因有此身、受、心、法四事,所以就此四事而观不净、苦、无常、无我,对破凡夫常、乐、我、净的四颠倒。此四念处以慧为体,慧依定、依念,念念于身、受、心、法所观之处,所以得名念处。如法华玄义卷三云:‘念处是观苦谛上四智,治于四倒,四倒不起由此四观’。所以观此四法,对于超出三界有漏之法有所助益,固然是声闻、缘觉二乘人所修证的境界,亦大乘人共修共行的法,以大乘人亦应对破凡夫四颠倒的邪见故。大乘人虽不能抛弃教化众生的负担,而亦须断除三界的有漏烦恼。  “大乘共行二乘法”标题之下,有“十行”二字。从五乘看,通于三乘;从大乘看,由十信、十住、至十回向、四加行位菩萨所修行的法,这是必经阶段而不可忽略的。如善财童子所参访的善知识,十住、十行位都是出家比丘,是修声闻、缘觉法的二乘人。这样,前厌舍品、无垢性品、修十信的,阿兰若品、离世间品、修十住的,以及此厌身品修十行的,都是出家比丘和菩萨共同修行的。所以,善财童子所参访的善知识,修十信、十住、十行法的,都是声闻、辟支佛等二乘人。然此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位,为菩萨的资粮位,又为菩萨胜解行地,以菩萨法空胜解力而修六波罗密行。因为修诸观者以法空胜解为最,若能证得法空的境界,则能伏断一切三界有漏烦恼,这即是修三乘出世观位的实证。  从经文看此品的结晶所在,如弥勒问云:‘自于是身应作何观’?所以,此品可以题作观身品。谁也知道,最切近的是身,无论他是美的或丑的,但爱惜他,的确超越一切之上。所以,此品中有三十七观,最后观身犹如车乘。“身”,梵语“伽耶”,此云积聚,是一聚集的个体,是很多分子积聚起来的。以如今的团体来解释他,这是最适合的。佛法所谓“一聚”,不能称为个体,是一个团体,这是我们应有的认识。然而一聚者,有狭义,有广义。从狭义说,此身仅是一个色法的集团,是五蕴之中的色蕴,此色蕴包括五根、五尘、四大诸元素,由此诸元素组织成团体,名之曰身。但此更有别、有通,别则眼、耳、鼻、舌、身五根的区别中,身只是五根之一;通则是整个的身。若将此身详细的考察,是各种元素在一起,都互有关系,不可偏废。所以、此身可作为五根的动力所依,此身的团体中有五根互相发用。如眼根有能发眼识作用,能观察外界各种现象的形形色色;其他耳、鼻、舌、身都有同样的发识功能。虽然身为五根所依止之处,而五根各有其特质,各有等次的,如一色聚而没有五根,则不能名之曰有情身,但是四大、五尘的积聚,不能有思想作用,却成为无机物了。从广义说,身又是五蕴组织成的团体,即色、受、想、行、识五蕴。一、色蕴,总括五根、五境等有形的物质;二、受蕴,对境而感受苦乐;三、想蕴,对境而想像彼此;四、行蕴,对境而造作善恶;五、识蕴,对境而了别识知。由此五蕴各别的作用,总集而成谓之身,所以不能专指色法而言。若身心分别而言,色蕴即身,而受想行识四蕴即心。心中受、想、行三者,为心上特别的作用,名之曰心所有法,即心王所有之法。而识为心的本性,可名之曰心王。因五蕴为身心的二法,如欲界、色界有身体的有情,这是五蕴而成;无色界无有身体的有情,只有四蕴(除色蕴)而成。这五蕴身,是虚伪的,如增一阿含经二十七云:‘色如聚沫,受如浮泡,想如野马,行如芭蕉,识为幻法’。  这样,有情身由五蕴的色心二法组织而成,所以是活动的有机体,正适合佛所说的萨迦耶见的意义。“萨迦耶见”,此云有身见,五见中的身见执著五蕴假和合的团体,以为有真实的我而起我我所的偏见。我们所知道的身,即五根、五尘、四大和合的色身。但人是五蕴的身,不是唯一色蕴的身,若仅是唯一色蕴,那是没有情识活动的死尸了。此五蕴之法,是刹那生灭的,相续的,是“各别的因”和“相互的缘”合成的。此仗因托缘生起的五蕴之法,因业力所引而不散乱,相续不断而成为身。等到业力尽了,全体的生命如破沙盆也似的粉碎了。至此、五根败坏,四大分离,前六识亦不起,一切业力都潜伏在第八阿赖耶识里,遇有相当的因缘,则由强力的业力发动,又成为后世的有情身。于是生而复死,死而复生。复次、此中所观的五蕴身,为五取蕴身。取即烦恼,取即贪爱的增上相,所以这五取蕴身也即三界有情的有漏身。如将此所观的身,认识清楚,则可以明白此品的大意了。戊一 弥勒兴问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世尊!我等既悟出家菩萨摩诃萨厌离世间住阿兰若,调伏其心修无垢行,然此菩萨住空闲处,自于是身应作何观’?  这三乘共法──厌身品、波罗密多品、功德庄严品,都是弥勒菩萨所提问的。这是根据前四品佛所说的离世间而住阿兰那的扼要处,而使住阿兰那者对于人生更进一步来观察,对于了解人生格外深入一层,得到完全的透彻。住阿兰那的出家菩萨,已具有正信、正戒、正见,能调伏身心修无垢行,修习禅定止观,然而对自身应修什么观?前厌舍品的厌世观,正明出家的原因,完成个人的信念与理想;离世间品为出世修行之所依止,此品正明出世观的本相。所谓“出世”,并不是将此身抛出世界之外,应知这个身就是世间,只要对于此五蕴身能看破,这就是出世。所以是身应作何观,正是三乘出世观的扼要处;阿兰那不过修此观行的场所而已。能否脱离烦恼的迷网,要看心里有没有光明的出世观境,住阿兰那决不是暝坐就可了事;唯在什么都不摇动的那个入定的圆澄心,才可以开拓真善的人生出来。所以、维摩在示病时,为众人观身无常苦空,而论到自身应作何观,却云:‘观身实相,观佛亦然’。这完全是心理解放,浊性去尽,清醒的洁净的披露。若能不被有漏的五取蕴身和四颠倒见所迷惑,观察他是不净的、虚伪的,即见实相实性的真理。本来万法都是幻生的,空的,若能‘照见五蕴皆空’,幻化空身即是佛的法身。然观身有深浅的区别,先要认识此五蕴身是苦、空、无常、无我的,他不能给予快乐和自由。所以、弥勒的请问,是极有价值的,是代表胜解行位的大乘人而问的,也是代表二乘人回小向大而问的。这是弥勒菩萨以胜应身而说法,亦是弥勒为摄受十行、十回向地前的菩萨而说法。从另一方面说,弥勒现生兜率及将来阎浮提成佛说法,这都是变化身,都是说三乘法的,所以由弥勒来启问。其实,这三乘法亦就是地前大乘共修的法。从两方面看,从一分三,从三归一。这三乘共法,唯佛的应化身说,这是一乘菩萨为满足三乘人的幸福而说的。

  戊二 世尊许说  己一 许诺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言:‘善哉!善哉!善男子!汝为众生起大悲心,请问如来入圣智观妙行法门。汝当善听!今为汝说’。‘唯然!世尊!愿乐欲闻’!佛对弥勒说:你的大悲心,为摄受十地以前的大乘众而问入圣智观的法门。要和圣智观相应,须具有正信、正戒、正见、正定,否则没有修入圣智观的希望。你听著!我今特为你们解说。是的!世尊!我很愿意听你讲。

  己二 解说  庚一 总标有漏身观  ‘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时,四威仪中微细观察:是有漏身,三十七种不净秽恶,是不可爱、是不坚牢’。  前面曾讲过,住阿兰那的出家菩萨和鸟兽、猎人、隐士者流是完全不同的,他是修禅定的人,以定而修圣智观而求无上佛果的。将这有漏身,涉在四威仪中去观察,观这有漏身包含有三十七种不净的,无常的,苦的,空的,无我的,堆著污秽的怨毒。这种观察,便是佛法的实验。如今科学家谈实验,是在外面另取一物来实验;佛法则以自身来实验,这是超人一等的。

  庚二 别分三十七观  ‘当观此身犹如坯器,外以杂彩金银七宝巧饰庄严,内以粪秽种种不净填塞充满,两肩担负随器而行,其有见者皆生爱乐,不知器中盛满不净。有六黑蛇常在此器,一蛇随动器即破坏,毒害臭恶竟无所堪。世间之人庄严其身,如彼彩画盛不净器。贪、嗔、痴三名为心病,风、黄、痰、癊名为身病,内外六病能害身心,如彼六蛇居于器内;一一蛇动器即破坏,一一病发身即无常。善男子!出家菩萨处于空闲观察是身,名为第一不净观相’。  出家菩萨于日夜中,又观自身臭秽不净,犹如死狗。何以故?彼身亦是父母不净为生缘故。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蚁子台安住众蚁,时有白象来至台边,以身触台台即崩碎。善男子!此台所谓五蕴之身,白象是为琰魔罗使,身归后世如象坏台。出家菩萨,又观自身而作是念:我今此身从顶至足,皮、肉、骨、髓共相和合以成其身犹如芭蕉中无实故。出家菩萨又观自身无有强力,皮肉薄覆如涂附墙,亿万毛发如草生地,微细风大出入毛孔,谁有智者当乐此身?刹那刹那衰败转故。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养毒蛇而取其害,我今虽以饮食衣服资长是身而不识恩,毕竟还令堕于恶道。出家菩萨又观自身譬如怨家诈作亲友,伺求其便而将毒药断彼命根;我身如是本非真实,终致无常,非圣爱故。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水上泡,虽复妙好琉璃珠色,刹那因缘起灭无恒,有为念念不久住故。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乾闼婆城,虽现相状而不实有,今者我身亦复如是。出家菩萨又观自身犹如影像,我身亦尔虽有非真。出家菩萨又观自身譬如外国强盛怨敌,今者我身亦复如是,烦恼怨敌侵掠善根。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朽舍宅,虽加修葺当必崩坏,我身亦尔,虽加爱念当必无常。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近怨国,城邑人民常怀恐怖,今者我身亦复如是,于念念中畏无常怨。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无量薪为火烧爇,然是猛火曾无厌足,我身亦尔,以贪爱火烧五欲薪,其心增长亦复如是。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新生子,慈母怜愍恒加守护,我身亦尔,若不守护病之身心,即便不能有所修证。出家菩萨又观自身本性不净,譬如有人厌患炭色,设诸方便以水洗之,经无量时黑色仍旧,乃至炭尽终无所益。我身亦尔有漏不净,假使海水尽未来际洗之无益,亦复如是。出家菩萨又观自身如油沃薪以火焚烧,又遇大风势不可止,是身亦尔名五蕴薪,沃贪爱油,纵嗔恚火,愚痴风力无有休息。  ‘出家菩萨观于自身犹如恶疾,四百四病所住处故;亦如大肠,八万四千虫所住故;是无常处,出息不还即无常故;亦如非情神识易脱,同瓦石故;亦如河水刹那前后不暂住故;亦如压油,于一切事受劳苦故。无所依者,犹如婴儿失父母故;无救护者,犹如虾蟆蛇所吞故;如穴无底,心心所法不可知故;恒不知足,于五欲乐心无厌故;恒不自在,断常二见所系缚故;不生惭愧,虽蒙眷属养育弃舍生故;亦如死尸,于日夜分近灭坏故;唯受诸苦,于一切处无真乐故;为苦所依,一切众苦依身住故;如空聚落,于是身中无主宰故;毕竟空寂,遍计所执妄构画故;如谷中响,皆是虚妄所显现故;亦如船舶,若无船师即漂没故。亦如大车运载财宝,何以故?乘于大乘到菩提故’。  这段文,可分为广观、中观、略观三层来观察:  一、广观:这是三十七中的第一观,观此身如土坯所成的器具,外以各种宝色庄严引以为美观,其实内里充满种种不净的东西。外人认为形体好看,实际上不但是不净的,而且还有六条黑蛇,是活动的,而且还要吐那臭而不可闻的气。世间人也是如此,人有贪、嗔、痴三种的心病,和风、黄、痰癊三种的身病,这内外六病犹如六条蛇,能坏身心;若身心一病发,则整个身体的怨毒一一爆发了。内外各部分,同时毁坏,毁坏成一撮的遗灰。这是观身无常、不净。  二、中观:这是不广不略观,有十六种:从第二观起,观身臭秽不净犹如死狗,因为此身的来源,由父母不净的赤白二质和合而成的。第三、观此身犹如蚂蚁用土造作的窠,这是无常观。第四、观此身如芭蕉无实质,是众多和合而成的假相,这是无我观、空观。第五、观此身无强固力,刹那刹那衰灭败坏,这是无我、无常观。第六、观此身如养毒蛇,能伤害自己的性命,使你造诸恶业,这是不净观。第七、观此身如怨家,假作亲友,在你吃食物的时候暗放毒药。此身亦然,不顾一切恩爱,一味地杀、盗、淫,于是堕落地狱无有出期,这也是无我、无常观。第八、观此身如水上泡,这是无常观。第九、观此身如海市蜃楼,虽有相状可看而不是实有,这是空观。第十、观此身如影像,这是空观。第十一、观此身如遇怨敌,虽然你要出家修行善法,而身体偏要害善根种子而造恶,这也是不自由的无我观。第十二、观此身如腐败的房子,虽然你常常爱护他、修理他,他毕竟还是倒地,这是无常观。第十三、观此身如与敌国相近,时有恐怖,民不聊生,如中国与日本,这也是无我观。第十四、观此身如火烧薪,你有贪心贪求财产,纵然天下人的财产完全归你所有,心里认为还不满足,这是苦观。第十五、观此身如出母胎的婴儿,全靠母亲的调养。此身亦然,整个的身体都是病,内外有六蛇,倘没有适当的调伏,则霎时间坏灭了。所以、为了要修禅定、培植福德与智慧,虽然此身是假的,不应贪爱,也不可不时时去爱护他,这也是无常观。第十六、观此身如炭也似的完全是黑的,从生不净乃至一期死了成为一堆白骨,亦是不净。第十七、观此身如油沃薪,既被火烧又遇大风。比方五蕴是薪,贪即油,嗔即火,痴即风,烧得一撮遗灰也寻不到。  三、略观:此中有二十观。第十八、观此身如恶疮,观此身有四百四病。四百四病者,如智度论六十五云:‘四大为身,常相侵害,一一大中百一病起:冷病有二百二,水、风起故;热病有二百二,地、火起故’。四大为根本,每一大连枝末有一百一,共计四百四。第十九、观此身如大肠,肠内有很多的虫,所以此身全是虫的成分。所以科学家说,人身上有无数的细胞,这细胞即是虫,因为是活动的。第二十、观此身是无常的。第二十一、观此身如非情(无我)。第二十二、观此身如河水不能停止。第二十三、观此身如压油,因为太劳苦了,这是苦观。第二十四、观此身如无母的婴儿,这三界众生没有佛依止。第二十五、观身一旦无常到来,无救护的人来援救。第二十六、人的起心动念,不知从何而来。第二十七、观身不知足,如漏沙盆,放什么在里面都漏完了。第二十八、观身不自在,不是常见就是断见。第二十九、观人不知惭愧,死神到来,也不顾虑眷属的恩爱,就跟著死神去了。第三十、观此身现在虽没有死,然而刹那渐渐趋于衰老。第三十一、观此身唯有受苦,虽有时快乐,但由苦而来,这是苦观。第三十二、观此身唯是忧悲苦等依,如老子云:‘吾所以有大患者,为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第三十三、观身无主宰。第三十四、观身完全是空的,是虚妄所显的,不过愚痴众生妄执有我。第三十五、观身如空谷传声,空无有实。第三十六、观身如无师之船,所以我们要修禅定。要有正信、正戒、正见,可以行到彼岸,不致有漂泊之虞,这是以有漏身显法性身。第三十七、观身如大车,可以到菩提彼岸。这后二种通于大乘,用五蕴身修出世之法,不但遍行世间而且能达到彼岸。善用此身者,即是自度度他的慈航宝筏。

  庚三 亦作大乘身观  ‘善男子!出家菩萨日夜观察,非不爱惜如是之身,欲令众生出生死海,到彼岸故’。  这可附在三十七观后二观之中,即是观此身不但能自度,而且以此身去度人,所以要爱惜此身,将来能辗转广度众生,出生死海到菩提岸。所以、此身亦不可轻视,将来扯起风帆,投入无边报恩海里,便是自度度他的大乘身。

  己三 结成  尔时、世尊说是法已,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修如是行,此则名为出家佛子所观法要。若有佛子发菩提心,为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住阿兰若,修习如是三十七观,亦教他修如是法要,解说、书写、受持、读习,远离一切我我所执,永断贪著五欲世乐,速能成熟不坏信心,求大菩提不惜躯命,何况世间所有珍宝?现身必得究竟成满一切如来金刚智印,于无上道永不退转,六度万行速得圆满,疾成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世尊说完了法,于是对弥勒他们说:上面的三十七观,是出家菩萨住阿兰那所修的观,能自观也叫他人观,这即是自度度他辗转流通的法要。若能以此去修习,则可离我我执和人海间的五欲。赶快看空了你的幻身吧!出离了四大构成的幻象的世界吧!假若你想证得出世的究竟佛果的话。

  戊三 法众获益  尔时、会中八万四千新发意菩萨,深厌世间得大忍力,不复退转于无上道。百千婆罗门发菩提心,成熟信根得不退转。三万六千善男子、善女人,远离尘垢得法眼净。  在会中有八万四千初发心的菩萨,闻是法已,感觉到这世间的无趣,因为已证得大胜解力了。同时、有百千婆罗门因为专心笃意的听闻教法,就有菩提心生起而得不退转。再有三万六千的一般善男信女也得了见法的眼。

  丁二 二乘回趣大乘法──十回向  戊一 修行诸度  波罗密多品第八 “波罗密”者,此云到彼岸,如世间之过渡者,其目的即从此岸而达到彼岸,故名到于彼岸。但此“到彼岸”者,以所喻之佛法而论,即以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诸菩提分法为渡舟;以此诸菩提分法之渡舟,从此苦岸渡过烦恼海之边际而达到究竟常乐之目的,乃名为到彼岸也。所以、此到彼岸之意义,若广而言之,即是三界、六道生死轮回为此岸,以无住处大般涅槃为彼岸也。又此三界皆以名言假立故,一切有漏虚妄分别为此岸,而根本无分别智所证究竟实相之理为彼岸也。略言之,生死为此岸,涅槃为彼岸,我法二执及一切烦恼所知之二障,与有漏业为中流,以布施持戒等为渡舟也。所以,度生死之海而到于涅槃之岸,其中间必断除二执,解脱二障,圆满一切功德法财,而后方能达到无上菩提之目的。二执为二障之所依,有二执故即有二障,有二障故即起一切有漏善不善法轮回生死海中,所以要超过生死海,必须解脱二障之根,方能为圆满究竟之到彼岸也。  此“到彼岸”,简言之,即以菩提分法为能度,以三乘人为所度也。菩提分者,广为三十七道品,略为戒、定、慧之三学,而广略适中即是大乘六度或十波罗密法。由此十种波罗密法,成就一切功德,圆满法身,而度脱断除一切烦恼有漏之苦法;所以此十种波罗密法,为自度度他自利利他之工具也。此即略明波罗密多之大意。  此品属三乘共法中之第二大科。前品为大乘共行二乘法,今此波罗密多品和功德庄严品,即是二乘回趣大乘法,明二乘向大所应受之法也。若从别一方法观之,厌舍无垢两品之超欲界法,是“十信”菩萨所修之法;阿兰若、离世间两品之超上界法,即是“十住”菩萨所修之法;厌身品之共行二乘法,即是“十行”菩萨所修之法;今此波罗密多、功德庄严两品之回向大乘法,即是“十回向”菩萨所修之法也。又此波罗密者,本为信、住、行、向、地菩萨之所共修,但十信菩萨多修戒,十住菩萨多修禅定,十行菩萨多修观慧,而此十回向菩萨则定慧均修,故专名波罗密多,为十回向菩萨所修之行也。“回向”者,即回事向理,回因向果,回自向他,亦即回众生法而趣向菩提,回世俗法而趣向第一义谛也。

  己一 长行  庚一 问答偏赞阿兰若  辛一 慈氏兴问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以何因缘殷勤称赞住阿兰若修菩萨行,而不称赞住于余处修菩萨行?如来一时在灵鹫山,为诸菩萨广说法要而作是言:“菩萨或时止淫女家、亲近屠者,示教利喜,无数方便饶益众生,为说妙法令入佛道”。世尊今日为新发意所说妙法而不如是。然我等类亲于佛前得闻深法,无有疑惑,惟愿如来为未来世求佛道者,演说甚深微妙真理,令菩萨行无复退转’。  弥勒菩萨兴问世尊,为何偏赞阿兰若处而不称赞余处。换句话说,世尊称赞菩萨修菩萨行时,若住阿兰若处,即获得无数之功德方便、利益,乃至速得圆满证大菩提,其理由安在?同时、世尊不赞余处,和说余处有种种不便菩萨修菩萨行事,及难成办菩提之果,其理由亦何居?如来一时下,即举佛昔时说法和现时说法之矛盾处,兴问世尊偏赞阿兰若之意义也。因佛于灵鹫山中为诸菩萨说法要之时,曾说菩萨修菩萨行,于一切处皆可修习,乃至淫女、屠者之家,亦皆是菩萨修菩萨行之处。而今世尊又对新发意菩萨说修菩萨行,要住阿兰若处最为吉祥,反说余处菩萨行之难成,这岂非世尊说法之矛盾处,故兴问也。然我等类下,重白兴问之本意。并非自己不解,疑世尊说法之矛盾,而实为未来众生,利益未来之新学菩萨,断决未来众生之疑惑,故发问也。换言之,即是替未来修菩萨行之菩萨,征问菩萨行法当如何受持,以及修行何种行门也。

  辛二 释尊垂答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善男子!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菩提道,有二菩萨:一者在家,二者出家。在家菩萨为欲化导,淫室、屠肆皆得亲近,出家菩萨则不如是。然此菩萨各有九品,上根三品皆住兰若,无间精进利益有情。中下二根诸菩萨等,随宜所住方处不定,或住兰若或居聚落,随缘利益安隐众生。如是行门,汝应观察。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修习佛道,已得无漏真实之法,随缘利乐一切有情。若有佛子未得真智住于兰若,要当亲近诸佛菩萨,若有值遇真善知识,于菩萨行必不退转。以是因缘,诸佛子等应当至心求见一佛及一菩萨。善男子!如是名为出世法要,汝等咸当一心修学!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厌离世间,住阿兰若省用功力,得圆满八万四千波罗密行,速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所以者何?若舍名利住山林者,于身命财必无吝惜,永无系属,自然易满三种波罗密多’。  此中答分三段:第一段、世尊答弥勒菩萨所问住阿兰若之与否,因有两类菩萨之不同,故有一应住一不必住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求菩提道者,即是发此希求成佛无上菩提之心。阿耨多罗,此云无上;三藐,此云正等;三菩提,此云正觉:合言之,即无上正等觉。此心,即超过一切凡夫二乘之大菩提心也。在家菩萨下,明修菩萨行之菩萨中,有两类菩萨之不同。此在家菩萨修菩萨行时,为欲教化诸众生引诱恶劣之有情,故随时随地皆是行菩萨道处;甚至于杀害有情之屠者与淫女,亦可同居同事。他若社会上之农、工、商、学等等,亦无非是在家菩萨修菩萨之妙用,和引诱众生之方便,更可知也。出家菩萨下,明新发意出家菩萨则不能如是。然在家、出家之上根菩萨,均住阿兰若处修菩萨行,同时亦能入世利乐无数有情;中下根则不然,其修菩萨行之住处,可随宜而安利益有情,不定住阿兰若也。各有九品者,上中下根各有三品,合之成为九品。第二段、因菩萨行住高下之不同,而定住阿兰若与否之差别也。已得无漏至一切有情,明初地已上菩萨,已证无漏法体,亲证诸法实相,具足无漏大智,其心坚固,能转一切烦恼而不为一切烦恼所转,所以可随缘利益一切有情,不必住阿兰若也。未得真智至及一菩萨,明地前之信、行、住、向菩萨,对于真实之智,诸法实相之理,尚未亲证,所以修菩萨行时应住阿兰若,应常亲近善知识,及供养恭敬诸佛菩萨,以求无上菩提之法,使菩萨法永不退转也。善知识,即是涅槃经中所谓四依菩萨也。因初地已上菩萨,亲证无漏智体,能为众生之所依故。应当至心求见一佛,即是劝勉地前菩萨,发愿求见一佛,得生净土等;因往生净土得见佛菩萨等,于菩提心即不退转也。善男子下,是劝未得真智菩萨,应当如是奉持进行,故呼弥勒劝告大众也。第三段、明出家菩萨未得真智,即应远离世间热闹五欲之所,住阿兰若处修菩萨行,有无数方便,得种种功德。所谓下手易而成功高,用力少而见效大,能于最短期间获得八万四千波罗密行,速得菩提果也。三种波罗密,即是名字、亲近、真实波罗密也。

  庚二 问答具修波罗密  辛一 慈氏重问  弥勒菩萨白佛言:‘世尊!住阿兰若出家菩萨不蓄财宝,以何因缘能得圆满檀波罗密’?  弥勒问意,即是菩萨住旷野处,舍弃一切财宝,以何能修布施圆满檀波罗密。

  辛二 释尊广答  壬一 正明修行十度  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善男子!住阿兰若出家菩萨,入于聚落所乞之食,先以少分施于众生,又以余分施于所欲,即得名为檀波罗密。以自身命供养三宝,头目髓脑施来求者,即得名为亲近波罗密。为求法者说出世法,令发无上菩提心故,即得名为真实波罗密。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布施波罗密多。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故,修十二头陀之行,若行步时看二肘地,不损众生,即得名为持戒波罗密。坚持禁戒不惜躯命,即得名为亲近波罗密。为求出世说法教化,令发无上菩提之心,即得名为真实波罗密。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持戒波罗密多。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能灭嗔恚得慈心三昧,亦无毁辱一切众生,即得名为忍辱波罗密。(古今原少亲近一段)若为一人说一句法,令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即得名为真实波罗密。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忍辱波罗密多。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为令众生得成佛故修精进行,未得成佛福智羸弱,不贪安乐,不造众罪,于昔菩萨行苦行中深生欢喜,翘敬宗仰常无休息,以是因缘即得名为精进波罗密。弃舍身命如捐涕唾,一切时中未尝懈怠,即得名为亲近波罗密。遇有缘者说最上道,令趣无上正等菩提,即得名为真实波罗密。由精进心,如是十行过去不退、现在坚固、未来速满。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摩诃萨成就精进波罗密多。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修习三昧,为摄诸法令不散失,入诸解脱永断边见,现于神通化彼众生,令得正智断烦恼本,入真法界悟如实道,当趣菩提,以是因缘即得名为禅定波罗密。欲令众生如我无异,悉得满足调伏有情,不舍三昧,不惜身命,修此三昧即得名为亲近波罗密。为诸众生说深妙法,皆令趣向无上菩提,即得名为真实波罗密。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禅定波罗密多。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处于空闲,亲近供养诸佛菩萨,一切智者常乐听闻甚深妙法,心生渴仰恒无厌足,善能分别二谛真理,断除二障,通达五明,说诸法要,能决众疑,以是因缘即得名为般若波罗密。为求半偈弃舍身命,不惮众苦至大菩提。即得成就亲近波罗密。于大会中为人说法,于深妙义无所秘惜,能令发起大菩提心,于菩萨行得不退转。常能观察我身、兰若及菩提心、真实法身,如是四种无有差别,如是如是观妙理故,即得名为真实波罗密。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般若波罗密多’。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空闲处,常能修习方便胜智波罗密多,以他心智能了有情意乐、烦恼、心行差别,应病与药悉令除差,自在游戏神通三昧,发大悲愿成熟众生,诸佛之法无不通达,以是因缘即得名为方便善巧波罗密多。为欲饶益诸众生故,于身命财都不固惜,即得名为亲近波罗密多。为诸众生怨亲平等,说微妙法令入佛智,即得名为真实波罗密多。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方便善巧波罗密多。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入于山林,为诸众生常能修习愿波罗密,心恒观察诸法真性,非有非空中道妙理,于世俗事悉能辨了,为化有情恒修慈悲,以是因缘即得名为愿波罗密。以四弘愿摄受众生,乃至舍身不坏悲愿,即得名为亲近波罗密。说微妙法辩才无碍,若有听闻毕竟不退,即得名为真实波罗密。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愿波罗密多。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以正智力善了有情心行黑白,能为众生说相应法,令入大乘甚深妙义,即能安住究竟涅槃,以是因缘即得名为力波罗密。以正智眼照见五蕴空寂之理,能舍身命利众生故,即得名为亲近波罗密。以妙智力化邪见众,令断轮回生死恶业,趣向常乐究竟涅槃,即得名为真实波罗密。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力波罗密多。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于一切法了知善恶,远离邪见摄受正法,不厌生死不乐涅槃,即得名为智波罗密。不爱自身怜愍众生,于身命财恒修大舍,即得名为亲近波罗密。以微妙智为诸众生说一乘法,令入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以是因缘即得名为真实波罗密。善男子!是名出家菩萨成就智波罗密多’。文分为十段,即是十波罗密也。此十波罗密各分为名字、亲近、真实波罗密之三种。名字波罗密者,菩萨行波罗密时,虽能利益一切众生,但不过暂时使众生获利,不能永远与众生妙乐,故名名字波罗密也。亲近波罗密者,即是菩萨行波罗密时,虽未能与众生常住之安乐,但若遇为法为人之事,即亡身损命舍弃头目髓脑,皆喜乐而为,故名亲近波罗密,以近于波罗密法故。真实波罗密者,即是演说大乘妙法,利益一切众生,使一切众生照空三界之谜,了知诸法实相之理,能使众生一劳永安,故名真实波罗密也。  第一、布施波罗密:住阿兰若之菩萨,于所乞之食,分为三分:一分施于众生,一分供养有德同伴,一分留为自己充饥,此即为随力随分之布施,亦即名为名字檀波罗密也。菩萨布施檀波罗密行,若能舍己自身供养三宝,及施来求者而不吝惜,即为亲近波罗密也。菩萨若能为求法者说出世法令发菩提心者,即是布施波罗密中第三真实波罗密也。进言之、此布施波罗密中第一名字波罗密,即是身外之财而施于众生也。第二亲近波罗密,即不但身外之财施于众生,即妻子、儿女、头、目、骨、血皆能施于众生,所谓内外施之内施者,即是此也。第三真实波罗密多者,前二波罗密法皆是与众生暂时之乐,而此说法利生能使众生得大菩提,乃名为真实波罗密也。然此真实波罗密法,若确实而言,非地上菩萨所不能修行,因地前菩萨修行亲近波罗密法,亦且易退──如舍利弗于第六住中行菩萨道,为舍眼争而退回──以无证真智慧力,易被烦恼所转故。若依圣言教量诸佛亲证之理,展转教化众生,信、住、行、向亦能随分修行真实波罗密也。  第二、持戒波罗密:此持戒波罗密中亦有三种:修行十二头陀之行,举足看二肘地等,即是名字持戒波罗密。看二肘地者,一肘合中国尺一尺有余,二肘即不足三尺之地,持戒菩萨行动之时,目光不散,只顾足前之地,恐伤害一切有情也。若进步言之,一面坚持禁戒,一面不惜身命供养三宝等,即为亲近波罗密也。从此再进一步,为求法者施于无上妙法,令得无上菩提大果,即名为真实波罗密也。第三、忍辱波罗密三种:在此三种忍辱波罗密中,经文缺亲近波罗密。若从其他诸度所明,此第二亲近波罗密,亦是舍弃头目脑髓施于众生而不吝惜,如金刚经中所明被歌利王割截身体节节支解等是也。若为一人说一句法,即明说法之重要,和利生之宏大,乃是真实忍辱波罗密也。  第四、修行精进波罗密:为令众生至修精进行,是地上菩萨已证无漏之智,但为成就众生得成佛故,修精进行。未得成佛至精进波罗密,即是初发心菩萨,未得无漏清净智故福智羸弱,但不贪安养,不造重罪,而于菩萨行法及三宝等,深生欢喜、敬仰,故名为精进波罗密也。弃舍身命下,即明亲近、真实两种波罗密,其大意如上述。由精进心,至成就精进波罗密,总明精进波罗密,能于过、现、未三世坚固不退,发精进心修诸波罗密法,即能速证菩提道也。又此精进波罗密,遍于十波罗密中,无论布施、忍辱等,皆要有此精进波罗密法而后方能圆满,故此精进波罗密即通十波罗密,而为成就十波罗密之行动力也。  第五、禅定波罗密:令不散失,即是修三昧时令心专注一境,观念思维而不散缘其他诸法也。入诸解脱,即八解脱、三解脱等。永断边见至禅定波罗密,即是断邪见而生正见,断烦恼业障而得六种神通,化导一切有情令彼各得正智,各入般若海中,亲证法界之理,彻悟真如实道及趣向大菩提等,即名禅定波罗密也。欲令众生如我无异下,菩萨修禅定时,欲令众生与我无异,所得三昧悉皆平等,而又不惜身命不畏劬劳,不舍三昧为法为人等,即名亲近波罗密也。换言之,即菩萨不但自修,而以此所修之法味教化众生,调伏有情,当呵斥者呵斥,当鼓励、教诫者即鼓励教诫之,即名为亲近波罗密也。如能说法利生,即名真实波罗密也。  第六、般若波罗密:出家菩萨至恒无厌足,即是菩萨住于空闲之处,若佛在世应常亲近诸佛,若不在世即于甚深之法,应当恭敬奉持心生渴仰也。善能分别至般若波罗密,即是复能善为观察二谛,断二障,修五明──声明、医药、工巧、因明、内明──决众疑,乃名为般若波罗密也。为求半偈下,明菩萨求法半偈亡身,如世尊因地在雪山求法,不惜身命,即为亲近波罗密也。于大会中至得不退转,是明为众生说法无所吝惜。常能观察我身至真实波罗密,即是观自身、兰若、菩提、法身四法,平等平等,无有差别。因自身即佛身,自身即菩提等。所以佛问维摩诘而维摩诘答言:‘观身实相,观佛亦然’,此即为真实波罗密也。  第七、方便波罗密:从般若起五种波罗密法,若对前五而言,前五即是修福,后五即是修慧;但第六之般若若对后四而言,此般若即为根本智,后四即是从此根本智所起四种后得智也。常能修习方便胜智波罗密,此方便智都从根本智而起,故名为胜智也。他心即是他有情心,依此他有情所起之心为本质缘,在自心上显现他心之影像,而能了知他心,即为他心智也。心行差别之行,即五蕴中之行蕴,在此行蕴和心法心所法中,观察其种种差别也。自在游戏下,所谓以种种方便,用种种善巧,方便利益有情,即为方便波罗密也。方便中第二三波罗密,其大义如上。第八、愿波罗密:出家菩萨下,即菩萨住山林中,以大悲愿心为诸众生,恒修波罗密法,以大悲心观察诸法实相,非空非有、非一非异,所谓离四句、绝百非,深契无上中道之义。又以此大愿心观诸俗事,起大慈悲利益有情,因此即名愿波罗密。四宏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等之四宏大愿,以此四宏大愿不惜身命,不坏悲愿利益众生,即名亲近波罗密。说微妙法下,即在此二种愿上,再以深妙之法恒时教化众生,即名真实愿波罗密。  第九、力波罗密:出家菩萨下,明入地已上菩萨,以大智力观察众生善恶无记之业,随机宣说相应之法,令入安住大涅槃果,即名力波罗密多。黑白,即善恶法也。正智眼,即以根本无分别智照见五蕴皆空,生佛平等,物我一如,所以发起大悲智力,舍身亡命利益众生,即名亲近波罗密也。以妙智力下,苟能再以妙智方便之力,断众生邪见,破众生迷网,断除生死轮回之苦果,即名真实波罗密也。第十、智波罗密:前力波罗密乃此智之用,故此智波罗密即是正明彼力用之体也。出家菩萨下,明依此智力了知众生之心性,悟达诸法善恶之真理,不厌身死度脱一切有情,即名智波罗密,若能秉此智力,不惜个人之牺牲身命,怜愍利益众生即名亲近智波罗密也。一乘法,即最为究竟之法。若依事而说,法性互融,交遍相入。依理而说,一一法皆是法性,众生身即真如性也;换言之,即一切法皆空而一一法皆是真如法也。又此一一之法,皆是利益众生,令趣无上大菩提果,令证诸法之实相,故名一乘究竟之法。说此一乘究竟之法,利益众生,即名真实智波罗密也。

  壬二 广明差别诸门  ‘善男子!如是等波罗密多,以何义故说为八万四千差别?汝等当知!为多贪者分别演说二千一百波罗密多,为多嗔者分别演说二千一百波罗密多,为多痴者分别演说二千一百波罗密多,为等分者分别演说二千一百波罗密多。善男子!于如是等二千一百波罗密多以为根本,转增上倍,遂成八万四千波罗密多。如是等法,皆利他行。善男子!若有众生其性难调,闻是法已,心未调伏,即为宣说八万四千诸三昧门,如是妙法,皆自利行。若有众生其性难调,闻是法已心未调伏,即为宣说八万四千陀罗尼门,如是妙法皆利他行。善男子!我为调伏一切有情说如是法,及以无数善巧方便,现种种相教化众生。善男子!以是义故,一切人天普称如来名为导师’。  “差别诸门”者,因此文中有波罗密门及三昧门、陀罗尼门之不同,而此一一门中其法宽广,皆有八万四千之多,故以之而立其名也。此中之十波罗密以及下之诸三昧门、诸陀罗尼门,所以要八万四千者,因众生之烦恼有八万四千,故佛说此能对治之法门亦有如是之数;否则所对治之烦恼数多,而能对治之法少,则便断烦恼不尽。唯其如是,如来以八万四千波罗密门,度众生出生死烦恼之海而到彼岸也。次从汝等当知至为等分者分别演说二千一百波罗密多者,正因众生之各各烦恼有轻重之不同,故分别演说之法亦有四种:如为多贪众生,则为宣说二千一百对治贪烦恼之法门;乃至多嗔、多痴、等分之众生,亦各各以二千一百法门而对治之。此中所讲贪等之烦恼,一切众生皆有之,即已登圣地之菩萨尚未能尽无余。此中以三毒为最重,又曰三不善根,故在十根本烦恼或六根本烦恼中皆有之。又为根本烦恼之根本,如贪烦恼在三界中皆有之,所以众生轮回五趣生死而不能超出三界者,皆由于贪爱而不能出离。故法华云:‘三界所生,以贪为本’。唯其如是,二乘为欲免去生死,故其所修之对治法门,即以离去贪爱为根本也。其次、即是此中之嗔烦恼,嗔烦恼虽不遍三界而亦列在根本烦恼中者,因他是烦恼不善性中之最重要分子,故特标而出之。此嗔烦恼,唯限于欲界有之,若超欲界之色、无色界则便无有。上二界之杂染,唯无记中之有覆无记,非是欲界中之不善性,故上二界无有嗔心。贪烦恼遍三界及不善、有覆,此嗔则唯限于欲界之不善性,是造一切恶业之根本,故凡起嗔心者,皆是不善之法。有此嗔心所故,其他忿等随烦恼亦随之而生,故嗔在根本烦恼中亦是重要之一。第三痴烦恼即是无明,详细分析之,则其种类甚多,如共无明、不共无明、独行不共无明、恒行不共无明,皆摄在此痴中,故经论中常以无明代表一切杂染之法。因其不明于事理,故名之曰无明:于事不明,即不明诸法因果之事;于理不明,即于无常、无我等理,颠倒执为常、乐、我、净。故痴之一法,遍于一切烦恼。若能离痴,即不得名烦恼也。比如贪嗔等相违故,不遍于诸烦恼,如第七识常起贪故,则无嗔心所与之相应并起。而痴烦恼则不然,无论其为贪、为嗔、为慢等,凡不善、有覆者,皆不离于痴之一法;而疑烦恼之不离于痴,更不待言,因其于一切事理不明,故常与疑相应也。故痴之一法,能遍摄一切烦恼,不特烦恼障为其所摄,即所知障亦无不摄于其中,因所知障亦以痴而为其自相。痴为一切烦恼之总相,其性质最为普遍;其他经论中,亦有以真如代表一切净法,以痴代表一切染法者。如是真无漏善法,则纯清净而无杂染,如地上之菩萨所修者是。设未证到圣地者,虽其所修之法属于善法,但未能除去末那之我执,则便常有痴等四惑杂染而令不净,故末那称为染净依。至于人天之十善法,尤不能离去痴之杂染,故属于有漏之善也。不惟一切烦恼皆可以痴概括,即烦恼、业、生之三杂染,亦可以痴摄之也。此贪、嗔、痴之三不善根,于一切圣教中皆如是说,不过其内容稍有不同耳。此中所谓等分者,谓贪、嗔、痴三种均等,不偏多于贪、嗔、痴之一也。在上之三门中,以贪等烦恼较他烦恼稍多,故各成一独立之门;言多贪等,并非无别种烦恼也。此三种烦恼,大概欲界全有,在上二界则离去嗔之一法,而具有贪痴之二及其他之有覆法。此中之等分,即于贪、嗔、痴之三分均等而无有多少,由此乃立为多贪众生以至等分众生之四类。于所对治之众生烦恼既有四类,能对治之波罗密门,乃亦以四分而对治之。此中所谓多贪等者,者即指五蕴假者有情而言。此中对治贪等之法门,即同于四悉檀中“对治悉檀”,不同于“各各为人悉檀”。因各各为人悉檀,是佛为众生说法时,鉴其善根之何在而令其善根增长者。然此“对治悉檀”,不从根本方面说,是观察众生偏重之烦恼在于何者,即以何法门而对治之。如多贪者,即以对治贪心之法门而对治之,如令其布施及不净观等是。又如愚痴重者,即教之以观十二缘起等是。是则此十波罗密门,若欲对治多贪之众生,则十波罗密皆成为对治多贪众生之波罗密门,对治多贪者如是,则对治多嗔、多痴、及等分众生亦然。此四各有二千一百,则成八千四百。对治多贪等波罗密中各有二千一百,合其数尚仅八千四百,今正如何成得八万四千波罗密多之利他法行?即是于此八千四百波罗密多,在每一单位,进增成十倍,则便成八万四千之数,即此经所谓转增上倍,遂成八万四千波罗密也。计算此八万四千数,颇有不同,可在法数检之。总之,八万四千功德门,皆因对治之烦恼而立数;故下之三昧门、陀罗尼门,其数皆是八万四千,亦即对治众生之八万四千烦恼者也。在三昧门及陀罗尼门之分配,亦可以上面四门而分配之。此即于一切众生有八万四千烦恼,非于一众生皆有之也。如来所说之法,有浅深之不同,声闻以四谛为代表,然四谛本是三乘共修之法,但声闻修此法强胜耳;缘觉乘以十二缘起为代表,而菩萨乘则以十波罗密为代表。此中所谓如是等法皆利他行者,因菩萨所修之法,皆是利他之法,故发广大心以求无上正等菩提,及广作济度众生之事业,皆是利他之行。而此利他之行,即是修波罗密而到彼岸,彼岸即是无上菩提。此无上菩提,即圆满诸波罗密而证得,亦即诸波罗密之所庄严。换言之,即大悲般若常所辅翼之无住大涅槃也,修此无住大涅槃之波罗密因行,要有堪任之性始能成就,若唯散心则便无堪任之能力,为无堪任力者乃更为设三昧门之方便。  次从善男子若有众生至皆自利行者,此即如来所设方便之法。因上之波罗密法门,范围甚宽广,若非上根大智之人,则不能顿于其法门任运自在而修行之。今且作退一步之方便,先专修三昧之法门以摄心令定。此在瑜伽菩萨戒中常有如是说:‘若自了知上品愚钝其慧钝浊,于所闻法难受难持,难于所缘摄心令定,不往听者皆无违犯’。此即是说:修菩萨行者,其人虽已发菩提心,具足坚固信念,于一切法门虽常修学,但因无始来业力深厚,故现身之中,虽稍有智慧而得闻佛法,但其慧钝浊,于所闻法,所缘境皆难于受持而摄心令定,亦同此中之修波罗密门者,不能调伏其心而对治其烦恼之法。如来有鉴于此,方便设此摄心法门,令众生作退一步之功夫,故有此八万四千三昧法门。修此三昧法门,亦若声闻乘人先修五停心观为入手也。要将贪著六尘、五欲之散心,使之不易狂妄驰骋;如将此散心盘曲之蛇,逼入于五停心竹筒之中,则彼便不能不直其身也。又如好动之猿猴,能将他系住,则虽旋驰,久之亦可令定。五停心观:第一、即是不净观,观一切所缘之内身外境皆是不净者,故能止息众生之贪欲。第二、即是慈悲观,观一切众生皆是可怜愍者,故能止息众生之嗔恚。第三、即是缘起观,观十二缘起三世相续之法,明得众生世世生生轮转不息,沉沦六道无有出期,便能停息无始来之昏暗。第四、界分别观,观但有缘生无自性之蕴界处法而别无实我,便能除去众生之我见。第五、数息观,观于出入呼吸之间而加以计数,不别缘于他法,其杂乱心自不易生,故此观正能摄心令定。但此不过是修观摄心之总相,而三昧法门其数无量,如念佛者其功夫至极时,则便能得念佛三昧,修其他法亦然。要之,即是将心摄于专一所缘之境,不使其浮散昏昧,设稍昏昧即策而重整旗鼓,不再使之昏散,如是念念相续不断,则便成心一境性之三昧。本来,此三昧门即前十波罗密门中之禅定,而此又重出者,因凡修波罗密门者必须六度或十度齐修,不能重此而轻彼,故不能专一于心一境性。此可知修波罗密法门之难,而此三昧法门则专在于摄心令定,不广修各种波罗密法,则其心自易不流浮散。如光之有聚集,则增其明朗之力,心亦如是,若有集中则易统一。故此三昧门虽次于波罗密门,实亦初修学者最重要之一门。此经阿兰若品等专明修习三昧,亦即此意,即是未能广作积极利他之波罗密门行者,不妨暂退一步,先为此消极之三昧法门工作。但在初修者,虽属于消极之法,及三昧成熟,进而普度众生,勤修十度万行,成就波罗密门,则亦成积极之法,此佛陀之所以于八万四千波罗密门之次,更说有八万四千三昧门之意也。次从若有众生至皆利他行者,即是持陀罗尼之方便门。是为不能修习上二种行者再施设之方便,即是修波罗密门而不能调伏其烦恼,更退而修习三昧亦不相应,则便应修习陀罗尼门;此即如来为欲对治众生之烦恼,设此最方便之法门者也。陀罗尼者,即是总持义,亦是遮持义。能遮一切恶法而不生,持于一切清净善法而不失,由此能遮恶法能持善法言之,乃是陀罗尼之业用;其体性正是总持。此有法、义、忍、咒之四种陀罗尼:第一、“法陀罗尼”,即于佛陀教法中,若听闻一名、一句、一文,能总持一切名句而不忘失,故又名闻持陀罗尼;此即是能诠之总持,其体性即是念慧。第二、“义陀罗尼”,其体性亦是念慧,其境界则是所诠,即是于一义中集一切义而总持不失,如唯识义中明万法皆唯识,于空性中明一切法皆空无所得。第三、“忍陀罗尼”,忍即胜解,亦即定慧,其体性即是种种之三昧,谓于一三昧中能总持一切三昧也。第四、“咒陀罗尼”,其体性即是愿求,而以本尊咒印为境,便能获得感应之妙用。此咒之性质,即是祈祷之辞,凡一事而有所祷告祈求者,皆此咒陀罗尼所摄。如我国之赌咒发誓,常将其心中所愿望之事而摄入祷告祈祝中,以冀其发生功用。咒陀罗尼亦如是,其中含有本誓之愿望,若能依法诵持之,则便能相感相应。故诸佛菩萨乃至天龙八部,皆各有其神咒密言,亦各于此神咒密言而有其誓愿力用。众生于此神咒密言,能以清净三密修持之,皆能依本誓愿发生效力,此便是咒总持之功用。陀罗尼例如在心经末所说之‘揭谛、揭谛、波罗揭谛、波罗僧揭谛、菩提娑婆诃’之一咒,亦是祈祷之义,即‘度、度、度到彼岸、度大众到彼岸速疾成佛’是也。所以要修此陀罗尼者,因末法时代魔气炽甚,而宽广之法门不能任运而修之,不能不从易行者入手修习,以奠定初步之基础。  此中之三种法门,正合符历史时代之关系:如佛教之来我国,已是像法之时期,能直修真实波罗密法门者已甚鲜,即有之亦不如佛在世及佛正法时期修行者之兴盛。隋唐之际,修禅定者,一时风起云涌,颇有成效;然沿宋明以迄有清,则禅宗亦剩余韵耳。可知佛教之来我国,已是像法之时,而众生之善根不如正法时之深厚,则不能直以波罗密门而对治其烦恼,唯先以禅定调摄其心,然后再从禅定而进修波罗密门。但时至今日,则在从前所兴盛之禅宗,亦仅存仪式而缺乏真实之精神。欲求真参实行之宗匠,实属罕有!则对于由三昧门而入波罗密门者,亦望尘而莫及!故今大乘法之有精神而与众生时代相应者,求之西藏之密宗,还能真修实行。大概以前之像法时代,可从三昧门而进修波罗密门;在今末法时代,当以陀罗尼门为众生学佛之方便。他如专修求生“极乐净土”或“兜率内院”,亦持咒相同;如不能持咒,便可专持弥陀圣号或称弥勒佛名,皆可随愿往生,以其皆含有誓愿摄受之意,持名号与持咒同也。此皆如来为应种种时机而设善巧方便,吾人应知如来之恩,实有不思议者。今西藏之修密宗者,必须供养三宝,施济众生,广修福德为定慧之基础。故最重要者,即在乎修种种功德,如此中修陀罗尼者,便于修陀罗尼中而修种种功德。故在西藏之喇嘛,无论到何处,如遇到有死亡之人,皆必与之念经咒而作各种之观想以回向超度之,并制药济病等。此义,即此经中所谓之‘皆利他行’也。吾人应如是敬礼三宝,恭敬师长,悲愍苦恼众生而常设法垂济,以修集福德而培植智慧,若能依此而行,则善根便能渐渐增长;于持戒、修定亦能随意自在而少诸障碍。现在佛弟子,于圣教都不生正确信心,由于魔气炽甚,故善根亦愈加薄弱。故出家佛子,修禅定之人稍有定心,便生狂妄,于一切经教皆不复加以研究,而成恶取空之人。又如研究教法者,不过稍解佛法之名相,不去如实修学,辄生一种憍慢之心,执著于名相而蔑视一切,不特于佛法无益反增其烦恼。故佛说:‘我于凡愚不开演,恐彼分别执为我’,亦此意也。次从善男子我为调伏至名为导师者,即如来说明此三种八万四千法门之意,即是以方便法现种种相而调伏众生。种种相者,即是种种名、句、文身之相,亦即如来之声教。名为导师者,因佛能导引众生出生死险难故也。

  壬三 结明诸佛修证  ‘善男子!未来、现在诸佛世尊,悉皆修习八万四千波罗密门,八万四千诸三昧门,八万四千陀罗尼门,永断八万四千微烦恼障,八万四千微所知障,皆诣兰若菩提树下,坐金刚座入金刚定,降伏一切天魔怨已,证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文意即三世如来,皆以此三种法门而断除二障,诣菩提树下,降伏魔军以至成等正觉。烦恼障者,烦恼即扰害义,能扰害有情之身心而不安静,故云烦恼。障即遮覆之义;以烦恼而言,即能使众生于三界、五趣生死之中不能出离,障碍众生涅槃寂静之理而不觉知。此根本即贪、嗔、痴等诸惑及萨迦耶见执我而生,在见道位方能断除,此为三乘菩提之所共断。所知障者,所知即是所识之境相;其为障者,即是无明无知无能之故,于应可了知境不能如实了知也。此非如烦恼之扰浊身心,但障蔽自心之智能,不能如实了知诸法之事理;即是障于能知之智,使不能了知所知之境,而障证得佛果菩提也。此亦是贪等无明等惑,而根本在萨迦耶见之执法而盖覆所知之境也。此则为大乘不共二乘所断之障,因其行相微细,非二乘所须断。质言之、所谓烦恼障者,即是自迷内我之障,由我执而生者也。所知障者,即迷一切法之障,由法执而生者也。此经所说三种法门,即是断此二障之法:如初期修陀罗尼成熟则三昧生,及至三昧成熟则便能广修一切波罗密门,正是此经所谓三世如来,皆以此种法门而断二障也。烦恼之名,诸宗皆同,不过其说稍异:如天台之三惑,其见、思惑即是此中之烦恼,其尘沙惑即是此中分别所起之所知障,其无明惑即是俱生而有之所知障也。金刚座者,是如来坐此座而成等正觉之处,在菩提树下,下极金轮,故得此名。亦可说是依如来坐此入金刚喻定而得名。金刚,即表示坚利,不为一切所破坏而能破坏一切之意。

  己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超过三界大法王,出现世间化群品,恒河沙等诸菩萨,入佛甘露智慧门,历劫得道慈氏尊,以大悲心而启问。善哉无垢法王子!智慧能开真佛乘;我以师子无畏辩,说大乘中趣觉路。汝等一心善谛听!转授未来所应授,十方世界可使空,无令断尽出世道。将求解脱出世道,不过三根九品类,上根三品居兰若,中下随缘化世间,所求道果等无差,同说真如佛性海。已获无漏真大士,随宜应现济群生,开示有空不二门,自利利他无间断。未得无漏诸佛子,应正勤修三种学,善根回向施众生,一心专念佛菩萨。愿我常睹佛菩萨,无边庄严功德身,若使恒闻法雨音,普得同沾心不退;以身常处于地狱,非不亲近大慈尊;以身常处于轮回,非不亲闻微妙法;以是因缘诸佛子,系心常念天人师。若有佛子修圣道,发起无上菩提心,厌世住于兰若中,亦得名修三种度。每日自食先布施,兼将法宝施众生,三轮清净是檀那,以此修因德圆满。当知证获波罗密,唯由心净不由财,若有染心施珍财,不如净心施少分。财施即得名檀度,此波罗密非二三。能施身命及妻子,如是得名亲近度。若有求法善男女,为说一切大乘经,令发无上菩提心,乃名真实波罗密。慈悲净信具惭愧,摄受众生离于贪,愿成如来无上智,财法二施名初度。坚持菩萨三聚戒,开发菩提离生死,拥护佛法住世间,能悔误犯真持戒。伏嗔恚心慈悲观,当念宿因对怨害,不惜躯命救众生,是名忍辱波罗密。能行难行不暂舍,三僧祇劫常增进,不共染污恒炼心,为度有情求解脱。出入三昧得自在,变化神通游十方,为断众生烦恼因,三摩地门求解脱。若欲成就真智慧,亲近菩萨及如来,乐闻出世妙理门,修达三明断二障。能知众生心差别,随病与药令服行,慈悲善巧应根宜,方便利生度群有。观一切法真句义,不著中边离有无,净智无间会真如,二利均平周法界。智力能了众生性,为说相应种种法,智力能入众生心,令断轮回生死本。智力能分黑白法,随应取舍各了知,生死涅槃本平等,成就有情离分别。如是十种殊胜行,摄入八万四千中,随其品类胜法门,乃名菩萨波罗密,八万四千三摩地,能灭众生散乱心;八万四千总持门,能除惑障销魔众。大圣法王方便力,三种法要化众生,教网垂于生死海,置彼人天安乐处’。  此中初颂,明佛出世化度众生而无数菩萨悉令入佛之智慧法门。次一颂,赞弥勒菩萨能以大慈心而启问如来,真是无垢法王之子,其用意即是佛之真实法乘者也。次一颂,明佛以狮子吼之无畏辩才而说大乘觉路之法──即大乘菩提法,并令众生谛听,于听法之后,以便转授未来。次二颂,颂长行中第一释尊垂答科中,佛告弥勒至汝应观察等文。次四颂半,颂长行汝应观察下至咸当一心修学等文。次一颂,颂长行一心修学下之复次善男子至自然易满三种波罗密多等文。颂中所谓三种度者,即长行中之三种波罗密多。次五颂,即颂长行第二释尊垂答科文中之正明修行十度之第一布施度,在此中对于名字布施波罗密及亲近波罗密、真实波罗密之三种,皆分别而明之。在下之九种波罗密,则合明而不再分别。次九颂,即颂长行中布施波罗密下之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慧、方便、愿、力、智之九种波罗密,可于每颂中而次第配之。但后之力与智波罗密,则二颂合明。次三颂,即颂长行广明差别诸门。

  己三 法益  尔时、世尊说是法时,八万四千忉利天子,断诸界障,证欢喜地。无数百千六欲天子,悟无生忍,得陀罗尼。十六大国王得闻持陀罗尼。无量四众闻菩萨行,或得不退地,或得三昧门,或得陀罗尼,或得大神通。或有菩萨证得三地乃至十地,踊跃欢喜。无量百千诸人天等,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不复退转。八千人天远离尘垢,得法眼净。  此中不特凡夫比丘、比丘尼及天人等获益,大菩萨亦于此法会中获益。此中获益有七种之不同:第一、即是忉利天子断三界障碍而登初地。第二、即是六欲天子悟得忍陀罗尼;但忉利天亦是欲界天摄,彼是别明,此六欲天是总明。第三、十六国王得闻持陀罗尼,即法陀罗尼。第四、即比丘等四众获益,有得不退地者,有得三昧门者,有得大神通者。第五、即大菩萨获益,如证得初二地者便证三地,或已证三地及三地已上者,便于此时证得四地、五地乃至十地。第六、即明三界诸天人等,于此会中发菩提心得不退转。第七、另有八千人天,远离尘垢,得法眼净。戊二 功德庄严  功德庄严品第九 此品之所以得名“功德庄严品”者,本经说:‘住阿兰若功德成就’,这即明修习何种功德,作为菩萨庄严乃至成熟佛果庄严。德者、得也,二十四种不相应行法中有得之一法,即成就的意义,也即是得到了的意义。无论修习何法,到了成就的时期,这就是得。德上加一功字,这显然是由于用了一番功夫,才有所成就。“不经一番寒澈骨,怎得梅花扑鼻香”?可谓至理之言。功德二字,在佛典或可以名之曰修德,即是由修习而成功的德。然功德实包括修德与性德而言,性德即本来性具之德,是三因中的正因佛性,三德中的法身;修德即是修成之德,是三因中的了因、缘因二佛性,三德中的般若、解脱二德。但二德相即不离,性德不离修德,修德不离性德。显性德藉有修德,以无漏法而言,若没有本有种子,则无漏之法即不能生起,所以修不离性。但若没有修习的功用,则本有种亦无从显,也不能发生现行,所以性亦借修之功能乃欣欣然而增长。所以、性修互依增上也。菩萨所修以及佛果所成之德,大概有三种:在天台宗依涅槃经讲,即法身、般若、解脱之三德;在法相唯识宗经论讲,即断德、智德、恩德。智德,即从本有熏增之无漏种所生起,都摄智德之相应及所缘等诸法,因智相增盛,名为智德。断德,一面断除烦恼、所知二障,和分段、变易二死,另一面即由断而显──即二空所显真如法性非安立谛的清净法界。恩德,佛菩萨初发心的宗旨,原为普利群生;佛以大慈大悲故,普救一切众生,从断智而起大用,以大悲愿力现三种轮而为众生说法:一、神通轮,又云神变轮,由佛之身业现种种的神变,使众生生起正信。二、记心轮,又云鉴机轮,以佛之意业分别众生之心行差别,记心即识别众生之心的差别义。三、教诫轮,又云正教轮,以佛之语业教诫众生而使修行。这三种,身、意、语次第之作用,先以神通导之,次以记心鉴机,次以教诫使行正道。杂集论卷一云:‘神通记说教诫变现等无量调伏方便,导引所化有情令心界清净’。这、能摧碾众生惑业,故名曰轮。如对地上菩萨说法,则现受用身;对地前菩萨以及凡夫等说法,则现变化身。所以,无论地上或地前菩萨以及凡夫等,佛对之皆有恩德。此三德为菩萨所修习,也是如来所成就的。此经如来所入三昧,曰璎珞宝庄严,亦以此三种功德成就为璎珞宝庄严。所以菩萨应该修习此功德,才有淘炼进化到佛果之一日。

  己一 慈氏启请  尔时、弥勒菩萨摩诃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住阿兰若功德成就当得作佛,菩萨云何修诸功德而能住是阿兰若中?惟愿世尊为我解说’。  弥勒的问意,觉得出家菩萨,固然如佛所说住阿兰若功德成就,但究应如何修诸功德而能安住阿兰若?如何住阿兰若修诸功德?这问意,即传达出内心要为地前菩萨以及三界众生说法的秘意。

  己二 释尊解说  庚一 以具一德明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汝善男子当修学者但有一德,是人应住阿兰若处求无上道。云何为一?谓观一切烦恼根源,即是自心,了达此法,堪能住阿兰若处。所以者何?譬如狂犬被人驱打,但逐瓦石不逐于人。未来世中住阿兰若新发心者亦复如是,若见色、声、香、味、触法其心染著,是人不知烦恼根本不因五境从自心生,即此名为未能善住阿兰若处。以是因缘,乐住寂静求无上道一切菩萨摩诃萨等,若五欲境现前之时,观察自心应作是念:我从无始至于今日,轮回六趣无有出期,皆自妄心而生迷倒,于五欲境贪爱染著,如是菩萨名为堪住阿兰若处。若有人问:何等有情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应指是人于当来世出三界苦破四魔军,速成菩提入佛智慧,一切世间天龙八部阿苏罗等皆应供养。若善男子及善女人,以清净心供养如是住阿兰若真善佛子,所获福德无量无边。若复有人以众珍宝供养悲母,所获功德亦无差别,何以故?是人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转正法轮度人天众,绍三宝种使不断绝,当为众生作归依故’。  佛的意思,只要修学一德,即能安住阿兰若,修诸功德而上求无上菩提,因为此一德是总持一切功德。此一德,即‘谓观一切烦恼根源即是自心’,这即是“心地观”之所在。从报恩品起,一层一层的说下来,至此,才显示此经修观的法门了。这与华严经‘三界唯心’的意义相合。一般人以为‘三界唯心’、‘万法唯识’两句话,可相提并论,在平等方面说,当然无甚区别;但是,在差别方面说,就有点不同了。‘万法唯识’,通于有漏、无漏诸法,范围极其广大。‘三界唯心’,仅仅限于欲界、色界、无色界的三界而言,意义比较狭小。可以说,前者通于有漏、无漏的,而后者仅有漏而已。三界之内有五趣有情,此三界五趣从何而来?由能造的福业、非福业、不动业而所招有漏的果报而来。漏,即是烦恼。烦恼有总、有别,总则有六种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见。别则有一百二十八种根本烦恼,如成唯识论卷九云:“烦恼障者,谓执遍计所执实我,萨迦耶见而为上首,百二十八根本烦恼及彼等流诸随烦恼,此皆扰乱有情身心,能障涅槃”。既然漏即烦恼之法,也即是染污之法,是破坏的东西;如破房屋一样的破坏、污秽,住在里面怎能安然过活?这三界从贪爱等烦恼生起,所以都有烦恼漏在其中;不但恶、无记法是漏的,善的福业、不动业,也都是漏的,都带有烦恼法的涵素。所以,三界五趣之法,都以烦恼为根本。如观十二因缘,由无明所发,爱取所润,但烦恼根源毕竟安在?此众缘所生起的烦恼,不过由有情自心的心心所法为其体罢了。既烦恼在各个有情心心所中,一切烦恼即是三界有情心心所的虚妄分别为体,正所谓‘三界唯心’。心有心王、心所之不同,心王有八,即眼、耳、鼻、舌、身、意、末那、阿赖耶八识。此诸识有各各相应的心所法之不同,如前五识有三十四,第六识有五十一,第七识有十八,第八识有五。第七识现行常有烦恼相应;前六虽时有善法生起,但以第七识为所依根,虽不直接与烦恼相应,而间接已与烦恼结不解之缘了。所以,前七识心王与心所皆不离烦恼而生起。虽然第八识现行无烦恼俱起,但因前七所有现行之烦恼所熏成的习气都藏在其中,所以亦不能脱离染污的范围。固然第七即前六之染污根,而第八被第七执为自我,且为藏纳诸染习之处,所以亦即是染污法之源。以自心为烦恼根源,谁曰不然?若能如此一层一层甚深的观察,了知烦恼法的根源,则善能了知烦恼,亦能了知‘三界唯心’。若要解脱烦恼,即在自心上解脱,不假外求。如此,才可以住阿兰若修诸功德,不致盲修瞎炼。在凡夫初发心人,无论对于何种事情发生,都误以为环境所致,而不知自心所驱使。如狂犬若你戏弄它,拾瓦石打它,它只追逐瓦石咬而不追逐人,以为是瓦石打它,随瓦石所转。初发心学道之人亦如是,若遇六尘之境,则迷失其本性了,一味地贪求无有厌足之时。或者以为六尘是可怕的东西,所以逃避他。无论追求或逃避,皆是昧却自心,执著外境。由此,不了外境从心而现,则趋有逃空,堕落二边,漠然无所明了。一般人都以五尘为外境,至于意识境,则亦有知其为由心现的,如烦恼在五境,要逃避五尘外境而修行。为什么佛菩萨不为五境所染污而有烦恼呢?如因逃避五尘而住阿兰若,难道山林草木以及飞禽走兽不是五尘境吗?这种修行,岂不是滑天下之大稽!一般人,于五尘外境,不了知由内心所生起,于是趋避分别,在自心上留下了烦恼的印迹。其实、这都是第六独头意识非量的带质境,而不是前六识同时现量的性境。若不能明了前六识现量境,不了唯心,则不宜安住阿兰若,也不能修学大乘法。所以、若五尘外境现前,应该反观自心,要念念不舍的这样观察:我从无始至今生,流浪在轮回六道之中,皆因自心虚妄分别,而生起颠倒迷惑邪见,一失足成千古恨。若能如此观察,正所谓唯心识观,则能住阿兰若。固然,证唯识境,唯有后得智,但是胜解行位──十住、十行、十向──菩萨,正应该修习唯识观;二乘人回小向大,亦应修习此观,降伏分别法执,以启发法空胜智。所以说‘万法唯识’观者,因众生不了知外境而互相争逐竞斗,致引起非人道的惨剧。而今遍一切处,皆是这物欲横流,所以要挽救众生之种种苦痛,断我法二执,必须修学此万法唯识观。  四魔:一、烦恼魔,贪等烦恼能恼害身心。二、蕴魔,色等五蕴即是种种的苦聚。三、死魔、死能断人的命根。四、自在天魔,即欲界第六天的魔王,能害人间的善事。此四魔以第四魔为魔,其他三魔皆类从而称魔(见义林章卷六)。若有人问:什么人于未来世当得作佛?当然是能修此三界唯心观者;因为他能超出三界之苦,破除四魔,乃至入佛知见。如我们以清净心去供养他,所获福德无量无边。报恩品里讲过:若以微分少物供养悲母,与供养佛无有差别;供养住阿兰若修唯心观者,亦复如是。真正修唯识观者,能从资粮位进而加行位而证入圣位而现三类化身,具足成佛功德,为众生大归依处。依大乘法来讲,佛现应化身为地前菩萨说法。而现化身成佛,在诸圣教中说,凡初发心住菩萨都可以八相成佛。天台家以为圆教有此义,不许别教有此义,其实在华严、起信、及法相宗讲,都许可在初住位菩萨就可以八相成佛。

  庚二 以离二过明  ‘复次、善男子!有二种法系缚行者,令不堪任住阿兰若:一者、爱乐断见邪法,二者、爱乐财宝乐具。又善男子!有二种人,不堪居住阿兰若处:一者、具足憍慢,二者、恶大乘法。又善男子!有二种人不应居住阿兰若处:一者、邪见不信佛语,二者、身自破戒,策役持戒。如是等人,不应居住阿兰若处求无上道’。此中明有二种过法,使你不能住阿兰若,可分三类来说:一、在家凡夫:1.以为人死了就没有了;2.如唯物论者,以为人间唯五欲之乐,只要有金钱就可以享受,所以贪著金钱。二、出家凡夫:1.有憍慢心者,恃自己稍有学问或功德,就变为“夸大狂”,不能虚心谦下;所以修学佛法者,应首先把憍慢心根本扫尽。2.因有憍慢心生起,只求自利、自解脱,有德者不去恭敬,有苦者不去悲怜、救济,这与大乘佛法背道而驰。三、佛法中修行稍有心得的出家人:1.只要相信佛理,纵然憍慢到某种程度,还可以挽救;倘根本不信仰佛理,即佛在世亦无法可施。自以为我超过佛菩萨,以为佛说的教法不过为愚夫愚妇一般人说,我则超然不复相关,这种邪见坚深,难以拔济。2.破戒,这不是没有受过戒,是稍有禅定工夫,妄心稍息,即觉万法空无所有,以为我是无所谓戒的了;你们持戒的,都是浅薄凡夫,应为我所驱策使用。如脱离了此三种的二过法,才可以住阿兰若,有成佛的希望。庚三 以诸四法明  ‘复次、善男子!具四种德,应当安住阿兰若处。云何为四?一者、名闻,总持不忘;二者、分明,能解妙义;三者、正念,常不放逸;四者、随顺,如教而行。善男子!若有佛子成就如是四种胜德,应当安住阿兰若处,修菩萨行求无上道。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德庄严自身,住阿兰若求佛智慧。云何为四?一者、大慈;二者、大悲;三者、大喜;四者、大舍。善男子!如是四法,能生一切福德智慧,利益安乐无量众生,速证无上大菩提法。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德,持戒清净能至菩提。云何为四?一者、恒住四无垢性;二者、常行十二头陀;三者、远离在家出家;四者,永离谄诳嫉妒。善男子!一切菩萨依此四法,永离生死得大菩提。[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法,永离生死得大菩提。](此段若非衍文,即系阙误。)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法摄一切善。云何为四?一者、净持禁戒,复有多闻;二者、入诸三昧,能具智慧;三者、得六神通,兼修种智;四者、善巧方便,又不放逸。善男子!如是四法,三世菩萨共所修学,汝等佛子亦应修习,疾证广大无上菩提。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具四种法,于菩萨行得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布施;二者、爱语;三者、利行;四者、同事。善男子!如是四行,趣菩提路,利生根本,一切菩萨皆应修学。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具四德住于兰若,持戒清净庄严自身。云何为四?一者、观察自无本性,伏断二执证无我故;二者、他身亦无本性,于怨亲所离憎爱故;三者、身心快乐,心心所法无分别故;四者、得平等智,生死涅槃无差别故。善男子!如是四法,一切菩萨所应修习,汝等佛子亦当修习,远趣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男子!一切菩萨复有四愿,成熟有情住持三宝,经大劫海终不退转。云何为四?一者、誓度一切众生;二者、誓断一切烦恼;三者、誓学一切法门;四者、誓证一切佛果。善男子!如是四法,大小菩萨皆应修学,三世菩萨所学处故。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法,住阿兰若持戒清净。云何为四?一者、爱乐空性,空所显故;二者、得无恐怖,证三昧故;三者、于诸众生起大悲愿,四者、于二无我无厌背心。善男子!如是四法,一切菩萨入圣要门,依此四法断二障故。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四法,住阿兰若善持禁戒庄严其身。云何为四?一者、永舍我见;二者、舍我所见;三者、离断常见;四者、深能悟解十二因缘。善男子!如是四法能除毁禁,守护净戒庄严其身。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又观四法能护禁戒,妙行增修趣求佛智。云何为四?一者、观察五蕴生灭;二者、观十二处如空聚落;三者、观十八界性同法界;四者、于俗谛法无舍无著。善男子!如是四法,一切菩萨所应修学,是故佛子住阿兰若,一心修习求无上道。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具足四种持戒清净,庄严自身。云何为四?一者、成就不见身观;二者、成就不见语观;三者、成就不见意观;四者、远离六十二见,善能成就一切智观。善男子!若有佛子成就如是四种清净,现身证获正性离生,乃至速证无上菩提。以是因缘,汝等佛子观如是等四种法门,断四恶道证四涅槃,尽未来际度诸有情,令证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依本经的原意,应有十二段,但缺少一段,所以只有十一段。每一段有四法,现在分别解释于下:第一、即是四种德:1.不忘所闻的教法;2.了解义理;3.既有了理解,依理而行而正念生起;4.依教奉行。若此四德具足,才能住阿兰若处。如出家的菩萨修菩萨行,应以此四法而修。依佛法,修行必须依出世间的无漏圣教为根本,闻教后进而理解,才有正念生起,有了正念当前而去修行菩萨行,不致趋入迷途,才不是盲修瞎炼的人。  第二、四无量法:1.大慈;2.大悲;3.大喜;4.大舍。慈、能与乐;悲、能拔苦;喜、见人离苦得乐而生庆悦;舍、如上三种舍之而不存著,又能舍怨舍亲而怨亲平等。所谓无量者,因为普缘无量众生,引无量之福,平等利益一切众生。如俱舍论二十九云:‘无量有情为所缘故,引无量福故,感无量果故’。此有浅深之不同,从浅至深次序井然,达到证入无上佛果,福德智慧才圆满。  第三、四德:要想出家基础坚固,非持戒不可;若能持戒,则能成就无上菩提。1.恒住四无垢性;2.常行十二头陀:此二种在上面都讲过。3.要远离在家而出家;4.要永离谄诳、嫉妒。谄诳是骗人,嫉妒是憎人。若依此四法修行,则能永离生死苦海得大菩提。嫉妒的意义:害贤曰嫉,忌能曰妒,谓为其贤能于己而恶之。总之、凡他人有荣幸之事,则对之生可恶之念曰嫉妒,正是随喜心的反面。第四、四法:此四法是总摄一切善法的陀罗尼法。1.持净戒而还要有多闻,若能持戒不能多闻,或能多闻而不能持戒,这是偏于一面而不能摄善法。2.要定慧双修,如智慧无定是散慧,如定无智慧则易流入邪定。3.要得六神通,同时要修得大乘的种智──利人的种智,如同辟支佛一样的只能现通,这简直对于大乘佛法茫然莫明。4.要能够善巧方便,还不要放逸,世人每每有善巧者即易流于放逸,正所谓“聪明反被聪明误”。  第五、菩萨四摄法:菩萨之所以能利人者,以此四法为根本,如瑜伽菩萨戒即依菩萨的“六度”、“四摄”为菩萨行。1.布施,有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但不一定要舍头目髓脑才算布施,只要随所有的能力去做应做的布施工作,能为公众服务谋利益,也是布施。无畏施,也并不一定到菩萨地位才有,无论何种大小动物或个人或团体──社会国家,有重大的灾难降临,我能随力去弭灾除难,即是无畏施。2.爱语,以他人欢喜听的, 言语为众生说法,随众生根性而以善言譬喻,令众生皆能信入。3.利行,菩萨以身口意善行利益众生,凡有利益皆归诸众生,而自己能刻苦耐劳。4.同事,菩萨以法眼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而分形示现,所谓同其光、和其尘,使同其所作令沾利益。此四法名曰四摄法者,唯此才能摄受一切众生皆归佛道,所以出家菩萨要切实去修学实行。  第六、具足四德,方有安住阿兰若之可能,也就是方能住阿兰若而修成佛之功德,菩萨应以此功德而庄严自身。四种功德是:一者、观察自身皆为五蕴、四大众缘会聚而成,无有坚固之实体,故即证二无我性断除我法二执也。由执我为实故起二执,今悟我空即证无我性也。二者、从自身无我推知他身亦复如是,了知自他平等无我之理,即无有一切亲疏、欣厌、喜乐、憎恶,自他平等故,同一无我理故,乃至同一法身无我性故。三者、世人所有欣、厌、忧、恼、苦、乐受等,皆由执我而起,令心不安,恒时住于矛盾状态之中;今了平等无我理故,自他人我无分别故,则身心快乐得大安然也。四者、依前我法自他平等无有憎恶亲疏差别,即得平等之智,了知生死涅槃无差也。由生故有死,由有染故而后有净,今既人我性空,则生佛平等,涅槃生死无有差别。离涅槃性即无生死可得,离生死外亦无涅槃可得,所谓烦恼即菩提,生死即涅槃;故于生死海中利益众生,无有生死涅槃相之可得可畏也。若能如是修行,乃能行菩萨道。但是此中所明修行,要皆是三阿僧企中初阿僧企,地前菩萨所修之行门也。  第七、即以发宏誓愿,能住阿兰若和能经三无数劫无有退转。一者、菩萨发心,目的即在度诸众生,故第一誓愿即众生无边誓愿度也。二者、众生从如何度之,故烦恼无尽誓愿断。三者、但烦恼差别无量,而对治法门亦复差别无量,故法门无量誓愿学。四者、如是无量法门,若欲运用善巧无碍,除非完成佛果功德不可,故佛道无上誓愿成。为度众生故,为欲成熟一切有情故,故菩萨成佛,非为个己而实为众生也。佛果功德,即无住涅槃及智、断、恩三德,与佛果上十力、四无所畏,十八不共法等。初发心菩萨,无有威德庄严,即名为小;初地以上之菩萨,具足福德智慧,故名为大也。  第八、一者、空,即我法二空或十八空等,由此二空、十八空等所显之理,即为空性;菩萨爱此空理,故住阿兰若也。空所显故者,菩萨初从胜解行地乃至十地满心,都依法空所显而修一切之行;如地前菩萨依空理而修,初地以上菩萨即依证此空性而修行佛果,故菩萨爱乐空性也。二者、菩萨因证诸法法性之正定,了知生佛平等无有差别之相,故无恐怖也。三者、此空所显之理即平等性,因观自他平等、物我无二,菩萨即起同体大悲愿力以度众生。四者、由空所显,了知平等无二之理,通达缘生体空,即证二无我性,无有厌舍也。要门者,谓此四法即是菩萨胜道之捷径。胜道者,即无漏智慧,因此无漏智慧为胜道自体故。此胜道之义,约所证边言,即真如法界之性;约相应之心法而言,即相应之善心心所法;约所成之法而言,即一切纯无漏之善法也。总之、依此四法而行,即观二空,证二无我,断二执,遣二障也。  第九、重在离我我所见,伏除断常见执,悟达十二缘起之深旨。换言之,即于此十二因缘法上,舍除断常、我我所见也。因观十二因缘之法故,即了知此业感从无明而起,因缘所生,实无有我、我所见,及断、常见也。十二因缘者,从无明乃至老死,分为惑、业、苦三道,过、现、未两重因果,即苦集二法。此十二因缘法,虽为辟支佛之所独修,而实为声闻菩萨修行之通法,至佛究竟位方能圆满了知而实证也。  第十、即是观三科法而住兰若,护持禁戒。此中所言戒者,因戒为一切行之基,为一切菩萨修行之轨范,故于明诸四德中,各德皆具足戒义也。蕴者,聚集之义,即合此有为诸法而分为五类,如长、短、方、圆、青、黄、赤、白为色法类。观此色等五类之法,法法皆是刹那刹那生灭不停,故名五蕴为生灭法也。处者,即生长门义,因内有六根、外有六尘,各于其处发生其识缘一切境,故名门义和处义也。观此十二处法皆从缘生,故空无所有,因空无所有故,如空聚落能生一切虎狼狮豸,亦即最为恐怖、危险之处也。界者,分段隔别义,即此六根、六尘、六识诸法,各有个别种性之法体,依此立为十八界也。但此各别体性,微细观之亦究竟不可得故,若有所得即有障碍,则诸法即不能安住。且此不起之法,今复安住何处?所以法法互遍互融,体同法界也。法界者,即真如法性;亦即总括一切法而言,因此一一法互相遍满故,故一法总为一切法,即法界也。如上三科诸法,舍之即落于损减执边,著之即属于增益执边,所以观一一法如幻如化而有,若了性空法本如是,即于俗法无舍无著而不追求也。  第十一、四观:四观者,前三是三业之观,后一是总括前三和包罗一切邪见之观也。别言之,即是观身是幻不起身见,即无有能起身见之执著而达平等真如之法性。观一切言语性空,不见妄言、绮语等四恶业及四善业之形象,故体即真如。观意即心心所法皆众缘起,空无自性,即不起心心所法之分别,即同真如无有可见可取之意也。总言之,即远离六十二见,舍弃一切不正见之身、口、意三业也。六十二见者,依智度论说:即以身见──萨迦耶见、边见──断常二见为根,于五蕴法上各执为我、我所、我有、属我之四种,即依五蕴合成而为二十;此二十法复以三世配之,及加根本之二见,遂成为六十二见也。然此六十二见,大小乘论各有不同,如显扬论、瑜伽论等,即以前际十八见、后际四十四见为六十二见。前际者,依过现法而执我也,其中共有十八邪见:即四遍常、四一分常、二无因、四有边无边、四不死矫乱。四遍常,如数论等执著现实界之万有,虽有转变迁流,但其体常住不变也。四一分常,如计梵天上帝等是常,而从此上帝等所产生之物即是无常,故名一分常也。二无因,有二种计著:一者、即依无想定、无想报等而计虚无之外道,因观过去无数劫前之诸法,其相冥然,故计万有从无生也。二者、即自然外道,执万物都是自然而有,不待因生故。又此两种执,前属定力而起,后乃从理想推度而来也。四有边无边,即横计世界上下、左右之有无边际也。四不死矫乱,即是以矫避言语以使人恭敬也。后际者,依现未事而执我也,此中共有四十四种:即是十六有想、八无想、八非有想非无想、七断灭、五现法涅槃。兹不繁述。一切智者,依智度论明一切智、道种智、一切种智,而一切智即证诸法法性之智也。但在其余诸论中,所谓一切者,即一切界、事、品、时:一切界,界有有情界和器世界,广之即欲、色、无色之三界与无漏界。一切事,事即有无为法,广之即三科、五位、百法等。一切品,品即于一切事上显其差别之义,即常、无常等之差别也。一切时,时即过、现、未之三世,如过去有过去,乃至未来有未来也。若作如此讲,即等于一切种智。又此一切智者,即于一切种种之智无不了知,名一切智也──此中二义皆可取。善男子下,显住阿兰若之菩萨,若能如是修行,现身即能证得正性离生乃至速成菩提也。正性离生,有大小乘之不同,小乘于须陀洹之初果获正性离生,大乘于初地见道时得正性离生。正性,即真如实性。此性离去生灭无常之相,故名正性,即离有漏之生相也。以是因缘下,即总结以上明诸四法之功德。观如是等,即是各种四法门。断四恶道者,四恶道即是修罗、地狱、饿鬼、畜生,证初地或初果,即离异生性而证同圣性,在三界中,只在天人两道受生,故名断四恶道也。证四涅槃者,四涅槃即自性、有余、无余、无住。自性涅槃,即诸法之法性,一切众生皆所共具之涅槃也。有余、无余,此二通大小乘义,小乘于阿罗汉果业报身尚在之时,即为有余涅槃,因惑种已断业报身未舍故;待后起十八神变,灰身泯智而入涅槃,无业报身故名无余也。大乘以有为无漏功德,在佛果上无有断尽,即为有余涅槃;佛果位一切烦恼、二障、二死、二执毕竟无有,即为无余涅槃也。无住,此一不通小乘及大乘之因地菩萨,唯佛独有,如十地菩萨虽修无住,但未圆满,故亦不名无住涅槃也。以上诸四法,第一种即地前菩萨之所修行,第二乃至十一,即是十地菩萨各地依次所修行之四法门观;但此十法门,地前菩萨亦应随所修学也。

  庚四 以诸八德明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具足八种三昧清净庄严自身。云何为八?一者、独坐兰若三昧清净,二者、远离绮语三昧清净,三者、远离五欲三昧清净,四者、调伏身心三昧清净,五者、饮食知足三昧清净,六者、远离恶求三昧清净,七者、远离因声起爱三昧清净,八者、为众说法不求利养三昧清净。善男子!应当修习,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复有八种智慧清净,云何为八?一者、五蕴善巧智慧清净,二者、十二处善巧智慧清净,三者、十八界善巧智慧清净,四者、二十二根善巧方便智慧清净,五者、三解脱门善巧方便智慧清净,六者、能灭一切烦恼善巧方便智慧清净,七者、能灭随烦恼善巧方便智慧清净,八者、能灭六十二见善巧方便智慧清净。善男子!如是八种智慧清净,汝等菩萨当勤修习,速证无上正等菩提。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复有八种神通清净庄严自身。云何为八?一者、于诸色法得无障碍天眼善巧方便神通清净,二者、于诸声境得无障碍天耳善巧方便神通清净,三者、于诸众生心心所法得无障碍他心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四者、忆念过去生处死处得无障碍宿住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五者、能往十方无数佛刹得无障碍神境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六者、能知众生漏尽未尽得无障碍漏尽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七者、能灭一切烦恼得无障碍无漏智善巧方便神通清净,八者、现见自身一切善根回向众生善巧方便神通清净。善男子!如是八种神通清净,十方菩萨同所修学,汝等菩萨亦应修习,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住阿兰若,现身获得八种清净。云何为八?一者、身业清净,二者、语业清净,三者、意业清净,四者、正性清净,五者、正念清净,六者、头陀清净,七者、离谄清净,八者、一念不忘菩提心清净。善男子!若有佛子住阿兰若,具足如是八种清净,现身成就无边善根,不复退转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复次、善男子!出家菩萨复有八种多闻清净庄严自身。云何为八?一者、尊敬和尚阿阇梨多闻清净,二者、远离憍慢生谦下心多闻清净,三者、精进勇猛多闻清净,四者、安住正念多闻清净,五者、为求法者说甚深义多闻清净,六者、不爱自护毁他多闻清净,七者、常能观察一切善法多闻清净,八者、听闻正法如说修行多闻清净。善男子!如是八种多闻清净,汝等菩萨皆应修习,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以下,即明住阿兰若之功德也。此中共有五段,第一、以八种三昧而明八种法。略言之,即住阿兰若处修诸三昧,能远离一切戏笑喧哗及种种贪求五欲适意之声,而增长身心清净,速证无上菩提也。第二、以八种智慧而明八德。五蕴、十二处、十八界,略义已如上述。二十二根,根者增长之义,即是助他法而令他法转益增胜,为其生起之功能也。二十二者,即眼等五根──于五识有增长义,意根──意识有增长义,男、女二根──继续家族有增长义,命根──一期相续有增上义,五受根──苦、乐、忧、喜、舍五法与能受用业果有增上义,信等五根──信、进、念、定、慧于世间净有增上义,三无漏根──未知、已知、具知于出世净有增上义,共成为二十二也。第三、以八种神通而明八种善巧也。于诸色法得无障碍天眼,世人肉眼皆为色法所障,而此天眼即于色法之上超过人眼之所见,而不为色法所障故名无障碍也。他心智,即他心通,善能了知他心故。宿住智,即宿命通,知过去一切法故。漏尽智,即漏尽通,即断尽烦恼所得之智,唯无学独有也。以自身之功德,回向一切众生,利益一切有情,此即正明十回向菩萨所修行之法门也。第四、以现身获得清净之法而明。身、口、意三业清净,即以十善法而戒十恶也。正性,即是安住真如法性,随顺真如法性而修行也。一念不忘,即心专一境义,即以菩萨心为前提而利益一切众生,此是菩萨根本法也。第五、以多闻清净而庄严自身修证佛果也。多闻者,凡未得圣位之菩萨,或是初发心菩萨,即依诸佛菩萨清净无漏界中所流出之圣言教量,依文思义依理起修也。若值诸佛菩萨出世之时,即亲近诸佛菩萨而修行也。如华严经中之善财童子,遍参五十三位善知识,即是从多闻而得清净也。和尚,此云亲教师;阿阇梨,此云轨范师。

  己三 结明法益  庚一 佛说当益  尔时、世尊说如是等菩萨行已,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善男子!我涅槃后后五百岁法欲灭时,无量众生厌离世间,渴仰如来,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入阿兰若,为无上道修习如是菩萨愿行,于大菩提得不退转。如是发心无量众生命终上生睹史天宫,得见汝身无边福智之所庄严,超越生死证不退转,于当来世大宝龙华菩提树下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五百岁,有种种解说不同:有谓佛灭度后之五百岁,即佛灭后之五六世纪;有谓释尊正法五百岁即入于像法、末法也;有谓佛灭度后五百岁中之最后五百岁,正法、像法各千年之末法也;有说末法中最后之五百岁也。总之,即佛灭后法宝欲灭之时。若有众生发如是心,命终必得上生兜率陀天,得亲弥勒,后于菩提树下随弥勒同转法轮也。如是者,即是依本品中之具一德明、离二过明、诸四法明、诸八法明也。睹史天,即兜率陀天。

  庚二 经叙现益  尔时、世尊说是法时,二万五千新发意菩萨,于菩提行将欲退转,闻如是法发坚固心,超十信位至第六位。三万八千净行婆罗门,永断邪见得大法忍及陀罗尼。七万六千人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以上明记当来之益,此即结集经人叙说佛说法时,法会中闻法之利益也。新发意菩萨闻如是法,即于将欲退失之菩提心法转复增胜,超十信位至第六位。简言之,即是超过十信心位而至十住中,第六不退位也。净行婆罗门,在印度有此种行人,本修自己所修之道,奉持自己所奉之邪法者;但今自闻佛法后,即舍自己之邪法而奉行佛说之正法,断除邪见得大法忍也。忍即忍可,于诸佛法能忍可于心,无有疑惑得决定胜解也。无等,即是涅槃,此无等等即是发起等于无等之无上菩提心也。

  丙三 大乘不共法  丁一 上根证大乘境(加行入根本)──观空前心相证心空性(相、性、禅、密)

  观心品第十   此品所以名“观心”者,正明“心地观”也。此经初从狮子吼菩萨称赞如来时,曾告大众说心地观法:报恩品初,如来从三昧安详而起告弥勒菩萨,便欲直宣心地观微妙法,但因当时有妙德等五百长者之阻滞而未说。彼等见如来光中所现菩萨难行之苦行,乃至头目髓脑、妻子、财宝施于众生,故便问于如来,以说明不欲修菩萨难行之苦行,以为得果不及二乘之速,而又违父母之供奉。因此,如来为逗此机宜,而渐引于佛果菩提,遂不能不暂置称性顿宣之心地观微妙法门,而诱之以五乘共法、三乘共法,展转增进至于大乘不共之法,始能再说到心地,即此中观心品,及此后之发菩提心品、成佛品是也。报恩品渐说以来,固然亦是阐明心地观门者,然仅可作心地观微妙法门之方便;今此观心品,则正明本经心地观微妙法门之真实宗旨,即此经之所以得心地观之名也。心地观之“心”,此品有详细之说明,今且依世俗圣教而略明之。  向世间一般人而问其所谓心者,则大多向胸部一指,显得心即在此色身之胸中。此乃五脏中之心脏,司全身血液之总机。凡动物之生活,仗此心脏中枢不坏;若心脏中枢破坏,则其血液之运动亦随即停止,而此血肉之身随即死亡。故人身其余有所损伤,大都不能即死,一伤及心,即不能生存。此依色法所成之肉团心,其功用在于能统持血肉之身,为血肉身之中枢耳,非此中所观之心。但可作心之一种比喻,以其位居血肉之中枢而又能统持血肉身体之全部机关,亦如在万法中以心为主,一切法为心之所摄持也。  复次、世间学说所研究到之心,如心理学所言,是以能缘境界了知种种相者为心,此是依缘境之功用而能了知一切万物之别别相者以为心,即成唯识论所谓‘了境为性相’之心。此即心与物相对者,因之而成为现代泰西所谓之唯心论与唯物论,彼此对立,此以心理学所说之心未详尽耳。佛法说,三乘则有眼、耳、鼻、舌、身、意之六识,大乘则加末那识、阿赖耶识而成为八种识;此皆以缘虑了知为心,其义犹未圆满穷尽也。  复次、心之特义在于“集起”。小乘六识、大乘八识,本是心之别名,而此心之一名且可通于心所。但此皆重于缘虑境界、了别境界之义,未明以积集种子习气而起现行为心之义。此义,即于第八阿赖耶识正得心名,因此识最为深细而能积集万物之种子,万物之种子莫不含藏于此识中,一切万物莫不由此识而生起现行。此即名之为“集起”心,即此经中以心喻地者是也──如地能积集一切草木种子而生起一切草木也。  尤有更进一层之心义,即是以一切法真实性为心,乃说心之体性为心。依此真实性为心者,则如楞伽经所谓之“真识”,及他经中所谓“真心”、“自性清净心”等,皆此真实之心。即先观一切法皆唯心,而进观心之真实性即一切法之真实性。此即是所观之境心,即真如法界;而能观之智,则下文发菩提心中所明之四种自悟心,即是能观之心。凡夫初修行者,依六识相应之定慧而为能观之智;到证得真如法性时,则成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之能观自心,此即观心之大意也。依科判说,此唯是大乘不共法;此经虽通明五乘共法、三乘共法,但到此时期则超过人天、二乘,而成为独菩萨所修之法也。在此大乘不共法中,共有三品,第一即是此品,科曰上根证大乘境。此中之上根,并非对五乘、三乘曰上根,专就大乘中上根利智顿超直往之菩萨言。前所说之菩萨,是由初闻法而渐入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以讫于四加行而证入见道,此即是从五乘共法、三乘共法而渐入大乘不共法者,此名渐悟大乘菩萨。而上根智直往之菩萨,即可直从此观心品而发心,顿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由四加行修观,观诸法性相一切皆唯识,而证得诸法性相一真法界之不共二乘境。此即上根利智之直往菩萨,从初发心不经历十信等位之阶级,便能由加行而入根本者,此则名为顿超菩萨。正科之旁,加有“加行入根本”者,即明此经从厌舍品、无垢性品而修十信心,再由阿兰那品、离世间品进而修十住,更由厌身品而修十行,复于波罗密多品、功德庄严品而修十回向,乃于此品起加行而证入根本无分别智。此科之所明,即接引十回向菩萨,于暖、顶、忍、世第一而加功用,以期证入初极喜地。在此正科之下,又注有“观空前心相证心空性”者,此即正明四加行入根本智义。因在此尚未证生空法,但依二空胜解而修一切观行,以期证得二空之智,通达诸法实相。由此未证二空之根本无分别智,尚在证空之前,故谓之观空前心相,即证空前观一切法皆识所变,一切心心所法皆如幻化刹那生灭。此品文殊师利与如来问答中,广明所观之一切诸法皆识所现,而能观之心亦毕竟空寂,即初观所缘境无进观能观之心亦无,即能所皆空;更进而空相亦空以明一切法皆是心真如性,将心相究竟空去以证入真如实性也。禅宗所谓明心见性,正是此品所明,于此再以大乘各宗义而明之,故注有“相、性、禅、密”,以示本品之纲领。“相”,指大乘法相唯识宗之所明,即是所观空前心相;此科中之“正说法本”,及“问答抉择”中之“喻明其相”等,皆大乘法相唯识之义。“性”,即大乘法性空慧宗之所明,即是诸法皆无所得而毕竟空,此科中之“空显其性”是。“禅”,即大乘禅宗之所明,即言语道断、心行处灭、离四句、绝百非而唯证相应者,此科中之“直指法界”,正显此意。此品之末,更有“咒印”一科,明大乘密宗之义。由此,在此一品之中,含有大乘相、性、禅、密。然此品所正明者,在相、性、禅,至密宗之义,在成佛品始正明之,今但作此品之助道,故依此四宗之义而观此品也。

  戊一 长行  己一 文殊启请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即从座起,整衣服,偏袒右肩,右膝著地,曲躬合掌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告妙德等五百长者:“我为汝等敷演心地微妙法门”。而此道场无量无边人天大众,皆生渴仰,我今为是启问如来:云何为心?云何为地?惟愿世尊无缘大慈、无碍大悲,为诸众生分别演说,未离苦者令得离苦,未安乐者令得安乐,未发心者令得发心,未证果者令得证果,同于一道而得涅槃’。从尔时文殊至白佛言者,即文殊菩萨要启请如来说心地观法,作一种最尊重恭敬之仪式。文殊师利即妙吉祥,妙吉祥者,是超过一切之吉祥,是不可思议之吉祥,亦即‘不于其中起分别,是故此中最吉祥’之吉祥。此妙吉祥智,从初发心乃至加行证入根本,以及最后证入金刚喻定证入佛果菩提,无不依此而得成就;此品正明从加行无分别而入根本无分别,依妙吉祥之智其义尤显。从世尊至皆生渴仰者,即文殊菩萨仰白于佛,代表在会诸众,以启问心地之义。因佛前于报恩品中,为弥勒菩萨──彼时虽告弥勒菩萨,而弥勒菩萨久已明得心地法,其实正为妙德等长者 及在会中未明得心地者而说──宣说心地微妙法。而彼时妙德长者等机尚未熟不堪听闻,今则因如来广明诸法,在会大众根性皆熟,故皆生渴仰而欲听闻如来心地妙法。我今为是至云何为地者,正明文殊菩萨代表大会,请问“心”“地”之义。惟愿世尊至而得涅槃者,希求如来演说以令众生离苦获益。所谓无缘大慈无碍大悲者,缘即生缘、法缘之义,生缘乃所缘之境,因众生不明生空之义而受诸苦,三乘圣人愍之而说生空以令其离苦;法缘,因众生未明得一切诸法空无性之旨,故佛菩萨悯之而说法空之法,以令其明得诸法空性。无缘大慈悲,则唯佛果任运而起不待于缘,如日当空遍照一切,而此无缘大慈悲亦如是,不加分别观待,自然任运而起,故名无缘大慈。无碍、无缘可互用。因佛能行无缘大悲故,则能拔众生三界生死之苦;因佛能行无碍大悲故,则能令众生得大乘解脱之乐;以及能令众生发大菩提心而证大乘无上佛果也。此中所谓同于一道而得涅槃者,即是二空所显之涅槃性也。

  己二 世尊许说  庚一 印许乐闻  尔时、薄伽梵以无量劫中修诸福智所获清净决定胜法大妙智印,印文殊师利言:‘善哉!善哉!汝今真是三世佛母!一切如来在修行地,皆曾引导初发信心,以是因缘十方国土成正觉者,皆以文殊而为其母。然今汝身以本愿力现菩萨相,请问如来不思议法。谛听!谛听!善思念之!吾当普为分别解说’。‘唯然!世尊!我等乐闻’!  此明如来以智印于文殊师利,即明如来以智印可请问者而后说法。大妙智印者,是如来于三僧企耶所修不思议之最广大智,因圆果满而得者。以之印于文殊师利,明文殊师利问得契机契理。文殊师利能以大智而引导众生成等正觉,故称之为三世之母。母者,即以喻明。如今世有技术等之人,凡受业于其门者,则称为师。文殊师亦复如是,能引导初发心菩萨究竟成佛之智,如母之能生子,故名三世十方如来之母;以其能引导初发心,依其妙吉祥智而究竟成佛故也。此义在华严经,从初修十信时,与经十住、十行、十回向于加行入根本时,及至于究竟成佛时,皆以文殊师利之妙吉祥金刚智而为智。无著菩萨之金刚经论,亦明从初发心乃至究竟成佛,皆不离于金刚智。彼以金刚杵为喻,中细而两端粗,此即表示从“加行入根本”位,在中间最细小,因真见道赤裸裸唯根本智,正能表显无分别智最纯净相。在杵之两端,虽皆粗大贯彻上下者,然无不以中钴为根本;智亦复如是,亦是以世第一后一刹那之根本无分别而贯彻加行无分别、及后得无分别。故原始要终,其中心点皆不离文殊师利之妙吉祥智也。文殊师利为三世诸佛之母,是久已成佛者,但因本愿力故常现菩萨相而为众生请问如来耳。谛听谛听至分别解说者,是如来许可为说,嘱文殊师利等静听思惟。唯然世尊我等乐闻者,是文殊师利等答佛欢乐听闻。

  庚二 显能说佛  尔时、薄伽梵妙善成就一切如来最胜住持平等性智,种种希有微妙功德;已能善获一切诸佛决定胜法大乘智印,已善圆证一切如来金刚秘密殊胜妙智;已能安住无碍大悲,自然救摄十方有情;已善圆满妙观察智,不观而观不说而说。  此经之特胜,在文义分齐明显。例如此品是从加行而入根本,故其说法之佛身,即不同于前数品中说法之劣应身佛,而特标显佛之胜妙德相,以明是胜应身佛或他受用佛所说之大乘不共法。此显胜应身佛为加行菩萨说,不同前为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说法之劣应身佛,故此文中显如来五种德相:第一、成就最胜住持平等性智,即明从加行入根本已,所见之佛即地上之他受用佛,虽尚在加行位,已邻近于见道,故所见胜应身亦近他受用身。故此佛能显之智,是平等性智而又显现初二阿僧祇耶所具之希有微妙功德。平常说法之劣应身佛,是人相所成之佛,此在地前菩萨亦能现之;而胜应身佛,则非地上他受用佛不能显现。第二、获得决定胜法大乘智印:即决定证得胜义谛法之无分别智,印证诸法不生不灭;此即大乘之一法智印,不共于二乘之三法印也。第三、圆证金刚秘密殊胜妙智:此为如来所独得之金刚智,唯如来究竟证得。言秘密者,唯佛与佛,乃能究竟同喻。其殊胜者,超过二乘乃至金刚心前之菩萨,故唯佛与佛乃能具此金刚妙智,其意即在不受熏变。金刚心之菩萨,犹有断除微细烦恼之熏变,故非大乘极果,则不具金刚妙智。第四、安住无碍大悲:即与前之无缘大慈、无碍大悲之义同。既能安住无碍大悲,则当然能救摄有情。第五、圆满妙观察智:此智能观众生之机宜,兴教化而说法度之。但虽是观机说法,而其观智出于任运自在,故成不观而观。其说法不决定用于声教,即行、住、坐、卧四威仪皆是说法,如佛在灵山拈花微笑,彼时金色头陀便证得不立文字之第一义谛,在禅宗竖指低头,皆成不说而说之法。此后,皆明依究竟之佛,现邻地上之佛相,而说入初地之法也。

  庚三 赞所说法  是薄伽梵告诸佛母无垢大圣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言:‘大善男子!此法名为十方如来最胜秘密心地法门,此法名为一切凡夫入如来地顿悟法门,此法名为一切菩萨趣大菩提真实正路,此法名为三世诸佛自受法乐微妙宝宫,此法名为一切饶益有情无尽宝藏。此法能引诸菩萨众到色究竟自在智处,此法能引诣菩提树后身菩萨真实导师,此法能雨世出世财如摩尼宝满众生愿,此法能生十方三世一切诸佛功德本源,此法能销一切众生诸恶业果,此法能与一切众生所求愿印,此法能度一切众生生死险难,此法能息一切众生苦海波浪,此法能救苦恼众生一切急难,此法能竭一切众生老病死海,此法善能出生诸佛因缘种子,此法能与生死长夜为大智炬,此法能破四魔兵众而作甲胄,此法即是正勇猛军战胜旌旗,此法即是一切诸佛无上法轮,此法即是最胜法幢,此法即是击大法鼓,此法即是吹大法螺,此法即是大师子王,此法即是大师子吼,此法犹如国大圣王善能正治,若顺王化获大安乐,若违王化寻被诛灭’。  在未说法之前,先赞叹所说之法,故名赞所说法。在此赞所说法之文,共有二十五义。此法名为十方如来最胜秘密心地法门者,此是与加行位邻近地上所见之他受用佛所说之法,非二乘之所了知,亦非地前菩萨所了知,其究竟唯在功圆果满之佛陀,始能得知,故此心地法门为诸佛之秘密境界,为十方如来所依者也。其次、则为上根利智之凡夫入如来地之顿悟法门。又其次、则为菩萨趣入大乘真实法性之正路。又其次、则为三世如来之自受用净土,安住于此心地宝宫,则为如来之一真法界土,而为四智菩提之所缘。又其次、则为如来宝藏,能饶益有情,能与以出世之宝而使有情出生死之苦。又其次、则为引诸菩萨到色究竟自在之处,此明菩萨将成佛时,位居色究竟天上,超过三界,坐大宝莲华成佛果菩提。又其次、明此心地观法,能引导佛灭后之菩萨至于佛果菩提。又其次、则为能雨出世间之七圣法财,如世间之摩尼珠,能满足众生之需求。又其次、则为能生一切诸佛功德本源,即是依心地法而作所缘缘、增上缘,则无漏功德种子皆从此生。又其次、能消众生诸恶业果,即明一切恶业皆由心生,修此心地观法则诸恶业即能销殒。又其次、能与众生之愿印,正明此心地观如摩尼珠而能满众生之愿望。又其次、能度众生生死险难,息众生苦海波浪,救众生苦恼,竭众生老病死海,皆是断除烦恼而出三界之生死大海,得佛果之常乐。又其次、能产生佛果之无漏亲因缘种。又其次、能作灭众生生死长夜之大智炬,以令此心地光明。又其次、则能作破魔之铠甲,而灭除烦恼魔怨。又其次、则明修此法如得军中战胜之旌旗,则其军威严整;心观亦然,在未作心地观之乱心,则如败北之兵紊乱无章,而正修心地观时,则心与境皆寂静不乱。又其次、明此法是一切诸佛无上法轮,即是明证得果者,皆必转大法轮而说此法也。又其次、明此法如幢,为三乘之所瞻仰故也。又其次、明此法如击大法鼓,吹大法螺,正如军中所用之锣鼓,在战场敲动,能令三军向前杀敌;此心地观亦然,修此观时,则能破除烦恼之敌。又其次、明此法是大狮子王,大狮子吼,狮子是百兽之王,此是显体;吼是显用,即狮子吼声百兽惊恐。此法亦然,其位则众法中尊,而用则能摧伏外道。最后明此法如圣治世,若能顺其教化,则便得利益安乐,否则便遭诛灭。此法亦然,若能依心地观而修行,则能发生一切利益安乐,否则便常沉沦于生死大海之中,为魔王之所杀害。

  庚四 正说法本  ‘善男子!三界之中以心为主,能观心者究竟解脱,不能观者永处缠缚。譬如万物皆从地生,如是心法,生世、出世、善恶、五趣、有学、无学、独觉、菩萨及于如来。以是因缘,三界唯心,心名为地。一切凡夫亲近善友,闻心地法,如理观察,如说修行,自作、教他、赞励、庆慰,如是之人能断二障,速圆众行,疾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中从善男子三界之中至永处缠缚者,正明若能观心则能出苦得乐,盖心是一切诸法之根本。三界者,在此欲、色、无色三界之中,共有九地,或分二十五有。此依正果报,由福业、非福业、不动业之所招感,皆有漏之业果。其最大之发动力便是无明,此即是心所法之一,即与前七识心王而起,依第八识心王而存,故三界一切有漏业果,皆是从心而生,以心为主。故诸法中,八识心王最为强胜;属从于心王之心所次之;又其次则为色法,由此色法是为心心所之所变现及所了知缘虑分别故也;又其次则为不相应法,因此法是由上之心王心所色法三种上所现之分位。此即五位百法中前四位之九十四有为法也。故三界有为之法,皆以心王为主;欲离去三界生死,解脱无为,则必先观察自心。观自心既明,便能究竟解脱,否则便长沦于三界生死之中。故欲求解脱三界生死之缠缚,必须修此心地观,而观三界有为之法皆因缘所生,而缘生本无自性。能如是观,则便能了知诸法毕竟空无自性之义,此所以能观心者便能究竟解脱。此种观法,在大乘性相义中,遍观诸法缘生无性,性体空寂,即是法性宗义。法相宗则先观一切法皆唯心之所变现,不离于心,即所取之境无;次观能取之心亦无,以及心境皆空而证诸法真实法性。此中空无性义,亦与性宗无二,不过作观之法稍不同耳。因性宗是直观法空真如,而相宗先观一切法唯识无自性,而渐空境空心以成毕竟空耳。然修观须摄心令定,一切法莫妙于观心,以心为胜故;若从余法观缘生无性、平等真如,则常落于分限之中,不能究竟通达,观心地则不落此境限而能扼诸法之要也。次譬如万物至心名为地者,正明地能生万物,如心能染净诸法。成唯识论对于心性本净义,有二种解释:第一、即以心之真如性而言本净;第二、是以即心自体而言本净,此明心之自体随善、恶、无记三性之心所有法而支配,设无不善性与无记性之心所法相应于心王,则心王之自体亦即本来善净。且如修五重唯识观中,亦显心之自体本净义:第一、遣虚存实,即遣去遍计所执心外虚妄不实之诸法,而存心内诸法;第二、舍滥留纯,即舍去四分中之第一相分以免滥同外境,而留能缘虑之内心;第三、摄末归本,即自体分所变之见相二分而泯归于自体,因二分是用,自证分是体,见分多有非量,而自证分则纯是现量故;第四、隐劣显胜,此即收一切心所而专显心王,以显心体本净之义。如此,则心王非善、恶、无记之三性,而随诸心所以成善、恶、无记耳。故心能生世间、出世间,善恶五趣乃至如来。谓依无明等之心所,则生世间不善、无记之法,而成五趣之众生;若依信、勤、念、定、慧之五善根,乃至三十七菩提分法,四谛、十二因缘、六波罗密,修习而对治无明,则成出世无漏因果而成有学、无学、独觉、菩萨、以及如来。故在三界中之心,亦如地之能藏万物,故以心而喻之为地,能发生染净诸法也。从一切凡夫至三藐三菩提者,此正明众生依此观自修习并教他者,能证无上菩提。此品明上根利智之凡夫,常亲近善友,依善友所教之心地观而如理修习,且又将所诠之教义而教化他人,则便能证入大乘境,断除二障,速成佛果菩提。故此心地观,正大乘直往菩萨所修之法门,而其教义则正是由大乘相性之法而入于禅宗顿悟之门者,且又附有密宗之咒印也。

  庚五 问答抉择  辛一 文殊问难  尔时、大圣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唯将心法为三界主,心法本元不染尘秽,云何心法染贪嗔痴?于三世法谁说为心?过去心已灭,未来心未至,现在心不住。诸法之内性不可得,诸法之外相不可得,诸法中间都不可得;心法本来无有形相,心法本来无有住处,一切如来尚不见心,何况余人得见心法?一切诸法从妄想生,以何因缘今者世尊为大众说三界唯心?愿佛哀愍,如实解说’!  此段根据前文,特提‘唯将心法为三界主’的问题来讨论。先把心的范围指实,而‘心法本元不染尘秽’,指心自体,亦通真实性言。如胜鬘经亦论到心性本净,非烦恼所染,是烦恼与心性不相应故。既然‘心性本净’,‘不染尘秽’,为什么又染贪、嗔、痴呢?这贪、嗔、痴的三毒,难道不是尘秽吗?不但此也,且又唤什么作心?如以过去心为心,可是它已经过去了,残灭得连一撮遗灰也没有;若说未来的吧,它还在未来,没有生起;至于现在呢,又未免“昙花一现”之憾,因为现在心刹那生灭,没有一刻儿暂住下来。而且,在诸法内找不到心的性,在诸法之外找不到心的相,如果想在诸法的中间找到心,这是绝对不会有的事,因为诸法本身根本就是如幻如化的假相。诸法是如幻如化的假相,当然是没有心的,由此推论到不但说不上心为万法之主,而且什么是心都还有问题。记得禅宗二祖慧可见达磨云:‘我心未宁,乞师与安’!达磨云:‘将心来与汝安’。慧可云:‘觅心了不可得’。达磨云:‘与汝安心竟’。所以横遍十方、竖穷三世,任你怎样底寻找它,终寻不得它的住处,一切诸佛尚且无心可见,何况住在浅薄凡夫地位的我们呢?这心等一切法,文殊以妙吉祥智而观之,皆不可立,不可施设,毕竟空故无由得见,见为诸法皆不过妄想分别而已。这是观三性中遍计执所执的虚妄相,故一切诸法皆由虚妄计度而现起。然则佛说‘三界唯心’,其理由究竟安在!这质问之提出,正为显出为三界主的心,是如幻如化底不可捉摸的。所以请佛如诸法实相而为解说。

  辛二 世尊解说  壬一 印许所问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如是!如是!善男子!如汝所问,心心所法本性空寂,我说众喻以明其义。  善男子!你所请问的意思,是如法如理的请问,因为心心所法的本性本来是空寂的无形相无住处。若有形相住处,则变为死法了。心的空寂性,固然是不垢不净不增不减,为启迪众生,明‘心外无别法’,所以说‘心法为三界主’。

  壬二 喻明其相  ‘善男子!心如幻法,由遍计生,种种心想受苦乐故。心如水流,念念生灭,于前后世不暂住故。心如大风,一刹那间历方所故。心如灯焰,众缘和合而得生故。心如电光,须臾之顷不久住故。心如虚空,客尘烦恼所覆障故。心如猿猴,游五欲树不暂住故。心如画师,能画世间种种色故。心如僮仆,为诸烦恼所策役故。心如独行,无第二故。心如国王,起种种事得自在故。心如怨家,能令自身受大苦故。心如埃尘,坌污自身生杂秽故。心如影像,于无常法执为常故。心如幻梦,于我法相执为我故。心如夜叉,能啖种种功德法故。心如青蝇,好秽恶故。心如杀者,能害身故。心如敌对,常伺过故。心如盗贼,窃功德故。心如大鼓,起斗战故。心如飞蛾,爱灯色故。心如野鹿,逐假声故。心如群猪,乐杂秽故。心如众蜂,集蜜味故。心如醉象,耽牝触故’。  此中有二十六种比喻,于此分别解说。一、心如幻化:并没有坚实固定的体性和形相,像玩把戏变戏法一样,把一条小白手巾变成兔子,而众缘所生起的诸法都是如此,心法亦然。若了知幻化之法,则心地廊然清净一尘不染;若不了知,于是虚妄分别现起种种心相,在心所法中则有想受等种种苦乐生起,这都由虚妄分别的习气而现起的。二、心如水流:前六识有时或起或不起,是有间断的;而第七、第八识是无有间断的,但念念生灭,如长江之水后浪推前浪,滔滔底流动,前刹那的水决不是后刹那的水。三、心如大风:如眼识生起,凡有所看见的东西都看见了;其余诸识亦然。四、心如灯焰:若没有油和炷等众缘,不会有灯焰的现象生起。五、心如电光:这是以空中的电光为比喻,不久住故,正所谓“昙花一现”。我们心中常有妄想生起,倘若回光返照,就马上消灭了。六、心如虚空:他的自体本来是净的,但被客尘之所染污所以不净。七、心如猿猴:在山树林间,由此树跳至彼树,来去无有休息。八、心如画师:如华严经云:‘心如工画师,善画诸世间’。世间五蕴诸法尤其是色法,皆由虚妄分别的心,描写种种的境界出来。九、心如僮仆:虽然‘心法为三界主’,但好像仆人差不多、跟著贪、嗔、痴三毒法后面跑,忙得不亦乐乎。佛典里有把十种烦恼名十使的,俱舍论以见思之惑立九十八使,使者令也、役也,这颗心完全被烦恼所驱使,不自由而形成阶下囚了。十、心如独行:诸识在每一刹那之顷,自类的只有一个心王生起,决不能有两个心王并驾齐驱。十一、 心如国王:烦恼诸心所现起,皆由心王所统辖,一切事法由心转变。十二、心如怨家:这个心能使身堕诸地狱,受诸苦恼。十三、心如埃尘:能生种种烦恼,暴风雨也似的袭来,令身不得安乐。十四、心如影像:于无常法颠倒而执常。十五、心如幻梦:于各种幻化境界,执著为我。十六、心如夜叉:起诸多不善的心作用,毁坏善心功德之法。夜叉能食人,而恶心把各种功德之法,都吞灭完了。十七、心如青蝇:一味地贪人世间五欲之乐。十八、心如杀者:如贪心生起,能使你堕诸恶道,不管你生与死,这不是同刽子手一样吗?十九、心如敌对:只要你稍有不景气象,他就“趁火打劫”,要来损害你。二十、心如盗贼:凡是功德善法,都被他偷得空空如也。二十一、心如大鼓:世界各种思想言论以及刀兵等种种的斗争,皆由内心发动而生出来。二十二、心如飞蛾:如蛾赴火,自烧自烂,此心贪求五欲亦然。二十三、心如野鹿:鹿本住在深山幽闲自在,而猎人入山打鹿,假作鹿鸣,鹿闻同类声音,被骗出深崖幽谷之间,致有伤身失命之不幸事。二十四、心如群猪:喜欢在污泥水中游戏,而心常与烦恼相应亦然。二十五、心如众蜂:专贪采蜜味,为虚荣而忙个不止。二十六、心如醉象:白痴似的逐他的淫欲,因此致被活擒。

  壬三 空显其性  ‘善男子!如是所说心心所法,无内、无外、亦无中间,于诸法中求不可得,去、来、现在亦不可得,超越三世非有、非无。常怀染著,从妄缘现,缘无自性,心性空故。如是空性不生不灭、无来无去、不一不异、非断非常,本无生处亦无灭处,亦非远离非不远离’。  这心心所法,没有一定的所在,也没有内外中间的相状表现。若说是有内,即是空的;若说是有外,究在什么地方?毕竟求不得他的实在体性。而且、求之于三世固不可得,即求之于超越三世亦不可得。这三界有漏的心是染污的,由虚妄分别而生起,依遍计执的习气而生起,所以无固定的自性,一切毕竟无自性。如龟毛是空无所有,以龟毛织的布更加空无所有;所以心的体性是空,一切法皆以空为自性。要以龙树八不中道义而显心的如实的体性。

  壬四 直指法界  ‘如是心等不异无为,无为之体不异心等,心法之体本不可说,非心法者亦不可说。何以故?若无为是心,即名断见;若离心法,即名常见:永离二相不著二边,如是悟者名见真谛,悟真谛者名为贤圣。一切贤圣性本空寂,无为法中戒无持犯,亦无大小,无有心王及心所法,无苦无乐。如是法界自性无垢,无上中下差别之相,何以故?是无为法性平等故,如众河水流入海中,尽同一味无别相故。此无垢性非实非虚;此无垢性是第一义,无尽灭相体本不生;此无垢性常住不变,最胜涅槃我所净故;此无垢性远离一切,平等不平等体无异故’。  心之体相如幻本空,在前面已经说过,故心法即是无为法。但无为法亦不即是心,不过无为无可说而心亦无可说,所以无为即心心即无为。为什么不可说心是无为?若说无为是心,是名断见,心生灭故;然又不可说离开心法而另有所谓无为法者,倘若另有心外的无为法,则又变成常见了。所以,舍二边而达中道,若能亲证得中实真理,了悟世间执有无的法执,是名贤圣。但贤圣亦性本空寂,俗谛中说圣说凡,第一义谛亦无圣凡可得。梁武帝问达磨曰:‘朕即位以来,造寺度僧写经不可胜纪,有何功德’?达磨答:‘并无功德’。武帝问:‘何以无功德’?达磨答:‘人天小果有漏之因,如影随形,虽有实无’。武帝问:‘何谓真功德’?达磨答:‘净智妙明体自空寂,如是功德不求于世’。武帝问:‘如何是圣谛第一义’?达磨答:‘廓然无圣’。由此,正明第一义谛凡空圣亦空。这即是离言自证之无为法界,在此无为法界中,戒无持犯,乘无大小,既无心心所法,亦无苦乐享受,而且连上中下差别之相亦没有。这是个完整的清净法界,因为凡圣平等,也就没有染净。因为自性无垢,既无垢亦无净,无有差别,平等平等。譬喻众多的水流入大海里去了,皆是一样的味道。所以此无垢性,非实非虚,是最胜义,无尽亦无灭,常住不变,所谓最胜涅槃,是最胜智。一切法既无我所相,所以我所净,遍法界都是平等,亦不离一切不平等外另有平等可施设,所谓“离四句、绝百非”,要自心各各亲证相应,非言语所能诠表。从观心地见本来空寂所显的真实性,当下成佛,这是禅宗独有的法味。如六祖慧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偈,五祖宏忍抹去云:‘亦未见性’。以犹是此经空显其性之义。到了听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金刚经文──六祖才廓然大悟:自性无有动摇,具足无量功德,才见性成佛,方是此“直指法界”之分齐。

  庚六 结应修习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者,应当一心修习如是心地观法’。  这是结论上面所说的种种法,是出家菩萨应当修习的法,即是心地观法,假若要求得无上佛果的话。

  戊二 重颂  尔时、世尊欲重宣此义而说偈言:‘三世觉母妙吉祥,请问如来心地法,我今于此大会众,开演成佛观行门。此法难遇过优昙,一切世间应渴仰。十方诸佛证大觉,无不从此法修成;我是无上调御师,转正法轮周世界,化度无量诸众生,当知由悟心地观。一切有情闻此法,欣趣菩提得授记;一切有缘得记人,修此观门当作佛。诸佛自受大法乐,住心地观妙宝宫;受职菩萨悟无生,观心地门遍法界;后身菩萨坐觉树,入此观行证菩提。此法能雨七圣财,满众生愿摩尼宝;此法名为佛本母,出生三世三佛身;此法名为金刚甲;能敌四众诸魔军;此法能作大舟船,令渡中流至宝所。此法最胜大法鼓,此法高显大法幢,此法金刚大法螺,此法照世大法炬。此法犹如大圣主,赏功罚过顺人心。此法犹如沃润田,生成长养依时候。我以众喻明空义,是知三界唯一心,心有大力世界生,自在能为变化主。恶想善心更造集,过现未来生死因,依止妄业有世间,爱非爱果恒相续。心如流水不暂住,心如飘风过国土,亦如猿猴依树戏,亦如幻事依幻成,如空飞鸟无所碍,如空聚落人奔走。如是心法本非有,凡夫执迷谓非无,若能观心体性空,惑障不生便解脱’。  三世觉母妙吉祥等四句,是说为三世佛母的文殊菩萨,以妙吉祥智观众生的痛苦,而为众生启请释迦如来说心地观法门。从此法难遇过优昙,至生成长养依时候一段,赞是佛所说的法。此心地观法是难逢难遇的,如没有殊胜的因缘,是不易听闻的。诸佛菩萨之所以能证得菩提果位者,无不由此心地观法修习而成。如我人要想利益同类有情或异类有情同时还要享受种种法乐,非修习此心地观法不可。从我以众喻明空义至爱非爱果恒相续八句,乃明三界唯心的意义,所谓心为变化主。在成唯识论三能变中讲得很详细,第八识多异熟性,第七识恒审思量,前六识了境相粗,这都与善恶相应造作种种的业因,而感受人、天、地狱爱非爱的果报无有间断。从心如流水不暂住至如空聚落人奔走的六句,是喻明其相。末后,如是心法本非有等四句,是明空显其性。本来心性空寂无所有,凡夫众生执迷不悟,以为有什么外境和内心,于是沉沦生死苦海无有出期。若能观心体空,一切烦恼无不解脱,如做梦的心是空的而梦境亦然。

  戊三 咒印  尔时、如来于诸众生起大悲心,犹如父母爱念一子,为灭世间大力邪见,利益安乐一切有情,宣说观心陀罗尼曰:‘唵(一)室他(二)波罗(二合)底(三)吠惮(四)迦卢弭(五)’尔时、如来说真言已,告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如是神咒具大威力,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持此咒时,举清净手,左右十指更互相叉,以左压右更相竖握如缚著形,名金刚缚印。成此印已,习前真言盈满一遍,胜于读习十二部经所获功德无有限量,乃至菩提不复退转’。  此品虽有真言咒印,不过是方便助道而已,下面两品──发菩提心品和成佛品以真言咒印为主要义,故此品应观察为直往菩萨所修的法门,如上根大智的菩萨修行波罗密多门,从无分别智而证入真实法界,所以此咒印但为上根利智的人修习心地观的助道的法门。如楞严经之有楞严咒,则是辅佐修习三昧法门的殊胜助缘,与发菩提心品的咒印相当。如来之所以说此咒印,乃是以大悲心而说的,为要灭除世间一切邪知邪见,使众生皆得安乐。而咒的文字,不是解说是秘密的,但可以依法去读诵修持。当知此咒印是无漏法的真名句,是示佛证法的,若能如法如仪去读诵修持,则所获的功德非人天小果的功德可比拟。有一天,佛拈叶一片在手,问阿难曰:“是我的手上叶多?抑山中树木叶多”?阿难答:“手上叶少,山中树木叶多”。佛云:“我说的法如手上叶少,但佛智所证的法如山中树木叶多”。因为在名言力面,终难免落于边际,直示亲证的法是圆融无碍而圆满的。(十地入等觉)

  丁二 中根起大乘行──观空后心相发心妙定(相、密、禅)  发菩提心品第十一   云何名为发菩提心?菩提者,依义理而说,即是佛果所成之果觉。通言果觉,有三乘之不同,所谓声闻菩提、独觉菩提,佛果菩提。前二菩提者,非为度诸众生而求之大菩提果,所以非此品所发之菩提心;此品之菩提心义,乃求佛果菩提者是。心者,简言之、即是求成佛果之志愿,依此志愿发生趣向菩提之解行,即为发菩提心也。发者,如发芽然,世间之谷种,如经过水、土、日光之润泽,即发生嫩芽;此所发之菩提心,确立要求成佛度生坚固之志愿,即发生菩提嫩芽,故名为发菩提心也。然要言之,发大菩提心者,是依普遍平等之大悲心,而发起度尽众生烦恼之四宏誓愿心,非声闻、独觉出三界苦希涅槃乐之发心也。众生无边,烦恼无尽,若欲度脱,必具种种善巧方便智慧威力不可,所以菩萨为度脱众生故,断除烦恼故,具足种种善巧方便故,乃求成佛果而发菩提心。因若非成佛,不能震法雷、击法鼓、树法幢,广度有情也。若就根本言之,所以能有大悲而发起菩提心者,因此有情本具无漏种之内因,而后由见佛闻熏无漏圣教之助缘;或是生值末法之众生,因悲三宝之衰颓,众生之苦恼,由是以悲人、悲自、悲世、悲法而发起求大菩提之决心也。依此大菩提心,即视他人如自己,视众生如父母,目睹一切有情常在生死苦海烦恼迷网之中而不自觉,所以菩萨为大悲心所动,誓愿求成佛果度尽众生而后已也。  此发菩提心义,依种种行位有种种之差别:例如凡夫初闻佛法发菩提心,乃依仰慕如来之功德,菩萨之威力,教法之胜妙,境义之深远,于是深生渴仰发起信心,此即外凡十信菩萨之学习发菩提心也。但确实而言,此尚不能认为真正发菩提心,因其信心犹有进退故。所以,真正发菩提心须是初发心住之菩萨,因已得发心不退故,胜解成就故,且亦能示显八相成佛故。不过若依事行言之,尚有进退,达此不退即第七住之菩萨也。至于获证真如而开发真净菩提心,即是入初地之菩萨,因已证无分别智故,一切无漏功德皆由此所生故。今此品中之陀罗尼法,亦以此为其本质,加持十信心成就者令得入初发心住之菩提心也。此品菩提心之大旨,即在于此。  此品科为中根起大乘行者,前品所谓上根证大乘境,指大心凡夫之上根利智者,依心地观法即时顿证初地菩萨之大乘相性而言──在历史上,如龙树、无著等为代表。而此品之大致,则重在修三昧,诵持陀罗尼法,以此陀罗尼法遮弃一切虚妄分别之假法义,直诠诸无漏功德法之实体,即所谓真言也。修此加持而得三昧,即是十信满心之入初发心住,起大乘行。因之、此品之法较前品高,而被机之用则反低,故名为中根起大乘行也。旁注所谓“观空后心相发心妙定”者,简言之、即是此中陀罗尼所诠法说所明之心相。乃是根本无分别智证一切法空,所起后得善巧智上,观诸法唯识如幻如化之心相;亦即是证二空后所观见之心相,故名观空后心相。然此空后心相,是出世间智无得不思议境,超过一切假智诠法,故以诸佛真言摄之,加持外凡修习三昧,令入发心住时成就三昧。如起信论之修行信心分,于一万劫修行信心,五门中之第五亦为止观。所以此品之主旨,在入初发心而住妙定。复次、此品之要领,通摄相、密、禅三宗:如观空后心相,即大乘法相之所明;然此地上菩萨超过假诠之法,寄之真言陀罗尼中,故为密宗;依陀罗尼加持而成就三昧,由此故摄禅宗。

  戊一 显能说佛  尔时、薄伽梵已能善获一切如来灌顶宝冠超过三界,已得圆满陀罗尼自在,已善圆证三摩地自在,妙善成熟一切智智、一切种智,能作有情种种差别。  前品所显能说佛身,乃为加行菩萨所现胜应身,或初地菩萨所现他受用身,初得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故从二智明之。今此品之佛身,则更胜前乃十地菩萨位所见之佛,依十地所证而说陀罗尼法,开示初地以上之菩萨法,故此所显能说佛之佛身,与前品不同而胜于前品也。如能善获一切如来灌顶宝冠,即了知此是为十地菩萨所显之佛身;超过三界,即显是一切菩萨之受用身土,由出过三界善根所起之清净庄严土。已得圆满陀罗尼自在,已善圆证三摩地自在,亦正明十地菩萨所证之功德,获得定、咒二种自在;依此定、咒二种自在,即断除菩萨微细之愚障,而成自他两利之广大事业也。妙善成熟至种种差别,即显能为十地菩萨现佛身之佛,即是妙觉佛也。一切智智与一切种智二智并列时,一切智智即根本智和后得智,因后得智是依根本智所起之智故,此二智在初地亦有之。佛果独得之智即大圆镜智,即此所谓一切种智,是一切性、相、事、理,于一刹那无不遍了,而能遍作种种利他事业,故名一切种种之智。

  戊二 示所说法  己一 直示当说  是薄伽梵为诸众生宣说观心妙门已,告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言:‘大善男子!我为众生已说心地,亦复当说发菩提心大陀罗尼,令诸有情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速圆妙果’。  为诸众生等者,即连接前文,说心地法门已又应说如何之法;同时、亦显此品之佛身,即由前品初地菩萨所见佛之转现也。告文殊师利菩萨下,是能说之佛,为欲利益众生故,于说心地法门已,即不待他问,而直捷了当显示应说菩提心法也。所以总合言之,前之心地观即显大乘境,此品之菩提心即显大乘行,因欲证大乘境必修大乘行,欲修大乘行必先了知大乘境,故在前心地观后继续即说此发菩提之大乘行而修行陀罗尼法也。速圆妙果者,新发意菩萨若未入发心住时,于菩提心之大果尚无有定期,故此速圆妙果即令得入于发心住后之菩萨──初阿僧祇菩萨,可速证妙果也。但此等菩萨根机尚浅,对此甚深法上都有所疑,故藉文殊妙吉祥智,问答抉择,显现如幻如化,离虚妄执而悟实相也。

  己二 问答抉择  庚一 文殊问难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过去已灭、未来未至、现在不住,三世所有一切心法本性皆空,彼菩提心说何名发?善哉世尊!愿为解说!断诸疑网,令趣菩提’。  以下即问答抉择于空无处而发菩提心之疑也。如佛所说下,即依据前品佛说三世性空诸法无有,而征问今说发菩提心,说何为心?以何为发?又何为菩提?且前品说空,此品谈有,空有矛盾,佛岂亦说矛盾法乎?故发斯问以抉众疑也。

  庚二 世尊解说  辛一 明说空义  佛告文殊师利:‘善男子!诸心法中起众邪见,为欲断除六十二见种种见故,心心所法我说为空,如是诸见无依止故。譬如丛林蒙密茂盛,师子、白象、虎、狼恶兽潜住其中,毒发害人迥绝行迹,时有智者以火烧林,因林空故诸大恶兽无复遗余。心空见灭,亦复如是。  佛告下,先明所以说空之理由。简言之,空去心心所法,即是空去六十二见;因欲空去六十二见,故说心心所法空,而非空去无恶见之心心所也。例如深山丛林之中,为一切恶兽隐避之处,伤害一切有情;今有智者,以火烧林驱除恶兽,而非遍烧一切山林也。心空见灭亦复如是,即以法合喻。因众生有心心所故,为一切恶见所依,今心法亦空恶见即除,故佛说空也。

  辛二 彰执空病  ‘又善男子!以何因缘立空义耶?为灭烦恼从妄心生而说是空。善男子!若执空理为究竟有,空性亦空;执空作病,亦应除遣。何以故?若执空义为究竟者,诸法皆无因无果,路伽耶陀有何差别?善男子!如阿伽陀药能疗诸病,若有病者服之必差,其病既愈药随病除,无病服药药还成病。善男子!本设空药为除有病,执有成病执空亦然,谁有智者服药取病?善男子!若起有见,胜起空见,空治有病,无药治空’。以下即明说空之所以,和不了空义而执空之过失。为灭烦恼从妄心生者,妄心即戏论心,一切烦恼之起因,皆因妄心妄生执著,分别一切有无等法为烦恼本,灭烦恼故说皆是空也。善男子下,明不了说空之义执空成病。闻说诸法空无所有,但于空理坚执为实,不了空理亦空;故说若执空理为有,则应了知即此空理亦复是空。执空作病亦应除遣者,此显执空有之过失相等,故有过既除,空亦应遣。何以故下,出执空之过。诸法皆无因无果者,此即落于断常见之外道,而灭去佛法真实因果,故名与路伽耶陀──无因外道──有何差别。因佛法中说空即缘生义,于因果不亡,所以中论师说:诸法众缘生,诸法毕竟空;诸法毕尽空,诸法众缘生。“众缘生”,即显明因果之义;“毕竟空”,即显无自性义;故佛法善说空而不滞于空也。善男子下,举喻以显法。例如因病服药,病消药除,若复执药,即执药成病。所以佛说空义以除有过,有过既除而执空成病,病亦如执有,故言谁有智者服药取病。若起有见下,明执空之过倍重于有,因有病尚有药除,空病即无治药也。

  辛三 出不空心  ‘善男子!以是因缘,服于空药除邪见已,自觉悟心能发菩提,此觉悟心即菩提心无有二相。善男子!自觉悟心有四种义,云何为四?谓诸凡夫有二种心,诸佛菩萨有二种心。善男子!凡夫二心其相云何?一者、眼识乃至意识,因缘自境名自悟心;二者、离于五根心心所法,和合缘境名自悟心。善男子!如是二心能发菩提。善男子!贤圣二心其相云何?一者、观真实理智,二者、观一切境智。善男子!如是四种名自悟心’。  以下出不空心,即以不空心发菩提心也。“不空心”者,即由空无性相,至于极处而显不空义也。故此“不空”义者,乃先由法空观遣法空已,而后观诸法如幻如化义而发大菩提心,依如幻化义普度一切众生。因之,此不空心实非无智凡夫及小乘人之所能知,所以佛说‘阿陀那识甚深细,我于凡愚不开演’。即恐世人愚暗,闻此深义妄生执著,而倍增分别所起之烦恼。故观此不空心之人,应先以法空胜解之般若智炬,破除一切有执,了达一切法空,而后观不空义也。否则,匪特不能了达不空之心,而复依此不空倍增有执。所以地前观不空心,应先习般若依法空胜解;地上观不空心,乃依根本智所起之后得智也。自觉悟心者,觉悟即是菩提,亦即众生离去妄执所显之心,所以发觉悟心即发菩提心也。因菩提觉悟更无二相故。有四种义下,明觉悟心义,凡圣差别共有四种也。一者下,凡夫眼等前五识和第六同时意识,在各现量缘性境时,不起自他内外分别,清净无瑕无遍计执──因执有无,皆由于独头意识之功能故。所以,禅宗一面要不离前五识境,而另一面要不落于第六独头,即在六识现量刹那之间,若能智慧相应,则当下虚空粉碎大地平沉,内无身心外无器界。所以众生现行无明,即是诸佛不动智光。所以见色闻声,只可一度。临济云:无位真人在六根门头放光动地。永明云:夫禅宗者,真唯识量,但入信心便登祖位。三祖信心铭之信心,皆此义也。所以名此凡夫现量心即觉悟心也。二者下,即第六意识定中独头,因此定心相应意识,离去前五根境而缘定中现量之境,观法性故,名定现量心为觉悟心也。贤圣二心下,贤即住、行、向、加行菩萨,圣即地上证真菩萨。此以加行为贤,入地为圣,所谓加行入根本之位也。观真实理智,即如理智,亦即观如所有性之诸法真实性;观一切境智,即如量智,亦即观尽所有性之诸法一切性也。

  己三 请说总持  庚一 正请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世尊!心无形相亦无住处,凡夫行者最初发心,依何等处?观何等相’?  此中问意,即正显入初发心住之菩萨,为修此品陀罗尼之当机,亦足借此证明说法高而被机低之义也。

  庚二 正说  佛言:‘善男子!凡夫所观菩提心相,犹如清净圆满月轮,于胸臆上明朗而住。若欲速得不退转者,在阿兰若及空寂室,端身正念,结前如来金刚缚印,冥目观察臆中明月,作是思惟:是满月轮,五十由旬,无垢明净,内外澄澈,最极清凉。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尘翳无染妄想不生,能令众生身心清净,大菩提心坚固不退。结此手印,持念观察大菩提心微妙章句,一切菩萨最初发心清净真言:“唵一菩地二室多三牟致波四陀耶五弭六”此陀罗尼具大威德,能令行者不复退转;去、来、现在一切菩萨,在于因地发初心时,悉皆专念持此真言,入不退地速圆正觉’。  以下正说观门,答前文殊菩萨所问之义。观菩提心相,浅言之、即是答文殊所问观何等相之答词。但此菩提心相作如是观,即修清净大月轮观,周围五十由旬明朗清澈,内外洞然,安住于胸臆之中,而全身皆化作月轮之想,非一非异无二无别,所谓月即是心心即是月,心月无异不散不失。若能如是观照,则现时身心清净,未来速证菩提也。若欲速得不退转者下,即指明修行者之住处,和修行观门之方法,以解答文殊所问“依何等处”之问意也。金刚缚印,解释如前。大菩提心微妙章句下,即佛说修行清净月轮观之所持清净真言之陀罗尼也。但此咒功德,非言诠可尽,所以此陀罗尼下,即赞叹此咒之功德,能令行者得不退转速圆正觉也。

  己四 观证三昧  ‘善男子!时彼行者端身正念,都不动摇,系心月轮,成熟观察,是名菩萨观菩提心成佛三昧。若有凡夫修此观者,所起五逆、四重、十恶及一阐提如是等罪,尽皆消灭,即获五种三摩地门。云何为五?一者、刹那三昧,二者、微尘三昧,三者、白缕三昧,四者、起伏三昧,五者、安住三昧。云何名为刹那三昧?谓暂想念满月而住,譬如弥猴身有所系,远不得去近不得停,唯困饥渴须臾住止。凡夫观心亦复如是,暂得三昧名为刹那。云何名为微尘三昧?谓于三昧少分相应,譬如有人常自食苦未曾食甜,于一时中得一许蜜到于舌根,增胜欢喜倍生踊跃,更求多蜜。如是行者经于长劫食众苦味,而今得与甘甜三昧少分相应,名为微尘。云何名为白缕三昧?谓凡夫人,自无始时尽未来际,今得此定,譬如染皂多黑色中见一白缕。如是行者,于多生死黑闇夜中,而今方得白净三昧,名之为缕。云何名为起伏三昧?所谓行者观心未熟,或善成立、未善成立,如是三昧犹称低昂,名为起伏。云何名为安住三昧?修前四定心得安住,善能守护不染诸尘,如人夏中远涉沙碛,备受炎毒,其心渴乏殆无所堪,忽得雪山甘美之水、天酥陀等,顿除热恼身意泰然,是故三昧名为安住。入此定已,远离惑障,发生无上菩提之芽,速登菩萨功德十地’。  善男子下,若能观照如是月轮三昧,身心不动,系念思维,即名观菩提心成佛三昧。若有凡夫下,即明在未得三昧以前,所有五逆等罪邪魔境界,至此悉皆消灭,而获五种三昧功德。盖在修止观时,三昧未现或将现前时,往往一切魔境顿现,阻止三昧境界,使令不起,因三昧为魔境对治故,能转消一切现业故。故在此未发将发之时,每得如是之反应,如由扫地而扬尘等等之反应也。五逆,即弑父等;十恶,即身口意三业之十恶;四重,即杀、盗、淫、妄之四根本戒。刹那三昧者,刹那,即顷刻意,即是终日安于散乱掉举之中,修观至极,只顷刻间于三昧境相应也。微尘三昧者,尘劳数量如海,而能专心一境,刹那与三昧相应者,故名微尘三昧,以喻其少。盖欲界或三界遍是苦境,稍能与定相应,身心清凉,即如于众苦中稍获蜜味,则欢喜踊跃倍生希求蜜味之心也。白缕三昧者,缕即纱缕,烦恼是黑,定善是白。刹那如电,微尘如点,白缕如线,转增胜也。起伏三昧者,定与烦恼互相低昂,各不相下,故名起伏三昧。犹称低昂,即如净心起时净业即高,烦恼即低;反之,烦恼起时,净业即低,如称两头时有高低也。安住三昧者,经过前之四重三昧,历久时间,而后于三昧境,能身心清净泰然安住。如人夏中下,即以喻显其安住相也。

  戊三 获闻法益  尔时、会中无量人天,闻此甚深诸菩萨母不可思议大陀罗尼已,九万八千诸菩萨等证欢喜地,无量众生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以下闻法获益,可分为二:无量人天至证欢喜地,即信、住、行、向菩萨,闻法后获证十地功德之利益。无量众生下,即初发心菩萨,闻法后获得发菩提心之利益也。(等觉入佛)

  丁三 下根引大乘果──观三种秘密即身成佛(禅、密)  成佛品第十二  “成佛”者,佛即如来、应供、正遍知,乃世尊等十种德号中之一。成,即在因位中修菩萨行,具足福德智慧菩提资粮,庄严无量功行,于三阿僧企耶满足之时,便成就佛果菩提,是曰成佛。然成就“佛”之德号,即成就余一一德号,设于十号有一不成,则佛之一号亦不成;故成佛不特成一觉者,而亦即成如来等一切之号也。佛者,具言佛陀,即是“觉者”。觉,在梵语应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此言无上遍正觉。凡夫迷而不觉,诸外道觉而不正,二乘觉虽正而孤偏未遍,菩萨觉虽正遍但其果未圆,还有在乎其上者,此则是有上有容,唯佛陀是大乘极果之圣人,更无有在乎其上者,故称为无上遍正觉者。“者”,以总相言,在凡夫称者,则以色等有漏五蕴之和合假体而得名;在佛陀称者,则以色等无漏五蕴之和合假体和合而得名,即含藏有“无上遍正觉”之无漏五蕴者。依此解释,则成六离合释中之有财释,以所具之功德法财而立名,亦即是具足成就无量福德智慧者。──此是依通途所言之成佛。  各经论与各宗所明成佛之义,各有不同,依天台宗有六即义:一、理即佛,此明一切众生本来成佛,即是本来具有如来自性涅槃,不过未能证得。依此而言,则不特有情是佛,即一切无觉知不能运动之无情亦有佛性。此由佛陀证得平等真如法界,了知情与无情皆以如来清净法界为体性,故言皆有佛性。但有情能加功用,故有成佛之时,而无情则随有情之成佛以成佛耳。二、名字即佛,即是听闻佛陀无碍大悲心中所流出之声教,或从他人教授,或于经藏中得见闻佛之名字言句而如理了解圆彻者,此即是依名字而解义理之佛。三、观行即佛,此即依名字佛而更进一步,在前唯了解如来之教义而未如实修习,今则不特了解其名义,又能如理观察如实修行,此即是能修观行之佛。四、相似即佛,此从菩萨十信位而发起随顺无漏之观行,渐伏二障,成就六根清净,此即相似于真佛之成佛。五、分证即佛,此即依前相似佛德之力而入初住,能现八相成佛,渐渐发生证真之智,将无明分分断除。此位从相似即佛之十信位后,以至于等觉位皆在此分证即佛位中。六、究竟即佛,此即是究竟之觉者。在前分证即佛中,虽亦分分渐证真如,然未到于至极,今则觉智已究竟圆满,其福德已究竟周圆,故名究竟即佛。其位则在等觉正入妙觉位时,故以即佛目之。  上是天台成佛之义,而在此经成佛之义,是以真言陀罗尼而明成佛,其义则有二种:一、即究竟成佛,二、是加持成佛。加持成佛,以天台六即义明之,则可通于观行、相似、分证即佛之义;而此究竟成佛,亦天台之究竟即佛。此即是等觉菩萨所修之三密法门,以此三密法门修习加持,而欲求证究竟妙觉者,是依于如来三密加持之力。即所谓行者观佛之观,行佛之行,坐佛之座,身佛之身,而观自身即是妙觉如来,此即依妙觉佛究竟三密之法而修三业加持也。妙觉佛以清净三密而加持行者,则行者之自身即是妙觉如来。如此,则成一念修加持一念佛,念念修加持念念佛,无间相续不断修加持即无间佛也。此所谓加持成佛者,即真言宗所谓即身成佛之义。即但依毗卢遮那如来为根本,以一切法为如来等流法身,行者依于毗卢遮那如来法身之加持,则行者便成毗卢如来之加持法身,此即是即身成佛之加持佛义。故此所明之三密加持真言陀罗尼义,与前观心品及发菩提心品所明之真言陀罗尼义不同。观心品之本旨,在修行十波罗密法门而证入真如法性,虽说真言陀罗尼而仅为方便附属之法,非正明密宗之法。发菩提心品,是明要成就三昧以开发自觉悟之心,故以成就三昧开发菩提心为本旨。而此品之宗旨,则正在行者修三密法门,受毗卢如来法身之加持,行者之本身即成毗卢遮那如来。此即正是真言密宗所明之义,与前二品不同之处也。  今再从科中之义以明之,则如来之说法,皆为欲度诸凡夫证入佛之知见,则凡超出三界而得圣人之果者皆是凡夫。但虽同为凡夫,而所被机智则有浅深利钝之不同。此品所被之机,乃在大心凡夫下根之机,因此类根性不适于前观心品所修之波罗密门,及发菩提心品所修之三昧法门,以彼二品适于大心凡夫中上根、中根之根性。此品所被之机性,则为下根,以欲修习前二品之法门难于相应,故唯仗佛陀功德法力而加持之,以引生其趋向于大乘佛果之决心,仰慕乐修大乘佛果之善根。故此品之法最高,即从等觉以入于佛者;而其所被机用,则正为大乘初心下根凡夫所修,为前观心与发菩提心二品之所不摄者。此能摄之,故必要以佛身功德加被之以令其智力福德增长,而生起仰慕大乘佛果、赞叹大乘佛果、修习大乘佛果,此即总科所谓“下根引大乘果”是也。而其法体,则如科旁所注之等觉入佛者。就其义,则如正科之下所注之“观三种秘密即身成佛”也。所谓观三种秘密者,即行者身结契印、口诵真言、意作观想,以此三业秘密而修习时,即为如来三密之所加持,行者之三密即与如来之三密无二无别而得即身成佛之义。在下又注“禅密”二字者,明此品虽摄于真言密宗,而亦旁摄于禅。因行者正修三密之时,即有禅定与之相应,以其正身定心皆不离于禅定也。由是而观,则此大乘不共法之差别殊胜,可知回不同于前之五乘共法、三乘共法也。故在观心品中,其能堪任修此观心法门者,则必是大乘上根利智之人,可以龙树及无著等菩萨而为代表;在发菩提心品,是能成就自觉悟心而发真菩提心者,是为禅宗所提倡在六根现量门头而启发真心者,可以禅宗诸祖而为代表;此品之三密加持即身成佛法,则可以不空等三藏及中日之惠果、空海阿阇黎、与西藏之呼图克图而为代表,皆是行三密之法而为加持以成佛者。前显示本经宗旨,明此经法义之丰富,有所谓“法备五乘,义周十宗”之语,盖即明此经大小各宗无不备。虽其余大乘经中亦具足诸义,但不如此经之分齐明显也。

  戊一 示成佛法  己一 显三身佛  尔时、薄伽梵能善安住清净法界,三世平等无始无终,不动凝然常无断尽。大智光明普照世界。善巧方便变现神通,化十方土靡不周遍。  科文所谓“显三身佛”者,即是于此品中显现三种佛身之德相智用,不同于前诸品中或显变化身,或显他受用身,而未三身齐现。盖因前诸会中之机感未能至极,故说法之佛身亦但随其机宜,今此品中被机之法,是从等觉而入于佛者,故能说法之佛,亦是究竟之佛而全显佛之三身也。此中从薄伽梵至常无断尽者,即显法身之体用。善能安住清净法界者,即显法性佛之身土,名曰法性身土,大同于天台教所谓清净法身常寂光净土,是佛果之自性清净法界。但此自性清净法界,本无身土二相可分,然约义,可以究竟觉相为佛身,而以所安住之清净法界为法性土。三世平等者,由于法身如来之身土,无三世之可言,是周遍三世而无可分为过去、现在、未来者,故三世平等。无始无终者,即明成法身非此佛时始有,是从无始本来具足;亦非成佛而后到何时期则便终止,乃是尽未来际亦不穷。即是圆陀陀、光灼灼,彻今彻古无有更动而凝然存者,故曰不动凝然常无断尽。略无间歇永不断灭,此即明法身为受用、变化二身之所依。次、大智光明普照世界者,即明自受用身之体用。此即是四智菩提,由三无数劫所具足无边功德之所成就,故能普放大智光明而照彻无边世界。然此自受用身之智光,并无所谓普照不普照,但借事相依方所以明之,则便有普照世界之义。此即由无量功德庄严所成之自受用法乐之身,即是圆满报身也。次、善巧方便下,即明他受用身、变化身之功用。佛为地上十王菩萨所现之身,以无边福德智慧教授地上之菩萨,令其受用法乐,此名他受用佛。变化身佛──即劣应身佛,则为地前菩萨及声闻、缘觉乃至一切人天五趣所现者。但为四加行位之菩萨,则化为胜应身佛;从资粮位之菩萨及二乘以及三界之人天等,则为化现劣应身佛。于五趣中之天人以下者,则所现之身不定是佛身,而是随其种类而现者,即密宗所谓等流佛身。随其若鬼、若畜,亦变为鬼、畜说法而度脱之。此即是佛以神通之力而善巧方便变现无量之佛身,化度十方世界,而靡不周遍者也。但变现亦有差别不同,地上虽亦是四智所现之佛,而正为平等性智所现之佛;地前虽亦由四智所现,而正为成所作智所现之佛;地上、地前之能观机说法,则皆是妙观察智之功用。平等性智所现佛身,则为他受用;成所作智所现之佛身,则为变化之佛身。今此品所现之佛身,则为究竟妙觉。然此三身,若以说法不说法而言,则他受用身、变化身有说法之义,而自受用身与法性身,唯是平等如如理智,无有相对之相,故无说法之义,凡自受用法乐之身,不必现身说法;而现身说法者,则是佛受用与变化身耳。常有人说法身、报身能说法,其实亦是他受用身与变化身说法。如彼以金刚经为法身所说,其实以此经在破妄显真而显平等真如之外无有别法,显一 切法皆唯法性,推功归本故云法身所说。然实非法身所说,不过依于法身而起之说耳。或以法身包括法性身与自受用之二身,而以他受用身与变化身为应身;或以法性身、自受用身、他受用身皆名法身,而以为地前所现之身为应身;或并以为地前菩萨及二乘与人天所现之身皆为法身,以为五趣人天以下之有情所现之化身为应身;更广法身之义。小乘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五法为解脱身。此则应观其经文义理之分齐如何,决不能执著于一端也。大乘以一切法皆为法身,此不过举其大略明之耳。

  己二 示三密法  是薄伽梵告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言:‘瑜伽行者观月轮已,应观三种大秘密法:云何为三?一者、心秘密,二者、语秘密,三者、身秘密,云何名为心秘密法?瑜伽行者观满月中,出生金色五钴金刚,光明焕然犹如镕金,放于无数大白光明,以是观察名心秘密。云何名为语言秘密?‘唵(一)地室多(二合)婆尔罗(二合二)’此陀罗尼具大威力,一切菩萨成佛真言,是故名为语言秘密。云何名为身秘密法?于道场中端身正念,手结引导无上菩提最第一印,安置胸臆心月轮中。善男子!我当为汝说其印相:先以左右二大拇指,各入左右手掌之内,各以左右头指、中指及第四指紧握拇指作于手拳,即是坚牢金刚拳印。次不改拳,舒左头指直竖虚空,以其左拳著于心上;右拳小指紧握左拳头指一节,次以右拳头指之头,即指右拳拇指一节,亦著心前,是名引导无上菩提第一智印,亦名能灭无明黑闇大光明印。以结此印加持力故,十方诸佛摩行者顶,授大菩提胜决定记,是大毗卢遮那如来无量福聚大妙智印’。  瑜伽行者,即修秘密法之人。瑜伽者,即相应之义,谓能修之人与所修之法互相合应,则名瑜伽。月轮者,即前发菩提心品中凡夫所观菩提心相之清净圆满月轮观,即是本清净法界观,以此月观为所依。三种大秘密法者,即是毗卢遮那如来之无漏三业而加持行者,使行者与佛无二,此即名为三种秘密,此唯佛与佛乃能证知;要使等觉菩萨证入佛地,故示之以三种秘密大法。所谓三种秘密者:一、即是心秘密法,是由于行者观自心如清净圆满之月轮,由此心月轮体性中出生五钴金刚,即表显毗卢遮那如来所成之五智。五智者,即大圆境智、平等性智、妙观察智、成所作智、法界清净智是也。行者即依此五智而观想,观得自心月轮中之五钴金刚,皆为如来果德之法性;行者以本有之体性,感毗卢遮那如来威力功德之所加持,则行者自身即佛。二、语言秘密者,其秘密之义含蓄在此真言中。所谓具大威力者,即是有如来之大雄大力或无上十力。此真言即瑜伽行者依此而加持诵习,则便能得如来法身。三、身秘密者,此是道场正坐结印于胸臆间,此印即是引导无上菩提心印。引导者,即引导菩萨而究竟成佛。从善男子至亦著心前者,明结无上菩提心印之法。其初所结成者,则为坚牢金刚拳印;次即于此印更进而结成无上菩提第一智印,即菩提心印也。如下二图:金刚拳印、菩提心印(图略)  此印又名能灭无明黑暗光明印者,即引导菩提心而得圆明,则其无明痴闇即能究竟破灭。次以结此印至大妙智印者,明由行者结此印而加持之,故感得十方如来摩顶受记,而又转名此印为无量福聚大妙智印。胜决定记者,即记其决定成佛。大毗卢遮那如来者,即是摩诃毗卢遮那佛。毗卢遮那,普遍之义,普遍明照,一切智种种光明遍照,如日月轮之光明普照万物,即密宗所谓大日如来是也。此大日如来,平常以为是法身,而实即是圆满报身卢舍那佛。

  己三 正观成佛  尔时、行者结此印已,即作此观:一切有情共结此印持念真言,十方世界无三恶道、八难苦果,同受第一清净法乐;我今首上有大宝冠,其天冠中五佛如来结跏趺坐,我是毗卢遮那如来,圆满具足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放大光明照十方界,利益安乐一切众生。如是观察,名入毗卢遮那如来最胜三昧。  此文正明作观之意,即行者观得一切有情皆同结此菩提心印,诵秘密言,息除八难、三途之苦而同受法乐。行者并观自首宝冠之上有五佛如来,则自身即是毗卢如来,具足相好,放光照彻世界,普利众生。如是观察,即名入毗卢遮那如来最胜三昧。此中明佛相如何庄严,显其佛相是他受用佛身之相,并非自受身与法身之相。如梵网经所现为二地之他受用身。此中说法之佛,是为等觉而现之他受用佛,是从法身如来之体性而起之身,亦可得名法身。即变化身亦是从清净法界法身如来本性之流出,亦得名法身也。三十二相、八十种好,本是变化身如来之相好,毗卢如来──他受用佛虽有无量功德庄严其相好,亦不外乎从此相好中推广而已。己四 喻明胜法  ‘譬如有人悟迦卢微妙观门,自作是观:我身即是金翅鸟王,心、意、语言亦复如是。以此观力能消毒药,一切恶毒不能为害。凡夫行者亦复如是,作降伏坐,身不动摇,手结智印,密念真言,心入此观,能灭三毒,消除业障增长福智,世出世愿速得圆满,八万四千诸烦恼障不能现起,恒河沙等所知重障渐渐消灭,无漏大智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现前圆满,速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科以修迦卢微妙观门为喻,显三密法门之殊胜。迦卢微妙观门者,即是迦楼罗秘密观门。印度颇多修此观门者,修此观时即观自身是金翅鸟生,乃至口与意亦复如是,便能消除毒药而不为毒药所害。凡夫修如来三密法门亦然,能作此三种秘密加持,便能灭三毒诸苦而证得佛果菩提。降伏坐者,即是跏趺坐,此坐是以右足架在左足之上;若左足架在右足上,则名之曰“吉祥坐”。无漏大智者,即是能断金刚般若波罗密智,即以此金刚智之利剑,截断一切烦恼而到于究竟清净地也。戊二 赞说胜行己一 文殊赞法劝行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白佛言:‘希有世尊!希有善逝!如来出世过优昙华,假使出世说是法难。如是心地三种秘密无上法轮,实能利乐一切众生,入如来地及菩萨地真实正路。若有众生不惜身命修行此法,速证菩提’。  此科名“赞法劝行”。赞法,即从“尔时文殊至真实正路”;劝行,即若有众生至速证菩提是也。赞法者,即文殊菩萨称赞如来说此三种秘密法门,其难值遇甚于优钵昙华。如来、善逝,为佛陀十号中之二号;言希有者,正明如来出世甚难,而能说此三密法门则是难中之难。入如来地及菩萨地者,即明修此三种法门,其在凡夫地者则能入于菩萨地,其在菩萨地者则能入于如来地。劝行者,即劝众生不惜身命而去修行,此不惜身命修行,正是大丈夫之行为。闻西藏喇嘛往往能做到。不惜身命者,如临阵之戎衣战士,不顾一切而去杀敌;似入丛林之禅和子,以“身心交与常住,性命交与龙天也”。

  己二 世尊示行令修  庚一 总示三十二甲  尔时、佛告文殊师利菩萨言:‘若有善男子、善女人,欲得修习三种秘密成佛妙门,早获如来功德身者,当著菩萨三十二种大金刚甲,修此妙观,必证如来清净法身’。  此文意谓修瑜伽行者,修三种秘密法门时,必先要披三十二种大甲;若如是,则修三种秘密之观必能成就,而成如来清净法身矣。此即行者从初闻法起信,增进而入于妙觉,皆必要披此三十二种大甲。

  庚二 别明三十二甲  ‘云何名为三十二甲?一者、于无量劫为众生故,不厌生死受苦大甲;二者、誓度无量有情乃至蝼蚁不舍大甲;三者、觉悟众生生死长梦安置三种秘密大甲;四者、拥护佛法,于一切时犹如响应护法大甲;五者、永灭能起有无二见一切烦恼金刚大甲;六者、头目髓脑、妻子、珍宝,有来求者能舍大甲;七者、家中所受一切乐具,永不贪著能施大甲;八者、能持菩萨三聚净戒,及不舍离头陀大甲;九者、著忍辱衣,遇诸违缘毁骂鞭打不报大甲;十者、教化所有一切缘觉、声闻令趣一乘回心大甲;十一者、譬如大风昼夜不歇,度诸有情精进大甲;十二者、身心寂静口无过犯,修行解脱三昧大甲;十三者、生死涅槃无有二见,饶益众生平等大甲;十四者、无缘大慈,利益群品恒无厌舍与乐大甲;十五者、无碍大悲,救摄一切无有限量拔苦大甲;十六者、于诸众生无有怨结,恒作饶益大喜大甲;十七者、虽行苦行不惮劬劳,恒无退转大舍大甲;十八者、有苦众生来菩萨所,代彼受苦不厌大甲;十九者、如观掌中阿摩勒果,如是能见解脱大甲;二十者、见五蕴身如旃陀罗,损害善事无著大甲;二十一者、见十二入如空聚落,常怀恐怖厌舍大甲;二十二者、见十八界犹如幻化,无有真实大智大甲;二十三者、见一切法同于法界,不见众相证真大甲;二十四者、掩他人恶不藏己过,厌离三界出世大甲;二十五者、如大医王应病与药,菩萨随宜演化大甲;二十六者、见彼三乘体本不异,究竟同心归一大甲;二十七者、绍三宝种使不断绝,转妙法轮度人大甲;二十八者、佛于众生有大恩德,为报佛恩修道大甲;二十九者、观一切法本性空寂不生不灭无垢大甲;三十者、悟无生忍,得陀罗尼,乐说辩才无碍大甲;三十一者、广化有情坐菩提树,令证佛果一味大甲;三十二者、一刹那心般若相应,悟三世法无余大甲;是名菩萨摩诃萨三十二种金刚大甲。  此三十二大甲,第一、即是菩萨于无量劫中广度众生,不畏生死大苦。第二、即是菩萨为成佛故,能度诸有情乃至最微而至于蝼蚁。第三、即是菩萨为度苦恼众生,警觉其长夜大梦而安置于三种秘密法门。第四、即是菩萨因为担荷如来大法故,拥护佛法之心,时时刻刻如响应声。第五、即是修菩萨行者能灭空有之二执,此二执若除则一切烦恼永灭。第六、即是修菩萨行者能舍身命财产。第七、即是不贪著乐具而能施于人。第八、即是能持三聚大戒及修十二头陀苦行。三聚戒,即摄律仪戒、摄善法戒、饶益有情戒。第九、即是行忍辱波罗密,若遇种种逆境而不报复。第十、即是行菩萨道者,应将修声闻菩提缘觉菩提者,转化为佛果菩提。第十一、即是明修菩萨行者,其精进勇猛正如昼夜不息之大风。本来,风终有止息之时,此但是譬喻耳。十二、即是修菩萨行者,应解脱身口意三业,而成寂静禅定之三业。十三、即是菩萨度诸众生,不著于生死,不著于涅槃,所谓生死涅槃平等无住。十四、即是行无缘大慈心而不厌舍,与众生之乐。十五、即是行无碍大悲而拔有情之苦。十六、即是为饶益众生故,未曾结怨众生,众生皆生欢喜。十七、即是虽作诸事业,与众生乐、拔众生苦令众生欢喜,而其心不贪著,居于中容之境。十八、即是菩萨能代众生受苦。十九、即是解脱眼根得天眼通,观大千世界如掌中之阿摩勒果。二十、即是观五蕴身是能损害善业之物,如旃陀罗之善于屠杀等事。二十一、即是观十二处如空野之聚落,应生恐怖之心,不应贪著六根、六尘。二十二、即是观十八界虚妄不实。二十三、即是观一切法皆同一味,皆是清净真如法界而无有二相可得。二十四、即是扬他人之善,发露本人之恶以求出离三界。二十五、即是菩萨度生,如大医王之应病与药。二十六、即是观三乘菩提皆同于一真如法界,及能究竟回心而归于佛果菩提。二十七、即是菩萨常说法度生,使三宝之种无有断绝。二十八、即是佛对于众生皆有恩德,行者为报恩故勤修佛道。二十九、即是观一切法之体性空寂,无有生灭。三十、即是行者悟无生忍,得陀罗尼,及证得乐说辩才。悟无生忍者,在初地以上能悟之,即是悟得诸法不生不灭之体性而忍可于心。得陀罗尼者,即是得法、义、咒、忍之四种陀罗尼,陀罗尼即总持义。乐说辩才,为四无碍辩之一,即于第一、第二、第三之法、义、辞三种无碍辩,为众生自在乐说,故名乐说辩才。此在九地以上始有之。三十一、即是普度有情齐成佛道。三十二、即是在菩提树下将成佛时,于一念间,证悟三世如来与佛果智相应之无余大法。是名菩萨金刚大甲者,此即总结三十二甲之文。

  庚三 结明修行果利  ‘文殊师利菩萨!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身被如是金刚甲胄,当勤修习三种秘密,于现世中具大福智,速证无上正等菩提’。  此文意明若人能先被如是三十二金刚甲胄,进而修习三种秘密法门,则于现世身中即获佛果之功德智慧而证菩提。

  戊三 兴供发愿  尔时、大圣文殊师利菩萨摩诃萨及诸大众,闻佛所说三种秘密心地妙法,及三十二金刚甲胄,一切菩萨所应学处,各脱无价璎珞宝衣,供养毗卢遮那如来及十方尊。而赞佛言:‘善哉!善哉!薄伽梵演说无边菩萨行愿,利益安乐一切众生,舍凡夫身使入佛地。今者我等海会大众,为报佛恩,不惜身命为诸众生,遍诸国土分别演说此微妙法,受持、读诵、书写、流布令不断绝,惟愿如来遥垂护念’!  此科文所谓“兴供”者,即从尔时大圣文殊至使入佛地之文;“发愿”者,即是今者我等至遥垂护念之文是也。兴供,即文殊菩萨及在会诸众,闻佛说三种秘密及三十二金刚甲胄之后,即各各以宝珠宝衣而供养如来,并赞其利益众生而转凡夫之身以成如来之身。此中依佛果修行,故能舍凡夫而入佛地。发愿,即文殊菩萨及在会诸众,听闻佛法之后,欲报如来之恩,各于佛前发愿,愿将所听闻之微妙法,于诸佛土中而为众生演说,若自受持、读诵、书写、流布,及教人受持、读诵、书写、流布,总不使其断绝;并望如来遥垂加护。

  戊四 闻法获益  尔时、大会闻此妙法得大饶益,不可称计无数菩萨,各得证悟不退转位,一切人天皆获胜利。乃至五趣一切有情,断诸重障得无量乐,悉皆当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此即明在会诸众所获之益。此中从尔时至得大饶益,即总明会众获益。次即不可称计菩萨得不退转,次人天获胜利,即明其利益较前猛利。次五趣有情皆离障得乐而成佛果菩提,是明法身冥熏之益。


中华典藏网旨在推广国学知识
吸取国学精华,传承中华文化!
本站非营利性站点,以方便网友为主,仅供学习。